小麦超高产选育探讨

小麦超高产选育探讨

一、小麦超高产育种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浪[1](2020)在《不同栽培措施下稻麦产量及群体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水稻与小麦是中国最主要的两大粮食作物,所以实现水稻与小麦的高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试验选用小麦品种扬麦16、扬麦20(YM16、YM20)和水稻品种甬优2640、武运粳24号(YY2640、W24),连续2年进行大田稻麦轮作。每种作物采用7种不同栽培措施处理。水稻:ON处理、当地常规(对照)、减氮(减氮10%)、增密减氮(增密25%+减氮10%)、精确灌溉(增密25%+减氮10%+精确灌溉)、增施饼肥(增密25%+减氮10%+精确灌溉+基施菜籽饼肥)、土壤深翻(增密25%+减氮10%+精确灌溉+基施菜籽饼肥+土壤翻耕20 cm)。小麦:ON处理、当地常规(对照)、减氮(减氮10%)、减密减氮(减氮10%+减密20%)、控制灌溉(减氮10%+减密20%+控制土壤干旱灌溉)、施有机肥(减氮10%+减密20%+控制土壤干旱灌溉+施有机肥)、土壤深翻(减氮10%+减密20%+控制土壤干旱灌溉+施有机肥+土壤翻耕20 cm)。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栽培措施下稻麦产量及群体特征,以期提出能够使长江下游稻麦轮作地区稻麦高产高效的综合优化栽培措施。1、产量及构成因素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精确灌溉、施有机肥和土壤深翻处理均显着的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其中以综合了多种栽培措施的土壤深翻处理(水稻:增密25%+减氮10%+精确灌溉+基施菜籽饼肥+土壤翻耕20 cm;小麦:减氮10%+减密20%+控制土壤干旱灌溉+施有机肥+土壤翻耕20 cm)产量最高,其两年水稻(YY2640、W24)和小麦(YM16、YM20)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3.82 thm-2、11.99 thm-2、9.21 thm-2、9.67 t hm-2较当地常规相比分别提高了 21.4%、22.5%、19.6%、26.7%。该栽培措施下的产量提高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总颖花量的增加扩大了产量库容。2、农艺与生理性状与当地常规栽培相比,其它优化后的5种栽培措施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的茎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茎与叶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运转率。说明优化后的栽培措施改善了水稻和小麦的农艺与生理性状,进而提高了群体质量水平,最终有利于高产的形成。3、根系形态特征与生理特征与当地常规相比,除ON处理外其它5种栽培措施下水稻和小麦的根系形态明显改善,单位面积根干重、单株根长和根直径显着增加。同时,水稻和小麦的根系生理特性得到改善,单株根系氧化力升高,根系吸收表面积变大。这些结果表明优化的栽培管理方式促进了水稻和小麦的地下部根系生长,协调了根冠关系,为高产打下重要基础。4、光能与N肥利用与当地常规栽培相比,优化后的5种栽培措施改善了水稻和小麦的光合特性,提高了主要生育时期的叶片光合速率,降低了主要生育时期的透光率,增加了冠层光能截获量,增强了源的供应。同时,优化后的5种栽培措施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尤以精确灌溉、增施饼肥和土壤深翻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增幅较大。说明通过栽培措施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和小麦光能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

辛庆国,殷岩,刘学卿,李林志,赵倩,姜鸿明,王江春[2](2019)在《小麦新品种‘烟农999’的特征特性及其选育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为全面了解超高产小麦品种‘烟农999’的特征特性,为超高产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对‘烟农999’的育种目标、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选育策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农999’产量表现突出,在小麦高产创建中实打12255.0 kg/hm2,创山东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和农业部专家实打验收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品质优良,在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中连续2年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适应性广,先后通过山东和国家审定;田间综合抗性好。超高产品种的选育要加强种质创新和多种育种方法的应用,注意高穗粒重的选择,提高生物产量,注重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高。

辛庆国,殷岩,刘学卿,李林志,赵倩,姜鸿明,王江春[3](2018)在《小麦新品种‘烟农999’的特征特性及其选育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全面了解超高产小麦品种‘烟农999’的特征特性和为超高产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本研究对‘烟农999’的育种目标、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选育策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农999’产量表现突出,在小麦高产创建中实打12255.0 kg/hm2,创山东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和农业部专家实打验收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品质优良,在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中连续两年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适应性广,先后通过山东和国家审定;田间综合抗性好。超高产品种的选育要加强种质创新和多种育种方法的应用,注意高穗粒重的选择,提高生物产量,注重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高。

