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重音、语调的辨义作用与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宋丹丹[1](2021)在《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叹词偏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申秀岫[2](2021)在《结合ERP实验的汉语低龄听障儿童动核结构成分遗漏研究》文中提出
魏思文[3](2021)在《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随各国、各界间的交流和联系的日益深化,世界日益密集为“地球村”,对于多语言人才的需求随之日益增多,三语、多语习得过程中的诸般课题接连进入语言学家的视野,得到日益密切的关注。但时下,三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不繁多,本文系在此前成果之基础上,考察日(L1)英(L2)汉(L3)三语者中的汉语(L3)辅音、元音、声调和变调的语音样貌及其流变,同时通过和日(L1)汉(L2)双语者的汉语语音样貌及其流变过程对比,分析日语(L1)和英语(L2)在汉语(L3)习得过程中的迁移现象,并对日英汉三语者在汉语辅音、元音、声调和变调方面的迁移成因进行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探讨递进教学效能的可能性和相关策略。本文共由七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陈述本文研究背景,界定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语音实验采用的研究手段以及方法,展现研究创新点及其价值。随着近年来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和正在全球范围内升温的“汉语热”,在一衣带水的日本,汉语学习者持续增多,其中有英语习得经验的日英双语者数量可观。学术界关于汉日双语学习和汉英双语学习的研究比比皆是,对日英汉三语学习的研究却寥若星辰,鲜少得到关注。回顾国内外“三语习得”的研究历程、发展阶段和研究重点,着重关注“三语习得”研究中的热门课题——语言迁移。通过考察日(L1)英(L2)汉(L3)三语者的汉语语音样貌不可避免地受已或部分习得的日语和英语语音经验的迁移过程,探究其因果关系。第二章,本章以既往研究为基础,举凡本文所使用的相关成果,包括: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语言迁移、中介语以及实验语音学五个方面。第三章,详述调查目的及其相关准备,包括研究对象和语音样本选取、问卷设计理念、语音样本采集原则,特别是基于语音学教研软件praat对于语音样本的判别、分析、取值等具体研究实践及其与预期对应程度。第四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审视,展现了两组样本调查数据结果:无英语(L2)参与下,母语为日语(L1)的学习者学习汉语(L3)的迁移和在英语(L2)参与下,母语为日语(L1)的学习者学习汉语(L3)的迁移的对比,阐明日汉双语者的语音迁移和日英汉三语者的语音迁移实践基本相同,求证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学习汉语(L3)主要表现为f[f]和h[x]混淆,r[(?)]和l[l]混淆,sh[(?)]、s[s]和x[(?)]的混淆,舌尖音塞擦音(zh[(?)]、ch[(?)]、z[(?)]、c[(?)])读作舌面塞擦音(j[(?)]、q[(?)]),n[n]和ng[(?)]混淆以及送气音错读为不送气音六类。单元音迁移主要体现在ü[y]、卷舌元音er[(?)]以及-i[(?)]、-i[(?)]和i[i]的迁移;复元音的迁移相对复杂,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复元音发音不连贯,一些复元音单化,还有一些复元音的介音丢失。声调的迁移主要体现在上声错读成阳平。此外,还详细讨论了日汉双语者和日英汉三语者在上声变调、“一”和“不”变调、轻声和儿化的音变时的迁移表现。第五章,本章对日英汉三语者汉语语音迁移考察分析,出现迁移的最重要原因是语际影响。包括无英语(L2)参与下,母语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英语(L2)参与下,母语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以及目的语汉语(L3)对日英汉三语者汉语语音迁移的影响。同时,一些源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时间也是造成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出现迁移的原因。第六章,针对我们样本展现的日(L1)英(L2)汉(L3)三语者的语音迁移,并结合学习者已经掌握的日语(L1)和英语(L2)的音系特征,试提出有进行性功能的教学策略,期盼能给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些许参考。第七章,总结本文,试对日(L1)英(L2)汉(L3)三语汉语习得中的语音迁移形成初步的结论,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李秋霜[4](2021)在《泰国学生在不同环境下习得汉语轻声词实验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汉语在泰国越来越受到人民和政府的重视,如今有上万的泰国人正在学习中文。