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女房事病症的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邓霭静[1](2014)在《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带下病,多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又称“下白物”、“流秽物”。相当于西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属中医妇科临床常见病证,发病率很高,正如俗语“十女九带”所言不虚。除了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带下病的高复发率也是其临床特点,故该病为妇科领域中仅次于月经病的常见病。其发病上,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不易速愈,常常并见月经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间期不规则出血等情况,导致流产、不孕症、妊娠期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等疾病。如治不及时、治不彻底,致使病程迁延日久者,还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从历代医家到现代中医,对带下病的论述众多,其中不少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文献记载,以《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为起点,至明清时期及近现代,各派医家、学者诸多争鸣,期间以宋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尤为突出,新的学术观点不断涌现、冲击。随之而来的是诊治方药推陈创新,理论水平与诊疗效果的提升。迄至明清时期,各类医论医着空前丰富,多对前朝的医说医述进行归纳总结,也不乏新观点论述,多本医着分纲别领的对其概念性状、病因病机、证候证型,治法方药、预后转归进行归类分析,如《女科经纶》、《妇科玉尺》、《医宗金鉴》等,认识更为全面,更贴近于临床实际,治疗逐渐趋于理、法、方、药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带下病的辨证论治重要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且年代距今最为接近,对后世医家带下病的治疗和研究影响十分密切。近现代的带下病诊治认识研究已趋于完备,并逐渐形成系统理论,其中地域诊治特色开始涌现,逐渐向学派发展,可谓中医妇科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而近代中医妇科学术界对带下病的认知不断深化,现代医学认为带下病主要为细菌、病毒及原虫等的侵入感染或生殖道内菌群失调所致,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同时受累;病情可轻可重,轻者无症状,重者引起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从治疗带下病的手段来看,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全身抗炎和(或)局部抗炎,此法虽能暂时杀灭细菌或寄生虫,但常引起生殖系统菌群失调而致久治难愈的生殖系统炎症,如何既能有效杀菌又能维持体内正常菌群比例是现代医学防治带下病的关键。此外现代医学对非生殖器炎症所致者(称为非炎性带下病)疗效甚微。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得出,尽管在带下病的诊治研究中,中医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现代学者关于带下病证治研究重点仍然在临床,主要集中在药物、针灸临床诊治研究方面,对药物、针灸疗效做出评价,缺少对药物、针灸应用依据的文献探讨。而中医古籍文献对国人、甚至对世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珍贵宝库,本研究将带下病的诊治文献作为整体,立足于古代文献,以时间为主轴,从学术发展的纵向角度,探索带下病学术源起与发展脉络,横向宏观系统的整理凝练;以主体医家医着为纲目,领会医家在解决带下病诊治过程中的新问题,并总结再次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理论、新成就;同时在收集到的资料允许的范围内,注意岭南带下病诊治与域外带下病诊治的联系,关注深层学科观点的挖掘,加强区域视角与全局的交互渗透研究,提炼岭南区域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文献研究法:包括文献的发掘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本论文研究方法上,着重阅读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相关古籍原着,查阅核准近现代文献资料的出处。共阅读中医古籍原着计有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薛己《女科撮要》、万全《万氏妇人科》、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傅山《傅青主女科》、萧埙《女科经纶》、陈念祖《女科要旨》、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沈金鳌《妇科玉尺》、陈佳园《妇科秘方》、不着撰人《妇科秘书》不着撰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以及岭南医家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何梦瑶《妇科辑要》(又名《妇科良方》)、谢泽霖《妇科学讲义》、吕楚白《妇科纂要讲义》等计有50余本,从这批古籍原着资料截取一手资料。因此本论文有关中医带下病证文献资料有部分是过去没有被引用过的。论文充分利用汇辑近人点校出版的中医古籍,如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中医古籍出版社之《中医古籍珍本提要》、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之《近代中医珍本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收载明代13位、清代17位医家全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共4个朝代22位医学家着作)均列入收集范围。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部分,主要参照2000年前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文康主编《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年前后出版,朱世增主编的《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对近代着名中医专家对带下病证治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整理。依据的文献除中医古籍原着外,还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等方式。岭南地方医学文献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书。理论评述法:在占有原创资料基础上,按照历史时期分段评述。每一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特点都有所不同,本文采用传统阐释、归类分析、临证解读、相关对比等方式,对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进行评述,探讨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内涵及及临床价值。基于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考,以朝代为纲纵向研究,按照年代沿革之先后,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对自《史记》文史文献到内难金匮等经典医学着作,历代医家之论述,从流溯源。第二部分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文献资料整理,着重于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理论学说内涵研究,从横向探讨带下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方药治疗、医案举隅及防护等方面进行分类,取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发掘凝练。第三部分对岭南医学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析理,这也是地域性学派研究的现代延续。结果: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探讨,按照历史时期划分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术渊源于《内经》时代,《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始以“带下”作为正式病名出现在医籍文献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沿用“带下”的病名,开创了阴道纳药外治妇科疾病的先河;而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扁鹊之为带下医,犹幼科自称痘医也,痘虽幼科之一证,而亦人人多有之事,可见“带下”泛指当时的妇产科疾病。②魏晋隋唐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认识逐渐深化。一方面,它延续秦汉以来“带下”泛指妇科疾病概念,《诸病源候论》有“带下五候”、“带下三十六疾”、“带下无子候”之说,病因不离六淫七情劳伤,病机冲任带经络损伤,发病部位在阴中,随经络发散至腰部、腹部、胁下等部位,诊治上亦有专药、专方;也泛指病邪痹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另一方面,《千金翼方》在带下病的病名上又补充“白崩中”、“赤白杂汁”,而区分治疗“赤白痢”、“赤白淫”,说明三者均为带脉以下,阴中流出的浊物,带下病发展到这一阶段,痢疾、白淫与带下病等妇科杂病逐渐有所区分。③宋金元医学理论创新,很大程度上发展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说。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医家在诊治带下病理论上均有新的突破,如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等认为其成因为湿热,治以清热攻邪为法;李东垣以脾虚辨带,带下病多与脾胃虚弱及阴火有关,治以升阳补脾为法;朱丹溪主湿痰,治以湿热为主,兼痰,兼虚,对治疗带下病产生深远影响。而带下病属于妇科专科病,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认为“凡妇人有白带是第一病”,妇人以血为基本,治疗的根本在于调血,以四物汤为基准加减治疗。齐仲甫《女科百问》对于“妇人有带下或淋漓不断何以别之”鉴别:“秽液与血相称兼带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久而则为淋沥之病也。”宋代带下病的病名不如既往泛用在妇科疾患,已有部分医家将其局限在赤带和白带二者,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曰“今人所患,惟赤白二带而已”④明清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理论与临证经验日臻成熟,经、带、胎、产中医妇科四大证概念形成,在对带下病锁定在赤白带下、赤带、白带等之间,多渠道、多途径的辨带治带。对带下病诊治基调上有一定的学派聚集现象,如薛己《女科撮要》、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赵献可《邯郸遗稿》、万全《万氏妇人科》等,认为带下旨在脾肾亏虚气脱,止带以温补脾肾为主。而萧壤《女科经纶》认为带下属于风冷入脬、任脉经虚湿热冤结。傅山《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而来。温病名家王孟英认为带下病“虚寒较少,故天士治带,必以黄柏为佐也”,清晰可见其清热治带的学术倾向。明清医家还创立临床治疗白带确有疗效的名方,如《傅青主女科》完带汤、陈佳园《妇科秘方》白带验方等。⑤民国期间。近代随着西方医学知识传入,唐容川、张锡纯、张寿颐等是近代主张中西汇通医家。唐容川提出“中西汇通”口号,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尝试中西医汇通治疗带下病:“后观西法,亦谓大肠病则流白痢,子宫病则流白带,其理相同。法用儿茶、白矾、石榴皮、没石子等水洗之”。张山雷办中医教育,编撰《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作教本而广泛流传。民国时期妇科病证包括带下病的诊治,也逐渐接受妇科检查技术。中医诊治带下病诊疗技能通过学术刊物得到交流。第二部分着重对现代名医尤其是妇科名医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包括叶熙春、蒲辅周、邹云翔、王渭川、王慎轩、朱小南、龚志贤、程门雪、韩百灵、裘笑梅、赵棻、徐荣斋、哈荔田、黄宗勖、邱茂良、许玉山、黄绳武、祝谌予、俞慎初、郑魁山、班秀文、庞泮池、何子淮、何任、王子瑜、蔡小荪、柴浩然、丁启后、徐志华、夏桂成、张良英、门成福等33位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现代带下病的范围涵括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阴痒等现代疾病中涉及带下量、色、质、味异常者;现代名老中医对带下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多在古代名医基础上延续前人理论学说,如遵清代傅山治五色带下之法论治,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气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湿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然而现代名老中医在认识上辨证分型上更为完善,认为带下即为湿病,治带即治湿,湿有内湿与外湿之分,内湿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外湿又多由湿邪入侵,流注下焦,任带失约而致。