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间谍”美国商界新景观(论文文献综述)
樊露露[1](2018)在《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文中提出传记电影的跨学科性和跨媒介性使它冲破类型电影观念的束缚,具有了开阔的阐释空间。本文主要围绕“传主身份建构”这一核心问题,对“建构什么身份”、“如何建构身份”以及“为何这样建构身份”作出回答,沿着从“故事层”到“叙述层”再到“文化层”的逻辑思路纵深展开,涉及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文化间性等多重语境。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借助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及“影视史学”理论,把传记电影视为以影像为媒介、以身体符号为载体建构传主身份的艺术创造活动,辨析传记电影的文学属性,比较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揭示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随后揭示传记电影运作机制的四种分身,即“创作身体”、“本真身体”、“影像身体”和“观影身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讨作为“创作身体”的编导和演员如何采用叙事编码策略、遵循真实契约原则、通过电影化拟像手段对传主的“本真身体”进行形塑和身份建构。第二章以“创作身体”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和所采取的创作思维,即意识形态话语、人文话语和大众消费话语,将中国传记电影相应划分为:主流传记电影、人文类传记电影和娱乐化传记电影三种子类型,旨在探讨传主“影像身体”生成的动态过程,明确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第三章探讨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首先从线性时间、流转空间和交互时空三个方面论述传记电影如何采取分段式、回溯性的元叙述手法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其次论述叙述者声音、主题音乐和语言文字对于建构传主身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探讨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首先揭示“记忆化历史书写价值传递”的动态过程,探讨“观影身体”如何通过“影像身体”达成与“创作身体”和“本真身体”的共鸣,实现文化身份的认同,进行叙事价值的传递。接下来探讨民族伦理思想、史学精神、叙事文学传统对中国传记电影的深刻影响,通过中西传记电影的对比发掘各自的民族特性。本文通过探讨中国传记电影传主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揭示了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并指出中国传记电影创作上的特点和局限。
黄勇军[2](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赵映环[3](2016)在《新生代小说叙事修辞研究》文中指出叙事与修辞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新生代小说来说,其丰富多彩的叙事修辞策略和技巧不仅是一种引导读者顺利切入文本意蕴内核的工具,而且表达了新生代作家们自己的生命感受,给读者提供了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参考,这一切都形成了作者与叙事者、人物、读者之间的修辞关系,达到独特的文本阅读效果。在这个意义上,叙事就是一种修辞,而这种叙事修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使作品的审美空间充满了弹性和张力。但是,当前学者们大都是单纯从叙事或修辞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新生代小说,而在“叙事是一种修辞”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研究则微乎其微,故而为本文留下了从叙事修辞的角度对新生代小说作品进行解读和分析的空间。本文以布斯和费伦等人的有关叙事修辞理论为基点,结合当代叙事学、修辞学的相关理论,从新生代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声音、叙事时间、叙事空间以及叙事技巧五个方面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笔者发现,新生代小说对叙事视角的选择有着一定的倾向性并以日趋成熟的视角转换达到了更为有效的叙事修辞效果。他们以公开、缺席、隐蔽三种不同类型的叙事声音传达了不同的叙事修辞意义。本文还从时序、时距和时频三个方面对新生代小说的叙事时间进行了分析,并以此解读了叙事时间在新生代小说作品中的修辞用意。在新生代小说中,空间元素不仅是叙事必不可少的场景,而且还是推动叙事进程的手段之一,因此,本文还分析了新生代小说叙事空间的建构及其重要的叙事修辞功能。最后本文介绍了露迹、荒诞、拼贴以及反讽这四种新生代小说中表现得比较突出、使用频率较高的叙事修辞技巧。本文希望通过这些具体分析把握作者的叙事修辞策略,解读作者的叙事修辞意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叙事背后所隐藏的深意,同时也希望能通过本文的写作抛砖引玉,为新生代小说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并以此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孙鸿金[4](2012)在《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98-1945)》文中提出近代沈阳,作为清王朝陪都、自开商埠城市和满铁附属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形态,其城市的历史变迁颇具典型性、代表性。近代沈阳的历史主要沿着两条基本的脉络发展:一是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社会转化,这种转化是历史的自然过程;另一条则是由一座独立的封建都城变为半殖民地城市,这是外国资本主义强加给这个城市的,是城市政治地位的变化。与此相适应,沈阳的近代城市建设也相应表现出两条主要的脉络: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城市向新兴资本主义开放的、多方位的城市文化形式进化;另一条则是纯粹的外国建设模式的直接输入,这两条脉络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进交融。本文以1898——1945的时间跨度为限,以近代沈阳城市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沈阳城市的近代化历程,归纳城市发展演进的特点和影响沈阳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因素。全文分共七部分。绪论,主要阐述该论文研究的选题意义和概念的厘清,重点介绍当前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论文所运用的理论、研究方法与整体结构等。第一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沈阳城市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条件及盛京古城的形成,说明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社会背景。即沈阳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早期城市的兴起与传统封建城市的形成;清代盛京古城的建设与发展;沈阳传统城市的近代过渡。第二章,主要论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沈阳殖民地化与近代化的同步演进过程。