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省建帐监督管理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轶瑶[1](2015)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及其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现代世界经济竞争已经逐渐演化成人才竞争,中国能否在21世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要看培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一大批博士生能否在知识经济挑战中为世界瞩目。为了大力发展博士生教育,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张,但是在注重量的背后,质的需要却被忽视了,博士生教育质量严重滑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声讨与质疑。因此,加强博士生培养管理工作,提高博士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头等大事。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简称“全国优博”)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整体质量。政策出台后引起了高校、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各高校纷纷出台措施,积极开展全国优博的争创工作,但随着活动的开展,优博评选的弊病日益显现,博士生培养越来越功利化,不少专家学者对全国优博评选开始提出争议,甚至有调查显示博士生教育质量并未因此有明显改善。这一政策的初衷似乎并未能得以实现,持续了15年的评选后,2014年全国优博评选最终却戛然而止。本文从对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分析入手,在这一政策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中,反思该优博论文评选活动背后的弊端,探索合理有效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评价方式。本研究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提出问题,阐述研究的意义,并对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界定相关概念,最后说明本论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过程。要想对全国优博论文评选进行整体性研究,首先需要找寻到这一政策的源头,明晰当年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情况。本章主要就优博论文评选政策出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深入挖掘政策出台的多方背景,对优博论文评选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解读,并对优博论文评选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以完整、清晰地呈现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情况。第二章主要是对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首先对历年来全国优博评选办法的变化进行梳理,体现了优博论文评选活动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其次归纳了其评选过程的具体步骤;最后对优博论文的评选结果进行了学科、单位、地域分布分析,归纳其分布特征。第三章在对全国优博论文整体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省、各校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政策以及优秀博士论文培育政策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全国优博论文评选背后所带来的跟随效应、利益之争和功利主义弊端,对优博评选政策深入反思,解释其走向终结的原因。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通过分析全国优博论文评选这一“选优”政策的象征性评估本质,预示着这一政策实质上必然阻碍博士生教育,进而提出了必须实现博士生论文评价方式由“选优”向“去劣”转向,才是有助于实现博士生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韩婷婷[2](2019)在《通辽市K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际税收管理的逐渐发展,税收风险管理顺应趋势逐渐产生。它是国际税收管理中国化的体现,既考虑了我国基本国情,同时也融合了国际税收管理先进理念,是我国税收征管的改革目标。税收风险管理在改革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能够加强税源深度管理、降低税收流失风险。税务机关要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对税收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运用对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处理,以此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目前,税收风险管理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成熟的研究与运用,在我国起步较晚,在税收征管中尚属新生事物。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还处于成长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以文献查阅和比较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通过对通辽市K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情况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做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分6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为绪论,简要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现状,列举了税收风险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主要内容是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阐述了税收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内容,并提出完善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第三章以通辽市K税务局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了其税收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分析该税务局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上采取的举措、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例如税务干部缺乏税收风险管理意识、税收风险管理职能界定不明确、税收风险应对过程流程不规范等;第四章列举了税收风险管理在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结合澳大利亚、荷兰以及国内其他地区的税收风险管理经验,阐述对通辽市K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的启示;第五章对应第三章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相应对策。本文从进一步强化和深化税收风险管理意识、完善评价监督机制、完善机构人员配置、完善风险应对方式、完善数据采集与风险分析这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第六章为对全文的小结。
