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四讲 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朱厚伟[1](2021)在《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吴良健[2](2020)在《现代国家建设与中国财政预算体制改革——从国家—社会关系与权力配置的视角切入》文中认为本文在近现代历史脉络中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财政预算体制改革。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不断深入基层社会,财政汲取能力大为提升,改革开放后,中国财政民主问责的诉求增强,因而改革的重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并提高供应公共服务的基础性能力,从而建立一个权力制约、功能分殊的权力架构。然而,改革前的财政体制无法满足此双重维度的要求,故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公共财政预算体制就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理性化(提高预算能力)和民主监督(增强预算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协商和监督)是财政预算改革的两大隐线。前者进展较为顺利,后者依然道阻且长。
吴统元[3](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能耗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备受关注,而低碳、节能和高效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本项研究针对十一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住宅建筑能耗问题,收集了近二十年的统计数据,尝试建立基于统计数据的宏观计量模型,以揭示该大湾区各城市住宅能耗量的特征和变化趋势。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发现如下:首先,根据洛伦兹曲线理论,提出了“基于洛伦兹曲线的能耗统计数据分配法”,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了城市级住宅建筑能耗计量模型(CRECM)。该模型基于能反映用能不均的洛伦兹曲线,将可获得的省级统计数据分配至数据缺失的城市,能有效地解决城市能耗统计数据的缺失问题。通过CRECM模型核算了2000~2017年十一个大湾区城市的住宅建筑能耗总量,然后计算出每个城市的户均能耗强度和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以反映住宅建筑的平均用能水平。结果表明,除香港地区外,大湾区各城市的住宅能耗历经了显着增长,各城市总增幅为15-324%,年平均增长率为0.8-8.9%。同时,大湾区各城市间的住宅建筑能耗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差异系数为31-48%,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可知,大湾区内部82.7-96.4%的住宅建筑用电量差异来源于港澳地区和珠三角城市间的差距。其次,基于STIRPAT模型理论,选取户均人口、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人均GDP、空调度日数、城市经度和纬度共6个影响因素,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住宅建筑户均用电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户均人口和人均GDP的增长普遍对城市的住宅建筑户均用电量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回归系数为0.919和0.600;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影响作用却不显着,原因在于部分大湾区城市过去十八年间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幅不大。气候条件中仅有城市纬度对户均用电量具有显着的负向作用,每增加1°就会减少0.269%的户均用电量。第三,采用政策工具分类理论,将我国现行的建筑节能政策分为强制型政策法规、经济激励性措施和信息型措施,基于此先回顾了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颁发的建筑节能政策,并分析了建筑节能政策的主管机构、政策法规体系及政策的实施结果。在确定了国家政策背景的基础上,对大湾区城市的住宅建筑节能政策进行评述,分析了政策结构和发展趋势,发现大湾区各城市颁发的住宅建筑节能政策以强制性政策法规为主,经济激励性措施和信息型政策较少。最后结合国家当前的政策背景和大湾区的现状,提出了推行建筑能耗总量控制和出台粤港澳三地通行标准的政策调整思路。本文提出的住宅建筑能耗计量模型和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乃至全国其他城市制定建筑节能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赵亮[4](2019)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与多目标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业得到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物质和生活品质的改善,对建筑面积、居住环境和舒适度等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能源消耗持续上升,因此建筑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刻不容缓。对于建设项目而言,能源消耗贯穿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本文以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和多目标优化策略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科学计量学领域的可视化知识图谱,界定和识别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影响因素;其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节能动力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关系,探究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社会、自然和经济三个维度出发,提出建设项目节能多目标优化策略;最后,通过工程项目案例验证优化策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能客观反映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提出的建筑能耗、采光和成本多目标优化策略能获得平衡多性能目标的非支配解和进行成本预测。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Citespace分别绘制了国际、国内建设项目节能研究知识图谱。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全生命周期节能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界定,构建了政府政策、节能技术、节能认知和设施管理对节能动力作用的理论模型。(2)根据实证研究的步骤和方法,开发了节能影响因素的测量量表,并对江苏省内从事建设项目管理和相关专业背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和AMOS等统计分析工具对调研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检验,借助因子分析识别出影响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的5个因子,共包含33个二级测量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拟合指标检验和修正,最终构建出建设项目节能驱动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和理论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厘清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政府政策、节能技术、节能认知和设施管理对节能动力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3)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自然和经济维度出发,确立以降低能耗为自然维度目标,以采光性能为社会维度目标,以项目成本为经济维度目标的建设项目节能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BIM技术、参数化驱动和云计算等方法进行建筑能耗和采光模拟,研究了不同参量因素下建筑能耗和采光性能的变化机理。(4)针对本文提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Optimo作为优化引擎,分析NSGA-II算法在经典多目标优化问题上的收敛性、多样性和局限性;提出包括BIM模型建立、参数化驱动开发、建筑性能模拟、多目标优化设计、帕累托前沿分析、节能决策和评估6个步骤的基于NSGA-II算法的建筑性能多目标优化策略;并采用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实现成本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5)以某会展中心项目为例,选取窗墙比、建筑朝向、窗高、玻璃材质和墙体材质等设计参量,通过Dynamo参数化驱动BIM模型进行基于NSGA-II算法的项目能耗、采光性能优化,结果表明优化过程的收敛效果较好,并计算出平衡多性能目标要求的非支配解。将优化结果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进行训练,结果表明训练数据的迭代误差较小,可用于项目成本的预测分析。论文从工程项目管理视角厘清了全生命周期节能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并探究了节能驱动机制,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融合BIM技术、参数化驱动、云计算、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进行建筑能耗、采光和成本多目标优化的策略,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复合权衡节能调控,提升了我国建筑节能研究的信息化水平。该论文有图89幅,表55个,参考文献353篇。
