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温泉水冬季养殖成鱼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广东师范学院生物系鱼类科研组[1](1977)在《利用温泉水冬季养殖成鱼的试验》文中指出 利用温泉水养鱼,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已逐渐引起重视,并取得初步成果。实践证明,利用地热养鱼,由于水温不受季节影响,不仅一年四季都能长鱼,而且还可以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冬季繁殖非洲鲫鱼等热带性鱼类,提早孵化四大家鱼,缩短鱼苗培育时间,为解决鱼种供应问题提供新的途径。在以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根据省、地、县领导的指示,我们在乳源县车干水温泉池进行了冬季养殖成鱼的试验。试验工作于1976年10月26日至1977年1月6日进行了七十二天,一个0.96亩面积的鱼塘获得净产鲜鱼800.84市斤,折合亩产834.17市斤。现将试验情况初步总结汇报如下:
张萌[2](2018)在《温泉农业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温泉农业包含农业、创意、生态循环三重属性。当今世界温泉资源丰富,且分布范围较广,温泉资源的开发屡见不鲜,但基本停留在对温泉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对温泉资源的热能及高品质水质利用不充分,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本文以温泉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研究的切入点,使富裕的温泉资源与现代农业有机融合,形成高值高效的温泉农业。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对温泉农业相关理论与当今农业政策的梳理,对温泉资源的深入研究,分析挖掘温泉资源的内在价值,总结出了温泉资源再利用的必要性。2、通过对温泉资源历史及利用现状的研究,得出将洗浴后多余的温泉资源用于发展农业的可行性结论,总结出温泉农业发展的理论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温泉农业案例的分析,提炼出温泉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及遇到的困难。3、通过对武义清水湾的基地环境实地调研及分析,进行温泉农业规划实践,进一步验证了温泉农业理论的可行性,实现温泉农业理论与规划实践的结合。4、结合温泉农业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提供了发展所需的技术分析,提出了发展温泉农业的生产建议以及实施的保障措施。温泉农业旨在充分利用富裕的温泉资源发展农业,再融合现代农业技术,达到生态农业的目的,实现温泉资源的循环利用,走资源利用、农业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关锌[3](2014)在《地热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特别是在近些年来,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要将能源消耗强度在2020年前降低40%---45%,并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5年规划纲要》中明确的指出,截至2015年,中国要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将提高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的能耗降低16个百分点,将CO2排放量下降17个百分点,其他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下降8到10个百分点。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将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列为优先开发利用领域的国家重要资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将“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指出应“重点研究开发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在通知中,明确的提出要加大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力度,抓紧制订出台针对可再生能源的中长期规划,推进针对一切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科研工作,并加强针对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调查评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原地矿部的领导下,我国开展了针对地热能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调研工作,完成了20多个省市的调研工作,并选取重点地区进行了地热资源勘查工作。但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较低,缺乏系统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本论文在大量收集已有资料成果基础上,对我国地热资源城市地热开发利用进行经济评价研究,目的是初步掌握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今后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参考,为大力发展地热能源、调整能源结构提供宏观决策依据。本文以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和资源特点为基础,分析我国当前地热开发利用方式,结合国外先进技术经验,从典型区域项目经济评价入手,从理论上,分析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为构建地热经济评价体系和方法提供案例和参考依据。本篇论文收集全国地热资源相关文献资料和部分国外相关资料,并依靠学校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资源,收集相关学术资料,对文献材料进行梳理分析,寻找地热领域研究的研究点,把握最新产业发展动态。同时,通过与该领域专家座谈,交流以及实地调研,探讨地热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瓶颈,与国外地热开发的先进经验比较研究,从个案入手,探讨经济评价对地热产业的影响作用。本文在经济评价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地热资源和地热产业现状、政策导向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建立相应的经济评价方法,对地热进行经济评价。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为验证,将整个研究分九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理论基础、研究的思路以及本篇论文的创新点。在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实现节能减排,缓解能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改变能源结构方式,积极推进探索地热产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地热产业发展还需向规模化集约化目标前进。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于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对于经济评价在地热项目中可发挥的作用,缺乏应有的重视。本文利用财务评价方法,分析地热开发经济效益,并用于个案项目分析。第二章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和资源储量估算。本章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类型,我国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特征。