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烯利诱导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紫良[1](2020)在《小麦温光敏不育系BNS中乙烯响应因子基因TaERF7的功能分析》文中认为温光敏雄性不育系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育性受温度和光照的控制,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实现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百农不育系(Bainong sterility,BNS)作为一种良好的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系材料,在小麦的杂种优势利用中极具潜力。然而,BNS的雄性不育关键基因和败育机理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不育系和可育系BNS的花药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发现一个乙烯响应转录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基因在两系花药存在差异表达情况,将其命名为TaERF7。通过生物信息学、荧光定量技术和遗传转化技术对TaERF7进行序列分析、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同时利用亚细胞定位、原核表达、酵母单杂技术对TaERF7开展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TaERF7编码的蛋白质为含219个氨基酸的转录因子。分析蛋白序列发现,TaERF7蛋白含有AP2结构域和2个EAR基序,是一个转录抑制因子。酵母自激活检测发现TaERF7没有自激活活性,EAR基序的突变不改变自激活活性。TaERF7定位在细胞核中,具有转录因子的特征。原核表达结果显示TaERF7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可溶性,诱导融合蛋白表达最适的IPTG浓度为0.5 mmol/L,纯化融合蛋白时最适使用的咪唑缓冲液浓度为50 mmol/L。2.TaERF7启动子区含有多个低温和光响应元件,研究发现TaERF7在BNS中受到低温和短日照的诱导上调表达,而在高温和长日照的环境中下调表达。在不同播期BNS的药隔期幼穗和减数分裂期花药中,TaERF7的表达量随着播期的推迟逐渐降低。同时,在BNS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中,TaERF7均有表达。3.酵母单杂实验说明TaTMS5是TaERF7的下游靶基因。在不同播期BNS的药隔期幼穗中,TaTMS5与TaERF7的表达量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且具有显着的负相关性,说明TaTMS5的表达受到TaERF7的抑制。在早播BNS的药隔期幼穗中,TaERF7受到低温和短日照的诱导表达量上调,抑制了TaTMS5的表达,可能是BNS雄性不育的重要原因。而在晚播BNS的药隔期幼穗中,由于外界环境转变为高温和长日照,TaERF7表达量降低使其对TaTMS5的抑制作用减弱,可能是BNS育性恢复的原因。4.通过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进行转基因实验,发现过表达TaERF7对于植物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对植物响应低温胁迫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植物对冷胁迫的抗性。EAR基序的突变会使TaERF7的功能发生相应改变,表现为:其一,突变使得TaERF7对植物生长的抑制功能转变为促进功能,使转基因植物抽薹和开花的时间提前;其二,单个EAR基序突变不影响TaERF7在提高植物抗冻性方面的功能,而2个EAR基序的突变会使这种功能缺失。
郭佳林[2](2019)在《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麦虽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但小麦的杂种优势利用还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麦繁殖系数低、杂交小麦制种成本高。如何提高小麦繁殖系数、提高杂交小麦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成为杂交小麦走向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多子房小麦具有明显的穗粒数优势,如将其应用到杂交小麦的制种中,很有可能会有效地提高杂交小麦繁殖系数、降低制种成本,有效地推动杂交小麦的应用发展,最终使杂交小麦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本研究依据多子房小麦材料DUOⅡ和异源细胞质小麦材料TeZhiⅠ(TZⅠ)正反交F1的性状不同,即DUOⅡ为母本时,F1表现多子房,而TZⅠ为母本时,F1表现单子房,试验表明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基因的正常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基因的抑制效应,本研究首先对小麦多子房性状的生长发育、遗传规律以及抑制效应进行了探究,在确定了发育及抑制规律之后从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转录组水平以及蛋白质组水平等多个层面研究了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性状的表达,以期揭示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获得如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采用扫描电镜、体式显微镜和石蜡切片等方法对多子房小麦副雌蕊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副雌蕊原基起源于位于前生雄蕊和侧生雄蕊之间主雌蕊基部的一个突起。在发育前期,副雌蕊的发育明显滞后于主雌蕊的发育进程。但在露芒期后,副雌蕊发育迅速,在主雌蕊发育成熟的同时也发育为成熟的雌蕊,能够同时受粉结实。此外,副雌蕊形成的种子一般要比主雌蕊形成的种子体积小,并且种子腹沟朝外,与普通小麦相反。通过对多子房小麦不同籽粒的外显率及发芽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发现,不论种子来源于副雌蕊或者主雌蕊,植株的多子房外显率都相同。但是,主雌蕊形成的种子的发芽能力一般显着高于副雌蕊形成的种子。2.以DUOⅡ和TZⅠ为亲本进行杂交,并对正反交F1以及相应的F2、F3、BC1和BC1F1世代材料进行多子房性状世代间遗传规律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DUOⅡ的多子房性状由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同时,异源细胞质能够抑制该基因的表达。此外,异源细胞质仅能抑制杂合多子房基因的表达,而对纯合多子房基因的表达不具抑制作用,使得在异源细胞质背景下,杂合多子房基因植株表现单子房性状,携有纯合多子房基因的植株表现完全的多子房性状,这一特性均可稳定遗传。3.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方法检测DUOII和TZI正反交F1的DNA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在基因组水平上,DUOII×TZI和TZI×DUOII中均扩增出14584条DNA谱带,每一条带代表了一个可被甲基化酶识别切割的5?-CCGG-3?位点。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从DUOII×TZI的31.10%降低到TZI×DUOII中的30.76%。由于异源细胞质的影响,TZI×DUOII在672个位点(4.61%)发生了胞嘧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其中312个位点发生了甲基化作用,360个发生了去甲基化作用,这些位点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和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的表达相关。4.对DUOII和TZI正反交F1副雌蕊起始发育关键期(2–6 mm)的幼穗材料进行转录组RNA测序分析。结果发现,在TZI×DUOII中,共鉴定到60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相对于DUOII×TZI上调表达的基因有330个,下调表达的基因270个。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后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了4个途径,叶绿体代谢及生物合成、DNA的复制修复、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以及6-磷酸海藻糖途径。这些生物途径协同作用,共同调控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性状的抑制过程。5.通过调整优化,构建了适合多子房小麦幼穗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并使用该体系对DUOII和TZI正反交F1副雌蕊起始发育关键期(2–6 mm)的幼穗材料进行双向电泳-质谱鉴定的蛋白质组分析。结果发现,在TZI×DUOII中,共鉴定到90个差异蛋白质,其中上调表达的18个,下调表达的72个。这些差异蛋白具有明显的功能趋势,主要涉及叶绿体的代谢及合成、细胞核和细胞分裂、植物呼吸、蛋白质代谢以及花发育过程。这些差异蛋白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共同调控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性状的抑制过程。此外,对DNA甲基化、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为小麦多子房性状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张海颖[3](2017)在《化学杀雄剂对谷子雄性不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谷子(Setaria italica)又称粟,是我国的主要杂粮作物之一,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且谷子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产量比常规品种高出20%-40%。目前,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主要有温光敏不育系、显性核不育系。然而,经实践后发现这些方法都存在各种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化学杀雄法作为杂交育种的一种重要途径,对谷子发展杂种优势具有巨大的深远意义。本试验选用3种化学试剂乙烯利、马来酰肼、SQ-1,对3个谷子品种(衡谷13、豫谷18、晋谷21)的杀雄效果进行了试验。探索了其使用时期、使用浓度及品种差异性。同时研究了 SQ-1对3个谷子品种花器、花粉活力及农艺形状的影响。此外,还进一步研究了 SQ-1诱导的谷子生理型雄性不育幼穗活性氧、抗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糖类代谢、激素等生理生化物质的变化,为谷子化学杀雄育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及技术储备。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杀雄效果随施药时期、施药浓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乙烯利杀雄效果最差,在所试验的谷子幼穗分化发育的3个时期(幼穗分化初期T1、枝梗分化末期T2、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到减数分裂期前T3)杀雄效果不明显;马来酰肼在谷子发育的T1和T2时期,杀雄效果不明显,在T3时期,杀雄彻底;SQ-1在谷子发育的T1和T2时期,杀雄效果较差,在T3时期,使用3-6 kg hm-2的浓度杀雄效果较理想,可以诱导3种品种(衡谷13、豫谷18、晋谷21)产生85%以上的不育率。2.5 kg hm-2的SQ-1对谷子杀雄效果最佳,可诱导3个品种高于90%的不育率,并且对雌蕊损伤不大,发育正常。此外,对植物其它农艺形状影响也都较小。马来酰肼虽然在T3时期能诱导高的不育率,但同时雌蕊生长受到严重损害。因此,SQ-1可以用来做为谷子化学杀雄剂,马来酰肼不适合做谷子杀雄剂。3.观察谷子花器、花粉活力结果表明,经SQ-1处理后,3个谷子品种花药皱缩干瘪,经碘-碘化钾染色后,呈浅黄色,缺乏细胞内含物,花粉粒形状不规则,还有不同程度的结晶。4.三个品种处理组植株在喷施SQ-1后不同时期,幼穗中H202的生成速率及02-、MDA的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样。喷药后5天到10天,H202的含量不断增加,到第10天达到最高值,之后开始下降,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但O2·-和MDA含量则表现为第5天最低,第15天最高,呈现“低-高”的变化趋势。施药后同一时期相比,处理组中02·-、H202、MDA的含量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且施药后同一时期比较发现,SQ-1浓度越大,02·-、H2O2、MDA生成量越多。5.三个品种处理组植株经SQ-1处理后5-15天,幼穗中POD活性一直升高;SOD、CAT活性呈现“高-低-高”的趋势;APX活性则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同一时期相比,施药后5-15天,随着SQ-1喷施浓度的增大,幼穗中POD逐渐增大,且处理组中POD活性高于对照组;而SOD、CAT、APX的活性逐渐减小,且处理组中酶活性始终低于对照组。6喷施SQ-1后,处理组幼穗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5-10天逐渐升高,10-15天又开始降低,即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对同一时期喷施不同浓度SQ-1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分析可知,在三个品种中,喷施3-6 kg hm-2的SQ-1后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幼穗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且SQ-1浓度愈大,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地愈多。7.经SQ-1处理后不同时期,三个品种幼穗中脯氨酸含量一直升高,呈现“低-高”的变化趋势。同一时期相比,随着处理组浓度的增大,幼穗中脯氨酸含量逐渐减少,各处理组中脯氨酸含量都低于对照组。8.经SQ-1处理后不同时期,三个品种幼穗对照组中可溶性糖的含量一直持续降低,而处理组在第10天略有增加,随后又减少,变化不明显;同一时期相比,随着处理组浓度的增大,幼穗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减少。施药后对照组中淀粉含量不断积累,处理组中变化不明显;同一时期相比,随着处理组浓度的增大,幼穗中淀粉含量逐渐减少。幼穗中蔗糖与果糖变化趋势一致,施药后处理组与对照组中的变化趋势一致,第5天与第15天含量较低,第10天达到最高值,但对照组中含量变化较处理组大。同一时期相比,施药后第5天与第15天,随着处理组浓度的增大,幼穗中蔗糖与果糖含量逐渐增加,而第10天,随着处理组浓度的增大,含量逐渐减少。9.经SQ-1处理后5-15天,三个品种幼穗对照组中IAA含量一直上升,处理组幼穗中IAA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即第10天达到最高值;同一时期相比,随着处理组浓度的增大,幼穗中IAA含量逐渐减少,且各处理组中IAA含量都低于对照组。施药后5-15天对照组与处理组幼穗中ZR含量逐渐积累,呈现“低-高”的变化趋势;同一时期相比,随着处理组浓度的增大,幼穗中ZR含量逐渐减少,且各处理组中ZR含量都低于对照组。施药后5-15天对照组与处理组幼穗中GA3含量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第10天达到最低值;同一时期相比,随着处理组浓度的增大,幼穗中GA3量逐渐减少,且各处理组中GA3含量都低于对照组。施药后5-15天对照组与处理组幼穗中ABA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第10天达到最高值;同一时期相比,随着处理组浓度的增大,幼穗中ABA量逐渐增加,且各处理组中ABA含量都高于对照组。
