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 以为是的行销花招(论文文献综述)
黄晓燕[1](2021)在《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当代文学走进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史料、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研究和建设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彰显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丰硕研究成就。在众多的当代文学研究选题中,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课题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研究和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而其中对当代经典作家的研究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点。金庸小说经典化是一个非常有学术价值的论题。首先,金庸小说经典化是区别于精英文学的,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特殊个案,因此,在评价其经典性意义的时候,我们既要参照传统精英文学经典的评价标准,又要兼顾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商业性和世俗性的一面。其次,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无比发达的当下,金庸小说经典化也必然受到创作本体的自我修订、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读者消费的文化取向、文学批评的学术规范、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它是在历史与现状、作家个体与社会群体、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等多重内外因素共同形成合力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其经典化历程的。第三,梳理和研究金庸小说经典化的生成机制和发展过程,整理和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多重因素和理论话语之间的碰撞与博弈,还原和重塑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文学史现场和文学(史)意义,对于我们由此展开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经典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论题将从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化、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文学批评界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金庸小说与通俗文学发展等四个角度出发,考察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各种内外因素的生成过程、产生合力的过程、产生效果的过程,力图在文学史的背景下,在丰富扎实的文学史料中,在纵横捭阖的理论批评体系基础上,搜集和整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绩,拓展和加深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展现和开辟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新的向度。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由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中涉及的理论术语、学术概念和专有名词进行宏观梳理与交代。重点讨论何谓“经典”和“经典化”,同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路径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向度和价值进行展开。第一章旨在提供金庸小说“经典化”历史的、宏观的知识谱系梳理,对影响其创作和传播时间的和空间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等多种因素展开论述和探讨。其中包括对20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商业化都市环境的历史回顾,对金庸其人其文在香港文化界大行其道的内外因素的讨论和辨析,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对金庸小说由排斥到接受过程中涉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将梳理海峡两岸对金庸作品从抵制到接纳的过程,寻找到贯穿其中的文学普适性因素,还原和阐释金庸作品的文化魅力。除此之外,本章还涉及到金庸小说与中国旧派武侠小说之间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讨论,并将之与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同时间段的横向比较并置在一起,以提供最全面、最客观、最真实的关于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语境。第二章是对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展开研究。在第一章新旧武侠小说的比较基础上,着重讨论金庸小说内在的先天因素,寻找使之成为文学经典的文本特质和文化价值。本部分将着重挖掘金庸小说将文化传承融会于“行侠仗义”武侠主题之下,塑造出人文江湖美学境界的艺术属性。同时,将努力探寻金庸小说突破传统商业化写作传统,在丰富精彩的故事情节中塑造出饮誉文坛的经典人物形象,并由此开拓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创作新境界的方法和路径。此外,金庸小说在承袭传统武侠小说书写模式的同时,将世俗价值与理想主义完美统一、在除暴安良的价值之外做出了关于生命和历史的思考,使其呈现出异于传统武侠小说和通俗文学的特点。以上这些新的变化对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确立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章是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金庸小说初版本的主要内容、销售模式,进而辨析作家、办报人和政论家三重身份笼罩下的金庸在1950、60年代的香港对其小说的市场化运作和文学版图的历史建构所实施的规划和策略。同时,也会对金庸小说各种版本的读者群体和营销方式进行深入考察,寻找到金庸小说在大众文化崛起的市场环境中,由报刊连载到多媒介方式传播直至被广大读者完全接纳的历史真相。