宋树柏,夏彦丽[4](2014)在《浅谈小麦超高产育种现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目前小麦超高产育种现状的分析,结合高产典型和现有生产、生态条件,要缩小超高产小麦品系在大田生产上较大幅度提高单产,应该以资源创新为基础,育种和栽培等多学科联合,促进产量提高。

李志超[5](2014)在《超高产小麦产量构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高产小麦品种选育过程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品种类型。因为不同的品种类型,品种的适应性、稳定性、选择指标、栽培模式等均有较大不同。在作物生态学、作物生理学等研究过程中,常用叶绿素仪、冠层温度测量仪、光合测定仪等进行作物生态生理指标测定,已有的研究证明这些性状经常与产量形成过程中的衰老生理关系密切,那么它们是否可用作田间选择指标,也备受关注。因此研究不同品种类型的产量形成模式、提炼新的可用的后代选择指标,可增进对小麦产量形成的理论认识,为小麦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操作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论文选用了45个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的小麦品种或高代品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分组内重复的不完全区组设计,测算了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指标,并测定了与产量形状关系密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冠层温度、光有效辐射等生态生理指标数据,采用通径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超高产小麦的产量构成模式,得出以下结果:1.采用动态聚类分析将45个试验品种分成三类:第一类多穗型Ⅰ类,有效穗数较多(564万/hm2),穗粒数少(33.65),千粒重较大(50.14g);第二类多穗型Ⅱ类,有效穗数较多(569.9万/hm2),穗粒数较多(37.16),千粒重较小(43.05g);第三类重穗型,有效穗数少(419.7万/hm2),穗粒数多(49.20),千粒重较小(41.76g),穗重大。2.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作为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有直接影响作用。通径分析表明,在多穗型品种中,直接通径系数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多穗型Ⅰ类穗粒数0.9558>有效穗数0.8558>千粒重0.5537;多穗型Ⅱ类穗粒数0.7382>有效穗数0.6587>千粒重0.4308);在重穗型品种中,直接通径系数千粒重(0.6037)>穗粒数(0.4269)>有效穗数(0.4178)。多穗型品种中,千粒重是产量突破限制因子,重穗型品种中有效穗数是产量突破限制因子。3.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生理选择性状对育种目标性状存在影响,第一组典型变量相关系数为0.5956,第二组典型变量相关系数0.4973,他们之间高度相关。其中气孔导度等性状和叶绿素含量等性状都对育种目标性状存在影响。生态生理选择性状可作为育种目标性状选择的参考指标。

