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汉中流域为例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汉中流域为例

一、区域水资源最优配置的研究——以汉中盆地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桂林[1](2021)在《新疆白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及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谢玉斌[2](2021)在《黄金峡湿地植被群落修复研究》文中提出引汉济渭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水资源配置系统工程,工程难度极大,牵涉面广,影响因素诸多。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必然对环境和生物带来一系列的影响。黄金峡水库在建成运行后,由于水库拦蓄及运行调度方式发生改变使得河道中水位、流速、污染物浓度等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将会影响库区湿地两岸的植被群落的生长状况,甚至导致一些对水淹、水质变化敏感的植被群落出现死亡现象,从而造成水土流失、水质恶化、植被群落生态系统退化等负面影响,对两岸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格局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分析水流和植被间的关系就尤为重要,植被群落生态修复对于维护当地物种、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托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基金,采用实地调查研究、MIKE模拟、水工模型试验、Meta分析及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黄金峡湿地植被群落修复进行研究,旨在将减少由黄金峡水库建库后水动力、水质变化对植被群落的影响,起到固土育水、净化水体、减缓流速、维持研究区物种多样性平衡,保护朱鹮等珍惜鸟类的栖息地等多项功能。本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使用MIKE模型分析黄金峡建库前后对上游洋县段河道内的水位、流速、淹没范围、水质指标(氮、磷、化学需氧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由于水位、水质变化对植被带来的负面影响。(2)基于水工试验模拟不同流量、密度下挺水植物群落的缓流效果,发现当挺水植被密度为108株/m2时的缓流效果优于202株/m2、54株/m2;基于Meta分析研究6种挺水植物的净水去污能力,发现净水能力较好的挺水植物为芦苇、香蒲、美人蕉。并将其两种研究结果应用于黄金峡湿地植被群落生态修复设计中。(3)针对黄金峡库区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加之建库后水流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挺水植物群落+陆生植物群落的配置方式;提出了 3种类型的驳岸设计型式和竖直+水平的空间配置方案,将研究区按受水流影响的程度划分为朱鹮栖息地湿地植被群落修复设计、河流湍落修复设计、普通河漫滩植被群落修复设计、水库库湾段植被群落修复设计4种不同区域的植被群落修复设计方案,并根据不同时期提出了植被群落管理方案。确保将因建库后对湿地植被群落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更好的发挥涵养水土、净化水体、保护朱鹮栖息地、维持物种多样性等多项功能。

郝改瑞[3](2021)在《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流域非点源污染形势严峻,而且面临多要素耦合驱动及多时空过程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以汉江流域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通过监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分析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研究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产生的特征、规律和机理,构建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流域近48年的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流域降雨量呈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呈小幅上升趋势,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近十年年平均气温比80年代的年均气温升高了近1.0℃,三者均具有一个27 a左右的主周期,且降雨量和降水强度均呈现由北到南增加趋势,气温呈现由西北到东南增大趋势。武侯镇、安康站和丹凤站的径流量在0.05显着水平下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麻街站径流量呈现不显着上升趋势,各水文站年际间径流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前3个水文站径流量均有一个20 a左右的主周期,麻街站径流量有7 a左右的周期。武侯镇和安康站泥沙量随时间上升趋势不明显,麻街站和丹凤站泥沙量随时间下降趋势不明显,四个水文站点泥沙量的周期性均不明显。(2)通过汉江流域陕西段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三个空间尺度的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表明降雨径流均呈现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径流量、泥沙量、产污量之间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各径流小区氮素(TN、NH3-N、NO3-N)和磷素(TP、SRP)的流失强度均值分别为0.12 kg/ha和0.0137 kg/ha,杨柳小流域对应的氮素和磷素的流失强度分别为0.16 kg/ha和0.0165 kg/ha,氮磷素流失强度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小区。汛期杨柳小流域输沙模数为8.04 t/km2,径流小区平均土壤流失量为1.31 t/km2,发现土壤流失量也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径流小区。两者氮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和正磷。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不同监测指标2011~2018年的非点源负荷均值超过60%,个别年份贡献占比达到80%以上。(3)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从降雨径流、土壤侵蚀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进行了构建,并在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验证。产汇流模块分别选择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和逆高斯汇流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2020年校准期(6场)和验证期(2场)洪水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达到了 0.68和0.73。2003~2018年汉江支流恒河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94、0.93和0.73。2003~2018年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分别为0.95、0.91和0.68。土壤侵蚀模块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泥沙输移比分别为0.445和0.36,与长江水利委员会研究结果(长江流域的泥沙迁移比大约为0.1~0.4)一致。