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中药治疗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64例(论文文献综述)
林雅青[1](2020)在《股总静脉超声定量分析与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股总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患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超声检查的差异性,为其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客观指标。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01月18日至2020年07月17日在福州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门诊就诊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三组(气虚血瘀证组、寒湿凝筋证组、湿热下注证组)。对每个研究对象的股总静脉进行超声检查,记录其管径、流速、反流情况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下肢静脉曲张不同中医证型与超声下股总静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经排除、剔除后总计110例,中医辨证分组后为:气虚血瘀证组44例、寒湿凝筋证组35例、湿热下注证组31例。(1)三组病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患病的肢体分布(左右侧分布、单双侧分布)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病例超声下测得的股总静脉(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0.5cm处)管径、流速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径从粗到细的顺序为湿热下注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寒湿凝筋证组。流速从快到慢的顺序为湿热下注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寒湿凝筋证组。组间两两对比发现,股总静脉管径、流速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湿热下注证组与寒湿凝筋证组之间。三组病例股总静脉(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0.5cm处)根据反流时间划分为三个等级,各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别主要表现在寒湿凝筋证组与湿热下注证组、寒湿凝筋证组与气虚血瘀证组之间。反流情况中,重度反流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为气虚血瘀证组、湿热下注证组、寒湿凝筋证组,中度反流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为寒湿凝筋证组、湿热下注证组、气虚血瘀证组,瓣膜功能正常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为寒湿凝筋证组、湿热下注证组、气虚血瘀证组。结论:1.研究结果表明,超声下股总静脉的管径较粗、流速较快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倾向于湿热下注证,股总静脉的管径较细、流速较慢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倾向于寒湿凝筋证,股总静脉的反流时间较长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倾向于气虚血瘀证。2.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股总静脉在超声下测量的管径、流速、反流情况与不同的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超声测量参数可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加倩[2](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蒋暑雨[3](2020)在《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依据北京市所有医院的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得出二十四节气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为临床预测、防治疾病提供依据,并与《素问·脉解篇》相关论述对比、印证,为探索各节气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的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据2015至2019年120个节气间同疾病急诊率的比较,得到各年各节气高于120个节气的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易发疾病,及低于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不易发疾病,再将高于平均急诊率1.5倍的易发疾病单独分出,依此找出5年内在相同节气反复出现的易发疾病作为1.5倍选择标准下年年或多数年于此节气易发的疾病,此即因此节气的气化特点所导致的高危疾病。≥1.5倍选择标准下高危疾病的具体确定方法为:针对每一种疾病,若在5年中相同的节气内作为≥1.5倍易发出现≧3次,或作为易发出现2次而另外3次都>1倍提示易发倾向,认为该疾病为该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同法得某节气每年不易发疾病。结果:1.在≥1.5倍选择标准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详见论文正文。依此可见,男女呼吸系统疾病在冬季的节气即立冬~冬至较易发,消化系统疾病及肠道传染病在小满~处暑即夏秋季易发,一氧化碳中毒见于小雪~惊蛰,中暑见于小满~立秋。这些结果与常识性事实及各科教科书中所提供的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基本吻合,说明本研究在数据采集、统计学分析方法方面是无误的,结果是可信的,1.5倍的选择标准初步看来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2.对照《素问·脉解篇》对立春雨水、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立秋处暑、寒露霜降、大雪冬至六个月节气为代表的三阴三阳病的论述,本研究在1.5倍的选择标准下得到的反复易发疾病也能与之达到较高的符合度:正月立春雨水太阳病月份,易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腰臀痛等太阳经部位病症、上实下虚之瘖啡失语、狂证等;三月清明谷雨厥阴病月份,易发病为阴囊肿物、咽喉不适等厥阴肝经病症,及阳气振发而不畅之腰脊痛病症;五月芒种夏至阳明病月阳盛之阴/一阴来复、阳明闭郁,易发病为胃肠道疾病、阳盛于上而邪并于外之躁狂、心神阳气突伤之惊恐障碍、焦虑性抑郁,及阳伤水停之下肢水肿、哮喘等病症;七月立秋处暑少阴病月,阳杀于外、阴气盛于下,易发病为腰部、下腹部疾病、厌食、肝胆病、视力视觉障碍类、肺水肿喘咳、心律失常等病症;九月寒露霜降少阳病月,少阳不伸,易发病见肋软骨痛、肋间神经痛、多部位关节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肝胆疾病及消化道溃疡等;十一月大雪冬至太阴病月,脾运受抑,易发病为腹胀呕吐类消化系统、泌尿及代谢类病症等。