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管理规范软化现象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指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孔子翔[2](2021)在《多源流理论视阈下我国社会企业政策议程研究》文中指出
郝彦鹏[3](2021)在《作业预算在E采油厂操作成本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我国油气开采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国外石油企业纷纷将预算管理优化作为提高其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国内油气开采企业增储上产与操作成本控制的矛盾不断加剧。2018年12月国家财政部出台《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4号—作业预算》,该指引为我国油气开采企业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强化操作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以E采油厂为案例企业,将作业预算法引入其预算编制流程中,在对作业预算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E采油厂生产管理实践,探讨作业预算法应用的可行性及实效性,力求改善传统预算约束软化现象,发挥预算在成本控制、执行纠偏、绩效考评等方面的功能,满足E采油厂日益精细化的管理需要。本文对E采油厂作业预算操作成本管理研究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第一章绪论,在背景分析和对国内外作业预算理论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研究角度和研究思路;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预算管理及作业预算基本理论的梳理,为下一步研究分析做理论铺垫;第三章主要介绍了E采油厂基本情况、业务流程及操作成本构成,分析E采油厂操作成本预算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E采油厂操作成本作业预算管理体系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作业预算目标和指标确定、作业中心划分及成本动因分析、执行控制和考评;第五章E采油厂操作成本作业预算体系应用,运用企业相关数据,对预算表进行编制,对预算差异和实际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应用保障措施;第六章结论,总结全文观点。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作业预算法的应用可以帮助E采油厂加强操作成本控制,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杨晋凯[4](2021)在《食品安全和消费升级背景下HS公司产品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得到了提高,调味品行业也随之得到了迅速发展,2017~2019年中国调味品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9.5%、10.8%和10.7%。可见调味品产业总体发展趋势强劲,增长速度明显。食醋作为老百姓必不可少的调味品,2018年和2019年的生产总量分别比前一年同比增长6.33%和5.72%,数据显示食醋类产品同样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HS公司是国内“四大名醋”企业之一,虽然凭借着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其他品牌介入以及低端市场的无序竞争,在市场竞争中也逐渐呈现出一些不足或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发挥。本文基于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产品定位理论、产品组合理论、产品创新理论、战略管理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战略管理研究方法以及市场调查研究法,从食品安全和消费升级对HS公司产品战略的影响入手,通过对HS公司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内部环境的SWOT分析,提出了公司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为HS公司制订出合适的产品战略及对应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进而为HS公司产品未来的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力求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明确发展方向,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打破当前发展瓶颈,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寄希望对于其他食醋企业制定产品战略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高迪[5](2021)在《基于QbD理念的组分中药粉体性质-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中药颗粒剂是指将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均匀,制备成为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是现代中药制剂的主要形式之一。与普通中药制粒方法相比,干法制粒无需制软材、挤压制粒、干燥和整粒等过程,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辅料用量少等优点,在中药固体制剂中应用广泛。在干法制粒过程中,中药提取物的粉体性质、工艺参数设定等均与颗粒剂质量密切相关。在现有“经验和试错”的研发及生产模式下,不仅会造成时间和原料的浪费,也难以保证颗粒剂质量的一致性,因此,对中药提取物粉体性质、工艺参数与颗粒剂质量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构建预测模型对于颗粒剂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质量源于设计(Qb D)旨在将药品质量监管体系从过去单纯依赖终产品检验过渡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研究阶段的质量控制,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生产工艺的可调节性。中药提取物由不同类型的成分构成,具有化学成分多样、构成体系复杂的特点,其中黄酮、皂苷及多糖类成分是中药重要的药效组分,不同组分中药原料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其性质的差异性,并将通过工艺过程传递至终产品的质量属性,导致颗粒质量的变化。基于Qb D理念,本课题分别以黄芩、知母及黄芪提取物作为黄酮、皂苷和多糖上述三类组分的模型药物进行干法制粒研究构建设计空间及预测模型,使得产品质控中心前移至原料控制和制药过程控制,以期在节省时间和辅料的同时,为保证中药颗粒剂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提供参考。综上,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基于FMEA的中药干法制粒贝叶斯网络故障诊断研究。采用FMEA辨识并确定中药干法制粒的CPPs,即送料速度、滚轮速度、滚轮压力;基于FMEA构建中药干法制粒贝叶斯故障诊断模型,依据FMEA故障模式的发生度及BN强大的数学逻辑推理计算功能求解故障模式的发生概率,将“颗粒质量不合格”的“Bad”状态值设置为100%,然后更新整个网络的概率参数,在颗粒质量不合格的条件下,“颗粒成型率低”、“颗粒溶化性差”、“颗粒脆碎度差”故障发生概率(Bad)均>50%。