王书平[4](2016)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及其败育分子模型的建拓》文中提出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小麦的生产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大幅度的提高小麦产量已刻不容缓。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显着的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包括核遗传雄性不育(Genetic male sterility)、质遗传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光温敏雄性不育(Photo-thermo-sensitive Male Sterility)和化学杂交剂(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s)诱导的雄性不育。其中化学杂交剂诱导的雄性不育,育种过程简单、操作方便、亲本选配灵活,应用范围较广。同时化学杂交剂诱导的雄性不育可以规避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对育性的波动,减小制种风险;特别是可免去其它不育途径不育系一定需要隔离繁殖的繁琐工序,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系”育种的方法来生产小麦杂交种。近年来,杀雄剂SQ-1的研制成功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崭新途径。正常发育的小麦植株,在特定的生长时期喷施适宜剂量的杀雄剂SQ-1后,其不育率可达95%-100%,饱和授粉结实率可达85%以上。经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杀雄剂SQ-1已成为稳定性很高的化学杂交剂,利用杀雄剂途径已经培育出一批超高产的杂交小麦,很有希望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然而,有关杀雄剂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目前仍不清楚。鉴于此,本文以杀雄剂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西农1376与其正常可育系西农1376为供试材料,利用显微和亚显微技术分别对生理型不育系的旗叶、花药及小孢子的细胞形态学变化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通过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测定分析了细胞内氧化胁迫变化规律;通过双向电泳技术与质谱分析技术的结合,分别对旗叶膜蛋白质组学及线粒体蛋白质组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采用TUNEL和DAPI染色方法,比较分析了程序性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本研究采用组织切片技术,DNA片段化检测的TUNEL原位杂交及DNA Ladder技术,并结合ROS代谢的动态变化,对不同处理时间段(2 h、4 h、6 h、10 h和24 h)小麦旗叶的应急反应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杀雄剂SQ-1在喷施后2 h后被小麦旗叶迅速的吸收,作用6 h后得到了100%的不育率。在处理早期,旗叶活性氧的代谢平衡被破坏,使得叶片内大量细胞启动PCD过程而降解,细胞呈现畸形的发育状态。这些异常的变化造成了旗叶膜质过氧化及光合作用产物降低。但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增加,杀雄剂SQ-1逐渐被转运,旗叶又逐渐的恢复正常。2.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对照及杀雄剂SQ-1处理的2 h和6 h的小麦旗叶膜系统蛋白质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50个差异表达的膜蛋白质,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了149个蛋白质;依据这些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和参与的生理反应,差异表达的膜蛋白质影响了光合作用,ATP合成和离子转运,蛋白质折叠和组装,蛋白质合成,细胞修复和防御,电子传递,糖代谢,蛋白质降解,信号传导,蛋白质转运,及叶绿素合成。生物信息学分析暗示杀雄剂SQ-1主要影响了旗叶的光合作用、ATP合成、胁迫应答和蛋白质合成四大生理过程。3.利用细胞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光学显微技术、电子显微技术和细胞凋亡检测技术。全面系统的展示了子房、绒毡层和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特征及育性差异(可育与不育)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败育过程中,子房表现为正常发育,小孢子自单核后期开始发育紊乱,绒毡层提前一个发育时期完全降解;进一步采用TUNEL和DAPI检测发现绒毡层细胞和小孢子的PCD过程均起始于单核早期。且相应的细胞活力(FDA染色)也逐渐降低。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提出杀雄剂诱导SQ-1诱导的生理型不育系雄性败育起始于单核早期,且绒毡层细胞过早的PCD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4.以小麦正常可育系及其遗传型雄性不育系作为对照,研究杀雄剂SQ-1诱导产生的小麦生理型不育系在不同发育时期小花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变化情况。两个发育时期共获得了71个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单核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存在3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遗传型雄性不育存在47个差异蛋白质;三核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存在6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而遗传型不育系存在6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MS/MS成功鉴定了71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结合小麦生殖发育的代谢及生理功能特点,涵盖了广泛有序的代谢途径和生理功能。这些蛋白质参与12个不同的细胞代谢过程,主要干扰了线粒体中电子传递链和蛋白质代谢过程。依据这些蛋白质的丰度变化,结合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和参与的生理反应及在介导败育中的变化规律,首次构建了线粒体反向介导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网络模型。进一步通过生理指标测定和TUNEL检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这些结果反映了线粒体蛋白质的异常表达与不同败育类型的网络关系。
宋瑜龙[5](2015)在《SQ-1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花药物质代谢及miRNA研究和不育相关基因F8-1的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均已实现了依赖雄性不育系大面积生产杂交种,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瞩目的经济效益。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我们课题利用自主研发的小麦新型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产生生理型(PHYMS)不育并实现了小麦杂交亲本的随机组合,并组配出了一批杂交小麦新品种(材料),如西杂1号、西杂5号、西杂9号等,但其不育机理目前仍未研究清楚。本文从花粉粒物质积累层面,探讨了PHYMS花粉粒败育与能量物质积累、花粉粒结构之间的关系。随后,高通量测序鉴定了花药特定组织小RNA的表达,并分析了不育和可育材料同一时期差异保守mi RNA及其靶基因功能;最后,利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了一个与生理型雄性不育相关的花粉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序列,并对该基因做了初步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首先通过形态观察发现,特定时期特定浓度的SQ-1可以诱导西农1376小麦株型、雌蕊活性等方面不受影响,但雄性不育率可以高达99%以上;单核晚期至三核期,PHYMS-1376小孢子细胞核分裂迟缓,大部分小孢子细胞核在二核期停止分裂,即使少数小孢子可分裂至三核期,但核型也表现为不正常的圆点状。2.通过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CK-1376和PHYMS-1376小麦三核期花粉粒外壁外侧和各发育时期物质(淀粉、蛋白质和脂类)积累表明,与CK-1376相比,PHYMS-1376花粉粒呈干瘪的不规则多面体,且花粉粒外壁无乌氏体或营养物质富集;PHYMS-1376绒毡层细胞降解代谢持续时间延长(四分体时期提前开始,二核期仍有部分绒毡层残留),致使花药绒毡层细胞内营养物质不能定时足量地释放出来以供给小孢子正常的生长发育,最终导致花粉粒体积减小,内壁结构发育不充分,缺少必要的物质积累,最后表现为花粉粒雄性不育。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首次发现了小孢子的另外一种物质摄入方式,花粉粒内壁通过花粉粒萌发孔用内吞的方式将绒毡层代谢的乌氏体或球状体摄入进小孢子内。3.通过建立CK-1376及PHYMS-1376花药小RNA文库,本文在四个小RNA库中分别获得小RNA Clean Reads序列数11351207、11446429、11671120、11407681和Unique Reads序列数3984769、3812079、4132493、4792376,并且在四个数据库中共确定了归属于78个家族的102个保守的mi RNA。此外,分析小麦花药中差异表达的保守mi RNA,结果发现mi R9774、mi R397、mi R159、mi R9652、mi R396、mi R9664、mi R9655、mi R9661、mi R9663、mi R160、mi R9658、mi R9774.mi R9677等多个mi RNA可能参与花药结构发育及花药内物质代谢途径。同时,通过比较CK-1376和PHYMS-1376花药单核早期和二核期已知差异mi RNA靶基因,并对这些差异靶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代谢途径分析,发现分别有4个和94个靶基因被注释到了Path Way上,其中单核早期参与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的靶基因占50%,二核期参与植物抗逆性互作(Plant-pathogen interaction)、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的靶基因比例最高,分别为37.23%和17.02%。4.通过同源克隆获得了小麦完整的F8-1基因序列,编码165aa,分子量约18.2759k Da,等电点为4.86,同源比对分析发现F8-1蛋白与黑麦×硬粒小麦后代中扩增得到的F8-4蛋白的同源性高达100%。同时,F8-1蛋白具有pollen Ole e I的保守结构域,序列为Q-G-R-V-Y-C-D-T-C-R,且仅在小麦二核期和三核期花药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半定量结果显示,F8-1在PHYMS-1376花药二核期显着下调,且亚细胞定位发现该基因仅在细胞核中表达。最后F8-1基因功能研究发现,F8-1基因表达量下调会诱发一定程度的花粉败育,表明F8-1基因的表达与小麦花粉育性密切相关。
