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盛顿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模式和“人机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李妍[1](2021)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研究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形态、劳动形式及资本权力,揭示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同时也聚焦数字劳工的斗争和解放问题,指出要想最终实现人的解放,需要使数字劳动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使数字技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首先,本文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初步展现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数字化生存困境。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批判,发现了资本增殖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本文认为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当下社会仍然适用。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我们发现: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方面与传统资本主义社会是一致的,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数字化的新趋势。这种新趋势表现为数字泰勒主义盛行、生活空间工厂化、生活时间殖民化。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但其实质仍然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呈现出能动与被动、虚拟与现实、平等与剥削之间的三重矛盾。其次,本文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深入分析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形态、劳动形式及资本权力,阐释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新变化。数据商品是数字资本主义社会新的商品形态,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形式表现为“庞大的数据堆积”。数据商品的生产既包括原始数字痕迹的生产,又包括对原始数字痕迹的加工,其中均蕴含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数据商品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仍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数据商品具有个性化定制与标准化逻辑并存、低消耗性与高消耗性并存、共享性与排他性并存的特征。数据拜物教是数字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拜物教形式,它用看似中立的数字技术手段刻意美化和掩盖了其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目的,从而全面支配人的生产和生活。数字劳动是数字资本主义社会新的劳动形式。数字劳动过程表现为强迫性与自愿性并存、劳动对象的非物质性、劳动资料的私人化和集中化并存的特征。数字劳动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原始型数字劳动和加工型数字劳动,从本质上可分为非雇佣数字劳动和雇佣数字劳动。从事原始型数字劳动的劳动者,不以此为职业和谋生手段,是非雇佣数字劳工;从事加工型数字劳动的劳动者,以此为职业和谋生手段,是雇佣数字劳工。数字劳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雇佣数字劳动,还是非雇佣数字劳动,都是被数字资本剥削的“活劳动”。因此,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权力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支配力量。数字资本权力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了对人的更全面、更隐蔽、更彻底的统治。数字圈地运动使得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从而使少数国家和少数资本家得以无偿占有多数国家和多数数字劳工的剩余价值,完成数字资本积累。数字资本一边补充非雇佣数字劳工的数量并使其持续“在线”,扩大对“活劳动”的剥削范围;一边强化对雇佣数字劳工的压榨,加深对“活劳动”的剥削程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榨取所有“活劳动”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最后,本文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聚焦于数字劳工的斗争与解放问题,寻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雇佣数字劳工和非雇佣数字劳工分别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及途径,进行了劳工运动、技术抵抗、舆论传播、社区活动等斗争。这些斗争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组织困难、手段有限、目标模糊、收益不均等困境。尽管如此,我们要看到数字劳工的斗争和解放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局限于其自身,也不能囿于眼前,而是要置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中来理解。数字劳工的斗争和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最终要实现的是人的解放。因此,数字劳工斗争的根本目标不是放弃数字化生存方式和对数字技术的使用,而是使数字劳动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使数字技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归根结底是要打破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孙博雅[2](2020)在《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市更新的规模扩张、内涝问题频发,防洪减灾成为文物建筑整体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文物建筑防洪工程主要针对建筑本体开展,雨洪管理措施单一,防洪效果不显着。随着针对场地中雨洪管理新模式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和针对外环境设计的“预防性保护”要求的提出,外环境中的雨洪管理实践成为更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防洪减灾途径。本文以实现文物建筑雨洪风险的削减、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目标,采用文献综述、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监测的研究方法,借助数字测绘、计算机模拟技术,对雨洪管理在不同类型的文物建筑外环境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文物建筑外环境的形成、主要类型和特征;2)选取典型的文物建筑案例,结合测绘技术和建设指标,综合探索现阶段外环境中存在的雨洪风险和控制需求;3)探讨不同场地条件中雨洪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及其实际应用。论文共分为6章:第1章为绪论,阐述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构建研究框架;第2章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包含论文涉及的理论概念、内容与功能界定,梳理现代雨洪管理理论体系、归纳其在文物建筑外环境实践方法;第3章为案例研究,介绍了调研相关理论、研究目的与意义、案例选择的原则,调查了中、美、德、英等国家降雨事件高发地区的典型文物建筑外环境景观,分析并总结当前针对文物建筑整体性保护的雨洪管理措施应用现状;第4章为范式研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相关规范与现状调查结果,提出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范式与设计策略;第5章为实证研究,论证该计策略在各类型外环境中的应用途径;第6章为结论,总结研究成果与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全文字数约85000字,图表161幅(其中图131幅,表28幅及附表2幅)。
