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一、世界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论文文献综述)

张心[1](2016)在《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城市问题频发的时期:城镇规模的扩大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社会矛盾加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特色和民俗文化严重流失;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大量见证城市发展、塑造城市风貌并维系市民认同感的城市遗产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存的时代。一方面,从总体上来说,社会各界对城市遗产价值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都有所提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遗产保护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明显加大,各项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有序进行,城市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另一方面,过度追求规模与速度、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急进式”建设和改造加速了城市中承载集体记忆的场所的大量消失,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日渐被通俗化、雷同化的城市风貌所取代:缺乏人文关怀的保护手段和过度消费的利用方式将城市遗产隔离于绝大多数公众的生活之外,日益严重的“孤岛化”“绅士化”现象加剧了蕴含于城市遗产中的传统人文生态的丧失和社会适应性的衰退。以人为核心、注重文化内涵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使城市遗产保护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被赋予了缓解城市特色危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使命。本论文基于人本视角对城市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回答“什么是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以及“怎样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三个问题,结合实例为处理好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探索可行的途径与方式。在城市遗产保护中,以人为本意味着坚持保护的公益属性,尊重公众的主体地位,突出公众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满足公众全面发展的合理需求,推动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的衔接,促进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基于对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这一解读,本论文主体内容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主题与选题背景进行介绍,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论文中的第一、二章内容,分析了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性与现实意义,回答了“为什么要以人为本”这一问题。首先,城市遗产保护是城市治理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人为本作为国家层面所明确的社会发展战略核心,理应成为开展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准则。其次,城市遗产是当代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由人创造、传承,并能够反作用于人。其所具有的“城市”属性体现在分布的集聚性、价值的公共性、功能的日常性以及应对外界冲击的脆弱性,历史信息价值、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科学教育价值、可持续发展价值等也都与人的生活和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对城市遗产进行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关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以人为本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要求。第三,当前我国城市遗产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既由于历史遗产所不得不经受的自然损耗和寿命时限,更在于一些“人为”的毁损行为。“建设性破坏”、扭曲遗产价值的利用及不当的保护方式即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市建设与遗产管理中的人本观念薄弱,特别是忽视广大普通民众在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作用和全面发展需求。因此,以人为本也是破解现实困局、实现“遗产保护-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多赢的现实抉择。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四章,论述了如何在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及城市遗产保护机制中针对现实问题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即回答了“怎样实现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城市遗产保护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和广大普通民众,这些群体或个人的立场、诉求和参与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产生的作用和受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普通民众在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参与较少且缺乏实质性参与,保护意识和能力仍待提升,合理需求与合法权益时常难以得到保障。增强普通民众与政府部门的良性、有效互动是尊重民生诉求、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并协调各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具体方式。针对现阶段存在的规则不明、政府态度模糊及民众无力的症结,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到实处有赖于完善公众参与的机制、动力保障,适度“授民以权”并吸收第三部门的力量引导、规范公众的参与行为。同时,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通过媒体、文物展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及文化遗产日活动等培养、提升公众的参与意愿和能力,推动城市遗产保护真正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部分。论文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总结。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并非一味地只讲保护不讲发展,或是消极、笼统地对城市范围内的历史遗存进行保存,而是促进城市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真正衔接,使“活起来”的城市遗产服务社会、惠及民生,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小燕[2](2019)在《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追求更高的发展水平,更有质量的生活,满足更多的精神需要,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承载着人类文化意象和社会记忆的文化遗产该如何发挥其价值,提升与公众的联结,伴随人类的精神文明迈步进入新的时空。随着公共考古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并积极参与其中,但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考古行业、文化遗产保护者、公众等)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存在诸多“知沟”和认识偏差,导致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价值传承的危机问题。文化遗产传承什么、如何传承、如何使得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我们研究的元起点。本文以公共考古学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为研究主题,以陕西省秦始皇陵为主要考察对象,运用考古学、文化社会学、阐释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展开讨论,研究进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深入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以传承价值为本质,认同为目标,互动与对话为主体,阐释与传播为途径。