联合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和产汇流过程,分别建立了颗粒态和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颗粒态氮(PN)和颗粒态磷(PP)的流失量分别为31.36 kg/(hm2-a)和14.66 kg/(hm2·a)。安康断面流域的PN和PP的流失量分别为957.84 kg/(km2·a)和85.62 kg/(km2.a)。通过杨柳小流域不同场次污染物过程模拟,确定TN、NH3-N、NO3-N、TP和SRP污染物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69、0.74、0.79、0.71和0.71。安康断面以上流域NH3-N和TP污染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为0.78和0.83。从而说明模型在研究区适用,模拟结果可信。(4)汉江流域陕西段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小,近十年林地增幅较大。流域斑块类型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景观类型较原先水平丰富多样。对比2011~2018年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以及SWAT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流域偏南区域污染负荷多,其原因是降雨量大。草地面积最大所带来的土壤侵蚀也最严重,它和耕地对流域土壤侵蚀量和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均较大。8~15°区域带来的土壤侵蚀量最大,所携带的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也最大,5~8°区域的贡献率处于第二位。溶解态氮磷负荷逐年递减,草地贡献最大,林地和耕地次之。0~5°区域的溶解态负荷量最大,8~15°和5~8°的区域次之。颗粒态氮磷负荷与蔓延度指数CONTAG、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度指数AI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溶解态NH3-N和TP与景观形状指数LSI、LPI和AI表现出正相关性,说明流域景观的多样性、破碎度和聚散型的增加会加大营养物输出的风险。(5)采用天气发生器NCC/GU-WG生成研究区域未来30年(2021~2050)的气候变化情景,历史气象观测资料与预报要素均取得较理想的结果,模拟效果表现为气温>降雨量,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未来情景逐日降雨量变化不大,除石泉站以外站点降雨量均减小,各站点日最高/最低气温均有小幅增加趋势。气候变化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分析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安康断面以上流域未来30年径流量、NH3-N、TP均有小幅上升的趋势。

包苑村[4](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组合模型的汉江流域径流预测研究》文中指出受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河川径流的形成机理与演变规律发生变化,对径流预测提出了巨大挑战,构建具有适应性的径流预测模型迫在眉睫。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器学习技术与组合预测理论的发展,为径流预测问题提供了新的范式。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对汉江流域进行有效的径流预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汉江流域的实测径流为研究对象,在兼顾模型预测性能与应用实际的情况下,提出了一套具有适应性的径流预测机器学习组合模型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提出并构建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分析与信号分解方法下的径流数据预处理方法,从缺失值,训练集测试集分解、归一化等方面对径流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提出了“分解-预测”策略,该套方法解决了以往“后报模式”中未来信息混淆的问题,将实测径流数据转化为更为客观的模型预测因子。(2)建立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下的卷积-长短期神经网络(VCL)、长短期神经网络(VL)、粒子群算法优化下的支持向量机(VPR)、引力搜索算法优化下的支持向量机(VGR)4个集成模型,将不同的算法与模型进行集成,并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两种分解方法下的集成模型进行对比评价。实例验证表明,相较于对比模型,该四个集成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性能,是适用于径流预测的集成模型,可作为组合模型预测的基模型。(3)研究并搭建了 VCL-VGR、VCL-VPR、VL-VGR、VL-VPR四个组合模型,根据堆叠泛化(SG)策略对基模型的样本与特征进行了“再学习”,应用于实测月径流的预测中。结果表明,经堆叠泛化后的组合模型预测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且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通过对基模型筛选组合的两个约束进行分析,设定了基于纳什系数(NSE)之差的基模型筛选组合的阈值,有效的减少了运算成本。(4)设计并构建了一套机器学习组合模型滚动预测方法,用于汉江流域皇庄、黄家港、武侯镇站的实测月径流预测中,对比了组合模型与相应基模型的预测性能优劣,以及该套方法在汉江流域径流预测的可行性与适应性。

郭晶[5](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源保护生态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维,周忠学,郎睿婷[6](2021)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及空间优化——以西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是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居民福祉的基础,同时对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市建成区为例,基于2018年遥感数据、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等多源数据,构建粮食需求、水资源需求、固碳释氧、空气净化、高温调节、减弱噪声和休闲娱乐服务需求测算模型,并应用ArcGIS等分析工具,对研究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UGI)服务供需空间匹配关系进行评估和分析,最后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对西安市UGI空间格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西安市建成区UGI分布不均匀,破碎化程度高,连通性较差。UGI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小于居民对服务需求总价值,在空间上表现为显着不匹配性。(2)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状况存在差异,高温调节服务、空气净化服务和休闲娱乐服务供大于求,匹配状况较好;粮食供给、固碳释氧、水源涵养和减弱噪声服务供小于求,供需赤字。(3)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具有显着空间异质性,随着人口集聚程度的提高,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如高温调节、减弱噪声等)供需的空间匹配程度显着下降,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城市中心的严重失调向边缘的良好匹配渐变。(4)研究区生态源地斑块面积较小,破碎化程度高,连接度低,UGI网络缺乏主干生态廊道。通过构建由沿渭河、秦岭北麓2个生态走廊,沣河、潏河、灞河等7个生态保育区及沿道路绿化带等组成的UGI网络,可使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关系更趋协调。

