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容量法测定上油浴中油剂浓度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陈顺昌[1](1996)在《容量法测定上油浴中油剂浓度的试验》文中提出根据粘胶短纤维上油剂——氨皂中,碱含量与油剂含量的比例关系,用容量法测出上油浴中碱含量,间接算出上油浴中油剂浓度。准确度与经典重量法相吻合,且容量法操作简便、快速,更能及时、准确地指导生产,对经常改换纤维品种的小化纤厂尤为适用。
张雪丽[2](2015)在《再生蛋白纤维后处理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羊毛以其优异的吸湿性、保暖性、独特的缩绒性等性能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由于羊毛在工业生产中的浪费比较严重,为了实现其纤维化再生,采用干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出再生角蛋白纤维,但其力学性能较差,结构不完善。为了改善上述缺陷,对干湿纺再生蛋白纤维进行了蒸汽牵伸和上油两种热处理。先研究了蒸汽牵伸对再生蛋白纤维形态结构、力学及热学等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发现:牵伸倍数逐渐增大,再生蛋白纤维取向显着增强,结晶结构逐步完善,部分构型由Α螺旋转变成Β折叠;且纤维的沸水收缩率降低、断裂应力增加,热分解温度变大。另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再生蛋白纤维用油剂制备的工艺参数,最终得到最佳油剂乳化方案:氨基硅油与AEO-9的配比为1:0.4,机械搅拌30MIN。所得油剂的粘度适中,均匀稳定、不分层,透光率性能均为最佳。最后,将制备好的硅油乳液作用于再生蛋白纤维,利用自制的上油剂设备,采用浸渍上油的方式,通过改变上油时间及烘干温度,找到了适合再生蛋白纤维的上油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上油时间为30MIN,烘干温度为120℃时,纤维的直径明显得到了减少,沸水收缩率大幅度下降,纤维表面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吸湿性能增加,力学性能较好,白度值达到最大。
秦康[3](2017)在《姬塬油田硫酸盐垢的解堵和清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注水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重要方式之一,姬塬油田注水开发的主要水源为地下白垩系洛河层水,洛河层水富含SO42-(1200mg/L2900mg/L),易与油层水中高浓度Ba2+、Sr2+(700mg/L5000mg/L)生成难溶的硫酸钡锶垢,导致注水井压力升高、地层欠注;并且井筒、地面集输系统也存在硫酸锶钡垢结垢的严重现象,造成地面管网堵塞、采收率降低等系列问题,对油田稳产造成重大影响。本文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地面系统、井筒、地层的结垢现状。运用大量实验:包括X-衍射垢样分析、水质配伍性分析、结垢预测、结垢影响因素分析阐明了姬塬油田典型结垢区块的结垢机理。针对井筒及地面集输系统做了防垢剂的评价筛选出TH-60防垢剂;针对地层已形成的硫酸钡锶垢堵塞,运用缓速硫酸盐清垢技术,并通过评价筛选出一种新型的YHJD-1型地层解堵剂。针对姬塬油田结垢特征,从清防结合的角度出发,现场采用TH-60为主的防垢剂和YHJD-1为主的地层解堵剂,分别运用点滴加药、油套环空加药及地层挤注工艺,不仅有效抑制井筒、地面系统的结垢趋势,而且地层硫酸盐垢的溶垢效果明显,基本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张明慧[4](2007)在《油砂开采技术室内研究》文中认为油砂是沥青、水、砂及黏土的混合物。随着常规石油的开发以及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油砂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石油资源,日益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世界上油砂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加拿大、委内瑞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加拿大Alberta省。经过多年研究,加拿大油砂开发己经进入工业化阶段,目前主要应用的工艺是地面挖掘结合热水洗分离。中国有比较丰富的油砂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新疆、青海,西南地区的西藏、四川、贵州,中南地区的广西,华东地区的浙江和华北地区的内蒙。最近在松辽盆地内蒙古图牧吉地区发现了大面积油砂分布,其含油率高、埋藏浅,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而对油砂的研究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未能实现工业化。选择适宜的开采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跟踪内蒙古图牧吉地区油砂矿勘探全过程,对油砂矿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参与钻井取芯工作,对油砂岩芯进行现场取样,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在实验室内对所取砂样进行优选,并且利用萃取的方法测定了砂样含油、水率;采用化学剂热洗和超声波清洗两种方法对储量大、含油率高的饱含油和富含油砂样进行洗油研究,考察了洗油温度、洗油剂浓度、洗油时间和剂砂比对砂样洗脱率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化学剂热洗温度为85℃,时间为50min,剂砂比为1:1,超声波作用温度为50℃,时间为6min;在优化的洗油温度、时间和剂砂比条件下,复配并优选出了洗油剂,油砂洗脱率达到96%以上,尾砂含油率低于0.7%,符合矿场回填的环保要求;利用优选出的洗油剂对含油率低的油浸砂样也进行了洗油实验,最高洗脱率为95.1%,但洗出的油品含有大量的细土,不宜分离,同时对油砂油的烃族组成、蜡含量、氮硫含量、密度、黏度和凝固点进行了分析,并与国内外主要原油对比,发现图牧吉油砂油中饱和分含量低、沥青质胶质含量较高,是一种高含氮、高含蜡、高含胶的重质原油,分离难度较大,但图牧吉油砂油的含硫量明显较低,有利于分离后进一步精制处理。油砂油品分析实验数据可以作为油砂油的进一步加工和利用的技术储备。
董兴广[5](2009)在《聚丙烯腈纤维纺丝成形机理及工艺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PAN基碳纤维的生产制备中,作为PAN原丝纺丝过程的第一步,纤维的凝固成形是决定碳纤维性能的关键。针对自制PAN原丝的纺丝成形过程展开基础性科学研究,深入了解PAN纤维在凝固成形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明确结构的演变规律,探讨成形工艺、结构及性能的相互关系,为高性能碳纤维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针对PAN原丝的凝固成形过程,在PAN原丝的纺丝实验线上开展一系列的试验,利用RS75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元素分析仪(EA)、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探针(EMPA)、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及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等测试技术,在确定PAN纤维凝固成形工艺并制备出高性能PAN原丝的基础上,对PAN纤维的凝固成形机理、凝固条件以及热性能与断裂行为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探讨了纺丝工艺对PAN纤维性能的影响。在对PAN纺丝溶液流变学性质的分析和研究中发现,共聚物的分子量和溶液浓度大小对溶液体系的粘性、弹性及稳定性等有明显影响。分子量越高,浓度越大,PAN溶液粘度越大,结构化程度越高,非牛顿性越强,物理稳定性越差,非牛顿指数越低,弹性模量越高,拟形成的弹性网络结构更为致密,但均未形成稳定的弹性网络结构。在实际凝固成形阶段纺丝溶液流动的温度范围(60-80℃)内,温度的变化对中低分子量的溶液粘度影响较大,而高分子量(100万)的溶液粘度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本文利用Fick定律,采用Bessel函数等求解了湿法纺丝过程中PAN/DMSO溶液体系在凝固浴(DMSO/H2O体系)中的扩散方程,计算了扩散系数,并讨论了凝固条件对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湿法纺丝中,溶剂和凝固剂的扩散系数均随凝固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凝固浴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凝固浴牵伸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原液中聚合物浓度的提高而下降。