王拓[5](2019)在《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先秦法家思想为研究对象,以先秦法家思想中蕴含的法治、改革、富强精神为前提,以先秦法家思想的合理内核为逻辑起点,以历史性遵循与创造性转化为目的;运用管理学的方法,站在哲学的高度,全面审视先秦法家思想的内涵实质与核心要义,通过对先秦法家文献的梳理与综合,探究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主旨概念、生成过程、内在结构、作用机制、及当代转化,以求深入挖掘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在历史发展进程及人类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与价值。深入研究以先秦法家管理哲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理论,提炼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全球化进程中彰显中国管理哲学的魅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哲学思想体系,是本研究的宗旨与基本目标。法家作为先秦子学中的晚出学派,其生成过程包含了对于先秦诸子思想的吸纳和继承,在秦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应有的功用,在实践中充分展示了它的理论价值与管理效用。先秦法家管理哲学的核心是通过“法”的管理手段完成“治”的管理目标,主张“一断于法”,重视建章立制,强调破陈出新,提倡富国强兵,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之道、管理之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思想渊源来看,先秦法家管理哲学经历了由实用法学向法哲学演进的发展过程,李悝、吴起、商鞅等人的变法实践经由韩非的总结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而先秦诸子的学说也为法家管理哲学的形成提供了外在驱动: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儒家贵贱有等的治理模式为其提供了实践参照,墨家的尚同思想为其提供了方法论保障。就理论内涵来看,先秦法家遵循“一断于法”的管理准则,凭借“严罚厚赏”的管理手段,结合“循名责实”的管理权术,形成了“法、术、势”相结合的管理体系,从管理思想史角度来看,可将其视为当代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就实践效用来看,通过对先秦法家思想的爬梳,系统审视其中涉及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原则、规律等内容,归纳总结出其独特的管理人性观、管理控制观、管理行为观以及管理认识论、管理方法论和管理价值论,能为我国新时代的管理实践提供一条可资借鉴的发展路径。先秦法家思想中包含的法治精神、改革精神、富强精神和权力制约观念在当下依然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如下逻辑线索:第一章是对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概念的简述;第二章在梳理了时代背景、内在基础、外在驱动之后总结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生成过程;第三章着重探讨先秦法家在管理人性观、管理控制观、管理行为观等维度的理论观点;第四章主要探讨先秦法家的管理认识论、管理方法论、管理价值论,用以指导实践;第五章基于上述对于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探讨,深入挖掘这一思想遗产的合理内核,并从价值层面对其进行反思、纠偏、补救,从而实现新时代背景下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对于当下中国的法治建设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构建而言,如果说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能提供某种启示,那么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是其中绕不过去的智识资源。以新时代的法治建设为语境,在对以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同时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合理要素,对中国特色管理模式的构建具有理论参考与路径借鉴意义。在管理理论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管理哲学应有其相应的话语、理念和贡献。如果缺失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融合,那么世界管理思想将因局限于西方管理传统而欠缺丰富性与普世性。对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支撑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文化自信,并为当代中国的管理实践提供传统智识资源,这亦是中国管理哲学学科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路径方法与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叶萌[6](2019)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我国流通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制,构建现代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已成为极为迫切的任务。当今世界,标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其已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而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其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果说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那么标准化则是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技术导向和战略依据,是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这一“硬实力”战略目标的重要“软实力”战略手段。当前,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已从管理学角度对于流通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然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有关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则相对较少,故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将标准推向国际商品流通市场竞争的前沿”和“我国流通业发展新时代、新常态对标准化提出的战略需求”的两个大背景下,深入系统地研究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为切入点,提出以下4个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标准化究竟是如何通过其经济作用来影响流通业发展的?二是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的程度效果如何?三是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有哪些?四是基于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经济影响程度的结果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经济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经济效应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流通业标准化相关概念、核心问题等基本原理的阐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标准化无论是对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和还是对流通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过程而言均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文选取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作为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5个方面,在就标准化对上述5个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简要阐释后,运用我国流通业发展及其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扩展后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中观层面对定性理论分析进行了定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成本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将会下降0.208384%,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可以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增强可以减少其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复性,并加速相关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以专利为代表的丰富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为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市场结构情况的市场集中度之间同样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流通业的市场结构,尽管我国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但标准化可以强化执行相关标准流通企业的市场势力,同时提高商品流通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其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我国流通企业的市场地位可以通过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同时为强化这一市场地位需要更多优质、保证良性竞争的标准来支撑引导。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增长的人均产出将会增加(或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0.187583%,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产出增长。