吴旭[7](2021)在《基于水权分配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强调将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为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治水方针和治水思路,实现“以水定经济结构”、“以水定发展规模”、“以水定产业布局”,本文从水权的角度入手,探讨水权分配如何应用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化解“资源型缺水”危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实现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综合系统的稳定协调发展,为区域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本研究以邯郸平原区为例,根据区域自然资源情况、经济社会情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构建基于水权分配及用水结构的水资源承载力体系,并对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提出基于水权分配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理论框架系统分析了水权分配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理论、水权及水权分配理论,重点对水权分配、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水资源承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并就水权分配、农业用水结构体系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机制进行剖析,表明水权分配是一种彻底改变以往水资源“以需定供”局面、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有效途径。(2)建立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构建了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在农业可利用水资源量控制准则下,以用水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采用区域农业总产值与农业灌溉总用水量的比值表征用水效益,针对模型的最优化种植结构,根据实际灌溉基础设施及区域特性对其进行合理化校核修正,结果表明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后,平原区丰水年农业需水量减少36.10%,平水年农业需水量减少38.14%,枯水年农业需水量减少39.38%,平均减少38.12%,节水效果明显。(3)考虑供用水次序的水权分配模型建立了考虑供用水次序的水权分配模型,以供水效益最大、供需协调度最大、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首先根据水权分配原则,建立不同水源对于不同用水户供用水次序,作为水权系数,然后将其纳入到模型的目标函数中,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按照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水权优化分配之后规划水平年可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地下水动态平衡,有效地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4)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基于水权优化分配成果,结合农业用水结构体系,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从水质和水量两个角度出发,建立了双要素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同时采用水资源宽松度和水资源超载度两个指标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性评价。对区域现状水平年、规划水平年以及规划水平年将水资源从时间尺度上“以丰补歉”的水资源承载力分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区域农业种植结构,进行水权分配以及“以丰补歉”之后,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社会规模及人口数量显着增大。(5)考虑水资源承载力的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以国民生产总值最大、水资源承载的人口最多、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水量平衡约束、宏观经济约束和生态环境约束。采用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多目标非劣解集,决策者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确定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平衡点”,制定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孟清[8](2021)在《秦岭山地降水的时空变化及栅格数据集的获取》文中提出全球变暖导致的大气温度上升可能会引发全球降水的再分配。降水作为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全球水循环以及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降水作为淡水的主要来源,对人类生存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秦岭山地作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变化特征,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规律,特别是如何科学地获得具有复杂地形的山地高分辨率降水栅格数据集,对于定量研究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对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位于陕西省境内的秦岭腹地为研究区,研究了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及周期变化特征,揭示了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及秦岭山地降水的气候归因及其地形效应,探析了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的获取方法。为揭示秦岭山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机理研究及秦岭山地防灾减灾与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修复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及结论如下:(1)秦岭山地1959~2018年年降水呈现下降趋势,年均温呈上升趋势。春秋季节的降水呈下降趋势,而夏季和冬季降水呈上升趋势;四季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1)秦岭山地近60年来年降水呈现下降趋势。季尺度上,春秋季节降水均呈下降趋势,而夏季和冬季降水均呈上升趋势。春秋季节降水的下降是导致年降水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年降水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季降水均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突变点。60年来秦岭山地年降水分别在20世纪70、80年代和21世纪初存在短周期的变化特征。(2)秦岭山地60年来年均温呈现上升趋势并在2001年显着区间内出现突变点,在2001年之前呈波动下降趋势,2001年后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季节气温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并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出现突变点。