扩散缓和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随凝固浴浓度的升高变化较小,随凝固浴牵伸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原液中聚合物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利用XRD、SEM、纤维细度仪以及纤维强伸力仪等,研究了PAN初生纤维成形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以及凝固浴条件对初生纤维的影响,获得了湿法纺丝过程中的最优凝固浴条件。随着凝固浴浓度的升高,初生纤维的横截面形状逐渐趋于规则的圆形,在浓度介于60-70wt%时,横截面形状变化不大;随着凝固浴浓度的增加,初生纤维及相应原丝的结晶度先升高后降低,在浓度为65wt%时,结晶度最大,残留溶剂含量较低。随着凝固浴温度的升高,初生纤维及相应原丝的结晶度增大,初生纤维的残留溶剂含量不断降低,在温度高于55℃后,残留溶剂含量的变化较小;凝固浴温度从50℃升高到60℃的过程中,初生纤维的横截面由腰子形逐渐变为规则的圆形,温度继续升高到70℃,圆形横截面形状崩溃,且有粘丝和并丝现象发生。随着凝固浴负牵伸的增加,初生纤维及相应原丝的结晶度不断降低,初生纤维内部的残留溶剂含量不断下降,在负牵伸增加到-20%以后,残留溶剂的含量变化较小,初生纤维的横截面形状逐渐趋于规则、均匀,初生纤维表现出更好的韧性;但是过高的负牵伸不利于高性能PAN原丝的制备,尤其是趋于0%时的牵伸会造成初生纤维的断丝现象。随着凝固浴长度的增加,在从15cm升高到90cm的过程中,初生纤维的结晶度不断增大,残留溶剂含量不断降低,在凝固浴长度升高到75cm以后,结晶度和残留溶剂含量的变化不再明显,初生纤维的横截面形状趋于圆形,直径不断降低且离散系数变小。在湿法纺丝中,采用溶液聚合,粘均分子量为16万,原液固含量为21wt%,凝固浴表观负牵伸为-10%,凝固浴温度为60℃,凝固浴浓度为65wt%时,可得到均匀性高、截面为圆形、性能优良的初生纤维,得到的原丝纤度在1.04dtex左右,强度高达7.50cN/dtex,最终碳纤维强度可达3.86GPa。在干喷湿纺过程中,空气层的存在改善了原液细流在凝固浴中双扩散的情况,抑制了凝固剂水和溶剂DMSO的快速扩散,有利于初生纤维均匀结构的形成,实验得到了合理的干喷湿纺工艺。随着空气层厚度的增加,凝固浴牵伸的增大,凝固浴长度的增加,初生纤维的结晶度不断增大;随着凝固浴浓度的升高,当凝固浴浓度到达80wt%时,初生纤维表现出疏松且均匀的横截面,截面形状呈现规则的圆形:随着凝固浴牵伸的增大初生纤维的直径不断减小,横截面逐步趋向致密;随着凝固浴牵伸的不断增加,初生纤维的断裂强度不断增大、断裂延伸率逐渐降低,表现出更高的密度、更低的孔隙率。在干喷湿纺中,采用水相沉淀聚合,粘均分子量为23万,原液固含量为18wt%,空气层厚度为3mm,凝固浴牵伸为+130%,凝固浴温度为20℃,凝固浴浓度为80wt%时,可得到组织均匀、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性能优良的初生纤维,得到的原丝纤度在1.01dtex左右,强度高达7.52cN/dtex以上。利用DSC、TG、FTIR、EPMA等表征了初生纤维不同凝固条件下的热性能、化学结构变化和断裂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凝固浴牵伸的增加以及干喷湿纺中空气层厚度的升高,初生纤维的放热量增大,热稳定性提高;随着凝固浴长度的增加,初生纤维表现出更高的放热量,但当长度增到一定范围(>75cm)后,初生纤维的结构趋于稳定,放热量变化微小。在湿法纺丝和干喷湿纺下,初生纤维在牵伸过程中均表现出明显的“颈缩”现象,但是湿纺纤维的组织结构较为致密并表现出难以消除的皮芯结构,干喷湿纺纤维表现出较为疏松但均匀的组织结构。在较慢的牵伸速率下,初生纤维的断口表现出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在较快的牵伸速率下,初生纤维的断裂特征不明显。从化学结构上看,在波数950-1050cm-1附近,DMSO中S=O的特征峰与PAN的指纹区的叠加出现明显的双峰,其中,950cm-1附近的峰变化最大,是初生纤维后续处理工艺DMSO含量的变化依据。利用DMA、SEM以及XRD等分析了纺丝工艺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参数。研究发现:多级凝固浴牵伸的存在有利于纤维结构的致密和力学性能的提高;沸水牵伸和蒸汽牵伸倍数的提高,有利于PAN纤维内部结构获得稳定而巩固的取向,提高其机械性能;致密化温度的升高或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结晶度的增大。随着纺丝工艺的不断进行,PAN纤维的结晶度不断增大,残留溶剂的含量不断降低。通过对比正常水洗和直接水洗的初生纤维发现,前者残留溶剂的含量较低,在红外图谱中950cm-1附近的峰不明显;后者残留溶剂含量较多且结构疏松,不利于预氧化工艺的进行。
刘建军[6](2007)在《聚丙烯腈改性及其对原丝组织结构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式和湿法纺丝方法,研究了碳纤维用聚丙烯腈原丝的制备工艺,以及制备工艺与原丝各级结构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研究了丙烯腈(AN)与衣康酸(IA)、衣康酸铵(AIA)、衣康酸甲酯(MIA)等衣康酸系共聚单体的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反应。三种反应体系的聚合速率都比均聚体系的聚合速率低,聚合速率快慢有以下规律:AN/MIA<AN/AIA<AN/IA<AN。这是由于电子效应和体积效应引起的链自由基活性差异而造成的结果。利用经典Kelen-Tudos方法,测定了IA、AIA、MIA三种共聚单体在分别与AN进行的二元共聚反应中的竞聚率,发现三种共聚单体共聚活性较高,竞聚率均大于1。本文比较了溶液聚合、水相悬浮聚合和混合介质沉淀聚合三种聚合方式的特点。溶液聚合反应平稳,聚合物粘均分子量可达2.5×105,分子量分布D可控制在2.4以下;水相悬浮聚合反应快速,分子量可高达6.6×105,但分子量分布D在3.2左右;混合介质沉淀聚合反应较快,产物分子量较高,可达5.2×105,分子量分布D为3.0左右。根据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计算了聚丙烯腈理论平均分子量。在引发剂用量为单体重量的0.45%条件下,当采用DMSO溶液聚合且单体浓度分别为20%、30%(wt)时,聚合物理论数均分子量分别为5.39×104、6.89×104;当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时,产物理论数均分子量则为1.30×105。采用Monte Carlo法模拟了IA、AIA、MIA分别与AN共聚所得三种共聚物的链结构和序列分布,模拟结果表明,为保持均匀的序列结构,第二单体的浓度不易太高,最好控制在2w%以下。研究了共聚物溶液的流变性,讨论了分子量、固含量、共聚单体含量、温度、外加添加剂对共聚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发现以MIA作为共聚单体和添加表面活性剂是降低PAN共聚物体系粘度的两种有效途径。本文进行了聚合物溶液改性研究,发现P(AN/IA)氨化改性后变为P(AN/AIA),聚合物亲水性大幅提高。本文从双扩散和微相分离的角度,对聚丙烯腈原丝初生纤维成形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小分子DMSO、H2O的双扩散,导致原液细流内PAN固相与DMSO-H2O液相的微相分离。其中,固相为连续相,液相散布在连续相中形成孔洞,微相分离是初生纤维组织结构形成的基础。在微相分离过程中,如果PAN聚合物的亲水性不够大,则在凝固区易形成大而疏的孔隙结构,大而疏的孔隙结构形成孤立的闭孔,不利于双扩散的继续进行,为了开辟新的双扩散通道,丝条会变形,因而得到截面形状非圆形的初生纤维。当扩散强度过高时,丝条凝固区甚至会崩裂,出现微裂纹,过大的孔隙和微裂纹将会遗传到原丝结构中,形成缺陷。提高聚合物的亲水性,可以改善初生纤维微相分离的孔隙结构,得到细而密、相互贯通的开孔结构,使双扩散平缓而顺利地进行,因而可得到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初生纤维。建立了原丝中残留DMSO的高压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原丝中残留DMSO在水中的溶出率与水温和浸泡时间正相关。通过提高水洗温度、延长水洗时间,可使原丝中DMSO的残留量由93 mg/L下降到2 mg/L以下。本文从晶态结构、取向结构和孔隙结构的角度,对原丝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多级牵伸过程中,PAN大分子整链或部分链段发生滑动,沿纤维轴向重排取向,重排取向过程中相邻的取向度高的分子链或链段形成束状结构,取向度低的分子链或链段则存在于束状结构之间,形成束状结构之间的联系结构。SEM和HRTEM测试显示,PAN原丝的取向结构表现为原纤和微原纤两级束状结构,原纤直径在50~200nm之间,微原纤直径在10nm左右,微原纤结构是原丝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共聚单体IA、MIA能有效降低PAN原丝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PAN聚合物亲水性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原丝的牵伸比和取向度。本文借助差示热分析(DTA)、差示热量扫描法(DSC)、热重分析(TG)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共聚单体对共聚物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共聚单体MIA和IA均能使PAN放热峰向低温区移动,P(AN/MIA)、P(AN/IA)放热峰比均聚PAN放热峰向低温区分别移动了5.7℃、42.7℃,IA对PAN放热特性的改善比MIA更有效;氨改性没有改变P(AN/IA)原丝的热性能,P(AN/AIA)聚合物在纺丝过程中重新变成了P(AN/IA)。进行了热稳定化纤维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氧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标明了各温区发生的环化脱氢、脱氢环化以及氧化反应中氰基等官能团的变化,揭示了线形PAN大分子链转化为耐热梯形结构过程中的特征。