一方面,营口开埠后,伴随着列强的侵略、洋教洋货的冲击、日俄的争夺、日本殖民机构的建立,盛京古城屡遭洗劫,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同时殖民者也将西方物质文明的成果不自觉地带入了近代沈阳,推动了沈阳的近代化;另一方面,日本为把奉天满铁附属地建成日本侵略东北的前沿阵地,殖民者投入大量资金,给沈阳这座古城带来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基础设施、市政管理手段和西方的科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转向和发展,造成了附属地城市空间和社会结构迅速向近代化演变,率先成为当时东北地区较为先进的具有现代意味的城市。第三章,主要论述了20世纪初,清末新政、自开商埠与奉天自主性近代化的启动历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奉天三罹兵燹,社会动荡,经济停滞,百业萧条。为恢复城市生机,一方面,赵尔巽在奉天率先启动新政,带动了近代沈阳城市面貌的恢复与更新;另一方面,伴随着奉天开埠,城市功能结构、城市面貌和城市发展动力都有所改变,加快了奉天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并逐步发展成为内外贸兼有的商业城市。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自辛亥革命至九一八事变,奉系军阀统治时期,沈阳城市自主性近代化的推进。面对日本通过经济和军事控制奉天的企图,张作霖一方面与之周旋,另一方面,努力拓展城市空间、建立市政公所、完善市政建设与管理、大力发展经济、教育、交通、卫生事业等,全力进行自主性城市建设,将沈阳城市自主性近代化建设推向了高潮。第五章,主要论述了伪满时期,沈阳城市建设的畸形发展。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把沈阳变成侵略战争的战略物资供应基地,建立稳定的侵华后方的需要,建设了铁西工业区,制订并实施了《奉天都邑计划》,推行为殖民统治服务的教育,进行为战争服务的经济建设,这一时期沈阳人民的社会生活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于对沈阳城市发展没有长远考虑,致使城市格局、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对今天沈阳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结语,这是论文的最后部分。梳理了近代沈阳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过程,探析了影响近代沈阳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沈阳现代城市建设的影响,并对今天的沈阳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张淳[5](2012)在《形象的焦虑—中国早期电影中的“现代人”与“现代性”(1921-1937)》文中指出电影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酝酿和发生几乎同步,这就意味着电影文化与中国“现代性”的产生时间是一致的,它参与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人提供了体验“现代性”的场所,塑造了银幕上的“现代人”形象。作为一种现代大众媒体,电影一头联系着从事文化生产的知识分子,一头联系着都市观影大众,因此包涵着多义的“现代性”诉求和丰富的阐释空间。早期电影界的先驱们在跌跌撞撞中学习如何将塑造符合民族大义的“现代人”这个宏伟目标与电影这个新兴媒体的表达形式与观众的需求结合起来。在这个充满偶然和裂隙的过程中,银幕上的“现代人”在都市与乡村、西方与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各种坐标中艰难定位,其形象的呈现和演变一直处在塑造、观看和言说的核心,并引起了各种因认同和想象的差异而产生的焦虑。本文通过考察以中国早期电影(1921—1937)为核心的视觉文本和文化,来探讨“现代人”形象在电影文化中的演变和重塑,以及在民族危机当中,中国的“现代性”体验和诉求如何在电影叙事和视觉形象中得到想象和重组。本文综合文化研究、电影叙事学以及电影本体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方法,以“现代人”形象为切入点,研究对象包含电影人、电影作品及其接受和批评,探究中国早期电影文化与现代性的关联。与电影史的写作不同,文章并非严格按照时间的线性顺序来组织架构,也不试图用我所关心的议题囊括早期电影的全貌,而是遵循议题的相关性和历史的复杂性,沿用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的思路,立足个案研究和文本分析,以点带面地铺叙展开。全文主体部分共有五章,分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对1921—1930年的重要电影作品和事件进行考察和分析。第一章在提出有关1920年代媒体文化研究的尴尬境遇之后,分析了早期短片和最早的都市电影所塑造的“现代人”形象,发现其中经历了对都市从认同到疏离的过程。当时包括电影在内的都市媒体在塑造“上海人”和“都市人”身份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章通过第一代电影女明星走上历史舞台的过程,表明了1920年代的早期电影并非与“五四运动”毫无关联。这些最早的“摩登女郎”和“新女性”用自己的身体和人生演绎了都市传奇,续写了中国“娜拉,,出走之后的故事。但无论是早期的银幕都市人还是电影女明星,直处于大众观看和媒体言说的核心,他们所代表的“都市现代性”在引起大量关注的同时,也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各种不适、威胁和焦虑。第二部分(第三章)以现存的四部上映于1931年的影片为分析对象,探讨这个过渡时期的“现代性”在传统/现代、中国/西方之间的徘徊,以及这些影片所塑造的“现代人,,的挣扎。以往的电影史书写过于强调中国早期电影自1932年之后由于“新兴电影运动”(或“左翼电影运动”)而发生的转变,而本章的讨论则试图通过从转变前夕看似“断裂”的断面中寻找历史的连续性,从而与现在的电影史论着进行对话。第三部分分别从男女主人公形象来探讨1932—1937年“左翼电影”对中国‘现代主体”的塑造。第四章以三部影片和两位女明星的自杀为重,集中展现了左翼影片中的“·新女性”内涵如何从“五四”时期追求自我解放的个人主义诉求演变到左翼所理想的、以国家民族诉求为目标的集体主义,以及这种转变如何既利用又遮蔽了真正的性别正义问题。第五章则梳理了左翼电影所理想的男性现代主体形象。他们经历了青春的激情和幻灭,在恋爱和革命的矛盾纠葛中走向集体、走向革命。左翼电影通过一系列性别叙事、青春书写和英雄塑造的策略将现代青年召唤成革命主体,用集体主义的诉求替代个人诉求,以希冀用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活动去武装和改造挣扎在都市与乡土、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中国“现代人”,使“现代人,,从个人化的、复数、多义甚至矛盾的形象转变到集体的、一致的、甚至无性的统一而大写的形象。然而由于电影媒体本身的都市化和商业化特点,左翼人士的这种召唤在转化为电影语言后往往偏离其初衷,从而产生了左翼知识分子对这些电影和形象的认同焦虑。这部分地导致了左翼掌权之后实施更加严厉和全面的意识形态教化。本文认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当中的“现代人”形象和现代性诉求曾引起了多种认同焦虑。他们经历了1920年代初对都市的震惊体验,接受了都市媒体对他们的“都市现代人”身份的召唤和塑造,以及1930年左右过渡时期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化之间的彷徨和挣扎,终于在1930年代被规训到一种强势而相对同质的诉求当中。但是在这个从“都市现代人”到“革命现代人”的演变当中,电影语言及其商业本质在不知不觉当中偏离、改变和塑造了这种看似确定的轨道,个案分析和文本细读常常呈现出溢出历史书写的历史真实,“现代人”形象永远是复数、多义甚而矛盾的。正如现实生活一样,个人无法根据一套教条思想进行全面预测或者操控,否则将失去其全部真实性和可信性。