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水平的对外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将分别增加0.036979%和0.054960%,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随后,本文基于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其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建设发展现状、成功经验与特点的比较,从中总结了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的标准化建设中仍在标准本身、标准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弊端,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及其作用的认知有偏差和误区、观念亟需转变,与流通业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流通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僵化,流通业标准化的运行机制滞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机制仍不健全;而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自愿性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拥有多层次的商品流通领域技术法规体系、具备完善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制定规范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由检验机构参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起草和审查、通过政府授权民间机构主导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管理体制、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均遵循市场化原则、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服务呈现信息化趋、得到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且流通业标准化经费的来源呈现多元化、将本国流通业国家标准的战略定位转向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在标准体系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战略定位等层面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本文从将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上升到产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实施流通业的标准化战略与促进其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对策,主要包括:在指导思想上,应把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作为核心要务,应把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作为根本原则,应把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在发展导向上,应把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作为今后发展导向,应把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作为流通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导向,应把以自愿性标准为基础的体制作为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的发展导向,应把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作为发展导向;在发展目标上,应按“两阶段”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分别确定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发展重点上,应把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重点在覆盖商业、物流业两个主要行业领域的基础上,还要包括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重要产品追溯、居民服务、商务服务以及其他与商品流通相关行业等领域的标准;在主要措施上,应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武玲娣[7](2018)在《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的演化发展 ——一个主观主义方法视角的考察》文中指出主观主义方法是奥地利学派最重要的方法,它是区别门格尔与“边际三杰”中的另两位——即杰文斯和瓦尔拉斯——有关思想的关键所在,也是日后使得奥地利学派走上一条与主流经济学不同的发展道路的根源所在。长久以来,经济思想史专家没有注意到这一事实,甚至在学派发展的早期,许多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也对这一事实认识不清。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形成,因此相比于后来发展起来的企业家精神理论和市场过程理论等,其形成与主观主义方法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尴尬。甚至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拉赫曼指出,从理论谱系上看,米塞斯创立并经哈耶克发展的商业周期理论是维克塞尔式的,因为维克塞尔的成名就在于将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和瓦尔拉斯均衡体系联系在一起,而后两者正好是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得以形成的两大支柱。若更进一步来看,不难发现,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虽体现了对主观主义方法的运用,但理论中仍然带有明显的李嘉图客观主义的印迹。由此可以认为,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是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主义方法、古典经济学的客观主义方法及新古典经济学机械均衡方法彼此混杂和融合的产物。但是,对比米塞斯和哈耶克各自的商业周期研究,我们会发现,由于两者所受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教育背景不同,即米塞斯师从较好地延续门格尔主观主义方法传统的庞巴维克,而哈耶克则师从对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极度痴迷的维塞尔,在商业周期问题分析上,哈耶克远没有米塞斯在运用主观主义方法上那么坚定。经历了两场改变学派未来命运的大辩论,即与新古典市场社会主义者进行的有关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大辩论以及与凯恩斯主义者进行的有关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大辩论,米塞斯和哈耶克开始重新思考经济学研究中的主观主义方法,并由此对自己已有的商业周期理论进行反思和修正:米塞斯提出在人的行动的理论框架之内,依据人的主观时间偏好来修正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进而进行商业周期问题的分析。而哈耶克则尝试构建以多种主观特性的财货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资本理论,并以反映人的决定的“计划均衡”代替机械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从而试图对商业周期现象重新进行分析。遗憾的是,哈耶克的努力进行到一半就因政治环境的影响及自己的主观原因终止了。拉赫曼在导师哈耶克的指导下进行继发性萧条的研究,并参与哈耶克与凯恩斯之间有关货币理论的辩论。与钟爱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哈耶克不同,曾深受到马克斯·韦伯的一种称为“理解”的社会科学方法影响的拉赫曼,其商业周期研究能更好地体现主观主义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受哈耶克的“交换学”思维方式的启发,拉赫曼构建了一个反映自发秩序形成的资本结构理论,并从主观预期的角度质疑经济中存在朝向均衡的趋势,从而撼动了传统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的两大支柱,使得该理论遭受严峻挑战。上世纪70年代“滞涨”发生,凯恩斯经济学受到质疑,新自由主义,如理性预期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和奥地利学派等,大行其道,由此哈耶克早期的商业周期理论重新受到关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加里森尝试借用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工具重新改造该理论。明显,加里森没有考虑哈耶克有关商业周期思想的变化,也没有考虑拉赫曼所提出的挑战,可以说,他这样的理论努力完全是适应主流经济学形式化分析的需要,而非主观主义方法发展的需要。近期,哈威克博士尝试从门格尔的货币作为一种自发秩序起源的角度,借鉴现代货币主义的方法,以货币因素所导致的资产错配来解释商业周期的发生。这种方法避开了在商业周期研究中对均衡问题的纠缠,是对主观主义方法的一个全新的实践。目前,绝大多数的国内外奥地利商业周期研究都围绕米塞斯和哈耶克两者早期的理论展开,并认为这两个理论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只有极少数的经济思想史文献注意到两者思想的变化以及两者思想之间的不同。此外,国内外绝大多数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的研究不关心该理论背后的经济学方法,或者理所当然地认为该理论完美体现了学派的主观主义方法,要么直接介绍该理论的研究价值,要么抛开方法直接运用该理论进行具体的经济分析。由于两次大辩论的失利造成奥地利学派走向近40年的沉寂状态,因此形成于这段时期的拉赫曼的商业周期思想只是散见于极个别的其他主题的研究内容之中,而没有专门文章对此加以研究,因此很少有人注意到因拉赫曼质疑均衡趋势所带来的对早期米塞斯和哈耶克两者的商业周期理论的挑战。国外有一些文献而国内有个别文献介绍并评价加里森的商业周期思想,但几乎没有从学派的研究方法的角度加以考察的文献。由于哈威克的商业周期思想是最近几年才产生,国内外几乎没有文献研究该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对有关中英文文献的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力求从主观主义方法的角度刻画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的演化发展轨迹,最终剖析出这一思想演化的历史逻辑就在于对企业家如何在不确定性问题引起的市场过程中行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尝试从这一历史逻辑中审视其他商业周期思想,进而发现该思想的当代研究价值、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突破口。