带下病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肾、肝,以及外湿、湿毒秽浊等。或因脾气受损,脾运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失于输布反聚为湿,湿浊下注任、带失约而成;或肾阳不足,下元亏损,带脉失约,任脉不固,精液滑脱不能固摄而成;或肝气郁滞,肝气失于条达,阻碍脾运,湿浊下注而成;或久居阴湿之地,或湿毒秽浊内侵,损伤冲任之脉而成。然病因之关键乃水湿之邪,最后必致冲任损伤,带脉失约。对带下病证治疗,现代医家比较一致认同的是:尤其强调从白带的质、量、色、状,以及气味来分析,认为临床虚实相杂者多,全实者少,全虚者亦不多。治疗应着眼于湿,调治应注重以脾、肾、肝为主,必须兼顾冲、任、带脉。临证用药,现代医家多主张以内服药物为主,同时提倡酌加外用熏洗药、外涂药剂,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缩短疗程。辨病、辨证论治,中药、针灸兼可施行,取其多点、多效,联合取效。但若久治不愈,则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的病因。第三部分是笔者针对所在地域,对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述对带下病的诊治方法及药物,说明在岭南地域应用中医中药诊治妇科带下病至少有1600多年历史。论文研究历代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学术特点:①带下病证乃湿热所化、湿盛脾虚。湿热所化如带而下,湿热冤结于带脉不散,热去湿除病自除。明代盛端明、清代何梦瑶、近代吕楚白、近代谢泽霖,现代蔡仰高、现代郑定良等名医,基本持这种学术观点。岭南医家从湿热病因认识妇科带下病,与气候炎热潮湿分不开,现代名医梁剑波强调黄带宜从湿毒医,罗元恺教授辨治白带分型有“湿热型”、“湿毒型”。带下病“湿热”概念,亦源于岭南气候湿热蒸熏,易为虫毒病菌滋生温床。②诊治带下病,滋肾补脾养肝,或固本培元顾护真阴。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既认识湿热、湿盛、湿毒带下而应用化湿清热解毒治则及方药,又重视妇人体质脾肾虚肝阴不足的另一方面,强调固本培元顾护真阴治则诊治带下病。清代刘渊、现代罗元恺,传承张景岳学说,应用滋肾补脾养肝治则方药诊治带下病证属于虚者。潘兰坪《叶案括要》卷八淋带篇,诊治带下重视顾护真阴固本培元,基于岭南人体质以气虚、阴虚、气阴不足或血热者多见。③临证善于专方专药(包括草药)及外治方法治疗带下病。如近代谢泽霖推崇傅青主完带汤,现代蔡仰高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分别研制有扶脾胜湿汤、完带汤加味方、家传密验白带丸分别治疗各不同证型者;外用蛇床子汤煎洗阴道,治疗白带久流不止者。常用岭南草药有五指毛桃根、金钟根即牛大力、金樱根、白饭草即火炭母。罗元恺教授自拟方茵陈败酱汤方中金樱子,以及熏洗方大飞扬均岭南草药。结论:带下病中医古籍诊治研究构成了妇科中医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从纵横两方面对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的古籍文献,以及近现代文献进行整理发掘凝练,丰富了中医带下病诊治的内容,对其概念、病因病机、证候分型、治则治法、预后转归做出了纲领性归纳。对带下病的诊治系统性的完善,并且加入所在地域的地方文献流派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一、上述关于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五个时期的划分研究分类方法,以及各个时期学术特点与对原创中医古籍着作的引用评述,未见有更为详尽者,这是本论文创新点之一;二、现代以名老中医(包括岭南名医)学术经验为重点内容,从带下病的定义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医案方药、学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整理研究,尤其是对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分析整理研究,为过去所未有,这是本论文创新点之二。
鲁周南[2](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萨静姝[3](2019)在《中、泰传统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整理、归纳、分析和总结中泰两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理、法、方、药。系统探讨两个医学体系在治疗不孕症理论研究、临床实践和处方用药规律的差异和共同之处。为提高泰国临床治疗不孕症疗效,促进中泰传统医学交流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方法:本课题分别使用上海中药大学图书馆数据库、泰国国家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及Thai JO数据库,以“不孕症”、“中医”、“中药”、“中医药”、“infertility”、“female infertility”、“Chinese medicine”、“Chinese herbal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woman disease”、“Thai Traditional medicine”、“Thai herbal medicine”、“TTM”等为检索关键词组,检索和整理不孕症古代有关文献、和现代文献从2008年至2018年7月的中医、和从1782年的文献数据至2018年7月的泰医对女性不孕症诊治和方药研究的科学论着。本研究最终收录科学论着228篇,专着161本;收集现代泰医、泰西医临床报道等文献87篇,查阅了有关不孕症古籍、教科书等29本。采用Excel 2010进行检录数据库,IBM SPSS 2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IBM SPSS Modeler Subscription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和数据挖掘,分析郑文杰医师以中药治疗泰国不孕症者从2014年1月–2018年8月在泰国泰京天华慈善医院(中医部)门诊部的患者治疗用药、和泰医古今文献记载治疗不孕症处方的用药规律。结果:1.中、泰两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女性不孕症诊治理论的异同在妊娠的认识方面:中医学和泰医均强调女性血液充沛、经期正常、行经通常、男女适当和悦交媾是顺利妊娠基本条件。但是,中医更加强调肾精天癸充盛、阴阳平衡,泰医强调女性子宫结构和功能的健康。在病因病机方面:示两国传统医学,均认为先天和后天为重要致病因素。中医指“五不女”为先天性生殖系统异常情况,泰医认为先天遗传因子引起闭经、月经量少等;后天因素方面,两者均提出作息失常、饮食不节、房事过劳、情志失调,久病体虚、高龄为导致不孕症的重要致病因素。其中中医的风、寒、湿邪的外感致病,泰医的寒雨季节环境及和夫妇交合不当的条件均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在病机方面:中医以两大观点为主,一“虚”,以肾虚、脾虚为主,二“瘀阻”引起气血两虚,冲任失调,胞宫、胞脉阻滞的主要机理;泰医以血液亏虚、月经失调,血瘀、血块和子宫的异常病变为主要机制,因而中医、泰医在病机上也有相似的观点,以“不足”、“失衡”、“瘀”为共同病机。对本病的治疗法则发现,中医、泰医根据其病因病机以“治病求本”、“整体观”为主要治法:中医在“辨证论治”或“辨证与辩病相结合”,以温补肾阳、补气养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燥湿化痰为主治则;泰医论调经,调补四塔,补益血液,行血祛瘀、排除血腐烂、排血毒为主。两种医学的治法都为“补其不足、调其不平、行其不通、排其瘀积”为相容观点。根据治疗法则上,中医、泰医均有内外治法,但对本病的复杂性都以药物内服为主要治疗方法。2.中、泰两国传统医学在治疗女性不孕症临床用药规律的异同中医处方:本研究共收集到223中医处方,共涉及药物162味,共计3182频次,从数据挖掘结果,发现“太子参、杜仲、淫羊藿、黄芪、枸杞子、菟丝子、桑椹、仙茅、白术、甘草、柴胡、紫河车、熟地黄、垂盆草、白芍”为处方中使用最多的药物,以“仙茅-淫羊藿”,和“柴胡-紫河车-菟丝子-桑椹-淫羊藿”为处方中的主要配伍,故中医治疗泰国不孕症以“补益气血,温补肾阳、调养冲任、疏肝解郁”为基本药法;泰医处方:收集到85泰医处方,共涉及药物299味,共计1341频次,发现假荜拔(Piper retrofractum)、干姜(Zingiber officinale)、黑胡椒(Piper nigrum)、紫花丹(Plumbago indica)、疏果胡椒(Piper interruptum)、Piper sarmentosum、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白芷(Angelica dahurica)、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川芎(Ligusticum sinense)、当归(Angelica sinensis)、青蒿(Artemisia annua)、孜然芹(Cuminum cyminum)、黑种草(Nigella sativa)、茴香(Foeniculum vulgare)、家独行菜(Lepidium sativum)、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香附(Cyperus rotundus)、Dracaena loureiroi、诃子(Terminalia chebula)为处方中使用最多的药物。其中“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白芷Angelica dahurica”,“Piper sarmentosum-疏果胡椒(Piper interruptum)-干姜(Zingiber officinale)-假荜拔(Piper retrofractum)-紫花丹(Plumbago indica)”为处方中的主配伍,故泰医以“调理体内风塔,调补四塔、血液,助火温寒,兼排血瘀解血毒”为主要药法。结论:1.中医和泰医在治疗女性不孕症具有共同的诊治理论,由于理论的渊源有异,故体系也有不同。2.数据挖掘结果客观反映了两种医学的处方立法基于整体观为确定诊断,以“寒型体质”、“人体虚弱”为泰国不孕症者的主要病机,所以“调理月经、补益血液、调治子宫”和“行通体内,排除瘀积”作为治疗泰国不孕症临床有效的处方用药配伍,但因两国传统医学理论的认识亦有异,故其选用药物也有所不同。
姜娜娜[4](2019)在《中医诊治崩漏病学术源流探析》文中提出目的 崩漏是指女子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不止,或者下血淋漓不尽,突然大量出血称“崩中”,下血淋漓不断者称“漏下”。崩漏在女性初潮后至绝经期间均可发病,在临床上,二者可以交替出现,相互转化。崩漏病严重影响了女性患者的生活工作及身体健康。崩漏病在女性各年龄段皆可发病,更年期、青春期发病者较多;该病发病原因较多,其中较快的生活节奏、生活压力等原因也增加该病的发病几率,该病可不同程度的引起贫血、不孕等妇科中常见并发症。西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病归属于“崩漏病”范畴。相对于西医,中医对于崩漏病症诊治有一定的优势,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对于崩漏学术理论的研究比较匮乏,有关崩漏的研究,现代学者更加侧重对于临床方药组成、功效、成分的研究,鲜有对文献渊源、针药的施治理论依据进行研究。崩漏病的古代文献论述,多分散在许多医家的医籍中,造成我们对古代医家理论与经验的继承的困难。综上,为临床治疗崩漏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发掘新的诊疗方法,对于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深入研究是势在必行,继承方可创新。方法 本课题采用传统文献研究的方法,以先秦至明清时期与崩漏相关的医家医着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崩漏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证治类型、治法用药、禁忌、调护等方面。首先通过使用《中华医典》查找与崩漏相关医籍,再通过阅读古籍、整理与崩漏相关的内容、总结相关的治疗经验;相关的图书资料可从山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中获取。结果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本论文系统的对崩漏病名源流进行了考辨,从《黄帝内经》最先提出崩漏病名开始,到后世医籍中出现的血崩、崩中去血、漏下赤白、崩中、漏下、崩中漏下、血山崩不止、崩暴下血等相关的病名,从而全面的了解了崩漏病的定义、范围。第二、本论文以时间为轴,医籍为索,系统整理了历代医家有关崩漏病的理论认识。本论文将崩漏的发展过程分为先秦两汉时期、两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四个时期。本论文从每个时期的着名医籍有关崩漏的病名演变、发病的原因和机制、证治分型、治法方药、禁忌调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先秦两汉时期是崩漏病认识的发端时期,《黄帝内经》最先提出崩漏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但由于时代的原因相关内容较少,但为后世诊治崩漏乃至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两晋隋唐时期是诊治崩漏病的发展时期,《诸病源候论》补充崩漏的病因病机,提出冲任脉虚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针灸甲乙经》记载了治疗崩漏的针刺用穴。《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总结了唐代以前有关崩漏的理论和治法方药,补充了《诸病源候论》有证无方的不足,提出治疗崩漏的新方法灸法,丰富了崩漏病的诊治内容。宋金元时期是崩漏发展的上升时期,陈自明提出冲任热损。