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40例鼻内窥镜手术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吉[1](2020)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比较及术后疼痛控制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内窥镜鼻窦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术后疼痛等不适是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tis,CRS)患者填塞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围手术期不同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以筛选较优的护理方案,并对接受优选护理方案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和疼痛控制情况分析,为CRS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提供证据支持和改进建议。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1)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比较: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ine Literature Database,CBM)、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base,WF)、相关网站,并追踪参考文献获取ESS围手术期护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RCTs质量,使用Stata 13.0软件进行不同护理方案效果的调整间接比较,比较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2)内窥镜鼻窦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现状及满意度调查: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使用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ouston Pain Outcome Instrument,HPOI)调查CRS患者的术后疼痛控制情况及满意度,并使用SPSS26.0对患者疼痛经历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效果比较:纳入61个CRS围手术期护理相关RCTs,整体质量不高。13个RCTs报告患者疼痛评分,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术前行为训练+冷敷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MD=-2.28,95%CI:-3.65-0.92,p<0.05)、术前行为训练(MD=-1.15,95%CI:-2.04-0.26,p<0.05)、心理护理+术前行为训练(MD=-2.36,95%CI:-3.46-1.26,p<0.05)及心理护理+冷敷(MD=-1.52,95%CI:-2.32-0.71,p<0.0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个RCTs报告了患者焦虑评分,常规护理联合术前行为训练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MD=-16.57,95%CI:-20.08-13.05,p<0.05)、冷敷(MD=-20.70,95%CI:-23.90-17.49,p<0.05)、心理护理+术前行为训练(MD=-20.80,95%CI:-24.05-17.54,p<0.05)、心理护理+冷敷(MD=-20.90,95%CI:-24.10-17.69,p<0.05)、心理护理+术前行为训练+冷敷(MD=-13.55,95%CI:-21.67-5.42,p<0.05)及心理护理+冷敷+吸氧(MD=-20.28,95%CI:-23.49-17.08,p<0.0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个RCTs报告了患者抑郁评分,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冷敷(MD=-3.46,95%CI:-6.15-0.76,p<0.05)、心理护理+冷敷(MD=-3.44,95%CI:-6.14-0.73,p<0.05)及心理护理+冷敷+吸氧(MD=-3.29,95%CI:-5.98-0.59,p<0.0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个RCTs报告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术前行为训练、心理护理+冷敷、心理护理+术前行为训练+冷敷、心理护理+冷敷+吸氧、心理护理+术前行为训练+冷敷+吸氧+雾化、心理护理+预防性镇痛、心理护理+冷敷+预防性镇痛及心理护理+冷敷+雾化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内窥镜鼻窦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现状及满意度调查:患者目前疼痛评分、过去24小时最强程度疼痛评分和一般程度疼痛评分分别为3.14±0.98、5.41±1.58、4.24±1.28,疼痛对患者情绪、身体及日常生活的影响为中等水平,除患者对止痛药副作用的教育评分平均分低于5分,其他疼痛控制及疼痛教育满意度平均分均高于5分,患者整体满意度评分为6.19±1.06;是否使用自控镇痛泵及不同材料填塞鼻腔患者疼痛经历3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镇痛泵与纳吸棉与患者疼痛经历呈负相关。结论(1)心理护理、术前行为训练、冷敷应作为CRS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吸氧、预防性镇痛、填塞期雾化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2)现有措施仍需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疼痛控制效果;患者对目前采用的医护措施的疼痛控制和疼痛教育的满意度较高,应加强止痛药副作用的教育;不同材料填塞鼻腔患者疼痛程度有差异,护士可进行分层管理;自控镇痛泵疼痛控制效果良好,建议术后第一天使用药物镇痛。
李育玲[2](2016)在《基于品管圈的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为进一步规范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的随访,正确评估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品管圈的理论与方法及实施健康教育后复诊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本课题于2014年7月成立由13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按自愿原则组成品管圈小组—“至优圈”,以提高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为活动主题,配合品管圈管理实施要求,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在我院耳鼻喉科行鼻内镜手术且满足本项目实施入选与排除标准的14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每组各70例,实施“品管圈”活动,规范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及品管手法。先对对照组鼻内镜术后患者进行常规复诊护理与管理,通过电话随访和问卷调查进行了对照组鼻内镜患者术后半年内的复诊依从性现况调查;由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围绕人、物、料、法、环五方面绘制鱼骨图,对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再用帕累氏曲线找出患者复诊依从性低的根本原因,提出创新有效的对策。再以2015年5月至2015年7月住院患者为干预组,实施规范化健康宣教,优化人性化复诊流程,建立及时、高效、对等及个性化医患信息交流沟通机制,各项确定的对策,依次系统、全面实施。采用单因素、双因素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了组间资料的分析比较,以评价干预对策的有效性。结果:1、基于品管圈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可有效解决鼻内镜患者术后复诊依从性的根本原因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品管圈活动可以优化复诊流程,促使有针对性健康教育能落到实处,能加强更具人性化的患方与医护方交流,使患者信息传递更加及时、顺畅、均等,可推广应用于其它适宜疾患的复诊依从性研究。