熊毅[8](2018)在《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及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轨道交通产业建设作为城市内部最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其对于城市交通、经济、文化、环保、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自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通车里程、日均客流量都已经名列世界前茅,截止2017年12月我国已经有53个城市正在修建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代表性产业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税收增幅下降、政府债务激增的情况。所以,目前亟需引入社会资本采用公私合作(PPP)项目缓解政府大规模修建轨道交通的压力。然而,社会资本以何种运营模式实现参与轨道交通PPP项目的运营可持续以及经济效应可持续,并且如何对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运营模式实施有效合理的监管,是目前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可持续”的视角,以“公共品理论”、“项目区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支点,围绕“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需要利用立体化开发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点,利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应用分析等方法对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能否实现运营可持续以及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相对于轨道交通非PPP项目模式能否实现经济效应可持续进行了系统论证,在此基础上结合轨道交通立体化开发模式的特点,利用新规制治理理念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九个章节,按照“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展开。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与评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本文分别从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现状与合作选择研究、风险分担与定价研究、经济效应研究、资产证券化研究、规制治理研究共五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虽然已经对轨道交通贡献了非常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但结合我国现有国情,有两点还需要继续补充研究:第一,我国票价管制背景下轨道交通PPP项目大规模修建能否实现社会资本盈亏平衡;第二,PPP项目与非PPP项目修建轨道交通对于轨道沿线周边的整体差异性影响,通过这两点即可深入探析本文基于“可持续”的视角。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机制构建。本章从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微观金融学理论出发,分析了轨道交通产业是否具备利用PPP项目的产品特性。从机制设计层面,本章明确了轨道交通PPP项目可持续运营需要落实的先决条件,尤其是风险分担机制和定价机制的落实。第三章是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现状及实施动因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发展现状,从经济动因、政治动因、风险分担动因等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需要利用PPP项目引入社会资本修建轨道交通的原因。从经济动因来看,宏观经济的增速下滑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居高不下共同导致轨道交通产业对PPP项目的依赖。从政治动因来看,轨道交通项目涉及金额巨大且持续高压反腐的政策使得部分官员对于项目推动不积极,导致目前政府主导模式下轨道交通产业存在机制缺陷、选择缺陷、局部帕累托效应等问题。从风险分担动因来看,轨道交通牵扯利益干系人众多,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或是社会资本都不能够很好得控制项目风险,只有二者结合采用PPP项目合作才能通过自身比较优势控制风险,减少项目推动阻力。第四章分析了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国内外案例。本章首先通过对伦敦、曼谷、新加坡等地区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了其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寻找出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存在哪些制约可持续运营的障碍及其对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借鉴意义。然后,本章通过对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香港地铁PPP项目、北京地铁四号线PPP项目的分析总结出项目谈判、运营、协议签署、利益分配等一系列经验,并从中总结出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可持续运营的关键在于能够实现社会资本通过运营实现合理盈亏。最后,本章提出了轨道交通PPP项目应该利用立体化开发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第五章为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的可持续性比较分析。本章首先通过对我国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在票价补贴模式下的现金流测算并分析了轨道交通PPP项目采用票价补贴模式不可持续经营的原因。然后,本章通过对我国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在立体化开发模式下的现金流测算分析了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可持续经营的原因。最后,本章还根据调查问卷阐述了轨道交通立体化开发应该采用PPP合作模式而不能采用轨道交通集团独立修建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聚焦在我国多数城市的轨道交通集团由于人员配置、体制限制、项目经验等因素不具备有效运营地上商业物业的能力。第六章为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本章对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北京地铁四号线延长段)与非PPP项目模式(北京地铁五号线延长段)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章通过沿线住宅价格及住宅周边条件的数据收集,利用Ologit模型分析了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对轨道交通周边站点住宅价格以及住宅周边总体条件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相对于非PPP模式在房价、生活条件上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而对医疗条件明显的负向作用,对于公交条件和教育条件无显着影响。第七章研究了资产证券化在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中的应用问题。本章首先从项目资金压力、社会资本进入壁垒、带动立体化开发、优化结构融资四方面分析了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需要资产证券化的原因。其次,本章通过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结合资产证券化,测算了资产证券化对于轨道交通PPP项目在净现值现金流、超额回报率方面的效能,进而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结合立体化开发模式能够在项目可持续运营以及社会资本可持续运营方面提供效能。再次,本章从期限难以匹配、部委权责交叉、破产隔离主体划分三个方面指出了目前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难点。总体来看,资产证券化目前虽然存在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以匹配轨道交通PPP项目,但从长远角度分析,未来资产证券化将为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建设提供巨大推动力。第八章为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的规制理念与规制思路。本章通过介绍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规制现状,总结出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规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比较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服务、新规制治理三种理念发现:结合我国目前实际国情,轨道交通PPP项目中政府的作用依然很重要,短时间内不能让轨道交通PPP项目完全市场化,过快的市场化会造成轨道交通PPP项目公益属性的缺失。新规制治理相对于其他两种规制思想规制力度处于二者之间,对于政府与社会资本的认可程度也处于二者之间,更加贴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所以新规制治理理念是适用于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的规制理念。