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德兴铜厂铜矿床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演化与成矿关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水飞龙[1](2019)在《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蚀变及伴生元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对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在倡导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新形势下伴生元素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蚀变带与伴生元素作为出发点,对两个矿区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重点研究了:德兴斑岩铜矿的矿床特征,并将矿床与VMS型矿床的各项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对矿床的蚀变带及蚀变岩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主要伴生元素的相关性,运用XRD粉晶衍射方法对比不同蚀变带的矿物和元素特征;对采自铜厂和富家坞矿区蚀变带上含Re的主要矿石-辉钼矿采样进行物相分析,得出了Re等伴生元素在辉钼矿石中具体的赋存形态,为Re等元素综合利用提供依据。两个矿区内矿体分布存在差异,但成矿年代及蚀变矿化的类型基本相同。铜厂及富家坞矿区内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富集,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体部分熔融作用程度不高。伴生元素Au、Ag与蚀变强度、Cu矿化强度正相关。铜厂矿区Au含量为Au岩体>Au围岩,富家坞矿区则相反;两矿区Ag含量均为Ag岩体>Ag围岩;Co元素主要与黄铁矿化相关,与Cu元素含量分布稳定;铜厂矿区的Re与Mo元素于围岩一侧含量高于岩体一侧,富家坞矿区内则相反,Re于岩体一侧含量高于围岩一侧,且与Mo相关性高达0.932,主要集中在斑岩体周围的石英-绢云母化带。物相分析显示铼以四种相态赋存于辉钼矿:七氧化二铼、二氧化铼、三氧化铼和二硫化铼,主要以二氧化铼和二硫化铼的形式存在,后者含量远高于前者。距岩体接触带越近,矿化程度及Re元素含量越高,富家坞矿区样品Re元素含量高于铜厂矿区。结合Au、Ag、Co元素在辉钼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及矿石中C与S含量,及堆浸场中Re等元素的含量特征,为矿石具体加工处理提供了数据参考。
刘志远[2](2005)在《赣东北乐华—德兴成矿带成矿环境与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赣东北乐华—德兴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华南中部多期碰撞造山带。之前对该造山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形成机制、超高压变质岩带的形成地球动力学背景等问题,而对于造山带中大规模成矿作用与造山作用之间联系研究相对较弱。因此,本文以造山作用与成矿作用之间的耦合机制为主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 在深入研究区域构造演化、前震旦纪变质地层、火山岩和岩浆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 在系统分析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基础上,研究了造山带范围内区域构造—岩浆—流体成岩成矿系统组成特征及演化,探讨了造山作用与成岩成矿作用的时空耦合关系。 (3) 将以上研究成果应用到成矿带内成矿预测的实际工作中,优选了成矿远景区和预测找矿靶区。 经过深入系统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新的进展和认识: (1) 确定赣东北乐德成矿带处于华南中部多期碰撞造山带之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亚带及万年构造单元。这一区域自中元古代以来主要经历了晋宁、加里东、印支和燕山期四个构造旋回以及褶皱基底形成、洋陆转化和陆内发展三大阶段,是一个经历多期造山作用的复合体。 (2) 通过对成矿带内金山、乐华、德兴及银山四个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确定了其成因类型。 通过对金山金矿床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的测试分析,首次确定了金山金矿区的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并探讨了热水沉积作用与成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金山金矿床形成演化的全过程:即成矿经历了初始矿源层→区域变质→动力变质→热水沉积→叠加改造五个阶段。 (3) 本文从构造体系、深源岩浆体系和流体体系对成岩成矿的控制作用等三方面对乐德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 由赣东北深断裂带及其衍生的次级构造所组成的构造体系是控制区域地质特征的关键因素。其长期性与脉动性活动的特点,引发中—新元古代大规模海相火山喷发和中生代区域性的Ⅰ型花岗岩浆活动,把深部大量的成矿物质带至地壳浅部,为本区大规模多金属成矿奠定了充分的物质基础;成矿流体体系与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同样密切相关,不同时代的不同成矿作用形成不同成因类型的含矿热流体。
李鹏举[3](2014)在《浙赣皖相邻区燕山期火成岩及氧逸度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表明浙赣皖相邻区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是区域地质历史上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次地质事件。这次岩浆活动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与多金属的富集成矿密切相关。本次研究通过野外勘查、锆石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岩浆氧逸度特征以及构造分析方法等多学科综合研究,以期揭示研究区燕山期火成岩的时空分布、演化序列、物质来源和构造背景;分析燕山期火成岩的岩浆氧逸度特征,讨论不同时期不同构造环境中的岩浆氧逸度特点及相应火成岩的成矿差异;进而探讨火成岩与构造环境的成因联系和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为重塑研究区燕山期构造演化史及发掘潜在金属矿产资源提供佐证。系统野外勘查和详细年龄梳理后,认为燕山期火成岩主要形成于180-140±5Ma和140±5-120Ma两个期次。早期火成岩的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以及二长花岗岩,且以侵入岩最为常见;而晚期火成岩的主要岩性为花岗斑岩、碱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辉绿岩等侵入岩以及大规模层状产出的玄武岩和流纹岩等喷出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分析也证实了两期火成岩的特征迥异:早期酸性火成岩相对低SiO2,高Al2O3,无Eu异常,显示较强的Nb,Ta,Ti负异常,岩石成因类型属于I型或S型,反映了与板块俯冲挤压有关的构造体制;而晚期酸性火成岩高SiO2,低Al2O3,Eu呈强烈负异常,亏损Ba、Sr、P、Ti,岩石成因类型属于高分异的酸性岩或者铝质A型花岗岩,反映了研究区构造体制发生转换,以伸展环境为主。