2、本次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有效提高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意识,而且可以提高出院患者复诊的依从性。本项目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率由活动前对照组37.14%,活动后提高到干预组的84.28%,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通过活动也大大增强了医护的团队凝聚力,提升了圈员们的沟通协调及解决问题能力,强化了医护责任心与工作热情,提升了其自身专业价值的认同感,取得了患者与医护共赢的效果3、品管圈活动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不仅可提高患者术后复诊的依从性,且也可提高鼻内镜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度。活动前对照组鼻内镜术后患者遵医嘱复诊例数为26例,活动后干预组鼻内镜术后患者遵医嘱复诊例数为59例;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晓率由原来的59.65分提高到89.25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出院患者对复诊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0.54%提高到93.44%。进而表明运用品管圈方法管理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复诊依从性差的有效策略。4、品管圈活动对鼻内镜术后患者减少疾病的复发具有积极的作用。患者术前分析可见,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与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以及单纯鼻息肉患者多项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重,但基于品管圈活动管理后的干预组,无论哪类诊断型患者,在术后48小时内,随手术后时间延长,手术期的头疼、口咽干燥、眼睛溢泪和睡眠障碍等情况均较快呈现出逐渐减轻趋势。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和单纯鼻息肉患者在缓解睡眠障碍方面效果尤佳。总之,基于品管圈方法进行术后患者依从性管理,可应用推广到更多的适宜疾患复诊依从性研究。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提高医护人员服务质量意识,也可提高鼻内镜术后患者的复诊依从性。品管圈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健康防护知识,提高患者对疾患诊断、治疗与康复的正确认识,为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提供了有效的护理工作策略。
张萍,华玮[3](2015)在《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系统回顾鼻内镜术后患者的疼痛原因、疼痛特点及适合鼻内镜术后患者的疼痛评估量表。归纳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护理干预方法,包括术前堵鼻训练、氧气吸入、冷敷镇痛、音乐镇痛、心理护理、穴位按摩及国外常用的药物镇痛。对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可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疼痛所引起的并发症的效果进行阐述,为相关人员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王依贵,方利,廖印,舒红,龚敏,陶春花,熊俊伟,高明华,夏莘[4](2016)在《循证护理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286例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复诊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86例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EBN组)以及常规护理组(C组),每组143例,EBN组给予循证护理,C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复诊依从性及术后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疼痛评分情况。结果出院后第2周、术后第1个月、术后第2个月患者复诊依从性EBN组均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在术后患者对疼痛的评定中,术后8、24、48、72hEBN组均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而且对提高患者术后复诊的依从性有很大的意义。
卢金梅[5](2018)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慢性鼻窦炎(chronic sinusitis,GRS)鼻内镜术后6个月内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存质量情况、延续护理需求内容、方式及影响因素,采用头脑风暴法及专家会议构建基于动机性访谈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的CRS鼻内镜术后患者的延续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1.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我院152例CRS行鼻内镜手术术后6个月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续护理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2.根据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结果,采用头脑风暴法和专家会议法构建基于MI的CRS鼻内镜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方案。3.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验证延续护理方案效果。便利抽取144名CRS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于MI的延续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方案,比较两组鼻腔滴药法操作掌握情况、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状况,对延续护理方案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CRS鼻内镜术后患者SNOT-22得分为26.56±17.78,条目均分为1.21±0.80,鼻部症状得分最高,均分为1.37±0.79分,生存质量较差。CRS鼻内镜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患者体质和鼻部手术史(P<0.05)。2.CRS鼻内镜术后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率为74.34%。总条目均分为3.30±0.82分,护理技能指导需求均分最高,为3.75±0.92分。希望延续护理服务方式为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者占66.89%,希望有医生参与延续护理者占86.7%,希望术后随访次数为1-3次者占59.3%,随访至术后3月以上者占62%。CRS鼻内镜术后患者延续护理需求总分的影响因素为患者体质(矫正后R2=0.045,F=3.618,R<0.05),非正常体质患者总的延续护理需求高于正常体质的患者。3.构建了基于MI的延续护理方案,干预4周末,鼻腔滴药法操作考核成绩得分试验组(8±0.872)高于对照组(7.02±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末,SCL-90得分试验组(8.69±9.02)低于对照组(13.14±10.29)、SNOT-22 得分试验组(14.74±8.72)低于对照组(25.19±1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依从性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RS鼻内镜术后6个月内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对延续护理的需求程度较高。2.基于MI的延续护理方案可改善CRS鼻内镜术后患者鼻腔滴药法操作水平、用药依从性、生存质量及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铁华,丁一萍,吴解芳[6](1999)在《140例鼻内窥镜手术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院自1995年5月~1997年4月使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病人140例。本文通过对该组病人手术年龄、病史、临床分期与疗效、手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以及抗感染等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提出了鼻内窥镜手术全程中的护理及监测要点
