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弹丸致伤作用机理及对致伤结果的初步探讨

高速弹丸致伤作用机理及对致伤结果的初步探讨

一、高速投射物伤远达效应的机理及其对伤情转归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贾骏麒[1](2017)在《高速破片的创伤弹道学及其对颞下颌关节创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高能爆炸性武器产生的高速破片已经成为现代战创伤的最主要致伤因素,口腔颌面部具有解剖位置相对暴露和难以通过现有装备得到有效防护两大特点,因而长期以来一直是高速破片伤的好发区。现代战争中造成伤亡最主要的破片类型是高速、高能、小质量预制破片,其对生物体的致伤机制主要包括直接致伤作用、压力波作用和瞬时空腔效应三大方面。影响破片致伤能力的两大要素是其所携带的动能和其向机体组织传递能量的效率,其中,前者的主要受到破片飞行速度的影响,后者的主要受破片的形状系数的影响。颞下颌关节是颌面部的唯一可动关节,承担下颌运动以及咀嚼、吞咽、言语等重要功能,一旦受到外界暴力作用容易出现髁突骨折、关节窝骨折、关节盘挫裂和穿孔、关节囊撕裂、关节韧带断裂、滑膜撕裂等损伤,继而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骨关节炎、关节强直、甚至出现颅中窝骨折,严重影响伤员口颌面部功能和容貌美观,降低生存质量。由于下颌骨作为一个整体的刚性连接作用,当一侧下颌骨或者关节区受到暴力冲击后除可导致受打击侧关节区的损伤外,还常导致对侧关节的间接性损伤。本实验依托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二级轻气炮作为实验加载平台,配以相关力学测量仪器,从高速破片的创伤弹道学和由其所实验方法:在弹道学研究部分,本实验选用订制肥皂块作为靶材料,用二级轻气炮发射订制致颞下颌关节损伤的生物力学效应两个层面对该类战创伤的致伤机制进行研究,为颌面部高速破片伤的研究和临床救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的圆柱形破片对靶体进行正交冲击实验。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分别以破片的飞行速度和破片的长径比作为分组依据。其中,实验一按破片飞行速度分为低速组、中速组和高速组,每组破片的长径比均为1;实验二按破片长径比分为小长径比组、中长径比组和大长径比组,每组速度均为1100m/s。冲击完成后分别测量破片在肥皂靶中所形成弹道的入口直径、最大直径、弹道深度、空腔容积,并观察弹道空腔的缩窄规律。在生物力学研究部分,本实验首先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加载速度和破片长径比作为基础致伤条件,然后利用二级轻气炮发射钢制圆柱形破片对离体新鲜猪头的右侧下颌角部进行侧向正交冲击。在双侧下颌角的破片投射点后下方和额部正中分别布置三个加速度传感器,在双侧髁突颈部布置两个应变片,将上述传感器和应变片通过导线与示波器相连以记录冲击过程中的相应加速度和应变。实验结果:实验一:长径比1:1下不同速度的柱状破片正撞肥皂靶所形成弹道形状大体相同,均为入口大并逐渐缩窄的锥形,弹道的最大直径出现在入口处或者入口附近。其速度越大,所形成弹道入口直径和弹道容积越大,同时弹道也越深。不同速度的破片虽然在侵彻初段形成弹道直径相差巨大,但其在初始段明显收窄,在后段收窄不明显,在末段形态几乎一致。随破片速度增大,其弹道的入口直径、最大直径和弹道容积均有所增大,但弹道深度在中速组和高速组之间的差异很小。实验二:不同长径比的柱状破片正撞肥皂靶所形成弹道形状不同,与长径比为1的破片相比,小长径比破片形成的弹道入口更大、缩减更明显,大长径比破片形成的弹道则入口较小、在初段有小范围膨胀后迅速缩窄。长径比为1的破片其弹道呈锥形,即在入口处最大,然后较均匀的缩窄,至末段呈一狭长的锥形;长径比为2的破片在侵彻初段经历一个短期的膨胀过程,然后开始缩窄,末段与长径比1的破片类似;长径比为0.5的破片其弹道在初段即迅速缩窄,在很短距离内即停止继续侵彻。随着破片的长径比的增大,其弹道入口直径、最大直径减小,弹道深度增大,但中长径比组和大长径比组的破片其弹道深度差异相对较小;弹道空腔容积随长径比不同变化趋势不明显,中长径比组的弹道空腔容积略小于其他两组。实验三:所有组迎弹侧下颌角所受侧向力明显大于对侧;表征颞下颌关节所受侧向损伤的加速度差Δa在迎弹侧明显大于对侧,故迎弹侧颞下颌关节所受侧向损伤明显大于对侧;随着破片速度的增大,迎弹侧髁突-颅部之间加速度差Δa1-3与对侧髁突-颅部之间加速度差Δa2-3之间的比值也相应增大,故更高速的破片对加重迎弹侧颞下颌关节损伤的能力大于对侧;随破片速度的增大,两侧髁突之间加速度差Δa2-3的数值也相应增大,故破片速度越高,侧向应力在一侧下颌骨向对侧传播过程中衰减更加明显。实验四:迎弹侧髁突颈部所受轴向力约为对侧的23倍,其比值明显小于二者所受侧向力的比值;相对于侧向力而言,对侧髁突颈部所受轴向力的衰减仅不足50%;表征颞下颌关节所受轴向压缩性损伤以及对关节盘和关节窝冲击力大小的应变值在迎弹侧大于对侧,故迎弹侧颞下颌关节发生骨折、关节盘挫伤、颅中窝骨折等损伤的风险和严重程度要大于对侧;随着破片速度的增大,双侧髁突颈部应变值也相应增大,故更高速的破片可加重双侧颞下颌关节的损伤;随破片速度的增大,对侧应变值增大的程度大于迎弹侧,故破片速度越高,对侧发生颞下颌关节损伤风险的上升率大于迎弹侧。实验结论:1、二级轻气炮作为颌面部高速破片伤实验加载平台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合相关测量设备可作为此类战创伤研究的标准化实验平台;2、破片速度对其所形成弹道的入口直径、弹道容积影响更大,对弹道深度影响较小。更高速的破片其弹道入口更阔、空腔容积更大、弹道缩窄速率更快,不同速度破片其弹道末段形态相似;3、破片长径比对其所形成弹道的入口直径、弹道深度影响较大,对弹道容积的影响较小。长径比更小的破片其弹道入口更阔、弹道更浅、弹道缩窄速度更快;大长径比破片其弹道最大直径出现在入口深部;4、高速破片侧向冲击猪下颌骨导致迎弹侧颞下颌关节侧向损伤应力显着大于对侧,且这种致伤作用的差距随破片速度的增大而增大;5、高速破片侧向冲击猪下颌骨导致迎弹侧颞下颌关节轴向损伤应力约为对侧2倍,但这种差距随破片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刘苏苏[2](2017)在《轻武器典型杀伤元与靶标相互作用仿真及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战争中,轻武器得到了大量使用,即使在未来海陆空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战场上,轻武器仍将是不可或缺的武器。枪弹是现代轻武器最基本的杀伤元,主要功能是杀伤人员等有生目标。有效地仿真和评估轻武器杀伤元杀伤效应对战伤救治以及枪弹性能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在杀伤元与靶标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实验、仿真和效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及相关平台建设方面还有较大不足,无法满足枪弹迅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开展轻武器杀伤元杀伤效应仿真和评估系统平台建设及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降低利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杀伤元与靶标相互作用的专业性要求,提高用户建模与仿真的效率,开展了基于Visual Basic和APDL的杀伤元侵彻明胶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并基于该方法分析了杀伤元参数对杀伤效应的影响。理论研究了步枪弹在侵彻明胶过程中有效接触面积的变化,通过引入面积分离率的概念和弹头长径比的影响,提出了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与翻转角的关系式,进而建立了基于关系式的步枪弹侵彻明胶的运动方程。考虑弹体姿态与弹头能量释放的关系,基于明胶中步枪弹运动方程建立了明胶瞬时空腔运动模型。利用实验数据和数值仿真结果对新建立的关系式和运动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人体横断面切片图像数据集CVH,构建了三维人体体素模型,结合伤道重建方法、损伤评估准则和人体损伤评估算法,建立了数字化人体损伤模型,可用于定量评估人体被杀伤元击中后的创伤严重程度和组织器官损伤引起的战士战斗力丧失情况。以人体体素模型为模拟靶标,提出了基于数字化人体损伤模型的杀伤元杀伤效能评估方法。此外,将本体技术引入到了人体损伤评估领域,结合SWRL规则和Jess推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人体损伤评估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上述方法和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快速准确地从杀伤效应研究的历史试验数据中得到隐藏的知识,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杀伤效应预测方法,建立了基于K-Means聚类和模糊关联规则的挖掘算法模型。利用该方法对不同杀伤元侵彻肥皂的关联规则进行了挖掘,并对强关联规则进行了验证。设计和开发了轻武器杀伤元杀伤效应仿真与评估系统(Effectiveness Simula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 of Small Arms Ammo,ESAS-SAA),给出了 ESAS-SAA 系统的系统框架、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型,并说明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和实现方法。