严用和提出崩漏病机以肝伤为主。对崩漏病的理法方药的认识更为深入,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李东垣提出脾胃虚弱致崩与肾阴亏虚相火失制致崩理论。张从正认为情志致病以悲为主和火热之邪致病。朱丹溪提倡崩漏乃是热为主,理法方药完备,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清时期是崩漏发展的继承、总结、完善并发扬的一个时期。方之约提出治崩三法。李时珍《本草纲目》给予崩漏用药指导。张景岳提出治疗崩漏要注意脏腑虚实寒热辨证。王肯堂、武之望、赵献可等医家对前人医家诊治崩漏病的理法方药进行详细总结。各医家在学习总结前人经验之时,又总结自身诊疗经验,崩漏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治法用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并日趋提高,不断完善。崩漏以冲任虚损、肝脾肾损伤为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最为常用,治疗崩漏重视四物汤的应用。第三、本论文讨论了山西地域名老中医治疗崩漏的学术经验,治疗崩漏主要从肝、脾、肾入手。山西地域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受东垣脾胃学说和明清医家影响较大,为山西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结论 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得出秦汉时期崩漏病的诊治发端于秦汉,《黄帝内经》指出崩漏病机是阴虚阳搏,《金匮要略》记载治疗方药胶艾汤。隋唐至宋是崩漏病的发展时期,巢元方提出了冲任损伤的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丰富了治疗崩漏的方药,提出了治疗崩漏新方法针灸疗法。宋陈自明提出补阴、理气祛瘀的治疗原则,并强调炭药和风药的应用。严用和的情志致病和肝伤为主要病机,完善了崩漏的病因病机,丰富了崩漏的治法方药。金元时期是崩漏病的鼎盛时期,刘完素提出了滋阴清热法与补法配合使用,后服补药。张从正提出七情以悲为主与火热之邪是崩漏的主要发病原因,治疗主张凉血和经,慎用燥药。李东垣提出了脾胃损伤、肾水阴虚是崩漏的发病主要原因,提出脾胃是崩漏的治疗根本,开创了补脾升阳法、滋阴凉血的治法。朱丹溪提出血热是崩漏的主要原因,主张补气血,因证治宜。明清是崩漏发展的完备时期,理法方药丰富完善,方之约提出治崩三法。张景岳治疗崩漏重视阴阳、寒热虚实辨证。王肯堂对治法、方药进行归类。武之望在收录崩漏诊治内容由证录方,对崩漏的诊治更加细化。赵献可丰富了崩漏诊断的方法,腹诊法。傅山治疗重气血、调理脏腑以肝、肾为主。萧埙否认方之约治崩三法,提出澄源、复旧、塞流的治法。唐容川提出了正治法和从治法。崩漏的冲任损伤、肝脾肾损伤为病机,劳伤、瘀血为病因最为常用,活血化瘀、温中补虚、滋阴清热的治法治则流传至今,四物汤一方在临床上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并沿用至今。山西地域名医治疗崩漏从肝、脾、肾入手,崇尚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临证化裁。在学术思想上山西地域名医治疗多受金元时期医家李东垣和明清时期医家的学术思想影响。
张婷婷[5](2020)在《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中医古籍文献,以“病-症-证-治法-方药”为主线,挖掘秦汉至明清对妊娠腹痛的理论认识、辨治要点以及方药运用规律,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妊娠腹痛及相关疾病提供文献参考资料。方法:将文献研究的方法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主要分为五步。第一步,获取数据。首先以“妊”、“娠”、“孕”、“胎”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妊娠病的全部内容,再通过人工阅读纳入论及妊娠腹痛的书目。然后,通过阅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和“中医女科十大名着”的电子版书籍,筛选出《中华医典》未收录的论有妊娠腹痛的书籍。通过以上两步确定书目后,利用现有电子文档,摘录古籍中与妊娠腹痛相关的内容。最后,将所有妊娠腹痛的文献数据以书为单元命名,建立“妊娠腹痛古籍文献数据库”。第二步,语义类型的确定和数据预处理。阅读并分析古籍文献的内容和特点,确定待标注的语义类型。同时将古代文献划分为数据单元,以避免因计算机排版错乱而导致上下文不完整和不衔接。第三步,构建结构化知识库。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导入标注系统,标注者对50%的数据进行实体和事件的标注,给实体和事件赋予语义类型的标签,构建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集,然后基于该数据集训练和测试条件随机场模型,让计算机完成剩余50%文献数据的标注,最后通过人工校对定稿,构建出“妊娠腹痛古籍结构化知识库”。第四步,数据标准化处理。“中药”数据量最大,由机器学习模型辅助人工完成标准化处理,采用全连接前馈神经网络训练音形码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剩余的部分实体和事件由人工完成标准化处理。第五步,数据分析和挖掘。根据成书年代将研究内容划分为四个时期:秦汉时期、魏晋至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这四个时期为背景,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利用Python软件绘制实体和事件的年代分布散点图,对古籍中妊娠腹痛的病名、症状、证素、治法、方药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和挖掘。结果:本研究在1200余本中医古籍中筛选出179本与妊娠腹痛相关的古籍,涉及156位着家,共计124900文字,由人工拆分为1330条数据单元。本研究共完成19个语义类型的标注,分别是“病名”、“症状”、“病因病机”、“病位证素”、“病性证素”、“治则”、“治法”、“方剂”、“中药”、“中药炮制”、“煎药溶媒”、“服药辅剂”、“药物剂量”、“服药剂量”、“妊娠时月”、“中医文献”、“医学人物”、“慎治或禁忌”、“脉象”,并对其中7个语义类型的标注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分别为“症状”、“病性证素”、“病位证素”、“治法”、“方剂”、“中药”、“妊娠时月”。结果显示,机器标注的准确率均值为87%,“中药”的机器标准化的准确率为33.6%,提示用条件随机场的机器学习模型抽取中医古籍的实体或事件效果良好,相比之下,利用全连接前馈神经网络训练音形码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对“中药”进行标准化处理的结果欠佳,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构建出妊娠腹痛古籍结构化知识库并进行部分数据的标准化,基于此进行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如下。1.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文献分析(1)病名:妊娠腹痛由症状逐渐发展为独立病名,古籍文献中共有47种与妊娠腹痛相关的病名,最常用的有“胎动不安”、“胎动”、“胎痛”、“妊娠腹痛”等,此外还包括“妊娠腹痛”的变写以及与妊娠腹痛关系密切的其他病名。“胞阻”在古籍中的含义包括妊娠腹痛、妊娠下血、妊娠腹痛并下血三种,其中“胞阻”意指妊娠腹痛是清代部分医家的观点。(2)症状:腹痛主症描述涉及912条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共包含16种疼痛性质,37种疼痛部位,3类疼痛频率,2类疼痛程度,以及2种痛势。其中疼痛性质以“胀痛”、“冷痛”最多见;疼痛的部位除了见于小腹、脐腹或少腹,还波及到整个躯干部的腹侧面和腰部,包括胁、胸、腰、心、胯、脘、腰等位置;疼痛的频率“不时作痛”、“时时作痛”、“痛不止”三种;疼痛的程度主要分为轻重两类;痛势主要涉及缓急两类。掌握疼痛症状五个方面的临证意义有助于辨治和判断疾病走势。(3)证素:妊娠腹痛的病性证素有22种,共2437频次,包括“虚”、“风”、“寒”、“毒”、“瘀”、“气”、“火”、“湿”八个方面;病位证素有20种,共504频次,涉及到脏腑、经络、水血分、胞胎四类,其中脏腑以肝、脾、肾三脏与妊娠腹痛关系最密切,经络则以冲任、胞络、肝经、肾经在妊娠腹痛的文献中出现最多,胞胎是妊娠病特有的病位,水分和血分的病位概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4)治法:古籍中妊娠腹痛的治法共14种。秦汉时期以温补冲任、调和肝脾为主;魏晋至隋唐时期以补血清热为主,初现补肾之法;宋朝重视理气养血的治法,金元时期主从肝脾肾论治,重视健脾除湿、养血清热的安胎之法;明清时期百家争鸣,善用活血法,重视补肾以安胎。概言之,历代医家对妊娠腹痛的治疗尤重扶补正气,以补益阴血和调补后天脾胃为主,其次是理气、温里、清热等治法。不同治法相配可以适应妊娠腹痛的各种病机。(5)方药:治疗妊娠腹痛的方剂共1095频次,其中有方名的有857频次,包含方剂名共293种;中药共有7258频次,包含217种药物,其中现代临床常用中药有165种。古代医家治疗妊娠腹痛以补虚和理气的方药为主,补虚主以补气、补血、补阳。妊娠腹痛用药的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味最多,归经以脾、肝、肾、胃经为主。妊娠禁忌药被用于下胎和去病安胎,使用时应权衡力度,注重配伍,有故无殒。2.妊娠腹痛的方药与证素、治法的关联分析(1)方药与15种病性证素和7种病位证素产生了关联,其中当归、人参、白术、甘草与多个病性证素有较强关联,可见补益气血是治疗妊娠腹痛的重要思路;白术、人参、当归、甘草和病位证素“肝脾”、“脾”和“肝”都有较强关联,可见肝脾同病或单脏主病均重视补益脾胃;若病位在肾,以补肾阳最常见;若病位在胞宫或胞胎则应以扶补正气为主。(2)方药与8种治法产生了关联,其中,补益法主以补气和补血,兼以理气行血;理气法以行气血与补气血并用;活血法主以理气活血,常用当归、川芎;和解之法以当归芍药散的组方为核心;解表法以扶正与解表药共用;祛痰法以健脾燥湿化痰为治,与四君子汤和二陈汤的主药关联度较高。结论1.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疾病的源流和关联分析高效可行。本研究采用“人工+机器”的半自动化方法构建本体化的结构化知识库并进行部分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减少了人力的投入,提高了知识库构建的效率。基于此知识库进行疾病的理法方药的源流和关联分析是可行的、便捷的。2.古籍中妊娠腹痛的辨治内容丰富,对现代中医的理论和临证有参考意义。妊娠腹痛历经秦汉的理论起源、魏晋至隋唐的经验积累、宋金元的总结发展、明清的百家争鸣四个时期。研究发现,妊娠腹痛由症状逐渐发展为独立病名;古籍中妊娠腹痛的症状描述以疼痛症状为主,掌握疼痛的性质、部位、频率、程度和痛势的临证意义有助于辨证论治和判断疾病走势;辨证着眼于气血是否充盛而调畅、脾胃是否健运、肝脾是否调达、肾阴阳是否充足而和调;治疗以调补肝脾肾三脏为主,攻补兼施,理气与补益相配,使不耗伤气血,补而不滞,所用方药多平和、少峻猛,特殊情况下可去病安胎,有故无殒,甚至下胎益母。概言之,中医古籍中有丰富的关于妊娠腹痛的理论认识和诊疗知识,对现代中医临床辨治妊娠腹痛及相关疾病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启文(Lee Kai Man)[6](2019)在《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特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及文化特色的关系,岭南地区的疾病类型和居民体质均具备其特点,辨治和用药也须相应配合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香港位处岭南地域,回归后中医药日渐受到重视,对中医妇科的求诊需求亦随之增加,求诊于中医妇科的病种也愈加广泛。对于香港的中医师,能掌握更多切合岭南地区的辨治和用药方法,对治疗效果必定有所帮助,使广大患者受惠。本研究探讨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证型有否地区性的特点,与及是否受香港的岭南特色因素所影响,从而探讨切合香港地区的中医妇科病的辨治和用药方法,供临床中医师参考,以期帮助提高疗效。方法:本研究参照德尔菲(Delphi technique)专家咨询法进行,受访专家人数设定为14位。专家的纳入标准为具备中医妇科临证经验15年或以上,年龄为39岁或以上;或之前任职于医院的职称达副主任或以上。数据收集方式以两轮的问卷咨询进行。第1轮问卷就7种中医妇科常见疾病,包括:痛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不孕症、胎漏胎动不安、症瘕,咨询专家们在香港地区最常见的病因及证型。拟定相关的病因与证型选项时,参考《中医妇科学》五版及六版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医妇产科学》与及个别专家的建议,列出选项以供专家们选择。如专家认为有常见的病因或证型未有包括在所提供的选项中,也可作增补。请专家对7种病的病因和证型的选项按照常见的程度排序。另外,向专家们谘询香港的气候、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文化特色等因素对病因及证型有什么影响,与及每种病的诊治注意点和常用的方剂及中药。第1轮问卷全部收回后,将专家之意见分析整理。关于病因及证型部份,对各选项作频数统计,根据统计的综合结果,把每种病的病因和证型的各个选项依常见的程度作排序。所得出的排序结果放在第2轮问卷中,让专家就7种病的病因和证型再次填答,请他们参考过第1轮问卷综合各专家意见所得出的病因和证型排序之后再次作选择。将两轮咨询问卷收集所得的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对于常见病种类、病因、证型选择、常用方剂和中药等结果,可作量化统计的,则作统计并列表,作出分析。对于意见陈述的内容,加以分析,撰写报告。结果:受访专家年龄介乎47至76岁,从事中医妇科诊疗工作22至51年,在香港从医10年至39年。根据受访专家的长期临床观察,本研究中的7种中医妇科病在香港地区的最常见病因和证型排列首5位者如下:一、痛经最常见病因:情志抑郁、过食寒凉生冷、先天肾气不足、感受寒邪、素体气血虚弱。最常见证型: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血虚弱证、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瘀证。