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西乡志留系底部的同位素年龄(论文文献综述)
惠博[1](2021)在《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文中研究指明碧口地块位处扬子板块西北缘,保存了丰富的新元古代岩浆活动、沉积地层和构造变形等记录,是探讨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天然窗口。然而,对于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目前仍缺乏明确的认识。基于此,本次博士论文选取碧口地块鱼洞子杂岩、碧口群变质火山岩系、横丹群碎屑沉积岩系、镁铁质-长英质深成岩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开展了野外地质、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明确了碧口地块的构造亲缘性,梳理了碧口群变质火山岩的成因机制及构造属性,厘清了横丹群的沉积时限、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阐明了碧口地块关键岩浆作用的形成时限、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通过系统总结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已发表研究成果,探讨了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认识:(1)碧口地块是扬子板块西北缘早前寒武纪构造单元,演化历史可以追溯至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碧口地块鱼洞子杂岩中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属于典型的太古代TTG类岩石,具有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εHf(t)=+2.1-+8.1)组成,源于新生镁铁质地壳的重熔作用,代表了~2.82 Ga改造新生地壳事件。角闪斜长片麻岩属于幔源岩浆序列,锆石Hf同位素(εHf(t)=-0.9-+3.9)组分整体亏损,代表了~2.69 Ga重要的地壳生长活动。花岗片麻岩组分类似于太古代TTG类岩石,整体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εHf(t)=-3.4-+1.5)组成,由太古代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继承了原岩的组分特征,代表了~2.45 Ga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事件。斜长角闪岩~1.85 Ga的变质年龄代表了古元古代末期重要的区域性变质事件。鱼洞子杂岩物质组成和构造-热演化事件与崆岭杂岩和钟祥杂岩等扬子板块内部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岩系具有可对比性,表明鱼洞子杂岩与扬子板块存在潜在的亲缘性。(2)碧口地块至少在新元古代早期~880 Ma已经处于持续俯冲且伴随板片回卷的动力学背景。碧口地块镁铁质深成岩体花岩沟辉长闪长岩、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的形成时代一致,约为880 Ma,是目前碧口地块中已识别最早的新元古代岩浆岩记录。花岩沟辉长闪长岩与典型弧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信号相似,属于岩石圈地幔楔橄榄岩发生重熔作用形成的产物,原始熔体源区遭受了俯冲沉积物熔体的改造。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具有基本一致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与典型E-MORB的组分特征类似,是与E-MORB源区类似的深部富集地幔物质上涌,并在减压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花岩沟辉长闪长岩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岛弧环境,林后坝辉长岩和坪头山辉长岩属于俯冲洋壳板片发生板片回卷机制的岩浆响应。(3)碧口地块在~860-825 Ma依旧受控于持续俯冲伴随板片回卷的动力学体制。碧口地块长英质深成岩体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和石林沟二长花岗岩侵位年龄相似,形成于~860 Ma。麻柳铺花岗闪长岩侵位时限稍晚,形成时代为~825 Ma。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和石林沟二长花岗岩具有一致的同位素组分特征,二长花岗岩是石英二长岩熔体发生强烈分异结晶作用的产物。白雀寺石英二长岩和八海河石英二长岩属于典型的埃达克质岩,具有幔源特征的锆石Hf(εHf(t)=+4.8-+6.7)和全岩Nd同位素(εNd(t)=+1.7-+2.1)组成,属于俯冲板片回卷机制下,洋壳板片受到上涌软流圈地幔物质持续烘烤发生部分熔融,与上覆地幔楔橄榄岩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麻柳铺花岗闪长岩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具有富集的锆石Hf(εHf(t)=-15.0--10.9)及全岩Nd同位素(εNd(t)=-11.8--11.9)组成,是俯冲过程中幔源岩浆底侵致使碧口地块古老地壳物质发生重熔所形成,代表了碧口地块重要的古老物质再循环事件。(4)碧口地块持续的板片回卷触发了~845-760 Ma弧后伸展活动。碧口地块碧口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划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三种类型。Ⅰ组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组分特征类似于IAB,形成于地幔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源区受到早期俯冲消减组分的交代;Ⅱ组变质基性火山岩与E-MORB的配分模式类似,源于上涌的深部富集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Ⅲ组变质中-基性火山岩配分模式类似于OIB,源于深部软流圈地幔,岩浆演化过程中受到少量壳源组分的改造。碧口群变质酸性火山岩可以划分为Ⅰ组和Ⅱ组两种类型。Ⅰ组变质酸性火山岩具有变化范围较大的Mg O、Ni和Cr含量,源于中下地壳的重熔,岩浆演化中有幔源物质的加入;Ⅱ组变质酸性火山岩Mg O、Ni和Cr含量低,由碧口地块古老地壳发生重熔所形成。碧口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和变质酸性火山岩均属于碧口地块弧后伸展体制的岩浆响应。(5)碧口地块在~720 Ma构造-岩浆活动趋于沉寂,逐步过渡为板内裂陷的动力学体制。碧口地块横丹群碎屑沉积岩系是一套富集火山物质的沉积建造,具有近源沉积特征。碎屑锆石年代学的结果显示,下部白杨组和上部秧田坝组具有一致的最大沉积时限,约为720 Ma,表明横丹群属于新元古代早-中期快速堆积的沉积序列。横丹群整体具有类似的物源属性,白杨组和秧田坝组均显示出以新元古代(~915-720 Ma)为主并含有少量古元古代-中元古代(~2450-1750 Ma)年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显示碧口地块和邻近的扬子板块西北缘-西缘新元古代早期岩浆弧为主要物源区。横丹群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碎屑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组成,组分特征与典型弧前盆地浊积岩相似。横丹群是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早-中期沉积盆地中发育的产物,沉积时限不早于~720 Ma。(6)综合上述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区域已发表研究数据,提出碧口地块结晶基底形成于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认为碧口地块属于扬子板块西北缘早寒武纪构造单元。新元古代时期,碧口地块构造活动趋于活跃,演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新元古代早期(~880-860 Ma)俯冲板片回卷和岩浆弧逐步发展阶段;新元古代早期(~845-760Ma)俯冲作用持续进行、弧后伸展机制触发和弧后裂谷发育阶段;新元古代中期(~720Ma)构造体制转换和岩浆活动沉寂阶段;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作用停滞、裂陷-拗陷盆地发展和沉积盖层发育阶段。
