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水产品及其废弃物中提取优质钙补充剂

日本从水产品及其废弃物中提取优质钙补充剂

一、日本从水产品及其废弃物中提取优良补钙剂(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1](2020)在《罗非鱼皮胶原降解反应行为及肽钙螯合物制备研究》文中提出罗非鱼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鱼皮,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文以罗非鱼新鲜鱼皮为原料提取胶原,采用酸热处理降解生成明胶化胶原,并开展了明胶化过程的系统研究;为解决含鱼明胶体系中胶原蛋白肽含量测定的诸多问题,对双缩脲法测定罗非鱼源胶原蛋白肽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及应用评价;对一种来自于枯草芽孢杆菌的碱性胶原蛋白酶进行了分离纯化、酶学性质及结构模拟研究,并采用磺化聚苯乙烯(sulfonated polystyrene,SPS)纳米粒子固载胶原蛋白酶;以固定化酶水解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制备胶原蛋白肽为研究体系,基于蛋白质结构知识和3-D模型解析了多组分复杂体系的动态降解行为;以酶解得到的胶原蛋白肽为原料制备了肽钙螯合物,优化了螯合工艺,研究了螯合物的稳定性,并采用Caco-2细胞模型评价了螯合物体外促钙吸收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罗非鱼新鲜鱼皮和鱼鳞为原料,通过纤维组织观察发现罗非鱼皮中主要为Ⅰ型胶原;采用单纯醋酸提取及胃蛋白酶辅助醋酸提取两种方法制得了鱼皮、鱼鳞酸溶性胶原(ASC)及酶促酸溶性胶原(PSC),对产物进行了系统表征及性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鱼皮ASC和PSC的纯度分别为85.69%、72.88%,鱼鳞ASC和PSC纯度分别为70.35%、73.92%;产物氨基酸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是甘氨酸,分别为20.85%、21.01%、21.16%和19.21%,符合胶原蛋白的一级结构特征;鱼皮和鱼鳞ASC、PSC的紫外最大吸收分别在234 nm、222 nm、236 nm、226 nm处,符合胶原特征;鱼皮和鱼鳞ASC、PSC的热收缩温度分别约为89.0℃、81.3℃、74.0℃、70.7℃;FT-IR表明四种胶原产物皆保留了天然的三螺旋结构;高效凝胶色谱(GPC)测得鱼皮ASC和PSC、鱼鳞ASC和PSC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39570 Da、20891 Da、131909 Da、20428 Da,从分子量大小及分布来看,鱼皮ASC最接近于天然胶原,在医用及保健食品领域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2)以罗非鱼皮酸溶性胶原(ASC)为原料,用酸法诱导其明胶化并用热水提取明胶。采用红外光谱、圆二色谱、SDS-PAGE电泳、DSC热稳定性分析对胶原明胶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酸处理时间后的明胶化胶原产物的红外光谱在1460~1230cm-1附近吸收峰的尖锐度明显降低,判定胶原三螺旋结构逐渐发生解旋;酸处理4 h时胶原明胶化程度较高,明胶提取率可达到77.41%;DSC与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酸处理造成胶原三螺旋结构的解旋和高分子亚基的降解,酸处理的前4 h内这两个过程处于平衡阶段,4 h后以高分子亚基降解过程为主,因此,确定酸处理时间少于4 h可获得较高品质的明胶。(3)以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为对照品,改良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肽含量的操作方法,探讨了本体系中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线性拟合度高的肽和三氯乙酸(TCA)浓度范围、p H;在最优条件下对标准曲线进行了重复性、精密度评价以及加样回收率的实验并进行了应用评价。结果显示,当胶原蛋白肽(标称分子量3 KDa)质量浓度在0.3~1.5mg/m L范围内,使用13%TCA,p H 12.5,在545 nm处检测,吸光值与肽质量浓度线性拟合好(R2=0.999);重复性和精密度试验得到RSD分别为1.86%和1.8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13.9%、109.7%,RSD分别为1.39%、1.00%;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将本法应用于不同种类罗非鱼肽产品体系的检测,加样回收率相差小,偏差较小,说明本法简便、快捷,适用于罗非鱼源肽含量的检测。(4)对一种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酶制剂进行了分离纯化、酶蛋白结构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工艺可使酶比活力提高到608.17 U/μg;其分子量约为31.0 KDa;质谱鉴定得到该酶的氨基酸序列并模拟得到1个蛋白质三维结构,推测该酶可能属于枯草杆菌蛋白酶家族成员。在鱼皮胶原蛋白水解体系中,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 H为7.4;在低于40℃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 H 5.0-7.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米氏常数为88.22 mg/m L,催化效率为26.37 m L·mg-1·min-1;Al3+、Fe3+、Fe2+、Pb2+、Ba2+、Mg2+、Zn2+、Mn2+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巯基乙醇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能够使其酶活性下降至60%左右,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能够使该酶完全失活。采用SPS纳米球固载酶的最优条件为:SPS纳米球乳液与酶液的体积比为3:50(m L:m L)、固载温度为25℃、固载体系p H为4.5;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酶的固载率为73.48%,比活力为274.05 U/μg;固定化酶比活力约为游离酶比活力的53.74%。(5)为展现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在固定化碱性蛋白酶降解作用下的酶解行为及结果,基于高效凝胶色谱(GPC)和液质联用(HPLC-MS/MS)检测手段,结合生物信息学知识,运用计算机模拟及图像处理技术,绘制了可表征酶解反应过程动态特性的3-D图,拟合得到了酶解动力学方程,验算得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72%;以抗氧化能力作为评价依据,对水解180 min时的酶解物进行了质谱测序研究,鉴定得到10个片段,并采用Chem Draw19.0-Chem3D软件对肽片段分子结构进行了预测。(6)以标称分子量分别为1 KDa、3 KDa、5 KDa的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粉和无水氯化钙为原料,研究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采用响应面试验法优化螯合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p H7.00、温度40℃、肽钙质量比7:1、时间30.00 min,此条件下钙螯合率为39.5%±0.5%。对产物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表征分析以及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钙离子被成功螯合;肽钙螯合物在高温下不稳定,温度越高钙结合量下降越快;在酸性环境下易于解离,酸性环境影响比碱性环境大;在与乳糖及氯化钠共存的环境中较为稳定;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会分解肽钙螯合物,且胰蛋白酶的影响作用比胃蛋白酶大;采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体外评价了肽钙螯合物对钙促转运的作用,发现螯合物浓度在3 mg/L以上时具有良好的促钙转运效果;当3 h时,7 mg/L肽钙螯合物对钙的促转运能力达到2.52μg/mg,促钙吸收率为41.04%,优于罗非鱼皮蛋白肽(Val-Gly-Leu-Pro-Asn-Ser-Arg)钙螯合物,弱于鳕鱼皮胶原蛋白肽(Ala-Gly-Pro-Ala-Gly-Pro-Arg)钙螯合物。

陈磊[2](2020)在《生物基材料制备纳米碳酸钙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填料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无毒无害的纳米碳酸钙由于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可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作为补钙剂,满足广大缺钙人群的补钙需求。本论文选用安全无毒,来源广泛的生物基材料鸡蛋壳和毛蛤壳作为绿色钙源,采用超重力碳化法在实验室中制备出了纳米碳酸钙,考察了碳化工艺中Ca(OH)2悬浊液初始浓度、气液比、碳化温度、超重力水平、CO2浓度以及钙源对纳米碳酸钙晶体形貌和粒径的影响,探究了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于煅烧产物氧化钙(CaO)活性的影响,并对纳米碳酸钙中钙的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进行了 X射线荧光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热重、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比表面积、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度分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等分析表征,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对鸡蛋壳和毛蛤壳进行了热重分析,根据热重曲线确定最低的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温度和时间都会影响煅烧产物CaO的活性,轻烧或过烧会降低产物CaO的活性,本实验确定鸡蛋壳的最佳煅烧条件为800℃,2.5 h,毛蛤壳的最佳煅烧条件为900℃,2h。通过热重分析对鸡蛋壳、毛蛤壳、石灰石和纳米碳酸钙中的碳酸钙煅烧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最容易分解。(2)消化产物氢氧化钙(Ca(OH)2)的活性会影响最终碳酸钙的晶型和粒径大小,首先以鸡蛋壳为钙源,探究了消化过程中水的初始温度、消化时间和CaO活性对于Ca(OH)2活性的影响,粒度分析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鸡蛋壳900℃煅烧2.5 h得到的CaO、温度90℃、时间1 h为最佳消化条件。碳化结果表明,Ca(OH)2初始浓度为6.8 wt.%,气液比为2,温度为22℃,超重力水平为490.55,CO2浓度为100 vol.%时,制备出的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较小,粒径范围为50~70 nm,分布较窄,形貌主要为立方体。在最佳的碳化条件下,以毛蛤壳为钙源制备出了平均粒径大小为69 nm、形貌主要为立方体形的纳米碳酸钙。所制备的纳米碳酸钙中的重金属含量很低,符合国家食品级碳酸钙的标准。(3)本论文对自制的平均粒径为112nm的碳酸钙、市售微米级碳酸钙和钙尔奇D钙片(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碳酸钙中钙的溶出度高于市售的微米级碳酸钙和市售碳酸钙钙片,且粒度越小,碳酸钙中钙的溶出度越高,用作补钙剂在人体中的生物利用度也越高。