最后,将纵向分析武侠文化与20世纪中国电影的渊源,同时,广泛收集不同时期金庸影视剧播出后的读者反馈、影视收视率调查等数据,对金庸影视剧改编进行全面梳理,厘清金庸影视剧改编中从忠于剧本到篡改原着、从题材取胜到文化消费的两大特点,从而进一步在市场化、消费化的时代背景下,解读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金庸小说认知的历史变化过程,重点分析其背后折射的时代变迁和文化观念更迭。在此基础上,试图从作家作品本体分析、文化场域分析、经典筛选三个角度,对金庸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进行厘清。另外,本章将对金庸研究的成果进行“再研究”,从而在学术与学术史双重辩证维度的基础上,展示多元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在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对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意义。本章将以具体文学史事件的整理与回顾为线索,突破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本身,展开对“对通俗文学经典化的原则和标准的讨论”“经典化博弈中作家和读者的关系”等重要文学史问题的思考,考证和辨析这些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与之相关的重要文学(史)事件,梳理和审视时代变化中文艺思想的更迭,以及文学批评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批评心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当代文学批评界与大众文学市场化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经济体制变迁与文学运行机制之间的密切关系嬗变,以及当代作家和读者的关系调整,等等,这些都是涉及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话题,也是关乎到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体系建构和文学实践展开的重要问题。结语部分回顾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同时指出金庸小说经典化未来发展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后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关系;二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时代语境下“去经典化”文化态势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代文学经典如何应对“去经典化”的时代趋势并寻找其经典化途径。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2](2021)在《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两代,中国与越南有密切的关系,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继续受到中国深刻的影响。对本论文研究的越南平定省来说,从中国受到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和社会被视为越南经济和社会的典型缩影,这段时间平定省的许多历史事件也是越南国史典型的事件。因此,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与社会研究,不但能多认识平定省的地方历史,而且能多认识越南国的变化和发展。根据现有的资料,本文力图全面地提示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的真实面貌。关于自然与人文,论文分析平定省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自然条件和交通优势、17世纪前平定省经济与社会及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主要论述平定历代行政机关系统和军队组织;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管理在许多方面体现,集中分析了平定省政府对平定山区少数民族、山区与平原的贸易关系、海岸管理及防守、贸易活动管理及船只、人流出入港口的管理等问题。关于17—19世纪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论文深入分析了农业生产状况、土地的各部分及公共土地与私人土地之间的“斗争”、1839年平定省的均田政策,从而理清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特点与作用、它和平定省农民生活和起义的关系。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与非农业各经济行业状况:国内贸易,主要研究集市体系、“市肆”、商港和都市的形成、活动与发展,研究平定省内各个地方之间的贸易关系、商人力量、商品供应资源、货物的价格与运输方式;国外贸易主要研究与华商①的贸易活动;非农业经济包括手工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业与非农业经济发展使得平定省成为越南的商品和商业中心,进一步改善了平定省居民的物质生活。对于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深入研究了平定农民与人民阶层对阮氏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的爆发原因、演变及特点,包括18世纪西山起义及19世纪赫耶族的起义,重点分析在平定省的西山事业、西山力量与阮映力量的大战以及西山时期、阮朝时期的人民生活等问题。论文还研究并阐明17—19世纪平定省的社会文化,比如:思想和宗教、儒学的教育与科举、平定居民的文化物质和文化精神、平定省对形成越南语字母的作用、平定省华人共同体。17—19世纪平定社会与经济的特点和作用:在17—19世纪平定省是越南着名的贸易与商品中心之一;平定是暴动的地方,即西山起义的基地,也是阮岳皇帝中央政府的京都,在那里,西山军与阮映军之间发生过许多激烈的战斗;平定是阮朝政府于1839年唯一允许实施均田政策的地区,因此在19世纪平定是越南唯一有两集地簿(1815年和1839年);在17—19世纪平定经济和社会中,华人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平定是塘中临济佛教的起源地;平定是天主教早期传入和迅速发展的地方,为越南语字母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石茂坤[3](2020)在《近代商人与海南岛开发(1876-1938)》文中研究指明1876年琼州(海口)开关后,商人在海南岛经济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19世纪最后的几十年,外国航商在北部湾急剧扩张,挤压帆船的生存空间,把常关的运输业务转移到海口洋关。