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诱变剂的植物细胞微核生物监测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郭盘盘[1](2016)在《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修复及微核技术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复合菌肥对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的烟株及受其污染植烟土壤的修复作用,通过对烟株生理指标(保护酶、MDA含量、活性氧含量及清除率、抗氧化率、光合特性、荧光参数、NR和INV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DNA和RNA含量等),烟株不同部位(茎尖、上部叶、根尖)的解剖结构,植烟土壤的生理生态特性(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等),烟株的抑制率、生物量和农艺性状,烟株的化学成分含量等进行了修复研究,并利用微核技术对各处理的植烟土壤进行了检测分析,旨在探讨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植烟土壤和烟株的降解效果,筛选出最佳的复合菌肥。试验结果如下:1、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生理特性的修复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的烟株在处理后期叶片SOD、APX及CAT等保护酶活性比正常烟株分别降低28.21%,31.07%和64.24%,脂膜过氧化反应导致MDA含量升高212.88%;在20d时三种复合菌肥处理烟株叶片中SOD活性分别比受害升高13.13%、18.49%和23.11%,APX活性分别比受害升高9.76%、14.84和24.84%,CAT活性分别比受害升高11.37%、32.42%和57.55%,MDA含量分别比受害降低11.37%、32.42%和57.55%。根系酶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与叶片保护趋势一致。各处理效果依次为T0>T4>T3>T2>T1。在处理20d,与正常对照比较,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叶片(?)·OH和H2O2含量分别升高166.74%、198.55%和170.39%,而O2-·和·OH清除率则下降44.50%、60.62%,抗氧化率下降40.47%;三种复合菌肥修复后烟株叶片(?)含量分别减少11.92%、18.02%和34.83%,(?)清除率分别增加51.53%、51.17%和60.17%;·OH含量分别减少12.11%、28.98%和36.15%,·OH清除率分别增加47.60%、64.22%和98.43%;H2O2含量分别减少11.83%、26.39%和51.27%;抗氧化率分别增加21.67%、34.18%和50.16%;根系中活性氧含量均明显高于叶片,但活性氧清除率和抗氧化率低于地上部分,说明根系对二氯喹啉酸更为敏感。三种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活性氧含量、清除率及抗氧化率的整体修复效果表现为:T4>T3>T2。与正常对照比,二氯喹啉酸危害的烟株地上部分和根系GSH含量、GST活性和ALS活性均有显着下降,经过三种复合菌肥修复20d,与受害对照叶片相比,GSH含量分别增加16.43%、48.44%和70.96%,GST活性分别增加27.72%、40.55%和82.02%,ALS活性分别增加45.42%、33.02%和70.09%,根系中这三项解毒指标变化趋势与叶片基本一致。用复合菌肥处理对GSH含量修复效果为:T4>T3>T2。受害烟株的NR和Inv活性降低,复合菌肥处理后,NR活性明显高于受害对照。在20d时,用复合菌肥T2、T3及T4处理烟叶NR活性分别比受害对照提高了13.1%、16.6%和19.1%,Inv活性分别比受害对照升高了12.08%,23.17%和38.54%,表明复合菌肥能明显提高受害烟叶中C、N关键酶活性,烟株根系中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叶片基本一致,以T4处理修复效果最佳。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与正常烟株相比可溶性蛋白质、核酸、RNA和DNA含量显着下降。经复合菌肥处理20d,与受害处理比较,T2、T3和T4处理烟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42.42%、48.35%和68.73%,核酸含量增加13.87%、18.68%和23.35%,RNA含量分别比受害烟叶增加了10.49%、14.10%和17.51%,DNA含量分别增加了24.14%、32.62%和41.10%,根系可溶性蛋白质、核酸、RNA和DNA含量变化趋势与叶片一致。修复效果均以T4最好。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烟叶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Fv/Fm、ΦPSII及q P下降,且都达到显着水平,NPQ显着增加;施加复合菌肥修复的处理与受害烟叶相比,Fv/Fm、ΦPSII及q P都升高,NPQ下降,表现为T4>T3>T2,以T4处理修复效果达到显着水平。受害烟叶与正常烟叶相比,叶绿素含量、Pn、TR、Gs和Ci均显着下降,复合菌肥处理能显着修复受害烟株的光合性能,修复效果为T4>T3>T2。2、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根际土壤生理生态的修复与正常土壤相比,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的根际土壤的的PH、电导率、饱和导水率、有机质含量在处理后期分别下降7.33%、6.63%、7.97%和48.13%,土壤容重增加3.42%。由于复合菌肥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及丰富有机质,施用复合菌肥修复后电导率、饱和导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显着增加,甚至高于正常对照,土壤容重显着降低;其中以T4处理效果最佳。与正常对照比较,受害处理土壤中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显着减少,蔗糖转化酶、脲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降低35.45%、64.35%、54.88%、60.12%和45.00%,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量碳、氮分别降低50.76%、26.32%、58.40%、49.88%和57.23%,复合菌肥修复后,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显着提高,其中土壤微生物数量显着高于正常对照,说明复合菌肥施用为土壤带来大量的菌群,通过在土壤中生存繁殖等代谢活动促进了土壤中二氯喹啉酸的降解,使土壤酶的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提高。三种菌肥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作用整体效果为T4>T3>T2。3、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解剖结构的修复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各处解剖结构,与正常对照相比,受害烟株的茎尖的直径和纵切面积最小,上部叶表皮厚度、叶片厚度最大,根部横截面积、中柱面积、皮层厚度、表皮厚度均小于正常烟株。复合菌肥修复后,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表明复合菌肥对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的烟株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受害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通过临时切片观察可知,烟株受二氯喹啉酸危害后,与正常对照相比,烟叶表皮细胞大小不一、下表皮气孔数量减少,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均显着下降,不同菌肥处理后烟叶表皮细胞大小、形状得到恢复,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增加,效果显着,并且以T4处理效果最好。4、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生长的修复二氯喹啉酸对烟株叶长、叶宽、株高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三种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的烟株叶长和叶宽的修复20d时达显着效果(0.05水平),30d达极显着效果(0.01水平);对株高的修复10d达达显着效果(0.05水平),20d达极显着效果(0.01水平);在30 d时,各处理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均为T0>T4>T3>T2>T1;根冠比变化同鲜重和干重的变化一致;在处理30d,受害烟株与正常烟株的农艺性状比较,株高和茎围等显着降低,叶宽和叶长表现出明显抑制效应;用复合菌肥修复后,30d时对叶长修复达显着效果(0.05水平),10d时对叶宽的修复达极显着效果(0.01水平),30d时对株高的修复达极显着效果(0.01水平)。表明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草生长发育有显着改善作用,其中T4处理对受害烟草生长的修复效果最明显。