徐金忠[3](2020)在《典型黑土区切沟发育关键驱动因素及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我国商品粮最大生产基地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之一,水土流失威胁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在土地退化最严重表现形式的切沟侵蚀方面,东北黑土区仅次于我国黄土高原,已引起国家关注。然而东北黑土区切沟侵蚀研究起步晚,主要集中在基于遥感解译的切沟分布及危害评价,切沟侵蚀形成发育特征及外营力驱动机制研究薄弱,尚难以对切沟防治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撑。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支持下,本论文选取漫川漫岗黑土区处于活跃发展阶段的典型切沟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摄影为核心的天地一体化空间测量和原位系统观测等方法,研究了切沟形态特征,界定了切沟发展活跃部位并对投影面积和体积进行了量化,深入解析了降雨、融雪、冻融、重力等不同侵蚀营力对东北黑土区切沟这一发展过程的驱动作用。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适用于东北黑土区切沟立体形态天地一体化精准快速测量技术。基于天地一体化测量技术,通过对无人机搭载相机像素、飞行高度、拍摄角度、图像重叠度、地面控制点数量与布设位置等系统对比试验,得出无人机镜头2000万像素、飞行高度10m、影像重叠率70%、地面控制点5个以上条件下,X、Y、Z三个方向的观测误差分别为0.3cm、2.3cm和1.6cm,数据满足1:1000地形图制图要求及切沟立体形态监测定量化精准分析研究需要。综合考虑效率、精度、操作及数据处理难易程度及成本等多方面原因,应用“悟2”无人机结合地面控制点,监测综合效果最优,具有高效率、高精度、无接触的优点。(2)降雨是东北黑土区切沟发育的最主要驱动力,对切沟发育影响最大。东北黑土区侵蚀性降雨绝大多数发生在6-8月期间,2019年降雨期间,沟头溯源侵蚀2.6 m,平均沟深增加0.21 m,两侧沟岸扩张平均宽度为1.61m,切沟投影面积增加46.8m2,体积增加56.4m3。切沟形态变化主要集中于近沟头端,长度约为切沟发展段总长度的1/3。雨季切沟汇水区土壤侵蚀模数1063 t·km-2a-1,超过东北黑土区土壤容许流失量5倍,切沟侵蚀强度属剧烈侵蚀,近80%的径流泥沙来自于切沟侵蚀,表明切沟是研究区产沙的最主要来源。(3)融雪侵蚀是东北黑土区切沟发育不可忽视的因素,但对坡面侵蚀影响不明显。受冬季风力的影响,试验切沟汇水区内积雪分布存在空间异质性。2017年春季融雪历时6天,融雪期间切沟投影面积增加56.7 m2,占原切沟投影面积4.85%;沟头溯源侵蚀2.3 m,占原切沟长度2.98%。融冻初期径流量占融雪径流总量的92.2%,切沟汇水区土壤侵蚀模数为278 t·km-2 a-1,且98%以上的泥沙来自切沟侵蚀,表明融雪侵蚀主要作用于切沟。径流和输沙主要产生于融雪初期,径流流速与气温、泥沙含量与地温均显着相关,但径流流速与泥沙含量未表现出显着相关性。(4)重力和冻融对切沟侵蚀具有耦合作用,取决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换关系。东北黑土区切沟沟岸失稳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受冻融作用形成的沟岸裂缝:2018年4月与2017年10月对比,裂缝总长度增加2.5倍,平均宽度8.0 cm,对比增加60%,平均深度26.3 cm,对比增加58.9%;受重力作用的沟岸融滑:2019年4月融雪结束后观测沟坡两侧共有7处融滑,总面积为254.9 m2,融滑平均落差29 cm,融滑土体所在临空面最小坡度为52°,平均坡度64°,临空面平均植被盖度为17%;受地表径流作用的沟坡融泄:多发生于坡度大于60°且植被盖度小于50%的坡面,2019年观测到典型融泄区域长度11.2 m,宽4.2 m,厚度约0.3 m,体积约为14.11m3,约为18.35 t;受冻融、径流和重力耦合叠加作用的沟壁融塌,发生融塌的坡壁坡度多接近或达到90°,甚至有部分沟壁呈内凹形态,冻融作用形成裂缝是前提,径流软化土体是基础,重力是发生沟壁融塌的直接驱动因素。重力和冻融对切沟发展的耦合作用受沟坡坡度影响显着,沟岸坡度决定着侵蚀的特点及强度;融雪引起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是小型重力、冻融耦合作用侵蚀重要的触发因素,植草发育对沟岸融泄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对于沟岸裂缝和沟岸融化影响较小。(5)黑土区侵蚀营力导致的表土剥离一旦达到或超过30cm深度,土壤侵蚀将加速。土壤物理及力学性状试验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黏粒含量增大,容重增加,导致土壤透水性变差,有利于滞水层的形成,加剧壤中流对切沟发育的驱动作用。同时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抵抗侵蚀的能力显着降低。(6)植被及其根系的分布能够提高土壤的抗蚀性。相比于裸地,草地与剪草地从产沙开始到结束,都能有效的提高土壤的抗冲抗蚀性能。相较于大冲刷流量,低冲刷流量的产沙量随着时间的进程更早的趋向于平稳状态。植被覆盖能够使产沙量更早的达到的稳定状态且维持较低的水平上。林草措施具有减缓切沟发育的水土保持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漫川漫岗黑土区沟道侵蚀严重,属剧烈侵蚀强度,且切沟侵蚀土壤流失量高于坡面侵蚀,即切沟侵蚀显着加剧水土流失;切沟发展主要表现在沟头溯源延伸和沟岸扩张两个方面,沟头溯源挺近,增加切沟的长度和投影面积,主要受降雨和融雪所形成的地表汇流冲刷所致,沟岸扩张,增加切沟宽度和投影面积,主要受冻融形成的沟岸裂缝、融雪和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浸润、重力等共同驱动,具有耦合、叠加、互作的特点。基于切沟发展特征及外营力驱动机制,鉴于切沟发育最剧烈的时段为每年的6-8月及集中融雪期(3月中下旬),以及切沟发育变化主要为溯源侵蚀和长度约为切沟发展段总长度1/3的近沟头端的扩张,该区切沟的防治措施配置重点应放在沟头和沟岸稳固上,沟头防控应以导流和消力兼顾,沟岸防控应首先削坡降低比降,减少裂缝的形成和重力作用影响,栽植林草固坡,为更加有效的控制切沟发育,在其汇水区域应实施水土保持措施。
刘晓鹏[4](2018)在《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研究》文中指出信息化战争是一体化联合作战,选择敌方作战体系的节点进行打击,以较少损伤取得胜利是普遍认同的作战制胜机理。目标情报则是选择敌方节点、匹配合适武器、评估毁伤效果的重要依据,其全面、持续、实时的侦察、共享与利用是信息化战争中正确作战决策和合理使用武器的重要保证。纵观冷战后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美军将目标选择与打击视为作战的核心工作,目标物理特征、功能作用、打击效果等相关情报成为情报机构搜集与研判的重点任务。高技术局部战争促使美军在目标选择、目标判定至效果评估各环节的情报工作迅速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目标情报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研究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意义及现状。第二章,梳理目标、目标工作、目标情报等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目标情报工作的概念,并阐述美军目标情报工作发展历程与地位作用。第三章,分析阐述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支援力量及组织实施。第四章,归纳总结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特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最后一章,在前文基础上,得出对我军目标情报工作建设发展的有益启示。
王一涵[5](2017)在《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与审美感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60年代,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影像和图像占据了当下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影像与图像经由视觉的传导,在文化、生活、艺术、建筑等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以被人观看的形式进行一种直白的表达。信息的传播方式由原来的口口相传、文字叙述、发展到现在读图的视觉文化。各种作品以高识别度的泛视觉化形式来刺激观者的感官体验,从而赢得更多人的关注。受此影响,当代西方建筑的空间形态在参数化与数字化建造的推动下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变化;同时在建筑空间形态上也纷繁复杂,出现了涌现、动感、折叠、曲面、塑性、自组织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特征正是读图时代下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的高视觉识别度的体现。因此,从大量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呈现出的纷繁复杂形态图示的这种趋势可以看出,当今时代建筑作品的泛视觉化特征十分鲜明。由此可见,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呈现出泛视觉化的特征,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呈现出的复杂性趋势以及大量建筑案例的分析与解读,构建一种以媒介时代图像学转向与美学转向为哲学基础、以数字化构建及复杂性科学为技术与理论基础的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与审美感知研究体系。并借此分析在后工业社会、读图时代、数字化建造、以及后现代哲学的现实语境中,引发泛视觉化特征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基于泛视觉化特征下所出现的各种新型空间形态创作理念与空间审美感知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与审美感知的背景梳理,以媒介时代下图像学转向、新科学观的转变、多元哲学观的介入以及美学的新拓展四个方面为建筑空间形态呈现泛视觉化提供了必要的影响因素,指出时代潮流是转变审美形式的必然成因。