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格管理 再创函授工作新业绩(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飞[1](2021)在《Z汽运公司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范娜娜[2](2021)在《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研究 ——以X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张珊[3](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文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一重要范畴而提出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底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坚定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本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样态、功能、发展境遇及建设方式等进行阐释,其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详实的历史回溯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形成过程及运用实践;二是从概念构建、样态呈现、主要功能、发展境遇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探讨,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三是具体勾勒了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包括确立开发原则、开发主体、开发内容和开发方式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机衔接。本文框架结构总体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论。导论:阐明选题缘由,综述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依据、功能、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思路。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阐释。在剖析红色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概念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界定为“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进行开发利用的,以红色精神及其载体为核心的各种要素总和”,并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性、历史性、物质性、精神性和时代性等特征。最后将其与传统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等进行辨析。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考察。通过历史梳理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历程及规律;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是处于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需要在把握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实践。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样态。主要从物质样态、制度样态和精神样态三个层面展开,并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社会接受度较高的分类方法,将物质样态细分为红色遗址遗迹类资源、红色建筑设施类资源和红色人文活动类资源;将制度样态细分为以纲领、政策、法律法规等为代表的正式制度,和以革命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而精神样态细分为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和改革精神。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功能。主要从塑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等维度展开,详细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构成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积极作用。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境遇。主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成效、内容及趋势,重点介绍其在课程建设、实践教育、文艺作品等方面的突出成绩,进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原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提供现实基础。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如何开发的问题,包括开发原则的明确、开发主体的培育、开发重点内容的提炼、育人价值的深入挖掘,并结合红色文艺创作、红色思政课程建设、红色特色活动等案例,呈现具体开发方式。结论:概括本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得出基本结论,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未来展望。
陆雪华[4](2021)在《J银行S分行对公客户经理胜任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其所面临的竞争,一方面是来自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是来自外资银行的竞争。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带来极大冲击。客户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客户经理制是现代银行经营中广泛采取的有效管理方式,它具有扎实和广泛的制度基础和市场基础;客户经理代表着银行形象,是银行树立新金融理念,联系客户、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渠道。J银行S分行在对公业务领域也采用了客户经理制。对公客户经理是该分行对公业务经营的最主要经办群体。为了应对激烈的同业竞争,2019年以来,根据上级行要求,J银行S分行对公经营层级逐步下放。在原经营中心集中在分行层面的经营模式下,信贷经营主要集中于分行固定部门和中心,客户经理团队建设较完善,对公客户经理对本岗位具有较强的屡职能力,对公信贷文化建设较全面,且专业专注,客户经理综合能力及履岗能力较强;而遍布S区域内的综合性支行,其对公客户经理团队建设参差不齐。本文以J银行S分行对公客户经理目前所处的发展状态为研究基础,阐述了J银行S分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对公客户经理人员现状,分析了对公客户经理本身及客户经理团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多角度对对公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研判当前激励的同业竞争形式,指出加强对公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然后应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关键事件访谈法、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对公客户经理胜任力素质因素,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探索,并对得出的数据结论进行信度、效度分析,从而构建出该分行对公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最后,通过分析J银行S分行对公客户经理实际能力与胜任力模型中各因子特征存在的差距,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适用于该行对公客户经理胜任力提升的策略建议:开展对公客户经理聘任及选拔工作,充实公客户经理队伍;组织开展实践拓展培训,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组织专项学习,不断提升客户经理对公业务专业能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客户经理客户维护能力和应变反应能力;从获得多方支持与配合,完善配套薪酬与考核制度,通过进行后评估和不断优化调整工作等方面完善相关保障措施。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不断夯实该分行对公业务人员能力及结构,从而为其增强同业竞争力奠定基础。