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我们要在社会转型和话语变迁的背景下,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重构、阐释、展示、解读和传播。文化遗产保护要立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即文化价值,分析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价值、精神文化价值与制度层面的价值(社会治理体系和规则),从而以提升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联结、激发公众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记忆为主要目的,让公众“透物见人”,能看得懂、听得懂,从而实现让静置物化的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公众与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话”,唤醒文化记忆,实现文化认同。第二,面向未来,我们要从搭建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阐释与展示系统,联结公众主动参与保护,建构参与式叙事空间,建构文化景观和文化传播的意象空间,打造与公众交流互动型阐释模式,提升文创产品文化意象等方面,高质量阐释和展示文化遗产的价值。第三,当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通过新的传播模式和渠道,使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社会秩序、政治制度、文化意象、文明观被再次呈现和建构出来,形成新的文化意象;同时,在数字传播为代表的多媒介所营造的新时空中,以新的形式、新的结构、新的表征来表达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使其获得新的价值延续与生长,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象和记忆。

魏唯一[3](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罗瑜斌[4](2010)在《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文化村镇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是广东人民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岭南历史发展的见证。随着广东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镇正面临着急功近利式的改造和摧毁,保护问题严峻,保护对策的提出迫在眉睫。本文系统考察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近三十多年来的保护历程,运用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分析方法对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进行历史解析,动态考察了各社会群体在保护中的行为和动机,揭示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动力机制。探讨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保护制度、保护规划以及文化旅游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深层原因。在借鉴西方历史村镇保护策略的基础上,结合岭南地域文化特征,提出有利于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对策。根据论文研究框架,着重论述以下三方面内容:(1)总结主要特征和保护历程:通过系统考察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总结了其在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人文景观的主要特征,归纳为六种类型:传统农耕聚落文化型、侨乡外来文化型、建筑遗产型、革命史迹型、商贸交通型和名人史迹型,并提出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的三阶段保护历程,分析其保存状况和保护动力机制。(2)剖析保护困境:剖析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关键影响因素,深入探讨其在物质空间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保护制度构建、保护规划编制以及文化旅游产业五个方面的现实困境,并与江南古镇进行对比。诚然,这些困境问题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穿插,错综复杂。进而从多学科多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找出产生这些现实困境的内在及外在因素,揭示现状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不力的深层原因,(3)提出保护对策:针对以上的现实困境,借鉴国外先进历史村镇保护策略,在多学科理论的基础上从宏观制度策略、微观技术策略、实施策略三层次提出促进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并最终在综合三层次策略的基础上建立起相关多学科构筑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策略体系。制度策略包括健全机制、明晰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及产权的法律制度策略;建立监管机制以及文化行政考评体系的行政管理制度策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途径和运作体制的资金保障制度策略以及对非正式制度乡规民约的利用。技术策略结合规划新理念进行理性思考和适应性归纳,提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流程模式和公众参与模式。实施策略包括三大部分:针对物质空间采取城乡一体、有机更新的策略;针对社会经济采取动态保护,协同发展的策略;针对文化旅游采取以文养文,建立文化产业集群的策略。本文从保护与发展这一辨证统一的关系角度,选取珠三角这一特定地域上的历史文化村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立与统一,提出既有针对性又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保护对策。文中对保护制度这一目前涉足较少的重要问题展开讨论,强调制度的完善是历史文化村镇得以完好保护的重要保障。

王颖[5](2015)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不仅成为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多重问题和危机。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其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中西部相当大一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保护实情。论文以云南省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国内以及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历程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在基十“历史实证”、“发生论”、“多维度视角”的原则下,从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现实情况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云南“三城四地”的典型案例,从多学科、多维度视角出发,采用“质性和量化”、“回访调研”、“实态研究”等评价研究方法,对街区在一段时期内(10年以上)的物质遗存状态、非物质遗存状态、管理机制状态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踏勘及社会实态调查工作,在各典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态”问题的表象上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使诸多历史街区取得保护成就、陷入保护困境的三大根源:经济利益、社会生活、管理体制根源;并由此提出“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及相应策略,冀以此来对云南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引导,探索构建共赢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