进而构建了技术美学、分形美学、拓扑美学、以及数字美学的泛视觉化与审美感知多维理论。建立了泛视觉化与审美感知在建筑空间形态上的三种形式表征,即视觉层级、视像转译、视空属性。作为对上述三种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特征的形式表征:视觉层级体现了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在分形理论下,视觉上呈现的多维化趋势以及时空突破性主体特征;视像转译体现了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在图解理论下,观者的“视”以及建筑师创作的“像”之间的交互转译;视空属性体现了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在复杂性科学理论下,呈现出的空间样态改变了人们传统看建筑的方式,从而拓展了空间视觉的新属性。最后,针对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的三种空间形态形式表征,分别运用“影像”、“叙事”、“通感”的理论,解读多维空间的多维记忆审美感知、图解空间的图解觅境审美感知以及复杂空间的复杂情境审美感知。通过感知与体验,建立审美知觉体验与当代西方建筑空间泛视觉化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激发空间创造的潜能,开拓空间创作的思维模式,增强对美的创造意识,从而构建感知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觉审美意识和建筑空间形态的审美情感诉求。
刘松浩[6](2017)在《机器新闻写作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指出在新媒体时代,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力量逐渐渗透到新闻业的各个领域中。机器新闻写作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业融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内容生产方式,实现了新闻内容的全自动化生产。机器新闻写作最早起源于美国,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国外大型媒体机构在此项技术的研发与使用上发展的较为成熟。国内媒体近两年也开始使用机器新闻写作来撰写新闻稿件,以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新闻的“Dreamwriter”等为代表的国内机器新闻写作程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这种新闻内容生产方式的创新为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在使用该项新技术的过程中也显露出一定的问题。基于此,笔者通过对机器新闻写作程序的操作实践和对现有文献的研读,从机器新闻写作定义界定入手,对其生成稿件的流程和生产特性展开论述。在本论文中,笔者重点对当前国内外新闻行业中机器新闻写作的使用现状进行梳理,着重对现有的几款发展较为成熟的机器新闻写作程序展开介绍。此外,笔者从标题、导语、主体、背景资料四个角度对机器新闻稿件与人工新闻稿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机器新闻写作存在的局限性。在论文最后部分对机器新闻写作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机器新闻写作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会逐渐形成“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
钟丽丹,潘杏梅,王建涛[7](2016)在《基于大数据开放式海洋信息知识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国内外海洋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以学科知识库理论为基础,构建开放式海洋信息知识库系统的思路和方法。对海洋词表构建、信息跟踪抓取、数据分析整序和资源管理监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实现海洋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服务,为海洋经济研究规划、科技创新提供基础研究支撑和公共信息服务功能。
彭克慧[8](2015)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海洋战略的形成与演进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简单历史事件,更不是理论家们单纯的“闭门造车”或“头脑风暴”,它历经了长久现实的风云变幻,既秉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传统和特性,又结合了世界情势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它由最初的、零散的、细碎的、粗浅的感性认知逐渐累积成、沉淀成系统的、深刻的、完善的理性认知,并由原本应对现实困难的自发行为逐渐进展为破解现实难题的主动自觉。本文试图从这样一个时间跨度较大、具体事件琐碎、理论概括雷同中梳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海洋战略的发展脉络,这对于帮助人们突破有关海洋战略及中国海洋战略的思维误区、改变学界相关研究“人云亦云”的同义反复、明晰未来中国构建海洋战略的发展方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海洋和水是地球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人类社会从形成之日起就坦然承受着大自然及海洋的馈赠。可自从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对海洋及海洋资源的征服、利用、侵害和掠夺,特别是在工业化全球化引发资源匮乏而带来的生存危机感倍增之时,这些行为甚至变本加厉、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资本逻辑,正是资本主义世界大工业和具有强劲吸引力的海外市场之间的双向互动,即不断增长商品生产需要通过更加迅速更加广阔的商品交换来实现其价值增殖,而地理大发现、全球化趋势和科技革命恰好成为不断促进越来越便捷、越来越优惠、越来越繁盛的海上贸易的持续推动力。诚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不能扭转这一世界潮流,但理性的政府起码能够做到不被这可怕的洪流冲垮,并尽可能地维护本民族本区域的各项海洋权益。随着国内外情势的不断变化,新中国的海洋战略也历经了海防战略时期、沿海开发战略时期和海洋安全战略时期,并进入到了海洋强国战略时期。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到1976年间的海洋战略以海防为重点,其基本举措就是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实行军民联合海防、收回海关、成立国家海洋局、恢复和发展海洋经济、开启海洋科教事业。这为中国此后的海洋战略拟制确定了一些基本准则,即海权独立的根本原则、实行经济与军事两条腿走路的基本方针、始终关注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发展、坚持以全国上下一盘棋来谋局。从1977年到1997年间的国家海洋战略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其具体举措上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变,如确立“近海防御”思想、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提出“一国两制”并完成港澳回归、系统开放沿海城市、海洋经济稳中有进、海洋科考跨步发展。而这一时期海洋战略也在导向不变的前提下为此后国家海洋战略的拟制增添了一些基本准则,即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指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从1998年到2007年间的国家海洋战略以海洋安全为重点,其基本举措较之以前又有了丰富和发展,主要有建设过硬的“海上精兵”、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发挥沿海地区的辐射作用、全面开发海洋、坚决执行《海关法》、科学管理海洋事务。并且这一时期的海洋战略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即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海洋、逐步形成了新的安全观、将“和谐”理念推向世界。大视野下必有大动作,中国2008年以后的海洋战略便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了,其基本举措主要包括逐步推进“远海防卫”方针;通过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继续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亚丁湾索马里护航来全方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通过保障传统海洋经济产业优势、形成区域化海洋经济规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全面实施“科技兴海”来推进海洋经济转型;通过成立海警局、设立三沙市、完善海洋法规来使海洋管理制度化。并且这一时期的海洋战略将为中国未来海洋战略的拟制预留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其基本准则主要包括准确定位了中国的区域特征、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在民族复兴的艰难梦旅上继续前行。
