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联终生学习的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刘舸[1](2014)在《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把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研究苏联兴亡的核心线索,以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事件为依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方法,论证了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的内在联系。首先,论文总结了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并从严格的概念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和基本表现形式。其次,论文详细阐述了五代苏共高层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实际状况与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对应关系:以列宁为核心的苏共第一代领导人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奠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共第二代领导人具有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并取得伟大成就;以赫鲁晓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三代领导人平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导致苏共理论与决策失误并为苏联亡党亡国埋下了潜在的政治危机;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苏共第四代领导人缺乏理论素养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总危机;以戈尔巴乔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五代领导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则将苏联彻底推进了亡党亡国的深渊。最后,论文得出三点基本结论: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在社会主义初创时期还不完善,在对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监督不够的情况下,党的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和精神追求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带有决定性意义。正因如此,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与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直接相关。第二,丧失阶级立场、放弃阶级分析方法是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思想与政治崩溃的起点。第三,自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关键。论文最后强调: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生命共同体,一损俱损、共生共荣,其中马克思主义是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灵魂。不断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党的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对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发展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共产党高层领导人都必须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具有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手中。
冉源懋[2](2013)在《从隐性生存走向软性治理 ——欧盟教育政策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认为欧盟作为目前最大的超国家政治、经济实体,在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以划分历史阶段的方式,对不同时期欧盟教育政策的社会背景、内容、特征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概括,可以获得对欧盟教育政策的一种整体性认识,进而挖掘欧盟教育政策发展的内部机制和逻辑。同时,通过对当前欧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加以梳理和反思,可以对欧盟教育政策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和前瞻。基于这两个研究目的,对欧盟教育政策进行的考察和分析主要围绕这样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欧盟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其次,各阶段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什么?其影响如何?再次,对欧盟教育政策未来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会导致欧盟教育政策走向何方?具体而言,从二战结束到1957年,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的英、法、德、意等民族国家强化中央或地方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权,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与研究职能的同时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这些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对欧盟教育政策的萌芽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一时期真正意义上的超国家层面的欧盟教育政策并没有出现,而是处于孕育之中。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盟教育政策的真正肇始。自此至1986年《单一欧洲文件》的签署,欧盟教育政策经历了一个从产生时作为经济政策的附属而隐性生存到独立于社会、经济政策的显性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与其他社会领域的政策相比,这一时期教育政策尽管在数量上有明显增加,但仍处于整个欧盟政策体系的边缘,而且大多停留在静止状态,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尽管如此,其作为一种现实存在,在帮助成员国摆脱经济危机并制定本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同时还为欧盟教育政策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986年到2000年,欧盟教育政策开始从边缘向欧盟政策体系的中心迈进,其政策内容在三方面表现了这种动态变化:第一,拓展及细化职业教育;第二,强化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及流动;第三,落实教育的“欧洲维度”。这一时期欧盟教育政策的特征也十分明显,主要是:政策目标侧重于政治服务;政策执行由“软性”向“硬性”转化;政策内容则十分关注教育质量。这些变化使得这一时期欧盟教育政策的影响也不断提升,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鼓励和推动了成员国的教育决策;提升了欧洲工业化的竞争力;扩大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改变了欧洲大学校际合作的管理模式;促进了欧洲身份认同。从2000年至今,欧盟教育政策的总体特征是走向全面治理,具体表现为政策目标的欧洲化、政策内容的综合化和政策实施的强势化。但是,由于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联合体在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领导地位的合法性遭到质疑,欧盟通过其教育政策对欧洲教育的干预和影响只能是在“鼓励、协调和建议”的权限范围内的软性治理。因此,当前欧盟在教育方面的一项主要治理策略就是通过具有软性色彩的终身学习政策的逐步推进和完善,实现对成员国教育活动的干预。面对整个欧洲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欧盟政治信度持续下降,主权债务危机和欧元危机并发而文化同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冲突又日益严重等因素对教育及教育政策提出的严峻挑战,未来的欧盟教育政策仍将循着软性治理的道路继续发展,并将突出四种发展趋势:第一,追求政治认同;第二,兼顾质量和效率;第三,消弭差异推进均衡;第四,以终生学习计划带动教育的全面治理。概而言之,从正式产生开始,欧盟教育政策经历五十六年(1957—2013年)的发展,其意义和价值在整个欧盟政策体系中逐步得到认可和强化,实现了从最初附着于经济政策的隐性生存状态到当下致力于欧洲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软性治理状态的历史演变。由于欧盟当前面临的诸多危机和挑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欧盟教育政策仍将保持这种软性治理的发展态势,并从政策目标、内容和实施手段等方面进行自我调适以应对这些危机和挑战。因此,从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来看,这一研究过程和结果在理论上一方面可以改变已有研究横向整体描述有余而纵向历史梳理不足、政策内容局部挖掘充分而整体相关性研究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在研究路径上为对欧盟教育政策的探讨提供一种历史分析和阐释的范式。而在实践上,除了可以为我国教育政策中的问题解决提供依据、借鉴和参考,还可以为类似的区域研究,特别是区域教育政策研究提供一种研究的实践案例。