第九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轨道交通产业目前亟需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能够实现轨道交通PPP项目合理盈亏实现运营可持续;资产证券化能够通过结构化融资解决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PPP项目的部分问题并且提高立体化开发模式的可持续运营效能;立体化开发模式应该专注于地上商业物业而非住宅,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效应可持续;立体化开发模式应该采用新规制治理理念进行规制。最后针对文中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应用分析、理念分析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经济效应政策建议、资产证券化政策建议、新规制治理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表现在:第一,利用对比分析探究了轨道交通PPP项目不同运营模式下可否实现合理盈亏,通过收集我国4个特大型城市和11个大型城市的数据分析了立体化开发模式能够保障轨道交通实现自身盈亏平衡,实现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二,利用实证模型分析了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相对于非PPP项目模式在轨道交通经济效应可持续性上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拓展了该问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三,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这一新型融资手段对于轨道交通PPP项目,尤其是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的意义,并具体测算了其对于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可持续运营的效能。
文世芳[9](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谭国文[10](2017)在《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经济发展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发挥政府在经济管理职能方面的作为,抓住新一轮产业升级发展,来推动实现经济创新、产业转型和企业变革,成为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更加重视工业转型升级,把工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通过政策的干预,以实现资源配置达成最大化的效益。工业是支撑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力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离不开工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必须把工业转型升级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进一步强化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与支柱地位,推动经济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而政府经济活动行为的规模、结构,以及运行状况对工业转型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现有的文献理论已经很难圆满地说明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对经济欠发达地方政府如何深化行政体制机制改革、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实施政策规划引导、营造工业创新发展环境、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加强公共服务、强化工业人才支撑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转型升级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广东工业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缩小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差距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对于完善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开展对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行为的研究。首先,对工业转型升级与政府作用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阐述,建立分析的理论框架;其次,从措施、成效、问题和原因四方面对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的政府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第三,分析和借鉴国内外欠发达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政府行为的经验;最后提出完善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一是科学制定产业规划,构建地方特色产业体系;二是落实产业政策措施,创新工业体制机制;三是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助推工业转型升级;四是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六是加快转变政府角色,强化服务工业转型功能。
二、第四讲 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讲 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能耗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日益突出的住宅建筑节能问题 |
1.1.2 我国缺失的建筑能耗统计体系 |
1.1.3 值得重视的城市层面研究 |
1.1.4 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低碳发展 |
1.2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住宅建筑能耗研究现状 |
2.3 住宅建筑能耗建模方法 |
2.3.1 住宅建筑能耗定义 |
2.3.2 自上而下模型(Top-down model) |
2.3.3 自下而上模型(Bottom-up model) |
2.3.4 对比分析 |
2.4 住宅建筑能耗影响因素 |
2.5 建筑节能政策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能耗核算及差异分析 |
3.1 引言 |
3.2 建筑能耗的洛伦兹曲线理论及应用 |
3.2.1 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的定义 |
3.2.2 能源消费存在区域性不平等现象 |
3.2.3 洛伦兹曲线在建筑能耗研究中的应用 |
3.3 基于洛伦兹曲线的城市住宅建筑能耗计量模型(CRECM) |
3.3.1 建模思路 |
3.3.2 模型构建 |
3.3.3 住宅建筑能源消耗强度计算 |
3.3.4 数据来源 |
3.4 核算结果及差异分析 |
3.4.1 各城市能耗特征 |
3.4.2 差异分析 |
3.4.3 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STIRPAT模型理论 |
4.2.1 IPAT模型 |
4.2.2 STIRPAT模型 |
4.3 基于STIRPAT的城市住宅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4.3.1 影响因素选择 |
4.3.2 模型构建 |
4.3.3 模型变量数据来源 |
4.4 结果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模型检验 |
4.4.3 模型形式确定 |
4.4.4 模型估计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住宅建筑节能政策评述及调整思路 |
5.1 引言 |
5.2 政策工具分类理论 |
5.3 我国民用建筑节能政策评述 |
5.3.1 主管机构 |
5.3.2 法律法规体系 |
5.3.3 实施效果 |
5.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节能政策评述 |
5.4.1 广州 |
5.4.2 深圳 |
5.4.3 香港 |
5.4.4 澳门 |
5.4.5 节点城市 |
5.5 大湾区住宅建筑节能政策未来调整思路 |
5.5.1 现行政策总结 |
5.5.2 未来调整思路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能耗核算结果 |
附录 B:我国民用建筑节能政策概览(1986-201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与多目标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相关理论分析 |
2.1 全生命周期能耗理论 |
2.2 知识图谱理论 |
2.3 建设项目管理领域的多目标优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理论模型构建 |
3.1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
3.2 基于知识图谱的节能影响因素识别 |
3.3 影响因素和测量指标的界定 |
3.4 建设项目节能驱动理论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建设项目节能驱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
4.1 实证研究的方法 |
4.2 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 |
4.3 数据分析和处理 |
4.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4.5 假设检验和关键路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建设项目节能多目标优化策略研究 |
5.1 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析 |
5.2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成 |
5.3 基于BIM的建筑能耗和采光模拟 |
5.4 基于NSGA-II算法的建筑性能多目标优化 |
5.5 基于神经网络的项目成本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案例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建筑能耗和采光性能优化与分析 |
6.3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成本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概述 |