郑爱泉[6](2014)在《化学杂交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化学杂交剂(Chemical Hybridization Agent,CHA)诱导小麦雄性不育配制杂交小麦新品种已成为近来年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目前广泛使用的GENESIS和SQ-1已初步实现了小麦杂交种规模化。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CHA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获得重要进展。为了对小麦新型化学杂交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从细胞学、活性氧代谢、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能量代谢等方面综述CHA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巴青松[7](2014)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DNA甲基化调控育性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鉴于杂交小麦比纯系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地适应逆境能力,杂交小麦一直被众多育种家所关注。化杀剂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是目前杂交小麦生产利用的重要不育系统之一。尤其是,化杀剂诱导的雄性不育具有快速和灵活的特点,并且,杂交种子生产不需要育性恢复系。此外,利用化杀剂的来组配小麦强优势组合,几乎可以使用任何纯系为母本。因此,采用生理型雄性不育是克服现有小麦产量增长瓶颈的最好途径之一。SQ-1是一种新型小麦化杀剂,对不同品种具有广谱性的特点;田间药理试验证明SQ-1小麦对雌蕊没有任何副作用,又能能够诱导小麦完全雄性不育。因此,SQ-1已广泛用于杂交小麦的大规模生产制种。但是,有关生理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目前仍不清楚。有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利用生理型雄性不育途径来扩大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范围,更有效地提高化杀剂的效能,根据化杀剂诱导不育属于当代表现的特点,本文首先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研究了小麦不同发育时期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变化,首先筛选出了一些可能的不育相关甲基化模式的差异基因;其次分析了产生活性氧NADPH oxidase (NOX)基因甲基化变异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化杀剂对花药绒毡层发育以及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1376-CISM中,在其花粉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的三个时期中,扩增出总片段数、总甲基化的位点数和全甲基化条带分别为1346、373和298,其总扩增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和全甲基化率分别为27.7%和22.1%。在可育系1376的三个时期中,扩增出总片段数、总甲基化的位点数(包括全甲基化和只有一条链甲基化的半甲基化)和全甲基化条带(即双链甲基化)分别为1342、357和291,其总扩增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和全甲基化率分别为26.6%和21.7%。总之,SQ-1处理的小麦花药基因组DNA甲基化条带1344,变异条带为46,变异率为3.42%,其中,去甲基化率和重新甲基化率分别为1.12%和2.31%。这表明,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基因组DNA的甲基化变异以重新甲基化为主。2.化杀剂SQ-1处理构建的生理型不育系和其可育系之间有46条出现了差异,差异的片段被选择、分离和测序。BLASTX同源分析结果表明,有9条片段在GenBank中没有注释。一些片段编码一系列蛋白与已知具有功能特征的基因同源,涉及到代谢酶、F-box蛋白、富含亮氨酸类蛋白,激素调节、bHLH蛋白、逆转录因子等。尤其是在1376-CIMS花药中,15.4%的逆转录因子序列片段发生了甲基化的改变。3. NOX基因是活性氧产生的根源,生理型雄性不育系1376-CIMS花药NOX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下降,引起活性氧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同时,生理型雄性不育系1376-CIMS花药中SOD、POD、CAT和APX酶活性和其基因表达却显着低于其可育系1376。因此,生理型雄性不育系1376花药中SOD、POD、CAT和APX酶活性和其基因表达水平太低而不能有效地清除过量的活性氧,进而引起活性氧O.–2和H2O2在花药中的积累,造成膜脂过氧化作用。因此,NOX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甲基化模式改变,造成花药活性氧代谢严重失衡,引起严重膜脂过氧化,是导致大量花粉细胞败育的主要原因之一。4.超长链脂肪酸(VLCFAs)代谢在花药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反式烯脂酰-CoA还原酶(trans-2,3-enoyl-CoAreductase, ECR)是催化超长链脂肪酸合成的脂肪酰-CoA延长酶之一,根据已报道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ECR基因,采用电子克隆获得序列并设计引物,从小麦中克隆ECR的开放阅读框cDNA序列,命名为TaECR,将该序列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KC222053。序列分析表明,TaECR基因编码310个氨基酸,具有反式烯脂酰-CoA还原酶的经典结构域。表达分析表明,TaECR基因在小麦花药、颖片、叶和根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中的表达量最低。5、活性氧被认为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中过高的活性氧不能适时地被消除,这可能是异常的细胞凋亡信号。绒毡层发育的细胞学观察和花药不同发育期DNA ladder对比试验也证明生理型雄性不育系绒毡层提前降解,进而引起花药脂肪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下调,脂肪酸合成、运输和转化受阻,致使花药脂肪族化合物含量减少,引起花药壁和花粉壁畸形,引起雄性不育。
成宇峰[8](2014)在《新型化学杂交剂筛选及其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效果和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油菜是我国及世界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杂种优势显着。化学杀雄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新型高效化学杀雄剂(又称化学杂交剂,CHA)的筛选及其诱导雄性不育的机理是其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选取三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单嘧磺酯钠、单嘧磺酯、单嘧磺隆作为候选药物,对其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效果进行探索;然后选用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效果最好的单嘧磺酯钠溶液处理油菜,诱导其雄性不育,研究其诱导的雄性不育花药的细胞学变化、蛋白质组学变化。本研究旨在筛选出新型高效的油菜CHA,并探讨其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机理,为新型CHA的研发以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三种新型磺酰脲类化学药物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效果经过2年多次试验发现,在甘蓝型油菜主花序最大花蕾长度为1-2mm时,叶面喷施0.05~0.10μg/mL单嘧磺酯钠和单嘧磺酯溶液,单株受药量为10mL时,均可较好地诱导油菜雄性不育。通过对不育株率、株高、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和考察,发现适宜浓度的单嘧磺酯钠(MES)溶液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效果优于单嘧磺酯溶液。单嘧磺隆溶液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效果不佳,不适合作为油菜CHA。在油菜主花序最大花蕾为1-2mm时,对供试的49个油菜品种叶面喷施0.10μg/mL单嘧磺酯钠溶液(单株受药量为10mL),除品种“220”外,其它48个油菜品种均有一定程度的诱导雄性不育的效果;其中18个油菜品种全不育株率高达90%以上,7个品种一次喷药后诱导雄性不育的效果能持续到终花期。通过对49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发现叶面喷施0.10μg/mL单嘧磺酯钠溶液对49个品种的株高、角粒数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对单株产量没有明显影响。2、单嘧磺酯钠溶液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株花药的细胞学变化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显示:0.10μg/mLMES诱导油菜雄性不育,不育花药的小孢子和绒毡层发育异常可发生在花粉发育的各个时期,到成熟期时所有花粉全部失活败育。败育特征主要包括:花粉母细胞时期绒毡层和小孢子细胞部分解体、四分体时期绒毡层解体或异常膨大、小孢子内含物逐渐解体或收缩成一团无可辨认的细胞器、单核期小孢子内含物完全解体只剩花粉外壁或小孢子发育畸形内含物收缩、绒毡层细胞部分提前解体或形状异常、成熟期的花药中绒毡层提前解体或是延迟解体个别绒毡层凝结成块,花粉囊中只剩一些空的或是只有一些细胞残余的败育花粉。3、单嘧磺酯钠溶液诱导油菜雄性不育花药的蛋白质组学变化通过对IPG线性胶条的pH范围、蛋白质上样量以及凝胶染色方法的优化发现:以pH4-7的线性IPG胶条进行等电聚焦,11%的SDS-PAGE进行第二向电泳,蛋白质上样量为800μg,用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CCB)可获得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油菜花药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2-DE)图谱;同时,该体系也适合于油菜叶片和油菜花蕾蛋白组的分离。在此基础上,通过2-DE技术分析比较了甘蓝型油菜对照株(可育株)和0.10μg/mL的MES诱导的雄性不育株的叶片、小花蕾、中花蕾的花药和大花蕾的花药的蛋白质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MES诱导的雄性不育株的叶片、小花蕾、中花蕾的花药和大花蕾的花药中分别鉴定出9、8、24和100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经肽质量指纹图谱(PMF)分析,在叶片、小花蕾、中花蕾的花药和大花蕾的花药中分别成功鉴定了9、8、24和90个差异蛋白质点;这些差异蛋白主要涉及细胞营救、防卫、解毒(13.8%)、蛋白合成、折叠和修饰(12.5%)、碳代谢(10.0%)、细胞运输(9.4%)、能量代谢(7.5%)、细胞骨架(6.9%)、核苷酸代谢(5.0%)、氨基酸代谢(5.0%)、次生代谢(5.0%)、信号转导(4.4%)、发育分化(4.4%)、细胞壁重塑和代谢(3.9%)、DNA加工(3.8%)、脂类代谢(3.1%)等多个代谢过程。通过对这些差异蛋白质分析发现,在MES诱导的油菜雄性不育植株叶片中有6个蛋白点上调,3个蛋白质点下调;上调蛋白质点主要参与胁迫应答和自身修复,下调蛋白质点主要参与能量代谢;MES处理并没有对叶片组织生长状态及生化代谢产生明显影响。在MES诱导的油菜雄性不育植株的小花蕾中有3个蛋白质点上调,5个蛋白质点下调;下调蛋白质点主要是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细胞静态骨架,其下调表达导致花粉母细胞期间少数绒毡层细胞和小孢子异常发育。在MES诱导的油菜雄性不育植株的中花蕾的花药中有4个蛋白质点上调,20个蛋白质点下调;上调蛋白质点主要涉及胁迫应答;下调蛋白质点主要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细胞壁重塑代谢,细胞静态骨架,细胞内运输,以及脂类、碳水化合物、能量代谢等;许多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壁重塑代谢、细胞内运输的蛋白表达下调,从而导致四分体时期到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细胞和绒毡层细胞异常发育或是缺失。在MES诱导的油菜雄性不育植株的大花蕾的花药中有23个蛋白质点上调,77个蛋白质点下调;上调蛋白质点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脂类和DNA降解代谢;下调蛋白质点主要参与细胞营救、防卫、解毒,细胞壁重塑,细胞骨架,细胞运输,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以及DNA生物合成代谢;其中大量参与碳水化合物,脂类以及DNA降解的蛋白上调表达,以及大量参与大分子合成蛋白的下调表达,造成发育花药代谢紊乱,导致成熟期花粉发育异常,花粉败育。根据MES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变化和蛋白质组学变化的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生理变化和生化代谢网络变化模型可以初步解释MES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机制。总之,本研究首次报道了0.05~0.10μg/mL的单嘧磺酯钠、单嘧磺酯溶液可以作为油菜化学杂交剂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研究揭示了适宜浓度的MES诱导油菜花药败育的细胞学特征;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对照可育株和MES处理诱导的雄性不育株的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雄配子体(小花蕾、中花蕾花药和大花蕾花药)的蛋白质组变化。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首次初步提出了MES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代谢变化及诱导雄性不育的机制。这些研究结果为新型油菜化学杂交剂单嘧磺酯钠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揭示化学杂交剂单嘧磺酯钠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张龙雨[9](2013)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能量代谢途径中TaPDK基因的表达及其互作蛋白的研究》文中认为化学杂交剂诱导的生理型不育(PHYMS)是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重要来源之一。SQ-1是一种新型化学杀雄剂,它能诱导小麦产生95%-100%的雄性不育。在生产上,应用SQ-1已经组配出一批超高产、优质、多抗的杂交小麦新品种,但是对于PHYMS的机理尚不清楚,尤其是对PHYMS花粉败育的内部代谢知之甚少。为了阐明PHYMS花药发育能量代谢过程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首先通过细胞学的方法对PHYMS系的花药绒毡层发育,小孢子的细胞分裂及淀粉积累等情况进行了观察,同时测定了丙酮酸含量,初步分析了能量供应对小麦花粉发育的影响;并以[aPDK作为研究的主体,采用普通克隆技术,TAIL-PCR以及原核表达对该基因的分子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TaPDK及其底物蛋白基因TaPDC-E1α在小麦花药中的表达;最后,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了TaPDK的互作蛋白,并结合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这些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基因与能量代谢以及花粉发育的关系。