李全明[7](2010)在《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作了深入研究,开发出不同种类的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为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由于活性碳纤维在应用上一般为活性碳纤维毡或布,因此首先探索了聚丙烯腈纤维毡的制备工艺,通过采用针刺法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聚丙烯腈基纤维毡,解决了聚丙烯腈制毡困难的问题。其次成功开发出一种用于活性碳纤维制备的碳化活化装置,利用该实验装置成功制备出不同种类的活性碳纤维,而且该实验装置价格低廉有效降低了活性碳纤维的制造成本,该实验装置的类似产品未见文献报道。利用所开发出的装置制备出了微孔活性碳纤维,并研究了各活化工艺参数对活性碳纤维吸附能力的影响,通过BET、BJH、SEM等一系列的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微孔活性碳纤维进行了表征,得出了制备微孔活性碳纤维的工艺条件和所制备的材料的结构参数。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出了用于生产中孔活性碳纤维和抗菌活性碳纤维的两种新型纳米粉体,把合成的纳米粉体添加到纺丝液中,利用自制的碳化活化装置通过添加量、碳化活化工艺的调节成功制备出了聚丙烯腈基中孔活性碳纤维和抗菌活性碳纤维,为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在更广阔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在国内外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用该粉体制各活性碳纤维。在国内率先进行了活性碳纤维在防护服上的应用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通过调节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参数等可以实现对芥子气的有效防护,为有效解决现有防护服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王朝阳[8](2006)在《ICF靶用酚醛类气凝胶的制备及氢、氘吸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气凝胶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它的高比表面积、纳米级孔隙、纳米级骨架碳微粒以及非晶态的结构形态等特性,有利于增强碳气凝胶的表面吸附能力。碳气凝胶是通过多官能团的酚类化合物和醛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经过溶胶-凝胶、酸洗老化、溶剂交换、超临界干燥以及高温碳化过程制备而成。碳气凝胶在力学、声学、电学、热学以及光学等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在惯性约束聚变(ICF)和民用储氢方面的应用研究备受关注。 本论文在制备酚醛类有机气凝胶和相应的碳气凝胶的过程中,改进了气凝胶的制备工艺,达到了缩短气凝胶制备周期、提高气凝胶质量和降低气凝胶制备成本的目的。 在气凝胶制备的溶胶凝胶阶段,采用超声波恒温加热的方法提高了凝胶化速度,有效地抑制了凝胶过程中酚类物质氧化的影响,经过超声加热所制备的有机气凝胶其透明性较好,气凝胶的品质得到了改善。 在溶剂交换过程中,采取了两种方式来加快溶剂交换的速度。一是采用低强度的超声波作用,使丙酮交换含水凝胶中水的速率提高了上万倍,同时通过控制作用时间,在提高交换速率的同时保持了凝胶结构不被破坏。二是采用由蠕动泵带动的循环流动法进行溶剂交换,对于高密度凝胶可以提高其交换速率,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压力,低密度样品的形态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改进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多种有机气凝胶及相应碳气凝胶材料。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原料,以水为溶剂制备了间苯二酚-甲醛(RF)气凝胶。制得的有机气凝胶透明性较好,碳化处理后气凝胶的结构均匀,其密度由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浓度控制;以间苯三酚和甲醛为原料,以乙醇-水混合物为溶剂制备出了透明性比RF气凝胶更好,密度更低(<20mg/cm3)的间苯三酚-甲醛(PF)有机气凝胶和相应的碳化气凝胶(CPF);以对苯二酚和甲醛为原料,在高催化剂浓度(对苯二酚与催化剂的摩尔比H/C<100)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对苯二酚-甲醛(HF)有机气凝胶和相应的碳气凝胶(CHF)样品,所制备的HF的透明性较RF的差,很难制备成低密度的HF气凝胶。 为改善气凝胶的孔结构,进行了气凝胶的改性研究。以间苯二酚(R)、对苯二酚(H)以及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不同R:H配比的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甲醛(RHF)复合有机气凝胶及相应的碳气凝胶(CRHF)。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存在最佳的R:H比例关系,在最佳的R:H配比下,反应最容易进行,制备出的复合有机气凝胶透明性最好,密度可以进一步降低。 开发了一种利用超声波粉碎机进行超声乳化,将RF反应体系均匀分散于不溶性油相中,经过乳液聚合和乙醇超临界干燥制备出了亚微米级有机气凝胶粉末,并建立了经
朱刚,王鸣义,石春红[9](2005)在《环状低聚物含量的测试方法及其对涤纶生产以及后加工和织物染色的影响》文中提出讨论直接纺生产过程中,环状低聚物含量对纺丝、拉伸过程中施加纺纱油剂工艺控制的影响,通过分析测定环状低聚物的含量,寻找出其对涤纶短纤维可纺性和织物染色的影响程度和原因。
代永强[10](2013)在《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混合溶剂沉淀聚合等理论研究及原丝制备工艺的探索》文中提出碳纤维因其拥有高强,高模,密度小等极优越的机械性能及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聚丙烯腈(PAN)原丝是目前生成碳纤维最主要的原料。在碳纤维的生产过程中,原丝的性能是制约碳纤维性能的主要因素。影响原丝性能的因素主要有聚合体中共聚单体类型、分子量、立构规整性、纺丝方法及工艺、牵伸工艺、干燥致密化程度、上油工艺等。采用高平均分子量聚丙烯腈树脂进行纺丝是生产高强度聚丙烯腈原丝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我们对于高分子量聚丙烯腈的合成以及纺丝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了混和溶剂沉淀聚合的机理,以及分子量,转化率和沉淀颗粒形貌与反应体系中水含量的关系。利用高分子量聚丙烯腈纺丝,利用落球粘度法研究了纺丝液的流变性质,最终制的了强度1GPa的优质碳纤维原丝。以下是具体研究内容:1.本文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与沉淀剂水的非均相混合溶剂沉淀聚合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腈。在50℃,55℃,60℃以及65℃4个不同的温度下研究了水含量由0-90%对于转化率的影响,并通过对于转化率的分析对PAN混合溶剂沉淀聚合反应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探讨。2.利用SEM研究了沉淀颗粒微观结构,由于是混合溶剂的沉淀聚合,溶剂DMSO可以与沉淀可以发生溶剂化作用,溶剂DMSO的含量对于沉淀颗粒的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应用第四统计力学分析了在混合溶剂沉淀聚合中沉淀颗粒形貌随着沉淀剂水含量以及温度的变化3.混合溶剂沉淀聚合中,在水含量很少的时候趋向于溶液聚合方式,而水含量高时倾向沉淀聚合,在这样的体系中,分子量的贡献是来自2部分的,一个是液相的贡献,另一部分是沉淀颗粒表面以及间隙的原位聚合的贡献,我们这里称之为固相的贡献。本文通过固液相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首先推得两相各自分子量分布的表达式, fL(X)和fS(X),进而求出数均分子量的表达式,最后利用实验来求得液-固相贡献之比R值,通过R值可知随水含量的增加,沉淀聚合过程中固相中的聚合逐渐占主导地位。4.从沉淀聚合的亚微观聚集过程出发,建立初生态沉淀聚合聚合体凝聚过程模型,推导出了丙烯腈沉淀聚合体的分子量与H2O/DMSO的关系。在H2O/DMSO的不同配比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相吻合。最终可以得到:聚丙烯腈的分子量随H2O/DMSO比例增加而线性递增的结论。5.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强度测试仪,研究了普通分子量PAN原丝生产过程中,聚合纺丝工艺以及高温高压牵伸对原丝表面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群子统计理论,成功预测了高强度纤维的理论牵伸倍数。结果表明:原丝质量的好坏与纺丝液的质量和纺丝工艺密切相关,高温高压蒸汽牵伸,牵伸倍数增大,纤维直径减小,取向提高,纤维表面越光滑,强度和拉伸功率增大;阶段升温聚合方法,干燥致密化效果提高对原丝性能改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定工艺下,根据群子统计理论成功预测了纤维强度为1.0GPa时,纤维的理论牵伸倍数为11.16。6.高分子聚丙烯腈溶解困难,且制得的纺丝液粘度高。高分子聚丙烯腈的溶解是纺丝中的一个主要难题。我们通过落球法测粘度研究了高分子量聚丙烯腈共聚物的流变性能。论文详细的研究了剪切速率,水含量、温度、浓度与粘度的关系。并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粘流活化能。通过研究确定了最佳的湿法纺丝条件,并由此制的纤维直径小于10微米,强度达1GPa的原丝。