二、崩漏最常见病因:更年期肾气衰退、元气虚弱、劳倦过度、情志抑郁、忧思过度。最常见证型:肾阴虚证、肾气虚证、脾虚证、脾虚肝郁证、血瘀证。三、绝经前后诸证最常见病因:情志抑郁、忧思过度、素体阴虚、性情急躁、劳倦过度。最常见证型:肝郁肾虚证、心肾不交证、肾阴虚证、肾阴阳俱虚证、肝阳上亢证。四、带下病最常见病因:素体脾虚、感受湿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感染湿毒。最常见证型:脾虚湿热证、脾虚证、湿热下注证、阴虚夹湿证、肝经湿热下注证。五、不孕症最常见病因:年逾五七,冲任耗损、禀赋素弱、情志抑郁、素体肥胖、饮食不节。最常见证型:肾气虚证、肝郁证、痰湿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六、胎漏、胎动不安最常见病因:禀赋不足、劳倦过度、素体气血虚弱、素有症瘕、饮食不节。最常见证型:肾虚证、气血虚弱证、脾肾两虚证、肾阴虚证、血瘀证。七、症瘕最常见病因:情志抑郁、忧思过度、素体脾虚、饮食不节、经行产后,风寒侵袭。最常见证型: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肾虚血瘀证、寒湿凝结证、湿热瘀阻证。总括而言,本研究中的7种中医妇科常见病在香港地区的病因和证型确实有本地特色,反映出香港的气候、生活环境、起居饮食习惯、社会风气、文化特色等因素对病因和证型产生显着的影响。较为突出的因素是岭南潮湿炎热气候的影响已被过用冷气有所改变;工作、学业及家庭的压力大,情志失调;工时长,睡眠少,熬夜,运动少;衣着贪凉,不注重保暖;饮食不节,嗜食寒凉生冷、甜腻、辛辣燥热;晚婚晚育,行房次数少;性观念开放;卫生常识普及不足等。以上种种因素,可以理解为在岭南特色的基础上增添了香港本地特色。综合各种病来看,证型较多见肝郁气滞、肾气虚、肾阴虚、脾虚、痰湿、湿热、寒湿、血瘀等,以肝郁气滞、肾气虚、肾阴虚、脾虚最为显着,所以治疗中医妇科病,调理冲任,以肝、肾、脾为主。专家们更对个别病种提出了中医妇科学教材的证型举例中未有列出的证型,例如痛经的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崩漏的脾虚肝郁证,绝经前后诸证的肝郁肾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阳上亢证、脾虚肝郁证;胎漏、胎动不安的脾肾两虚证,反映香港的临床实际情况和证候特点。专家们的选方用药亦对应常见病机,贯彻理法方药的原则,但因应香港人体质薄弱,虚实夹杂,用药轻灵,免伤正气;亦少用辛燥的中药。当中亦有运用地道的中药,即岭南地区特有的“南药”。此外,因情志、生活习惯及环境导致的因素较多,除药物治疗外,调摄、情绪疏导、卫生常识指导也须重视。结论:本研究参照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合文献分析,探讨香港地区常见的中医妇科疾病的证候与治法用药特点。研究发现:在香港地区较为常见之中医妇科病如痛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胎漏胎动不安、不孕症、症瘕等,其中医证候分布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香港执业的资深中医师在诊治疾病时,均认同香港地区的气候、工作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社会风气、文化特色等因素对各种中医妇科病的病因和病机均产生显着的影响。专家们的诊治思维和用药也受到岭南医学的影响。
邓山,陈峰,江彬,杜慧静[7](2016)在《《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病症分析》文中认为《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为杨氏临床经验总结,包括内、妇、儿、外、头面五官、肢体经络及气血津液病症。全篇151条条文中有98条条文对病因病机做出分析,是杨氏诊治的重点所在。以论述五官病症、肢体经络病症、肝胆病症、脾胃病症、妇科病症最为详尽,体现杨氏临证治疗的特点,是针灸临床治疗的宝贵财富。
马丹[8](2019)在《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月经不调作为最常见的妇科病,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极大地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如若迁延治疗,或失治误治,可致闭经、崩漏、贫血、不孕等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医家和学者从自身的诊疗经验出发,对月经不调某一类证候的辨治及见解较丰富,但尚缺乏系统的梳理。且近年来专家与学者发现对于月经不调疾病的治疗,中医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疗效显着。故本文针对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月经不调中医诊疗理论框架,为指导月经不调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诊治,提供帮助。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明确文献资料的选择原则与方法,选取先秦两汉至清末历代医籍中,有关月经病理论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包括四大经典、官修医籍、历代妇产科专着,以及综合性医书,确定入选古籍书目59部。以理论思维为主导,综合运用文献学、术语学和框架研究等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其次,确定核心概念、各家专论的选择原则,明确核心概念体系的建立方法。第二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历史发展研究。以时间维度为主轴,纵向梳理历代医籍中有关月经不调的理论。以疾病为主线,横向研究月经不调总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的病名、因机证治等发展概况。第三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概念研究。以国家973项目确定的研究方法为依托,系统梳理并确定月经不调总论及各病的病名、因机证治等核心概念,共计179个,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深化对月经不调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的认识和表述,按照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梳理出月经不调因机证治诊疗理论层次清楚的核心概念体系。第四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专论研究。选取历代医家具有代表性、原创性的月经不调专论,深入挖掘其中内涵,阐释其学术渊源及价值。第五部分对历代月经不调及各病诊疗理论的既有框架进行研究整理,完成以病机为中心,因、机、证、治齐备的月经不调及其各病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的搭建。综合以上研究总述如下:1.月经不调病名的演变“月经不调”的病名始见于《备急千金要方》,此时已经认识到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周期的异常和经量的异常。宋金元时期出现了“月水不调”“月候不调”“经候不调”等相关病名,但并不规范。明清时期基本沿用前代病名,较少出现新的名称。究其原因,主要是宋金元时期的医家们逐渐将月经不调的各病作为独立的疾病进行阐述,提出单独的病名,对各病的命名贡献极大。“月经先期”之名首见于《校注妇人良方》。此外还有“经行先期”“经水不及期”“经早”等名称。“月经后期”之名始见于《女科秘要》。医家多称之为“过期”与“后期”。《圣济总录》最早将其称为“月水过期”“后期而至”。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名有“或前或后”“经乱”“愆期”“经水先后无定期”等不同。孙思邈最早使用“月水或前或后”之名来描述月经先后无定期。此后医家大多沿袭“或前或后”之说。“经乱”之名最早见于《景岳全书》。“经水先后无定期”最早见于《傅青主女科》。“愆期”之名,最早见于《产育宝庆集》,在《女科百问》《妇人大全良方》《女科证治准绳》《医宗金鉴》等着作中均有“愆期”之称,却并非专指月经先后无定期。宋以前“愆期”之名,多指月经后期。《济阴纲目》将“愆期”之名作为月经先期与月经后期两病的统称。《医宗金鉴》明确指出经行或前或后,无定期之证为“愆期”。后世多沿用“愆期”指月经先后无定期。故“愆期”之名应予明确区分。“月经过多”之名最早见于《圣济总录》,但只是作为一类证候。至刘完素最早将月经过多作为独立的疾病,首次提出“经水过多”之病名。月经过少的病名出现较早,《脉经》中最早提出“经水少”。后世也均以“少、涩少、微少”指代月经过少。2.月经不调的病因先秦两汉时期,主张人体经脉与天地相应,外感寒暑之邪可致月经不调。晋唐时期开始注重外感、内伤合而致病。《诸病源候论》最早明确提出月经不调的病因在于劳伤气血兼外感风冷之邪。宋金元时期大多沿袭此说。《圣济总录》则补充了情志致病的因素,指出月经不调可因心气抑滞,情志不畅,血气郁结而致。明代以后,对月经不调病因的认识有了极大的突破。《女科撮要》首次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饮食失节、起居失常四方面论述了月经不调的病因。《景岳全书》将月经不调的病因归结为情志、劳倦、冲任不守、外感、误治、先天禀弱、纵情亏损等七个方面,且以情志致病为首。《医宗金鉴》以三因致病说为基础,认为外因经病多因于寒、热、风邪所致,内因经病主要在于七情所伤,不内外因经病则包括脾胃损伤、房劳损伤和产子过多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因独立成为专病较晚,因此病因的认识以明清为主,基本与月经不调总的病因认识相近,各病略有侧重。3.月经不调的病机有关月经不调病机的论述,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书中首次提出因虚、寒、结气所伤,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的观点。《圣济总录》最早提出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的理论,认为月经不调总的病机在于气血失调,损伤冲任。《普济本事方》认为阴阳的偏胜偏衰是导致月经不调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均被后世广泛遵循。朱震亨从体质方面强调病机在于痰湿。薛己最早提出“心脾平和,经候如常”的观点。此观点被后世医家所认可,并广泛沿用。万全将病机概括为脾虚、冲任损伤、脂痰凝塞三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月经不调的病机认识。对于月经不调各病的病机认识,总体来说明清时期更加准确而丰富。有关月经先期的病机认识,始于朱丹溪。他提出血热、气血俱热而致月经先期,后世医家多沿袭“先期属血热”之说。《万氏女科》提出血热又分血盛有热和血虚有热。《苍生司命》又补充了气虚病机。至《景岳全书》则全面概括月经先期病机在于血热和气虚,血热又分虚热和实热,气虚又分心脾气虚、脾肾气虚。明清时期,由于受到命门学说的影响,一些医家开始从肾论治。如《古今医统大全》认为月经先期为肾阴虚,不能镇守。《傅青主女科》指出病机在于肾中水火太旺,或肾中火旺水亏而致。对于月经后期的病机认识,亦始于朱丹溪。他提出血虚、血热、痰湿和气血虚均可致病。《苍生司命》又提出病机为气寒、血少和气逆。《景岳全书》提出血寒又有外感寒邪和阳虚内寒之分。《傅青主女科》根据月经量多少来辨别实寒、虚寒。指出月经后期而至量少者,为血寒而不足;月经后期而至量多者,为血寒而有余。总体来说,对月经后期病机的认识可以概括为血虚、气血虚、阳虚、血寒、血热、气滞和痰湿。对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认识较晚,大致可以概括为血虚、肾虚、脾虚和肝郁。《万氏女科》提出月经先后无定期因虚所致。《景岳全书》认为病机可分血虚和肾虚,肾虚又有肾阳虚、肾阴虚之分。《傅青主女科》有创见性地提出病机在于肝肾之郁。《叶氏女科证治》《竹林寺女科证治》等书认为病机在于脾胃虚弱。《顾松园医镜》认为病机在于气乱。对月经过多病机的认识,可概括为血热、虚热、气虚、血虚和痰多。《丹溪心法》指出痰多壅滞,血不循经而致经水过多。《万氏女科》提出血热之病机。《医学纲目》提出病机在于虚热和气虚。《傅青主女科》提出血虚而不归经致月经过多。对于月经过少的病机认识较早,《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月事衰少”,指出其病机为气竭肝伤。《脉经》指出月经过少由“亡其津液”而致。此后医家大多以血虚、痰凝和寒滞为其病机。总体上分为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包含肾水不足、血虚、中气虚、气血虚、阴虚和阳虚,实者包含痰凝、气郁肝伤、气滞血瘀、火烁津液和血寒壅滞。4.月经不调的辨证论治对于月经不调的辨证论治,分为气血辨治和脏腑辨治两方面。历代医家多重视“养血调气”,并以此发展出多种治则治法。如《普济本事方》指出调其气血,以平为福。《济生方》指出气血同治,但调气重于调血。《济阴纲目》指出调经当抑气。《孕育玄机》指出调经顺气,养血为先。《女科经纶》概括前人医论,提出“调经养血,莫先以顺气为主”“调经莫先于养血,养血莫先于调气”。脏腑辨治方面,分为心脾辨治、从肾辨治和从肝辨治。《万氏女科》指出“调经,专以理气补心脾为主”。《医宗粹言》强调调经不可独耗其气,应养心实脾的观点。《女科经纶》指出调经以补养脾胃为大法。张介宾言“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赵献可提出“调经必须滋水为主”“滋水更当养火”,发展了以补肾来论治月经不调的理论。明确从肝辨治月经不调,则见于《傅青主女科》。5.月经不调共性诊疗理论框架对月经不调因、机、证、治共性诊疗理论框架结构进行梳理,形成以“热扰冲任”“冲任不固”“血海空虚”“冲任阻滞”“封藏疏泄失司”“血海蓄溢失常”“冲任紊乱”为核心病机,以“血热证”“血寒证”“气滞血瘀证”“痰阻证”“阴虚证”“阳虚证”“脾虚证”“肾虚证”“肝郁证”为核心病证,以“清热凉血”“温经养血”“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滋阴清热”“补脾益肾”“疏肝解郁”为核心治法的月经不调共性诊疗理论框架。本研究对月经不调的系统梳理,理清了月经不调中医诊疗理论的源流、核心概念与核心专论与共性诊疗理论,对于现代月经不调疾病的诊治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王水香[9](2016)在《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学科分类中,文学与医学分属不同学科,发展规律和社会功用亦各异。但在中国古代,共同孕育于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与医学之间却存在着相互交融、相互嵌合的关系。涉医文学正是医文交融而产生的一种文学现象。这一文学现象在医文发生发展的初期——先秦两汉时期即已出现。本文在明确先秦两汉涉医文学定义和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以探析这一时期文学与医学相融的广度、深度、路径及其缘由为目的,从以下方面对相关文本进行解读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先秦两汉的医学文献目录,以及解析出土、存世医学文献的内容与成就,考察涉医文学产生的医学背景。其次,对兼具文学与医学特质的叙事性文体——诊籍的流变进行考察,以明晰诊籍在先秦两汉时期由萌发至初成的轨迹和特征。第三,对文学作品中的本草、养生、疾病和治疗等医学内容进行挖掘考述,以探析先秦两汉医文相融第一层次的特征,并考察医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第四,在探究先秦两汉医文第一层次相融特征的同时,以医家和文士的最高理想层次——治国为例,进一步深挖医文更深层次,即医道与文道的会通。第五,以先秦两汉医文主体、思想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学与其它学术交融的概况为切入点,探析先秦两汉学术交融的历史潮流对医文相融会通的影响。第六,对先秦两汉文学涉医的范式与特点,及其对后世涉医文学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的概述与探论。学科之间的相互融通,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要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或有助于拓展文学与医学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为更加全面地考察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容与功能提供一些启示。
