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考你:这些词代表哪些国家?(论文文献综述)
王沛文[1](2020)在《适应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的教学空间环境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未来人格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性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现阶段中国青少年的性教育严重缺失,特别是小学阶段系统的性教育几乎为零。因为缺乏防范性侵知识,不能正确看待理解性行为及两性关系,而导致青少年性侵案件频发、堕胎比例增高等,产生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我国的性教育开展已刻不容缓。但性教育不同于传统知识的讲授,由于课程内容涉及大量敏感词汇,按照传统方式讲授会使人感觉羞涩、难过。缺乏适合性教育开展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空间是导致性教育无法开展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以降低学生在性教育过程中的羞涩程度,提高性教育授课参与度为目的,通过实验等方式,探讨适合小学阶段儿童的性教育教学组织、空间模式及教学空间物理环境。首先对国际颁布的性教育文件和国内的性教育政策进行了整理,分析整理了国内外性教育的理论和空间方面的研究。在总结性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国内现阶段较权威的性教育课程课件进行梳理,整理出课件的主要知识点和课程的羞涩程度,并针对于羞涩内容进行了课程敏感度研究。进而在小学进行性教育授课实验,通过对性教育中儿童情绪反应和行为特征的研究,观察并总结小学阶段儿童在性教育课程中情绪反应和行为特征,提出小学阶段性教育教学空间上存在的问题。接着分别从小学阶段性教育的教学组织及空间模式和教学空间物理环境两个方面,通过在西安地区部分小学进行性教育教学实验,研究适合小学生的性教育教学组织、空间模式(包括人际关系距离和性别区分、班级规模、游戏空间面积等)及教学空间物理环境(包括教学空间色彩环境、教学空间的边界围合程度、教学空间的边界透明度和教学空间的光照环境等)。最后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学阶段的性教育教学空间设计提出相应的策略,归纳了适应不同教学情况的两种性教育教学空间模式。本研究在小学阶段的性教育没有全面展开的情况下,与性教育发展同步或超前,运用环境心理学,探讨适宜的性教育模式与教学环境。研究可推动我国性教育的开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好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可降低儿童羞涩度的性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性教育教学环境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
郑丽莉[2](2020)在《对分课堂模式对初中生生物课参与度影响的实践研究 ——以H中学为例》文中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最初是为改变我国高校课堂的问题而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给初中生物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初中生物理论知识性和实践性较强。除了受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影响,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也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然而很多学生,特别是山区的学生,对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当成记忆性学科进行死记硬背,对学习生物的兴趣较低,课堂参与的主动性不足,生物学科的成绩往往不理想。因此研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粤西北初中生生物课堂参与度的影响很有必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和观察法等方法。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对对分课堂、课堂参与度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以及理论基础进行探讨;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初中生物对分课堂模式教学的具体设计,精选3个案例。实验组进行对分课堂模式授课,对照组进行传统课堂模式授课,实施一个学期,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作业情况、成绩分析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学经验、年龄层次等不同的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初中生物对分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对分课堂模式对学生课堂参与度影响的情况。根据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3个过程,提出提高参与度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3个维度的建议,为初中生物教师提供了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提高初中生生物课参与度的建议参考。结果表明:实施对分课堂教学后(1)学生的期末课堂参与度比学期初的参与度高;对分课堂模式较传统课堂模式学生参与生物课堂积极性提高;(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3)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大提升;(4)改变学生学习方式;(5)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6)促进教师能力的发展。从对分课堂的3个环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3个维度作出建议:建议教师在课堂内容精讲时应重难点要突出,语言要精练;教师要针对性地设置课程讲授内容;可以在引入生物课题的方法多样化,用新颖的题材,或者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进行引入。在课堂形式上根据生物课的内容适当地播放音乐或者讲一些相关的生物有趣实验,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课堂的兴趣等具体建议。
鲍建丽[3](2018)在《《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设计《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路径,评价教学效果,为深化护理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方法:在某高校护理专业本科三年级护生中选取9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一个组为试验组,一个组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改革前,对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调查,确保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教材、师资、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均相同的前提下,进行干预研究。教学改革后,比较两组护生期末理论总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对试验组护生发放《对分课堂教学方法效果评价表》及对实践教学带教老师及部分护生进行质性访谈,评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教学改革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7,P=0.001)。在问卷的3个分维度中,每个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自我管理能力(t=-2.395,P=0.019)、信息能力(t=-2.794,P=0.006)、学习合作能力(t=-2.417,P=0.018)。2.教学改革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2,P=0.004)。在问卷的7个维度中,有5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寻找真理(t=-2.386,P=0.020)、开放思想(t=-2.257,P=0.026)、分析能力(t=-2.644,P=0.010)、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秩和检验z=-2.332,P=0.020)、求知欲(秩和检验z=-2.412,P=0.016);有2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认知成熟度(t=-1.043,P=0.299)、系统化能力(秩和检验z=-0.608,P=0.543)。