通过测试锆石中稀土微量元素的含量,估算出两期火成岩的氧逸度特征。早期火成岩普遍具有比较高的Ce4+/Ce3+值,反映了岩浆的高氧逸度;而晚期火成岩的Ce4+/Ce3+值普遍偏低,指示了岩浆具有较低的氧逸度。与之对应的是早期的火成岩更富含铜、金、钼、镍等深源元素,而晚期火成岩的铜金钼等元素的含量偏低,故岩浆的高氧逸度于铜金钼等成矿更为有利。结合前人的研究,认为岩浆的高氧逸度往往与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野外的区域构造分析证实,中晚侏罗世研究区发生强烈的挤压事件,形成大规模的逆冲推覆构造,而进入到早白垩世之后,构造反转形成一系列的伸展断陷盆地。结合火成岩组合、沉积建造、变质作用、岩石地球化学等多种要素的联合制约,证明在140±5Ma左右,研究区发生了由挤压到伸展的构造体制转换。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4](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张振亮[5](2003)在《德兴铜厂铜矿非常温常压条件下的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特征及其成矿意义》文中提出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是环太平洋成矿带外带组成部分,位于中国江西省德兴市境内,为着名的德兴铜矿田内的主要矿山。矿床拥有铜金属量520万吨(以铜金属工业品位0.40%计算),钼金属量12.8万吨,伴生硫1757万吨,伴生金215吨,伴生银1279吨(均属可供利用储量),是世界着名的特大型斑岩铜矿之一。大地构造位置处在扬子准地台内江南台隆东段的南缘,区域构造上受江南台隆和钱塘坳陷之间的赣东北深断裂带控制,居于深断裂带的上盘。矿田之所以在德兴地区出现,乃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特定的地质构造和岩浆条件的复合控制下成矿作用的必然产物。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德兴斑岩铜矿以来,先后有多位地质工作者对该矿进行过仔细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尽管德兴斑岩铜矿各热液成矿阶段中形成的石英、硬石膏、萤石、方解石中,均含有丰富的流体包裹体,且包裹体类型多、阶段齐全、大小不一(大的粒径可达40微米,小者不足1微米),但大多数研究并没有系统研究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分布及与成矿的关系等,或者仅仅是蜻蜓点水般地掠过。而在《德兴斑岩铜矿》一书中,朱训等人虽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该矿的包裹体特征如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包裹体类型、盐度及成矿压力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该书在研究流体包裹体时,采用的是包裹体群体分析的方法,如均一温度和爆裂温度的测定;没有按阶段进行分析和研究,也没有对单个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及其它特征进行研究。为了更好地总结和研究斑岩铜矿的流体包裹体特征,促进该类型矿床的普查勘探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常温常压条件下单个流体包裹体的激光拉曼特征研究”的资助下,笔者选择了“德兴铜厂铜矿非常温常压条件下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及其意义”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以石英、方解石为主矿物,采用包裹体群体分析和单个包裹体分析相结合、天然流体包裹体和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研究非常温常压条件下流体包裹体特征,旨在阐述斑岩铜矿成矿作用的过程、成矿物质的迁移和沉淀机制,指导该类型矿床的找矿工作。通过两年多的系统研究,获得以下结论和成果:⑴矿区内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中普遍含有大量流体包裹体,矿床成矿作用与含矿热流体的活动密切相关。包裹体类型多样,气相、液相、气液两相、含子晶多相、含液相CO2的多相包裹体均有出现,表明成矿流体由高温向中高温—中低温—低温演化,为一个复杂的连续反应过程。⑵矿床的成矿温度变化范围较大,斑岩和围岩的蚀变温度范围为110—5500C,部分5500C以上;主要金属硫化物沉淀阶段为石英-硫化物阶段,其含矿热流体的温度变化范围为190—4000C。至少存在两个成矿高峰期:一个为磁铁矿的成矿高峰期,兼有部分黄铁矿、磁黄铁矿、斑铜矿、黄铜矿、辉铋矿等矿物出现,含矿热流体的主要温度范围为300—4000C;另一个为黄铜矿、黄铁矿的成矿高峰期,兼有部分镜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磁铁矿、斑铜矿、辉铋矿等金属矿物出现,含矿热流体的主要温度范围为200—2500C。<WP=7>⑶从矿床的深部到浅部,由斑岩的接触带到接触带的内外两侧,成矿温度逐渐降低。矿液自下向上运移而成矿,越向上,矿液活动越强烈,且斑岩下接触带矿体的成矿温度低于上接触带的成矿温度。从成矿作用早期到晚期,含矿热流体的温度也逐渐降低;具体到每一个成矿阶段,开始时温度较高,结束时温度较低。因此,成矿作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含矿热流体的温度下降过程。⑷含矿热流体的含盐度变化范围为3—65Wt%,个别高于65Wt%,甚至可达82Wt%,高盐度流体范围(即含子晶的多相包裹体分布范围)与工业铜矿体和矿化斑岩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⑸成矿深度为1000—2500米(距当时地表深度);成矿压力变化范围为90—2000个大气压。成矿过程中,含矿热流体曾发生多次减压,并使其液相发生多次沸腾现象。主要成矿作用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进行,到相对开放的条件下结束。⑹据合成流体包裹体研究和铜厂铜矿成矿作用研究,该矿主要成矿阶段的金属硫化物大规模淀积,主要跟流体的混合作用和沸腾作用有关,但混合作用是主因,围岩蚀变和热流体的交代作用是次因,还原硫的参与则是推进剂,沸腾作用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主成矿阶段以前的矿化,主要是跟减温减压引起的沸腾作用有关,但早期的围岩蚀变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⑺包裹体成分分析表明,成矿流体的阴离子成分主要以Cl-、F-、CO32-、HCO3-、SO42-等为主,可能还有部分S2-、HS-等;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H2O、SO2等。阳离子以K+、Na+、Ca2+、Mg2+为主,同时还有部分Fe2+、Fe3+、Cu2+、Cu+、Pb2+、Zn2+等。成矿作用过程中,一般先形成方解石及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等难溶矿物,然后才形成石盐、钾盐等易溶矿物,这也在包裹体子晶的成分上有所表现。在此过程中,流体一般表现为盐度和密度由小到大再变小的演化规律。⑻流体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研究表明,水的OH振动峰的拉曼位移、拉曼强度、半高宽随温度、压力、流体含盐度的变化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温度的降低与盐度的增大,均会导致成矿作用的发生。但总的说来,?
