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南京石笋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与GRIP冰芯的相关性

末次冰期南京石笋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与GRIP冰芯的相关性

一、Correlation between high-resolution climate records from a Nanjing stalagmite and GRIP ice core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论文文献综述)

梁七丹[1](2021)在《亚洲季风区MIS7/6阶段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多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娜娜[2](2021)在《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是全球特殊的地理单元之一,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介于3169-4649 m,受南亚、东亚、高原季风、西风环流等共同影响,对气候响应灵敏,气候环境较为复杂,加之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湖区内沉积物成为研究古环境演化和高原隆升的良好信息载体。因此,借助色度及粘土矿物指标来记录青海湖地区的沉积环境,探讨色度及粘土矿物的古气候意义,发挥其揭示古环境变化的精确性及可行性,可丰富青海湖周边及类似高寒区第四纪以来气候环境演变代用指标,使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能在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以厚度10 m的青海湖地区大水溏剖面(QDST)为研究对象,利用CM-5分光测色计及Rigaku D/Max 2500 PC X射线衍射仪测得232个土壤样品的色度参数(a*、b*、L*、C*、h*)及粘土矿物含量,分析了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变化特征,并辅以SC/D(粒度敏感指标)、磁化率、Rb/Sr、CO32-、有机质、p H值等指标,结合OSL测年,恢复了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青海湖地区的古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a*、b*、C*自剖面底部向上呈波动式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态势,均大致呈下层古土壤高于上层古风成砂,表明,其高值示温湿气候,低值示冷干气候;L*、h*自剖面底部向上先急剧减小后微升,且存在下层古土壤略低于上层古风成砂,表明,其高值示冷干气候;L*可反映不同沉积层形成时期的降水量;h*高值指示冷干气候、低值指示温湿气候。(2)QDST剖面存在8种主要粘土矿物,其含量变化特征明显,能记录一定的古环境信息,揭示不同沉积层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特征。剖面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I)含量占主导(67.10%),高岭石+绿泥石(K+C)组合(27.13%)及绿泥石(C)(16.95%)次之,高岭石(K)(10.18%)和蒙脱石(S)(0.39%)含量较低。粘土矿物含量高低为:伊利石(I)>高岭石+绿泥石(K+C)>绿泥石(C)>IC/S>高岭石(K)>绿蒙混层(C/S)>伊蒙混层(I/S)>蒙脱石(S)。其中QDST剖面绿泥石(C)和伊利石(I)高值指示冷干气候;蒙脱石(S)高值指示降水量增加;剖面高岭石(K)含量高值指示水热条件较好的气候环境;高岭石+绿泥石(K+C)含量可反映青海湖地区气候的干旱程度;伊/蒙混层(I/S)矿物可用来表示QDST剖面形成以来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3)QDST剖面色度参数与粒度、磁化率、地化学元素、有机质、p H值等典型古气候替代指标对应良好。结果显示:a*、b*与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a*与p H值呈显着负相关,L*与p H值的峰谷区对应较好;a*、b*、C*与磁化率、L*与Rb/Sr均呈显着负相关,L*与碳酸盐呈显着正相关且与SC/D值变化态势一致;碳酸盐对L*贡献较大。(4)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青海湖地区气候整体向冷干方向发展,且经历了温湿-冷润-温润-凉干-温润-温湿-凉干-温凉-冷干的环境演变过程,进一步可划分为:a*、C*较高、b*最高、h*低,伊利石(I)、绿泥石(C)含量相对较低,高岭石(K)含量较高、蒙脱石(S)含量最多,气候整体较为温湿的末次冰期间冰阶(32.0-23.3 ka);a*、b*、C*低、L*、h*较高、伊利石(I)含量全剖面最高,高岭石(K)含量低,气候整体偏冷润的末次冰期冰盛期(23.3-15.2 ka);a*、b*较低、L*最低,伊利石(I)和绿泥石(C)含量低,高岭石(K)含量较高,气候整体温凉偏湿的末次冰消期(15.2-10.4 ka),该阶段记录的典型冷暖气侯事件较多;以及色度参数及粘土矿物曲线谷峰变化明显,气候冷暖波动频繁的全新世(10.4ka至今)。色度与粘土矿物反演的青海湖地区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的古环境演变结果与典型夏季风指数(EASMI)与利用石笋资料重建的氧同位素EAδ18O指标对应良好,特征吻合度较高,反演的古环境演变结果一致。

吴尧[3](2021)在《重庆羊口洞石笋记录的Heinrich event 4期间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和环境的演变》文中提出海因里希事件(Heinrich events,HE)是末次冰期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海洋沉积物和冰芯年表的不确定性,迄今为止还无法精确标定每次HE发生的确切时间。HE期间冰山消融、低纬度气候变化,以及格陵兰温度变化之间的相位关系和影响机制也仍存争议,低纬度大气环流系统对HE的响应过程可能与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YD)和Dansgaard/Oeschger(DO)事件有所不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需要得到来自低纬度地区更高分辨率的古气候记录支持。虽然高精度的U-Th定年为洞穴石笋提供了年代学的优势,但是,仅有少数研究对亚洲夏季风(Asian summer monsoon,ASM)强度在HE期间的突变过程和内部结构进行重建,并且受不同石笋测年误差和分辨率的影响,即使在亚洲季风区内部,HE的起止时间和内部结构也存在差异。HE4处于冰期边界条件较为稳定的Marine isotope stages(MIS)3期间,如果能精确地标定ASM在HE4期间发生突变的时间和结构,将有助于理解低纬度气候对北大西洋气候异常和海温度变化的响应过程和机制。本研究通过对取自中国西南地区羊口洞的YK1石笋的δ18O,δ13C和Mg,Ba,Sr,Ca进行分析,结合高精度U-Th和石笋荧光微层年代模型,高分辨率,多指标重建了37.14-42.00ka BP期间中国西南地区ASM强度和区域水文状况的变化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羊口洞石笋δ18O记录的ASM强度在HE4开始/结束时强度迅速减弱/增强,ASM强度在HE4开始和结束发生突变时间为39.44 ka BP(39.44-39.44 ka BP,100%置区间)和37.85 ka BP(37.86-37.84,100%置信区间),在39.34-38.27 ka BP期间达到最弱。在HE4开始/结束时,ASM以突变的形式大幅减弱/增强,并且在百年尺度上具有震荡变化的不稳定性。东亚季风区南北方石笋δ18O对HE4的响应在突变发生时间以及突变过程上存在差异。羊口洞和雾露洞等西南地区的石笋δ18O记录在HE4开始时发生突变时间明显均晚于中国北方地区。在突变过程方面,与中国西南低纬度地区的石笋δ18O记录相比,来自中国北方和中部地区的石笋δ18O记录突变持续时间更短,ASM减弱和增强的过程更为迅速。东亚季风区南北方地区的石笋δ18O记录在HE4期间的区域差异,主要归因于中国南北地区ASM强度对北大西洋气候突变事件响应过程的区别。中国北方地区受到西风带的影响,大气过程能够迅速传播气候突变信号,而中国南方地区气候变化主要受控于热带海洋水文和低纬度大气环流过程,北大西洋气候变化通过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的南北移动,以及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池的水文过程影响ASM变化,其气候转变相对于大气过程更为缓慢。(2)相对于格陵兰冰芯δ18O记录,HE4期间,包括羊口洞石笋δ18O在内的低纬度地区石笋,海洋岩芯等古气候记录的阶段性变化更明显。在HE4期间,格陵兰地区冰芯δ18O和d-excess除了在HE4开始和结束时呈现出突变特征,在HE4内部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大幅的震荡。