本研究结果中,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全面、广泛,疾病种类细致,对《素问·脉解篇》的论述既有印证又有拓展,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利于临床实用与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中西医结合研究。3.上述结果证明了本研究的可信度的同时,所呈现的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预防、诊治疾病的有效参考,在与经典得到了相互印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中未论述到的节气的致病特点的缺憾,为下一步对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规律的分析,提供了较为可信、可靠的大数据依据。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与事实基本吻合,且印证了《素问·脉解篇》中的相关论述,有助于指导各节气易发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弥补经典中相关论述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索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挖掘节气在中医学中的价值,提供了大数据依据。
许玫[4](2020)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张仲景所着《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通过本次回顾性和现代文献的研究,总结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应用指征,适应病症,适用人群,方药的安全剂量使用,为今后国内外医者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精准和更安全有效地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出处,历代医家的方论,海内外的实验室研究和近现代的临床应用报道,以及药物的研究和其方证鉴别。并收集纳入古代医案22例,近现代医案672例,火神派医案76例,黄煌教授医案118例,日本医案13例,进行统计分析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疾病系统,症状与体征,应用剂量和加味合方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有关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证研究。统计分析“适用人群”体质特征和“适用病症”,归纳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安全应用指征。结果:(1)麻黄附子细辛汤安全应用的人群特征。根据统计分析结果,适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人群以女性偏多。多见体形健壮偏胖,面色黄暗或发黑,无光泽,皮肤干燥,无汗,疲倦貌,面油,面浮肿,眼圈黑,口唇红,毛发浓密等特征。病人常见精神极度疲倦,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无精打采,声音低弱,抑郁或焦虑烦躁神态,昏昏欲睡,反应迟钝。并有明显恶寒怕冷,流清涕,口不渴不欲饮水,痰液清稀,小便清长。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和脉沉细或微,脉沉紧。腹诊见腹部压痛和腹厚软。(2)麻黄附子细辛汤适用病症。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疾病涉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精神神经系统,五官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妇科及外感发热性疾病等。较为常见的疾病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律失常,过敏性鼻炎,咽喉炎,耳聋,牙痛,支气管哮喘,肺炎,三叉神经痛,嗜睡症,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荨麻疹,带状疱疹,无汗症,痤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雷诺综合征,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慢性前列腺炎,滑精,遗尿,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闭经,生长发育迟缓,糖尿病肾病,血栓性脉管炎,乳腺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以及外感发热等。典型症状指征包括怕冷,发热,无汗,浮肿,乏力,嗜睡,情绪低沉,哈欠多,咳喘,胸闷,心动过缓,心悸,身痛,头痛,流清涕,耳聋耳鸣,牙痛,流涎,口不渴,音哑,咽喉不利,食欲不振,皮肤瘙痒干燥,肢体痛痹,肢体颤抖,下肢浮肿无力,肢冷,便溏,小便清长,月经错后,痛经,不举等症状。结论:通过对几大类医案的统计,特别是黄煌教授医案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明确了麻黄附子细辛汤适用人群的体质特点,主治病症和如何安全有效应用的客观指征。
王瑞[5](2019)在《湿热下注型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治疗方案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中医治疗方案在湿热下注型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4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内服加中药外治组、中药内服组、中药外治组、西药治疗组,每组36例。分别内服清湿通脉饮加外用大青膏组,内服清湿通脉饮组,外用大青膏组,非甾体类消炎药与外用药膏。内服清湿通脉饮,早晚各1次;外敷大青膏,日1次。于治疗第1天与治疗后28天观察并记录四组患者的一般观察指标、实验室指标、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指标、多普勒超声测定静脉再通疗效,以对比并分析四组疗效差异。结果:1.治疗28天后四组疗效比较,中药内服加中药外治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余三组(P<0.05)。2.治疗后28天较治疗第1天比较,四组患者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均降低(P<0.05)。3.治疗后28天较治疗第1天比较,四组患者多普勒超声测定静脉再通疗效评分均降低(P<0.05)。4.治疗后28天较治疗第1天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除中药外治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三组均降低(P<0.01)。5.治疗后28天与治疗第1天D-二聚体含量比较,四组患者均降低(P<0.01)。6.治疗后28天与治疗第1天血沉计数比较,除中药外治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三组均降低(P<0.05)。7.治疗后28天与治疗第1天C-反应蛋白计数比较,除中药外治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三组均降低(P<0.01)。结论:清湿通脉饮加大青膏治疗湿热下注型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显着,可缓解患者红、肿、热、痛的临床症状,并促进静脉的回流与再通,可作为治疗湿热下注型血栓性浅静脉炎优化的中医治疗方案。