张正飞[3](2014)在《轻武器弹药威力评定标准的分析和改进》文中研究表明致伤效应是轻武器弹药定型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现行国军标已经十几年没有改进,而轻武器弹药的种类和技术性能越来越复杂,现行国军标已很难对被试弹药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另外,对于布袋弹、橡皮散弹及软体变形弹等依靠动能致伤的非致命性防暴弹药,国内尚未建立相应的威力评定标准,其具有大动能、低致伤效能的特性,弹药对人员的致伤程度难以定论。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靶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轻武器弹药致伤机制和致伤判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为威力评定标准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通过创伤弹道学对轻武器弹药致伤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结合一些早期观点,以某些典型案例及特有效应为切入点,对轻武器弹药致伤威力的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和分析。2)结合理论分析和靶场试验数据,分别对两大类杀伤判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再认识,证明了以条件杀伤概率为标准的杀伤判据较以动能为标准的杀伤判据更科学,并确定了以其为依据的杀伤威力评定方法。3)结合公安部38mm变形弹及18.4mm布袋弹项目,在国家靶场开展了生物致伤效应实验,通过实验给出了防暴类弹药的威力评定方法,为国军标正式出台提供理论依据。4)长期以来,非致命性弹药威力都是采用实弹射击方式进行考核,不仅经济性差而且耗时耗力。本文初步探究了将计算机数值仿真技术应用于靶场威力试验中,对于计算机仿真替代部分实弹射击威力项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展望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靶场试验中的应用前景。

赵欣[4](2013)在《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军事科技水平的发展,子弹致伤力的大幅度提升,导致四肢枪弹伤在战伤的比率逐渐增高。枪弹对机体的损伤,除枪弹导致的直接弹道损伤外,与原发伤相隔较远的远隔器官也会发生损伤,即远达效应。研究认为,枪弹伤所引发的远达效应主要是由机体应激反应所致[1]。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远达效应的致伤机制已有部分研究报道,但对远隔脏器出现的损伤及其病情进展变化的特点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枪弹伤所致远隔脏器损伤早期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影响这些表现的主要因素尚未见系统报道。该实验在本课题组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观察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诱发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肺损伤早期病理学的变化特点;观察枪击前给予抗损伤药物防护(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维生素C2.0g、地塞米松2.0mg、安络血10mg)后,对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远隔脏器肺损伤的防护效果,为今后筛选预防和早期诊断肢体枪弹伤对肺远达效应损伤的有效指标。本研究拟采用64排螺旋CT,分析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效应损伤早期影像学的改变及其特点;动态检测枪击前以及枪击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内皮素(ET)及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明确这些指标变化与枪击损伤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远达损伤的发生机理,为有效监测、预防和减轻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损伤提供可靠实验依据。目的:明确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肺远达效应的影像学、病理学及生物化学表现特点,探讨肺远达效应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观察抗损伤药物对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肺远达效应的防护效果,为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损伤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一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的远达效应研究健康平原猪12只,雌雄不限,9~12月,45~55kg,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自制木质固定架。实验猪仰卧,将其四肢固定在固定架两侧。复制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动物模型,采用国产81-1式半自动步枪,子弹直径为7.62mm,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VCT(64排螺旋VCT),动物麻醉成功后,在致伤前,先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抽取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用的伤前影像及生化资料。从一侧下肢上段(股动脉前方1.0cm处)肌肉组织丰富处,避开骨骼和大血管,由内向外50cm近距离射击致软组织贯通伤,保证子弹着点准确,对侧衬以自制子弹阻尼装置。致伤后不清创,立即包扎止血,分别于枪击后5min、10min及25min各时间点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血采集,进行血浆ET及COR检测。上述操作结束后,用10%氯化钾10mg心内注射处死动物,即刻开胸,剪断大血管放血,完整取出全肺,一部分肺标本在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一部分肺标本参照影像学显示的病变区取材,进行病理检查。实验二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防护研究健康平原猪24只,雌雄不限,8~12月,40~55kg。动物来源、致伤武器、麻醉及致伤方法均同实验一。实验的动物随机分为药物防护组与实验组,每组12只。药物防护组枪击前3天给予抗损伤药物(每天静脉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维生素C2.0g、地塞米松2.0mg、安络血10mg)。实验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致伤前,所有动物先行胸部VCT扫描及抽取耳缘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用的伤前影像及生化资料。分别于致伤后5min,10min,25min及60min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血采集,进行血浆ET及COR检测。上述操作结束后,方法同实验一,处死动物并进行相关病理检查。结果:1.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可致肺脏远达效应损伤,在VCT图像上表现为双肺出现不同程度的条索状、斑片状及大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欠均匀,周边肺野显示透光度减低,部分肺段出现实变改变。肺间质可见渗出,肺实质亦见炎性渗出,细支气管炎症改变。所有动物均无血气胸表现。2.枪击后猪肺脏大体标本肉眼均可见肺表面大小程度不同的斑片状出血,边界清晰,呈暗红色或鲜红色,未见明显脏层胸膜和肺实质破裂。给予抗损伤药物的防护组猪肺脏大体标本肉眼仅见少量散在红色出血点。光镜下可见猪肺组织弥漫性出血,肺泡腔扩张、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肺泡间隔增厚,呈蜂窝状改变,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肺间质出血、水肿,小叶出血、实变,支气管粘膜组织内可见炎细胞浸润。药物防护组镜下可见猪肺组织内少量出血,仅在少量肺泡腔内查见散在红细胞,肺泡间隔稍增厚,其内伴有少量炎性渗出及少量炎细胞浸润,血管轻度扩张。3.血浆ET及COR水平在枪击后呈明显上升趋势,枪击后各时间点均较枪击前升高,以枪击后10min最为显着(P<0.05)。而药物防护组枪击后血浆ET及COR水平较枪击前均有所增高,但ET无统计学差异(P>0.05),COR在枪击后10min较枪击前增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未防护组(实验组)相比较,增高的程度不显着。结论:1.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可致肺远达效应损伤,早期即可通过胸部VCT发现其影像学改变,病理组织学观察也证实肺部间接损伤的存在,而且影像学的表现与病理改变伤情一致。2.病理学观察及生化研究提示应激反应参与了远达效应致肺损伤的形成过程。3.枪击前给予抗损伤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效应的损伤。

