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企业岗位培训的方法和步骤(论文文献综述)
李政[1](2019)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价值研究 ——知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工业社会后期,尤其是部分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以来,学徒制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在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运用。我国也于2014年起开始在全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五年的试点工作积累了若干值得推广的宝贵经验,但是也产生了很多思想观念层面与操作层面的问题。其中最为根本的问题则是“中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实施现代学徒制”。对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既是我国产业转型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也是建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础理论的需求。现有的关于“现代学徒制”价值的研究主要展示了现代学徒制之于政府、学校、雇主、学徒四个利益相关者的外在价值(如经济价值),但缺乏对现代学徒制实践价值本源的探索,忽视了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产业,也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关注,其中最关键的是缺乏对学徒和企业专家的关注。而“知识论”为我们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对知识特征的探索,将允许我们从根本层面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所谓“知识特征”,指的是各类知识的属性及其组织方式。本研究立足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制造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为切入点,通过深度剖析各行业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表征出的知识特征,并分析这些知识的形成机制,以探索现代学徒制在产业转型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所具有的价值,以及需要完善之处。为了能够分析出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方法论,以出声思维法和观察法为数据收集方法,根据“产业”、“从业经历”和“典型工作任务”三个维度遴选了11位制造业一线从业人员、16位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12位文化创意类产业一线从业人员,对他们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的出声思维报告与观察记录信息进行三级编码,并对编码进行情境分析,最终形成了三大产业一线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1)现代制造业一线从业人员使用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八个类型:关于技术原理的知识、关于工艺技术的知识、关于软硬件使用的知识、关于操作技艺的知识、关于生产情境的知识、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以及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围绕“思考与设计——实施——核实与决策”的工作过程,形成了特殊的组织方式。(2)现代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主要使用九类知识:关于服务理论的知识、关于区域性服务的知识、关于软硬件操作与工单使用的知识、关于操作技能的知识、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关于工作情境的知识、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关于行业的知识、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每种类型的知识中又包括不同类型的内容。这些知识围绕“需求识别——方案设计——方案执行——执行结果的判断与决策”的工作过程,形成了特殊的组织方式。(3)文创业一线从业人员主要使用十类知识:关于创意理论的知识、关于个性化创意的知识、关于软硬件使用的知识、关于操作技能的知识、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关于工作情境的知识、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关于行业的知识、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与关于素材库的知识。这些知识围绕“创意需求分析——创意设计——创意实现——创意检验”的工作过程,形成了特殊的组织方式。以上分析出的这些知识具有各自的形成机制:(1)服务、创意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知识的形成强调要与经验、现象相联系;(2)软硬件与工单使用知识的形成是操作性与认知性共变的结果;(3)操作技能知识或技艺知识的形成是“具身认知”的过程;(4)工作情境知识的形成是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5)判断决策知识的形成是非良构问题解决的过程;(6)职业伦理规范知识的形成是社会规范与工作场所规范互动的过程;(7)相关岗位基本知识的形成需要借助岗位群职业教育与企业情境学习;(8)行业知识的形成则依靠内生与外生知识的互动;(9)素材库知识的形成是知识的个性编码与长时记忆形成的过程;(10)个性化创意知识的形成是个体、环境与文化的多因素作用过程;(11)工艺技术知识的形成包括经验体系的默会传递与理论体系的编码扩散;(12)区域性服务知识的形成实质上是地方知识“双边缘”获取的过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情境过渡”、“双身份多导师”、“工学交替运作”、“周期灵活设计”、“教学评结构化”等特点。结合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特征分析的结果,本研究认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在培育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七大价值:(1)为学习者提供了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情境;(2)促进知识的深层次意义建构;(3)促进知识从学校到工作场所的迁移、从工作场所到工作场所的迁移,以及从工作场所到学校的迁移;(4)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创新;(5)提供了培养知识间联系的环境与要素;(6)促进不同时期学习者知识的迭代与更新;(7)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了学习者的元认知与非认知技能。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现代学徒制终身育人价值的缺失”、“社区、社会作为现代学徒制育人主体的缺失”、“缺少更高层面的质量标准”、“工作任务缺乏典型性及部分知识教学的缺失”、“行业特色不突出”、“较少考虑现代学徒制实施专业的遴选问题”、“师傅的资格遴选与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遮蔽了现代学徒制的育人价值。为了进一步拓展现代学徒制在培养现代产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上的价值,未来现代学徒制应树立现代学徒制服务个体“经验生长”的育人理念;搭建多主体协作育人机制;在标准建设领域实施关键领域控制下的均权模式;注重基于岗位情境的职业教育核心素养培养;通过多元阶梯式的设计彰显现代学徒制的“终身性”;鼓励基于区域行业特点的模式改进;注重现代学徒制的适用性问题。
冉云芳[2](2016)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文中认为当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面临两个严峻的现实问题:第一,尽管众多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持肯定态度,且有较强的参与意愿,但真正做出参与行为决策的企业却不多。第二,已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企业,其参与深度却不尽如人意。换句话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从理论上讲,作为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经济组织,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都会受到预期成本和收益的影响。因此,对其成本和收益构成要素,成本和收益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影响路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和收益值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围绕上述问题,笔者通过深度个案访谈、团体焦点访谈、大规模访谈式问卷调查,并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具体研究方法和步骤如下:首先,对60余家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行为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同时,通过对350余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取实证数据,运用AMOS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以探索成本和收益因素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影响路径。其次,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建构有风险和无风险状态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投资回报率模型、净收益现值模型和内部收益率模型,以及无风险状态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短期投资回报率模型、短期净收益现值模型和短期内部收益率模型。同时,给出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成本和收益的具体测算公式。第三,运用无风险状态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短期投资回报率模型、短期净收益现值模型和短期内部收益率模型,以及具体成本和收益测算公式对161家已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并对其实际发生的短期投资回报率、短期净收益现值和短期内部收益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第四,将企业基本特征、企业人力资源特征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特征依次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分析其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短期投资回报率、短期净收益现值和短期内部收益率的影响,以探究其背后的内在逻辑和规律。通过上述步骤,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收益和成本因素是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有:企业寻找职业院校的信息搜寻和决策成本、企业支付给合作学生的直接或间接成本、企业支付给培训人员的直接或间接成本、企业提供的场地设备及材料等损耗成本、企业投入的合作开发技术或产品的成本。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收益有: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的短期收益、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收益、企业参与办学的长期市场收益、企业利用学校资源的使用收益、企业享受政府政策的补给收益。第二,平均而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短期投资回报率、短期净收益现值和短期内部收益率均值分别为18.6%、4573.2元/人和12.7%。但仍有近50%的企业短期投资回报率、短期净收益现值和短期内部收益率均为负值或低于基准利率,处于亏损状态。以月为单位来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在前3个月都处于亏损状态,在第4个月以后逐渐进入盈利状态。但从总的投资回收期来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需要在第9个月时才能收回前期投入的所有短期成本。第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短期成本和短期收益构成比例各不相同。短期成本主要由企业支付给合作学生的直接或间接成本、企业支付给培训人员的直接或间接成本构成,占比分别为66.0%和27.9%。短期收益主要由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的短期收益构成,占比为95.8%。而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的短期收益又由学生因顶岗实习从事生产性任务产生的价值和学生顶岗实习充当技能劳动力节约的用工成本构成,占比分别为66.3%和33.7%。第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长期收益主要取决于学生实习结束后的留任率。从调研结果来看,学生留任率均值为39.3%。可见,当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长期收益处于较低状态。这一结论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风险测量中也得到了证实。即学生毕业后不在企业就业,面临培养成本和人才流失的风险比较高,其均值为4.11分。第五,将企业基本特征、企业人力资源特征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特征对短期投资回报率、短期净收益现值、短期内部收益率的解释率分别高达69.3%、66.4%和59.3%。具体而言,企业所属行业类别、企业发展阶段、企业是否拥有全职培训人员、合作学生规模、合作学生留任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满意度对短期投资回报率、短期净收益现值和短期内部收益率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显着性影响。企业年限仅对短期投资回报率和短期净收益现值产生负的显着性影响。企业所有权性质在短期净收益现值和短期内部收益率上呈不同程度的显着性差异。企业是否拥有独立培训部门、企业参与合作对象在短期投资回报率、短期内部收益率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合作形式仅在短期投资回报率上有显着性差异。合作时间仅在短期净收益现值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他变量对短期投资回报率、短期净收益现值和短期内部收益率均无显着性影响。针对上述分析和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具体政策建议:第一,一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在短期内就可以得到可观的回报,这类企业不需要政策激励也会有较高积极性。而一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在短缺内处于亏损状态,且长期收益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这类企业需要通过政策激励来激发企业积极性。可参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高低状况确定需要政府激励的企业类别。如可考虑对建筑业、酒店服务业、制造业和物流业进行激励。但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类别中具体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如汽车维修与服务业中的汽车维修工岗位也可考虑进行激励。第二,参照当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人力成本标准,建立人员专项补助资金,形成合理的政企人力成本分摊机制。如:建立针对合作学生的专项补助资金,分摊企业支付给合作学生的相关直接或间接成本。可考虑按照各行业一线技能人才的平均工资标准和学生在企业能达到的平均生产率水平为基准进行补助;建立企业培训人员经费专项补贴,主要用于支付企业兼职培训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指导师傅的额外工资,激发企业兼职培训人员带学生的积极性。可考虑按照当前一线操作指导师傅的产能损失标准进行补贴。第三,参照不同行业在设施设备、原材料损耗等人均物耗成本的最高限额标准,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因学生实习造成的设施设备、原材料损耗等物耗成本进行估值,并按照其价值的一定比例给予专项补贴,增加学生操作设备、工具等的机会。第四,参照各行业类别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短期成本现值总额,纳入税收优惠的项目内容,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和吸引力。同时,参照当前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的标准,在学生留任后一段时间内可减免企业对学生缴纳的“五险一金”费用。第五,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评估与考核制度,进行职业教育优秀校外实训基地等评估与考核活动,并赋予特殊荣誉称号,树立典型,提升企业形象。建立企业一线操作指导师傅资源库,为企业一线指导师傅提供培训机会的同时,对其进行评估与考核,并给予经费奖励,激发其指导学生的动力。第六,对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企业进行适当约束。根据不同行业及其职业岗位技能形成周期,灵活制定合理且匹配的学生企业实训时间,并尽可能考虑到企业和学生的双方利益;在固定的顶岗实习时间范围内,合理分配学生实习教学和实习生产的时间,以及实习生产时间中的技能性生产和非技能/半技能性生产的时间;建立学生评价企业、评价指导师傅制度,有效维护学生技能习得机会,并对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第七,政府制定学校资源共享的优化措施,让学校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让企业的利益得到满足,也让学生学到真正的实践技能。以此,增加企业对学校资源的使用收益,提升学校资源使用效率。第八,逐步建立员工离职诚信档案,提高员工离职成本,优化劳动力用工制度等举措,以此来降低企业因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面临学生流失和不稳定性就业的风险,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长期收益。