张建伟,杨保安,范家霖,张福彦,李浩,程仲杰[6](2013)在《超高产小麦育种探讨及诱变技术在超高产小麦育种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就超高产小麦的概念、超高产小麦培育的理论依据以及发展超高产小麦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阐述。同时,分析了现阶段超高产小麦育种现状,提出了我国超高产小麦育种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人工诱变创造种质资源在超高产小麦育种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自身多年诱变育种实践简要介绍了在超高产小麦育种以及种质资源创新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丁锦峰[7](2013)在《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形成机理与调控》文中指出在稻麦两熟条件下,选用中筋小麦品种扬麦20,于2010~2012两年采用不同基本苗、施氮量、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调控建立不同产量水平群体,探索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9100kg~9400kg·hm-2)产量结构及群体形成特征及其与高产群体(8200kg~8500kg·hm-2)间的差异,分析超高产群体形成的营养物质积累、分配与利用特征、碳氮代谢及光合生理特性,并从养分利用、对籽粒产量和品质及经济效益影响角度评价稻茬小麦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以期明确稻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组合,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稻麦轮作区小麦大面积高产及超高产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两年试验结果一致表明,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穗数、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均高于高产群体,但差异均不显着。其栽培途径是合理确定群体起点获得适宜穗数,在此基础上主攻每穗粒数与千粒重,使三者协调增加。扬麦20品种超高产产量构成指标为穗数515±20×104·hm-2、每穗粒数48.5±1.5粒/穗、千粒重37±2g。(2)试验明确了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群体质量指标特征,要求茎蘖结构动态合理,越冬始期茎蘖数是最终穗数值的0.9~1.3倍,高峰苗1250×104~1500×104·hm-2、茎蘖成穗率约40%;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LAI分别在6.5~7.0、5-6、4-4.5,花后维持较高的LAI;适量增加孕穗期至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扩大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是超高产群体的物质基础,孕穗期至开花期、开花期、开花期至成熟期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在2900kg~3600kg·hm-2、12500kg~13700kg·hm-2、7200kg~7600kg·hm-2、19500kg~21000kg·hm-2,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产量的贡献率约为90%,经济系数0.4左右。(3)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养分积累特征与高产群体相比,拔节期前氮、磷、钾积累相近,拔节至开花期、开花期及成熟期氮、磷、钾积累量较高;成熟期籽粒氮、磷、钾积累量较高;花后氮素转运量较高,花后磷素及钾素转运量适宜。超高产群体百公斤籽粒吸氮、磷、钾量,氮、磷、钾素利用效率及收获指数与高产群体差异均不显着。(4)研究提出了稻茬小麦超高产栽培矿质营养诊断及利用效率指标:拔节期、拔节期至开花期、开花期、开花期至成熟期及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分别在84kg~98kgh·hm-2、104kg~117kg·hm-2、195kg~205kg·hm-2、37kg~49kg·hm-2、234kg~246kg·hm-2;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在138kg~144kg·hm-2。拔节期、拔节期至开花期、开花期、开花期至成熟期及成熟期磷素积累量分别在17kg~21kg·hm-2、28kg~31kg·hm-2、46kg~50kg·hm-2、18kg~24kg·hm-2、66kg~74kg·hm-2;花后营养器官磷素转运量在23kg~26kg·hm-2。开花期、成熟期钾素积累量分别在430kg~450kg·hm-2、366kg~408kg·hm-2;花后营养器官钾素转运量在91kg~100kg·hm-2。百公斤籽粒吸氮、磷、钾量分别在2.87kg~3.04kg、0.82kg~0.85kg、4.57kg~4.87kg;氮、磷、钾素利用效率分别在32.93kg~34.86kg·kg-1、113.60kg~121.28kg·kg-1、20.56kg~22.02kg·kg-1;氮、磷、钾素收获指数分别在0.72~0.77、0.64~0.67、0.095-0.112。(5)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整个生育期植株糖、氮含量及糖氮比的变化特征是,在越冬始期至拔节期具有较高的碳、氮营养和协调的碳氮比,孕穗期至开花期具有高可溶性糖、氮含量,花后具有高碳素积累量,成熟期糖氮比较低。稻茬小麦超高产栽培碳氮营养的诊断指标: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及成熟期植株糖含量分别在14.56%~16.78%、14.52%~16.82%、10.59%~11.23%、1.62%~1.76%,氮含量分别在1.55%~1.64%、1.47%~1.57%、1.28%~1.30%、1.15%~1.20%,糖氮比分别在9.37~10.25、9.80~10.69、8.29~8.77、1.41~1.48。(6)研究了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剑叶光合与衰老特性,表明超高产群体花后剑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活性氧保护酶(POD、CAT及SOD)活性均高于高产群体,MDA含量低于高产群体,在籽粒灌浆成熟期(花后14天至28天)差异更为明显。超高产群体在籽粒灌浆期剑叶具有SPAD值及光合速率衰减速率慢、POD、CAT及SOD酶活性高和MDA含量低的特性。(7)初步提出了稻茬小麦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组合:基本苗225×104.hm-2、施氮量210kg·hm-2、氮肥比例为基肥:壮蘖肥:拔节肥:穗肥3:1:3:3、剑叶露尖追氮组合不同气候年型均实现超高产,为超高产最佳密肥组合;基本苗150×104·hm-2,施氮量262.5kg·hm-2.氮肥比例3:1:3:3、孕穗期追氮及基本苗225×104·hm-2、施氮量262.5kg·hm-2.氮肥比例3:1:3:3、剑叶露尖或孕穗期追氮组合在正常气候年型可实现超高产。在此基础上构建形成了稻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11月1日前后播种,基本苗宜在225×104.hm-2,条播,行距30cm,播深3-5cm;施氮量宜在210kg·hm-2,施磷量宜在126kg·hm-2,施钾量宜126kg·hm-2,基肥:壮蘖肥:拔节肥:穗肥采用3:1:3:3,基肥于播种前施用,壮蘖肥于4叶期施用,拔节肥于叶龄余数2.5时施用,穗肥于剑叶露尖或孕穗期施用,磷、钾肥50%基施,50%于叶龄余数2.5时追施。(8)评价了本试验稻茬小麦超高产条件下的氮素利用率、品质及经济效益特征,表明超高产最佳密肥组合(基本苗225×104·hm-2、施氮量210kg·hm-2、氮肥比例3:1:3:3、剑叶露尖追氮)具有高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当季利用率,且氮素利用效率及氮收获指数较高;籽粒加工品质和面粉糊化特性与高产栽培基本一致,且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出粉率较高,低谷粘度、峰值时间及糊化温度较高;投入低,经济效益高。