褚亚男[6](2011)在《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文中提出昆仑影业公司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昆仑”出品的电影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被誉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目前电影史学界大部分研究以“昆仑”1945-1949年的发展为主要对象,而对1949-1952年的“昆仑”则略而不谈,或只做极其简单的史述。在这一研究现状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作品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被纳入中国经典电影之列,而1949年之后的作品如《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至今仍不断引起学术界的争论。因此,完整地叙述1945-1952年“昆仑”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学术尝试。本篇论文依据新的史料,以1946年“昆仑”创立为时间起点,到1952年被完全纳入到新中国电影体制为止,从产业体制、文化事件、电影人三个层面对“昆仑”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重写“昆仑”的发展历史,分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转变的原因,试图对受到“左”的影响而被忽略的历史现象和文化事件进行还原,这将对中国电影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启示意义。本论文由上编和下编两部分构成,另外还包括绪论和结语。绪论主要对本论文写作的缘起、方法和构架进行介绍。上编由第一、二、三章构成,论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状况。第一章题为“抗战胜利后‘昆仑’的产业发展”,本章将1945-1949年“昆仑”的产业发展划分为创立初期(1946-1947)、宗记合作制片时期(1948-1949)、迁往香港设立分支机构(1949)三个阶段,并对争取“联华”摄影场(1946)、投资人撤资(1947)、公司股权之争(1948)等重要事件进行分析;第二章题为“1945-1949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将“昆仑”发生的重大文化事件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两部史诗片获得“中正”文化奖金、《新闺怨》改拍结尾、重映以及“昆仑”如何塑造银幕形象等文化事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还原;第三章题为“‘昆仑’影人的精英之路”,本章通过对影人群体的构成及其所具备的知识分子气质和精英文化观的分析来追寻“昆仑”在四十年代中国影坛走出的一条主流精英之路。下编由第四、五、六章构成,主要叙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转变的历史过程,分析其从被新中国政权认可、重视到滑落边缘,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文化、政治原因。本编由第四、五、六章构成:第四章题为“建国初期‘昆仑’的产业调整”,主要叙述“昆仑”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在产业层面做出的调整,重点说明建国后“昆仑”的性质不再是单纯的私营企业,它被纳入到公私合营的轨道,也并非是完全被动的行政过程;第五章题为“1949-1952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本章通过对《武训传》遭受全国大批判,《我们夫妇之间》被禁映等文化事件的深度历史扫描来展示“昆仑”在新中国文艺界滑落边缘的具体过程;第六章题为“新中国‘昆仑’影人的改造之路”,这一章主要探讨“昆仑”影人的思想变迁,描述他们试图融入新中国主流文化的艰辛过程,沿着他们的自我反省与改造之路,“昆仑”历史命运发生转变的原因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进行了总结: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跨越了国民政府和新中国政权两种不同截然不同的文化、政治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对于“昆仑”影片的批判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只有完整、客观地看待“昆仑”1945-1952年的发展历史,才能更加深入、理性地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并对中国电影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重要启示,这也正是研究“昆仑”的意义所在。
王荣花[7](2011)在《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文中认为1937——1949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于现代中国历史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这一战争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也从此导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变迁,这种变迁的发生,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社会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舞台,根据地成为坚持民族解放战争,刷新社会的“实验基地”,通过战争期间不断积累的社会变革而实现了社会的质变,彻底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社会格局,缔造了一个新型的社会。太行革命根据地是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挺进华北后,创建的以太行山脉为依托的革命根据地,地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不仅是晋冀鲁豫边区的发轫地和中心,也是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中共中央北方局(嗣后是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的驻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太行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太行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放战争时期太行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然而,这一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在根据地建立之前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之中。劳动群众沿袭着旧有的生产方式,民众生活因循守旧,老百姓世代承传着小农社会中固有的乡土文化。随着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壮大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该地区所发动的一系列革命性改造,这块落后、愚昧、封闭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迁,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鲜明亮点。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与乡村社会改造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根据地社会的两大主题。太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后,当务之急就是对根据地区域内的乡村实行新的社会整合,“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经济、政治改革的同时,又成功地控制和倡导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根据地的巩固、壮大和发展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抗日根据地建立在广大的乡村,尤其是抗战的政治领导力量与活动范围转入乡村,根据地文化宣传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充实文化建设队伍的也是农民,正因为如此,根据地农村文化运动便是根据地新文化运动的主体。