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德兴铜矿(论文文献综述)
方怡萌[1](2021)在《基于绿色视角的江西铜业EVA-BSC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谭力[2](2021)在《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生态复垦植物修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铜矿采选业的快速发展,高浓度浆料法(HDS)酸性废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各大铜矿得到广泛应用,造成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排放量急剧增加,由于其堆存量大、综合利用率低,以德兴铜矿为例,酸性废水底泥年产生量约60万吨,导致大量宝贵的矿山空间被占用和土地破坏,对矿区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植物修复技术具有土壤扰动小、操作便捷、修复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土壤修复,发展前景广阔。本研究以江西铜业集团德兴铜矿酸性水处理厂产生的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底泥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找出利用底泥进行生态复垦的关键因素,为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的改良与修复提供依据;通过堆土种植试验和现场工程应用等手段,开展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生态复垦过程中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一方面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生长形态指标,筛选出适于在底泥基质上生长的优势植物,另一方面改良底泥的理化性质,解决其盐碱度高、易板结、有机质等常规养分含量低等技术难题,以实现工程化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底泥中各项危害成分指标均低于《GB 5085.3-2007》和《GB 5085.1-2007》规定浓度限值,且底泥浸出液p H在6~9之间,属于Ⅰ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底泥含水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5.01%、0.266 g/kg、1.690 mg/kg、17.100 mg/kg、4.150 g/kg,底泥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含量极为匮乏。底泥呈弱碱性(p H=7.63),电导率为245 ms/m,属于轻盐碱化土壤,易板结、龟裂。(2)在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与客土配比为4:1的混合土中,进行了九种植物堆土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草本植物中玉米草和黑麦草发芽率分别为88.67%、98.33%,成活率分别为90.6%、97.90%,60天的株高分别为83.53 cm、21.70 cm,相比于平车前更适于在底泥上生长,可做为底泥生态复垦的先锋植物;灌木中红叶石楠成活率高,60天株高增量更大,更适合在底泥生境条件下生长;三种乔木中成活率依次为刺槐>毛白杨>湿地松,60天株高增量依次为刺槐>毛白杨>湿地松,刺槐和毛白杨更为适合在底泥生境条件下生长。(3)根据堆土种植试验研究成果,结合课题组其他研究成果,选用采用玉米草、黑麦草作为先锋草本植物,红叶石楠、大叶女贞、小叶女贞、刺槐、毛白杨套种进行为期3年的现场工程化试验,验证底泥替代完全客土作为植物生长基质进行矿山生态复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验区内植物长势良好,经两年植物覆盖率达到100%。草本植物玉米草、黑麦草逐渐被演替;灌木基本成片,株高为181.4 cm~213.8 cm、冠幅为92.2 cm~109.5 cm;乔木基本成林,株高为581.3 cm~603.2 cm、冠幅为157.3 cm~237.0 cm。(4)试验区建立3年后底泥各项理化性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底泥的综合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底泥电导率下降1.15%~5.40%,含水率下降16.90%~24.36%,底泥p H值变化幅度较小。有机质含量除毛白杨种植区以外皆为CK组的1.17~1.57倍;全氮含量仅在刺槐种植区域出现提升,对比对照组提升26.50%;全磷含量提高了11.89%~20.75%;全钾含量提高了31.54%~311.53%,红叶石楠、毛白杨、刺槐对于底泥有效磷含量改良效果更为明显,对比对照组上升了15.19%、14.99%、4.91%。
吴相丞[3](2021)在《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与江西的策略选择》文中研究指明铜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在电子、交通、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铜需求量日益增加。中国是世界铜需求大国,江西作为国内铜矿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当前已形成采矿、冶炼、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已初步建成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铜产业。但同时,江西省铜产业发展仍面临较多问题和矛盾,如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2019年2月江西省出台《“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左右)》,有色金属产业成为江西省重点扶持产业。而铜产业是有色金属产业中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为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铜产业平稳发展,2020年4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推出产业链链长制,提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加快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为江西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本文共分为6章。第1章是绪论。第2章是文献综述,对关于产业链、铜产业链、定价格局、贸易格局以及供需格局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分析。第3章是全球铜产业链发展现状,主要对国内外及江西铜产业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具体从铜矿石、铜精矿分析铜产业链上游,从精炼铜分析中游,从废铜及应用领域分析下游。第4章是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趋势分析,分为供需、贸易、定价格局。供需格局侧重于分析上游和中游,贸易格局分析上、中、下游,定价格局侧重于分析中游。在明确铜资源供需偏紧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对贸易格局演化趋势进行研究,选取上游铜矿石、中游精炼铜、下游废铜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世界铜产业链贸易的网络密度、中心性、聚类系数等指标。随后探析铜产业链定价格局,运用VAR模型对LME(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价格与SHFE(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价格关联关系进行研究。