王春燕[3](2003)在《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纵向的时间发展为线索,把中国学前课程百年的发展、变革大致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学习、模仿日本模式的清末民初学前课程(1903——1918年);2、旧中国学前课程本土化、科学化的探索(1919——1948年);3、新中国学前课程的建设与发展(1949——1965年);4、灾难化阶段(1966——1975年);5、中国学前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1976——2003年)。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学前课程百年的几次变革为重心,系统地总结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学前课程发展与变革的社会文化背景、教育指导思想、学前课程变革理论与实践,并着重从学前课程变革中的学前课程价值取向、学前课程实质、学前课程内容、学前课程计划、变革中的知识观、儿童教育观、国家颁布的学前课程规程等内容的比较中凸现百年来学前课程变革中深层次的特点。从课程制度、学前课程实践、学前课程思想及本土化等的教育背景中通过人物访谈、文献资料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评价了每一次变革的内容,从较高的理论层次彰显了中国学前课程百年的发展与变革。基于此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学前课程的发展、变革受各种教育流派的影响,与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脉络相关;变革的主线在中外教育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地进行引进与本土化;学前课程变革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学前课程百年变革中主流知识观也是嬗变的,经历了从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变化;学前课程研究范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课程意义不断地在动态过程中建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历史的研究并不是就历史而论历史,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在经历历史之后,如何面对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学前课程基本问题更科学、准确地进行定位。所以本文在对历史进行挖掘、梳理、分析、提升的基础上又对学前课程的基本问题:学前课程的价值取向、学前课程内容的构建、学前课程教学活动及学前课程的实施作了新的思考,提出了学前课程的价值取向应做重心的转移: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儿童生存的意义;学前课程应以建构儿童的可能生活作为自己的目标;学前课程应促使儿童人格的全面发展。学前课程内容的构建应以儿童作为课程主体为前提,从选择课程知识的两种尺度进行考虑,注意其规定性。学前课程教学活动应走向师幼的交往与对话。学前课程的实施更应强调兴趣、游戏、体验。 历史是连续的,明天是昨天和今天的继续。中国学前课程百年的发展与变革所能给予我们的经验、教训及思考将会对当前及今后中国学前课程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历史从来都是在反思过程中逐步进入辉煌的。中国学前课程的发展同样如此。
张强峰[4](2019)在《身体素养导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阶段)制订分析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身体素养是学生长期体育锻炼后的重要结果体现,而激发学生体育锻炼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制订与实施的主要目标,因此身体素养是《标准》制订与实施的重要导向。但作为新近兴起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身体素养的概念界定、评价体系、实施策略都等存在差异。在其制订与实施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身体素养,注重学生身体素养的哪些方面不得而知。越早期的运动干预,对于青少年成年后体育锻炼、意志品质的影响越大。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国内外身体素养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拟全面、系统探究身体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探寻《标准》(小学阶段)在其历史演变与现实实施中的身体素养导向,剖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寄希望为《标准》促进小学阶段学生身体素养的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借助系统分析、数理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对身体素养的内涵概念,哲学基础,指标体系进行重新界定,基于论文界定的身体素养,对我国《标准》(小学阶段)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并探析《标准》(小学阶段)修订中存在的不足。借助教育部《标准》测试数据复核的机会,在我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南部省份各选取1个省份,每个省份10所小学,共计对30所小学的2400名3-6年级小学生,3600名1-6年级小学生家长,120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逻辑分析与数理统计,探寻《标准》(小学阶段)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身体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体现出有目的身体活动的知识,技能,理解和价值观,是一个人在各种身体活动中的由内而外的综合表现,并能维持终身体育活动参与的能力。主要包括运动技术和能力;运动的动机和行为;运动的规则和策略;运动的个人和社会属性四个方面。身体素养以一元论和现象学为哲学基础,培育的主要途径包括广泛运动参与的模式,过程性的评价体系,家校社的协同机制,与运动相关的评价范式。《标准》(小学阶段)在其制订中,注重以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重点来促进学生身体素养的发展,但也存在:以外在量化指标为主线的测试机制,忽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抑制学生积极的体育运动动机和行为的养成;以终结性为主的评价体系,忽视学生发展的过程,抑制学生的运动规则和策略的发展;测试项目统一必测的发展趋势,忽视学生内在个体差异,学生的个性发展趋于共性。《标准》(小学阶段)的实施在学生方面存在着学生参与的认知有待提高,参与的态度有待端正,参与的动机有待强化;《标准》(小学阶段)的实施在外界支持方面存在着父母与学校的协同度有待提高,学校运动场地配备有待落实,社会对于学校的支持有待量化。导致《标准》(小学阶段)制订与实施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主体与客体的错位;素质与素养的差异。《标准》(小学阶段)的当前实施应建立一体化的电子档案应对当务之急;构建强制与自由的测评体系面对长远发展;发挥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功能;呼吁家庭教育的理性回归。在《标准》的未来制订上,应健全测试体系,促进学生积极的体育运动动机和行为的养成;拓展关注群体,提升《标准》实施的外环境,健全学生身体素养发展的社会属性;加强师资培训,促进学生身体素养中规则与策略意识的发展。
周芸帆[5](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农村贫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面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和农村贫困实际,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开展了一系列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农村贫困治理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由“发展”带动“减贫”的阶段转而进入“减贫”左右“发展”的新阶段。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途上,中国取得的成绩越来越辉煌,但伴随发展所产生的各种新的矛盾、问题和风险也正逐步彰显。为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审视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赋予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一是为从“人民”和“发展”的角度解释并解决根深蒂固的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思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最大的发展困境,正是基于这样严峻的现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新时代中国农村的现实难题,针对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沉疴”与“新疾”,突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人本目的性,强化农村贫困治理的人民主体性,确定将防止贫富分化、促进内部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重点和关键任务,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期的新需求与新期望,也有助于把发展中的问题消灭在发展中。二是为引领时代进步和实现世界整体繁荣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减贫领域开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路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先后提出并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打赢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战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全新境界,也承担起中国在新时代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三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进入了攻坚期,一系列与发展相伴而生的矛盾和问题愈加凸显,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难度也大大加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对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与教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村贫困治理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提出了符合时代条件、反映时代脉动、突出时代主题、回应时代挑战的农村贫困治理理念和方案,在更好地指导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得到发展与创新。
李剑萍,傅海伦,张学强,瀚青,王国新,张平海,张国霖,岳龙,邓小泉,刘静,杨旭[6](2000)在《世纪回眸1900-1999中国教育人物志 1900-1999中国教育大事志》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中国教育史是一部除旧布新的历史。沧海桑田,地覆天翻。在几千年封建教育的废墟上构建现代教育大厦,一切从零开始,谈何容易!凭着自己的热血、汗水和才智,现代教育的先驱们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贡献。历史因此而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我们因此而对他们满怀崇高的敬意。