地热资源指的是地球内部的可为人类经济开发和利用的热能资源,包括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地热流体是指温度高于25℃的地下热水、地热蒸气和热气体。地热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流体矿产清洁资源。可用于医疗、旅游、化工和农业生产等。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将地热资源划分为不同类型。按热储的介质不同,可以将地热资源分为孔隙型地热资源、裂隙型地热资源和岩溶裂隙型地热资源。按地质构造成因的不同,可将地热资源分为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和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又可分为断陷盆地型和拗陷盆地型地热资源,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还可分为火山型、非火山型和深循型;按地热资源的热传输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将地热资源分为传导型地热资源和对流型地热资源。若按温度高低分类,可将地热资源分为温度高于150℃的高温地热资源、温度在90℃和150℃之间的中温地热资源以及低于90℃的低温地热资源。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东南沿海、台湾省、环鄂尔多斯断陷盆地、藏南-川西-滇西等地区。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琼雷盆地、松辽盆地和环鄂尔多斯断陷盆地等地区,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隆起山地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台湾、藏南、川西、滇西和胶辽半岛等地区。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藏南、滇西、川西和台湾地区。本章在资源类型划分和储量评估的基础上,对地热资源进行了相应的资源评价,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资料依据。第三章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本章包括我国地热资源市场现状、地热产业化进程、地热供暖现状、地热发电现状、地热直接利用现状以及现存问题和前景趋势分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一些企业开始涉足地热开发,特别是在一些地热资源较好的地区,投资促进了地热的产业化发展。地热产业初具规模于21世纪初期,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地热供暖总面积已达2000万m2左右。其中天津市的地热资源开采量在2004年就已达到2468万m3,地热供热面积940万m2,占全国地热供热总面积的50%;北京自1975年利用地热能采暖,地热井出水温度达53.8℃,出水量90m3/h;辽宁利用40m地热井开采地热水进行室内供暖,地热水平均温度78℃,抽水量30t/h,供应1048m2建筑物采暖,当冬季室外温度达到零下-20℃时,室内温度仍可保持在20-25℃。在我国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利用地热采暖已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辽宁安波,利用地热采暖每年可节约成本约15万元。目前,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存在来自于政策,技术,市场和资金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发展过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但通过国家政府和企业及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必将迎来地热能发展光辉的未来。第四章国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与经验分析。本章介绍了国外主要地热产业政策,归纳了国外地热产业政策的特征,介绍了国外地热产业开发利用现状,并分析了国外地热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国外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利用地热资源的历史早于我国,开发利用方式也较为先进和系统,有的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开发利用体系。冰岛,日本等国的地热能源利用率已在本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了较大比重。此外,国外的地热开发利用政策也比较完善和健全。人类利用地热从事商业开发利用已有百年之久。到1997年底,全球已有46个国家开始利用地热资源,全球地热发电量为44TWh/a,地热直接利用为38TWh/a。预计到2020年,全球地热发电量将达到318TWh,直接利用将达到140TWh。特别是地热热泵技术的采用,为地热能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利用热泵技术,可将7-12℃的地下水作为热源加以利用,极大程度上化解了地热资源分布局限性的先天制约影响。目前,在整个能源结构中,除少数国家,地热能源的地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比较,也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若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进行比较,则会发现,地热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性的热源。第五章水热型地热资源技术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我国对于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应用,一般集中在供暖和温泉洗浴项目中。在本章中,首先分析了我国地热经济评价所依据的理论,详细介绍了财务评价和地热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构建了地热能资源经济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和参数体系。本章以雄县,咸阳为例,分析其在利用地热供暖时的经济效益。以东营为例,进行以供暖为主,兼顾其他利用方式的地热经济效益评价。第六章浅层地温能技术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技术,一般分为地源热泵技术,水源热泵技术,空气源热泵技术以及土壤源热泵技术等。目前我国对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本章主要选择地源热泵地热资源开发进行经济评价分析,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评价方法指标参数体系,并对项目涉及的国民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沈阳和武汉项目为例,分析具体项目在利用地源热泵进行地热供暖时的经济效益。第七章地热资源其他应用方式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在我国,对于地热资源的利用十分广泛,包括发电,温泉洗浴,农业和工业利用等,在本章分析利用地热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时,为适应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对经济评价有关方法指标等做了相应的调整。选取扬州为案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第八章我国地热能未来开发利用建议。目前我国地热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着地热资源勘查程度偏低;资源家底不清;以利用地热水(气)为主而不是以利用热能为主;缺乏统一的开发利用规划;深部开发风险高、开采深度浅、利用程度偏低;全国缺乏统一的法规,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热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需要通过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完善技术提供保障,依靠市场为主导,获取科研团队支持来有效解决目前的诸多问题。