金中[5](2013)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肢体火器伤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stem cells,hUCMSCs)体外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2.采用不同投射物对猪后肢肌肉软组织进行致伤,评估、建立一种局部伤情稳定性高、可重复性好、实战模拟性强的火器伤动物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3.提出一种新的火器伤治疗方法:局部清创引流+局部注射hUCMSCs,并在猪后肢火器伤模型中评价其疗效。方法:1.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健康产妇脐带中分离hUCMSCs,传代培养后光镜下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并检测hUCMSCs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的潜能。2.分别采用“五六”式弹道枪发射7.62mm制式弹及“五三”式滑膛枪发射钢制球形破片射击8只随机分配的长白猪双侧后肢,通过观察伤情、伤道入出口面积、伤道最大横截面积、伤道组织病理学分区,计算伤道组织细菌计数来评价模型伤情的稳定性。3.取长白猪20只,7.62mm制式弹致伤后随机分为2组:手术清创引流+hUCMSCs注射组(A组)、手术清创引流+无菌生理盐水注射组(B组)。通过检测伤道组织细菌量、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伤道愈合情况来评价各组的创伤愈合效果。结果:1.组织块贴壁法分离的hUC-MSCs强表达CD90、CD29、CD73、CD105,弱表达CD106,不表达CD45、CD34及HLA-DR,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骨细胞和软骨细胞。2.两种投射物均可造成伤情稳定且具有良好可重复性的单纯软组织贯通伤,两组间伤道入出口面积无显着差异(p>0.05),但伤道最大横截面积有显着差异(p<0.05),两种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均具有典型火器伤病理学特点,细菌计数检测显示伤道组织污染程度均较重,两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3.致伤后经不同处理, A组的伤道组织细菌量显着低于B组(p<0.05)。两组间震荡区病理学表现不同,A组炎症反应轻于B组,A组伤道愈合效果优于B组。结论:1.组织块贴壁法是一种理想的hUC-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根据这种方法培养出的hUC-MSCs纯度高、生物学特征稳定,可用于后续实验研究。2.2种投射物致伤效果相似,相比之下,采用“五六”式弹道枪发射7.62mm制式弹更适合模拟战时真实伤情,适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3. hUC-MSCs治疗肢体火器伤有效。

雷涛[6](2012)在《下颌骨爆炸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仿真模拟及生物力学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颌面部位置暴露,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均易发生损伤,随着爆炸性武器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恐怖活动的日益猖獗,颌面部特别是下颌骨爆炸伤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颌面部颌面部爆炸伤的研究是颌面部乃至全身创伤研究中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颌面部爆炸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伤的救治及修复重建上,对于爆炸伤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分析等基础研究相对较少。传统的爆炸伤模型虽然可以较真实地模拟人体组织遭受爆炸冲击时的损伤情况,但是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医学伦理的限制,使得传统爆炸伤模型逐渐表现出自身的缺陷。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是一个具有60年发展历史且成熟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在工程机械领域运用非常广泛,现已成为计算机模拟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有限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有40年的历史,在这40年中,有限元技术在医学特别是口腔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的常规方法之一。由于有限元法可以弥补传统的爆炸伤实验在致伤机制研究中的不足,因此,将有限元法运用于颌面部爆炸伤中将有助于深入研究颌面部爆炸伤损伤机制,并能为颌面部爆炸伤致伤部位伤情的快速判断、迅速救治、战时防护以及评估冲击波致伤效应等等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建立猪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爆炸冲击波致伤下颌骨损伤过程,仿真结果与动物实验对比,验证模型及仿真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利用中国可视化数字人(CVH)的头颈部CT数据建立人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不同爆炸条件下冲击波致伤人下颌骨组织的致伤过程及生物力学分布情况,初步探讨爆炸冲击波与机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力学作用及效应。研究方法和结果:1.改良猪下颌骨爆炸伤动物实验模型,用600mg纸质RDX电雷管于15cm和5cm距离致伤猪下颌骨标本的下颌角部位,测量各种致伤参数及致伤过程中猪下颌骨的生物力学变化参数,为分析下颌骨爆炸伤生物力学机制和验证有限元模型和仿真结果提供动物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实验方法重复性好,有效获取计算机动态模拟需要的爆炸致伤、生物力学变化数据。2.将猪下颌骨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数据导入影像处理软件MIMICS中,通过三维重建获得猪下颌骨面网格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导入有限元前处理软件ANSA中,采用六面体为主,结合四面体、五面体的方式建立猪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的猪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单元数为36254,节点数为38875,所有单元均为实体单元。结果表明:该模型单元质量好,与真实标本的几何外形相似程度高,满足仿真模拟要求。3.选择适合的材料模型、生物力学参数及算法,加载与动物实验相似的力学载荷和边界条件,用所建立的猪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在LS-DYNA软件中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比较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动物实验中的实测数据,验证所采用的有限元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有限元方法对下颌骨爆炸伤生物力学作用机制及其效应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能满足下颌骨火器伤生物力学机制研究的要求。