5、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打顶后烟株农艺性状、根系活力及化学成分含量的修复打顶后,与正常对照相比,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的生物量各项指标显着降低,株高降低了40.74%,TAAR/m2与AAAR/m2显着降低;用复合菌肥处理的均高于受害对照,根冠比与受害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18.86%、16.70%和22.95%,株高增加了37.5%、49.29%、66.67%,正常叶片数也分别提高到11.33,13和15.33,根系活力均有显着提高,以T4增幅最大。打顶后复合菌肥对烟株生物量、农艺性状和根系活力综合表现为T4>T3>T2。受害对照的总糖、还原糖及钾与正常对照相比显着降低,总氮、烟碱和氯离子含量显着增加,还原糖/总糖含量显着低于正常对照,总氮/烟碱含量显着高于正常烟株;施入复合菌肥后,总糖、还原糖、钾离子显着上升,氮、烟碱和氯离子含量显着降低,化学成分趋于协调,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三种复合菌肥修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总糖、还原糖含量的表现为T4>T3>T2,总氮和烟碱含量表现为T4>T3>T2,氯离子含量表现为T4>T3>T2;钾离子含量表现为T4>T3>T2,还原糖/总糖呈现出T4>T3>T2,总氮/烟碱含量表现为T4>T3>T2,综合评判以T4处理的修复效果最佳。6、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复合菌肥对植烟土壤中二氯喹啉酸降解的影响通过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各处理植烟土壤浸提液检测结果表明,随处理天数的增加,土壤中残留除草剂的危害程度逐渐下降。处理20d,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的植烟土壤浸提液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比正常对照增加261.27%,细胞分裂指数降低64.00%,生物量降低54.17%,污染指数为4.24,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与受害对照相比,T2、T3、T4修复的土壤浸提液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分别降低27.97%、53.18%和65.67%,分裂指数分别升高38.89%、88.89%和138.89%,生物量增加44.84%、60.87%和95.38%,污染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T4修复后污染程度为基本无污染。通过对土壤浸提液培养的蚕豆的根和芽SOD、CAT、APX等保护酶活性、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分析,处理时间越短的土壤,其对蚕豆根、芽的保护酶伤害越大,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越高,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影响逐渐降低,根系受害程度高于芽。在对处理后20天的土样检测中,用复合菌肥修复后,蚕豆根、芽保护酶活性含量显着上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着下降。综合表现为:T4>T3>T2。
杨铭,张利红,杨丽,李鹭,吴丽芳[2](2013)在《铅胁迫对蚕豆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蚕豆在铅胁迫下的微核变化、染色体畸变类型。结果显示,在铅胁迫下,细胞中微核率与浓度呈正比,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多核出现的比例和不同分裂期细胞的微核也随即增加;细胞分裂指数与浓度呈反比,染色体畸变类型随浓度的升高也较丰富,染色体断片、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染色体多极分布、染色体黏连、染色体解旋不正常和染色体加倍等类型在铅胁迫下均清楚观察到,此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铅对植物细胞的毒害效应。
潘丽波[3](2013)在《某地区水环境遗传毒性监测和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某区域内水环境样品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umu的监测,探索开展水环境遗传毒性及其致癌风险的评价,为流域环境污染及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项目规定的行政区域内,沿境内主要河流选择若干乡镇,自上游开始沿河采集地表水样和地下水样,选择远离河流,且癌症死亡率低的乡镇为对照。2011年在9个乡镇共采集地表水样7个,地下水样41个;2012年在同一行政区选择7个乡镇,自上游开始沿河采集7个地表水样、44个浅层地下水样和7个深层地下水样:每个水样采样量为2L,使用HLB固相萃取柱浓缩水样,丙酮洗脱,DMSO定容至50微升,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胞质分裂阻断法)检测水样的微核千分率(MN%o),并计算PI值,评价水质污染程度;采用SOS/umu试验测试水样导致的β-半乳糖活性酶生成量,并计算遗传毒性强度R值、TEQ4-NQO值及致癌风险水平。[主要结果]研究取得的具体成果如下:(1)2011年研究地区地表水环境样品的微核率(MN‰)为22.3‰±2.81‰,污染指数值(PI)为4.36±0.41,总体水质为重度污染;沿岸浅层地下水的MN‰为9.6‰±3.56‰,PI值为2.04±0.33,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近岸浅层地下水的MN%o和PI值为11.9‰±2.74‰和2.63±0.13,分别是远岸浅层地下水的1.46倍和1.45倍。(2)2012年研究地区地表水样品的MN‰为19.3‰±1.98‰,PI值为4.01±0.41,地表水总体为重度污染;浅层地下水的MN‰为9.‰±2.43‰,PI值为2.01±0.59,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深层地下水的MN‰为4.4‰±0.45‰,PI值为1.21±0.32,基本无污染。近岸浅层地下水的MN‰为9.8‰±2.45‰,是远岸浅层地下水的1.25倍,是深层地下水的2.28倍;PI值为2.23±0.36,是远岸浅层地下水的1.30倍,是深层地下水的1.84倍。(3)在不加体外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umu检测结果显示,2011年研究地区地表水样品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值(IU值)为367.08±93.89,R值为2.69±0.69,结果显示为阳性效应;浅层地下水的IU值为243.24±61.97,R值为1.52±0.40,结果显示阴性效应,其中测试结果为阳性的样本量约占总样本量的20%。近岸浅层地下水的IU值为262.55±107.07,是远岸(202.45±46.12)的1.3倍;R值为1.81±0.51,是远岸(1.32±0.30)的1.4倍。(4)umu监测而结果还显示,地表水样品的TEQ4-NQO值为0.410±0.185,浅层地下水的TEQ4-NQO值为0.054±0.033;近岸浅层地下水TEQ4-HQO值的为0.049±0.036;是远岸浅层地下水(0.025±0.023)的2倍。地表水样品的致癌风险水平为3.62E-06±1.32E-06,浅层地下水的为3.99E-07±3.93E-07;近岸浅层地下水的致癌风险为3.54E-07±1.28E-07,远岸浅层地下水的为2.50E-07±1.04E-07,近岸浅层地下水的致癌风险水平是远岸的1.4倍。(5)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umu的监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2011年浅层地下水的PI值与R值相关性系数为0.855,2012年为0.87。2011年浅层地下水的PI值与TEQ4-NQO值相关性系数为0.938。[结论]研究区域内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略高于国内文献报道的水平。地表水的遗传毒性和致癌风险水平大于浅层地下水,远大于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的遗传毒性和致癌风险水平随着距离河岸的距离增大呈递减趋势;研究地区的水环境的致癌风险在安全的范围内,但是水质应引起关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胞质阻断分裂法)与SOS/umu试验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如果在近期开展该地区水环境遗传毒性监测,为增加可操作性可考虑只选择SOS/umu试验。
