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语常用词用法(名词、形容词)》一书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著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著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著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著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著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著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著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著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著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张会平[2](2013)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概念迁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语言与思维之关系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客观主义忽视语言及其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差异性,假想了一种并不存在的客观性,错误地认为只要客观存在相同,人们的语言所表达的核心概念便不会有差异。语言相对论对客观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人类的思维并非对客观世界真真切切的反映,语言能影响人类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及其世界观的形成。这一理论历经二三百年几代学者的努力,从海曼到沃尔夫,最终发展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该假说因涉及语言、文化、思维等复杂的关系而受到褒贬,甚至被边缘化达二三十年,但随着近年来新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而得以复兴。一批“新沃尔夫主义者”继承了语言相对论的思想,继续在更广阔的领域验证并发展该假说(详见第二章)。使该假说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受该假说影响,近年来有些学者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建构了概念迁移理论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详见第三章)。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学者对我国学习者英语学习概念迁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详见第四章)。因此本研究以语言相对论作为语言哲学基础,采用二语习得概念迁移理论,对我国英语初学者的英语学习与概念迁移规律进行探索性研究。该研究一方面基于语言相对论和概念迁移理论建构适合我国英语学习者的概念迁移理论框架,并对其进行验证,一方面探索我国学习者英语学习与概念迁移的规律,以期为提高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提供有益的启示。本论文在第一章简要描述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及其意义、目的后,在第二章首先回顾了语言相对论假说的思想传承,为该假说的发展过程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为语言相对论思想的澄清提供理论背景。具体而言,语言相对论假说自诞生之日起便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对其褒贬不一。本研究(第二章)着重分析了该理论受到批判与重新兴起的主要原因,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新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及新沃尔夫主义者的实证研究,说明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假说的合理性,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澄清对沃尔夫语言假说的某些误解,从而说明二语概念迁移理论的哲学基础,同时期待学界正确认识与理解该理论,从而继续拓展该理论。二语迁移研究已有六十多年历史,而以语言相对论为语言哲学基础进行的二语概念迁移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详见第三章)。本研究的第三章首先介绍了二语“迁移”术语的演变及其定义,从“迁移”的十个维度总结了二语迁移的类型,并回顾了二语迁移研究的发展历史及其最新观点。简言之,二语迁移研究经历了从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对比分析假设”,到基于普遍语法的“可及性假设”,再到基于“中介语”理论的“偏误分析”,发展到目前以语言相对论为语言哲学基础,在认知框架内建构二语概念迁移理论,并进行验证性的研究。在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二语概念迁移研究对我国英语教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对语言相对论的思想和二语概念迁移理论充分综述与论证的基础上,第三章从三个维度(“语言文化概念”维度、“英语语言学习过程”维度与“中介语形式层面的表征”维度)建构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汉语背景的英语学习概念迁移”理论框架。在“语言文化概念”维度中,首先描述和论证了汉族文化与汉语语言范畴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反映的关系,同时讨论这一语言范畴系统与汉语者概念范畴系统之间影响与反映的关系。然后,分别描述意合与形合语言组织方式影响下的汉、英语言范畴系统的特征。之后描述汉语整体型思维方式影响下的概念范畴系统。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维度中,分别讨论并定义本研究所涉及的词汇概念范畴迁移、语法概念范畴迁移与语法隐喻概念范畴迁移,并论证意义迁移与概念迁移的关系。在“中介语形式层面的表征”维度,我们以词汇与句法为例,论证词汇概念迁移与语法概念迁移、语法隐喻概念迁移在中介语形式层面的表征。在本研究理论框架明晰后,便涉及到本研究的研究方法问题。所以,第四章首先讨论语料库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概括语料库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所能回答的研究问题。然后,对我国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二语习得研究进行较系统的综述。文献综述发现,我国基于语料库的二语研究已成为国内实证研究的主流,所研究的领域涉及词汇、语法(句法)与语篇,科研成果也逐渐增多,但目前尚未见有人从二语概念迁移理论的视角研究我国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概念迁移问题。该综述为本研究基于语料库的二语概念迁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背景,同时,也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选择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在论证了二语习得语料库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之后,第五章详细描述了本研究所采用的语料库研究方法,即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库、检索方法、统计方法、语料库软件,以及本研究的研究步骤。