获得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与正常可育系相比,绒毡层在PHYMS系的小孢子发育早期提前解体;小孢子细胞分裂出现异常,大部分小孢子细胞停止在单核和二核期不再分裂。此外,PHYMS系的成熟花粉中几乎没有淀粉颗粒的累积。丙酮酸含量的测定显示,小麦PHYMS系中的丙酮酸含量一直处于较低的运行状态。因此,致使小孢子这种异常的发育与能量供应不足密切相关。2.小麦TaPDK基因编码364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41KD,与原核表达出的融合蛋白分子量基本一致。保守结构的分析发现TaPDK含有线粒体支链α-酮酸脱氢酶激酶家族和类组氨酸ATP酶家族;同时,进一步对其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TaPDK含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因此,TaPDK分子序列的功能多样性,暗示了PaPDK参与了多通路的代谢调节。3.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TaPDC-E1α在PHYMS系中表达量最低,说明经杀雄剂SQ-1诱导形成的生理型不育系在败育过程中其能量代谢途径更容易受到影响。此外,TaPDK基因在PHYMS系中表达下调,而在遗传型不育系中表达上调,表明对TaPDK基因进行调节的上游信号机制在小麦PHYMS系与遗传型不育系中不一致。4.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TaPDK的互作蛋白,共获得24个阳性克隆,这些基因共编码8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别是多聚泛素,CBS结构域包含蛋白,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前体,增殖细胞核抗原,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肌动蛋白,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p亚基,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及功能未知蛋白。这些候选蛋白参与了蛋白降解,能量供应,细胞分裂及花粉的形成,这表明TaPDK除参与调节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活性外,该蛋白在花粉发育的过程中还起着其他多样化的作用。5.对TaPDK互作蛋白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表明,TaPUbi仅在PHYMS系中表达上调,在同遗传背景的遗传型不育系和相应的近等基因系中表达没有变化。因此,说明SQ-1的喷施诱导了该基因的表达,多聚泛素介导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PHYMS系中参与了对TCA途径的能量调节。TaPCNA在不育系和可育系中的表达一直呈现出依次下降的表达趋势,但是无论是在PHYMS系还是同背景的遗传型不育系中,TaPCNA的表达均高于可育系。TaCBS在不育系及可育系中无明显差异,但在三核期,该基因在不育系中的表达高于可育系。这可能是不育系中花粉发育后期能量严重不足,CBS结构域蛋白作为细胞能量的传感器,在SQ-1诱导花粉败育的能量应急中参与能量水平的调节。TanLTP在不育系中的高表达,应该与SQ-1喷施后花粉形成过程的防御反应有关。
牛娜[10](2012)在《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统的分子细胞遗传及CMS基因(rfv1-Rfv1)的定向导入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研究》文中提出小麦像玉米、水稻等作物一样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有效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是提高其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主要是利用小麦雄性不育来实现杂种优势,而小麦雄性不育又分为遗传型雄性不育(核不育,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光温敏不育)和生理型雄性不育(化杀剂诱导不育等)。大量研究表明每种途径都有其明显的优势和需要克服的缺点,相对来讲,核质互作型小麦雄性不育和化杀途径是两条较有生产潜力的途径。黏类(黏型、偏型和二角型等一些易保持、易恢复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总称)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最大特性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基因单一,不育性彻底,易恢复性高;但与CHA(化杀诱导雄性不育)途径相比,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又因受限于不育系和恢复系制约配制强优势组合的几率较低。本研究以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在对其育性进行分子细胞遗传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探索原有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局限性,拓宽其新的不育-恢复基因源,然后将CHA途径的优点与黏类小麦雄性不育三系途径相结合,充分发挥这两种途径的优点,以建拓出一套杂交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为三系杂交小麦能早日进入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获得下述重要结果:1.黏类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F1中期Ⅰ部分染色体配对异常和后期Ⅰ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核质互作的结果;中期Ⅰ单价体细胞频率和后期Ⅰ染色体变异率呈显着正相关;K、Ven、B型异源细胞质对杂种F1育性恢复性无显着相关性;中、后期染色体变异率与杂种F1育性恢复性呈负相关,中、后期染色体变异有降低杂种F1育性的作用。2.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加性-显性(AD)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F1结实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是显性效应;(2)不育系(V)-90-110、(Ven)-90-110、(K)-224、(V)-224在四个结实性状上,具有正向显着或极显着加性效应;亲本5253、02-7-215、00-6-247、M8003具有使不育系恢复度提高的加性效应;(3)双亲加性效应高的组合多表现出其显性效应比较差;(4)国际法恢复度高的组合(K-224×5253),究其原因是双亲国际法恢复度的加性效应高;(5)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交结实率的高低与环境互作相对较小,育性恢复性在年份间表现比较稳定。3.对几类不同来源的黏类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基因载体进行了筛选与鉴定,并对其育性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根尖体细胞随体鉴定和APAGE电泳筛选出SP4,莫迦小麦两种黏类小麦雄性不育载体,其为非1BL/1RS类型,其它不育载体均属于1BL/1RS类型;(2)选择不同来源的不育基因载体培育成的新型黏型、偏型不育类型进行育性恢复性测定发现,非1BL/1RS类型SP4、莫迦两种不育载体的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有一定差异,且育性恢复度相对较低,莫迦不育类型育性恢复性要高于SP4类型,在实际应用上应加以重视;(3)供试黏类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其不育性是在整个配子发育过程中连续产生的。4.采用SDS-PAGE和A-PAGE对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新种质材料及回交转育后代的特定染色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SDS-PAGE分析鉴定出小偃22、SP4、西农2611、莫迦不具有43和40kD谱带,为非1BL/1RS核型;(2)A-PAGE技术对部分亲本材料鉴定小偃22、SP4、西农2611、莫迦则不含GldlB3位点,为非1BL/1RS核型,其余为1BL/1RS核型;(3)A-PAGE技术对部分采用1BL/1RS易位系转育不育系后的保持系后代材料进行鉴定,显示出大部分转育后代含有GldlB3醇溶蛋白标记位点,为1BL/1RS易位系;5.对杂交小麦化杀强优势组合西杂一号、西杂五号亲本遗传背景进行鉴定,发现西杂一号两个亲本均为1BL/1RS类型,西杂五号两个亲本均为非1BL/1RS类型,针对不同核型,专门设计了1BL/1RS类型和非1BL/1RS类型化杀强优势组合定向转化三系强优势组合各自保持系、不育系及恢复系转育体系与程序。6.按照设计好的转育程序图,将西杂一号的母本西农Fp1定向转育为具有SP4、莫迦小麦1Brfv1的新保持系,并同时进行不育系的转育;将西杂一号的父本Mp1转育为具有R5253、R5383的1BRfv1的恢复系。在此过程中,建立了利用多重PCR技术,同时结合传统的根尖随体鉴定技术对1BL/1RS易位纯合体和易位杂合体鉴定的技术体系。7.按照设计好的转育程序图,将西杂五号的母本西农Fp2定向转育为具有SP4、莫迦小麦1Brfv1的新保持系,在转育过程中,建立了SDS-PAGE和A-PAGE鉴定目标基因所在染色体的方法技术体系。SDS-PAGE鉴定结果发现SP4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6+8可作为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基因的示踪特征亚基,为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定向转移到非1BL/1RS易位系提供了可靠的转育与检测依据。A-PAGE分析结果发现,在ω-醇溶蛋白区也发现莫迦和SP4不同于西农Fp2的特异蛋白条带,可作为小麦雄性不育基因rfv1定向转移到非1BL/1RS易位系的示踪蛋白条带。8.经过多年回交转育,现已获得杂交小麦西杂一号、西杂五号母本同型黏类小麦非1BL/1RS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其不育系正在转育中,获得杂交小麦西杂一号、西杂五号父本同型黏类小麦非1BL/1RS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
二、乙烯利诱导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烯利诱导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温光敏不育系BNS中乙烯响应因子基因TaERF7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1.1.1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现状 |
1.1.2 小麦细胞核雄性不育研究现状 |
1.1.3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研究现状 |
1.1.4 化学杂交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研究现状 |
1.2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NS的研究进展 |
1.2.1 BNS的育性转换规律 |
1.2.2 BNS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1.2.3 BNS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4 BNS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
1.2.5 BNS相关的杂种优势研究 |
1.3 乙烯响应因子ERF在植物中的研究 |
1.3.1 乙烯响应因子ERF的分类 |
1.3.2 乙烯响应因子ERF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乙烯响应因子基因TaERF7的克隆、序列分析和亚细胞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DNA和总RNA的提取 |
2.1.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2.1.4 TaERF7及其启动子的序列扩增 |
2.1.5 基因的连接与转化 |
2.1.6 TaERF7及其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7 TaERF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TaERF7及其启动子的克隆 |
2.2.2 TaERF7蛋白的序列分析 |
2.2.3 TaERF7启动子的序列分析 |
2.2.4 TaERF7的亚细胞定位 |
2.3 讨论 |
第三章 乙烯响应因子TaERF7的原核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3.1.2 TaERF7融合蛋白分子量的预测 |
3.1.3 TaERF7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3.1.4 TaERF7融合蛋白的提取 |
3.1.5 融合蛋白的电泳、染色和脱色 |
3.1.6 融合蛋白的纯化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2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3.2.3 融合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
3.2.4 TaERF7蛋白的纯化 |
3.3 讨论 |
第四章 乙烯响应因子基因TaERF7受光温诱导的表达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BNS不同组织部位的取样 |
4.1.2 不同光照和温度处理 |
4.1.3 荧光定量PCR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TaERF7的组织表达特性 |
4.2.2 TaERF7在不同光照时间处理后的表达 |
4.2.3 TaERF7在不同温度处理期间的表达变化 |
4.3 讨论 |
第五章 TaERF7 与下游基因TaTMS5 的互作关系分析 |