阳丽红[3](2020)在《利用金枪鱼加工副产物制备骨粉、胶原多肽及肽钙螯合物研究》文中认为金枪鱼是一种重要的世界经济鱼类,金枪鱼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鱼骨、鱼皮等副产物,常被当作下脚料丢弃,经济效益低下。其中鱼骨中富含钙磷元素,经超微粉碎后可以提高其钙的生物利用率。鱼骨和鱼皮的蛋白质量都很丰富,以鱼骨和鱼皮为原料可以生产胶原蛋白、明胶、胶原多肽及多肽螯合钙等。如何利用这些副产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论文首先以金枪鱼加工副产物鱼骨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方法辅助制备超微鱼骨钙粉,探讨不同的微波条件对鱼骨粉的影响,并使用响应面分析优化了微波条件,其次以金枪鱼骨和鱼皮为原料,利用水热方法提取明胶,比较了不同的温度对明胶得率和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并确定了合适的水热条件,进一步制备出了胶原多肽,并对多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将胶原多肽与氯化钙螯合,研究了不同的螯合条件对胶原多肽钙结合力的影响,由此确定了合适的螯合工艺,制备出了金枪鱼胶原多肽的肽钙螯合物。研究结果可为金枪鱼皮和鱼骨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微波辅助方法研究金枪鱼骨钙粉的制备工艺,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微波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参数为样品质量120 g、微波功率800 W、微波时间90 min,此时所得骨钙粉经酶解除杂后钙磷含量达到192.3 mg/g和149.8 mg/g。经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表征与激光粒度分析,微波鱼骨粉呈疏松结构,表面出现微孔和裂纹,粒径平均值可达到16.6μm,与响应面预测值接近。通过动物学实验评价鱼骨粉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微波鱼骨粉组的小鼠钙吸收率59.62%,钙储留率58.31%,均高于普通鱼骨粉组、碳酸钙组和低钙对照组(P<0.05)。实验证明微波鱼骨粉与其他钙制剂相比在体内吸收效率更高,更有利于促进大鼠骨骼的生长。以金枪鱼皮和鱼骨为原料制备明胶及胶原多肽,探讨了不同温度对明胶得率和羟脯氨酸的影响,发现100℃条件下提取的明胶得率和羟脯氨酸表现都良好,其中鱼皮明胶得率70.22%,羟脯氨酸含量为8.31%,鱼骨明胶得率28%,羟脯氨酸含量为6.48%。采用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酶解明胶制得了4种样品类型的胶原多肽,并对胶原多肽进行了红外分析,胶原多肽的低聚肽含量都较高,最高可达到87.67%。SDS-PAGE结果表明水热处理鱼骨明胶和鱼皮明胶蛋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0 kDa以下。对胶原多肽的抗氧化性进行分析得知,酶解后的胶原多肽的抗氧化性得到了提高,鱼骨胶原多肽对羟基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和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要高于鱼皮胶原多肽,抗氧化能力与低聚肽含量的结果相一致。探究了金枪鱼皮和鱼骨胶原多肽制备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工艺,分析了螯合温度、螯合时间、螯合pH和肽钙体积比对4种胶原多肽的钙结合力的影响,优化后确定螯合工艺为螯合温度50℃、螯合时间60 min、螯合pH 8、肽钙体积比1:2,此时最高钙结合力可达56.70%。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金枪鱼胶原多肽的氨基端与羧基端参与了螯合反应。为胶原多肽螯合钙这一新型补钙制剂的开发与水产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与理论支持。

何云[4](2018)在《鮟鱇鱼骨的综合利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含营养丰富水产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鮟鱇鱼属冷温性深海底层鱼类,因其爽滑可口,且其有保健作用,而在广大消费群体中流传。但由于人们多以食用鮟鱇鱼肉、内脏为主,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鮟鱇鱼皮、骨等下脚料,若不对其进行再处理,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目前,对鮟鱇鱼皮已经有一定的研究,但对鮟鱇鱼骨的资源利用鲜有研究,因此深入研究如何提高鮟鱇鱼骨的附加价值,对水产品市场的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鮟鱇鱼骨为研究对象,通过从鮟鱇鱼骨提取钙源、胶原蛋白,并将胶原蛋白超滤,得出适合人体吸收的胶原多肽,再将胶原多肽与钙源螯合,制备出生物吸收率较高的补钙产品-胶原多肽螯合该。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研究了盐酸法提取鮟鱇鱼骨钙的工艺。首先,对新鲜冷冻鮟鱇鱼进行解冻,出去鱼骨上附着的鱼肉,脱腥、脱臭,出去脂质,然后进行影响鮟鱇鱼骨钙提取率的单因素(料液比、温度、盐酸质量分数、反应时间)试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各个因素的灵敏变化点,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影响鮟鱇鱼骨的钙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鮟鱇鱼骨钙提取的主次顺序为温度(B)>盐酸质量分数(D)>料液比(A)>时间(C);鮟鱇鱼骨钙提取的最优组合是A1B1C2D1,即在盐酸质量分数为6%、鮟鱇鱼质量与溶液比为1:6(m/v)、温度为40℃、时间为1 h时,鮟鱇鱼骨钙提取率最大,经验证性测定鮟鱇鱼骨钙的提取率为31.2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料液比(A)、温度(B)、时间(C)、盐酸质量分数(D)对钙的提取率影响均非常显着。2、对提取钙后的鮟鱇鱼骨酸解液离心,取沉淀进行酶解工艺优化。取各单因素(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pH)进行试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各个因素的灵敏变化点,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影响鮟鱇鱼骨酶解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酶解时间、胃蛋白酶加酶量、酶解温度、pH分别为4 h、6%、40℃、1 h,经验证性实验,得出在优化条件下鮟鱇鱼骨水解度为27.08%,胶原多肽含量为43.06%;对胶原蛋白分子进行超滤,经SDS-PAGE验证其分子量为30 kDa,其含量占总提取胶原多肽的20.65%。为了解鮟鱇鱼骨及提取后胶原多肽的基本组成和氨基酸成分,对其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鮟鱇鱼骨水分含量为76.26%,蛋白质含量为13.28%,脂质含量为0.0025%,灰分含量为12.32%,钙含量为6.22%;经过氨基酸测定仪分析,经干燥后的鮟鱇鱼骨粉中总氨基酸含量为447.07mg/g,必需氨基酸为185.62 mg/g,鲜味氨基酸为199.86 mg/g,亚氨基酸中羟脯胺酸与脯氨酸占鱼骨粉总氨基酸含量的0.65%,鮟鱇鱼骨胶原多肽冻干粉中总氨基酸含量为762.25 mg/g,必需氨基酸为298.84 mg/g,鲜味氨基酸为289.75mg/g,亚氨基酸中羟脯胺酸与脯氨酸占胶原多肽总氨基酸成分含量的12.75%。3、为减少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对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浪费、提高水产品的利用价值,对鮟鱇鱼骨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进行优化,性质进行研究。以鮟鱇鱼骨为原料,经预处理,在最优条件下制备胶原多肽,进行超滤得低分子量胶原多肽,并与其钙提取液进行螯合反应,制成鮟鱇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实验取因素(螯合温度、鮟鱇鱼骨胶原多肽与鱼骨浸提液的质量比、螯合时间、pH、螯合温度)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对参考指标影响灵敏的点进行胶原多肽螯合钙正交工艺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螯合温度、螯合时间、鮟鱇鱼鱼骨胶原多肽与钙浸提液质量比、pH分别为:30℃、50 min、2:1、6,经验证性试验得到螯合率为98.00%,螯合物中的钙含量分别21.29%。对氨基酸螯合钙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典型的胶原多肽氨基酸组成特征,第一限制氨基酸为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必需氨基酸含量197.22 mg/g,鲜味氨基酸含量255.70 mg/g,脯氨酸与羟脯氨酸含量约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3.27%。与鮟鱇鱼骨胶原多肽粉相比,其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及脯氨酸与羟脯氨酸含量约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均降低,这可能是因为螯合了钙元素的缘故。

胡亚丽,周春霞,洪鹏志[5](2014)在《湛江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文中研究指明湛江水产品资源丰富,但加工比例低,且以冷冻粗加工为主,原料利用率低,加工技术科技含量低,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加工过程中产品品质变化明显,水产品兽药残留现象突出,流通渠道单一。为了提高水产资源利用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研究对比了国内外水产品加工现状,从资源利用率、加工技术、设备、销售流通渠道、安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湛江未来水产品加工业高效、环保、高技术含量、多渠道的发展趋势。