这为其他学者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重复性验证性研究(replicative study)提供了可能,而重复性验证性研究是任何理论验证研究不可或缺的。通过基于语料库的量化和质化分析(见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本研究发现:1)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词汇概念范畴的正/负迁移源于英汉词汇概念意义/概念属性的同中有异,语法概念范畴的负迁移源于英汉语法概念范畴系统的本质区别。(1)在动词、介词学习上,我国英语初学者概念迁移偏误频率很高,涉及词汇概念范畴迁移和语法概念范畴迁移两个方面。(2)在副词学习上,我国英语初学者语法概念范畴迁移偏误频率较高,主要在[位置]、[肯定性]、[主系表结构]这三个语法概念范畴/概念表征上发生迁移偏误。(3)在冠词学习上,我国初学者时常忽略单数可数名词前的定冠词或不定冠词。该偏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母语“缺乏[冠词]语法概念范畴系统”这一概念表征的负迁移。(4)表现在动词、介词、副词与冠词上的概念迁移偏误均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特征。2)在句法学习过程中,我国英语初学者在七类句法上出现偏误较多:如连缀句、时态偏误、语序偏误、数的偏误、“Be sentence”中“be”的缺失、主谓不一致、主/谓/宾缺失。根据每类英语句法偏误与学习者母语(汉语)在相应句法形式、意义上的相似性,可以推断学习者句法偏误的原因为母语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负迁移,而从认知层面上看,避免或减少这七类偏误均涉及学习者语法概念范畴系统的调整或重构,因此,这七类偏误的认知根源在于母语语法概念范畴系统的负迁移。这七类偏误是初学者最常犯的偏误,已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特征。3)在语法隐喻学习过程中,概念迁移具有阶段性发展特征。(1)学习者高中时隐喻使用水平较低,使用高级隐喻的类型较少,频次较低,偏误较多;心理过程内部隐喻没有使用,外在经验向内在经验映射的隐喻少有使用,表征方式内的隐喻使用更少,双重隐喻或多重隐喻也未使用,更未出现名词化隐喻。(2)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与高中时的隐喻使用相比没有显著提高;但三、四年级较前两个时期已有显著提高。在报告这些发现的同时,我们还在部分研究中(第六章)以母语为德语的奥地利英语初学者语料和新加坡双语者语料为参照系,对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误用与概念迁移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通过比较,发现我国学习者的很多语言误用属于我国学习者所独有的习得特征,母语为德语的奥地利英语初学者未见出现同样迁移问题,其英语学习产出更接近英语本族语特征。所以,本研究有理由认为我国学习者的很多语言误用均受母语(汉语)的概念系统影响,具有系统性、阶段性与独特性特征,从而揭示了该学习者群体的认知规律与发展历程。本研究的发现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并验证了“汉语背景的英语学习概念迁移理论框架”,为二语概念迁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词汇、语法、语法隐喻的教与学,以及二语概念迁移的研究方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薛文博[3](2017)在《俄汉语道德观念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德观念是民族文化模式和心理世界的重要反映,哲学、宗教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都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探讨。道德观念在语言中以词、词组、成语、句法结构、篇章等手段存在和表达。词作为道德观念的最佳载体,是语言学中道德观念研究的基本对象,表达道德观念的词语即道德观念词。观念分析理论为系统描写道德观念词语义结构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对不同语言中道德观念词语义结构进行描写,从而揭示不同文化中所体现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词是一种多棱面语言单位,是客观实在和主观心智的有机结合,具有复杂的多层级语义结构。本论文将道德观念词语义结构分为逻辑层面和次逻辑层面,前者主要反映对现实的客观认识,具有外显性,属于表层语义结构;后者主要体现主观经验感悟和价值评价,具有内隐性,属于深层语义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道德观念词语义阐释模式。概括来说,即道德观念词的逻辑语义层面在词源知识、词典释义、词语搭配、自然语义元语言分析等基础上确立,次逻辑语义层面主要通过格式塔和熟语内涵分析来确立。该语义阐释模式有助于得出较为充分的包括语言客观意义和主观意义在内的语义完形,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系统性。通过俄汉语道德观念词“любовь/爱”、“добро/善”、“совесть/良心”的实证分析探讨该模式具体的阐释过程。论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立并对比上述三组道德观念词语义结构,寻找其受民族心智和文化影响的理据。研究表明,道德观念词是语言本体、客观实在和民族心智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论文根据观念分析理论构建道德观念词语义阐释模式,通过一系列俄汉语道德观念词的实证分析,探讨该模式的具体阐释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可为道德观念词和其他范畴文化观念词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赵允敬[4](2011)在《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认知语义理论,从概念域之间的隐喻映射角度,分析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词义,并区分、描写单音节形容词源域义和目标域义之间的映射关系。学界不少有关认知语义的文献,已经探讨了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隐喻过程必要性,本文认为,虽然在此之前也已有学者对单音节形容词的认知语义从对度量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全面系统地研究整个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系统的隐喻趋向的论文。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的身份很特殊,在保留古汉语特征的同时,还在现代汉语多音节形容词和多音节名词等中担任词素,其研究价值不但可以促进对汉语形容词的词义研究,而且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比较语言学中做出贡献。本文的工作是描写单音节形容词的词义之间的隐喻关系,主要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努力克服形容词词义的模糊性和抽象性,进行单音节形容词的源域义确定工作。在本文中,源域义的确定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因为源域确定直接影响类型划分、源域目标域界限的确定,还会影响到词义解释。不同的认知理论,不同的研究者,在描写单音节形容词的词义之间的隐喻关系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本文的工作,则主要是在传统词汇语义学有关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的词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整个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系统进行源域义确定,并力图解释源域与其他隐喻义之间的发展路线。本文在源域义确定上采用的基准,主要是认知语义学所秉持的经验主义哲学观,尤其强调身体感知,即基于生活者的日常经验的“常识”。