但是这种稳定的状态几乎没有在包括YK1石笋δ18O在内的全球其他不同纬度的古气候记录中观察到。HE4期间,在格陵兰地区温度保持稳定的情况下,ASM以及低纬度大气和水文循环发生了大规模的重组,与格陵兰地区温度变化存在解耦的情况。这种高低纬度气候记录之间的解耦意味着全球其他地区在HE4期间的气候变化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格陵兰)的温度变化,高低纬之间对HE4的响应过程和方式存在显着的差异。在HE4发生时,中国北方石笋δ18O记录与格陵兰地区冰芯δ18O和尘埃浓度的变化模式具有一致性,但是包括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在内的低纬度海洋和水文循环过程在HE4开始时并没有迅速受到北大西洋地区气候突变的影响,大气过程可能会比海洋过程更快、更有效的传播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变化产生的气候突变信号。由于HE4期间AMOC的减弱,大量的热量在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热带海洋地区积累,南半球和热带地区增温会导致ITCZ逐渐向北移动,低纬度的海洋过程和季风系统,率先开始由HE4向Greenland Interstadials(GI)8的转变。(3)YK1石笋δ13C和元素比值(Mg/Ca,Ba/Ca,Sr/Ca)记录了地表水文环境状况和方解石先期沉淀(prior calcite precipitation,PCP)过程。YK1石笋δ18O,δ13C,与X/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PC1在40.25-42.00 ka BP期间具有强共变特征,表明ASM强度可以通过影响区域降水和水文条件、生态环境和生物活性,最终影响石笋δ13C和X/Ca的变化。但是在37.14-40.25 ka BP,类似的共变特征并未在石笋δ18O和X/Ca PC1中观察到。表明区域的水文环境变化与此时的ASM强度变化并不一致,可能与HE4期间羊口洞地区处于相对温和的地表水文环境和较弱的PCP过程有关。

马乐[4](2020)在《福建仙云洞石笋记录的26.42~12.67 ka B.P.时段东亚夏季风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越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未来气候变化关乎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质量,对过去气候演变规律、突变事件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是我们正确认识当下气候变化和合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科学预测未来气候演变的基础。末次冰盛期晚期至全新世开始这段时期地球气候系统发生急剧变化,由冰期状态转换为间冰期状态,被定义为末次冰消期,是研究地球气候系统内外部气候响应的最佳时段。目前高分辨率的石笋研究表明末次冰消期千年尺度事件转换特征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而石笋记录分布的空间局限性制约了对区域差异布局的全面认识以及背后驱动机制的深入探究。完善石笋氧同位素季风研究的空间布局,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气候突变事件中不同纬度气候响应差异,而且可以用来探讨低纬驱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选取福建仙云洞的两支石笋样品(XY11和XY7)共计29个U系定年数据和786个碳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26.42~12.67 ka B.P.时段东亚夏季风演变的时间序列。重点探讨了发生在末次冰盛期晚期的千年尺度夏季风增强事件和末次冰消期发生的Termination-Ⅰ转型事件。通过对比已有的其它高分辨率石笋记录和高低纬古气候记录,进一步探讨其区域响应差异和可能的驱动机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仙云洞石笋记录在整个研究时段26.42~12.67 ka B.P.内δ18O值变化范围为-7.51‰~-5.23‰,振幅程度为2.28‰,平均值为-6.53‰。石笋δ18O值出现的四次显着偏移明确对应于地质记录中发现的两次变冷事件和两次回暖事件。两次变冷事件分别为H2事件和H1事件,两次回暖事件分别为末次盛冰期回暖事件(~19 ka B.P.)和Termination-Ⅰ事件。(2)仙云洞石笋记录中19.0~17.6 ka B.P.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夏季风增强事件。尽管在定年误差范围内,季风区石笋都记录了这一强季风事件,但各洞穴石笋δ18O的振幅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仙云洞记录中该事件的振幅较小,仅有0.5‰,这可能与该地降水氧同位素的季节性差异偏小以及受低纬水文循环影响较大有关,其次末次冰盛期海陆边界变化导致的洞穴位置与水汽源距离的改变使水汽环流发生变化也可能是造成这种振幅差异的原因之一。通过与高低纬其它古气候记录的分析对比,我们推断这次强季风事件是受到太阳辐射升高、北大西洋经向环流(AMOC)加强、Super-ENSO活动加剧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结果。(3)仙云洞记录的Termination-Ⅰ事件开始时间在误差范围内与亚洲季风区其它石笋记录相一致,同步于北高纬的格陵兰冰芯记录指示的温度变化和北大西洋深海沉积指示的AMOC变化,支持Termination-Ⅰ季风初始增强主要响应于北高纬气候突变。此外,南极冷逆转和CO2浓度的同步变化也可能对亚洲季风变化产生影响。(4)亚洲季风区各地石笋记录的Termination-Ⅰ夏季风增强虽然在误差范围内同步开始,但是其转型过程却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仙云洞所处地理位置既非印度季风又非西风急流的直接影响范围,所以在使整个北半球变暖的Termination-Ⅰ转换中表现出具有低纬特色的缓慢转型特征,这可能与其受到更多来自热带西太平洋或南半球影响有关。

王鑫[5](2020)在《记录千年尺度气候变化载体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冰芯、深海沉积物、黄土、石笋、湖相沉积物、珊瑚以及树木年轮等都可以作为记录过去气候的载体,能够让学者从中提取过去全球变化的信息,以此来掌握当今气候变化的机理以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态势。为了准确把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动态,对前人关于千年尺度全球变化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李楠楠[6](2020)在《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提出中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湖沼沉积物为恢复和重建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和古植被演化提供了非常优良的地质材料。过去几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利用本区的湖泊、沼泽沉积物中的不同代用指标,重建了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和植被变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该区域气候历史和植被变化的了解和认识。其中,龙岗地区由于集中了东北地区玛珥湖和较长时间序列的泥炭地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尽管前人已经在该区开展了大量的、多角度、高精度的研究工作,当前学界对于该区域的古气候变化历史,尤其是古降水变化格局尚存在较大争议。新仙女木事件是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转换的关键节点,深入探讨新仙女木事件以来龙岗地区的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历史,对于了解东北地区乃至东亚季风区北部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选取位于中国东北龙岗地区的孤山屯泥炭地,通过对孤山屯泥炭地两个连续泥炭剖面进行高分辨率的AMS14C定年,利用剖面中孢粉、炭屑、稳定碳氮同位素、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单体碳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等多个古植被和古环境代用指标,恢复和重建了孤山屯地区13 ka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以及泥炭沼泽的发育演化历史。