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消食胶囊对CG、TC、TG、HDL-C含量的影响

熊胆消食胶囊对CG、TC、TG、HDL-C含量的影响

一、熊胆消石胶囊对CG、TC、TG、HDL-C含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纯,徐晓娟,王张,邓蒂斯,李宛静,雒芙蓉,梁小青,张淼[1](2018)在《致石饲料致动物胆固醇结石模型造模要素及中医药防治的数据挖掘》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定量研究致石饲料致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为提高造模效率及评价药物有效性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选取1993—2016年期间研究致石饲料致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的文献,录入动物种别、致石饲料配方、成石率、测试指标、受试药物等重要信息,定量统计和分析造模要素。结果:常用豚鼠、小鼠、兔等动物;致石饲料常用胆固醇、脂肪等,其中豚鼠最常用的致石饲料配方为90.00%全价饲料、1%胆固醇、2%猪油、5%蔗糖和2%酪蛋白,连续喂养49 d,成石率平均为87.40%;小鼠最常用的配方为83.50%全价饲料、1%胆固醇、15%脂肪、0.5%胆酸,连续喂养45 d,成石率平均为89.48%;兔最常用的配方为98.80%全价饲料、1.2%胆固醇,连续喂养50 d,成石率平均为72.40%;犬喂食含0.3%胆固醇的致石饲料,连续42 d,成石率为100%;树鼩喂食含胆固醇20%、蔗糖20%、大油(猪油)15%、蛋黄20%、玉米粉25%的致石饲料,连续喂养42 d,成石率为100%;金黄地鼠喂食含葡萄糖74.3%、酪蛋白20%、食盐5%、维生素0.5%和氯化胆碱0.2%的致石饲料,连续21 d,成石率为50%。常测试的指标为,胆汁中TC、TBIL、LDL、BA、PL、HDL等,血清中TC、TG、TBIL、LDL、BA、HDL、CKK等。造模的同时给药,常用药物包括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中药复方,涉及甘草、大黄、白芍、金钱草、柴胡、茵陈等77种药材。结论:致石饲料常用于制造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但配方及其成石率差异大、成本高、耗时长,中医药有利于肝胆系统功能恢复,防止成石性胆汁的产生,评价指标主要涵盖脂质、肝功能及胆道动力学等。

江曙光[2](2010)在《降脂消斑片对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及对高脂血症鹌鹑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降脂消斑片对痰瘀互结证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对鹌鹑高脂血症模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1.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降脂消斑片,对照组30例,给予辛伐他汀片,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和积分、血脂(TC、TG、LDL-C、HDL-C、Ox-LDL)、脂蛋白(ApoA1、Apo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舒张因子(NO)、血管内皮素(ET)的变化,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和实验前后进行安全性检验。2.建立鹌鹑高脂血症模型,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降脂消斑片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辛伐他汀与脂降宁组。每组19只。模型组和正常组给蒸馏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药液。降脂消斑片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1.56、0.78、0.39g/kg给予降脂消斑片干膏粉药液,辛伐他汀4mg/kg、脂降宁1.2g/kg为阳性对照组。采用灌胃途径给药。观察血脂(TC、TG、LDL-C、HDL-C)及脂蛋白(ApoA1、ApoB)、hs-CRP、TNF-α、IL-6的变化。结果:在临床观察中,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血脂(TC、TG、LDL-C、HDL-C、Ox-LDL)、脂蛋白(ApoA1、ApoB)、hs-CRP、IL-6、TNF-α、NO、ET结果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对TC、HDL-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中未发现不良反应以及安全性检查无统计学意义。降脂消斑片对鹌鹑高脂血症模型的血脂(TC、TG、LDL-C、HDL-C)及脂蛋白(ApoA1、ApoB)、hs-CRP、TNF-α、IL-6检查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高剂量组最为显着。结论:1.降脂消斑片对高脂血症患者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也能调节血脂、抑制炎症因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通过观察,未发现此药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安全性好。2.降脂消斑片降低鹌鹑高脂血症模型组的TC、TG、LDL-C、ApoB和升高ApoA1及ApoA1/ApoB,调节血脂代谢。3.降脂消斑片降低鹌鹑高脂血症模型组的血清hs-CRP、IL-6、TNF-α含量,抑制炎症反应。