毛帆[2](2021)在《陕南勉略宁地区红岩沟南华系地质特征及形成时代与物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勉略宁地区位于碧口微地块东部,出露有层序较为完整的南华纪沉积地层,记录了研究区及邻区南华纪沉积特征、构造演化及盆山耦合等信息。前人虽然对研究区南华系做过不少研究工作,但仅将其笼统划分为南沱组,始终未能将南华系完整的地层层序建立起来。发现并建立起本地区完整的南华纪地层序列,查明研究对象南华系沉积特征与古沉积环境,分析南华系物质源区及物源区的大地构造属性,不仅有利于建立勉略宁地区系统的地层层序,也可以丰富勉略宁地区区域基础地质资料,对于碧口微地块及邻区新元古代构造演化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板块构造及大陆动力学理论为指导思想,采用地层划分与区域对比、砾石分析与碎屑骨架成分统计、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碎屑锆石与火山岩年代学等方法,对勉略宁地区红岩沟南华纪沉积地层进行系统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在野外实测剖面观察基础上,查明了红岩沟南华-震旦纪地层特征、岩石组合特征及沉积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南华系划分为四套岩石地层单位:下统长安组、古城组、大塘坡组和上统南沱组,震旦系按照前人资料划分为下统陡山沱组和上统灯影组,初步建立起本地区完整的南华-震旦纪地层序列。此外,对南华系沉积特点及沉积环境进行研究,表明南华系主体为一套冰水浊流沉积和碎屑流沉积组合。(2)对南沱组砾石进行了统计分析,砾石磨圆度较好,多为次圆-圆状,砾石成分复杂,以砂岩、石英岩为主,砾石长轴以南倾为主,表明古水流应当为从南至北。南华系砂岩碎屑骨架成分总体特征为岩屑含量最多,其次为长石,石英相对较少,从下至上具有石英含量增加,长石、岩屑含量减少的趋势,其物源主要来自弧岩浆岩。对南华系砂岩进行全岩地球化学测试与分析,砂岩主要矿物成分为富铝的长石类矿物,次为富硅的石英类矿物,此外还含有少量的富铁矿物,沉积物质则主要来自亲上地壳的长英质酸性岩浆岩。(3)对长安组下部火山岩夹层(变安山岩)进行锆石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变安山岩锆石U-Pb年龄为763±20Ma,结合地层序列中的层位关系与区域上陡山沱组同位素测年资料,认为红岩沟南华系的沉积时代大致在780Ma~635Ma。南沱组下部长石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可以分为新元古代晚期年龄组(750~800Ma)和新元古代早中期年龄组(820~920Ma)两组,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750Ma,综合研究认为南华系物源具多源性,主要来自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内部和南侧后龙门山构造带、汉南-米仓山微地块的新元古代中酸性岩浆岩,北侧勉略构造带出露的岩浆岩可能也为该地层提供了少量的物源。(4)对南华系物源及构造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南华系物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较弱,古气候寒冷干燥,在搬运过程中经历了较低程度的沉积物再旋回作用,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红岩沟南华系可能为扬子板块边缘陆内裂谷环境下的沉积盖层。
梁霄[3](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指出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王海萍[4](2020)在《汉中盆地及邻区磁性体分布特征及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中盆地构造复杂,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程度较低,前人对汉中盆地及邻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造演化方面,鲜有对盆地磁性体分布特征的研究。研究汉中盆地磁性体分布特征及属性,可为汉中盆地进一步基础地质等相关研究提供地球物理依据,本文基于汉中盆地1:50万航磁资料,通过解析延拓、滑动平均、垂向二阶导数、总水平导数等方法对磁力资料进行处理,并结合前人对汉中盆地地质构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地震资料解释和重力资料对汉中盆地及邻区磁力异常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航磁异常特征及成因,探讨了磁性体的分布特征及属性。本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汉中盆地及邻区磁力异常具有明显的分区性,磁性体发育,基底岩性变化较大,沿大断裂带发育有强磁性岩体,主要是太古-元古宙变质岩、元古宙花岗岩以及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汉中盆地及邻区可识别出14个磁性体,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总体分布在四个区域内,不同构造单元发育磁性体的特征不同。(2)汉中盆地磁力异常是扬子地台变质基底抬升与侵入的强磁性岩体综合引起。汉中盆地周边磁异常复杂,秦岭强断隆区和龙门山强断隆区磁异常均由基底隆起和老地层出露引起,部分磁异常仅由地表强磁性岩体引起。华南新构造区活动强烈,该区汉南杂岩是由多期岩浆侵入构成的,岩性变化较大,磁性体为太古-元古宙基性-超基性岩,基本分布于汉南杂岩的边界。(3)汉中盆地发育的磁性体M-9埋深约1500-3000m,其厚度在3000-4000m之间。根据确定的磁性体范围,磁性体M-9的面积约为370.58km2,体积约为960km3。汉中盆地内磁性体的分布特征暗示了汉中盆地构造运动(以垂向运动为主)存在东西向差异。
弓晨[5](2020)在《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金家河地区不同类型岩块岩石成因与构造属性研究》文中指出勉略构造带作为秦岭造山带一条重要的板块缝合带,是研究中央造山系和中国大陆形成演化过程的关键区域。目前对于勉略构造带存在闭合时限和构造属性等学术争议,主要是基于勉略构造带中岩石组合关系,形成时代、构造属性等认识不同。金家河地区是勉略构造带代表性物质的出露区域。本文通过金家河地区出露的不同类型的构造岩块进行野外地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的系统研究,对金家河地区各构造岩块形成环境和构造变形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进展:1.勉略构造带金家河地区三岔子周边广泛出露有多种“构造岩块”和“基质岩系”,其中构造岩块包含蛇纹岩、变辉长-闪长岩、变安山岩、斜长花岗岩等弱变形岩石,而基质岩系则为金家河千枚岩等强变形岩层。蛇纹岩、变辉长-闪长岩、变安山岩、斜长花岗岩总体为一套被“肢解”的SSZ型蛇绿岩。蛇纹岩原岩为方辉橄榄岩,具有SSZ型地幔橄榄岩的特征。变辉长-闪长岩、变安山岩、斜长花岗岩具岛弧岩浆岩的特性。变安山岩和斜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936 Ma和880 Ma,表明该套蛇绿岩与新元古代早中期的勉略古洋盆的俯冲作用相关。而文家沟沟脑的花岗岩体则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期后碰撞伸展塌陷构造阶段,侵位于勉略构造带中。2.金家河千枚岩主体应属于南华系关家沟组(Nh2g)。本文对其中的含砾绢云白云质石英千枚岩、绢云白云质石英千枚岩进行岩石学及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所获得的碎屑锆石年龄结果可以划分为3组:新元古代年龄组,677~966 Ma,该组有明显峰值年龄,峰值年龄分别为781 Ma、865 Ma;中元古代年龄组,1122~1432Ma;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年龄组,1944~2824 Ma。所获得的2件变质碎屑岩中碎屑锆石最小年龄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25 Ma、773 Ma。综合研究认为金家河千枚岩沉积物源主要为勉略构造带及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岩浆岩且沉积时代不早于南华纪。夹杂于金家河千枚岩中的硅质岩则为生物成因,产出于大陆边缘中下部缺氧还原环境,与周缘广泛出露寒武系临江组(?1l)的黑色岩系(硅质岩、炭质板岩、炭质千枚岩)具有良好的对比性,应属寒武纪地层残余。3.通过对勉略构造带内金家河地区各构造岩块和基质岩系中的宏观构造变形特性及微观构造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将该地区构造变形序列划分四期:第一期为深层次构造变形环境下早期构造面理(S1)及同构造深熔脉体的形成;第二期为板块逆冲挤压阶段由北向南的的逆冲剪切作用;第三期为碰撞期后中构造层次的左行韧性走滑剪切变形;第四期为地壳浅-表部构造层次下脆性变形。
肖斌[6](2019)在《四川盆地北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盆地北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广泛发育。本文选取四川盆地北缘不同地区代表性剖面和钻井,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TOC含量分析、岩石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测年以及Sr同位素分析,探讨研究区及周缘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的沉积构造格局和沉积时期的水体环境,进而探讨研究区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取得以下结论和认识:(1)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四川盆地中部、南部、东部以及北部的米仓山地区受到来自周缘的挤压作用,导致这些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在挤压构造背景下四川盆地及周缘出现了几个主要的构造,即川北米仓山地区的“西乡上升”、川中地区的“川中隆起”、鄂西-渝东地区的“宜昌上升”、川南-黔北地区的“黔中隆起”。而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地区表现为被动大陆边缘拉张断陷的构造背景。(2)受周缘挤压—川东北拉张构造背景控制,在五峰组沉积时期,川南存在“长宁沉积中心”,鄂西-渝东存在“石柱沉积中心”,此外还有毗邻“大巴山—南秦岭断陷”的四川盆地北部斜坡沉积区。其中,在长宁地区五峰组主要为硅质页岩、碳质泥岩相组合;涪陵焦石坝地区主要为碳质页岩相;石柱地区主要为硅质页岩相;在四川盆地北部斜坡区主要为硅质页岩、碳质页岩、硅质岩相组合;整体表现出硅质含量自南向北增加的趋势。龙马溪组沉积时期,相较于五峰组,在川南地区和鄂西-渝东地区仍然存在“长宁沉积中心”和“石柱沉积中心”,此外还发现在四川盆地北部斜坡沉积区出现了“巫溪沉积中心”。龙马溪组下部“黑色页岩段”在长宁地区主要为泥岩相、碳质页岩相组合;在石柱地区主要为碳质页岩、粘土质页岩相组合;在四川盆地北部斜坡区主要为硅质页岩、碳质页岩、粉砂质页岩相组合;整体表现出自南向北粉砂质增多的趋势。(3)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TOC含量的分布明显受控于沉积-构造格局。在四川盆地北缘,受“西乡上升”影响的米仓山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高TOC段(TOC>2.0%)厚度明显小于四川盆地北部斜坡区,而在“长宁沉积中心”、“石柱沉积中心”和“巫溪沉积中心”的黑色页岩高TOC段厚度明显大于沉积中心以外的地区。