黄海[6](2014)在《鲤鱼卵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制备及钙结合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鲤鱼鱼卵为研究对象,优化酶解工艺制备鱼卵钙离子结合活性肽(FEP),优化活性肽与钙离子结合条件,制备鱼卵肽钙复合物(FEP-Ca),通过构建缺钙大鼠模型研究FEP-Ca促钙吸收活性。从FEP中分离纯化高活性钙离子结合肽并鉴定其结构,对活性肽与钙结合的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如下:1.鲤鱼卵酶解制备FEP条件优化鲤鱼卵脱脂后含有1.09%的磷,氮磷摩尔比为31.31,蛋白质中丝氨酸摩尔百分数为6.81%。以水解度和酶解液钙离子结合活性为指标,优化了鱼卵酶解工艺。结果表明胰蛋白酶对鱼卵的酶解效果最好,当鱼卵脱磷率为30.39%时,在49℃,加酶量3000U/g,底物浓度2%,pH9.0条件下,水解度为31.15%,酶解液结合钙活性最好,500mg/ml酶解液能结合0.67mmol/g的钙。2. FEP-Ca复合物制备条件优化及其稳定性以FEP的单位蛋白钙结合量和钙结合率为评价指标,对肽钙结合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FEP浓度为5g/L,钙离子浓度为5mM,pH8.0,45℃,1h条件下,FEP单位蛋白钙结合量为0.86mmol/g,钙结合率为86%。此条件下制备的FEP-Ca复合物磷含量为3.78%,氮含量为11.15%,钙含量为7.27%,氮磷摩尔比为6.53。FEP-Ca复合物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在pH5-8范围内钙保留率高达90%以上。一定的加热处理会导致FEP-Ca复合物钙保留率下降,经过高温杀菌后钙保留率为71.33%。FEP-Ca复合物具有较高的抗消化性,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共同作用后,钙保留率为89.69%。磷酸盐能与FEP竞争钙离子,随着磷酸盐浓度的上升,FEP-Ca的钙保留率显着下降(p <0.05)。当磷酸盐浓度为30mM时,钙保留率降至37.05%。3. FEP-Ca促钙吸收活性研究缺钙大鼠饲喂FEP-Ca后,可显着增加体重、促进钙吸收、维持血钙和ALP水平稳定,增加骨重、骨密度和骨钙含量,增强骨生物力学性能,使上述指标达到或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FEP-Ca对缺钙大鼠的补钙效果显着优于CaCO3(p <0.05),而与CPP-Ca无显着性差异。FEP-Ca有望成为新型的补钙制剂。4. FEP中高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FEP经超滤分离后,将分子量小于5kDa的组分依次经羟基磷灰石层析、分子排阻层析及RP-HPLC分离纯化得到高活性组分,经ESI-QTOF-MS/MS分析,鉴定其氨基酸序列为(pS)S(pS)AF(pS)(pS)ELAR,分子量为1461Da,含有5个丝氨酸,其中有4个被磷酸化修饰,是一种典型的磷酸肽。5.活性肽钙结合机制研究人工合成高活性组分(IPP),经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生理条件下磷酸基团是钙离子的优先结合部位,1分子IPP能结合4个钙离子,羧酸基团未参与钙离子的结合。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表明,IPP生理条件下完全以无序状态存在。当同时升高pH(10以上)和钙离子浓度(3mM以上)后,羧基解离,钙离子对磷酸基团电荷产生屏蔽效应,使IPP在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下形成β折叠结构,并在两个羧酸根之间形成盐桥,进而构建网状结构,形成IPP-Ca纳米颗粒。而当体系中含有混合肽时,则可在pH6-8范围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纳米颗粒。IPP在过饱和磷酸钙溶液中与磷酸根竞争与钙的结合,并吸附到Ca-P簌和无定形纳米粒(ACP)表面,抑制晶核形成和ACP定向聚集结晶,还能吸附到结晶表面抑制结晶长大产生沉淀。

刘闪[7](2014)在《白鲢鱼头综合开发与利用》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水产品养殖量居世界之首。2012年中国养殖水产品产量为4303万吨,占全球养殖水产品产量的65.7%。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中国对水产品的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下脚料,如鱼头、鱼骨、鱼皮等。目前,大多水产加工企业将下脚料丢弃或者加工鱼饲料等低附加值的产品,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该课题主要以白鲢鱼头为原料,首先,利用生物酶工程技术提取鱼头中的鱼油并进行精炼;其次,将剩余的鱼骨进行脱钙,制备高品质的鱼骨胶原多肽,另加入钙源与胶原多肽混合,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最后,对胶原多肽螯合钙进行结构表征及其促细胞生长作用试验。以白鲢鱼头为原料,鱼油提取率为参考指标,利用中性蛋白酶提取鱼头中鱼油。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各因素对酶解提取工艺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l.5(m︰m),酶解时间3h,酶添加量1.5%,酶解温度45℃,pH值7.0,该条件下粗鱼油的提取率为74.8%。粗鱼油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得到精炼鱼油,测得其皂化值、过氧化值、碘价、酸价分别为188.22mg KOH/kg、5.26mmol/kg、130.31g/100g、3.27mg KOH/g,精炼鱼油色泽淡黄,腥味淡,澄清透亮。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得精炼鱼油的DHA+EPA为4.57%。试验以白鲢鱼骨与盐酸为原料,采用钙脱除率和蛋白回收率为指标,研究研究鱼骨中钙的脱除工艺并进行优化。考察温度、盐酸浓度、脱除时间、料液比对白鲢鱼骨中钙脱除试验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对鱼骨中钙脱除工艺进行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优化,得到鱼骨中钙脱除工艺的最佳参数为温度43.3℃、盐酸浓度5.9%、脱除时间30min、料液比1:5.5,此条件下钙的脱除率为81.0%,蛋白质回收率为70.5%。以脱钙处理的鱼骨(湿基)为原料,酶解液水解度和可溶性多肽含量为指标,利用两步酶解法制备白鲢鱼骨胶原多肽。试验首先选择酶解效果较好的两种酶制剂,分别研究料液比、温度、时间、加酶量、pH值对其酶解效果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正交优化两种蛋白酶分步复合酶解的工艺参数。首先,选择复合蛋白酶对鱼骨水解,其次,用碱性蛋白酶对鱼骨继续水解。采用正交优化得出最佳的工艺参数为:pH值分别为7.0、9.5,加酶量分别为2.0%、2.0%,温度分别为45℃、50℃,酶解时间分别为2h、2h,料液比都是1:15。此条件下,酶解液水解度为34.1%,可溶性多肽含量为75.3%。鱼骨胶原多肽酶解液经过分离纯化,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纯化后的胶原多肽粉蛋白质含量为93.83%;分子量小于1000Da的多肽含量为92.73%,其中500Da180Da占总量的53.45%。经氨基酸组分分析可知,鱼骨胶原多肽中羟脯氨酸含量为6.25%。以白鲢鱼骨胶原多肽和氯化钙为原料,螯合率和螯合物中钙含量为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考察温度、质量比、时间、pH对螯合率和螯合物中钙含量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对胶原多肽螯合钙工艺进行四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设计的优化,得到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42℃、时间38min、鱼骨胶原多肽与氯化钙的质量比2.1:1、pH6.8,此条件下的螯合率和螯合物中的钙含量分别为80.4%和12.1%。试验分别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差示热量扫描仪,对胶原多肽螯合钙冻干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利用293Ad5+人肾细胞进行增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胶原多肽中氨基上的氮原子与羧基上的氧原子均参与了与钙离子的螯合反应,他们之间主要是配位结合。差示热量扫描(DSC)曲线表明胶原多肽螯合钙具有比胶原多肽更好的稳定性。采用MTT法检测不同剂量组胶原多肽螯合钙对293Ad5+人肾细胞培养24h的相对增殖活力,表明胶原多肽螯合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细胞的增殖。

陈文韬[8](2013)在《牡蛎壳组成特性及其综合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牡蛎是我国最大的养殖经济贝类之一,其加工产生的下脚料牡蛎壳高达数百万吨,已成为养殖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因此,研究牡蛎壳的组成特性并探索它的综合利用,既可消除污染,又可提高牡蛎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采用ICP-MS、XRD、FTIR、TG、ESEM等分析技术对牡蛎壳的组成、物相结构、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采用生物和化学手段对牡蛎壳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牡蛎壳超微粉在农产品加工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利用。主要结果如下:(1)牡蛎壳中碳酸钙为生物合成型碳酸钙,含量为94.3%。无机元素组成中钙含量达39.8%,磷0.089%;微量元素中锶含量高达2631 mg/kg;牡蛎壳中含17种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含量最高为1800 mg/kg;这些组成特点是牡蛎壳综合利用的前提,又是应用中必须详加考虑的因素。(2)湿法球磨超微粉碎比高频振动超微粉碎可制得更细的牡蛎壳粉,但造成可溶性物质流失;水分、物料填充率对牡蛎壳粉粒径大小有较大影响。(3)牡蛎壳粉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根霉、青霉、黑曲霉都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其水提液对它们没有抑制作用;(4)牡蛎壳粉富含碳酸钙,在泡菜生产中添加具有降酸增脆效果;在果汁发酵过程添加可起降酸和澄清作用,并且酒精度可提高60%;作为魔芋凝胶的凝固剂添加则可改善保水性和凝胶强度,分别提高了 9.36%和55.1%。(5)牡蛎壳粉呈多孔性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吸附性,可应用于农产品加工和环境治理;在香蕉储存过程中添加,吸附了乙烯气体,香蕉的保藏期延长了33%;用于含铬废水的处理,去除率可达98.23%;用于甲基橙废水的脱色处理,脱色率可达74.2%;在燃煤中作为脱硫剂添加,固硫率达到80%,有效地减少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排放。提出“牡蛎壳多级综合利用思路”,为解决“经济效益制约综合利用技术推广”这一瓶颈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湿法球磨超微粉碎可得到牡蛎壳超微粉;牡蛎壳有抗菌、吸附等独特的聚集态性能,在农产品加工和环境保护方面有广泛应用。这些研究为实现废弃牡蛎壳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慕现敏[9](2013)在《鱼鳞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理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迄今为止,我国水产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大量下脚料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本文以罗非鱼鱼鳞为原料,采用可控酶解技术制备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经分离纯化和氨基酸序列鉴定,探讨肽结构与钙离子结合活性的关系,并通过研究肽-钙复合物对大鼠钙吸收和骨质量的影响,探析鱼鳞肽-钙复合物在体内利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鱼鳞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酶解条件优化以钙离子结合活性和水解度为指标,研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单酶和分步酶解方式对鱼鳞的水解效果。