区文谦[6](2018)在《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珠江三角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存在大量的传统村镇历史文化遗产,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亟需更科学、系统的保护更新。沙湾古镇作为典型的岭南历史文化村镇,经历了十几年的保护更新,是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城镇变迁的“活化石”。本文将沙湾古镇作为研究客体,从理论溯源、经验总结及策略推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得出此类不完整风貌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方法与策略。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理论溯源,通过研究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相关理论和价值体系,梳理保护价值理论的演进历程。其次,用以上理论体系对沙湾古镇的保护更新成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沙湾的保护规划、实施过程、后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指出以往不足主要源自缺乏对其整体环境及原真性的深入调查,最终导致风貌保护和社区发展不平衡,有失文化公正与社会公平。因此,古镇的保护更新不仅是技术与专业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最后,在前文经验总结基础上,针对沙湾古镇的原真性调查和持续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并总结出两个层面的策略,分别为保护规划层面的分层级网络化规划策略和社区营造管理层面的社区发展策略。在保护规划层面上,由于传统村镇物质环境的保护与人文环境、社会空间关系紧密,故理清传统村镇文化遗产的层级特性和社会--空间的生产、发展、演变历程不仅有助搭建文化遗产网络体系,同时也将夯实原真性调研和保护规划方案编制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提出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其有利于统筹文化遗产的信息层,梳理文化遗产的主客关系,认知村落空间的总体格局。运用定位分层和管理分层的手段亦可进一步建构保护对象网络体系,可更全面地完成对网络化、时空混合型传统村镇保护规划方案的编制。在社区营造管理层面上,引入社会学上的社区发展理念,提出了“社区发展引入风貌保护规划”的新模式——即在角色与观念转变背景下,将社区发展理念引入传统村镇保护更新,并从社会方式、社会资本两方面对此模式在沙湾古镇开展实证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引入社会学分析方法、社区发展规划技术,提高保护规划及更新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度及主体多元化。传统村镇风貌的保护更新,唯有真正贯彻传统村镇风貌和保护过程的“整体性”、“原真性”原则,注重社区的和谐与活力提升,兼顾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才能使传统村镇得以永葆生机。

刘琳婕[7](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陈彤[8](2020)在《扬州与奈良 ——中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相关问题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小到可移动文物,大到历史文化名城,都是人类文明进程的见证。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其中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包含文物和历史建筑,还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及文化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保存城市整体的历史风貌,还要与城市化建设相互协调。无论从古城保护或是彰显古迹价值与社教功能上来看,古城本身的管理维护已经面临了新的挑战与契机。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从而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的广度,详尽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将保护观念延伸到古城的各个层面,开创出古城潜能与文化内涵。因此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扬州与奈良的城市现状出发,通过对中日的历史文化遗产理论、实践的异同点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中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以及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可相互借鉴之处,为完善我国古城保护体系有所助益。选取中国扬州与日本奈良为分析对象,两地历史悠久,互为友好城市,且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且都在现代化进程与外来文化冲击下,不断更新文保发展之路,也想借由日本成功保护的经验检视扬州古城保护管理问题上的症结,并且找出扬州市古城保护的方向。因此笔者从两地城市发展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及保护方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适宜扬州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将古城保护层面扩大,让古城的潜在特质与功能得以彰显,并且让古城能够长远永续的保存。

李婧[9](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王轶楠[10](2017)在《基于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民宿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各类产业均受到快速推动,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也大大扩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则更为迅速,相关住宿产业也出现了更加丰富和复杂的类型。然而因相关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市场不成熟等因素,民宿市场处于发展迅猛而产品又良莠不齐、较为混杂的状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各界对村落传统民居保护的愈加关注,从全球遗产保护组织到中国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传统村落及民居建筑保护的制度、法规、评价体系,力图在城镇建设全面浸入和破坏乡村地区之前,对传统村落、民居建筑进行有效地系统地保护。将传统村落及民居建筑通过一系列保护与利用策略与民宿空间结合起来,使其得以活态、常态地保护和利用并以此作为一种合理的、可行性较高的乡村民宿改造方式,将其应用在民宿产业中的一种类型进行发展予以延续。在这个主题下,将民宿改造与传统民居建筑利用性保护作为主要的研究思路,将其作为建筑学和遗产保护学的主要研究主体;将经济学视角的乡村旅游、社会学视角的乡村活化、管理学视角的政策发展作为主要的推动和影响因素,分析其对于以建筑保护为导向的民宿改造策略的影响作用。文章首先对民宿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现今出现的民宿类型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相关的各领域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现今的民宿产业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思路。其次,对世界遗产村落遗产地、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的价值保护体系与民宿活动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将村落保护体系作为与民宿改造相关的村落评价和选择方式,将世界遗产保护宪章中对村落与乡土建筑保护的保护原则作为民宿改造设计当中对民居建筑保护利用的控制性原则;在具体的改造原型建筑选择中,则将遗产保护最基础的建筑勘查与测绘及建筑现状评估方式作为改造设计策略的基础;而在对传统民居改造为民宿的设计策略部分,则从空间功能置换、建筑各部分的修复与改造、建筑结构的优化、适应性改造及乡土建筑设计及乡土要素体验等方面均对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了可行性、推广性较强的改造设计策略。最终形成了以保护村落传统民居为目的,保护性利用为手段的乡村民宿改造整体流程、评估体系、改造控制性原则以及改造设计策略。

二、世界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文化遗产生存危机
        二、 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诉求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成果概述
        二、 国内研究成果概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以人为本: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要求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与当代内涵
        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
        二、 以人为本的当代内涵
    第二节 城市遗产属性的人本特征
        一、 城市遗产的分类
        二、 “城市”属性的具体内涵
        三、 “城市”属性的人本特征
    第三节 城市遗产价值的人本解读
        一、 历史信息价值
        二、 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
        三、 科学、艺术与教育价值
        四、 使用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价值
第二章 以人为本: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现实抉择
    第一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当代发展
        一、 保护视野不断扩大
        二、 保护内涵日益深化
        三、 保护方式和成果逐渐与公众生活衔接
    第二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现实困境
        一、 城市遗产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二、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尖锐