田成海[3](2008)在《松杉灵芝多糖调节高脂血症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利用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和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等不同途径、不同剂量给药,并进行组间比较,通过生化法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清水平,考察松杉灵芝多糖的调节血脂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评价松杉灵芝多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松杉灵芝多糖及不同给药方式和给药剂量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清TC、TG、LDL-C、升高HDL-C等水平,其各灵芝多糖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管壁三层结构清晰完整,斑块厚度薄,隆起呈局限性,泡沫细胞数少,少见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排列尚整齐。统计结果显示:SSFA、SSO灌胃组和SSF腹腔注射组调节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均较显着,与辛伐他汀组比较无明显区别(P>0.05)。以大鼠TC为主要参考指标,SSFA25 mg/kg剂量组,SSG25、50 mg/kg剂量组和SSF5-mg/kg剂量组作用尤其明显。结论:松杉灵芝多糖能使高脂血症大、小鼠血清中LDL、TC、TG降低,HDL升高,是调节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药物。本次试验的HE染色的病理图片未显示松杉灵芝多糖对试验大鼠的心、肝、脾、肺、肾的毒副作用。

程井军[4](2007)在《电针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发病逐渐增多。其病理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中,游离脂肪酸过多、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相关性损害等是其重要的病理环节。已有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脂肪性肝炎与NF-κB、PPAR r的相关性研究文献较少,有必要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r(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 r)与NASH之间的关系。NASH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中医药在治疗NASH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导师孙国杰教授根据长期临床实践,认为NASH多因长期过食肥甘、体胖少动、七情内伤,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痰湿内聚,郁久化热,阴精暗耗,终至形成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治宜补益肝肾、健脾利湿、化痰逐瘀,穴选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我们应用电针刺激患者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现电针具有明显的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课题采用国内外公认的经典NASH动物模型,结合已有的关于NASH的研究成果,用病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探讨NASH状态下肝组织NF-κB和PPARrmRNA的表达情况,阐明电针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电针治疗NASH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48只SD大鼠称重标记后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2只;造模组36只。正常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实验依据范建高经典造模方法(标准饲料的基础上加2%胆固醇、13%猪油)复制NASH动物模型。12周后,从正常对照组随机抽取2只,造模组随机抽取6只,肝脏病理切片证实造模成功后,取剩余30只造模组大鼠称重,再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电针组10只,药物组10只。正常组不进行电针和药物治疗,同前普通饲料喂养4周;模型对照组,不进行电针和药物治疗,同前高脂饲料喂养4周。针刺组取穴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大鼠针灸穴位定位方法及拟人比照法定位,选取双侧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自第12周开始每天治疗1次,连续6天后休息1天,共治疗4周;药物组,自第12周开始每天以西药熊去氧胆酸(UDCA)250mg/kg.d的水溶液灌胃,继前高脂饲料喂养4周。各组大鼠在实验第16周隔夜空腹以2%戊巴比妥钠按2ml/kg量麻醉,经下腔静脉采血,迅速按常规分离血清;摘取肝脏。观察动物体重、食欲、行为、状态、毛发及死亡情况,计算肝指数(肝脏湿重/体重×100%);采用Olympus Au5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TG、TC、FFA、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TNF-α、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BGx FINS)/22.5);肝组织匀浆生化测定MDA、SOD;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检测NF-KB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PPARrmRNA;将肝组织用4℃生理盐水冲洗,在肝脏最大叶距边缘5mm处取小块肝组织,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普通病理变化。另取1mm3肝组织,2.5%戊二醛及1%锇酸双固定,梯度酒精脱水,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HITACHI H7500透射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成功复制大鼠NASH模型。与空白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炎症活动程度皆有明显改善(P<0.05);血清ALT、AST明显降低(P<0.05)。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肝组织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电针组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明显减轻,肝组织形态结构改善。2模型组血清TG、TC、FFA水平比正常组显着增高(P<0.05);模型组比电针组显着增高(P<0.05);电针组血清TG、TC水平较之药物组有下降趋势,但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药物组血清FFA水平较之电针组有下降趋势,但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模型组肝组织MDA含量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SOD活性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MDA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MDA含量有下降趋势,有统4计学差异(P<0.05);而SOD活性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模型组血清TNF-α水平比正常组显着增高(P<0.05);电针组血清TNF-α水平比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电针组血清TNF-α水平与药物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模型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比正常组显着增高(P<0.05);模型组比电针组增高(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模型组和药物组的NF-K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和电针组(P值均<0.05)。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大鼠肝组织PPAR r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弱(P值均<0.01),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 r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电针组(P<0.01)。结论氧化应激进而引起脂质过氧化和肝损伤,最终引起前炎症细胞因子产生,启动肝脏炎症反应;在NASH状态下NF-κB活性增强、PPAR rmRNA表达减弱,显示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电针具有多靶位治疗NASH的作用:①电针能明显降低NASH大鼠肝指数,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炎症活动程度及肝功能。②电针能降低血清脂质水平、减轻FFA的肝脏毒性、改善肝脏对脂质代谢的调节、减轻肝脏炎症反应。③电针能够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④电针能降低TNF-α的表达,减少细胞因子相关性损害。⑤电针能改善NASH大鼠IR状态。⑥电针能够抑制NF-KB的活性、促进PPARrmRNA表达。电针治疗NASH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腧穴-经络-脏腑相关性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体调节实现的。