第一节 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界定 |
一、管理哲学的内涵与中国管理哲学 |
二、中国管理哲学的主要内容 |
三、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分类与体系 |
一、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分类 |
二、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体系 |
第三节 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 |
二、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实践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生成过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先秦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 |
一、宗法制的特征 |
二、历史文化特征 |
三、氏族统治特征 |
第二节 内在基础:先秦时期的重大社会变迁 |
一、井田制瓦解促成了新的管理实践活动 |
二、奴隶制崩溃催生了新的管理形态 |
三、礼法分离、以法去礼形成了新的管理理念 |
四、成文法运动总结了管理哲学的规律 |
第三节 思想资源:先秦诸子思想的重要影响 |
一、道家对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影响 |
二、儒家及墨家对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影响 |
三、名家及兵家对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理论维度 |
第一节 “自利自为”的管理人性观 |
一、“自利自为”管理人性观的逻辑起点 |
二、“自利自为”管理人性观的主要内容 |
三、“自利自为”管理人性观的总体评价 |
第二节 “一断于法”的管理控制观 |
一、“一断于法”管理控制观的逻辑起点 |
二、“一断于法”管理控制观的主要内容 |
三、“一断于法”管理控制观的总体评价 |
第三节 “法、术、势”结合的管理行为观 |
一、“法、术、势”结合的管理行为观的逻辑起点 |
二、“法、术、势”结合的管理行为观的主要内容 |
三、“法、术、势”结合的管理行为观的总体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实践指向 |
第一节 “事异备变”的管理认识论 |
一、“事异备变”管理认识论的逻辑起点 |
二、“事异备变”管理认识论的主要内容 |
三、“事异备变”管理认识论的总体评价 |
第二节 “不法常可”的管理方法论 |
一、“不法常可”管理方法论的逻辑起点 |
二、“不法常可”管理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
三、“不法常可”管理方法论的总体评价 |
第三节 “贵法不贵义”的管理价值论 |
一、“贵法不贵义”管理价值论的逻辑起点 |
二、“贵法不贵义”管理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
三、“贵法不贵义”管理价值论的总体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现实维度与创造性转化 |
一、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现实维度 |
二、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
第二节 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与深化改革及依法治国 |
一、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
二、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借鉴 |
第三节 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与现代化国家治理 |
一、先秦法家管理哲学与现代化宏观管理 |
二、先秦法家管理哲学与现代化国家治理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流通业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流通业标准化对象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3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产生经济影响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说明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说明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流通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商品流通及其过程 |
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1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 |
2.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特征 |
2.3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与形式 |
2.3.1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 |
2.3.2 流通标准化的形式 |
2.4 流通标准化与流通差异化的关系 |
2.5 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研究 |
3.1 标准化对促进流通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
3.1.1 标准化在规范商品流通市场运行秩序中的作用 |
3.1.2 标准化在推动流通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3.1.3 标准化在维护流通业发展安全中的作用 |
3.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业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分析 |
3.2.1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2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业整体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3 商品流通领域内标准化的实施在提升全社会福利水平中的作用 |
3.3 标准化对推进商品贸易流通现代化的作用分析 |
3.3.1 标准化在协调和促进商品贸易流通中的作用 |
3.3.2 标准化在处理商品贸易流通纠纷中的作用 |
3.3.3 标准化在建立国际商品贸易流通优势地位中的作用 |
3.4 标准化对推动流通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 |
3.4.1 标准化在加速商品流通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
3.4.2 标准化在带动流通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
3.5 标准化对加快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
3.5.1 标准化在流通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3.5.2 标准化在流通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
3.6 标准化对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
3.6.1 标准化在流通企业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
3.6.2 标准化在构筑流通企业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
3.6.3 标准化在影响流通业市场结构中的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 |
4.1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的贡献分析 |
4.1.1 标准化对降低流通企业成本的贡献 |
4.1.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的贡献 |
4.1.3 标准化对维护流通企业客户关系的贡献 |
4.1.4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 |
4.1.5 标准化对减少流通企业风险责任的贡献 |
4.2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领域分析 |
4.2.1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数量变化的影响 |
4.2.2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 |
4.2.3 标准化对生产经营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4 标准化对交易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5 标准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变化的影响 |
4.3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影响分析 |
4.3.1 流通企业的价值创造链 |
4.3.2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主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3.3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次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
5.1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标准化对流通业成本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1.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1.5 实证检验结论 |
5.2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标准化与流通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 |
5.2.2 标准专利化趋势对流通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
5.2.3 研究假设 |
5.2.4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6 实证检验结论 |