4.将中国可视化数字人(Chinese Visible Human, CVH)头面部CT数据导入影像处理软件MIMICS中,通过三维重建获得猪下颌骨面网格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导入有限元前处理软件ANSA中,采用六面体为主结合四面体、五面体的方式建立猪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单元数为26644,节点数为27522,所有单元均为实体单元。结果表明,该模型单元质量好,与真实标本的几何外形相似程度高,满足下步仿真模拟要求。5.在前期猪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拟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材料模型、材料参数、边界条件及算法,对所建立的人下颌骨火器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加载不同的致伤条件(两个致伤部位、三个爆炸当量及三个致伤距离),在LS-DYNA软件中进行仿真计算,动态模拟人下颌骨火器伤的致伤过程、应力、应变传导及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实现CVH下颌骨不同致伤条件下爆炸伤有限元仿真,模拟了下颌骨动态损伤过程和损伤后形态,并且能够动态观察、提取、分析不同部位应力、应变变化及分布情况,从而进行相关的致伤机制的分析和研究。结论:1.成功进行了猪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仿真模拟,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所建模型及所采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明确了在研究爆炸伤生物力学机制方面,有限元方法可以弥补目前爆炸伤研究动物模型的不足。2.成功建立了人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成功模拟了人下颌骨在不同致伤条件下的损伤过程,明确了有限元法在颌面部爆炸伤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以为颌面部爆炸伤致伤机制研究提供参考。3.成功进行了人下颌骨爆炸伤生物力学分析,Von Mises应力及有效应变可作为判断和评价骨组织损伤严重程度的标准之一,也可以作为有限元仿真过程中预测骨组织损伤的指标。4.在下颌骨爆炸冲击波致伤过程中,除直接致伤部位外,双侧髁状突及乙状切迹是高应力、高应变集中区域,也是骨折好发部位。5.本次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和仿真方法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高洁[7](2011)在《PTSD大鼠闯入性记忆神经信息编码及病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由于生命受到威胁、遭遇悲剧导致的精神、躯体症状持续的临床综合征。我国的情况是:伍志刚、张本等分别对洞庭湖严重洪涝灾区成人和唐山大地震所致孤儿PTSD发病率调查情况显示为33.89%和23%。2008年“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幸存者三个月后罹患失眠、梦魇、闪回等PTSD典型症状困扰的人约有18.4 %。可见PTSD的患病与社会因素有直接相关性。因此,PTSD以其发病率高,病程长,疗效差等严重影响创伤救治,业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难点。PTSD最显着特征是闯入性记忆(intrusive memory),表现为不由自主地回想创伤场景(有别于人们正常情况下从记忆中搜索、自主提取相关信息),自发提取创伤性事件信息的每一个成分包括声音、颜色、情景等引发创伤再体验,具有不期而至、无法拒绝的侵入性特点;反复出现有创伤内容的噩梦,伴随持续、重复、强烈的精神痛苦,具有固化性;闯入性记忆导致患者警觉水平持续性升高,出现为防止“触景生情”而表现出持续性回避行为,是PTSD症候群的核心症状,也是PTSD与其他精神障碍(如躯体化障碍、精神异常、焦虑障碍等)的区别点。既往PTSD研究认为:闯入性记忆的表征是记忆紊乱,由特定知觉系统启动。认为PTSD信息加工可能存在创伤信息记忆网络,包括创伤事件的刺激信息、人们对创伤的认知、行为反应信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信息。当创伤事件的提示物激活网络,使信息进入功能区引发闯入性记忆症状,从而启动试图回避和压抑相关信息,导致回避反应症候群出现。然而这些理论都有待结合动物实验进一步从信息加工角度研究其编码过程、记忆现象和影响因素,从而有助于拓展我们对PTSD中复杂记忆现象的理解。海马是应激反应的高位中枢,对情绪、学习、记忆行为起重要作用,也是哺乳动物脑内保持神经再生能力的重要区域。有证据证明,多数PTSD患者并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改变,亦有器质性病理改变。与记忆和情绪反应密切相关的海马区,可因长期的PTSD影响而出现类似萎缩性改变。PTSD中闯入性记忆的发生是否与海马神经元病变有关也有待观察。同时细胞凋亡是一种不同于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是受细胞内源性基因、酶和信号传导途径调控的一个“瀑布式”激活过程,受促凋亡基因与抗凋亡基因的协同作用。非创伤性的外界刺激因素所引起的一些变化,能否导致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PTSD状态下闯入性记忆是否是由于神经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平衡变化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TSD患者存在多项神经电生理指标检测异常,主要表现为对非相关刺激的鉴别能力受损,对创伤特异声音、图像等刺激反应增强,事件相关诱发电位降低,脑电图皮层同步化作用减弱等,皆提示有相关的神经解剖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目前认为额叶、边缘系统(包括海马、杏仁核、隔区、内嗅区等)神经环路可能为其解剖基础。其中海马结构接受来自多感觉系统和高级皮层的输入,在各种感觉信息的整合、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中起重要作用。越战老兵影像学观察显示,患者右侧海马体积较对照组缩小8.0%,左、右侧海马分别缩小26.0%和22.0%,且海马缩小的程度与PTS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提示海马体积缩小仅是PTSD发生的易感因素。杏仁核位于颞叶内有广泛的上下行纤维联系投射到海马、下丘脑、前额叶等,是情绪信息的加工中心,其中基底核与情绪直接相关。从影像学和实验研究提示海马、杏仁核可能参与PTSD闯入性记忆形成。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是从宁夏枸杞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近年研究发现,LBP参与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反应,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护肝、防辐射、抗疲劳、抗肿瘤、抗氧化等功能。有研究报道,LBP可对抗锰中毒小鼠神经元数目减少,改善脑卒中的缺血症状,促进自由基清除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这些都提示LBP在抗应激方面有可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本实验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PTSD动物模型的制备和病理、行为学观测:利用幽闭+电刺激,以及单刺激延时制作PTSD大鼠实验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观测动物运动行为改变及其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改变,获得优化的动物模型;(2)中枢神经系统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再生变化:通过检测PTSD动物模型中海马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和BrdU阳性神经元再生变化,对闯入性记忆形成的神经再生机制进行初步探讨;(3)PTSD动物模型闯入性记忆的神经元电信息线性、非线性特点及其与杏仁核的关系;(4)枸杞多糖在PTSD动物模型中的防治作用:以灌胃法观察应激前后分别预防性和治疗性给予枸杞多糖对PTSD实验动物行为学以及海马神经元再生与凋亡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旨在揭示严重应激影响海马认知功能的机制,以期揭开PTSD的病因、发病机制的关键,并为研究及防治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用幽闭+电击可制备大鼠PTSD模型,导致实验动物处于持续恐惧状态,但不造成实验动物外伤。