在外国航商的运作下,与海口通航的口岸城市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往西抵达法属越南岘港和泰国曼谷,往南抵达新加坡,往北抵达上海、天津。海口成为港际讯息圈的一员。同时,洋商和华商竞购岛内的物产,尤以糖和生猪为甚。华商利用人脉网和租用轮船的方式逐渐扭转初期的劣势,成功占领土特产收购市场,发展出一套成熟的糖和生猪转运销售模式。流年不利的洋商开始谋求岛内丰富的矿产,此举引起清政府的不安,遂派两广总督张之洞经略海南岛。由于没有商人助力,张之洞的举措虽然合理到位但收效甚微。清末新政时期,实业救国浪潮方兴未艾,国人痛感台湾被占,遂呼吁开发海南,夯实海疆。清政府劝办海口市商会,招商引资,粤港和南洋三地商人跃跃欲试,其中马来西亚首富胡国廉最为引人注目,他企图利用自己的官场人脉,建立一个横跨开矿、垦殖、金融、筑路、航运、盐业、林业的巨型托拉斯企业——侨丰公司,无奈清政府垮台而目标未能全部实现。迨至民国初年,岛内外商人的事业沿着晚清定下的基础继续发展。海口“九八行”垄断了土产收购,联同其他各县的座商和摊商,形成一张巨大的商品流转网。湘商包办了海南岛槟榔,使之远销湘潭。粤商则看中渔盐之利,在三亚捕鱼晒盐,运回珠三角售卖。南洋海南籍侨商把经营橡胶和锡矿的经验照搬回海南岛,建立起一座座橡胶园和锡矿场,吸收当地人就业。有的还热衷投资海口房地产,修筑公路。民国初年乱象丛生,武人争权,海南岛深受战祸之害。而随着岛内商人的事业不断壮大,他们掀起一场名为“琼崖改特”的运动,希图摆脱广东省府的管治,改海南岛为“特别区”,实现“琼人治琼”。他们一度看到成功的希望,最后因陈济棠从中作梗而失败。陈济棠主政广东后,戮力发展实业。时值世界经济危机,岛内垦殖业和锡矿业大受打击,商业资本萎缩给了官僚资本扩张的机会。陈济棠在海口成立广东省银行和琼崖实业局,作为输出官僚资本的工具。同时,糟糕的经济环境使破产侨商把剩余资金投到房地产业,琼崖实业团营建“月朗新村”即是其中代表。广东省银行大规模向中小商家房贷,琼崖实业局则接管扶助橡胶园和锡矿场。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间资本产生冲突,引起不少纠纷,对海南社会的弊大于利。1938年海南岛沦陷,所有开发事业中止。
刘秀珍[4](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常嵩涛[5](2019)在《水利、主权与市政视野下的上海浚浦局(1905-1938)》文中研究表明上海浚浦局在近代的上海历史中发挥过重要的影响,但以往的研究对其历史的勾勒尚不完善。此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水利、主权和市政这三个角度,对浚浦局所牵涉的错综复杂的中外冲突、中国内部社会关系、市政建设与市政治理等问题进行审视。以这三点所构成的社会史视野,来对浚浦局展开长时段更为深入的研究,弥补相关的学术空白。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通过文献研究,尤其是档案、公文书、文集、报刊等资料的综合运用,叙述了从1905年到1938年的浚浦局的历史。从水利角度,可以看出,浚浦局所开展的工程不光使黄浦江水道从灌溉属性向交通属性发展,还带来了区域水利工程技术的转变,在生态上造成了太湖流域水系生态的脆弱化。从主权角度来说,浚浦局存在着类似于海关的既非完全的西方侵略者也非中国自有机关的“独立王国”的特殊性质,与浚浦局有关的主权争端,无法掩盖的是其背后动因的复杂和华华冲突的一面。在市政方面,浚浦局在1929年的被收回只是一次有名无实的行动,最终浚浦局还是战胜了港务局,在上海市政机关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为上海市政权的统一制造了巨大的障碍,说明了国民党执政下的上海市政的一些弱点。
王艳[6](2019)在《《林则徐全集》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则徐全集》指由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着、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林则徐全集》(2002)一书,该书包括奏折、文录、诗词、信札、日记、译编六卷,共十册,是目前关于林则徐着作整理出版方面最为全面、细致的研究成果。前四册为奏折卷,第五、六册分别为文录、诗词卷,第七、八册为信札,第九册为日记卷,第十册为译编卷,收录《四洲志》《澳门新闻纸》《澳门月报》《华事夷言录要》《滑达尔各国律例》和《洋事杂录》六种译作。各卷书中高频出现的新词新义及普通词语一方面反映了林则徐所处时代思想、生活各方面的变化情况,一方面丰富了词汇系统。本文以此六卷十册书为研究对象,运用排比归纳法、观境为训法、异文求义、比类综合、参证方言、因声求义等方法,对其中词汇进行系统的研究,在充分发挥林则徐着述的语言文字学价值的同时,也可适时为大型字典、辞书增补词条、修正释义、补充书证。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说明选题来源、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意义。论文第一、二、三章为主体部分。第一章以《汉语大词典》收录的词条或义项的首见时代为标准,对《林则徐全集》中的新词新义作穷尽式调查分析。第二章对区别于新词新义的普通词语进行例释。第三章以《汉语大词典》为主要参照,围绕纠正释义、补充书证、推迟最晚书证等方面探讨分析《林则徐全集》词语研究对语文辞书编纂的意义和作用。结语部分对前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和遗漏之处及今后可继续深入探讨的方向。
叶宇涛[7](2018)在《张之洞癸卯年心态、诗作及政治转向》文中研究指明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底,湖广总督张之洞奉诏北上入觐,至当年底请训回湖广总督原任,张之洞在京中大约度过八个月碌碌无为的时光,史称“癸卯入觐”。此次入觐,张之洞本有入枢之望,结果却遭到政敌狙击,不仅入枢无望,还被迫滞京九个月,最终只能郁郁回任。张之洞滞京期间有意主持学制、推行改革,却发现京中政情复杂、派系斗争激烈,几乎一事无成。如果算上去年再署江督以及两江议事的部分,那么张之洞则在武昌、北京以及金陵三地荏苒两岁、漂泊万里,所见所感,一一见之于诗。同时,此段时期亦是清末新政期间,清帝国上层实施政治变革的关键时期,张之洞不仅全面参与其中,实际上也是核心人物之一。这不仅为后人通过相关诗文来揣摩张之洞晚年政治心态提供了可能,也为学界提供了窥探清末新政时期统治集团内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的新视角。笔者以为,癸卯以后,张之洞在政治上不再谋求入枢、转而悉心经营湖北,心态上逐渐转为保守,同时重新拾起文学故技,为自身正名。由此,是为第一章“可怜白首朝天日——张之洞与癸卯入觐”。张之洞癸卯入觐的失败在于其缺乏可靠的政治盟友。因此,笔者则重点考察了张之洞权力网络的变化,来观察张之洞晚年政治走向。笔者以为,张之洞的权力网络由清流旧友、门人弟子以及幕府成员三个部分组成。甲申政潮以来,清流集团受到中枢持续打压,因而张之洞与清流旧友关系一直处于相当微妙状态。张之洞、张佩纶关系的破裂,意味着张之洞实质上已经同清流决裂。戊戌-庚子政局中,张之洞门下趋新士人因种种原因伤亡略尽,张之洞受声名影响又难以吸纳新兴士人。随着幕府成员的不断离散,张之洞不仅在癸卯入觐中一败涂地,其晚年在政治上也难以发挥较大作用。不仅新政主持权转而落入袁世凯集团手中,实质上清廷也丧失了能够平衡或者说制衡袁世凯集团及满洲亲贵的最后力量。是为第二章“神仙郭李原无党——张之洞权力网络的瓦解”。张之洞在意识到自身权力网络濒临瓦解的同时,试图通过笼络新兴的留日学生群体来重建自身权力网络,以应对即将开始的新政中袁世凯集团的挑战。为此,必须从庚子以来张之洞与留日学生关系入手,观察张之洞与新式知识分子之间的互动与离合。自立会事件之后,张之洞与留日学生关系彻底破裂,双方进行了长时间论战。随着张之洞在舆论层面的失败及对实际政治利益的考量,张之洞开始有意识吸纳、笼络留日学生群体,以加强自身权力基础。癸卯年学潮爆发后,《湖北学生界》事件、拒俄运动事件、苏报案事件此起彼伏。由于张之洞在朝局之中的特殊处境,其与顽固派以及署理湖广总督端方的关系成为主导学潮处理结果的关键因素。最终学潮风起云涌、张之洞声名扫地,从而丧失最后挽救自身政治前途的机会。是为第三章“治术不言言学术——张之洞与癸卯学潮”。