        三、 城市遗产保护方式存在误区
        四、 城市遗产保护困境背后的人本缺失
第三章 以人为本与城市遗产保护利益相关者
    第一节 政府
    第二节 营利性组织
    第三节 非营利性组织
    第四节 公众
        一、 “本地型”公众
        二、 “外地型”公众
第四章 走向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兴起、内涵与目标
        一、 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兴起
        二、 公众参与的目标
    第二节 公众参与的基本形式及特征
        一、 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
        二、 舆论参与
        三、 志愿服务参与
        四、 民间资本的投资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的未来发展
        一、 增强公众的实质性参与
        二、 适度“放权”与“维权”
        三、 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公共考古学研究
        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三、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
        二、相关理论阐释
    第五节 问题展开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作为沟通的公共考古:任重道远
    第一节 公共考古兴起
        一、何为公共考古
        二、开展公共考古的必要性
    第二节 公共考古现状与发展
        一、国外公共考古发展趋势
        二、中国公共考古发展现状
        三、中国公共考古存在的问题
        四、中国公共考古发展思考
第三章 保护与传承的起点:价值
    第一节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一、“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概念缘起和发展
        二、国际宪章关于文化遗产价值保护理念的发展解读
        三、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转变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危机
        一、社会变迁下的价值危机
        二、深刻原因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重构
        一、文化价值是本质核心价值
        二、价值的时代建构性
        三、价值与人的关系再建构
        四、时空价值与精神价值
第四章 重返文化遗产地:文化意象和经典的产生
    第一节 作为“文化意象”的物质文化遗产
        一、文化意象
        二、文化景观与符号表征
        三、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第二节 帝陵的“文化意象”
        一、空间意象
        二、景观意象
        三、文化意象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文化意象的发生
        一、秦始皇帝陵的空间意象
        二、秦始皇帝陵的景观意象
        三、秦始皇帝陵的文化意象
        四、秦始皇帝陵的审美意象
        五、秦始皇帝陵的符号意象
        六、秦始皇帝陵的文明交流意象
    第四节 重返帝陵经典的发生
        一、社会治理体系和制度
        二、思想文化
第五章 文化记忆的发生: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第一节 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激发文化记忆
        二、如何催动文化记忆的发生
    第二节 文化记忆、公众沟通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
        一、阐释与展示理论始源
        二、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和展示
        三、公共考古视域下阐释与展示模式转向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文化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一、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陈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示框架建构
第六章 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一、作为媒介的文化遗产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传播功能与价值
    第二节 现代传播的变革趋势
        一、传播变化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传播对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影响
        三、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传播模式嬗变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一、媒介与价值
        二、虚拟现实与价值传播: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三、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
        四、“微”传播与意义建构
        五、数字传播视域下传统大众媒介与文化遗产价值“复活”
    第四节 新媒体视域下秦始皇帝陵的价值传播
        一、秦始皇陵的媒介化与价值传播
        二、秦始皇陵价值传播现状
        三、数字化传播下秦始皇帝陵价值传播建议
第七章 结论
    一、公共考古强调“沟通”以及文化遗产和公众的“共在关系”
    二、发掘文化价值 激发文化意象
    三、多元立体展开价值阐释 催生文化记忆
    四、数字传播激发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综合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落
        1.3.2 历史文化名村
        1.3.3 传统村落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1.4.3 目前存在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2.2.1 市域分布
        2.2.2 区际分布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2.4.1 自然环境因素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2.4.3 人口分布格局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2.5.1 历史文化型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2.5.3 交通枢纽型
        2.5.4 军事寨堡型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3.4.1 历史价值评估
        3.4.2 文化价值评估
        3.4.3 艺术价值评估
        3.4.4 科学价值评估
        3.4.5 社会价值评估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4 小结
下编田野调查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1.1 渭南市
        1.2 咸阳市
        1.3 铜川市
        1.4 宝鸡市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2.1 榆林市
        2.2 延安市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3.1 安康市
        3.2 汉中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研究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研究述评
        1.2.1 国外历史村镇保护的发展阶段和研究现状
        1.2.2 国内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阶段和研究现状
        1.2.3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研究的学术缺憾与展望
    1.3 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机遇与挑战
        1.3.1 广东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1.3.2 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4 研究对象、目标、方法、创新点
        1.4.1 研究范围、对象
        1.4.2 研究目标、内容
        1.4.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4 研究的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的主要特征
    2.1 类型划分
        2.1.1 传统农耕聚落文化型
        2.1.2 侨乡外来文化型
        2.1.3 建筑遗产型
        2.1.4 革命史迹型