通过将本文记录与区域内其他湖泊和泥炭钻孔进行对比,重点探讨了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古植被变化对区域环境演化的响应。结合频谱分析、小波分析以及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对影响和控制本区植被组成与气候变迁的外部驱动因子展开了讨论。孤山屯泥炭地的孢粉记录很好地反映了区域和泥炭地植被的变化特征。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的古植被演化经历了明显的“北方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三个阶段。新仙女木时期,受区域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影响,龙岗地区发育了与北方针叶林相类似的森林景观,林中主要分布有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以及桦属等乔木,景观开阔度较高。中早全新世以来,随着区域温度逐渐升高,龙岗地区发育了以栎属植物为建群种,多种落叶乔木共生的落叶阔叶林景观,森林郁闭度很高;到晚全新世,随着区域温度的持续下降,中早全新世广泛分布的落叶阔叶林景观逐渐被针阔叶混交林所取代,约在5ka前后,当前东北长白山地广泛分布的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就已形成。新仙女木时期东亚冬季风势力较强,冬季风携带的风尘物质通量很高,孤山屯地区的区域气候以冷干为基本特征。尽管泥炭全样δ13C在剖面底部出现了显着负偏,但其主要是由于浮游藻类等利用湖水中溶解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并非区域气候变化造成。进入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活动显着增强,泥炭中粉尘通量迅速减少。中早全新世是龙岗地区气候环境最适宜的阶段,区域降水量显着增加导致泥炭地水位升高。晚全新世(4ka以来),区域温度呈逐渐下降趋势,泥炭剖面中的粉尘通量再次增加。除此以外,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多个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到了多次气候快速转冷事件,这些气候事件可与全球冷事件集成以及Bond等人在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发现的浮冰碎屑事件相对应,表明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其他气候系统间的遥相关联系。显微形态观察、地球化学、地层学与年代学证据均表明,孤山屯泥炭地600610cm处发现的火山灰沉积是龙岗火山区早全新世的火山喷发产物。由于孤山屯泥炭地位于火山锥体的上风向,泥炭地中仅记录到了火山灰的沉降,孢粉记录显示区域植被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气候和古植被变化存在有显着的3000a、2000a、1000a、800a、500a、210a等千年、百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这些周期大都可与宇生核素重建出的太阳活动变化的周期相对应,反映出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驱动本区区域气候环境变迁和植被演化的重要因素。同时,CEEMD结果显示,Quercus花粉百分含量在500600a,1000a,2300a尺度的模态分量与IntCal13Δ14C的模态分量基本呈现出同相位变化关系,更直观地表明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控制和影响本区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的重要驱动因素。基于此,我们提出了针对太阳辐射驱动东亚季风变化的概念模型,解释了太阳活动是如何与低纬地区的“海—气”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和驱动东亚季风区气候和环境的演化。

邱亚会[7](2020)在《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是国际地球环境科学、古人类学和考古学都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对这一高寒地带史前人类活动及其环境背景的研究已取得多方面突破,但在以下几点内容上的研究仍较为匮乏:(1)已研究的高原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空间分布存在不平衡,高原高海拔地区(>3500米)及其腹地的研究点分布稀疏;(2)对高原高海拔地区狩猎人群文化遗存的原生地层发现及年代报道少,这一区域是否发生过家畜驯化的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案例未见报道;(3)古人地关系研究中获取的与古人类生活相关的栖息地环境变迁的信息不多。所以,亟需对这一高海拔地带的古人地关系再加强研究。青海湖和色林错是青藏高原最大的两个湖泊,湖盆内富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和野生食物资源,在可提供稳定食物来源的农业出现之前,是古人类在高原高海拔进行生活和/或驯化动物的合适地域。通过野外工作获取青海湖和色林错盆地内的4个遗址点的文化遗存、生物地质样品以及青海湖盆内的1个湖沼沉积样品,以之为研究载体,选择其中17件骨骼、15个有机质、2个植物残体和1个螺壳样品进行了AMS 14C(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从而确立人类活动遗址点和湖沼记录的年代框架。进一步地,对一些载体进行了骨骼鉴定、石器分析和稳定同位素、烧失量、色度、磁化率、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测试。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已有古人类活动和古环境记录资料,探讨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的生存方式及其环境背景。现将本文主要工作结果及对其的认识总结如下。1:青海湖盆GLM(给拦木)、SS(上社)和DC(大仓)遗址采集动物骨骼及牙齿样品204件,鉴定出种属样品64件。羊骨骨胶原的AMS 14C年代测定显示,GLM、SS和DC遗址点的时间分别为8.5、6.9-6.1和3.7-3.5 Cal ka BP(ka代表千年,Cal表示14C的校正年代,BP为距今,今从1950年开始计算)。3个史前人类活动点动物遗存的δ13C骨胶原(骨胶原碳同位素)、动物骨骼及牙齿δ13C磷灰石(磷灰石碳同位素)和牙齿序列δ13C磷灰石数据分别反映了青海湖盆地羊亚科等动物的蛋白质饮食、整体饮食和季节性饮食都以C3植物供应为主,暂无古人类使用C4谷物供给羊亚科动物的信号。2:色林错湖盆LD(伶垌)遗址点原生地层中试掘出840件石制品,对其进行了拍照、测量、分类和统计。包括石核33件、石片199件、石叶27件、修饰石片(器物)132件、断块449件,以细石叶细石器技术为主。7个AMS 14C和2个OSL(光释光)年代确立LD遗址年龄范围为6.8-0.4 Cal ka BP。这说明细石叶细石器的技术适应性优势帮助古狩猎人类至少在全新世中期就生活在了高原高海拔腹地资源风险极高的色林错湖盆。3:青海湖盆地和色林错湖盆全新世史前(3.0 ka BP前)古人类狩猎生存模式色彩浓郁,农业发展迹象不明显。根据青海湖盆地15 ka以来的21个遗址点的75个14C数据,获得青海湖盆地的考古遗址碳十四年龄概率密度,可用于反映盆地尺度人类活动的强弱变化。与青海湖盆LYG(老鹰沟)剖面有机质、亮度L*及Rb/Sr比值等环境代用指标重建的古环境结果和青海湖岩芯的夏季风记录对比,显示出青海湖地区气候环境条件适宜时,古狩猎人群活动频次增加。本文数据补充了青海湖盆地全新世3个时段动物骨骼的有机碳氮同位素数据集,并填补了该地区动物骨骼和牙齿遗存磷灰石无机碳氧同位素数据的空白,还首次在青藏高原上使用羊牙釉质序列稳定碳、氧同位素值细化了羊亚科动物植物供应变化的季节性变化情况。在与青海湖史前人类活动地点不足10 km的湖沼记录中提取了古人栖息地环境数据,为研究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环境背景提供了证据。色林错LD是首个在高原腹地海拔接近4600米的地方发现的有原生地层信息,且连续的中晚全新世狩猎人群的活动遗址点。我们认为,青藏高原全新世中期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先进”的细石叶细石器技术相互补充,促使其时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成为细石叶细石器狩猎采集者的聚集地。这为丰富现有高寒地区古人地关系演变规律和模式研究提供了参考。