于婷[9](2015)在《基于Argo资料的海洋内部湍流混合数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内部混合一直是物理海洋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海洋内部混合的参数化在海洋数值模式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不准确的混合参数化方案将导致不真实的水平环流、经向翻转流、温盐分布等模拟结果。因此,发展合理可信的海洋内部混合参数化方案能有效提升海洋数值模式的模拟及预报能力。海洋内部的混合系数是一个随空间变化的参量。由于现场观测上的困难,目前尚无覆盖全球海洋的、基于观测数据的混合系数为海洋数值模式所使用。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依靠一些局部海域的观测实验结果以及数值模式使用者的经验来给出所需的混合系数。在一部分海洋模式中,利用常数来给定水平混合和垂向混合(跨等密度面混合),这种做法显然不合理。在另一部分海洋模式中(如MOM4),混合张量被用来描述海洋内部各个方向上混合系数,中性面斜率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参量。在这些海洋数值模式中,中性面斜率是利用模式输出的模拟结果(温、盐场等)来计算的。由于模式本身存在误差,由此计算的中性面斜率定会偏离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基于实际观测来计算出全球海洋中性面斜率,以改进此类海洋模式的内部混合参数化方案。还有一部分海洋模式(如混合坐标海洋模式HYCOM),通过一个常数背景混合系数结合一个混合层参数化方案(如KPP)来给定跨等密度面混合。同样,背景混合系数也是随空间变化的,需要根据实际观测数据来估算,而不能简单的使用一个常数。以往,由于全球海洋范围内的观测较为稀疏、时空连续性较差,无法获得计算全球范围海洋内部跨等密度面混合系数所需的系统性观测信息,因此目前还没有适合模式应用的基于观测所估算的跨等密度面混合产品。Argo剖面浮标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不足,它能持续地提供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内温、盐等观测数据。本论文将基于Argo观测资料,给出更为真实的中性面斜率以及海洋内部跨等密度面混合系数信息,提高海洋内部混合参数化方案的合理性及准确度,这将有助于提升全球海洋气候模式的模拟及预测能力。本文收集了自Argo计划之始至2012年12月的剖面浮标观测资料,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在比较分析两种延时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盐度延时质控和人工审核,并讨论了温盐质控中需要注意的海洋现象等问题,制作形成了网格化温盐压数据集。依据“国际海水状态方程-2010”计算了多年平均的全球大洋上层2000m标准层上的密度数据集。依据上述数据,利用局地参考的等位势密度面近似中性面,估算了全球大洋中性面的斜率,分析了其大小和分布趋势。采用精细尺度参数化混合方案,计算了全球大洋内部跨等密度面的混合系数AD,给出了具有空间分布特征的格点化混合系数数据集。研究发现,全球大洋内部跨越等密度面的混合系数介于0.05×105~2.5×10-5m2/s,呈显着的空间变化特征,具有很强的局地性。总体来说,其大小与纬度和深度紧密联系。在水平方向上,基本上随纬度增加而增大;在垂直方向上,随深度增加而增强。在风能输入大的区域,例如南极绕极流区,呈现混合系数剧增的斑块区域。南半球的平均混合系数高于北半球。强烈西风引发的混合强化基本可达Argo浮标观测的深度。随后将本文所计算的跨越等密度面的混合系数应用于HYCOM海洋数值模式中,设计了两组数值实验:北大西洋实验和全球实验,考察了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空间变化特征且更具物理意义的跨越等密度面混合系数的引入使经向翻转流、温度和盐度的数值模拟结果均产生了显着的变化,特别是在赤道和高纬度海区(尤其是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这两个对于全球气候至关重要的地区对海洋内部的混合系数十分敏感。将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与中性面斜率相结合,得到了适用于Z坐标模式应用的海洋内部内波引起的湍流混合张量,分别讨论了x、y、z方向上混合分量的量级和分布特征。Kxx和Kyy具有相同的量级和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Kzz的数值范围为10-710-5 m2/s,量级远远小于Kxx和Kyy。这种具有空间变化特征的混合能有效提高z坐标海洋数值模式的物理完备性。
楚芳芳[10](2014)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城市群在全国生产力格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和核心节点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激化的高度敏感地区和重点治理地区,为此迫切需要分析城市群的生态承载状况,判别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态势,寻求解决城市群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和对策。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城市群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证分析法、时间与空间相结合法、多学科交叉法等,解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机理,建立复合Logistic发展模型、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模型、生态承载力的指标体系等,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的结构、功能、运行机制和承载状况,使之成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问题描述、系统评价、预测、控制、管理、监测、决策等研究和实践的基础和工具。在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模型,用最优结构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数学计算,把脉和诊断从2000年到2011年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演变态势,判断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调研、模拟和分析国内外城市群的发展模式,结合长株潭城市群自身历史、现状和机遇,提出长株潭城市群人口、社会、经济、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可选发展模式,探讨具有可操作性的提升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对策,为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方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以生态承载力为核心,从宏观到微观、从政府到公众、从生产到消费、从理论到实践,有针对性地构架起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导向措施、推进路径和对策,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对于长株潭城市城市群的生态经济规划、区域规划、生态规划、发展战略、国土整治、经济开发等重大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完善和健全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理论体系,丰富了城市群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理论;针对城市群的生态经济系统特点,将能值分析和生态足迹有机结合,建立起基于能值分析的改进生态足迹模型;根据DPSIR框架和承载机制,模拟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层次结构,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五层指标体系,共70个指标,全面反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创新性地把生态承载设计理念贯穿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规划的过程中;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环境Kuznets曲线,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群的成熟经验,设计跨越式发展曲线,提出长株潭城市群跨越式发展的方法。由于当前社会理论水平的限制,本人知识结构的制约,理论体系、实践操作和研究方法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二、华盛顿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模式和“人机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盛顿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模式和“人机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研究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来源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框架 |