李智利[5](2021)在《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革命性的理论品格,是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和重要法宝。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深入研究发扬党的斗争精神问题,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发扬党的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学说的坚持和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永葆党的斗争精神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实践的凝练和升华。立足新时代,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势,充分发扬和践行党的斗争精神于党、人民、国家、民族乃至世界而言都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面临的多层次的困难与挑战对党的斗争精神的发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滞效应,严重妨碍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敢于斗争精神的传承和善于斗争能力的发挥。当前,为有效克服影响党的斗争精神发扬的阻滞因素,亟需从斗争的方向、意识、意志、艺术和能力等方面构建起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体系框架,为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夺取斗争的新胜利提供精神指引和行动指南。
徐鑫[6](2021)在《学慧教育兰州分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也将取决于更多优秀人才的推动。因此,用人单位对于选人和用人的标准越来越严格和苛刻,对企业员工的学历层次、专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基于此,越来越多的职场人群或者是即将步入职场的青年人逐渐意识到参加培训和继续学习的重要性,这也进一步催生出了更多的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加剧了这一细分市场领域的竞争。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保持和发展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制定和实施适合企业自身的营销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学慧教育兰州分校为研究对象,从学慧教育兰州分校的营销现状出发,首先对学慧教育、学慧教育兰州分校进行了介绍。学慧教育是一家面向成人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兰州分校作为学慧教育的分校之一,主要承担了甘肃地区的招生培训业绩。本研究在分析的过程中以STP目标市场战略理论、7Ps营销组合策略理论为基础和依据,结合深入访谈法、焦点小组访谈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发现和分析出了学慧教育兰州分校的主要营销问题。随后,通过运用PEST分析法总结了内外部营销环境对学慧教育兰州分校运营和发展的影响,利用SWOT分析法对学慧教育兰州分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后,确定了学慧教育兰州分校的目标市场,并最终制定出学慧教育兰州分校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人员策略、有形展示策略和过程策略,最后提出了针对营销策略的保障实施措施。本研究认为,学慧教育兰州分校的主要营销问题是较为明显和突出的,即仅依赖总校线上推广的单一方式进行本地市场的营销,并无主动探索和开发针对分校所在地的区域进行营销,而学慧教育其他分校营销模式也与兰州分校相一致。因此,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使学慧教育兰州分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学慧教育各地分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欧阳润[7](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刘伟岩[8](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提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宋晓燕[9](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生成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党历史使命是一个政党的重要标识,同时也是一个政党发展进步的关键驱动。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因使命而生并在践履历史使命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无产阶级政党。就一定程度而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使命型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勇担历史使命,民族得以独立,人民得以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肩承历史使命,政权得以巩固,人民得以温饱;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担承历史使命,国家得以富强,人民得以富裕。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庄严历史使命,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探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生成逻辑并且探析这一历史使命的实现向度,既能够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进而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又能够为实现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进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乃至共产主义的实现激发坚定有力的主体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主体,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研究主题,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生成逻辑为主要研究内容。在探讨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科学内涵、要素分析、时代演进基础上,着重阐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生成的历史、理论、实践三重逻辑,最后明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实现向度。由历史维度来看,古代中国的盛世辉煌与繁荣、近代中国的苦难而引发的民族觉醒、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谱写的奋斗史诗三者的协同作用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生成的历史逻辑。具体而言,古代中国的盛世繁荣以及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是这一历史使命生成的历史溯源,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深重苦难以及各个阶级奋力探寻救亡图存之路是这一历史使命生成的基本缘由,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开启建设征程、坚持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是这一历史使命生成的坚实基础。由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使命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三者的有效融通汇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生成的理论逻辑。