因此在后续实验中将颗粒成型率、脆碎度及溶化时间作为颗粒的CQAs,研究工艺及处方因素对中药干法制粒过程的影响。第二部分,基于Qb D理念的黄酮组分中药(黄芩提取物)粉体性质-工艺参数-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及预测模型的构建。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制备干法颗粒,构建设计空间,从中选取控制空间,蒙特卡洛法验证其准确度;采用混料设计制备黄酮组分提取物粉体样品,在该空间中选取具体工艺参数数值制备干法颗粒。综合上述样本数据作为模型数据,将彼此间具有较强相关性的模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进行提取,将重新得到的变量和其他输入变量(包括工艺参数和片状物厚度)分别作为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预测模型的输入层构建模型对粉体性质、工艺参数及干法颗粒质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控制空间选取为5Hz<送料速度<11Hz,15Hz<滚轮速度<27Hz,0kg/cm2<滚轮压力<37kg/cm2,颗粒成型率和溶化时间准确度分别达到100%、99.4%;构建的成型率、溶化时间和脆碎度的PCA-RBFNN预测模型的MRE均在6%范围内,与PCA-BPNN与PCA-GRNN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本章所构建的PCA-RBFNN模型对于黄酮组分提取物颗粒质量具有相对较好的预测精度,能够较准确的对黄酮组分中药干法颗粒的CQAs进行预测。第三部分,基于Qb D理念的皂苷组分中药(知母提取物)粉体性质-工艺参数-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及预测模型的构建。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制备干法颗粒,确定控制空间,蒙特卡洛法验证其准确度;采用混料设计制备皂苷组分提取物粉体样品,在该空间中选取具体工艺参数数值制备干法颗粒。综合上述样本数据作为模型数据,PCA方法处理模型中具有较强相关性的输入指标,构建并验证相应RBFNN的皂苷组分提取物粉体性质-工艺参数-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研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控制空间选取为10Hz<送料速度<26Hz,10Hz<滚轮速度<18Hz,10kg/cm2<滚轮压力<50kg/cm2,颗粒成型率及溶化时间的准确度均达到100%;构建的成型率、溶化时间和脆碎度的PCA-RBFNN预测模型的MRE均在6%范围内,表明本章所构建的PCA-RBFNN模型对于皂苷组分提取物颗粒质量具有相对较好的预测精度,能够较准确的对皂苷组分中药干法颗粒的CQAs进行预测。第四部分,基于Qb D理念的多糖组分中药(黄芪提取物)粉体性质-工艺参数-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及预测模型的构建。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制备干法颗粒,并确定控制空间,蒙特卡洛法验证其准确度;采用混料设计制备多糖组分提取物粉体样品,在该空间中选取具体工艺参数数值制备干法颗粒。综合上述样本数据,PCA方法处理模型中具有较强相关性的输入指标,构建并验证相应RBFNN的多糖组分提取物粉体性质-工艺参数-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研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控制空间选取为10Hz<送料速度<37Hz,7Hz<滚轮速度<19Hz,0kg/cm2<滚轮压力<50kg/cm2,颗粒成型率及溶化时间的准确度分别达到95%、94%;构建的PCA-RBFNN的成型率、溶化时间和脆碎度预测模型的MRE均在6%范围内,表明本章所构建的PCA-RBFNN模型对于多糖组分提取物颗粒质量具有相对较好的网络的预测精度,能够较准确的对多糖组分颗粒剂的CQAs进行预测。第五部分,复方组分中药提取物粉体性质-工艺参数-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的构建。采用混料设计模拟制备不同物理性质的复方组分中药,选择黄酮、皂苷及多糖三种组分中药干法制粒工艺参数控制空间的重叠部分,并从中选取具体的工艺参数制备干法颗粒。运用PCA-RBFNN预测模型研究粉体性质-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间的相关性,PCA方法处理模型中具有较强相关性的输入指标,构建相应RBFNN的复方组分中药提取物粉体性质-工艺参数-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构建的PCA-RBFNN的成型率、溶化时间和脆碎度预测模型的MRE均在7%范围内,能够较准确的预测复方组分中药颗粒剂质量。综上,本文在黄酮、皂苷及多糖三种不同物性的组分中药粉体性质-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模型的预测结果能够对颗粒的成型性、溶化性及机械强度实际结果提供参考,应用Qb D理念,对处方组成及工艺参数设置、调整以确定最佳颗粒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组分中药干法颗粒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新思路。
孙银华[6](2021)在《金平铁矿采场边坡滑坡成因及防治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露天矿山在生产开采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露天矿边坡一旦发生破坏,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边坡地质灾害,如滑坡,其一旦发生滑坡将会给矿山生产企业、附近居民及自然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和损害。因此,矿山边坡滑坡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金平铁矿采场边坡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类似文献资料,采用资料收集、现场地质勘查及In SAR形变监测技术等方法,研究金平铁矿采场边坡滑坡特征,采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分析边坡在天然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对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研究,并采取削坡减载的治理措施对采场边坡滑坡区域进行治理,确保矿山企业的正常安全生产。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采场边坡滑坡位于采场东北侧890m-970m台阶区域范围内,为推移式中层大型滑坡。坡体每年5~10月份受到降雨影响发生位移形变量在全年月份中最大,坡体后缘岩土体稳定性较差,发生较大滑移直至滑坡。诱发滑坡的内在因素是由于松散岩土体的存在,边坡滑坡受到地形地貌的作用影响。采场边坡在开挖挂帮矿过程中,破坏了坡体的力学平衡及其内部渗流通道,在降雨的作用影响下,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容重增大,岩土体发生软化诱发滑坡。(2)通过对采场边坡进行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在天然、暴雨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139、0.926,可知采场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坡体出现部分滑动现象,暴雨影响下处于失稳状态发生滑坡。(3)通过对具有滑坡隐患的930m以上台阶布设排水沟、坡体后缘布设截洪沟及采用削坡减载防治措施对采场边坡加以治理,并对治理后的采场边坡通过数值模拟及In SAR形变监测的方法进行防治效果评价。边坡削坡减载后的安全系数为1.44、治理后的采场边坡相比于未治理前的边坡稳定性提高,并对治理后的采场边坡继续实施In SAR形变监测,可知原滑坡区的沉降已明显减小,部分位置已停止沉降,说明治理效果明显且有效达到治理防护的目的。