经行为学检测,发现该PTSD模型可造成动物体重下降,运动减少。动物可表现出再次处于应激环境中的闯入性记忆的干扰化行为:回避行为增强,探索兴趣减弱、焦虑情绪、记忆保持能力下降。空间定位和空间记忆保存能力下降等行为,与临床PTSD行为表现类似。以上均说明本实验制备的PTSD大鼠动物模型与临床表现接近,很好地模拟出含有情绪特征的闯入性记忆,易于操作、重复性好,可靠性高。2.幽闭电击PTSD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的BrdU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门区,应激后1 w持续减少,应激后4 w无阳性细胞。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DG皆有凋亡,应激后1 w凋亡率最高,且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与海马神经元齿状回凋亡率呈负相关。应激4 w后海马体积缩小11.7%,表明可能是应激对海马内环境的改变引发海马神经元凋亡或坏死,以及再生减少从而导致体积缩小。3幽闭电击大鼠在激发闯入性记忆时,检测其麻醉状态下海马神经元自发放电,可表现出海马锥体细胞频率变化,ISI序列复杂度渐进性减少,不规则性减少,优势模式单一化。中间神经元复杂度受应激影响明显,无优势模式。毁损双侧杏仁核后同状态下海马锥体细胞和中间神经元呈一致性变化,表现为复杂度增加,优势模式增加,表明基底外侧核可能在闯入性记忆的启动或者调节中发挥作用,可能存在海马-杏仁核通路。4.本实验通过给予幽闭电击PTSD大鼠预防灌胃3d较低剂量(10 mg/kg)枸杞多糖和应激后治疗性灌胃高剂量灌胃(20 mg/kg)。实验结果证实,枸杞多糖预防性服用,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及行为虽然有降低,但较应激组减轻;高剂量治疗组能够改善PTSD大鼠行为学表现,使之紧张性和焦虑程度下降,有改善PT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效果。同时证实,枸杞多糖可减缓PTS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促进BrdU阳性细胞再生能力恢复。提示,LBP对PTSD发生不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有部分治疗或缓解效果。

张彦旭[8](2011)在《猪后肢枪弹伤所致心肺远达效应的VCT表现与应激反应关系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高速投射物可以导致弹道以外远隔部位脏器的损伤,这种间接损伤在时间上包括瞬时损伤和继发损伤,主要是由枪弹伤的远达效应和机体的应激反应所致。尽管这种间接损伤的致伤机制及其影像学表现已有很多研究,但不同程度的枪弹伤伤情下的远隔脏器损伤程度是否一致;远隔脏器间接伤进展变化的时间特点及损伤早期致伤因素的分析,以及枪弹伤后心脏功能及形态学的影像学变化,还少见报道。由于研究显示计算机容积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VCT)可以准确的反应肢体枪弹伤所致的肺间接伤的病理学特点,以及VCT对于心脏功能及形态的扫描与评价优势[4, 5],本研究通过制作不同伤情的猪后肢枪弹伤模型,利用VCT进行致伤早期多时间点的心肺间接伤形态学观察,并结合机体炎症反应指标(体温、白细胞总数、白介素-6)及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进行分析,为阐明火器伤远隔脏器损伤的发生和演变规律提供实验依据。目的通过研究猪下肢不同伤情枪弹贯通伤,所致肺间接损伤致伤前后不同时间点VCT表现规律,以及心脏冠脉损伤的特点。结合测定炎症反应指标(体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白介素-6)与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探讨下肢枪弹伤所致心肺间接伤的致伤机制,为平战时肢体枪弹伤伤病员的早期全面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4只平原猪,雌性, 5-7个月,35-45kg,在有效固定情况下,采用国产81-1式半自动步枪,7.62mm子弹,根据伤情程度将实验猪分为轻伤组(M):软组织贯通伤,不伤及大血管及股骨;重伤组(S):伤及大血管,造成股骨骨折。两组分别于动物致伤前和致伤后瞬时、10min、40min、6h行胸部增强扫描,M组扫描肺脏同时进行心脏冠状动脉VCT扫描,层厚0.625mm,层距0.625mm,电压120kV,电流450-550mA,按估算法,标准算法分别进行轴位图像重建,重建层厚5mm,层间距0mm,测量时显示的窗位40HU,窗宽350HU;以层厚5mm,层间距0mm进行冠状位重建。分别于枪击前及枪击后瞬时、5min、10min、40min、6h取猪耳缘静脉血,按照实验设计需要进行白细胞总数、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Ⅰ,AngⅠ)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检测,及VCT扫描,静脉采血结束后,处死动物,即刻开胸,留取心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1、结果显示枪击瞬时S组的VCT异常征象的频数均较M组多。创伤瞬时,实验猪的肺间接伤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的渗出、实变、出血和肺间质渗出,伤后10 min可见胸腔积液、细支气管炎,并且上述肺实质变化除实变外,均较创伤瞬时加重;其中肺间质渗出、细支气管炎的发生较瞬时显着增加(P<0.05),但S和M组间未见显着性差异;S组较M组的胸腔积液发生率显着增加(P<0.05)。伤后40min,各种肺间接伤均有发展加重,其中细支气管炎的发生率,S组较M组显着升高(P<0.05)。伤后6h,肺实质和肺间质的损伤进一步加重,S组在渗出、实变、胸腔积液和肺间质渗出的发生率高于M组(P<0.05)。2、实验猪直肠温度在枪击伤后40min内变化不明显,但伤后6h的体温较枪击前上升1℃,M组和S组直肠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但未见组间差异。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在枪击后呈下降趋势,但M组的枪击后各时间点的白细胞总数与枪击前比未见显着性差异,S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在枪击后6h较枪击前显着下降(P<0.05)。枪击后各时间点S组和M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无统计学差异。IL-6水平在枪击后呈上升趋势,S组和M组在枪击后10min后的各时间点IL-6水平均较枪击前显着上升(P<0.05)。此外,S组的IL-6水平在枪击后40min和6h较M组上升显着(P<0.05)。3、M组和S组中均存在IL-6水平变化与肺间接伤损伤程度发展有共同趋势的现象。伤后10 min,随着IL-6水平上升,不同伤情的两组动物肺部间接伤的程度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伤后40min,6h ,渗出、实变和细支气管炎的发展保持和IL-6水平一样的上升趋势,出血和肺间质渗出发展范围变化不明显。4、M组中在枪击后双侧冠状动脉直径减小,10min时所测量直径最小,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统计P﹥0.05。冠状动脉直径的变化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变化趋势与生化指标各个时间点的变化基本一致。5、M组中血管紧张素Ⅰ在枪击前的水平与其他4个时间点比较发生显着变化(P<0.05),伤后40min与伤后5min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合折线图考虑在伤后40min AngⅠ已逐渐接近枪前水平;AngⅡ:枪击前与枪击后10min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的枪击前水平与枪击瞬时、伤后5min和伤后10min之间变化明显,伤后40min与枪击瞬时、伤后5min和伤后10min之间有变化(P<0.05),结合折线图考虑在伤后40min内皮素已基本恢复枪前水平。结论1、猪后肢轻度和重度枪弹伤贯通伤所致的瞬时远隔脏器肺损伤与枪弹伤伤情程度一致。2、枪击猪后肢后,远隔脏器肺部损伤逐渐加重,发展趋势与机体应激性炎症指标变化趋势相一致。3、枪击猪后肢所致的软组织贯通伤(轻度伤)瞬间,在应激反应及冲击波的血流扰动影响下,可导致血管内皮受损,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4、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轻度伤)后所致的远隔心脏冠状动脉的内径最小的时间点与AngⅡ及ET浓度最高值的时间点基本一致,在远达效应对冠脉的影响中,AngⅡ及ET起了重要作用。