高俊[7](2020)在《觉知语感:论东方文化语境中油画语言的探索 ——以第三代油画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明确提出“油画语言语感”的概念,并在东方文化语境中讨论油画语言的语感“觉知”——这一油画语言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本文的主要观点:在东方文化语境中,油画语言的语感发生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回归对本体的觉知是拓展油画语言语感的基本途径;在油画语言相关基本对立问题的探索中运用辩证法,是深化油画语言语感的途径;对整体感的觉知,将使油画语言语感的拓展与深化得以体系化,由此形成并创立新的油画语言风格。在论证过程中,笔者运用了语言学、历史学、图像学、田野考察法等研究方法。本文分四章进行论证:第一章,从历史观的角度,通过回溯油画语言演变的历史节点,并结合中国第三代油画家对油画语言的探索过程,以论证油画语言语感随着文化语境而发生变化是历史的常态,在东方文化语境中,油画语言语感发生变化与拓展是历史的必然。第二章,从本体论的角度,论证回归本体的觉知是油画语言语感的拓展途径,具体包括:对油画本体语言的觉知、油画家的本体意识自觉、油画家对自然本体的深度觉知、油画家对不同艺术共性原理的觉知、对人文精神的回归,进而阐明油画语言发展的源动力和新的语言风格的形成与演变并不在于对外在的追慕与迷茫,而在于对本体的觉知与回归。第三章,论证辩证观的运用是深化油画语言语感的途径,具体围绕油画语言若干矛盾问题(如形式与内容、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象)等进行讨论。第四章,从整体观的视角,论证整体性、系统性是油画语言语感的内在逻辑的框架结构,对整体感的觉知是新的语感觉知升华为系统表达的关键,整体感是油画家终身面对并探索的基本问题。论文的论据主要以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的探索为例,其原因是油画语言在中国落地生根,与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的不竭探索有密切的关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长于20世纪50—60年代,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各种变化,对东西方历史、文化与艺术等均有深刻的研究与体会,在学成之后他们穷极一生致力于教学与创作,是油画语言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和探索者。因此,中国第三代油画家60余年的艺术创作实践是在东方文化语境中讨论油画语言语感的典型案例。本论文的学术创新点在于,明确提出并深入阐释油画语言“语感”这一概念,从“语感觉知”层面深入探讨油画语言风格演变的内在本质。本论文的学术价值在于,选择有关东方文化语境中油画语言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语感觉知”这一主题,并从历史观、本体观、辩证观、整体观四种视角深入探讨并论证语感觉知的变化促成油画语言风格的演变,对学界探讨油画语言语感及艺术创作风格具有学术借鉴价值。本论文紧密结合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的创作实践和学术研究,在学界前辈和同仁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东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油画的走向和中国油画家的艺术探索提供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个人见解。
曲琳琳[8](2019)在《流散身份与回归情怀: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卡勒德·胡赛尼是第一位用英语写作的阿富汗裔美国作家。他将阿富汗这个既遥远又神秘的国度,以细腻的文学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无论是他个人辗转多国的生活经历,还是他笔下人物的生存状态与思想情感,无不体现着“流散文学”的典型特征。本研究主要运用“文本细读”和“主题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胡赛尼的小说进行文本分析和文化阐释,以整体性的视角对阿富汗文学中的流散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了流散文化研究的源头与流变,流散民族的身份建构,权力理论视域下的流散与压迫,以及战争中的流散书写等问题。本文以胡赛尼小说创作的阐释为轴线,着重梳理社会文化、社会政治和族裔意识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反思阿富汗历经的社会现实与全球化时代的流散现象。在广泛搜集和研究阿富汗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主人公的自我救赎、与命运抗争、找寻亲人等过程,探索胡赛尼民族身份的建构方式,同时,以个人视角叙写战争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呼吁世人关心饱受流散与民族纷争之苦的阿富汗人民。此外,本研究还有助于人们对阿富汗文化和文学遗产的理解,进一步阐释近半个世纪以来阿富汗的社会斗争和经济状况。对许多西方人而言,阿富汗的民情和宗教情况仍然是一个不透明、让人不安的谜团,对此,胡赛尼并没有直接挑战西方对阿富汗的传统主流看法,而是通过生动感人、富于诗意的情节构思与叙事手法,纠正和丰富了人们对阿富汗的认识,向世人展示了祖国悠久的历史与多元文化,增进了理解与同情,这使他的小说打通了欧亚文化的壁垒,获得了来自不同文化圈的肯定。阿富汗流散作家基于自身的复杂经历、多元文化冲击和民族创伤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充分展现了他们对阿富汗的政治、文化、经济和历史的深刻认识与悲悯情怀,他们已经成为向世界展现民族苦难,争取民族自由与尊严的先驱。胡赛尼的小说,一方面,力求真实展现阿富汗人民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亦不回避运用悬疑、悲情、戏剧和情节逆转等必要的文学表现手法来强化和阐述自己的立场,展现出文学不仅是修辞技巧与思想的抒发,更是一种能够改变世界和人民的真正力量。从叙事技巧看,他的小说不以复杂多变的现代主义手法见长,而是秉承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风格朴实无华而又震撼心灵,成为通俗小说的教育性探索之典范。胡赛尼小说不仅促进了当代美国多元文化文学的发展,还强化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其小说题材既尖锐又新颖,暴力、痛苦、虐待、背叛、抛弃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在他真诚直接、细腻诠释的风格下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宽恕、救赎等深刻主题,既有典型通俗小说的魅力,也有深邃的思想价值与文化意义。总体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本文以“流散身份与回归情怀: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研究”为题,注重社会历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接洽融合,将胡赛尼的创作经历与艺术手法,置于广阔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重点关注他对流散现象、身份认同与家国情怀的呈现方式,不仅拓宽了研究少数民族和移民问题的视野,而且是对民族中心主义、性别平等、权力话语、跨国移民及文化冲突等问题进行的文学思考。胡赛尼特殊的移民和流散经历,逐渐形成了他极富特点的多元文化身份,美国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母国文化的依恋与反思,赋予了他对流散身份的深入思考与浓厚的归国情怀,同时,形成了他兼收并蓄的写作风格及旁观者清的观察视角,使他成为当代流散文学与美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促进了美国文学“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王曼[9](2020)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统领作用。政治信仰作为人类信仰的政治维度,是人们对某种特定的政治形态、政治制度、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等的信奉和敬仰,是对政治层面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是人的政治理性和政治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政治信仰是政治心理的重要组成要素,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随着人类政治文明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政治信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共同的政治信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坚定的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进入新时代,在全球化、网络化以及“西化”“分化”等因素的冲击下,个别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出现了弱化,甚至是动摇的现象。理想信念的动摇和滑坡会使党失去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撑,损害党内的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因此,新时代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使党员、干部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崇高的政治信仰引领下践行政治理想、行为规范,在科学的政治信仰凝聚下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战斗力,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成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要承担的重要政治使命和执政课题。本文以“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为题,由导论和正文五章内容组成,各章大致的思路和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问题,首先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包括信仰的内涵、特征、分类以及政治信仰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等。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渊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信仰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继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以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政治学说中的“内圣外王”的政治修养、“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为政以德”的施政原则和“大同社会”的政治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政治理念、价值追求、社会理想的精华,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态度和精神生活风貌,并逐渐成为人们内化的一种特定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亦成为涵养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重要思想文化源泉。