费海汀[7](2021)在《苏联式国家与软预算约束——苏联民用核工业的案例》文中指出国家理论研究的前沿主要集中在对个人与机构之间关系的讨论。这其中,公共选择学派的理性人假设做出了显着的理论贡献。但基于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理性人假设很难完全匹配苏联式国家的政治现实。分析苏联式国家中的个人与结构关系,可以尝试直接采用解释此类国家经济运行规律的软预算约束理论作为基础。政治学领域将软预算约束理论应用于分析苏联式国家的典型代表是政党国家模型。这一模型指出,苏联式国家内存在广泛的依附线网络,因此政治精英可以对所在网络内企业有选择地施以软预算约束,而对网络外企业施以硬预算约束,从而增强所在网络的力量。同时,在苏联式国家的政治领域也一样存在"软约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政治精英的"软绩效约束"。此类国家中的软预算约束正是通过"软绩效约束"实现的。但这一模型过于强调个人理性在此类国家中的作用,对组织机构理性重视不足。实际上,在苏联式国家中软预算约束现象存在双重实现机制。一种是通过政治精英的"软绩效约束"带动企业的"软预算约束",另一种则是由于政治精英的"硬绩效约束"导致对其不得不对企业施以"软预算约束"。前者通过个人与网络的途径实现,后者则通过组织与机构的途径实现。苏联民用核工业就是后一种机制运转的典型案例。研究发现,在这一机制中,国家理性首先确定重点发展领域,从而硬化了对相关组织机构与政治精英的"绩效约束"。之后在国家的默许下,再由政治精英主动选择对企业施以"软预算约束"。结果导致这一领域创新缺乏、效率低下,未能实现国家扶持的初衷。苏联式国家的现实条件与历史传统共同决定其一方面很难摆脱发展职能,另一方面又存在积极干预的倾向。对此类国家而言,现实的选项是对政治精英施加差异化的约束政策,根本方案还是需要引进社会的力量,平衡过滤国家干预中的负面成分,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协同治理。
刘洋[8](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田野[9](2020)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文中认为纵观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虚拟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且因其特殊的全球影响力,最终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收缩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的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为化解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及其成效、特别是危机后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受到国际社会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其理论意义主要在于:有助于推动我们对美国产业结构、特别是对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其现实意义则主要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由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处于深度的相互依赖和融合,因此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了深入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对于中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第2章论述和分析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是主导产业;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获得了发展但是其规模和比重低于农业。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代替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呈现出现重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等特点;金融业亦逐渐发展并且出现了金融资本。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服务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制造业依然强大但是其比重则开始下降;特别是随着部分产业的对外转移,整个经济中的实体成分有所减少而虚拟成分则开始增加,但是二者基本上还是平衡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并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因此出现了软化与服务化;但与此同时,产业出现了空心化,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失衡。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一般规律。在产业结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中,资源禀赋、分工状况、贸易条件、市场规模以及需求结构等因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科技进步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科技进步不仅是历次主导产业更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深刻影响着不同时期各个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基于大国开放模式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霸权的出现和不断巩固,使其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即具备了独特的优势;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之前被推崇的结构软化、服务化、技术化相结合的“稳定性较强”的现代型产业结构遭到质疑。论文第3章回顾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阐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特点及其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说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美国利率和资产价格的逆转,直接诱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蔓延导致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的加剧,进一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按照经济学家余永定的观点,此次危机实际上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的危机。