吕红梅,吴腊梅[6](2019)在《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临床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静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金黄膏进行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膏外敷相比较常规治疗而言,可以有效的治疗静脉炎,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从而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邢伯威[7](2018)在《承气辈方剂治疗肠梗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及行气通腑中药治疗肠梗阻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一: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对承气辈方剂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研究二:通过回顾性研究对行气通腑中药治疗肠梗阻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一:通过检索Pubmed、The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英文数据库,CNKI、VIP、WanFang Data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以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2月。检索内容为采用承气汤辈方剂治疗肠梗阻的RCT研究。通过筛选将符合要求的研究数据进行提取,包括肠梗阻患者的基线信息、干预措施、研究方法学质量、结局指标及结果数据进行提取。然后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tata13软件及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二:回顾性调查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入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的肠梗阻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初步筛选出院诊断包含“肠梗阻”的病例,经过再次查阅完整病例,将确诊为“肠梗阻”且为第一诊断的患者纳入本研究。(1)对全部患者就诊期间的一般信息、理化检查结果、治疗经过、病情转归进行整理、总结,并建立统计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并单独对接受行气通腑中药治疗患者进行相同的信息整理与数据分析。(2)将每1住院病例作为随访单位(住院结局为死亡患者除外),以每次治疗出院后4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等为间隔时间进行随访(部分患者依门诊复诊时间进行),截止日期2017年12月31日。记录复发时间、复发后治疗经过、治疗转归等信息。(3)根据所获得的住院转归与随访信息对患者进行死亡危险因素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并根据中药使用情况,对接受行气通腑中药治疗的全部患者及接受行气通腑中药灌肠治疗的患者单独行死亡危险因素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4)根据是否接受行气通腑中药治疗及给药途径的不同分为未使用中药组、中药灌肠组、中药口服/胃管注入组、中药灌肠+中药口服/胃管注入组,对肠梗阻患者的短期疗效与复发情况进行分组比对。结果研究一:常规西医治疗相比,承气辈方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肠梗阻有效率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能明显改善肠梗阻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OR=5.285,95%CI(4.027,6.937),P=0.000];自主排气时间[SMD=-2.022,95%CI(-2.695,-1.350),P=0.000];自主排便时间;[SMD=-2.329,95%CI(-3.030,-1.628),P=0.000];肠鸣音恢复时间[SMD=-2.438,95%CI(-3.218,-1.659),P=0.000];腹痛、腹胀缓解时间[SMD=-1.911,95%CI(-2.521,-1.301),P=0.000];恶心、呕吐缓解时间[SMD=-2.016,95%CI(-2.362,-1.671),P=0.000];气液平消失时间[SMD=-3.608,95%CI(-6.476,-0.740),P=0.014];总住院时间[SMD=-1.420,95%CI(-1.715,-1.125),P=0.000]。研究二:(1)共随访180例,其中成功随访159例,脱落21例,成功随访的159例中,147例为非手术治疗病例,12例为手术治疗病例。共复发50例(31.45%)(非手术治疗患者复发47例,手术治疗患者3例);未复发76例(47.80%),死亡(是否复发及死因均不明)33例(20.75%)。50例中47例入院治疗,除1例随访时正在住院治疗,41例行非手术治疗,38例治愈或好转出院(1例随访时已好转出院并死亡,死因不明)3例死亡;5例行手术治疗,治愈或好转出院,出院后均未复发。未住院治疗的3例患者随访时症状均已消失且未复发。随访时间4天-41月(均数[标准差]16.06[12.09]月,中位数13.97月)。除1例复发时间未明确,其余49例复发时间4天-21月(均数[标准差]4.38[4.73]月,中位数3月)。44例行保守治疗,末次随访时均未复发。5例复发后入院行手术治疗,均有效,出院后均未复发,该5例患者均为初次复发患者,且既往均未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及具体治疗经过不详。接受行气通腑中药治疗患者随访132例,成功随访117例,脱落15例。成功随访的117例中,共复发40例(34.19%),未复发55例(47.01%),死亡(是否复发及死因均不明确)22例(18.80%)。随访时间4天-40月(均数[标准差]14.31[11.19]月,中位数13月)。复发时间4天-21月(均数[标准差]4.52[5.08]月,中位数3月)。40例中37例入院治疗,32例行非手术治疗,30例治愈或好转出院(1例随访时已好转出院并死亡,死因不明)2例死亡;5例行手术治疗治愈或好转出院,出院后均未复发。未住院治疗的3例患者随访时症状均已消失且未复发。(2)全部195例病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营养风险评分、恶性肿瘤并转移;128例接受行气通腑中药治疗病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未找到;109接受行气通腑中药灌肠治疗病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恶性肿瘤并转移。(3)全部126例随访病例的复发独立危险因素为:体重;95例接受行气通腑中药治疗病例的复发独立危险因素为:体重;82例接受行气通腑中药灌肠治疗病例的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未找到。(4)短期疗效:中药灌肠+中药口服/胃管注入组与未使用中药组总有效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发情况:各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研究一:承气辈方剂能有效治疗肠梗阻,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受纳入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对照研究予以进一步验证。研究二:(1)肠梗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营养风险评分”与“恶性肿瘤并转移”;肠梗阻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体重”,但受制于样本量,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扩充样本量,以求获得更全面、可靠数据。(2)行气通腑中药可有效治疗肠梗阻,中药灌肠+中药口服/胃管注入疗效优于未使用中药,但各给药方式间无显着差异;未使用中药与各种给药途径予行气通腑中药治疗肠梗阻的复发率无显着差异,其远期疗效有待更完善的前瞻性研究及高质量的回顾性研究揭示。