具体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历史使命思想是这一历史使命生成的理论源泉,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思想是这一历史使命生成的思想根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及家国情怀是这一历史使命生成的文化沃土。由实践逻辑而言,国际国内环境的双重变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三者的有机互动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生成的实践逻辑。具体而言,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这一历史使命生成的时代诉求,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以及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是这一历史使命生成的实践要求,党的建设以及全面从严治党是这一历史使命生成的内在需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实现向度主要包括:不忘执政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幸福,既心系人民,又执政为民,更发展为民;牢记历史使命,在推进伟大实践中实现民族复兴,既进行伟大斗争,又建设伟大工程,还推进伟大事业;倡导命运一体,以本国的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发展,既坚持和平发展,又扩大对外开放,更自觉承担责任。
唐慧玲[10](2020)在《预算责任主体背景特征、预算松弛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文中认为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管理控制手段。为了完成特定的生产目标或经营计划,企业所制定的预算计划以货币、现金流以及具体规划描述的形式,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并合理配置了企业所拥有的有限资源。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发挥了强大的控制功能,企业所制定预算目标的完成度可被作为其业绩评价的标准。另外,预算目标与企业的激励机制也紧密相连。预算目标的制定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它奠定了预算管理系统有效运转的基础。然而,预算松弛问题影响着预算目标难度的确定,进而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功能在企业内的有效发挥。从国外的研究证据可以看出,预算松弛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的预算管理中(Dunk&Nouri,1998)。Merchant(1985)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电子行业中企业的预算管理行为,发现经理人所制定的预算计划中存在着明显的松弛,并且当经理人的业绩考评与预算计划的完成情况相挂钩时,预算松弛出现的概率会明显增加。Merchant&Manzoni(1989)的研究发现其调查样本内有80%的总经理明确表示他们所制定的预算计划中存在着松弛,并认为其员工都能在较为“宽松”的预算计划内受益。Indjejikian&Nanda(2002)发现企业经理获得的超额奖金具有高度连续性,这意味着预算松弛不仅存在而且具有持续性。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逐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经过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广和规范执行要求,我国企业已普遍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并在实务中积累了重要的工作经验(于增彪等,2004)。我国上市公司的货币薪酬激励契约和业绩考评通常与预算管理挂钩(潘飞等,2006;叶建芳等,2014),刘浩等(2015)发现我国国有企业的高管更倾向于通过事前谈判争取到更多的预算松弛以减少其薪酬考核目标的难度。由此可见,预算松弛现象也广泛存在于我国企业的预算管理中。现行研究对于预算松弛的看法并不统一,委托代理理论将预算松弛解释为采用预算管理必定会导致的一种效率损失。当企业将预算计划完成情况与业绩评价标准相挂钩时,下层经理在预算编制中会利用其所掌握的预算信息蓄意制造松弛,使得预算目标难度降低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然而这种行为可能会损害公司的利益,影响公司预算管理的有效性。权变理论则认为预算松弛是企业为了应对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而做出的一种选择(Chenhall,2003),宽松的业绩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在复杂工作上有更好的表现(Kelly et al.,2014),Li(2015)发现宽松的预算目标明显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本文回顾了预算松弛的相关研究文献,并比较了现行三种社会科学视角下(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的预算松弛研究。本文欲研究不同背景特征的高管建立预算松弛的行为是否存在区别,经过讨论后将分析的理论基础建立在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视角之下,以个人心理因素作为切入点结合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心理学基本观点进行分析。首先结合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账户理论对预算松弛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知道预算松弛是企业高管自利行为的一种策略选择,而高管的心理因素发生变化会使其对这种策略的选择做出调整。现有研究已证明内在道德感、程序正义、对声誉的考虑等,都会影响高管建立预算松弛的行为倾向性(Libby,2003;Little et al.,2002;Stevens,2002;Wentzel,2004)。本文借鉴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以预算责任主体的背景特征测度其心理结构,再结合行为经济学中的瘾理论对高管建立预算松弛的习惯进行分析,可以知道与高管的个人经历或社会影响有关的心理因素都会影响其建立预算松弛的行为习惯。本文以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了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预算数据,以此计算得到预算松弛的数据。文章进行理论推导得出,高管的政治背景强度、相关工作经历、性别特征以及学历特征都可能会影响其建立预算松弛的行为倾向性。考虑到高管背景特征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主要选取董事长、CEO和CFO作为企业高管的代表性人物进行了假说的建立。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政治关联越紧密的CEO建立预算松弛的程度相对较低;(2)具有财会或金融相关工作经历的CEO相比于没有此类工作经历的CEO更容易建立较多的预算松弛;(3)女性董事长相比于男性董事长更倾向于通过包含更多预算松弛的预算计划;(4)学历较高的CFO相比学历较低的CFO更不容易建立预算松弛。具体来看,政治背景强的CEO除公司的工作外还需要特别维护个人声誉,他们会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预算编制中不会偏好较多的预算松弛以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因为这种做法可能会威胁到其声誉和政治身份。CEO具有财务或者金融相关的工作经历意味着他们拥有财会专业知识的优势,因此他们在预算编制中显得更加自信且工作得心应手。为了提高自身和下级员工的报酬、保持个人工作能力评价并增加工作的灵活性,这类CEO更容易利用专业知识和职位便利在预算编制中建立预算松弛;董事长重视公司的长期发展和业绩的可持续性增长,女性董事长相比男性董事长行事更加谨慎、保守,为了增加公司经营的灵活性、分散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以及减少下层经理有害的利润操作行为,女性董事长偏好预算目标难度更低的预算计划,其包含的预算松弛较多;高学历的CFO接受的社会道德教育更加充分,他们所形成的强烈道德感抑制了其出于追求个人利益动机去建立预算松弛的行为。由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分析可知,预算松弛是企业高管自利行为的一种策略选择,而这种策略选择会损害公司的利益。为了更清楚地了解预算松弛可能对公司利益带来的损害,文章探究了预算松弛与公司的几种重要的经济特征存在的关联。