王青[8](2012)在《安徽沿淮和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和超高产品种(系)穗粒重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研究小麦穗粒重与产量及其它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4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怀远龙亢农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穗粒重与产量三要素及其它若干性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安徽沿淮、淮北地区使用的大田小麦品种(系)中,穗粒重最重的在2.0克左右,大部分的小麦品种(系)的穗粒重在1.5-1.7克的范围内。根据穗粒重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初步提出了根据穗粒重来划分小麦品种类型的指标:重穗型,穗粒重≥1.8g;中穗型,穗粒重在1.4g-1.8g;轻穗型,穗粒重≤1.4g。初步提出穗粒重1.8g的基本型可由40×45实现,穗粒重1.4g的基本型可由35×40实现,这种划分标准是否合适有待进一步的探讨。2.穗粒重与产量和产量三要素:穗粒重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r=0.46*),与穗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r=0.84**),与千粒重成正相关但未达到显着水平(r=0.14),与单位面积的穗数呈极显着负相关(r=-0.72**)。通过通径分析得出,穗粒数对穗粒重的直接贡献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1.0359,而千粒重对穗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5278。穗粒重对单位面积的产量的贡献大,其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5879,而单位面积的穗数对单位面积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1738。因此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以增加穗粒数为主,适度提高千粒重,通过提高穗粒重来提高小麦的产量。3.穗粒重与收获指数、单茎生物产量、单茎草重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62、0.70。收获指数、单茎生物产量对穗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526和0.5383,提高单茎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均能有效的提高穗粒重。目前大多数品种收获指数已达0.45-0.5,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空间,但难度较大。因此进一步提高产量和穗粒重可选择同步提高单茎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途径。4.穗粒重与籽粒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r=-0.56**)。容重是籽粒品质及市场定价的重要指标。目前高穗粒重品种存在着籽粒不够饱满的问题,因此在重穗型品种选育中应协调好容重与穗粒重的关系,在选育高穗粒重品种的同时要注意加强籽粒饱满度的选择。

赵吉平,左联忠,王彩萍,侯小峰,郭鹏燕,郭兆萍[9](2012)在《小麦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面临着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及资源潜力的有限性等现实状况,到2020年约需要小麦1.4亿~1.5亿t,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8%,小麦生产将面临日益增长的严峻挑战。因此,充分发掘小麦产量的遗传潜力,培育小麦超高产品种成为育种工作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东丽[10](2009)在《作物超高产育种途径探析》文中提出本文以3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例,阐述了作物超高产育种的概念,归纳了作物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并从理想株形选育、高光效育种、遗传资源的发现与创新和生物技术手段4个方面分析了作物超高产的途径。