陈明海[8](2018)在《通腹逐瘀合剂对热毒炽盛型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手术切除阑尾是治疗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措施。阑尾切除术后肠功能紊乱增加患者病痛,延长住院时间。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口服中药汤剂通腹逐瘀合剂与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方法两种疗效比较,探讨通腹逐瘀合剂对热毒炽盛型急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聊城市中医医院普通外科病房,临床确诊为急性阑尾炎(中医辨证属热毒炽盛证型)的患者6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选取符合中医证候和西医诊断标准(详见纳入标准)患者,治疗前进行常规查体、检验、检查。中医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①抗感染②补液、补充电解质等③保护胃粘膜)于术后6小时开始给予一日两次、每次50ml通腹逐瘀合剂,连续服药3天。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6小时给予一日两次、每次50ml温水口服,连服3天,治疗3天后评定疗效。比较两组症状体征、中医症候、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手术后第3天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改善,且中医治疗组优于西医对照组。证明通腹逐瘀合剂对热毒炽盛型急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结论:通腹逐瘀合剂对热毒炽盛型急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效果明显,该方法优化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扩大中医药应用范围,为中医药临床药物组方的开发研究提供借鉴。
陈明阳[9](2018)在《参麦注射液降低乳腺癌化疗骨髓抑制及改善气阴两虚症状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降低乳腺癌术后应用TEC方案化疗的气阴两虚型患者的骨髓抑制及临床气阴两虚症状改善情况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针对常见的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和常见的中医气阴两虚症状进行研究。观察的气阴两虚症状包括: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形体消痩、腰膝酸软。骨髓抑制观察指标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初步评价参麦注射液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将12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术后应用TEC方案化疗的气阴两虚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及化疗时间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患者年龄为33岁到66岁之间。对照组采用TEC化疗方案治疗且未给予任何的中药注射液及中药汤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均采用常规保护肝脏治疗用来预防肝脏的损伤,药物为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用法为一次80mg,日2次,静点。对照组与治疗组均采用常规保胃疗法,药物为奥美拉唑,用法为一次40mg,日一次,静点。对照组与治疗组均采用常规止吐治疗,药物为托烷司琼,用法为5mg,日一次,静点。从化疗第一天开始使用,连用三天。对照组与治疗组均采用抗过敏治疗,药物为地塞米松片7.5mg,口服,化疗前晚8点、早8点各服一次。治疗组从每次化疗第一天开始连用参麦注射液7天,每天100ml,日一次,静点。化疗药的应用剂量参照国际指南应用。化疗两周期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指标,观察指标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出现异常情况、中医气阴两虚症状改善情况。借助统计软件包釆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等统计方法探讨参麦注射液降低乳腺癌术后应用TEC方案化疗的气阴两虚型患者的骨髓抑制及临床气阴两虚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结果治疗组白细胞正常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红蛋白与血小板无统计学意义。2.中医气阴两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参麦注射液在降低乳腺癌术后TEC方案化疗属气阴两虚型患者的骨髓抑制方面效果显着。2参麦注射液可改善乳腺癌化疗后气阴两虚型患者的症状。
刘飞[10](2018)在《芒硝外用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建立创面愈合大鼠模型,在愈合过程的不同时间点观察外用芒硝后创面的愈合率、组织学变化,并检测创面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以及VEGF和TGF-β1的表达情况,以探讨芒硝外用对创面愈合的作用,并从细胞分子学角度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芒硝组,每组20只SD大鼠,在大鼠背部靠头侧建立直径大小约2cm的圆形皮肤全层创伤模型。损伤后第一天开始模型组、对照组、芒硝组大鼠皮肤创面分别予以不给药、外用1%DMSO、外用芒硝溶液敷料外敷干预,随后分别于损伤后3、5、7、10、14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用描膜法测量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同时每个时间点随机处死4只大鼠,取创面组织予HE染色观察创面愈合的组织学变化,并计算新生血管截面积,另外予Masson染色观察比较三组创面胶原纤维的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巨噬细胞、VEGF、TGF-β1染色,在高倍镜下用细胞计数、平均光密度值方法量化,比较三组每个时间点创面组织巨噬细胞的浸润以及VEGF、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肉眼观察发现芒硝组创面填充和收缩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更快,早期创面更红润,渗出物更多。创面愈合率比较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五个时间点创面平均愈合率的差异不明显,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3天,芒硝组的创面平均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P=0.154),损伤后第5、7天时,芒硝组的创面平均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43;t=2.11,P=0.046),第10、14天时,芒硝组的创面平均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P=0.183;t=0.79,P=0.461)。