黄栋国,赖朝平,李莉[3](2010)在《海南省农村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文中认为当前,村财(建制村和村民小组集体财务)管理是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事项之一,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全面了解海南省村财管理的基本情况,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对全省村财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初步掌握了全省村财管理基
张瑞芬[4](2010)在《海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近年行政体制改革中的亮点。海南省在建省后,并没有复制内陆省份行政管理体制的架构模式,而是率先在全国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省直管市县体制,追求“小政府、大社会”而在全国独树旗帜。实践证明,省直管市县的行政体制对于减少管理层级、提高行政效能、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城市化的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海南省直管县体制的实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及海南自身的地理、历史条件的,本文首先对海南省实行省管县体制的背景原因进行了分析。接着本文分析了海南省直管县体制的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确立阶段、探索阶段与推进阶段。从建省至今,经过二十一年的体制运行与探索,海南省的直管县体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理顺了省县权责关系以及激发了县域经济活力等方面。最后,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最后就对现阶段海南省直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一些思考,希望改革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海南省直管县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
翟宇佳[5](2019)在《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断攀升,直接经济损失不断增加,政府财政解决灾后补偿的传统手段已暴露诸多问题,由此对建立完善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越来越迫切。农业巨灾保险具有市场失灵的特征,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引导,由此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模式成为分散巨灾风险的有效手段。由于海南省地理位置独特,经常遭受热带气旋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作物受灾严重,经济损失惨重。同时,海南省主要通过政府财政来补贴受灾农户。除了政府财政补贴还有一小部分农业保险,但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小、补贴金额少,发挥的实际作用有限。为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调动保险市场参与度,海南省应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反馈监督”的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本文意在解决为什么要构建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以及如何构建的问题。文章通过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探讨海南省为什么构建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理论层面,通过研究必要性、可保险性和联盟博弈,得出了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的重要意义;同时研究基金的资金来源与运作模式,为后续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现实层面,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是对我国的灾害损失融资手段的补充,海南省可以利用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降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参与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的破产率,同时结合资本市场,推出相关的金融工具,增加风险分散的渠道。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实分析,得出海南省构建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是必要且可行的。接下来文章解决海南省如何构建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在借鉴了国内外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构建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进行构建研究,包括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设立目标与原则、基金的资金来源与运用、基金的运作模式和基金的初始规模四个方面。最后,文章从如何加强政府的管理、增加政府的扶持和健全相关的配套措施三个层面对海南省更好地构建和发展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提出对策建议。
杜经纬[6](2018)在《基于“多规合一”的海南省省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文中提出空间是政府治理的对象和基础,是城市统筹发展的平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空间规划,但是空间规划的内容交叉且重复、类型较多,政府也缺乏对空间规划的协调管理,甚至引起不同类型的空间规划之间的冲突。以上这些问题带来了三方面的影响:首先,人力、物力、财力均产生浪费的问题,空间规划的统筹作用难以得到发挥;其次,相关部门以及各级政府不知所从;最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现阶段各级政府的目标和任务是将“三规”分立转变到“多规”合一,进而促进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多规合一”的工作在国家层面上受到了极高的重视。海南是岛屿省,陆地面积小,人口不多,实行省直管市县体制,有条件也有必要进行整体空间规划,统筹安排。本文从海南省空间类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构建全省统一的“一张蓝图”空间规划体系,探索海南省总体规划编制方法及内容,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及管理要求。