二、容量法测定上油浴中油剂浓度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容量法测定上油浴中油剂浓度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2)再生蛋白纤维后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羊毛角蛋白的结构与性质 |
1.2.1 羊毛角蛋白的结构 |
1.2.2 羊毛角蛋白的性质 |
1.3 再生蛋白纤维研究进展 |
1.3.1 羊毛角蛋白的溶解进展 |
1.3.2 羊毛角蛋白的纺丝研究 |
1.3.3 羊毛角蛋白的后处理研究 |
1.4 再生蛋白纤维用油剂研究 |
1.4.1 油剂的组成及作用 |
1.4.2 硅油的分类及进展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2. 再生蛋白纤维的蒸汽牵伸工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再生角蛋白纤维的蒸汽拉伸 |
2.2.3 沸水收缩率的表征 |
2.2.4 力学性能的表征 |
2.2.5 偏光显微镜观察 |
2.2.6 红外光谱测试 |
2.2.7 X-衍射测试 |
2.2.8 热重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蒸汽牵伸倍数对纤维沸水收缩率的影响 |
2.3.2 蒸汽牵伸倍数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蒸汽牵伸倍数对纤维取向的影响 |
2.3.4 蒸汽牵伸倍数对纤维构象的影响 |
2.3.5 蒸汽拉伸对纤维结晶结构的影响 |
2.3.6 蒸汽牵伸倍数对纤维热学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再生蛋白纤维油剂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油剂的制备 |
3.2.3 稳定性测试 |
3.2.4 集束性测试 |
3.2.5 比电阻测定 |
3.2.6 黏度测定 |
3.2.7 粒径测定 |
3.2.8 透光率测定 |
3.2.9 残留量质量分数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硅油与乳化剂匹配 |
3.3.2 乳化工艺参数对油剂性能的影响 |
3.3.3 油剂乳化的最佳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4. 上油对再生蛋白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2 纤维的上油处理 |
4.2.3 纤维表面结构观测 |
4.2.4 纤维直径变化率的测试 |
4.2.5 沸水收缩率的测定 |
4.2.6 纤维吸湿性能测试 |
4.2.7 纤维白度的测定 |
4.2.8 力学性能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上油时间对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 |
4.3.2 上油时间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3 上油时间对纤维白度的影响 |
4.3.4 上油烘干温度对纤维直径和沸水收缩率的影响 |
4.3.5 上油烘干温度对纤维吸湿性能的影响 |
4.3.6 上油烘干温度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7 上油烘干温度对纤维白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蒸汽牵伸工艺优化及其机理探讨 |
5.2 选择最佳油剂制备方案 |
5.3 上油工艺优化及机理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姬塬油田硫酸盐垢的解堵和清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论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姬塬油田结垢现状及机理分析 |
2.1 姬塬油田结垢现状 |
2.1.1 地层结垢现状 |
2.1.2 井筒结垢现状 |
2.1.3 集输系统结垢现状 |
2.1.4 垢样X-衍射分析 |
2.2 硫酸盐结垢机理研究 |
2.2.1 实验及结垢趋势预测方法 |
2.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3 姬塬油田水质及配伍性分析 |
2.2.4 影响结垢的因素 |
第三章 井筒及地面集输系统化学防垢技术 |
3.1 化学防垢剂 |
3.1.1 防垢剂发展现状 |
3.1.2 油田常用防垢剂 |
3.2 防垢机理 |
3.2.1 螯合机理 |
3.2.2 晶格畸变机理 |
3.2.3 分散机理 |
3.3 防垢剂评价方法 |
3.4 井筒及集输管线阻垢剂的筛选 |
3.4.1 标准评价防垢剂防垢效果 |
3.4.2 注入水与地层水按比例混合防垢剂效果评价 |
第四章 硫酸盐垢地层清垢解堵技术 |
4.1 常见螯合剂及其原理 |
4.1.1 螯合基本原理 |
4.1.2 常见螯合剂 |
4.2 缓速硫酸盐解堵技术 |
4.2.1 缓速硫酸盐解堵剂组成 |
4.2.2 静态溶垢性能 |
4.2.3 溶垢性能影响因素 |
4.2.4 地层结垢解堵性能 |
4.3 硫酸盐清垢技术应用 |
4.3.1 选井原则 |
4.3.2 施工液量设计 |
4.3.4 姬塬油田某区块井清垢应用 |
第五章 清防垢技术现场应用 |
5.1 井筒、地面集输系统及地层加药技术 |
5.1.1 地面注水、集输系统加注防垢剂工艺 |
5.1.2 井筒井下点滴加药工艺 |
5.1.3 地层挤注解堵剂工艺 |
5.2 井筒及地面集输系统清防垢技术应用 |
5.2.1 油套环空添加阻垢剂应用 |
5.2.2 井下点滴加药防垢应用 |
5.2.3 地面集输系统防垢现场应用 |
5.3 姬塬油田储层缓速硫酸盐溶垢增注现场试验应用 |
5.3.1 缓速硫酸盐溶垢增注现场应用 |
5.3.2 螯合酸在线增注技术应用 |
5.3.3 在线增压增注技术应用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4)油砂开采技术室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目录 |
引言 |
第1章 油砂组成及结构 |
1.1 油砂的定义 |
1.2 油砂资源分布 |
1.3 油砂的组成 |
1.4 油砂的结构 |
第2章 油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2.1 就地开采方法 |
2.2 地表开采法 |
2.3 开采方法的应用 |
2.4 我国油砂开采技术的研究现状 |
2.5 油砂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3章 图牧吉油砂概况 |
3.1 油砂矿储量及现场取芯 |
3.2 油砂矿地质特征 |
3.3 矿区水文地质 |
3.4 油砂粒径分布 |
第4章 室内实验原理与方法 |
4.1 油砂含油、水率的测定 |
4.2 化学剂热洗实验 |
4.3 超声波分离油砂实验 |
4.4 油砂油油品分析 |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油砂含油率、含水率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5.2 化学洗油剂热洗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超声波分离油砂实验结果 |
5.4 油砂油油品分析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聚丙烯腈纤维纺丝成形机理及工艺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文创新和主要贡献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当今PAN基碳纤维工业的研究现状 |
1.2 PAN基碳纤维制备工艺概述 |
1.3 PAN原丝成形过程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PAN纤维凝固成形的研究 |
1.3.2 PAN纤维纺丝工艺的研究 |