5.1 材料 |
5.1.1 植物材料及取样 |
5.1.2 菌株和载体 |
5.1.3 试剂 |
5.2 方法 |
5.2.1 不同播期BNS的育性统计 |
5.2.2 TaTMS5的克隆与分析 |
5.2.3 TaERF7与TaTMS5 的荧光定量PCR |
5.2.4 突变EAR基序的TaERF7 的获得 |
5.2.5 制备与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 |
5.2.6 TaERF7的毒性和自激活检测 |
5.2.7 酵母单杂交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TaERF7和TaTMS5 的差异表达与BNS育性的关系 |
5.3.2 TaTMS5及其启动子的序列分析 |
5.3.3 TaERF7及其突变体的转录自激活检测 |
5.3.4 TaERF7 及其突变体与TaTMS5 启动子的结合 |
5.4 讨论 |
第六章 TaERF7基因的功能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6.1.3 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拟南芥 |
6.1.4 拟南芥生理指标的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转基因拟南芥的验证 |
6.2.2 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 |
6.2.3 转基因拟南芥的耐寒性鉴定 |
6.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交小麦的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 |
1.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
1.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研究进展 |
1.1.3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问题 |
1.2 多子房性状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
1.2.1 多子房小麦的发现与选育 |
1.2.2 多子房小麦的花器官发育 |
1.2.3 多子房小麦的生理生化研究 |
1.2.4 多子房小麦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
1.2.5 小麦多子房性状形成机理 |
1.2.6 多子房小麦的应用价值 |
1.2.7 其它作物多子房现象研究概述 |
1.3 小麦异源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进展 |
1.3.1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育性的遗传效应 |
1.3.2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
1.3.3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抗性的遗传效应 |
1.3.4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
1.3.5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生理生化及组织培养性状的遗传效应 |
1.3.6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染色体(组)行为的遗传效应 |
1.3.7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核基因表达的遗传效应 |
1.4 细胞质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1.4.1 植物细胞质和花发育 |
1.4.2 植物线粒体与花发育 |
1.4.3 植物叶绿体与花发育 |
1.5 DNA甲基化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1.6 转录组学在植物花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7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花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8.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8.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多子房的发育过程、外显率及种子活力观测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2.1.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1.4 石蜡切片观察 |
2.1.5 形态学观察测定 |
2.1.6 外显率及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测定 |
2.1.7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多子房小麦副雌蕊起始发育过程 |
2.2.2 多子房小麦副雌蕊生长发育过程 |
2.2.3 多子房小麦成熟期籽粒形态特征 |
2.2.4 多子房小麦DUOⅠ和DUOⅡ形态特征 |
2.2.5 多子房小麦不同类型籽粒的外显率和发芽相关性状测定 |
2.3 讨论 |
2.3.1 多子房小麦的特殊性 |
2.3.2 多子房小麦的外显率及籽粒发芽情况 |
2.3.3 多子房小麦在杂交小麦上的应用 |
第三章 小麦多子房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细胞质效应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植物材料和遗传群体的构建 |
3.1.2 形态学观察 |
3.1.3 小麦多子房性状遗传规律分析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F_1 代植株形态学观察 |
3.2.2 F_2和BC_1 世代多子房性状遗传分析 |
3.2.3 F_3和BC_1F_1 世代多子房性状遗传分析 |
3.3 讨论 |
3.3.1 多子房小麦DUOⅡ的遗传规律 |
3.3.2 多子房性状在杂交小麦上的应用 |
第四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DNA甲基化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形态观察 |
4.1.3 幼苗培养及取材 |
4.1.4 DNA的提取 |
4.1.5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F_1 植株的形态观察 |
4.2.2 TZI× DUOII和 DUOII× TZI整体甲基化水平分析 |
4.2.3 TZI× DUOII和 DUOII× TZI甲基化状态的变化 |
4.3 讨论 |
第五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转录组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RNA的提取及纯化 |
5.1.3 RNA测序文库的构建 |
5.1.4 簇生成及上机测序 |
5.1.5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及参考序列比对 |
5.1.6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5.1.7 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
5.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RNA质量检测 |
5.2.2 RNA-seq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
5.2.3 RNA-seq数据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5.2.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2.5 RNA-seq测序数据相关性分析 |
5.2.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7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5.2.8 差异基因的qRT-PCR验证 |
5.3 讨论 |
5.3.1 DNA复制过程是副雌蕊形成的基础 |
5.3.2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过程调控多子房小麦花序结构 |
5.3.3 叶绿体影响核内花发育基因的表达 |
5.3.4 6 -磷酸海藻糖可能参与了副雌蕊的发育 |
5.3.5 叶绿体、细胞核、植物激素以及T6P之间的信号转导通路 |
第六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蛋白质组分析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植物材料 |
6.1.2 幼穗蛋白质的提取及纯化 |
6.1.3 蛋白质的水化 |
6.1.4 蛋白质浓度测定 |
6.1.5 幼穗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及染色 |
6.1.6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及挖取 |
6.1.7 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鉴定分析 |
6.1.8 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蛋白质含量测定 |
6.2.2 幼穗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构建 |
6.2.3 DUOⅡ和 TZI正反交F_1 幼穗蛋白质双向电泳 |
6.2.4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
6.2.5 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功能分析 |
6.3 讨论 |
6.3.1 叶绿体代谢影响核内花发育基因表达 |
6.3.2 细胞核和细胞分裂过程是副雌蕊原基分化的基础 |
6.3.3 植物呼吸为副雌蕊分化提供能量 |
6.3.4 蛋白质代谢是植物发育过程中代谢活动进行的基础 |
6.3.5 花发育相关蛋白对多子房性状表达有重要作用 |
6.3.6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分子机理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化学杀雄剂对谷子雄性不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化学杀雄与化学杀雄剂 |
1.1 化学杀雄 |
1.2 化学杀雄剂 |
1.3 化学杀雄的优缺点 |
2 植物化学杀雄剂育种的研究状况 |
2.1 国外化学杀雄剂的研究进展 |
2.2 我国化学杀雄剂的研究进展 |
3 影响化学杀雄效果的因素 |
3.1 药剂 |
3.2 施用方式 |
3.3 化学杀雄剂的施用时期及浓度 |
3.4 生态环境和遗传因素 |
4 化学杀雄剂的生物学效应 |
5 谷子杂种优势利用情况 |
5.1 杂交谷子研究概况 |
5.2 谷子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
6 谷子幼穗分化发育过程 |
6.1 幼穗分化过程 |
6.2 谷子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
6.3 谷子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标志 |
6.4 谷子开花的生物学特性 |
7 CHA诱导谷子雄性不育的机理 |
7.1 化学杀雄剂诱导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学效应 |
7.2 活性氧代谢与雄性不育 |
7.3 物质代谢与雄性不育 |
7.4 植物激素与雄性不育 |
8 谷子去雄的方法 |
8.1 接触授粉杂交法 |
8.2 水浸人工去雄法 |
8.3 温汤去雄法 |
8.4 太阳能杀雄法 |
8.5 稀硫酸溶液杀雄法 |
8.6 化学杀雄法 |
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9.1 目的意义 |
9.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谷子幼穗分化发育过程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谷子品种 |
1.2 供试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构与分析 |
3.1 镜检观察谷子幼穗发育的过程 |
3.2 谷子幼穗发育阶段与植物外部形态间的关系 |
3.3 幼穗分化发育时期的判断方法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谷子化学杀雄剂的筛选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谷子品种 |
1.2 供试药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田间设计 |
2.2 观测指标及调查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花器形态 |
3.2 花粉粒活力的检测 |
3.3 不育穗与可育穗的形态特征 |
3.4 不同化学药剂叶面喷施对谷子雄性不育的效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杀雄剂SQ-1诱导谷子生理型雄性不育幼穗活性氧代谢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谷子品种 |
1.2 供试药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田间设计 |
2.2 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测定 |
2.3 超氧阴离子(O_2~(·-))含量的测定 |
2.4 MDA含量的测定 |
2.5 酶活性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处理组与对照组幼穗中O_2~(·-)、H_2O_2、MDA含量的比较 |
3.2 处理组和对照组幼穗中SOD、POD、CAT、APX活性的比较 |
4 讨论 |
4.1 生理型雄性不育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
4.2 生理型雄性不育与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 |
第五章 杀雄剂SQ-1诱导谷子生理型雄性不育与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关系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谷子品种 |