郑彦星[8](2018)在《求生、反抗与革命—西北实业公司职工生存状态》文中研究说明1933年阎锡山创办西北实业公司,是一所集炼钢、纺织等轻重工业于一体的公司。职工与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职工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动力,公司的发展状况也影响到职工的生存状况。1933年到1937年,西北实业公司创立初期,西北实业公司的职工首要任务是完成公司管理与生产任务,但是在此过程中遭受厂方的压迫,厂方剥夺技师红利、使用按件计资、工人储蓄等方式变相剥削工人的薪资。1937年,共产党领导的山西省总工会成立,取得了西北制造厂工人获得遣散费、西北毛织厂工人获得反对工头边珏斗争的胜利,反对晋华卷烟厂压榨女工工资的胜利。在沦陷时期,日军搬运走了西北实业公司大量的基础设施,只有极少的生产设备,为掠夺山西的资源,需要更多的工人进行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空前加强。日军抓捕劳工,让战俘充当苦力,诱骗农民进入工厂做工,经常辱骂殴打工人,压榨工人的劳动力。在战争环境下,工人的温饱得不到保证,日军还强迫工人吸食毒品,通过极端的方式压榨工人劳动力,中共在沦陷区的力量也非常薄弱,这一时期工人的生存状况较抗战前更差,在中共的带领下,革命活动再起,工人通过烧毁生产原料,破坏机器延长停工时间来反抗日军的压迫。在抗战胜利后,阎锡山接收和改造日伪资产,聘任日本人河本大作担任公司顾问。西北实业公司职工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公司经理开展对职工的技能与思想培训,号召广大职工为战后复兴贡献力量。国共内战爆发后,阎锡山在统治区域内实行工商编组管理体制,开展“三自传训”运动和工人军训运动,试图驱除共产党的势力,维护对西北实业公司的控制。但是阎统区日益缩小,通货膨胀现象严重,西北实业公司掌握的食粮越来越少,实行“平民经济”政策,造成工人严重饥饿。本文的内在逻辑是动荡时局中,西北实业公司职工的薪资低,思想与行动自由也受到控制。职工的实际薪资所得难以满足职工的日常生活需要。为了走出生存困境,职工不得不反抗,而自发的反抗难以取得效果,职工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诉求恰恰与中共所倡导的工人运动相呼应,在中共党组织打入西北实业公司内部之后,带领工人发动了革命活动,以反抗西北实业公司的压迫。
林文贤(Pimporn Wattanakamolkul)[9](2017)在《面向泰国汉语教学的汉语同素词难度研究》文中提出词汇,作为语言建筑材料,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词汇中同素词及同素词群的教学是泰国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之一。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同素词时偏误率较高,这与汉语同素词的习得难度有关。本文以对比语言学理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等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同素词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分析,从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的角度入手,采用语料库分析法、调查法和访谈法,指出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发现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通用教材难度等级设计与实际的不匹配之处并通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教材《发展汉语:初级、中级和高级汉语(上下册)》中的同素词群进行构词数及语义分类的统计与匹配分析。Lado(1957)提出对比可以揭示两种语言的异同。两种语言在意义、结构、共同语素等相同的部分有利于学习者的目的语学习,相异的部分可以预测为目的语学习的难点。本文依据语言对比理论,从词义出发,把汉泰同素词的对比结果分为词义对应、词义部分对应和词义不对应等三种情况。并从词语结构、共同语素成分和词性等方面进行汉泰同素词对比分析。本研究借鉴C.Prator(1967)和Ellis(1985)的难度等级模式,将同素词学习难度分为六个难度等级,依据共同语素成分、意义、词性和用法等四个标准作为分析参数标准。关于难度等级模式,除了考虑两种语言的对比之外,本研究还从词汇内部的特征、学生的水平以及学生的同素词学习困难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本研究将同素词难易程度分为六个等级,并为验证预测结果,抽取了 91个词群,共120个词。设计了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词义理解的调查,以泰国136个大学三年级学生作为中级汉语水平测试对象,以99个四年级学生作为高级汉语水平测试对象。主要分析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习得的错误率,分析每一等级词的汉泰对应情况。然后,确定同素词中的难易等级,探析难易度形成的原因,并基于调查,归纳和分析了泰国学生的汉语同素词习得偏误类型。本调查结果发现,本文所预测的难度等级和实际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所预测的难度顺序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而实际的结果难度显示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六级≈五级。总之,同素词难度等级较低的是一、二级词,说明汉泰两种语言的差异较小,用法不复杂,而且具有对应的共同语素,这有助于汉语学习。三级和四级的难度差别不大,因汉泰两种语言的对应复杂性问题,可能对词语难度等级难以明确地划分,所以这两个等级大致可以划为同一个阶段。就五级和六级而言,五级可能比六级的难度略高,原因是五级词义项的用法存在交叉现象,有的词在泰语中没有对应的形式,对学习者来说难度较大。六级词的义项较多,虽然语义轻重和适用范围不同加大了词语习得难度,但词语义项之间的区别却比较明显。本次调查的结论还表示高水平的学生的辨析能力高于低水平的学生,不过整体来看,泰国学生的同素词的辨析能力不高,这和汉泰语言的差异,词义义项的复杂性等问题有关。大量的汉语词的义项比泰语的多,泰语词语的适用范围比汉语更广,导致泰国学生很难区分汉语同素词。