战争爆发后,随着官方力量向乡村社会的渗透,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种特殊的战争环境下,文化作为战争宣传动员的阵地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以共产党抗日救亡主张为主导的,以动员民众抗日救亡为主要任务的抗日文化成为这一时期乡村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太行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新文化运动的特点,是农村的、战争动员的、统一战线的,是同敌人的奴化宣传、同封建迷信思想搏斗的,是走向新民主主义道路的。战时蓬勃发展的根据地农村文化运动,作为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相辅相成,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在根据地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太行根据地农村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教育的过程。文化走入乡村,真正启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培育了农民爱国主义情感,张扬了民族精神,活跃了民主空气,有力地破除了在农村广泛存在的封建迷信思想,促进了军民团结,推动了抗日战争,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通过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强化了农村基层政权,贯彻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积累了宝成经验。太行革命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文化宣传、普及和建设运动,同时也是农村社会改造运动。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冲击了农村中旧的封建统治秩序和旧的风俗习惯,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封建礼教开始被冲破了,买卖婚姻开始被废除了,广大妇女开始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旧的风俗、习惯、道德,凡是不利于人民的解放,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的,都被不断地清算和扫除着,新的事物、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品质,开始成长起来。广大农民群众在摆脱了旧习俗、旧文化的束缚的同时,逐渐认同和接受了中共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并自觉地将其行为纳入到新政权为他们规划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及文化模式中,而这一过程最终的结果表现为民众力量与国家政权的结合。通过社会文化革命,中共权威逐渐向民间渗透和并最终达到了对民间的控制。无疑,战争改变了社会,战争孕育着新生。与军事斗争和暴力革命不同,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乡村社会文化入手,将束缚在农民日常生活中旧的思想、文化体系打破,从而进行了一次乡村革命,这里的革命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政权变革,而是涉及到农村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从文化变革入手对乡村社会进行改造,是依靠乡村社会中的文化张力来完成的,是发生在乡村社会中静悄悄的革命,所以通过这一研究路径可以凸现文化变迁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太行根据地乡村社会文化变迁,是太行根据地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透视太行根据地乡村社会文化变迁,可以为人们了解与研究根据地社会变革的具体情形和普遍意义,提供具体生动的现实标本。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后太行山农村自然经济状态、土地占有状况、乡村权力结构、人文历史变迁以及对农村社会文化诸方面,如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教育、戏剧娱乐、家庭婚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并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农村实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改革政策相结合,对太行革命根据地区域社会文化演变的形式、特点与规律等展开深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在详实的史料和充分实证的基础上将中共革命中太行山农村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改革的过程予以“实相”的描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并结合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以及生态学等学科方法,从文化变迁的视野研究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在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被传统意识形态束缚着的落后的社会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控制和倡导了一种新的文化,并将这种新的文化纳入政权建设与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并且以超然的政治力量来唤醒和组织民众完成乡村社会改造的。
杨访问[8](2010)在《论影视对海岩小说创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海岩为代表的影视剧作家将影视艺术中的各种手法和技巧引入到小说创作当中,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影视化倾向。海岩的小说影视化实践主要包括来自二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外部文化消费环境的变化,以影视为媒介的影视文化消费是其小说创作影视化的外因。二是海岩的个人努力,海岩积极主动地向影视靠拢是其小说创作影视化的内在主体原因。在以影视化为创作倾向的主导下,海岩的小说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一、注重情节的讲述性,借用影视的“第三人称”、旁白等技术手段来讲述情节;二、小说结构的空间化,海岩将小说的结构设置成蒙太奇的空间结构,如同被剪辑过的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使小说获得了结构形式上的空间化。三、叙述语言的直观性,海岩将传统小说的静态语言转化为可听、可观的影视语言,将影视艺术许多基本的审美元素引入小说创作中。四、突出画面的音响性,海岩在他的小说中加入诸如人声、音乐和音响等影视元素,力图使小说能够顺利地实现影视改编。五、追求对话的动作性,为了直观地展示人物的感情变化,塑造人物性格,海岩在小说中加入了的动作性的人物对话。海岩小说创作的影视化之路,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艺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一、开拓了小说的表现空间,海岩的影视化小说革新了小说家的思维与表现方式,使小说表现出的新的审美风貌。二、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小说借助于影视媒介这个视觉文化时代最为主要的传播媒介获得了广阔的消费空间。