5、VCT在心脏冠状动脉扫描时对呼吸频率及心率要求较严格,心脏远达效应损伤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256排CT、320排CT及心脏双源CT的使用,在后期实验的不断补充及改进中,我们预计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杨臣礼[9](2011)在《火器—冻复合伤后早期血液心肌酶组合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寒冷地区发生局部战争或恐怖袭击或其他突发事件的客观事实,瞄准寒冷地区防御作战、执行非战争任务,建立火器-冻、冻-火器复合伤动物模型,揭示寒冷地区火器-冻、冻-火器复合伤后早期血液心肌酶组合改变特点和规律。为提高寒冷地区火器-冻、冻-火器复合伤救护水平与制定具体措施,减少因血液心肌酶组合改变所带来的伤亡奠定基础。方法:将30只普通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五组:A火器-冻伤组(n=6),B冻-火器伤组(n=6),C火器伤组(n=6),D冻伤组(n=6),E未受伤对照组(n=6)。各组制备相应的动物模型;(75±50)min后经颈动脉测压管采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分析各组受伤后早期血液心肌酶组合变化。结果:各组动物模型构建成功。A组与对照组E相比:CK、CK-MB、LDH、AST、ALT、α-HBDH升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B组与对照组E相比:CK、CK-MB、LDH、AST、ALT、α-HBDH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C组与对照组E相比:CK、CK-MB、LDH、AST、α-HBDH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ALT虽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ALT有上升趋势;D组与对照组E相比:CK、CK-MB、LDH、AST、ALT、α-HBDH虽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都有上升趋势。A组和B组相比:CK、CK-MB、LDH、AST、ALT、α-HBDH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A、B组与C组相比:CK、CK-MB、LDH、AST、ALT、α-HBDH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A、B组与D组相比:CK、CK-MB、LDH、AST、ALT、α-HBDH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C组与D组相比:CK、CK-MB、LDH、AST、α-HBDH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ALT虽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ALT有上升趋势。结论:火器-冻、冻-火器复合伤不仅有火器伤因素作用,还有低温环境因素作用,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与单一伤相比,火器-冻复合伤后血清心肌酶升高最明显,组织损伤最为严重;冻-火器复合伤后血清心肌酶升高明显,提示组织损伤较为严重;火器伤后血清心肌酶升高,提示组织损伤严重;冻伤后血清心肌酶有升高趋势,提示组织有轻微损伤。

黄剑侯[10](2010)在《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近代战争中脊柱脊髓火器伤约占伤员的0.3-4.6%,在美国,每年因火器伤而致脊髓损伤的约占总数的13-17%。脊髓火器伤的特点是病情急、创伤重、变化快,对机体影响比较大,残废率、死亡率均比较高。军事作战及长时间剧烈运动将大量产热,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机体汗液蒸发困难,加之持续暴露于高温环境下接受大量的外加热,导致体热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血液循环衰竭等,进而造成体内温度增高、代谢率增加、体液丧失和内环境失衡紊乱等;在此基础上合并脊髓火器伤,脊髓病理损害将更显着,同时损伤又加重了内环境的紊乱和全身重要脏器的负荷与损害,使脊髓火器伤后伤情更重、更为复杂。我国东南部沿海常形成典型的高温高湿气候,台海的危机、南海领地的保卫,面临着医疗保障的迫切需要。因此脊柱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研究,对于未来南方战区军事作战及伤病员救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1、建立满意的脊髓火器伤模型。2、探讨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早期生命体征和肺功能的变化。3、观察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早期的病理变化。方法1、建立胸腰段猪脊髓火器伤的全瘫模型,进行麻醉和非麻醉下的生命体征观察。2、建立高温高湿条件下胸腰段猪脊髓火器伤的全瘫模型,对动物进行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进行监测及肺部病理学检查。3、对火器伤脊髓进行超微结构改变的及病理学检查(GFAF、NSE、S-100蛋白和CD34)。结果1、麻醉组与清醒组对照研究(1)MAP变化:两组动物伤后MAP进行性下降,在伤后4小时麻醉组MAP下降比清醒组明显。(2)HR变化:两组动物伤后HR进行加快,伤后6h麻醉组的心率加快比清醒组明显。(3)肛温变化:麻醉组伤后平均体温在伤后两小时较伤前下降近2℃。(4)PaO2和PaCO2变化:PaO2在伤后均持续下降,PaCO2在伤后2小时内因过度通气,PaCO2短暂下降,2小时后进行性增高。2、高温高湿环境下脊髓火器伤的生命体征及肺功能变化(1)MAP变化:两组动物伤后MAP均进行性下降(P<0.05)。对照组在伤后两小时与伤前差别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伤后各时间点H组的MAP下降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P<0.05)。(2)HR变化:伤后两组动物的HR都进行加快,与伤前相比,心率在伤后各时间点均与伤前存在差别(P<0.05);H组心率在伤后不同时间变化均比对照组快(P<0.05)。(3)肛温变化:对照组肛温在伤后有轻微波动,但伤后各时间点与伤前比较无差异(P>0.05);H组的平均肛温在伤后进行性增高,伤后6h较伤前增高2.4℃,P<0.05,存在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4)PaO2和PaCO2变化:PaO2在伤后均持续下降(P<0.05)。H组的PaO2在伤后个时间点均比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在伤后2小时内因过度通气,PaCO2短暂下降,2小时后进行性增高,H组PaCO2伤后持续性增高并比对照组组高(P<0.05)。(5)大体标本两组均出现大量点、片状出血,高温高湿环境组出血明显。镜下观察高温高湿组:肺泡结构消失,肺泡上皮溶解变性,可见片状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上皮变性脱失,管腔内出血物及分泌物明显。常温组:肺泡间质血管广泛性充血,肺泡腔大小不一,伴有少量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轻度扩张。3、高温高湿组(H)与常温常湿组(C)损伤脊髓病理改变对照研究(1)光镜检查:两组脊髓硬脊膜血管明显扩张,硬膜下淤血明显,部分蛛网膜破裂,脊髓白质外露,组织疏松、水肿,小血管扩张,伴散在单核细胞浸润,白质轴突以纤维变性为主,病变不明显,脊髓灰质中神经元细胞变性,部分尼氏体消失,严重者神经元消失溶解,形态不规则,部分标本脊髓中央管附近部分组织广泛出血变性,正常结构消失H组病变相对严重。(2)电镜检查:两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细胞核增大,染色质边集部分空洞形成,线粒体轻至重度水肿溶酶体增多,部分细胞内线粒体明显消失;髓鞘板层结构增厚、扭曲、松散、分层、破裂及出现不规则排列,轴索与髓鞘之间由于水肿出现间隙,轴索肿胀,部分轴浆溢出,可见较多水肿、髓内出血、坏死区及炎性细胞浸润。C组明显轻于H组。(3)尼氏体:两组均有损伤表现:出现尼氏体数目的减少、淡染,C组明显轻于H组。(4) NSE:H组表达明显比C组下调。(5) GFAP:H组表达明显比C组上调。(6) S-100:H组表达明显比C组上调。(7)CD34两组均可见零星散在阳性标记物,H组单个视野平均血管数明显少于C组。结论1、麻醉对猪脊髓火器伤早期生命体征存在影响,随着实验动物的体重的增加其伤后早期的存活时间也逐渐延长。2、高温高湿环境下,机体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排热障碍,代偿性出汗排热增加,导致机体代谢率增加、体热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液循环改变等,高温高湿环境引起脊髓火器伤动物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和心率增加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加剧了火器伤所带来的肺功能损害及加重脊髓火器伤的病理损害但脊髓损伤的同时也存在着脊髓损伤的修复。