第5章是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背景下江西省铜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6章是江西应对铜产业链格局演化的策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从铜产业链上游来看,全球主要矿山背后的控股企业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寡头垄断格局,以江西铜业集团为首的江西铜企相对比之下全球矿山业务布局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铜产业链上游贸易格局受矿山产能影响较大,矿山新建项目及扩产项目对铜矿石供应量都有一定影响。同时,疫情在未来3-5年内预计会对矿山产能产生较大影响。从铜产业链中游来看,与上游铜矿石贸易不同,有的国家凭借着出色的深加工技术,对产业链中游精炼铜贸易敏感性更高。中国精炼铜产量位居全球前列,以江铜贵溪冶炼厂为例,其产量位居全球精炼厂第一。可另一方面,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精炼铜进口国。全球铜产业链定价格局经过长期演化后,定价主要取决于期货铜,交易品种为铜产业链中游的精炼铜,伦敦金属交易所由于交易机制等原因,信息传递更快、市场效率更高,仍是国际铜市场定价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相比之下对国际铜市场影响较小,我国缺乏铜定价权。从铜产业链下游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铜消费持续增长带动全球铜消费增长,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铜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由下游铜消费所产生的废铜贸易网络紧密性相对来说不是很高,且网络密度数值较小,贸易伙伴数量较为稳定。基于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趋势,江西作为国内铜资源自给率最高的省份,拥有较好的跨国投资机遇、期货市场建设机遇、区位转移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环境污染、深加工技术不足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政府应完善产业布局、优化升级铜产业链、强化以江铜为首的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企业应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全球范围配置铜矿资源,进而提高铜产业链上游影响力,同时加强创新能力。
张小龙[4](2021)在《鄱阳湖沉积物—植物体系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鄱阳湖流域从古至今是国家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湖区物种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有“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欢乐场景,有“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之风景美名。鄱阳湖与长江接壤,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促进了江西更加快速的发展进程。经济繁荣的过程中,始终要把坚持保护生态环境摆第一位,时刻响应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鄱阳湖水系是江西的生命源泉,其湖区汇集了五大河系及各支流的水源。湖区沉积物的来源主要是以水为传输介质而携带污染物质,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最终迁移转化,絮凝沉降所形成。其沉积物中所含的污染及有害物质就包含重金属,重金属是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其对动植物不仅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与潜在风险等副作用,而且在大自然及生态环境中难降解,易累积,一定条件下产生二次污染。通过采集研究对象区表层沉积物79个,边缘沉积物28个,选择鄱阳湖最大的湿地南矶山湿地采集6个柱状沉积物,每个柱子24cm,并采集6个采样点附近的三种挺水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山类芦(Neyraudia montana)、香茅草(Cymbopogon citratus)。通过实验室处理测定其中重金属As、Cd、Cr、Cu、Ni、Pb、Zn、Hg含量,与理化指标p H、Eh、SOM(土壤有机质)、D(粒径)、SSS(水溶性盐含量)等。运用内梅罗综合指数、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方法。并分析出表层、边缘、剖面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累积与分布状况,探讨其存在潜在生态危害,并进行大致的评估。同时借助于Arc GIS进行克里金插值分析在鄱阳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风险的区域描述,采用聚类分析与相关性分析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溯源。植物中的重金属经过实验测定后,主要采用转移系数与富集系数进行分析,探索植物不同组织对湿地生态环境中重金属的累积程度与污染特征。采用目标危害系数与复合目标危害系数,综合评估植物中单一重金属与多种重金属复合后主要对成年人与儿童的健康产生的影响。主要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鄱阳湖表层沉积重金属As、Cd、Cr、Cu、Ni、Pb、Zn、Hg含量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鄱阳湖的南部,其湖区表层沉积物上的污染物主要以入湖口各支流水域为主要输送途径。重金属超背景值率分为Cu>Cr=Pb>Zn>Ni>Hg>As>Cd。鄱阳湖边缘地区重金属Hg、Cu、Pb、Cd、Zn、As、Cr、Ni的含量平均值分别是鄱阳湖背景值的1.71、5.61、2.29、5.83、2.10、0.85、2.20、1.40倍。元素Cu为主要污染因子,表层超背景值率为98.76%,周边区为100%超背景值,8种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累积,沉积物受到了重金属污染。(2)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显示第一主成分为As、Cr、Cu、Pb、Zn,其As与Cr、Cu、Pb、Zn相关性显着,污染主要来源为矿山开采与冶炼等农业生产活动及城市产生的工业废水;第二主成分为Hg、Cd,其二者相关性显着,变异系数较大,高含量区域位于南部与西南部,污染来源主要为人为活动;第三主成分为Ni,其污染来源主要由矿产资源开采与自然岩土结构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随着环境的变化,边缘重金属污染可能会转变为面源污染。(3)湿地沉积物剖面Hg、Pb、Cu、Cd、Zn含量范围分别为0.075~0.340mg/kg、2.63~38.53 mg/kg、0.21~28.22 mg/kg、0.01~0.43 mg/kg、25.88~80.72 mg/kg,重金属超江西省背景值率分别为Hg>Cd>Pb>Cu>Zn,其含量均具有富集的趋势。垂直剖面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在0~6 cm的深度范围时,重金属Hg、Pb、Cu、Cd、Zn含量稍高;6~15 cm大部分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呈现锯齿波动状态;在深度为15~20 cm处出现Hg、Cd、Pb含量的峰值;20 cm以后呈现下降的趋势。排除测量误差,可能与人为活动影响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因素有关。单一的重金属污染可能对环境的危害不是特别明显。