当然,我们也参考了词典的基本义释义,如《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但是,当这两个标准发生冲突时,在我们的研究中,第一基准先于第二基准。这是因为词典标注的某些基本义,有可能是历时的源头,但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已经鲜为大众所知,不再具有认知上的显著性,人们已把其他的某个意义当作为本源。而我们的研究注重的是人们的认识,所以特别强调汉语母语使用者的语感。在这两个基准无效时,本文还参考了汉语的文字特征。其次,本文试图确定单音节形容词的源域义所修辞或限定的对象的属性,并列出典型的对象的类型,这也是本文的一大难点。本文运用新起的词汇语义学语义场理论,经过三步,确定了四种对象,并对四种对象的语义场做了说明。第一步,语言使用者“人”的感知表达对语言的影响很深,本文从“人类生命体的独特属性”,从“物”对象分出“人”对象。值得注意的是“人”对象的属性有两种,一是身体的感知,二是内面(心理)的认知。与之相应,客观世界的具体物质“物”的属性也有两种:包括人类的物质和不能包括人类的物质,其划分的基准在于物质属性是否性涉及到人类。比如,“长度”包括人的长度,但“甜”只涉及到食用物,除了食人种以外,人类日常生活语言中一般不会涉及到人。第二步,对象的属性各自具有具体性和抽象性。“人”的不同属性中有具体性的,也有抽象性的。同样原理,“物”也有抽象的物和具体的物。我们把这些抽象物从“人类”思维认知中拿出来,确定了“概念”对象,它是我们关于人或物的抽象的实体。第三步,与单音节形容词所搭配的对象不只是“物”或“人”,不只是“实体”,还有“事”,有“关系”。因此,我们还确立了“事件”对象。按照认知语义基本假设——具体到抽象、已知到未知——本文观察了“人”、“物质”、“概念”、“事件”四个语义场之间的隐喻映射关系。借助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本文把它们划分为两大类:具有具体值的具体域和具有抽象值的抽象域。各语义场在这一划分中的归属关系是:具体域的“物质”语义场具体域的“事件”语义场具体域的“人”语义场抽象域的“人”语义场抽象域的“概念”语义场在这一系统中,“人”语义场一分为二,人的具体属性属于具体域,抽象属性属于抽象域,这是因为“人”是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在他所创造的这个语言世界中,他是最被关注的对象,所以涉人属性最多,需要分别处理。采用上述理论和研究方法,本文描写了162个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的源域义和隐喻义,文中按照专业词典的形式对此加以展示。在词义描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两个不同的现象。第一种现象是,从具体域向抽象域的转化,打破了上述划分的基本界限。单音节形容词在与其对象搭配时,理想的状况应该是,属于甲语义场的形容词只与属于甲语义场的对象搭配,属于乙语义场的形容词只与属于乙语义场的对象搭配,不出现交叉配置的情况。但实际上,在源域义中属于物质语义场的很多单音节形容词(主要是很多表示人类的物质属性的单音节形容词),却在与人类的身体部位对象搭配后,不再指作为具体物质的身体部位,而是指向人类独特的内在心理、心情、性格等抽象域意义。这些类型大量存在,值得独立拿出来讨论。第二种现象是,已经词素化的单音节形容词的词义,也许在当代我们已经很难确定它的源域义了。它们往往蕴含其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义,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来看,认为要特别重视具有特殊的文化义的单音节形容词的词义,所以,词义描写中列过一些。我们可以猜测现代汉语日常生活中使用大量由单音节形容词组成的用语,他们也许直接与源域义相关,或者已经转喻并指向特别的事物,甚至也许已经失去了隐喻的发展路线。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在上述词义描写的基础上,把现代汉语形容词与相对应的韩语形容词进行了对比,重点在“求异”,从而说明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认知隐喻义的独特性,以深化对韩汉语教学的研究。本文的难点及处理办法:第一,对单音节形容词进行定义具有相当高的难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所载的163个单音节形容词中的162个单音节形容词。但是,词典编纂所采用的基准我们难以把握,比如该书所列形容词中有“男”而没有“女”,各种味觉单音节形容词中没有“咸”。因此,本文将单音节形容词规定为它的源域义能单独成词的形容词,而不包括只能担任复合词构词语素的那些,而且只讨论可做谓语的形容词。对单音节形容词的主要句法功能可以有不同理解,可以从定语功能看,也可以从谓语功能看,但一个形容词在定中结构和主谓结构中所搭配的对象可能会有所不同。本文的目的既然是为了解释认知语义,解释基本义到源域义的过程,就必然需要考虑成熟而较为自由的搭配,不能受某些非常特别的搭配的限制。我们发现,单音节形容词谓语句是单音节形容词运用的基本形式,其中的用法都是已经成熟,并且比较普遍的用法,而做定语时会涉及一些特例。故本文主要从谓语位置进行研究,当然定语位置的功能有时也会提到。第二,区分单音节形容词的认知域也有相当高的难度。认知域在基本层次上分为具体域和抽象域两种,下位认知域则在具体和抽象的基础上进行细分,如具体域的下位认知域又分为人类、物质等。形容词本身表示性状,其语义比名词、动词更为抽象义,所以从单音节形容词自身语义来确定认知域,是十分不易而且也很不可靠的,必须依靠与其搭配的对象来确定认知域。在搭配对象方面有三种棘手情况:一是有的单音节形容词常与动词搭配。一般来说单音节形容词与名词搭配,我们根据名词的属性来区分形容词的认知域及下位认知域,但有的单音节形容词则以与动词搭配作为主要功能。如表味觉的单音节形容词“甜”、表颜色的单音节形容词“红”和表形状的单音节形容词“大”都通过与其搭配的名词来确定其认知域,但“透”、“碎”、“全”、“稳”等等表示状态的单音节形容词,则常与动词搭配,而从这些动词有时很难确定究竟属于哪个认知域。二是有的单音节形容词常与表示自然现象的名词搭配。这些名词的属性要么与动词有密切关系,如“气味(冒出)很冲”,要么名词本身具有抽象属性,比如“风(气势)很猛”,还有气候类的单音节形容词也是如此。三是有的单音节形容词与时间有关,比如“新”、“旧”、“久”等,指的是时间的属性,但它们却与具体名词搭配,这时是算作具体域还是抽象域颇费思量。另外,应该把“快”、“慢”看成与时间有关的单音节形容词,还是与动词常发生关系的表示状态的单音节形容词呢?这些定位问题是个难题。本文在讨论过程中,力图对这一些处于跨域范畴的单音节形容词进行相对明晰地定位,而一些由于各种原因很难理清的单音节形容词,本文将存疑处理。
王丹[5](2015)在《元明清汉语词缀发展演变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单音节向复音节发展,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双音词数量的增加及词缀的频繁使用是古代汉语词汇发展至近代汉语阶段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元明清时期是近代汉语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正值汉语由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关键期,汉语的各个语言要素都发生了一些改变。元明清时期复音词的广泛运用、附加式构词法的日益成熟,使这一时期词缀的数量及使用频率都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面貌。目前关于元明清词缀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单个词缀的考释及词缀专书研究,整个词缀系统的历时研究仍是空白。此外,在以往的研究中,元明清或明清时期的语言特点多被一概而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元明清时期的语言特点有许多共性特征,但时代、社会、文化的差异毕竟会导致语言使用上的不同。本文以共时研究为基础,以历时研究为目的,力图呈现汉语词缀系统在元明清六百年间的发展演变情况,构建元明清词缀发展史。本文选取七本语料,分别代表元、明、清三个朝代的语言情况,从共时、历时两方面对其中出现的词缀进行研究。在七本语料中,《古本老乞大》《老乞大谚解》《重刊老乞大谚解》是一组系列语料,是《老乞大》在元、明、清三个时期的不同版本,通过对比这三个版本中词缀的使用情况,便可以发现元代至清代词缀的发展演变规律,这是本文研究的“暗线”。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词缀”名称的选用、定义及界定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结构能力及类化作用比语义虚化更能体现词缀特性”的观点,将“典型词缀”及“类词缀”均列入研究范围,并将元明清词缀研究史分为萌芽期、理论构建期、发展期及繁荣期。