第二章主要探讨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过程与基本经验。在历史脉络上,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纵向、动态的梳理,纵观政治信仰在中国共产党内的变迁历程,体悟党的政治信仰发展的历史规律,总结出党在政治信仰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即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向、树立并宣扬党内政治信仰的先进典型、在整党整风运动中加强政治信仰建设等。这些宝贵的经验为解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突出问题,加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提供了历史镜鉴和现实启示。第三章主要探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诉求,突出问题意识。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党的政治信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党的政治和思想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和新问题。新时代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为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诉求。因此,通过总结新时代党的政治信仰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的价值性两方面进行充分论证,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把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作为时代课题来讨论的根本原因。第四章主要探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内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精神,从内容体系上看,新时代党的政治信仰的内容建构应包含五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党的科学政治信仰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第五章在前四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原则、机制与路径,以实现政治信仰建设的目标。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在认识和尊重政治信仰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加以推进。具体而言,在基本原则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渐进性与反复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有效机制上,政治信仰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在生成过程中应遵循信仰的一般心理发展机制,包括理性认知机制、情感认同机制、意志培养机制和行为践行机制;在具体路径上,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党性修养、依托红色资源、学习先进典型、完善党内制度、加强实践锻炼等路径,实现政治信仰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这七个方面相互支撑,形成合力,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巩固与强化,提高党员、干部知信行合一的能力,增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而不断增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基础。
忽培元[10](2012)在《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文中指出序曲踏遍青山,两位开国老部长国庆观礼重逢,天安门上欣然回望旭日初升……1995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六周年纪念日。这天晚上,首都北京华灯齐放,人们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天安门广场张灯结彩。八点多钟,江泽民、李鹏等中国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同首都各届代表和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观赏节日焰火。在这举国同庆,万众同乐,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的新中国
二、苏联终生学习的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联终生学习的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1.2.2 关于理论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1.2.3 关于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分析 |
1.2.4 关于苏共高层领导人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难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前提条件 |
2.1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
2.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建者和传承者 |
2.1.2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核心的主心骨 |
2.1.3 无产阶级政党威信和形象的最主要体现者 |
2.1.4 共产主义事业首要倡导者 |
2.1.5 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关头的决策者 |
2.2 无产阶级领袖发挥历史作用的前提条件 |
2.2.1 理论素养 |
2.2.2 实践历练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 |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表现形式 |
3.2.1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而不是教条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2 养成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 |
3.2.3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 |
3.2.4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2.5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6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第4章 列宁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
4.1 列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4.2 列宁创立了俄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 |
4.3 在扞卫真理中展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4.3.1 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 |
4.3.2 对“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批判 |
4.3.3 对考茨基帝国主义和平论的揭露和批判 |
4.4 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4.5 新经济政策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5章 斯大林的理论素养与斯大林模式的伟大成就 |
5.1 在革命的办报生涯中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
5.1.1 创办《斗争报》 |
5.1.2 创办《无产阶级斗争报》 |
5.1.3 创办《巴库无产者报》和《汽笛报》 |
5.1.4 创办《真理报》 |
5.2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历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5.2.1 在革命运动中确立起劳动人民的阶级情感 |
5.2.2 在流亡生涯中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
5.2.3 在列宁的启发下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家 |
5.3 在党内思想斗争中扞卫和继承列宁主义 |
5.4 领导苏联探索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 |
5.5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
5.6 对斯大林晚年在工作中所犯错误的分析 |
5.6.1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形成与发展 |
5.6.2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消极后果 |
第6章 赫鲁晓夫理论素养的缺陷与苏共理论导向和决策失误 |
6.1 片面评价斯大林引发国内甚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 |
6.2 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
6.2.1 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三和”路线 |
6.2.2 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 |
6.2.3 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理论 |
6.3 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严肃性变为随意性发挥 |
6.3.1 宣称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彻底巩固论 |