第1章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缘起 |
1.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 |
1.1.1 “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
1.1.2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评价 |
1.1.3 “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意蕴 |
1.2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出场 |
1.2.1 传统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 |
1.2.2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 |
1.2.3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与传统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 |
1.3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 |
1.3.1 数字泰勒主义盛行 |
1.3.2 生活空间工厂化 |
1.3.3 生活时间殖民化 |
1.4 数字技术与人的数字化生存 |
1.4.1 能动与被动之间的矛盾 |
1.4.2 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1.4.3 平等与剥削之间的矛盾 |
第2章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形态 |
2.1 数据成为商品 |
2.1.1 数据的概念界定 |
2.1.2 数据商品化的过程 |
2.1.3 数据商品的二因素 |
2.1.4 数据交换与一般数据 |
2.2 数据商品的特征 |
2.2.1 个性化定制与标准化逻辑并存 |
2.2.2 低消耗性与高消耗性并存 |
2.2.3 共享性与排他性并存 |
2.3 数据拜物教 |
2.3.1 拜物教的历史及发展 |
2.3.2 拜物教在数据商品中的表现 |
2.3.3 数据拜物教与传统拜物教的区别 |
第3章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形式 |
3.1 “数字劳动”及相关概念辨析 |
3.1.1 数字劳动与产消合一 |
3.1.2 数字劳动与受众商品 |
3.1.3 数字劳动与免费劳动 |
3.1.4 数字劳动与非物质劳动 |
3.1.5 数字劳动与玩劳动 |
3.2 数字劳动的特征 |
3.2.1 劳动过程的强迫性与自愿性并存 |
3.2.2 劳动对象的非物质性 |
3.2.3 劳动资料的私人化和集中化并存 |
3.3 数字劳动与数字劳工 |
第4章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权力 |
4.1 作为社会权力的数字资本 |
4.1.1 数字资本权力的控制方式 |
4.1.2 数字资本权力与生命政治权力的契合 |
4.2 数字资本积累中的剥削 |
4.2.1 数字圈地运动 |
4.2.2 数字资本积累 |
4.2.3 数字剩余价值 |
第5章 数字劳工的斗争和解放 |
5.1 数字劳工的斗争现状 |
5.1.1 雇佣数字劳工的斗争现状 |
5.1.2 非雇佣数字劳工的斗争现状 |
5.2 数字劳工的斗争困境 |
5.2.1 斗争组织困难 |
5.2.2 斗争手段有限 |
5.2.3 斗争目标模糊 |
5.2.4 斗争收益不均 |
5.3 数字劳工的解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物建筑是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外环境设计研究对于遗产保护具有必要性 |
1.1.3 以雨洪管理为出发点 |
1.1.4 我国文物建筑外环境的防洪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国内研究概述 |
1.2.2 国外研究概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相关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雨洪管理 |
2.1.2 环境设计 |
2.1.3 建筑外环境设计 |
2.1.4 文物保护单位与文物建筑的定义 |
2.1.5 文物建筑外环境的概念 |
2.1.6 文物建筑外环境的特征 |
2.1.7 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 |
2.1.8 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与雨洪管理的关系 |
2.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2.2.1 雨洪管理研究的主要趋势 |
2.2.2 国内外文物建筑外环境相关的雨洪管理理论 |
2.2.3 文物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相关研究 |
2.3 相关研究方法 |
2.3.1 数字景观建模分析法 |
2.3.2 计算机模拟实验法 |
2.4 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相关因素 |
2.4.1 景观设计相关因素 |
2.4.2 外环境雨洪影响因素 |
2.4.3 基于雨洪管理目标的外环境类型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物建筑外环境的雨洪管理现状调研分析 |
3.1 调研概况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内容 |
3.1.3 调研方法 |
3.2 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景观现状调研 |
3.2.1 调研对象概况 |
3.2.2 调研对象外环境设计分析 |
3.2.3 雨洪风险因素分析 |
3.2.4 外环境雨洪管理系统 |
3.2.5 雨洪管理相关因素小结 |
3.3 典型案例措施分析 |
3.3.1 案例一:花莲松园别馆 |
3.3.2 案例二:天津静园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
4.1 设计策略基本原理与方法 |
4.1.1 文物建筑外环境的设计基本原则 |
4.1.2 设计策略研究目标 |
4.1.3 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理念 |
4.1.4 基于雨洪管理目标的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流程 |
4.1.5 景观设计内容 |
4.2 文物建筑外环境的雨洪管理目标设置方法 |
4.2.1 整体雨洪综合利用目标选择途径 |
4.2.2 我国海绵城市雨洪管理指标体系 |
4.2.3 LID理念在文物建筑外环境中的局限 |
4.2.4 基于控制目标的文物建筑外环境分区 |
4.3 基于雨洪管理分区的文物建筑外环境的设计方法 |
4.3.1 文物建筑防洪区 |
4.3.2 边界交互区与综合治理区的设施配置策略 |
4.3.3 设施规模设计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以南京鼓楼外环境为例 |
5.1 南京鼓楼项目背景 |
5.1.1 城市概况 |
5.1.2 上位规划 |
5.1.3 自然条件分析 |
5.1.4 历史特征解读 |
5.2 场地现状分析 |
5.2.1 设计范围 |
5.2.2 使用行为画像 |
5.2.3 现状流线与节点分析 |
5.2.4 现状竖向分析 |
5.2.5 植被现状分析 |
5.2.6 雨洪现状分析 |
5.3 南京鼓楼景观设计方案 |
5.3.1 设计理念 |
5.3.2 景观功能分区 |
5.3.3 竖向设计 |
5.3.4 植物设计 |
5.3.5 配套设计 |
5.4 南京鼓楼雨洪管理专项设计方案 |
5.4.1 南京鼓楼雨洪管理目标拆解 |
5.4.2 文物建筑外环境的雨洪分区 |
5.4.3 南京鼓楼LID设施配置 |
5.4.4 基于SWMM的 LID设施规模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典型黑土区切沟发育关键驱动因素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切沟侵蚀 |
1.2.2 切沟发育的主要驱动因素 |
1.2.3 切沟的形成及发育过程 |
1.3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概况及分布特征 |
1.3.1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概况 |
1.3.2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形态分布特征 |
1.4 切沟发育监测方法 |
1.4.1 传统监测方法 |
1.4.2 现代监测方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试验区概况 |
2.4 创新点 |
3 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研究 |
3.1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坡面侵蚀监测方法 |
3.2.2 沟道侵蚀监测方法 |
3.3 小结 |
4 降雨对切沟发育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1.1 地表径流 |
4.1.2 径流泥沙含量 |
4.1.3 切沟属性信息采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典型次降雨特征 |