艺术缺失主要呈现在:一、小说创作的过于商业化,海岩小说在题材的选择上过于商业化且单一,大量的图像消费元素造成文学性的缺失。二、模式化的小说创作,海岩逃脱不了公安加爱情的主题模式,也摆脱不了情节设置过于突兀、连贯性不足的藩篱。要实现小说创作与影视的有效互动,还必须认识其不足之处,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邓大情[9](2010)在《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文中研究表明古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已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对该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学者们开始尝试从“双城”的角度来进行比较研究,如汉唐的长安与洛阳、两宋的汴京与临安、明代的北京与南京、古代的苏州与扬州等几对“双城”,学术界都已有相关成果。当我们把目光放到近代小说,本文认为,广州与上海这两座城市又构成一对小说中的“双城”。虽然从地理空间来看,广州与上海相隔甚远,而且是分属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区域,但它们的共性也很突出。两座城市都是近代最先开放的港口城市,都是繁华的商业都会,而且在清代它们还先后作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出现,这些都吸引了小说作者对它们加以详细的描绘。所以我们在立足小说文本的前提下对这两个城市进行比较,就有了两个基本的目标:求同与求异。前者是分析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找出文本描述中广州与上海有哪些共同点;后者则是分析两个城市的差异性,并进而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次文化原因。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讲述近代以前广州、上海的历史沿革及其文化渊源,并回顾古代小说中对广州、上海的文学书写。两个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古代就已经作为重要的港口出现。从城市发展的文化渊源来看,广州是典型岭南文化影响下的城市,上海则相继归属于吴越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影响之下,两种文化体系有一定的联系,但差别同样明显。回顾古代小说中对两个城市的文学书写,都经历了从简单的地域符号到较为详细的文字描述这一过程,城市的一些文化品格在小说中逐渐清晰,这些都奠定了近代小说对它们详细描写的基础。第二章从宏观的视角分析两座城市对西方文化的接受与抗争。西方文化的大肆入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两个城市市民的生活。人们不仅吸收了西方的物质文明,而且在生活娱乐方式、精神文化等方面也都深受影响。但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在两个城市都出现了对西方文化的抵制行动。相对于上海比较温和的方式而言,广州则是采用了激烈的武装抵抗方式。第三章论述两个城市的商业活动。两者都是繁华的商业都会,小说中对这一点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不过比较来说,随着广州在全国经济地位的下降,它更多的是作为岭南地区的一座着名大都市存在,与新兴的香港之间保持了密切的商贸往来。而上海则日渐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它对周边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商业辐射力不断增强。第四章论述两个城市里新兴的市民群体,主要包括商业买办、实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产业工人等几个阶层,他们成长于新的时代环境中,其社会影响力也日渐发挥出来。而小说中大量买办由广州迁往上海,也是两者在全国经济地位变化的一个客观反映。第五章从市井风情的角度探讨两个城市的生活。在岁时节日、婚丧嫁娶、生辰寿诞以及信仰民俗等各个方面,两个城市都有很多的共同点,这反映出中原文化在向吴越、岭南输送的过程中,许多共性得到了保留。但由于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两地都保留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习俗。第六、七章从赌博、鸦片、娼妓、流氓等四个方面来展示两座城市的负面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在两个城市都普遍存在,通过对小说中相同题材内容的比较,可以发现两个城市既面临着很多共同的问题,但由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的不同影响,两个城市中的这些问题在表现形式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第八章为总论。以近代小说中对广州、上海的描写为例,从宏观上探讨近代小说城市书写的小说史意义。
李灵革[10](2004)在《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文中研究表明电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影从它诞生之日起,便确立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思路,一种是想像与虚构的思路,一种是纪实与记录的思路。纪录片所遵循的是后一种创作思路,它存在的首要因素就是真实,它以记录不可复现的时间流程显示出其特殊的价值。纪录片的这种特性,使它成为了历史的“立体档案”和现实的“文献笔记”。 中国纪录片诞生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秋,它一出现便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二十世纪中国,经历了艰难的社会变革和风雨历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便与祖国的命运血脉相连,它一直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舞旗呐喊。尽管中国纪录电影在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远远逊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敬业的中国纪录片创作者们在二十世纪近百年历史之中,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画面。这些画面,绘成了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漫漫长卷;这些画面,不仅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各个阶层努力奋斗的各种状态,它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现实价值。 本论文将纪录片试图在历史学与纪录片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形成一个研究中国纪录片历史发展的专着。透过它,一方面理清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探讨纪录片与时代的关系,总结出纪录片在各个历史时代的作用与意义,为以后的纪录片历史及理论的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消费间谍”美国商界新景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费间谍”美国商界新景观(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影像传记 |
第一节 传记电影的相关概念 |
一、传记电影与传记文学的关系 |
二、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 |
三、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 |
第二节 传记电影的创作机制 |
一、编导的叙事策略和原则 |
二、演员与传主的肖似关系 |