其次,根据词缀的特点及其最突出的作用将词缀分为功能型词缀、语体型词缀、色彩型词缀及衬音型词缀,并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对元明清时期出现的7个前缀、4个中缀、22个单音节后缀及百余个双音节后缀进行研究。在共时研究中,充分运用数量统计方法,对每一个词缀在特定语料中的音节形式、内部结构、语义类型进行描写和分析,将其在特定时期、特定语料中的使用情况用数据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对每本语料中词缀的表现进行历时对比,上溯古代汉语,下至现代汉语,梳理每一个词缀在元明清六百年的发展轨迹。再次,本文总结了元明清词缀系统的总体规律,即跨类词缀数量多于单类词缀、跨类词缀逐渐向单类词缀过渡、元明清时期的多数词缀能产性弱等特点;并发现明代是汉语词缀系统演变的转折期。此外,根据词缀所构成合成词的词性,将词缀分为名词词缀、代词词缀、形容词词缀、动词词缀、副词词缀、数词词缀及量词词缀,对每一类词缀在元明清时期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行说明。通过共时、历时两个层面的研究,我们对元明清时期单个词缀及词缀系统的发展演变情况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本文选用明、暗线交织的语料,在研究过程中广泛运用数量统计方法,将共时专书研究与历时演变研究相结合。希望所得结论可以为汉语词缀史的构建奠定基础。
宗守云[6](2008)在《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集合量词进行系统性和个别性研究。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汉语的量词研究,一方面可以验证、补充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上篇,本文对集合量词研究方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对范畴化理论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对集合量词的地位和概貌进行了整体性考察,对集合量词的语法属性进行了描写和解释。根据对立性原则,我们对集合量词在量词系统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根据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我们提出了确定集合量词的标准,对集合量词的定义、性质、范围、类别做了概括和界定。根据典型性原则,我们区分了典型集合量词和非典型集合量词。关于集合量词的语法属性,我们分别就集合量词的组合情况与重叠情况进行了描写分析,并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做出解释。在下篇,本文对系列相关集合量词、成对相近集合量词、单一集合量词进行了个别性研究。这是关于典型集合量词的个别性研究。系列相关集合量词包括双数量词、“行”状量词和“叠”状量词。每一类量词在某一视角和标准下自成体系,但它们内部又存在着各种层面的差异。本文分别对这些差异进行了刻画,并就它们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做出分析。成对相近集合量词包括“批”和“群”、“组”和“套”、“丛”和“簇”、“束”和“捆”。每一组两个量词之间都存在着基本语义的差别,也存在着引申语义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往往成为它们对名词选择的认知语义基础。单一集合量词的个别性研究主要着眼于范畴化视角。本文分别对“副、串、堆、把、包、束”的范畴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这一部分是范畴化分析的典型实例。本文创新点包括以下一些。首先,对新语言事实的描写和挖掘。本文充分描写、挖掘了大量的有关集合量词的语言事实,分别就集合量词的语法属性和语义属性进行了分析,在事实的基础上发现了集合量词的一些语法和语义规律。其次,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运用和验证。本文把语义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在语义的基础上对集合量词的方方面面展开了分析,特别是运用了范畴化理论对一些具体的集合量词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它们在共时平面的语义联系,并适当辅以历时语言事实和类型学的证据加以证实。再次,对量词研究模式的探索和尝试。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本文紧紧抓住语义和认知探索建立量词研究模式,并初步建立了几种集合量词研究的模式。比如以“分布描写、认知解释”为原则,确立了集合量词系统性的研究模式。在个别性研究方面,本文分别运用了对比研究和范畴研究的方法,确立了种种个别性研究的模式。最后,对语言应用的促进和推动。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和推动集合量词实际应用,如可以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帮助,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有助于词典编纂,等等。
张晓静[7](2014)在《河北武邑方言语法研究》文中指出武邑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武邑方言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赵深小片。本文借用“参考语法”的研究理念,对武邑方言的语法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共时描写。本文分十二章依次描写了武邑方言的词缀、重叠、时体1、时体2——咾、嗹的异同及其同现、时体3——“着”的语法功能、时体4——D变韵、代词、数词和量词、副词、介词和连词、语气词和叹词、特殊结构和句式。其中以下章节比较有特色:词缀:儿化词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闪音型儿化词和普通型儿化词。重叠:形容词和动词有种特殊的重叠式:A/V咾个A/V。时体2——咾、嗹的异同及其同现:“咾”的用法比较复杂。时体3——“着”的语法功能:“着”的动态助词用法、动词用法、介词用法、时体4—-D变韵:出现的句法环境和语境较为复杂。代词:指示代词分为“这”(近指)、“乜”(中指)、“那”(远指)三套,其中“这”、“乜”虚化出了语气词的用法,“乜”、“那”虚化出了连词的用法等。另外,复数标记“们”可以用在所有类型的体词性成分之后,还可以和数量定语兼容,具有类型学意义,值得关注。语气词:“哩”、“唵晻”、“办”、“啊”、“嗳”、“呗”、“嘛的”、“可”。特殊结构和句式:没个不X、还有个不X、“有”字疑问句、“V不出个好儿来”、拷贝结构、可能式、“弄”字处置式、“着”字被动式、反复问、紧缩复句。
王蕾[8](2014)在《近现代汉语单音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能够对社会发展做出最敏感、最迅速的反映。单音词是汉语词汇的基础,在词汇复音化的过程中,单音词能够作为词素参与构词,成为复音词滋生的基础和原材料。近现代汉语时期,语言中产生了大量的单音节新词,很多单音词产生了新的意义,词汇和词义系统纷繁复杂。本论文以《汉语大词典》为语料,运用共时描写和历时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新词、新义的产生以及常用词发展演变三方面对近现代汉语各朝代单音词进行了描写,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现代汉语时期单音词的总体面貌和发展机制。论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近现代汉语时期单音词的研究现状,论文的选题意义、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章至第8章,分别对近现代汉语时期八个朝代的单音词,从新词、新义的产生以及常用词发展演变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单音新词部分,我们按照词类对近现代汉语时期各朝代单音词分别进行描写,重点分析了各朝代单音新词的历时发展、构词能力和新词兼类等情况。单音词新义部分,我们从引申的联想机制角度将词义引申分为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类,从词义的生命力、词义作为词素义参与复音词词义整合的能力、词义发展引起的词类变化等方面对近现代汉语时期单音词新义的产生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单音常用词发展演变部分,我们以《汉语大词典》为依据,从常用词竞争的萌芽和替换的完成两方面讨论了近代汉语时期各朝代单音常用词的发展演变情况,重点分析了常用词更替的原因以及被替换的单音词在现代汉语时期作为词素参与构词的能力。第9章是论文的结语部分,我们分析了单音词的基本特征、发展机制和演变规律,对近现代汉语单音词的基本面貌进行了总结。