危机既具有以往危机的周期性特点,又在传导路径、损失承担、警戒标准和全球扩散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抑制了美国的消费和投资,而且影响了全球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不仅使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持续扩散,金融机构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对虚拟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其内部失衡主要体现在国内投资、消费和储蓄的失衡,以及巨额的财政赤字;而外部失衡则主要体现在持续扩大的经常账户逆差、国际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和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主要体现在总量的不平衡、产业空心化以及经济金融化。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证明了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论文第4章论述和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与措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国家创新战略、清洁替代能源战略以及国家出口战略。其中“再工业化”的提出并非偶然:除了过度依赖金融创新从而导致了经济的过度金融化以外,而且还包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端产业,进而造成了产业发展的“空心化”等问题。国家创新战略对于维持美国在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洁替代能源战略直接推动了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美国从能源替代走向能源独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家出口战略之下的贸易融资便利和商业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危机后美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主要体现在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造业回流”、贸易保护以及移民政策等方面。万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不仅旨在直接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立法提供了基本框架。在“制造业回流”方面,其意图更加明显,手段也更为直接,如规定钢铁原料占比和关税措施等。在贸易保护方面,不仅与欧盟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加剧,而且与中国展开了双边经济关系史上空前的贸易战。其移民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也充分体现出了所谓的“美国优先”。然而,无论是奥巴马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的战略与措施,都由于技术、制度、人力和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原因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论文第5章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不仅厘清了其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与基本情况,而且也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的基本效果进行了检验。就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表现来看,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并未受到危机的严重显影响,但是其第一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第二、三产业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长周期的发展趋势。其就业增长主要出现在第三产业领域,而第一、二产业的就业增加有限;至于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也十分显着。从经济失衡的情况来看,不论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还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而只是有所缓解。在农业方面,危机后美国农业产出和价格下滑,农产品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美国政府不仅维持了较高的支持强度,而且逐步扩大了价格与收入支持、农业保险、食品援助、贸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的覆盖范围,在农业支持政策上做出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场的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中等规模农场数量有不断减少趋势,而特大农场和小微型农场均有所增加。在制造业方面,“制造业回流”等政策推动了制造业产值与利润的恢复与增长,但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则存在显着的非均衡态。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木制品和塑料与橡胶等行业的增长极为显着,而服装与皮革、印刷和原生金属等则出现了下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于促进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着的积极作用,从而部分地验证了这一期间的政策支持效果。在服务业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金融、保险以及房地产业在整体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呈现了波动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使批发零售、运输仓储、信息和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增加值显着减少。从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变化来看,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企业管理和住宿餐饮等行业有较为明显的增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和服务业发展存在均衡关系,并且前者对后者构成了单向的因果关系。论文第6章为全文的结论和启示。作者认为,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符合基本经济规律,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其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尽管美国实施的战略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及其相关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以及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第二,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优势;第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第五,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第六,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的层次水平。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聚焦于美国各产业内部结构的系统分析,把产业内结构作为重要的因素,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观点的创新。本文认为,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失衡,是导致其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是美国经济失衡的表现,更是其结构性原因。本文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是为了重塑实体经济的主导地位以恢复整个经济的均衡发展;然而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调整战略,可能促使美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软化,从而弱化实体经济对经济失衡的修正作用。