王亚南[3](2018)在《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及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高职院校经过近二十年的飞速扩张,传统的外延扩张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走上内涵发展道路已成为高职院校摆脱发展困境的当务之急,而专业建设则是高职院校内涵提升的主要抓手和依据。因此,作为在“专业”这一基层教学组织中具体肩负着专业建设职责的专业带头人正日益成为高职院校能否实现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高职院校没能充分认识到专业带头人在领导专业建设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更没有发挥好这支队伍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所应起到的引领带头作用。随着高职院校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挑战,处于组织结构中高层的管理者已经日益难以掌控所有的信息来保证专业建设决策的正确性和实施的及时性,向基层赋权成为其不得不做的选择,这意味着专业带头人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正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专业带头人已经不再是一名负责某门或多门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也不仅是一个基层的教学组织者,而是要通过愿景描绘、行动引领、资源整合等多种途径,带领本专业教师团队实现专业发展目标的领导者,作为专业建设领导者的专业带头人,其能力素质的要求、专业发展的路径必然有其独特之处。综上,基于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阶段特征的思考,以及专业带头人在组织中所肩负职责使命的转变,更是出于对当前专业带头人能力标准框架缺失的遗憾,本研究将视野聚焦于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这一研究主题上,力图在廓清专业带头人能力构成基础上,找寻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水平提升的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随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在组织角色定位的转变,专业带头人应具备何种能力才能够履行这一职责的要求?二是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是如何习得以上能力,即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有何规律,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着眼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所处的时代境遇,充分考虑到当前专业带头人在高职院校这一组织中所肩负的独特角色,采取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倾听”专业带头人的声音,并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扩展研究思路,将能力模型构建与能力发展两部分研究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行深入探讨。针对各不相同的研究主题都采取了较为适切的研究方法,遵循从角色定位-能力构成-能力发展—制度环境的逻辑演进路线展开研究。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基于岗位职责观,专业带头人是指在高职院校“专业”这一基层教学组织中肩负着专业建设职责,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带领本专业教师团队实现专业建设目标的个体。而专业带头人能力是将知识、技能、态度和个人特质成功用于专业建设的能量,是与专业带头人这一角色联系在一起的,是胜任这一角色相关潜在特征与行为的整合。基于能力模型构建的整体研究范式,分别采取了关键事件访谈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三种方法进行模型的构建。经过如上开发步骤最终构建出了一个由五层结构(身份认同、成就动机、个性特质、专业建设知识与技能、专业建设领导行为)、七大功能领域(专业发展前瞻力、专业课程开发力、专业资源开发力、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力、专业科研与服务引领力、专业文化塑造与教学示范力、专业团队打造与战略执行力)构成的能力模型。在能力模型构建基础上,又进一步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究。基于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余各个能力维度的得分也均在中等偏上,这表明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较为均衡,通过进一步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考察了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影响,发现职称、年龄和工作年限是影响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基于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内涵的认知进一步提出了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模型,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源自于内部影响因素(身份认同、成就动机、个性特质和专业建设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外部影响因素(制度环境、发展路径)通过内部影响因素为中介达成对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影响。以Z省3所高职院校为个案,通过采取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从身份认同来看,由于专业带头人在身份建构过程中感受到两种角色期待的冲突而导致无法形成积极稳定的身份归属感,专业带头人身份建构可能出现以下四种异化情况:身份抗争、身份妥协/身份顺从、身份挣扎和身份游离;就专业带头人成就动机而言,在“责权背离”与“责利背离”境遇下,专业带头人实际上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长期处于专业文化所代表的学术权力与科层文化所代表的行政权力“夹缝”之中,消极应对成为其不得不采取的理性抉择。从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两条路径来看,首先就培训路径而言,当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无法提供满足专业带头人实际工作需求的培训服务,而从实践反思路径来看,专业带头人工作场学习环境呈现低水平特征,亟待系统优化。总而言之,本研究从理论和方法层面针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在理论层面上本研究全面系统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及各部分能力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并基于能力模型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统计验证和作用机理的阐释;从方法层面上而言本研究针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和能力发展两个研究主题都采取了适切的研究方法,而且不局限于某种单一方法,在方法论层面视域融合基础上更实现了具体方法路径的有机整合。最后,本研究基于研究的不足指出了应进一步关注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队伍专业化这一主题——应基于高职院校办学功能实现这一维度上审视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在组织中存在的价值意义并发挥其在领导专业建设上的应然地位与作用。
周畅[4](2018)在《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背景下,出版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编辑人员是出版企业的立社之本,编辑这个古老的职业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和内涵。新媒体编辑需要怎样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其是否能够在相应的岗位上创造出较高的绩效,以往基于智力因素的人才测评体系明显无法满足现代出版企业的需要,因此以职业胜任需求出发的胜任力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蓬勃发展。胜任力是研究新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理论与方法,它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有效的工具。相比其他行业领域,国内编辑领域胜任力理论研究较少,对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的研究更是极度缺乏。因此本文将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结合国内新媒体编辑工作实践,创造性地构建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基础。胜任力一直是业界热点研究课题。最近几十年间,国外学者对胜任力理论、模型建构、应用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取得大量优秀成果。但是关于我国编辑胜任力尤其是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研究却少之又少。出版业是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文明传承和文化导向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源是出版业生存发展之最宝贵、最基本、最具决定意义的资源。我国编辑出版人才战略已纳入国家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全面规划。新媒体编辑是整个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出版业人力资源的新兴力量,其编辑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出版业转型升级发展。因此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我国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并使之在出版企业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发挥效用,成为一项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以胜任力、工作分析、新媒介素养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我国目前出版产业发展形势和新媒体编辑工作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加以分析,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并对其进行验证。随后结合当前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人才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业务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人才盘点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研究。本文研究发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8个胜任力特征所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新媒介素养。其中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包含9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坚持、抗压性、成就感、注重细节、自控、灵活性、诚实可靠、积极倾听、主动学习。专业能力包含6个胜任特征要素,即口头理解、思维创造力、书面表达、制作与推广、广泛涉猎、领导力。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数字出版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3个胜任力特征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新媒介素养。其中人格特质与职业素质包含6个胜任力特征要素:主动学习、信息组织能力、积极倾听、批判思维、时间管理、诚实可靠。专业能力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口头理解、想象力、思维创造力和书面表达。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和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网络编辑胜任力模型由3个维度11个胜任力特征构成。三个维度具体为职业素质、人格特质和新媒介素养。职业素质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领导力、协调能力、时间管理和主动性。人格特质包含4个胜任力特征要素:自控、抗压性、坚持和成就。新媒介素养包含3个胜任力特征要素,即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新媒体质量把控能力和新媒体内容加工制作能力。本文认为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以能力发展为核心,将组织愿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等现代化管理理念,真正有效地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习惯。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在人员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组织人才盘点等方面可以起到巨大作用。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可以贯穿于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它为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职前教育与测评、人才选拔与培养、职业规划与设计、岗位考核与激励、组织人才盘点等各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技术工具,成为现代新媒体编辑管理的新基点。
郭阳[5](2019)在《河南省中联恒欣服装公司培训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监狱企业是适应罪犯劳动改造需要而产生的特殊企业,从内容和形式上具备企业的基本条件,具有企业的一般特性,但与社会企业相比,存在显着的人力资源劣势,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基层劳动力素质差等方面。因此,优化监狱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刻不容缓。河南省中联恒欣服装公司是河南省中联集团公司下属的国有独资监狱企业,主要经营范围为服装、服饰的来料加工。服装纺织行业是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当前,服装纺织行业面对着内外的诸多挑战,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在极大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对企业员工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服装纺织行业在转型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也必须高度重视员工培训。本文以监狱服装加工企业——河南省中联恒欣服装公司为例,结合员工培训的相关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调查分析企业培训体系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企业性质的特殊性,多方位、多层次的借鉴了当前市场上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着重从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培训组织管理、培训方式和内容以及培训效果评估四个方面为河南省中联恒欣服装公司设计了一套更具针对性的体系优化方案。本文还从组织、制度、财力、物力、文化、激励等方面对该培训体系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中联恒欣服装公司培训体系现状的整体把握和详细分析,制定了一套员工培训体系优化方案。该方案符合企业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利于企业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为性质特殊的监狱企业构建与罪犯劳动改造的互惠关系,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刘文华[6](2017)在《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用技术大学现已被纳入现代职教体系,并且政府鼓励数百所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但是,这数百所地方高校转型的方向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目标的"型"应该是什么?可以说,这一系列问题是影响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趋势的方向性问题,进而会影响其在现代职教体系构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此,作者认为,这一类型教育的关键难点是课程问题,课程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其价值和作用将大打折扣。基于这一动因,本论文以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为研究议题。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真实材料例证辅助相结合的文献处理方式,结合中国与境外、历史与现实的横向纵向交叉融合,尝试找到"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发展"的核心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起点: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着手,细挖其课程结构与内容,为支持其实施而提出应用技术本科课程发展的环境与支撑条件。本研究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理论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法四种。