整体柱状沉积物上重金属的负荷污染指数显示,其污染程度趋势是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倒U型格局,即剖面上已存在重金属的污染。(4)实验研究中南矶山湿地三种植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富集和转移,芦苇、山类芦、香茅草重金属元素Cd、Hg关系表现为CF>TF,Zn、Cu、Pb关系表现为TF>CF,但香茅草重金属元素Cu、Pb关系表现为CF>TF。综合吸附累积指数显示三种植物对重金属Hg、Pb、Cu、Cd、Zn的关系分别为山类芦>芦苇>香茅草、芦苇>香茅草>山类芦、芦苇>山类芦>香茅草、香茅草>山类芦>芦苇、芦苇>香茅草>山类芦。可见,芦苇吸附累积效果最好,是吸附重金属的首选植物,说明湿地植物能对重金属污染的沉积物起到净化的重要作用。单一目标危害指数表明芦苇、山类芦与香茅草根及叶组织存在健康风险,香茅草的茎部组织成人能食用不存在健康风险,儿童慎食。整体研究表明重金属的复合目标危害指数TTHQ均大于1,误食会产生致癌风险。(5)综合多项评价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边缘地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存在不同等级的污染,其Pz顺序为Cu>Zn>Ni>Cr>Pb>As>Hg>Cd,其潜在风险顺序为Cd>Hg>Cu>Pb>As>Ni>Cr>Zn。借助污染元素结合采样点多方位分析,鄱阳湖边缘地带湖口县及湖区边缘处污染较严重,存在强负荷,强风险,其他湖区边缘饶河、赣江、信江等与鄱阳湖接壤地带处于严重污染,存在强度负荷与风险。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累积大多数为轻度-中度累积,极少数为强累积。重金属Cr、Cu、Pb、Zn、Hg所受污染较严重,其次为Cd、Ni,研究区的总生态风险RI存在二个等级。
宁继来[5](2021)在《典型氧化铜矿物热活化硫化—浮选基础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铜消费大国,长期以来对外铜资源依存度较高,随着一直以来的不断开发利用,易选硫化铜矿石资源日渐枯竭,对氧化铜矿石特别是复杂难选氧化铜矿石的回收利用愈发重要。孔雀石及硅孔雀石作为为两种典型氧化铜矿石,关于它们的开发利用一直以来都是选矿工作者们的研究重点。作为典型的具有工业价值的氧化铜矿物,现阶段孔雀石的主要回收方法为硫化-黄药浮选法,但该方法仍存在着硫化效率低、对硫化剂用量要求严格、黄药消耗量大等缺点;而硅孔雀石难以被硫化浮选的特性则使它的高效回收成为长期以来的难题。为实现氧化铜矿物的高效回收,本课题提出对典型氧化铜矿物孔雀石及硅孔雀石进行热活化硫化-浮选基础理论研究,探究两种氧化铜矿石在硫磺与黄铁矿作为硫化剂情况下的热活化转化机制,将难选氧化铜矿物转变为可浮性更好的硫化铜组分,并采用传统硫化矿的浮选回收方法对其进行富集回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通过对热活化硫化过程进行热力学计算,探究了两种氧化铜矿物的硫化转化机制,查明了两种氧化铜矿物热活化硫化过程中的有利转化条件,证实了两种氧化铜矿物在特定反应条件下热活化硫化转化可行性。分别开展了孔雀石与硅孔雀石在硫磺及黄铁矿作为硫化剂条件下的热活化硫化-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热活化硫化过程中的焙烧温度以及硫化剂添加量对热活化硫化产物的浮选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孔雀石、硅孔雀石分别使用硫磺及黄铁矿作为硫化剂,进行热活化硫化-浮选试验,探究不同硫化剂用量及浮选条件下热活化硫化产物的浮选响应性,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有效实现了孔雀石及硅孔雀石的热活化硫化及高效回收,最佳条件下产物浮选回收率均可达到90%左右。基于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并结合XRD、XPS、EPMA、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检测分析手段,探明了典型氧化铜矿物孔雀石及硅孔雀石在硫磺及黄铁矿作为硫化剂条件下热活化硫化过程中的转化机理: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表明,孔雀石及硅孔雀石经过热活化硫化后,产物表面O原子浓度显着降低,而S原子浓度出现明显升高;EPMA研究表明,相比于无硫化剂添加的孔雀石空白焙烧,硫化剂的加入一方面能够使氧化铜组分转化为硫化铜组分而提升浮选响应性,另一方面在产物表面生成的硫化膜能够减少焙烧产物表面的孔隙,有利于浮选作业,说明硫化剂的加入能够在产物表面生成硫化膜甚至使产物完全转化为对应的硫化物,并有利于后续的浮选回收;吸附量结果表明:孔雀石热活化硫化过程中硫磺用量的增加有利于硫化产物对丁基黄药的吸附;当使用黄铁矿作为硫源时,黄铁矿用量过大会反而不利于硫化产物对捕收剂的吸附,结合XPS及热力学计算分析,可归因于产物表面生成的大量铁氧化物;对于硅孔雀石的热活化硫化产物,在硫磺用量为n S2:n Cu Si O3·2H2O=0.4-1的范围内的硫化产物均体现出了对丁基黄药良好的吸附效果。以上结论印证了热力学计算及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于晓燕[6](2020)在《白云鄂博矿山土壤污染分析及生态修复研究》文中认为白云鄂博矿山经过长达60余年的露天开采、堆放和运输作业活动,已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当地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部分植物停止生长或死亡,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受到了威胁。现有的学者多数着眼于矿山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但对重金属、轻稀土和放射性核素复合污染研究的尚为少见。生态修复方面,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植物或微生物单一的修复,对植物-微生物-动物协同修复技术研究较少。本文运用矿业工程学、土壤学、植物学、景观生态学和数理统计学等理论知识,系统的测定了矿区土壤中重金属、轻稀土和放射性核素三种污染物的含量,分别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内梅罗分析、地累积分析、主成分分析及随机森林分析方法对矿区土壤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调查白云鄂博矿山网围栏内的植物种类并进行植物多样性分析,筛选三类污染物的富集植物。采用创新的“耐受性植物+菌根真菌+耐性蚯蚓”技术协同修复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通过AHP+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土壤生态修复效应,进而对白云鄂博矿山公园生态修复策略进行更新设计。本文创新点为系统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轻稀土及放射性核素污染特征,并进行“植物-微生物-动物”协同修复土壤复合污染的研究。通过白云鄂博矿区土壤污染及生态修复研究得出了以下成果。1.测定矿区内采样点土壤中重金属、轻稀土和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研究发现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主矿、东矿、西矿周边及排土场等土壤中重金属Pb、Cu、Mn和Zn四种元素严重超标,表明受采矿活动污染影响严重,排土场污染物与矿坑重金属元素相关。土壤中轻稀土元素La、Ce、Pr、Nd、Sm和Eu含量严重超标,其含量变化规律呈现土壤表层高深层低,采样区范围内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土壤中发现含有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和40K,其含量未超过内蒙古环境天然辐射水平中段。2.运用内梅罗、地累积法、主成分分析及随机森林回归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得出污染程度、累积程度及主要污染物质来源等信息,确定矿区内最主要的8种污染元素。内梅罗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和轻稀土元素均处于中度污染到严重污染,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属于轻度污染。