董轶茹[4](2010)在《焦化废水对植物的毒性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钢铁生产的快速增长,我国焦化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焦化废水的大量排放,尤其是非达标排放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典型的焦炭生产中,每吨焦炭的生产要排放0.4-0.9m3废水,平均按0.65m3/t计算,山西省全年要排放焦化废水5187万m3,占全省废水排放负荷总额的30%。焦化废水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种类繁多、成份复杂,特别是一些剧毒和致癌物质更是危害极大。其中以氰化物和酚类为主,其次有吡啶、多环芳烃、硫化物、氨及焦油等。虽然酚化物本身无致癌性,但其具有明显的促癌作用,并能使细胞蛋白质变性,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氰化物和硫氰化物,通过反应可以转化为致死毒物HCN;氨及焦油中有很多是致癌物或生物活性物质;废水中一些多环芳烃和杂环化合物会使水生生物中毒甚至死亡,若灌溉农田会使作物减产或枯死,而人饮用被其污染的水或食用含这些毒物的鱼类和农作物,则会引起慢性中毒。焦化废水导致的土壤污染也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而且这些污染物通过作物的吸收、残留及食物链最后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国内外对焦化废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近年来,研究人员在传统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工艺基础上,结合新的废水处理技术又发展出多种新方法如多相光催化氧化、TiO2光催化氧化、光合细菌等,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驯化处理焦化废水的优势菌种和运用质粒在微生物体内植入DNA等遗传物质培养特殊菌种。但焦化废水生物毒理学效应的研究鲜见报道。焦化废水含有多种有毒、有害、致畸、致癌的污染物,其综合毒性是加强还是拮抗,其致毒机理仍待研究。因此,本研究拟进行焦化废水理化性质CODCr的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植物检测系统,以北方常见植物物种(玉米、蚕豆、大麦)为研究材料,以水培进行焦化废水进出水溶液的染毒,观察不同浓度焦化废水进出液处理组与对照组种子萌发率、萌根数、根重和芽重等的影响,并对植物幼苗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它们的有丝分裂情况和遗传信息的完整性,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探讨焦化废水对植物生长(以根长,芽长和干重为指标)和细胞超微结构(染色体变异和微核)特征的影响,来研究焦化废水的环境毒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其意义在于:(1)从环境毒理学的角度为焦化废水对植物的毒理效应提供实验依据,并探索其作用机制;(2)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品系对焦化废水的毒性反应,探索焦化废水胁迫下植物中敏感种系和耐受种系;(3)初步建立焦化废水的植物监测系统,弥补传统的化学和物理监测方法在环境毒理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空白,并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4)为从生物毒效应方面进行污染物的环境评价提供一个新的理念。本研究首先对焦化废水进出水溶液的pH值、悬浮物、氨氮、挥发酚、CODCr、BOD5、总氰化物、硫化物、石油类和流量等一些表征工业污水水质的主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焦化废水原水中CODCr、BOD5、挥发酚、硫化物和氰化物等指标非常高,经生化处理站处理后,这些污染物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去除,虽明显下降,但除pH值和挥发酚等个别指标外,其余指标均未达标,而且远远超过了国家相关排放标准。由于焦化废水是含有多种复合污染物,且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和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污染物,给焦化废水的生化处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焦化废水出水溶液生化处理后焦化废水的生物毒性如何,其出水会对生物体造成何种危害成为本研究关注的重点。在毒理学实验中,本研究以大麦和玉米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焦化废水进出水溶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焦化废水可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大麦和玉米种子的萌发,但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随着染毒浓度的升高,处理组种子萌发率下降,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也随之增大。同时发现,焦化废水进出水还可抑制大麦和玉米种子的萌根数,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处理组和对照组间的萌根数差异越来越大,表现出对浓度和时间的双重依赖性。实验结果提示,焦化废水中除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外,还含有一些能被植物利用的营养元素,因此在低浓度下几乎对植物无胁迫作用:种子新根的萌生对污染物的敏感性比种子萌发的敏感性低,更容易适应恶劣环境,并通过利用有利因素来获得生存,种子萌发可以作为一个监测指标来检测污染物毒性的大小,为环境监测提供一些生物方面的实验依据。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探讨焦化废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焦化废水进出水溶液对植物的生物毒效应差异,本课题又用不同浓度的焦化废水进水溶液和出水溶液对大麦和蚕豆幼苗进行了染毒处理,并观察染毒后大麦幼苗和蚕豆幼苗地根长、芽长和根重、芽重等生长指标,研究了焦化废水进出水溶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焦化废水进出水溶液对大麦和蚕豆种子幼苗的生长整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但在低浓度时抑制作用不明显,甚至可促进植物(尤其是大麦)的生长;(2)焦化废水进出水溶液对两种植物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的双重依赖性,即随着浓度增高其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作用时间越长,抑制效应越明显;(3)不同植物对焦化废水进出水溶液的耐受限度不同,即焦化废水进出水溶液暴露后所表现出的最高促进浓度或最低抑制浓度不同,同一作用浓度下出现明显抑制的暴露时间也不同;(4)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焦化废水毒性的敏感性也不同,一般而言,根部的敏感性大于地上部分;(5)CODCr值较为接近时,焦化废水进水溶液比出水溶液对植物的毒性作用小,可能是由于进水溶液中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从而抵消了其毒性作用,而出水中基本上只存在一些对植物有害的毒性物质。另外,本课题通过对焦化废水染毒后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情况、染色体损伤情况进行镜检观察探讨了焦化废水的遗传毒性,结果发现,焦化废水进出水溶液可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诱导植物根尖细胞的核固缩、核碎解、染色体断裂、后期粘连、染色体桥等,破坏染色体的结构和遗传稳定性,同时大大增加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双核率等,以上结果表明,焦化废水不仅具有生长抑制毒效应,且是DNA分子的断裂剂,这说明焦化废水可通过影响植物细胞遗传信息的完整性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总之,焦化废水是一种复合型环境污染物,因此其毒理学机制与单一污染物有很大区别。本研究利用不同的植物监测系统考察了焦化废水进出水的生物生长毒效应和遗传毒效应,从而得知焦化废水污染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即便经过生化处理其毒效应仍然存在,因此应该进一步严格出水排放标准,并在标准设定的同时考虑其生物毒效应。还发现,不同植物对同种污染物或同种废水的敏感程度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对待测污染物或污水的敏感度也不同,因此,在相同的实验条件和染毒条件下,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品系对同种焦化废水的毒性反应,探索焦化废水胁迫下植物中敏感种系和耐受种系,可为焦化废水的植物灌溉或生物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可为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这将成为环境科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在废水的环境毒理学研究方面的一个突破点和创新点。