结果显示三种酶分步酶解时,鱼鳞肽的钙离子结合活性最高(1.04mmol/g),其水解度为22.24%。在分步酶解方式下,最优的加酶顺序是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最适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分别为:胃蛋白酶,2.0%,4.5h;胰蛋白酶,2.5%,4.0h;风味蛋白酶,1.0%,4.5h。此时鱼鳞蛋白水解度达28.28%,比优化前提高27.15%,钙离子结合活性为1.33mmol/g,提高27.88%。通过液相色谱测定酶解液分子量分布,证实酶解物主要为低分子量肽,主要组分分子量低于3kDa。2.鱼鳞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取鱼鳞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羟基磷灰石层析后,F3组分钙离子结合活性最高(2.60mmol/g),与未纯化的鱼鳞肽相比,活性增大95.18%,采用凝胶层析对其进一步分离,F31活性较高(2.84mmol/g),将其进行RP-HPLC分析,得到3个主峰,收集F312(2.91mmol/g)组分进行MALDI-TOF-MS/MS分析,经鉴定,其氨基酸序列为Asp-Gly-Asp-Asp-Gly-Glu-Ala-Gly-Lys-Ile-Gly(1033Da)。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对鱼鳞钙离子结合活性肽(FSP)及鱼鳞肽-钙复合物(FSP-Ca)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SP-Ca红外光谱图中的特征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移、增强及消失,推测多肽中的氨基和羧基是结合钙离子的主要位点。3.鱼鳞肽与钙离子结合条件的优化以钙离子结合率为指标,对鱼鳞肽与钙离子结合的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结果表明温度50℃、pH6.0、肽与钙盐质量比6:1、时间30min,鱼鳞肽的钙离子结合率最高;将酶解液超滤,得到3个组分(<1kDa、1-5kDa、>5kDa),测定其钙离子结合率,经软件拟合得到半数结合浓度(BC50),结果显示,1-5kDa组分BC50最低(0.83mg/mL),>5kDa组分的BC50显着高于其余两组(P<0.05),这说明较低分子量(<5kDa)的肽更利于与钙结合。4.鱼鳞肽-钙复合物的生理活性研究通过饲喂低钙饲料对大鼠进行造模,并补充不同形式的钙盐,探讨其对低钙大鼠补钙及相关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钙大鼠补充FSP-Ca和酪蛋白磷酸肽-钙复合物(CPP-Ca)后,大鼠体重分别增加了25.53%和25.04%,显着高于低钙组(P<0.05);代谢实验和血液指标结果显示,FSP-Ca组的钙吸收率(64.18%)和血钙含量(2.58mmol/L)均显着高于无机钙组(P<0.05),碱性磷酸酶含量(177.13U/L)明显低于低钙组(P<0.05),但各指标均与CPP-Ca组无显着差异。表明FSP-Ca的补钙效果优于无机钙,与CPP-Ca的效果相当;FSP-Ca还可增加大鼠股骨重量和骨钙含量,增大骨密度,并使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增强大鼠骨质量的效果方面与CPP-Ca相近。

高倩倩[10](2013)在《利用鳕鱼骨钙粉与人参制备口嚼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鳕鱼是我国远洋渔业重要捕捞对象之一,每年捕捞数量达10万t。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鱼骨多用于鱼粉加工,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将其加工制成口嚼片,市场前景广阔。人参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草药,其药用价值主要是含有的人参皂甙来衡量的。将人参提取物添加于食品中,生产含有人参成分的新产品。本试验主要研究了鳕鱼骨、人参的综合开发利用,主要研究思路为:胰蛋白酶法提取鳕鱼骨中的鱼油,提取鱼油后的鱼骨脱除骨表面的鱼肉,将鱼骨烘干,酸法提取鱼骨中的可溶性钙。将人参用超声波提取法得到人参提取物,高效液相测定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甙的含量。以提取鱼油后的鳕鱼骨和人参提取物为原料,开发研制口嚼片,并探讨了鳕鱼骨人参口嚼片的利用功效,有望开发一种高效补钙充剂,促进海鱼鱼骨资源的综合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鳕鱼骨鱼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量1.5%、提取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料液比为1:5(m:V),此时鳕鱼骨中鱼油提取率为36.09%。2.酸法提取鳕鱼骨中可溶性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HC1浓度为3mol/L、提取温度为108℃、反应时间为60min、料液比为1:4(m:V)。在此条件下鳕鱼骨中可溶性钙提取率可达22.36%。3.用高效液相测定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的百分含量为1.95%。将人参提取物添加食品中,与鳕鱼骨粉为原料研制新型口嚼片,最佳配方为鳕鱼骨粉添加量为20%、人参提取物添加量为15%、蓝莓果汁粉添加量为15%、40%乙醇(润湿剂)添加量为40%。木糖醇添加量为10%、预糊化淀粉添加量为20%、CMC添加量为3%、麦芽糊精添加量为10%、p-环糊精添加量为0.6%、MCC添加量为5%、复合酸味剂添加量0.3%、香精添加量为0.1%、硬脂酸镁添加量为1%。按上述最佳配方制成的口嚼片,每片重量为0.8g±5%,每片含人参皂苷0.02g,成人每人每天应食用1~3片,产品用木糖醇代替蔗糖,符合现代消费者对低糖低热量的要求,并且具有补钙功效,所以适用于各种人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日本从水产品及其废弃物中提取优良补钙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从水产品及其废弃物中提取优良补钙剂(论文提纲范文)

(1)罗非鱼皮胶原降解反应行为及肽钙螯合物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罗非鱼养殖及加工现状
        1.1.1 罗非鱼习性及养殖现状
        1.1.2 罗非鱼加工现状
        1.1.3 罗非鱼的下脚料的综合利用
        1.1.4 罗非鱼产业存在的问题及产业转型的迫切性
    1.2 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1.2.1 胶原蛋白的分类
        1.2.2 胶原蛋白的结构
        1.2.3 胶原蛋白的提取方法
        1.2.4 胶原蛋白的应用
    1.3 胶原明胶化过程
        1.3.1 明胶概述
        1.3.2 明胶结构
        1.3.3 明胶的提取方法
    1.4 胶原明胶化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
    1.5 鱼明胶及酶解制备胶原蛋白肽
        1.5.1 鱼明胶概况
        1.5.2 鱼明胶的氨基酸组成
        1.5.3 鱼明胶的应用
        1.5.4 胶原蛋白肽的概述
    1.6 胶原蛋白酶性质及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1.6.1 胶原蛋白酶性质
        1.6.2 酶的纯化方法
    1.7 胶原蛋白肽含量的检测方法
    1.8 3-D模型构建在蛋白质酶促水解过程的应用研究
    1.9 肽螯合钙的研究进展
        1.9.1 螯合机制
        1.9.2 肽钙螯合物的吸收利用
        1.9.3 生产制备工艺
        1.9.4 肽钙螯合物的特性及促钙吸收的机理
        1.9.5 肽钙螯合物的结合性能分析
        1.9.6 肽钙螯合产品研究
    1.10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1.1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0.2 研究内容
        1.10.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罗非鱼皮胶原纤维结构及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罗非鱼新鲜鱼皮和鱼鳞基本成分的测定
        2.3.2 鱼皮胶原纤维的分布
        2.3.3 罗非鱼鱼皮、鱼鳞酸溶性胶原(ASC)和酶促酸溶性胶原(PSC)提取方法
        2.3.4 胶原产物性质的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罗非鱼鱼皮和鱼鳞组成成分的比较
        2.4.2 罗非鱼皮中胶原纤维的分布
        2.4.3 胶原产物纯度的测定结果
        2.4.4 紫外光谱分析
        2.4.5 氨基酸组成分析
        2.4.6 FTIR分析
        2.4.7 胶原热收缩温度测定(Ts)
        2.4.8 胶原产物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罗非鱼皮胶原明胶化过程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流程及方法
        3.3.1 盐酸法提取罗非鱼鱼皮明胶化胶原的制备方法
        3.3.2 罗非鱼鱼皮明胶的提取及其提取率计算
        3.3.3 罗非鱼鱼皮胶原基本成分的测定方法
        3.3.4 明胶化胶原的热稳定性分析
        3.3.5 红外光谱分析
        3.3.6 明胶化胶原的圆二色谱分析
        3.3.7 产物亚基组成及分子量分布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罗非鱼鱼皮胶原基本成分测定结果
        3.4.2 酸处理时间对明胶提取率的影响
        3.4.3 不同酸处理时间下胶原降解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3.4.4 酸处理对罗非鱼皮胶原降解物热稳定性的影响
        3.4.5 酸处理罗非鱼皮胶原圆二色谱结果分析
        3.4.6 不同酸处理时间下罗非鱼皮胶原降解物的SDS-PAGE电泳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缩脲法测定罗非鱼源胶原蛋白肽含量的改良及应用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内容和方法
        4.3.1 实验流程
        4.3.2 测定方法最适参数的选定
        4.3.3 最适条件下标准曲线的制作
        4.3.4 精密度实验
        4.3.5 重复性实验
        4.3.6 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
        4.3.7 鱼皮胶原蛋白肽与罗非鱼皮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
        4.3.8 不同种类的罗非鱼胶原蛋白肽加样回收率试验
        4.3.9 不同种类罗非鱼胶原蛋白肽与罗非鱼皮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
        4.3.10 数据及图片处理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4.4.2 多肽线性质量浓度范围的确定