李杨[5](2007)在《血稠清胶囊对痰瘀阻滞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血稠清胶囊对痰瘀阻滞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明确其降脂疗效,为进一步研发六类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属痰瘀阻滞证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与血稠清胶囊,对照组给与脂脉康胶囊,疗程8周。观察患者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血脂疗效总有效率达95.45%,对照组为82.6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可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稠清胶囊治疗痰瘀阻滞型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与对照组作用相当。临床试验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初步证实血稠清胶囊安全性较好。

刘爱东[6](2007)在《松杉灵芝多糖调节高脂血症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利用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和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等不同途径、不同剂量给药,并进行组间比较,通过生化法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清水平,考察松杉灵芝多糖的调节血脂作用,并初步探讨了作用机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评价松杉灵芝多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松杉灵芝多糖及不同给药方式和给药剂量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清TC、TG、LDL-C、升高HDL-C等水平,其各灵芝多糖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管壁三层结构清晰完整,斑块厚度薄,隆起呈局限性,泡沫细胞数少,少见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排列尚整齐。统计结果显示:SSFA、SSG灌胃组和SSF腹腔注射组调节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均较显着,与辛伐他汀组比较无明显区别(P>0.05)。以大鼠TC为主要参考指标,SSFA 25 mg/kg剂量组,SSG 25、50 mg/kg剂量组和SSF 5 mg/kg剂量组作用尤其明显。其机理方面:通过RT-PCR法及生化法检测,HMG-CoA、FAS的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ApoA蛋白量有明显升高(P<0.05)、ApoB蛋白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松杉灵芝多糖能使高脂血症大、小鼠血清中LDL、TC、TG降低,HDL升高,是调节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药物。其原理可能为降低HMG-CoA的mRNA的表达,从而减少TC的合成;升高ApoA的蛋白量,增加血清中HDL含量,促进其对TC的逆转运,从而降低了TC血清含量。通过降低FAS的mRNA的表达,减少TG的合成。但松杉灵芝多糖降低LDL-C血清含量的作用与ApoB蛋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次试验的HE染色的病理图片未显示松杉灵芝多糖对试验大鼠的心、肝、脾、肺、肾的毒副作用。