刘涛[10](2017)在《皮肤“癣”类病名考证及其规范研究》文中提出皮肤“癣”病概念内涵有三:一是“西医之癣”,指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病;二是传统的“中医之癣”,包罗范围甚广;三是一般口语所说的“皮肤癣病”,可泛指一切皮肤疾病。目前,中医学界通行的是第一个内涵,反映了中医学术的异化。本论文考证范围包括大部分的“西医之癣”(白秃疮、肥疮、鹅口疮、圆癣、紫白癜风、阴癣、鹅掌风、脚湿气、灰指甲、癣),部分“中医之癣”(吹花癣、奶癣、牛皮癣、乳头风、蛇皮癣、湿疮、白庀、松皮癣),以及部分“皮肤癣病”(肾囊风、四弯风、紫癜风)。论文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皮肤“癣”类病名考证现状的综述。第二部分是绪论,界定“癣”的概念,阐述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介绍有关研究方法及其运用举例。第三部分分别考证人体各部位之癣,包括头部之癣:白秃疮、肥疮;面部之癣:吹花癣、奶癣;口腔之癣:鹅口疮;颈项之癣:牛皮癣;躯干之癣:圆癣、紫白癜风、乳头风;阴部之癣:肾囊风、阴癣;四肢之癣:四弯风、蛇皮癣;手足之癣:鹅掌风、脚湿气、灰指甲;发无定处之癣:湿疮、白庀、松皮癣、紫癜风;“癣”病病名考证。第四部分为皮肤“癣”类病名规范研究,提出皮肤“癣”病体系性问题,指出当前的皮肤癣病内涵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考证收集的资料,提出规范病名。第五部分是总结,概述考证的新发现、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的设想。第六部分为参考文献。第七部分为附录,辑录了皮肤“癣”类的相关资料。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考证清楚各种皮肤癣病病名的历史演变,对其历史发展沿革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关于各项“癣”病的一系列考证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考证工作对于皮肤“癣”病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认识;提出了规范病名,为名词术语规范化课题服务,如考证为“腊梨”代替“肥疮”作为规范病名提供学术支撑;考证出了 15个同名异病的中医学名词。
二、妇女房事病症的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妇女房事病症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1部分 带下病中医证治学术源流考 |
1.1 秦汉时期 |
1.1.1 黄帝、岐伯《黄帝内经》 |
1.1.2 张仲景《金匮要略》 |
1.1.3 秦越人《难经》 |
1.1.4 神农氏《神农本草经》 |
1.2 魏晋隋唐时期 |
1.2.1 王叔和《脉经》 |
1.2.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1.2.3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1.2.4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1.3 宋金元时期 |
1.3.1 宋代官修中医方剂着作 |
1.3.2 齐仲甫《女科百问》 |
1.3.3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
1.3.4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
1.3.5 金元四大家 |
1.4 明清时期 |
1.4.1 薛己《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 |
1.4.2 万全《万氏妇人科》、《广嗣纪要》 |
1.4.3 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 |
1.4.4 武之望《济阴纲目》 |
1.4.5 李时珍《本草纲目》 |
1.4.6 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 |
1.4.7 赵献可《邯郸遗稿》 |
1.4.8 傅山《傅青主女科》 |
1.4.9 萧埙《女科经纶》 |
1.4.10 吴谦《医宗金鉴》 |
1.4.11 陈念祖《女科要旨》 |
1.4.12 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 |
1.4.13 沈金鳌《妇科玉尺》 |
1.4.14 王清任《医林改错》 |
1.4.15 陈佳园《妇科秘方》 |
1.4.16 不着撰人《妇科问答》 |
1.4.17 不着撰人《妇科秘书》 |
1.4.18 钱少楠《钱氏秘传产科方——试验录》 |
1.4.19 不着撰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1.4.20 唐容川《血证论》 |
1.5 现代时期 |
1.6 民国时期 |
1.6.1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
1.6.2 张寿颐《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
1.7 民国以前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术特点 |
1.7.1 病名沿革 |
1.7.2 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 |
1.7.3 治疗带下病中药方剂及针灸手法 |
1.7.4 崩、漏、带三者关系 |
第2部分 近现代名医诊治妇科带下病文献资料整理 |
2.1 现代时期 |
2.1.1 叶熙春 |
2.1.2 蒲辅周 |
2.1.3 史沛棠 |
2.1.4 邹云翔 |
2.1.5 王渭川 |
2.1.6 王慎轩 |
2.1.7 朱小南 |
2.1.8 龚志贤 |
2.1.9 程门雪 |
2.1.10 韩百灵 |
2.1.11 裘笑梅 |
2.1.12 赵菜 |
2.1.13 徐荣斋 |
2.1.14 哈荔田 |
2.1.15 黄宗勖 |
2.1.16 邱茂良 |
2.1.17 许玉山 |
2.1.18 黄绳武 |
2.1.19 祝谌予 |
2.1.20 俞慎初 |
2.1.21 郑魁山 |
2.1.22 班秀文 |
2.1.23 庞泮池 |
2.1.24 何子淮 |
2.1.25 何任 |
2.1.26 王子瑜 |
2.1.27 蔡小荪 |
2.1.28 柴浩然 |
2.1.29 丁启后 |
2.1.30 徐志华 |
2.1.31 夏桂成 |
2.1.32 张良英 |
2.1.33 门成福 |
2.2 现代名医诊治带下病的特点 |
2.2.1 中医带下病诊治范围的扩大 |
2.2.2 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 |
2.2.3 相近各病之间的类同与区分 |
2.3 现代名医诊治带下病之再发展 |
2.3.1 中医药期刊 |
2.3.2 中医药学校 |
2.3.3 中医妇科学教材 |
2.3.4 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
第3部分 附篇:岭南名医诊治带下病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 |
3.1 清代以前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 |
3.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1.2 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 |
3.1.3 刘渊《医学纂要》 |
3.1.4 何梦瑶《妇科辑要》(又名《妇科良方》) |
3.1.5 潘名熊《叶案括要》 |
3.2 近代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 |
3.2.1 吕楚白《妇科纂要讲义》 |
3.2.2 谢泽霖《妇科学讲义》 |
3.3 现代岭南名医诊治带下病 |
3.3.1 蔡仰高 |
3.3.2 郑定良 |
3.3.3 梁剑波 |
3.3.4 罗元恺 |
3.4 岭南妇科带下病诊治的主要学术论点 |
3.4.1 岭南医家对带下病证湿热所化、湿盛脾虚认识 |
3.4.2 诊治带下病,滋肾补脾养肝,或固本培元顾护真阴 |
3.4.3 带下病的方药(包括草药)及外治方法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详细摘要 |
(2)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辨证论治研究 |
2 方药研究 |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
4 名老中医治验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古籍选择原则 |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
1.3 古籍选择结果 |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
2.5 小结 |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
3.4 小结 |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
4.5 小结 |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5.2 病名逐步完善 |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
5.6 小结 |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6.2 病名沿革 |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
6.7 小结 |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
7.7 小结 |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
1.1 医家个人经验 |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
2 研究方法 |
2.1 归纳法 |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
2.2.1 元数据概念 |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
2.3 专家访谈法 |
2.3.1 访谈对象 |
2.3.2 访谈方法 |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
2.3.4 访谈提纲 |
2.4 名中医推荐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
3.2.1 选择古籍经验 |
3.2.2 选择医家经验 |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
4 结论 |
讨论 |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
(3)中、泰传统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泰传统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理论文献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 |
1.1 理论文献研究(Documentary analysis) |
1.1.1 资料来源 |
1.2 数据挖掘(Data mining) |
1.2.1 资料来源 |
1.2.2 统计方法 |
2.泰国传统医学的一般情况介绍(Introduction of Thai traditional medicine) |
2.1 泰国传统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History of Thai traditional medicine) |
2.1.1 素可泰王朝以前时期(公元1182~1186年) |
2.1.2 素可泰王朝时期(公元1220~1438年) |
2.1.3 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公元1350~1767年) |