        4.4.3 最适pH的确定
        4.4.4 最适TCA浓度的确定
        4.4.5 最适条件下标准曲线的绘制
        4.4.6 精密度试验结果分析
        4.4.7 重复性试验结果分析
        4.4.8 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分析
        4.4.9 鱼皮胶原蛋白肽与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分析
        4.4.10 不同种类的罗非鱼胶原蛋白肽及加罗非鱼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胶原蛋白水解酶的纯化鉴定、酶学性质及固定化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酶的纯化及鉴定
        5.3.2 胶原蛋白水解酶酶学性质研究
        5.3.3 磺化聚苯乙烯纳米球固定胶原蛋白水解酶及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胶原蛋白水解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5.4.2 胶原蛋白水解酶酶学性质研究
        5.4.3 磺化聚苯乙烯(SPS)纳米球固定胶原蛋白水解酶及表征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酶解过程反应行为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酶解体系的建立
        6.3.2 水解度的测定
        6.3.3 酶解体系物质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6.3.4 3-D图形构建与曲面方程拟合及验证
        6.3.5 不同水解度下酶解物的抗氧化能力评价
        6.3.6 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蛋白肽的HPLC-MSMS检测方法及序列分析
        6.3.7 鉴定得到的肽序列结构的模拟
    6.4 结果与分析
        6.4.1 酶解反应动态特征3-D模型构建
        6.4.2 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评价
        6.4.3 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酶解产物肽的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
    6.5 小结
第七章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及体外Caco-2细胞模型促钙吸收评价
    7.1 引言
    7.2 材料与仪器
        7.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7.2.2 仪器与设备
    7.3 实验方法
        7.3.1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7.3.2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中钙含量的测定
        7.3.3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基本制备方法
        7.3.4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优化
        7.3.5 钙螯合率的测定
        7.3.6 胶原蛋白肽螯合钙的结构表征
        7.3.7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7.3.8 罗非鱼鱼鳞肽钙螯合物中钙结合量的测定方法
    7.4 结果与讨论
        7.4.1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
        7.4.2 罗非鱼胶原蛋白肽含钙量的测定结果
        7.4.3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
        7.4.4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7.4.5 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结构表征
        7.4.6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稳定性研究
        7.4.7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体外促钙吸收效果
    7.5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生物基材料制备纳米碳酸钙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基材料蛋壳和贝壳概述
        1.1.1 蛋壳和贝壳的来源和危害
        1.1.2 蛋壳和贝壳的构成和化学成分
        1.1.3 蛋壳和贝壳的综合利用
    1.2 碳酸钙概述
        1.2.1 碳酸钙理化性质
        1.2.2 碳酸钙分类
    1.3 纳米碳酸钙概述
        1.3.1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1.3.2 纳米碳酸钙作为钙补充剂的研究
    1.4 生物基碳酸钙研究现状
        1.4.1 蛋壳制备生物基碳酸钙的研究现状
        1.4.2 贝壳制备生物基碳酸钙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本课题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超重力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2.3 分析与表征
        2.3.1 元素分析
        2.3.2 TG分析
        2.3.3 XRD衍射分析
        2.3.4 FT-IR分析
        2.3.5 SEM分析
        2.3.6 TEM分析
        2.3.7 粒度分析
        2.3.8 BET分析
        2.3.9 Ca(OH)_2悬浊液初始浓度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鸡蛋壳和毛蛤壳中元素分析
        2.4.2 碳酸钙分解动力学研究
        2.4.3 煅烧条件对于产物氧化钙外观、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2.4.4 不同消化条件对Ca(OH)_2活性的影响
        2.4.5 Ca(OH)_2初始浓度的影响
        2.4.6 气液比的影响
        2.4.7 超重力水平的影响
        2.4.8 温度的影响
        2.4.9 CO_2浓度的影响
        2.4.10 钙源的影响
        2.4.11 产品重金属含量分析
        2.4.12 不同粒度碳酸钙分解动力学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碳酸钙作为钙剂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3.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3.3 分析与表征
        3.3.1 元素分析
        3.3.2 扫描电镜分析
        3.3.3 比表面积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样品纯度分析
        3.4.2 样品扫描电镜表征
        3.4.3 比表面积表征
        3.4.4 钙的溶出度测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3)利用金枪鱼加工副产物制备骨粉、胶原多肽及肽钙螯合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鱼骨概述
    1.2 鱼骨钙的研究现状
        1.2.1 鱼骨钙吸收原理
        1.2.2 鱼骨钙制备技术
        1.2.3 鱼骨钙的综合利用
        1.2.4 鱼骨复合钙制剂
    1.3 鱼皮概述
    1.4 明胶概述
        1.4.1 明胶的制备
        1.4.2 明胶的理化性质
    1.5 鱼皮明胶的特点及应用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2 金枪鱼骨钙粉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基本营养成分
        2.3.2 矿物质元素分析
        2.3.3 微波条件单因素实验
        2.3.4 响应面优化
        2.3.5 金枪鱼骨粉的制备
        2.3.6 金枪鱼骨钙粉特性检测
        2.3.7 生物利用率
        2.3.8 数据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基本成分
        2.4.2 微波加热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
        2.4.3 矿物元素分析
        2.4.4 响应面优化微波条件
        2.4.5 粒径分析
        2.4.6 电镜表征
        2.4.7 微波鱼骨钙粉的生物利用率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金枪鱼皮鱼骨胶原多肽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方法
        3.3.1 金枪鱼皮明胶和金枪鱼骨明胶的制备
        3.3.2 金枪鱼皮胶原多肽和金枪鱼骨胶原多肽的制备
        3.3.3 金枪鱼皮和金枪鱼骨明胶的结构鉴定
        3.3.4 金枪鱼皮和金枪鱼骨胶原多肽的结构鉴定
        3.3.5 胶原多肽的抗氧化性分析
        3.3.6 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鱼皮和鱼骨明胶的得率
        3.4.2 鱼皮和鱼骨明胶的蛋白形式
        3.4.3 羟脯氨酸含量
        3.4.4 胶原多肽的分子量分布测定
        3.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
        3.4.6 胶原多肽的肽序列测定
        3.4.7 胶原多肽的抗氧化性分析
    3.5 结论
4 金枪鱼鱼骨鱼皮胶原多肽螯合钙制备及性质表征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钙结合能力(CBC)分析
        4.3.2 胶原多肽-钙螯合物的制备
        4.3.3 螯合工艺优化设计
        4.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单因素试验结果
        4.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鮟鱇鱼骨的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我国水产品产量现状
    1.2 鱼骨的营养与成分分析
        1.2.1 鱼骨的营养价值
        1.2.2 鱼骨的基本化学组成
        1.2.3 鱼骨的氨基酸组成
    1.3 鱼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1.3.1 鱼骨胶原蛋白