高TOC段最发育的地区集中在巫溪2井地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巫溪2井不仅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斜坡区,而且在龙马溪组沉积时期该地区还位于“巫溪沉积中心”。(4)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有机质的存在形式没有明显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菌藻体,属于腐泥组分中的结构菌藻体,由具有一定结构单细胞或多细胞浮游低等生物的遗体组成;(2)分散块状有机质,属于腐泥组分中的沥青质体,呈块状,裂隙发育;(3)填隙状有机质,草莓状黄铁矿溶蚀脱落后的铸模孔孔隙格架,属于腐泥组分中的沥青质体,作为草莓状黄铁矿的胶结物;(4)分散片状有机质,属于腐泥组分中的无结构菌藻体;(5)薄膜状有机质,草莓状黄铁矿的外壳。除以上形式外,还有分散在基质中的纳米级有机质,以及与矿物质交替沉积形成的微层或条带状有机质。(5)明确了研究区各典型剖面沉积过程中不同时期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并且发现川东北地区拉张构造背景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拉张构造背景下的冷泉渗流事件,一方面渗流的CH4能够消耗水柱中的氧气增强水柱的贫氧—缺氧状态,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一方面渗流的Ba能够促进海洋生物初级生产力,有利于有机质的生产;(2)拉张断陷控制大巴山地区火山碎屑物质的分布,保障了五峰组沉积时期四川盆地北部斜坡区仅有少量火山碎屑物质,有利于有机质的生产;(3)拉张断陷维持四川盆地北部斜坡区在龙马溪组中-晚期为深水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并且在龙马溪组中-晚期海退过程中大量的陆源碎屑物质通过深水浊流或重力流被带到南秦岭断陷区,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6)四川盆地周缘的古陆或古隆起边缘、盆地北部斜坡区广泛发育季节性上升洋流,而距离古隆起和斜坡区较远的地区表现出局限滞留的水体环境。(7)四川盆地北部斜坡区受到拉张断陷构造影响促使城口月亮坪剖面龙马溪组“上升洋流区冷泉渗流作用下的高初级生产力—缺氧底水协同促进有机质富集的模式”对黑色页岩有机质的富集最有利;其次是发育在月亮坪剖面五峰组的“上升洋流区冷泉渗流作用下的高初级生产力与‘硫化楔’协同维持有机质富集的模式”;再次是发育在桥亭剖面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段”中—上部的“高初级生产力与快速沉降保护有机质富集的模式”;此外还有发育在XX1井五峰组的“盆地内部局限海域中等初级生产力与粘土矿物快速沉降保护有机质富集的模式”。
康建威[7](2019)在《拉张、挤压构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以大巴山前缘水井沱组和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富有机质泥岩为载体的页岩气是一种新型非常规油气资源,其成藏模式突破了原有油气地质观念。页岩气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全球能源格局的改变,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四川盆地是我国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特别是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气突破200亿立方米,显示了四川盆地早古生代海相泥页岩强大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富有机质泥页岩也是地质历史事件的记录者,特别是板块结合部、造山带区域的泥页岩,其形成、发育及分布是板块运动、古地理演化及造山过程的综合响应。所以,不同构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及成因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大巴山位于四川盆地北缘,是扬子板块和秦岭板块的结合部,大巴山前缘是南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区域。其早古生代水井沱组(鲁家坪组)和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具备了页岩气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本文以大巴山前缘下古生界拉张和挤压背景下,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页岩气地质路线调查、剖面测量、地震数据采集和解译,结合相关测试分析,以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为基础,详细研究其沉积特征、总结拉张和挤压背景下,陆棚的不同形成机制。结合大巴山前缘构造变形特征,分析富有机质泥页岩油气地质意义,最终讨论大巴山前缘早古生代拉张和挤压构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成因特征,同时进行页岩气有利勘探区预测。大巴山前缘地区下古生界发育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鲁家坪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两套富有机质海相泥页岩层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在其底部,厚度变化较大,均由大巴山前缘向盆地逐渐变薄。大巴山前缘地区以城口断裂、坪坝断裂、鸡鸣寺断裂和铁溪-巫溪隐伏断裂为界,划分为叠瓦冲断带、断层褶皱带和滑脱褶皱带三个构造变形单元。富有机质泥页岩在各构造变形单位内分布差异明显,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干酪根类型以Ⅰ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达到高-过成熟阶段,具备较好的生烃条件。大巴山前缘下古生界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均为陆棚相沉积。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鲁家坪组)是在拉张构造背景下发育的陆棚沉积,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中挤压构造背景下。两期陆棚具明显的“高硅质”特征,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鲁家坪组)硅质含量高于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常以薄层状硅质形式出现在其底部。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含砂质泥质、含碳质泥质、含硅质砂质及硅质碳质等沉积微相。两套陆棚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发育,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页岩矿物组份中脆性矿物含量较高,页岩的可压裂性高根据大巴山前缘构造复杂造山带特征,应用沉积盆地分析、板块运动及构造动力学分析等方法,结合Rodinia大陆裂解-兴凯地裂运动和华夏古陆扩张-广西运动过程,分析下古生界两套富有机质泥页岩陆棚形成机制及物质组成差异;根据大巴山构造变形特征,结合最新勘探成果,讨论不同构造变形单元内的页岩气富集规律,总结富有机质泥页岩分布规律,讨论大巴山前缘下古生界海相拉张和挤压构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成因特征:(1)南秦岭盆地在两套泥页岩形成时期的不同盆地性质,(裂谷盆地-水井沱、前陆盆地-龙马溪),是两套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差异的基础,是拉张构造背景下陆棚和挤压构造背景下陆棚差异形成的基础。(2)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鲁家坪组)陆棚由板块边缘沿拉张槽及断裂向克拉通盆地内部展布,具“台棚相间”古地理格局,是Rodinia大陆裂解-兴凯地裂运动的古地理响应;而上志留统龙马溪组陆棚沉积受川中古陆及黔中古陆控制,具明显“隆凹相间”古地理格局,是华夏古陆扩张-广西运动的古地理响应。(3)陆棚物质组成差异是盆地性质、构造动力学差异的物质表现。两套富有机质泥岩中硅质含量均较高。水井沱组(鲁家坪组)陆棚受裂谷盆地海底火山活动影响;五峰-龙马溪组陆棚受造山岛弧影响。(4)大巴山前缘构造变形特征是富有机质中页岩气富集的关键。叠瓦冲断带、断层褶皱带由于断裂破坏作用,构造保存条件差,在断片间及断背斜下盘区域有少量页岩气富集。滑脱褶皱带发育隐伏及层内滑脱断裂,增加了富有机质泥页岩间的连通性,又未连通地表破坏气藏,具明显的“压而不破”特征,在断背斜上盘具备较好的构造保存条件,结合大巴山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及构造变形带内的页岩气富集规律,圈定樟河坪-晒天坝有利区和田坝-文峰-竹园有利区。田坝-文峰-竹园有利区内巫溪2井五峰-龙马溪段取得了较好的试气成果,证实了滑脱褶皱带断背斜上盘区域的页岩气资源潜力,是进一步勘探的重点区域。