陈亮[9](2015)在《古代汉语教材比较及编写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古代汉语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其在整个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六十多年来,高校古代汉语教材建设从无到有,成果丰硕,并不断适应教学需要而进行教材变革。然而,对于古代汉语教材建设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却相对较少。鉴于此,我们通过对当前国内较为通行的八部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对新时期古代汉语教材编写对策进行思考,以期对今后古代汉语教材建设有所裨益。首先,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教材的体例、文选、通论等方面对所选取的八部古代汉语教材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发掘各自优点,摒弃不足。其次,我们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理论和相关学习理论,提出了新时期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再者,在充分发挥已有古代汉语教材编写优势的基础上,坚持感性材料、理论知识及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纸质教材与立体化教材两大古代汉语教材编写体系。最后,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对绪论、文选、通论、练习及常用词这五大板块内容进行了一些编写设想。总之,加强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实践总结是不断提升古代汉语教材编写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加强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理论的研究仍将是今后古代汉语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叶其松[10](2010)在《术语学核心术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学科的建立都离不开一套理论系统和可用于阐释相应理论的术语系统,它们是以少数核心术语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术语学”、“术语”、“术语集”、“术语系统”、“术语编纂”、“术语标准化”等正是建立术语学学科必不可少的核心术语。本文从上述术语出发,考察其在不同语言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其所称谓的概念内容,揭示与其相关的术语学理论。论文注重比较上述术语与其他相关术语的关系:从术语学的独立学科地位出发,重新审视术语与词、术语编纂与词典编纂的关系;基于不同术语学派理论系统的特点,界定科学语言、专用语言、次语言,术语集、名称集、行业用语,标准化与规范化,标准化与整理、统一、协调等术语的范围;运用术语标准化的方法,辨别术语和名词的关系;透过术语所称谓概念的差异,指明区分术语和术语集的必要性等。因此,论文围绕上述核心术语,揭示概念内容,比较不同学派的理论差异,确定相关术语的关系并尽力划清它们之间的界限,这反过来为上述术语学术语的确定提供依据,为建立术语学术语系统奠定基础。
二、《俄语常用词用法(名词、形容词)》一书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语常用词用法(名词、形容词)》一书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
1.1.1 办学背景 |
1.1.2 学院设置 |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
2.3.3 汉字的“六书” |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
3.2.1 声调的本质 |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
3.2.6 “入声”之争 |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
5.4 本章小结 |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
致谢 |
(2)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概念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标 |
第四节 本论文之结构 |
第二章 语言、文化、思维方式 |
第一节 客观主义被批判,相对主义之兴起 |
第二节 语言相对论之思想传承 |
第三节 语言相对论之命运多舛,从误解到澄清 |
3.1 误解沃尔夫之本意,抨击虚无的“强式论” |
3.2 普遍主义兴起,相对论受压制 |
3.3 认知语言学兴起,语言相对论复兴 |
3.4 新沃尔夫主义者之实验支持 |
3.5 语言相对论在我国之“境遇”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语言、认知、概念迁移 |
第一节 古老而年轻的语言迁移研究 |
1.1 迁移之术语及定义 |
1.2 语言迁移的类型 |
1.3 迁移研究范畴之拓展 |
第二节 汉语背景的英语学习概念迁移框架 |
2.1 “语言文化概念”维度 |
2.2 “英语语言学习过程”维度 |
2.3 “中介语形式层面的表征”维度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二语习得研究 |
第一节 语料库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优势 |
第二节 我国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二语习得研究 |
2.1 基于笔语语料库的二语研究 |
2.2 基于口语语料库的二语研究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本研究的语料库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库 |
第二节 本研究所使用的检索方法 |
2.1 索引词检索方法 |
2.2 正则表达式检索方法 |
2.3 搭配、类联接、语义韵的检索方法 |
第三节 本研究所使用的统计方法 |
3.1 频数差异检验 |
3.2 搭配强度测量 |
3.3 频数标准化 |
第四节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库软件 |
4.1 词性附码软件 |
4.2 检索软件 |
第五节 本研究的研究步骤 |
第六章 英语词汇学习与概念迁移 |
第一节 本章研究之理论依据 |
第二节 英语动词学习与概念迁移 |
2.1 语料库研究方法 |
2.2 词汇与语法概念迁移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节 英语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 |
3.1 语料库研究方法 |
3.2 词汇与语法概念迁移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节 英语副词学习与概念迁移 |
4.1 语料库研究方法 |
4.2 语法概念迁移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节 英语冠词学习与概念迁移 |
5.1 语料库研究方法 |
5.2 语法概念迁移分析 |
5.3 小结 |
第七章 英语句法学习与概念迁移 |
第一节 本章研究之理论依据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基本信息统计 |
第三节 英语构句学习与概念迁移 |