1.2 供试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2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幼穗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3.2 幼穗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4 讨论 |
第六章 杀雄剂SQ-1诱导谷子生理型雄性不育与糖类物质的关系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谷子品种 |
1.2 供试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幼穗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2 幼穗中淀粉含量的变化 |
3.3 幼穗中蔗糖含量的变化 |
3.4 幼穗中果糖含量的变化 |
4 讨论 |
第七章 杀雄剂SQ-1诱导谷子生理型雄性不育与幼穗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谷子品种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幼穗中IAA含量的变化 |
3.2 幼穗中ZR含量的变化 |
3.3 幼穗中GA_3含量的变化 |
3.4 幼穗中ABA含量的变化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后续研究 |
作者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一作者) |
Abstract |
致谢 |
(4)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及其败育分子模型的建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
1.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
1.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现状 |
1.2 植物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 |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研究进展 |
1.2.2 光温敏雄性不育(PTMS)研究进展 |
1.2.3 化学杀雄剂(CHA)诱导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1.3 植物基因组学与雄性不育 |
1.3.1 叶绿体基因组与雄性不育 |
1.3.2 线粒体基因组与雄性不育 |
1.4 植物转录组学与雄性不育 |
1.5 植物蛋白质组学与雄性不育 |
1.6 植物代谢组学与雄性不育 |
1.6.1 能量代谢与雄性不育 |
1.6.2 物质代谢与雄性不育 |
1.6.3 其他代谢与雄性不育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7.1 目的意义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杀雄剂SQ-1 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旗叶细胞凋亡及其活性氧代谢动态 |
2.0 引言 |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2.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2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穗部形态学观察 |
2.2.2 蜡质扫描电镜观察 |
2.2.3 石蜡包埋 |
2.2.4 番红-固绿双重染色 |
2.2.5 TUNEL染色 |
2.2.6 DNA的提取、纯化与DNA ladder分析 |
2.2.7 生理指标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杀雄剂SQ-1 诱导小麦产生雄性不育 |
2.3.2 杀雄剂SQ-1 诱导产生雄性不育系旗叶形态学观察 |
2.3.3 杀雄剂SQ-1 诱导产生雄性不育系旗叶PCD检测 |
2.3.4 杀雄剂SQ-1 诱导产生雄性不育旗叶氧化应急反应 |
2.4 讨论 |
2.4.1 杀雄剂SQ-1 诱导小麦产生完全败育 |
2.4.2 杀雄剂SQ-1 造成小麦旗叶PCD过程的紊乱 |
2.4.3 杀雄剂SQ-1 使小麦旗叶处于氧化胁迫状态 |
2.5 小结 |
第三章 杀雄剂SQ-1 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旗叶膜蛋白质变化研究 |
3.0 引言 |
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2 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测定 |
3.2.2 小麦旗叶膜微囊的制备 |
3.2.3 膜纯度的检测 |
3.2.4 膜蛋白质的双向电泳(2-DE)分析 |
3.2.5 凝胶图像分析 |
3.2.6 差异蛋白质的质谱分析 |
3.2.7 数据库检索 |
3.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旗叶净光合速率变化 |
3.3.2 膜纯度鉴定 |
3.3.3 差异表达膜蛋白质分析 |
3.3.4 差异蛋白质的鉴定及功能聚类 |
3.3.5 差异蛋白质的物理化学特性 |
3.3.6 膜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
3.4 讨论 |
3.4.1 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 |
3.4.2 ATP合成相关蛋白质 |
3.4.3 胁迫反应蛋白质 |
3.4.4 蛋白质代谢相关 |
3.5 小结 |
第四章 杀雄剂SQ-1 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绒毡层和小孢子的异常发育64 |
4.0 引言 |
4.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4.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1.2 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小孢子发育进程观察 |
4.2.2 组织切片观察 |
4.2.3 DAPI染色 |
4.2.4 花药发育的透射电镜观察 |
4.2.5 TUNEL检测 |
4.2.6 FDA细胞活力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花药形态学观察 |
4.3.2 生理型雄性不育系绒毡层的异常发育 |
4.3.3 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小孢子的异常发育 |
4.3.4 可育系与不育系花药内程序性细胞凋亡(PCD)检测 |
4.3.5 花粉粒不同发育时期活力比较分析 |
4.4 讨论 |
4.4.1 杀雄剂诱导小麦生理型不育系雄性败育时期 |
4.4.2 杀雄剂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绒毡层过早降解与花粉败育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小麦生理型和遗传型雄性不育系及其可育系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
5.0 引言 |
5.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5.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1.2 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0 形态学观察 |
5.2.1 线粒体的制备 |
5.2.2 线粒体纯度及完整性检测 |
5.2.3 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分析 |
5.2.4 生理指标测定 |
5.2.5 DNA片段化检测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育系与可育系育性分析 |
5.3.2 线粒体活性、纯度及完整性分析 |
5.3.3 不育系与可育系不同发育时期线粒体蛋白质组比较分析 |
5.3.4 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质组比较分析 |
5.3.5 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质MALDI-TOF-MS鉴定及功能分类 |
5.3.6 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
5.3.7 可育系与不育系花药内ROS比较分析 |
5.3.8 可育系与不育系花药内PCD检测 |
5.4 讨论 |
5.4.1 差异表达蛋白质共同干扰两不育系中线粒体电子传递过程和ATP合成 |
5.4.2 差异表达蛋白质增强了生理型和遗传型不育系中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了蛋白质的降解 |
5.4.3 线粒体反向介导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网络模型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 |
6.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SQ-1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花药物质代谢及miRNA研究和不育相关基因F8-1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1.1.1 植物雄性不育生理生化研究 |
1.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
1.1.3 植物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1.4 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研究 |
1.2 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研究及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2.1 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3 植物小分子RNA的研究 |
1.4 植物花粉应变原蛋白研究 |
1.5 VIGS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 |
1.5.1 VIGS技术的原理 |
1.5.2 VIGS技术的建立与发展 |
1.5.3 VIGS技术的优缺点 |
1.5.4 VIGS技术鉴定植物基因功能 |
1.5.5 BSMV在VIGS中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Q-1 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绒毡层代谢及花粉粒物质积累的研究 |
2.1 材料种植和处理 |
2.2 试验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试验方法 |
2.4.1 表型观察及不育性研究 |
2.4.2 花粉粒核型的细胞学观察 |
2.4.3 半博切片制样 |
2.4.4 细胞化学染色处理 |
2.4.5 面积、平均光密度值及累积光密度值计算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表型观察及不育性研究 |
2.5.2 核型观察 |
2.5.3 不同发育时期花药及小孢子营养物质分布及结构研究 |
2.6 讨论 |
2.6.1 花药绒毡层与小孢子育性的关系 |
2.6.2 不溶性多糖与小孢子育性的关系 |
2.6.3 脂类物质与小孢子育性的关系 |
2.6.4 蛋白质与小孢子育性的关系 |
第三章 SQ-1 诱导生理型雄性不育差异MIRNA鉴定及靶基因研究 |
3.1 材料种植和处理 |
3.2 主要试剂 |
3.3 主要仪器 |
3.4 试验方法 |
3.4.1 小麦RNA提取 |
3.4.2 RNA纯化 |
3.4.3 小分子RNA文库构建 |
3.4.4 小分子RNA信息分析 |
3.5 结果 |
3.5.1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3.5.2 小RNA结果初步分析 |
3.5.3 不同时期小RNA碱基偏好性 |
3.5.4 基因组比对 |
3.5.5 鉴定mi RNA并分类注释sRNA |
3.5.6 已知mi RNA分析 |
3.5.7 GO注释已知差异miRNA靶基因及KEGG通路分析 |
3.5.8 预测小麦花药新miRNA |
3.6 讨论 |
第四章 SQ-1 诱导生理型不育相关F8-1 基因的扩增和功能分析 |
4.1 材料种植和处理 |
4.2 实验主要试剂 |
4.3 实验仪器 |
4.4 实验中所涉及的引物 |
4.5 实验方法 |
4.5.1 小麦RNA提取 |
4.5.2 cDNA一链的合成 |
4.5.3 小麦F8-1 基因克隆 |
4.5.4 F8-1 基因扩增片段的回收 |
4.5.5 F8-1 基因扩增连接与转化 |
4.5.6 基因组DNA的扩增 |
4.5.7 F8-1 序列分析 |
4.5.8 F8-1 基因半定量分析 |
4.5.9 F8-1 基因亚细胞定位 |
4.5.10 VIGS载体构建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鉴定取材发育时期 |
4.6.2 F8-1 基因的克隆及测序 |
4.6.3 F8-1 基因序列分析 |
4.6.4 F8-1 基因组织表达及半定量分析 |
4.6.5 亚细胞定位 |
4.6.6 VIGS诱导F8-1 基因沉默 |
4.7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1.1 SQ-1 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育性及花粉粒核发育 |
5.1.2 SQ-1 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毡层代谢及花粉粒物质积累 |
5.1.3 SQ-1 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差异miRNA鉴定及靶基因分析 |
5.1.4 SQ-1 诱导的生理型不育相关F8-1 基因的扩增和功能分析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化学杂交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杂交剂作用及特点 |
2 小麦主要化学杂交剂的发展历程 |
3 化学杂交剂诱导不育机理 |
3.1 CHA结构与雄性不育率 |
3.2 细胞学研究 |
3.3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
3.4 活性氧代谢 |
3.5 能量代谢 |
3.5.1 相关基因研究 |
3.5.2 相关蛋白研究 |
4 展望 |
(7)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DNA甲基化调控育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进展 |
1.2 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几种主要途径 |