任龙[8](2019)在《秦岭造山带西段唐藏地区加里东-印支期岩浆作用及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大洋俯冲和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的认识是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关键。复合碰撞造山带通常具有复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往往经历了多期次的洋壳俯冲,陆弧碰撞,陆陆碰撞,板内演化等过程,同时伴随着地幔深处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大转变和巨量岩浆作用,对大陆地壳演化过程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秦岭造山带是东亚着名的复合碰撞造山带,经历了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的多期次碰撞拼合过程。早古生代和三叠纪的两次碰撞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镁铁质-长英质岩浆岩,并伴随有显着的地壳生长与再改造。因此,对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和印支期的岩浆作用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大洋俯冲与大陆碰撞过程中深部地球动力学机制及其导致的地壳演化。然而,秦岭造山带内加里东期-印支期火成岩成因,构造演化以及地壳演化的研究依然较为薄弱,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加里东-印支期岩浆岩(尤其是印支期埃达克质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2.秦岭造山带在加里东期-印支期的大陆碰撞时间及构造演化机制;3.秦岭造山带在加里东-印支期的地壳演化机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位于秦岭造山带西部的唐藏地区的镁铁质-长英火成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及微量元素分析,原位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Hf同位素分析,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西秦岭造山带在加里东期发育强烈的岩浆作用和火山活动,在研究区出露高Ba-Sr侵入岩和草滩沟群火山岩。高Ba-Sr侵入岩可分为以杨家庄石英闪长岩和红花铺闪长岩为代表的富钾高Ba-Sr侵入岩和以唐藏石英闪长岩为代表的富钠高Ba-Sr侵入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显示富钾的闪长质岩体形成于439–438 Ma,而富钠的岩体形成于429–425 Ma。这些岩石具有偏铝质-弱过铝质的属性、高的Ba和Sr含量、相对均一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320.7059,εNd(t)=-0.65-2.78),这些特征暗示了这些高Ba-Sr侵入岩起源于富集地幔。富钾高Ba-Sr侵入岩具有轻微的Nd–Hf同位素解耦(ΔεHf(t)=2.93–5.01)、低的Nb/U比值和镁指数,说明它们起源于大陆碎屑沉积岩流体交代的地幔,并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富钠高Ba-Sr侵入岩具有截然不同的ΔεHf(t)值(5.72–9.35)、高的Na2O和Nb含量、高度变化的Rb/Y、Nb/Y、Th/Zr、Nb/Zr比值,这说明其起源于被大陆碎屑沉积岩流体和玄武质板片熔体共同交代的地幔,并经历了地壳混染和分离结晶。草滩沟群钠质流纹岩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为435Ma,具有高的Na2O含量、低的镁指数和K2O含量、明显的Eu负异常。它们具有较为富集的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6120.70647;εNd(t)=1.031.62)和较大的二阶段Nd模式年龄,这说明钠质流纹岩很可能是通过弧后盆地玄武质岩浆的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而形成。(2)西秦岭造山带在印支期发育强烈的镁铁质-长英质岩浆作用,在研究区出露辉石岩-正长岩杂岩体、埃达克质侵入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和英安斑岩)、黑云母花岗斑岩。辉石岩-正长岩杂岩体形成于233-231 Ma,主要由黑云母辉石岩、辉长岩、石英二长岩和正长岩组成。这些岩石具有平行的和分馏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弱Eu异常、平行的微量元素蛛网图、极高的Ba和Sr含量、富集的Sr和Nd同位素比值((87Sr/86Sr)i=0.705350.70652,εNd(t)=-1.40-3.42)。Nd同位素值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而显示降低的趋势,这进一步说明该杂岩体由富集岩石圈地幔起源的镁铁质岩浆经过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形成。埃达克质的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和英安斑岩形成于237–216 Ma,并具有如下特征:偏铝质-弱过铝质、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高的Sr/Y(31.8–77.5)和(La/Yb)N(13.6–72.6)值、低的Y(5.3–16.3 ppm)和Yb(0.35–1.53 ppm)含量、弱Eu异常。他们的(87Sr/86Sr)i值(0.707150.70884)、εNd(t)值(-5.93-3.07)、εHf(t)值(-2.340.85)说明其起源于新元古代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混入了富集地幔的熔体。由于缺乏高压岩浆过程的证据,我们推导的部分熔融模型证实它们的埃达克质特征(高Sr/Y)很可能继承自源区岩石(南秦岭地体的下地壳)。因此,我们认为把埃达克质的特征同特殊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如加厚和拆沉的地壳)联系起来需要更仔细的斟酌。黑云母花岗斑岩形成于215Ma,具有低的P2O5含量和镁指数、富集的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的高场强元素、中等分馏的稀土元素配分图、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他们的Sr-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5650.70648;εNd(t)=-4.43-5.33)暗示了黑云母花岗斑岩起源于南秦岭地体新元古代的镁铁质下地壳。低的镁指数和明显的负Eu异常暗示黑云母花岗斑岩可能来自于纯地壳熔体的分离结晶作用。(3)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构造演化:商丹洋在寒武纪-早志留系持续向北俯俯冲;商丹洋的闭合和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的初始碰撞发生于约433Ma;西秦岭造山带内奥陶系-早志留系的镁铁质-长英质岩体(如富钾高Ba-Sr花岗岩)形成于一个板片俯冲的环境,通过板片后撤(下沉)引发的地幔楔内软流圈对流循环形成;中晚志留系的富钠高Ba-Sr侵入岩以及I、S、A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大陆碰撞之后的板片断离背景。(4)秦岭造山带海西-印支期构造演化:勉略洋的打开和南秦岭地体从华南板块的分离发生在晚古生代(约420-400Ma);勉略洋向北开始俯冲发生于海西期中期(约320Ma);勉略洋的闭合和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在印支期的碰撞发生于约230-200Ma,表现为向北西方向延伸的剪刀式斜碰撞;在秦岭造山带印支期剪刀式大陆碰撞过程中,东南向的板片撕裂引发了软流圈的上涌和随后的镁铁质-长英质岩浆作用。(5)在奥陶-早志留世,大量幔源镁铁质岩浆及其分异形成的高Ba-Sr岩体侵入西秦岭造山带,表现为净地壳的生长;该带在中晚志留系演化到了同碰撞-后碰撞背景,侵位了壳源I、S、A型花岗质岩石,表现为先存地壳的再改造;在三叠纪由老到新依次侵位幔源镁铁质岩石、壳幔混合的侵入岩以及纯地壳起源的岩石,表现为地壳净生长向地壳再改造的逐渐转变。
许光[9](2019)在《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四川盆地从新元古代至新生代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对盆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为多种能源的共生富集提供有利条件。三叠纪是四川盆地构造体制发生转换的重要时期,构造环境从被动大陆边缘转换为前陆盆地,海相沉积环境转变为陆相沉积。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引起的沉积相变、构造改造和物源变化为油气、页岩气、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创造了良好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孕育了元坝气田、普光气田、农乐钾盐矿、广旺煤田、华蓥山煤田等大型矿(气)田。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富集油气、钾盐、锂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富集煤、油气、页岩气。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时期,四川盆地东北缘处于从向北倾斜的陆架-斜坡转向北侧隆起的海相前陆的障壁岛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相为潮坪-泻湖-盐湖相等,盐类、锂矿主要富集在潮上带盐溶角砾岩以及白云岩中,油气主要富集在礁滩和粒屑滩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等有利储层中。须家河组时期,研究区处于前陆盆地陆相沉积环境,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三角洲-湖泊相,煤炭主要富集在三角洲沼泽相煤层中,油气储集在河流-三角洲相的砂岩中。三叠系天然气主要赋存于三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中:下生上储型含油气系统的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嘉陵江组缝隙型碳酸盐储层中,自生自储型的须家河组碎屑岩中和上生下储型的雷口坡组风化壳地层中。煤炭主要赋存于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陆相地层中。岩盐主要由固相岩盐和卤水型盐矿两种类型赋存于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中。古构造分析表明,古凹陷为成盐的有利区域,而古凸起周缘发育的礁滩相成为油气有利区。后期构造运动使得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发育滑脱层,为多种能源的共生提供条件。矿物学、岩石学和年代学等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绿豆岩是钾盐中钾元素的重要来源,其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地区252Ma岩浆岩。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油气主要来自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烃源岩。须家河组重矿物和电子探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根据盆地周缘造山带流体的体系组成及内部的有机流体特征角度系统,研究区油气和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受控于同一造山带流体。四川盆地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构造流体分为两期,早期为主要的成矿(藏)流体,均一温度较高,晚期流体与成矿(藏)无关,均一温度较低。盐水-油气流体运移时限为晚三叠世,与印支期-燕山早期的逆冲推覆造山作用相一致,造山带流体作为载体及源区参与盆地内多种能源的物质来源、运移和储集过程。