汉语课堂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汉语也成为泰国人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泰国“汉语热”的逐渐兴起,汉语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在语音方面,例如,轻声词语方面的问题,成为了对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提高泰国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让他们更接近标准发音的普通话,本文采用语音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泰国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习得汉语轻声词的偏误情况,同时基于中泰语发音异同来分析造成其偏误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泰国学生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希望研究的成果能为未来的研究者及汉语学习者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在查找了大量文献并且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并且使用Praat软件作为辅助,探究泰国学生在声调学习上的发音特点和造成偏误的原因,对于汉语教材来讲,语音教学并不只通过课本就能够学习的,是需要通过分析泰国学生的发音特点来进行研究和提出建议进行纠正的。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讲解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与价值,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以及探讨汉语轻声在泰国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则是对汉语轻声的研究进行基本的综述,通过文献查找来探究国内外对于轻声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从专业角度对轻声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则是对前人所研究的成果进行统计与总结,对实验对象进行轻声词调研与分析,利用Praat软件进行结果输出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泰国学生学习轻声词所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则是对第三部分的分析结果总结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轻声偏误问题并分析造成偏误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方案。第五部分则是对汉语轻声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
郭承禹[5](2020)在《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文中研究说明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韵律轻重对于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影响,并且提出了“韵律变调”的概念。文章支持这一观点,认为除了语法和语义变调之外,一些方言的语音变调应纳入轻重音的研究框架进行解释。具体来说,文章以汉语方言的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提出左重和右重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以这两种韵律结构为纲领,分别列举出与之对应的变调模式,力图说明韵律模式驱动变调这一语言事实,并且解释其中的音变机制和蕴含的规律。第1章以世界语言韵律特征的共性和规则作为切入点,将研究视野逐渐聚焦于东亚、汉语的韵律研究,分别总结了汉语的轻音与重音的表现形式,并列举了目前词汇重音研究中存在的争议。随后引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即轻重音与连读变调的关系。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举出变调受到韵律轻重影响的事实,并总结了重音音节往往保留单字调,轻音音节变调这一规律。第2章引述了四种基础的韵律范畴,展示了汉语方言存在左重和右重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此章节还详述了轻重音和声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韵律模式驱动变调”的预设:任何单字调进入多音节辖域时都要满足韵律轻重音的内在要求,否则发生变调。另外,此章还列举了文章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3章描述了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轻音中和调。此章节解释了轻音中和调这一术语,并以长沙话和娄底话为例,分析了轻音位置产生中和调的原因。结果说明,单字调在末音节轻音位置保留了部分声调特征,变为相应的短平调(或短调),调值是原调的音高起点或终点。原因是轻音只有一个韵素,无法承载单音节完整的升调或降调。这种轻音中和调和轻声有着本质的区别。第4章以北京话和银川话为例,叙述了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轻声现象。这一章节从跨方言的角度,分析了两个方言轻声词的词汇结构和声学特征,并且总结了其中的共性和差异。就共性来说,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都属于动态的、口语化的、可类推的左重韵律模式。轻声音节的本质均为“失调”。两者差异主要在于银川话的轻声“不轻”。第5章以成都话和松江话为例,论证了左重韵律结构的声调延展现象。依据前贤研究,两种方言均存在左重韵律结构,其连读调是韵律轻重的外在表现。文章着重描述了连读调中蕴含的右向声调延展,同时发现声调延展有既定的声调组配条件,整个音变过程呈现出系统性的、动态性的特点。声调延展可以分为音高延展和调域延展,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末音节的轻音失去原有的声调特征。