所以,本文得出的结论对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与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最后,本研究分析了难度等级在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同素词的教材安排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有助于对泰汉语同素词难度等级框架构建与修订。本研究首次全面而系统分析了汉语同素词在泰语中的对应情况,总结了相应的规律。希望研究出的难度等级划分预测及所得出的难度等级结论可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庄君[10](2017)在《从殖民电影到人民电影 ——“满映”与东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成立于1937年8月,结束于1945年8月,存在八年,是伪满洲国的电影统制和宣传机构,是殖民地宗主国日本的“特殊国策会社”,其规模、设备与资金体量为当时东亚最大电影厂。1945年,中国共产党接收“满映”于同年10月成立东北电影公司,次年10月改为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2月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人民电影的第一个规模化基地,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以史料为基础,“满映”和东影研究,分为四个部分:“‘满映’之存在与‘国策’之建构”对“满映”建立的背景及目的、“国策”电影体系的建立、“满映”机构机制与托拉斯电影帝国构想、“满映”与“大陆电影联盟”以及“满映”的影片生产进行了较为深入分析和系统论述。第二部分“历史的转折:‘满映’接收与东影初程”对二战结束“满映”接收的详细过程以及东北电影公司、“长制”的运营和生产进行梳理、甄别,剖析“满映”到东影的历史过程与原因;第三部分“人民电影奠基:东北电影制片厂”则将视角聚焦东北电影制片厂,从基地建立、兴山之举、迁址回长几个环节确立东影对人民电影奠基与发展的重要地位。最后一部分结语,“满映”和东影,是从电影殖民到人民电影建立与发展的历史,是一段从殖民语境到国族语境的转折史。东亚第一电影厂“满映”与艰苦创业的兴山东影之间的不同正是一个民族身份认同的典型案例。东北电影制片厂确立了新中国电影的文化根基并传播了新中国电影的人民性价值。电影历史研究,史观之确立与史料之充实是研究的重要条件,本文本着回到历史语境,从史料出发的基本原则,对不同类别的新史料进行发现、整理、辨析和运用,综合运用电影历史研究方法,史论结合,展开学术研究。观点及立论均基于此。
二、自 以为是的行销花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 以为是的行销花招(论文提纲范文)
(1)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经典”“经典化”的概念与当代文学经典化 |
第三节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时代语境 |
第一节 在香港的文学生成:商业化与殖民统治场域中的家国想象 |
第二节 在大陆和台湾的传播:政治文化影响下的经典认同 |
第三节 与旧派武侠小说关系:良暴传统的现代性转向 |
结语 |
第二章 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传统文学的渗透与人学叙事的开拓 |
第一节 书剑江湖:“行侠仗义”主题的雅化 |
第二节 人性挖掘:情节推演中的多元人格塑造 |
第三节 彼岸理想:俗世摹写中的生命关怀 |
第三章 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经典化:纸质媒介的推广与图像传媒的创新 |
第一节 报刊连载:多重合力作用下的文学经典诞生 |
第二节 修订、出版及宣传:商品经济策略下的经典塑型 |
第三节 跨文类改编:大众文化市场的“再经典”与“泛经典” |
第四章 文学批评与金庸小说经典化:学术体系的接纳与权力话语的认证 |
第一节 文本批评的经典指认:金庸小说研究系统的建立 |
第二节 文化场域的内涵丰富:金庸小说价值意义的评估 |
第三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夯实 |
第五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对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 |
第一节 通俗文学批评标准:娱乐消费和世俗关怀的属性确认 |
第二节 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文学机制变革中的姿态转换 |
结语:未完成的经典化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 |
四、研究范围、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越南平定省生态环境与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平定省生态环境 |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
二、自然条件 |
三、交通优势 |
第二节 17世纪以前的平定省经济与社会 |
一、沙黄时期之平定省(公元前2000年纪到公元2世纪) |
二、占婆王国时期之平定省(1世纪到1471年) |
三、黎朝时期之平定省(1471—1600年) |
第三节 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概况 |
一、17—18世纪之越南概况 |
二、1802—1885年之越南概况 |
第二章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对经济、社会的管理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 |
一、阮主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18世纪) |
二、阮朝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99—1885年)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 |
一、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山区少数民族同胞管理 |
二、17—19世纪平定省海岸管理、防守及确保平定海域安全 |
第三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 |
第一节 阮主时期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17—18世纪) |
第二节 阮朝时期平定省土地制度和农业经济(1802—1885年) |
一、平定省土地现状和1839年均田政策 |
二、平定省的农业生产状况 |
第四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商业和各非农经济行业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经济 |
一、17—19世纪平定省的国内贸易 |
二、17—19世纪平定省对外贸易与华商的贸易活动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各非农经济行业 |
一、手工业 |
二、林业、渔业、畜牧业 |