第二章 多重文化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中的传主身份建构 |
一、献礼片与“仪式化身体” |
二、“英雄神话”与身份去魅 |
三、身体隐喻与身份建构 |
第二节 人文精神烛照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
一、文化英雄的影像书写 |
二、草根小民的社群认同 |
三、女性传主的多维场域 |
第三节 大众消费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
一、帝王后妃与民间想像 |
二、功夫英雄与身体寓言 |
三、黑帮枭雄与灰色传奇 |
第三章 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 |
一、线性叙述中的时间塑形 |
二、空间流转的媒介呈现 |
三、交互时空中的主体间性 |
第二节 声音和文字的叙事功能 |
一、叙述者的声音 |
二、主题音乐的论赞功能 |
三、语言文字叙事 |
第四章 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 |
第一节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诉求 |
一、记忆化历史书写的价值传递 |
二、伦理型文化传统的民族基因 |
第二节 中国叙事文学传统的影响 |
一、整体性时空观与宏大叙事结构 |
二、“类史官”与“说书人”的叙事传统 |
三、叙事与抒情的交融 |
四、意象叙事的凝聚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生代小说叙事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新生代”的界定 |
第二节 新生代小说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叙事是一种修辞 |
第四节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思路、方法及其价值 |
第一章 新生代小说叙事视角的设置 |
第一节 叙事视角概说 |
第二节 “我”的言说-第一人称视角 |
第三节 “他”的故事-第三人称视角 |
第四节 “你”的存在-第二人称视角 |
第五节 多重叙事视角的转换 |
小结 |
第二章 新生代小说叙事声音的介入 |
第一节 叙事声音界说 |
第二节 公开叙事声音的干预 |
第三节 缺席叙事声音的表现 |
第四节 隐蔽叙事声音的介入 |
小结 |
第三章 新生代小说叙事时间的调控 |
第一节 叙事时间概述 |
第二节 新生代小说中的时序调控 |
第三节 新生代小说中的时距调控 |
第四节 新生代小说中的时频调控 |
小结 |
第四章 新生代小说叙事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叙事空间概述 |
第二节 新生代小说中的空间存现 |
第三节 新生代小说结构空间的类型 |
小结 |
第五章 新生代小说的叙事修辞技巧 |
第一节 元小说叙事手法——“露迹” |
第二节 打破常规的荒诞 |
第三节 百科全书式的拼贴 |
第四节 从言到意的反讽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98-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及有关问题的说明 |
一、 城市的定义 |
二、 城市发展与近代化 |
三、 社会变迁概念的界定 |
四、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与空间界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拟解决的问题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 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三节 论文所运用的理论、研究方法与整体结构 |
一、 参考运用的理论与方法 |
二、 整体结构 |
第一章 传统封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自然环境 |
一、 沈阳的地理位置 |
二、 沈阳的地形地貌 |
三、 水文与气候 |
第二节 传统封建城市的形成 |
第三节 清代沈阳古城的建设与发展 |
一、 迁都沈阳 |
二、 清入关前沈阳的建设城市与发展 |
三、 陪都盛京的城市建设与空间拓展 |
第四节 沈阳传统城市的近代过渡 |
一、 手工业 |
二、 商业 |
三、 公共卫生事业 |
四、 金融、教育、电讯业 |
第二章 近代沈阳殖民化与近代化的同步演进 |
第一节 洋教洋货的传入与城市近代化因素的渗入 |
一、 洋教的传入 |
二、 洋货的涌入 |
第二节 日俄对陪都盛京的争夺 |
一、 沙俄对盛京的占领 |
二、 日俄战争对城市的破坏 |
三、 日军奉天守备队进驻沈阳与殖民机构的相继建立 |
第三节 奉天满铁附属地的形成与扩大 |
一、 奉天满铁附属地的形成 |
二、 奉天满铁附属地的规划建设 |
三、 奉天满铁附属地人口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
第三章 近代沈阳自主性城市近代化的启动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沈阳近代化 |
一、 改革官制整合行政机构,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 |
二、 发展实业振兴经济,推进城市近代化 |
三、 建立现代警察制度,强化社会管理与控制 |
四、 发展文化教育,培养新式人才 |
第二节 通商续约与自开商埠 |
一、 奉天自行开商埠的原因 |
二、 奉天商埠的划定与开放 |
三、 奉天商埠的拍租、规划与建设 |
四、 奉天开埠与城市自主性近代化的启动 |
第四章 奉系统治下沈阳城市自主性近代化的推进 |
第一节 奉系统治时期沈阳城市规划与空间拓展 |
一、 惠工工业区 |
二、 奉海市场 |
三、 大东新市区 |
四、 东大新区、东大营和北大营 |
五、 大帅府 |
第二节 奉天市政公所的成立 |
一、 奉天市政公所的成立原因 |
二、 奉天市政公所的成立 |
三、 奉天市政公所与城市近代化的推进 |
第三节 奉系军阀统治下沈阳市政建设的近代化 |
一、 完善道路系统 |
二、 上下水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
三、 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管理 |
四、 公用事业的发展 |
第四节 奉系军阀统治下沈阳城市经济的发展 |
一、 近代工业体系的形成 |
二、 繁荣的城市商业经济 |
三、 东北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 |
第五节 奉系统治下城市交通体系的完善 |
一、 城区交通 |
二、 对外交通 |
第六节 城市公共卫生的建设与管理 |
一、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 |
二、 城市医疗机构的完善 |
三、 城市卫生防疫 |
第七节 奉系统治下教育体系的日臻完备 |
一、 奉天学制改革 |
二、 学校教育日臻完备 |
三、 社会教育蓬勃发展 |
第八节 东北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 |
第五章 伪满时期沈阳城市的畸形发展 |
第一节 铁西工业区的设立 |
一、 九·一八事变前的铁西 |
二、 铁西工业区的形成 |
三、 日本对铁西区的畸形开发与影响 |
第二节 奉天都邑计划与沈阳城市建设 |
一、 奉天都邑计划的出台 |
二、 奉天都邑计划的内容 |
三、 奉天都邑计划的实施 |
四、 奉天都邑计划的影响 |
第三节 伪满时期沈阳的文化教育 |
一、 组建教育管理机构,颁布《学制要纲》 |
二、 实施殖民教育,强化教育统制 |
第四节 伪满时期沈阳社会生活的变迁 |
一、 物质消费生活的变迁 |
二、 休闲娱乐生活的变迁 |
结语 |
一、 近代沈阳城市形态的形成机制与特点 |
二、 近代沈阳城市发展的影响 |
三、 对现代沈阳城市建设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形象的焦虑—中国早期电影中的“现代人”与“现代性”(192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影像的旅行与民族意识 |
二、观看的激情与中西的碰撞 |
三、中国早期电影的“现代人”与“现代性” |
绪论:“形象”至关重要 |
一、形象的混乱与变迁 |
二、“形象”的焦虑:观看引发的民族意识 |
第一章 :“阿拉上海人”——都市身份、认同与疏离 |
第一节 尴尬的1920年代 |
第二节 都市,银幕与个人 |