第6章以福州话的双音节韵律词为例,讨论了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声调逆同化现象。文章认为福州话存在右重韵律结构,其松紧韵母和变调结果都反映了这种韵律模式。福州话的很多变调都出现了声调逆同化现象,通过分析具体的语音特征,发现这与“前短后长”的右重韵律结构有关。前面的轻音被后面重音的声调所同化,出现了部分同化和完全同化两种逆同化现象。第7章探讨了右重韵律结构下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此章节以六甲话、开建话和铺门话为例,展示了这些方言双音节词变调的相似之处,首音节位置上的声调均中和化为两种较低的音高。这种由于调值低化造成的中和现象蕴含了右重韵律结构,轻音的声调依照高低调域(或阴阳调类)的不同分别向最低调值发生低化,重音则不变调。和左重结构下轻音的声调“变短”相比,右重结构则是变低。第8章揭示了部分民族语言韵律轻重与声调的关系。此章节分别以无声调的红土藏语和有声调的大坝土家语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红土藏语的韵律结构以右重为主,其变调呈现出相对“前低后高”的模式。大坝土家语则是以左重韵律结构为主,重音的音高趋势延展至轻音上,出现了声调延展现象。以上变调规律和部分汉语方言类似,这说明汉藏语言中轻重音与声调的关系是存在共性的。第9章的内容是全文的结论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2章提出了两个预设,经过对语料的分析和论证,主要得出了两个结论。其一是轻音对内在音高有特定要求,如果进入轻音的声调不满足这一要求,那么轻音可以驱动变调。其二是左重和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变调是多样的,也可以说是“不对称”的。文章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的展望。
王芳[6](2020)在《谈英语语音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几个方面》文中认为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英语语音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是否能对英语语调进行良好学习,主要取决于学生听力、口语、作品朗诵、理解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现如今,我国英语语音教学和以前相比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与提升,但基础现状仍然具有一定缺点,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文章通过主要将语言学作为依据,对目前英语语音教学中汉英对比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充分介绍,其主要是对语言间的异同进行明确区分,以此来促进英语语音教学效果的发展。
Rezvova Viktoriia(百合)[7](2020)在《俄罗斯汉语学习者正音教程编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外语的掌握上语音面貌总是重要部分之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和老师都比较重视汉语发音的掌握。不过,从大部分俄罗斯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语音现状来看,可以说他们的语音面貌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俄语和汉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已学几年汉语的学习者也存在俄语口音的现象,并因发音不标准而没有自信。语音教学一般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就完全完成。不过,在中国国内许多对外语音教学研究已证明留学生汉语语音教学是要不断进行的。因此,在中国的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正音课来专门纠正留学生的汉语发音,并且几位对外汉语教师已经编写了针对留学生的正音教材,许多研究者研究留学生的偏误并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汉语正音在俄罗斯汉语教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开设这门课的院校也没有。语音习惯的养成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反复的训练。在俄罗斯正音教程编写研究非常匮乏,正音教程还没有,因此研究针对俄罗斯学生的俄文版正音教程已是迫在眉睫。本文通过俄文版的综合教材语音部分编写分析、中文版的正音教程编写分析,首先从宏观的角度确定针对俄罗斯汉语学习者的正音教程的整体结构应该多重视“针对性”的编排以便帮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确定每一课的基本结构可为导入和正文,正文同时包括发音要领、纠正和练习三个部分,提出对发音要领内容一些建议,并提出针对俄罗斯汉语学习者正音教程编写目标和七项原则。通过俄罗斯汉语学习者语音偏误调查,从微观的角度确定语音项目顺序,即应该按照汉俄语言之间相同的音、近似音、汉语特有音顺序进行声韵编排,同时据俄罗斯学生常见偏误,以及所发生偏误的原因,单独列出容易发生发音问题的语音项目,从而对它们强化解释和练习,对常见偏误提出十种正音技巧的运用,最后本文对练习部分的编排提出了一些设想,以及在常见发生偏误一对声母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帮助纠正学生偏误的练习题设计方案。