二、小麦超高产育种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超高产育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栽培措施下稻麦产量及群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稻麦高产的栽培措施研究
        1.1.1 水稻和小麦高产相关研究
        1.1.2 水稻高产的栽培措施研究
        1.1.3 小麦高产的栽培措施研究
    1.2 稻麦高产的群体特征
        1.2.1 茎蘖成穗率
        1.2.2 干物质积累
        1.2.3 叶面积指数
        1.2.4 总颖花量(水稻)和总实粒数(小麦)
        1.2.5 粒叶比
        1.2.6 根系活力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3.1 存在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栽培情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水稻试验设计
        2.2.2 小麦试验设计
    2.3 取样与测定
        2.3.1 茎蘖动态
        2.3.2 干物重及叶面积
        2.3.3 植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2.3.4 叶片光合速率
        2.3.5 透光率
        2.3.6 植株氮含量
    2.4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 农艺与生理性状
        3.2.1 茎蘖动态和茎蘖成穗率
        3.2.2 叶面积指数(LAI)
        3.2.3 干物质积累与收获指数
        3.2.4 粒叶比
        3.2.5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及运转
    3.3 根系形态与根系生理
        3.3.1 根干重与根冠比
        3.3.2 根长与根直径
        3.3.3 根系氧化力
        3.3.4 根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
    3.4 叶片光合特性与群体透光率
        3.4.1 叶片光合特性
        3.4.2 群体透光率
    3.5 氮肥利用效率
    3.6 经济效益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稻麦高产的群体生长发育特性
        4.1.2 不同栽培措施对稻麦根系形态与生理的影响
        4.1.3 不同栽培措施对光氮利用的影响
    4.2 结论
        4.2.1 本研究主要结论
        4.2.2 本研究创新点
        4.2.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2018-2019实验结果
攻读硕士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2)小麦新品种‘烟农999’的特征特性及其选育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选育研究
        2.1.1 育种目标的制定
        2.1.2 亲本来源
        2.1.3 选育过程
    2.2 品种特性分析
        2.2.1 特征特性
        2.2.2 产量表现
        2.2.3 品质性状分析
        2.2.4 抗病抗逆性分析
    2.3 选育策略分析
        2.3.1 采用多亲本复合杂交, 合理组配杂交组合
        2.3.2 调整产量结构, 注重粒数和粒重
        2.3.3 适当增加植株高度, 提高生物产量
        2.3.4 早代测产与多点鉴定, 提高选择效率和适应性
        2.3.5 不同世代采用适宜的品质测定方法, 选择优质材料
3 结论与建议

(4)浅谈小麦超高产育种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超高产研究现状
    1.1 小麦具有超高产潜力
    1.2 小麦超高产遇到的问题
2 解决措施
    2.1 在育种上
    2.2 栽培上,良种良法配套
    2.3 生产上,实行规模化经营
3 讨论

(5)超高产小麦产量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超高产育种的研究
        1.1.1 超高产小麦的概念与分类
        1.1.2 培育超高产小麦的理论依据
        1.1.3 超高产小麦育种现状
        1.1.4 超高产小麦育种面临的问题
        1.1.5 超高产小麦育种主要策略
    1.2 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因子分析
    1.3 产量构成要素的重要性分析
        1.3.1 单位面积穗数
        1.3.2 穗粒数
        1.3.3 粒重
        1.3.4 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问题
    1.4 影响小麦产量其他因素分析
    1.5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试验地点与田间管理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2 调查项目
    2.3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生物统计
        3.1.1 不同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生物统计
        3.1.2 不同品种生态生理性状生物统计
    3.2 不同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动态聚类分析
    3.3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3.4 不同品种育种目标性状和生态生理选种性状典型相关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超高产小麦育种探讨及诱变技术在超高产小麦育种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超高产小麦
    1.1 超高产小麦的概念
    1.2 培育超高产小麦的理论依据
    1.3 培育超高产小麦的意义
2 超高产小麦育种现状、进展与问题
    2.1 现状与进展
        2.1.1 育成了一批产量突出的品种和特色明显的优异资源
        2.1.2 通过配套栽培技术创新, 充分挖掘小麦高产潜力
        2.1.3 育种理论、技术、理念等方面的创新
    2.2 存在问题
        2.2.1 育成品种产量水平没有得到实质性突破、稳产性有待提高
        2.2.2 育成品种的数量和类型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2.3 育成品种在高产与优质、高效结合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
        2.2.4 种质资源创新与交流滞后
        2.2.5 品种试验方法和品种审定办法亟需改进
3 人工诱发突变在超高产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3.1 特色小麦种质资源的创制与利用
    3.2 诱变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
    3.3 诱变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