孟伟[7](2006)在《清脂六通丸治疗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多中心临床研究》文中指出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它可导致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强独立危险因素。降脂治疗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阻止脆弱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栓,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中脂质、糖等高热量成分的日益增多,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血脂异常控制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对高脂血症的防治研究已成为目前医学界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积极寻求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疗效较好的降脂药物多为进口西药,价格昂贵,毒副作用较大,且停药后血脂易回升。因此,继续研究高疗效、低副作用和价格低廉的降脂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高脂血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许多单味中药具有明确的降脂疗效。中药降脂虽然缓慢,但具有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的特点。高脂血症属中医学“痰浊”、“瘀血”范畴,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主要涉及气、血、痰、瘀四个方面。本课题研究认为肝气郁滞、痰瘀内阻是高脂血症的重要病机,疏肝理气、活血化痰是高脂血症的重要治法。清脂六通丸主要由醋香附、醋五灵脂、大黄、生姜组成,全方具有理气解郁、活血祛痰的功效,适用于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本研究旨在多中心观察该药治疗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本论文分文献综述与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首先回顾总结了近十年来中医药在高脂血症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然后回顾总结了近十年来现代医学在高脂血症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密切关系,认为调脂治疗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临床研究部分目的:观察清脂六通丸治疗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的研究方法。共收集符合西医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者4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60例,对照组120例,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5家临床试验中心共同完成,各完成试验组72例、对照组24例,共96例。选用目前临床公认有效的同类降脂中成药脂必妥胶囊做对照,试验组给予清脂六通丸+脂必妥胶囊模拟剂,对照组给予脂必妥胶囊+清脂六通丸模拟剂治疗,疗程28天。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相关症状、舌脉象的变化及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硬化指数(AI)的变化。并进行治

李显波[8](2006)在《血脂康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血脂康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作用。 方法:取Wistar大鼠72只,体重180-200g,适应性饲养1周,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血脂康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除空白对照组喂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均喂高脂饲料,喂养15天后眶静脉取血,测的受试动物血中TC、TG、LDL-C、apoB显着升高。同时HDL-C、apoA1显着降低,说明高脂血症模型复制成功。造模成功,把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按体重和血脂随机分成5组,给药组2ml/100g体积灌胃给予血脂康胶囊低剂量0.23g/kg、中剂量0.69g/kg、高剂量1.15g/kg、辛伐他汀0.0037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给予同体积水,连续给药30天;每周称量体重1次,以便调整给药剂量。末次给药后,禁食12h,眶静脉取血,进行生化测定TC、TG、LDL-C、HDL-C、apoA1、apoB并取肝脏进行病理观察。 结果:血脂康胶囊能显着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升高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以低剂量效果最明显。病理提示肝脂肪空泡缩小或消失。 结论:血脂康胶囊有很好的降脂作用,对脂肪肝,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有一定应用价值。

齐凤军[9](2006)在《电针对高脂血症大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及动脉硬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发病率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逐年呈上升趋势,并有年轻化倾向,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导致肥胖病、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的潜在危险因素。人血中70%的胆固醇由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携带,循环中约75%LDL由肝脏清除,其中90%是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途径清除的。提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促进肝脏清除LDL,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是高脂血症研究的重点和突破口。针刺对高脂血症具有多靶点、多通道的作用机制,对心脑血管和动脉粥样硬化起到保护和干预作用。本课题选取足三里穴、内关穴是在大量临床和实验基础上,以细胞生物因子为切入点,以LDL受体活性和基因表达为研究的目的点,观察肝组织脂肪样病理变化,生物因子、基因表达,研究针刺对防治心脑血管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正常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他组均按要求喂饲高脂饲料,造膜30天后,电针双“内关”、双“足三里”穴两周,每天15分钟,药物组灌胃给药两周,其他组只做捆绑处理。运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及动脉血管组织显微结构的病理变化,应用酶法检测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含量;遮蔽法检测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TXA2、PGI2、ET、INS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Leptin含量;采用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提取总RNA,RT-PCR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信使核糖核酸(LDLRmRNA)水平,探讨电针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结果 ①电针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TG、LDL含量明显下降,HDL含量显着上升(P<0.05,P<0.01);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浆TXA2、ET、INS、Leptin水平,升高PGI2水平(P<0.05,P<0.01);明显干预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肪样变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高LDL受体活性和LDLR基因在肝脏的表达。②模型组血浆TC、TG、LDL-C明显升高,大鼠体重增加,HDL-C水平升高明显,与正常组、药物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电针组治疗后TC、TG、LDL-C下降明显,随之大鼠体重下降,并逐渐趋于正常。电针治疗后HDL-C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意义(P<0.05)。③模型组血浆TXA2、ET明显升高,大鼠体重增加,脂肪细胞分泌INS、Leptin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组、药物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体重增加与Leptin、Insulin成正相关。电针组治疗后TXA2、ET下降明显,随着大鼠体重下降,INS、Leptin也显着下降,并逐渐趋于正常。电针治疗后PGI2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意义(P<0.05)。④模型组大鼠LDLR在肝细胞表达受到抑制,与电针组、药物组、正常组有显着差异。电针能够激活LDLR在肝脏细胞的表达。解除LDLR抑制状态,增加LDLR数量,促进肝脏细胞LDLRmRNA转录,LDLRmRNA表达水平显着提高(P<0.05)。