1.3.3 PAN纤维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
1.3.4 PAN纤维性能提高的途径 |
1.3.5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PAN原丝及碳纤维的制备 |
2.3.1 聚合方法 |
2.3.2 纺丝方法 |
2.3.3 纺丝工艺 |
2.3.4 原丝的预氧化和碳化 |
2.4 技术路线 |
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5.1 溶液流变性能的测定 |
2.5.2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
2.5.3 溶液浓度的测定 |
2.5.4 X射线衍射 |
2.5.5 初生纤维S元素含量的测定 |
2.5.6 初生纤维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
2.5.7 纤维密度及孔隙率测试 |
2.5.8 电子探针 |
2.5.9 扫描电镜 |
2.5.10 透射电镜 |
2.5.11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2.5.12 动态力学分析 |
2.5.13 热分析 |
2.5.14 红外光谱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纺丝溶液的流变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过程 |
3.2.1 PAN共聚物的制备 |
3.2.2 PAN溶液的制备 |
3.3 不同分子量PAN溶液的稳态流变行为 |
3.3.1 PAN溶液的静态流动曲线 |
3.3.2 非牛顿指数与分子量、切变速率的关系 |
3.3.3 PAN溶液的粘温曲线 |
3.3.4 结构粘度指数 |
3.4 不同分子量PAN溶液的动态流变行为 |
3.4.1 PAN溶液的动态流变行为 |
3.4.2 PAN溶液的弹性行为研究 |
3.5 不同浓度PAN溶液的稳态流变行为 |
3.5.1 不同浓度溶液的静态流动曲线 |
3.5.2 不同浓度下非牛顿指数与切变速率的关系 |
3.5.3 PAN溶液的粘温曲线 |
3.5.4 结构粘度指数 |
3.6 不同浓度PAN溶液的动态流变行为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初生纤维凝固成形机理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PAN原液细流的成形过程 |
4.2.1 PAN原液的入口效应 |
4.2.2 原液在喷丝孔道内流动弹性行为 |
4.2.3 PAN原液细流的出口膨胀效应 |
4.2.4 原液细流在牵伸作用力下的拉细行为 |
4.3 PAN原液细流的凝固成形 |
4.3.1 扩散模型简介 |
4.3.2 扩散系数的理论计算 |
4.3.3 扩散系数的实验测定 |
4.4 凝固条件对扩散的影响 |
4.4.1 凝固时间对双扩散的影响 |
4.4.2 凝固浴温度对双扩散的影响 |
4.4.3 凝固浴浓度对双扩散的影响 |
4.4.4 凝固浴牵伸对双扩散的影响 |
4.4.5 纺丝原液浓度对双扩散的影响 |
4.5 干喷湿纺与湿纺在凝固成形过程的差异 |
4.5.1 干喷湿纺的凝固成形过程 |
4.5.2 干喷湿纺的设备及工艺参数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凝固条件对初生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初生纤维的实验过程 |
5.3 凝固浴浓度对初生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5.3.1 凝固浴浓度对初生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
5.3.2 凝固浴浓度对初生纤维残留溶剂含量的影响 |
5.3.3 凝固浴浓度对初生纤维截面形貌的影响 |
5.3.4 凝固浴浓度对PAN原丝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凝固浴温度对初生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5.4.1 凝固浴温度对初生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
5.4.2 凝固浴温度对初生纤维残留溶剂含量的影响 |
5.4.3 凝固浴温度对初生纤维横截面形貌的影响 |
5.4.4 凝固浴温度对PAN原丝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 凝固浴牵伸对初生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5.5.1 凝固浴牵伸对初生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
5.5.2 凝固浴牵伸对初生纤维残留溶剂含量的影响 |
5.5.3 凝固浴牵伸对初生纤维横截面形貌的影响 |
5.5.4 凝固浴牵伸对初生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6 凝固浴长度对初生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5.6.1 凝固浴长度对初生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
5.6.2 凝固浴长度对初生纤维残留溶剂含量的影响 |
5.6.3 凝固浴长度对初生纤维横截面形貌的影响 |
5.6.4 凝固浴长度对初生纤维及原丝力学性能的影响 |
5.7 干喷湿纺对初生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5.7.1 干喷湿纺中初生纤维的结晶行为 |
5.7.2 干喷湿纺中初生纤维的截面形貌 |
5.7.3 干喷湿纺中初生纤维的力学性能 |
5.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初生纤维的热性能及断裂行为研究 |
6.1 前言 |
6.2 初生纤维热性能的研究 |
6.2.1 初生纤维DSC性能研究 |
6.2.2 初生纤维TG性能的研究 |
6.3 初生纤维断裂行为的研究 |
6.3.1 初生纤维断裂形貌的研究 |
6.3.2 牵伸速率对初生纤维的影响 |
6.3.3 初生纤维缺陷的研究 |
6.4 初生纤维化学结构的研究 |
6.5 残留溶剂及水含量对初生纤维断裂性能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PAN纤维纺丝工艺研究 |
7.1 前言 |
7.2 纤维牵伸工艺研究 |
7.2.1 纤维牵伸机理探讨 |
7.2.2 PAN的玻璃化转变 |
7.2.3 多级凝固浴牵伸 |
7.2.4 沸水牵伸 |
7.2.5 蒸汽牵伸 |
7.3 纤维致密化工艺研究 |
7.3.1 纤维致密化工艺原理探讨 |
7.3.2 致密化工艺对纤维的影响 |
7.4 纤维纺丝工艺过程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聚丙烯腈改性及其对原丝组织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文创新与主要贡献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PAN基碳纤维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
1.1.1 PAN基碳纤维的生产现状 |
1.1.2 RAN基碳纤维的发展趋势 |
1.2 PAN原丝及碳纤维生产工艺流程 |
1.2.1 PAN原丝的生产工艺 |
1.2.2 PAN原丝的热稳定化与炭化工艺 |
1.3 高性能PAN原丝研究的进展与热点 |
1.3.1 高性能原丝的必备条件 |
1.3.2 聚合新工艺研究 |
1.3.3 纺丝新工艺研究 |
1.3.4 原丝改性研究 |
1.4 PAN基碳纤维的结构及其与原丝结构的相关性 |
1.4.1 PAN基碳纤维的结构模型 |
1.4.2 PAN原丝的结构特征 |
1.4.3 原丝质量与碳纤维性能的相关性 |
1.5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原料与实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PAN聚合物的合成与纺丝 |
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5 HPLC法检测 PAN原丝中DMSO残留量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丙烯腈的共聚合与分子链结构优化设计 |
3.1 前言 |
3.2 溶液聚合工艺探讨 |
3.2.1 引发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2.2 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2.3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2.4 共聚单体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2.5 共聚单体竞聚率的测定 |
3.3 水相悬浮聚合工艺探讨 |
3.3.1 引发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2 单体表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3 分散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4 搅拌速率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4 混合介质沉淀聚合工艺的探讨 |