2.1.4 吞武里王朝(公元1768~1782年) |
2.1.5 拉达那哥欣王国时期(公元1782~至今) |
2.2 泰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The basic theory of TTM) |
2.2.1 四塔理论 |
2.2.2 泰医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致病因素 |
2.2.3 泰医学的治疗方法 |
3.女性不孕症在中医、泰医的认识(Female infert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CM and TTM) |
3.1 女性不孕症在中医、泰医古籍中病名的记载(Female infertility in the ancient TCM and TTM theories) |
3.2 中医、泰医理论中妇女妊娠中的认识(The mechanism of pregnancy in TCM and TTM theories) |
3.3 中医、泰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female infertility in TCM and TTM theory) |
3.3.1 中医对女性不孕症病因的分析 |
3.3.2 泰国传统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病因分析 |
3.3.3 女性不孕证在中医、泰医理论中病机分析 |
3.3.3.1 女性不孕证在中医理论中病机分析 |
3.3.3.2 女性不孕证在泰医理论中病机分析 |
3.4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TCM and TTM treatment options for female infertility) |
3.4.1 中医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
3.4.1.1 中医的治疗原则 |
3.4.1.2 中医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 |
3.4.2 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原则 |
3.4.3 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 |
3.4.3.1 药物治疗 |
3.4.3.2 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研究现状 |
3.5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预防与调护(TCM and TT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female infertility) |
3.6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认识总结(Summary of TCM and TTM for female infertility treatment) |
4.现代医学的对女性不孕症的认识(Female infertil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rrent medicine) |
4.1 女性不孕症的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of female infertility) |
4.2 现代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的病理因素(Factors effecting female infertility) |
4.2.1 生物学因素 |
4.2.1.1 子宫病变因素 |
4.2.1.2 输卵管病变因素 |
4.2.1.3 卵巢病变因素 |
4.2.1.4 机体免疫因素 |
4.2.2 社会环境心理因素 |
4.3 现代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方式及目前研究进展(The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for female infertility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 |
第二部分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处方用药和配伍分析 |
1.数据挖掘方法(Data mining methods) |
2.中医治疗女性不孕症治方的总体用药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CM prescription for female infertility treatment) |
2.1 中医总体用药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CM total herbal used) |
2.2 中医总体药味类属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CM herbal types) |
3.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治方的总体用药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prescription for female infertility treatment) |
3.1 泰医总体用药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herbal used) |
3.2 泰医总体药味类属及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herbal types) |
3.3 泰医调经处方中使用药味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menstrual cycle regulation prescriptions) |
3.4 泰医祛血瘀和子宫痈处方中的药味使用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treatment blood stasis and uterus disease prescriptions) |
3.5 泰医补益处方中的药味使用频数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of TTM nourishing prescriptions) |
4.关联规则(Association analysis) |
4.1 中医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Association analysis of TCM herbal used) |
4.2 泰医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Association analysis of TTM herbal used) |
第三部分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讨论与总结 |
1.探讨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中医与泰医理论(Discussion in the theoretical part of TCM and TTM in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infertility) |
1.1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历史上的论述 |
1.2 中医、泰医对妊娠机理论述 |
1.3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分析 |
1.4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治则和治法 |
1.5 中医、泰医结合现代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探讨 |
1.6 中医、泰医对女性不孕症的预防与调护的论述 |
2.中医、泰医在泰国治疗女性不孕症处方用药和配伍论述(Discussion in the prescription rules and pattern of TCM and TTM for female infertility treatment) |
2.1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总体处方用药和配伍探讨 |
2.1.1 中医治疗泰国女性不孕症患者总体处方用药和配伍探讨 |
2.1.2 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总体处方用药和配伍探讨 |
2.2 中医、泰医治疗女性不孕症处方用药和配伍对比分析 |
3.本课题的创新点(Knowledge contribution) |
4.结论(Conclusion) |
4.1 本课题的成果分析 |
4.2 本课题不足之处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医、泰医治疗不孕症现状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中医诊治崩漏病学术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崩漏的定义、病名沿革 |
1.1 定义 |
1.2 病名沿革 |
2.先秦两汉时期对崩漏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黄帝内经》 |
2.3 张仲景《金匮要略》 |
2.4 《神农本草经》 |
3.晋唐时期对崩漏的认识 |
3.1 概述 |
3.2 王叔和《脉经》 |
3.3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3.4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3.5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
3.6 小结 |
4.宋金元时期对崩漏的认识 |
4.1 概述 |
4.2 宋代官修医着 |
4.3 齐仲甫《女科百问》 |
4.4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
4.5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
4.6 金元四大家 |
4.7 小结 |
5.明清时期对崩漏的认识 |
5.1 概述 |
5.2 方之约《丹溪心法附余》 |
5.3 薛己《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 |
5.4 万全《万氏女科》 |
5.5 李时珍《本草纲目》 |
5.6 王肯堂《证治准绳》 |
5.7 武之望《济阴纲目》 |
5.8 张介宾《景岳全书》 |
5.9 赵献可《邯郸遗稿》 |
5.10 傅山《傅青主女科》 |
5.11 萧埙《女科经纶》 |
5.12 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 |
5.13 沈金鳌《妇科玉尺》 |
5.14 唐容川《血证论》 |
5.15 小结 |
6.地域医家 |
6.1 山西地方名医 |
6.2 山西名老中医治崩特色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医诊治崩漏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文献研究 |
1 研究背景 |
1.1 中医古籍数据量浩大,是中医宝贵的知识库 |
1.2 传统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的方法和局限 |
1.3 智能化的数据处理技术是未来中医古籍研究的重要工具 |
1.4 基于本体构建数据集是智能化古籍数据挖掘的必要途径 |
1.4.1 本体的概念 |
1.4.2 基于中医领域本体构建结构化知识库的重要作用 |
1.5 对妊娠腹痛的古籍文献进行数据挖掘的意义 |
1.5.1 临床实际意义 |
1.5.2 文献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确定书目 |
2.2 研究内容筛选标准 |
2.3 构建妊娠腹痛古籍文献数据库 |
2.4 数据预处理 |
2.5 语义类型的确定及定义 |
2.6 标注流程 |
2.6.1 选择标注系统 |
2.6.2 数据导入 |
2.6.3 标注方法 |
2.6.4 机器标注结果评价参数及计算方法 |
2.6.5 质量控制 |
2.7 数据处理和标准化 |
2.7.1 计算机去重 |
2.7.2 人工标准化 |
2.7.3 机器标准化 |
2.7.4 人工校正核对定稿 |
2.8 技术路线 |
3 机器标注及标准化结果与分析 |
3.1 评价机器标注结果的参数值 |
3.2 原始数据及标准化数据计量结果 |
3.3 评价机器标准化处理结果的参数 |
4 数据挖掘结果与分析 |
4.1 妊娠腹痛病名的沿革 |
4.1.1 妊娠腹痛病名的朝代分布 |
4.1.2 妊娠腹痛病名的演变 |
4.1.2.1 妊娠腹痛的定义 |
4.1.2.2 妊娠腹痛的病名源流 |
4.1.2.3 “妊娠腹痛”的变写 |
4.1.2.4 与妊娠腹痛关系密切的其他病名 |
4.1.2.5 妊娠腹痛病名与妊娠月份的关系 |
4.1.3 “胞阻”的源流 |
4.2 妊娠腹痛的主症分析 |
4.2.1 疼痛的性质 |
4.2.2 疼痛的部位 |
4.2.3 疼痛的频率 |
4.2.4 疼痛的程度 |
4.2.5 痛势 |
4.3 证素分析 |
4.3.1 证素选择依据 |
4.3.2 病性证素的历史演化 |
4.3.3 病位证素的历史演化 |
4.3.3.1 脾胃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
4.3.3.2 肝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
4.3.3.3 肾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
4.3.3.4 经脉病机以奇经最关键 |
4.3.3.5 水血分病位之说有待后世进一步研究 |
4.3.3.6 病在胞胎是妊娠病的特有病机 |
4.4 治法分析 |
4.5 方药分析 |
4.5.1 妊娠腹痛代表方剂的考证和源流分析 |
4.5.1.1 附子汤 |
4.5.1.2 当归芍药散 |
4.5.1.3 胶艾汤 |
4.5.2 妊娠腹痛方药历史演化分析 |
4.5.2.1 先秦两汉时期 |
4.5.2.2 魏晋至隋唐时期 |
4.5.2.3 宋金元时期 |
4.5.2.4 明清时期 |