1.2.1 基于核质互作型小麦雄性不育的“三系法” |
1.2.2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统 |
1.2.3 化杀剂技术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系统 |
1.3 小麦化杀剂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
1.3.1 显微结构研究 |
1.3.2 生理生化代谢研究 |
1.3.3 化学杀雄不育相关基因的分析 |
1.4 DNA 甲基化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1.4.1 甲基化酶种类和功能 |
1.4.2 DNA 甲基化方式 |
1.4.3 植物 DNA 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
1.4.4 植物 DNA 甲基化检测方法 |
1.5 本试验选题目的和意义 |
试验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 DNA 甲基化图谱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2.1.3 小麦花药 DNA 提取和纯化 |
2.1.4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试验 |
2.1.5 选增性扩增产物的 MSAP 电泳分析 |
2.1.6 MSAP 差异表达条带回收、二次扩增和纯化 |
2.1.7 目标基因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化学杂交剂诱导的雄性不育效果 |
2.2.2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基因组 DNA 甲基化程度的影响 |
2.2.3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 DNA 甲基化模式的影响 |
2.2.4 SQ-1 诱导小麦花药 MSAP 多态性片段的序列分析 |
2.3 讨论 |
2.3.1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 DNA 甲基化的影响 |
2.3.2 化杀剂 SQ-1 影响的甲基化差异基因 |
第三章 生理型雄性不育 DNA 甲基化对活性氧代谢的调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和处理 |
3.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3.1.3 活性氧含量测定和组织染色 |
3.1.4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3.1.5 抗氧化酶活力测定 |
3.1.6 小麦花药总 DNA 的提取和纯化 |
3.1.7 小麦花药总 RNA 的提取、纯化和反转录 |
3.1.8 小麦活性氧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3.1.9 小麦花药 DNA 甲基化处理 |
3.1.10 目的序列的确定及引物设计 |
3.1.11 目的序列甲基化 PCR 扩增 |
3.1.12 目的序列连接转化和测序 |
3.1.13 活性氧合成抑制剂对小麦生理型不育系育性调控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
3.2.2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3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活性氧代谢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4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 NOX 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 |
3.2.5 活性氧合成抑制剂对小麦生理型不育系育性调控 |
3.3 讨论 |
3.3.1 植物细胞中的活性氧平衡 |
3.3.2 植物细胞中的活性氧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
3.3.3 生理型不育活性氧的 DNA 甲基化调控 |
3.3.4 植物细胞中活性氧的多重功能 |
第四章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脂质代谢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和处理 |
4.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4.1.3 不同处理花粉粒的细胞学和扫描电镜观察 |
4.1.4 不同时期花药组织切片和荧光显微镜观察 |
4.1.5 花药 RNA 提取、纯化和 cDNA 反转录以及 DNA 提取 |
4.1.6 花药不同发育时期 DNA ladder 试验 |
4.1.7 花药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测定 |
4.1.8 花药脂质代谢 TaECR 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
4.1.9 花药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SQ-1 对花药发育的干扰作用 |
4.2.2 SQ-1 对花药脂肪族化合物组成的调节 |
4.2.3 小麦 TaECR 基因的序列分析 |
4.2.4 SQ-1 对花药相关基因表达调控 |
4.3 讨论 |
4.3.1 活性氧代谢与细胞凋亡 |
4.3.2 化杀剂 SQ-1 处理对花药脂肪族代谢的影响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新型化学杂交剂筛选及其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效果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
1.2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 |
1.2.2 细胞核雄性不育 |
1.2.3 自交不亲和性 |
1.2.4 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 |
1.3 植物化学杂交剂研究概况 |
1.3.1 化学杂交剂种类 |
1.3.2 化学杂交剂的使用方法 |
1.4 植物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 |
1.4.1 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1.4.2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 |
1.4.3 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 |
1.5 蛋白组学研究技术 |
1.6 植物雄性不育花药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6.1 花药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 |
1.6.2 植物雄性不育花药蛋白质组学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三种化学药物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效果及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2.1 材料 |
2.1.1 材料 |
2.1.2 植物材料的种植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三种化学药物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效果的研究 |
2.2.2 单嘧磺酯钠诱导雄性不育效果与不同基因型的互作研究 |
2.2.3 观察和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温室栽培油菜喷施 3 种化学药物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2 大田喷施 3 种化学药物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3 大田喷施 3 种化学药物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效果 |
2.3.4 单嘧磺酯钠诱导雄性不育效果与不同基因型油菜互作的研究 |
2.4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单嘧磺酯钠诱导的油菜雄性不育株花药的细胞学变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压片细胞学观察方法 |
3.1.3 显微、超微结构观察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压片观察单嘧磺酯钠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株花药的细胞学结构变化 |
3.2.2 单嘧磺酯钠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株花药细胞学变化的显微结构观察 |
3.2.3 单嘧磺酯钠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株花药细胞学变化的超微结构观察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单嘧磺酯钠诱导的油菜雄性不育株的蛋白质组变化研究 |
4.1 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供试植物材料的种植、药物处理及采样方法 |
4.1.3 仪器及试剂 |
4.2 方法 |
4.2.1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
4.2.2 蛋白质双向电泳及凝胶染色的方法 |
4.2.3 图像扫描与蛋白质点的分析 |
4.2.4 差异蛋白质点的鉴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2-DE 技术体系的优化 |
4.3.2 单嘧磺酯钠诱导的油菜雄性不育植株的蛋白质组变化研究 |
4.3.3 单嘧磺酯钠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植株的代谢途径变化 |
4.3.4 单嘧磺酯钠诱导的油菜雄性不育植株叶片和发育花药代谢网络的变化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讨论和结论 |
5.1 讨论 |
5.1.1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变化及其分子机制 |
5.1.2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变化及其分子机制 |
5.1.3 CHA 诱导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变化及分子机制 |
5.2 本研究的结论 |
5.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能量代谢途径中TaPDK基因的表达及其互作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高等植物花粉发育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花粉的发育过程 |
1.1.2 细胞周期进程对植物花粉发育影响 |
1.1.3 花粉中基因的表达 |
1.2 高等植物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研究 |
1.2.1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 |
1.2.2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活性的调控 |
1.2.3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表达 |
1.2.4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调控及应用 |
1.3 高等植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
1.3.1 酵母双杂交技术 |
1.3.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
1.4 化学杂交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
1.4.1 化学杂交剂的特点 |
1.4.2 化学杂交剂研究的进展 |
1.5 化学杂交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
1.5.1 CHA的结构与小麦雄性不育 |
1.5.2 CHA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1.5.3 CHA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研究 |
1.5.4 CHA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活性氧代谢的研究 |
1.5.5 CHA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能量代谢研究 |
1.6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6.1 目的意义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不育雄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学观察及丙酮酸含量测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2.1.2 小麦花药的石蜡切片制作 |
2.1.3 小麦花粉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
2.1.4 小麦花药丙酮酸含量测定 |
2.2 结果 |
2.2.1 小麦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
2.2.2 小麦花药样品中丙酮酸含量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TAPDK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主要实验试剂 |
3.3 实验仪器 |
3.4 实验中所涉及的引物 |
3.5 实验方法 |
3.5.1 小麦花药总RNA的提取 |
3.5.2 小麦花药总RNA的纯化 |
3.5.3 一链cDNA的合成 |
3.5.4 小麦TaPDK基因的克隆 |
3.5.5 小麦TaPDK扩增片段的回收 |
3.5.6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3.5.7 小麦TaPDK扩增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