3.1 英汉“句子”之别 |
3.2 汉语[句子]语法概念迁移 |
3.3 小结 |
第四节 英语时态学习与概念迁移 |
4.1 英汉“时态”之别 |
4.2 [时态]语法概念迁移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节 英语语序学习及概念迁移 |
5.1 英汉语序特征及语法概念迁移分析 |
5.2 小结 |
第六节 英语“数”的学习与概念迁移 |
6.1 英汉“数”的区别 |
6.2 汉语[数]语法概念迁移所表现的语境 |
6.3 小结 |
第七节 英语“be-sentence”学习与概念迁移 |
7.1 系动词be与语法概念迁移 |
7.2 助词be与语法概念迁移 |
7.3 小结 |
第八节 “主谓一致”学习与概念迁移 |
8.1 英汉句法结构及语法概念表征的区别 |
8.2 主谓一致偏误类型 |
8.3 小结 |
第九节 英语“主/谓/宾缺失”与概念迁移 |
9.1 英汉主谓宾的特点及可省略的语境 |
9.2 ICCI中主语缺失的主要类型 |
9.3 ICCI中谓语缺失的例证 |
9.4 ICCI中宾语缺失的例证 |
9.5 小结 |
第十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及物性模式下语法隐喻的学习历程与概念迁移 |
第一节 本章研究之理论依据 |
1.1 “汉语背景的英语学习概念迁移框架” |
1.2 新及物性模式——语法隐喻分类框架 |
第二节 语料库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语法隐喻习得与概念正迁移 |
3.1 经验类别范畴 |
3.2 表征方式范畴 |
3.3 双重隐喻或多重隐喻现象 |
3.4 名词化现象 |
第四节 语法隐喻偏误与概念负迁移 |
4.1 空间概念范畴[上]的映射偏误 |
4.2 其他概念范畴的映射偏误 |
第五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第二节 启示 |
2.1 理论启示 |
2.2 教育实践启示 |
2.3 研究方法启示 |
第三节 本研究之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出版专著及发表论文情况 |
(3)俄汉语道德观念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新意 |
五、论文结构及语料来源 |
第一章 道德观念研究概述 |
第一节 道德观念内涵及性质 |
一、道德观念界说 |
二、道德观念性质 |
第二节 道德观念的多学科研究 |
一、哲学中的道德观念 |
二、宗教学中的道德观念 |
三、心理学中的道德观念 |
四、语言学中的道德观念 |
第三节 道德观念词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道德观念词研究 |
二、国内道德观念词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观念分析理论与道德观念词 |
第一节 观念分析理论 |
一、观念内涵 |
二、观念及其相关术语 |
三、观念性质和分类 |
四、观念结构 |
第二节 道德观念词语义结构及阐释 |
一、道德观念词语义结构 |
二、道德观念词阐释模式 |
三、道德观念词分类及选取 |
第三节 道德观念词阐释的其他相关理论 |
一、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 |
二、概念隐喻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道德观念词“любовь/爱”的语义阐释 |
第一节 любовь观念语义结构分析 |
一、词源及词典释义 |
二、搭配规律 |
三、格式塔构建 |
四、熟语中的表现 |
第二节 “爱”观念语义结构分析 |
一、词源及词典释义 |
二、搭配规律 |
三、格式塔构建 |
四、熟语中的表现 |
第三节 “любовь/爱”观念语义结构对比 |
一、语义共性 |
二、语义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道德观念词“добро/善”的语义阐释 |
第一节 добро观念语义结构分析 |
一、词源及词典释义 |
二、搭配规律 |
三、格式塔构建 |
四、熟语中的表现 |
第二节 “善”观念语义结构分析 |
一、词源及词典释义 |
二、搭配规律 |
三、格式塔构建 |
四、熟语中的表现 |
第三节 “добро/善”观念语义结构对比 |
一、语义共性 |
二、语义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道德观念词“совесть/良心”的语义阐释 |
第一节 совесть观念语义结构分析 |
一、词源及词典释义 |
二、搭配规律 |
三、格式塔构建 |
四、熟语中的表现 |
第二节 “良心”观念语义结构分析 |
一、词源及词典释义 |
二、搭配规律 |
三、格式塔构建 |
四、熟语中的表现 |
第三节 “совесть/良心”观念语义结构对比 |
一、语义共性 |
二、语义差异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式目录 |
表格目录 |
第一章 序论 |
1.1 研究对象、范围及其语料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应用价值 |
1.3 研究方法及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 |
2.1 研究背景 |
2.1.1 词汇多义现象的各种观点 |
2.1.2 语义场研究综述与词汇语义系统新视角 |
2.1.3 单音节形容词研究综述 |
2.1.4 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研究综述 |
2.2 理论依据 |
2.2.1 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 |
2.2.2 语义认知解释方式的隐喻映射论 |
2.2.3 单音节形容词源域义的语义场 |
第三章 单音节形容词的义项描写 |
3.1 义项的确定 |
3.2 义项的类别 |
3.2.1 语素义和词义 |
3.2.2 结构隐喻义 |
3.2.3 身体习语隐喻义 |
3.2.4 新产生的义项 |
3.2.5 特别用法的义项 |
3.3 义项内源域义和隐喻义 |
3.3.1 源域义和隐喻义的界定 |
3.3.2 源域义语义指向的搭配范围 |
3.3.3 搭配范围的扩展和功能的变化 |
3.4 从认知语义角度描写的单音节形容词的义项 |
3.4.1 单音节形容词的义项分列依据 |
3.4.2 单音节形容词的义项描写 |
3.4.3 小结 |
第四章 单音节形容词的隐喻义描写和其机制 |
4.1 源域义语义场及其义项的隐喻趋势 |
4.1.1 主要源域义语义场和义项之间隐喻趋向 |
4.1.1.1 [物]属性语义场 |
4.1.1.2 [事件]属性语义场 |
4.1.1.3 [人]属性语义场 |
4.1.1.4 [概念]属性语义场 |
4.1.2 因结构而获得隐喻义的单音节形容词 |
4.2 身体习语中单音节形容词的隐喻义 |
4.2.1 与"眼"有关的习语 |
4.2.2 与"脸"有关的习语 |
4.2.3 与"嘴"相关的习语 |
4.2.4 与"耳朵"、"鼻子"相关的习语 |
4.2.5 与"应"相关的习语 |
4.2.6 与"手"相关的习语 |
4.2.7 与"腿"和"脚"相关的习语 |
4.2.8 与"头皮"、"脖子"和"腰"相关的习语 |
4.3 对单音节形容词的隐喻机制 |
4.4 余论 |
第五章 单音节形容词特定组合案例以及多音节化浅析 |
5.1 单音节形容词特定组合案例及其认知语义 |
5.1.1 形容颜色的单音节形容词类 |
5.1.2 形容睡眠的单音节形容词类 |
5.1.3 形容声音的单音节形容词类 |
5.1.4 形容皮肤的单音节形容词类 |
5.1.5 烹饪、饮食里的单音节形容词类 |
5.2 由单音节形容词素所组成的双音节形容词的语义 |
5.3 由单音节形容词组成的多音节固定格式及其语义 |
5.4 余论 |
第六章 问卷调查以及汉韩语形容词对比的个案研究 |
6.1 韩国人对单音节形容词的语感调查和偏误分析 |
6.1.1 问卷调查目的、对象和题目 |
6.1.2 从源域角度提问和中韩认知差异的讨论 |
6.1.2.1 对较难习得的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源域义的分析 |
6.1.2.2 对易习得的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源域义的分析 |
6.1.2.3 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源域义与其对应的韩语形容词情况 |
6.1.3 从隐喻角度提问和中韩认知差异的讨论 |
6.1.3.1 对较难习得的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隐喻义的分析 |
6.1.3.2 对较易习得的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隐喻义的分析 |