第九章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地热能项目开发利用经济评价是建立在区域划分和资源量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分区和计算的结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经济学设计出适合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工程项目。计算出地热能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为国家政策出台,学术理论研究,特别是企业投资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涌现了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热潮。目前,在供暖、生活热水、洗浴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初步形成地热产业。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着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管理混乱等问题。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如何评价地热能在竞争中的优势,对于整个地热能产业化的进程尤为重要。掌握评价地热能开发利用经济性的科学方法,是地热行业合理进行战略规划、顺利开展业务的关键所在,也是整个地热产业有序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狭义的水热型地热、浅层地温能、干热岩资源储量潜力进行了分类估算,其中对水热型地热资源又分别按照沉积盆地和隆起山分别进行估算。概略性的提出了我国广义地热能资源储量潜力总量。2、论文明确提出,评价地热常用的折算标准煤指标和二氧化碳减排指标,适用于地热资源宏观经济评价,是地热开发利用宏观决策的主要依据。在地热开发项目微观经济评价的国民经济评价和项目决策中,可以作为参考指标。地热开发项目微观经济评价适用投资收益评价指标,利润是地热开发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澄清了以往有关地热技术评价、经济评价,以及宏观经济评价、微观经济评价等混合反复使用等问题,使对地热的技术经济评价向更科学、更准确,迈出了重要一步。具有一定创新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3、论文按照水热型地热和浅层地温能分类,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案例,较系统的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类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经济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地热的开发利用项目经济评价体系理论和方法,为政府决策,政策研究和市场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湖北省水产试验所[4](1978)在《利用温泉解决非洲鲫鱼越冬问题的报告》文中提出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我们利用蒲圻县茶庵公社一口温泉试养非洲鲫鱼,获得了成功,解决了我省非洲鲫鱼保种繁殖的问题。几年来,在普及、推广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领导下,一九七六年底,我们扩大越冬保种面积八亩,一九七七年上半年共生产了非洲鲫鱼苗种四百七十一万尾,培育了种鱼(亲鱼)一万九千六百二十五尾,比一九七六年同期增
兰德[5](2007)在《温泉型氟中毒地区环境本底高氟对农作物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危害最广、患者最多的地方性流行病。温泉型地氟病又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地氟病类型。本文对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病区氟中毒流行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区地氟病仍中度流行;进而对高氟的环境背景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选择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相近且与病区村相距6公里的非病村为对照点,系统采集水、稻田土、大米、整株蔬菜及其根周土,以研究土壤中氟,灌溉水中的氟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品种的作物氟富集能力进行对比;并将病区和非病区蔬菜不同部位的含氟量进行归类统计,研究不同农作物的氟富集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粮食、蔬菜能够富集土壤的水溶性氟和灌溉水中的氟,不同品种的作物氟富集能力不同,农作物不同部分的氟富集能力不同,新陈代谢旺盛的部分氟含量较高。为此我们得到高氟温泉进入环境导致环境氟背景值增高,造成饮水和食物氟含量升高使得人体通过饮食摄取过量氟的危险增大,仅依靠改水降氟不能做到真正杜绝氟中毒的流行,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尽可能规避过量氟的摄入这一结论。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水降氟,健康教育等防治措施,以期降低人体氟暴露风险,从而将地氟病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湖北省水产试验所[6](1977)在《非洲鲫鱼温泉越冬经验总结》文中提出 1973年12月,我们利用蒲圻县茶庵公社一口温泉试养非洲鲫鱼获得成功,为解决我省非洲鲫鱼的保种繁殖做出了贡献。蒲圻县茶庵公社温泉位于五龙山下,京广线旁,交通比较方便,多年来由于没有开发利用,泉水四处乱流,芦苇到处丛生,形成了一片沼泽烂泥滩,有100多亩的面积荒芜着。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对温泉水质进行
邓晓铌[7](2008)在《关中盆地地热水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矿产能源,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热污染、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化学污染和地面沉降等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关中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区域内开发的地热资源主要用在洗浴,有少量用于取暖和种植、养殖业,截至目前,对地热的开发利用大都仅限于直接汲取地下热水、热能利用后将尾水外排的初级阶段,极少回灌重复利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所产生的效应的研究目前涉足很少。因此,开展关中盆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研究工作,对于合理利用地热资源和保护环境及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以关中盆地的宝鸡温水沟、眉县汤峪、蓝田汤峪、西安东大和合阳东王五个地区为重点,通过野外调研,共采集地表水、地下水、地热水、土壤、农作物、鱼样品99件,获得了原始数据3474个。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水、土、农作物、鱼等方面生态环境的影响,取得了以下有意义的成果。(1)关中盆地地热水中氟化物是影响环境的最大因子,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其他超标组分与地热水开发利用无关,地热水的开发利用对地表水影响不大,对地下水尚未造成影响。(2)在地热水集中开采区,表层土壤中As、Cr含量随土壤的pH值增高而逐渐降低,耕作层土壤中Cu、Pb、Zn不断被吸附累积而导致含量上升。地热开发利用会引起土壤中有毒金属元素逐渐富集,如果继续用地热水灌溉农田,As、Cr、Cu、Pb、Zn元素可能进一步迁移到含水层,影响地下水水质。(3)地热水的开发利用对农作物中氟化物和As、Cr、Cd、Pb元素含量的升高产生一定影响,总的规律是玉米大于水稻,植株大于果实,根大于茎和叶,说明了采用地热尾水灌溉已经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4)关中盆地地热水中氟化物含量为1.87mg/L~17.90mg/L,用热水养鱼,氟化物已在鱼体内富集,不同鱼种间氟化物富集规律是罗非鱼>草鱼>鲤鱼,鱼体中氟化物的分布规律是尾>鳃>肉,氟含量超过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长期食用,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地热水中Pb、Cd等重金属元素在鱼肉中也有不同程度富集,个别元素含量超过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存在健康安全隐患。