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预算松弛程度与公司市场价值显着负相关;(2)预算松弛的存在会使得公司未来年度的盈余管理水平下降;(3)预算松弛与公司承担的市场风险显着正相关。具体来看,公司价值受到市场内投资者的影响,当预算松弛被视作一种不良信号传递到市场内时,投资者会降低对该公司的投资比例,因而该公司的市场估值会下降,公司价值也会下降;预算松弛会降低企业的经营目标难度,管理者的薪酬也更容易达到较高水平,此时他们会减少为了提高自身收益而进行的粉饰性盈余管理行为,这反映为企业次年的盈余管理水平降低;当管理者了解公司的预算计划中包含预算松弛时,其业绩目标难度会显着降低,预算松弛的存在已经为他们降低了一定的工作失败风险,此时他们更愿意去选择风险更高收益更大的投资项目,公司承担的风险也会相应升高。本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贡献:第一,为预算松弛影响动因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是对预算松弛问题实证研究证据的补充。现有关于预算松弛动因的文献多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程新生,2008;郑石桥和王建军,2008;Young,1985),关注信息不对称、管理者行为、报酬方案等。个人因素方面关注得较多的是高管声誉和个人道德及责任感(Douglas,2002;Webb,2002;Yuen,2004),研究方法多为问卷调查,实证研究证据较为稀少。借鉴“高层阶梯理论”的观点,本文采用高管的背景特征对其心理结构进行测度,研究了高管背景特征与其建立预算松弛倾向性的关系,为高管个人特征因素与预算松弛关系的实证研究做出了增量性贡献;第二,本文创新地将行为经济学理论引入预算松弛的动因研究中,弥补了以往同类文献中采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时的不足。委托代理理论将预算松弛解释为企业高管的自利行为,这可以作为本文分析时的一个基础支撑。然而委托代理理论在分析时将高管假设为完全理性且偏好一致,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行为经济学理论有助于分析实际情况中企业高管的不同心理特征对其建立预算松弛行为倾向性的影响,为将预算松弛动因研究落到个体特征层面上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分析支持;第三,本文通过研究预算松弛与公司三类重要经济特征的关系,为预算松弛可能对公司带来的经济后果做出了实证研究证据的补充。已有文献对预算松弛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结论并不统一,而关于预算松弛与公司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更是鲜有,本文填补了此类研究的空缺。公司价值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公司的长期业绩,从本研究的结论来看,预算松弛会损害公司价值及长期业绩,企业应尽量减少预算松弛。关于预算松弛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结论与已有文献相同(雒敏,2010;潘飞和程明,2007),而预算松弛与公司市场风险的关系先前未被研究过。本文对预算松弛与公司市场风险的相关性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上都做出了边际贡献,未来还可以进一步对预算松弛与公司研发创新的关系展开研究;第四,研究结论可以帮助完善现代公司的治理机制,优化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使公司处于长期有利的发展中。本文有助于公司在聘请高管时,可以根据公司自身的预算松弛习惯,对不同背景特征的高管进行筛选,优化公司的高管团队结构。另外,参考本文对预算松弛与公司几类重要经济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公司可以将预算松弛作为一项经济指标来预测其未来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及时调整公司次年的预算计划以有效控制预算松弛问题,使公司的几项重要经济特征处于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范围内。
二、严格管理 再创函授工作新业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格管理 再创函授工作新业绩(论文提纲范文)
(3)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阐释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概念 |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特性 |
(一)政治性 |
(二)历史性 |
(三)物质性 |
(四)精神性 |
(五)时代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的辨析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与革命文化资源的辨析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的辨析 |
四、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观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文化观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文化观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考察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初创形成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地位得到确立 |
(二)培养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建设者 |
(三)形成以红船精神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内核 |
(四)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工人农民教育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完善发展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拓展至爱国主义等内容 |
(二)形成以大庆精神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内核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教育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化拓展 |
(一)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课程体系 |
(三)形成以北京奥运精神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内核 |
(四)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自觉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全面性得到巩固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形态走向虚实共融 |
(三)形成以斗争精神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内核 |
(四)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样态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物质样态 |
(一)红色遗址遗迹类资源 |
(二)红色建筑设施类资源 |
(三)红色人文活动类资源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制度样态 |
(一)正式制度:纲领、决议、政策及法律法规 |
(二)非正式制度: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样态 |
(一)革命精神 |
(二)建设精神 |
(三)改革精神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功能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塑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观念 |
(二)提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精神状态 |
(三)活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行为规范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一)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底蕴 |