6.3.2 从简单的物质生活层面对共产主义做出庸俗化解释 |
6.3.3 不切实际地倡导并推行社会团体治国论 |
6.3.4 人为地将苏共分为工业和农业两个党组织 |
6.4 改革在总体上演变为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拙劣行动 |
第7章 勃列日涅夫缺乏理论素养与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危机 |
7.1 不读马列导致庸俗的世界观 |
7.1.1 不学习更不懂马克思主义 |
7.1.2 掩盖不学无术出尽洋相 |
7.1.3 庸俗的世界观导致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7.2 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辩证分析 |
7.2.1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日益僵化的体制机制 |
7.2.2 缓和对斯大林的评价与固守赫鲁晓夫的基调 |
7.2.3 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击与流于形式的无效宣传 |
7.3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社会信仰危机和苏共执政挑战 |
7.3.1 社会信仰危机 |
7.3.2 苏共执政危机及其掩盖的理论危机 |
第8章 戈尔巴乔夫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 |
8.1 一个自称“二十大产儿”的领导人 |
8.1.1 好学但学会的主要不是马克思主义 |
8.1.2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俘虏 |
8.2 借“公开性”丑化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
8.3 在“民主化”和“多元化”的旗号下剥夺了苏共的领导权 |
8.3.1 否定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 |
8.3.2 大批撤换党的高层领导干部,提拔“民主派”人物 |
8.3.3 把苏联共产党“革新”成社会民主党 |
8.3.4 推行西方式的议会总统制和多党制 |
8.4 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成为埋葬苏联的坟墓 |
8.4.1 苏共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
8.4.2 社会动乱和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
8.4.3 各种反共势力发展壮大并乘机夺取政权 |
8.4.4 民族矛盾激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从隐性生存走向软性治理 ——欧盟教育政策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 全球化语境下欧盟的世界影响日益突出 |
(二) 政策研究已成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分支领域 |
(三) 欧盟教育政策成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一个新的热点 |
二、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一) 关于欧盟教育政策的研究 |
(二) 关于欧盟教育政策历史分期的研究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
(二) 教育政策(Education Policy) |
(三) 教育治理(Education governance)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跨越国界:欧盟教育政策的孕育与萌芽 |
一、孕育时期的社会状况 |
(一) 新政治格局的形成 |
(二) 新经济秩序的建立 |
(三) 西欧的重建与复兴 |
二、欧盟主要成员国的教育政策 |
(一) 恢复和明确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权限 |
(二) 重构和扩大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 |
(三) 改革和完善基础教育 |
三、欧盟各国的教育政策对欧盟教育政策发展的影响 |
(一) 孕育了欧盟实现教育一体化的长远政策目标 |
(二) 促成了早期欧盟教育政策的经济理性价值观 |
(三) 导致了早期欧盟政策体系中基础教育政策的缺失 |
第二章 游走边缘:欧盟教育政策的滥觞与发展 |
一、产生与发展初期的社会背景 |
(一) 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
(二) 福利国家不断完善 |
(三) 欧洲一体化曲折推进 |
二、主要政策内容 |
(一) 保障和发展职业教育 |
(二) 加强成员国间的教育合作 |
(三) 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
三、主要政策特征 |
(一) 政策目标以发展经济为主 |
(二) 政策内容由单一向多样发展 |
(三) “欧洲认同”开始成为影响政策制定的核心观念 |
四、主要政策影响 |
(一) 帮助成员国摆脱经济危机并制定本国职业教育政策 |
(二) 将“行动计划”作为政策实施的主要模式 |
(三) 明确了普通教育的重要价值 |
(四) 建立了成员国教育合作的常规机制 |
第三章 迈向中心:欧盟教育政策的拓展与深化 |
一、拓展与深化阶段的社会背景 |
(一) 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 |
(二) 科技革命的惯性影响及知识经济的兴起 |
(三) 欧盟社会政策取得突破性进展 |
二、主要政策内容 |
(一) 教育发展以“欧洲认同”为目标 |
(二) 职业教育重在拓展及细化 |
(三) 高等教育突出跨国合作与流动 |
三、主要政策特征 |
(一) 政策目标侧重于政治服务 |
(二) 政策执行逐步强势化 |
(三) 政策内容关注教育质量 |
四、主要政策影响 |
(一) 鼓励和推动了成员国的教育决策 |
(二) 提升了欧洲工业的竞争力 |
(三) 扩大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 |
(四) 改变了欧洲大学校际合作的管理模式 |
(五) 促进了欧洲身份认同 |
第四章 走向治理:欧盟教育政策的整合与完善 |
一、整合与完善阶段的社会背景 |
(一) 新的外部环境 |
(二) 欧盟的内部危机 |
(三) 终身学习从理念到行动 |
二、主要政策内容 |
(一) 职业教育一体化 |
(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品质化 |
(三) 基础教育优质化 |
(四) 教师教育标准化 |
三、主要政策特征 |
(一) 政策目标泛欧洲化 |
(二) 政策内容综合化 |
(三) 政策实施强势化 |
四、主要政策影响 |
(一) 引领国际区域教育合作的理念与实践 |
(二) 全面融入成员国的教育活动中 |
第五章 直面危机:欧盟教育政策的调适与走向 |
一、欧盟教育政策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 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 |
(二) 欧盟政治信度持续下降 |
(三) 主权债务危机和欧元危机并发 |
(四) 文化同一性与多样性冲突日显 |
二、欧盟教育政策的基本动向 |
(一) 教育面向世界开放 |
(二) 重点推进教育与培训的合作与发展 |
(三) 政策实施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 |
三、欧盟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 |
(一) 追求政治认同 |
(二) 兼顾质量和效率 |
(三) 消弭差异推进均衡 |
(四) 以终生学习计划带动教育的全面治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3)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学习、模仿日本模式的清末民初学前课程(1903年——1918年) |
一、 制度化的产物:我国学前课程产生的背景 |
(一) 学前课程产生的社会基础 |
(二) 学前课程产生的思想基础 |
二、 清末民初的学前课程设置 |
(一) 癸卯学制与清末学前课程 |
(二) 民国初期的学前课程 |
三、 几所典型的幼稚园课程述略 |
(一) 湖北武昌蒙养院 |
(二) 湖南蒙养院 |
(三) 严氏蒙养院 |
四、 本时期学前课程的特点 |
(一) “中体西用”教育指导思想下的学前课程 |
(二) 学前课程实施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
(三) 浓厚的日本化特性 |
(四) 学前课程辅助家庭教育的取向 |
第二部分: 旧中国学前课程本土化、科学化的探索(1919年——1948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前课程变革与发展 |
一、 文化教育思潮勃兴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前课程变革 |
(一) 观念的先导与舆论的准备:五·四时期教育革新浪潮下对传统儿童观、儿童教育的批判及儿童公育思潮的勃兴 |
(二) 自觉、主动的选择——学前课程变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西方教育思潮传播中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选择 |
二、 二三十年代学前课程变革的直接动因 |
(一) 学前课程外国化、宗教化及非科学化弊端的严重性 |
(二) 制度的支撑:1922年我国学制的改革支撑和促成了学前课程的变革 |
三、 旧中国学前课程寻求本土化、科学化变革的实践研究 |
(一) 南京鼓楼幼稚园课程的试验研究 |
(二)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的课程编制试验研究 |
四、 旧中国学前课程本土化、科学化探索的理论研究 |
(一) 幼稚园课程的实质是儿童的经验、活动或儿童的生活 |
(二) 幼稚园的课程目的是为了儿童身心的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国民服务 |
(三) 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的幼稚园课程内容 |
(四) 幼稚园课程的特点 |
(五) 编定幼稚园教材的标准 |
(六) 幼稚园课程组织的整体性 |
(七) 幼稚园课程的评价 |
五、 本期学前课程变革的重要成果——《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及内容分析 |
(一) 《幼稚园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育指导思想 |
(二) 《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内容分析 |
(三) 课程标准反映了旧中国本土化幼稚园课程探索试验的成果 |
六、 对本期学前课程变革的分析与评价 |
理论方面的价值: |
(一) 首次确立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形成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儿童观及民主的师幼观 |
(二) 形成了重视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崭新的课程观 |
(三) 既有预设又有灵活性的课程教学计划 |
(四) 既考虑到社会需要又偏重于儿童自身需要的课程价值取向 |
(五) 以做为中心的方法论 |
实践方面的价值: |
(一) 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学前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及课程实施方式 |