第五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 |
第二节 17—18世纪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西山起义 |
一、西山起义的爆发原因 |
二、西山起义的准备 |
三、在平定省西山起义的发展过程(1773—1786年) |
四、泰德王朝与在平定省西山军和阮映军之间的战争(1786—1802年) |
五、西山时期平定省居民的生活(1773—1802年) |
第三节 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各阶层反抗阮朝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1802—1885年) |
第六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社会文化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思想与宗教 |
一、儒教 |
二、佛教 |
三、天主教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的儒学教育与科举 |
第三节 17—19世纪平定居民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
一、饮食、居住、服装和来往工具 |
二、武术 |
三、民间文化与风俗习惯 |
四、17—19世纪平定山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
第四节 17—19世纪平定省对越南语字母形成的过程所起的作用 |
第五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华人共同体 |
一、17—19世纪平定省华人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
二、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经济活动 |
三、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社会贡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笔者发表相关论文 |
附录 |
(3)近代商人与海南岛开发(1876-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和概念界定 |
二、学术综述 |
(一) 关于近代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人团体的研究 |
(二) 重陆疆轻海疆——1949年之前的中国边疆研究 |
(三) 停滞的三十年20世纪50、60年代大陆地区的边疆研究 |
(四) 不被重视的海南——改革开放40年来大陆地区的边疆研究 |
(五) 创新——华南商人史、海外华商史和近代海南经济开发史的结合 |
第一章 晚清中外商人对海南岛资源的初步利用 |
第一节 琼州开关后的海南岛商贸 |
(一) 外国航商在南洋和北部湾的扩张 |
(二) 中外商人对海南岛农产品的竞购——以糖和生猪为例 |
(三) 外商对岛内矿产的觊觎 |
第二节 晚清政府的海南岛开发规划 |
(一) 张之洞督粤时期的倡议和实践 |
(二) 清末新政时期的举措 |
第二章 民初岛内外商人开发海南岛的全面展开 |
第一节 岛内商人的事业 |
(一) 海口市的土货生意 |
(二) 乡镇座商、摊商和黎汉墟市贸易 |
第二节 海口总商会和文昌商人的港口疏浚活动 |
第三节 岛外商人的农矿和土地投资 |
(一) 湘商和海南岛槟榔果在湖南的运销 |
(二) 粤商和海南岛盐业 |
(三) 侨商的“独占性”投资 |
第四节 琼商的政治诉求 |
(一) 北京政府和广东省府的南海岛屿管治 |
(二) 琼商和琼崖“改特”运动 |
第三章 陈济棠主粤时期官商开发海南岛的合作及博弈 |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各方关于开发海南岛的讨论 |
(一) 学术界关于热带农业资源和黎族民俗的论述 |
(二) 广东省府的政治军事考虑 |
(三) 琼崖实业考察团的组建和行动 |
第二节 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商人活动和政府行为 |
(一) 陷入困境的垦殖业侨商和海口土产出口庄行商 |
(二) 海口市商会维持行业生意的努力和举措 |
(三) 侨商资本向房地产靠拢 |
(四) 建造书场码头 |
(五) 官僚资本的注入和运作 |
第三节 官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冲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水利、主权与市政视野下的上海浚浦局(1905-193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资料 |
第一章 明清以来浚浦事业概述 |
第二章 浚浦局的创办及其对地方水利的影响 |
一、浚浦局的创立 |
二、对《浚浦局章程》的考察 |
三、设局初期浚浦局的水利影响 |
第三章 民国年间浚浦局的几大纷争 |
一、衣周塘筑路事件 |
(一)浚浦局权力的扩张 |
(二)衣周塘筑路的缘起 |
(三)衣周塘筑路事件的发酵 |
(四)衣周塘筑路事件的结局 |
(五)“华”、“洋”之辨下的衣周塘筑路事件 |
二、东沟港口纠纷 |
(一)东沟港口纠纷与初次交涉 |
(二)东沟港口纠纷的二次交涉 |
(三)东沟港口纠纷的余波 |
(四)东沟港口纠纷所见的浚浦局影响 |
三、浚浦局改组运动与1923 年的吴淞江疏浚问题 |
(一)浚浦局的改组运动 |
(二)1923 年的吴淞江疏浚问题 |
(三)吴淞江疏浚问题的结论和浚浦局改组的结果 |
第四章 上海浚浦局与上海特别市的市政纠葛 |
一、浚浦局的实力 |
二、1929 年浚浦局收回之争 |
三、吴淞江疏浚问题再起 |
四、浚浦局与工务局、公用局之争 |
五、重审南京十年期间的浚浦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林则徐全集》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林则徐生平及着书概况 |
二、关于《林则徐全集》 |
三、词汇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内容 |
一、研究现状概述 |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三节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一、语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全集》新词新义研究 |
第一节 《汉语大词典》失收的新词语 |
第二节 《汉语大词典》首例出自《全集》的新词语 |
第三节 《汉语大词典》首例晚于《全集》的新词语 |
第二章 《全集》普通词语例释 |
第三章 《全集》词语与《汉语大词典》编纂 |
第一节 纠正释义 |
第二节 补充书证 |
一、为无证词条提供书证 |
二、为孤证词条提供书证 |
第三节 推迟最晚书证 |
一、书证时距偏大 |
二、末例时代偏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张之洞癸卯年心态、诗作及政治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走向多维——近二十年来张之洞研究与展望 |
三、材料与方法 |