(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文化性 |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回音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
(一)红色文化资源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内化” |
(二)红色文化资源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外化” |
(三)红色文化资源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反馈”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境遇 |
一、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成效 |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红色读物涌现 |
(二)红色文化精品课程开发 |
(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的质量与效益并举 |
(四)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形式多样 |
(五)红色经典文艺作品的继承与创新 |
二、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困境 |
(一)理念认识的相对片面 |
(二)主体合力的相对不足 |
(三)内容选择的有失偏颇 |
(四)开发方式的相对滞后 |
三、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困境的归因分析 |
(一)整体观念缺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理念认识 |
(二)治理机制缺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主体合力 |
(三)利益诉求分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选择 |
(四)信息技术限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方式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 |
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原则 |
(一)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二)坚持同质性与异质性相统一 |
(三)坚持公益性与市场性相统一 |
二、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主体 |
(一)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个体 |
(二)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群体 |
三、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 |
(一)传承红色基因 |
(二)发扬红色传统 |
(三)利用红色资源 |
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
(一)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向教育资源的有效转化 |
(二)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
五、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的典型方式 |
(一)红色文艺创作式开发 |
(二)红色思政课程式开发 |
(三)红色特色活动式开发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4)J银行S分行对公客户经理胜任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2.1 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理论 |
2.1.1 胜任力定义和特征 |
2.1.2 胜任力模型 |
2.1.3 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银行业对公客户经理胜任力特征 |
2.2.1 银行客户经理制 |
2.2.2 对公客户经理与对私客户经理的差异性 |
2.2.3 银行对公客户经理的群体特殊性 |
3 J银行S分行对公客户经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J银行S分行简介 |
3.1.1 基本情况和组织架构 |
3.1.2 对公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3 对公客户经理人员情况 |
3.2 J银行S分行对公客户经理当前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
3.2.1 不同机构间对公客户经理团队建设差异较大 |
3.2.2 客户经理工作目标不明确,混岗现象普遍存在 |
3.2.3 支行现有对公客户经理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
3.2.4 对公客户经理考核体系不统一 |
4 对公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构建 |
4.1 胜任力匹配性分析 |
4.2 模型构建准备 |
4.2.1 模型构建思路 |
4.2.2 模型构建前提 |
4.2.3 模型构建原则 |
4.3 对公客户经理胜任力要素提取和分析 |
4.3.1 行为事件访谈的组织实施和结论 |
4.3.2 德尔菲法确定胜任力要素及其特征 |
4.3.3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方式 |
4.3.4 调研问卷信度分析及效度分析 |
4.3.5 调研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 |
4.4 基于调研结果建立胜任力模型 |
4.4.1 胜任力权重设定及分析 |
4.4.2 胜任力模型构建 |
4.5 胜任力视角下的对公客户经理能力差距分析 |
5 对公客户经理胜任力提升策略及建议 |
5.1 开展对公客户经理聘任及选拔工作 |
5.1.1 对公客户经理选拔 |
5.1.2 量身制定对公客户经理职业生涯规划 |
5.2 组织专项实践拓展培训 |
5.3 多模式开展学习 |
5.3.1 自主学习模式 |
5.3.2 组织专项学习培训 |
5.4 “传帮带”活动增强实践经验 |
5.4.1 活动分阶段实施 |
5.4.2 对跟岗部门及师父要求 |
5.4.3 对培养对象的要求 |
5.5 实施的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
(一) 研究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党的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
(一) 党的斗争精神基本内涵的演进 |
(二) 新时代党的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
二、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思想 |
(二) 列宁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思想 |
(三) 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永葆斗争精神的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必要性 |
一、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内在要求 |
(一) 坚定全面从严治党决心信心的内在要求 |
(二)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内在要求 |
二、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保证 |
(一)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 |
(二)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根本保证 |
三、防范化解国内各种风险与挑战的现实需要 |
(一) 化解国内各种风险的现实需要 |
(二) 化解国内各种挑战的现实需要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
(一) 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必然选择 |
(二) 克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阻力的必然选择 |
五、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保障 |
(一) 抵制西方霸权主义的坚实保障 |
(二) 共同应对全球问题的坚实保障 |
第三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阻滞因素 |
一、生活条件的优越性产生的消极影响 |