胡月[8](2019)在《英诗汉译中音美效果的传达——以Break,Break,Break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代表作Break,Break,Break与黄杲炘、孙梁的汉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音韵美角度来解读原诗的特征,并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分析两首译诗中对原诗意义、音韵、节奏等方面的翻译处理,探讨译诗如何实现对原诗的音美再现、译诗如何借助音乐性来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思想情感。
凡艳[9](2019)在《英国传教士罗约翰《官话初阶》研究》文中指出《官话初阶》(Mandarin Primer Being Easy Lessons for Beginners),苏格兰长老会传教士罗约翰(John Ross,1842-1915)所编初级汉语口语速成教材,1877年由上海美华出版社出版。教学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本文以《官话初阶》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学、历史语言学角度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首次对该书的作者罗约翰、成书背景、教学内容进行专题研究,重点分析其语音、词汇及语法教学,探讨其教学方式与特点,以期为当今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此外,本文期望通过对传教士罗约翰汉语教学及所编教材的研究,考察这一时期传教士汉语学习和教学特点。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说明选题意义,厘清目前学界对英国传教士汉学和罗约翰及其着作的研究现状,介绍论文写作所采用的方法、理论及文献来源。第二章为罗约翰生平及《官话初阶》概述。考述罗约翰的生平与着述,探究《官话初阶》的编写背景和编排体例。《官话初阶》着眼于零基础汉语学习者的口语速成教学,立足于简明实用,在汉语拼音教学、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等方面,尝试用“短平快”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受19世纪直接教学法影响,罗约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时遵循以口语为基础,以直接联系和模仿操练为主要教学方式,遵循句本位和渐进性原则。第三章为《官话初阶》的语音教学。《官话初阶》采用的拼音系统是由罗约翰在威妥玛拼音方案上改制而成的。本章详细对比考察罗约翰在威氏拼音方案的基础上针对声韵母做了哪些调整,以及这些调整是否可以接受,以期在对比中探明罗约翰拼音系统的特点。此外,本章还考述了罗约翰的声调观及其韵律教学的方法和特点。第四章为《官话初阶》的词汇教学。考述罗约翰在词汇编排、选取以及教学方面的特点,分析其词汇教学方法。罗约翰采用汉字、罗马式拼音、英语释义三栏编排的设计方式,紧扣读者需要,选取实用性较强的口语词汇,采用先“字”后“词”的注释方法,英语释义简单明了,在教材后面设置附录用以词汇拓展和检索。第五章为《官话初阶》的语法教学。从词法和句法角度分析总结罗约翰语法教学的特点。该书既仰赖英语语法框架又注重对汉语语法特性的讲解,采用翻译法、例证法、比较对照法等详细讲解汉语语法。针对汉语语法学习难点,罗约翰在教材中编排专项内容讲解,教学时注重语法的实用功能,弱化理论语法教学。第六章为总结章。本章对该书的优点及不足予以评价。该书定位明确,编写体例清晰;话题选择丰富多样,语料鲜活充足;词汇选取地道实用,后设附录用以拓展查检;语法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过程中注重反复模仿和操练。但该书的语音教学过于简单,且罗氏对附录中的部分词进行词类标注的做法易使学生混淆该词的用法。
李海英[10](2018)在《英语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凸显。在高校教学中,英语语言学的教育与应用是英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内容,其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在阐述英语语言内涵的基础上,对其研究的领域进行全面分析,并系统地讨论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同时提出教学发展建议。以期有利于提升英语语言学的应用水平,推动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英语重音、语调的辨义作用与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重音、语调的辨义作用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3)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语言迁移研究 |
1.1.2 语言迁移研究发展简史 |
1.1.3 习得 |
1.1.4 实践背景 |
1.2 研究界定 |
1.2.1 三语和第一语言、第二语言的区别 |
1.2.2 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 |
1.2.3 本文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仪器 |
1.5 研究价值和意义 |
1.6 相关文献综述 |
1.6.1 三语习得研究发展史 |
1.6.2 语言迁移研究动态 |
1.7 研究方法 |
1.7.1 实证研究法 |
1.7.2 对比分析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实验语音学 |
2.2 偏误分析理论 |
2.2.1 偏误分析理论的相关研究状况 |
2.2.2 偏误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 |
2.2.3 偏误分析理论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
2.3 语言迁移理论 |
2.3.1 语言迁移 |
2.3.2 语际影响 |
2.4 中介语理论 |
2.4.1 中介语的名称之辨 |
2.4.2 中介语的形成因素 |