3.两组护生理论成绩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2,P=0.001)。4.《对分课堂教学方法效果评价表》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该教学方法有较高的满意度评价。5.质性访谈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该教学模式比较满意;实践课带教老师对试验组护生的总体评价要优于对照组。结论:1.研究结果表明在《社区护理学》中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2.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课程的满意度。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使《社区护理学》课堂教学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系统性转变,为护理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
范小洁[4](2021)在《高中“信息安全教学”对分课堂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的信息安全教学也越来越重视。传统讲练模式下的高中信息安全教学效果欠佳,高中学生的信息安全水平整体偏低。师生们都期盼能有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改善信息安全课堂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张学新教授根据自身教学改革实际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从对分课堂在各学段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来看,对分课堂模式基本符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适合信息安全教学内容的特点。因此,本研究尝试通过设计与实施高中信息安全对分课堂教学案例来检验对分课堂应用于高中信息安全教学的效果,探索提高高中生信息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以文献梳理、现状调研、可行性分析、教学案例设计、教学实践与总结评价等六个环节为基本线索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实习所在学校高中生信息安全教学现状调研,论证对分课堂运用于高中信息安全教学的可行性。以实习所在学校高一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立足具体学情,设计开发高中信息安全教学对分课堂教学案例,共设计开发了《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安全风险》、《信息系统安全风险防范的技术和方法》、《合理使用信息系统》、《校园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防范》四个主题的对分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在两个平行班中展开对照实验研究,在实验班进行高中信息安全教学对分课堂教学案例的实践,在对照班则采用传统课堂讲练模式进行教学。最后,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问卷测量等方法,收集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实验发现:实验班的学生信息安全水平整体比对照班的上升幅度明显较高,学生对本研究实践中采用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比较高。实验结果说明,对分课堂对改善高中信息安全教学效果、提高高中生信息安全水平以及课堂教学满意度是有一定帮助的。鉴于此,笔者希望本研究能为高中信息安全教学提供有益参照。
白羽[5](2020)在《“对分课堂”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由此可见,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高中思想政治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关键时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在当前思想政治课堂中,对如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仍是重中之重,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差,实践能力弱,师生互动少。为了突破当前教学困境,有效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在2014年张学新教授基于心理学原理提出了“对分课堂”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强调内化过程,实现了讲授法与讨论法两大范式的有机融合,达到了1+1>2的效果。其形式上是把课堂一分为二,一半时间教师用来讲授,一半时间学生用来讨论,实质上是在讲授和讨论中间加入了内化吸收的过程,也就是把教学化为课堂讲授、内化吸收和课堂讨论三个过程,包含教师精讲、学生独学、小组交流和师生对话四个环节。其核心理念是权责对分,通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分享权力、共担责任,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其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全民、健康的个性发展。对分课堂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诸多高校和中小学迅速推广,得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对分课堂创始于大学,出现时间短,涉及的学科不够完整,特别是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较少。因此,在思想政治课中进行对分课堂的应用研究十分必要,可以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以下将从三个部分对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作简要介绍:第一部分,对“对分课堂”相关内容概述。首先,是“对分课堂”的基本内容,从它的涵义、分类、特点以及所体现的中庸思维来简要说明;其次是提出“对分课堂”教学原则,分别是面向全体学生原则,知识生成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和建构主义原则;最后,将“对分课堂”分别与传统课堂和自主课堂进行比较,展示“对分课堂”的优越性和适用性。第二部分,对“对分课堂”在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现实意义做具体说明。具体从三个方面分析现实意义:一是迎合了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从符合新课程标准,践行新教育理念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育核心素养方面说明;二是激发了思想政治课堂活力,包括打破课堂教学困境,提升教学效果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三是引发学生在学习层面自我提升,包括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培养批判思维。第三部分,对“对分课堂”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实践研究。本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应用。从整体上提供运用原则的建议,主要包括三个原则,分别是:精讲留白的讲授原则、权责对分的教学原则和简明分层的评价原则。在掌握了应用原则的基础上,将“对分课堂”应用到思想政治课中,包括三个流程,分别是:课堂讲授(教师引导,精讲留白);内化吸收(独立学习,完成作业);课堂讨论(小组交流,师生对话),并辅之以教学课例阐述如何将“对分课堂”应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因此,为了更好的改变教学生态环境,转变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师生在平等、和谐、积极的学习气氛中互相提升、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有必要探索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王丽媛[6](2020)在《基于对分课堂的高中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标志着信息技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新课标要求培养具有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有信息社会责任的公民,无疑也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较难满足新课标的需求,本文提出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分课堂核心理念是把课堂的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和操作。