蔡淑兰,王小菊[7](2011)在《198例鼻内窥镜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配合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鼻疾病患者性内窥镜治疗术前护理及术中配合的过程,并加以总结。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本组198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5.9%。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配合及手术仪器的严格维护,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
郑树国[8](2014)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500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照其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4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鼻窦手术,治疗组患者给予鼻内窥镜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玉明[9](2006)在《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hronic sinusitis,CS 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nasal polyps,NP)容易迁延复发,发病率极高,是上呼吸道最常见的疾病。单纯依靠药物治疗不论中药还是西药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疗效,但往往难于彻底治愈。鼻窦内窥镜手术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上的里程碑,它符合微创技术的理念和要求,为鼻粘膜的良性转归创造有利的条件,但其疗效预后是多因素相关的,其中手术治疗和术后处理是两个不可分隔的、非常重要的步骤。随着FESS手术技术的逐渐成熟,临床注意力正开始向手术后术腔护理及综合性治疗倾斜。在术后的综合治疗中,寻求更为有效、更为理想的治疗措施以促进术腔粘膜的修复,促进创面上皮化,是当代鼻科医生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中术腔冲洗措施越来越得到广大鼻科同仁的重视,而中药制剂作为术腔冲洗液,既具有显着的药物治疗作用,又无刺激,无毒、副作用。近来正在逐渐进行开发利用。着名老中医王德鉴教授长期从事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的研究,据祖国医学理论总结出鼻病的阴阳气血平衡失调学说,创“温阳益气,活血消肿”的治疗原则并依此研制出鼻窦灌注液,在临床和实验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临床用于上颌窦穿刺冲洗、鼻雾化吸入治疗鼻炎鼻窦炎等近30年,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了继承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本课题组将其开发应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冲洗,前期预试验可有效消除粘膜水肿,防止囊泡生成,促进术腔粘膜上皮化。为探讨鼻病之“阴阳气血失调"说与鼻病“Th1/Th2平衡消长的机体免疫调节方式”是否存在某种内在关系。探讨鼻窦灌注液对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确切作用机理。试图从组织学的角度、分子水平上阐释其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治疗机制,开辟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疗的新途径,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发挥中医药优势,使中药制剂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综合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果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从文献的角度,探讨祖国医学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名、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以及中药制剂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现代医学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结论:
史荣芬[10](2013)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护理心得》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64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中,8例患者换药时晕厥,29例患者进行根治性内窥镜鼻窦手术,35例患者进行功能行手术,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护理满意度为95.31%。结论:优质的护理对于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十分重要,可明显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尽快痊愈出院。
二、140例鼻内窥镜手术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40例鼻内窥镜手术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比较及术后疼痛控制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慢性鼻窦炎流行病学 |
1.2 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填塞期疼痛 |
1.3 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
1.4 研究方法 |
1.4.1 调整间接比较 |
1.4.2 横断面调查 |
1.5 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比较 |
2.1 研究背景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资料来源 |
2.2.2 检索词 |
2.2.3 检索实施 |
2.2.4 纳入排除标准 |
2.2.5 文献筛选 |
2.2.6 质量评价 |
2.2.7 数据提取 |
2.2.8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文献检索结果 |
2.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2.3.3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结果 |
2.3.4 护理措施效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内窥镜鼻窦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现状及满意度调查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样本量 |
3.2.3 抽样方法 |
3.2.4 研究工具 |
3.2.5 质量控制 |
3.2.6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患者一般资料 |
3.3.2 患者疼痛控制情况及满意度调查结果 |
3.3.3 疼痛经历影响因素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论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综述 内窥镜鼻窦术后不同材料填塞鼻腔患者疼痛比较 |
参考文献 |
附件I 检索策略 |
附件II 一般资料调查表 |