近60年来秦岭山地年均温度分别在1968年、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和2010年存在3~4年、2~4年和3~4年的变化周期。(2)1960~2015年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秦岭山地整体极端降水的持续性呈现减少趋势,强度呈增加趋势。(1)秦岭山地极端降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秦岭山地北坡西段宝鸡地区是年均连续无雨日数(CDD)高值区,秦岭山地中部偏西段为连续降水日数(CWD)高值区;强降水日数(R10)、强降水量(R95p)、5日最大降水量(RX5day)和降水强度(SDII)等指数呈“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位于秦岭南坡最南端的紫阳县是各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极大值区。(2)秦岭山地56年来,极端降水的持续性整体呈减少趋势;强度呈增加趋势。秦岭山地降水时间短、强度大,尤其是在秦岭山地南部地区,应加强防备,以免引起洪水灾害造成的重大破坏。(3)1959~2018年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坡向效应,影响秦岭山地年、季降水最大的五个大气指标是EASMI,SOI,SWACI,SASMI和SCSMI。(1)秦岭山地60年来,年降水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年均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除了秦岭山地南坡西段外,降水随着坡度的增加表现出上升趋势,但均不显着;温度随坡度的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2)年尺度上,60年来秦岭山地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降水均呈显着减少趋势,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气温均呈现不显着增温趋势。秦岭山地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干湿等级均属于正常等级,北坡和南坡西段的干湿状况一致,60年年均SPEI为0.07,南坡东段较暖湿,SPEI为0.08;南坡较暖干,SPEI为0.05。(3)季节尺度上,秦岭山地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春季降水均呈显着下降趋势,其余三个季节的降水在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呈现不显着的变化趋势;南坡东段的春季、南坡西段和北坡的夏秋冬季气温均呈显着下降趋势,其他季节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气温均表现出不显着的升温趋势。秦岭山地南、北坡及南坡东、西段上的四季干湿变化均属于正常等级。秦岭山地北坡出现春季“暖干”化趋势;南坡秋季较暖湿;南坡东段和西段的冬季呈“暖湿”化特征;南坡西段夏季呈现“暖干”化特征。(4)在十五个大尺度气候指数中,秦岭山地近60年来年降水与EASMI,SOI,SASMI,SCSMI和SWACI这五个大尺度气候因子相关性最强;而与NAO和WASMI的关系不显着。季节上,EASMI对秦岭山地四个季节的降水均呈现不同程度上的显着负相关关系;SOI对秦岭山地春秋季节的影响敏感于SWACI,而SASMI对于秦岭山地冬季降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SCSMI与秦岭山地秋季和冬季降水存在负相关关系。(4)运用Anusplin空间插值法、普通克里金方法和反距离权重法获得了三种秦岭山地长期的降水栅格数据集。经过验证发现Anusplin方法比其他两种空间插值法更适合秦岭山地的降水插值。(1)三种降水空间插值方法获得的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从空间分布和通过自检验,实测样本检验结果发现,Anusplin法更适合秦岭山地降水的空间插值,中低海拔站点标准差在20 mm以内,高海拔站点标准差在30 mm以内。(2)获得的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表明,秦岭山地年均降水的变化范围为545.4~1 155.5 mm,平均降雨量为824.8 mm;秦岭山地南坡平均降雨量为847.4 mm,北坡平均降雨量为737.3 mm,南北坡的平均降水差异为110.1 mm;四季平均降水量依次为:夏季(403.8mm)>秋季(237.3 mm)>春季(169.1 mm)>冬季(25.6 mm),且南坡降水大于北坡降水。无论是年尺度还是季尺度上,秦岭山地降水变化率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降水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和秦岭山地南坡的安康站等地区,平均海拔分布在1 177 m;而降水增多发生地主要集中在秦岭南坡的略阳站、商南站和石泉站等地区,平均海拔分布在811 m。(5)地理加权回归法的降尺度方法可提高秦岭山地TRMM年尺度数据的精度,并获得了2002年~2015年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降尺度过程输入参数考虑气候因子、地形因子越多,降尺度结果精度越高。(1)秦岭山地TRMM数据与降水实测数据存在一定误差,通过统计降尺度的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可减小误差。经分析,TRMM数据只在秦岭山地南坡西段地区表现出较高的精度,而经过地理加权回归方法降尺度结果在秦岭山地整个南坡地区均表现出较高的精度。(2)降尺度方法提高了TRMM年尺度数据的精度。将相关系数从0.71提高至0.86,将相对误差BIAS从-3.60%减少到-2.77%,将根均方根误差从99.2 mm减少到93.2 mm。(3)六个地理加权回归方法降尺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考虑的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越多,降尺度获得的栅格数据集的精度越高。即在进行山地降水降尺度研究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海拔、温度、而且要考虑风速、湿度、坡度和坡向等区域气候地形因子的影响。

冯朝红[9](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秦鑫[10](2021)在《祁连山地区水-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在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匮乏、供需不平衡、水生态恶化等问题随之产生,水-经济-生态复合系统间的矛盾日益彰显。如何实现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学者广泛关注和亟需解决的议题之一。承载力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水-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中。祁连山地区是我国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西北干旱区的重要水源地,祁连山地区的生态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为了保证祁连山地区水-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将承载力与耦合协调理论相结合,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人类净初级生产力的占用(HANPP)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评估祁连山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和耦合协调度,为祁连山地区水-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祁连山地区水的生产能力并不乐观,水资源开发的潜力较低,耗水率也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由于GDP增长迅速,水资源消费经济模式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祁连山地区各城市的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各城市或多或少都面临缺水的现状,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开采已接近限制,没有潜在的承载能力来支持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规模,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城市发展和生态安全。