郭丽华[8](2009)在《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致使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作为重要战略决策。地热资源作为清洁环保可再生资源仅次于生物质能被研究、开发利用。但地热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投入资金少,成本难以降低、开采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在科学地勘察,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的原则下,在每个环节都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实现从市场需求、地热勘察、利用技术创新、项目建设管理以及产业资金投入等各个环节的统筹规划,为此科学适时地引入地热产业投资基金这一管理方法,对有效地开发、管理宝贵的地热资源,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核心问题是论证地热产业投资规模,探讨地热产业投资基金的种类、运行以及地热产业投资基金风险等级评估等问题,最终得出地热产业投资基金是对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的补充和延伸,通过地热产业投资基金公司的具体运作,对地热资源开发全过程实行科学化管理,既可解决开发和经营的资金问题,又能够实现社会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充分体现地热资源这一绿色资源的特点。
辛红,彭兰英[9](1990)在《温泉水池与普通水池养鱼的对比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温泉水池与普通水池养鱼的对比试验,证明温泉养鱼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实用技术。经过16个月的饲养,平均单尾重量、温泉水池的比普通水池的高1—5倍。试验结果表明,温泉池水温高,缩短了成鱼生长周期,是温泉养鱼增产的主要原因。
马静晨[10](2016)在《北京郑各庄地区地热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首都北京增添了新的经济活力,如何更科学、更合理的开发地热资源更成为目前清洁能源领域的一大重要课题。郑各庄地区位于小汤山地热田与沙河地热田的接壤部位,近年来在郑各庄地区已先后施工了6眼地热井,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井深从2000m到3000m不等,出水温度均在65℃以上,日出水量均接近2000 m3,水温和水量均超过小汤山地热田和沙河地热田中其他的地热井指标。随着清洁能源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为满足对郑各庄地区地热资源大规模开发的需要,加强对这一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及其资源量的评价工作显得十分重要。郑各庄地区主要热储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该热储层从北往南逐渐加深,顶板埋藏深度在14002100m之间。郑各庄10km2范围内属于沙河和小汤山热田接触部位。在构造上处于两条断裂之间,即南口-孙河断裂和西沙屯-七里渠断裂之间,蓟县系热储层上覆地层有第四系、侏罗系、青白口系,它们是良好的保温盖层。郑各庄地区蓟县系雾迷山组顶板地温特征是从北往南温度增加,顶板地温在59℃-68℃之间,这一地区地温梯度较高。郑各庄地区地热井最高出水温度为76℃,最低出水温度为68℃,经计算平均出水温度达到了71.1℃。属于开发地热资源出水温度比较高的地区。郑各庄地区的地热资源与小汤山地热田的地热资源一样,水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根据水化学分析结果,地下热水属于氟偏硅型淡温泉水。氟和氟偏硅酸已达到医疗矿水的浓度,水质类型基本为HCO3-SO4-Na-Ca型为主,PH值为中性偏碱。依据小汤山地区C14分析结果,由小汤山往南C14等水龄线应在30000年左右。郑各庄地区10km2范围内,依据《地热资源地质勘察规范》(GB1615-98)的标准蓟县系雾迷山组热储层进行了D级储量计算,蓟县雾迷山组热储层经济型地热资源量为53.95045×1012Kcal,折合225.88×1012KJ。在研究区10km2范围内,水位每年下降1.2m条件下,计算得出地热资源储量即可开采量为53.66×104m3/a。结果满足D级储量评价的要求,可以作为地热开发远景规划和进一步部署勘探工程的依据。
二、利用温泉水冬季养殖成鱼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温泉水冬季养殖成鱼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2)温泉农业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的创新点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检索查阅法 |
1.3.2.2 实地调研法 |
1.3.2.3 案例分析法 |
1.3.2.4 归纳总结法 |
1.4 技术路线 |
2 温泉农业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家农业发展政策 |
2.1.1 大力发展农业 |
2.1.2 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
2.1.3 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
2.1.4 推进“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 |
2.2 相关农业研究综述 |
2.2.1 创意农业 |
2.2.1.1 概念 |
2.2.1.2 创意农业的特征 |
2.2.2 现代农业 |
2.2.2.1 概念 |
2.2.2.2 现代农业特征 |
2.2.3 生态循环农业 |
2.2.3.1 概念 |
2.2.3.2 生态循环农业的特征 |
2.3 当今温泉资源的研究分析 |
2.3.1 我国温泉资源分布及简介 |
2.3.1.1 温泉的概念 |
2.3.1.2 温泉资源的分布 |
2.3.2 温泉资源的特征 |
2.3.2.1 具备水的基本特征 |
2.3.2.2 地热性 |
2.3.2.3 丰富的水质 |
2.3.3 温泉资源的类型 |
2.3.4 温泉资源的利用价值 |
2.3.4.1 休闲旅游度假 |
2.3.4.2 医疗疗养 |
2.3.4.3 农业工业生产开发 |
2.3.4.4 科研文化 |
2.3.5 粗放开发温泉资源的弊端 |
2.3.5.1 浪费热能 |
2.3.5.2 破坏生态环境 |
2.3.5.3 污染地下水源 |
2.3.5.4 造成土壤盐渍化 |
2.4 小结 |
3 温泉资源在农业上的利用研究 |
3.1 温泉农业的历史 |
3.2 发展温泉农业的机遇 |
3.2.1 政策机遇 |
3.2.2 科研技术机遇 |
3.2.3 前景机遇 |
3.2.3.1 我国温泉资源丰富 |
3.2.3.2 生态循环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
3.2.3.3 我国温泉农业尚不健全 |
3.3 温泉农业的理论研究 |
3.3.1 温泉农业的界定 |
3.3.1.1 温泉农业的定义 |
3.3.1.2 实现温泉水的“一次开发,梯级利用” |
3.3.2 温泉农业的特征 |
3.3.2.1 以农业创意为主题 |
3.3.2.2 以循环生态为核心 |
3.3.2.3 以现代农业技术为重点 |
3.3.2.4 农产品的附加值高 |
3.3.3 温泉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
3.3.4 温泉农业的模式 |
3.3.4.1 温泉花卉 |
3.3.4.2 温泉种苗 |
3.3.4.3 温泉蔬菜 |
3.3.4.4 南果北引 |
3.3.4.5 温泉养殖 |
3.4 温泉农业案例分析 |
3.4.1 国内案例分析 |
3.4.1.1 青龙湾温泉农业科技观光园 |