        2.1.5 商贸交通型
        2.1.6 名人史迹型
    2.2 社会结构特征
        2.2.1 人口结构
        2.2.2 宗族结构
    2.3 经济发展特征
        2.3.1 经济来源
        2.3.2 产业结构
    2.4 典型的岭南传统聚落景观
        2.4.1 岭南文化特征
        2.4.2 村镇整体格局特征
        2.4.3 文化景观特征
    2.5 明确保护对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历程
    3.1 保护历程
        3.1.1 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3.1.2 建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制度,编制保护规划
        3.1.3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全面推进
    3.2 保护的动力机制
        3.2.1 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
        3.2.2 保护的动力分析
    3.3 保存状况
        3.3.1 城市化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负面影响
        3.3.2 自身机能的衰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
    4.1 困境一:村镇遭遇肌理破坏,文化丧失
        4.1.1 拆旧建新,得难偿失
        4.1.2 设施落后,环境恶化
        4.1.3 意境破坏,文化丧失
        4.1.4 肆意改建的反思——政策与需求的矛盾
        4.1.5 案例研究:徘徊在拆与建之中的大岭村
    4.2 困境二:村镇“空心化”、“出租化”现象严重
        4.2.1 “空心化”现象的产生
        4.2.2 “出租化”致使村镇归属感下降
        4.2.3 “空心村”问题的根源——社会体制的障碍
        4.2.4 古民居自住与出租的成本收益分析
        4.2.5 案例研究:落寞之中待复兴的大旗头村
    4.3 困境三:保护制度不健全,资金匮乏
        4.3.1 法规政策体系不完善,人为干扰因素大
        4.3.2 管理部门职能分工不明确,效率低下
        4.3.3 保护资金匮乏,来源渠道少,投放不规范
        4.3.4 产权问题复杂,增加了协调成本和谈判成本
        4.3.5 制度问题的反思——经济利益的角逐
        4.3.6 案例研究:申报途中显问题的大屋村
    4.4 困境四:保护规划易编制,难落实
        4.4.1 保护规划概念模糊,编制缺乏标准
        4.4.2 机械静态的保护方法导致规划成果被束之高阁
        4.4.3 过于频繁的规划修编削弱了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性
        4.4.4 规划较少反映民意,民众参与度不高
        4.4.5 案例研究:保护规划难突围的沙湾镇
    4.5 困境五:文化产业缺乏竞争力,旅游开发体制未理顺
        4.5.1 产业结构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不高
        4.5.2 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旅游开发体制未能理顺
        4.5.3 广东旅游业缺乏“定位”,媒体宣传力度不够
    4.6 对比江南古镇
        4.6.1 江南古镇保护的特点
        4.6.2 存在问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4.6.3 对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先进的历史村镇保护策略
    5.1 日本的文化财保护以地方立法为核心
        5.1.1 以地方立法为核心的保护立法
        5.1.2 指定制度+登录制度双轨的保护制度
        5.1.3 文化财有优厚的资金资助
        5.1.4 公众参与运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
    5.2 英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乡规划法
        5.2.1 以国家立法保护为核心,单一的行政主管机构
        5.2.2 历史环境保护制度是城乡规划法的组成部分
        5.2.3 专门设立保护官员
        5.2.4 众多的民间保护团体组织
    5.3 德国的州立保护政策
        5.3.1 州保护机构及保护立法
        5.3.2 历史遗产保护规划和建筑法规
        5.3.3 税费减免制度
        5.3.4 教育与培训机构
    5.4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启示
        5.4.1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共性
        5.4.2 对中国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策略一:制度策略
    6.1 制度的概念
        6.1.1 制度的定义
        6.1.2 制度的构成
    6.2 完善法律制度,强化保障体系
        6.2.1 宏观政策: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变
        6.2.2 土地政策:土地流转治理空心村
        6.2.3 案例研究:小洲村成就画家梦
        6.2.4 保护法规:建立明晰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6.2.5 产权法规:明晰多样化的产权主体与产权功能
        6.2.6 税费激励政策
    6.3 理顺管理机制,建立监管制度
        6.3.1 公共管理学中的“管理”
        6.3.2 建立责任明确的管理主体
        6.3.3 建立分权化的管理环境,为利益相关人提供反馈机会
        6.3.4 建立监督协调体制
        6.3.5 建立古建修缮管理机制和更新许可证制度
        6.3.6 建立新建建设管理机制和拆除许可证制度
        6.3.7 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考评制度
    6.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资金保障制度
        6.4.1 建立多元化的保护资金的筹措途径
        6.4.2 保护资金的管理和运作
        6.4.3 保护资金的回报
    6.5 非正式制度:充分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
        6.5.1 发挥乡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的作用
        6.5.2 促进民间保护力量的成长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策略二:技术策略
    7.1 构建科学的保护规划技术
        7.1.1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发展回顾
        7.1.2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理论性思考
        7.1.3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辨证统一
        7.1.4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流程的分类
        7.1.5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流程的实践性思维
        7.1.6 规划案例:大屋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7.1.7 规范保护规划编制成果
        7.1.8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模式
        7.1.9 保护规划的“管治”实施
    7.2 古建修缮新技术的运用
        7.2.1 修复性再利用、改造式再利用和废物利用
        7.2.2 防潮、防水、防蚁技术
        7.2.3 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策略三:实施策略
    8.1 城乡一体,有机更新
        8.1.1 维护城乡生态平衡
        8.1.2 融入现代生活的保护方式
        8.1.3 有机更新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8.2 动态保护,协同发展
        8.2.1 妥善安置外来人口将成为村镇复兴的契机
        8.2.2 激发社区活力,培育社区新文化
        8.2.3 普及保护知识,提高教育质量
    8.3 以文养文,建立文化产业集群
        8.3.1 全球背景下的文化产业
        8.3.2 产业区位理论的解释
        8.3.3 产业集群理论
        8.3.4 发展与保护相适应的主导产业
        8.3.5 建立文化产业增长极,形成文化产业集群
        8.3.6 引导和规范文化旅游产业
        8.3.7 发展文化产业,化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为动力
        8.3.8 思考与展望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访谈对象一览表
    附录2 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问题的调研提纲
    附录3 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问卷调查