杨少华[8](2020)在《重庆小三眼洞3000年以来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年代—百年尺度季风变率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现代观测资料显示在年代际尺度上我国季风区降水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呈南方-北方/南方-长江中下游-北方不一致的现象。重建降水记录显示在百年尺度上中国南方和北方降水也呈反相位变化关系。然而在典型的气候时段内(如小冰期),则显示出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较为一致的变化特征。我国南北方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空间特征需要高分辨率、高定年精度的代用指标记录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器测记录、代用指标重建结果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等都显示出不同区域在多个时间尺度上存在强烈的联系。然而,我国季风核心区晚全新世高分辨率、连续的降水记录仍然比较缺乏,限制了对于季风气候核心区年际-年代际尺度降水特点以及驱动机制的认识,因此需要进一步丰富该区域高分辨率、沉积连续、定年精确的降水记录,揭示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降水的特征和机制。小三眼洞穴(29°43′N,108°23′E)位于重庆市东北方向约150公里。该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约17.5℃,夏季最高温度约为27.3℃,冬季最低温度约为7℃。年平均降水量约1200 mm,夏季降水量约为710mm,占全年降水量的60%。基于该洞穴的四支石笋(编号:XSY,XSY13,XSY16和XSY17)的69个230Th年代和3520组氧碳同位素数据,重建了3000 a以来平均时间分辨率优于1 a的夏季风降水记录。四支石笋记录在过去300 a存在重合时段,显示出较好的重现性特征。尽管XSY13石笋存在约700 a的沉积间断,但是XSY13和XSY16石笋记录在过去3000 a仍存在较好的重现性。同时,与季风区其他石笋记录也具有较好的重现性,表明小三眼洞石笋沉积达到了平衡分馏,可以用于古气候研究。洞穴监测结果显示,洞穴滴水同位素与区域大气降水线一致,说明小三眼洞石笋δ18O继承了大气降水δ18O的信号。进一步与区域夏季器测降水资料对比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小三眼洞石笋δ18O主要反映了区域夏季降水变化。石笋δ13C记录在最近300 a也呈现出一致性变化特征,但是在3000 a以来(XSY13和XSY16)却显着不同。将石笋δ13C记录与区域器测记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尽管与温度和降水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相关关系较低,说明石笋δ13C影响因素复杂,可能反映了受温度和降水综合影响的区域土壤生产力变化。利用集合经验模态方法对小三眼洞穴石笋记录进行分解,分解结果呈现出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同时,分解结果显示出存在准2-7 a,11 a,30 a,60 a,110 a,210 a和550 a变化周期,表明ENSO和太阳活动是最近3000 a以来季风区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千年-百年尺度上,小三眼洞穴石笋记录了典型的气候事件(2.8 ka事件,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这些事件与以往的石笋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在亚洲季风区典型的气候时段具有广泛的一致性特征。在百年-年代际尺度上,季风降水受到太阳活动和热带大洋的平均状态影响。2.8 ka事件内部呈现显着的两谷一峰变化特征,与太阳活动指标记录一致,也与ENSO活动指标记录一致。在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内部也存在显着的年代际-百年尺度振荡,说明太阳活动通过海气耦合的放大作用影响季风区降水变化。高分辨率小三眼石笋记录正规化结果显示3000 a以来至少存在55次年际-年代际尺度的季风降水增加过程,同时也存在至少40次季风降水显着减少的过程。通过与ENSO和PDO的关系研究,显示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季风降水变化与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存在显着的耦合关系,即在El Ni?o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升高,沃克环流减弱,从而导致哈德莱环流减弱,季风降水减少。而在空间上,2000 a以来,亚洲季风石笋记录在百年尺度上存在广泛的一致性特征,并且与北半球温度记录呈现显着的耦合关系,说明温度对亚洲夏季风降水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在年代际尺度上,部分时段存在温度和季风降水解耦的情况,最显着的变化是在最近100 a全球气温显着增高的背景下夏季风降水显着减少,与温度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热带大洋海表温升高,导致海陆热力梯度减少所致。同时,利用不同温度背景下的区域风场对比研究显示在温度相对较高时,中国主要的季风区水汽主要来源于热带印度洋;而在相对较冷时,季风区水汽主要来源于中国南海,表明不同的水汽源地也是导致在不同温度背景下石笋δ18O发生不同变化的重要原因。小三眼洞石笋记录与器测ENSO指数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现为在El Ni?o事件期间,亚洲季风降水减少,石笋δ18O偏正。小三眼石笋信号与树轮重建的ENSO和热带太平洋珊瑚重建的海表温记录都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亚洲季风区石笋δ18O具有重建ENSO活动历史的潜力。根据石笋记录显示,在过去3000 a里,存在至少四次ENSO活动比较剧烈的时期,分别是2.8 ka事件期间、中世纪暖期后期、小冰期后期和现代暖期。研究显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ENSO活动有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亚洲季风区降水显着受到ITCZ的影响,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国南方石笋记录重建了3000 a以来的ITCZ指数,该指数显示在最近3000 a以来ITCZ呈显着的北移/扩张状态。同时,ITCZ也存在显着的百年尺度变化过程,功率谱分析显示出准百年尺度变化周期,表明在百年尺度上太阳活动变化对ITCZ有显着的控制作用。本研究提供了亚洲季风区过去3000 a以来的连续的高分辨率石笋记录,通过对比研究揭示了亚洲季风区在百年尺度上降水空间上的联系,证实了至少在百年尺度上季风降水存在广泛的一致性演化特征。频谱分析和正规化结果显示出显着的年-年代际尺度上季风降水变化特征,且与ENSO变率一致,说明热带太平洋海表温是导致亚洲季风区短尺度气候变率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完善了短尺度季风动力学机制,也为模式模拟研究晚全新世多个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王真军[9](2020)在《千年—年代际尺度东亚季风演变特征的石笋记录》文中指出研究亚洲季风在千年-百年时间尺度上对全球气候突变事件的响应程度和方式,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亚洲季风与南北半球和高低纬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对深入探究亚洲季风演变的动力学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数十年时间尺度亚洲季风变化的研究,对于认识短尺度气候演变规律,实现现代气候变化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频发,对于数十年尺度亚洲季风气候变率的研究,意义更为显着。本文基于湖北落水洞石笋(编号LS46)和永兴洞石笋(编号YX108),分别重建了亚洲季风在24.16-0.39 ka B.P.和123.24-121.22 ka B.P.演变过程;石笋LS46完整的覆盖了冰量最大的末次盛冰期、冰量迅速消融的末次冰消期和冰量最小全新世暖期,整根石笋共有17个年龄控制,平均分辨率为14 a,完整的记录了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各千年和百年尺度事件;石笋YX108全长1840 mm,整根石笋生长速率较快(约1 mm/a),生长层清晰,共有4个绝对年龄控制,平均分辨率为1a,使研究末次间冰期亚洲季风数十年尺度变率成为可能;因此,本文基于两根样品独特的生长时期和分辨率优势,以期研究亚洲季风在千年、百年到数十年时间尺度上的气候演变特征。在千年时间尺度上,我们采用Rampfit法探讨了在不同冰量条件下,末次冰消期的Hs1、YD和全新世的8.2 ka、4.2 ka事件的相对振幅,我们发现YD事件的振幅约是Hs1的1/2-2/3,是8.2 ka事件振幅的2倍,8.2 ka事件振幅稍微高于4.2 ka事件,两者振幅约是1:1的比例关系;在缺少连续覆盖盛冰期、冰消期和全新世的高分辨石笋δ18O记录的前提下,我们采用相同的方法分别对LS1石笋记录的Hs1、YD和DA石笋记录的8.2 ka、4.2 ka的事件振荡幅度进行验证,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结论。