王婧[5](2010)在《丹参活性化合物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丹酚酸A、丹酚酸B及原儿茶醛为丹参活性化合物,可通过自身的强抗氧化活性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本文研究了丹酚酸A、丹酚酸B及原儿茶醛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探究其抗突变活性,为丹参活性化合物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建立了适于蚕豆根尖细胞的改良彗星实验,应用改良彗星实验研究丹酚酸A、丹酚酸B及原儿茶醛(11000μg·mL-1)对蚕豆根尖细胞DNA损伤的影响,以及它们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100μg·mL-1)的拮抗作用;应用微核实验研究丹酚酸A、丹酚酸B及原儿茶醛(11000μg·mL-1)单独染毒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影响,研究丹酚酸A、丹酚酸B及原儿茶醛(11000μg·mL-1)与CP之间不同染毒秩序(方法Ⅰ:同时加入丹参活性化合物和CP;方法Ⅱ:先加入丹参活性化合物,后加入CP;方法Ⅲ:先加入CP,后加入丹参活性化合物)对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探讨其抗诱变机制;以微核实验研究丹酚酸A、丹酚酸B、原儿茶醛与100μg·mL-1Cr(Ⅵ)联合染毒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改良彗星实验效果稳定。(2)彗星实验证明:丹酚酸A(5500μg·mL-1)、丹酚酸B(1500μg·mL-1)与原儿茶醛(51000μg·mL-1)对蚕豆根尖细胞DNA无损伤;丹酚酸A、丹酚酸B(11000μg·mL-1),原儿茶醛(51000μg·mL-1)能够有效抑制CP的诱变作用。(3)微核实验证明:丹酚酸A、丹酚酸B、原儿茶醛(11000μg·mL-1)无致突变作用;它们在各种机制下都能够抑制CP诱导细胞形成微核,促进细胞分裂,减少畸变染色体;丹酚酸A(100μg·mL-1)、丹酚酸B(50μg·mL-1)、原儿茶醛(1000μg·mL-1)的抗突变活性最强。(4)丹酚酸A、丹酚酸B及原儿茶醛能够有效抑制Cr(Ⅵ)的诱变活性;它们抗突变活性大小为丹酚酸B>丹酚酸A>原儿茶醛。通过蚕豆根尖细胞彗星实验、微核实验可以初步进行化合物的安全评价:丹酚酸A、丹酚酸B及原儿茶醛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无致突变性;可以推测化合物作用机制:丹参活性化合物通过其抗氧化活性可以直接使诱变剂失活,也可以抵抗诱变剂诱变作用,而且能够修复遗传损伤,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此外,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丹参在防治突变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马军[6](2009)在《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硝基苯的遗传毒性》文中提出本研究以蚕豆(Vicia faba L.)为实验材料,以不同浓度的硝基苯(5 mg/L,10 mg/L,25 mg/L,50 mg/L,100 mg/L)进行胁迫处理,探索硝基苯胁迫对蚕豆种子发芽、初生根生长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利用蚕豆根尖微核实验、染色体畸变实验和有丝分裂指数实验,检测了硝基苯对蚕豆的遗传毒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硝基苯胁迫对蚕豆种子发芽、初生根生长的影响低浓度的硝基苯在蚕豆萌发的初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蚕豆种子发芽和初生根生长均受到了抑制,随着硝基苯胁迫浓度的增大,受抑制的程度也加重。2硝基苯胁迫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硝基苯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当硝基苯胁迫浓度为10mg/L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着(P<0.05),当硝基苯浓度25mg/L时,微核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3硝基苯胁迫对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随着硝基苯胁迫浓度的升高,细胞中产生染色体畸变的频率逐渐上升,硝基苯胁迫浓度为5mg/L时,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硝基苯胁迫浓度50mg/L时,染色体畸变率达到最高值8.88‰。4硝基苯胁迫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当硝基苯胁迫浓度为5-50mg/L时,蚕豆根尖细胞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逐渐升高,当硝基苯胁迫浓度达到100 mg/L时,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受到抑制。5抗氧化剂维生素C对硝基苯毒性的拮抗作用10mg/L维生素C能有效抑制硝基苯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产生,降低膜脂的过氧化程度和超氧阴离子水平。表明硝基苯对蚕豆的毒性可能是活性氧自由基引起的。
李夏[7](2007)在《寒兰离体化学诱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秋水仙素(colchicines)、咖啡碱(caffein)、5-溴尿嘧啶(5-BU)、马来酰肼(MH)、亚硫酸钠(Na2SO3)为化学诱变剂,以寒兰(Cymbidium kanran Makino)原球茎为材料进行离体化学诱变研究,探讨这7种化学诱变剂对寒兰原球茎生长、增殖和分化的效应,筛选适宜的诱变浓度和时间,以形态学方法鉴定再生植株的表型变异,以细胞学方法观察化学诱变剂对寒兰根尖细胞核的影响,并分析诱变后的再生植株在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ISSR-PCR扩增体系对化学诱变剂造成的寒兰遗传物质的改变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各化学诱变剂对寒兰原球茎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或时间的延长,原球茎的褐变率和死亡率升高,褐变率始终小于死亡率。2.各化学诱变剂对寒兰原球茎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或时间的延长,原球茎的死亡率升高。增殖率和绝对生长速度的变化与处理浓度和时间之间并非简单的相关关系。3.通过对各处理结果的分析,计算了7种诱变剂对寒兰原球茎的半致死量,它与浓度和时间都有关系,可作为寒兰离体化学诱变的参考剂量。4.再生植株在表型上均有一定的变异,主要以叶色变黄为主。其中EMS和秋水仙素处理后原球茎的再生植株表型变异显着,但是表型变异再生植株的比率并不高。5.各化学诱变剂都能在细胞学水平对寒兰根尖细胞核造成明显改变,主要有畸形核、微核、多核、核破裂、核质浓缩、染色体畸变(加倍、滞后、缺失)等现象。6.再生植株可溶性糖含量较正常植株有不同程度的升高;EMS、DES、秋水仙素和Na2SO3处理后的原球茎再生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高,咖啡碱、5-BU、马来酰肼处理后的原球茎再生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7.再生植株的可溶性蛋白质图谱、超氧物歧化酶同工酶酶谱、酯酶同工酶酶谱、过氧化氢酶同工酶酶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较正常植株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存在条带的减少和增加现象。8.再生植株和正常植株之间的基因组ISSR扩增图谱条带均有差异性,其中EMS、DES、5-BU诱变处理后再生植株的基因组扩增条带差异性较其他诱变剂的明显。
郑相宇,张太平,刘志强,潘伟斌[8](2004)在《水体污染物“三致”效应的生物监测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大量且多种多样化学物质进入到水环境中 ,使得水体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传统分析技术与综合指标不能客观、及时反映水的这种特性。而短期生物试验以其具有快速的、综合的响应水中这方面变化的特点 ,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应用。本文主要论述与评价“三致”物作用机理以及几种常用短期生物试验 (Ames试验、微核试验、非程序DNA合成、SOS显色试验、姊妹单体交换测定、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并分类评述了可用于此领域的生物材料的来源、特性 ,便于同类科研工作参考
高雪,胡婧,金毅[9](2004)在《EDTA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变作用》文中指出为探讨EDTA对高等植物细胞的诱变作用 ,以及验证EDTA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 ,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的EDTA处理蚕豆根尖细胞 ,进行微核试验 ,并以Pb(NO3 ) 2 作为阳性对照 ,以无离子水作为阴性对照 ,发现EDTA能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有明显增加。由此证明EDTA对高等植物细胞有一定的诱变作用