王张[10](2006)在《保肝消石胶囊对胆色素结石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成人胆石病发病率为3.5%~9.0%。目前以胆色素结石为主的胆管结石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取石,但难度大,且残石率和复发率都很高,因此寻找口服有效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复方保肝消石胶囊对肝内胆色素结石有确切疗效,故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其作用机制。 应用低蛋白致石饲料喂养豚鼠并同时给予保肝消石胶囊,3个月后观察胆囊成石率、胆汁、血清及肝脏中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学变化。此外,还研究了保肝消石胶囊的体外抑菌、利胆、解痉、抗炎及镇痛等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豚鼠胆囊内形成胆色素结石,其中模型组成石率高达76.92%。低蛋白饲料首先引起肝脏病理损害,如脂肪变性、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以及总ATP酶、Ca2+Mg2+-ATPase的活性增强,继而导致胆汁酸代谢异常,如胆汁中甘胆酸降低,另外胆汁中结合胆红素减少、游离胆红素百分比上升、[Ca2+]和[H+]升高,这些都促进胆色素结石的形成。 保肝消石胶囊预防性给药后能明显抑制胆色素结石的生成,成石率为20.00%~40.00%。其机制可能为:首先是通过减弱肝脏中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进而使胆汁中的游离胆红素浓度降低,同时也降低胆汁中[Ca2+],最终使胆红素钙沉淀形成减少;另外也与增强了甘胆酸对游离胆红素的助溶作用,以及降低[H+]以减弱胆汁的致石性有关。其次是调节肝脏ATP酶的活性以及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稳定了肝细胞内环境。保肝消石胶囊浸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类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能明显增加胆汁分泌量;还能抑制由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的肠肌平均张力升高、频率加快和活动度增加;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抑制作用,也能抑制由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保肝消石胶囊能明显抑制豚鼠胆色素结石的形成,具有抑菌、利胆和解痉作用,也有一定程度的抗炎和镇痛作用,这为其临床用于肝内胆色素结石的治疗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二、熊胆消石胶囊对CG、TC、TG、HDL-C含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熊胆消石胶囊对CG、TC、TG、HDL-C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致石饲料致动物胆固醇结石模型造模要素及中医药防治的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检索策略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数据的规范与数据库的建立
        1.5.1 数据库的建立
        1.5.2 数据库的规范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动物情况
    2.2 造模结果
        2.2.1 豚鼠
        2.2.2 小鼠
        2.2.3 兔
        2.2.4 犬
        2.2.5 树鼩
        2.2.6 金黄地鼠
    2.3 评价指标
    2.4 药物防治
3 讨论