其他地区尽管开采率还未到达威胁生态的地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这些地区的用水量也会持续增多,对水生态的破坏也会随之加剧,从而影响祁连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祁连山地区HANPP、NPP0和NPPact的空间分布情况总体均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情况。从年际变化看,祁连山地区2005-2015年间的HANPP呈现小幅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值最大,为203g C/(m2·a);2006年值最小,为125.04g C/(m2·a)。区域平均值为160.76g C/(m2·a),说明该地区整体的HANPP值较低。NPP0和NPPact的年均值呈现波动式变化,总体值基本不变,NPP0的年均值保持在140-180g C/(m2·a),NPPact的年均值保持在120-140g C/(m2·a)。两者之间的差值(即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NPP变化)也呈现小幅上涨趋势。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占了研究区总面积的26.8%,气候变化影响区域占了研究区总面积的73.2%。粮食产量与HANPP之间有显着负向影响,年日照时长、牲畜数量与HANPP之间有显着正向影响。(3)祁连山地区所辖的11个市区W-J-E系统协调水平普遍存在耦合度大于耦合协调度的不充分发展态势,表明城市未来协调发展具有上升潜力。大部分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基本不变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祁连山这11个地区均处在协调发展阶段。耦合协调度高的地区主要位于祁连山地区的中部和西部。祁连山辖区内大部分城市W-J系统耦合协调度在基本协调水平以上。在时间序列上,辖区内甘肃省的市区W-J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呈现震荡小幅上升的趋势,青海省的大部分市区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下降最为严重的是海南自治州。W-E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相对于W-J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有了一定的提升。E-J系统间的多年平均耦合协调度均呈现较高水平。在时间序列上,白银市、武威市、张掖市和海北州E-J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在2005-2015年呈现增长趋势,其中涨幅最大的地区是武威市。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地区的三系统和系统内部间的耦合协调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需要当地政府及时调整对策,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注重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区域水资源最优配置的研究——以汉中盆地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水资源最优配置的研究——以汉中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黄金峡湿地植被群落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位变化扰动对湿地植被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2.2 湿地群落结构与水流相互作用的生态水力学机制研究
        1.2.3 湿地植被群落修复与保护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试验方案和技术路线
        1.4.1 试验方案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黄金峡水利枢纽
    2.2 径流
    2.3 洪水
    2.4 土壤概况
    2.5 植被概况
        2.5.1 植物区系
        2.5.2 植被类型
    2.6 朱鹮自然保护区概况
    2.7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洋县段水动力及水质模拟
    3.1 模型选择
    3.2 基础模型的构建方法
        3.2.1 水动力模型模拟方法
        3.2.2 水质模型的模拟方法
    3.3 模型工况及计算区域选择
    3.4 网格划分
    3.5 模型率定及验证
        3.5.1 水动力模型率定及验证
        3.5.2 水质模型率定及验证
    3.6 研究区水动力模拟
        3.6.1 水位、淹没情况变化特征
        3.6.2 流速变化特征
    3.7 研究区水质模拟
        3.7.1 COD变化特征
        3.7.2 TN变化特征
        3.7.3 TP变化特征
    3.8 本章小结
4 基于水工试验和Meta分析探究挺水植物和水流关系
    4.1 基于水工试验探究挺水植物群落对水流结构的影响
        4.1.1 生态水力学机制方程确立及理论分析
        4.1.2 室内试验设置
        4.1.3 室内实验结果分析
        4.1.4 研究区实地测量结果分析
    4.2 基于Meta分析探究最佳净水植物组合
        4.2.1 研究方法:META分析
        4.2.2 数据收集
        4.2.3 挺水植物对不同水质处理效果
        4.2.4 不同入流浓度条件下的处理效果
        4.2.5 结果与说明
    4.3 本章小结
5 构建植被群落修复设计方案
    5.1 黄金峡现有植被群落存在的问题
    5.2 植被配置原则
    5.3 陆生植物群落种类选择
    5.4 相关驳岸设计
    5.5 植被群落空间配置
    5.6 植被群落生态修复设计
    5.7 植被群落管理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文献分析工具
        1.2.2 国外研究分析
        1.2.3 国内研究分析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流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土壤植被
        2.1.5 水文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数量
        2.2.2 社会经济
        2.2.3 农业产业发展
    2.3 污染源状况与河库水质现状
        2.3.1 点源污染
        2.3.2 非点源污染
        2.3.3 “河流-水库”水质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数据
        3.1.2 研究方法
    3.2 降水变化特征
        3.2.1 趋势性分析
        3.2.2 周期性分析
        3.2.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2.4 空间分布特性
    3.3 气温变化特征
        3.3.1 趋势性分析
        3.3.2 周期性分析
        3.3.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3.4 空间分布特性
    3.4 径流变化特征
        3.4.1 趋势性分析
        3.4.2 周期性分析
        3.4.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5 泥沙变化特征
        3.5.1 趋势性分析
        3.5.2 周期性分析