郑臻[10](2020)在《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计工作是为国家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状况提供重要依据的工作,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建国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为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顺应新型政府统计工作发展,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为国家各项决策部署提供科学支撑,成为当下党中央高度重视的任务之一。本文基于此背景开展研究,以闽侯县作为案例,分析探讨其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首先阐述了论文涉及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适用性。然后对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实施现状及成效进行介绍评估。接着结合闽侯县第四次经济普查的具体案例,提出现行的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统计数据审核的主动性不强、统计执法手段软化,统计普法形式传统、统计主体间联动与信息共享稍显薄弱、统计调查员费用补助发放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并分析了导致问题的成因,包括统计法治建设、统计体制、统计部门职能、工作落实以及队伍建设的深层次因素。结合案例中体现的问题,提出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的优化对策,一是发挥统计主动性与乡镇力量,强化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二是加大统计执法普法力度,健全统计法治约束机制;三是促进统计各主体联动,加强沟通交流机制建设;四是增加统计调查员绩效考核,优化费用补助发放机制。
二、企业管理规范软化现象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管理规范软化现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作业预算在E采油厂操作成本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预算管理 |
2.1.1 预算定义及功能 |
2.1.2 预算组织体系 |
2.1.3 预算管理体系 |
2.2 作业预算 |
2.2.1 作业预算产生背景 |
2.2.2 作业预算理论依据 |
2.2.3 作业预算基本概念 |
2.2.4 作业预算编制步骤 |
2.2.5 作业预算管理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采油厂操作成本预算管理现状及问题 |
3.1 E采油厂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生产特点及业务流程 |
3.1.3 操作成本构成及项目 |
3.2 E采油厂操作成本预算管理现状 |
3.2.1 预算组织机构 |
3.2.2 预算编制原则 |
3.2.3 预算编制方法 |
3.2.4 预算指标分解 |
3.2.5 预算执行调整 |
3.2.6 预算监控考核 |
3.3 E采油厂操作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预算认识不够全面 |
3.3.2 指标测算不够科学 |
3.3.3 成本控制不够精细 |
3.3.4 考评激励不够完善 |
3.4 E采油厂操作成本实施作业预算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3.4.1 E采油厂操作成本实施作业预算的必要性分析 |
3.4.2 E采油厂操作成本实施作业预算的可行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采油厂操作成本作业预算管理应用设计 |
4.1 作业预算应用思路及内容 |
4.2 作业预算目标及指标 |
4.2.1 作业预算目标确定 |
4.2.2 作业预算指标分解 |
4.3 E采油厂作业中心划分 |
4.3.1 采油生产作业中心 |
4.3.2 注水生产作业中心 |
4.3.3 集输生产作业中心 |
4.3.4 井下作业中心 |
4.3.5 其他辅助生产作业中心 |
4.3.6 动态监测作业中心 |
4.4 E采油厂操作成本动因分析 |
4.4.1 采油作业操作成本动因 |
4.4.2 注水作业操作成本动因 |
4.4.3 集输作业操作成本动因 |
4.4.4 井下作业操作成本动因 |
4.4.5 其他辅助作业操作成本动因 |
4.4.6 动态监测作业操作成本动因 |
4.5 作业预算执行控制 |
4.5.1 作业预算控制步骤 |
4.5.2 作业预算控制内容 |
4.6 作业预算考评 |
4.6.1 考评体系 |
4.6.2 指标选取原则 |
4.6.3 考评指标构建 |
4.6.4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4.6.5 作业预算考评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采油厂操作成本作业预算应用 |
5.1 作业预算表编制 |
5.2 作业预算执行差异分析 |
5.3 作业预算实施效果 |
5.4 E采油厂操作成本作业预算应用保障措施 |
5.4.1 重视成本文化建设 |
5.4.2 加强基础计量工作 |
5.4.3 调整预算管理机构 |
5.4.4 完善预算考评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食品安全和消费升级背景下HS公司产品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产品战略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产品战略的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食醋行业 |
2.1.2 食品安全 |
2.1.3 消费升级 |
2.1.4 产品战略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 |
2.2.2 产品定位理论 |
2.2.3 产品组合理论 |
2.2.4 产品创新理论 |
2.2.5 战略管理分析方法 |
第3章 食品安全和消费升级对HS公司产品战略的影响 |
3.1 HS公司产品战略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1 HS公司简介 |
3.1.2 HS公司产品战略现状与问题分析 |
3.2 食品安全对HS公司产品战略的影响 |
3.2.1 新食品安全法对HS公司产品研发的影响 |
3.2.2 新食品安全法对HS公司产品生产的影响 |
3.2.3 新食品安全法对HS公司产品营销的影响 |
3.3 消费升级对HS公司产品战略的影响 |
3.3.1 绿色天然生态的消费趋势分析 |
3.3.2 消费升级与顾客价值的新认知 |