创面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损伤后3天,芒硝组与模型组、对照组的组织学改变无明显差别;损伤后第5、7天,芒硝组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新生血管组织更丰富,组织内细胞数量更多,组织致密程度更高;损伤后第10、14天芒硝组创面组织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更为致密。新生血管截面积的比较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对照组在每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第5、7天,芒硝组创面新生血管截面积均值大于模型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损伤后3、10、14天,三组新生血管截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损伤后第5、7天芒硝组胶原纤维的密集程度和沉积的厚度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更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损伤后每个时间点模型组和对照组创面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而芒硝组创面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在损伤后3、5、7天时都明显大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10、14天时,虽然芒硝组巨噬细胞计数的均值大于模型组和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损伤后3、5、7天,组织VEGF和TGF-β1表达强度较大,第10、14天表达降低。平均光密度值比较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对照组在创面愈合过程中VEGF和TGF-β1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芒硝组在损伤后3、5、7天创面VEGF和TGF-β1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模型组和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10、14天,虽然芒硝组VEGF和TGF-β1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大于模型组和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硝外用能在创面愈合过程中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各种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纤维组织的增生,从而促进创面的填充和收缩,以加速创面愈合。芒硝外用可以在创面愈合早期(炎症期和增生期)增加创面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浸润和VEGF、TGF-β1的表达。调节创面巨噬细胞浸润可能是芒硝外用促进创面愈合最关键的机制。
二、中医中药治疗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64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中药治疗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64例(论文提纲范文)
(1)股总静脉超声定量分析与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研究方法 |
6.1 观察方法 |
6.2 观察指标 |
6.3 观察指标测定方法 |
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 |
1.1 年龄 |
1.2 性别 |
1.3 病程 |
1.4 患肢的分布及数量比较 |
2 股总静脉(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0.5cm处)管径、流速、反流情况的比较 |
2.1 股总静脉(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0.5cm处)管径的比较 |
2.2 股总静脉(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0.5cm处)流速的比较 |
2.3 股总静脉(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0.5cm处)反流情况的比较 |
讨论 |
1 概述 |
2 西医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认识 |
2.1 西医对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的认识 |
2.2 髂静脉、股总静脉及下肢静脉的解剖与生理 |
2.3 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
2.4 西医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
3 中医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认识 |
3.1 中医对下肢静脉曲张病名的认识 |
3.2 中医对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病机的认识 |
3.3 中医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
4 文献分析 |
5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中医学的辨证分型相联系的意义 |
6 结果分析 |
6.1 一般资料分析 |
6.2 股总静脉超声检查结果与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
7 展望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
1. 经文解读 |
2. 天文历法溯源 |
3. 气象数据分析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
前言 |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
3 研究意义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
简历 |
(3)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二十四节气简介 |
1 节气的由来 |
2 二十四节气总体气机特点 |
3 二十四节气对人体气化的影响 |
文献综述一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及其现代研究 |
1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 |
2 中医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研究 |
1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
2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
3 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
4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