本论文的组织架构除第一章绪论外,主体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性质分析。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办学实体是由政府倡导不久的应用技术大学,在这一名称被官方认可并推广之前,学术界、实践界出现过多个称谓来指代这一教育类型。本文选取了流传最广的一个称谓:高职本科,进行发源追溯。高职本科这一在概念上具有本土浓厚色彩的教育类型,在国家开始倡导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而变得式微。而应用技术大学则是更具"舶来品"色彩,我国在举办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探索是从2010年之后,大致经历了酝酿期、探索期、明朗期三个阶段。不具备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属性的高等教育,都不能属于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性质进行分析,是探讨其课程问题的重要基础,不同属性的教育决定了其课程的特征。第二部分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的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这是打破原来学科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也是借鉴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的重要举措,以使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所培养人才更贴近工作需要。从根本上看,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是工作任务导向课程理论的关键特征。为此,文章对这一类型教育本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现场工程师,进行了职业岗位特点分析,在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是其他人才类型所无法完全替代的。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有一套完整的步骤、方法、技术路线,需要企业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等多个方面人员的积极参与。与工程人才和高职人才相比,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的层次、类型、标准三个方面都有其独特性。从根本上说,分析该类人才所从事的职业活动以及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是得出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重要课程内容。第三部分则论述了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知识论基础。学校教育课程的来源一方面来自现实实践,另一方面来自已有的知识系统。这部分主要选了两组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有直接关联的知识类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当前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仍大幅沿用学科课程重视理论知识、科学知识的传统。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并不完全排斥学科知识,而是看其是以什么逻辑方式来组织这些内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要处理好这两对知识类型的关系。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应以工作任务导向筛选和组织知识。知识论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课程提出了一定的诉求与规定。第四部分分析了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组织、评价等的前提,也是基本依据。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有其特殊性,以培养"工程技术专业能力"为课程目标,而确定的步骤与路线仍以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为基本蓝本,专业教师是其课程目标确立的主体。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在具体陈述上包含三要素:活动、条件、结果。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的表述从培养方向、使用规格、规范与要求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五部分是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内容与组织,这是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当前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其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生产实际发展等相脱节。应用技术本科课程内容的选择,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即是先设置并确定好该专业所要开设的课程科目,即课程体系,是在课程目标指导下,以前期专业调查中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蓝本。单门课程内容的选择同样需根据课程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选择单门课程的内容,开发建构或重构课程。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路径也是要依照特定步骤与要求,分阶段进行课程开发。第六部分论述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实施环境的构建。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等的设计能否真正落实、且落实得好,需要多种外部因素的支撑。这部分内容首先从政策环境入手分析,目前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实施最大的障碍之一即是政策环境,这涉及了多种政策,如政策定位、专业设置政策、课程管理政策、校企合作政策等。其次还关注了教师的要素,倡导教师在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师在课程发展中的水平与能力。最后这部分还提出了实验实训的支撑条件,实践教学应在其课程体系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我们应优化实践教学的环境,另外建议在实践教学中尝试推行现代学徒制。
梁成艾[7](2012)在《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从背景分析、理论建模和实证探索三个层面对该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产生源由、价值地位、理论基础、结构要素、建构原则、运作模型、建构路径、实践效应等研发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研究在切实厘清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归结出了当前中国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活动中的现存问题及其产生根源。研究在对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的儿种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发展特征进行了认真分析与仔细比对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中国的“项目驱动”型课程与教学改革活动虽然已将整个课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从以往纯粹对学科体系课程与教学的批判和对完全照搬国外发展经验的嗤鼻转向了对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及国外引进与本土生成有机结合之研究道路上来,但这一转向进程未能完全根除课程与教学活动领域中的很多旧的陋习,有时甚至还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为了切实厘清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活动领域中的旧的陋习和新的问题,研究者以问卷调查为手段,发现导致这些陋习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又主要可归结为“理念指导之本土化与人文性缺失、目标定位之空泛化与自由化并存、内容设置之学科化与陈旧样越位、体系结构之三段型与模块化盛行、组织实施之个性化与情境性遁形和考核评价之企业潮与自卑感突显”等六大范畴,而这一六大范畴的原因却或多或少地都与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有着某种关联,为此研究认为可以从加大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力度等方面来尝试缓解现行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活动中的问题或陋习。2.研究在对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发展现状进行理性思量的前提下,科学审视了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价值内涵及其改革路向。研究认为,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股基于普通教育研究视角的“模式批判情结”,而导致这一“模式批判情结”产生的根本原因却是由于“课程与教学模式种类的泛滥化、课程与教学模式功能的夸大化、课程与教学模式效果的虚空化、课程与教学模式进程的条框化”等情境与效应等引起的。为此,研究在仔细剖析“模式批判情结”产生根源的基础上,立足于职业教育研究视野,从“专业结构与职业分类相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相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相对接、评价内容与行业标准相对接”六大维度对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建构之内涵进行了解读,并适时从普职融合的角度出发,阐明了普职统整型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向。在确定好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向之后,研究又从价值的“本质问题、认识问题、实践问题和评判问题”四个层面对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价值内涵问题进行了科学审视。认为可从价值的“工具性定义、本体性意蕴和融合性内涵”三个维度对该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价值本质问题进行探讨、可从价值的“认知发展、技术范式、社会本位和人文理性”四个层面对价值的取向性问题进行反思。同时研究也说明要注重从价值的“本体性效应、工具性效应和职业性效应”三个角度来有效表征价值的实践性问题,要从“价值评判制因的解析、价值评判标准的把握和价值评判功效的瞻望”等多重视角来分析该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价值评判问题。3.研究在仔细归结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之理论依据的基础上,例证性地对该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建构等研发活动进行了观照。研究认为,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是以基于“生命意义理念、全面发展观念、和谐共处格调”等教育学理论、“情境认知、闭环理论、图式原理”等心理学理论、“实践共同体、边缘性参与”等人类学理论和“福特主义生产模式”等经济学理论及“团队合作、社会公德、人际交往、开拓创新”等社会学理论和“实践论、联系论、结构论、主题论、建构论、回归论、结果论、基础论”等“八论”理念作为其生存与发展之理论基础与架构支撑的。在仔细厘清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生存与发展之理论依据后,为了充分保证该模式的有效运行与积极发展,研究又以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和应用电子技术三个专业之“项目主题式”课程开发课例或教学设计方案为例,仔细对“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整体建构之内涵要素、建构模型、开发流程和保障系统等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探讨,认为应在清晰勾勒“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之宏观研发模型和微观开发路径的基础上,切实依循“工作体系的课程组织理念和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原则”,充分体现“社会进步、个性完善和学科发展的综合性价值取向”,努力彰显由“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者融合而成的混合型目标”。从而在“三段联动、四位一体”型保障系统的推进下,通过“行动导向”样的课程体系和“主题任务”型的课程结构的不断建构来努力突显“学校、企业和课程专家三家齐治共抓”之课程管理模式及“评价方法的适切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以和评价对象的完整性”之课程评价理念。与此同时,研究还对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建构之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操作程度、考核评价等建构要素和符合教学模式本身特点、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符合个体职业成长规律等建构原则及确定教学材料、重塑项目情境、分解主题任务、展开具体任务、生成典型产品、优化教学过程等建构路径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仔细的思量。4.研究在实证层面充分论证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可行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认真对该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建构进程和发展趋向进行了反思与展望。研究认为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是一种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模式。为了充分说明该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引领课程开发和指导教学设计等功能,研究不但以中等职业教育《分压式偏置放大器的安装与调试员》和《人力资源培训专员》两个“项目主题式”课程案例的圆满开发和电子类专业的教材——《电动机控制与变频技术》“项目主题式”教材的成功出版为例来切实说明该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引领课程开发的功能。而且还以职业院校电子商务、应用电子技术、花卉园林三个专业为例,结合“花材加工与造型、分压式偏置放大器的安装与调试”等岗位要求,设置5个“项目主题式”教学方案来有效验证该教学模式之教案设计类的指导功能。甚至还选取一所全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80名学生为实验样本,以“花材加工与造型和分压式偏置放大器的安装与调试”两个“项目主题式”教学方案为载体,借助真实的课程与教学实验效果和得体的课程与教学评价量表来详细说明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无论是在培养或形成职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整体职业素养、行动理念与工作思维等方面,还是在提高或培育学生的实际动手水平与技能娴熟程度、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等层面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有效的引领作用。在论证完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可行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之后,研究又对实验样本的代表性、研究过程的科学性、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效果的滞后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反思,认为应通过加大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之推广力度、监控力度、关注力度、认识力度和评价力度等途径来切实增强实验样本的代表性、夯实研究过程的有效性、认清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明晰研究效果的滞后性和完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正是基于对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实验样本的代表性等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的深度理会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研究又从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对该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向进行了科学预测,认为该课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动向将呈现出实证研究深化、理论内涵夯实和运行环境改善等发展特征。总之,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和努力顺应培养合格的“世界级、应用型、创业型、多面手、和信息化“工人之时代需求的背景下,以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发展特征切实厘清为出发点,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活动中的现存问题与产生源由的整体把握为切入点,以对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进程中的种种误言的理性澄清和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之本质内涵的科学审视为基准点,不但从理论建模层面探析了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与运行原则、开发模型和设计路径,而且还从实证探索层面验证了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开发的可行性、教案设计的科学性、实验效果的有效性,甚至还在发展趋向层面反思了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实验样本的代表性、研究过程的有效性等本质性与规律性问题,勾勒了该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实证研究深化、理论内涵夯实和运行环境改善等发展蓝图。诸如此类的探索活动,都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日益精彩和教学质量的显着提高及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丰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勇、指导功能和借鉴意义。