孙海田[6](1984)在《江西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文中认为 江西德兴铜矿曾引起我国地质学者极大的关注,并进行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其中许多研究成果集中综合于《德兴斑岩铜矿》这一专着中。但对赋矿岩石特征、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上,尚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高珍权[7](2002)在《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文中提出本文以东天山(东经88°以东的天山部分)为研究范围,以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为研究方向,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两次进疆先后对卡拉塔格-土屋-沁城铜钼金成矿带的卡拉塔格;康古尔-黄山-镜儿泉铜镍金成矿带中的翠岭金异常区和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铁铜金成矿带的371铜矿点、西北坡铜矿点、17金矿点、9562金矿点、188铜矿点、279金矿点、雅北异常和雅满苏铁矿、景峡、沙泉子和野马山-野马泉综合异常区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室内鉴定测试,综合整理,数据处理,图件编制等工作,在区域成矿的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系统和成矿区带划分;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分析(含典型矿床研究):找矿系统工程学的理论、铜金典型矿床的找矿模型及标志、现代矿体探测学、东天山区域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化探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系统:以及综合运用区域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理论、方法在重点成矿带的找矿和研究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以下新进展、新成果和新突破。 (1)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将研究区及邻域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七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中东天山4个),24个二级构造单元(东天山11个);并以此为基础,将东天山地层分为两个地层区、6个地层分区和9个地层小区:将岩浆岩从北向南划分为7个带:阐明了东天山主要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运动性质,探讨了构造、地层及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在研究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背景特征、不同地质单元微量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的基础上,对东天山的物化探异常进行了分区;为区域成矿学、成矿系统分析和重点成矿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在分析东天山成矿系统和成矿系列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成矿机理首次系统地将以金铜多金属为主的成矿系统划分为岩浆和热液(水)两大基本成矿系统类,结合含矿建造及成矿环境划分出9个成矿系统。根据矿床成因、赋矿地层和矿床种类,将本区与铜多金属有关或相关的铁镁-超铁镁岩类、斑岩热液、喷流沉积、火山热液、岩浆热液-矽卡岩等主要成矿系统和与金有关的剪切带蚀变岩、浅成低温热液、火山-次火山热液、岩浆热液成矿系统进一步分类。以典型矿床为依托,分析了这些重点成矿系统的成矿产物、控矿因素、矿质来源、成矿过程等等。结合成矿的构造背景、构造演化历史和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探讨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化,首次建立了东天山铜矿热液成矿系统类和康古尔-翠岭金成矿亚带金的成矿系统演化模式图。 (3)较系统全面地概述了系统工程学的历史、现状,找矿系统工程学的产生和研究现状,阐述了找矿系统工程学的概念、主要任务、研究意义和基本内容等,探讨了找矿成功的要素和途径。重点研究了找矿模型和现代矿体探测学发展现状和新进展,结合东天山实际,首次提出了卡拉塔格式斑岩型铜矿的找矿模型为“火山机构+斑岩体+环带状杂色蚀变带+铁矾类矿物(针绿矾+高铁叶绿矾)+激电异常”。首次建立了东天山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模型:“喷流沉积岩+火山机构(遥感、物探异常)+化探异常(多元素组合)+铁帽”,总结了该区其它典型铜金矿床找矿模型及标志。 (4)以找矿系统工程学为指导,在研究东天山自然地理景观和景观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戈壁覆盖区和高寒山区自然条件下,化探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首次提出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快速追踪最佳方法是以中等比例尺的沟系(岩石和土壤)测量方法,提出了该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认为岩屑异常的快速查证方法应根据景观条件选择中大比例尺的岩屑、土壤和岩石测量方法,提出了这些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勘查阶段和综合找矿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东天山不同找矿阶段的主要找矿方法和最佳方法组合,首次建立了东天山水系沉积物和岩屑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系统。 (5)通过两次进疆的野外实地调研,新发现沙泉子沙北喷流沉积型铜矿(已达中型规模)、371一西北坡中间地段铜矿化点、168斑岩型铜金矿化点、景峡喷流沉积型铜金矿化点、银邦山东喷流沉积型铜金矿化点、翠岭铁锰碳酸盐化硅化体型金矿化点。 (6)通过野外调研,在银邦山的实地调查中发现了硅质岩和层纹状硅质岩,银邦山一黑沙河地区确认存在两个中酸性火山弯隆,并发现了富硫化物喷流岩和块状硫化物矿化,硫化物纹层硅质岩与富硫化物的中酸性火山岩呈互层产出。这一系列的发现肯定了该区具备寻找火山喷流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条件,是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和金矿成矿十分有利的地段,并有望找到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7)综合大地构造单元性质、成矿控制因素、区域成矿系统和矿床(点)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等,发现本区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区域成矿规律,并将研究区划分为9个主要成矿带、23个成矿亚带和54个成矿(远景)区或矿田。分析了成矿(亚)带成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环境,结合矿产分布情况和化探异常等,对主攻方向和找矿前景进行了评述。选择卡拉塔格一土屋一沁城铜钥金、康古尔一黄山一镜儿泉铜镍金和阿齐山一雅满苏一沙泉子铁铜金成矿带?