张莉,王友保[10](2002)在《环境致突变物的蚕豆细胞微核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的应用,多种工业废物的大量排放,使生命物体的生境条件发生改变,对生物的遗传进化效应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使得具有一套高灵敏度、操作技术简单的测试系统来监视环境致突变物的诱变活性及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遗传危害显得甚为重要。真核类生物细胞微核测试技术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微核(MCN)是真核类生物细胞经辐射或化学诱变剂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游离于主核之外的异常结构,和中期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一样,微核率的大小和用药的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同时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之间相关非常显着。因此可以用简便的微核计数法代替繁杂的中期畸变染色体计数法来分析外界影响因素的致突变活性及其强度。
二、诱变剂的植物细胞微核生物监测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诱变剂的植物细胞微核生物监测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修复及微核技术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2、引言 |
3、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2.1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生理特性的修复 |
3.2.2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土壤生理生态的修复试验 |
3.2.3 烟株解剖结构和气孔数量的观察试验 |
3.2.4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生长及化学成分含量的修复试验 |
3.2.5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复合菌肥对植烟土壤中残留二氯喹啉酸降解影响的试验 |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3.1 烟株生理指标的测定 |
3.3.2 解剖结构和气孔的观察测定 |
3.3.3 土壤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 |
3.3.4 烟株生长和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 |
3.3.5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复合菌肥对土壤中残留二氯喹啉酸降解效果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生理特性的修复 |
4.1.1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防御酶活性及MDA含量的修复 |
4.1.2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活性氧和抗氧化率的修复 |
4.1.3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解毒指标的修复 |
4.1.4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硝酸还原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的修复 |
4.1.5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蛋白质及核酸含量的修复 |
4.1.6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修复 |
4.1.7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光合特性的修复 |
4.2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根际土壤生理生态的修复 |
4.2.1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根际土壤物理特性的修复 |
4.2.2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根际土壤酶活性的修复 |
4.2.3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量碳、氮的修复 |
4.3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解剖结构的修复 |
4.3.1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茎尖解剖结构的修复 |
4.3.2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上部叶片解剖结构的修复 |
4.3.3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根尖解剖结构的修复 |
4.3.4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上部叶片下表皮气孔数量的修复 |
4.4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生长的修复 |
4.4.1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抑制率的修复 |
4.4.2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生物量的修复 |
4.4.3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农艺性状的修复 |
4.5 复合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打顶后生长和化学成分含量的修复 |
4.5.1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打顶后生物量的修复 |
4.5.2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打顶后农艺性状的修复 |
4.5.3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根系活力的修复 |
4.5.4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打顶后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修复 |
4.6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复合菌肥对植烟土壤中残留二氯喹啉酸降解的影响 |
4.6.1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形态观察 |
4.6.2 蚕豆根尖细胞MCN检测复合菌肥对植烟土壤中残留二氯喹啉酸降解的影响 |
4.6.3 蚕豆根尖细胞PI检测复合菌肥对植烟土壤中残留二氯喹啉酸降解的影响 |
4.6.4 蚕豆根尖细胞MI检测复合菌肥对植烟土壤中残留二氯喹啉酸的降解的影响 |
4.6.5 蚕豆生物量检测复合菌肥对植烟土壤中残留二氯喹啉酸降解的影响 |
4.6.6 蚕豆SOD活性检测复合菌肥对植烟土壤中残留二氯喹啉酸的降解影响 |
4.6.7 蚕豆CAT活性检测复合菌肥对植烟土壤中残留二氯喹啉酸的降解影响 |
4.6.8 蚕豆APX活性检测复合菌肥对植烟土壤中残留二氯喹啉酸降解的影响 |
4.6.9 蚕豆MDA含量检测复合菌肥对植烟土壤中残留二氯喹啉酸降解的影响 |
4.6.10 蚕豆相对电导率检测复合菌肥对植烟土壤中残留二氯喹啉酸降解的影响 |
5.结论与讨论 |
5.1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氧及脂膜氧化水平的修复 |
5.2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生长特性的修复 |
5.3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性能的修复 |
5.4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根际土壤生理生态的修复 |
5.5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解剖结构的修复 |
5.6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生长及化学成分含量的修复 |
5.7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复合菌肥对烟草根际土壤中残留二氯喹啉酸的降解效果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2)铅胁迫对蚕豆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蚕豆的培养 |
1.3 材料固定 |
1.4 解离、染色和镜检 |
1.5 观察和计数 |
1.6 照相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铅胁迫对蚕豆根尖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铅胁迫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铅胁迫对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
2.4 不同浓度铅胁迫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 |
3 讨论 |
(3)某地区水环境遗传毒性监测和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遗传毒性检测技术概况 |
1.1.1 遗传毒性检测技术发展史简介 |