    附录4 肇庆市广宁县大屋村居民问卷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1 历史街区的概念及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云南典型历史街区的特性与共性特征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针对性
        1.2.3 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正处于亟待导航的关键时期
        1.2.4 选择云南典型历史街区进行深入调研,并作实证评价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1.4 理论综述
        1.4.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1.4.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2.2.1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的演变
        2.2.3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
        2.2.3.1 街区内的物质遗存难以为继
        2.2.3.2 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存续危机
        2.2.3.3 小结
第三章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3.1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3.1.1 开拓与初建——保护意识的初步建立
        3.1.2 拓展与探索——保护工作的开展
        3.1.3 成果与挑战——“旅游化”的普遍冲击
    3.2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现存问题
        3.2.1 经济落后地区的名城、名镇保护规划滞后,保护意识尚显薄弱
        3.2.2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物质遗存“建设性破坏”严重
        3.2.2.1 大拆大建,古城格局已然消失
        3.2.2.2 “过度开发”的误区,古城氛围不再
        3.2.2.3 旅游开发下历史建筑的“维修性破坏”
        3.2.3 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延续问题日益严重
        3.2.3.1 古镇“商业化”、“空心化”严重,本土文化面临侵蚀
        3.2.3.2 粗放式旅游开发模式导致古镇(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被同化”
    3.3 小结
第四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
    4.1 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4.1.1 “历史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4.1.2 “发生论”的评价研究原则
        4.1.3 “多维度视角”评价研究原则
    4.2 实证评价研究方法
        4.2.1 典型案例的评价研究方法
        4.2.2 “质性”与“量化”结合的评价研究方法
        4.2.3 “回访调研”的评价研究方法
        4.2.4 “实态研究”的评价研究方法
    4.3 实证评价基本内容及要素
        4.3.1 历史街区物质遗存状态
        4.3.1.1 “点”
        4.3.1.2 “线”
        4.3.1.3 “面”
        4.3.2 历史街区非物质遗存状态
        4.3.2.1 传统文化状态
        4.3.2.2 社会生活状态
        4.3.3 历史衔区管理机制状态
    4.4 实证评价分析研究
    4.5 实证评价研究框架体系
第五章 实证评价研究
    5.1 腾冲和顺古镇
        5.1.1 古镇的历史沿革及自然人文特征
        5.1.2 古镇在近30年的功能演进历程
        5.1.3 实地调研现状
        5.1.3.1 尚属完整的社区结构
        5.1.3.2 经济结构的嬗变以及书馆文化的消失
        5.1.3.3 公司“整体开发”后的保护问题
        5.1.3.4 “裂变”的民居现状
        5.1.3.5 保护管理单位行政级别偏低,缺乏执法力度
        5.1.3.6 保护规划无法落实
        5.1.3.7 原住民问卷调查
        5.1.4 小结
    5.2 丽江大研古城
        5.2.1 大研古城自然环境特征
        5.2.2 大研古城的历史沿革及遗产价值
        5.2.3 解放后至今古城在丽江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演进及发展历程
        5.2.4 古城保护规划的制定及概况
        5.2.5 实地调研现状
        5.2.5.1 处于良性“微循环”中的大研古城民居建筑群
        5.2.5.2 “商城”——古城的旅游商业化
        5.2.5.3 “空城”——古城的原住民“空心化”
        5.2.5.4 本土文化的多重割裂
        5.2.5.5 古城的生态环境危机
        5.2.5.6 强势管理部门的“强化”问题
        5.2.5.7 问卷调查
        5.2.6 小结
    5.3 丽江束河古镇
        5.3.1 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特征
        5.3.2 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演进历程
        5.3.3 调研现状
        5.3.3.1 “束河模式”的成就
        5.3.3.2 古镇“无缝扩容”的困惑
        5.3.3.3 古镇原住民居住空间的“就近置换”
        5.3.3.4 “田园牧歌”的消亡与生态环境危机
        5.3.3.5 错位的保护管理机制
        5.3.3.6 不均衡的经济运行机制
        5.3.3.7 问卷调查
        5.3.4 小结
    5.4 楚雄黑井乌镇
        5.4.1 自然与历史人文特征
        5.4.2 古镇保护与发展历程
        5.4.3 调研现状
        5.4.3.1 缓慢“非均质变异”的古镇物质空间环境
        5.4.3.2 古镇“力不从心“的更新与发展
        5.4.3.3 “被遗忘的”黑井盐文化
        5.4.3.4 “老龄化“+“空心化”
        5.4.3.5 原住民问卷调查
        5.4.4 小结
第六章 历史街区保护状况的综合评价及根源剖析
    6.1 历史街区的保护成就解析
        6.1.1 尚属完整的原住民社区结构
        6.1.1.1 经济收益导因
        6.1.1.2 物质空间导因
        6.1.1.3 功能控制导因
        6.1.1.4 乡梓情结导因
        6.1.2. 处于良性“微循环”下的古城物质空间遗存
        6.1.2.1 经济效益的激励与物质空间的保护构成了互助共赢的保护局面
        6.1.2.2 政府部门对物质空间保护管理的重视提高了保护的力度
        6.1.2.3 大研古城的物质空间保护为束河古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6.1.2.4 开发企业的推动作用
        6.1.2.5 丽江当地纳西族的文化自觉
        6.1.3 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延续
    6.2 街区保护成就的深层根源剖析
        6.2.1 经济利益根源
        6.2.2 社会生活根源
        6.2.3 管理体制根源
    6.3 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解析
        6.3.1 公地悲剧——以和顺古镇为例
        6.3.2 “旅游式路径依赖”——以丽江大研古城为例
        6.3.3 “理想田园”的异化——以束河古镇为例
        6.3.4 衰落中的无奈变异——以黑井古镇为例
    6.4 街区保护问题与困境的深层根源剖析
        6.4.1 经济利益根源
        6.4.2 社会生活根源
        6.4.2.1 社会公共资源根源
        6.4.2.2 生活舒适度根源
        6.4.2.3 生活文化根源
        6.4.3 管理体制根源
        6.4.3.1 “自上而下”的管治思维与“依赖市场”的缺位管理
        6.4.3.2 “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制度缺陷”
        6.4.3.3 “唯GDP”论的政府政绩评估
        6.4.3.4 居民的有限参与及弱势的公共干预
    6.5 小结
第七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机制探讨
    7.1. 现行保护与发展机制的局限性
        7.1.1 决策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弊病重重
        7.1.2 “圈层隔离”状况明显
        7.1.3 “非均衡作用力场”明显
    7.2. 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
        7.2.1 分权机制
        7.2.1.1 决策权
        7.2.1.2 旅游开发权
        7.2.1.3 规划参与权
        7.2.1.4 利益分配权
        7.2.1.5 监督权
        7.2.1.6 管制权
        7.2.2 分配机制
        7.2.2.1 补偿分配
        7.2.2.2 选择性激励分配
        7.2.3 运作机制
        7.2.3.1 政绩考核机制
        7.2.3.2 技术支持与引导机制
        7.2.3.3 监督与反馈机制