在百年时间尺度上,石笋LS46在中晚全新世清晰的记录到数个百年时间尺度的弱季风事件,这些弱季风事件和石笋DA具有良好对应关系,表明百年时间尺度上,石笋LS46记录的亚洲季风具有区域一致性;除此之外,石笋LS46还记录到5个百年尺度δ18O异常偏负的时期,这些强季风事件振幅超过0.5‰,平均持续时间约500 a,而具有更高分辨率的石笋DA对于LS46记录的强季风事件响应较为微弱;我们认为这种负偏可能响应于局域性气候变化,受到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在数十年时间尺度上,YX108石笋δ18O大体跟随65oN夏季太阳辐射的变化,从去趋势的石笋Δδ18O中识别出28个十年际尺度的季风气候旋回。这些旋回的平均振荡幅度超过0.8‰,持续时间50到80年不等(平均约64年),与中晚全新世和末次冰期发现的亚洲季风变化特征十分相似。小波分析也显示,末次间冰期亚洲季风存在显着60年准周期,这为评估在全新世发现的亚洲季风60年准周期变化特征是否存在于更老时段提供了进一步证据。上述研究表明亚洲季风60年准周期特征不仅出现在近现代,而且存在于末次间冰期,甚至可能是亚洲季风系统在冰期间冰期旋回过程中的固有属性。研究发现太阳活动以及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亚洲季风60年准周期的主要原因。

白雨洁[10](2020)在《MIS7东亚夏季风演化的高分辨率落水洞石笋记录》文中指出石笋因高分辨率及精确定年的优势在古气候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重建过去气候演变趋势,从而分析地球气候发展的规律和探寻未来环境的演化方向。在古气候研究领域,间冰期气候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全新世及末次间冰期气候研究取得了较多成就。倒二间冰期则由于测年精度及样品缺少等限制因素,气候演变研究还比较少。通过探究倒二间冰期即对应深海氧同位素MIS7时期气候演变趋势及其千年尺度事件驱动机制,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推测分析目前全新世气候,为预测未来气候演变提供参考。本文基于湖北省咸丰县落水洞石笋(编号:LS42)15个U/Th年龄和961组δ18O重建了229.42~196.14 ka B.P.时段平均分辨率约为35a的东亚夏季风演化趋势。落水洞LS42石笋的δ18O序列与亚洲季风区湖北三宝洞及新疆柯桑洞同一时段石笋记录在在轨道尺度上整体遵循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有明显的岁差周期,且千年-百年小尺度震荡表现出一致性,进一步说明亚洲季风区石笋δ18O受到同一种气候因素的控制,石笋δ18O可以准确反映季风区气候变化。在LS42石笋δ18O重建的MIS7气候演化趋势基础上,通过与同一洞穴LS30及LS26石笋氧同位素记录进行拼接,重现了完整的倒二冰期-间冰期亚洲季风增强事件即CIS事件。分析石笋LS42在MIS7时期内部4个CIS事件,与三宝洞记录对比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该事件可以指示倒二间冰期亚洲夏季风强度。其中,B23事件和202~200 ka B.P.事件滞后于太阳辐射上升和减弱趋势约5ka,与北大西洋海表温记录和欧洲孢粉记录对比显着相关,推测由于AMOC以及西风带将北高纬气候变化信号传递到中低纬地区,从而导致季风区出现太阳辐射不同趋势的异常特征。石笋LS42的δ13C主要反映了土壤CO2产率,由于季风强度发生变化,地表植被生物量相应改变,进而对石笋δ13C值造成影响。氧碳同位素去趋势数据显示两者千年尺度峰谷对应良好,说明在千年-百年尺度上氧碳同位素由相同的气候环境因素控制。石笋LS42灰度值的大小可能与太阳辐射量引起的温度变化相关。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下,植被生物量和微生物活动量增多,土壤有机质被大量分解,土壤水中碳元素含量减少,因此石笋δ13C偏负,此时石笋剖面中暗色物质增多,对应灰度值较小;反之亦然。LS42石笋Sr/Ca与δ13C序列的曲线对比显示峰谷对应良好,呈现反相关关系,表明微量元素比值可以作为古气候重建的一种有效补充。降雨量较大时,渗流水流速较快,在基岩中滞留时间缩短,土壤生物CO2与雨水未达到同位素平衡,δ13C值偏正,此时基岩溶解量较少,Sr相对于Ca的优先淋滤较少,石笋Sr/Ca值降低;反之亦然。

二、Correlation between high-resolution climate records from a Nanjing stalagmite and GRIP ice core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rrelation between high-resolution climate records from a Nanjing stalagmite and GRIP ice core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论文提纲范文)

(2)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研究进展
        1.3.1 土壤色度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1 国外研究进展
        1.3.1.2 国内研究进展
        1.3.2 粘土矿物揭示环境信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1 国外研究进展
        1.3.2.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气候环境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植被土壤
3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测定
        3.2.1 土壤色度
        3.2.2 粘土矿物
        3.2.3 粒度
        3.2.4 磁化率
        3.2.5 地化学元素
        3.2.6 有机质含量
        3.2.7 土壤p H值
        3.2.8 年代
    3.3 研究方法及分析方法
        3.3.1 土壤色度主要研究方法
        3.3.2 粘土矿物主要研究方法
4 QDST剖面气候环境指标特征与古气候意义
    4.1 剖面概况
    4.2 QDST 剖面土壤色度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2.1 土壤色度参数变化特征
        4.2.2 色度参数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4.3 QDST 剖面粘土矿物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3.1 粘土矿物含量特征
        4.3.2 粘土矿物物源分析
        4.3.3 粘土矿物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4.4 其它气候环境指标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1 粒度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2 磁化率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3 地化学元素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4 有机质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5 土壤pH值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5 QDST剖面气候环境指标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4.5.1 色度参数与有机质、pH 值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4.5.2 色度参数与 SC/D 值、磁化率及地化学元素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5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及对比
    5.1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过程重建
    5.2 末次冰期冰消期典型特征冷暖事件研究
    5.3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对比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重庆羊口洞石笋记录的Heinrich event 4期间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和环境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末次冰期HE的研究意义