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创新思维等均起到有效作用,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学生使用。论文首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实施对分课堂的可行性。然后,给出了采用对分课堂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将其实际用于牡丹江某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实践中。最后通过观察实验前后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变化,分析对分课堂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成效和影响。结果表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符合新课标要求。
郭娅[7](2021)在《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H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社会发展明确要求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能力。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以立德树人、正确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培养历史学科素养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和教材编撰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严苛的标准。高效的课堂教学要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创互动交流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学习能力,顺利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自身从教经历中反思和大胆创新,首创了具有国内本土特色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分课堂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研究甚少,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凡的教学意义。首先,概述对分课堂概念和相关理论。它是教师讲授一部分时间,学生讨论一部分时间,中间穿插学生自主消化吸收的时间,形成“讲授+内化吸收+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探究其理论基础,并阐述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教育理念、特点和应用范围。其次,针对笔者实习学校——六盘水市第H中学的高中历史课堂进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法,深入分析本校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便于更有效地引入对分课堂教学做准备。再次,将对分课堂模式与历史核心素养相结合进行教学实践。阐述设计原则,并进行课例教学实践,通过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和作业反馈来分析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后,分析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困境,针对困境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从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两个层面分析教学困境和改善策略,包括: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考核制度、课前宣传、明确精讲内容、增强自主能力和建立赏罚制度。
徐婷[8](2019)在《初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分课堂是中国原创的教学模式之一,其内容是将课堂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部分,在教师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内化吸收机制,通过调整传统的课堂流程,将教师精讲和学生讨论分配在两个课时,把学生的独立学习放置在两节课中间,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内化吸收。对分课堂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诸多高校和中小学迅速推广,得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对分课堂创始于大学,出现时间短,研究尚处于初期,或是实践研究缺乏连贯性和持续性,或是涉及的学科不够完整,特别是初中历史课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在初中历史课中进行对分课堂的应用研究十分必要。在结合前人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对分课堂的概念和理论依据,研读其操作方法,分析近年来国内提出的新的教学方式与对分课堂的异同;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通过设计初中历史课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案,展示实施过程、评价和分析实施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环节少,结构简单,运用简便、灵活,易于操作,在初中历史课中应用具有可行性。对分课堂中的精讲知识框架与重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知识留白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问题意识;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敢于质疑,互帮互助的平台。同时,这一教学模式也促进了教师转变角色,变为“导演助理”,推动教师开拓新的教学思路,提升知识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分课堂的教学实践应充分注意以下问题:讲授和留白难度过大会影响学生内化吸收;隔堂对分将知识内化和作业留在课后,学生缺少监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讨论时间安排不合理会影响讨论效果等。为此,教师操作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充分考虑学情;督促学生独立完成笔记、作业和“亮考帮”,强化学生知识内化能力;控制好讨论环节的时间、随时倾听和掌握学生讨论状况,及时答疑解难。在西北地区DW中学的初中历史课中使用对分课堂,使学生在初学历史课之时便有意识地树立独学意识、问题意识,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对分课堂也有助于节省有限的教学资源,对推进西北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大有助益。