四、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可怜白首朝天日”——张之洞与癸卯入觐 |
一、“流转江湖鬓已皤”——癸卯入觐的政治背景 |
1、京官情节 |
2、入觐准备 |
3、湖园入觐 |
二、“调停头白范纯仁”——张之洞与癸卯政局 |
1、满汉之争 |
2、新旧之争 |
3、张袁之争 |
三、“不耻粗官且说诗”——诗文创作与政治表达 |
1、京师人文的关注 |
2、流连山水的无奈 |
3、学术空间的重构 |
4、政治失意的表达 |
四、结语 |
第二章 “神仙郭李原无党”——张之洞权力网络的瓦解 |
一、“谁编元祜初年事”——清流党人的聚合与离散 |
1、张之洞早年政治取向 |
2、政治倾轧中的清流 |
3、清流记忆的重构 |
二、“一夜狂风国艳残”——门人幕僚的亡叛 |
1、门人之死 |
2、梁鼎芬的背叛 |
3、用人方式问题 |
三、“天下英雄向本初”——袁世凯的挑战 |
1、练兵处饷银摊派问题 |
2、留日学生任用问题 |
四、结语 |
第三章 “治术不言言学术”——张之洞与癸卯学潮 |
一、“杀同种以媚异种”——张之洞与自立会事件 |
1、《劝戒上海国会及出洋学生文》的发表与影响 |
2、张之洞对留日学生政策的调整 |
二、“宫保于今仍复忙”——张之洞与《湖北学生界》事件 |
1、《湖北学生界》之创办 |
2、拒俄运动与湖北学潮 |
3、处理措施的拟定与张端分歧 |
三、“涓涓不塞,将为江河”——学潮的解决与影响 |
1、苏报案的解决 |
2、王璟芳事件 |
3、《湖北学生界》事件之影响 |
4、《约束游学生章程》的制定与反响 |
四、结语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求生、反抗与革命—西北实业公司职工生存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革命”还是“现代化”:工人阶级研究的范式转换 |
二、西北实业公司的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 |
三、民国山西的工业发展与工人生活情况 |
第一章 西北实业公司成立初期的职工生存状况 |
一、西北实业公司的成立 |
(一) 成立背景 |
(二) 组织结构的确立与调整 |
二. 公司的职工结构 |
(一) 职员的招募 |
(二) 职员的结构分析 |
(三) 工人的结构分析 |
三、劳资纠纷与“革命”的初起 |
(一) 职员薪资状况与劳资矛盾的表现 |
(二) 公司对劳资纠纷的管控和协调 |
(三) 中共力量的渗入与工人运动的发轫 |
第二章 沦陷时期职工生活状况的恶化与革命活动的再起 |
一、沦陷时期公司概况 |
(一) 军管理时期 |
(二) 山西产业株式会社时期 |
二、日军控制下工人生活境况的恶化 |
(一) 日籍人员向公司的全面渗透 |
(二) “以战养战”的统制政策 |
(三) 工人生活的全面恶化 |
三、中共领导下工人斗争的继续开展 |
(一) 日军对工人组织的破坏 |
(二) 统一战线下中共工运政策与实践 |
(三) 工人运动的开展及其影响 |
第三章 国共内战中的公司经营与职工命运 |
一、抗战胜利后公司经营管理秩序的重建 |
(一) 阎锡山当局对日伪资产的接收与改造 |
(二) 职工结构与训练教育 |
二、军事管制与职工生活状况 |
(一) 战争状态与军事管制体制的强化 |
(二) 战后职工的薪资福利与生活境况 |
三、革命的高涨与工人的解放 |
(一) 生存压力下劳资矛盾的激化 |
(二) 工会的发展壮大与工人运动的持续高涨 |
结语: 生存法则与革命逻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面向泰国汉语教学的汉语同素词难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相关动态 |
一、汉语同素词与同素词教学的研究 |
二、对泰汉语同素词教学研究 |
三、汉泰同素词对比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选定材料范围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面向汉语教学的同素词难度问题 |
第一节 同素词及同素词词群的界定 |
一、同素词的界定 |
二、同素词词群的界定 |
第二节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同素词词群分析 |
一、《等级词汇大纲》中同素词词群的构词数统计与分析 |
二、《等级词汇大纲》中同素词词群的语义类统计与分析 |
三、《等级词汇大纲》的词群等级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发展汉语》教材中的同素词词群分析 |
一、《发展汉语》教材中同素词词群的构词数统计与分析 |
二、《发展汉语》教材中同素词词群的语义类统计与分析 |
三、《发展汉语》教材的词群等级统计与分析 |
第四节 《等级词汇大纲》和《发展汉语》教材匹配的同素词词群总体分析 |
第五节 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学习难度 |
一、学习难度的界定 |
二、偏误与同素词学习难度的关系 |
三、同素词词义对应的问题 |
四、泰国学习者的认知策略与汉语水平的问题 |
五、泰国本土教师对汉语同素词教学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面向汉语教学的汉泰同素词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泰同素词词群对应的总体对比分析 |
一、汉语同素词与泰语对应词的总体情况 |
二、汉泰同素词词群对应的分类归纳和对比分析 |
三、汉泰同素词对应的个案分析 |
第二节 汉泰同素词的对应分析 |
一、汉语同素词和泰语的词义对应分析 |
二、汉语同素词和泰语的词义部分对应分析 |
三、汉语同素词和泰语的词义不对应分析 |
第三节 汉泰同素词对应存在差异的原因 |
一、汉语和泰语的语义不同 |
二、汉泰语的构词特点不同 |
三、汉泰文化差异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泰同素词的学习难度预测分析 |
第一节 影响汉泰同素词学习难度的因素 |
一、跨语言差异的因素 |
二、词汇内在的因素 |
三、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因素 |
四、教学法与教材等相关的因素 |
第二节 同素词难度等级模式预测 |
一、预测难度等级的标准与学习难度等级模式分析 |
二、同素词难度等级情况测定 |
第三节 同素词难度测定的结果 |
一、同素词整体排序情况与分析 |
二、预测的难度等级与对外汉语的词汇大纲的等级比较 |
三、《等级词汇大纲》与预测等级的对比分析 |
第四节 同素词的难度分析 |
一、针对词汇内在因素的难度分析 |
二、针对语言对比的差异难度分析 |
三、学习者的认知对同素词难度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对泰国学生同素词词义理解的调查设计与方法 |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
二、调查的设计与方法 |
三、调查对象 |
第二节 泰国学生对同素词词义理解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被试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对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理解错误率的考察情况 |
三、难易度等级的排列情况 |
四、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不同等级的习得难度分析 |