6.1.3.3 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隐喻义与其对应的韩语形容词情况 |
6.1.4 小结 |
6.2 汉韩语形容词对比个案研究 |
6.2.1 表示度量的单音节形容词的汉韩对比 |
6.2.1.1 "高、矮"、"大、小"、"多、少"三组度量形容词 |
6.2.1.2 "轻、重"、"强、弱"二组度量形容词 |
6.2.1.3 小结 |
6.2.2 表示空间维度词语的单音节形容词的隐喻义链与汉韩对比 |
6.2.2.1 四组空间维度词语的单音节形容词的隐喻义链 |
6.2.2.2 四组空间维度词语和韩语中表达和使用的异同 |
6.2.3 表示时间的单音节形容词的汉韩对比 |
6.2.3.1 表示时间段的源域义"久、暂"以及隐喻义"长、短" |
6.2.3.2 表示时间先后的源域义"早、晚"以及隐喻义"快、慢、远、近" |
6.2.3.3 单音节形容词"碎、紧、急、满"的独特时间隐喻义 |
6.2.4 与部分身体或人所搭配的隐喻义与汉韩对比 |
6.2.4.1 汉语的身体习语隐喻义的特点与例子 |
6.2.4.2 对应于汉语惯用句组合与语义的韩语惯用句 |
6.2.5 韩语动词代替形容词翻译的汉语单音节形容词 |
6.2.5.1 基于动词与形容词搭配结构及其隐喻义 |
6.2.5.2 上述词语与其韩语说法的对比 |
6.2.6 余论 |
第七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元明清汉语词缀发展演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词缀”的定义、名称、界定标准及分类 |
第二节 元明清词缀研究史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意义、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研究所采用的语料说明 |
第二章 元明清前缀、中缀系统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阿”缀的历时演变 |
第二节 “兀”缀的历时演变 |
第三节 “老1”缀的历时演变 |
第四节 “第”缀的历时演变 |
第五节 “初”缀的历时演变 |
第六节 “可1”缀的历时演变 |
第七节 “打”缀的历时演变 |
第八节 元明清中缀系统的发展演变 |
第三章 元明清后缀系统的发展演变(上) |
第一节 “子”缀的历时演变 |
第二节 “儿”缀的历时演变 |
第三节 “每/们”缀的历时演变 |
第四节 “生”缀的历时演变 |
第五节 “老2 /脑/道”的历时演变 |
第六节 “当”缀的历时演变 |
第七节 “边”缀的历时演变 |
第八节 “面”缀的历时演变 |
第四章 元明清后缀系统的发展演变(下) |
第一节 “价/家”缀的历时演变 |
第二节 “头”缀的历时演变 |
第三节 “然”缀的历时演变 |
第四节 “个”缀的历时演变 |
第五节 “取”缀的历时演变 |
第六节 “来”缀的历时演变 |
第七节 “巴”缀的历时演变 |
第八节 双音节形容词后缀的历时演变 |
第九节 其他后缀的历时演变 |
第五章 元明清汉语词缀系统的历时演变 |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汉语词缀系统总体发展演变规律 |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汉语词缀子系统发展演变规律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6)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集合量词的系统性研究 |
第一章 集合量词研究的方法和视角 |
第一节 集合量词研究的方法论嬗变 |
第二节 集合量词研究的范畴化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集合量词的地位和概貌 |
第一节 集合量词在量词系统中的地位 |
第二节 集合量词的性质、范围和类别 |
第三节 集合量词的典型性问题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合量词的组合和重叠 |
第一节 “数词+集合量词”的组合研究 |
第二节 “数词+形容词+集合量词”的组合研究 |
第三节 “成+集合量词”的组合研究 |
第四节 集合量词重叠的认知分析 |
本章小结 |
下篇——集合量词的个别性研究 |
第四章 系列相关集合量词的差异研究 |
第一节 双数量词的性质差异 |
第二节 “行”状量词的排列差异 |
第三节 “叠”状量词的过程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对相近集合量词的对比研究 |
第一节 “批”和“群”——有序和无序 |
第二节 “组”和“套”——组合和配套 |
第三节 “丛”和“簇”——高大和矮小 |
第四节 “束”和“捆”——细长和粗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单一集合量词的范畴化研究 |
第一节 “副”——以相配义为基础 |
第二节 “串”——以连贯义为基础 |
第三节 “堆”——以堆积义为基础 |
第四节 “把”——以抓持义为基础 |
第五节 “包”——以包裹义为基础 |
第六节 “束”——以束缚义为基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河北武邑方言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武邑概况 |
第二节 武邑方言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河北方言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第五节 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 |
第六节 武邑方言的音系 |
第一章 词缀 |
第一节 前缀 |
第二节 后缀 |
第三节 中缀 |
第四节 “子”尾词 |
第五节 儿化词 |
第六节 形容词的儿化 |
第七节 “子”尾词和儿化词的关系 |
第二章 重叠 |
第一节 名词的重叠 |
第二节 数词重叠 |
第三节 量词、数量短语重叠 |
第四节 形容词的重叠式 |
第五节 动词的重叠 |
第六节 副词重叠式 |
第七节 拟声词的重叠 |
第三章 时体1 |
第四章 时体2——咾、嗹的异同及其同现 |
第一节 “咾”的语法功能 |
第二节 “嗹”的语法功能 |
第五章 时体3——“着”的语法功能 |
第一节 动态助词“着[tsau]” |
第二节 动词“着[tsau~(53)]” |
第三节 介词“着” |
第六章 时体4——D变韵 |
第一节 D变韵与单字韵对应表 |
第二节 D变韵的语法功能 |
第七章 代词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第二节 指示代词(上) |
第三节 指示代词(下) |
第四节 疑问代词 |
第五节 武邑方言的复数后缀“们” |
第六节 武邑方言的连类复数标记 |
第八章 数词和量词 |
第一节 数词 |
第二节 量词 |
第九章 副词 |
第一节 时间频率副词 |
第二节 程度副词 |
第三节 范围副词 |
第四节 肯定否定副词 |
第五节 情状副词 |
第六节 语气副词 |
第七节 武邑方言的程度表示法 |
第十章 介词和连词 |
第一节 介词 |
第二节 连词 |
第十一章 语气词和叹词 |
第一节 语气词 |
第二节 叹词 |
第十二章 特殊结构和句式 |
第一节 特殊结构 |
第二节 处置式 |
第三节 被动式 |
第四节 比较式 |
第五节 疑问句 |
第六节 复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近现代汉语单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唐代时期的单音词 |
1.1 唐代单音节新词 |
1.2 唐代单音词新义 |
1.3 唐代单音常用词的发展演变 |
第2章 五代时期的单音词 |
2.1 五代单音节新词 |
2.2 五代单音词新义 |
2.3 五代单音常用词的发展演变 |
第3章 宋代时期(附辽、金)的单音词 |
3.1 宋代单音节新词 |
3.2 宋代单音词新义 |
3.3 宋代单音常用词的发展演变 |
第4章 元代时期的单音词 |
4.1 元代单音节新词 |
4.2 蒙语对元代单音词的渗透和影响 |
4.3 元代单音词新义 |
4.4 元代单音常用词的发展演变 |
第5章 明代时期的单音词 |
5.1 明代单音节新词 |
5.2 明代单音词新义 |
5.3 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对汉语单音词的影响 |
5.4 明代单音常用词的发展演变 |
第6章 清代时期的单音词 |
6.1 清代单音节新词 |
6.2 清代单音词新义 |
6.3 近代西方文化对清代单音词发展的影响 |
6.4 清代单音常用词的发展演变 |