刘颍[9](2019)在《《21世纪报》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如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许多学者和英语教师一直以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应该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来扩充他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些资源包括:报纸、杂志、有声媒体和电脑等。另外,教师应该放弃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本文笔者在认知心理学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将《21世纪报》应用到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成绩。本研究主要探讨和解决了以下四个问题:1)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2)如何将《21世纪报》有效地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3)将《21世纪报》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何影响?4)将《21世纪报》应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有何影响?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秦皇岛市某县一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此次研究发现高中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学生的自我评价普遍不高;2)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3)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阅读材料有限,阅读习惯不好;4)虽然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有必要,但是没有真正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此次行动研究历时四个月,采用阅读测试、问卷、访谈的研究工具搜集研究数据,分析了实施报刊的自主课外阅读后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阅读成绩的变化,此次行动研究发现:第一、与行动研究前相比,对英语学习有兴趣的学生人数增加了20%,学生制定计划后能够执行计划的人数增加了38.8%,学习环境有待于改善,可见,将《21世纪报》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阅读测试成绩的后测比前测的平均分上涨了4.58分,P=0.000<0.05,存在显着性差异;进步人数占总人数的66%,由此可以说明将《21世纪报》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
张媛媛[10](2020)在《对分课堂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当堂对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培养数字化人才的重要性。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虽然轰轰烈烈地进行,却也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学习效果不佳等等。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不少新的教学模式正在被推广,对分课堂就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种。对分课堂是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根据教育改革和国内学生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一经提出,得到许多高校的积极响应,在部分中小学也有所应用,但是对分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当堂对分形式为例尝试将对分课堂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和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尝试和参考。本研究以实验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在内化理论、建构主义以及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依托对分课堂,通过以当堂对分形式为例设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方案,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达到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性和学习效果的目的,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质量。在实验中,实验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班则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结束后再次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成绩进行测量,以验证将对分课堂模式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性。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三部分:1.梳理有关对分课堂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通过阅读已有相关文献,得到关于对分课堂和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现状,界定“对分课堂”和“支架作业”的概念,并阐述相关支撑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2.对分课堂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设计。通过在分课堂模式下信息技术教学的设计原则指导下,以当堂对分形式为例将对分课堂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相整合设计,设计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将对分课堂应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效果验证。基于对分课堂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完成之后,将其应用到实际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效果验证时,借助不相等前后测准实验,实验对象选择的是S省J市某一初中初一年级两个水平相当的班级,实验班使用对分课堂模式的信息技术教学,对照班采用基于常规教学模式的教学。试验后采用量表和问卷,收集并且统计、分析和比较数据,验证已构建教学设计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对激发学生兴趣,改善学习效果是否具备有效性。1.通过对分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上的实施,对分课堂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改善学生对于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2.通过对分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上的实施,在帮助学生踊跃参加教学活动和学习满意度方面是有效的,显着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使学生学习效果得到一定改善。
二、考考你:这些词代表哪些国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考你:这些词代表哪些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1)适应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的教学空间环境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 |
1.1.2 社会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性教育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性教育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关于性教育空间的建设及研究 |
1.3.1 性教育博物馆 |
1.3.2 韩国性教育空间上的启示 |
1.3.3 适应性教育的空间设计研究现状 |
1.4 我国性教育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
1.4.1 我国性教育现状 |
1.4.2 性教育的特殊性 |
1.4.3 学校缺少性教育教育空间 |
1.4.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1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界定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目标 |
1.5.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其可行性分析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6.3 可行性分析 |
1.7 研究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7.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2 性教育相关概念界定和儿童心理行为 |