3.3.3 消费升级对供给与需求方面的影响 |
3.3.4 消费升级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4章 HS公司产品的消费者问卷调查分析 |
4.1 样本基本信息 |
4.2 消费者对HS公司产品认知分析 |
4.2.1 消费者对购买食醋品牌的偏好性 |
4.2.2 消费者对食醋产品种类偏爱性分析 |
4.2.3 消费者购买食醋看重的因素分析 |
4.2.4 消费者选择产品的目的分析 |
4.2.5 镇江香醋的接受程度统计分析 |
4.3 消费者对HS公司产品需求分析 |
4.3.1 消费者与食醋产品需求相关性分析 |
4.3.2 消费者与获取食醋新产品信息渠道的相关性分析 |
4.3.3 消费者与购买产品习惯相关性分析 |
4.3.4 食醋作为礼品选择的市场需求分析 |
第5章 HS公司产品战略环境分析 |
5.1 宏观环境分析 |
5.1.1 政治环境 |
5.1.2 经济环境 |
5.1.3 社会环境 |
5.1.4 技术环境 |
5.2 行业环境分析 |
5.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5.2.2 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
5.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5.2.4 替代品的威胁 |
5.2.5 行业内的竞争 |
5.3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5.3.1 研发能力 |
5.3.2 生产能力 |
5.3.3 管理能力 |
5.3.4 销售能力 |
5.4 SWOT分析 |
5.4.1 优势分析 |
5.4.2 劣势分析 |
5.4.3 机会分析 |
5.4.4 威胁分析 |
5.4.5 SWOT矩阵 |
第6章 HS公司产品战略制定与实施 |
6.1 HS公司产品战略制定 |
6.1.1 产品战略目标 |
6.1.2 市场细分 |
6.1.3 目标市场 |
6.1.4 市场定位 |
6.1.5 战略选择 |
6.2 HS公司产品战略实施 |
6.2.1 产品组合策略 |
6.2.2 产品创新策略 |
6.2.3 产品质量策略 |
6.2.4 产品标准化策略 |
第7章 HS公司产品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7.1 优化组织架构 |
7.2 完善人力资源开发 |
7.3 重构产品创新与研发流程 |
7.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7.5 健全企业平台与信息系统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食醋产品消费者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5)基于QbD理念的组分中药粉体性质-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FMEA的中药干法制粒贝叶斯网络的构建及其故障诊断研究 |
1 FMEA及BN概述 |
1.1 FMEA |
1.2 BN |
1.2.1 原理 |
1.2.2 相关参数的确定 |
2 中药干法制粒过程风险因素的统计分析 |
2.1 中药干法制粒引发因素的统计分析 |
2.1.1 工艺因素 |
2.1.2 处方因素 |
2.1.3 设备因素 |
2.1.4 环境因素 |
2.1.5 人员因素 |
2.2 中药干法制粒的FMEA |
3 基于FMEA的中药干法制粒BN的构建 |
3.1 中药干法制粒主要风险因素的识别与筛选 |
3.2 中药干法制粒BN的构建 |
4 中药干法制粒BN的故障诊断研究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基于QbD理念的黄酮组分中药(黄芩提取物)粉体性质-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及其设计空间的构建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 |
2.1.1 关键工艺参数(CPPs)的确定 |
2.1.2 关键质量属性(CQAs)的测定 |
2.1.3 关键工艺单元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 设计空间的建立 |
2.3 蒙特卡洛法的验证 |
2.3.1 成型率 |
2.3.2 溶化时间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粉体性质-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黄芩混合粉的制备 |
2.2 粉体学性质的测定 |
2.2.1 粉体软化性能 |
2.2.2 粉体均一性能 |
2.2.3 粉体堆积性能 |
2.2.4 粉体流动性能 |
2.2.5 粉体可压性能 |
2.2.6 粉体稳定性能 |
2.3 模型特征数据的提取 |
2.3.1 粉体性质间相关性分析 |
2.3.2 主成分分析(PCA) |
2.3.3 片状物厚度及颗粒CQAs的测定 |
2.3.4 数据的选择及归一化 |
2.4 基于PCA-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干法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2.5 基于PCA-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干法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2.6 基于PCA-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干法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2.7 不同模型预测准确性验证 |
2.7.1 PCA-BPNN预测模型 |
2.7.2 PCA-RBFNN预测模型 |
2.7.3 PCA-GRNN预测模型 |
2.8 不同模型准确性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QbD理念的皂苷组分中药(知母提取物)粉体性质-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及其设计空间的构建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 |
2.1.1 CPPs的确定 |
2.1.2 CQAs的测定 |
2.1.3 关键工艺单元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 设计空间的建立 |
2.3 蒙特卡洛法的验证 |
2.3.1 成型率 |
2.3.2 溶化时间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粉体性质-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知母混合粉的制备 |
2.2 粉体学性质的测定 |
2.3 模型特征数据的提取 |
2.3.1 粉体性质间相关性分析 |
2.3.2 主成分分析 |
2.3.3 片状物厚度及颗粒CQAs的测定 |
2.3.4 数据的选择及归一化 |
2.4 基于PCA-RBFNN的干法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2.5 PCA-RBFNN预测模型的验证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QbD理念的多糖组分中药(黄芪提取物)粉体学性质-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及其设计空间的构建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 |
2.1.1 CPPs的确定 |
2.1.2 CQAs的测定 |
2.1.3 关键工艺单元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 设计空间的建立 |
2.3 蒙特卡洛法的验证 |
2.3.1 成型率 |
2.3.2 溶化时间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粉体性质-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黄芪混合粉的制备 |
2.2 粉体学性质的测定 |
2.3 模型数据的提取 |