地累积法分析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属严重污染,轻稀土污染属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放射性核素属无污染程度。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得出土壤中重金属Pb、Zn,轻稀土La、Ce和放射性核素238U、232Th是土壤中最主要的污染物质。依据上述三种评价方法综合确定土壤中最主要污染物为Pb、Cu、Mn、Zn、La、Ce、238U、232Th。随机森林回归法分析上述8种主要污染元素,研究矿石开采等矿业活动和排土场堆放是污染物来源。3.对白云鄂博矿山网围栏内的植物种类进行多样性调查,发现共计15科24属27种植物,占包头市植物科、属、种总数的15.79%,6.32%,3.20%,种类稀少。从当地植物中选取5种优势植物,即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 Griseb.、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直立黄耆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银背风毛菊Saussurea nivea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测定植物体内重金属、轻稀土、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对富集重金属、轻稀土和放射性核素的能力进行研究,得出富集系数、转运系数、根系滞留系数均小于1,未发现任何污染物的富集植物,因此不能直接作为富集植物进行修复使用。4.采用创新的“耐受性植物+菌根真菌+耐性蚯蚓”协同修复技术,进行盆栽试验,发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污染物去除率。并通过AHP+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筛选出“油松+菌根红网牛肝菌Boletus luridus Schaeff.+耐性蚯蚓”协同修复的最优修复方案。对白云鄂博矿山公园生态修复策略进行更新设计,收集植被生物量、土壤污染量、气象、土壤肥力等信息数据,通过系统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矿山公园生态修复管理工作。本文为科学有效地指导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奠定了基础,可为矿山土壤环境生态修复及绿色矿山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李括,杨柯,彭敏,刘飞,杨峥,赵传冬,成杭新[7](2021)在《近20年来鄱阳湖流域泛滥平原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与污染变化》文中研究表明查明鄱阳湖流域微量元素的污染状况、识别其潜在来源并评估生态风险,对制定保护流域生态系统的有效策略至关重要.为了全面了解鄱阳湖流域5条主要支流泛滥平原沉积物中Cd、Hg、Pb、As、Cu、Zn、Cr、Ni、Mn、Sb、W和Sn等12种微量元素间隔近20 a的含量、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状况,采用富集因子(EF)和修正综合污染指数(MPI)评价了微量元素的污染水平,应用潜在生态风险因子(Er)和修正生态风险指数(MRI)量化了微量元素引发的生态风险,并对污染水平显着变化区域的污染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来,鄱阳湖流域泛滥平原沉积物中Cd、Zn、Mn、W和Pb含量分别升高了134%、26%、41%、25%和8%,Hg、As、Cr、Ni、Sb和Sn含量分别降低了35%、15%、22%、10%、14%和13%,Cu含量无明显变化;饶河、赣江和信江流域的Cd含量分别升高了331%、151%和107%,抚河、赣江和修水流域的Hg含量分别降低了87%、41%和40%;其污染变化主要表现为Cd污染加剧和Hg污染降级,整个赣江流域Cd污染升级至中度和中度-重度,饶河乐安江Cd污染升级至重度,抚河流域Hg污染降至无或轻微; Cd污染加剧导致综合污染升级,极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由17%升至33%;极高生态风险点位的比例由11%升至22%,其高MRI贡献率元素由Hg变为Cd,源于Hg污染的极高生态风险点降至中等生态风险.鄱阳湖流域泛滥平原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显着污染变化主要源于矿产开发与冶炼、工业和农业生产等人为活动.研究成果可为河流污染防治和流域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潘含江[8](2019)在《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尾矿是我国产出量、堆存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金属矿山尾矿库中常含有大量的金属硫化物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同时其中的许多有用元素和组分具有回收利用价值。本文采用元素地球化学调查手段,结合岩石学、矿物学、环境地球化学等方法,查明了我国7个典型金属矿山中尾矿库的元素及矿物含量和分布规律,综合评价尾矿库资源潜力与矿区生态环境效应。尾矿中元素及矿物组成与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入选原矿石类型的不同,在尾矿库中表现为元素含量和组合特征在垂向上存在显着的变化;(2)尾矿砂在排放过程中的重力分选作用。而尾矿库的结构形态和建筑方式(坝体位置)很大程度决定了排砂口位置及其元素分布特征;(3)不同阶段选矿工艺的差别。由此导致(1)不同金属矿山的尾矿;(2)同一矿区不同时期尾矿库;(3)同一尾矿库内不同位置,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均有差别。因此,有必要根据矿山类型和尾矿库建设与使用历史,对尾矿库进行分类,并采用不同的手段、分阶段开展尾矿库的地球化学调查工作。通过建立尾矿库三维模型及已有钻孔进行抽稀模拟实验,对比了不同的尾矿库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山谷型尾矿库应在中央位置垂直于坝体方向进行钻探取样,而山坡型和平地型尾矿库采用十字剖面法或者多方向剖面法进行资源量估算更为科学。提交了9个尾矿库的金属元素潜在资源量,多金属矿山尾矿库中金属元素的潜在利用价值巨大。对红旗岭尾矿的选矿试验表明:采用“浮选-酸浸流程试验”指标相对较优。所获得的镍精矿含镍品位为3.16%,回收率为82.61%。调查研究表明,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与矿山功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多金属矿区农用地超标率高且超标元素种类多,个旧和柿竹园多金属矿区农田土壤样品As、Cd、Pb几乎全部超出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河流水系是矿区及尾矿库重金属元素迁移的重要途径,初步识别了4个矿区的尾矿库向外界环境输出的主要重金属。德兴铜矿区水稻籽实更易富集Cd,建议改种其他类型粮食作物,以降低Cd污染风险。