一、中国银幕上最早的都市人 |
二、个案一:《劳工之爱情》——都市空间与现代个人 |
第三节 个案二:《阎瑞生》——洋场才子与妓女 |
一、“莲英案”与都市、现代人 |
二、妓女——受害者的现代与传统 |
三、洋场才子——杀人犯的“西化”与城市的堕落 |
第四节 媒体文化与都巿身份的形成 |
一、媒体文化、现实主义与都市指南 |
二、上海的现代性与上海人身份 |
三、都市的疏离与认同:1920年代的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娜拉”与娜拉叙事 |
第一节 “娜拉”寓言——过去与未来之间 |
一、“娜拉”一代#53 |
二、过去与未来之间 |
第二节 从女伶到女演员——从表演进入公共领域 |
一、新与旧之间的徘徊:新剧与舞台政治化 |
二、叶公好龙与女新剧家 |
三、五四话剧女演员的舞台实践 |
第三节 从女演员到女明星——现代都市传奇 |
一、摩登女郎与“五四”之女 |
二、中国“娜拉”:摩登女郎 |
个案之一:殷明珠(1904—1989)——从交际花到女明星 |
1、明星的诞生 |
2、好莱坞影响 |
三、女明星的身体言说与欲望想象 |
个案之二:杨耐梅(1904—1960)——都市妖女 |
四、中国“娜拉”:“五四”之女 |
1、女明星与娜拉的职业 |
2、个案之三:王汉伦(1903—1978)——“新女性”表演“旧女子” |
第三章 :1931年:新与旧之间的过渡文本 |
第一节《银幕艳史》——电影与女明星的双重自我指涉 |
第二节 挣扎的“现代人”——《银汉双星》——《桃花泣血记》《银汉双星》(1931,史东山) |
一、改编透露的秘密 |
二、中西拼接的感官体验 |
三、自我指涉——“现代”的展示与矛盾 |
《桃花泣血记》(1931,卜万苍) |
一、“新的”—“旧的” |
二、城乡—阶级—暴力 |
第三节 《一剪梅》——中西拼接的风格与亦军亦匪的集体 |
一、中西文化的杂交性 |
二、本土化与西洋化 |
三、人物形象的改变 |
第四章 :“新女性”的诞生与死亡——左翼电影的性别叙事 |
第一节 “左翼电影”——命名的焦虑 |
第二节 1933年——转变!转变! |
第三节 《三个摩登女性》与“摩登”之辨 |
一、何谓“摩登” |
二、谁是“摩登女性”?——都市的答案 |
三、谁是“摩登女性”?——左翼的答案 |
第四节 谁是“新女性”与《新女性》中的诞生与死亡 |
一、历史人物与女性文本:艾霞与《现代一女性》 |
二、虚构女主角与男性/左翼文本:艾霞的变身与《新女性》 |
三、从知识女性到革命女性的朦胧想象:重新定义“新女性” |
第五章 :个人还是集体?——左翼电影中的男性知识分子 |
第一节 个案:“电影皇帝”金焰——打造“左翼”明星 |
一、从《野草闲花》到《野玫瑰》五四青年的失败与波西米亚人的昙花一现 |
二、从《三个摩登女性》到《母性之光》:从“五四”青年到革命者 |
三、个人还是集体?——“左翼明星”的悖论 |
1、“左翼明星”的悖论 |
2、《大路》——男性群像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
第二节 走向集体——青春、暴力与革命者 |
一、知识分子的无力与青春的幻灭——走向集体 |
1、无力的上一代知识分子 |
2、青春的幻灭——走向集体和革命 |
三、知识分子+革命者:“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1、恋爱与革命 |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革命主体的召唤和形成 |
结论:“形象”的焦虑与中国的“现代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文献综述 |
二、研究创新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与预期问题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昆仑”的产业发展(1945-1949) |
第一节 战后上海电影产业概述 |
第二节 昆仑影业公司的创立 |
第三节“宗记合作制片”阶段 |
第四节 香港分支机构的设立 |
第二章 1945-1949 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 |
第一节“史诗”片获“中正”文化奖金 |
第二节 关于《新闺怨》的争议和重拍 |
第三节“昆仑”女明星的银幕形象 |
第三章 “昆仑”影人的精英之路 |
第一节 文化精英与民族资本的整合 |
第二节 影人群体的构成分析 |
第三节 知识分子气质与精英价值观 |
第四章 建国初期“昆仑”的产业调整(1949-1952) |
第一节 建国后上海电影产业概述 |
第二节 新中国电影体制中“昆仑”的境遇 |
第三节 公私合营与“昆仑”的结束 |
第五章 1949-1952 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 |
第一节 歌颂“工农兵”的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拍摄历史传记片《武训传》 |
第三节 改编小说《我们夫妇之间》 |
第六章 新中国“昆仑”影人的改造之路 |
第一节 文化精英与主流政治 |
第二节“昆仑”影人的境遇分析 |
第三节 自我反省与文化改造 |
结语 |
一、产业分析与文化定位 |
二、史学评价 |
参考影片 |
昆仑影业公司编年表 |
重要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3 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文化与社会文化 |
1.5.2 根据地文化 |
1.6 太行根据地区划沿革 |
第2章 革命前太行山区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 |
2.1 乡村社会 |
2.1.1 自然经济状态 |
2.1.2 土地的占有状况 |
2.1.3 乡村权力空间 |
2.2 乡村文化生活 |
2.2.1 乡村娱乐 |
2.2.2 乡村教育 |
2.3 乡村妇女生活 |
2.4 民风民俗 |
2.4.1 民风民情 |
2.4.2 节日风俗 |
2.4.3 信仰风俗 |
2.4.4 陈规陋习 |
第3章 中共政策与乡村社会文化变革 |
3.1 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3.1.1 动员农民参加抗战 |
3.1.2 动员农民积极参加土改 |
3.1.3 动员农民积极参与政治 |
3.2 农村文化教育 |
3.2.1 文化教育方针政策 |
3.2.2 农村小学教育 |
3.2.3 成人教育 |
3.3 农村文化娱乐 |
3.3.1 农村文化组织 |
3.3.2 农村文化宣传 |
3.3.3 农民文化生活 |
3.4 农村妇女的解放 |
3.4.1 解放妇女政策 |
3.4.2 妇女经济解放 |
3.4.3 提高妇女政治地位 |
3.4.4 保障妇女人权 |
3.5 变易风俗 |
3.5.1 破除迷信 |
3.5.2 革除陈规陋习 |
3.5.3 禁毒禁赌 |
3.5.4 卫生运动 |
3.5.5 新农村新风尚 |
第4章 崭新的娱乐形式:革命话语下的民间小戏 |
4.1 太行山的秧歌:民间小戏的代表 |
4.1.1 关于民间小戏 |
4.1.2 秧歌与秧歌戏 |
4.1.3 秧歌的乡村演出 |
4.1.4 秧歌里的乡村抒写 |
4.2 “民间”的重塑:革命话语下民间小戏的改造 |
4.2.1 建立农村剧团 |
4.2.2 戏剧活动 |
4.2.3 旧剧的改造与利用 |
4.2.4 左权小花戏:民间小戏改造的典范 |
4.3 全新的“民间”:太行山的新秧歌 |
4.3.1 崭新的民间形式:秧歌舞剧 |
4.3.2 “民间”的缔造:新秧歌剧 |
4.3.3 全新“民间”的展示 |
4.4 民间与政治的互动:民间小戏与乡村社会 |
4.4.1 乡村演出与民众动员 |
4.4.2 娱乐与教化 |
4.4.3 “民间”的改造与继承 |
第5章 婚俗新变:太行山农村社会文化透视 |
5.1 择偶状态 |
5.1.1 包办婚姻:抗战前夕及抗战初期主要的择偶方式 |
5.1.2 婚姻自主:择偶方式的新选择 |
5.1.3 政治包办:革命话语下妇女的择偶状态 |
5.2 婚姻礼俗 |
5.2.1 抗战前夕及抗战初期的婚仪 |
5.2.2 婚姻程序的简化与新式婚礼 |
5.3 离婚自由与寡妇再婚 |
5.3.1 离婚风潮 |
5.3.2 寡妇再嫁 |
5.3.3 军属婚姻 |
5.4 革除陋婚 |
5.4.1 遏制早婚 |
5.4.2 禁止买卖婚姻 |
5.4.3 禁止童养媳 |
5.4.4 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 |
第6章 丧俗变革:太行山农村社会风俗的变迁 |
6.1 丧俗的传承与演变:抗战前及抗战初期太行山区的丧葬礼俗 |
6.1.1 丧葬礼俗 |
6.1.2 丧葬中的信仰风俗 |
6.1.3 厚葬是丧葬的主导形式 |
6.1.4 祭祀风俗 |
6.2 烈士追悼仪式与丧俗的变化 |
6.2.1 烈士追悼与政治动员 |