胡小兰[10](2019)在《扬子克拉通西北缘三花石群火山岩成因类型及构造意义》文中认为扬子克拉通西北缘出露有元古代基底火山-沉积变质岩系,对变质基底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扬子克拉通早期陆壳生长和构造演化历史,但目前对这类基底火山-沉积变质岩系的认识仍是扬子克拉通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之一。本文对出露于扬子克拉通西北缘汉南隆起区的三花石群火山岩地层进行了野外地质,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原位Hf、O同位素组成等系统研究,深入探讨了火山岩成岩时代、成因类型,以及大地构造环境,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1)三花石群火山岩的岩石组合主要为安山岩和英安岩,火山岩具有低TiO2,高K2O/Na2O、Al2O3的特征,主体属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Ba、K、Rb强烈富集,重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Nb、Ti、Ta相对亏损,具有弱Eu负异常的特征。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均显示具典型岛弧火山岩成分特征,指示其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环境。(2)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两个英安岩样品成岩年龄分别为1780.5±3.3 Ma、1781.2±3.4 Ma,代表了三花石群火山岩的成岩年龄,揭示该套火山-沉积地层形成时限为中元古代早期。部分锆石颗粒的变质边年龄为840 Ma,指示该火山-沉积岩系经历了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汇聚时期构造事件的改造。(3)英安岩样品锆石原位Hf同位素组成显示,εHf(t)值均为负值,二阶段模式年龄远高于锆石结晶年龄,暗示其源区有古老地壳物质加入。锆石原位O同位组成显示,δ18O平均值为6.12,高于典型地幔锆石氧同位素值,暗示源区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具有俯冲大洋板片与大陆边缘地壳混合源区的属性。(4)综合研究揭示,三花石群火山岩系中的安山岩和英安岩为非同源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安山质熔浆形成于大洋板块俯冲过程中板片脱水导致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其侵位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英安质熔浆则是幔源熔浆上侵的热作用影响地幔楔上部古老陆壳部分熔融的产物。(5)前人研究认为,扬子克拉通经历了2.0-1.8 Ga强烈的弧-陆碰撞造山活动,1.85 Ga由碰撞背景向伸展体制转变。本次研究表明,至1.78 Ga扬子克拉通西北缘局部地区仍存在弧-陆碰撞构造热作用体制,三花石群火山岩是Columbia超大陆生长阶段的产物。
二、陕西西乡志留系底部的同位素年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西乡志留系底部的同位素年龄(论文提纲范文)
(1)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Rodinia超大陆重建 |
1.2.2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
1.2.3 碧口地块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分析测试方法 |
1.4.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1.4.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1.4.3 全岩Sr和Nd同位素分析 |
1.4.4 MC-ICP-MS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构造格架 |
2.1 扬子板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 |
2.2 扬子板块太古代-古元古代岩石单元 |
2.2.1 扬子板块北缘 |
2.2.2 南秦岭构造带 |
2.2.3 扬子板块西北缘 |
2.2.4 扬子板块西缘 |
2.3 扬子板块中元古代岩石单元 |
2.3.1 扬子板块北缘 |
2.3.2 扬子板块西北缘 |
2.3.3 扬子板块西缘 |
2.4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早期岩石单元 |
2.4.1 扬子板块北缘 |
2.4.2 南秦岭构造带 |
2.4.3 扬子板块西北缘 |
2.4.4 扬子板块西缘 |
2.4.5 江南造山带 |
2.5 扬子板块新元古代中-晚期岩石单元 |
第三章 碧口地块地质概况 |
3.1 碧口地块构造格架 |
3.2 碧口地块物质组成 |
3.2.1 鱼洞子杂岩地质特征 |
3.2.2 碧口群地质特征 |
3.2.3 横丹群地质特征 |
3.2.4 深成岩体地质特征 |
3.2.5 沉积盖层地质特征 |
第四章 太古代-古元古代鱼洞子杂岩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4.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4.2 鱼洞子杂岩同位素年代学 |
4.2.1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 |
4.2.2 角闪斜长片麻岩 |
4.2.3 花岗片麻岩 |
4.2.4 斜长角闪岩 |
4.3 鱼洞子杂岩地球化学 |
4.3.1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 |
4.3.2 角闪斜长片麻岩 |
4.3.3 花岗片麻岩 |
4.4 鱼洞子杂岩成因探讨 |
4.4.1 鱼洞子杂岩演化时限 |
4.4.2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岩石成因 |
4.4.3 角闪斜长片麻岩岩石成因 |
4.4.4 花岗片麻岩岩石成因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新元古代早期碧口群变质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成因背景 |
5.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5.2 碧口群变质火山岩地球化学 |
5.2.1 变质中-基性火山岩 |
5.2.2 变质酸性火山岩 |
5.3 碧口群变质火山岩成因探讨 |
5.3.1 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岩石成因 |
5.3.2 变质酸性火山岩岩石成因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新元古代早-中期横丹群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6.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6.2 横丹群碎屑岩同位素年代学 |
6.3 横丹群碎屑岩地球化学 |
6.4 横丹群碎屑岩盆地属性探讨 |
6.4.1 沉积时限 |
6.4.2 物质源区化学属性 |
6.4.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
6.4.4 沉积盆地构造背景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新元古代早期镁铁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7.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7.2 镁铁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
7.2.1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 |
7.2.2 林后坝辉长岩 |
7.2.3 坪头山辉长岩 |
7.3 镁铁质岩体地球化学 |
7.3.1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 |
7.3.2 林后坝、坪头山辉长岩 |
7.4 镁铁质岩体成因探讨 |
7.4.1 镁铁质岩体形成时限 |
7.4.2 花石沟辉长闪长岩岩石成因 |
7.4.3 林后坝、坪头山辉长岩岩石成因 |
7.5 小结 |
第八章 新元古代早期长英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8.1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8.2 长英质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