3.4.1.2 商河温泉农庄 |
3.4.1.3 台湾礁溪温泉 |
3.4.2 国外案例分析——日本别府温泉 |
3.5 温泉农业取得的成效 |
3.5.1 达到循环农业的目的 |
3.5.2 实现清洁型农业的目标 |
3.5.3 提高地区农业核心竞争力 |
3.5.4 实现农业的升级转型 |
3.6 现有温泉农业发展遇到的困难 |
3.6.1 发展不均衡,势头不足 |
3.6.2 国内温泉农业发展不全面 |
3.6.3 资金投入力度小 |
3.6.4 缺乏温泉农业的宣传与引导 |
3.6.5 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
4 武义清水湾温泉农业规划方案实践 |
4.1 武义清水湾温泉农业规划背景 |
4.1.1 经济背景 |
4.1.2 产业背景 |
4.1.3 温泉农业发展背景 |
4.2 基地资源分析 |
4.2.1 基地区位与范围 |
4.2.2 现状地形地貌分析 |
4.2.3 地理资源环境分析 |
4.2.3.1 山体 |
4.2.3.2 水体 |
4.2.3.3 平地 |
4.2.4 旅游资源分布 |
4.3 武义清水湾现有自然资源 |
4.3.1 温泉资源 |
4.3.2 土壤情况 |
4.3.3 地理位置 |
4.4 规划的总体思路 |
4.4.1 规划的指导思想 |
4.4.2 规划原则 |
4.4.2.1 坚持保护原生环境的原则 |
4.4.2.2 坚持根据当地现状进行建设的原则 |
4.4.2.3 坚持效益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4.4.2.4 坚持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4.4.3 政策指导 |
4.4.4 规划的定位 |
4.4.4.1 总体定位 |
4.4.4.2 功能定位 |
4.4.5 效益分析 |
4.4.5.1 生态效益 |
4.4.5.2 社会效益 |
4.4.5.3 文化效益 |
4.4.5.4 经济效益 |
4.5 武义清水湾温泉农业整体规划 |
4.5.1 温泉农业在整个园区中的地位 |
4.5.2 温泉农业规划 |
4.5.2.1 总平面图 |
4.5.2.2 效果图 |
4.5.3 温室公园 |
4.5.4 异形莲花温室和莲叶温室 |
4.5.5 温泉农业分区规划 |
4.5.5.1 景观观赏区 |
4.5.5.2 生产示范区 |
4.5.5.3 休闲娱乐区 |
4.5.5.4 科普教育区 |
4.5.6 园区温泉农业实现途径 |
4.5.7 形成温泉农业产业链 |
4.5.7.1 科普教育 |
4.5.7.2 香草产业 |
4.6 武义清水湾发展温泉农业的优势 |
4.6.1 地理区位优势 |
4.6.2 温泉资源优势 |
4.6.3 农业发展优势 |
4.6.4 政策优势 |
4.6.4.1 十八届五中全会力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
4.6.4.2 省农业部着手大力发展创意农业 |
4.6.4.3 浙江着力培育"一区一镇" |
4.6.4.4 浙江省成为全国唯一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 |
4.6.5 生态旅游优势 |
4.6.6 高校科研支撑优势 |
5 温泉农业的技术、生产建议及保障措施 |
5.1 发展温泉农业的技术分析 |
5.1.1 关于温泉水质的问题 |
5.1.1.1 农田灌溉水的标准 |
5.1.1.2 水质监测与分析方法 |
5.1.1.3 水体重金属的治理方法 |
5.1.2 关于温泉地热资源的利用 |
5.1.2.1 热交换技术 |
5.1.2.2 地源热泵系统 |
5.1.2.3 铺设地热管线 |
5.2 温泉农业生产建议 |
5.2.1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建议 |
5.2.1.1 农业物联网技术 |
5.2.1.2 设施栽培技术 |
5.2.1.3 现代生物技术 |
5.2.1.4 农产品的精加工 |
5.2.2 温泉农业生产项目建议 |
5.2.2.1 适宜于温室种植的作物 |
5.2.2.2 可直接利用温泉水灌溉栽植的作物 |
5.2.2.3 进行温室无土栽培的作物 |
5.2.2.4 适宜于温泉养殖的水产动物 |
5.3 实现温泉农业发展的保障举措 |
5.3.1 政策举措 |
5.3.2 科技举措 |
5.3.3 规划举措 |
5.3.3.1 温泉资源的规划建设是核心 |
5.3.3.2 温泉农业产业链的形成 |
5.3.3.3 项目空间关系的规划布局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地热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开发利用地热能源意义重大 |
1.1.2 我国地热勘查开发有一定基础 |
1.1.3 地热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
1.1.4 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
§1.2 研究理论基础 |
1.2.1 技术经济评价 |
1.2.2 财务评价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和资源储量估算 |
§2.1 我国地热资源类型 |
§2.2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及特征 |
2.2.1 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 |
2.2.2 隆起山地地热资源 |
§2.3 沉积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
2.3.1 各主要平原(盆地)地热资源估算 |
2.3.2 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地热资源 |
§2.4 隆起山地地热资源评价 |
2.4.1 隆起山地地热资源估算范围 |
2.4.2 温泉放热量评价 |
§2.5 重点城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 |
§2.6 干热岩资源储量估算 |
2.6.1 评价范围 |
2.6.2 数据获取及处理 |
2.6.3 干热岩资源储量估算 |
第三章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
§3.1 我国地热资源市场现状分析 |
3.1.1 国家政策法规 |
3.1.2 地方政府政策法规 |
3.1.3 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 |
3.1.4 地热开发技术 |
§3.2 我国地热开发的产业化进程 |
§3.3 我国地热供暖现状 |
§3.4 我国地热发电现状 |
3.4.1 中低温发电利用现状 |
3.4.2 我国的高温发电利用现状 |
§3.5 我国地热直接利用现状 |
3.5.1 地热农业利用 |
3.5.2 地热工业利用 |
3.5.3 地热的医疗保健利用 |
§3.6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 |
3.6.1 全国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不完善 |
3.6.2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 |
3.6.3 区域性地热资源过量开采 |
3.6.4 我国地热资源缺乏统一管理体制 |
3.6.5 缺乏有效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措施 |
§3.7 我国地热能开发前景趋势 |
3.7.1 城市浅层地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及节能减排效果 |
3.7.2 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及节能减排效果 |
3.7.3 隆起山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及节能减排效果 |
3.7.4 干热岩开发利用前景 |
3.7.5 不断拓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 |
3.7.6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开始关注油田地区 |
3.7.7 不断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效益 |
3.7.8 努力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3.7.9 合理规划利用地热资源 |
3.7.10 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地热开发利用中 |
3.7.11 开始关注干热岩 |
第四章 国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与经验分析 |