2.1 性和性教育 |
2.1.1 关于“性”的概念研究 |
2.1.2 性教育的内涵 |
2.1.3 中国性教育发展历史 |
2.1.4 性教育的阶段和内容 |
2.2 儿童性教育的相关概念 |
2.2.1 青少年儿童的定义 |
2.2.2 儿童性教育和全面性教育 |
2.2.3 全面性教育的内容 |
2.3 儿童心理健康和“协同教育”理念 |
2.3.1 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与儿童性教育 |
2.3.2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和“协同教育”理念 |
2.4 心理驱动下儿童在空间中的行为与引导 |
2.4.1 人的情绪能力 |
2.4.2 心理驱动引发儿童的行为 |
2.4.3 儿童对于建筑空间的认知 |
2.4.4 儿童在建筑空间中的行为特征 |
2.4.5 儿童在教学空间中的行为引导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性教育课程的小学教学环境现状调查 |
3.1 国内性教育课程分析 |
3.1.1 小学性教育课件内容和《国际性教育指导纲要》对比研究 |
3.1.2 小学性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组成对比研究 |
3.1.3 小学阶段性教育课程空间模式研究 |
3.2 性教育课件的性敏感度调查研究 |
3.2.1 对社会和学校问卷调查 |
3.2.2 学生对于性教育课程羞涩表现 |
3.2.3 小学中性教育课程实验调查结果 |
3.2.4 现有性教育课件羞涩程度分类 |
3.3 性教育教学与现有教学空间的矛盾 |
3.3.1 学生在性教育课程中课堂参与表现 |
3.3.2 小学性教育教学空间中教学组织及空间模式问题 |
3.3.3 小学性教育教学中教学空间物理环境问题 |
3.3.4 小学教学空间在性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适应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的教学组织及空间模式实验研究 |
4.1 适应性教育教学空间的人际关系距离与性别区分 |
4.1.1 性教育课程中人际距离关系的影响 |
4.1.2 性教育课程中性别的影响 |
4.1.3 小学阶段性教育课程人际距离与性别实验 |
4.2 适应游戏教学的性教育教学班级规模 |
4.2.1 游戏可提高性教育授课教学的参与度 |
4.2.2 游戏与讲授结合模式课程参与人数研究 |
4.2.3 性教育课件时长与班级规模的研究 |
4.3 适应性教育教学的游戏空间设计 |
4.3.1 性教育游戏的空间需求 |
4.3.2 自由活动式游戏空间 |
4.3.3 活动空间与展示空间结合 |
4.3.4 围坐组团式空间 |
4.3.5 小组讨论空间、展示与分享空间结合 |
4.3.6 固定座位游戏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5 适应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的教学空间物理环境实验研究 |
5.1 适应性教育教学空间的色彩环境研究 |
5.1.1 色彩联想实验原理 |
5.1.2 色彩联想实验色彩选择 |
5.1.3 色彩联想实验 |
5.1.4 性教育空间色彩环境验证实验 |
5.2 适应性教育教学空间的边界围合程度研究 |
5.2.1 空间边界围合程度影响 |
5.2.2 小学阶段性教育课程空间边界围合程度实验 |
5.3 适应性教育教学空间的边界透明度研究 |
5.3.1 空间边界透明度影响 |
5.3.2 小学阶段性教育课程空间边界透明度实验 |
5.4 适应性教育教学空间的光照环境研究 |
5.4.1 光照强度对心理舒适度影响 |
5.4.2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调研 |
5.4.3 小学阶段性教育教学空间光照环境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适应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的教学空间模式及其设计研究 |
6.1 性教育教学组织模式及空间设计 |
6.1.1 人际关系距离与性别组合 |
6.1.2 班级规模控制 |
6.1.3 适宜班级规模下座位布局与面积 |
6.1.4 适宜游戏空间面积 |
6.1.5 适宜性教育的教学空间模型 |
6.2 性教育教学空间物理环境设计 |
6.2.1 色彩环境设计 |
6.2.2 空间边界围合程度设计 |
6.2.3 空间边界透明度设计 |
6.2.4 光照环境设计 |
6.3 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教学空间模式 |
6.3.1 共享游戏空间与单元授课空间组合模式 |
6.3.2 运用性教育隔板改造传统教学空间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论文主要工作 |
7.1.2 论文结论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对分课堂模式对初中生生物课参与度影响的实践研究 ——以H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
1.1.2 生物新课标要求 |
1.1.3 H县初中生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对分课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课堂参与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分课堂 |
2.1.2 学生参与 |
2.1.3 课堂参与度 |
2.2 “对分课堂”理论基础 |
2.2.1 认知主义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人本主义理论 |
2.2.4 行为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初中生物“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
3.1 初中生物“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
3.1.1 教学内容设计 |
3.1.2 教学过程设计 |
3.2 初中生物“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
3.2.1 实施原则 |
3.2.2 实施对象 |
3.2.3 实施计划 |
3.2.4 教学模式的介绍和动员 |
3.2.5 初中生物对分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
第四章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调查 |
4.1 调查设计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 |
4.1.3 测量工具 |
4.2 调查实施 |
4.2.1 问卷的信度检验 |
4.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4.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2.4 问卷实施安排 |
4.3 调查分析 |
4.3.1 课堂观察分析 |
4.3.2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4.3.3 教师、学生访谈分析 |
4.3.4 作业情况分析 |
4.3.5 学业成绩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对分课堂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
5.1.2 对分课堂模式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5.1.3 对分课堂模式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
5.1.4 对分课堂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
5.1.5 对分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5.1.6 对分课堂模式促进教师能力的发展 |
5.2 建议 |
5.2.1 对分课堂模式提升初中生生物课堂参与度的建议 |
5.2.2 从完善对分课堂考核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生物课堂参与的建议 |
5.2.3 其他方式提高学生生物课堂参与的建议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初中生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师生访谈提纲 |
附录 2 “对分课堂”模式下提高初中生生物课堂参与度的调查问卷 |
附录 3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4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5 学生作业实拍 |
附录 6 讨论环节师生发言记录 1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 9 县统考检测试题 |
附录 10 初中生物对分课堂案例集(节选)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教研成果及教研项目 |