4.2.2 典型次降雨对切沟发育的影响 |
4.2.3 季节性降雨及其对输沙的影响 |
4.2.4 季节性降雨对切沟发育的影响 |
4.3 小结 |
5 融雪对切沟发育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1.1 积雪厚度 |
5.1.2 融雪径流 |
5.1.3 融雪径流泥沙含量 |
5.1.4 切沟属性信息采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积雪分布特征 |
5.2.2 融雪径流流速变化特征 |
5.2.3 融雪径流中泥沙含量变化特征 |
5.2.4 流速与泥沙含量、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
5.2.5 融雪径流对切沟变化的影响 |
5.3 小结 |
6 冻融、重力耦合作用对切沟发育的影响 |
6.1 研究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沟岸裂缝 |
6.2.2 沟岸融滑 |
6.2.3 沟坡融泄 |
6.2.4 沟壁融塌 |
6.3 小结 |
7 切沟发育的土壤物理与力学性质 |
7.1 研究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土壤机械组成特征 |
7.2.2 土壤团聚体特征 |
7.2.3 土壤容重特征 |
7.2.4 土壤饱和含水量特征 |
7.2.5 土壤渗透性特征 |
7.2.6 土壤抗冲性 |
7.2.7 土壤抗蚀性 |
7.2.8 土壤抗剪强度 |
7.3 小结 |
8 植被稳固侵蚀沟道机制 |
8.1 研究方法 |
8.1.1 植被调查 |
8.1.2 根系测定 |
8.1.3 冲刷实验 |
8.2 结果与讨论 |
8.2.1 切沟稳定边坡植被及根系特征 |
8.2.2 植被及其根系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
8.2.3 植被特征对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 |
8.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概述 |
2.1 核心概念辨析 |
2.1.1 目标的概念 |
2.1.2 目标工作的概念 |
2.1.3 目标情报的概念 |
2.1.4 目标情报工作的概念 |
2.2 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发展历程 |
2.2.1 萌芽阶段——独立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2.2.2 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至冷战结束 |
2.2.3 成熟阶段——冷战结束以来 |
2.3 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地位作用 |
2.3.1 制定合理作战计划的重要支撑 |
2.3.2 发挥武器作战效能的重要基础 |
2.3.3 促进装备研制发展的重要牵引 |
2.3.4 评估战斗毁伤效果的重要依据 |
第三章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支援力量及组织实施 |
3.1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主要支援力量 |
3.1.1 国防部情报支援力量 |
3.1.2 非国防部情报支援力量 |
3.2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组织实施 |
3.2.1 聚焦作战任务目的,制定周密计划 |
3.2.2 综合运用侦察手段,全面侦控目标 |
3.2.3 科学系统分析目标,提供优质情报 |
3.2.4 全面评估目标毁伤,完善搜集需求 |
第四章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 |
4.1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主要特点 |
4.1.1 战前准备上的全面性 |
4.1.2 侦察手段上的综合性 |
4.1.3 作战运用上的融合性 |
4.1.4 过度依赖技术的脆弱性 |
4.2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的发展趋势 |
4.2.1 目标情报工作与作战将更趋一体化 |
4.2.2 目标情报范畴将更趋于泛化 |
4.2.3 目标毁伤评估地位将更加突出 |
4.2.4 目标情报分析将更趋智能化和专业化 |
第五章 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对我的启示 |
5.1 加强目标情报工作理论研究 |
5.1.1 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揭示本质规律 |
5.1.2 加强应用理论研究,紧贴实战需求 |
5.1.3 创新前瞻理论研究,促进建设发展 |
5.2 构建目标情报信息共享机制 |
5.2.1 构建联合情报机构,实现目标情报融合 |
5.2.2 统一情报数据标准,提高分发共享效率 |
5.2.3 注重平时资料积累,完善目标数据库 |
5.3 完善目标情报侦察预警体系 |
5.3.1 灵活实施情报力量组网,构建多层次目标监控网 |
5.3.2 综合运用多种侦察手段,建立全方位情报搜集模式 |
5.3.3 建立高效情报分析模式,提高目标情报使用效率 |
5.3.4 采用共享式情报分发模式,实现目标情报全维感知 |
5.4 强化目标情报人才队伍建设 |
5.4.1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
5.4.2 依托院校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
5.4.3 紧贴岗位培训多能技术型人才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与审美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2.1 当代语境下的泛视觉化研究 |
1.2.2 美学转向下的建筑美学 |
1.2.3 审美知觉体验研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及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结构 |
第2章 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的理论指引 |
2.1 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的演化语境 |
2.1.1 媒介时代下的图像学转向 |
2.1.2 新科学观的转变 |
2.1.3 多元哲学观的介入 |
2.1.4 美学的新拓展 |
2.2 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的多维理论推演 |
2.2.1 技术美学 |
2.2.2 分形美学 |
2.2.3 拓扑美学 |
2.2.4 数字美学 |
2.3 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的表达方式 |
2.3.1 信息 |
2.3.2 符号 |
2.3.3 视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的视觉层级 |
3.1 分形下的空间分维 |
3.1.1 空间之维 |
3.1.2 视觉之维 |
3.1.3 分形与分维 |
3.2 多维空间的演绎 |
3.2.1 空间之维自相似 |
3.2.2 空间之维的迭代 |
3.2.3 空间之维的递归 |
3.3 空间形态视觉层级的意态解析 |
3.3.1 螺旋空间的分形演绎 |
3.3.2 混沌空间的复杂演绎 |
3.3.3 多维空间的时空突破性演绎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的视像转译 |
4.1 视像的表征 |
4.1.1 整体视像符号化 |
4.1.2 形态图解生成化 |
4.1.3 空间表层消解化 |
4.2 空间形态的视像转译 |
4.2.1 图解生成的视像转译 |
4.2.2 结构转换的视像转译 |
4.2.3 程序编码的视像转译 |
4.3 空间形态视像转译的意态解析 |
4.3.1 视像语言在形式系统中的交互传递 |
4.3.2 视像语言在空间体验中的交互传递 |
4.3.3 视像语言在感知结构中的交互传递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的视空属性 |
5.1 视空的提出 |
5.1.1 传统空间属性 |
5.1.2 空间属性拓展 |
5.1.3 视空属性 |
5.2 视空的形式表征 |
5.2.1 多元空间复合化 |
5.2.2 褶皱空间折叠化 |
5.2.3 超验虚拟现实化 |
5.3 空间形态视空属性的意态解析 |
5.3.1 空间内涵的深化 |
5.3.2 空间外延的拓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空间形态泛视觉化的审美感知 |
6.1 多维记忆的审美感知 |
6.1.1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
6.1.2 时间的绵延与记忆 |
6.1.3 时空交错的情境感悟 |
6.2 图解觅境的审美感知 |
6.2.1 路径的线索 |
6.2.2 边界的藏与露 |
6.2.3 空间的无向 |
6.3 复杂情境的审美感知 |
6.3.1 通感的分化 |
6.3.2 事件的生成 |
6.3.3 情感的互动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机器新闻写作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对象新颖 |
二 研究视角独特 |
第一章 机器新闻写作概述 |
第一节 机器新闻写作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机器新闻写作的工作机理 |
一 抓取数据 |
二 整理分析数据 |
三 模板匹配,生成报道文本 |
四 审核签发,智能推送 |
第三节 机器新闻写作的生产特点 |
一 精准高产—机器新闻写作的智慧 |
二 真实客观—机器新闻写作的生命 |
三 实时快速—机器新闻写作的优势 |
四 机器生产—机器新闻写作的特色 |
第二章 机器新闻写作的运用现状 |