(二) 运用了实验法来探讨本土化的学前课程变革 |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一) 学前课程的理念在当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与推广 |
(二) 课程变革只产生了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单元教学 |
第三部分: 新中国学前课程的变革与发展(1949年——1965年) |
一、 新中国学前课程变革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 社会性质的变动,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
(二) 政府的行为,公众的趋同,以俄为师,重建课程体系 |
(三) 价值的差异,观点的悖逆:对“活教育”理论及单元课程的批判 |
二、 新中国学前课程变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
(一) 主张对学前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
(二) 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中提出了教学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
(三) 注重知识系统化与作业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
(四) 强调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
(五) 重视集体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 |
(六) 对游戏与工作、与教学关系的认识,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 |
(七) 课程组织上的学科课程与实施上的分科教学 |
三、 新中国学前课程变革中对各学科课程的研究 |
(一) 各学科的目标与内容 |
(二) 教学方法 |
(三) 体现的特点 |
四、 新中国学前课程变革与发展的成果分析 |
(一) 《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的内容分析与特点 |
(二)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内容分析与特点 |
(三) 《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的内容分析与特点 |
五、 对本期学前课程变革与发展的分析与评价 |
(一)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 |
(二) 知识形态的课程观 |
(三) 更加强调社会需要的课程价值取向 |
(四) 学前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具有了统一性,并形成了新中国乃至影响以后课程发展的本土化的学前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 |
(五) 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计划,实施预设课程 |
(六) 学前课程重视儿童的集体主义教育 |
(七) 确立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分科教学模式及教学的作业形式 |
(八) 课程变革的局限性 |
第四部分: 中国学前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1976年——2003年)——八十年代以来的学前课程变革与发展 |
一、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前课程变革与发展的动因 |
(一) 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的需要 |
(二) 教育价值观的变化——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推动学前课程的变革 |
(三) 学前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促使课程进一步的变革 |
(四) 儿童发展的优先权与儿童主体地位的确立 |
二、 多元化理论与思想指导下的学前课程变革——学前课程变革的指导思想 |
(一) 儿童发展的整体观 |
(二) 儿童是教育的主体观 |
(三) 整合教育观 |
(四) 活动与建构教育观 |
(五) 儿童生态观 |
(六) 可持续发展观 |
(七) 终生教育观 |
三、 丰富多样的学前课程变革内容及分析、检视 |
(一) 八十年代幼儿园学科课程的研究 |
(二) 学前课程的理论研究 |
(三) 从文本看学前课程思想的变革——对五种学前课程文本的分析 |
四、 本期学前课程发展与变革的特点分析与评价 |
(一) 形成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 |
(二) 注重儿童终生学习与发展品质的培养是学前课程变革的重要目标 |
(三) 学前课程变革力求在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同时也满足社会的需要 |
(四) 课程的实施注重为儿童创设良好、丰富的活动环境 |
(五) 强调质性评价,形成了全新的学前课程评价理念 |
(六) 课程变革中注重预设的课程与生成课程的统一 |
(七) 开发、构建幼儿园自己的园本课程是本期课程变革的独特之处 |
(八) 学前课程变革的行动研究法,教师成为了研究者 |
(九) 形成了初步的学前课程理论体系与多样化的学前课程模式 |
(十) 存在的问题 |
第五部分: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规律与思考 |
一、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基本特点 |
(一) 学前课程百年的发展、变革受各种教育流派的影响,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相关 |
(二) 变革的主线——在中外教育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地进行引进与本土化 |
(三) 学前课程变革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
(四) 百年学前课程变革中主流知识观的嬗变 |
(五) 学前课程研究范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课程意义不断地在动态过程中建构 |
二、 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经验教训) |
(一) 观念的变革是学前课程变革的先导与前提 |
(二) 学前课程变革中课程理想与课程现实之间的悖逆 |
(三) 学前课程变革的内在机制——继承与创新 |
三、 我们的思考 |
(一) 学前课程价值取向的再定位 |
(二) 学前课程内容的构建:基于儿童是课程主体及选择课程知识两种尺度的考虑 |
(三) 学前课程教学活动:走向师幼的交往与对话 |
(四) 学前课程的实施更应强调真实兴趣的激发,游戏的乐趣,情感的体验 |
结语: 我们欣慰,我们也感叹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身体素养导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阶段)制订分析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已有的界定 |
二、本文对于身体素养的界定 |
三、体适能测评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身体素养概念的研究 |
二、关于身体素养评价内容的研究 |
三、关于身体素养评价方式的研究 |
四、关于我国《标准》的研究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过程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制订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历史 |
一、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逻辑起源 |
二、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现状 |
一、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与国家教育政策 |
二、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与学生全面发展 |
三、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 |
第二章 身体素养的国际关注与全球共识 |
第一节 身体素养的国际关注 |
一、发达国家对于身体素养的关注 |
二、发展中国家对于身体素养的关注 |
三、身体素养国际关注的小结 |
第二节 身体素养的全球共识 |
一、身体素养是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重要前提 |
二、身体素养是积极生活方式的催化剂 |
三、身体素养是优异文化成绩的推动力 |
第三章 主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研究现状 |
第一节 美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日本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俄罗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主要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研究现状的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身体素养实现的哲学基础 |
一、一元论的哲学基础 |
二、身体素养的现象学基础 |
第二节 身体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 |
一、广泛运动参与的模式 |
二、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
三、家校社的协同机制 |
四、与运动相关的评价范式 |
第三节 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小学阶段)的贡献 |
一、以促进学生身体活动的积极参与为重点 |
二、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中心 |
第四节 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小学阶段)制订的不足 |
一、以外在量化指标为主线的测试机制,忽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 |
二、以终结性为主的评价体系,学生发展的过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
三、测试项目的统一必测的发展趋势,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体现 |
第五节 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小学阶段)实施的问题 |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
二、外界支持方面的问题 |
第六节 《标准》(小学阶段)制订与实施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理想与现实的偏差 |
二、主体与客体的错位 |
三、素质与素养的差异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改进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身体素养的内涵 |