攻读硕士期间的教研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的教研项目 |
(3)《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立题背景 |
2 研究现状 |
2.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2.2 社区护理学教学现状 |
3 研究目的 |
4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概述及理论基础 |
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
1.1 产生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3 .实施步骤 |
2 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 自主学习理论 |
2.4 交往教学论 |
第二部分 《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
1 《社区护理学》课程分析 |
1.1 课程简介 |
1.2 教材分析 |
1.3 学情分析 |
2 《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素 |
2.1 学习目标设计 |
2.2 学习内容设计 |
2.3 学习策略设计 |
2.4 学习过程设计 |
2.5 学习评价设计 |
3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实施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设计 |
3.5 实施过程 |
3.6 评价指标 |
3.7 统计学方法 |
3.8 质量控制 |
3.9 伦理要求 |
3.10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两组护生基线资料比较 |
2 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
2.1 组间对照 |
2.2 自身对照 |
3 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
3.1 组间对照 |
3.2 自身对照 |
4 两组护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
5 教学改革后,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 |
6 教学改革后,试验组护生自评结果 |
7 访谈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2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形成 |
3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
4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成绩 |
5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课程的满意度 |
结语 |
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3 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高中“信息安全教学”对分课堂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高中信息安全教学的研究 |
1.3.2 关于对分课堂的研究 |
1.3.3 关于对分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信息安全教学 |
2.1.2 高中信息安全教学 |
2.1.3 对分课堂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2 “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3 对分课堂运用于高中信息安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3.1 新课标对高中“信息安全教学”的要求 |
3.2 高中“信息安全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 访谈提纲与调查问卷设计 |
3.2.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3.2.3 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 对分课堂运用于高中信息安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4 高中“信息安全教学”对分课堂的教学设计 |
4.1 高中“信息安全教学”对分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 |
4.1.1 前端分析 |
4.1.2 教学目标的制定 |
4.1.3 学习评价标准与方法 |
4.1.4 PAD教学策略的制定 |
4.1.5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
4.1.6 教学评价设计 |
4.2 高中“信息安全教学”对分课堂的教学设计方案 |
4.2.1 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安全风险 |
4.2.2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防范的技术和方法 |
4.2.3 合理使用信息系统 |
4.2.4 校园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防范 |
5 高中“信息安全教学”对分课堂模式与传统讲练模式的对比实验研究 |
5.1 准备阶段 |
5.1.1 实验假设的提出 |
5.1.2 确定相关变量 |
5.1.3 选择实验对象 |
5.1.4 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
5.2 实施阶段 |
5.2.1 实验前测的实施 |
5.2.2 教学过程的实施情况 |
5.2.3 实验后测的实施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实验前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的信息安全水平差异分析 |
5.3.2 实验前后对照班学生信息安全水平差异分析 |
5.3.3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信息安全水平差异分析 |
5.3.4 实验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信息安全水平差异分析 |
5.3.5 传统讲练模式与对分课堂模式的教学满意度对比分析 |
5.3.6 实验结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信息安全教学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高中生信息安全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高中生信息安全水平量表 |
附录四 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五 信息技术课程个人“亮考帮”作业纸 |
附录六 对分课堂小组活动记录表 |
附录七 对分课堂教学满意度访谈提纲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对分课堂”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对分课堂”相关内容概述 |
(一)“对分课堂”基本内容 |
1.“对分课堂”涵义 |
2.“对分课堂”分类 |
3.“对分课堂”特点 |
4.“对分课堂”中庸思维 |
(二)“对分课堂”教学原则 |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
2.知识生成性原则 |
3.过程性原则 |
4.建构主义原则 |
(三)“对分课堂”与其他课堂的异同 |
1.“对分课堂”与传统式课堂的比较 |
2.“对分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比较 |
二、“对分课堂”在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
(一)迎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 |
1.符合新课程标准,践行新教育理念 |
2.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育核心素养 |
(二)激发思想政治课堂活力 |
1.打破课堂教学困境,提升教学效果 |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 |
(三)引发学生学习层面的自我提升 |
1.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
2.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培养批判思维 |
三、“对分课堂”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实践 |
(一)“对分课堂”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原则 |
1.精讲留白的讲授原则 |