二、高速投射物伤远达效应的机理及其对伤情转归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投射物伤远达效应的机理及其对伤情转归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破片的创伤弹道学及其对颞下颌关节创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研究
    实验一:破片速度对柱形破片正交侵彻肥皂靶的弹道学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破片长径比对柱形破片正交侵彻肥皂靶的弹道学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高速破片对猪颞下颌关节区侧向损伤生物力学效应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高速破片对猪颞下颌关节区轴向损伤生物力学效应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2)轻武器典型杀伤元与靶标相互作用仿真及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杀伤元侵彻模拟靶标的运动模型
        1.2.2 杀伤元侵彻模拟靶标致伤效应的研究
        1.2.3 杀伤元与模拟靶标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1.2.4 数字化人体模拟靶标发展
        1.2.5 致伤判据研究
        1.2.6 数据挖掘及知识发现在创伤弹道中的应用
    1.3 本文主要内容
2 杀伤元杀伤效应参数化建模及仿真研究
    2.1 概述
    2.2 杀伤元侵彻弹道明胶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2.2.1 基于VB和APDL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2.2.2 有限元参数化模型建立
    2.3 球形破片参数对侵彻明胶靶标作用仿真研究
        2.3.1 参数化模型验证
        2.3.2 球形破片参数对其杀伤效应的影响
    2.4 步枪弹参数对侵彻明胶靶标作用仿真研究
        2.4.1 参数化模型验证
        2.4.2 步枪弹参数对杀伤效应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步枪弹在明胶中运动及瞬时空腔运动模型研究
    3.1 步枪弹侵彻明胶运动模型
        3.1.1 步枪弹头翻转运动
        3.1.2 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理论研究
        3.1.3 步枪弹侵彻明胶运动模型
        3.1.4 模型验证及分析
    3.2 瞬时空腔运动模型研究
        3.2.1 瞬时空腔膨胀理论研究
        3.2.2 瞬时空腔运动模型验证与分析
        3.2.3 步枪弹的瞬时空腔轮廓验证
    3.3 本章结论
4 基于数字化人体损伤模型的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4.1 概述
    4.2 数字化人体损伤模型建立
        4.2.1 基于解剖结构的人体体素模型建立
        4.2.2 基于人体体素模型的伤道建立
        4.2.3 损伤评估准则
        4.2.4 人体损伤评估方法
    4.3 基于数字化人体损伤模型的杀伤元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4.3.1 基于人体损伤模型的杀伤元效能评估原理
        4.3.2 k值和基准的确定
    4.4 基于知识的人体损伤评估方法研究
        4.4.1 基于知识的人体损伤评估模型
        4.4.2 本体论概述
        4.4.3 人体损伤评估的知识库构建
        4.4.4 人体损伤领域本体推理
        4.4.5 基于知识的人体损伤评估实现过程
    4.5 应用实例
        4.5.1 7.62mm步枪弹侵彻人体胸腔部位损伤评估
        4.5.2 5.8mm手枪弹侵彻人体腿部损伤评估
        4.5.3 效能评估实例
        4.5.4 基于知识的人体损伤评估算例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数据挖掘的杀伤效应预测方法与应用
    5.1 聚类算法和关联规则挖掘的理论研究
        5.1.1 关联规则挖掘概念及分类
        5.1.2 Apriori算法描述
        5.1.3 模糊关联规则挖掘
        5.1.4 经典聚类算法
    5.2 基于数据挖掘的杀伤效应预测方法
        5.2.1 数据来源与存储
        5.2.2 数据预处理
        5.2.3 面向杀伤效应预测的挖掘算法
    5.3 基于数据挖掘的杀伤效应预测实例
        5.3.1 破片侵彻肥皂的杀伤效应预测
        5.3.2 枪弹侵彻肥皂的杀伤效应预测
    5.4 规则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轻武器杀伤元杀伤效应仿真与评估系统设计与开发
    6.1 ESAS-SAA系统框架
    6.2 ESAS-SAA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6.3 ESAS-SAA系统功能设计
        6.3.1 ESAS-SAA系统功能模型
        6.3.2 杀伤效应预测功能
        6.3.3 人体损伤评估及杀伤元效能评估功能
        6.3.4 资源管理功能
    6.4 ESAS-SAA系统开发
        6.4.1 参数化建模与仿真模块
        6.4.2 基于理论模型的杀伤效应仿真模块
        6.4.3 基于数据挖掘的杀伤效应预测模块
        6.4.4 基于体素模型的人体损伤和杀伤元效能评估模块
        6.4.5 基于知识的人体损伤评估模块
        6.4.6 资源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轻武器弹药威力评定标准的分析和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方法
    1.4 论文结构和内容
2 轻武器弹药致伤理论基础
    2.1 致伤效应研究的基本方法
        2.1.1 致伤模型的建立
        2.1.2 生物模拟实验的选择和应用
        2.1.3 非生物模拟物的选择
        2.1.4 物理参量的测试
    2.2 致伤机理
        2.2.1 空腔效应
        2.2.2 弹体的直接致伤
        2.2.3 压力波致伤作用
    2.3 非生物模拟
        2.3.1 水中模拟研究
        2.3.2 明胶模拟研究
    2.4 致伤效果的影响因素
        2.4.1 弹体传递的能量
        2.4.2 弹体的稳定性
        2.4.3 弹体的结构特性
3 杀伤判据及杀伤面积评定方法
    3.1 以条件杀伤概率为标准的杀伤判据
        3.1.1 美国 A-S 准则
        3.1.2 国内关于小质量钢质破片对人员的杀伤判据
        3.1.3 杀伤概率与破片速度的关系
    3.2 杀伤面积评定方法
        3.2.1 杀伤面积原理
        3.2.2 杀伤面积计算
    3.3 结果分析
4 非致命性防暴弹药的威力评定
    4.1 38mm 软体变形弹威力评定
        4.1.1 产品的主要性能
        4.1.2 模拟介质试验
        4.1.3 生物致伤效应实验
        4.1.4 致伤效能评估
        4.1.5 结论及建议
    4.2 18.4mm 布袋弹威力评定
        4.2.1 模拟介质试验
        4.2.2 生物致伤实验
        4.2.3 生物实验结果
        4.2.4 根据生物伤情推测到人
        4.2.5 结论及建议
5 威力评定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5.1 基本假设
    5.2 斜侵彻数值模拟
        5.2.1 弹丸和靶标的有限元模型
        5.2.2 网格划分
        5.2.3 弹丸与靶标的材料模型
    5.3 结果分析
    5.4 结论及展望
6 结束语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一 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的远达效应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防护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5)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肢体火器伤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肢体火器伤疗效评估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肢体火器伤的疗效评估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6)下颌骨爆炸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仿真模拟及生物力学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前言