8.2.1 白雀寺石英二长岩 |
8.2.2 八海河石英二长岩 |
8.2.3 石林沟二长花岗岩 |
8.2.4 麻柳铺花岗闪长岩 |
8.3 长英质岩体地球化学 |
8.3.1 白雀寺、八海河石英二长岩 |
8.3.2 石林沟二长花岗岩 |
8.3.3 麻柳铺花岗闪长岩 |
8.4 长英质岩体成因探讨 |
8.4.1 长英质岩体形成时限 |
8.4.2 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成因联系 |
8.4.3 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岩石成因 |
8.4.4 花岗闪长岩岩石成因 |
8.5 小结 |
第九章 讨论 |
9.1 碧口地块前寒武纪关键地质事件构造-年代学格架 |
9.1.1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地壳形成及演化期 |
9.1.2 新元古代早期——地壳快速增生及构造活动期 |
9.2 碧口地块前寒武纪关键地质单元动力学意义 |
9.2.1 鱼洞子杂岩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9.2.2 镁铁质-长英质岩体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9.2.3 碧口群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9.2.4 横丹群对动力学背景的约束 |
9.3 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进展与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陕南勉略宁地区红岩沟南华系地质特征及形成时代与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南华系的研究现状 |
1.2.2 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的研究简史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实验测试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
1.5.1 实验测试方法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1.6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1.1 南秦岭构造带 |
2.1.2 勉略构造带 |
2.1.3 碧口微地块 |
2.2 区域地层和火山岩 |
2.2.1 碧口微地块北侧地层和火山岩 |
2.2.2 碧口微地块内部地层和火山岩 |
2.2.3 碧口微地块南侧地层和火山岩 |
2.3 区域侵入岩体地质特征 |
2.3.1 碧口微地块北侧侵入岩体 |
2.3.2 碧口微地块内部侵入岩体 |
2.3.3 碧口微地块南侧侵入岩体 |
2.4 区域构造作用及变形特征 |
第三章 南华-震旦纪地层划分、沉积环境分析及区域对比 |
3.1 地层划分沿革 |
3.2 地层剖面与地层划分 |
3.2.1 南华系 |
3.2.2 震旦系 |
3.3 南华系沉积特点与沉积环境分析 |
3.4 南华-震旦纪地层区域对比 |
3.4.1 区域上南华-震旦纪地层单位岩性特征 |
3.4.2 勉略宁地区南华-震旦系区域对比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南华系碎屑组成与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南华系砾石成分与结构特征 |
4.1.1 砾石成分与结构统计方法 |
4.1.2 统计结果与分析 |
4.2 南华系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特征 |
4.2.1 砂岩岩相学特征 |
4.2.2 砂岩碎屑骨架统计及分析 |
4.3 南华系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常量元素特征 |
4.3.2 微量元素特征 |
4.3.3 稀土元素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南华系碎屑锆石与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
5.1 南华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5.1.1 样品特征 |
5.1.2 锆石形态特征及元素特征 |
5.1.3 锆石年龄谱分布及分析 |
5.2 南华系火山岩夹层锆石U-Pb年代学 |
5.2.1 样品特征 |
5.2.2 锆石形态特征及元素特征 |
5.2.3 锆石年龄分布及分析 |
5.3 南华系形成时代探讨 |
5.4 小结 |
第六章 南华系物源及构造环境综合分析 |
6.1 物源区化学风化及沉积物再旋回程度判别 |
6.1.1 化学风化程度判别 |
6.1.2 沉积物再旋回程度判别 |
6.2 南华系物源分析 |
6.2.1 沉积物源属性分析 |
6.2.2 物源分析 |
6.2.3 物源区构造背景分析 |
6.3 南华系沉积构造环境探讨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进展及存在问题 |
7.1 主要进展与成果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3)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
2.1.1 前寒武纪 |
2.1.2 寒武纪-志留纪 |
2.1.3 泥盆纪-石炭纪 |
2.1.4 二叠纪 |
2.1.5 三叠纪 |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
3.3.2 断裂系统特征 |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汉中盆地及邻区磁性体分布特征及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质背景 |
2.2.1 构造演化 |
2.2.2 盆地构造特征 |
2.2.3 地层 |
2.2.4 岩浆岩 |
第三章 磁力资料处理解释方法技术 |
3.1 资料收集 |
3.2 资料预处理 |
3.2.1 数据网格化处理 |
3.2.2 航磁数据化极处理 |
3.3 常规处理 |
3.3.1 位场分离 |
3.3.2 边缘识别 |
3.4 位场参数反演 |
第四章 物性特征 |
4.1 地层物性特征 |
4.2 岩石物性特征 |
第五章 汉中盆地及邻区磁性体平面分布特征 |
5.1 重磁场特征 |
5.1.1 航磁异常特征 |
5.1.2 重力异常特征 |
5.2 磁性体分布特征 |
5.2.1 区域异常特征 |
5.2.2 剩余异常特征 |
5.2.3 汉中盆地及邻区磁性体分布特征 |
第六章 汉中盆地及邻区磁性体综合解释研究 |
6.1 磁性体半定量解释 |
6.2 剖面选择 |
6.3 剖面综合解释 |
6.3.1 dz-19-01 剖面 |
6.3.2 dz-19-02 剖面 |
6.3.3 dz-19-03 剖面 |
6.4 磁性体发育与演化 |
第七章 结论及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金家河地区不同类型岩块岩石成因与构造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实验分析方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 |
2.2 区域地层 |
2.2.1 勉略带北侧南秦岭地区地层 |
2.2.2 勉略带内地层 |
2.2.3 勉略带南侧扬子板块西北缘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勉略带北侧岩浆岩 |
2.3.2 勉略带内岩浆岩 |
2.3.3 勉略带南侧岩浆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区域断裂 |
2.4.2 区域褶皱 |
2.4.3 动力变质岩 |
第三章 勉略构造带金家河地区不同类型岩块成因及构造属性 |
3.1 蛇纹岩 |
3.1.1 岩相学特征 |
3.1.2 主量元素特征 |
3.1.3 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
3.1.4 流体迁移元素的来源 |
3.1.5 原岩成因及演化 |
3.2 变辉长-闪长岩 |
3.2.1 岩相学特征 |
3.2.2 主量元素特征 |
3.2.3 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
3.2.4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
3.2.5 年代学研究 |
3.3 变安山岩 |
3.3.1 岩相学特征 |
3.3.2 主量元素特征 |
3.3.3 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
3.3.4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
3.3.5 年代学研究 |
3.4 斜长花岗岩 |
3.4.1 岩相学特征 |
3.4.2 主量元素特征 |
3.4.3 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
3.4.4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
3.4.5 年代学研究 |
3.5 花岗岩体 |
3.5.1 岩相学特征 |
3.5.2 主量元素特征 |
3.5.3 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
3.5.4 岩体成因及构造环境 |
3.6 硅质岩类 |
3.6.1 岩相学特征 |
3.6.2 主量元素特征 |
3.6.3 稀土元素特征 |
3.6.4 硅质岩成因 |
3.6.5 沉积环境 |
3.6.6 沉积时代 |
3.7 金家河千枚岩 |
3.7.1 岩相学特征 |
3.7.2 碎屑锆石年龄及物源 |
3.7.3 沉积时代 |
3.8 小结 |
第四章 勉略构造带金家河地区岩石构造变形特征 |
4.1 勉略构造带勉略区段现今的结构构造和基本格局 |
4.2 勉略构造带金家河地区宏观及微观构造变形特征 |
4.2.1 勉略构造带金家河地区宏观构造变形特征 |
4.2.2 勉略构造带金家河地区微观构造变形特征 |
4.3 勉略构造带金家河地区综合构造变形序列 |
第五章 勉略构造带构造演化过程 |
800 Ma)活动大陆边缘演化与俯冲-碰撞阶段'>5.1 新元古代早中期(>800 Ma)活动大陆边缘演化与俯冲-碰撞阶段 |
5.3 古生代伸展裂陷-差异升降演化阶段(540 Ma~250 Ma) |