2.4.3 中介语的特点 |
第3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 设计方案 |
3.2 调查对象及过程 |
3.2.1 调查对象 |
3.2.2 实验信息采集的过程 |
3.3 praat辅助语音分析 |
3.3.1 praat的相关参数介绍 |
3.3.2 基于praat的语音偏误分析 |
第4章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语音迁移的实证分析 |
4.1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辅音的迁移 |
4.1.1 擦音的迁移 |
4.1.2 塞擦音的迁移 |
4.1.3 鼻音的迁移 |
4.1.4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迁移 |
4.2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元音的迁移 |
4.2.1 单元音的迁移 |
4.2.2 复元音的迁移 |
4.3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音变的迁移 |
4.3.1 上声变调的迁移 |
4.3.2 “一”和“不”的变调 |
4.3.3 轻声 |
4.3.4 儿化 |
第5章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语音迁移的成因分析 |
5.1 语际影响 |
5.1.1 无英语(L2)参与,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 |
5.1.2 英语(L2)参与下,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 |
5.1.3 目的语汉语(L3)的影响 |
5.2 学习者自身的影响 |
5.2.1 学习动机 |
5.2.2 学习时间 |
5.2.3 学习策略 |
第6章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语音的教学策略 |
6.1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辅音的教学策略 |
6.1.1 f和h的教学 |
6.1.2 zh、ch、sh的教学 |
6.1.3 r和l教学 |
6.1.4 z、c、s和 j、q、x的教学 |
6.1.5 -n和-ng的教学 |
6.1.6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教学 |
6.2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元音的教学策略 |
6.2.1 单元音的教学 |
6.2.2 复元音的教学 |
6.3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声调的教学策略 |
6.4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音变的教学策略 |
6.4.1 汉语(L3)变调的教学 |
6.4.2 汉语(L3)轻声的教学 |
6.4.3 汉语(L3)儿化的教学 |
第7章 结语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泰国学生在不同环境下习得汉语轻声词实验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价值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与方案 |
1.5 汉语轻声在泰国的状况 |
1.6 汉语轻声的研究综述 |
2 泰国学生在不同环境下习得汉语轻声词实验结果 |
2.1 实验说明 |
2.2 实验对象 |
2.3 实验材料 |
2.4 汉语轻声实验 |
2.5 小结 |
3 泰国学生汉语轻声偏误问题与分析 |
3.1 发音偏误分析 |
3.2 泰国学生汉语轻声偏误原因分析 |
4 针对泰国留学生的汉语轻声教学建议 |
4.1 关于教学与教师建议 |
4.2 关于学生建议 |
4.3 关于教材建议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5)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世界语言中的韵律现象 |
1.1.1 世界语言轻重韵律模式与规则 |
1.1.2 东亚语言的韵律模式及其特殊性 |
1.1.3 汉语韵律的历时变迁 |
1.2 汉语词汇轻重音的研究备述 |
1.2.1 重音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
1.2.2 轻声、轻音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
1.2.3 有关汉语词汇重音的争议 |
1.3 汉语方言轻重音与连读变调 |
1.3.1 连读变调概念及其成因 |
1.3.2 连读变调中的轻重音线索 |
1.3.3 轻重音与连读变调 |
1.4 本文所用语料及符号 |
第2章 本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2.1 韵律的单位和层级 |
2.1.1 韵素 |
2.1.2 音节 |
2.1.3 音步 |
2.1.4 韵律词 |
2.2 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 |
2.3 轻重音和变调的关系 |
2.3.1 韵律轻重和声调概念 |
2.3.2 韵律轻重和声调的关系 |
2.3.3 韵律轻重类型的变调表现 |
2.4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3章 左重韵律结构下末音节的轻音中和调 |
3.1 什么是“轻音中和调” |
3.2 长沙话的轻音中和调 |
3.2.1 长沙话的单字调和连读调 |
3.2.2 长沙话轻音中和调的案例分析 |
3.2.3 长沙话后缀的轻音中和调 |
3.3 娄底话的轻音中和调 |
3.3.1 娄底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
3.3.2 娄底话轻音中和调的案例分析 |
3.3.3 娄底话的“轻声调” |