樊礼军[9](2019)在《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铜,大宗有色金属矿产之一,是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金属原材料。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精炼铜消费国,占全球精炼铜消费总量的50%,但矿山铜产量有限,废铜回收尚未形成规模,中国铜资源自给率已不足30%,国内资源供应严重不足,一直以境外资源进口为主,并且进口量逐年扩大,供需矛盾尤其突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保障铜等大宗金属矿产资源的安全供应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在充分把握中国铜资源供应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从国内资源因素、国外资源因素和中间环节的市场因素三个角度出发,首次引入了进口来源国稳定程度和市场被操控度,并结合储采比、储量增长潜力、国内一次资源需求保障率、需求增速、国际生产集中度、对外依存度、进口集中度、进口来源国稳定程度、价格稳定性、市场被操控度等指标,构建了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对2000-2017年我国铜资源供应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我国铜资源供应安全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自2002年起资源供应持续紧张。国内资源因素是影响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最重要的因素,国内一次资源需求保障率、储采比、国际生产集中度、进口集中度、进口来源国稳定程度是影响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的主要指标。结合对2018-2025年中国铜资源供应趋势的判断,本文对中国铜资源未来供应安全趋势做出了评价。预计到2025年中国铜资源需求量仍将继续增长,国内一次资源供应将持续降低,国内二次资源供应潜力大,届时将成为中国国内铜资源供应主力。随着国内二次资源供应量的增加,对外依存度将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高位。2018-2025年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总体形势趋好,但仍将处于较危险的状态,这主要是由我国铜资源需求量大以及对国外铜资源依赖程度过高造成的。根据评价结果,本文提出应继续进一步加强矿产地质勘查、扶持铜二次回收行业的发展、铜资源进口多元化布局、扩大中国境外铜资源的投资开发、积极培育大型跨国矿业公司等提高未来中国铜资源供应能力的对策建议。
高永坡[10](2014)在《江西德兴铜矿矿业遗迹资源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矿业遗迹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他们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具有人文和自然双重属性。通过对矿区矿业遗迹资源的自身要素、现状、分布规模以及开发潜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明确这些矿业遗迹保护与开发的方法和模式,为制订整个矿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延续矿山生命、整个矿山建设规划和环境的改善提供全面的科学依据。德兴具有悠久的铜矿开采历史,在古代铜矿开采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德兴目前保留了大量的矿业遗迹,除古代的探、采、选、冶、运输遗迹外,现代矿区拥有现代化矿山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资源的过程被很好的保存下来。本文通过以下三个主要步骤建立了铜矿矿业遗迹资源评价体系:1、对国内外铜矿矿业遗迹资源进行整体归纳、分析、对比;2、实地调查3、建立评价体系。所建立的评级体系的主要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量部分,定量评价结构如下:1、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指标权重;3、借助灰色系统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并进行矿业遗迹资源分级。为了验证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对德兴铜矿国家矿山公园铜矿矿业遗迹资源进行实例验证,并结合《世界遗产名录》登录标准指出德兴矿业遗迹资源申报世界遗产的可能性。
二、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德兴铜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德兴铜矿(论文提纲范文)
(2)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生态复垦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铜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
1.2.2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植物修复技术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底泥生态复垦过程中调理剂的确定 |
2.1 前言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产生工艺简介 |
2.4 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理化性质检测与分析 |
2.4.1 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样品采集方法 |
2.4.2 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理化性质分析 |
2.5 调理剂组分的确定与效果验证 |
2.5.1 调理剂组分的确定 |
2.5.2 调理剂效果实施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底泥生态复垦过程中适生植物筛选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草本植物筛选 |
3.3.2 灌、乔木筛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应用研究 |
4.1 杨桃坞排土场底泥生态复垦试验区建立 |
4.2 底泥生态复垦试验区植物生长变化情况 |
4.2.1 试验区草本植物种植90 天涨势情况 |
4.2.2 试验区灌木种植180 天长势情况 |
4.2.3 试验区乔木种植180 天长势情况 |
4.2.4 试验区建立两年后各类植物生长状况 |
4.2.5 底泥生态复垦试验区植被演替情况 |
4.3 试验区不同植物修复区域底泥理化性质改良效果 |
4.3.1 植物修复对底泥电导率及pH改良效果 |
4.3.2 植物修复对底泥含水量改良效果 |
4.3.3 植物修复对底泥全氮改良效果 |
4.3.4 植物修复对底泥全磷/有效磷改良效果 |
4.3.5 植物修复对底泥全钾/速效钾改良效果 |
4.3.6 植物修复对底泥有机质改良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与江西的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产业链的研究 |
2.1.1 基于供应链视角 |
2.1.2 基于产业前后经济技术关联视角 |
2.1.3 基于价值链视角 |
2.1.4 基于组织视角 |
2.2 关于铜产业链的研究 |
2.3 关于贸易、定价、供需格局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全球铜产业链发展现状 |
3.1 国内外铜产业链发展现状 |
3.1.1 上游发展现状 |
3.1.2 中游发展现状 |
3.1.3 下游发展现状 |
3.2 江西铜产业链发展现状 |
3.2.1 上游发展现状 |
3.2.2 中下游发展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4 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
4.1 供需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
4.1.1 供给端 |
4.1.2 需求端 |
4.2 贸易格局演化趋势:社会网络分析 |
4.2.1 铜产业链上中下游贸易概况 |
4.2.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4.2.3 全球铜产业链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 |
4.2.4 小结 |
4.3 定价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
4.3.1 铜产业链定价机制演化 |