王科强[8](2015)在《浙西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成矿作用》文中指出钦—杭成矿带2009年被列入中国重点找矿区带。浙西地区作为钦—杭成矿带东段的一部分,地质背景复杂多样,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内生金属成矿作用与中生代花岗岩类关系密切。论文依托于《江绍拼合带中西段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项目,在3年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利用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常量、微量、稀土)、Rb-Sr、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SHRIMPU-Pb年代学、硫氢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多种研究手段,对区内的典型矿床、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将区内中生代花岗岩类的时空演化、岩浆特征与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阐明区内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作用时空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成果对指导浙西地区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提出浙西地区具有“构造控岩,岩体控矿”的成岩成矿特征。在系统总结区域内岩浆岩年代学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及本次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大量继承性锆石年龄的基础上,重塑了浙西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使得从构造-岩浆演化历史角度上理解浙西地区的成矿作用成为可能。将开化桐村斑岩型钼(铜)矿床、常山里山岭斑岩型铜矿床、常山岩前岩浆热液型钨锡(萤石)矿床、金华银坑斑岩型钼矿床作为典型矿床加以系统研究。利用锆石SHRIMP U-Pb法对常山兰花坞、建德岭后、淳安儒洪(铜山)、遂昌治岭头等内生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进行了准确厘定,使得从成矿空间、成矿时间、成矿物质来源上研究浙西地区的内生金属成矿作用成为可能。利用锆石SHRIMP U-Pb法准确厘定了研究区内中生代与成矿有关花岗岩的形成年龄,首次将浙西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划分为燕山早期第二阶段(172-158Ma)、燕山晚期第一阶段(144~127Ma)、燕山晚期第二阶段(114-108Ma)3期。对各期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岩石类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源区、大地构造背景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起了研究区内岩浆岩的构造—岩石组合框架及时空分布特点,为探讨区内中生代构造一岩浆演化历史及其成岩成矿动力学过程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依据。在进行典型矿床研究、总结区域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基础上,依据成矿系统理论,首次将浙西地区中生代成矿系统分为2个成矿系统类、4个成矿系统和6个矿床系列。建立了燕山期3阶段区域成矿演化模式与找矿模型,指出了浙西地区下一步找矿勘查的主攻矿种和矿床类型。指出从赣东北→浙西→长江中下游→江绍断裂带以东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具有逐渐变新的变化趋势;不同的深部构造背景、成岩过程中幔源物质参与的多寡等造成了3地区的成岩成矿作用各具特色。
华仁民,李晓峰,陆建军,陈培荣,邱德同,王果[9](2000)在《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构造环境和成矿流体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江西德兴地区是我国东部成矿带中的大型矿集区之一 ,集中了铜厂斑岩铜矿、银山多金属矿和金山金矿等大型、超大型矿床。它又处在中国东南部大地构造的关键部位 ,因此 ,对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的研究始终与该地区的构造背景及演化相伴随。目前对该地区构造格局的认识以 NW侧的九岭地体与 SE侧的怀玉地体沿赣东北深大断裂带的碰撞拼贴为主流 ;在这两个地体于晚元古代碰撞拼贴之后 ,该地区所经历的主要是板内 (陆内 )的构造活动。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的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有着成因上的密切联系 ,而德兴地区的中元古界地层成矿元素含量较高 ,不同程度地为本区铜厂、金山、银山等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研究成果已表明不同的矿床有不同的流体过程 :铜厂斑岩铜矿成矿早阶段以岩浆派生流体为主、而晚阶段 (主要成矿阶段 )有大气降水的大量参与 ;银山多金属矿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来源 ;金山金矿的成矿流体则以变质水为重要来源。
朱玉娣[10](2014)在《浙西桐村斑岩钼铜矿含矿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文中提出桐村中型斑岩钼铜矿床地处江山—绍兴断裂带北侧的浙西拗陷,邻近江南台隆。桐村矿区隶属钦州—杭州成矿带,该带汇集了德兴、金山和银山等一大批矿床,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浙江金属矿规模小且贫乏,桐村矿床的发现为浙江多金属找矿提供了现实的研究靶区,深入研究桐村矿床有利于提高对浙西中生代斑岩型矿床的认识。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Rb-Sr、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SHRIMP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Hf同位素地球化学及H、O、S、Pb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研究桐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成矿作用,评价花岗岩含矿性的制约因素,并将其与德兴斑岩铜矿进行全面对比,取得以下进展:(1)SHRIMP锆石U-Pb结果表明,桐村3个岩体形成于中—晚侏罗世,年龄分别为169±2Ma、166±2Ma、157~168Ma。含矿岩体为I型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富集Rb、Ba、K、U、Th等,亏损Nb、Ta、Zr、Hf、HREE等,具弱Eu负异常,显示岛弧特征;(2)桐村花岗岩具低εNd(t)(–5.8~–0.8)、低TDM(0.80~1.95)、高初始87Sr/86Sr比值(0.7038~0.7143)、宽泛的εHf(t)值(–16.1~15.2)和TDM值(0.60~1.79Ga),表明桐村花岗岩形成于中—晚侏罗世岩石圈伸展体制下,热的软流圈地幔加热新元古代岛弧下地壳使其发生部分熔融;(3)流体包裹体与稳定同位素显示,桐村矿床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的水盐流体和CO2三相流体,成矿物质以下地壳为主,部分来自地幔;(4)桐村岩石偏酸、强氧化、高分异、高分离结晶程度,钼铜矿化潜力大;(5)与德兴铜矿的对比表明,岩石偏酸、高分异与较多地壳混染导致桐村矿床以钼为主,低温、低盐度、缺乏沸腾的成矿流体、较低的岩浆温度与较大的成矿深度限制了桐村矿床的规模。本文的主要创新有发现了古元古代(2.3~1.8Ga)及新元古代(~0.8Ga)地壳增生的同位素证据;将中型钼铜矿与超大型铜钼矿进行全面对比,确定了限制矿床矿种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岩浆岩成矿偏爱性。总的来说,桐村矿床的3个杂岩体深部相连,实为同一岩浆源区幕式侵位的结果,形成于中生代岩石圈减薄、下地壳增厚的陆内背景下。成矿深度较大,产出Mo的潜力大于Cu。矿床低温热年代学和熔融包裹体等方面尚待研究。