§4.1 国外主要地热产业政策 |
4.1.1. 美国 |
4.1.2. 日本 |
4.1.3. 德国 |
4.1.4. 冰岛 |
4.1.5. 印度尼西亚 |
4.1.6 其他欧洲国家 |
§4.2 国外地热产业开发利用现状 |
4.2.1. 日本 |
4.2.2. 美国 |
4.2.3. 冰岛 |
4.2.4. 澳大利亚 |
4.2.5. 印度尼西亚 |
4.2.6. 肯尼亚 |
4.2.7 意大利 |
§4.3 国外地热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4.3.1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现状 |
4.3.2 影响我国地热产业政策的因素分析 |
4.3.3 借鉴国外政策经验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
4.3.4 借鉴国外经验制订我国地热长期规划目标 |
4.3.5 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为我国地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4.3.6 引进国外模式加大我国地热资金投入力度 |
第五章 水热型地热资源技术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 |
§5.1 地热资源项目经济评价 |
5.1.1 静态评价 |
5.1.2 动态评价 |
§5.2 地热资源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估算 |
5.2.1 初始投资 |
5.2.2 相关运营成本与税金 |
5.2.3 相关收入与补贴 |
§5.3 地热项目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 |
5.3.1 盈亏平衡分析 |
5.3.2 敏感性分析 |
§5.4 河北雄县某地热供暖项目经济评价 |
5.4.1 项目简介 |
5.4.2 相关现金流量的估算 |
5.4.3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
5.4.4 指标计算与相关分析 |
5.4.5 不确定分析 |
§5.5 陕西咸阳某地热供暖项目经济评价 |
5.5.1 项目简介 |
5.5.2 相关现金流量的估算 |
5.5.3 相关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
5.5.4 指标计算与相关分析 |
5.5.5 不确定分析 |
§5.6 山东东营某地热项目经济评价 |
5.6.1 开发利用情况简介 |
5.6.2 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
5.6.3 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
第六章 浅层地温能技术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 |
§6.1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项目成本费用与效益构成 |
6.1.1 地源热泵系统项目的初投资 |
6.1.2 地源热泵系统年运行费用 |
6.1.3 地源热泵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
§6.2 地源热泵工程项目经济评价 |
6.2.1 财务评价 |
6.2.2 地源热泵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
§6.3 沈阳某办公楼地源热泵项目经济评价 |
6.3.1 项目简介 |
6.3.2 各方案初投资 |
6.3.3 各方案年运行费用 |
§6.4 武汉某大厦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项目经济评价 |
6.4.1 项目简介 |
6.4.2 技术方案选择 |
6.4.3 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 |
6.4.4 经济效益分析 |
第七章 地热资源其他应用方式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 |
§7.1 地热发电技术经济评价 |
7.1.1 低温有机工质发电系统技术经济评价 |
7.1.2 高温地热发电技术经济评价 |
§7.2 温泉洗浴与温泉洗浴的经济效益 |
7.2.1 江苏扬州地热开发利用经济评价 |
§7.3 农业地热开发利用技术经济评价 |
7.3.1 地热温室 |
7.3.2 地热养殖 |
7.3.3 地热孵化 |
7.3.4 农业领域的地热开发利用经济评价 |
§7.4 其他工业领域的地热开发利用经济评价 |
第八章 我国地热能未来开发利用的建议 |
§8.1 开展地热储量调查,规划地热产业道路 |
§8.2 发挥地热服务体系作用 |
§8.3 提高勘查、开发利用技术 |
§8.4 加强对地热开采的动态监测工作 |
§8.5 强化对热田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 |
§8.6 进行干热岩的试验性开发利用相关研究工作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温泉型氟中毒地区环境本底高氟对农作物及人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氟的性质 |
1.1 氟的物理化学性质 |
1.2 氟的生物化学功能 |
1.2.1 氟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系 |
1.2.2 氟与骨骼代谢的关系 |
1.2.3 氟的防龋作用 |
1.2.4 氟对造血功能的影响 |
1.2.5 氟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1.2.6 氟对脂代谢的影响 |
第2章 地氟病的流行状况 |
2.1 地氟病研究简史 |
2.2 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 |
2.3 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的类型特征 |
2.4 地方性氟中毒-氟斑牙 |
2.4.1 氟斑牙的简介 |
2.4.2 氟斑牙的临床表现 |
2.4.3 氟斑牙的分度 |
2.4.4 氟斑牙指数的计算 |
2.4.5 氟斑牙流行情况的分级 |
2.4.6 氟斑牙的危害 |
2.5 地方性氟中毒-氟骨症 |
2.5.1 氟骨症的临床表现 |
2.5.2 氟骨症的自觉症状 |
2.6 安徽省岳西县地氟病流行现状调查 |
2.6.1 对象与方法 |
2.6.2 结果 |
2.6.3 讨论 |
第3章 高氟背景对作物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大气氟化物对蔬菜等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3.2.1 概述 |
3.2.2 大气氟化物污染的形成 |
3.2.3 蔬菜、农作物等植物对大气氟化物的吸收和积累 |
3.2.4 植物对大气氟伤害的反应 |
3.2.5 大气氟化物对植物影响总括 |
3.3 水氟对蔬菜、农作物等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3.3.1 土壤 |
3.3.2 氟在土壤中的分布 |
3.3.3 氟在土壤中的形态 |
3.3.4 灌溉水与土壤可溶性氟的关系 |
3.3.5 植物对水氟的吸收 |
3.3.6 水氟与粮食 |
3.3.7 水氟与蔬菜 |
3.4 氟对鱼的影响 |
第4章 实验部分 |
4.1 实验采样及质量保证 |
4.1.1 研究地区 |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1.3 分析方法与质量保证 |
4.2 土壤pH值的测定 |
4.2.1 方法提要 |
4.2.2 应用范围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试剂 |
4.2.5 分析步骤 |
4.2.6 计算结果 |
4.2.7 精密度 |
4.2.8 注释 |
4.2.9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的氟 |
4.3.1 方法的选择 |
4.3.2 原理 |
4.3.3 测定条件的选择 |
4.3.4 实验试剂 |
4.3.5 仪器 |
4.3.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7 水样的测定 |
4.3.8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9 注意事项 |
4.4 土壤中水溶性氟的测定 |
4.4.1 实验条件的选择与影响 |
4.4.2 试剂 |
4.4.3 仪器 |
4.4.4 实验方法 |