        1.1.2 石笋δ~13C和微量元素在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末次冰期HE的研究进展
        1.2.2 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气候变化对ASM的影响
        1.2.3 石笋δ~(13)C和微量元素所指示的气候和环境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和样品概况
    2.2 技术与方法
        2.2.1 U-Th年代
        2.2.2 石笋荧光微层扫描
        2.2.3 δ~(18)O和 δ~(13)C
        2.2.4 微量元素
        2.2.5 石笋δ~(18)O序列突变过程的识别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YK1 石笋年代模型
        3.1.1 石笋U-Th测年结果
        3.1.2 石笋荧光微层测试和数层结果
        3.1.3 石笋年代模型的建立
    3.2 YK1石笋δ~(18)O 记录及其指示意义
    3.3 YK1 石笋δ~(13)C记录及其指示意义
    3.4 YK1 石笋微量元素记录及其指示意义
第四章 YK1 石笋δ~(18)O记录的HE4 期间ASM演变
    4.1 YK1 石笋δ~(18)O记录的HE4 ASM变化的起止时间和内部结构
    4.2 YK1 石笋δ~(18)O记录与ASM其他古气候对比
        4.2.1 石笋δ~(18)O记录的ASM在 HE4 期间的阶段性变化
        4.2.2 HE4 期间不同地区石笋δ~(18)O记录的差异
    4.3 HE4 期间ASM变化的驱动机制
第五章 全球不同地区在HE4 期间的气候和水文循环变化
    5.1 YK1 石笋δ~(18)O记录与全球其他古气候记录对比
    5.2 HE4 期间全球不同地区气候和水文循环变化的驱动机制
第六章 石笋多指标记录的HE4 期间区域气候和环境的演变
    6.1 YK1 石笋δ~(13)C和微量元素记录的区域气候和环境的演变
    6.2 ASM强度在HE4 期间与区域环境变化解耦的驱动因素探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福建仙云洞石笋记录的26.42~12.67 ka B.P.时段东亚夏季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进展
        1.1.1 末次冰消期气候变化
        1.1.2 末次冰盛期回暖事件研究进展
        1.1.3 Termination-Ⅰ气候突变事件研究进展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洞穴及石笋样品
    2.3 实验方法
        2.3.1 石笋碳氧同位素样品的采集
        2.3.2 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
        2.3.3 铀系定年样品的采集及测试
第三章 仙云洞石笋时标和氧同位素序列
    3.1 石笋测年结果
    3.2 石笋时标和生长速率
    3.3 石笋碳氧同位素序列
    3.4 仙云洞石笋氧同位素可靠性检验
    3.5 仙云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气候学意义
    3.6 小结
第四章 仙云洞石笋记录的19.0~17.6 ka B.P.期间东亚夏季风增强事件
    4.1 ~19.0 ka B.P.的夏季风增强事件
    4.2 仙云洞记录与格陵兰冰芯记录比较
    4.3 仙云洞记录与其它洞穴记录比较
    4.4 ~19.0 ka B. P.的夏季风增强事件强度争议
    4.5 ~19.0 ka B.P.的夏季风增强事件驱动机制探讨
    4.6 小结
第五章 福建仙云洞石笋记录的Termination-Ⅰ事件缓变特征
    5.1 石笋记录中Termination-Ⅰ事件的区域对比
    5.2 亚洲季风Termination-Ⅰ事件驱动机制探讨
    5.3 仙云洞Termination-Ⅰ事件缓变特征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记录千年尺度气候变化载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石笋对千年尺度全球变化的记录
3 黄土对千年尺度全球变化的记录
4 湖相沉积物对千年尺度全球变化的记录
5 其它载体对千年尺度全球变化的记录
6 结语

(6)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冰消期以来典型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1.2.1 新仙女木事件研究进展
        1.2.2 全新世大暖期古气候研究现状
    1.3 东北地区晚冰期以来古气候研究进展
        1.3.1 东北地区湖泊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1.3.2 东北地区泥炭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1.4 东北地区古气候研究评述
        1.4.1 同一钻孔中不同代用指标所记录的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差异
        1.4.2 不同钻孔记录的全新世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
        1.4.3 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动力机制尚不明确
    1.5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区域地貌
    2.4 气候与水文
    2.5 区域植被与土壤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野外考察与泥炭样芯采集
    3.2 实验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3.2.1 ~(14)C测年原理与方法
        3.2.2 孢粉和炭屑分析方法
        3.2.3 泥炭全样总碳、总氮含量以及稳定碳、氮同位素测定
        3.2.4 脂肪酸提取及其单体碳同位素测定
        3.2.5 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3.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孤山屯泥炭地孢粉、炭屑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4.1 孤山屯泥炭地年代学框架的建立
    4.2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孢粉类型与组合特征
    4.3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炭屑浓度特征
    4.4 孤山屯GST-2钻孔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
        4.4.1 泥炭全样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4.4.2 泥炭全样与酸化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对比
        4.4.3 泥炭全样碳、氮同位素信号的可靠性检验
        4.4.4 泥炭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变
    4.5 孤山屯GST-1钻孔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特征
        4.5.1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组成特征
        4.5.2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δ~(13)C_(FAMEs))特征
    4.6 孤山屯GST-2钻孔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6.1 GST-2钻孔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4.6.2 GST-2钻孔金属元素的变化特征
        4.6.3 泥炭地主要地球化学参数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化特征
第五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面貌及演化特征
    5.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5.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