二、江西德兴铜厂铜矿床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演化与成矿关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德兴铜厂铜矿床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演化与成矿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蚀变及伴生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构造背景 |
1.2.2 岩浆源及岩浆演化 |
1.2.3 成矿物质来源 |
1.2.4 蚀变分带 |
1.2.5 伴生元素 |
1.3 研究思路 |
1.4 工作内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江南台隆 |
2.1.2 江(山)—绍(兴)断裂带 |
2.1.3 赣—杭裂陷带 |
2.1.4 赣东北深大断裂 |
2.2 区域地层 |
2.2.1 中-新元古界地层 |
2.2.2 古生界地层 |
2.2.3 中-新生界地层 |
2.3 岩浆活动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活动与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及蚀变矿化 |
3.5 蚀变矿物XRD粉晶衍射 |
3.5.1 XRD粉晶衍射分析结果 |
3.5.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四章 蚀变分带与成矿流体 |
4.1 蚀变带特征矿物 |
4.2 VMS型矿床蚀变特征 |
4.3 与VMS型矿床特征对比 |
4.3.1 蚀变类型 |
4.3.2 成矿流体来源及运移 |
4.4 对比研究结果 |
第五章 主要伴生元素 |
5.1 伴生元素赋存矿物及相关性 |
5.1.1 伴生元素 |
5.1.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5.2 伴生元素物相分析原理 |
5.2.1 物相分析原理 |
5.2.2 物相分析方法 |
5.3 物相分析结果 |
5.3.1 Au元素 |
5.3.2 Ag元素 |
5.3.3 Co元素 |
5.3.4 Re元素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2)赣东北乐华—德兴成矿带成矿环境与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简史 |
1.2.2 造山带研究现状 |
1.2.3 大规模成矿作用与超大型矿床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指导思想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主要成果 |
1.3.4 技术路线和实物工作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环境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
2.1.1 扬子地块之九岭构造单元 |
2.1.2 华南中部多期碰撞造山带 |
2.1.3 华夏地块之北武夷构造单元 |
2.2 区域地层 |
2.2.1 赣东北前震旦纪地层划分沿革 |
2.2.2 沉积层序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岩浆活动期次 |
2.3.2 岩浆岩的成因及演化 |
2.4 区域地质构造 |
2.4.1 深部构造 |
2.4.2 褶皱构造 |
2.4.3 断裂构造 |
2.4.4 中生代断陷-火山盆地 |
2.5 变质作用 |
2.5.1 区域变质作用 |
2.5.2 动力变质作用 |
2.5.3 接触变质作用与岩浆期后热液蚀变 |
2.6 构造演化 |
2.6.1 多期碰撞造山带 |
2.6.2 构造旋回 |
2.7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7.1 岩石磁性特征 |
2.7.2 岩石密度特征 |
2.7.3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7.4 区域磁异常特征 |
2.8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8.1 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2.8.2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2.8.3 赣东北深断裂带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三章 区域矿床地质 |
3.1 韧性剪切带型金山金矿床 |
3.1.1 矿床地质 |
3.1.2 围岩蚀变及分带 |
3.1.3 矿体特征 |
3.1.4 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类型 |
3.1.5 矿物共生组合及成矿阶段划分 |
3.1.6 矿床地球化学异常 |
3.1.7 矿床成因 |
3.2 海底火山喷流-热水沉积型乐华多金属矿床 |
3.2.1 成矿构造背景 |
3.2.2 赋矿地层及含矿建造 |
3.2.3 控矿构造特征 |
3.2.4 岩浆活动 |
3.2.5 矿体特征 |
3.2.6 热水沉积成矿特征 |
3.2.7 矿床成因 |
3.3 斑岩型德兴铜矿床 |
3.3.1 花岗闪长斑岩 |
3.3.2 矿区地质 |
3.3.3 矿体特征 |
3.3.4 蚀变—矿化分带模式 |
3.3.5 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类型 |
3.3.6 矿物共生组合与成矿期次划分 |
3.3.7 矿床成因 |
3.4 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山多金属矿床 |
3.4.1 火山岩(体)地质 |
3.4.2 矿区地质 |
3.4.3 矿体形态 |
3.4.4 围岩蚀变及矿化分带 |
3.4.5 矿石类型及其结构构造 |
3.4.6 矿物共生组合与成矿阶段划分 |
3.4.7 矿床成因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成矿带构造—岩浆—流体成岩成矿系统及其演化 |
4.1 元古宙成岩成矿体系 |
4.2 古生代成岩成矿体系 |
4.3 中生代成岩成矿体系 |
4.4 成岩成矿系统分析 |
4.4.1 成岩成矿构造体系 |
4.4.2 深源岩浆作用体系 |
4.4.3 成矿流体体系 |
4.5 区域成矿系列 |
4.5.1 元古宙动力变质金成矿系列 |
4.5.2 古生代海底火山喷流—热水沉积锰铅锌银铜成矿系列 |
4.5.3 中生代火山-次火山—斑岩型铜金多金属成矿系列 |
4.5.4 成矿系列之间的联系 |
4.6 小结 |
第五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5.1 成矿规律 |
5.1.1 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
5.1.2 区域成矿时间规律与造山作用的祸合关系 |
5.1.3 德兴地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及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发生 |
5.2 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 |