5 其他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总体设计 |
2.2 具体步骤 |
3 结果 |
3.1 北京市急诊患者的疾病分布规律 |
3.2 以男性大寒为例演示大寒节气反复易发疾病的判定——举例 |
3.3 男性、女性二十四节气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
3.4 2级分类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个数总结 |
3.5 结果总评价 |
3.6 男性、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总体特点 |
3.7 印证经典中的论述 |
3.8 弥补经典中的不足 |
3.9 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研究的可信度分析 |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
3 研究意义 |
4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男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
附录2 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
简历 |
(4)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概论 |
1. 文献研究背景 |
1.1 关于麻黄附子细辛汤 |
1.2 少阴病论述 |
2. 国内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研究和应用 |
2.1 国内现代药理研究 |
2.2 国内临床研究与应用 |
3. 日本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研究和应用 |
3.1 日本医家方论 |
3.2 日本现代药理研究 |
3.3 日本临床研究与应用 |
4. 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物研究 |
4.1 麻黄 |
4.2 附子 |
4.3 细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文献收集与纳入标准 |
1.1 文献收集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2. 资料收集项目 |
3. 资料整理 |
4. 统计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古代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1.1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
1.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1.3 症状统计分析 |
1.4 舌象统计分析 |
1.5 脉象统计分析 |
2. 国内近现代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分析 |
2.2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
2.3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2.4 症状统计分析 |
2.5 体征统计分析 |
2.6 近现代医案麻黄、附子、细辛药物应用剂量统计 |
2.7 近现代医案原方、加味、合方统计 |
2.8 近现代医案麻黄附子细辛汤常用加味药物统计 |
3. 火神派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分析 |
3.2 发病季节统计分析 |
3.3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3.4 症状统计分析 |
3.5 体征统计分析 |
3.6 火神派医案麻黄、附子、细辛药物应用剂量统计 |
3.7 火神派医案原方、加味、合方统计 |
3.8 麻黄附子细辛汤常用加味药物统计 |
4. 黄煌教授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性别与年龄比例统计 |
4.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4.3 症状统计分析 |
4.4 体征(舌象、脉象、腹诊)统计分析 |
4.5 黄煌教授医案麻黄、附子、细辛应用剂量统计 |
4.6 原方、加味、合方统计分析 |
4.7 服用方法与煎煮 |
5. 日本医案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性别与年龄比例与统计分析 |
5.2 疾病系统统计分析 |
5.3 症状统计分析 |
5.4 舌象统计分析 |
5.5 脉象统计分析 |
5.6 腹诊统计 |
第四章: 讨论 |
1.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
1.1 方论 |
1.2 方证的概念 |
1.3 “方-病-人”思维模式 |
2.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病机分析 |
2.1 中医病机分析 |
2.2 方证病机分析 |
2.3 现代医学病机分析 |
3.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医案总结 |
3.1 主治疾病 |
3.2 症状指证 |
3.3 体征指征 |
3.4 适用人群 |
3.5 黄煌教授推荐处方和注意事项 |
3.6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医案分析 |
3.7 黄煌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关键点 |
3.8 黄煌教授经验介绍 |
4. 类方方证鉴别 |
4.1 麻黄附子甘草汤 |
4.2 麻黄附子汤 |
4.3 麻黄汤 |
4.4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
4.5 附子汤 |
4.6 桂枝加附子汤 |
4.7 大黄附子汤 |
4.8 桂枝芍药知母汤 |
4.9 四逆汤 |
4.10 真武汤 |
5. 安全应用与注意事项 |
5.1 如何安全和有效的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
5.2 掌握麻黄、附子、细辛三味中药的药性,安全剂量应用 |
5.3 注意事项 |
6.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海外的实际应用和规管 |
7. 结论 |
7.1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7.4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医案名称规范 |
附录2 古代医案摘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湿热下注型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治疗方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汇缩略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病例选择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药剂制备 |
(二) 治疗方法 |
(三) 疗效标准 |
三、统计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 一般资料 |
1. 年龄 |
2. 性别 |
3. 发病部位 |
4. 发病病程 |
5. 诱发因素 |
(二) 四组患者疗效及实验室指标 |
1. 疾病总体疗效评价 |
2. 红细胞计数 |
3. 白细胞计数 |
4. 血小板计数 |
5. 纤维蛋白原含量 |
6. D-二聚体含量 |
7. 血沉(红细胞沉降率)计数 |
8. C-反应蛋白计数 |
(三) 四组患者症状体征量化及静脉再通疗效评分 |