        3.5.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空间尺度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
    4.1 不同空间尺度野外监测点布设和数据采集
    4.2 杨柳小流域及径流小区概况
    4.3 径流小区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3.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3.2 泥沙输移过程
        4.3.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4 杨柳小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4.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4.2 泥沙输移过程
        4.4.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5 汉江干流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5.1 降雨径流过程
        4.5.2 径流泥沙过程
        4.5.3 水质水量过程
    4.6 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的对比说明
    4.7 本章小结
5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及验证
    5.1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
        5.1.1 降雨径流过程
        5.1.2 土壤侵蚀过程
        5.1.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5.2 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校准与验证
        5.2.1 数据库建立
        5.2.2 模型效率评价指标
        5.2.3 径流的校准与验证
        5.2.4 泥沙的校准与验证
        5.2.5 营养物的校准与验证
    5.3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6.1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6.2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6.3 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
        6.3.1 颗粒态氮磷负荷的空间分布
        6.3.2 溶解态氮磷负荷的时空分布
        6.3.3 模型间结果对比
    6.4 土地利用/地形与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1 土地利用/地形与颗粒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2 土地利用/地形与溶解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负荷的关系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7.1 气候变化预测
        7.1.1 NCC/GU-WG模拟结果的验证
        7.1.2 未来气候情景模拟
    7.2 气候变化环境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基于机器学习组合模型的汉江流域径流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概念性模型阶段
        1.2.2 数据驱动模型阶段
        1.2.3 组合模型阶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区域概况
    1.5 研究数据收集与评价指标
2.机器学习模型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
    2.1 基于K邻近算法的径流缺失值插补
    2.2 基于MK检验的原始径流样本划分
    2.3 基于信号分解的径流样本的再分解
        2.3.1 经验模态分解
        2.3.2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2.3.3 径流数据的分段变分模态分解
    2.4 克服未来信息影响的数据归一化方式
    2.5 基于特征工程的径流预测因子筛选
        2.5.1 两种预测策略对比
        2.5.2 基于径流的周期性的预测因子选取
    2.6 本章小结
3.机器学习组合预测的基模型研究与构建
    3.1 深度学习模型及其超参数
        3.1.1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
        3.1.2 卷积长短期神经网络(CNN-LSTM)
        3.1.3 梯度下降原理及超参数调优
        3.1.4 CNN-LSTM集成深度学习模型
    3.2 基于引力搜索算法的支持向量回归机超参数调优
        3.2.1 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原理与参数
        3.2.2 基于引力搜索算法(GSA)的SVR参数优化
        3.2.3 GSA-SVR集成机器学习模型
    3.3 本章小结
4.基于堆叠泛化的组合模型预测方法研究
    4.1 组合模型的数据样本再划分
    4.2 组合模型预测结果评价
    4.3 基于纳什系数之差的组合模型筛选阈值设定
    4.4 本章小结
5.汉江流域组合模型滚动预测实例验证
    5.1 VMD-SG滚动预测方法
    5.2 组合模型滚动预测参数选取
    5.3 皇庄站月径流滚动预测
    5.4 黄家港站月径流滚动预测
    5.5 武侯镇站月径流滚动预测
    5.6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及空间优化——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测算
        2.1.1 高温调节服务
        2.1.2 其他生态系统服务测算
    2.2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测算
        2.2.1 粮食需求测算
        2.2.2 水资源需求测算
        2.2.3固碳释氧服务需求测算
        2.2.4 空气净化服务需求测算
        2.2.5 休闲娱乐服务需求测算
        2.2.6 减弱噪声需求测算
        2.2.7 高温调节服务需求测算
    2.3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
    2.4 生态阻力面构建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态系统服务总供需特征分析
    3.2 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关系分析
    3.3 UGI空间格局优化分析
        3.3.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的生态源地识别
        3.3.2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生态廊道识别
        3.3.3 UGI空间格局优化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7)基于水权分配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1.2.2 水权分配研究进展
        1.2.3 存在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采用的关键技术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水权分配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理论框架
    2.1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2.1.3 水资源承载力的主体和客体