5.3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标准化对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
5.3.2 研究假设 |
5.3.3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4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5 实证检验结论 |
5.4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标准化对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5.4.2 研究假设 |
5.4.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4.4 基于扩展后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5 实证检验结论 |
5.5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1 标准化对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
5.5.2 研究假设 |
5.5.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5.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和主成分法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5.5 实证检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
6.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
6.1.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
6.1.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总体状况与成就 |
6.1.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 |
6.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6.2.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6.2.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问题的成因 |
6.2.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影响 |
6.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分析 |
6.3.1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
6.3.2 发达国家流通业的标准化体制 |
6.3.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特点 |
6.4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
6.4.1 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2 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3 流通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4 流通业标准化战略定位层面的借鉴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与对策 |
7.1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指导思想 |
7.1.1 以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要务 |
7.1.2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为根本原则 |
7.1.3 以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
7.2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导向 |
7.2.1 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 |
7.2.2 有效采用流通业国际标准并积极参与商品流通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 |
7.2.3 向建立以自愿性流通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 |
7.2.4 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 |
7.3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目标 |
7.3.1 总体目标 |
7.3.2 具体目标 |
7.4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重点 |
7.5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
7.5.1 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 |
7.5.2 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 |
7.5.3 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 |
7.5.4 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 |
7.5.5 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
7.5.6 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
7.6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B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C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的演化发展 ——一个主观主义方法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1.5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
2.1 国内相关文献述评 |
2.1.1 翻译引进的相关书籍及评价 |
2.1.2 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及评价 |
2.2 国外相关文献述评 |
2.2.1 相关英文着作 |
2.2.2 相关英文文章 |
第三章 奥地利学派主观主义方法及重要经济思想的演化 |
3.1 奥地利学派主观主义方法的演化 |
3.2 奥地利学派重要经济思想的演化 |
3.2.1 企业家思想的演化 |
3.2.2 市场过程思想的演化 |
第四章 米塞斯的商业周期理论 |
4.1 理论根基——门格尔传统下的货币理论 |
4.1.1 货币的性质 |
4.1.2 货币的价值 |
4.1.3 货币价值变动的社会影响 |
4.2 灵感来源 |
4.2.1 银行学派的繁荣——萧条模型 |
4.2.2 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和利息理论 |
4.2.3 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
4.3 商业周期观点 |
4.4 从主观主义方法视角对米塞斯商业周期理论的评价 |
4.4.1 对米塞斯商业周期理论之基础的评价 |
4.4.2 对米塞斯商业周期理论之观点的评价 |
第五章 哈耶克的商业周期理论 |
5.1 理论基石 |
5.1.1 以“哈耶克三角”为表现的资本理论 |
5.1.2 中性货币理论 |
5.2 均衡框架下的商业周期观点 |
5.3 从主观主义方法视角对哈耶克商业周期理论的评价 |
5.3.1 对哈耶克商业周期理论之基础的评价 |
5.3.2 对哈耶克商业周期观点的评价 |
第六章 拉赫曼的商业周期思想 |
6.1 早期的货币和商业周期思想 |
6.2 晚期的资本和商业周期思想 |
6.2.1 资本异质性 |
6.2.2“万花筒的”世界 |
6.2.3 资本结构 |
6.2.4 商业周期 |
6.3 从主观主义方法视角对拉赫曼商业周期思想的评价 |
第七章 当代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 |
7.1 加里森的商业周期思想 |
7.1.1 主流宏观经济学方法的商业周期观点 |
7.1.2 从主观主义方法视角对加里森商业周期思想的评价 |
7.2 哈威克的商业周期思想 |
7.2.1 现代货币主义方法的门格尔式商业周期观点 |
7.2.2 从主观主义方法视角对哈威克商业周期思想的评价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演化之历史逻辑 |
8.2 其他商业周期思想的奥地利学派视角之考察 |
8.2.1 不同学派对不确定性问题的认识 |
8.2.2 不确定性视角下的不同学派商业周期思想之分析 |
8.2.3 其他学派商业周期思想奥地利学派视角之考察 |
8.3 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发展之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及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2.1 关于轨道交通PPP项目现状与合作选择的研究 |
1.2.2 关于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分担与定价的研究 |
1.2.3 关于轨道交通PPP项目经济效应的研究 |
1.2.4 关于轨道交通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研究 |
1.2.5 关于轨道交通PPP项目规制治理的研究 |
1.2.6 对国内外文献的评价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机制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公共品理论 |
2.1.2 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管理学理论基础——项目区分理论 |
2.1.3 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微观金融学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4 理论评述 |
2.2 机制设计 |
2.2.1 风险分担机制 |
2.2.2 定价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现状及实施动因分析 |
3.1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3.2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经济动因分析 |
3.2.1 宏观经济增速下滑 |
3.2.2 地方财政难以支撑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