方健华[8](2014)在《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评价面临新挑战。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和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立起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据此进行发展性职业核心素养评价,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之需;符合国家《纲要》提出的“创新中职学生评价的价值理念与标准,构建新型职业教育学生评价体系”精神要求;符合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现实之殇、促进中职生的职场成功和终身发展之需;符合丰富、完善职教评价理论的研究之需。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体系的建构,首先,必须对当前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现实进行问题检视和价值反思。基于对当前中职生职业素养评价现状由考试文化桎梏所导致的“应试之殇”、由职业教育异化所导致的“考证之殇”、由锦标主义思想所导致的“应赛之殇”等“现实之殇”的价值反思,可以揭示出“从能力本位到素质本位”这一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及标准的价值分歧与冲突本质所在:在目标价值取向上,普遍重视工具性价值而忽视目的性价值,体现的是功利的效率主义价值观与超功利的博雅主义价值观冲突;在内容导向上,重视个体知识与技能测试而轻视其他素质评价,对个体全面发展需求考虑不够,体现的是管理价值观与发展价值观冲突;在技术、方法上,重视绝对标准,轻视相对标准,缺失激励性功能,体现的是科学价值观与人文价值观冲突;在评价标准上,重视同一性要求,轻视多样性要求,忽视个性化发展,体现的是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冲突。尤其是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理念所经历的从“知识至上”到“技能至上”,再到“能力至上”阶段,普遍将“能力本位”错误地解读为“技能(甚至是操作技能)本位”、“专业知识加专业技能本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本位”等,实际上是“知识本位”的翻版。鉴于对现实问题的价值反思与清算,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及标准体系的建构必须符合“从对学生评价到为学生评价”的价值诉求:“从社会人到职业人”的素养评价内容标准的价值目标;“从智力优先到多元智能”的素养评价表现标准的价值澄清;“从为了生计到为了生存发展”的素养评价成就标准的价值转型。其次,必须从理论视阈对中职生职业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建构依据、原则与结构模型进行理性分析。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及标准体系的建构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生存论哲学的价值观、发展性学生评价论、人的素质论、新教育目标分类论等理论依据,同时,要依据国家政策规定的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及企业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中职生职业素养评价及标准体系建构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主要包括客观性指标和主观性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精确性指标与模糊性指标等方面的关系,并且需要根据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目的,借鉴国内外已有学生评价标准建构的实践经验,创新评价理念,遵循发展性评价指导原则和思路。另外,需要对学生职业素养构成逻辑结构以及职业素养评价内容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建构出合理的学生职业素养结构模型。第三,必须将主观的评价理念见之于客观,科学设计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体系建构的实践思路、步骤、方法及策略。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体系的建构主要包括评价指标的设定、筛选和体系建构、评价权重值的计算、修正和体系建构、评定标准的设定、筛选和体系建构。为此,本文以“从社会人到职业人”的发展为主线,遵循科学有序的设计程序与步骤,主要运用特尔菲专家咨询法,根据中职生核心职业素养基本要素结构模型和“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中职生核心职业素养构成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确定出基于企业需求和中职生个人发展需求的职业素养评价内容体系结构表,并将意见较为统一的“职业理想素养、职业人格素养、职业意识素养及职业基本能力素养等确定为最基本的职业核心素养评价的一级指标;再次运用特尔菲法将一级评价指标细化,初步拟定出二级评价指标,制定“二级指标专家咨询问卷表”,第三次运用特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核心职业素养二级评价指标的筛选、修正和确认;在此基础上,选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的权重指标体系建构。鉴于AHP法的人工手段进行指标权重的矩阵运算非常繁琐,借助当前先进的Yaahp7.5层次分析法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为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体系提供模型构造、逻辑运算和统计分析方面的有效帮助,最终确定出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的一、二级指标权重体系;最后,仍借助专家咨询筛选法,进一步细分二级评价指标,确定出三级评价指标的职业核心素养评定标准体系。另外,需要从实证研究角度对所建构的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的评价效度、信度等进行实际评估与验证。为此,笔者专门将“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进一步开发成“基于web江苏省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系统”计算机软件,应用于三所中专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试测实践,并对实际试测效果进行了定性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评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理性逻辑验证和数理统计分析。通过多维度评价效度、信度评估与验证,笔者认为,本研究所建构的“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既能满足中职生就业需要和企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又能激励、促进中职生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总之,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建构,必须经过“协商性价值选择”,为制定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探得真正的价值理念依据;必须“走多元融合之路”,这是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建构的实践智慧;必须坚持“基于标准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理念”,这是符合当前世界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趋势。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体系建构的研究和实践只有定位于“激励和促进中职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符合教育本质的功能选择。
毛世杰[9](2019)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方向核心课程开发 ——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为例》文中提出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装备和生产工具,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但是工业机器人方向的人才培养现状并不乐观。针对工业机器人企业调研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在岗表现情况,主要的不足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2.实践技能未能达到相关岗位的实际需求;3.工作中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不足。依据上述毕业生的表现不足反馈到中职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最终发现中职学校在学生层面核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教师层面在核心知识与技能的教授都不能达到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所以有必要实施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方向的核心课程开发。本论文中核心课程的开发流程是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查阅课程开发文献,再结合国内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比研究各种课程开发模式的利弊,最终选定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模式。其主要的步骤是“咨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依据这些步骤具体完成了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情境转换、学习情境设计四大模块的课程开发。具体的工作是依据调研结果确定《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为最重要的核心课程,开发出这门核心课程对应的工业机器人维修与保养、工业机器人操作、工业机器人销售三个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完成了以下工作:1.建立了完善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教学标准;2.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3.设计了学生学习《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自我学习安排表;4.完成了部分典型工作任务教学的操作教程;5.开发出《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对应典型工作任务教学的微课资源;6.分别设计了教师自评互评和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标准。
李永乐[10](2019)在《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关键因素识别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的发展阶段有了新的使命。承担着国土资源管理、自然资源保护、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农业农村发展等职能的自然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对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提出一定的挑战。然而,自然资源行政部门职能配置和管理人员胜任力与统筹自然资源管理战略要求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有必要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的方式开展自然资源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的胜任力研究,对新时期发展形势下提升自然资源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的胜任力和部门组织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胜任力和行政管理绩效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自然资源部人事部门和北京、山西、河北等省(市)自然资源行政部门及其下辖的部分市级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行为事件访谈、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现状与胜任力辨析、胜任力关键因素筛选与识别、关键因素的有效性检验等开展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基于人岗匹配的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提升路径,拓宽了自然资源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工作绩效提升的思路,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借鉴案例。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系统分析了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结构,从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专业分布、职称分布和任职年限等方面统计分析了自然资源部门中层管理人员结构与胜任力水平。研究表明,中层管理人员任职年限相对均衡,年龄结构相差不大、且35岁以下的管理人员占有一定的比例,体现了年轻的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水平、实践能力、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优势,但管理人员在学历、专业和职称方面存在一定的比例结构失调,对管理人员胜任力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针对性识别改进,进一步提升个人胜任能力和工作绩效。(2)综合采用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筛选出的22项胜任力指标对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绩效变量的解释能力,通过逐步回归模型,进一步识别出耐性与毅力、身心健康、抗单调枯燥能力、对上对下服务意识、民主意识等5个胜任力关键因素对中层管理人员绩效水平有显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耐性与毅力、对上对下服务意识等因素对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绩效水平影响尤为显着。(3)采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筛选了部分中层管理人员作为检验样本,并使用同时效度法和预测效度法两种检验方法,对识别出的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关键因素进行了检验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耐性与毅力、抗单调枯燥能力、对上对下服务意识等胜任力关键因素具有可靠性,样本群体的胜任力关键因素与岗位称职程度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同时,通过对中层管理人员的训练考核进一步证实了本研究筛选的胜任力关键因素有效可靠,且能产生优秀绩效。(4)充分考虑影响自然资源行政部门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的基本素质、技能、外部环境、内部条件、激励效应等方面,以一致性模型检验结果为基础,通过开展胜任力与岗位的一致性匹配,从自然资源行政部门中层管理人员开发体系、人员特征应用体系、人岗匹配的绩效管理体系、人员聘任机制和人才战略规划五个层面提出了人岗匹配的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提升路径,以此为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整体绩效水平提升提供智力和动力支持。
二、当前企业岗位培训的方法和步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企业岗位培训的方法和步骤(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价值研究 ——知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现象之问:世界范围内现代学徒制的勃兴现象引起学界关注 |
二、现实困惑: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出现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 |
三、理论发展:现代学徒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构建需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现代学徒制 |
二、知识特征 |
三、价值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现代学徒制价值的相关研究 |
二、知识特征的相关研究 |
三、现有研究的述评 |
第五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六节 方法论与技术路线 |
一、扎根理论方法论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基础:对知识与知识类别的认识 |
一、实用主义认识论及其对“知识”的界定 |
二、知识分类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一线员工知识特征研究的整体设计 |
一、数据收集方法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研究的实施与材料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造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研究 |
第一节 制造业的基本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