4.3.2 铜产业链定价权研究:基于VAR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江西铜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铜产业链格局演化背景 |
5.1 江西铜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机遇 |
5.1.1 跨国投资机遇 |
5.1.2 期货市场建设 |
5.1.3 区位转移优势 |
5.2 江西铜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环境污染 |
5.2.2 深加工技术不足 |
6 江西应对铜产业链格局演化的策略研究 |
6.1 政府层面 |
6.1.1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
6.1.2 优化升级产业链 |
6.1.3 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
6.2 企业层面 |
6.2.1 全球范围配置资源 |
6.2.2 加强创新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鄱阳湖沉积物—植物体系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国内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1.1.2 国内外植物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主要创新点 |
1.2.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样品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区域 |
2.1.2 植被资源 |
2.2 采样点选取与样品制备 |
2.2.1 采样点选取 |
2.2.2 样品制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3.2 仪器工作条件及工作曲线 |
2.3.3 实验主要试剂药品 |
2.4 重金属含量测定 |
2.5 重金属形态的测定 |
2.6 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
2.6.1 pH值测定方法 |
2.6.2 有机质测定方法 |
2.6.3 粒径测定方法 |
2.6.4 可溶性盐(Soil soluble salt)测定方法 |
2.6.5 氧化还原电位测定方法 |
2.6.6 植物灰分测定 |
2.6.7 植物溶解性有机质(DOM)测定 |
2.7 实验室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
2.7.1 质量控制 |
2.7.2 数据分析 |
第3章 环鄱阳湖表层与边缘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
3.1 前言 |
3.2 鄱阳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特征研究 |
3.2.1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现状分析 |
3.2.2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空间插值分析 |
3.2.3 沉积物重金属的来源分析 |
3.2.4 主成分分析 |
3.3 小结 |
3.4 鄱阳湖边缘地带重金属的累积特征研究 |
3.4.1 边缘地带重金属含量总体特征分布 |
3.4.2 边缘地带重金属含量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
3.4.3 边缘地带重金属含量累积特征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南矶山剖面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解析 |
4.1 前言 |
4.2 剖面沉积物重金属Hg、Pb、Cu、Cd、Zn含量状况解析 |
4.2.1 Hg含量剖面分布特征 |
4.2.2 Cu含量剖面分布特征 |
4.2.3 Pb含量剖面分布特征 |
4.2.4 Cd含量剖面分布特征 |
4.2.5 Zn含量剖面分布特征 |
4.3 剖面沉积物重金属Hg、Pb、Cu、Cd、Zn形态分析 |
4.4 沉积物剖面重金属含量与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4.4.1 Hg含量与理化相关性分析 |
4.4.2 Cu含量与理化相关性分析 |
4.4.3 Zn含量与理化相关性分析 |
4.4.4 Pb含量与理化相关性分析 |
4.4.5 Cd含量与理化相关性分析 |
4.4.6 剖面重金属Hg、Pb、Cu、Cd、Zn相关性分析 |
4.5 剖面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深度(H)的变化特征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南矶山植物不同组织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解析 |
5.1 前言 |
5.2 芦苇、山类芦、香茅不同组织中重金属Hg、Pb、Cu、Cd、Zn的含量分析 |
5.2.1 Hg含量特征分析 |
5.2.2 Pb含量特征分析 |
5.2.3 Cu含量特征分析 |
5.2.4 Cd含量特征分析 |
5.2.5 Zn含量特征分析 |
5.3 植物组织中重金属含量与各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沉积物与植物体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
6.1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6.1.1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
6.1.2 污染负荷指数法 |
6.1.3 地累积指数法 |
6.1.4 潜在生危害指数法 |
6.1.5 健康风险评估法 |
6.2 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与边缘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 |
6.2.1 边缘地带重金属含量P_i、P_(Fi)、与E_r~i、RI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6.2.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累积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
6.3 南矶山剖面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估 |
6.4 植物体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5)典型氧化铜矿物热活化硫化—浮选基础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矿石资源概述 |
1.1.1 铜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
1.1.2 铜的资源概况与开发利用现状 |
1.2 氧化铜矿石及工艺特性 |
1.3 国内外氧化铜矿选矿工艺现状 |
1.3.1 直接浮选法 |
1.3.2 硫化浮选法 |
1.3.3 化学选矿法 |
1.4 氧化铜矿强化硫化研究进展 |
1.4.1 表面强化硫化 |
1.4.2 机械硫化 |
1.4.3 水热硫化 |
1.4.4 热活化硫化 |
1.5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原料、设备与药剂 |
2.1.1 试验原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2 试验研究方法 |
2.2.1 热活化硫化试验 |
2.2.2 单矿物浮选试验 |
2.2.3 X射线衍射测试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2.2.5 电子探针分析 |
2.2.6 吸附量测试 |
第三章 热活化硫化过程热力学分析 |
3.1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分析 |
3.2 Cu/Fe-S-O系热力学平衡分析 |
3.2.1 Cu-S-O系热力学平衡分析 |