2.权责对分的教学原则 |
3.简明分层的评价原则 |
(二)“对分课堂”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实施流程 |
1.课堂讲授:教师引导,精讲留白 |
2.内化吸收:独立学习,完成作业 |
3.课堂讨论:小组交流,师生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基于对分课堂的高中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对分课堂的理论研究 |
1.2.2 对分课堂的实践研究 |
1.2.3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之处及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3.3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对分课堂 |
2.2 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
2.3 对分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理论 |
2.3.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4 对分课堂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中信息技术对分课堂教学设计 |
3.1 实践前准备 |
3.2 当堂对分 |
3.3 隔堂对分 |
3.4 “亮考帮”作业纸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分课堂实践应用研究 |
4.1 教学分析 |
4.2 教学设计案例 |
4.2.1 当堂对分——《初识C++语言》 |
4.2.2 隔堂对分——《分支语句》 |
4.3 课后反思设计 |
4.3.1 学生“亮考帮”作业展示 |
4.3.2 教师课后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教学效果分析 |
5.1 调查问卷分析 |
5.2 访谈结果分析 |
5.3 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H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二)多元教学模式的影响 |
(三)推进课堂教学变革 |
(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困境 |
二、研究现状 |
(一)多元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
(二)对分课堂的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教学实践意义 |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概述 |
一、对分课堂的概念和核心理念 |
(一)对分课堂的概念 |
(二)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 |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对分课堂的学习理论基础 |
(二)对分课堂的教学理论基础 |
三、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 |
(一)走向自我教育的历史学习 |
(二)基于渐进自主的历史教育 |
四、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特点 |
(一)讲授和讨论时间的适时分配 |
(二)教师与学生分担教与学职责 |
(三)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
五、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 |
第二章 六盘水市第H中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
一、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
(一)课堂观察分析 |
(二)教师访谈分析 |
(三)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
二、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预习效果不理想 |
(二)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
(三)课堂缺少交流互动 |
(四)自主学习和思考时间有限 |
三、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第三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课例设计与实施 |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设计 |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 |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 |
(三)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 |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课例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材分析 |
(三)学情分析 |
(四)教学思路 |
(五)实施计划 |
(六)教学实施过程 |
第四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评价 |
一、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课堂观察分析 |
三、学生访谈分析 |
四、作业情况分析 |
五、教学效果分析 |
(一)免预习,减教学负担 |
(二)精讲授,提学习效率 |
(三)自主学,助消化吸收 |
(四)分组论,检独学成果 |
(五)共交流,促师生互动 |
(六)培养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
第五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困境和策略 |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困境 |
(一)学校管理层面 |
(二)课堂教学层面 |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善策略 |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高效率教学方式 |
(二)完善考核制度,制定多元化绩效指标 |
(三)加强对分宣传,充分考察学情 |
(四)明确精讲内容,丰富导入形式 |
(五)适量布置任务,强化自主能力 |
(六)建立奖赏制度,维护课堂纪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
附录 II |
附录 III |
附录 IV |
附录 V |
附录 VI |
致谢 |
(8)初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一)对于相关概念的研究 |
(二)对于应用价值的研究 |
(三)对于应用效果的研究 |
(四)对于实施建议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节 对分课堂的相关理论 |
一、对分课堂的基本概念 |
二、对分课堂的理论依据 |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
三、对分课堂的操作方法 |
(一)课前准备 |
(二)课堂讲授 |
(三)课后学习 |
(四)课堂讨论 |
(五)成绩考核 |
四、对分课堂与相近教学模式的对比 |
(一)相近教学模式介绍 |
(二)理念对比 |
第二节 初中历史对分课堂的设计实施——以甘肃省民勤县DW中学的实践教学为例 |
一、实施对象 |
二、实施计划 |
三、实施内容 |
(一)实施准备 |
(二)实施案例 |
第三节 初中历史对分课堂的应用效果评价 |
一、问卷调查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
(二)问卷调查的对象 |
(三)问卷调查的内容 |
(四)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
(五)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二、学生访谈分析 |
(一)访谈准备 |
(二)访谈结果 |
三、教师评课分析 |
(一)课堂情况评价 |
(二)教学效果评价 |
第四节 对分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应用的总结反思 |
一、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 |
(一)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
(二)知识精讲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
(三)审视自我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
(四)生生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