3.4 轻音与轻声的对比 |
第4章 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跨方言轻声现象 |
4.1 跨方言角度下的轻声研究 |
4.2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单字调与轻声变调 |
4.3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汇比较 |
4.3.1 北京话和银川话共同的轻声词汇 |
4.3.2 北京话特有的轻声词汇 |
4.3.3 银川话特有的轻声词汇 |
4.4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汇的声学比较 |
4.4.1 音节与TBU的时长比值 |
4.4.2 轻声音节的音高 |
4.5 小结 |
第5章 左重韵律结构的声调延展现象 |
5.1 声调延展与韵律轻重 |
5.2 成都话的声调延展现象 |
5.2.1 左重方言成都话 |
5.2.2 成都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
5.2.3 成都话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
5.3 松江话的声调延展现象 |
5.3.1 松江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
5.3.2 松江话的左重韵律结构 |
5.3.3 松江话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声调逆同化现象 |
6.1 声调同化与右重韵律结构 |
6.2 福州话的声调逆同化 |
6.2.1 福州话的特点与右重韵律结构 |
6.2.2 福州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
6.2.3 福州话声调逆同化的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右重韵律结构下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
7.1 首音节的声调中和现象 |
7.2 六甲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
7.2.1 六甲话的单字调 |
7.2.2 六甲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
7.3 开建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
7.3.1 开建话的单字调 |
7.3.2 开建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
7.4 铺门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
7.4.1 铺门话的单字调 |
7.4.2 铺门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
7.5 声调中和与调值低化 |
第8章 少数民族语言的韵律模式研究实例——以红土藏语和大坝土家语的双音节词为例 |
8.1 少数民族语言的“韵律之疑” |
8.2 红土藏语的音高与韵律 |
8.2.1 红土藏语概况 |
8.2.2 红土藏语单音节词的音高模式 |
8.2.3 红土藏语双音节词的重音与音高 |
8.3 大坝土家语的声调和韵律 |
8.3.1 大坝土家语概况 |
8.3.2 大坝土家语的单字调和连读调 |
8.3.3 大坝土家语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
8.3.4 大坝土家语的其他韵律模式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方言轻重音调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谈英语语音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几个方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对比元音、辅音、声母和韵母 |
三、对比音位组合与音节 |
四、对比声调与语调 |
五、对比节奏 |
六、结语 |
(7)俄罗斯汉语学习者正音教程编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对外汉语正音课研究 |
1.2.2 关于汉语正音教材编写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 |
1.2.4 关于俄罗斯的汉语语音研究和汉语语音教学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2 俄文版汉语综合教材语音内容编排分析 |
2.1 《实用汉语》与《基础汉语》声母编排 |
2.2 《实用汉语》与《基础汉语》韵母编排 |
2.3 《实用汉语》与《基础汉语》声调编排 |
2.4 《实用汉语》与《基础汉语》轻声、变调、“儿化”编排 |
2.5 《实用汉语》与《基础汉语》重音、句调、停顿编排 |
2.6 《实用汉语》与《基础汉语》的共性 |
2.7 《实用汉语》与《基础汉语》的差异 |
2.8 小结 |
3 中文版《汉语正音教程》结构编排分析 |
3.1 两本《汉语正音教程》整体编排 |
3.2 两本《汉语正音教程》各课结构 |
3.3 两本《汉语正音教程》的共性 |
3.4 两本《汉语正音教程》的差异 |
3.5 小结 |
4 俄罗斯汉语学习者正音教程目标、原则以及正音技巧 |
4.1 针对俄罗斯汉语学习者正音教程编写目标 |
4.2 针对俄罗斯汉语学习者正音教程编写原则 |
4.3 针对俄罗斯汉语学习者正音教程正音技巧 |
5 俄罗斯汉语学习者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和正音内容编排建议 |
5.1 针对正音教程声调编排建议 |
5.1.1 俄罗斯汉语学习者声调偏误分析 |
5.1.2 对声调编排建议 |
5.2 针对正音教程轻声编排建议 |
5.2.1 俄罗斯汉语学习者轻声偏误分析 |
5.2.2 对轻声编排建议 |
5.3 针对正音教程声母编排建议 |
5.3.1 俄罗斯汉语学习者声母偏误分析 |
5.3.2 对声母编排建议 |