一、制造与制造业 |
二、制造业的发展及现代制造业的特点 |
第二节 现代制造业一线从业人员使用的各类知识及其属性 |
一、关于技术原理的知识 |
二、关于工艺技术的知识 |
三、关于软硬件使用的知识 |
四、关于操作技艺的知识 |
五、关于生产情境的知识 |
六、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 |
七、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 |
八、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 |
第三节 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
一、分析框架的建立 |
二、制造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作用特性 |
三、制造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服务业的基本特点 |
一、服务与服务业 |
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特点 |
第二节 现代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使用的各类知识及其属性 |
一、关于服务理论的知识 |
二、关于区域性服务的知识 |
三、关于软硬件与工单使用的知识 |
四、关于操作技能的知识 |
五、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 |
六、关于工作情境的知识 |
七、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 |
八、关于行业的知识 |
九、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 |
第三节 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
一、分析框架的建立 |
二、服务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作用特性 |
三、服务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特点 |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发展 |
二、文创业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一线从业人员使用的各类知识及其属性 |
一、关于创意理论的知识 |
二、关于软硬件使用的知识 |
三、关于操作技能的知识 |
四、关于工作情境的知识 |
五、关于判断决策的知识 |
六、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知识 |
七、关于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 |
八、关于行业的知识 |
九、关于素材库的知识 |
十、关于个性化创意的知识 |
第三节 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
一、分析框架的建立 |
二、文创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作用特性 |
三、文创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组织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从业人员各类知识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特征的比较 |
一、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特征的相同之处 |
二、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知识特征的不同之处 |
第二节 不同类型知识的形成机制 |
一、服务/创意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知识的形成:从know到 know+ |
二、软硬件与工单使用知识的形成:操作性与认知性的共变 |
三、操作技能知识/技艺知识的形成:从行为主义到具身认知 |
四、工作情境知识的形成: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
五、判断决策知识的形成:非良构问题解决的过程 |
六、职业伦理规范知识的形成:社会规范与工作场所规范的互动 |
七、相关岗位基本知识的形成:岗位群职业教育与企业情境学习 |
八、行业知识的形成:内生与外生知识的互动 |
九、素材库知识的形成:知识的个性编码与长时记忆的形成 |
十、个性化创意知识的形成:个体、环境与文化的多因素作用 |
十一、工艺技术知识的形成:经验体系的默会传递与理论体系的编码扩散 |
十二、区域性服务知识的形成:地方知识的“双边缘”获取 |
第三节 各类知识形成机制的特点 |
一、发生空间:正规教育场所、非正规教育场所与非正式教育场所 |
二、发展阶段:前职业教育阶段、正规职业教育阶段、在岗工作阶段 |
三、形成途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情境感知、要素模仿、项目实施 |
四、基本介质:文本、言语、行为、影音、氛围 |
五、行动主体:学校、企业、行业、地方、家庭、社会、政府 |
六、依托载体:身体、大脑(思维)与态度 |
七、角色扮演:学生、学徒、从业人员、社会大众、独立个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育人价值及其拓展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特点 |
一、多元主体参与 |
二、多种情境过渡 |
三、双身份多导师 |
四、工学交替运作 |
五、周期灵活设计 |
六、教学评结构化 |
第二节 知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育人价值的表征 |
一、知识的学习 |
二、知识的意义建构 |
三、知识的迁移 |
四、知识的创新 |
五、知识间的联系 |
六、知识的迭代与更新 |
七、知识学习兴趣的激发与非认知技能的提升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育人价值的实践与遮蔽 |
一、价值实践: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成果的特点 |
二、价值遮蔽:知识论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问题 |
第四节 知识论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价值拓展 |
一、从制度到思想:树立现代学徒制服务个体“经验生长”的育人理念 |
二、从学习场所结合到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搭建多主体协作育人机制 |
三、从地方标准到系统标准:关键领域控制下标准制定的均权模式 |
四、从职业能力到核心素养:基于岗位情境的职业教育核心素养培养 |
五、从单一阶段设计到多元阶梯设计:彰显现代学徒制的“终身性” |
六、从简单移植到行业特色:鼓励基于区域行业特点的模式改进 |
七、从普及到适合:注重现代学徒制的适用性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制造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编码表 |
附录2 服务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编码表 |
附录3 文创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编码表 |
后记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企业 |
1.2.2 职业教育 |
1.2.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
1.2.4 成本收益分析 |
1.2.5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 |
1.3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访谈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统计分析法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内关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相关文献综述 |
2.1.1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因的文献综述 |
2.1.2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意愿及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2.1.3 理论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文献综述 |
2.1.4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收益的文献综述 |
2.1.5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2.2 国外关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相关文献综述 |
2.2.2 瑞士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相关文献综述 |
2.2.3 英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相关文献综述 |
2.3 总体述评 |
2.3.1 国内文献的总体述评 |
2.3.2 国外文献的总体述评 |
第3章 成本收益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行为的影响分析 |
3.1 理论分析框架:计划行为理论 |
3.2 影响因素模型建构及研究假设 |
3.2.1 感知需求、感知成本、感知收益、感知风险与行为态度 |
3.2.2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与行为意向 |
3.2.3 行为意向、感知行为控制与行为 |
3.3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3.1 设计思路 |
3.3.2 量表度量 |
3.3.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3.4 数据分析方法 |
3.4 数据分析与检验 |
3.4.1 样本与量表的描述性分析 |
3.4.2 信效度及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3 影响因素模型的检验与分析 |
3.5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1 感知需求、感知成本和感知收益对行为的显着性影响 |
3.5.2 感知风险和主观规范对行为并无显着性影响 |
3.5.3 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的显着性影响 |
3.5.4 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和行为的显着性影响 |
3.5.5 行为意向对行的显着性影响 |
3.6 本章小结与结论 |
第4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模型建构及测算方法 |
4.1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概述 |
4.1.1 投资回报率 |
4.1.2 净现值 |
4.1.3 内部收益率 |
4.2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模型建构 |
4.2.1 模型变量说明 |
4.2.2 无风险状态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模型建构 |
4.2.3 有风险状态下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模型建构 |
4.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短期成本收益模型及测算方法 |
4.3.1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短期成本收益模型建构 |
4.3.2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短期成本的测算方法 |
4.3.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短期收益的测算方法 |
4.4 本章小结与结论 |
第5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实证分析 |
5.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5.1.1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
5.1.2 调查过程及问卷回收情况 |
5.2 样本描述性分析 |
5.2.1 企业基本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5.2.2 企业人力资源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5.2.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5.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短期成本收益的测算与分析 |
5.3.1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短期投资回报率的测算与分析 |
5.3.2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短期净现值的测算与分析 |
5.3.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内部收益率的测算与分析 |
5.4 基于不同企业基本特征的短期成本收益测算与分析 |
5.4.1 基于不同企业基本特征的短期投资回报率测算与分析 |
5.4.2 基于企业基本特征的短期净收益现值的计算与分析 |
5.4.3 基于企业基本特征的短期内部收益率的测算与分析 |
5.5 基于不同人力资源特征的企业短期成本收益测算与分析 |
5.5.1 基于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特征的短期投资回报率分析 |
5.5.2 基于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特征的短期净收益现值的测算与分析 |
5.5.3 基于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特征的内部收益率的测算与分析 |
5.6 基于不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特征的短期成本收益测算与分析 |
5.6.1 基于不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特征的短期投资回报率分析 |
5.6.2 基于不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特征的短期净收益现值的测算与分析 |
5.6.3 基于不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特征的内部收益率的测算与分析 |
5.7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长期收益及风险的测量与分析 |
5.7.1 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收益的测量与分析 |
5.7.2 参与合作的长期市场收益的测量与分析 |
5.7.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风险的测量与分析 |
5.8 本章小结与结论 |
第6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短期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相关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6.2 多元回归模型建构 |
6.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短期投资回报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6.3.1 企业基本特征对短期投资回报率的回归分析 |
6.3.2 企业基本特征和人力资源特征对短期投资回报率的回归分析 |
6.3.3 企业基本特征、人力资源特征和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特征对短期投资回报率的回归分析 |
6.4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短期净收益现值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6.4.1 企业基本特征对短期净收益现值的回归分析 |
6.4.2 企业基本特征和企业人力资源特征对短期净收益现值的回归分析 |
6.4.3 企业基本特征、人力资源特征和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特征对短期净收益现值的回归分析 |
6.5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短期内部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6.5.1 企业基本特征对短期内部收益率的回归分析 |
6.5.2 企业基本特征和人力资源特征对短期内部收益率的回归分析 |
6.5.3 企业基本特征、人力资源特征和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特征对短期内部收益率的回归分析 |
6.6 本章小结与结论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后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现状及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2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测量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多学科视野下对能力本质内涵的解读 |
二、能力模型构建的多元途径及典型成果 |
三、能力发展的内涵意蕴及其多维度探究 |
四、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构成及发展策略 |
五、文献研究小结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的研究方案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研究方案 |
三、本论文研究设计的整体框架及逻辑关系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内涵阐述及角色定位 |
第一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概念缘起及界定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概念缘起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概念界定 |
三、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对象界定 |
第二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与相关概念的内涵辨析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 |
三、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与“双师型”教师 |