1.1.2 遗传毒性检测技术的优点和应用 |
1.2 基因突变试验 |
1.2.1 Ames试验 |
1.2.2 SOS/umu试验 |
1.2.3 TK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简介 |
1.2.4 转基因哺乳动物突变试验 |
1.3 检测DNA损伤 |
1.3.1 彗星试验 |
1.3.2 UDS试验(Unscheduled DNA Synthesis) |
1.4 染色体损伤试验 |
1.4.1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sister-chromatid exchange,SCE) |
1.4.2 染色体畸变试验(chromosome aberration,CA) |
1.4.3 微核试验(Micronucleus)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环境的遗传毒性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 |
2.1 研究地区选择和采样点布设 |
2.1.1 研究地区选择 |
2.1.2 采样点位的布设 |
2.2 水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 |
2.2.1 样品的采集 |
2.2.2 水样的前处理 |
2.3 检测方法 |
2.3.1 试剂和仪器 |
2.3.2 操作步骤 |
2.4 微核判断与计数 |
2.4.1 微核判断 |
2.4.2 微核计数与统计分析方法 |
2.4.3 质量控制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测试质量分析 |
2.5.2 微核实验结果(2011年) |
2.5.3 微核试验结果(2012年) |
2.5.4 2011年和2012年微核检测结果对比 |
2.5.5 近岸浅层地下水和远岸浅层地下水的微核率及PI值对比 |
2.6 讨论 |
第三章 水环境遗传毒性监测-SOS/umu试验 |
3.1 研究地区选择和采样点布设 |
3.2 水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 |
3.3 检测方法 |
3.3.1 试剂和仪器 |
3.3.2 质量控制 |
3.3.3 SOS/umu试验的检测方法 |
3.4 数据统计方法 |
3.4.1 用下式计算β-半乳糖甘酶诱导活性(IU值) |
3.4.2 浅层地下水的致癌风险计算方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2011年水样的IU值及R值结果 |
3.5.2 2011年水环境样品的4-NQO等当量毒性 |
3.5.3 近岸浅层地下水和远岸浅层地下水的4-NQO等当量值 |
3.5.4 2011年水环境样品的致癌风险 |
3.5.5 2011年浅层地下水R值与致癌风险的比较 |
3.6 微核试验结果与SOS/umu试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3.6.1 2011和2012年浅层地下水微核PI值与R值的对比 |
3.6.2 2011年浅层地下水PI值与TEQ_(4-NQO)值的相关性分析 |
3.6.3 2012年浅层地下水PI值与TEQ_(4-NQO)值的相关性分析 |
3.7 讨论 |
3.7.1 umu试验与其他文献比较 |
3.7.2 umu结果讨论 |
3.7.3 微核试验结果和umu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讨论 |
3.8 研究的局限性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焦化废水对植物的毒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水污染及焦化废水有毒有害物质毒性分析 |
1.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
1.1.2 焦化废水的来源、水质分析及处理现状 |
1.1.3 焦化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毒性分析 |
1.2 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1 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 |
1.2.2 植物检测系统 |
1.2.3 遗传毒理学检测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课题创新点 |
1.4.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研究的具体实验设计方案及流程 |
1.4.3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焦化废水理化特征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第3章 焦化废水对大麦和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种子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焦化废水对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2 焦化废水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4章 焦化废水对大麦和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种子 |
4.2.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焦化废水进水对植物幼根生长的影响 |
4.3.2 焦化废水进水对植物幼芽生长的影响 |
4.3.3 焦化废水出水对植物幼根生长的影响 |
4.3.4 焦化废水出水对植物幼芽生长的影响 |
4.3.5 焦化废水进出水的毒性对比实验 |
4.4 讨论 |
第5章 焦化废水对大麦和蚕豆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物种子 |
5.2.2 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焦化废水进水溶液对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
5.3.2 焦化废水进水溶液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
5.3.3 焦化废水出水溶液对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
5.3.4 焦化废水出水溶液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6章 焦化废水对大麦和蚕豆细胞的遗传损伤作用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植物种子 |
6.2.2 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焦化废水进出水溶液诱发大麦根尖细胞遗传损伤 |
6.3.2 焦化废水进出水溶液诱发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损伤 |
6.3.3 焦化废水进出水溶液对蚕豆和大麦根尖不同分裂阶段细胞的遗传损伤 |
6.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5)丹参活性化合物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丹参活性化合物简介 |
1.1.1 丹酚酸 A |
1.1.2 丹酚酸 B |
1.1.3 原儿茶醛 |
1.2 彗星实验的研究进展 |
1.2.1 彗星实验发展史 |
1.2.2 彗星实验方法简介 |
1.2.3 彗星实验的应用 |
1.2.4 彗星实验特点 |
1.3 微核实验的研究进展 |
1.3.1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发展史 |
1.3.2 微核形成因素及机理的研究 |
1.3.3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的应用 |
1.3.4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特点 |
1.4 选题意义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蚕豆根尖细胞彗星实验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试剂配制 |
2.1.3 实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蚕豆根尖细胞核的提取 |
2.2.2 电泳胶片制作 |
2.2.3 裂解条件优化 |
2.2.4 解旋条件优化 |
2.2.5 电泳条件优化 |
2.2.6 中和 |
2.2.7 银染条件优化 |
2.2.8 镜检与数据处理 |
2.2.9 CP 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电泳胶片制作 |
2.3.2 裂解时间的确定 |
2.3.3 解旋时间的确定 |
2.3.4 电泳条件的确定 |
2.3.5 银染 |
2.3.6 CP 对蚕豆根尖细胞 DNA 损伤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实验条件对彗星实验结果的影响 |
2.4.2 银染法的效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丹参活性化合物对蚕豆根尖细胞 DNA 损伤影响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3.1.3 主要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催芽与蚕豆根尖细胞核的提取 |
3.2.2 制片过程 |
3.2.3 裂解、解旋、电泳、中和、染色 |