第一节 国外运用现状 |
一 《洛杉矶时报》:Quakebot |
二 美联社:Wordsmith |
三 《华盛顿邮报》:Helioraf |
四叙事科学公司(Narrative Science):Quill |
第二节 国内运用现状 |
一 腾讯财经:Dreamwriter |
二 新华社:快笔小新 |
三 第一财经:DT稿王 |
四 今日头条:Xiaomingbot |
第三章 机器新闻写作的局限性 |
第一节 机器新闻与人工新闻的差异化分析 |
一 新闻标题差异 |
二 新闻导语差异 |
三 新闻主体差异 |
四 新闻背景资料差异 |
第二节 机器新闻写作的局限性 |
一 新闻写作的模式化 |
二 侵犯用户个人隐私和威胁数据安全 |
三 报道主题的局限性 |
四 缺失价值性和逻辑性 |
五 缺失深度与温度 |
第四章 机器新闻写作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机器新闻写作的影响 |
一 对新闻传播行业的重新定义 |
二 新闻人角色的转变 |
三 新闻报道不平等的加剧 |
第二节 机器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势 |
一 机器新闻写作无法完全取代记者 |
二 机器新闻写作发展前景广阔 |
三 人机协同—智能媒体时代记者的发展方向 |
四 AI+News—人工智能驱动新闻业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基于大数据开放式海洋信息知识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海洋信息化建设研究 |
1.1 国际海洋信息化建设研究 |
1.2 国内海洋信息化建设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2 知识库总体构架及信息体系设计研究 |
2.1 系统框架设计 |
2.2 知识库信息体系构建研究 |
3 知识库主要研发内容和关键技术研究 |
3.1 人机互动跨领域海洋词表的构建 |
3.2 基于词表的信息过滤与自动标引、自动分类技术 |
(1)词频统计和权重计算 |
(2)技术实现 |
3.3 信息的自动跟踪与自动采编、发布技术 |
3.4 高级检索、分面检索技术及其应用 |
3.5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监控 |
3.6 集成应用 |
4 结语 |
(8)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方法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基本理论的陈述 |
(一) 关于“海洋战略”的界定 |
(二) 关于“海洋权益”的界定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海权相关问题的论述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基本框架 |
第一章 1949年至1976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防为战略重点 |
一、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
(一) 美苏争霸是主要外因 |
(二) 台湾问题是最大内因 |
二、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
(一) 确立海权独立的根本原则 |
(二) 实行经济与军事两条腿走路的基本方针 |
(三) 始终关注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发展 |
(四) 坚持以全国上下一盘棋来谋局 |
三、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
(一) 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 |
(二) 收回海关 |
(三) 实行军民联合海防 |
(四) 恢复、发展海洋经济 |
(五) 开启海洋科教事业 |
(六) 成立国家海洋局 |
第二章 1977年至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沿海经济发展为战略重点 |
一、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
(一)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最大内政 |
二、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
(一) 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二) 确立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 |
(三) 指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
(四) 充分发挥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优势 |
三、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
(一) 确立“近海防御”思想 |
(二) 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 |
(三) 提出“一国两制”并完成港澳回归 |
(四) 系统开放沿海城市 |
(五) 海洋经济稳中有进 |
(六) 海洋科考跨步发展 |
第三章 1998年至2007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洋安全为战略重点 |
一、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
(一) 东南亚金融风暴让世界转向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型 |
二、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
(一) 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海洋 |
(二) 逐步形成了新的安全观 |
(三) 将“和谐”理念推向世界 |
三、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
(一) 建设过硬的“海上精兵” |
(二) 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
(三) 发挥沿海地区的辐射作用 |
(四) 坚决执行《海关法》 |
(五) 全面开发海洋 |
(六) 科学管理海洋事务 |
第四章 200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洋强国建设为战略重点 |
一、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
(一) “亚洲世纪”的到来既是压力又是助力 |
(二) 在稳定成就基础上的深化改革成为最大内力 |
二、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
(一) 准确定位了中国的区域特征 |
(二) 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 |
(三) 在民族复兴的艰难梦旅中继续前行 |
三、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
(一) 逐步推进“远海防卫”方针 |
(二) 全方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
(三) 推动海洋经济转型 |
(四) 海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
总结:新中国海洋战略的中国特色 |
一、承前启后,一脉相继 |
二、整体布局,重点突出 |
三、民生为基,持续发展 |
四、内外互动,自主自强 |
参考资料 |
在校期间所获奖励 |
读博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9)基于Argo资料的海洋内部湍流混合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引言 |
1.2 海洋混合的研究背景 |
1.2.1 海洋内部混合的机制 |
1.2.2 海洋内部混合的尺度量级及估算方法 |
1.2.3 海洋模式中垂向混合的参数化 |
1.3 研究内容/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2 Argo数据处理及质控 |
2.1 Argo计划简介 |
2.1.1 Argo计划的由来和科学意义 |
2.1.2 中国Argo计划进展 |
2.1.3 Argo浮标结构和工作原理 |
2.2 Argo数据的收集 |
2.3 Argo数据质量控制 |
2.3.1 Argo数据误差种类和产生原因 |
2.3.2 两种盐度延时订正方法的比较 |
2.3.3 小结 |
2.4 Argo资料人工审核中应该注意的海洋现象问题 |
2.4.1 受到强流影响的浮标 |
2.4.2 台风对温盐关系的影响 |
2.4.3 被中尺度涡捕获的Argo浮标 |
2.4.4 小结 |
3 中性面斜率的计算 |
3.1 基于Argo观测得到的温度、盐度和压力网格化数据集 |
3.2 海水状态方程及海水密度 |
3.3 中性面斜率 |
3.4 小结 |
4 跨越等密度面混合 |
4.1 沿着等密度面的混合和跨越等密度面的混合 |
4.2 内波破碎引起的跨越等密度面混合的精细尺度参数化 |
4.3 小结 |
5 基于Argo的跨等面度面湍流混合在HYCOM中的应用 |
5.1 HYCOM模式简介 |
5.2 将基于Argo的内波破碎引发的跨越等密度面混合应用于HYCOM模式 |
5.3 实验设置 |
5.3.1 北大西洋实验 |
5.3.2 全球实验 |
5.4 结果和的分析 |
5.4.1 北大西洋实验 |
5.4.2 全球实验 |
5.5 小结 |
6 适用于Z坐标模式的湍流混合 |
6.1 混合张量的表达式 |
6.2 基于Argo观测计算的混合张量 |
6.3 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的工作和研究成果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 城市群理论综述 |