二、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制订与实施的问题 |
三、身体素养导向下《标准》制订与实施问题的原因 |
第二节 改进建议 |
一、《标准》(小学阶段)的当前实施 |
二、《标准》的未来修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问卷 |
附件二 访谈题纲 |
附件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后记 |
(5)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关于贫困概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反贫困路径、对策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治理的基本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2 马克思、恩格斯从本质规律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1.3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运行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
2.2.1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
2.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 |
2.2.3 列宁贫困治理的实践思路 |
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1 毛泽东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2 邓小平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3 江泽民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4 胡锦涛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第三章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 |
3.1 建国初期广义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49-1977) |
3.1.1 实施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3.1.2 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
3.1.3 确立社会主义救济制度 |
3.1.4 阶段总结 |
3.2 改革开放初期小范围救济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78-1985) |
3.2.1 启动农村改革 |
3.2.2 重视农村、农民、农业问题 |
3.2.3 实施专项扶贫计划 |
3.2.4 阶段总结 |
3.3 改革开放深化期大规模开发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86-2000) |
3.3.1 集中力量解决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问题 |
3.3.2 制定详细扶贫计划,成立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
3.3.3 鼓励自力更生,强化社会动员 |
3.3.4 阶段总结 |
3.4 新世纪以来攻坚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2001-2013) |
3.4.1 重新划定国家贫困县、贫困村适应新的扶贫形势 |
3.4.2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
3.4.3 巩固扶贫成果,缩小发展差距 |
3.4.4 阶段总结 |
3.5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经验 |
3.5.1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农村贫困治理的组织基础 |
3.5.2 立足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贫困治理道路 |
3.5.3 坚持人民立场,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农村贫困治理决策 |
3.5.4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符合地区实际的农村贫困治理措施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现实的新境遇 |
4.1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具备的有利条件 |
4.1.1 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
4.1.2 农村贫困治理政策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 |
4.1.3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
4.1.4 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发展共识已经形成 |
4.2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严峻挑战 |
4.2.1 国家富强之路仍有突出“短板” |
4.2.2 民族振兴面临崛起难题 |
4.2.3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诉求 |
4.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突出 |
4.3.1 群体发展差别维度 |
4.3.2 地区发展差异维度 |
4.3.3 城乡发展差距维度 |
4.4 推进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面临治理难题 |
4.4.1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 |
4.4.2 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
4.4.3 减贫边际效益递减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思想的新内容 |
5.1 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 |
5.1.1 契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
5.1.2 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
5.1.3 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和优势 |
5.2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关怀 |
5.2.1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
5.2.2 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
5.2.3 实现人民的主体利益 |
5.3 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
5.3.1 全民共享,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5.3.2 全面共享,提升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
5.3.3 共建共享,凝聚社会合力 |
5.3.4 渐进共享,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5.4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基本要求 |
5.4.1 现实关切和未来关照相呼应 |
5.4.2 整体进步和个体发展相结合 |
5.4.3 发展效率和社会公平相协调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实践的新战略 |
6.1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底线”任务 |
6.1.1 “六个精准”的治理要求,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
6.1.2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实现“输血”与“造血”有效衔接 |
6.1.3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塑造“大扶贫格局” |
6.1.4 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治理成效,变“对上负责”为“对民负责”. |
6.1.5 总结与思考 |
6.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发展”要求 |
6.2.1 发展乡村产业,推动构建“富裕乡村” |
6.2.2 树立城乡等价思维,积极打造“幸福乡村” |
6.2.3 焕发乡风新气象,携手共筑“文明乡村” |
6.2.4 织牢社会“安全网”,统筹推进“和谐乡村” |
6.2.5 注重生态涵养,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
6.2.6 强化人才支撑,共同构筑“活力乡村” |
6.2.7 总结与思考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价值的新意蕴 |
7.1 赋予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 |
7.1.1 符合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国际定位 |
7.1.2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1.3 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同频共振 |
7.2 为国际减贫与发展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
7.2.1 由减贫带动发展实现国家整体繁荣 |
7.2.2 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构筑社会合力 |
7.2.3 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实现发展可持续化 |
7.3 契合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题 |
7.3.1 “内外兼修”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 |
7.3.2 “内外兼施”推动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觉知语感:论东方文化语境中油画语言的探索 ——以第三代油画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
(一)概念界定:油画语言;油画语言的语感;觉知;第三代油画家 |
(二)研究基础 |
(三)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背景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史观:文化语境与油画语言的语感觉知 |
第一节 镜鉴:文艺复兴时期文化语境与油画语言的语感觉知 |