4.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用燃烧水解法测定土壤中的全氟 |
4.5.1 方法的选择 |
4.5.2 原理 |
4.5.3 实验条件的选择与影响 |
4.5.4 试剂和材料 |
4.5.5 仪器和设备 |
4.5.6 实验方法 |
4.5.7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8 说明 |
4.6 蔬菜、大米中氟的测定 |
4.6.1 方法的选择 |
4.6.2 原理 |
4.6.3 主要试剂 |
4.6.4 仪器 |
4.6.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6.6 样品的测定 |
4.6.7 实验计算 |
4.6.8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9 分析方法与质量保证 |
4.7 温泉型氟中毒地区环境本底高氟对农作物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
4.7.1 环境氟含量及其对粮食、蔬菜的影响 |
4.7.2 氟在农作物中的分布 |
4.7.3 结论 |
第5章 温泉型氟中毒的健康教育防治措施及其思考 |
5.1 前言 |
5.2 温泉型氟中毒及其致病途径 |
5.3 地氟病的防治措施 |
5.3.1 政府措施防治地氟病 |
5.3.2 健康教育防治地氟病 |
5.3.3 其它防治手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关中盆地地热水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地热资源的概述及利用历史 |
1.2.1 地热资源的概述 |
1.2.2 世界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地热资源的利用情况 |
1.3.2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
2.1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概况 |
2.1.1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形成条件 |
2.1.2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
2.1.3 关中盆地地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组分 |
2.2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
2.2.1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 |
2.2.2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三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
3.1 水样品的采集和测试 |
3.1.1 水样品的采集 |
3.1.2 水样品的测试 |
3.2 地表水化学特征 |
3.2.1 地表水水化学类型及组分含量 |
3.2.2 地表水中的微量组分 |
3.3 地下水化学特征 |
3.4 地热水化学特征 |
3.4.1 地热水环境概述 |
3.4.2 地热水水化学类型及组分含量 |
3.4.3 地热水标志性元素-氟 |
3.4.4 地热水中微量元素及组分 |
3.4.5 地热水中污染物质 |
3.5 地热井动态变化规律 |
3.6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
3.6.1 宝鸡温水沟地热水养殖的环境影响分析 |
3.6.2 眉县汤峪温泉尾水排放对河水环境影响分析 |
3.6.3 蓝田汤峪温泉排放对河水环境影响分析 |
3.6.4 长安东大地热开发利用对河水环境影响分析 |
3.7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3.7.1 蓝田汤峪温泉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3.7.2 合阳地热温泉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
3.7.3 长安东大地热温泉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 |
4.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试 |
4.1.1 野外调查与取样方法 |
4.1.2 测试指标与分析方法 |
4.2 土壤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
4.3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1 表层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平面分布特征 |
4.3.2 典型剖面中微量元素的垂直分布特征 |
4.4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 |
5.1 农作物样品的采集和测试 |
5.2 农作物中污染物含量特征 |
5.3 污染物在农作物植株中的分布规律 |
5.4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水生生物——鱼的影响分析 |
6.1 鱼样品的采集和测试 |
6.2 鱼肉中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特征 |
6.2.1 同一地区不同鱼种鱼肉中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特征 |
6.2.2 相同鱼种不同地区鱼肉中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特征 |
6.3 有毒有害元素在鱼体内的分布规律 |
6.3.1 重金属元素在鱼体内的分布规律 |
6.3.2 氟化物在鱼体内的分布规律 |
6.4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鱼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背景 |
1.1.2 课题目的和意义 |
1.2 地热资源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地热研究状况 |
1.2.2 国外地热资源研究状况 |
1.3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1.3.1 国外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
1.3.2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1.4 产业投资基金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地热资源概述 |
2.1 地热能概述 |
2.1.1 地热资源概念 |
2.1.2 地热资源的分类 |
2.2 地热能源的优点 |
2.2.1 环保性 |
2.2.2 安全、稳定性 |
2.2.3 用途多样性 |
2.2.4 运行成本低 |
2.2.5 可持续性 |
2.3 地热资源的分布 |
2.3.1 世界地热资源分布情况 |
2.3.2 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 |
2.4 地热资源勘察技术与方法 |
2.4.1 地热资源勘察及勘察类型 |
2.4.2 地热田勘察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
2.4.3 勘察技术与方法 |
2.5 地源热泵技术应用 |
2.5.1 地源热泵的概念 |
2.5.2 地源热泵的制热系数 |
2.5.3 地源热泵经济效益分析 |
2.5.4 环境效益分析 |
2.5.5 地源热泵设备的固定投资 |
2.5.6 地源热泵的应用前景 |
2.6 地热资源的科学管理 |
2.6.1 地热资源的科学评价方法 |
2.6.2 地热资源的法制管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热资源行业开发 |
3.1 地热产业投资 |
3.1.1 美国地热投资介绍 |
3.1.2 我国地热投资情况介绍 |
3.2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产业优化 |
3.2.1 地热资源开发企业形成产业过程 |
3.2.2 地热资源开发企业成长的边界 |
3.3 我国地热资源行业投资结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热资源开发融资模式探讨 |
4.1 地热资源开发融资模式的确立 |
4.1.1 地热资源开发融资理论 |
4.1.2 融资模式 |