四、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与教研室主任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角色定位的基本依据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角色定位分析的过程 |
三、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角色定位分析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依据及路径 |
第一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基础:指向客体对象的人的本质力量 |
二、心理学基础:根据活动性质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 |
三、组织行为学基础:基于角色任务的个体潜在特征与行为的整合 |
四、多学科视角下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本质内涵的认知 |
第二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的路径比较 |
一、能力模型构建范式的比较与分析 |
二、能力模型构建具体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的路径抉择 |
一、范式依据:整体研究范式 |
二、方法选择:关键事件访谈法+工作任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理论框架建构 |
第一节 基于关键事件访谈的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要素开发 |
一、关键事件访谈的设计 |
二、关键事件访谈的实施 |
三、基于扎根理论的关键事件访谈结果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要素开发 |
一、工作任务分析的内涵 |
二、工作任务分析的方法选择与实施过程 |
三、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能力要素开发结果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框架的整合与内涵阐释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框架的整合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框架的内涵解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开发及模型验证 |
第一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开发的依据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开发的理论依据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开发的模型依据 |
第二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题项确定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初始题项的生成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评价量表初始题项的修订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的实证检验 |
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验证的研究基本假设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验证调研工具与样本 |
三、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验证的数据处理方法 |
四、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验证的统计分析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的调研设计 |
一、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调研目的 |
二、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调研工具 |
三、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调研对象 |
第二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能力发展整体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二、专业发展前瞻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三、专业课程开发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四、专业资源开发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五、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六、专业科研与服务引领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七、专业文化塑造与教学示范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八、专业团队打造与战略执行力发展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 |
一、能力发展整体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二、专业发展前瞻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三、专业课程开发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四、专业资源开发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五、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六、专业科研与服务引领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七、专业文化塑造与教学示范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八、专业团队打造与战略执行力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 |
一、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目的 |
二、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模型 |
三、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假设 |
四、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对象 |
五、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工具 |
第二节 内部影响因素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预测 |
一、身份认同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预测 |
二、成就动机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预测 |
三、个性特质对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预测 |
四、专业建设知识与技能掌握对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预测 |
五、内部各影响因素对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预测 |
第三节 外部影响因素对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内部影响因素的预测 |
一、学校制度环境对专业带头人身份认同、成就动机的预测 |
二、发展路径对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知识与技能掌握的预测 |
第四节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检验 |
一、身份认同在学校制度环境预测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
二、成就动机在学校制度环境预测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
三、专业建设知识与技能掌握在发展路径预测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身份异化:科层管理体制下专业带头人身份认同的困境 |
一、专业建设领导者:内涵发展背景下对专业带头人的角色期待 |
二、专业建设执行者:科层管理体制下对专业带头人的角色设定 |
三、身份建构四象限:角色冲突下专业带头人身份异化现实表征 |
第二节 位置尴尬:权责利相背离下专业带头人成就动机的弱化 |
一、责权背离:创新源泉下移与金字塔式权力分布的冲突使然 |
二、责利背离:职称评审取向与职务工作“两张皮”结果使然 |
三、动机弱化:责权利背离境遇下专业带头人面临“上下夹击” |
第三节 方向迷失:专业身份遮蔽下专业带头人发展路径的缺失 |
一、身份模糊:等级制抑制下专业身份难以获得有效彰显 |
二、空白待补:高职教育师资培训体系重要性一环的缺失 |
三、被动低效:工作场学习环境亟待系统设计与整体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对策建议及未来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明晰了专业带头人的概念内涵并确指其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 |
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由五个层面七大功能模块构成 |
三、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发展较均衡 |
四、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是主客互动、内外交互的过程 |
五、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以内因为主外因藉内因起作用 |
六、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受体制制约并缺乏成长的路径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身份彰显:确立专业带头人专业领导的角色定位 |
二、赋权增能:向基层教学单元逐步扩散组织领导力 |
三、导向纠偏:基于岗位职责重建教师激励评价体系 |
四、体系重构:基于教师生涯发展构建师资培养体系 |
五、校本为基:培育实践共同体共享专业建设技艺库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核心角色任务概括归纳分析表 |
附录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调查问卷(初测卷) |
附录三: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调查问卷(终测卷) |
附录四: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访谈提纲 |
附录五: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六:A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负责人管理办法(试行) |
附录七:C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及其考核办法(试行)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新媒体编辑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 |
1.2.3 我国编辑领域胜任力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胜任力理论 |
2.1.2 工作分析理论 |
2.1.3 新媒介素养理论 |
2.2 本文研究框架 |
3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要素的确定 |
3.1 新媒介素养视角下的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 |
3.2 O*NET工作分析导出的胜任力特征 |
3.3 基于网络招聘信息的数据补充 |
3.4 新媒体编辑胜任特征要素的最终确立 |
4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4.1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预试 |
4.1.1 预试模型的建立 |
4.1.2 预试模型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4.2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建立 |
4.3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验证 |
5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分析与讨论 |
5.1 问卷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
5.2 新媒体编辑与传统编辑胜任力差异 |
5.3 不同工作类别的新媒体编辑胜任力差异 |
5.3.1 数字出版编辑胜任力 |
5.3.2 网络编辑胜任力 |
5.4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5.4.1 同性别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
5.4.2 不同工作年限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
5.4.3 不同工作类别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
5.4.4 不同工作职务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
5.4.5 不同职称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
5.4.6 不同学历新媒体编辑胜任力特征比较 |
6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
6.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6.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甄选 |
6.2.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选拔的优势 |
6.2.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招聘与甄选体系建设 |
6.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 |
6.3.1 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的难点和困境 |
6.3.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的优势 |
6.3.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绩效管理体系 |
6.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 |
6.4.1 我国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存在的问题 |
6.4.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的优势 |
6.4.3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业务培训体系的建立 |
6.5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规划 |
6.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规划的优势 |
6.5.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建立 |
6.6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媒体编辑组织人才盘点 |
6.6.1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人才盘点的优势 |
6.6.2 基于胜任力模型新媒体编辑人才盘点机制 |
6.7 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7 总结与讨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河南省中联恒欣服装公司培训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培训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培训的概念、内容及基本形式 |
2.1.2 培训体系的概念及构成 |
2.2 培训的基本理论 |
2.2.1 成人学习理论 |
2.2.2 培训效果评估理论 |
2.2.3 需求分析理论 |
2.2.4 激励理论 |
第3章 河南省中联恒欣服装公司培训体系的运行现状分析 |
3.1 国内监狱企业培训工作进行的概况 |
3.2 河南省中联恒欣服装公司概况 |
3.2.1 企业简介 |
3.2.2 企业组织结构与人员结构 |
3.2.3 企业员工岗位分布与工作流程 |
3.3 河南省中联恒欣服装公司培训工作运行的现状 |
3.3.1 企业当前的培训管理框架 |
3.3.2 企业当前培训的课程体系 |
3.3.3 企业当前培训实施流程 |
3.4 河南省中联恒欣服装公司培训工作调查 |
3.4.1 调查方法 |
3.4.2 调查内容设计 |
3.4.3 调查信息统计与分析 |
第4章 河南省中联恒欣服装公司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培训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
4.1.1 培训前需求调查不充分 |
4.1.2 培训需求不符合员工普遍期望 |
4.1.3 企业没有为员工提供充分表达培训需求的途径 |
4.2 培训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
4.2.1 培训实施过程管理粗放 |
4.2.2 培训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 |
4.2.3 师资队伍管理和建设有待提高 |
4.3 培训方法和内容不适宜 |
4.3.1 培训方法单一 |
4.3.2 培训课程体系不完善 |
4.4 培训效果评估监督不到位 |
4.4.1 评估方法简单 |
4.4.2 评估体系不健全,监督不充分 |
第5章 河南省中联恒欣服装公司培训体系优化设计 |
5.1 企业培训体系优化的目标、原则和思路 |
5.1.1 企业培训体系优化的目标 |
5.1.2 企业培训体系优化的原则 |
5.1.3 企业培训体系优化的思路 |
5.2 构建企业培训需求调查分析体系 |
5.2.1 精准把握培训需求方向 |
5.2.2 明确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步骤 |
5.3 构建企业培训组织管理体系 |
5.3.1 完善组织机构 |
5.3.2 加大培训师资建设 |
5.3.3 强化培训实施流程管理 |
5.4 构建企业培训内容和课程体系 |
5.4.1 优化课程设计 |
5.4.2 积极拓展培训模式和方法 |
5.5 构建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