3.2.2 Fe-S-O系热力学平衡分析 |
3.2.3 Cu/Fe-S-O系叠加热力学平衡分析 |
3.3 氧化铜矿物热活化硫化热力学分析 |
3.3.1 孔雀石热活化硫化吉布斯自由能 |
3.3.2 硅孔雀石热活化硫化吉布斯自由能 |
3.4 氧化铜矿物热活化硫化平衡物相组成关系 |
3.4.1 孔雀石热活化硫化反应体系物种平衡关系 |
3.4.2 硅孔雀石热活化硫化反应体系物种平衡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铜矿物热活化硫化-浮选试验 |
4.1 孔雀石热活化硫化-浮选试验 |
4.1.1 基于硫磺作为硫源的孔雀石热活化硫化-浮选试验 |
4.1.1.1 硫磺用量试验 |
4.1.1.2 热活化温度试验 |
4.1.1.3 捕收剂种类试验 |
4.1.1.4 浮选pH试验 |
4.1.2 基于黄铁矿作为硫源的孔雀石热活化硫化-浮选试验 |
4.1.2.1 黄铁矿用量试验 |
4.1.2.2 热活化温度试验 |
4.1.2.3 捕收剂种类试验 |
4.1.2.4 浮选p H试验 |
4.2 硅孔雀石热活化-硫化浮选试验 |
4.2.1 基于硫磺作为硫源的硅孔雀石热活化-硫化浮选试验 |
4.2.1.1 硫磺用量试验 |
4.2.1.2 热活化温度试验 |
4.2.1.3 捕收剂种类试验 |
4.2.1.4 浮选pH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氧化铜矿物热活化硫化机理研究 |
5.1 基于硫磺作为硫源的孔雀石热活化硫化机理研究 |
5.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5.1.2 电子探针分析 |
5.1.3 吸附量分析 |
5.2 基于黄铁矿作为硫源的孔雀石热活化硫化机理研究 |
5.2.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5.2.2 电子探针分析 |
5.2.3 吸附量分析 |
5.3 基于硫磺作为硫源的硅孔雀石热活化硫化机理研究 |
5.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5.3.2 电子探针分析 |
5.3.3 吸附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相关奖励 |
(6)白云鄂博矿山土壤污染分析及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山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现状 |
1.2.2 矿山土壤中稀土污染修复研究现状 |
1.2.3 矿山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污染修复研究现状 |
1.2.4 矿山土壤污染协同修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2 白云鄂博矿山土壤污染物含量测定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白云鄂博矿区概况 |
2.1.2 白云鄂博矿山概况 |
2.1.3 白云鄂博矿山矿物元素与用途 |
2.1.4 白云鄂博矿山开采工艺 |
2.1.5 白云鄂博矿山下游产业链 |
2.2 矿区土壤样品采集 |
2.2.1 土壤采样点设置及采集 |
2.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3 矿区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测定 |
2.3.1 土壤样品处理 |
2.3.2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
2.3.3 土壤中轻稀土含量测定 |
2.3.4 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3 白云鄂博矿山土壤污染特征分析研究 |
3.1 矿区土壤污染程度研究 |
3.1.1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
3.1.2 矿区污染程度研究 |
3.2 矿区沉积物污染程度研究 |
3.2.1 地累积指数法 |
3.2.2 土壤沉积物污染程度研究 |
3.3 矿区土壤主要污染物元素研究 |
3.3.1 主成分分析法 |
3.3.2 土壤主要污染物研究 |
3.4 土壤主要污染元素贡献率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白云鄂博矿山植物多样性及三类污染物富集特征研究 |
4.1 矿山植物多样性研究 |
4.1.1 研究区植被概况 |
4.1.2 植物调查方法 |
4.1.3 植物多样性研究 |
4.1.4 植物属的分布区统计 |
4.1.5 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研究 |
4.2 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富集特征 |
4.2.1 植物样品处理与测定 |
4.2.2 优势植物重金属含量和分布特征 |
4.2.3 植物中重金属元素研究 |
4.3 植物体内轻稀土的分布及富集特征 |
4.3.1 植物样品处理与测定 |
4.3.2 植物中轻稀土含量及分布特征 |
4.4 植物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分布及富集特征 |
4.4.1 植物样品处理与测定 |
4.4.2 植物中铀、钍含量及分布特征 |
4.4.3 植物中铀、钍分布特征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白云鄂博矿山土壤污染协同修复研究 |
5.1 协同修复试验样品测定及处理 |
5.1.1 试验方法 |
5.1.2 试验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5.1.3 协同修复试验数据处理 |
5.2 协同修复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油松-菌根-耐性蚯蚓协同修复 |
5.2.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5.2.3 菌根侵染率和油松生物量分析 |
5.2.4 油松体内污染物含量分析 |
5.3 基于AHP和模糊评价法的矿山植被修复土壤研究 |
5.3.1 层次分析法评价研究 |
5.3.2 模糊综合评判研究 |
5.4 矿山公园生态修复策略更新研究 |
5.4.1 矿山生态修复信息数据采集策略更新 |
5.4.2 矿山公园生态修复信息化更新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计算过程 |
附录 B 植物景观设计植物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近20年来鄱阳湖流域泛滥平原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与污染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 |
1.3 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 |
1.4 富集因子(EF) |
1.5 修正综合污染指数(MPI) |
1.6 修正生态风险指数(MRI)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含量特征 |
2.2 污染水平 |
2.3 生态风险 |
2.4 显着变化原因分析 |
3 结论 |
(8)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我国金属矿山尾矿物质组成与资源特征 |
1.2.2 金属矿山尾矿库的资源调查和综合利用 |
1.2.3 金属矿山尾矿重金属元素的环境效应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技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方法技术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与特色 |
2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分布 |
2.1 江西德兴铜矿 |
2.2 吉林磐石红旗岭镍矿 |
2.3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 |
2.4 湖南柿竹园钨多金属矿 |
2.5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 |