5.4 早中生代碰撞造山演化阶段(250 Ma~205 Ma) |
第六章 主要进展与结论 |
6.1 主要成果与进展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6)四川盆地北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课题来源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黑色页岩沉积构造背景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页岩气勘探现状 |
1.2.3 典型有机质富集模式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五峰组—龙马溪组古地理概况 |
2.2 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发育概况 |
2.3 五峰组—龙马溪组生物地层概况 |
2.4 研究剖面地质概况 |
2.4.1 南江桥亭剖面 |
2.4.2 紫阳芭蕉口剖面 |
2.4.3 城口月亮坪剖面 |
2.4.4 通江XX1井 |
第3章 测试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
3.1 测试分析方法 |
3.1.1 主量元素测试分析方法 |
3.1.2 微量元素测试分析方法 |
3.1.3 总有机碳测试分析方法 |
3.1.4 锆石分选、制钯及U-Pb定年方法 |
3.1.5 锶同位素测试 |
3.2 地球化学指标的原理及数据处理 |
3.2.1 元素含量的富集与亏损 |
3.2.2 气候指标CIA |
3.2.3 陆源碎屑通量指标 |
3.2.4 氧化还原条件指标 |
3.2.5 初级生产力指标 |
第4章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构造格局 |
4.1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地层发育构造背景 |
4.1.1 川东北秦岭和大巴山地区 |
4.1.2 米仓山地区 |
4.1.3 川中地区 |
4.1.4 小结 |
4.2 研究区及周缘地层对比及岩相组合特征 |
4.2.1 五峰组—龙马溪组主要岩相特征 |
4.2.2 五峰组地层对比及岩相组合特征 |
4.2.3 龙马溪组地层对比及岩相组合特征 |
4.2.4 小结 |
第5章 页岩TOC含量分布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研究区及周缘页岩TOC含量及有机质微观镜下特征 |
5.1.1 TOC含量分布特征 |
5.1.2 有机质微观镜下特征 |
5.2 研究区页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主量元素特征 |
5.2.2 微量元素特征 |
第6章 黑色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
6.1 南江桥亭剖面 |
6.1.1 气候 |
6.1.2 陆源碎屑通量 |
6.1.3 氧化还原条件 |
6.1.4 初级生产力 |
6.1.5 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
6.2 紫阳芭蕉口剖面 |
6.2.1 气候 |
6.2.2 陆源碎屑通量 |
6.2.3 氧化还原条件 |
6.2.4 初级生产力 |
6.2.5 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
6.3 城口月亮坪剖面 |
6.3.1 气候 |
6.3.2 陆源碎屑通量 |
6.3.3 氧化还原条件 |
6.3.4 初级生产力 |
6.3.5 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
6.4 通江XX1井 |
6.4.1 气候 |
6.4.2 陆源碎屑通量 |
6.4.3 氧化还原条件 |
6.4.4 初级生产力 |
6.4.5 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
6.5 川东北地区拉张构造背景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 |
6.5.1 拉张构造背景下冷泉渗流事件 |
6.5.2 拉张断陷控制大巴山地区火山碎屑物质的分布 |
6.5.3 拉张断陷维持四川盆地北部斜坡区深水环境 |
第7章 研究区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模式探讨 |
7.1 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水体滞留程度的判识 |
7.1.1 Al-Co[EF]×Mn[EF]水体滞留程度判识方法 |
7.1.2 五峰组沉积期水体滞留程度判识 |
7.1.3 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段”沉积期水体滞留程度判识 |
7.2 研究区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模式 |
7.2.1 米仓山地区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模式 |
7.2.2 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地区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模式 |
7.2.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 |
(7)拉张、挤压构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以大巴山前缘水井沱组和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北美页岩气勘探启示 |
1.2.2 我国海相页岩气勘探成果 |
1.2.3 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模式 |
1.2.4 大巴山前缘基础研究 |
1.2.5 研究区页岩气勘探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1.7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地层划分方案 |
2.2.2 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 |
2.2.3 扬子地层区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1 构造单元划分 |
2.3.2 主要断裂特征 |
2.3.3 构造单元特征 |
2.4 富有机质泥页岩构造背景 |
2.4.1 早古生代区域盆地类型特征 |
2.4.2 区域古地理格局响应特征 |
第3章 拉张和挤压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 |
3.1 发育层位 |
3.2 富有机质泥页岩充填序列 |
3.2.1 拉张背景下水井沱组(鲁家坪组)典型剖面 |
3.2.2 挤压背景下五峰-龙马溪组典型剖面 |
3.3 平面分布规律 |
3.3.1 拉张背景下水井沱组(鲁家坪组) |
3.3.2 挤压背景下五峰-龙马溪组 |
3.4 构造形迹对页岩分布影响 |
3.4.1 研究构造形迹特征 |
3.4.2 构造带内页岩分布特征 |
3.5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5.1 有机质类型 |
3.5.2 有机质丰度 |
3.5.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4章 拉张和挤压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沉积相特征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颜色 |
4.1.2 岩性及沉积构造 |
4.1.3 古生物 |
4.1.4 氧化-还原环境 |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2.1 滨浅海 |
4.2.2 陆棚 |
4.3 沉积演化 |
4.3.1 拉张背景下沉积演化 |
4.3.2 挤压背景下沉积演化 |
第5章 拉张和挤压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成因机理和模式 |
5.1 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条件 |
5.2 目前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模式 |
5.3 研究区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条件 |
5.3.1 拉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条件 |
5.3.2 挤压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条件 |
5.4 沉积模式 |
第6章 富有机质泥页岩油气地质意义 |
6.1 储层及含气性特征 |
6.1.1 矿物组成 |
6.1.2 物性特征 |
6.1.3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6.1.4 含气性分析 |
6.2 富有机质泥页岩构造变形及页岩气富集规律 |
6.2.1 富有机质泥页岩赋存区构造变形过程 |
6.2.2 页岩气构造保存特征 |
6.2.3 页岩气富集规律 |
6.3 富有机质泥页岩赋存特征 |
6.4 页岩气勘探有利区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秦岭造山带西段唐藏地区加里东-印支期岩浆作用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2.1 花岗岩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2 秦岭造山带显生宙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华北板块南缘 |
2.1.2 北秦岭地体 |
2.1.3 商丹蛇绿岩带 |
2.1.4 南秦岭地体 |
2.1.5 勉略蛇绿岩带 |
2.1.6 华南板块北缘 |
2.2 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岩浆岩 |
第3章 样品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
3.1 薄片制备与镜下鉴定 |