6.2.2 烈士追悼与纪念 |
6.3 村级追悼 |
6.3.1 村级追悼仪式 |
6.3.2 村级追悼与民俗使用 |
6.4 民间丧俗的变迁 |
6.4.1 丧俗的改革与变迁 |
6.4.2 土地改革与根据地丧俗的转变 |
第7章 放足运动:太行山农村妇女形象的重塑 |
7.1 抗战前夕及初期太行山的缠足陋俗 |
7.1.1 “三寸金莲”:女性奴化的标志 |
7.1.2 “缠缠放放”:女性身体解放的艰难 |
7.1.3 小脚”犹在:抗战初期太行山区的缠脚遗风 |
7.2 脚的解放与人的解放:太行根据地的放足运动 |
7.2.1 厉行放足:太行根据地政府的放足措施 |
7.2.2 “脚”的解放:放足运动的开展 |
7.2.3 放足运动的成效与特点 |
7.3 妇女放足与女性形象的新塑 |
7.3.1 “劳动光荣”:新的劳动观念 |
7.3.2 “走入社会”:崭新的女性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论影视对海岩小说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海岩小说创作影视化的原因 |
第一节 视觉文化催生影视小说 |
第二节 海岩小说创作对影像文化的迎合 |
第三章 海岩小说创作影视化的表现 |
第一节 注重情节的讲述性 |
第二节 小说结构的空间化 |
第三节 叙述语言的直观性 |
第四节 突出画面的音响性 |
第五节 追求对话的动作性 |
第四章 海岩小说创作影视化的艺术得失 |
第一节 影视化的艺术贡献 |
第二节 影视化的艺术缺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
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3.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广州、上海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古代小说中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广州城市沿革和古代小说中的广州书写 |
第二节 上海城市沿革和古代小说中的上海书写 |
第二章 接受与抗争:广州、上海对西方文明的回应 |
第一节 西方物质文明的渗透与市民生活 |
第二节 西方思想文化对广州、上海的冲击与推动 |
第三节 近代小说中广州、上海对西方文明的抗争 |
第三章 近代小说中广州、上海的商业活动 |
第一节 小说对广州、上海商业活动的描绘 |
第二节 小说对广州、上海外贸活动的描写 |
第三节 广州、上海人口贩卖活动在小说中的反映 |
第四节 小说与广州、上海的金融业 |
第四章 近代小说中的新兴社会群体 |
第一节 神通广大的买办阶层 |
第二节 夹缝中求取生存的民族资产阶级 |
第三节 初次登上历史舞台的产业工人阶层 |
第四节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留学生群体 |
第五章 商风浸淫下的近代都市民俗 |
第一节 岁时节日:传统继承中的时代特色 |
第二节 婚丧嫁娶:传统习俗与洋场风情 |
第三节 生辰寿诞:"说不尽的热闹,写不尽的繁华" |
第四节 民间信仰:神灵崇拜与功利诉求 |
第六章 赌博与吸毒:都市肌体中疯长的社会毒瘤 |
第一节 赌博业的畸形繁荣 |
第二节 罪恶的鸦片贩卖 |
第七章 娼妓与流氓:都市土壤中盛开的恶之花 |
第一节 娼妓业的空前兴盛 |
第二节 流氓的泛滥成灾 |
第八章 近代小说城市书写的小说史意义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新补近代小说书目 |
附录2:近代小说中涉及广州的作品列表 |
附录3:近代小说中涉及上海的主要作品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总序 纪录片下的中国 |
第一篇 诞生与萌芽 |
第一章 中国早期纪录片(1905年--1931年) |
第一节 早期纪录片-动荡中的中国大地 |
第二节 反映斑澜壮观的社会现实 |
第三节 早期纪录片的美学特质:“文以载道”的现实主义风格 |
第四节 早期社会与纪录片:真实地映照社会的初步演变 |
第二章 铁蹄下的怒吼与抗争(1931年--1945年) |
第一节 抗日烽火与国防电影 |
第二节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
第三节 美学特征:鼓动民众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反映激烈动荡中的中国 |
第三章 新时代的黎明与曙光(1945年--1949年) |
第一节 反映现实 纪录胜利 |
第二节 一首由千千万万人民英雄书写的历史叙事长诗 |
第三节 美学特征:纪录胜利 |
第四节 时代变动中的社会与纪录片:真实反映社会剧烈变动 |
第二篇 发展与曲折(1949年--1966年) |
第四章 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 |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 |
第二节 新的世界 新的发展 |
第三节 美学特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
第四节 变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纪录片(1966年--1976年) |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的主要作品 |
第二节 文革时纪录片的主要特点与作用 |
第三节 美学特征:为政治服务 |
第四节 文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一幅延续十年的离奇文化图像 |
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纪录片(1976年--1989年) |
第一节 逐步发展的纪录片 |
第二节 纪录片的多元功能 |
第三节 八十年代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多元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变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三篇 突破与局限 |
第七章 迈向新世纪的纪录片(1989年--至今) |
第一节 纪录片发展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九十年代纪录片的美学特质 |
第三节 纪录片与时代发展与时俱进 |
第四节 全方位描绘大时代的风采 |
第四篇 台湾与香港的新闻纪录影片 |
第八章 1949年以来台湾新闻纪录片简况 |
第九章 1949年以来的香港的新闻纪录电影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
四、“消费间谍”美国商界新景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D]. 樊露露. 上海大学, 2018(02)
- [2]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3]新生代小说叙事修辞研究[D]. 赵映环.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4]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98-1945)[D]. 孙鸿金.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5]形象的焦虑—中国早期电影中的“现代人”与“现代性”(1921-1937)[D]. 张淳. 首都师范大学, 2012(05)
- [6]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D]. 褚亚男. 上海大学, 2011(11)
- [7]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 王荣花. 河北大学, 2011(12)
- [8]论影视对海岩小说创作的影响[D]. 杨访问. 湖南大学, 2010(03)
- [9]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D]. 邓大情.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9)
- [10]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李灵革. 浙江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