        1.3.2 可溶性钙
        1.3.3 鱼骨胶原多肽
        1.3.4 鱼骨软骨素
    1.4 钙制剂的研究现状
        1.4.1 钙的生理功能
        1.4.2 补钙产品的现状
        1.4.3 我国居民的缺钙的现状及原因
        1.4.4 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特点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3 课题技术路线
第二章 鮟鱇鱼骨中可溶性钙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方法
        2.1.3.1 鮟鱇鱼骨基本成分的测定
        2.1.3.2 鮟鱇鱼骨粉的制备
        2.1.3.3 鮟鱇鱼骨可溶性钙的工艺流程
    2.2 试验数据
        2.2.1 鮟鱇鱼骨基本组成成分
        2.2.2 鮟鱇鱼骨钙提取单因素试验
        2.2.3 可溶性钙提取的正交试验优化设计
        2.2.4 鮟鱇鱼骨钙提取优化方案
    2.3 结论
第三章 鮟鱇鱼骨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1.2.1 鮟鱇鱼骨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3.1.2.2 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
        3.1.2.3 鮟鱇鱼骨胶原蛋白提取单因素实验
        3.1.2.4 鮟鱇鱼骨胶原蛋白提取正交试验
        3.1.2.5 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鮟鱇鱼骨的基本组成
        3.2.2 鮟鱇鱼骨的氨基酸组成
        3.2.3 酶制剂种类对胶原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
        3.2.4 加酶量对鱼骨胶原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
        3.2.5 酶解时间对鱼骨胶原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
        3.2.6 酶解温度对鱼骨胶原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
        3.2.7 pH对鱼骨胶原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
        3.2.8 正交实验
    3.3 结论
第四章 鮟鱇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及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方法
        4.1.3.1 鮟鱇鱼骨胶原多肽酶解液的制备
        4.1.3.2 鮟鱇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流程
        4.1.3.3 检测方法
        4.1.3.4 数据处理
        4.1.3.5 鱼骨胶原多肽酶解液的制备
        4.1.3.6 制备鮟鱇鱼骨螯合钙单因素试验
        4.1.3.8 螯合物中氨基酸组成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胶原多肽与钙液质量比对螯合反应的影响
        4.2.2 pH对螯合反应的影响
        4.2.3 螯合温度对螯合反应的影响
        4.2.4 螯合时间对螯合反应的影响
        4.2.5 正交实验设计与分析
        4.2.6 胶原多肽螯合钙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4.3 结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5.3 创新和特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湛江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湛江发展水产加工业的资源优势
2 湛江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3 湛江水产品加工业存在问题
    3.1 水产品原料浪费严重, 深加工比例低
    3.2 加工设备落后
    3.3 加工技术含量低, 高附加值产品少
    3.4 销售流通体系不完善
    3.5 质量安全问题限制产品出口
4 湛江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趋势
    4.1 加强政府的引导地位
    4.2 引进加工设备, 提高加工技术, 增加产品附加值
    4.3 水产原料低碳高效综合利用
    4.4 完善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拓宽水产品销售渠道
    4.5 资源开发与环境养护结合
    4.6 打造具有湛江特色的水产加工业产业圈
5 结语

(6)鲤鱼卵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制备及钙结合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生物活性肽研究现状
        1.2.1 水产来源的生物活性肽研究现状
        1.2.2 矿质元素结合活性肽研究现状
        1.2.3 肽钙结合机制研究现状
    1.3 钙吸收机制研究现状
        1.3.1 钙吸收机制研究现状
        1.3.2 钙代谢调控研究现状
        1.3.3 膳食因子对钙吸收的影响研究现状
    1.4 钙离子结合活性肽促钙吸收研究现状
    1.5 肽钙复合物钙制剂开发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2.酶解鲤鱼卵制备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条件优化
    引言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鲤鱼卵脱脂
        2.2.2 鲤鱼卵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制备
        2.2.3 水解度的测定
        2.2.4 蛋白质浓度测定
        2.2.5 钙离子结合活性的测定
        2.2.6 鱼卵脱磷率的测定
        2.2.7 氨基酸分析
        2.2.8 其他指标的测定
        2.2.9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鲤鱼卵基本成分分析
        2.3.2 蛋白酶的筛选
        2.3.3 胰蛋白酶酶解条件优化
        2.3.4 鱼卵脱磷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本章小结
3.鲤鱼卵肽钙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引言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钙结合量的测定
        3.2.2 鲤鱼卵肽钙复合物的制备
        3.2.3 基本化学成分测定
        3.2.4 FEP-Ca 的酸碱稳定性
        3.2.5 FEP-Ca 的热稳定性
        3.2.6 FEP-Ca 的模拟消化实验[138]
        3.2.7 FEP-Ca 的磷酸盐稳定性
        3.2.8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EP 与钙离子结合条件优化
        3.3.2 FEP-Ca 复合物基本成分分析
        3.3.3 FEP-Ca 复合物的酸碱稳定性
        3.3.4 FEP-Ca 复合物的热稳定性
        3.3.5 FEP-Ca 复合物的模拟消化稳定性
        3.3.6 FEP-Ca 复合物的磷酸盐稳定性
    本章小结
4.鲤鱼卵肽钙复合物大鼠体内促钙吸收活性
    引言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饲料制备
        4.2.2 大鼠饲喂方法
        4.2.3 代谢平衡研究
        4.2.4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4.2.5 大鼠股骨指标测定
        4.2.6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P-Ca 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4.3.2 FEP-Ca 对大鼠钙吸收的影响
        4.3.3 FEP-Ca 对大鼠血液指标的影响
        4.3.4 FEP-Ca 对大鼠骨骼生长的影响
        4.3.5 FEP-Ca 对大鼠骨骼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本章小结
5.鲤鱼卵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纯化鉴定
    引言
    5.1 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试剂与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超滤
        5.2.2 羟基磷灰石层析(HAC)
        5.2.3 脱盐
        5.2.4 分子排阻层析(SEC)
        5.2.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5.2.6 氨基酸序列鉴定
        5.2.7 其它分析方法
        5.2.8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超滤
        5.3.2 羟基磷灰石层析(HAC)分离
        5.3.3 分子排阻层析(SEC)分离
        5.3.4 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
        5.3.5 氨基酸序列鉴定
    本章小结
6.活性肽与钙离子结合机理探讨
    引言
    6.1 材料与仪器
        6.1.1 实验材料
        6.1.2 试剂与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质谱分析
        6.2.2 红外光谱分析
        6.2.3 浊度测定
        6.2.4 粒径分析
        6.2.5 电镜分析
        6.2.6 圆二色谱分析
        6.2.7 磷酸钙过饱和溶液配制
        6.2.8 pH 漂移曲线绘制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钙结合位点解析
        6.3.1.1 质谱分析
        6.3.1.2 红外光谱分析
        6.3.2 纳米颗粒形成
        6.3.2.1 纳米颗粒形成可能性判断
        6.3.2.2 纳米颗粒形成确认
        6.3.3 稳定纳米颗粒结构的作用力
        6.3.3.1 pH 对纳米颗粒稳定的影响
        6.3.3.2 尿素对纳米颗粒稳定的影响
        6.3.3.3 SDS 对纳米颗粒稳定的影响
        6.3.3.4 EDTA 对纳米颗粒稳定的影响
        6.3.4 肽与 Ca 结合前后空间结构的变化
        6.3.4.1 红外光谱分析
        6.3.4.2 圆二色谱分析
        6.3.5 抑制磷酸钙结晶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7)白鲢鱼头综合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鱼头开发的研究进展