2.3.1 粉体性质间相关性分析 |
2.3.2 主成分分析 |
2.3.3 片状物厚度及颗粒CQAs的测定 |
2.3.4 数据的选择及归一化 |
2.4 基于PCA-RBFNN的干法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2.5 PCA-RBFNN预测模型的验证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复方组分中药粉体性质-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复方组分中药混合粉的制备 |
2.2 粉体学性质的测定 |
2.3 模型数据的提取 |
2.3.1 粉体性质间相关性分析 |
2.3.2 主成分分析 |
2.3.3 片状物厚度及颗粒CQAs的测定 |
2.3.4 数据的选择及归一化 |
2.4 基于PCA-RBFNN的干法颗粒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2.5 PCA-RBFNN预测模型的验证 |
3 小结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QbD理念的组分中药干法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金平铁矿采场边坡滑坡成因及防治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3.2 滑坡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区基本概况 |
2.1 矿区地理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环境地质 |
2.2.2 矿区地质 |
2.2.3 区域地质 |
2.2.4 水文特征 |
2.2.5 地震 |
2.2.6 工程地质特征 |
2.3 矿山采矿工艺 |
2.3.1 采场现状 |
2.3.2 采矿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采场边坡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
3.1 滑坡监测 |
3.1.1 InSAR形变监测 |
3.1.2 布设样点 |
3.1.3 滑坡变形特征及趋势分析 |
3.2 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型 |
3.3 滑坡成因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岩土类型和性质 |
3.3.2 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
3.3.3 气象和水文特征 |
3.3.4 其他因素 |
3.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层次分析法(AHP) |
3.4.2 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
3.5 边坡滑坡成因综合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采场边坡滑坡稳定性分析 |
4.1 基于FLAC3D的模拟分析 |
4.1.1 理论基础 |
4.1.2 边坡失稳破坏的判据 |
4.1.3 本构模型与边界条件 |
4.1.4 计算参数的赋值 |
4.1.5 边坡稳定性判别准则 |
4.2 模型构建 |
4.3 天然工况下稳定性分析 |
4.4 暴雨工况下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场边坡防治效果评价 |
5.1 边坡防治原则 |
5.2 滑坡治理措施 |
5.3 排水措施 |
5.4 削坡减载数值模拟分析 |
5.5 监测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7)苏联式国家与软预算约束——苏联民用核工业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绪言:国家理论与苏联式国家 |
二 理论反思 |
(一)理性人假设与苏联式国家:软预算约束理论的可能性 |
(二)政党国家模型及其缺陷 |
(三)模型的补全:软预算约束实现的双重机制 |
三 苏联民用核工业的案例 |
(一)概述:苏联国民经济与民用核工业 |
(二)“绩效约束”的硬化:经济过热与能源缺口 |
(三)“硬绩效约束”到“软预算约束”:反应堆的设计与选择 |
(四)“软预算约束”及其后果:原子能科学家到常规能源工程师 |
四 结论 |
(8)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个案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创新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解读 |
一、新时代 |
二、高新区 |
三、管理体制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第三节 逻辑建构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比照 |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三、研究启示 |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因素分析 |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
一、功能优化 |
二、职能转变 |
三、权力重构 |
四、机构改革 |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转型目标 |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转型策略 |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
第三节 转型保障 |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
1.2.2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1.2.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其措施 |
1.2.4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1.2.5 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
2.1 农业经济时代(1776—1860年)的产业结构 |
2.1.1 农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2.1.2 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2.1.3 服务业及金融业的发展 |
2.2 工业经济时代(1860—1945年)的产业结构 |
2.2.1 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
2.2.2 农业的稳步发展 |
2.2.3 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
2.3 后工业化时代(1945年—1980年代)的产业结构 |
2.3.1 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
2.3.2 制造业相对衰落但仍占据重要地位 |
2.3.3 农业继续发展但是其相对地位开始下降 |
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 |
2.4.1 信息技术产业主导产业结构的变化 |
2.4.2 产业结构趋于软化 |
2.4.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空心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
3.1.1 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 |
3.1.2 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和特点 |