3.2.4 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丹酚酸 A 对蚕豆根尖细胞 DNA 损伤的影响 |
3.3.2 丹酚酸 B 对蚕豆根尖细胞 DNA 损伤的影响 |
3.3.3 原儿茶醛对蚕豆根尖细胞 DNA 损伤的影响 |
3.3.4 丹酚酸 A 对 CP 诱导蚕豆根尖细胞 DNA 损伤的影响 |
3.3.5 丹酚酸 B 对 CP 诱导蚕豆根尖细胞 DNA 损伤的影响 |
3.3.6 原儿茶醛对 CP 诱导蚕豆根尖细胞 DNA 损伤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评价丹酚酸 A、丹酚酸 B、原儿茶醛对蚕豆根尖细胞 DNA 损伤的影响 |
3.4.2 评价丹酚酸 A、丹酚酸 B、原儿茶醛对 CP 诱导细胞 DNA 损伤的影响 |
3.4.3 丹酚酸 A、丹酚酸 B、原儿茶醛抗 CP 诱变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丹参活性化合物的抗突变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主要实验试剂 |
4.1.3 主要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催芽 |
4.2.2 染毒处理 |
4.2.3 固定、水解、压片 |
4.2.4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的观察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丹酚酸 A 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
4.3.2 丹酚酸 A 对 CP 诱导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
4.3.2.1 丹酚酸 A 对 CP 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MNR)的影响 |
4.3.2.2 丹酚酸 A 对 CP 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的影响 |
4.3.2.3 丹酚酸 A 对 CP 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CAR)的影响 |
4.3.3 丹酚酸 B 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
4.3.4 丹酚酸 B 抗 CP 诱导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
4.3.4.1 丹酚酸 B 对 CP 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MNR)的影响 |
4.3.4.2 丹酚酸 B 对 CP 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的影响 |
4.3.4.3 丹酚酸 B 对 CP 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CAR)的影响 |
4.3.5 原儿茶醛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
4.3.6 原儿茶醛对 CP 诱导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
4.3.6.1 原儿茶醛对 CP 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MNR)的影响 |
4.3.6.2 原儿茶醛对 CP 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的影响 |
4.3.6.3 原儿茶醛对 CP 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CAR)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评价丹酚酸 A、丹酚酸 B、原儿茶醛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
4.4.2 评价丹酚酸 A、丹酚酸 B、原儿茶醛对 CP 诱导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
4.4.3 丹酚酸 A、丹酚酸 B、原儿茶醛抗 CP 诱变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丹参活性化合物抗金属离子诱变作用的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与实验试剂 |
5.1.2 主要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染毒处理 |
5.2.2 根尖制片 |
5.2.3 统计学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丹酚酸 A 与 Cr(Ⅵ)联合染毒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
5.3.2 丹酚酸 B 与 Cr(Ⅵ)联合染毒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
5.3.3 原儿茶醛与 Cr(Ⅵ)联合染毒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丹酚酸 A、丹酚酸 B、原儿茶醛抗 Cr(Ⅵ)诱变机制 |
5.4.2 丹酚酸 A、丹酚酸 B、原儿茶醛抗 Cr(Ⅵ)诱变活性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硝基苯的遗传毒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硝基苯对生物体毒理学的研究概述 |
1.1.1 硝基苯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 |
1.1.2 硝基苯对人体的毒理学研究 |
1.1.3 硝基苯对动物的毒害作用研究 |
1.1.4 硝基苯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研究 |
1.1.5 硝基苯对植物的毒害作用研究 |
1.2 遗传毒理学研究概述 |
1.3 微核与微核试验技术的研究概述 |
1.3.1 微核与微核的形成过程 |
1.3.2 微核试验技术的发展 |
1.3.3 植物微核实验技术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4.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硝基苯对蚕豆种子萌发、初生根生长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溶液配制 |
2.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5 实验分组 |
2.2.6 实验方法 |
2.2.7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硝基苯胁迫对蚕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2 硝基苯胁迫对蚕豆初生根生长的影响 |
2.3.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硝基苯胁迫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溶液配制 |
3.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5 实验分组 |
3.2.6 实验方法 |
3.2.7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硝基苯胁迫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3.3.2 硝基苯胁迫浓度与微核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硝基苯胁迫对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溶液配制 |
4.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5 实验分组 |
4.2.6 实验方法 |
4.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硝基苯对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
4.3.2 硝基苯对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效应分析 |
4.3.3 硝基苯胁迫浓度与染色体畸变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
4.3.4 环磷酰胺和硝基苯遗传毒性作用机制的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硝基苯胁迫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物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溶液配制 |
5.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5 实验分组 |
5.2.6 实验方法 |
5.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硝基苯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 |
5.3.2 硝基苯胁迫对蚕豆根尖的细胞毒性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抗氧化剂维生素C 对硝基苯毒性的拮抗作用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植物材料 |