2.1.1 国外对城市群研究进展 |
2.1.2 国内对城市群研究进展 |
2.1.3 城市群研究综合述评 |
2.2 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对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进展 |
2.2.2 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综合述评 |
2.3 生态承载力理论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对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对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
2.3.3 生态承载力研究综合述评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
2.4.1 国外对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4.2 国内对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4.3 可持续发展研究综合述评 |
2.5 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耦合研究综述 |
第3章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机理分析 |
3.1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分析 |
3.2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分析 |
3.3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机制分析 |
3.3.1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承载机制 |
3.3.2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 |
3.3.3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机制 |
3.4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评价 |
3.4.1 生态经济系统健康 |
3.4.2 生态安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
4.1 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复合LOGISTIC发展模型 |
4.2 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模型 |
4.2.1 能值分析的生态承载力复合模型 |
4.2.2 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的生态承载力复合模型 |
4.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 |
4.3.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研究框架 |
4.3.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3.3 指标体系层次分析 |
4.3.4 权重的确定 |
4.3.5 数据标准化 |
4.3.6 定量评估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核算 |
5.1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
5.1.1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分析 |
5.1.2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系统分析 |
5.1.3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问题 |
5.2 长株潭城市群复合LOGISTIC发展曲线 |
5.3 基于能值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演变态势分析 |
5.3.1 基于能值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态势分析 |
5.3.2 基于能值分析的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的生态经济系统的比较 |
5.4 基于能值改进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足迹演变态势分析 |
5.4.1 基于能值改进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足迹的计算 |
5.4.2 基于能值改进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
5.4.3 生态盈亏的计算与可持续性分析 |
5.5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核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状况未来动态预测及评价 |
6.1 生态承载力未来预测情景规划和条件分析 |
6.1.1 生态承载力未来情景规划的构思和城市群国内外发展模式分析 |
6.1.2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机遇和功能定位 |
6.1.3 长株潭城市群“环境曲线”和跨越式发展 |
6.2 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可选发展方案设计和优化方案的确定 |
6.2.1 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可选发展方案设计 |
6.2.2 长株潭城市群优化方案的确定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的措施和对策 |
7.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导向措施 |
7.1.1 系统视角的导向 |
7.1.2 规划视角的导向 |
7.1.3 空间视角的导向 |
7.1.4 响应视角的导向 |
7.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推进路径 |
7.2.1 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调控 |
7.2.2 走集约发展之路,优化能值结构 |
7.2.3 走融合发展之路,促进能值匹配 |
7.2.4 走绿色发展之路,增加生态承载力 |
7.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对策 |
7.3.1 基于logistic发展曲线的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对策 |
7.3.2 基于能值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对策 |
7.3.3 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的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对策 |
7.3.4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对策 |
7.3.5 基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7.3.6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华盛顿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模式和“人机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研究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D]. 李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雨洪管理的文物建筑外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孙博雅.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3]典型黑土区切沟发育关键驱动因素及特征研究[D]. 徐金忠.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4]冷战后美军目标情报工作研究[D]. 刘晓鹏.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5]当代西方建筑空间形态泛视觉化与审美感知研究[D]. 王一涵.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12)
- [6]机器新闻写作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D]. 刘松浩. 郑州大学, 2017(02)
- [7]基于大数据开放式海洋信息知识库构建研究[J]. 钟丽丹,潘杏梅,王建涛. 图书馆杂志, 2016(08)
- [8]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D]. 彭克慧. 武汉大学, 2015(01)
- [9]基于Argo资料的海洋内部湍流混合数值研究[D]. 于婷.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研究[D]. 楚芳芳. 中南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