附件III 休斯顿疼痛控制情况调查表 |
附件IV 检索策略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品管圈的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鼻内镜手术 |
1.4 复诊依从性的概念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问卷设计 |
1.3 品管圈实施方法 |
1.4 数据库设计与资料分析 |
1.5 质量控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照组患者复诊依从性原因是干预方案设计与制定的基础 |
2.2 两组鼻内镜手术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2.3 干预组患者复诊依从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 |
3.2 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鼻内镜术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度 |
3.4 品管圈活动可以减少鼻内镜术后患者疾病的复发 |
3.5 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鼻内镜术后患者对复诊工作的整体满意度 |
3.6 品管圈活动的无形成果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鼻内镜术后疼痛概述 |
2鼻内镜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
2.1干预方法 |
2.2干预效果 |
3小结 |
(5)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延续护理需求情况调查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动机性访谈法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 |
1. 延续护理方案的拟定 |
2. 延续护理方案的确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动机性访谈法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专利 |
致谢 |
(7)198例鼻内窥镜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麻醉及手术方法 |
1.4 术后并发症 |
1.5 疗效判断标准 |
2 结果 |
3 手术配合与护理 |
3.1 术前护理 |
3.2 术中配合 |
4 讨论 |
(8)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效果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并发症和观察指标比较 |
3 讨论 |
(9)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认识 |
一、古代医家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论述 |
二、现代中医学家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中医药防治优势 |
四、总结与思考 |
第二节 中药制剂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近况 |
一、内服制剂 |
二、外用制剂 |
三、内服外用联合 |
四、小结 |
第三节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灌注冲洗液的应用与现状 |
一、西药制剂 |
二、中医药制剂 |
三、小结 |
第四节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 |
一、感染因素 |
二、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 |
三、粘膜纤毛超微结构和功能障碍 |
四、免疫功能紊乱 |
五、全身因素 |
六、环境因素 |
七、遗传因素 |
八、有关鼻息肉的病因发病机制假说 |
九、小结 |
第二部分 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
一、一般资料 |
1 研究对象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1 治疗方法 |
2 观测指标及方法 |
3 疗效评价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术后中医证型分布分析 |
3 临床疗效分析 |
4 不良反应 |
四、讨论 |
(一)、复方生理盐水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治疗作用和机理 |
(二)、鼻窦灌注液的组成及用药特点 |
(三)、鼻窦灌注液的治疗机理分析 |
(四)、鼻窦灌注液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临床疗效总结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机理研究 |
第一节 鼻窦灌注液对ORS鼻内镜术后粘膜超微结构与纤毛功能的观察 |
一、鼻窦灌注液对ORS鼻内镜术后OMC粘膜纤毛传输功能(MTR)的观察 |
二、鼻窦灌注液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OMC粘膜超微结构的观察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二节 鼻窦灌注液对ORS鼻内镜术后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
一、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节 鼻窦灌注液对ORS鼻内镜术后EOS数目及形态变化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四节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语 |
附图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10)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护理心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术前护理 |
1.2.2 术后护理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64例患者的手术情况见表1。 |
2.2 术后护理情况见表2。 |
3 讨论 |
四、140例鼻内窥镜手术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比较及术后疼痛控制情况调查[D]. 陈吉. 兰州大学, 2020(01)
- [2]基于品管圈的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研究[D]. 李育玲. 山西医科大学, 2016(08)
- [3]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研究进展[J]. 张萍,华玮. 护理学杂志, 2015(04)
- [4]循证护理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王依贵,方利,廖印,舒红,龚敏,陶春花,熊俊伟,高明华,夏莘.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11)
- [5]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D]. 卢金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8(03)
- [6]140例鼻内窥镜手术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J]. 铁华,丁一萍,吴解芳. 实用护理杂志, 1999(01)
- [7]198例鼻内窥镜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J]. 蔡淑兰,王小菊.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9)
- [8]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 郑树国.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0)
- [9]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D]. 王玉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 [10]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护理心得[J]. 史荣芬. 中国医学创新, 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