以增长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际关系协调理论、发展点轴理论、地域分工理论等为研究“多规合一”的理论基础,提出“多规合一”的适用性及发展趋势。通过对海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层次低、城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民生保障不均衡等方面的现状分析,提出海南省规划体系中存在的规划层级混乱、规划内容繁多、规划管理体制不协调等问题;提出目标缺陷、技术标准、编制内容等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空间结构独立、资源集中丰富、行政区划分单一等优势。通过对基于“多规合一”背景下海南省域空间规划编制架构进行空间整合,从统一技术标准、梳理消除矛盾、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信息平台等方面阐述开展省域“多规合一”的技术路径,树立创新、统筹、生态、共享等发展理念,分别从生态保护、开发布局、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等方面阐述规划编制主要内容。目的是提出相应的空间规划管理水平保障措施,保障“多规合一”在海南省的实施,将“一张蓝图”真正落地实施,并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来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吴文锋[7](2008)在《海南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出现以后,能源问题引起世界各因重视,“节能”已经被称为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之外的第五大能源。许多国家都把建筑节能尤其是降低建筑日常运转耗能作为节能工作的重点。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已在北京、天津等许多城市取得较大成效,但海南的建筑节能推广工作进展缓慢,本课题重点研究抑制海南建筑节能发展的关键性环节,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国内外节能先进地区多年来发展节能建筑的成功经验,经过吸收和消化,结合海南实际,力图探索出一条符合海南特色的建筑节能之路。首先,分析研究国外建筑节能的情况,重点介绍了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在建筑节能领域取得较大成效的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情况,总结这些国家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各具特色的成功经验。其次,分析了我国建筑用能现状和节能潜力,重点介绍了与海南同属夏热冬暖地区的广西、深圳、广东等建筑节能情况,总结这些地区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成功经验。接着,分析海南建筑节能现状和海南建筑节能存在的建筑节能的思想观念意识薄弱、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应用技术和应用产品不完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力度不大等问题,对建筑节能中现存的关键性问题“新型节能产品供应应用跟不上和建筑节能监督管理不力”等进行重点研究。最后,根据海南高温多雨,长夏无冬,秋去春来的气候特点,对比研究分析国内外节能先进地区多年来发展节能建筑的成功经验,经过吸收和消化,结合海南实际,提出符合海南特色的建筑节能合理化建议:一是加强节能材料的研究推广应用;二是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监督管理机制,立法保证节能的实施,设立专门的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建立调动投资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积极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建筑节能监督管理。
赵璇[8](2019)在《当前主流媒体中的海南省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海南日报》(2016-2018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区域为求得发展必须加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闭门造车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地吸引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充实优化区域发展要素条件。因此,合理利用大众媒介对地方区域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宣传报道,既是建构与传播区域形象的重要机遇,又是公众透过媒介报道建立对特定区域的认识与评价的重要渠道。然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海南省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国内一线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仍在拉大,同时国内媒体对于海南省的媒介形象建构依然存在着报道量过少、报道角度有偏差、报道题材内容单一等问题,这可能造成受众对海南省实际形象认识不足、认知固化甚至有所偏差等问题,从而形成对海南省的“刻板印象”,这对海南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利。本研究旨在通过梳理归纳研究报道中的海南省区域媒介形象,以2016年-2018年《海南日报》《人民日报》关于海南省的报道为分析样本,结合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利用质化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考察和对比分析报道题材、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倾向性,综合研究上述两家媒体对海南省的区域媒介形象和建构框架,比较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及其背后的驱动和制约因素。此外,本文还分析概括了两者在建构媒介形象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促使新闻业界、政府机构、社会公众、媒介形象研究学者等各界人士正确认识目前主流媒体中海南媒介形象建构现状,理性认识当前主流媒体在建构海南省媒介形象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统合研究分析后得出:第一,由于《海南日报》和《人民日报》作为党报,它们的性质定位相同,因此在涉及海南省的报道中都多以正面报道为主要基调,且政府的议程设置内容占主导地位;第二,因其两者办报层次不同,导致《人民日报》的报道选题、报道策略、报道内容目标等有更综合平衡与立体的考虑;《海南日报》作为担负着对外传播海南省形象的区域内报主流媒体体,不可避免会更着重对海南形象的积极建设,同时也对海南省区域形象建构具有更强的主观倾向性;第三,由于海南省在生态环境建设和自贸区建设工作中具有示范带头的特殊作用,因此两家主流党报媒体对有关海南省经济和生态环境形象的报道力度正逐渐加强。