3.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3.2.1 粉末样品制备 |
3.2.2 主量元素分析 |
3.2.3 微量元素分析 |
3.2.4 全岩Sr-Nd-Hf同位素分析 |
3.3 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分析和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 |
3.3.1 锆石靶的制备 |
3.3.2 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 |
3.3.3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唐藏地区加里东期侵入岩和火山岩 |
4.1 岩相学特征 |
4.2 锆石U-Pb年代学 |
4.3 全岩地球化学 |
4.4 Sr-Nd-Hf同位素组成 |
4.5 岩石成因 |
4.5.1 加里东期侵入岩 |
4.5.2 草滩沟群钠质流纹岩 |
第5章 唐藏地区印支期辉石岩-正长岩杂岩体 |
5.1 岩相学特征 |
5.2 锆石U-Pb年代学 |
5.3 全岩地球化学 |
5.4 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 |
5.5 岩石成因 |
第6章 唐藏地区印支期埃达克质花岗岩 |
6.1 岩相学特征 |
6.2 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组成 |
6.3 元素活动性评估 |
6.4 全岩地球化学 |
6.4.1 主量元素 |
6.4.2 微量元素 |
6.4.3 结晶温度 |
6.5 Sr-Nd同位素组成 |
6.6 岩石成因 |
6.6.1 传统的高Sr/Y岩石成因模型 |
6.6.2 高Sr/Y特征的起源 |
6.6.3 三叠纪埃达克质岩石的成因 |
6.7 高Sr/Y岩石的地质意义 |
第7章 唐藏地区印支期花岗岩 |
7.1 岩相学特征 |
7.2 锆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组成 |
7.3 全岩地球化学 |
7.4 Sr-Nd同位素组成 |
7.5 岩石成因 |
第8章 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印支期构造与地壳演化 |
8.1 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在加里东期-印支期汇聚过程 |
8.1.1 商丹洋的俯冲和闭合 |
8.1.2 勉略洋的打开与伸展 |
8.1.3 勉略洋的俯冲和闭合 |
8.2 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印支期地壳演化模型 |
8.2.1 奥陶系-志留系垂向增生和地壳再改造 |
8.2.2 三叠纪垂向增生和地壳再改造 |
第9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9.1 结论 |
9.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数据表格 |
表 4.1 加里东期闪长质岩石和钠质流纹岩的锆石U-Th-Pb同位素数据 |
表 4.2 加里东期闪长质岩石和钠质流纹岩的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表 4.3 加里东期闪长质岩石和钠质流纹岩的全岩Sr-Nd-Hf同位素组成 |
表 4.4 加里东期闪长质岩石的同岩浆锆石微量元素组成 (ppm) |
表 4.5 瑞利分馏模型中使用的分配系数 |
表 5.1 三叠纪辉石岩-正长岩杂岩体的锆石U-Th-Pb同位素数据 |
表 5.2 三叠纪辉石岩-正长岩杂岩体锆石微量元素组成 (ppm) |
表 5.3 三叠纪辉石岩-正长岩杂岩体主微量元素组成 |
表 5.4 三叠纪辉石岩-正长岩杂岩体的Sr-Nd同位素组成 |
表 6.1 三叠纪埃达克质岩石的锆石U-Th-Pb同位素数据 |
表 6.2 三叠纪埃达克质英安斑岩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表 6.3 三叠纪埃达克质岩石的主微量元素组成 |
表 6.4 三叠纪埃达克质岩石的同岩浆锆石微量元素组成 |
表 6.5 三叠纪埃达克质岩石的Sr-Nd同位素组成 |
表 6.6 成因模拟中假定的岩浆源区组成和元素分配系数 |
表 7.1 三叠纪黑云母花岗斑岩的锆石U-Th-Pb同位素数据 |
表 7.2 三叠纪黑云母花岗斑岩的同岩浆锆石微量元素组成 |
表 7.3 三叠纪黑云母花岗斑岩的主微量元素组成 |
表 7.4 三叠纪黑云母花岗斑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断裂特征 |
2.4 古地理环境 |
2.5 古气候环境 |
2.6 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特征 |
第3章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 测试分析与处理方法 |
第4章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沉积响应 |
4.1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
4.2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
4.3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 |
4.4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
4.5 沉积演化 |
第5章 构造体制转变中成矿物质来源变化 |
5.1 碎屑组分特征 |
5.2 砾岩沉积特征 |
5.3 古水流方向 |
5.4 重矿物变化特征 |
5.5 绿豆岩 |
第6章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多种能源和矿产成矿特征 |
6.1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天然气藏成藏特征 |
6.2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煤系成藏特征与聚煤规律 |
6.3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盐类矿产成矿规律 |
6.4 沉积环境对多种能源矿产的制约 |
6.5 油气、煤炭和卤水等成矿物质来源 |
6.6 小结 |
第7章 构造体制转换对多种能源矿产制约 |
7.1 构造环境转变控制矿产资源纵向分布 |
7.2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地质流体作用 |
7.3 构造流体对多种能源矿产成矿控制 |
7.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扬子克拉通西北缘三花石群火山岩成因类型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主要开展的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研究区地层 |
2.2.1 前寒武系变质基底岩系 |
2.2.2 震旦系和显生宇盖层 |
2.3 研究区构造 |
2.4 研究区岩浆岩 |
3 三花石群火山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2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方法与流程 |
3.2.1 主量元素含量测试方法与流程 |
3.2.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测试方法与流程 |
3.3 岩石主量元素特征 |
3.4 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
4 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O同位素特征 |
4.1 样品测试方法 |
4.2 锆石特征及U-Pb测年结果 |
4.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4 锆石O同位素特征 |
5 构造环境讨论 |
5.1 火山岩成岩时代 |
5.2 火山岩成因类型及构造环境 |
5.3 构造演化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陕西西乡志留系底部的同位素年龄(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子西北缘碧口地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D]. 惠博. 西北大学, 2021(12)
- [2]陕南勉略宁地区红岩沟南华系地质特征及形成时代与物源分析[D]. 毛帆. 长安大学, 2021
- [3]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汉中盆地及邻区磁性体分布特征及属性研究[D]. 王海萍.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5]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金家河地区不同类型岩块岩石成因与构造属性研究[D]. 弓晨. 长安大学, 2020(06)
- [6]四川盆地北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研究[D]. 肖斌.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7]拉张、挤压构造背景下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以大巴山前缘水井沱组和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D]. 康建威.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8]秦岭造山带西段唐藏地区加里东-印支期岩浆作用及地质意义[D]. 任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9]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D]. 许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扬子克拉通西北缘三花石群火山岩成因类型及构造意义[D]. 胡小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