        1.2.1 鱼头的基本成分
        1.2.2 鱼头开发利用的现状
    1.3 钙制剂的研究现状
        1.3.1 钙的生理功能
        1.3.2 补钙产品的现状
        1.3.3 我国人口的缺钙的现状及原因
        1.3.4 多肽螯合钙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3 课题技术路线
第2章 白鲢鱼头中鱼油的提取、精炼及 EPA、DHA 测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酶解温度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
        2.3.2 酶添加量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
        2.3.3 酶解时间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
        2.3.4 料液比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
        2.3.5 酶解pH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
        2.3.6 鱼油提取工艺参数的正交优化试验
        2.3.7 鱼油精炼前后的理化性质
        2.3.8 气相色谱检测精炼鱼油中 EPA、DHA 的含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白鲢鱼骨脱钙工艺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钙标准曲线的制定
        3.3.2 鱼骨基本组成成分测定
        3.3.3 单因素试验结果
        3.3.4 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步酶解法制备白鲢鱼骨胶原多肽的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酶制剂的选择
        4.3.2 碱性蛋白酶对酶解工艺的影响
        4.3.3 复合蛋白酶对酶解工艺的影响
        4.3.4 双酶联合分步水解鱼骨正交优化
        4.3.5 鱼骨胶原多肽理化性质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白鲢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优化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最佳质量比的确定
        5.3.2 最佳 pH 确定
        5.3.3 最佳螯合时间的确定
        5.3.4 最佳螯合温度的确定
        5.3.5 四因子(1/2 实施)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
        5.3.6 螯合物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白鲢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结构表征及其促细胞增殖作用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实验方法
        6.2.4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基本性质
        6.3.2 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结构表征
        6.3.3 胶原多肽螯合钙对 293Ad5+人肾细胞增殖作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课题总结
    7.1 研究总结
    7.2 课题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8)牡蛎壳组成特性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牡蛎生产和牡蛎壳对环境影响概况
        1.1 牡蛎的生产概况
        1.1.1 世界牡蛎养殖概况
        1.1.2 中国牡蛎养殖概况
        1.1.3 我省牡蛎的加工及废弃牡蛎壳利用情况
        1.2 牡蛎壳对环境影响特点
        1.2.1 污染严重、危害大
        1.2.2 数量众多、分布广
        1.2.3 处理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2 牡蛎壳成分、结构及性能研究进展
        2.1 牡蛎壳的成分研究
        2.1.1 无机成分
        2.1.2 有机成分
        2.2 牡蛎壳的结构
        2.3 牡蛎壳的性能研究
        2.3.1 牡蛎壳的抗菌性能
        2.3.2 牡蛎壳的吸附性
    3 牡蛎壳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3.1 医药领域
        3.1.1 在传统医药中的应用
        3.1.2 在补钙剂开发领域的应用
        3.1.3 作为药物载体
        3.1.4 人工骨材料
        3.2 食品保鲜加工领域
        3.3 农业、水产领域
        3.3.1 土壤调节剂
        3.3.2 缓释肥料的载体
        3.3.3 饲料添加剂
        3.3.4 水产养殖的基质
        3.4 环境保护领域
        3.3.1 除磷
        3.3.2 除重金属
        3.3.3 脱色
        3.3.4 脱硫
        3.5 建材领域
        3.6 其他领域
    4 超微粉碎技术在贝壳类产品加工中应用研究进展
        4.1 超微粉碎技术
        4.2 超微粉碎技术的分类
        4.3 超微粉碎技术在牡蛎壳粉加工中的应用
    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5.1 立题依据
        5.2 研究内容
        5.3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牡蛎壳主要成分及特性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成分分析
        2.1.1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牡蛎壳微量元素测定
        2.1.2 牡蛎壳钙、磷、汞元素测定
        2.1.3 牡蛎壳氨基酸测定
        2.1.4 牡蛎壳的XRD测定
        2.1.5 牡蛎壳的红外测定
        2.1.6 牡蛎壳热稳定性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牡蛎壳钙、磷含量测定
        3.2 牡蛎壳粉微量元素测定
        3.3 牡蛎壳粉重金属元素测定结果
        3.4 牡蛎壳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3.5 牡蛎壳的物相结构测定
        3.6 牡蛎壳粉红外图谱
        3.7 牡蛎壳粉形貌特征
        3.8 牡蛎壳中热稳定性测定
    4 结论
第三章 牡蛎壳超微粉碎工艺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指标测定
        2.2 牡蛎壳高频振动粉碎工艺的确定
        2.2.1 牡蛎壳高频振动超微粉碎的工艺流程
        2.2.2 单因素实验确定高频振动超微粉生产工艺影响因素
        2.2.3 正交试验法优选高频振动超微粉生产工艺
        2.3 牡蛎壳湿法球磨超微粉碎工艺研究
        2.3.1 牡蛎壳湿法球磨粉碎工艺流程
        2.3.2 单因素实验确定湿法球磨超微粉碎生产工艺影响因素
        2.3.3 正交试验法优选牡蛎壳湿法球磨超微粉碎生产工艺
    3 结果与讨论
        3.1 牡蛎壳高频振动粉碎工艺优化
        3.1.1 牡蛎壳含水量对高频振动粉碎效果的影响
        3.1.2 牡蛎壳物料填充率对粉碎效果的影响
        3.1.3 牡蛎壳粉碎时间对粉碎效果的影响
        3.2 牡蛎壳湿法球磨粉碎工艺优化
        3.2.1 湿法球磨时间对粉碎效果的影响
        3.2.2 料水比对湿法球磨粉碎效果的影响
        3.2.3 牡蛎壳物料填充率对湿法粉碎效果的影响
        3.2.4 正交试验优选湿法球磨粉碎工艺
        3.3 不加工方式的牡蛎壳成分对比
    4 结论
第四章 牡蛎壳粉抑菌作用研究
    1 材料、仪器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无菌牡蛎壳粉的制备
        1.3.2 牡蛎壳粉水提物的制备
        1.3.3 菌种活化及菌悬液的制备
        1.3.4 含菌平板的制备
        1.3.5 培养条件
        1.3.6 滤纸片的制备
        1.3.7 堆叠抑菌试验
        1.3.8 牡蛎壳粉水提物抑菌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牡蛎壳粉对细菌的抑菌效果
        2.2 牡蛎壳粉对霉菌的抑制效果
        2.3 牡蛎壳粉水提物的对细菌的抑菌效果
        2.4 牡蛎壳粉水提取物的对霉菌的抑菌效果
    3 结论
第五章 牡蛎壳粉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5.1 牡蛎壳粉对泡菜自然发酵过程的影响研究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与讨论
        5.1.2.1 牡蛎壳粉不同添加量对泡菜发酵过程中pH的影响
        5.1.2.2 牡蛎壳粉不同添加量对泡菜发酵过程中总酸的影响
        5.1.2.3 牡蛎壳粉不同添加量对泡菜发酵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影响
        5.1.2.4 牡蛎壳粉不同添加量对泡菜品质的影响
        5.1.3 结论
    5.2 牡蛎壳粉在桔子汁发酵过程中降酸作用
        5.2.1 材料与方法
        5.2.1.1 实验材料
        5.2.1.2 实验仪器
        5.2.1.3 实验方法
        5.2.2 结果与讨论
        5.2.2.1 牡蛎壳粉对桔子汁发酵过程中糖度的影响
        5.2.2.2 牡蛎壳粉对桔子汁发酵过程中酸度的影响
        5.2.2.3 牡蛎壳粉对桔子汁发酵过程中pH的影响
        5.2.2.4 牡蛎壳粉对桔子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影响
        5.2.2.5 牡蛎壳粉对桔子汁果酒中酒精含量影响
        5.2.2.6 牡蛎壳粉对桔子汁澄清度影响
        5.2.3 结论
    5.3 魔芋凝胶生产工艺及复合凝固剂研究
        5.3.1 材料与方法
        5.3.1.1 材料
        5.3.1.2 试剂
        5.3.1.3 仪器设备
        5.3.1.4 方法
        5.3.2 结果与讨论
        5.3.2.1 不同碳酸钠用量对魔芋凝胶品质的影响
        5.3.2.2 不同改性牡蛎壳粉用量对魔芋凝胶品质的影响
        5.3.2.3 复合凝固剂的研究
        5.3.2.4 采用不同凝固剂的魔芋凝胶红外图谱对比
        5.3.3 结论