4.5.3 妊娠腹痛用药历史演化分析 |
4.5.3.1 妊娠腹痛用药概况 |
4.5.3.2 药物之性 |
4.5.3.3 药物的五味 |
4.5.3.4 药物的归经 |
4.5.3.5 药物的功效分类 |
4.5.3.6 妊娠禁忌药 |
4.6 方药与证素、治法的相关性分析 |
4.6.1 关联规则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
4.6.2 方药与病性证素的关联结果 |
4.6.3 方药与病位证素的关联结果 |
4.6.4 方药与治法的关联规则 |
讨论 |
1 中医对妊娠生理的认识 |
1.1 妊娠的生理基础 |
1.2 妊娠生理性失衡 |
2 中医对妊娠病的认识 |
3 中医对妊娠腹痛的认识 |
4 对妊娠腹痛的弦脉的探讨 |
5 妊娠腹痛的安胎法则 |
5.1 预防以安胎的思想 |
5.2 祛邪和扶正的安胎原则 |
5.3 重视养胎调护 |
6 对“抑阳助阴”安胎思想的探讨 |
6.1 “抑阳助阴”的含义 |
6.2 “抑阳助阴”的方剂配伍思路 |
6.3 古代医家对理气安胎的认识和用药特点 |
7 对“白术黄芩是安胎之圣药”的探讨 |
7.1 源于仲景方,始由丹溪提出 |
7.2 白术黄芩的安胎机理和临证配伍特点 |
7.3 “白术黄芩乃安胎圣药”之说不可拘泥 |
8 对治妊娠腹痛方中用酒的探讨 |
8.1 行药势,助药力 |
8.2 畅通血脉 |
8.3 减少寒凉或滋腻药物的不良反应 |
9 古代和现代中医治疗妊娠腹痛的异同 |
9.1 现代中医对妊娠腹痛的诊疗概况 |
9.2 古代与现代中医辨治妊娠腹痛的异同 |
10 妊娠腹痛与内科腹痛的诊疗差异 |
11 本研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12 将本体的方法用于古籍数据挖掘的机遇和挑战 |
12.1 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运用是中医古籍知识发现的机遇 |
12.2 中医古籍本体语言的完善和标准化是古籍知识发现的挑战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综述 中医古籍的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岭南医学 |
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 |
一、岭南中医妇科流派 |
二、岭南妇科流派的主要学术观点 |
三、岭南妇科医家的临证特色 |
第二章 岭南妇科名家 |
第一节 罗元恺 |
一、简介 |
二、学术思想 |
三、临证经验 |
第二节 欧阳惠卿 |
一、简介 |
二、临证经验 |
第三节 张玉珍 |
一、简介 |
二、临证经验 |
第四节 罗颂平 |
一、简介 |
二、临证经验 |
三、诊治特色 |
第五节 岭南罗氏妇科枝繁叶茂,惠及五洲 |
第六节 岭南罗氏妇科与香港的深厚渊源 |
第三章 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设计 |
第二节 研究的实施 |
一、第1轮问卷咨询 |
二、第2轮问卷咨询 |
三、资料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研究结果 |
一、专家基本资料 |
二、专家最经常诊治的中医妇科病 |
三、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见病因与证型 |
四、香港地区的气候、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文化特色等,对病因、病机与治法的影响 |
五、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两地的中医妇科辨治和用药选择的比较 |
六、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用方剂、中药及其他疗法 |
第二节 研究数据分析 |
一、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见病因与证型 |
二、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用方剂、中药及其他疗法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第一节 讨论 |
一、香港地区的气候、生活环境、起居饮食习惯、社会风气、文化特色 |
二、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两地的中医妇科辨治和用药选择的比较 |
三、7种中医妇科病的诊治注意点 |
四、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用方剂、中药及其他疗法 |
五、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临床诊治须重视香港特色 |
二、专家的临床经验及用药心得有参考价值 |
三、性教育、女性卫生常识的普及工作 |
四、晚婚晚育问题必须正视 |
五、中医妇科的专业培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病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症分类 |
1.1 分类概况 |
1.2 脏腑病症 |
1.3 五官病症 |
1.4 肢体经络及气血津液病 |
1.5 妇、外、儿科病症 |
2 病症分析 |
2.1 脏腑病症 |
2.1.1 肝胆病症 |
2.1.2 心系病症 |
2.1.3 脾胃病症 |
2.1.4肾系病症 |
2.1.5 肺系病症 |
2.2 五官病症 |
2.3 肢体经络及气血津液病症 |
2.4 妇、外、儿科病症 |
3 小结 |
(8)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月经不调文献研究方法 |
1 文献资料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
2 古籍书目选择结果 |
3 核心概念的确定与概念体系的建立 |
3.1 核心概念收集与确定的方法 |
3.2 核心概念体系的建立方法 |
4 核心专论的选择与撰写 |
4.1 核心专论的选择原则与方法 |
4.2 核心专论的撰写要求与方法 |
第二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历史发展 |
1 历代医籍有关月经不调理论的梳理 |
1.1 先秦两汉 |
1.1.1《黄帝内经》 |
1.1.2《金匮要略》 |
1.2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
1.2.1《脉经》 |
1.2.2《褚氏遗书》 |
1.2.3《诸病源候论》 |
1.2.4《备急千金要方》 |
1.3 宋金元时期 |
1.3.1《太平圣惠方》 |
1.3.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1.3.3《圣济总录》 |
1.3.4《普济本事方》 |
1.3.5《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1.3.6《女科百问》 |
1.3.7《仁斋直指方论》 |
1.3.8《妇人大全良方》 |
1.3.9《济生方》 |
1.3.10《格致余论》 |
1.3.11《丹溪心法》《丹溪治法心要》 |
1.4 明清时期 |
1.4.1《奇效良方》 |
1.4.2《苍生司命》 |
1.4.3《校注妇人良方》 |
1.4.4《丹溪心法附余》 |
1.4.5《女科撮要》 |
1.4.6《万氏女科》 |
1.4.7《古今医统大全》 |
1.4.8《医学纲目》 |
1.4.9《医学入门》 |
1.4.10《古今医鉴》 |
1.4.11《万病回春》《寿世保元》《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
1.4.12《女科证治准绳》 |
1.4.13《医宗粹言》 |
1.4.14《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
1.4.15《济阴纲目》 |
1.4.16《景岳全书·妇人规》 |
1.4.17《邯郸遗稿》 |
1.4.18《薛氏济阴万金书》 |
1.4.19《陈素庵妇科补解》 |
1.4.20《女科经纶》 |
1.4.21《傅青主女科》 |
1.4.22《顾松园医镜》 |
1.4.23《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
1.4.24《叶氏女科证治》 |
1.4.25《沈氏女科辑要》 |
1.4.26《女科切要》 |
1.4.27《妇科玉尺》 |
1.4.28《竹林寺女科》 |
1.4.29《古今医彻》 |
1.4.30《女科要旨》 |
1.4.31《医法圆通》 |
2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演变 |
2.1 月经不调 |
2.1.1 月经不调的病名演变 |
2.1.2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 |
2.2 月经先期 |
2.2.1 月经先期的病名演变 |
2.2.2 月经先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
2.3 月经后期 |
2.3.1 月经后期的病名演变 |
2.3.2 月经后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
2.4 月经先后无定期 |
2.4.1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名演变 |
2.4.2 月经先后无定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
2.5 月经过多 |
2.5.1 月经过多的病名演变 |
2.5.2 月经过多诊疗理论的发展 |
2.6 月经过少 |
2.6.1 月经过少的病名演变 |
2.6.2 月经过少诊疗理论的发展 |
第三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概念研究 |
1 月经不调 |
1.1 病名 |
1.1.1 月经先期 |
1.1.2 月经后期 |
1.1.3 经水先后无定期 |
1.1.4 月经过多 |
1.1.5 月经过少 |
1.2 病因 |
1.2.1 六淫 |
1.2.1.1 火 |
1.2.1.2 风寒 |
1.2.1.3 寒热 |
1.2.2 七情 |
1.2.2.1 性急多怒 |
1.2.2.2 忧愁思虑 |
1.2.2.3 情志抑郁 |
1.2.3 劳伤 |
1.2.3.1 房劳过度 |
1.2.3.2 劳力损伤 |
1.2.4 体质 |
1.2.4.1 形瘦体虚 |
1.2.4.2 形肥多痰 |
1.3 病机 |
1.3.1 气血失调 |
1.3.1.1 血热 |
1.3.1.2 血寒 |
1.3.1.3 血虚 |
1.3.1.4 血瘀 |
1.3.1.5 气虚 |
1.3.1.6 气血虚 |
1.3.1.7 气滞血瘀 |
1.3.2 津液失常 |
1.3.2.1 痰阻血海 |
1.3.3 脏腑病机 |
1.3.3.1 肾气虚 |
1.3.3.2 肾精不足 |
1.3.3.3 肾阴虚 |
1.3.3.4 脾胃虚弱 |
1.3.3.5 肝气郁结 |
1.3.3.6 脾肾两虚 |
1.3.4 冲任不调 |
1.4 证候 |
1.4.1 血热证 |
1.4.2 血寒证 |
1.4.3 血虚证 |
1.4.4 血瘀证 |
1.4.5 痰湿证 |
1.4.6 气虚证 |
1.4.7 脾肾气虚证 |
1.4.8 阴虚内热证 |
1.4.9 肝气郁结证 |
1.5 治法 |
1.5.1 清热凉血 |
1.5.2 温经养血 |
1.5.3 养血调经 |
1.5.4 活血化瘀 |
1.5.5 健脾祛湿痰 |
1.5.6 补气摄血 |
1.5.7 补益脾肾 |
1.5.8 滋阴清热 |
1.5.9 疏肝解郁 |
2 月经先期 |
2.1 病名 |
2.1.1 血热月经先期 |
2.2 病因 |
2.2.1 六淫 |
2.2.1.1 火 |
2.2.2 七情 |
2.2.2.1 性急多怒 |
2.2.2.2 情志抑郁 |
2.2.2.3 思虑过度 |
2.2.3 劳伤 |
2.2.3.1 劳役动火 |
2.2.4 体质 |
2.2.4.1 形瘦多疾 |
2.2.4.2 多痰多郁 |
2.2.5 失治误治 |
2.2.5.1 误服辛热药 |
2.3 病机 |
2.3.1 实热 |
2.3.1.1 血热 |
2.3.1.2 气血俱热 |
2.3.2 虚热 |
2.3.2.1 血虚有热 |
2.3.2.2 阴虚火旺 |
2.3.2.3 气虚血热 |
2.3.3 气虚 |
2.3.3.1 心脾气虚 |
2.3.3.2 脾肾气虚 |
2.3.3.3 气血俱虚 |
2.4 证候 |
2.4.1 阳盛血热证 |
2.4.2 阴虚血热证 |
2.4.3 脾气虚证 |
2.4.4 肾气不固证 |
2.4.5 肝郁血热证 |
2.5 治法 |
2.5.1 清法 |
2.5.1.1 清热凉血 |
2.5.1.2 滋阴清热 |
2.5.1.3 补血清热 |
2.5.2 补法 |
2.5.2.1 补气摄血 |
2.5.2.2 补益脾肾 |
3 月经后期 |
3.1 病名 |
3.1.1 月经后期 |
3.1.1.1 血寒经迟 |
3.1.1.2 血热经迟 |
3.1.1.3 肥人过期 |
3.1.1.4 形瘦过期 |
3.2 病因 |
3.2.1 六淫 |
3.2.1.1 寒 |
3.2.2 七情 |
3.2.2.1 忧愁思虑 |
3.2.2.2 性躁多怒 |
3.2.3 劳伤 |
3.2.3.1 素多劳倦 |
3.2.4 体质 |
3.2.4.1 形瘦食少 |
3.2.4.2 形肥食多 |
3.3 病机 |
3.3.1 血虚 |
3.3.1.1 脾经血虚 |
3.3.1.2 肝经血少 |
3.3.1.3 血虚有热 |
3.3.1.4 血虚挟痰 |
3.3.1.5 气血虚 |
3.3.2 血热 |
3.3.3 血寒 |
3.3.3.1 血寒而不足 |
3.3.3.2 血寒而有余 |
3.3.4 气滞血瘀 |
3.3.4.1 血虚气滞 |
3.3.4.2 气滞 |
3.3.5 痰湿 |
3.3.5.1 脂痰凝塞 |
3.3.5.2 痰多血少 |
3.3.5.3 气虚挟痰 |
3.3.5.4 湿滞 |
3.4 证候 |
3.4.1 血虚证 |
3.4.2 阴虚证 |
3.4.3 血寒证 |
3.4.4 气滞血瘀证 |
3.4.5 痰阻证 |
3.5 治法 |
3.5.1 温法 |
3.5.1.1 温经养血 |
3.5.2 清法 |
3.5.2.1 滋阴清热 |
3.5.2.2 生血清热 |
3.5.3 补法 |
3.5.3.1 补脾胃 |
3.5.4 攻补兼施 |
3.5.4.1 补血行气 |
3.5.4.2 调经顺气 |
3.5.4.3 活血通经 |
3.5.4.4 补血豁痰 |
4 月经先后无定期 |
4.1 病名 |
4.1.1 经水先后无定期 |
4.1.1.1 血虚经乱 |
4.1.1.2 肾虚经乱 |
4.1.1.3 月经愆期 |
4.2 病因 |
4.2.1 六淫 |
4.2.1.1 寒热 |
4.2.2 七情 |
4.2.2.1 情志抑郁 |
4.2.3 劳伤 |
4.2.3.1 劳伤 |
4.2.3.2 产伤动血气 |
4.2.3.3 房劳过度 |
4.3 病机 |
4.3.1 虚 |
4.3.1.1 血虚 |