4.1.3 地热资源开发的融资特点 |
4.2 产业投资基金 |
4.2.1 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
4.2.2 国外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经验 |
4.2.3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建设 |
4.3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 |
4.3.1 设立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意义 |
4.3.2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实施的条件 |
4.4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融资方式 |
4.5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策略 |
4.5.1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策划 |
4.5.2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设立 |
4.5.3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资金募集 |
4.5.4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募集策略 |
4.5.5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风险评估 |
5.1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概述 |
5.1.1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属性 |
5.1.2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分类 |
5.1.3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风险的代价 |
5.2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分析与识别 |
5.2.1 风险因素识别 |
5.2.2 风险变化判断 |
5.3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风险评估 |
5.3.1 收益评价 |
5.3.2 素质评价 |
5.3.3 确定投资量 |
5.4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 |
5.4.1 确定预期投资总回报率 |
5.4.2 全程监测与全面管理 |
5.4.3 风险识别与判断 |
5.4.4 风险对策与危机化解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运行机制建立 |
6.1 产业投资基金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6.1.1 逆向选择 |
6.1.2 道德风险 |
6.2 产业投资基金激励制度建设 |
6.2.1 激励制度建设目标 |
6.2.2 激励制度建设原则 |
6.2.3 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 |
6.3 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机制制定 |
6.3.1 投资甄别 |
6.3.2 控制分配 |
6.3.3 报酬激励 |
6.4 地热产业投资基金运行的法律支持 |
6.4.1 现存法律、法规的缺欠 |
6.4.2 完善法律、法规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7.1.1 主要成果 |
7.1.2 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北京郑各庄地区地热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热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地形地貌及水系 |
2.1.3 气候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2 区域地层分布特征 |
2.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地球物理特征 |
2.3.1 电场特征 |
2.4 地层特征 |
2.4.1 新生界第四系(Q) |
2.4.2 中生界侏罗系(J) |
2.4.3 古生界寒武系(∈) |
2.4.4 上元古界青白口系(Qn) |
2.4.5 中元古界蓟县系(Jx) |
2.5 构造特征 |
2.5.1 地层变化与断裂构造 |
2.5.2 地热资源形成条件 |
2.6 研究区地热资源水量分布概况 |
2.7 研究区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
2.7.1 开采量概况 |
2.7.2 地下热水位变化 |
第3章 地温场特征 |
3.1 浅层温度场分布规律 |
3.2 研究区地温场特征 |
3.3 地层增温率的计算 |
第4章 地球化学特征 |
4.1 地下热水水质特征 |
4.2 对兰格利厄-路德维奇图的分析 |
4.3 主要元素比值的分析 |
4.3.1 Na/K比 |
4.3.2 Cl/B比 |
4.3.3 Cl/SiO_2比 |
4.3.4 Cl/F比 |
4.4 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 |
第5章 资源量计算及评价 |
5.1 计算参数的选取 |
5.1.1 计算范围及分区 |
5.1.2 热储体积 |
5.1.3 热储温度 |
5.1.4 储层裂隙率的确定 |
5.2 地热资源量计算 |
5.2.1 基础资源量 |
5.2.2 地热资源量 |
5.2.3 资源量计算小结 |
5.3 地热水储存量计算 |
5.3.1 3000m以浅静储量 |
5.3.2 3000-4000m之间的静储量 |
5.3.3 静储量小结 |
5.4 储量计算 |
5.4.1 类比法计算地热储量 |
5.4.2 利用拟稳定流压力传导公式计算地热储量 |
5.5 储量评价 |
5.6 地下热水水质评价 |
5.6.1 水质特征 |
5.6.2 地下热水的医疗热矿水特征 |
5.7 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保护方案 |
5.7.1 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5.7.2 郑各庄地热资源的保护建议方案 |
5.7.3 存在的问题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利用温泉水冬季养殖成鱼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温泉水冬季养殖成鱼的试验[J]. 广东师范学院生物系鱼类科研组. 广东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7(02)
- [2]温泉农业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D]. 张萌.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7)
- [3]地热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 关锌.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1)
- [4]利用温泉解决非洲鲫鱼越冬问题的报告[J]. 湖北省水产试验所. 水产科技情报, 1978(01)
- [5]温泉型氟中毒地区环境本底高氟对农作物及人体健康的影响[D]. 兰德. 南昌大学, 2007(05)
- [6]非洲鲫鱼温泉越冬经验总结[J]. 湖北省水产试验所. 淡水渔业, 1977(12)
- [7]关中盆地地热水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研究[D]. 邓晓铌. 长安大学, 2008(08)
- [8]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 郭丽华. 吉林大学, 2009(11)
- [9]温泉水池与普通水池养鱼的对比试验[J]. 辛红,彭兰英. 气象, 1990(05)
- [10]北京郑各庄地区地热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研究[D]. 马静晨. 吉林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