第7章 民国时期的单音词 |
7.1 民国单音节新词 |
7.2 民国单音词新义 |
第8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单音词 |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单音节新词 |
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单音词新义 |
第9章 近现代汉语单音词总结 |
9.1 近现代汉语单音词的总特征 |
9.2 近现代汉语单音词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
9.3 关于常用词发展演变的一些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古代汉语教材比较及编写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古代汉语教学概述 |
一、夯实基础:建国至文革的古代汉语教学 |
二、改革探索: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的古代汉语教学 |
三、创新突破:本世纪初的古代汉语教学 |
第二节 古代汉语教材建设与教材研究概述 |
一、古代汉语教材建设概述 |
二、古代汉语教材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背景、对象、目的、意义及方法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古代汉语教材的比较 |
第一节 编写体例的比较 |
一、编写体例分述 |
二、编写体例的比较 |
第二节 文选的比较 |
一、文选编写分述 |
二、文选的比较 |
第三节 通论的比较 |
一、通论编写分述 |
二、通论的比较 |
第四节 其它内容的比较 |
一、常用词的比较 |
二、练习的比较 |
三、参阅文献的比较 |
第五节 现行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总体认识 |
一、现行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经验 |
二、现行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不足 |
第三章新世纪古代汉语教材编写对策 |
第一节 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一、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 |
二、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
三、古代汉语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古代汉语教材体例的设置 |
一、纸质教材编写体例 |
二、立体化教材编写体例 |
第三节 古代汉语教材内容板块的编写 |
一、板块间的编次方式 |
二、绪论板块的编写 |
三、通论板块的编写 |
四、文选板块的编写 |
五、常用词板块的编写 |
六、练习板块的编写 |
第四章 结语 |
附录1 建国以来古代汉语教材出版情况统计 |
附录2 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文选分时代的篇数与字数统计 |
附录3 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文选分文体的篇数与字数统计 |
附录4 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文选诗词曲篇数与字数统计 |
附录5 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文选取自典籍的篇数与字数统计 |
附录6 八部古代汉语教材文选篇目字数统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术语学核心术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
五、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术语学 |
第一节 名称的由来 |
第二节 术语学的学科地位问题 |
一、“技艺说”或“活动说” |
二、“领域说”或“分支学科说” |
三、“独立学科说” |
第三节 术语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萌芽阶段 |
二、准备阶段 |
三、提出阶段 |
四、形成阶段 |
第四节 术语学的性质与内容 |
一、术语学的性质 |
二、术语学的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术语 |
第一节 术语的定义 |
第二节 术语的“逻各斯”方面 |
一、客体 |
二、概念 |
三、定义 |
四、客体、概念与术语间的对应关系 |
第三节 术语的“列克西斯”方面 |
一、术语与词 |
二、术语与专名 |
第四节 术语与名词 |
一、问题的由来 |
二、对二者的比较 |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术语集与术语系 |
第一节 语言系统中的科学语言 |
一、系统与语言系统概说 |
二、科学语言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 |
三、科学语言、专用语言和次语言 |
第二节 术语集 |
一、术语集与术语 |
二、术语集与名称集 |
三、术语集与行业用语 |
第三节 术语系 |
一、术语集、术语系和术语场 |
二、分类、范畴和联系 |
第四节 术语学术语的系统性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术语编纂 |
第一节 术语编纂及其学科定位 |
一、词典释义引发的争议 |
二、术语编纂与词典学、术语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依托术语学的术语编纂 |
一、术语编纂的理论基础 |
二、不同类型词典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术语词典的释义及其类型 |
一、逻辑定义与词典释义 |
二、术语词典的释义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术语标准化 |
第一节 标准化与标准概说 |
第二节 相关术语辨析 |
一、标准化与规范化 |
二、标准化与整理、统一、协调 |
第三节 术语标准编写的过程与步骤 |
一、标准化过程 |
二、术语标准的编写过程 |
三、术语学家的作用 |
第四节 术语标准的结构 |
一、术语标准的总体结构 |
二、术语标准的条目结构 |
三、术语标准与术语词典的结构对比 |
第五节 术语标准化与语言规划 |
一、术语标准化、术语管理和术语规划 |
二、术语标准化在语言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三、术语标准化与名词审定 |
第六节 新术语的标准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人名检索表 |
附录二:术语学术语叙词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俄语常用词用法(名词、形容词)》一书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概念迁移研究[D]. 张会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3]俄汉语道德观念词对比研究[D]. 薛文博.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4]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 赵允敬. 复旦大学, 2011(08)
- [5]元明清汉语词缀发展演变史研究[D]. 王丹. 苏州大学, 2015(11)
- [6]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D].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08(09)
- [7]河北武邑方言语法研究[D]. 张晓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1)
- [8]近现代汉语单音词研究[D]. 王蕾. 山东大学, 2014(01)
- [9]古代汉语教材比较及编写对策研究[D]. 陈亮. 广西民族大学, 2015(11)
- [10]术语学核心术语研究[D]. 叶其松. 黑龙江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