4.3.1.2 肾虚 |
4.3.1.3 脾胃虚弱 |
4.3.2 实 |
4.3.2.1 肝气郁结 |
4.4 证候 |
4.4.1 血虚证 |
4.4.2 肾虚证 |
4.4.3 肝郁证 |
4.5 治法 |
4.5.1 养血调经 |
4.5.2 补肾调经 |
4.5.3 开郁行气 |
5 月经过多 |
5.1 病因 |
5.1.1 七情 |
5.1.1.1 思虑过度 |
5.1.1.2 心火炽甚 |
5.1.2 劳伤 |
5.2 病机 |
5.2.1 血热 |
5.2.2 虚热 |
5.2.3 气虚 |
5.2.4 血瘀 |
5.2.5 痰多 |
5.3 证候 |
5.3.1 血热证 |
5.3.2 虚热证 |
5.3.3 气虚证 |
5.3.4 血瘀证 |
5.3.5 痰湿证 |
5.4 治法 |
5.4.1 清热凉血 |
5.4.2 滋阴清火 |
5.4.3 补气摄血 |
5.4.4 行气活血 |
5.4.5 健脾养血 |
6 月经过少 |
6.1 病名 |
6.1.1 月经过少 |
6.1.1.1 形肥经少 |
6.1.1.2 形瘦经少 |
6.2 病因 |
6.2.1 六淫 |
6.2.1.1 风冷 |
6.2.2 七情 |
6.2.2.1 忧愁思虑 |
6.2.2.2 气郁 |
6.2.3 劳伤 |
6.2.3.1 劳伤阳气 |
6.2.4 它病损及 |
6.2.4.1 下利汗出亡津液 |
6.2.4.2 脱血 |
6.3 病机 |
6.3.1 虚 |
6.3.1.1 肾阴虚 |
6.3.1.2 肾阳虚 |
6.3.1.3 脾胃虚弱 |
6.3.1.4 血虚 |
6.3.1.5 气血虚 |
6.3.1.6 阴虚血热 |
6.3.2 实 |
6.3.2.1 气郁肝伤 |
6.3.2.2 气滞血瘀 |
6.3.2.3 血寒壅滞 |
6.3.2.4 痰凝经隧 |
6.4 证候 |
6.4.1 血虚证 |
6.4.2 肾虚证 |
6.4.3 血寒证 |
6.4.4 气滞血瘀证 |
6.4.5 血瘀证 |
6.4.6 痰湿证 |
6.5 治法 |
6.5.1 养血调经 |
6.5.2 养血益阴 |
6.5.3 温经养血 |
6.5.4 活血化瘀 |
6.5.5 健脾祛湿 |
第四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专论研究 |
1 月经不调 |
1.1《素问》:论女子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 |
1.2《素问》:经脉应于天地论 |
1.3《金匮要略》:论因虚、积冷、结气致病 |
1.4《褚氏遗书》:精血论 |
1.5《诸病源候论》:月经不调体虚风冷论 |
1.6《备急千金要方》:妇人别有方论 |
1.7《圣济总录》:血气统论 |
1.8《圣济总录》:论月经不调的概念及病机 |
1.9《妇人大全良方》:总论妇人月经病的立科与辨治 |
1.10《济生方》:妇人病血气论治 |
1.11《格致余论》:经水或紫或黑论 |
1.12《苍生司命》:寒湿客于经脉论 |
1.13《丹溪心法附余》:经病辨治论 |
1.14《丹溪心法附余》:月经病开郁行气论 |
1.15《女科撮要》:论月经不调的因机证治 |
1.16《医学原理》:论调经之法 |
1.17《万氏女科》:论立科与调治大法 |
1.18《万氏女科》:济阴通元赋 |
1.19《万氏女科》:月经不调病机三论 |
1.20《古今医统大全》:辨四物汤论 |
1.21《古今医鉴》论调经之法 |
1.22《医宗粹言》:调经养心实脾论 |
1.23《济阴纲目》月经不调病机论 |
1.24《孕育玄机》:调经顺气养血为先论 |
1.25《景岳全书》:论经脉之本 |
1.26《景岳全书》:论妇科病的分类与难易 |
1.27《景岳全书》:经脉诸脏病因 |
1.28《景岳全书》:情志劳倦外感病因论 |
1.29《景岳全书》:调经补脾养肾论 |
1.30《景岳全书》:经色论 |
1.31《邯郸遗稿》:调经总论 |
1.32《邯郸遗稿》:调经以滋水为主论 |
1.33《邯郸遗稿》:调经滋水更当养火论 |
1.34《陈素庵妇科补解》:妇人诸疾由于经水不调论 |
1.35《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宜和气论 |
1.36《医宗金鉴》:论经病病因 |
1.37《医宗金鉴》:经色经质气味论 |
1.38《女科经纶》:调经宜补养脾胃为先论 |
1.39《医原》:论妇科病辨治 |
2 月经先期 |
2.1《万氏女科》:论月经先期病机 |
2.2《孕育玄机》:论月经先期辨治 |
2.3《景岳全书》:血热经早论 |
2.4《景岳全书》:先期补脾补肾论 |
2.5《邯郸遗稿》:月经先期从热从虚论 |
2.6《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先期方论 |
2.7《傅青主女科》:月经先期肾中水火论 |
2.8《顾松园医镜》:先期情志所伤论 |
2.9《女科切要》:血热气伤血海论 |
2.10《医法圆通》:月经先期温固元气论 |
3 月经后期 |
3.1《丹溪心法》:后期血少血热湿痰论治 |
3.2《万氏女科》:论月经后期病因病机 |
3.3《万病回春》:后期血虚气郁痰凝论 |
3.4《景岳全书》:后期寒热论 |
3.5《邯郸遗稿》:后期血虚血寒血滞血热论 |
3.6《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后期方论 |
3.7《傅青主女科》:后期血寒论 |
3.8《顾松园医镜》:后期情志所伤及湿痰壅滞论 |
3.9《医宗金鉴》:过期虚实论 |
3.10《女科切要》:后期血虚血寒湿滞论 |
3.11《竹林女科证治》:后期气血虚论 |
3.12《医法圆通》:月经后期病因论 |
4 月经先后无定期 |
4.1《普济本事方》:阴阳相胜论 |
4.2《妇人大全良方》:阴阳盛衰论 |
4.3《景岳全书》:经乱论 |
4.4《傅青主女科》;肝肾之郁论 |
4.5《医宗金鉴》:愆期前后多少论 |
4.6《叶氏女科证治》:脾胃虚弱经乱论 |
5 月经过多 |
5.1《傅青主女科》:经水过多血虚论 |
5.2《古今医彻》:月水过多病因论 |
5.3《医法圆通》:经水来多而色紫成块论 |
6 月经过少 |
6.1《脉经》:经水少论 |
6.2《诸病源候论》:虚损汗多论 |
6.3《女科百问》:虚劳风冷论 |
6.4《女科证治准绳》:虚则补之,涩则濡之论 |
6.5《医法圆通》:经少阳衰论 |
第五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
1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
2 月经后期(月经过少)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
3 月经先后无定期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
4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查新报告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二、选题的缘由 |
三、研究方法与目的 |
第一章 先秦两汉涉医文学概述 |
第一节 先秦两汉涉医文学发生的医学背景 |
一、史志医学文献目录 |
二、出土医学文献 |
三、传世医学文献 |
第二节 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的界定 |
第三节 先秦两汉涉医文学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诊籍的文体流变 |
第一节 殷商时期:诊籍文体萌发 |
一、甲骨字形中蕴含的疾病诊疗信息 |
二、甲骨卜辞文义中呈现的疾病诊疗信息 |
第二节 西周至战国:诊籍雏形初成 |
一、医事制度的建立对诊籍初成的影响 |
二、西周至战国文献中的雏形期诊籍 |
三、雏形期诊籍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两汉时期:诊籍文体初定 |
一、两汉诊籍概况 |
二、两汉诊籍的文体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先秦两汉文学与本草 |
第一节 文学中的本草之味 |
一、味觉之味 |
二、嗅觉之味 |
第二节 文学中的本草药效 |
一、诗、赋中的本草药效 |
二、散文中的本草药效 |
三、神话中的本草药效 |
第三节 本草对先秦两汉文学创作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先秦两汉文学与养生 |
第一节 文学中的生命观 |
一、“万物一体”的生命本原 |
二、生命的构成:气、形、神 |
三、天人相参的身体构造 |
四、生生不已的存在方式 |
第二节 文学中的养生思想 |
一、顺应自然 |
二、气、形、神兼养 |
三、中和平衡 |
第三节 文学中的养生方法 |
一、日常养生 |
二、情志养生 |
三、医药养生 |
四、节欲养生 |
五、导引养生 |
第四节 先秦两汉养生文学产生的原因 |
一、对生命存在的珍视与祈愿 |
二、对生命短暂的感伤与抗争 |
小结 |
第五章 先秦两汉文学与治疗 |
第一节 “治”之本义及与治病、治国的关联 |
第二节 医文相通的治疗对象:疾病的内涵 |
一、疾病的统称及指向 |
二、疾病的专称及指向 |
第三节 医文会通的最高治疗理想——治国 |
一、医家的治疗层次及最高理想 |
二、文学治国的“上医”主体及其理想实现方式 |
第四节 治国思想与治病理论的会通——以《老子》“善治”思想为例 |
一、《老子》“善治”的指向 |
二、《老子》“善治”思想与古医学理论的相应 |
小结 |
第六章 医学典籍的文学性——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的另一面考察 |
第一节 形象可感的思维方式 |
一、以具体形象阐释抽象医理 |
二、具有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
三、朴实的医道情感渗透于医理中 |
第二节 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 |
一、比喻的运用 |
二、比拟的运用 |
三、摹状的运用 |
四、铺陈的运用 |
五、对偶的运用 |
第三节 颇具个性的人物刻画 |
一、语录体参与者形象 |
二、平人与病人形象 |
小结 |
第七章 先秦两汉学术交融潮流与医文会通 |
第一节 医文主体的相互叠合 |
一、巫——医文主体同体的实证 |
二、医家具有文学素养 |
三、文士通晓医理知识 |
第二节 医文思想的交叉相融 |
一、阴阳五行学说的医学应用 |
二、整体观的医学吸纳 |
第三节 学术交融的历史潮流 |
一、创作主体的多重学术身份 |
二、文学着述中的多学科交融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后记 |
个人简历 |
(10)皮肤“癣”类病名考证及其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皮肤“癣”类病名考证现状 |
1.1. 期刊文献 |
1.2. 硕博论文 |
1.3. 专着文献 |
2. 绪论 |
2.1 “癣”病的概念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3 研究方法及其运用举例 |
3. 皮肤“癣”类病名考证 |
3.1 头部之癣: “白秃疮、肥疮”病名考证 |
3.1.1 白秃疮 |
3.1.2 肥疮 |
3.2 面部之癣: “吹花癣、奶癣”病名考证 |
3.2.1 吹花癣 |
3.2.2 奶癣 |
3.3 口腔之癣: “鹅口疮”病名考证 |
3.3.1 鹅口疮 |
3.4 颈项之癣: “牛皮癣”病名考证 |
3.4.1 牛皮癣 |
3.5 躯干之癣: “圆癣、紫白癜风、乳头风”病名考证 |
3.5.1 圆癣 |
3.5.2 紫白癜风 |
3.5.3 乳头风 |
3.6 阴部之癣: “肾囊风、阴癣”病名考证 |
3.6.1 肾囊风 |
3.6.2 阴癣 |
3.7 四肢之癣: “四弯风、蛇皮癣”病名考证 |
3.7.1 四弯风 |
3.7.2 蛇皮癣 |
3.8 手足之癣: “鹅掌风、脚湿气、灰指甲”病名考证 |
3.8.1 鹅掌风 |
3.8.2 脚湿气 |
3.8.3 灰指甲 |
3.9 发无定处之癣: “湿疮、白庀、松皮癣、紫癜风”病名考证 |
3.9.1 湿疮 |
3.9.2 白疕 |
3.9.3 松皮癣 |
3.9.4 紫癜风 |
3.10 “癣”病病名考证 |
4. 皮肤“癣”类病名规范研究 |
4.1 皮肤“癣”病体系性问题 |
4.2 提出规范病名 |
5. 总结 |
5.1 考证成果述要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之处 |
5.4 今后研究的设想 |
6. 参考文献 |
6.1. 古代文献 |
6.2. 近现代文献 |
6.2.1 专着 |
6.2.2 期刊 |
6.2.3 学位论文 |
7. 附录: 皮肤“癣”类资料汇编 |
7.1 白秃疮 |
7.2 肥疮 |
7.3 吹花癣 |
7.4 奶癣 |
7.5 鹅口疮 |
7.6 牛皮癣 |
7.7 圆癣 |
7.8 紫白癜风 |
7.9 乳头风 |
7.10 肾囊风 |
7.11 阴癣 |
7.12 四弯风 |
7.13 蛇皮癣 |
7.14 鹅掌风 |
7.15 脚湿气 |
7.16 灰指甲 |
7.17 湿疮 |
7.18 白庀 |
7.19 松皮癣 |
7.20 紫癜风 |
7.21 癣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四、妇女房事病症的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D]. 邓霭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2]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中、泰传统医学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比较研究[D]. 萨静姝.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中医诊治崩漏病学术源流探析[D]. 姜娜娜.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5]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D]. 张婷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特点的研究[D]. 李启文(Lee Kai Ma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病症分析[J]. 邓山,陈峰,江彬,杜慧静.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6(05)
- [8]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D]. 马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研究[D]. 王水香.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 [10]皮肤“癣”类病名考证及其规范研究[D]. 刘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