梁婧俏[9](2018)在《海南省青少年科普状况及其政策完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把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奋力建设科技强国,是党和国家在科学分析和充分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科普事业迎来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服务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迎来了创新攻坚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是最佳的科学素质养成期,人一生中大部分的基本科学术语的学习和基本科学观点的养成都源自于青少年时期的积累。可见,及时了解青少年科普状况,重视和强化青少年科普工作,对一个公民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将为提高全体公众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针对“科普”和“科普政策”的含义,以及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梳理了海南省建省以来的主要科普政策和政府的特色科普工作,并总结出“全省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等三个方面的成效和“对科普工作尤其是青少年科普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等四个方面的不足。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对海南省青少年科普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基于海南省青少年科普状况,结合笔者实际科普工作经验,着重从完善科普政策体系、推进科普教育改革、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科普资金投入多元化、建立评估和考核体系和加强科普队伍建设等6方面,提出推进海南省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对策建议。为我省青少年科普实践领域、科普政策制定、科普事业发展决策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唐晓岚[10](2019)在《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转换经济发展动能、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有着“无烟产业”美誉的会展业,凭借其超强的产业带动能力和城市形象提升能力,成为我国各地政府发展的重点,近年来呈快速发展趋势。海南会展业起步晚、发展慢,然而政策及资源优势突出,使得发展其潜力不可估量。2015年,海南省重点发展的十二个产业里明确将会展产业罗列其中,同时政府提出了“三年成形、五年成势”的具体目标,并通过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组建省级会展主管机构、设置专项扶持资金、加强品牌培育、开展会展行业统计等手段发挥政府职能,有效促进了海南省会展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会展品牌知名度、会展规模、会展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提升和壮大,为海南经济的稳步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然而对比国内与国外会展业发达的地区或城市,海南会展业发展在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如场馆等基础设施薄弱、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扶持政策单一、市场化水平不高、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足、专业性人才的缺乏等等。本文运用政府职能相关理论,从政府职能行使的角度着手,明确了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主要发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三大职能。调研分析获得海南会展业发展与海南政府职能的现状,从而得出政府三大职能行使在海南会展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并参照新加坡与上海市的会展业发展模式,进一步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两地政府发展会展业所展现的职能行使,获知政府在海南会展业发展中职能行使的清晰思路。明确海南会展业发展的规划与战略方向,进一步提出如何优化海南政府会展业发展三大职能行使的建议,包括健全地方法律法规、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市场化进程、理顺监管体制机制、创新行业监管手段、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快推进场馆和会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和宣传推介等。
二、海南省建帐监督管理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省建帐监督管理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及其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相关概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 |
第一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相关政策 |
第二章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政策的实施 |
第一节 全国优博论文的评选办法 |
第二节 全国优博论文的评选过程 |
第三节 全国优博论文的评选结果 |
第三章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的反思 |
第一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跟随效应 |
第二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利益之争 |
第三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功利主义 |
结束语 从选优到去劣: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转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通辽市K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税收风险 |
2.1.2 税收风险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税收遵从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通辽市K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的现状 |
3.1 通辽市K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通辽市K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税务干部缺乏税收风险管理意识 |
3.2.2 人员配置有待调整 |
3.2.3 风险应对机制不健全 |
3.2.4 税收风险管理缺乏适用模型及风险识别指标 |
3.2.5 对风险应对工作的监督审核体系不够完善 |
3.3 通辽市K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部分税务干部思想认识及责任心不足 |
3.3.2 缺乏合理的人员配置及激励机制 |
3.3.3 税收风险管理人员缺乏培训教育 |
3.3.4 税收风险识别指标不成熟 |
3.3.5 税收风险管理成效指标缺乏定性考核 |
4 国外与国内其他税务部门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税收风险管理的做法 |
4.1.1 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设置专司风险管理局 |
4.1.2 澳大利亚建立严格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
4.1.3 荷兰税务海关管理局成立ROM |
4.1.4 美国国内收入署(IRS)构建四大管理局 |