5.5.1 科学进行评价分析 |
5.5.2 建立培训评估结果反馈机制 |
第6章 培训体系的保障实施 |
6.1 加强管理层对培训工作重视度 |
6.2 健全培训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和监督力度 |
6.3 加强培训设施优化升级和培训专项资金投入 |
6.4 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
6.5 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6)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应用技术本科教育 |
二、课程模式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研究:时间维度 |
二、学术界对于"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界定 |
三、"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综述 |
四、"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结构 |
第二章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溯源与属性分析 |
第一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之自发性质分析:高职本科 |
一、学术界对于"高职本科"的理论探索 |
二、"高职本科"的教育实践溯源 |
三、"高职本科"之定性分析 |
第二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属性分析 |
一、"应用技术大学"称谓的由来 |
二、境外应用技术大学的起源、发展 |
三、中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探索与历程 |
四、应用技术大学的实现方式 |
五、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属性下的课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分析 |
第一节 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分析之于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 |
一、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内涵解读 |
二、我国职业教育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分析的现状与问题 |
三、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分析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规定性 |
第二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职业岗位特点分析 |
一、境外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职业岗位特点分析 |
二、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层次定位 |
三、现场工程师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的目标与特点 |
第三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的职业活动与能力分析 |
一、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职业活动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二、应用技术本科人才的职业活动与能力解析 |
三、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的职业活动与能力特征 |
四、职业能力分析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知识论基础 |
第一节 课程与知识 |
一、课程知识:课程研究的基本领域与问题 |
二、课程与知识的关系 |
三、知识的类型 |
四、课程知识的教育意义 |
第二节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
一、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仍以理论知识为主 |
二、实践知识的内涵 |
三、实践知识的特点 |
四、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关系 |
五、实践知识的内容 |
第三节 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 |
一、科学知识对其他类型知识的排挤 |
二、职业教育中的科学知识 |
三、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关系分析 |
四、技术知识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规定性分析 |
第四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知识 |
一、应用技术本科课程知识的应然形态 |
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对几种知识形态关系的处理 |
三、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知识的调整方向 |
四、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施行工作任务导向课程:意在整合技术实践知识与技术理论知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 |
第一节 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涵义、类型与特殊性 |
一、课程目标的涵义 |
二、课程目标的类型 |
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基本阐释 |
一、工作任务导向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是技术实践能力 |
二、确立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的依据 |
三、以培养"工程技术专业能力"为课程目标之总成 |
第三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的构建 |
一、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呈现形式 |
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 |
三、应用技术本科课程目标的表达 |
第四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构建例举 |
一、某校"动画"专业课程目标的构建 |
二、某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目标的构建 |
三、某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图形交流与空间分析》单门课程目标 |
四、案例结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 |
第一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存在的问题 |
一、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及其选择的解读 |
二、当前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开发、选择存在的问题 |
三、应用技术本科课程内容选择及组织问题的原则 |
第二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
一、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科目的选择 |
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单门课程的内容选择 |
第三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 |
一、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的组织 |
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单门课程内容的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实施环境的构建 |
第一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政策环境 |
一、政策定位 |
二、专业设置政策 |
三、课程管理政策 |
四、校企合作政策 |
五、教育评估政策 |
第二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教师 |
一、明确教师作为应用技术本科课程建设的主体 |
二、应用技术本科教师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实验实训 |
一、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
二、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
三、尝试推行"现代学徒制"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问题与设计: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五、研究意义和创新 |
第一章 查证与归因: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与归因 |
一、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之现实情况调查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设计 |
(三) 调查结果 |
二、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之现存问题及归因解析 |
(一) 课程与教学的理念指导方面:本土化与人文性缺失 |
(二)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定位方面:空泛化与自由化并存 |
(三) 课程与教学的内容设置方面:学科化与陈旧样越位 |
(四) 课程与教学的体系结构方面:三段型与模块化盛行 |
(五)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实施方面:个性化与情境性遁形 |
(六) 课程与教学的考核评价方面:企业潮与自卑感突显 |
第二章 遮蔽与澄清: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的理性思索 |
一、基于普通教育研究视角的批判情结 |
(一) 课程与教学模式种类的泛滥化 |
(二) 课程与教学模式功能的夸大化 |
(三) 课程与教学模式进程的条框化 |
(四) 课程与教学模式效果的虚空化 |
二、基于职业教育研究视野的内涵解读’ |
(一) 专业结构与职业分类相对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建构的前提条件 |
(二) 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相对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建构的基本要求 |
(三) 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相对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建构的本质体现 |
(四) 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相对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建构的物质基础 |
(五) 评价内容与企业标准相对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建构的根本保障 |
三、基于普职统整研究视域的动因窥视 |
(一) 克服普通教育领域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弊端是普职统整型课程与教学模式的研发前提 |
(二) 消弭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之不足是普职统整型课程与教学模式研发之创新动力 |
(三) 弥补普职融通领域课程与教学模式之欠缺是普职统整型课程与教学模式之改革愿景 |
第三章 审视与反思: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价值诠释 |
一、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价值内涵探析:价值本质问题 |
(一) 工具性定义 |
(二) 本体性意蕴 |
(三) 融合性内涵 |
二、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反思:价值认识问题 |
(一) 认知发展价值取向 |
(二) 技术范式价值取向 |
(三) 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
(四) 人文理性价值取向 |
三、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价值效应表征:价值实践问题 |
(一) 本体性价值效应 |
(二) 工具性价值效应 |
(三) 手段性价值效应 |
四、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价值评判审视:价值评价问题 |
(一) 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价值评判制因 |
(二) 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价值评判标准 |
(三) 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价值评判功效 |
第四章 释原与明理: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发之理论探究 |
一、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发之基础理论探究 |
(一) 生命意义与全面发展等理论是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有效建构的教育学基础 |
(二) 闭环图式与情境认知等理论是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有效建构的心理学基础 |
(三) 边缘性参与和实践共同体等理论是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有效建构的人类学基础 |
(四) 后福特主义之团队化与顾客化等理论是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有效建构的经济学基础 |
(五) 开拓创新与社会交往等理论是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有效建构的社会学基础 |
二、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发之建构理念探寻 |
(一) “实践论”是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生成之根本 |
(二) “联系论”是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建构之本质 |
(三) “结构论”是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存在之内隐 |
(四) “主题论”是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立足之灵魂 |
(五) “建构论”是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行进之路向 |
(六) “回归论”是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发展之要求 |
(七) “结果论”是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运行之动力 |
(八) “基础论”是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生存之根基 |
第五章 优化与重构: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的建构 |
一、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内涵与构成要素 |
(一) 取向与目标 |
(二) 体系与结构 |
(三) 组织与实施 |
(四) 管理与评价 |
二、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之本体建构模型 |
(一) 职业领域 |
(二) 学习领域 |
三、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之课程开发流程 |
(一) 确定职业领域 |
(二) 明确工作岗位 |
(三) 明晰具体任务 |
(四) 归结主题任务 |
(五) 确立项目载体 |
四、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建构之保障系统 |
(一) 行动领域阶段建构活动之保障系统 |
(二) 学习领域阶段建构活动之保障系统 |
(三) 学习情境阶段建构活动之保障系统 |
五、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之课程开发案例 |
(一) 分析岗位任务 |
(二) 确定主题任务 |
(三) 设置项目情境 |
第六章 探索与尝试: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建构 |
一、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之构建要素 |
(一) “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要素 |
(二) “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功能目标要素 |
(三) “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构建之实现条件要素 |
(四) “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操作程序要素 |
(五) “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构建的考核评价要素 |
二、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之建构原则 |
(一) 符合教学模式本身特点的原则 |
(二) 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原则 |
(三) 符合个体职业成长规律的原则 |
三、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之生成路径 |
(一) 结合校企实际,确定教学材料 |
(二) 重塑项目情境,再构主题任务 |
(三) 分解主题任务,展开具体任务 |
(四) 生成典型产品,提供优质服务 |
(五) 改进教学过程,优化建构路径 |
四、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之教案设计例举 |
第七章 实践与检视: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设计 |
(一) 研究问题与假设 |
(二) 实验内容与对象 |
(三) 实验变量与控制 |
(四) 实验模式与设计 |
(五) 实验测评与量表 |
(六)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三、实验进程 |