3.2.3 社会资本迅速增长,能够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 |
3.3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的政治动因分析 |
3.3.1 政府主导模式的机制缺陷 |
3.3.2 政府主导模式的选择缺陷 |
3.3.3 政府主导模式存在局部帕累托效应 |
3.4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动因分析 |
3.4.1 轨道交通项目存在众多干系人利益驱动 |
3.4.2 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各自具有风险分担比较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4 轨道交通PPP项目的案例分析 |
4.1 国外轨道交通PPP项目案例分析 |
4.1.1 伦敦轨道交通PPP项目 |
4.1.2 曼谷轨道交通PPP项目 |
4.1.3 新加坡轨道交通PPP项目 |
4.2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案例分析 |
4.2.1 香港地铁PPP项目 |
4.2.2 北京地铁四号线PPP项目 |
4.3 轨道交通PPP项目的案例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5 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可持续性的比较分析 |
5.1 轨道交通PPP项目主要运营模式比较 |
5.2 票价补贴模式的测算原理及测算模型设定 |
5.3 票价补贴模式的测算过程及可持续性经济分析 |
5.3.1 票价补贴模式的测算过程 |
5.3.2 票价补贴模式可持续性的经济分析 |
5.4 立体化开发模式的测算过程及可持续性经济分析 |
5.4.1 立体化开发模式的测算过程 |
5.4.2 立体化开发模式可持续性的经济分析 |
5.5 立体化开发模式更适宜采用PPP项目合作的原因 |
5.6 本章小结 |
6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6.1 轨道交通开通对房价的影响 |
6.2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差异 |
6.2.1 估计方法及模型设定 |
6.2.2 实证过程及结果解释 |
6.2.3 稳健性检验 |
6.3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对住宅周边条件的影响差异 |
6.3.1 实证过程及结果解释 |
6.3.2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资产证券化在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中的应用分析 |
7.1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中资产证券化的重要作用 |
7.1.1 资产证券化有助于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PPP项目 |
7.1.2 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推动立体化开发模式 |
7.1.3 资产证券化有助于特殊目的实体进行结构化融资 |
7.1.4 资产证券化有助于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 |
7.2 引入资产证券化后立体化开发模式可持续运营的应用测算 |
7.3 轨道交通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点 |
7.4 本章小结 |
8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的规制理念与规制思路 |
8.1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规制基本判断 |
8.1.1 我国轨道交通规制历程回顾 |
8.1.2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规制现状 |
8.2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规制理念的比较选择 |
8.2.1 传统公共行政的基本理念 |
8.2.2 新公共服务的基本理念 |
8.2.3 新规制治理的基本理念 |
8.3 新规制治理理念对于立体化开发模式的规制思路 |
8.3.1 新规制治理理念对于立体化开发模式的事前定位思路 |
8.3.2 新规制治理理念对于立体化开发模式的事中应用思路 |
8.3.3 新规制治理理念对于立体化开发模式的事后评价思路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经济效应的政策建议 |
9.2.2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建议 |
9.2.3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规制的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轨道交通集团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2 轨道交通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电话访谈汇总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资料 |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文献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
小结 |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10)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 |
2.1 工业转型升级的涵义、特征和方式 |
2.1.1 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和特征 |
2.1.2 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式 |
2.2 地方政府行为的的内涵、特征和作用 |
2.2.1 地方政府行为的内涵及特征 |
2.2.2 地方政府行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
2.3 本文分析依据的主要理论 |
2.3.1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2.3.2 产业演化理论 |
2.3.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政府行为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现状 |
3.1.1 阳江市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
3.1.2 阳江市工业化进程现状分析 |
3.1.3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的优势 |
3.1.4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劣势 |
3.2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行为 |
3.2.1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行为的现状 |
3.2.2 阳江市政府推动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成效 |
3.3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行为的评价 |
3.3.1 阳江市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
3.3.2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中地方政府行为偏差的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工业转型升级的政府行为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典型案例及经验启示 |
4.1.1 美国城市工业转型升级的政府行为 |
4.1.2 国外政府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
4.2 国内典型案例及经验启示 |
4.2.1 江苏盐城的工业转型升级的政府行为 |
4.2.2 广东省中山市工业转型升级的政府行为 |
4.2.3 国内部分地区政府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行为的对策 |
5.1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
5.1.1 工业转型升级的原则及方向 |
5.1.2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5.2 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行为的优化对策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四、第四讲 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D]. 朱厚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现代国家建设与中国财政预算体制改革——从国家—社会关系与权力配置的视角切入[J]. 吴良健. 复旦大学法律评论, 2020(02)
- [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能耗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吴统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与多目标优化策略研究[D]. 赵亮.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5]先秦法家管理哲学思想研究[D]. 王拓.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6]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D]. 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7]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的演化发展 ——一个主观主义方法视角的考察[D]. 武玲娣. 西北大学, 2018(02)
- [8]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及规制研究[D]. 熊毅. 江西财经大学, 2018(04)
- [9]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10]阳江市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谭国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