    6.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特征及区域对比
    6.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区域对比
    6.3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气候突变事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孤山屯地区植被演替对气候变化及火山活动的响应
    7.1 孤山屯地区区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2 孤山屯泥炭地湿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泥炭沼泽发育的启示
    7.3 孤山屯地区植被对龙岗地区火山活动的响应
        7.3.1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的证据
        7.3.2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事件对植被和气候环境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东北龙岗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8.1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周期特征
    8.2 太阳活动变化对龙岗地区古植被演化的调节与控制
    8.3 太阳活动对东北龙岗地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驱动调节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尚存在问题与展望
        1. 泥炭地C、N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缺乏可靠的现代过程研究
        2. 太阳辐射对区域气候演化的调控模型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7)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历史简述
    1.2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工具—石器的研究
    1.3 史前人类活动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1.3.1 骨胶原稳定碳、氮同位素
        1.3.2 磷灰石稳定碳、氧同位素
    1.4 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环境记录
        1.4.1 湖泊记录
        1.4.2 泥炭记录
        1.4.3 石笋记录
        1.4.4 冰芯记录
        1.4.5 其它记录
        1.4.6 小结
    1.5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及环境适应研究中的科学问题
    1.6 选题依据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1 选题依据
        1.6.2 拟探讨的科学问题
    1.7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 博士期间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材料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青海湖盆地
        2.1.2 色林错湖盆
    2.2 采样遗址点地理位置和地层
    2.3 研究材料
        2.3.1 史前人类活动材料
        2.3.2 环境样品材料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石器分析及统计方法
    3.2 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
    3.3 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3.4 骨骼及牙齿碳氧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3.5 ~(14)C测年和OSL测年方法
    3.6 AMS~(14)C植物残体测定样品的挑选和OSL样品采集
    3.7 环境代用指标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证据与环境记录
        4.1.1 测年结果
        4.1.2 动物遗存鉴定
        4.1.3 动物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
        4.1.4 动物骨骼及牙齿碳氧稳定同位素结果
        4.1.5 陶片和陶块
        4.1.6 环境代用指标结果
    4.2 色林错地区史前人类活动证据与环境记录
        4.2.1 测年结果
        4.2.2 细石器类型分析及统计
第五章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古环境及动物遗存分析
    5.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时空分布
        5.1.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及其年代
        5.1.2 青海湖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空间分布
    5.2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存物变化
    5.3 LYG湖沼沉积剖面重建遗址点附近气候水文变化
    5.4 青海湖人类活动遗址点动物遗存的稳定同位素记录分析
        5.4.1 全新世青海湖及周边的自然植被和可能农业结构
        5.4.2 动物骨骼遗存骨胶原碳同位素反映的动物食性
        5.4.3 动物骨骼和牙齿遗存磷灰石稳定碳同位素反映的动物食性
        5.4.4 羊牙釉质序列稳定碳、氧同位素值反映的食物结构和季节性气候变化
        5.4.5 动物遗存稳定同位素反映的全新世古气候环境
第六章 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生业模式与古环境变迁
    6.1 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概况和年代序列
    6.2 LD细石器揭示的色林错古人群生业模式
    6.3 色林错地区全新世气候环境背景
第七章 青海湖与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
    7.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关系探讨
    7.2 色林错地区全新世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探讨
    7.3 高海拔地区全新世史前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与技术条件
    7.4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全新世细石叶细石器狩猎者的聚集地
    7.5 小结
第八章 认识和展望
    8.1 几点认识
    8.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8)重庆小三眼洞3000年以来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年代—百年尺度季风变率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晚全新世北半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 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状况
    1.3 东亚季风区降水的空间变化模式
    1.4 论文选题意义,研究方案和创新性成果
        1.4.1 论文选题的意义
        1.4.2 工作量统计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概况、材料与方法
    2.1 小三眼洞穴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土壤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1.4 气候特征
    2.2 小三眼洞穴概况
    2.3 石笋材料
        2.3.1 小三眼石笋材料
        2.3.2 石笋岩性特征
    2.4 石笋样品制备、测试和分析方法