(一) 课例研发阶段 |
(二) 教案设计阶段 |
(三) 教学实施阶段 |
(四) 数据收集阶段 |
四、实验结果 |
(一) 课程开发与教案设计 |
(二)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 |
五、实验结果 |
(一) 在课程内容开发与教学方案设计方面 |
(二) 在行动理念养成和工作思维培养方面 |
(三) 在实际动手水平和技能娴熟程度方面 |
(四) 在创新精神养成和职业意识培育方面 |
第八章 回眸与远眺: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结论与方向 |
一、研究结论 |
(一) 背景分析层面:归结问题、澄清误言、审视价值 |
(二) 理论建模层面:理论与系统探析、路径与模型明晰、原则与要素归析 |
(三) 实证探索层面:课例开发、教案设计、教学实验 |
二、研究反思 |
(一) 实验样本的代表性问题 |
(二) 研究过程的科学性问题 |
(三)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问题 |
(四) 研究效果的滞后性问题 |
(五)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问题 |
三、研究展望 |
(一) 发展趋向预测 |
(二) 改进举措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8)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发展及评价面临新挑战 |
二、选题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际比较: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及标准研究的他山之石 |
二、国内探索: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及标准研究的本土基础 |
三、走向发展性:国内外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及标准研究的未来趋势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内容框架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本文的内容框架 |
第二章 问题检视: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及评价的现实之殇与价值反思 |
第一节 企业视角: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与需求 |
一、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
二、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企业需求吻合度分析 |
第二节 现实之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及标准的调查分析 |
一、关于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关于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现状调查结果描述 |
三、基于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现状调查的问题检视 |
第三节 从能力本位到素质本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及标准的价值分歧与冲突 |
一、效率主义价值观与超功利的博雅主义价值观冲突 |
二、管理主义价值观与发展主义价值观冲突 |
三、科学主义价值观与人文主义价值观冲突 |
四、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冲突 |
第四节 从对学生评价到为学生评价:中职学生评价标准建构的价值诉求 |
一、从社会人到职业人:中职学生评价内容标准的价值目标 |
二、从智力优先到多元智能:中职学生评价表现标准的价值澄清 |
三、从为了生计到为了生存发展:中职学生评价成就标准的价值转型 |
第三章 理论视阈: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依据、关系与结构模型 |
第一节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及标准建构的基本依据 |
一、理论依据: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
二、政策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和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
三、现实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及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 |
四、主体依据:中职学生身心特征及发展需求 |
第二节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及标准建构的基本关系处理 |
一、正确处理好评价标准体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关系 |
二、正确处理好评价标准体系的定量与定性关系 |
三、正确处理好评价标准体系的整体性与独立性关系 |
四、正确处理好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的关系 |
第三节 中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结构的模型分析与建构 |
一、基于语义学视角的中职生职业素养内涵分析 |
二、基于职业素养构成分析的中职生综合素养结构模型建构 |
三、基于企业岗位需求调查的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构成要素分析 |
第四章 实践之维: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建构的步骤设计与方法选择 |
一、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建构的基本步骤设计 |
二、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方法选择 |
第二节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一级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二级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基于AHP的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指标权重体系建构 |
一、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指标权重体系分析的层次结构模型建构 |
二、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权重体系分析的群决策管理 |
三、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指标权重体系的一致性检查及计算结果导出 |
第四节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指标内容分析及评定标准体系建构 |
一、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一级指标内容分析 |
二、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二级指标内容分析 |
三、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定标准体系的初步确定 |
四、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设定 |
第五章 案例研究:基于WEB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的应用与实证 |
第一节 以素质为本:中职学生发展性职业核心素养评价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
一、中职学生发展性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设计策略 |
二、中职学生发展性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具体方法及实施策略 |
三、中职学生发展性职业核心素养评价的信息收集与处理策略 |
四、中职学生发展性职业核心素养评价的结果处理与分析策略 |
第二节 基于WEB平台: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校本化实施案例 |
一、设计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校本化实施方案 |
二、开发基于web的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校本化实施系统 |
三、“基于web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系统校本化实施”过程与结果 |
第三节 指向发展: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校本化实施结果的效度与信度评估 |
一、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校本化实施效果的问卷调查分析 |
二、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校本化实施结果的逻辑验证分析 |
三、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校本化实施的效度和信度评估分析 |
结语 |
一、价值选择: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建构的理念探真 |
二、多元融合: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建构的实践智慧 |
三、促进发展: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标准建构的趋向预测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论着及课题成果情况简表 |
后记 |
(9)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方向核心课程开发 ——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课程开发现状 |
一、国内课程开发模式 |
二、国外的课程开发模式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核心课程 |
二、课程 |
三、课程开发 |
四、工作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 |
第一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 |
第二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遵循原则 |
一、职业性原则 |
二、适应岗位性原则 |
三、开放性原则 |
第三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机器人方向人才能力需求调研 |
第一节 广州市机器人企业的岗位对应核心课程能力需求调研 |
第二节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方向核心课程调研 |
第三节 调研情况分析 |
一、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需求层面分析 |
二、课程层面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开发 |
第一节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开发的特点及建议 |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开发特点 |
二、《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开发建议 |
第二节 工作任务分析 |
第三节 行动领域归纳 |
第四节 学习领域转换 |
一、确定学习领域名称 |
二、描述职业行动领域 |
三、描述学习目标 |
四、学习内容描述 |
第五节 可视化学习情境设计 |
第六节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开发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获得的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10)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关键因素识别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1.2.1 胜任力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2 政府行政部门胜任力与绩效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进展评述 |
1.3 自然资源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1.3.1 政府行政部门存在的问题 |
1.3.2 自然资源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案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步骤 |
1.5 论文结构 |
2 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现状与胜任力辨析 |
2.1 全国自然资源部门数量与人员结构 |
2.2 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结构 |
2.3 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现状调查 |
2.3.1 问卷调查工作的设计 |
2.3.2 问卷调查结果 |
2.4 当前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辨析 |
2.4.1 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的特征维度 |
2.4.2 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特征的主观描述 |
2.4.3 当前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的基本判断 |
2.5 小结 |
3 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关键因素筛选与识别 |
3.1 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特征因素识别路径 |
3.1.1 胜任力特征因素识别依据 |
3.1.2 胜任力特征因素识别路径 |
3.2 与绩效相关的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特征因素筛选 |
3.2.1 胜任力相关因素筛选方法 |
3.2.2 胜任力相关因素筛选方案 |
3.2.3 胜任力相关因素筛选结果 |
3.2.4 胜任力相关因素分析 |
3.2.5 胜任力相关因素的因子分析 |
3.3 变量分级与标准 |
3.4 建模与分析过程 |
3.4.1 建模方法 |
3.4.2 因子分析 |
3.4.3 回归分析 |
3.4.4 胜任力关键因素辨析 |
3.5 小结 |
4 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关键因素检验与实证 |
4.1 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关键因素有效性检验与分析 |
4.1.1 样本选择与检验思路 |
4.1.2 检验程序要点 |
4.1.3 检验结果 |
4.2 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关键因素可靠性实证与分析 |
4.2.1 样本选择与检验思路 |
4.2.2 实证检验 |
4.2.3 实证检验结果 |
4.3 小结 |
5 人岗匹配的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提升路径 |
5.1 建立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开发体系 |
5.1.1 开发需求分析 |
5.1.2 制订开发计划 |
5.1.3 开发系统实施与评估 |
5.2 建立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特征的应用体系 |
5.2.1 理论基础:“柠檬市场”模型 |
5.2.2 理论基础:信息传递模型和信息甄评模型 |
5.2.3 胜任力匹配体系 |
5.3 建立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体系 |
5.3.1 传统与人岗匹配的绩效管理体系对比分析 |
5.3.2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绩效管理流程设置 |
5.4 建立人岗匹配的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聘任机制 |
5.4.1 建立人岗匹配的中层管理人员配置机制 |
5.4.2 中层管理人员的聘任流程 |
5.5 制订基于人岗匹配的自然资源人才战略规划 |
5.5.1 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
5.5.2 加强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
5.5.3 建立健全人员有效激励机制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四、当前企业岗位培训的方法和步骤(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价值研究 ——知识论的视角[D]. 李政.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分析[D]. 冉云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3]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及发展研究[D]. 王亚南.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4]新媒体编辑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周畅. 武汉大学, 2018(01)
- [5]河南省中联恒欣服装公司培训体系优化研究[D]. 郭阳.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2)
- [6]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研究[D]. 刘文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D]. 梁成艾. 西南大学, 2012(11)
- [8]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 方健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9]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方向核心课程开发 ——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为例[D]. 毛世杰.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10]自然资源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关键因素识别与实证研究[D]. 李永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