6.2.2 主要试剂 |
6.2.3 溶液配制 |
6.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5 实验分组 |
6.2.6 实验方法 |
6.2.7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抗氧化剂(Vc)对硝基苯遗传毒性效应的影响 |
6.3.2 硝基苯胁迫对蚕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
6.3.3 维生素C 和硝基苯联合作用对蚕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图版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寒兰离体化学诱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组织培养是保护兰花种质资源的有效手段 |
1.2 人工诱变是获得兰花新品种的技术措施 |
1.2.1 诱变育种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
1.2.1.1 自发突变给人工诱变育种引发的思路 |
1.2.1.2 人工诱变育种的产生和发展 |
1.2.1.3 人工诱变的原理 |
1.3 诱变技术与植物组织培养结合的方式 |
1.3.1 诱变与茎尖培养结合 |
1.3.2 诱变与单倍体育种技术结合 |
1.3.3 诱变结合其它器官外植体及愈伤组织培养结合 |
1.4 诱变技术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在兰花育种中的应用 |
1.5 诱变与植物组织培养结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1.6 突变的筛选 |
1.6.1 形态学和细胞学方法 |
1.6.2 生理生化方法 |
1.6.3 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
1.7 存在的问题 |
1.8 展望 |
1.8.1 新复合育种思路 |
1.8.2 多倍体育种 |
1.8.3 嵌合体的利用 |
1.8.4 兰花试管成花技术的应用 |
1.8.5 拓宽辐射源和诱变剂的使用范围 |
1.9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9.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2 主要研究内容 |
1.9.2.1 化学诱变剂对寒兰原球茎生长、增殖和分化影响 |
1.9.2.2 化学诱变剂对寒兰根尖细胞核的影响 |
1.9.2.3 化学诱变剂对寒兰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9.2.4 化学诱变剂对寒兰遗传物质的影响 |
第2章 寒兰原球茎的化学诱变及再生植株的形态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实验材料 |
2.1.1.2 化学诱变剂 |
2.1.1.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2.1.2 方法 |
2.1.2.1 寒兰原球茎的诱导 |
2.1.2.2 化学诱变处理 |
2.1.2.3 处理材料的培养和观察 |
2.1.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化学诱变剂对原球茎生长的影响 |
2.2.2 化学诱变剂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
2.2.3 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
2.2.4 对再生植株的形态学观察 |
2.2.4.1 EMS |
2.2.4.2 DES |
2.2.4.3 秋水仙素 |
2.2.4.4 咖啡碱、5-BU、马来酰肼、亚硫酸钠 |
2.3 分析 |
第3章 化学诱变剂对寒兰根尖细胞核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正常根尖的染色体数和细胞核形态 |
3.2.2 化学诱变剂对寒兰根尖细胞核的影响 |
3.2.2.1 EMS对寒兰根尖细胞核的影响 |
3.2.2.2 DES对寒兰根尖细胞核的影响 |
3.2.2.3 秋水仙素对寒兰根尖细胞核的影响 |
3.2.2.4 咖啡碱对寒兰根尖细胞核的影响 |
3.2.2.5 5-BU对寒兰根尖细胞核的影响 |
3.2.2.6 马来酰肼对寒兰根尖细胞核的影响 |
3.2.2.7 Na2SO3对寒兰根尖细胞核的影响 |
3.3 分析 |
第4章 化学诱变剂对寒兰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2.1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4.1.2.2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4.1.2.3 SDS-PAGE不连续电泳 |
4.1.2.4 同工酶电泳 |
4.2 结果 |
4.2.1 化学诱变剂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2.2 化学诱变剂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2.3 化学诱变剂对寒兰可溶性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4.2.4 化学诱变剂对寒兰同工酶的影响 |
4.2.4.1 超氧化物岐化酶同工酶(SOD)酶谱 |
4.2.4.2 酯酶同工酶(EST)酶谱 |
4.2.4.3 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MDH)酶谱 |
4.2.4.4 过氧化氢酶同工酶(CAT)酶谱 |
4.2.4.5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酶谱 |
4.3 分析 |
第5章 化学诱变剂对寒兰遗传物质影响的ISSR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剂和设备 |
5.1.3 试剂配置 |
5.1.4 方法 |
5.1.4.1 材料DNA的提取 |
5.1.4.2 ISSR分子标记PCR扩增 |
5.2 结果 |
5.3 分析 |
第6章 讨论 |
6.1 讨论 |
6.1.1 染色体畸变 |
6.1.2 点突变 |
6.1.2.1 EMS和DES |
6.1.2.2 咖啡碱、5-溴尿嘧啶、马来酰肼 |
6.1.2.3 亚硫酸钠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复合诱变手段 |
7.2.2.缩短营养生长期 |
7.2.3 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Ⅰ |
图版Ⅱ |
(8)水体污染物“三致”效应的生物监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三致”物作用机理及其监测 |
2.1 “三致”物作用机理 |
2.2 “三致"效应的生物监测 |
3 几种常用“三致”效应生物监测短期试验的原理与评价 |
3.1 细菌回复突变与Ames试验 |
3.2 微核技术 |
3.2.1 蚕豆根尖微核试验 |
3.2.2 紫露草微核试验 |
3.3 姊妹单体交换测定技术 |
3.4 非程序DNA合成技术 |
3.5 SOS显色技术与SOS显色试验 |
3.6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
4 用于“三致”效应生物监测的材料与来源分析 |
5 结 语 |
(9)EDTA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变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诱变剂配制 |
1.2.2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诱变剂的植物细胞微核生物监测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烟株修复及微核技术检测研究[D]. 郭盘盘.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6)
- [2]铅胁迫对蚕豆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的研究[J]. 杨铭,张利红,杨丽,李鹭,吴丽芳. 宁夏农林科技, 2013(09)
- [3]某地区水环境遗传毒性监测和风险评估[D]. 潘丽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3(01)
- [4]焦化废水对植物的毒性作用研究[D]. 董轶茹. 山西大学, 2010(11)
- [5]丹参活性化合物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研究[D]. 王婧. 大连工业大学, 2010(07)
- [6]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硝基苯的遗传毒性[D]. 马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09(S2)
- [7]寒兰离体化学诱变研究[D]. 李夏. 南昌大学, 2007(06)
- [8]水体污染物“三致”效应的生物监测研究进展[J]. 郑相宇,张太平,刘志强,潘伟斌. 生态学杂志, 2004(04)
- [9]EDTA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变作用[J]. 高雪,胡婧,金毅.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4(01)
- [10]环境致突变物的蚕豆细胞微核检测[J]. 张莉,王友保. 生物学通报, 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