(7)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形成机理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高产历史与发展
        1.1 世界小麦生产的发展
        1.2 中国小麦生产的发展
        1.3 小麦高产的历史演变
    2 超高产的概念
    3 小麦高产与超高产研究现状
        3.1 小麦高产与超高产品种与产量构成
        3.2 小麦高产与超高产群体结构和物质生产特征
        3.2.1 群体茎蘖动态与茎蘖成穗率
        3.2.2 群体LAI动态
        3.2.3 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3.3 小麦高产与超高产叶片光合与衰老特性
        3.3.1 光合特性
        3.3.2 衰老特性
        3.4 小麦高产与超高产个体株型及群体光辐射特征
        3.4.1 株型特征
        3.4.2 群体光辐射特征
        3.5 小麦高产与超高产群体养分吸收特性
    4 研究目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稻茬小麦超高产产量构成及群体动态特征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茎蘖动态、LAI动态、干物质积累动态
        1.3.2 产量及产量结构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超高产群体产量构成特征
        2.2 超高产群体茎蘖数变化动态特征
        2.3 超高产群体LAI变化动态特征
        2.4 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
        2.4.1 不同产量群体干物质积累变化动态
        2.4.2 不同产量群体主要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4.3 不同产量群体干物质阶段积累量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4.4 不同产量群体开花期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氮、磷、钾积累、分配与利用特征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氮、磷、钾积累动态
        1.3.2 产量及产量结构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超高产群体氮素积累、分配与利用特征
        2.1.1 不同产量群体氮素积累量变化动态
        2.1.2 不同产量群体主要生育期氮素积累量与产量关系
        2.1.3 不同产量群体主要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量、吸收速率与吸收百分率
        2.1.4 不同产量群体开花期氮素在各器官中的积累和分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1.5 不同产量群体成熟期氮素在各器官中的积累和分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1.6 不同产量群体花后营养器官积累氮素的转运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1.7 不同产量群体百公斤籽粒吸氮量、氮素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
        2.2 超高产群体磷素积累、分配与利用特征
        2.2.1 不同产量群体磷素积累量变化动态
        2.2.2 不同产量群体主要生育期磷素积累量与产量关系
        2.2.3 不同产量群体主要生育阶段磷素吸收量、吸收速率及吸收百分率
        2.2.4 不同产量群体开花期磷素在各器官中的积累与分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2.5 不同产量群体成熟期磷素在各器官中的积累与分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2.6 不同产量群体花后营养器官积累磷素的转运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2.7 不同产量群体百公斤籽粒吸磷量、磷素利用效率、磷素收获指数
        2.3 超高产群体钾素积累、分配与利用特征
        2.3.1 不同产量群体钾素积累量变化动态
        2.3.2 不同产量群体主要生育期钾素积累量与产量关系
        2.3.3 不同产量群体主要生育阶段钾素吸收量、吸收速率、吸收百分率
        2.3.4 不同产量群体开花期钾素在各器官中的积累与分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3.5 不同产量群体成熟期钾素在各器官中的积累与分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3.6 不同产量群体花后营养器官积累钾素的转运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3.7 不同产量群体百公斤籽粒吸钾量、钾素利用效率及钾素收获指数
    3 小结
        3.1 超高产群体氮、磷、钾素积累与分配特征
        3.2 超高产群体氮、磷、钾素转运特征
        3.3 超高产群体氮、磷、钾素利用特征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碳氮代谢特征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植株可溶性糖、氮含量及糖氮比
        1.3.2 产量及产量结构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产量群体植株可溶性糖、氮含量及糖氮比变化动态
        2.2 主要生育期植株可溶性糖、氮含量及糖氮比与产量的关系
        2.2.1 植株可溶性糖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2.2.2 植株氮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2.2.3 植株糖氮比与产量的关系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剑叶光合与衰老特性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SPAD值
        1.3.2 净光合速率(Pn)
        1.3.3 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
        1.3.4 产量及产量结构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产量群体剑叶SPAD值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2 不同产量群体剑叶净光合速率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3 不同产量群体剑叶POD酶活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4 不同产量群体剑叶CAT酶活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5 不同产量群体剑叶SOD酶活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2.6 不同产量群体剑叶MDA含量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稻茬小麦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及其措施效应分析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产量及产量结构
        1.3.2 氮素积累
        1.3.3 籽粒蛋白质含量
        1.3.4 籽粒淀粉含量
        1.3.5 籽粒容重及硬度
        1.3.6 籽粒出粉率、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
        1.3.7 面粉糊化特性(RVA)
        1.3.8 经济效益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1.1 基本苗、施氮量、氮肥比例及追氮时期的增产效应分析
        2.1.2 密肥对产量及其结构的互作效应
        2.1.3 超高产途径分析
        2.1.4 超高产群体关键栽培技术组合
        2.2 栽培措施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2.2.1 基本苗、施氮量、氮肥比例及追氮时期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2.2.2 密肥对氮素利用率的互作效应
        2.2.3 密肥组合氮素高效利用评价
        2.3 栽培措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2.3.1 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2.3.1.1 基本苗、施氮量、氮肥比例及追氮时期对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2.3.1.2 密肥对籽粒加工品质的互作效应
        2.3.1.3 密肥组合籽粒加工品质评价
        2.3.2 栽培措施对小麦面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2.3.2.1 基本苗、施氮量、氮肥比例及追氮时期对面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2.3.2.2 密肥对面粉糊化特性的互作效应