5.3 小结 |
第六章 成矿预测 |
6.1 成矿带找矿标志 |
6.1.1 区域找矿标志 |
6.1.2 矿床找矿标志 |
6.2 成矿远景区 |
6.3 找矿靶区 |
6.3.1 金山金矿床深部预测找矿靶区 |
6.3.2 朱林预测找矿靶区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博期间的主要成果 |
作者简介 |
图版 |
(3)浙赣皖相邻区燕山期火成岩及氧逸度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来源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及大地构造概况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构造 |
2.3.2 断裂构造 |
2.4 区域岩浆活动 |
2.5 区域矿产 |
2.6 区域地质演化 |
3 火成岩岩石学特征 |
3.1 燕山期火成岩概述 |
3.2 侵入岩 |
3.3 喷出岩 |
4 火成岩年代学研究 |
4.1 样品采集 |
4.2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4 区域火成岩年龄分布 |
5 火成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研究 |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5.2 主量元素特征 |
5.3 稀土元素特征 |
5.4 微量元素特征 |
5.5 Sr-Nd同位素特征 |
5.6 两期火成岩的不同成因 |
6 火成岩与氧逸度 |
6.1 氧逸度的含义 |
6.2 氧逸度的表示方法 |
6.3 氧逸度的计算方法 |
6.3.1 Ce4+/Ce3+法求相对氧逸度 |
6.3.2 锆石Ce异常及锆钛温度求绝对氧逸度 |
6.4 氧逸度与矿产 |
6.5 氧逸度与构造环境 |
6.6 研究区火成岩氧逸度特点 |
6.7 研究区火成岩与矿床关系 |
6.8 研究区火成岩氧逸度与构造环境 |
7 火成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分析 |
7.1 构造环境分析方法 |
7.2 火成岩组合 |
7.3 沉积响应 |
7.4 区域构造 |
7.5 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间 |
7.6 构造体制转换的动力机制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5)德兴铜厂铜矿非常温常压条件下的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特征及其成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德兴铜矿发展概述 |
§1.2 国内外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目的、依据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4.1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2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矿床地质背景及基本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区域地层概述 |
2.1.2 区域地质构造 |
2.1.3 岩浆活动 |
2.1.4 区域金属矿产 |
§2.2 矿床地质特征 |
2.2.1 矿区地层 |
2.2.2 矿区构造 |
2.2.3 岩体特征 |
2.2.4 斑岩铜矿的一般特征 |
2.2.5 矿体特征 |
第三章 铜厂铜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
§3.1 流体包裹体的显微岩相学特征 |
3.1.1 矿物中包裹体的发育情况 |
3.1.2 包裹体分类及分布特征 |
3.1.3 包裹体中子矿物特征 |
§3.2 温度研究 |
3.2.1 均一温度 |
3.2.2 均一温度的空间分布 |
§3.3 包裹体的成分及盐度分析 |
3.3.1 铜厂斑岩铜矿床包裹体内流体液相、气相成分 |
3.3.2 流体包裹体的盐度 |
§3.4 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3.4.1 成矿压力和沸腾现象 |
3.4.2 成矿深度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人工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及其热力学性质 |
§4.1 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概述 |
4.1.1 合成流体包裹体的目的和意义 |
4.1.2 研究现状 |
§4.2 合成实验 |
4.2.1 实验设计依据 |
4.2.2 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 |
§4.3 合成结果的检测 |
4.3.1 样品泄漏情况及包裹体生成情况的检测 |
4.3.2 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检验 |
4.3.3 压力测试 |
4.3.4 合成流体包裹体的密度计算 |
4.3.5 实验结果评估 |
§4.4 合成包裹体的热力学研究 |
4.4.1 合成包裹体中流体的形成机制研究 |
4.4.2 合成包裹体与天然包裹体的热力学对比 |
4.4.3 不同条件下的流体性质 |
第五章 流体包裹体非常温下的拉曼光谱特征 |
§5.1 拉曼光谱概述 |
5.1.1 拉曼光谱的产生与发展 |
5.1.2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 |
5.1.3 拉曼光谱在气液包裹体中的应用 |
5.1.4 拉曼谱图的几个重要参数 |
§5.2 合成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特征 |
5.2.1 水分子中的氢键作用 |
5.2.2 同一包裹体不同测试温度下的拉曼光谱特征 |
5.2.3 温压条件相同,含盐度不同的流体间的拉曼图谱特征 |
5.2.4 实验温度和盐度均相同,而实验压力不同的流体间的拉曼图谱比较 |
§5.3 铜厂铜矿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特征 |
5.3.1 加热条件下的流体拉曼光谱特征 |
5.3.2 冷冻条件下的流体拉曼光谱特征 |
5.3.3 不同温度下的CO2拉曼光谱 |
§5.4 合成包裹体与天然包裹体的拉曼特征相似性 |
§5.5 不同热力学条件下流体性质的变化 |
5.5.1 温度 |
5.5.2 压力 |
5.5.3 流体的含盐度 |
5.5.4 流体的突出变化 |
5.5.5 小结 |
第六章 成矿元素溶解、迁移和沉淀机制初探 |
§6.1 成矿元素的状态 |
6.1.1 高温下成矿流体中水的离解反应 |
6.1.2 含矿流体对金属矿物溶解与沉淀的影响 |
6.1.3 含矿流体中元素状态的探讨 |
§6.2 金属元素迁移方式与沉淀 |
6.2.1 氯和水在金属成矿中的作用 |
6.2.2 成矿物质的迁移方式 |
6.2.3 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机制 |
6.2.4 流体作用对成矿的影响 |
§6.3 成矿流体的P-T-X演化规律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7)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0.1 论文的选题 |
0.2 研究领域的发展史和现状 |
0.2.1 成矿学 |
0.2.2 找矿系统工程学 |
0.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0.4 论文研究过程及主要工作量 |
0.5 主要成果 |
1 东天山大地构造格局、演化与成矿 |
1.1 概述 |
1.2 构造单元的划分 |
1.2.1 东天山主要断裂构造 |
1.2.2 构造单元的划分 |
1.3 东天山主要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运动性质 |