五、影响难易度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泰国学生的同素词偏误分析 |
一、泰国学生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偏误类型 |
二、产生偏误的成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的难度等级应用 |
第一节 同素词难度等级对泰国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作用 |
一、同素词难度等级预测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
二、同素词难度等级制定在泰国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三、确定同素词难度等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
四、掌握同素词难度等级对阅读理解的作用 |
第二节 难度等级在泰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分析 |
一、强调对泰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同素词的关注 |
二、结合同素词难度等级调整完善汉语教材编写 |
三、完善泰国汉语教材与教学工具书中同素词的释义 |
第三节 推动对泰汉语词汇教学中汉语同素词难度框架构建与修订 |
一、基于同素词难度等级构建的设想方案 |
二、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难度等级的修订意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果 |
二、结论的理论贡献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对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的启示 |
三、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的设想 |
(一) 研究的局限性 |
(二) 未来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从殖民电影到人民电影 ——“满映”与东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核心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取径 |
四、研究框架与意义 |
第一章“满映”之存在与“国策”之建构 |
第一节 裂隙时空:“满映”成立背景及目的 |
一、隐匿之境:伪满洲国成立 |
二、独据之诉求:“满映”成立 |
第二节 建构与互动:“满映”与国策电影体系的建立 |
一、日本电影统制体系的生成 |
二、伪满洲国电影“国策”体制的建构 |
三、日本与伪满洲国“国策”电影统制体系比较与互动 |
四、“国策”电影会社之魂灵 |
第三节“满映”的内部机构与产业布局 |
一、两个阶段:所谓“满”之“满映” |
二、七次变身:“满映”的机构调整 |
三、“满映”托拉斯产业布局与电影帝国构想 |
第四节 轴心“满映”:与其它日据地区的电影交往 |
一、“满映”与“满铁”电影部门的关系 |
二、“满映”与台湾总督府的电影往来 |
三、“满映”与朝鲜地区的电影交集 |
四、“满映”与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产生 |
五、“满映”与“华影”等的合作与提携 |
六、“满映”与“大陆电影联盟” |
第五节 内容与媒介:“满映”影片生产 |
一、“满映”影片类别概述与概念辨析 |
二、“剧电影”之“娱民”与“国策” |
三、“剧电影”之类型题材与文本举例 |
四、“文化电影”与“启民映画” |
第二章 历史的转折:“满映”接收与东影初程 |
第一节 国族与身份:抗战胜利“满映”解体 |
一、国族的恢复:抗日战争结束 |
二、统制的解体:“满映”结束 |
第二节 回归:伪满映的接收 |
第三节 新生:东北电影公司的生存与运营 |
一、东北电影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变化 |
二、东北电影公司的宗旨及生产活动 |
三、电影教育与电影杂志 |
第四节 影史上另一个“长春电影制片厂” |
一、“长制”的人员及机构 |
二、“长制”的影片生产 |
第三章 人民电影奠基:东北电影制片厂 |
第一节 人民电影新根据地的建立 |
一、从东北电影公司到东北电影制片厂 |
二、“东影”的人才聚集、培养与输送 |
三、人民电影与国际精神 |
第二节 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兴山之举 |
一、“七片生产”与“三化立功” |
二、人民电影典型案例《留下他打老蒋吧》 |
第四节 迁址回长: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
一、人民电影与红色传统 |
二、人民电影的规模化发展与人民性价值的传播 |
三、新的时代精神:奠基人民电影 |
结语:从殖民电影到人民电影——“满映”和东影的史学评价 |
附录 |
附录 1:“满映”影片目录 |
附录 2:李香兰作品列表(1938-1944) |
附录 3:满映时期电影相关法律、法规、规划 |
附录 4:满映机构图列表 |
附录 5:《满洲映画》(《电影画报》)部分目录 |
附录 6:东影故事片汇总表(1945 年——1955 年) |
附录 7:口述历史采访列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项目 |
致谢 |
四、自 以为是的行销花招(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D]. 黄晓燕. 浙江大学, 2021
- [2]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D].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近代商人与海南岛开发(1876-1938)[D]. 石茂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9)
-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水利、主权与市政视野下的上海浚浦局(1905-1938)[D]. 常嵩涛.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林则徐全集》词语研究[D]. 王艳. 闽南师范大学, 2019(08)
- [7]张之洞癸卯年心态、诗作及政治转向[D]. 叶宇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8]求生、反抗与革命—西北实业公司职工生存状态[D]. 郑彦星.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8)
- [9]面向泰国汉语教学的汉语同素词难度研究[D]. 林文贤(Pimporn Wattanakamolkul).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6)
- [10]从殖民电影到人民电影 ——“满映”与东影研究[D]. 庄君. 上海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