3.4.1 混合介质配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5 PAN分子链结构的重要指标与聚合工艺优化设计 |
3.5.1 分子量的影响因素和理论计算 |
3.5.2 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因素 |
3.5.3 共聚单体选择和共聚物序列结构 |
3.6 PAN共聚物序列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 |
3.6.1 二元共聚物序列结构的Monte Carlo算法 |
3.6.2 模拟结果分析 |
3.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PAN溶液流变性与溶液改性 |
4.1 前言 |
4.2 影响丙烯腈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基本因素 |
4.2.1 分子量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4.2.2 固含量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4.2.3 共聚单体 MIA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4.3 PAN聚合物溶液粘度的温度依赖性 |
4.3.1 温度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4.3.2 聚合物溶液粘流活化能的计算 |
4.3.3 聚合物分子量对粘流活化能的影响 |
4.3.4 共聚单体对聚合物粘流活化能的影响 |
4.4 外加添加剂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4.4.1 溶剂水分含量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4.4.2 氨和碳酸氢铵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4.4.3 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4.5 PAN聚合物溶液的亲水改性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PAN原丝初生纤维的成形 |
5.1 前言 |
5.2 初生纤维的凝固过程 |
5.2.1 原液细流的流动行为 |
5.2.2 双扩散与微相分离 |
5.2.3 凝固时间 |
5.3 初生纤维的孔隙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 |
5.3.1 纺丝原液固含量对初生纤维孔隙结构的影响 |
5.3.2 凝固浴浓度对初生纤维孔隙结构的影响 |
5.3.3 凝固浴温度对初生纤维孔隙结构的影响 |
5.3.4 PAN的亲水性对初生纤维孔隙结构的影响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纺丝过程中原丝组织结构的形成 |
6.1 前言 |
6.2 水洗与 DMSO的消除工艺研究 |
6.2.1 原丝中DMSO残留量对原丝性能的影响 |
6.2.2 原丝中DMSO的溶出规律 |
6.2.3 水洗工艺优化 |
6.3 PAN原丝晶体结构的影响因素 |
6.3.1 PAN原丝晶体结构在纺丝过程中的变化 |
6.3.2 共聚单体对 PAN原丝晶体结构的影响 |
6.4 PAN原丝的取向结构与影响因素 |
6.4.1 PAN原丝的取向结构 |
6.4.2 PAN亲水改性对原丝取向度的影响 |
6.4.3 PAN分子量对原丝取向度的影响 |
6.5 PAN原丝的孔隙结构与影响因素 |
6.5.1 亲水改性对 PAN原丝孔隙结构的影响 |
6.5.2 干燥致密化对 PAN原丝孔隙结构的影响 |
6.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原丝在热稳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
7.1 前言 |
7.2 共聚单体对聚丙烯腈放热行为的影响 |
7.2.1 PAN聚合物的DTA分析 |
7.2.2 PAN聚合物的TG分析 |
7.2.3 衣康酸铵对聚丙烯腈热行为的影响 |
7.2.4 PAN聚合物的环化活化能 |
7.3 热稳定化过程中原丝化学结构的变化 |
7.3.1 热稳定化纤维的FTIR分析 |
7.3.2 氧化反应及其在热稳定化中的作用 |
7.4 热稳定化过程中原丝结晶取向结构的变化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附 |
(7)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活性碳纤维起源 |
1.2 活性碳纤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活性碳纤维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活性碳纤维的研究现状 |
1.3 活性碳纤维的分类 |
1.4 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及吸附理论 |
1.4.1 活性碳纤维的结构 |
1.4.2 孔径的大小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关系 |
1.4.3 吸附理论 |
1.4.4 孔结构的表征方法 |
1.5 活性碳纤维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
1.5.1 活性碳纤维的性能特点 |
1.5.2 活性碳纤维的应用 |
1.6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测试方法 |
2.1 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
2.1.1 预氧化 |
2.1.2 碳化、活化 |
2.2 活性碳纤维碘吸附值测定方法 |
2.2.1 原理 |
2.2.2 试剂和溶液配制 |
2.2.3 主要仪器 |
2.2.4 测定步骤 |
2.2.5 结果计算 |
2.3 活性碳纤维对四氯化碳蒸汽吸附率测定方法 |
2.3.1 原理 |
2.3.2 试样条件 |
2.3.3 试剂与仪器 |
2.3.4 测定步骤 |
2.3.5 结果计算 |
2.4 活性碳纤维对苯的吸附测定方法 |
2.4.1 原理 |
2.4.2 仪器 |
2.4.3 测定步骤 |
2.4.4 结果计算 |
2.5 活性碳纤维比表面积的测定—BET容量法 |
2.5.1 原理 |
2.5.2 仪器与试剂 |
2.5.3 测定步骤 |
2.5.4 结果计算 |
2.6 H-K法 |
2.7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章 活性碳纤维用毡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方案 |
3.1.2 实验原料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ACF用毡的制备 |
3.1.5 梳理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梳理结果与讨论 |
3.2.2 制毡结果与讨论 |
3.2.3 扫描电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方案 |
4.1.2 主要原料 |
4.1.3 仪器设备 |
4.1.4 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多因素正交试验 |
4.2.2 单因素试验 |
4.2.3 吸附等温线分析 |
4.2.4 H-K法测定孔径分布 |
4.2.5 活性碳纤维对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 |
4.2.6 活性碳纤维对苯的吸附 |
4.2.7 活性碳纤维比表面积的测定—BET容量法 |
4.2.8 孔容和平均孔径的计算 |
4.2.9 扫描电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孔活性碳纤维用纳米粉体的制备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方案 |
5.1.2 主要原料 |
5.1.3 实验工艺流程 |
5.1.4 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原料配比对粉体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5.2.2 XRD分析 |
5.2.3 红外光谱分析 |
5.2.4 热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方案 |
6.1.2 主要原料 |
6.1.3 主要仪器设备 |
6.1.4 中孔ACF制备工艺流程 |
6.1.5 孔径及比表面积的表征 |
6.1.6 中孔活性碳纤维吸附能力的表征 |
6.1.7 扫描电镜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添加固体颗粒量的影响 |
6.2.2 活化温度对中孔形成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
6.2.3 活化时间对中孔形成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
6.2.4 活化剂浓度对中孔形成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