1.3.1 吐哈地块 |
1.3.2 伊犁地块(西天山)及中天山带 |
1.3.3 西南天山带 |
1.3.4 塔里木北缘带 |
1.3.5 北山裂陷带 |
1.4 东天山板块构造运动演化特征 |
1.5 构造与成矿 |
1.5.1 大地构造与成矿 |
1.5.2 不同型式的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
2 区域地层 |
2.1 概述 |
2.2 地层分区 |
2.2.1 天山地层区 |
2.2.2 塔里木地层区(库鲁克塔格地层分区) |
3 岩浆岩与成矿 |
3.1 岩浆岩的分布特征和分带 |
3.2 侵入岩 |
3.2.1 前震旦纪侵入岩 |
3.2.2 加里东侵入岩 |
3.2.3 海西期侵入岩 |
3.3 火山岩 |
3.3.1 哈尔力克火山岩 |
3.3.2 觉罗塔格火山岩 |
3.3.3 北山火山岩 |
3.4 岩浆岩建造与成矿 |
3.4.1 镁铁、超镁铁岩及其含矿性 |
3.4.2 花岗岩与成矿 |
3.4.3 火山岩与成矿 |
4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4.1 区域地球物理场分布特征 |
4.1.1 岩石物理性质概述 |
4.1.2 深部重力异常莫霍面 |
4.1.3 重力场分区 |
4.1.4 磁场分区 |
4.1.5 地壳、上地幔结构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0 研究思路 |
4.2.1 成矿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4.2.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5 东天山区域成矿学特征 |
5.1 区域矿产概述 |
5.2 成矿系统 |
5.2.1 概述 |
5.2.2 东天山成矿系列和成矿系统研究概述 |
5.2.3 成矿系统的类型划分 |
5.3 成矿单元的划分 |
5.4 主要成矿带特征 |
5.4.1 东天山成矿区带 |
5.4.2 库鲁克塔格铜镍金铅锌成矿带 |
5.4.3 北山-双鹰山金铜镍成矿带 |
5.5 东天山成矿带东西分区特征 |
6 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分析 |
6.1 镁铁-超镁铁岩类成矿系统 |
6.1.1 镁铁-超镁铁岩类成矿系统分类 |
6.1.2 铜镍成矿亚系统(黄山式)概述 |
6.1.3 铜镍成矿亚系统(黄山式) |
6.2 斑岩热液成矿系统 |
6.2.1 斑岩型铜矿综述 |
6.2.2 斑岩热液成矿系统分类 |
6.2.3 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亚系统 |
6.3 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铜矿成矿系统 |
6.3.1 喷流沉积成矿系统 |
6.3.2 火山热液成矿系统 |
6.4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矽卡岩型铜矿床系统 |
6.5 铜多金属成矿系统之间的关系 |
6.6 东天山金成矿系统 |
6.6.1 东天山金矿床概述 |
6.6.2 东天山金成矿系统 |
7 东天山找矿系统工程学 |
7.1 找矿系统工程学概述 |
7.1.1 问题的提出 |
7.1.2 找矿系统工程学概念 |
7.1.3 找矿系统工程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
7.1.4 找矿系统工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
7.1.5 找矿成功的要素和途径 |
7.2 找矿模型 |
7.2.1 找矿模型概述 |
7.2.2 找矿模型综述 |
7.2.3 典型铜金矿床找矿模型及标志 |
7.3 现代矿体探测学综述 |
7.3.1 区域勘查方法研究新进展 |
7.3.2 隐伏矿勘查新技术、新方法 |
7.4 东天山区域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 |
7.4.1 新疆区域化探勘查方法技术 |
7.4.2 东天山戈壁覆盖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 |
7.4.3 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快速查证方法 |
7.4.4 东天山化探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系统 |
8 重点成矿(区)带研究 |
8.0 原理和方法 |
8.1 卡拉塔格-土屋-沁城铜钼金成矿带 |
8.1.1 卡拉塔格铜金矿成矿的地质环境 |
8.1.2 卡拉塔格斑岩型铜(金)矿点地质特征 |
8.1.3 针绿矾的特征及其意义 |
8.1.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8.1.5 流体包裹体特征 |
8.1.6 矿床类型与找矿前景 |
8.2 康古尔-黄山-镜儿泉铜镍金成矿带 |
8.2.1 成矿地质背景 |
8.2.2 与康古尔金矿带的成矿环境对比 |
8.2.3 本区现有金矿化类型评析 |
8.2.4 新发现及新认识 |
8.3 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铁铜金成矿带 |
8.3.1 地质概况 |
8.3.2 成矿的地质环境分析 |
8.3.3 371-西北坡铜金矿区 |
8.3.4 沙泉子沙北铜矿床 |
8.3.5 景峡铜异常区 |
8.3.6 野马山--野马泉铁铜铅锌金银成矿区 |
9 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
9.1 主要成果 |
9.1.1 区域地质研究的主要成果 |
9.1.2 区域成矿学和找矿系统工程学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 |
9.1.3 重点成矿带的找矿和研究成果 |
9.2 存在的问题 |
9.3 几点启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版图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浙西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斑岩型铜钼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斑岩铜钼矿床的时空分布 |
1.1.2 成矿矿构造背景与成矿岩浆起源 |
1.1.3 成矿流体起源和演化过程 |
1.1.4 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模式 |
1.2 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3 区域成矿作用研究进展与现状 |
1.4 浙西地区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工作量 |
1.7 样品测试与数据处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概况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地质发展简史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与成矿作用有关的燕山期岩浆岩特征 |
3.1 浙西地区燕山期岩浆岩成岩阶段划分及其时空分布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主量元素特征 |
3.2.2 稀土元素特征 |
3.2.3 微量元素特征 |
3.3 岩浆岩岩石名称与类型划分 |
3.3.1 岩浆岩岩石名称 |
3.3.2 岩浆岩类型划分 |
3.4 岩浆岩源区 |
3.4.1 Rb—Sr同位素示踪 |
3.4.2 微量元素示踪 |
3.5 岩浆作用与成矿 |
3.5.1 氧化态 |
3.5.2 岩浆组成 |
3.5.3 岩浆组成演化度 |
3.5.4 分离结晶作用 |
3.5.5 岩浆温度与岩浆分异程度 |
3.6 岩浆岩侵位的大地构造背景 |
3.7 关于花岗岩成矿的偏爱性 |
3.8 与相邻地区成岩成矿作用的对比研究 |
3.8.1 长江中下游金铜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 |