1. 四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 |
2.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静脉再通疗效评分 |
讨论 |
一、中医学对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认识 |
(一) 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二) 中医药治疗的认识 |
1. 中医的内治疗法 |
2. 中医的外治疗法 |
3. 中医内外结合疗法 |
二、现代医学对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认识 |
(一) 现代医学对SVT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 |
(二) 现代医学对SVT的治疗 |
三、中医内外结合治疗方案分析 |
(一) 清湿通脉饮组方分析 |
(二) 大青膏的组方分析 |
四、研究结果的分析 |
(一)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二) 四组患者疗效指标分析 |
(三) 实验室指标分析 |
五、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外用剂型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治疗方案优化研究病例观察(表) |
致谢 |
发表着作 |
(6)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临床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7)承气辈方剂治疗肠梗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及行气通腑中药治疗肠梗阻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一 承气辈方剂治疗肠梗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 |
1.4 资料提取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偏倚风险 |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结果小结 |
3.2 本研究局限性 |
3.3 其他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行气通腑中药治疗肠梗阻的回顾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资料收集 |
1.5 随访方式 |
1.6 随访研究终止点 |
1.7 危险因素分析 |
1.8 中药疗效分析 |
1.9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资料收集结果 |
2.2 随访结果 |
2.3 危险因素分析 |
2.4 中药疗效分析 |
讨论 |
1 肠梗阻诊断发展现状 |
1.1 临床表现 |
1.2 实验室检查 |
1.3 影像学检查 |
2 肠梗阻中西医治疗现状 |
2.1 非手术治疗 |
2.2 手术治疗 |
2.3 中医治疗 |
3 关于研究二的相关思考 |
3.1 关于随访 |
3.2 关于危险因素分析 |
3.3 关于疗效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8)通腹逐瘀合剂对热毒炽盛型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1.6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
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2.1 中药制备方法 |
2.2 给药方法 |
2.3 文献资料法 |
2.4 统计学处理 |
3 可行性分析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治疗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西医症状、体征比较 |
2.3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
2.4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天数比较 |
2.5 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 |
2.6 药物安全性 |
讨论 |
1 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
1.2 中医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
2 通腹逐瘀合剂的立项依据 |
3 通腹逐瘀合剂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
3.1 通腹逐瘀合剂药物组成 |
3.2 通腹逐瘀合剂药理研究 |
3.3 通腹逐瘀合剂组方配伍 |
3.4 用药的安全性 |
4 研究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9)参麦注射液降低乳腺癌化疗骨髓抑制及改善气阴两虚症状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化疗毒副反应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10)芒硝外用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芒硝外用对大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芒硝外用促进创面巨噬细胞浸润及VEGF、TGF-β1的表达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综述 芒硝外用功效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中医中药治疗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64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股总静脉超声定量分析与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D]. 林雅青.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D]. 蒋暑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研究[D]. 许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湿热下注型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医治疗方案的临床观察[D]. 王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临床初探[J]. 吕红梅,吴腊梅. 当代医学, 2019(08)
- [7]承气辈方剂治疗肠梗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及行气通腑中药治疗肠梗阻的回顾性研究[D]. 邢伯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通腹逐瘀合剂对热毒炽盛型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 陈明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参麦注射液降低乳腺癌化疗骨髓抑制及改善气阴两虚症状的临床研究[D]. 陈明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7)
- [10]芒硝外用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刘飞. 西南医科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