        2.1.4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2.1.5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
    2.2 水权及水权分配理论
        2.2.1 水权的概念
        2.2.2 水权的特性
        2.2.3 水权分配
    2.3 基于水权分配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2.3.1 水权分配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2.3.2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途径
        2.3.3 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约束条件
        2.3.4 水权分配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机制
        2.3.5 农业用水结构体系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自然资源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气象水文
        3.1.3 河流水系
    3.2 社会经济概况
        3.2.1 人口情况
        3.2.2 生产总值
        3.2.3 耕地面积
    3.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3.3.1 水利工程情况
        3.3.2 区域水资源总量
        3.3.3 出入境水量
    3.4 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4.1 现状水平年可供水量分析
        3.4.2 现状水平年需水量分析
        3.4.3 现状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3.5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
    4.1 农业用水结构
        4.1.1 现状年灌水定额及灌溉次数
        4.1.2 现状年种植结构及净需水量
    4.2 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
        4.2.1 决策变量
        4.2.2 目标函数
        4.2.3 约束条件
    4.3 农业用水结构优化模型求解
    4.4 农业用水结构优化结果分析
        4.4.1 灌水定额及灌溉次数确定
        4.4.2 种植结构优化
        4.4.3 农业净需水量计算
    4.5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5.1 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分析
        4.5.2 规划水平年需水量分析
        4.5.3 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供用水次序的水权分配
    5.1 水权配置原则
    5.2 多水源多目标水权分配模型
        5.2.1 决策变量
        5.2.2 目标函数
        5.2.3 约束条件
    5.3 水权分配模型求解
        5.3.1 水权分配思路
        5.3.2 水源供水范围
        5.3.3 供用水次序系数
        5.3.4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5.4 水权优化分配成果分析
        5.4.1 规划水平年丰水年水权分配
        5.4.2 规划水平年平水年水权分配
        5.4.3 规划水平年枯水年水权分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6.1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6.2 双要素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6.3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
    6.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6.4.1 现状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6.4.2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6.4.3 规划水平年“以丰补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6.4.4 对比分析
    6.5 水资源超载度与归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考虑水资源承载力的区域发展规划研究
    7.1 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构建
        7.1.1 决策变量
        7.1.2 目标函数
        7.1.3 约束条件
    7.2 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求解
        7.2.1 NSGA-Ⅱ基本原理
        7.2.2 总体求解流程
    7.3 结果分析
        7.3.1 模型参数设置
        7.3.2 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附录A 邯郸平原区现状水平年可供水量
    附录B 邯郸平原区现状水平年需水量
    附录C 邯郸平原区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
    附录D 邯郸平原区规划水平年需水量
    附录E 邯郸平原区规划水平年水权分配

(8)秦岭山地降水的时空变化及栅格数据集的获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全球变暖趋势加剧影响着其他圈层的物质能量交换
        1.1.2 全球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增加了灾害防御工作的难度
        1.1.3 山地降水是山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
        1.1.4 遥感技术为获取准确的降水栅格数据提供技术支撑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极端降水事件研究进展
        1.2.3 山地降水和气温变化研究进展
        1.2.4 降水插值方法研究进展
        1.2.5 山地卫星降水降尺度研究进展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亟待解决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秦岭山地概况及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温与降水资源
        2.1.4 水文水资源
        2.1.5 植被及土壤资源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气候数据来源及处理
        2.2.2 数字高程模式数据来源及处理
        2.2.3 大气环流指数数据来源及处理
        2.2.4 卫星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趋势分析法
        2.3.2 突变检验方法
        2.3.3 小波变化相干法
        2.3.4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2.3.5 极端气候分析法
        2.3.6 空间插值法
        2.3.7 统计降尺度方法
第三章 过去60年来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与特征
    3.1 结果与分析
        3.1.1 60年来秦岭山地降水的变化趋势
        3.1.2 秦岭山地降水的突变检验及周期特征
        3.1.3 60年来秦岭山地气温的变化趋势