4.2 国内其它地区税收风险管理概况 |
4.2.1 湖南省地方税务局五步走开展税收风险管理 |
4.2.2 四川省国税局四举措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
4.2.3 河南省国税局四项措施强化税收风险管理 |
4.2.4 海南省国税局风险管理成效显着 |
4.3 经验借鉴 |
4.3.1 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 |
4.3.2 推进“服务+执法”税收风险管理理念 |
4.3.3 优化税收风险管理流程 |
4.3.4 定期进行专业培训 |
5 进一步加强通辽市K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 |
5.1 进一步强化和深化税收风险管理意识 |
5.1.1 加强宣传引导 |
5.1.2 加强税收风险管理教育培训 |
5.2 完善机构人员配置及激励机制 |
5.2.1 完善人员机构配置 |
5.2.2 建立激励机制 |
5.3 完善风险应对工作机制 |
5.3.1 进一步完善税收风险应对机制 |
5.3.2 建立风险管理内控机制 |
5.4 提高和完善税收风险事项收集能力及指标建设 |
5.4.1 提高收集税收风险事项能力 |
5.4.2 完善税收风险识别指标 |
5.5 完善评价监督机制 |
5.5.1 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建设 |
5.5.2 合理设置绩效考核指标 |
5.6 推进税收风险管理现代化 |
5.6.1 提高数据质量 |
5.6.2 实现第三方信息共享 |
5.6.3 推行合作型风险管理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税收风险管理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海南省农村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全省村财管理现状 |
村财自管的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 |
创新村财管理形式的积极探索 |
对村财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
(4)海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一、海南实行省直管县体制的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三) 区域背景 |
二、海南省直管县体制的确立与推进 |
(一) 海南省直管县体制的确立 |
(二) 海南省直管县体制的实行 |
(三) 海南省直管县体制的推进 |
三、海南实行省直管县体制的主要成效 |
(一) 提高了行政效率 |
(二) 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 |
(三) 理顺了省县间权责关系 |
(四) 激发了县域经济活力 |
四、海南省直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建议 |
(一) 海南省直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 |
1. 县级政府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
2. 县级政府权力监督机制有待健全 |
3. 垂直部门肢解县级权力 |
4. 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有待完善 |
5. 公职人员执政素养有待提高 |
(二) 完善海南省直管县体制的若干建议 |
1. 进一步明确省与市县政府的职能定位 |
2. 进一步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
3. 进一步理顺并规范条条块块的管理关系 |
4. 积极推进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 |
5. 加强行政监督和行政问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的意见》 |
附录2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下放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 |
附录3 《海南省关于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的决定》 |
致谢 |
(5)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热带农业 |
2.1.2 热带农业巨灾 |
2.1.3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 |
2.1.4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 |
2.2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风险评估模型的文献综述 |
2.2.1 数理统计评估模型 |
2.2.2 灾害风险指标模型 |
2.2.3 情景模拟的动态评估模型 |
2.3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的文献综述 |
2.3.1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必要性的文献综述 |
2.3.2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可保性的文献综述 |
2.3.3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联盟博弈的文献综述 |
2.4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文献综述 |
2.4.1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资金来源的文献综述 |
2.4.2 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运作模式的文献综述 |
2.5 文献评述 |
3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
3.1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演变历程 |
3.1.1 起步阶段(2007年—2014年) |
3.1.2 过度阶段(2015年—2016年) |
3.1.3 蓬勃发展(2017年—至今) |
3.2 近十多年来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 |
3.2.1 台风、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
3.2.2 旱灾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
3.2.3 低温冷冻和风雹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
3.2.4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3.3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现状分析 |
3.3.1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规模现状分析 |
3.3.2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结构现状分析 |
3.3.3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政府补贴现状分析 |
3.3.4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公司参与巨灾保险现状分析 |
3.3.5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公司赔付现状分析 |
3.4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存在问题 |
3.4.1 政府方面 |