(一) 长期处于和平的环境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影响 |
(二) 生活条件的显着改善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影响 |
二、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构成的主要挑战 |
(一) 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对斗争精神发扬的挑战 |
(二) 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对斗争精神发扬的挑战 |
三、国内各项任务的艰巨性引起的重大考验 |
(一) 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对斗争精神发扬的考验 |
(二) 维护稳定的艰巨任务对斗争精神发扬的考验 |
四、党内突出问题的严峻性造成的严重危害 |
(一) “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危害 |
(二) “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危害 |
五、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带来的巨大冲击 |
(一) 西方社会思潮的入侵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冲击 |
(二) 西方文化霸权的推行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冲击 |
第四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路径选择 |
一、提高政治意识,把准斗争方向 |
(一)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
(二) 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
(三) 坚定“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 |
二、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斗争意识 |
(一)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 |
(二) 加强对“四史”的学习 |
(三) 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 |
三、勇于自我锻造,锤炼斗争意志 |
(一) 培养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 |
(二) 培养临危不乱的气魄 |
(三) 培养长期斗争的毅力 |
四、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 |
(一) 善于把握斗争形势 |
(二) 善于掌握斗争规律 |
(三) 善于调整斗争策略 |
五、加强实践淬炼,提升斗争能力 |
(一) 在斗争实践中主动担当作为 |
(二) 在斗争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
(三) 在斗争实践中进行自我改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学慧教育兰州分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1.3 研究的工具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工具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STP目标市场战略理论 |
2.1.1 市场细分 |
2.1.2 选择目标市场 |
2.1.3 市场定位 |
2.2 7Ps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
2.2.1 产品 |
2.2.2 价格 |
2.2.3 渠道 |
2.2.4 促销 |
2.2.5 人员管理 |
2.2.6 有形展示 |
2.2.7 过程管理 |
2.3 相关研究现状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学慧教育兰州分校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学慧教育简介 |
3.2 学慧教育兰州分校简介 |
3.3 学慧教育兰州分校营销现状简介 |
3.4 学慧教育兰州分校营销问题分析 |
3.4.1 产品分析 |
3.4.2 价格分析 |
3.4.3 渠道分析 |
3.4.4 促销分析 |
3.4.5 人员分析 |
3.4.6 有形展示分析 |
3.4.7 过程分析 |
第四章 学慧教育兰州分校营销环境分析 |
4.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行业竞争分析 |
4.3 内部环境分析 |
4.3.1 经营理念分析 |
4.3.2 教学资源分析 |
4.3.3 服务文化分析 |
4.3.4 教研能力分析 |
4.4 学慧教育兰州分校SWOT分析 |
4.4.1 优势分析 |
4.4.2 劣势分析 |
4.4.3 机会分析 |
4.4.4 威胁分析 |
第五章 学慧教育兰州分校市场营销策略 |
5.1 STP战略的制定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5.1.3 确定市场定位 |
5.2 7Ps营销组合策略的制定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2.5 人员策略 |
5.2.6 有形展示策略 |
5.2.7 过程策略 |
第六章 学慧教育兰州分校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
6.1 总校认可和支持 |
6.2 合理利用绩效考核 |
6.3 竭力留住优秀人才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学慧教育兰州分校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 B深入访谈对象情况一览表 |
附录 C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
附录 D焦点小组访谈对象情况一览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
1.1.1 大思政的内涵 |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
1.2.1 就业概念 |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
2.1.1 劳动分工理论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
2.4.1 双元结构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1 样本结果分析 |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
4.6.1 责任意识 |
4.6.2 就业观念 |
4.6.3 就业适应 |
4.6.4 就业态度 |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工作原则 |
5.1.3 育人模式 |
5.1.4 实施内容 |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
5.3.2 职业素养教育 |
5.3.3 职业规划教育 |
5.3.4 社会实践教育 |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生成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基本问题探讨 |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科学内涵 |
(一) 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涵义 |
(二) 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特点 |
二、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要素分析 |
(一) 核心要素 |
(二) 基本要素 |
(三) 必备要素 |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时代演进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四)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生成的历史逻辑 |
一、历史溯源: 古代中国的盛世辉煌与繁荣 |
(一) 古代中国的盛世繁荣 |
(二) 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 |
二、基本缘由: 近代中国的苦难引发民族觉醒 |
(一)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深重苦难 |
(二) 各个阶级奋力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
三、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谱写的奋斗史诗 |