3.8.2 德兴矿集区成岩成矿作用 |
3.8.3 成岩成矿作用对比 |
3.9 成岩成矿作用的大地构造环境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床地质与含矿岩体地球化学研究 |
4.1 开化县桐村斑岩型钼(铜)矿床 |
4.1.1 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体地质特征 |
4.1.3 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4 矿床成因探讨 |
4.1.5 结论与讨论 |
4.2 常山里山岭斑岩型铜矿床 |
4.2.1 矿区及矿床地质概况 |
4.2.2 花岗斑岩岩石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成岩成矿时代 |
4.2.4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5 岩石成因类型与岩浆源区探讨 |
4.3 常山岩前钨锡多金属矿床 |
4.3.1 矿区地质概况 |
4.3.2 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3 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测定 |
4.4 金华银坑斑岩型钼矿床 |
4.4.1 矿区及矿床地质概况 |
4.4.2 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4.3 稳定同位素与成矿流体特征 |
4.4.4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5 成岩成矿时间 |
4.4.6 结论与讨论 |
4.5 研究区内其他矿床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成矿系统与成矿模式 |
5.1 控矿因素分析 |
5.1.1 地层因素 |
5.1.2 岩浆岩因素 |
5.1.3 构造因素 |
5.2 成矿规律 |
5.2.1 矿床(点)空间展布特征 |
5.2.2 成矿时间演化规律 |
5.2.3 成矿元素空间分布规律 |
5.3 区域成矿系统、成矿系列划分 |
5.4 区域成矿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下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附表 |
(10)浙西桐村斑岩钼铜矿含矿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国内外斑岩钼(铜)矿床研究现状 |
1.1.2 钦杭成矿带浙西段研究进展 |
1.1.3 桐村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工作量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区域构造演化 |
2.1.1 基底构造演化 |
2.1.2 浙西地质发展简史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1.1 寒武系西阳山组( 3x) |
3.1.2 奥陶系 |
3.1.3 第四系(Q)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矿体地质特征 |
3.4.1 矿体产状、规模 |
3.4.2 矿石特征 |
3.4.3 围岩蚀变 |
3.4.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4章 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类岩浆作用 |
4.1 岩相学特征 |
4.2 年代学特征 |
4.2.1 分析方法 |
4.2.2 测试结果 |
4.3 地球化学特征 |
4.3.1 热液蚀变影响 |
4.3.2 主微量元素 |
4.3.3 Sr-Nd 同位素 |
4.3.4 锆石原位 Hf 同位素 |
4.4 岩石成因 |
4.4.1 花岗岩类型 |
4.4.2 构造背景 |
4.4.3 岩浆源区 |
4.4.4 壳幔混合方式及比例 |
4.4.5 成因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
5.1 流体包裹体 |
5.1.1 斑岩钼铜矿床流体包裹体一般特征 |
5.1.2 桐村矿区成矿流体特征 |
5.2 H、O 同位素 |
5.2.1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5.2.2 测试结果 |
5.3 S 同位素 |
5.3.1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5.3.2 测试结果 |
5.4 Pb 同位素 |
5.4.1 测试方法 |
5.4.2 测试结果 |
5.5 成矿作用讨论 |
5.5.1 成矿时代 |
5.5.2 成矿物质来源 |
5.5.3 成矿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讨论 |
6.1 岩浆岩含矿性 |
6.1.1 氧化度 |
6.1.2 组成 |
6.1.3 演化度 |
6.1.4 分离结晶 |
6.1.5 岩浆温度 |
6.2 与德兴斑岩铜矿的对比 |
6.2.1 构造背景 |
6.2.2 成岩成矿时代 |
6.2.3 花岗岩成分、结构、性质 |
6.2.4 成矿流体 |
6.2.5 岩浆源区 |
6.2.6 成矿深度 |
6.2.7 围岩蚀变 |
6.2.8 裂隙密度 |
6.3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与偏爱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表 4-3 桐村矿区岩浆岩 SHRIMP 锆石 U-Pb 测年数据及锆石原位 Hf 数据 |
表 4-4 桐村矿区花岗岩主、微量元素数据 |
表 4-5 桐村矿区花岗岩 Rb-Sr 及 Sm-Nd 同位素数据 |
简介 |
四、江西德兴铜厂铜矿床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演化与成矿关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蚀变及伴生元素研究[D]. 水飞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赣东北乐华—德兴成矿带成矿环境与成矿作用[D]. 刘志远. 东北大学, 2005(11)
- [3]浙赣皖相邻区燕山期火成岩及氧逸度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D]. 李鹏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1)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5]德兴铜厂铜矿非常温常压条件下的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特征及其成矿意义[D]. 张振亮. 中国地质大学, 2003(02)
- [6]江西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J]. 孙海田. 矿床地质, 1984(04)
- [7]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D]. 高珍权. 中南大学, 2002(04)
- [8]浙西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成矿作用[D]. 王科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9]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构造环境和成矿流体研究进展[J]. 华仁民,李晓峰,陆建军,陈培荣,邱德同,王果. 地球科学进展, 2000(05)
- [10]浙西桐村斑岩钼铜矿含矿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D]. 朱玉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