3.4.2 保险公司方面 |
3.4.3 农户方面 |
4 海南省成立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1 海南省成立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必要性 |
4.1.1 海南省惠农扶贫政策的重要手段 |
4.1.2 热带农业巨灾补偿资金配置的高效手段 |
4.1.3 提升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可持续的必然选择 |
4.1.4 构建多层次热带农业巨灾保险的必经之路 |
4.2 海南省成立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可行性 |
4.2.1 海南省政府和农户的承灾能力正逐步增强 |
4.2.2 海南省逐渐完善的金融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
4.2.3 海南省出台相关的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
4.2.4 金融科技的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持 |
5 国内外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经验 |
5.1.1 佛罗里达飓风巨灾基金—政府主办 |
5.1.2 挪威自然灾害基金—纯商业化 |
5.1.3 国外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启示 |
5.2 国内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经验 |
5.2.1 江苏省农业巨灾保险基金 |
5.2.2 浙江省农业巨灾保险基金 |
5.3 对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经验借鉴 |
5.3.1 设立中央和省级的巨灾保险基金 |
5.3.2 实现多层次分散热带农业巨灾风险 |
5.3.3 增强再保险和债券市场风险分散能力 |
5.3.4 明确政府在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中角色 |
6 海南省构建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思路 |
6.1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设立目标与原则 |
6.1.1 基金的发展目标 |
6.1.2 基金的组建原则 |
6.2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与运用 |
6.2.1 基金的资金来源 |
6.2.2 基金的资金运用 |
6.3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运作模式 |
6.3.1 基金的管理模式 |
6.3.2 基金的运作模式 |
6.3.3 基金的投资模式 |
6.4 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初始规模 |
7 海南省加快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建立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政府对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管理 |
7.1.1 加强政府的顶层设计 |
7.1.2 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 |
7.1.3 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
7.2 增加政府对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扶持 |
7.2.1 拓宽资金融资渠道 |
7.2.2 提供优惠税收政策 |
7.3 健全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配套措施 |
7.3.1 制定完善的激励引导机制 |
7.3.2 设计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
7.3.3 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多规合一”的海南省省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 |
1.3.2 范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 |
1.4.2 国内研究 |
1.4.3 国内外研究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增长极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1.4 发展点轴理论 |
2.1.5 地域分工理论 |
2.1.6 空间规划 |
2.2 多规合一的相关内容及技术措施 |
2.2.1 多规合一的适用性 |
2.2.2 具体内容 |
2.2.3 技术措施 |
2.3 多规合一的相关案例 |
2.3.1 行政改革方面案例 |
2.3.2 技术整合方面案例 |
2.3.3 模式改革方面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南省域空间规划现状调研及分析 |
3.1 海南省域空间规划现状调研及分析 |
3.1.1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3.1.2 产业结构层次规划 |
3.1.3 城镇化质量规划 |
3.1.4 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
3.1.5 民生保障规划 |
3.2 海南省域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 |
3.2.1 规划层级关系混乱 |
3.2.2 规划体系类型繁多 |
3.2.3 规划类别衔接困难 |
3.2.4 规划建设用地开发与保护失衡 |
3.2.5 规划管理体制不协调 |
3.3 海南省域空间规划矛盾的影响因素 |
3.3.1 规划目标期限 |
3.3.2 规划技术标准 |
3.3.3 规划编制内容 |
3.3.4 规划管制事权 |
3.3.5 各级规划法律 |
3.3.6 规划审批实施 |
3.4 海南省域空间规划开展多规合一的优势 |
3.4.1 独立的地理单元且空间结构相对独立 |
3.4.2 海南省属岛屿省份且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
3.4.3 省直管市县的体制且行政区划相对单一 |
3.4.4 生态立省的现实需要 |
3.4.5 旅游特区建设的必然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规合一的海南省省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
4.1 海南省域空间规划编制架构 |
4.2 海南省省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路径 |
4.2.1 理顺规划层级关系 |
4.2.2 统一编制技术标准 |
4.2.3 统筹优化空间布局 |
4.2.4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
4.2.5 建立统一信息平台 |
4.3 海南省省域空间规划编制主要理念 |
4.3.1 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 |
4.3.2 规划管理创新发展理念 |
4.3.3 城镇化协调发展理念 |
4.3.4 民生保障共享发展理念 |
4.4 海南省省域空间规划编制主要内容 |
4.4.1 生态空间保护规划 |
4.4.2 总体布局规划 |
4.4.3 新型城镇化规划 |
4.4.4 产业发展规划 |
4.4.5 基础设施规划 |
4.5 海南省省域空间规划管控及保障措施 |
4.5.1 空间管理控制措施 |
4.5.2 实施保障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海南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课题意义 |