(一) 进行革命斗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二) 开启建设征程,奠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
(三) 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展现光明前景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生成的理论逻辑 |
一、理论源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使命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使命思想 |
(二) 列宁的历史使命思想 |
二、思想根基: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思想 |
(一) 毛泽东的历史使命思想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思想 |
三、文化沃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 |
(一) 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二) 深层厚植中国传统家国情怀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生成的实践逻辑 |
一、时代诉求: 国际国内环境的双重变化呼唤使命生成 |
(一)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二、实践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求使命担当 |
(一) 推进各项事业发展需要使命引领 |
(二) 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亟需使命担当 |
三、内在需求: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迫切需要使命担当 |
(一) 党的建设目标客观要求全党的使命担当 |
(二)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党牢记并履行使命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实现向度 |
一、不忘执政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幸福 |
(一) 心系人民,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与信念 |
(二) 执政为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三) 发展为民,让人民在发展的过程中受益 |
二、牢记历史使命,在推进伟大实践中实现民族复兴 |
(一) 进行伟大斗争,彰显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 |
(二) 建设伟大工程,激发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
(三) 推进伟大事业,引领民族复兴的正确方向 |
三、倡导命运一体,以本国的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发展 |
(一) 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
(二) 扩大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谋互利共赢 |
(三) 自觉承担责任,参与推进全球治理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预算责任主体背景特征、预算松弛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动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动机 |
第二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三节 研究基本贡献 |
一、理论贡献 |
二、实践贡献 |
第四节 重要概念界定 |
一、预算责任主体 |
二、高管背景特征 |
第五节 文章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预算管理系统 |
一、预算管理的作用 |
二、预算管理中的参与者行为 |
第二节 预算松弛的产生 |
一、预算松弛的定义 |
二、预算松弛的成因 |
第三节 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学的视角 |
二、心理学的视角 |
三、社会学的视角 |
第四节 高管背景特征与预算松弛 |
第五节 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章 研究的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预算管理系统与预算松弛 |
一、预算管理系统的演进 |
二、预算管理系统的主体 |
三、预算松弛的形成 |
第二节 预算松弛成因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契约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行为经济学理论 |
四、权变理论 |
第三节 研究采用理论及归因简述 |
一、三大视角下的预算松弛研究总结 |
二、本研究采用理论及归因简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算责任主体背景特征与预算松弛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一、CEO的政治背景与预算松弛 |
二、CEO的职业背景与预算松弛 |
第二节 拓展性研究假说 |
一、董事长的性别特征与预算松弛 |
二、CFO的学历特征与预算松弛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
二、研究变量定义 |
三、模型设计 |
第三节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变量相关性分析 |
三、假说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变量的替代性检验 |
二、更换样本研究期间 |
三、样本数据缩尾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算松弛的经济后果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一、预算松弛与公司市场价值 |
二、预算松弛与公司未来年度盈余管理 |
三、预算松弛与公司承担的市场风险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
二、研究变量定义 |
三、模型设计 |
第三节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变量相关性分析 |
三、假说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变量的替代性检验 |
二、更换样本研究期间 |
三、PSM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预算责任主体背景特征与预算松弛的研究结论 |
二、预算松弛与公司经济后果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关于预算松弛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四、严格管理 再创函授工作新业绩(论文参考文献)
- [1]Z汽运公司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李晓飞. 青岛大学, 2021
- [2]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研究 ——以X高校为例[D]. 范娜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1
- [3]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D]. 张珊. 西南大学, 2021(01)
- [4]J银行S分行对公客户经理胜任力提升策略研究[D]. 陆雪华.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5]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D]. 李智利. 扬州大学, 2021(09)
- [6]学慧教育兰州分校营销策略研究[D]. 徐鑫. 兰州大学, 2021
- [7]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8]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生成逻辑研究[D]. 宋晓燕. 山东大学, 2020(12)
- [10]预算责任主体背景特征、预算松弛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D]. 唐慧玲.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