一、凡·艾克:从油性媒介剂到油画材料语言的语感觉知 |
二、从凡·艾克到提香:从材料语言到色彩语言的突破 |
三、从提香到格列柯 |
第二节 启示:19-20世纪西方油画家对东方艺术的借鉴 |
一、凡·高:“笔”的表现力 |
二、博纳尔:色彩的晕化、线的生命力 |
三、马蒂斯:造型符号、线的表现力、色彩的纯化 |
第三节 探索:东方文化语境中的反思与自觉 |
一、东方的反思 |
二、东方的自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体观:“本体”的觉知与油画语言语感的拓展 |
第一节 油画本体语言 |
一、油画本体语言的概念 |
二、油画本体语言的语感觉知 |
三、油画造型的语感觉知 |
四、油画构成的语感觉知 |
五、两种图像的背后 |
第二节 油画家本体意识的自觉 |
一、本体意识的自觉 |
二、本体自觉意识与个性化油画语言 |
第三节 自然本体 |
一、自然本体对于油画家的意义 |
二、觉知自然之形 |
三、从自然的颜色到色彩的语感 |
四、觉知自然之构架 |
五、觉知自然之气息 |
六、觉知自然之本体的方法 |
第四节 艺术共性原理的启示 |
一、觉知艺术共性原理 |
二、艺术综合素养与语感觉知力 |
第五节 人文精神与油画语言的语感觉知 |
一、西方艺术家:创造力的滋养与激发 |
二、中国油画家:素养积淀与境界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辩证观:油画语言语感的深化 |
第一节 油画的形式语言与内容 |
一、追溯与超越 |
二、内容的厚度与意义 |
三、形式语言与内容的相互契合 |
四、形式语言的独立审美价值 |
第二节 油画语言的共性与个性 |
一、共性的重要性 |
二、个性化油画语言的探索 |
三、油画语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抽象与具象 |
一、抽象之象 |
二、具象绘画中抽象元素及其结构 |
三、抽象中的具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体观:从油画语言体系到油画语言的整体感 |
第一节 油画语言体系的整体认知 |
一、造型 |
二、构成 |
三、油画本体语言 |
第二节 油画造型整体观 |
一、形体的整体感 |
二、空间的完整 |
三、形体与空间在画面上的纯化 |
第三节 油画构成整体观 |
一、“章法”:稳定与坚实 |
二、构图之“象”:对“一”的追求 |
三、形调、节律与异质同构 |
第四节 油画本体语言的整体观 |
一、色调:色彩的整体观 |
二、从自然色调的启发到画面色调的审美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品照版权申明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流散身份与回归情怀: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创作背景与社会评价 |
第二节 国外胡赛尼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国内胡赛尼研究综述 |
第四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第一章 流散文化研究:源头与流变 |
第一节 流散文学概况:从西方到东方 |
第二节 作为小说背景的阿富汗 |
一、地理和人口概述 |
二、民族和文化概述 |
第三节 胡赛尼创作的美国背景与文化动因 |
第二章 流散民族身份建构研究 |
第一节 《追风筝的人》与男性身份认同 |
第二节 《灿烂千阳》与女性身份认同 |
第三节 《群山回唱》与民族寻根 |
第三章 权力理论视域下的流散与压迫 |
第一节 男权统治与阿富汗女性悲剧 |
一、失语症: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 |
二、布卡与牢笼: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禁锢 |
三、姐妹情仇:男权社会中的女性镜像 |
第二节 权力视域下的性别建构 |
一、新女性形象:传统与现代之惑 |
二、男性气质焦虑:个人困境与民族隐喻 |
第四章 战争中的流散书写 |
第一节 流散难民书写 |
一、身体创伤叙事 |
二、家庭悲剧叙事 |
三、女性成长叙事 |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流散现象 |
一、多线索叙事与流散主题的表达 |
二、从个体重生到国家重建 |
第三节 胡赛尼小说的民族观与人道诉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缘由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分析 |
一、政治信仰及其相关概念梳理 |
(一) 信仰的概念分析 |
(二) 政治信仰的内涵界定 |
(三) 政治信仰的特征 |
(四) 政治信仰的功能 |
二、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信仰理论 |
(二)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政治信仰论述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探索之路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实践之路 |
(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发展之路 |
二、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 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 |
(二)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向 |
(三) 树立并宣扬党内政治信仰的先进典型 |
(四) 在整党整风运动中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 |
第三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诉求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 个别党员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 |
(二) 个别党员在生活中“不信马列信鬼神” |
(三) 个别党员的党员意识弱化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 市场经济的冲击 |
(二) 全球化的挑战 |
(三) 网络化的影响 |
(四) “西化”“分化”的干扰 |
三、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价值性 |
(一) 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助推党的政治建设 |
(二) 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三) 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高党的拒腐防变能力 |
第四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内容 |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党的政治信仰的精神支柱 |
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想追求 |
(一)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形态 |
(三)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时代目标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特征 |
四、忠诚干净担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实践要求 |
(一) 对党忠诚是为政之魂 |
(二) 个人干净是立身之本 |
(三) 敢于担当是成事之要 |
五、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践行旨归 |
(一)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力观 |
(二)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观 |
(三)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利益观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原则、机制与实现路径 |
一、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
(二) 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的原则 |
(三) 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 |
(四) 坚持渐进性与反复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有效机制 |
(一) 政治信仰理性认知机制 |
(二) 政治信仰情感认同机制 |
(三) 政治信仰意志培养机制 |
(四) 政治信仰行为践行机制 |
三、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 加强理论武装,促进政治信仰的认知深化 |
(二) 坚定四个自信,激发政治信仰的情感认同 |
(三) 增强党性修养,强化政治信仰的初心锤炼 |
(四) 依托红色资源,接受政治信仰的文化熏陶 |
(五) 学习先进典型,发挥政治信仰的示范引领 |
(六) 完善党内制度,建立政治信仰的制度保障 |
(七) 加强实践锻炼,实现政治信仰的外化于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苏联终生学习的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D]. 刘舸. 清华大学, 2014(05)
- [2]从隐性生存走向软性治理 ——欧盟教育政策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研究[D]. 冉源懋. 西南大学, 2013(02)
- [3]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 王春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03(02)
- [4]身体素养导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阶段)制订分析与实施研究[D]. 张强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5]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D]. 周芸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世纪回眸1900-1999中国教育人物志 1900-1999中国教育大事志[J]. 李剑萍,傅海伦,张学强,瀚青,王国新,张平海,张国霖,岳龙,邓小泉,刘静,杨旭. 山东教育, 2000(Z2)
- [7]觉知语感:论东方文化语境中油画语言的探索 ——以第三代油画家为例[D]. 高俊.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8]流散身份与回归情怀: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研究[D]. 曲琳琳. 吉林大学, 2019(02)
- [9]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D]. 王曼. 山东大学, 2020(10)
- [10]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J]. 忽培元. 中国作家, 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