6.2.5 扫描电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抗菌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7.1 纳米氧化锌抗菌剂的制备实验 |
7.1.1 实验方案 |
7.1.2 实验原料 |
7.1.3 仪器设备 |
7.1.4 材料制备 |
7.1.5 测试方法 |
7.2 纳米氧化锌抗菌剂制备的结果与讨论 |
7.2.1 XRD结果与讨论 |
7.2.2 SEM结果与讨论 |
7.3 抗菌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实验 |
7.3.1 实验方案 |
7.3.2 实验原料 |
7.3.3 材料制备工艺流程 |
7.3.4 孔径及比表面积的表征 |
7.3.5 抗菌性能测试 |
7.4 制备抗菌活性碳纤维的结果与讨论 |
7.4.1 抗菌剂种类及含量对ACF抗菌能力的影响 |
7.4.2 活化温度对活性碳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 |
7.4.3 活化剂浓度对活性碳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 |
7.4.4 活化时间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
7.4.5 扫描电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防护用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8.1 防护用活性碳纤维制备实验 |
8.1.1 实验方案 |
8.1.2 实验设备 |
8.1.3 实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
8.1.4 样品的性能表征 |
8.2 活性碳纤维制备的结果与讨论 |
8.2.1 ACF的吸附等温线分析 |
8.2.2 ACF的孔径分布分析 |
8.2.3 ACF的孔结构分析 |
8.2.4 ACF的形貌分析 |
8.3 活性碳纤维防毒性能实验 |
8.3.1 防毒衣用材料的制备 |
8.3.2 防毒测试方法 |
8.3.3 活性碳纤维防毒的结果与分析 |
8.3.4 活性碳纤维比表面积对防毒时间的影响 |
8.3.5 活性碳纤维平均孔直径对防毒时间的影响 |
8.3.6 活性碳纤维中孔直径对防毒时间的影响 |
8.3.7 活性碳纤维中孔容积对防毒时间的影响 |
8.3.8 活性碳纤维微孔容积对防毒时间的影响 |
8.3.9 活化温度对活性碳纤维防毒性能影响 |
8.3.10 活化时间对活性碳纤维防毒性能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8)ICF靶用酚醛类气凝胶的制备及氢、氘吸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论文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1.1 金属氢化物和复合金属氢化物 |
1.1.2 碳纳米材料 |
1.1.3 碳的物理吸附 |
1.1.4 碳的化学吸附 |
1.1.5 储氢材料在ICF方面的应用 |
1.2 有机气凝胶及碳化气凝胶的研究进展 |
1.3 碳气凝胶特性 |
1.3.1 力学特性 |
1.3.2 光学特性 |
1.3.3 热学特性 |
1.3.4 电学特性 |
1.3.5 分形性质 |
1.3.6 传质特性 |
1.4 碳气凝胶结构表征 |
1.5 有机气凝胶和碳气凝胶的应用 |
1.5.1 高功率激光研究 |
1.5.2 贮氢材料 |
1.5.3 高能物理方面 |
1.5.4 隔热材料 |
1.5.5 声阻抗耦合材料 |
1.5.6 催化及吸附应用 |
1.5.7 电学应用 |
1.5.8 有机气凝胶微球应用 |
1.5.9 其他方面的应用 |
1.6 气凝胶材料的计算机模拟 |
1.6.1 材料结构模拟 |
1.6.2 多孔材料吸附机制模拟 |
1.7 选题主要依据和主要研究方向 |
第二章 几种酚醛类气凝胶的制备 |
2.1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气凝胶的基本历程 |
2.1.1 溶液配制 |
2.1.2 溶胶-凝胶过程 |
2.1.3 酸洗老化过程 |
2.1.4 溶剂交换 |
2.1.5 干燥技术 |
2.1.5.1 超临界流体干燥方法 |
2.1.5.2 冷冻干燥法 |
2.1.5.3 常压干燥法 |
2.1.5.4 凝胶改性后的次临界干燥 |
2.1.6 RF气凝胶的碳化 |
2.2 间苯二酚-甲醛(RF)气凝胶制备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RF气凝胶的制备过程 |
2.3 超声波技术对RF制备工艺的改进 |
2.3.1 实验方法 |
2.3.1.1 凝胶合成 |
2.3.1.2 粒径分析 |
2.3.1.3 溶剂交换 |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2.1 超声对凝胶反应的促进作用 |
2.3.2.2 超声波对凝胶核生长促进 |
2.3.2.3 超声波对溶剂交换的加速作用 |
2.3.3 RF有机气凝胶的热重分析 |
2.3.4 能谱图 |
2.4 对苯二酚-甲醛(HF)有机气凝胶的制备 |
2.4.1 制备方法 |
2.4.2 结构表征 |
2.4.2.1 红外吸收光谱 |
2.4.2.2 HF碳气凝胶的微观结构 |
2.4.2.3 XRD衍射谱 |
2.4.2.4 孔径分布 |
2.4.3 反应配比对凝胶性能的影响 |
2.5 间苯三酚-甲醛(PF)气凝胶制备 |
2.5.1 制备工艺 |
2.5.1.1 凝胶合成 |
2.5.1.2 溶剂交换 |
2.5.1.3 超临界干燥 |
2.5.1.4 碳化 |
2.5.1.5 表征 |
2.5.2 PF气凝胶微观结构分析 |
2.5.3 红外分析 |
2.5.4 热分析 |
2.5.5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酚醛气凝胶的制备 |
3.1 间苯二酚(R)-对苯二酚(H)-甲醛(F)复合有机/碳气凝胶制备 |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2 制备工艺 |
3.1.3 凝胶时间的对比 |
3.1.4 密度、比表面积、孔洞率对比 |
3.1.5 红外谱图对比 |
3.2 金属掺杂RF气凝胶及其碳化气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3.2.1 物理掺杂 |
3.2.1.1 实验方法和试剂 |
3.2.2 形貌和结构 |
3.2.3 密度、比表面积和孔径 |
3.2.4 红外谱图 |
3.2.5 成分分析 |
3.3 无机氧化物掺杂气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3.3.1 气凝胶化学法掺杂研究 |
3.3.2 注入法掺杂碳气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3.3.3 X射线衍射谱 |
3.3.4 X光电子能谱 |
3.4 RF气凝胶粉末的制备 |
3.4.1 实验方法 |
3.4.2 实验条件对粉末成型的影响 |
3.4.3 激光粒度分析 |
3.4.4 透射电镜分析(TEM) |
3.4.5 比表面分析和XRD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CF用有机气凝胶及碳气凝胶靶的制备研究 |
4.1 ICF靶用泡沫研究进展 |
4.1.1 改进可加工泡沫 |
4.1.2 冷冻状态方程靶 |
4.1.3 浸润泡沫球壳 |
4.1.4 表面起伏泡沫靶 |
4.2 有机气凝胶薄膜的制备 |
4.2.1 旋转法制备RF气凝胶薄膜 |
4.2.1.1 溶液的表观粘度的影响 |
4.2.1.2 旋转角速度的影响 |
4.2.1.3 旋转时间的影响 |
4.2.2 模具浇铸法制备RF气凝胶薄膜 |
4.2.3 有机气凝胶薄膜的表征 |
4.2.3.1 薄膜厚度的测量 |
4.2.3.2 薄膜的外观形貌 |
4.2.4 薄膜密度测量 |
4.3 有机气凝胶空心微球制备 |
4.3.1 聚苯乙烯-RF双层空心微球制备 |
4.3.2 RF单层空心微球的制备 |
4.4 ICF实验用高密度碳泡沫的研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酚醛类凝胶化机理研究 |
5.1 酚醛类间苯二酚-甲醛凝胶化基本历程 |
5.2 制备条件讨论 |
5.2.1 溶液配比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
5.2.2 反应温度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
5.3 凝胶过程中的粘度变化 |
5.3.1 粘度的定义及粘度测量原理 |
5.3.2 实验方法 |
5.3.2.1 超声波粘度计及粘度测量 |
5.3.2.2 用于粘度表征的有机气凝胶反应体系 |
5.3.3 凝胶体系特征粘度曲线 |
5.3.4 RF体系粘度变化曲线 |
5.3.5 复合气凝胶RHF体系 |
5.3.5.1 反应物浓度对反应过程粘度影响 |
5.3.5.2 R/H比例对反应过程的粘度影响 |
5.3.5.3 催化剂浓度变化对凝胶生长过程的粘度影响 |
5.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RHF体系反应动力学 |
5.4.1 理论基础 |
5.4.2 实验 |
5.4.2.1 试剂列表 |
5.4.2.2 实验过程 |
5.4.3 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的紫外吸收曲线 |
5.4.4 RF反应体系的紫外吸收变化 |
5.4.5 HF反应体系 |
5.4.6 RHF反应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气凝胶材料的吸附表征 |