        7.2.3.4 原住民参与机制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后记

(6)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既有研究概况
        1.3.1 沙湾古镇的相关研究
        1.3.2 国外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传统村镇保护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基础
        1.4.4 研究视角
        1.4.5 研究方法
        1.4.6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1)系统总结沙湾古镇保护和更新历程经验及提出后续改进策略
        (2)分层及网络化规划策略逐步实现沙湾古镇历史风貌完整
        (3)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应与社区发展相结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统村镇保护相关理论的研究
    2.1 历史保护价值理论及思想演进
        2.1.1 遗产价值的构成分类
        2.1.2 遗产价值观体系建立
        2.1.3 遗产价值体系的研究
        2.1.4 保护价值的思想演进
    2.2 传统村镇保护原则与方法
        2.2.1 保护原则
        2.2.2 保护方法
    2.3 历史保护管理体系与社会组织
        2.3.1 资金管理体系
        2.3.2 保护管理体系
        2.3.3 教育科研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湾古镇的建筑文化生态保护价值
    3.1 沙湾古镇的历史传统人文特色
        3.1.1 耕读文化—耕读传家诗书世泽
        3.1.2 名门望族—宗族管理烟火相传
        3.1.3 和谐人居—青萝八景古韵流风
        3.1.4 传统工艺—三雕一塑薪火相传
        3.1.5 传统美食—珍馐百味香飘百里
        3.1.6 传统风俗—色飘狮舞粤韵回响
    3.2 沙湾古镇的外部环境风貌特色
        3.2.1 地形—西高东低左山右田
        3.2.2 地貌—退海成田山冈群立
        3.2.3 山脉—峰峦叠嶂萝巅旭日
        3.2.4 河川—河涌绕镇二八分地
    3.3 沙湾古镇的格局风貌与文化脉系
        3.3.1 坊里制度—一居三坊及十三里
        3.3.2 农商富户—三街六市商贾云集
        3.3.3 同乡共里—梳式布局五族分治
        3.3.4 水乡文化—六脉连海岭南水乡
        3.3.5 防御体系—环乡堡墙筑碉驾炮
    3.4 沙湾古镇的建筑风貌与思想源流
        3.4.1 多元开放—居住建筑
        3.4.2 祖神同祭—宗祠神庙
        3.4.3 谨学享乐—书院戏台
        3.4.4 等次颂礼—坊门牌坊
        3.4.5 其他构筑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规划实施过程回溯与策略提出
    4.1 沙湾古镇的保护规划与实施总体历程
    4.2 沙湾古镇整体保护规划实施过程
        4.2.1 古镇风貌要素整体记录与设计导则
        4.2.2 基于原真环境的整体保护
        4.2.3 基于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
        4.2.4 基于原真生活的整体保护
        4.2.5 基于旅游系统的整体保护
    4.3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实施中的困境
        4.3.1 规划重编制轻落实
        4.3.2 制度不健全缺资金
        4.3.3 实施区域覆盖面窄
        4.3.4 公众参与不足
        4.3.5 利益诉求多样
        4.3.6 实施周期较短,难以精细
        4.3.7 原真人文环境,挖掘不足
        4.3.8 重局部功效,轻长远规划
        4.3.9 实施团队混杂,技艺参差
    4.4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策略
        4.4.1 制度层面策略
        4.4.2 理念层面策略
        4.4.3 技术层面策略
    4.5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后的存留问题
        4.5.1 边缘区域的集体自发更新与风貌协调的矛盾
        4.5.2 局部物质空间衰退与社会空间需求多样的矛盾
        4.5.3 社会网络的动变与文化景观的综合协调问题
        4.5.4 保护更新实践与运营过程中居民的反抗情绪
        4.5.5 地方部门的保护更新困境:资金的平衡之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层及网络化规划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5.1 分层与网络化规划理论的阐述
        5.1.1 分层规划的理论阐述
        5.1.2 网络化规划理论阐述
    5.2 分层与网络化理念的适用性
        5.2.1 沙湾古镇社会空间结构
        5.2.2 沙湾古镇历史文化资源
    5.3 分层规划保护历史信息的操作方法
        5.3.1 定位分层
        5.3.2 保护分层
    5.4 网络化规划补充古镇规划的编制
        5.4.1 保护规划需关注“社会文化空间”网络的保护
        5.4.2 保护规划需重视物质空间网络系统的保护
    5.5 分层规划与网络化规划的意义
        5.5.1 分层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5.5.2 网络化规划对于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意义
    5.6 建构网络体系助力沙湾古镇保护更新
        5.6.1 区域分层规划—多核共存
        5.6.2 历史空间廊道—串联整合
        5.6.3 多核区域并联—共谋发展
        5.6.4 古街巷系统化—疏通脉络
        5.6.5 引导空间渗透—织补节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结合社区发展
    6.1 社区发展理念基本内涵及应用
        6.1.1 社区发展理念内涵及外延
        6.1.2 历史风貌保护向社会发展的思想演进
    6.2 社区发展之于完整风貌保护的经验借鉴
        6.2.1 欧洲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6.2.2 日本的社区营造与街区保护经验
        6.2.3 台湾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6.2.4 国内的社区发展与街区保护经验
    6.3 社区发展规划与风貌保护更新规划的研究
        6.3.1 社区发展规划与保护更新规划的比较探究
        6.3.2 社区发展对于传统村镇保护发展的意义
        6.3.3 保护更新规划引入社区发展的具体路径
    6.4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结合社区发展的可行性探索
        6.4.1 人文、社会与经济基础
        6.4.2 社会方式—公共参与齐协力
        6.4.3 社会资本—经济转型谋发展
        6.4.4 制定目标—协同社区共发展
    6.5 沙湾古镇风貌保护更新中引入社会发展理念的实践意义
        6.5.1 兼顾社会公平,尊重本土居民
        6.5.2 利于共筑“环境美好、和谐沙湾”
        6.5.3 调整“重物轻人”的保护更新规划
        6.5.4 促进沙湾古镇公民社会的发展
        6.5.5 促进沙湾古镇经济增长、培育传统文化,提升古镇活力
    本章小结
结论
    1.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2.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文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扬州与奈良 ——中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内容
    2.1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1.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历程
        2.1.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
        2.1.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特点
    2.2 日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2.1 日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历程
        2.2.2 日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容
        2.2.3 日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特点
第三章 扬州城的保护
    3.1 扬州城概况
    3.2 扬州城文化遗产及保存现状
        3.2.1 扬州城文化遗产
        3.2.2 扬州城文化遗产保存现状
    3.3 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式
        3.3.1 行政法规
        3.3.2 实施体制
        3.3.3 公众意识
        3.3.4 保护技术
        3.3.5 保护成效
第四章 奈良城的保护
    4.1 奈良城概述
    4.2 奈良城文化财及保存现状