3.5.8 小麦TaPDK启动子序列的hiTAIL-PCR过程 |
3.5.9 小麦TaPDK及其启动子序列的比较分析 |
3.5.10 小麦TaPDK蛋白的原核表达分析 |
3.6 结果与分析 |
3.6.1 小麦总RNA质量检测 |
3.6.2 小麦TaPDK基因的cDNA扩增结果 |
3.6.3 小麦TaPDK的序列结构分析 |
3.6.4 小麦TaPDK的启动子序列分析 |
3.6.5 小麦TaPDK的原核表达 |
3.7 讨论 |
3.7.1 小麦TaPDK的序列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 |
3.7.2 hiTAIL-PCR克隆TaPDK启动子序列 |
第四章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TAPDK及其底物蛋白基因的表达特征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材料及处理 |
4.1.2 小麦花药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
4.1.3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4.1.4 半定量RT-PCR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因在相同遗传背景小麦不育系中的表达分析 |
4.2.2 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小麦不育系中的表达分析 |
4.3 讨论 |
4.3.1 SQ-1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系其能量代谢途径更容易受到影响 |
4.3.2 SQ-1诱导的生理型不育系与遗传型不育系在对TaPDK进行调节的上游信号机制不一致 |
第五章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TAPDK互作蛋白的筛选与分析 |
5.1 实验材料及处理 |
5.2 主要实验试剂 |
5.3 酵母培养基 |
5.4 实验方法 |
5.4.1 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的构建 |
5.4.2 诱饵质粒转化酵母宿主细胞 |
5.4.3 诱饵蛋白的自激活及毒性检测 |
5.4.4 小麦花药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
5.4.5 小麦TaPDK互作蛋白的筛选 |
5.4.6 阳性克隆酵母质粒的提取 |
5.4.7 阳性文库质粒的分离及插入cDNA片段大小的鉴定 |
5.4.8 回转验证蛋白相互作用 |
5.4.9 阳性克隆的序列分析 |
5.5 结果 |
5.5.1 BD-TaPDK诱饵载体的构建 |
5.5.2 诱饵蛋白的自激活实验和毒性检测结果 |
5.5.3 小麦花药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 |
5.5.4 小麦TaPDK互作蛋白的筛选 |
5.6 讨论 |
第六章 小麦TAPDK互作蛋白的序列特性及表达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及其处理 |
6.1.2 小麦花药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
6.1.3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6.1.4 序列特征分析 |
6.1.5 实时定量PCR分析 |
6.2 结果 |
6.2.1 互作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
6.2.2 TaPUbi在相同遗传背景小麦不育系中的表达分析 |
6.2.3 TaPCNA在西农1376和近等基因系两类不同材料中的表达分析 |
6.2.4 TaCBS和TanLTP在西农1376中的表达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1.1 SQ-1诱导小麦花粉败育的细胞学形态 |
7.1.2 小麦TaPDK的分子特征 |
7.1.3 小麦TaPDK及其底物蛋白基因TaPDC-E1α的表达特征 |
7.1.4 小麦TaPDK互作蛋白的筛选 |
7.1.5 TaPDK的候选互作蛋白的序列特性与表达分析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统的分子细胞遗传及CMS基因(rfv1-Rfv1)的定向导入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小麦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历史概述 |
1.1 小麦雄性不育的类别 |
1.2 遗传型雄性不育 |
1.2.1 小麦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发现与研究 |
1.2.2 小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发现与研究 |
1.3 生态型雄性不育 |
1.3.1 生态型雄性不育的类别 |
1.3.2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的研究 |
1.3.3 光温敏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
1.4 生理型雄性不育 |
1.4.1 生理型雄性不育的类别 |
1.4.2 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 |
1.4.3 物理因素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 |
第二章 小麦核质互作遗传型雄性不育及化学杂交剂诱导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
2.1 小麦核质互作遗传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
2.1.1 经典细胞遗传学解释 |
2.1.2 小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生理生化解释 |
2.1.3 小麦质核型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解释 |
2.2 小麦化学杂交剂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
2.2.1 细胞学研究 |
2.2.2 生理生化研究 |
第三章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进展与问题 |
3.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3.2 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几种主要途径 |
3.2.1 CMS 系统 |
3.2.2 CHA 系统 |
3.2.3 PMS 系统 |
3.2.4 GMS 系统 |
3.3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3.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设想 |
中篇 小麦雄性不育基础研究 |
第四章 黏类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恢复性及分子细胞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
4.2.2 杂种 F1育性恢复性 |
4.3 讨论 |
4.3.1 异源细胞质对染色体配对的影响 |
4.3.2 染色体变异行为对育性恢复性的影响 |
第五章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 F1 结实性状的遗传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 F1 结实性状的方差分析 |
5.2.2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 F1结实性状遗传组分方差所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析 |
5.2.3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结实性状的加性效应分析 |
5.2.4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制组合的显性效应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黏类非 1BL/1RS 小麦 CMS 基因载体的筛选鉴定及育性特异性研究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黏类小麦 CMS 系不同育性载体的筛选及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6.2.2 不同育性载体与黏类不育系回交后代花粉母细胞形态观察 |
6.2.3 黏类小麦各雄性不育类型花粉粒细胞学形态观察 |
6.2.4 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类型成熟花粉粒离体培养 |
6.2.5 黏类小麦不同育性载体育性恢复性比较 |
6.3 讨论 |
6.3.1 黏类 1BL/1RS 与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载体的筛选 |
6.3.2 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载体的细胞学研究 |
6.3.3 成熟花粉粒的离体培养 |
第七章 PAGE 技术在定向创制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新种质材料中的应用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
7.2.2 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 对部分亲本材料的鉴定分析 |
7.2.3 根尖染色体制片分析 |
7.2.4 A-PAGE 对部分采用 1BL/1RS 易位系转育的不育系后代材料的分析鉴定 |
7.3 讨论 |
7.3.1 SDS-PAGE 与 A-PAGE 的比较 |
7.3.2 A-PAGE 在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上的鉴定 |
下篇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建拓 |
第八章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的体系创建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 |
8.1.2 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供试材料的细胞学鉴定 |
8.2.2 新型黏类非 1BL/1RS 不育系及与染色体工具材料杂交杂种 F1的育性 测定 |
8.2.3 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定向转育体系的建立 |
8.2.4 黏类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恢复系转育体系的建立 |
第九章 化杀新品种西杂一号定向转育为三系组合的研究 |
9.1 材料 |
9.2 方法 |
9.2.1 回交转育 |
9.2.2 根尖染色体制片 |
9.2.3 复合引物多重 PCR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不育基因 rfv1 定向导入西杂一号母本西农 Fp1 |
9.3.2 根尖随体染色体数目鉴定 |
9.3.3 西杂一号母本西农 Fp1 与 SP4、莫迦杂交后代回交后代复合引物多重PCR 检测 |
9.4 讨论 |
9.4.1 化杀组合定向转育为三系组合转育体系的可行性 |
9.4.2 西杂一号定向转育为同型三系组合过程中不育基因的示踪 |
第十章 化杀组合西杂五号定向转育为三系组合的研究 |
10.1 材料与方法 |
10.1.1 材料 |
10.1.2 方法 |
10.2 结果与分析 |
10.2.1 不育基因 rfv1 定向导入西杂五号母本西农 Fp2 |
10.2.2 小麦高低分子量谷蛋白的 SDS-PAGE 分析 |
10.2.3 小麦醇溶蛋白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A-PAGE 分析) |
10.2.4 西农 Fp2 与 SP_4和莫迦杂交 F1 及回交后代育性恢复性 |
10.3 讨论 |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乙烯利诱导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温光敏不育系BNS中乙烯响应因子基因TaERF7的功能分析[D]. 李紫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D]. 郭佳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3]化学杀雄剂对谷子雄性不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张海颖.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4]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及其败育分子模型的建拓[D]. 王书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5]SQ-1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花药物质代谢及miRNA研究和不育相关基因F8-1的功能分析[D]. 宋瑜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6]化学杂交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研究进展[J]. 郑爱泉.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8)
- [7]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DNA甲基化调控育性机理研究[D]. 巴青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8]新型化学杂交剂筛选及其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效果和机理研究[D]. 成宇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9]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能量代谢途径中TaPDK基因的表达及其互作蛋白的研究[D]. 张龙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 [10]黏类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统的分子细胞遗传及CMS基因(rfv1-Rfv1)的定向导入和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研究[D]. 牛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