5.4 针对正音教程韵母编排建议 |
5.4.1 俄罗斯汉语学习者韵母偏误分析 |
5.4.2 对韵母编排建议 |
5.5 针对正音教程“儿化”音变编排建议 |
5.5.1 俄罗斯汉语学习者“儿化”音变偏误分析 |
5.5.2 对“儿化”音变编排建议 |
5.6 针对正音教程语气词“啊”音变编排建议 |
5.6.1 俄罗斯汉语学习者语气词“啊”音变偏误分析 |
5.6.2 对“啊”音变编排建议 |
5.7 针对正音教程语调编排建议 |
5.7.1 俄罗斯汉语学习者语调偏误分析 |
5.7.2 对语调编排建议 |
5.8 针对俄罗斯汉语学习者正音教程练习编排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附录10 |
后记 |
(8)英诗汉译中音美效果的传达——以Break,Break,Break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汉诗歌的音韵差异 |
二、原诗的音美特征 |
三、译诗的音美特征 |
(9)英国传教士罗约翰《官话初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英国传教士汉学研究述评 |
1.2.2 罗约翰及其着述研究述评 |
1.3 理论、方法及文献来源 |
1.3.1 理论依据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文献来源 |
第二章 罗约翰生平与《官话初阶》概述 |
2.1 罗约翰生平及其着述 |
2.1.1 生平履历 |
2.1.2 着述简介 |
2.2 《官话初阶》概述 |
2.2.1 编写背景 |
2.2.2 编写体例与主要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官话初阶》语音内容 |
3.1 《官话初阶》声母 |
3.1.1 声母系统介绍 |
3.1.2 声母系统特点 |
3.2 《官话初阶》韵母 |
3.2.1 韵母系统介绍 |
3.2.2 韵母系统特点 |
3.3 《官话初阶》韵律 |
3.3.1 罗约翰的声调观 |
3.3.2 韵律教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官话初阶》词汇内容 |
4.1 《官话初阶》词汇教学编排 |
4.1.1 生词量的统计与分析 |
4.1.2 词汇内容的侧重 |
4.2 《官话初阶》词汇教学方法 |
4.2.1 偏重单音节教学 |
4.2.2 词汇聚合 |
4.2.3 附录 |
4.3 《官话初阶》词汇教学的特点 |
4.3.1 选词类别广泛,数量适中 |
4.3.2 选词贴近口语,追求实用 |
4.3.3 多种方式识记,附录查检拓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官话初阶》语法内容 |
5.1 《官话初阶》词类 |
5.1.1 名词 |
5.1.2 形容词 |
5.1.3 动词 |
5.1.4 量词 |
5.1.5 数词 |
5.1.6 代词 |
5.2 《官话初阶》句法 |
5.2.1 比较句 |
5.2.2 “把”字句 |
5.2.3 疑问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官话初阶》的评价 |
6.1 《官话初阶》的优点 |
6.2 《官话初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英语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教学的内涵及关系 |
(一) 英语语言学的内涵 |
(二) 英语教学的内涵 |
(三) 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
二、英语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
(一) 英语语言教学 |
(二) 语言政策与计划 |
(三) 专业领域应用 |
(四) 语言翻译 |
三、英语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
(一) 英语教学的基本特点 |
(二) 英语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表现 |
1. 英语教学中的语音音位应用 |
2. 英语教学中的构词词形应用 |
3. 英语教学中的认知语言应用 |
四、英语语言学在教学应用中的思考 |
五、结论 |
四、英语重音、语调的辨义作用与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叹词偏误研究[D]. 宋丹丹. 安徽大学, 2021
- [2]结合ERP实验的汉语低龄听障儿童动核结构成分遗漏研究[D]. 申秀岫. 鲁东大学, 2021
- [3]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D]. 魏思文. 吉林大学, 2021(01)
- [4]泰国学生在不同环境下习得汉语轻声词实验对比研究[D]. 李秋霜.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5]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D]. 郭承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
- [6]谈英语语音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几个方面[J]. 王芳. 作家天地, 2020(22)
- [7]俄罗斯汉语学习者正音教程编写研究[D]. Rezvova Viktoriia(百合).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英诗汉译中音美效果的传达——以Break,Break,Break为例[J]. 胡月. 现代语文, 2019(05)
- [9]英国传教士罗约翰《官话初阶》研究[D]. 凡艳.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10]英语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李海英. 北方文学, 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