        3.1.4 秦岭山地气温的突变检验及周期特征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时空特征
    4.1 结果与分析
        4.1.1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4.1.2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突变检验
        4.1.3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空间差异性
        4.1.4 秦岭山地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
    4.2 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地形效应及归因
    5.1 结果与分析
        5.1.1 秦岭山地降水和气温的地形效应
        5.1.2 秦岭山地不同区域年降水和年均气温变化趋势及干湿状况
        5.1.3 秦岭山地不同区域四季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及干湿状况
        5.1.4 秦岭山地降水变化的气候归因分析
    5.2 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Anusplin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集的获取
    6.1 结果与分析
        6.1.1 基于Anusplin插值法的秦岭山地降水时空变化
        6.1.2 降水栅格数据集的误差检验
        6.1.3 基于不同空间插值法获取的降水栅格数据集精度评估
        6.1.4 基于Anusplin的秦岭山地57 年来降水变化
    6.2 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秦岭山地降水降尺度研究
    7.1 结果与分析
        7.1.1 卫星数据及降水降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7.1.2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秦岭山地降水栅格数据的精度检验
        7.1.3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最优模型选取
        7.1.4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秦岭山地14 年来降水变化
    7.2 讨论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本文创新点
    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承载力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技术路线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土壤植被
    2.3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1.3 NDVI变化分析
        3.1.4 NPP变化分析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3.2.1 人口分布特征
        3.2.2 GDP分布特征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6.1.1 能值理论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祁连山地区水-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1.2.2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1.2.3 协调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状况
    2.3 社会经济状况
    2.4 土地利用
    2.5 水资源利用现状
        2.5.1 降水量
        2.5.2 地表水资源量
        2.5.3 地下水资源量
        2.5.4 水资源总量
        2.5.5 供水量
        2.5.6 用水量
        2.5.7 耗水量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与数据集
        3.1.1 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2 水资源系统指标
        3.1.3 经济社会系统指标
        3.1.4 生态系统指标
    3.2 生态承载力计算与数据集
        3.2.1 HANPP的定义和计算
        3.2.2 NPP_0 的计算
        3.2.3 NPP_(act)的计算
        3.2.4 NPP_h的计算
        3.2.5 数据分析方法
    3.3 水资源-经济-生态的耦合协调分析
第四章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4.1 水资源系统分析
    4.2 经济社会系统分析
    4.3 生态系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承载力分析
    5.1 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
    5.2 生态承载力的年际变化分析
    5.3 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分析
    6.1 三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
    6.2 系统间协调发展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
        6.2.1 W-J系统间协调发展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
        6.2.2 W-E系统间协调发展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
        6.2.3 E-J系统间协调发展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
    6.3 耦合协调问题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区域水资源最优配置的研究——以汉中盆地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白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及优化配置研究[D]. 张桂林.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黄金峡湿地植被群落修复研究[D]. 谢玉斌.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D]. 郝改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基于机器学习组合模型的汉江流域径流预测研究[D]. 包苑村.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源保护生态补偿研究[D]. 郭晶. 武汉科技大学, 2021
  • [6]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及空间优化——以西安市为例[J]. 刘维,周忠学,郎睿婷. 干旱区地理, 2021(05)
  • [7]基于水权分配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吴旭.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8]秦岭山地降水的时空变化及栅格数据集的获取[D]. 孟清. 西北大学, 2021(10)
  • [9]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10]祁连山地区水-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D]. 秦鑫. 西北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汉中流域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