实验一 猪下颌骨爆炸伤仿真模拟、验证及生物力学分析的研究
    第一部分 猪下颌骨爆炸伤致伤实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猪下颌骨爆炸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猪下颌骨爆炸伤致伤过程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及生物力学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实验二 人下颌骨爆炸伤仿真模拟及生物力学分析的研究
    第一部分 可视化数字人下颌骨三维重建及爆炸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可视化数字人下颌骨爆炸伤致伤过程有限元动态模拟及损伤结果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可视化数字人下颌骨爆炸伤有限元模拟生物力学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颌面部爆炸伤实验研究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7)PTSD大鼠闯入性记忆神经信息编码及病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PTSD 闯入性记忆动物模型的制备和评价
    实验一 幽闭电击大鼠PTSD 模型
        结果
    实验二 单刺激延长应激大鼠PTSD 模型
        结果
    实验三 幽闭电击模型与单刺激延长应激模型的比较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PTSD 大鼠闯入性记忆的海马神经元再生和凋亡机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PTSD 大鼠闯入性记忆的神经信息编码机制
    实验一 幽闭电击致PTSD 大鼠的闯入性记忆的海马神经元信息编码特征
        结果
    实验二 杏仁核毁损对PTSD大鼠闯入性记忆的海马神经元信息编码的影响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枸杞多糖对幽闭电击大鼠PTSD 症状的改善
    实验一 枸杞多糖对幽闭电击致PTSD 大鼠行为学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结果
    实验二 枸杞多糖对幽闭电击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再生和凋亡的影响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创伤后应激障碍闯入性记忆的生物学机制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中枢神经系统冲击波损伤及救治原则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文章、专利及承担课题

(8)猪后肢枪弹伤所致心肺远达效应的VCT表现与应激反应关系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高速枪弹伤
    2 高速枪弹伤致伤瞬时所致的远达效应
    3 远达效应与应激反应的区别、重叠
    4 心肺解剖结构特点、重要性、损伤特点
    5 无创的心肺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
实验一 不同程度猪下肢枪弹伤所致肺间接伤的VCT表现与应激性炎症的关系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VCT冠脉成像与血管活性物质关系的实验研究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9)火器—冻复合伤后早期血液心肌酶组合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火器复合伤的相关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小结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图

(10)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脊髓火器伤模型的建立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二、结果
        (一) 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不同时间点变化
        (二) 平均体温在不同时间点变化
        (三) 血气分析中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变化
        (四) 生存率
        (五) 病理检查
    三、讨论
        (一) 脊髓火器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二) 脊髓火器伤的致伤机制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生命体征及呼吸功能改变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二、结果
        (一) 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不同时间点变化
        (二) 平均肛温在不同时间点变化
        (三) 呼吸频率在不同时间点变化
        (四) 血气分析中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变化
        (五) 肺脏病理改变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改变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二、结果
        (二) 超微结构
        (三) 尼氏染色
        (四) NSE检测
        (五) GFAP检测
        (六) S-100蛋白检测
        (七) CD34检测
    三、讨论
        (一) 高温高湿环境下脊髓火器伤早期的光镜下的改变
        (二) 脊髓火器伤后早期的超微结构改变
        (三) 脊髓枪伤后早期尼氏体的改变
        (四) 高温高湿环境下脊髓火器伤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脊髓火器伤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活动
致谢

四、高速投射物伤远达效应的机理及其对伤情转归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破片的创伤弹道学及其对颞下颌关节创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的研究[D]. 贾骏麒. 第四军医大学, 2017(10)
  • [2]轻武器典型杀伤元与靶标相互作用仿真及评估研究[D]. 刘苏苏.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3]轻武器弹药威力评定标准的分析和改进[D]. 张正飞. 中北大学, 2014(08)
  • [4]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D]. 赵欣.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1)
  • [5]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肢体火器伤的动物实验研究[D]. 金中. 福建医科大学, 2013(01)
  • [6]下颌骨爆炸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仿真模拟及生物力学机制的初步研究[D]. 雷涛. 第三军医大学, 2012(06)
  • [7]PTSD大鼠闯入性记忆神经信息编码及病理机制研究[D]. 高洁. 第三军医大学, 2011(12)
  • [8]猪后肢枪弹伤所致心肺远达效应的VCT表现与应激反应关系的对比研究[D]. 张彦旭. 第四军医大学, 2011(04)
  • [9]火器—冻复合伤后早期血液心肌酶组合变化研究[D]. 杨臣礼. 兰州大学, 2011(10)
  • [10]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实验研究[D]. 黄剑侯. 第二军医大学, 2010(10)

标签:;  ;  ;  

高速弹丸致伤作用机理及对致伤结果的初步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