2.6 河南栾川南泥湖钼矿 |
2.7 广西南丹拉么锌多金属矿 |
3 尾矿库中物质组成与分布特征 |
3.1 尾矿库结构形态特征 |
3.2 尾矿库含水率与粒度特征 |
3.2.1 尾矿库含水率 |
3.2.2 尾矿粒度组成 |
3.3 尾矿矿物组成特征 |
3.4 尾矿中元素含量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尾矿中元素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
4.1 金属矿集区内不同尾矿库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1 面上控制 |
4.1.2 重点剖析 |
4.2 尾矿库内元素空间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 |
4.2.1 单个钻孔中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
4.2.2 多钻孔联合剖面上元素分布特征 |
4.2.3 尾矿库中元素三维分布特征 |
4.3 尾矿元素的赋存状态 |
4.4 本章小结 |
5 尾矿资源评价及综合利用 |
5.1 基于三维模型的资源量估算 |
5.2 基于一般勘查资料的资源量估算 |
5.2.1 十字剖面法 |
5.2.2 单剖面法 |
5.3 尾矿库中有用元素潜在资源量评价 |
5.4 尾矿元素可利用性评价—选矿试验 |
5.4.1 试验样工艺矿物学特征 |
5.4.2 选矿流程试验研究 |
5.4.3 选矿试验小结 |
5.5 尾矿直接利用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6 金属矿区及尾矿库重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效应 |
6.1 土壤 |
6.1.1 表层土壤 |
6.1.2 土壤剖面 |
6.2 水系沉积物与地下水 |
6.2.1 德兴矿区水系沉积物 |
6.2.2 红旗岭水系沉积物 |
6.2.3 柿竹园水系沉积物 |
6.2.4 个旧矿区地下水 |
6.3 主要农作物籽实与根系土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铜资源 |
1.2.2 铜资源供应安全 |
1.3 研究现状 |
1.3.1 铜资源研究现状 |
1.3.2 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中国铜资源供应历史与现状分析 |
2.1 国内矿山铜生产 |
2.1.1 中国矿山铜产量变化 |
2.1.2 中国各省区矿山铜生产现状 |
2.1.3 中国主要铜矿山生产情况 |
2.1.4 中国主要矿业公司矿山铜生产情况 |
2.2 国内二次铜供应 |
2.2.1 国内废铜回收情况 |
2.2.2 中国各省区再生铜供应情况 |
2.3 境外资源进口 |
2.3.1 铜精矿进口量变化及来源分布 |
2.3.2 精炼铜进口量变化及来源分布 |
2.3.3 废杂铜进口量变化及来源分布 |
2.4 国际、国内铜价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5 中国铜资源供应结构分析 |
3 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评价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
3.1.1 指标体系的功能与构成 |
3.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共性原则 |
3.1.3 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个性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3.2.1 指标选择的主要依据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和内涵说明 |
3.2.4 数据来源 |
3.3 安全评价 |
3.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2 计算步骤 |
3.3.3 安全等级标准的确定 |
3.3.4 评价结果与讨论 |
3.3.5 评价结果可靠性讨论 |
4 中国铜资源未来供应安全趋势分析 |
4.1 未来供应趋势判断 |
4.2 未来供应安全评价 |
4.3 提高中国铜资源未来供应能力的建议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江西德兴铜矿矿业遗迹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矿业遗迹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矿业遗迹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矿业遗迹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条件 |
2.2 环境质量情况 |
2.3 矿山开发史 |
2.4 矿业遗迹保护现状 |
3 铜矿矿业遗迹资源评价体系 |
3.1 我国铜矿矿业遗迹资源特征分析 |
3.2 定性评价 |
3.2.1 铜矿矿业遗迹资源归纳、对比、分析 |
3.2.2 对铜矿矿业遗迹资源进行整体的定性评价 |
3.3 定量评价 |
3.3.1 评价因子的选取 |
3.3.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3 铜矿矿业遗迹指标权重的确定 |
4 江西德兴国家矿山公园铜矿矿业遗迹资源评价 |
4.1 研究区典型矿业遗迹资源 |
4.1.1 矿产地质遗迹 |
4.1.2 矿业生产遗迹 |
4.1.3 矿业开发文献史籍 |
4.2 定性评价 |
4.2.1 定性评价 |
4.3 定量评价 |
4.3.1 确定评价样本的矩阵 |
4.3.2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
4.3.3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 |
4.3.4 对评价指标作综合评价 |
4.3.5 综合评价价值计算 |
4.3.6 评价结果分析 |
4.6 与世界遗产的衔接 |
4.6.1 德兴铜矿矿业遗迹资源申报世界遗产的意义 |
4.6.2 德兴铜矿申报世界遗产的可能性 |
5 结束语 |
5.1 主要成果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国内铜矿矿业遗迹对比 |
四、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德兴铜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绿色视角的江西铜业EVA-BSC绩效评价体系构建[D]. 方怡萌.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2]硫化铜矿酸性废水底泥生态复垦植物修复技术研究[D]. 谭力.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全球铜产业链格局演化与江西的策略选择[D]. 吴相丞.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鄱阳湖沉积物—植物体系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D]. 张小龙. 南昌大学, 2021
- [5]典型氧化铜矿物热活化硫化—浮选基础理论研究[D]. 宁继来.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白云鄂博矿山土壤污染分析及生态修复研究[D]. 于晓燕.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7]近20年来鄱阳湖流域泛滥平原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与污染变化[J]. 李括,杨柯,彭敏,刘飞,杨峥,赵传冬,成杭新. 环境科学, 2021(04)
- [8]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D]. 潘含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评价研究[D]. 樊礼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江西德兴铜矿矿业遗迹资源评价方法研究[D]. 高永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