6.1 多孔材料的吸附表征技术进展 |
6.2 吸附表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6.2.1 基本原理 |
6.2.2 计算方法 |
6.2.2.1 吸附势能 |
6.2.2.2 吸附热 |
6.2.3 孔的分类 |
6.2.4 吸附等温线及其分类 |
6.2.5 单分子层吸附与多分子层吸附 |
6.2.6 BET方程与表面积计算 |
6.2.7 总孔容和平均孔径 |
5.2.8 中孔分析及BJH法孔径分布 |
5.2.9 微孔分析和v-t曲线 |
6.2.10 DR法和DA方法 |
6.2.11 密度函数理论(DFT)和Monte Carlo方法 |
6.3 实验 |
6.3.1 空气增重实验 |
6.3.2 吸附测量的制样准备 |
6.3.3 吸附等温线及脱附等温线的测量 |
6.4 块状RF-CRF气凝胶N_2吸附数据分析 |
6.4.1 吸附等温线 |
6.4.2 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平均孔径 |
6.4.3 BJH中孔孔径分布 |
6.4.4 DR微孔分析和DA微孔孔径分布 |
6.4.5 对吸附等温线的DFT拟合分析 |
6.5 RF-CRF气凝胶气凝胶粉末N_2吸附数据分析 |
6.5.1 吸附等温线 |
6.5.2 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平均孔径 |
6.5.3 BJH中孔孔径分布 |
6.5.4 DR微孔分析和DA微孔孔径分布 |
6.5.5 对吸附等温线的DFT拟合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酚醛类气凝胶的氢、氘吸附行为研究 |
7.1 碳的物理吸附 |
7.2 氢吸附的测量方法 |
7.3 热重法氢吸附测量 |
7.4 实验装置的建立和计算方法 |
7.4.1 吸附装置的设计 |
7.4.2 装置的吸附测量原理 |
7.4.3 计算方法的建立 |
7.5 吸附实验 |
7.5.1 77K氢气吸附 |
7.5.2 变温吸附 |
7.5.3 脱附测量 |
7.6 气体吸附量的计算 |
7.7 块状气凝胶氢吸附 |
7.7.1 碳化前后气凝胶氢吸附 |
7.7.2 碳化复合气凝胶与CRF气凝胶氢吸附比较 |
7.7.3 气凝胶氢吸附动力学 |
7.7.4 碳气凝胶吸氢量随温度的变化 |
7.7.5 碳气凝胶材料与活性炭以及碳六十的吸氢量比较 |
7.8 气凝胶粉末的氢吸附 |
7.8.1 RF有机气凝胶粉末的氢吸附 |
7.8.2 CRF有机气凝胶粉末的氢吸附 |
7.9 块状气凝胶材料的氘吸附实验 |
7.9.1 块状气凝胶碳化前后吸氘量比较 |
7.9.2 间苯三酚-甲醛气凝胶碳化前后到吸附量比较 |
7.10 利用比表面仪进行的低温低压氢吸附实验 |
7.10.1 CRF碳气凝胶的氢吸附测量 |
7.10.2 CRF碳气凝胶粉末的氢吸附测量 |
7.10.3 CRF、活性炭AC及掺镍Ni-CRF材料的H2吸附测量 |
7.11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今后工作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环状低聚物含量的测试方法及其对涤纶生产以及后加工和织物染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简述 |
2实验部分 |
2.1材料 |
2.2试剂 |
2.3仪器、器具 |
2.4测试方法 |
2.4.1低聚物含量测定 |
2.4.2 DSC测定 |
2.4.3红外光谱测定 |
2.4.4短纤维含油率测定[3] |
3结果和讨论 |
3.1分析结果 |
3.1.1不同纺丝生产工艺对环状低聚物含量的影响 |
3.1.2环状低聚物含量对纺丝上油工艺的干扰 |
3.2低聚物对纤维纺丝过程、后加工和织物染色的影响 |
3.2.1在纺织加工中三聚物带来的问题 |
3.2.2在纺丝和后处理过程的影响 |
4结论 |
(10)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混合溶剂沉淀聚合等理论研究及原丝制备工艺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AN 基碳纤维的研究现状 |
1.2 PAN 基原丝的生产过程 |
1.2.1 聚丙烯腈纺丝液的制备 |
1.2.2 脱单脱泡 |
1.2.3 初生纤维凝固成型 |
1.2.4 热水牵伸 |
1.2.5. 水洗 |
1.2.6. 油剂 |
1.2.7. 干燥致密化 |
1.2.8. 高温高压饱和水蒸汽牵伸 |
1.2.9. 松弛热定型 |
1.3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合成的研究近况 |
1.3.1 国外研究近况 |
1.3.2 国内研究近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第四统计力学理论在沉淀聚合颗粒尺寸的应用 |
2.1 第四统计力学的简介及颗粒群子的方程式 |
2.2 第四统计力学理论的应用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试剂及仪器 |
3.2 PAN 的合成 |
3.2.1 PAN 均聚物的合成 |
3.2.2 一步法聚丙烯腈基纺丝液的合成 |
3.3 纺丝 |
3.3.1 纺丝液的制备 |
3.3.2 湿法纺丝 |
3.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3.4.1 转化率的测定 |
3.4.2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
3.4.3 红外表征 |
3.4.4 核磁(~(13)C-NMR)表征 |
3.4.5 X 射线衍射光谱(XRD) |
3.4.6 扫描电镜(SEM) |
3.4.7 原丝强度测试 |
3.4.8 落球法测纺丝液粘度 |
3.4.9 纺丝设备及纺丝工艺 |
第四章 超高分子量丙烯腈及其他单体沉淀聚合研究 |
4.1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沉淀过程研究 |
4.1.1 丙烯腈沉淀聚合过程机理的理论探讨 |
4.1.2 超高分子量丙烯腈混合溶剂法沉淀聚合分子量的理论研究 |
4.1.3 沉淀聚合中固液相对于分子量贡献的理论研究 |
4.2 沉淀聚合聚氯乙烯的理论研究 |
4.2.1 低聚合度 PVC 颗粒粒度、颗粒内部结构与分子量及分布关系 |
4.2.2 低聚合度 PVC 颗粒结构与流变性能关系 |
4.3 异相配位活性聚合聚丙烯分子量超宽分布的形成机理 |
4.3.1 研究的概述 |
4.3.2 实验结果 |
4.3.3 分子量分布与加工性能指标熔融指数(MI)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
4.3.4 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溶液流变性能及纺丝工艺研究 |
5.1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纺丝液的制备 |
5.1.1 高分子量 PAN 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
5.1.2 PAN 共聚物的核磁分析 |
5.1.3 剪切时间对于粘度的影响 |
5.1.4 温度以及水含量对于纺丝液粘度的影响 |
5.1.5 固含量对于纺丝液粘度的影响 |
5.2 初生纤维纺丝工艺的研究 |
5.2.1 凝固浴温度对纤维截面形状的影响 |
5.2.2 凝固浴浓度对纤维截面形状的影响 |
5.2.3 负牵伸对初生纤维的影响 |
5.2.4 凝固时间对初生纤维的影响 |
5.2.5 牵伸对于纤维的影响 |
5.2.6 牵伸倍数对于原丝强度影响 |
5.2.7 二次牵伸对于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原丝强度的影响 |
5.2.8 群子理论研究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牵伸与强度的关系 |
5.2.9 聚丙烯腈原丝的性能与各工艺段的关系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四、容量法测定上油浴中油剂浓度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容量法测定上油浴中油剂浓度的试验[J]. 陈顺昌. 人造纤维, 1996(06)
- [2]再生蛋白纤维后处理工艺研究[D]. 张雪丽. 中原工学院, 2015(06)
- [3]姬塬油田硫酸盐垢的解堵和清防技术研究[D]. 秦康. 西安石油大学, 2017(11)
- [4]油砂开采技术室内研究[D]. 张明慧. 大庆石油学院, 2007(02)
- [5]聚丙烯腈纤维纺丝成形机理及工艺相关性研究[D]. 董兴广. 山东大学, 2009(04)
- [6]聚丙烯腈改性及其对原丝组织结构的影响[D]. 刘建军. 山东大学, 2007(03)
- [7]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全明. 吉林大学, 2010(10)
- [8]ICF靶用酚醛类气凝胶的制备及氢、氘吸附应用研究[D]. 王朝阳.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06(04)
- [9]环状低聚物含量的测试方法及其对涤纶生产以及后加工和织物染色的影响[J]. 朱刚,王鸣义,石春红. 合成纤维, 2005(08)
- [10]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混合溶剂沉淀聚合等理论研究及原丝制备工艺的探索[D]. 代永强. 北京化工大学,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