3.2 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 |
3.2.1 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3.2.2 对美国虚拟(金融)经济的影响 |
3.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3.1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
3.3.2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外部失衡 |
3.3.3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措施 |
4.1 奥巴马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
4.1.1 奥巴马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 |
4.1.2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创新战略 |
4.1.3 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战略 |
4.1.4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出口倡议”与贸易保护 |
4.2 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
4.2.1 特朗普政府的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 |
4.2.2 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政策 |
4.2.3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 |
4.2.4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5.1 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 |
5.1.1 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增长表现 |
5.1.2 危机后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变化 |
5.1.3 危机后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变化 |
5.1.4 危机后美国经济失衡的状况 |
5.2 危机后美国农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2.1 农业的总体变化 |
5.2.2 农场及生产条件的变化 |
5.2.3 农业产值与农产品的变化 |
5.3 危机后美国制造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3.1 制造业的总体变化 |
5.3.2 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 |
5.3.3 政府支出与制造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4 危机后美国服务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4.1 服务业的总体变化 |
5.4.2 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 |
5.4.3 政府支出与服务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发展符合基本经济规律 |
6.1.2 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美国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
6.1.3 美国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
6.2 对中国的启示 |
6.2.1 从美国经济的失衡与调整看中国经济的失衡与加剧 |
6.2.2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统计数据质量 |
2.1.2 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现状与成效 |
3.1 闽侯县统计工作总体概况 |
3.2 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现状 |
3.2.1 全过程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
3.2.2 统计法治约束机制 |
3.2.3 统计主体沟通协调机制 |
3.2.4 统计调查员费用补助发放机制 |
3.3 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的实施成效 |
3.3.1 统计数据质量有所保证 |
3.3.2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查成本 |
4 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以第四次经济普查为例 |
4.1 闽侯县第四次经济普查案例 |
4.1.1 案例背景 |
4.1.2 必要性分析 |
4.1.3 可行性分析 |
4.2 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统计数据审核的主动性不强 |
4.2.2 统计执法手段软化,统计普法形式传统 |
4.2.3 统计主体间联动与信息共享稍显薄弱 |
4.2.4 统计调查员费用补助发放标准不一致 |
4.3 问题成因分析 |
4.3.1 统计法治建设程度低 |
4.3.2 统计管理体制仍待完善 |
4.3.3 统计部门职能划分不清 |
4.3.4 统计工作落实存在不足 |
4.3.5 基层统计队伍建设不到位 |
5 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优化对策 |
5.1 总体优化思路 |
5.2 具体优化路径 |
5.2.1 发挥统计主动性与乡镇力量,强化全过程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
5.2.2 加大统计执法普法力度,完善统计法治约束机制 |
5.2.3 加强各部门联动,健全统计主体沟通协调机制 |
5.2.4 增加绩效考核,优化统计调查员费用补助发放机制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企业管理规范软化现象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多源流理论视阈下我国社会企业政策议程研究[D]. 孔子翔. 山东大学, 2021
- [3]作业预算在E采油厂操作成本中的应用研究[D]. 郝彦鹏.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食品安全和消费升级背景下HS公司产品战略研究[D]. 杨晋凯. 扬州大学, 2021(09)
- [5]基于QbD理念的组分中药粉体性质-工艺参数-干法颗粒质量相关性研究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D]. 高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金平铁矿采场边坡滑坡成因及防治效果评价[D]. 孙银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苏联式国家与软预算约束——苏联民用核工业的案例[J]. 费海汀. 世界政治研究, 2021(02)
- [8]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9]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D]. 田野. 吉林大学, 2020(03)
- [10]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优化研究[D]. 郑臻.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