1.2 课题任务和研究思路 |
2 建筑节能综述 |
2.1 国外建筑节能概况 |
2.1.1 英国建筑节能情况 |
2.1.2 法国建筑节能概况 |
2.1.3 德国建筑节能情况 |
2.1.4 加拿大建筑节能情况 |
2.1.5 美国建筑节能概况 |
2.1.6 日本建筑节能情况 |
2.1.7 国外建筑节能小结 |
2.2 我国建筑用能现状和节能目标 |
2.2.1 我国建筑耗能现状 |
2.2.2 我国建筑节能状况 |
2.2.3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状况 |
2.2.4 我国建筑节能目标 |
3 海南建筑节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海南省建筑节能基本情况 |
3.1.1 海南省自然地理、气候基本情况 |
3.1.2 建筑能耗基本情况 |
3.2 建筑节能开展情况 |
3.2.1 建筑节能相关法规、标准 |
3.2.2 建筑节能领导机构 |
3.2.3 建筑节能设计审查 |
3.2.4 建筑节能监督管理 |
3.2.5 建筑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
3.2.6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 |
3.2.7 新能源的利用 |
3.2.8 建筑节能的宣传培训 |
3.3 海南建筑节能目标 |
3.3.1 海南省节能目标 |
3.3.2 海南省建筑节能目标 |
3.4 海南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 |
3.4.1 国内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概况 |
3.4.2 海南新型材料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 |
3.4.3 海南传统的墙体材料应用 |
3.4.4 海南传统墙体材料节能效果 |
3.4.5 海南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现状 |
3.4.6 海南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及材料生产概况 |
3.4.7 建筑节能砌块应用情况 |
3.5 海南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
3.5.1 建筑节能的意识薄弱 |
3.5.2 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
3.5.3 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 |
3.5.4 应用技术、应用产品不完善 |
3.5.5 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
4 海南省建筑节能发展对策研究 |
4.1 促进海南建筑节能发展的措施 |
4.1.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依法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
4.1.2 集成应用"四节一保"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
4.1.3 组织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的节能管理工作 |
4.1.4 建设节约型城镇 |
4.1.5 实施太阳能4E0E建筑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
4.1.6 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
4.2 海南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 |
4.2.1 海南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机构 |
4.2.2 海南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主要法规、标准、规范 |
4.2.3 海南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现状 |
4.2.4 解决对策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当前主流媒体中的海南省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海南日报》(2016-2018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六节 相关理论阐述 |
第七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
第二章 区域内主流媒体报道中的海南省媒介形象分析——基于《海南日报》 |
第一节 抽样设计与结果 |
第二节 数量统计结果 |
第三节 《海南日报》中所呈现海南省媒介形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及研究发现 |
第三章 中央党报媒介中的海南媒介形象分析——基于《人民日报》 |
第一节 数量统计结果 |
第二节 《人民日报》所呈现的海南省媒介形象 |
第三节 本章小结及研究发现 |
第四章 两报在涉琼报道中的新闻框架对比与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两报在涉琼报道中的框架对比 |
第二节 两报在涉琼报道中的框架成因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及研究发现 |
第五章 关于建构海南省媒介形象的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 《海南日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其的建议 |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其的建议 |
第三节 对海南省媒介形象建构的综合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海南省青少年科普状况及其政策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三) 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现状 |
1. 国内情况 |
2. 国外情况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分析法 |
2. 问卷调查法 |
3. 访谈法 |
(五) 创新之处 |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分析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1. 科普 |
2. 科普政策 |
(二) 相关概念的关系分析 |
1. 科普与政府的关系 |
2. 科普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
3. 科普与其它社会成员的关系 |
三、海南建省以来科普事业发展情况 |
(一) 海南省主要科普政策的历史回顾 |
1. 1988年至上世纪末的主要科普政策 |
2. 新世纪的主要科普政策 |
(二) 政府部门的特色科普工作方面 |
(三) 海南省建省以来科普事业发展的成效和不足 |
四、海南省青少年科普状况分析 |
(一) 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2. 数据处理与分析结论 |
(二) 基于对科技教师访谈调查的分析 |
(三) 海南省青少年科普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五、推进海南省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对策 |
(一) 完善科普政策体系,全面指导和统筹科普工作 |
(二) 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提升青少年科普公共服务能力 |
(三) 推进科普教育改革,促进学校科学教育与校外科普活动有机融合 |