(五)提高效率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
二、问题与实施建议 |
(一)对分课堂在实施中的问题 |
(二)对分课堂的实施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21世纪报》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认知心理学理论 |
2.1.2 自主学习理论 |
2.2 英语报刊阅读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内关于英语报刊阅读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外关于英语报刊阅读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及数据收集 |
3.2.1 问卷 |
3.2.2 访谈 |
3.2.3 阅读能力测试卷 |
3.3 行动研究实施过程 |
3.3.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3.3.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4.1 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将《21世纪报》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
4.2.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2.2 访谈结果分析 |
4.3 将《21世纪报》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 |
4.3.1 前测结果分析 |
4.3.2 后测结果分析 |
4.3.3 前测和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主要研究结果 |
5.2 研究启示 |
5.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行动研究前测试卷 |
附录五 行动研究后测试卷 |
致谢 |
(10)对分课堂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当堂对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分课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信息技术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对分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对分课堂的基本概念 |
2.1.2 支架作业的基本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内化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人本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对分课堂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中的理论分析 |
3.1 对分课堂基本形式分析 |
3.2 对分课堂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
3.2.1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分析 |
3.2.2 对分课堂教育理念分析 |
3.2.3 应用对分课堂的必要性分析 |
3.3 对分课堂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的适合性分析 |
3.3.1 对分课堂的适合性分析 |
3.3.2 以当堂对分为例的适合性分析 |
3.4 对分课堂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
3.4.1 对分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
3.4.2 以当堂对分为例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对分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教学设计 |
4.1 教学设计原则 |
4.1.1 目标与动机原则 |
4.1.2 支架原则 |
4.1.3 应用性原则 |
4.1.4 协作性原则 |
4.2 对分课堂与信息技术教学相整合设计 |
4.2.1 当堂对分形式的具体分析 |
4.2.2 信息技术课程特点 |
4.2.3 当堂对分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设计 |
4.3 对分课堂下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
4.3.1 教学设计前期分析 |
4.3.2 对分课堂下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设计 |
4.3.3 对分课堂下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 |
4.3.4 对分课堂下信息技术教学流程的设计 |
4.3.5 对分课堂下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设计 |
4.3.6 对分课堂下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设计 |
4.4 对分课堂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
4.4.1 教学目标的设计 |
4.4.2 对分作业的设计 |
4.4.3 教学流程的设计 |
4.4.4 教学评价及反思的设计 |
第五章 对分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实验 |
5.1 实验的设计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对象 |
5.1.3 实验变量与研究假设 |
5.1.4 实验测量工具 |
5.1.5 实验模式与实验流程设计 |
5.2 教学实验的实施 |
5.2.1 实验前测的实施 |
5.2.2 教学实验过程及案例分析和反思 |
5.2.3 实验后测的实施 |
5.2.4 访谈的实施 |
第六章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结论 |
6.1 实验前测分析 |
6.1.1 学习兴趣量表前测数据分析 |
6.1.2 信息技术成绩前测数据分析 |
6.2 实验后测分析 |
6.2.1 学习兴趣量表数据分析 |
6.2.2 学习成绩数据分析 |
6.3 学生满意度分析 |
6.4 教师访谈分析 |
6.5 结果讨论与结论 |
6.5.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5.2 实验结论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 |
7.1.1 研究主要工作 |
7.1.2 研究成果总结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四、考考你:这些词代表哪些国家?(论文参考文献)
- [1]适应小学阶段“性教育”活动的教学空间环境模式研究[D]. 王沛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对分课堂模式对初中生生物课参与度影响的实践研究 ——以H中学为例[D]. 郑丽莉. 广州大学, 2020(02)
- [3]《社区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鲍建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高中“信息安全教学”对分课堂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 范小洁.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5]“对分课堂”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 白羽.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基于对分课堂的高中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 王丽媛.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7]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H中学为例[D]. 郭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8]初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 徐婷. 天水师范学院, 2019(08)
- [9]《21世纪报》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D]. 刘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10]对分课堂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当堂对分为例[D]. 张媛媛.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