第六章 牡蛎壳的吸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6.1 牡蛎壳吸附乙烯性能及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
        6.1.1 材料和方法
        6.1.1.1 材料
        6.1.1.2 主要试剂
        6.1.1.3 试验设备
        6.1.1.4 试验方法
        6.1.2 结果与讨论
        6.1.2.1 牡蛎壳粉对乙烯吸附的影响
        6.1.2.2 牡蛎壳粉对香蕉保鲜的影响
        6.1.3 结论
    6.2 改性牡蛎壳对甲基橙的吸附研究
        6.2.1 实验部分
        6.2.1.1 主要仪器、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6.2.1.2 牡蛎壳预处理
        6.2.1.3 甲基橙标准曲线的绘制
        6.2.1.4 实验方法
        6.2.2 结果与讨论
        6.2.2.1 吸附条件的选择
        6.2.2.2 吸附等温线
        6.2.2.3 热力学吸附的研究
        6.2.2.4 动力学吸附的研究
        6.2.2.5 牡蛎壳的红外表征
        6.2.3 工厂印染废水的处理
        6.2.4 结论
    6.3 改性牡蛎壳粉吸附剂吸附Cr~(3+)的研究
        6.3.1. 实验部分
        6.3.1.1 主要仪器、试剂
        6.3.1.2 牡蛎壳的预处理
        6.3.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6.3.1.4 吸附实验
        6.3.2 结果与讨论
        6.3.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6.3.2.2 吸附条件的确定
        6.3.2.2.1 溶液pH值的影响
        6.3.2.2.2 初始质量浓度的影响
        6.3.2.2.3 吸附时间的影响
        6.3.2.2.4 吸附温度的影响
        6.3.2.3 改性牡蛎壳粉吸附剂对三价铬的静态吸附等温线
        6.3.2.4 改性牡蛎壳粉吸附剂吸附三价铬的热力学性质
        6.3.2.5 改性牡蛎壳粉吸附剂吸附三价铬的动力学性质
        6.3.2.5.1 吸附动力学模型
        6.3.2.5.2 吸附机理
        6.3.2.6 吸附三价铬前后改性牡蛎壳粉吸附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6.3.2.7 含铬废水的处理
        6.3.3 结论
    6.4 牡蛎壳在燃煤固硫中的应用研究
        6.4.1 实验部分
        6.4.1.1 实验方案
        6.4.1.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6.4.1.3 实验装置设计
        6.4.1.4 实验试剂的配置
        6.4.1.5 标准曲线的绘制
        6.4.1.6 固硫效果的评价方法
        6.4.2 结果与讨论
        6.4.2.1 煤中硫含量的测定
        6.4.2.2 碳酸钙作为固硫剂的固硫条件优化
        6.4.2.3 牡蛎壳粉作为固硫剂的固硫条件优化
        6.4.2.4 牡蛎壳与碳酸钙固硫效率比较与分析
        6.4.2.5 牡蛎壳与碳酸钙固硫后废渣的XRD分析
        6.4.2.6 牡蛎壳粉脱硫小试
        6.4.3 结论
    6.5 牡蛎壳综合利用技术应用
        6.5.1 牡蛎壳综合利用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6.5.2 牡蛎壳综合利用技术单级应用效益分析
        6.5.3 牡蛎壳综合利用技术多级应用思路
第七章 全文总结
    1 本研究结论
    2 本研究创新点
    3 本研究还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9)鱼鳞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理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罗非鱼的研究现状
        1.2.1 罗非鱼
        1.2.2 罗非鱼下脚料利用现状
    1.3 鱼鳞的结构与研究现状
        1.3.1 鱼鳞的结构
        1.3.2 鱼鳞的组成
        1.3.3 鱼鳞利用的研究现状
    1.4 钙及补钙制品研究现状
        1.4.1 钙
        1.4.2 钙吸收
        1.4.3 缺钙现状
        1.4.4 补钙制剂
    1.5 促钙吸收肽的研究进展
        1.5.1 肽结合钙机制
        1.5.2 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结构鉴定
        1.5.3 肽与肠道钙吸收的关系
    1.6 钙与机体骨质量的关系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鱼鳞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酶解条件优化
    引言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罗非鱼鱼鳞前处理
        2.2.2 鱼鳞肽的制备
        2.2.3 水解度的测定
        2.2.4 分子量分布测定
        2.2.5 氨基酸分析
        2.2.6 钙离子结合活性的测定
        2.2.7 胶原蛋白含量测定
        2.2.8 其他指标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罗非鱼鱼鳞基本成分分析
        2.3.2 不同酶解方式对鱼鳞肽钙离子结合活性的影响
        2.3.3 酶解条件优化
        2.3.4 酶解过程中的水解度和钙离子结合活性变化
        2.3.5 鱼鳞肽的分子量分析
    本章小结
3.鱼鳞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引言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试剂与仪器
    3.2 方法
        3.2.1 鱼鳞肽的制备
        3.2.2 脱盐
        3.2.3 羟基磷灰石柱层析
        3.2.4 Sephadex G-15 凝胶柱层析
        3.2.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3.2.6 MALDI-TOF-MS/MS 鉴定鱼鳞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结构
        3.2.7 钙离子结合率和半数结合浓度的测定
        3.2.8 超滤
        3.2.9 肽-钙复合物的制备
        3.2.10 红外光谱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羟基磷灰石层析
        3.3.2 凝胶层析
        3.3.3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3.3.4 质谱图
        3.3.5 不同因素对鱼鳞肽与钙离子结合反应的影响
        3.3.6 鱼鳞肽不同分子量组分的钙离子结合率
        3.3.7 红外图谱
    本章小结
4.鱼鳞肽-钙复合物的生理活性研究
    引言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剂与仪器
    4.2 方法
        4.2.1 鱼鳞肽-钙复合物的制备
        4.2.2 动物饲喂方式
        4.2.3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4.2.4 钙表观吸收率
        4.2.5 大鼠股骨指标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鱼鳞肽-钙复合物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4.3.2 鱼鳞肽-钙复合物对钙表观吸收率的影响
        4.3.3 鱼鳞肽-钙复合物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4.3.4 鱼鳞肽-钙复合物对大鼠骨骼生长的影响
        4.3.4.1 大鼠股骨长度、重量及骨密度
        4.3.4.2 大鼠股骨钙含量
        4.3.4.3 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指标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本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利用鳕鱼骨钙粉与人参制备口嚼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水产品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鳕鱼
    1.3 人参
    1.4 鱼油的加工提取技术研究
    1.5 可溶性钙的加工提取技术研究
    1.6 口嚼片的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原料鳕鱼骨成分测定
    3.2 鳕鱼骨中鱼油提取的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分析
    3.3 鳕鱼骨粉中钙提取的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分析
    3.4 鳕鱼骨人参口嚼片配方的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日本从水产品及其废弃物中提取优良补钙剂(论文参考文献)

  • [1]罗非鱼皮胶原降解反应行为及肽钙螯合物制备研究[D]. 张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生物基材料制备纳米碳酸钙工艺研究[D]. 陈磊.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利用金枪鱼加工副产物制备骨粉、胶原多肽及肽钙螯合物研究[D]. 阳丽红.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4]鮟鱇鱼骨的综合利用研究[D]. 何云.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5]湛江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 胡亚丽,周春霞,洪鹏志. 广东农业科学, 2014(20)
  • [6]鲤鱼卵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制备及钙结合机制的研究[D]. 黄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1)
  • [7]白鲢鱼头综合开发与利用[D]. 刘闪. 武汉轻工大学, 2014(04)
  • [8]牡蛎壳组成特性及其综合利用研究[D]. 陈文韬.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9]鱼鳞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理活性研究[D]. 慕现敏.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10]利用鳕鱼骨钙粉与人参制备口嚼片的研究[D]. 高倩倩. 吉林农业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日本从水产品及其废弃物中提取优质钙补充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