(四) 科普资金投入多元化,吸引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科普事业 |
(五) 建立评估和考核体系,规范和激励科普主体各尽其职 |
(六)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提供有力支撑 |
六、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海南省青少年科普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海南省青少年科普状况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3 |
致谢 |
(10)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现状 |
1.2.3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会展业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概述 |
2.1 会展业的内涵及作用 |
2.1.1 会展业的概念及界定 |
2.1.2 发展会展业的作用 |
2.2 政府职能理论及内涵 |
2.2.1 政府职能的概念及界定 |
2.2.2 政府职能相关理论 |
2.2.3 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
3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及政府职能概况 |
3.1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历程 |
3.1.1 初期萌芽阶段(1988至2001年) |
3.1.2 快速成长阶段(2001至2015年) |
3.1.3 重点培育阶段(2015年至今) |
3.2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现状 |
3.2.1 会展数量规模不断增长 |
3.2.2 会展带动效应明显增强 |
3.2.3 会展品牌培育成效初显 |
3.2.4 会展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
3.2.5 会展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
3.3 会展业发展中海南省政府职能行使现状 |
3.3.1 宏观调控职能行使方面 |
3.3.2 市场监管职能行使方面 |
3.3.3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行使方面 |
4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4.1 宏观调控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会展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健全 |
4.1.2 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 |
4.1.3 会展品牌培育特色化不足 |
4.1.4 政策扶持方式单一、力度有限 |
4.1.5 市场化水平有待提高 |
4.2 市场监管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管理体制机制还需优化 |
4.2.2 相关审批未有效整合 |
4.2.3 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受限 |
4.3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专业展览场馆建设滞后 |
4.3.2 场馆周边配套设施还不完善 |
4.3.3 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不足 |
4.3.4 缺乏会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
5 会展业发展中国内外地方政府职能分析及启示 |
5.1 新加坡政府的做法 |
5.1.1 专门的会展业服务机构 |
5.1.2 发挥重要作用的行业协会 |
5.1.3 完善的基础设施 |
5.1.4 极简的审批手续和无差别政策支持 |
5.1.5 丰富的宣传推广手段 |
5.1.6 专业的会展服务提供方 |
5.2 上海市政府的做法 |
5.2.1 明确会展业发展目标 |
5.2.2 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
5.2.3 完善的会展场馆设施 |
5.2.4 实施走出去战略 |
5.2.5 加强会展业人才培育 |
5.2.6 行业协会作用突出 |
5.3 对海南政府的启示 |
6 完善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建议 |
6.1 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
6.1.1 完善地方相关法规,规范会展行业发展 |
6.1.2 快推广产业融合,培育特色会展品牌 |
6.1.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壮大会展市场规模 |
6.1.4 建立政府退出机制,逐步推进市场化进程 |
6.2 改进政府市场监管职能 |
6.2.1 理清监管体制机制,优化审批方式 |
6.2.2 创新行业监管方式,促产业健康发展 |
6.2.3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升行业自律水平 |
6.3 强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 |
6.3.1 加快推进会展场馆高水平建设 |
6.3.2 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
6.3.3 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6.3.4 加快会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
6.3.5 加强宣传推介和对外交流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海南省建帐监督管理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及其反思[D]. 张轶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2]通辽市K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研究[D]. 韩婷婷.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3]海南省农村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黄栋国,赖朝平,李莉. 海南人大, 2010(11)
- [4]海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D]. 张瑞芬. 海南大学, 2010(01)
- [5]海南省热带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构建研究[D]. 翟宇佳. 海南大学, 2019(06)
- [6]基于“多规合一”的海南省省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D]. 杜经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7]海南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吴文锋. 重庆大学, 2008(06)
- [8]当前主流媒体中的海南省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海南日报》(2016-2018年)为例[D]. 赵璇. 广州大学, 2019(01)
- [9]海南省青少年科普状况及其政策完善[D]. 梁婧俏. 海南大学, 2018(03)
- [10]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D]. 唐晓岚. 海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