        4.2.1 奈良城文化财
        4.2.2 奈良城文化财的保存现状
    4.3 奈良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式
        4.3.1 行政法规
        4.3.2 实施体制
        4.3.3 公众意识
        4.3.4 保护技术
        4.3.5 保护成效
第五章 扬州与奈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比较
    5.1 行政法规
    5.2 实施体制
    5.3 公众意识
    5.4 保护技术
    5.5 保护成效
第六章 我国古城保护的反思与展望
    6.1 扬州城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2 对于其他古城的发展建议与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已有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四、论文结构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一、近代学术思潮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一、调查测绘程序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六、评析与启示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六、促进建筑创作
        七、培养专门人才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一、回顾传统
        二、重要测绘项目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一、重要测绘项目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四、培养综合素质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三、重要测绘项目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影响与荣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二、相关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基于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民宿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发展对乡村各方面的影响
        1.1.2 村落的被动式发展问题
        1.1.3 相关文件、法规对村落传统民居保护的促进
        1.1.4 乡村民宿对相关学科、产业的影响
        1.1.5 现今社会推动民宿发展的多种因素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学术意义
        1.2.3 实用意义
        1.2.4 课题研究中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相关概念辨析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及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民宿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2.1 国内民宿场所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1.1 国内民宿原型的产生及发展
        2.1.2 国内农家乐的产生、概念及类型
        2.1.3 国内家庭旅馆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2.1.4 台湾省民宿的产生及发展现状
    2.2 国外民宿类场所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2.1 国外家庭旅馆的范围、特点及类型
        2.2.2 欧洲民宿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2.2.3 日本民宿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2.2.4 国外民宿产业总结
    2.3 近年我国大陆地区的民宿发展现状
        2.3.1 国内各领域对民宿的定义
        2.3.2 近年非标准化住宿类型对民宿的影响
        2.3.3 现今国内民宿范围的拓展
        2.3.4 现今国内民宿的不同类型
        2.3.5 现今国内民宿中具代表性的类型
        2.3.6 国内民宿的商业开发方式
    2.4 小结
3 民宿与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关系
    3.1 民宿在村落遗产地及其民居保护中的运用
        3.1.1 村落遗产地的定义及内容
        3.1.2 村落遗产地的价值保护与利用
        3.1.3 村落遗产地保护利用中的民宿活动
    3.2 民宿改造与我国村落保护体系的关系
        3.2.1 村落保护体系的内容与入选标准
        3.2.2 村落保护体系的核心评价内容
        3.2.3 传统村落的综合价值
        3.2.4 民宿在传统村落民居保护中的运用
    3.3 民宿在乡村文化旅游中的作用
        3.3.1 乡村旅游的定义及功能
        3.3.2 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3.3.3 乡村旅游与民宿的相互促进关系
        3.3.4 民宿在乡村活化与旅游的开展方式
    3.4 国际乡土建筑宪章对民宿改造原则的影响
        3.4.1 乡土建筑的定义、类型及其价值内涵
        3.4.2 乡土建筑宪章对民宿改造原则的影响
    3.5 小结
4 基于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民宿营造流程与评估体系
    4.1 民宿的整体营造流程
        4.1.1 民宿的前期策划与村落选择
        4.1.2 民宿的改造设计与营造
        4.1.3 民宿的后期经营和运营
    4.2 基于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民宿改造评估体系
        4.2.1 民宿改造原型建筑所在村落选择
        4.2.2 民宿建筑的具体空间环境选择
        4.2.3 民宿改造原型建筑的选择及评估
    4.3 基于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民宿改造原型现状评估
        4.3.1 建筑现状测绘、记录及评估
        4.3.2 建筑现状残损情况分析
    4.4 民宿改造评估体系在村落传统民居保护中的尝试
        4.4.1 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奥治村
        4.4.2 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苏红寨
        4.4.3 世界自然遗产神农架林区——九湖村
    4.5 小结
5 基于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改造原则与设计策略
    5.1 基于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民宿改造原则
        5.1.1 真实性和整体性原则
        5.1.2 可逆性和可识别性原则
        5.1.3 最大限度保护和最小干预性原则
    5.2 基于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民宿改造设计策略
        5.2.1 民宿空间的改造设计策略
        5.2.2 传统要素营造民宿氛围的设计策略
        5.2.3 建筑部件修复与结构优化策略
        5.2.4 改善、优化建筑性能的改造方式
        5.2.5 加扩建部分对传统建筑的协调方式
        5.2.6 延续村落文化的乡土建筑设计策略
        5.2.7 村落乡土要素在民宿中的体验与表达
    5.3 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项目目录

四、世界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D]. 张心. 山东大学, 2016(10)
  • [2]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D]. 高小燕. 西北大学, 2019(04)
  • [3]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4]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D]. 罗瑜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2)
  • [5]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D]. 王颖. 东南大学, 2015(08)
  • [6]沙湾古镇保护更新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D]. 区文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8]扬州与奈良 ——中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比较研究[D]. 陈彤. 河北大学, 2020(08)
  • [9]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10]基于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民宿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王轶楠. 重庆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