        2.3.2.3 密肥组合面粉糊化特性评价
        2.4 栽培措施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2.4.1 基本苗、施氮量、氮肥比例及追氮时期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2.4.2 密肥对经济效益的互作效应
        2.4.3 密肥组合经济效益评价
        2.4.4 提高种植小麦经济效益途径分析
    3 小结
        3.1 稻茬小麦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体系
        3.2 栽培措施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3 栽培措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3.4 栽培措施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讨论
        1.1 稻茬小麦超高产产量构成分析
        1.2 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形成特征指标
        1.2.1 茎蘖动态指标
        1.2.2 LAI动态指标
        1.2.3 干物质积累动态指标
        1.3 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形成生理机制
        1.3.1 氮、磷、钾积累、分配与利用特点
        1.3.1.1 积累与分配特点
        1.3.1.2 转运特点
        1.3.1.3 利用特点
        1.3.2 碳氮代谢特征
        1.3.3 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光合与衰老特性
        1.4 稻茬小麦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及分析
        1.4.1 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
        1.4.2 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的氮素利用率评价
        1.4.3 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的品质评价
        1.4.4 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的经济效益评价
    2 结论
        2.1 稻茬小麦超高产实现途径及其结构特征
        2.2 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形成特点
        2.3 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氮、磷、钾积累、分配与利用特点
        2.4 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碳氮代谢特点
        2.5 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剑叶光合与衰老特性
        2.6 稻茬小麦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组合
        2.7 稻茬小麦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组合的评价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3.1 明确了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的结构与形成特点
        3.2 阐明了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物质生产与光合衰老特性
        3.3 探讨了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养分吸收、分配与利用特征
        3.4 提出了稻茬小麦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组合
    4 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4.1 稻茬超高产小麦个体株型及冠层光辐射特征
        4.2 稻茬小麦超高产形成酶学与激素平衡机制
        4.3 稻茬小麦产量、品质、肥料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协同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8)安徽沿淮和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和超高产品种(系)穗粒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的产量潜力
    1.2 小麦高产、超高产育种
    1.3 小麦的产量形成的因子
        1.3.1 小麦产量的构成要素
        1.3.2 种植密度对小麦的产量的影响
    1.4 根据单位面积的穗数对小麦品种的划分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1.4.1 根据单位面积的穗数对小麦小麦品种的划分
        1.4.2 三种穗型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
    1.5 重穗型小麦育种
2 引言
3 材料和方法
    3.1 供试品种(系)
    3.2 试验方法
    3.3 性状测定
        3.3.1 产量性状的测定
        3.3.2 穗部性状的测定
        3.3.3 灌浆动态的测定
        3.3.4 株高和穗下茎节长的测定
        3.3.5 倒三叶的测定
        3.3.6 单茎草重的测定
        3.3.7 克草粒数的测定
        3.3.8 容重的测定
    3.4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供试品种穗粒重及产量性状的结果分析
        4.1.1 供试品种穗粒重及产量性状间的方差分析
        4.1.2 穗粒重的差异显着性
        4.1.3 供试品种(系)的产量及产量三因素的差异显着性
        4.1.4 供试品种(系)穗粒重与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4.2 供试品种(系)的灌浆动态分析
        4.2.1 灌浆动态趋势分析
        4.2.2 灌浆动态与千粒重的相关分析
        4.2.3 灌浆动态与产量相关分析
        4.2.4 灌浆动态与穗粒重相关分析
    4.3 供试品种(系)穗粒重的聚类分析
    4.4 供试品种(系)的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及其与穗粒重的关系
        4.4.1 生物产量、收获指数的差异显着性分析
        4.4.2 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与穗粒重的相关分析
    4.5 供试品种(系)单茎生物产量、单茎草重、克草粒数与穗粒重的相关分析
    4.6 供试品种(系)的株型性状分析
        4.6.1 株高、穗下茎节长的差异显着性分析
        4.6.2 株高、穗下茎节长与穗粒重、产量的相关分析
        4.6.3 穗粒重与上三叶的分析
        4.6.4 穗粒重与上三叶的相关分析
    4.7 供试品种(系)穗部性状的分析
        4.7.1 供试品种(系)穗长的差异显着性
        4.7.2 结实小穗数的差异显着分析
        4.7.3 不孕小穗数的差异显着性分析
        4.7.4 穗部性状与穗粒重的相关性分析
    4.8 小麦穗粒重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通径分析
        4.8.1 穗粒重、单位面积的穗数与单位面积的产量的通径分析
        4.8.2 穗粒数、千粒重与穗粒重的通径分析
        4.8.3 单茎生物产量、收获指数与穗粒重的通径分析
    4.9 供试小麦品种(系)容重与穗粒重的分析
        4.9.1 供试小麦品种(系)的容重差异显着性分析
        4.9.2 穗粒重、产量与容重间的相关性分析
5 讨论
    5.1 在现有的品种和育种水平下,提高穗粒重进行重穗型育种可能是小麦超高产育种的突破点
    5.2 根据穗粒重可将沿淮、淮北小麦品种划分为三种类型
    5.3 产量三要素与穗粒重的关系
    5.4 保持或提高收获指数,提高单茎生物产量,在增加单茎草重的同时,增加克草粒数,可提高穗粒重
    5.5 在一定株高作保证的基础上,增加结实小穗数,减少不孕小穗数,来提高穗粒重
    5.6 提高高效叶面积,选择旗叶面积大小适中,叶长略长而挺的品种来选育高穗粒重品种
    5.7 重穗型育种要重视小麦灌浆速度,协调好容重与穗粒重的关系
    5.8 采用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来提高穗粒重,进行重穗型育种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9)小麦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有特异育种资源作保证, 实现小麦超高产育种的突破是必然的
2 小麦超高产育种的突破有赖于动态遗传研究的深化
3 小麦超高产是具有生产潜力的, 并有高产典型的例证
4 小麦超高产必须加强茎秆抗倒伏机理及其遗传研究
5 单穗多粒是培育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指标