        2.4.1 石笋同位素样品采集与测试
        2.4.2 石笋年代学样品制备与测试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2.4.4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EMD)
第3章 石笋U-Th年代与时标建立
    3.1 U系年代学方法简介
    3.2 小三眼洞石笋年代学结果
    3.3 小三眼洞石笋时标的建立
        3.3.1 石笋时标的建立方法
        3.3.2 小三眼石笋时标的建立
        3.3.3 小三眼洞石笋氧碳同位素序列
        3.3.4 小三眼石笋时标的评估
第4章 小三眼洞穴石笋氧碳同位素的环境学意义
    4.1 小三眼洞石笋δ~(18)O的气候意义
        4.1.1 洞穴石笋δ~(18)O气候意义的不确定性
        4.1.2 小三眼石笋XRD分析
        4.1.3 洞穴滴水同位素研究
        4.1.4 小三眼洞穴石笋δ~(18)O与现代器测记录对比
    4.2 石笋碳同位素的影响因素
        4.2.1 石笋δ~(13)C记录对比
        4.2.2 石笋δ~(13)C记录与器测记录对比
第5章 小三眼洞穴石笋氧碳同位素记录及多时间尺度特征
    5.1 小三眼洞石笋氧同位素频谱特征
        5.1.1 XSY~(13)石笋δ~(18)O记录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5.1.2 XSY16石笋δ~(18)O记录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5.2 小三眼洞石笋碳同位素序列频谱特征
        5.2.1 XSY~(13)石笋δ~(13)C记录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5.2.2 XSY16石笋δ~(13)C记录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5.3 小三眼洞石笋氧碳同位素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关系
第6章 晚全新世典型气候时段的气候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
    6.1 “2.8ka弱季风事件”
        6.1.1 “2.8ka”弱季风事件及其内部次级振荡
        6.1.2 “2.8ka弱季风事件”成因机制
    6.2 过去2000a气候演化特征及机制
        6.2.1 小三眼洞石笋记录的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
        6.2.2 过去2000a亚洲季风百年尺度上温度和降水的关系
    6.3 最近3000a以来季风在年际-年代际演化特征和机制
        6.3.1 最近300a季风演化特征
        6.3.2 最近3000a季风在年代际尺度上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
第7章 石笋氧同位素信号反映出来的ENSO信息
    7.1 季风降水和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关系
    7.2 石笋δ~(18)O信号与热带大洋异常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7.3 过去3000a石笋记录中的ENSO活动
第8章 基于石笋氧同位素信号重建的北半球夏季ITCZ指数
    8.1 ITCZ移动与亚洲季风降水
    8.2 中国石笋记录重建的ITCZ演化历史
    8.3 过去3000aITCZ变化特征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与创新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千年—年代际尺度东亚季风演变特征的石笋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盛冰期以来亚洲季风演变特征
        1.2.2 数十年尺度亚洲季风行为特征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区域背景、研究材料和方法
    2.1 区域概况
    2.2 洞穴概况和石笋材料
        2.2.1 洞穴概况
        2.2.2 石笋材料
    2.3 研究方法
        2.3.1 铀系测年方法
        2.3.2 氧碳同位素测试方法
        2.3.3 纹层计数方法
第三章 千年/百年时间尺度亚洲季风的行为特征
    3.1 时标的建立
        3.1.1 石笋LS46的测年结果
        3.1.2 石笋LS46时标的建立
        3.1.3 石笋LS46的氧碳同位素序列
        3.1.4 石笋LS46Δ~(18)O重现性检验
    3.2 轨道时间尺度亚洲季风演变特征
    3.3 千年/百年尺度亚洲季风演变特征
        3.3.1 不同气候背景下,亚洲季风千年尺度事件的振荡特征
        3.3.2 中晚全新世亚洲季风百年尺度演变
第四章 数十年尺度的亚洲季风行为特征分析
    4.1 末次间冰期亚洲季风演变
    4.2 末次间冰期亚洲季风60年准周期的石笋证据
        4.2.1 时标的建立
        4.2.2 氧同位素记录
        4.2.3 亚洲季风60年准周期的石笋证据
    4.3 亚洲季风60年准周期的成因机制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MIS7东亚夏季风演化的高分辨率落水洞石笋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环境、材料分析与实验方法
    2.1 区域环境
    2.2 落水洞概况
    2.3 研究材料
    2.4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石笋时标的建立
    3.1 石笋测年结果
    3.2 石笋生长速率
    3.3 石笋时标的建立
第四章 MIS7阶段间冰期内部亚洲季风振荡特征
    4.1 氧同位素研究意义
    4.2 LS42氧同位素记录可靠性检验
    4.3 LS42氧同位素千年尺度事件
    4.4 LS42岁差旋回的的季风转型特征
第五章 石笋其他指标记录
    5.1 石笋LS42碳同位素
    5.2 石笋LS42灰度值
    5.3 石笋LS42微量元素比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Correlation between high-resolution climate records from a Nanjing stalagmite and GRIP ice core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亚洲季风区MIS7/6阶段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多指标研究[D]. 梁七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D]. 李娜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重庆羊口洞石笋记录的Heinrich event 4期间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和环境的演变[D]. 吴尧. 西南大学, 2021(01)
  • [4]福建仙云洞石笋记录的26.42~12.67 ka B.P.时段东亚夏季风演变[D]. 马乐.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记录千年尺度气候变化载体研究进展[J]. 王鑫. 绿色科技, 2020(06)
  • [6]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李楠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7]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D]. 邱亚会. 西北大学, 2020(01)
  • [8]重庆小三眼洞3000年以来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年代—百年尺度季风变率与机制研究[D]. 杨少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9]千年—年代际尺度东亚季风演变特征的石笋记录[D]. 王真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MIS7东亚夏季风演化的高分辨率落水洞石笋记录[D]. 白雨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标签:;  ;  ;  ;  

末次冰期南京石笋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与GRIP冰芯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