(10)作物超高产育种途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作物超高产育种概念
2 作物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3 作物超高产途径
    3.1 理想株型选育是超高产育种的一大方向
    3.2 通过高光效育种培育整体光合能力强的超高产品种/组合
    3.3 关键遗传资源的发现与创新
    3.4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 进行基因转化、聚合育种
4 小 结

四、小麦超高产育种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栽培措施下稻麦产量及群体特征研究[D]. 刘海浪. 扬州大学, 2020
  • [2]小麦新品种‘烟农999’的特征特性及其选育策略[J]. 辛庆国,殷岩,刘学卿,李林志,赵倩,姜鸿明,王江春. 中国农学通报, 2019(19)
  • [3]小麦新品种‘烟农999’的特征特性及其选育策略[A]. 辛庆国,殷岩,刘学卿,李林志,赵倩,姜鸿明,王江春. 2018年山东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8
  • [4]浅谈小麦超高产育种现状[J]. 宋树柏,夏彦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14(07)
  • [5]超高产小麦产量构成模式研究[D]. 李志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6]超高产小麦育种探讨及诱变技术在超高产小麦育种应用[J]. 张建伟,杨保安,范家霖,张福彦,李浩,程仲杰. 核农学报, 2013(06)
  • [7]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形成机理与调控[D]. 丁锦峰. 扬州大学, 2013(04)
  • [8]安徽沿淮和淮北地区小麦高产和超高产品种(系)穗粒重研究[D]. 王青.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1)
  • [9]小麦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思考[J]. 赵吉平,左联忠,王彩萍,侯小峰,郭鹏燕,郭兆萍. 中国种业, 2012(01)
  • [10]作物超高产育种途径探析[J]. 东丽. 西南农业学报, 2009(05)

标签:;  ;  ;  ;  ;  

小麦超高产选育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