(2)降脂消斑片对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及对高脂血症鹌鹑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索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痰瘀型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1.6 中止试验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2.1 治疗组治疗
        2.2.2 对照组治疗
        2.2.3 合并症治疗
        2.2.4 健康教育
        2.3 观察指标
        2.3.1 疗效性观察
        2.3.2 实验指标观察
        2.3.3 安全性观察
        2.4 中医症侯疗效判定标准
    3.统计学处理
    4.结果与分析
        4.1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比较
        4.1.1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4.1.2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2 治疗前后血清血脂各项参数的比较
        4.2.1 治疗前后血清TC、TG的变化情况比较
        4.2.2 血清HDL-C、LDL-C、Ox-LDL-C的变化情况比较
        4.2.3 血清ApoA_1、ApoB的变化情况比较
        4.3 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变化情况比较
        4.4 血清NO、ET变化情况比较
        4.5 不良反应观察
        4.5.1 不良反应
        4.5.2 治疗前后安全性实验室检查
第二部分 降脂消斑片对高脂血症鹌鹑的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 药物
        1.1.1 受试药物
        1.1.2 对照药物
        1.2 实验动物及环境
        1.3 试剂
        1.4 实验仪器
    2.统计学处理
    3.实验方法
        3.1 鹌鹑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和分组
        3.1.1 高脂饲料配方及制备
        3.1.2 模型制备
        3.1.3 分组及给药
        3.2 观察指标
        3.2.1 血脂测定
        3.2.2 血清Hs-CRP、IL-6、TNF-α测定
    4.试验结果
        4.1 降脂消斑片对血清脂质的调节作用
        4.2 降脂消斑片对血清载脂蛋白的调节作用
        4.3 降脂消斑片对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第三部分 讨论
    1.西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1.1.血脂的基本概念
        1.2.血脂异常的相关诊断
        1.3.血脂异常的治疗
        1.3.1、他汀类
        1.3.2、贝特类
        1.3.3、烟酸类
        1.3.4、其他用药
        1.4、降脂药物联合应用的治疗原则
        1.5、调脂药物的常用几种联合应用
        1.5.1、他汀类与贝特类联合应用
        1.5.2、他汀类与烟酸类联合应用
        1.5.3、其他降脂药与他汀类联合应用
    2.炎症因子与高脂血症
    3.内皮细胞功能与高脂血症
    4.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探讨
    5.导师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6.降脂消斑片的组方特点及现代药理学基础
        6.1 方药组成
        6.2 方药分析
        6.3 现代药理学研究
    7.降脂消斑片治疗脂质代谢紊乱作用机理探讨
        7.1 调节脂质代谢
        7.2 对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7.3 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7.4 对血管内皮素NO、ET的调节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临床观察表
附录三 随机分组方法
附录四 高脂血症患者健康教育
附录五 高脂血症患者膳食评价
附录六 综述高脂血症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七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

(3)松杉灵芝多糖调节高脂血症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前言
文献综述
    2.1 高脂血症国内外研究概况
        2.1.1 中医药在高脂血症研究的进展
        2.1.2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降血脂类中药的研究进展
        2.2.1 降血脂中药的探索途径
        2.2.2 降血脂中药的药理研究
        2.2.3 国内降血脂中药的研究进展
        2.2.4 国外降血脂中药的研究情况
    2.3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3.1 调脂作用
        2.3.2 保护内皮细胞作用
        2.3.3 抑制血栓作用
        2.3.4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2.3.5 抗炎作用
        2.3.6 抗氧化作用
        2.3.7 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2.3.8 小结
    2.4 研究目的和意义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 实验动物和试剂
    3.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动物和造模方法
        3.3.2 实验分组和给药方法
        3.3.3 血清学观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3.3.4 组织形态学检查
        3.3.5 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壁MMP-2表达
    3.4 统计方法
结果
    4.1 实验动物体重变化
        4.1.1 小鼠体重变化
        4.1.2 大鼠体重变化
    4.2 松杉灵芝多糖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4.2.1 松杉灵芝多糖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4.2.2 松杉灵芝多糖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4.3 主动脉病理改变
        4.3.1 肉眼观察
        4.3.2 HE染色法光镜观察
        4.3.3 免疫组化动脉壁MMP-2表达
    4.4 主要脏器的病理改变
讨论
    5.1 实验动物一般状况
    5.2 血脂水平变化的意义
    5.3 松杉灵芝多糖降脂机制的探讨
    5.4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电针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实验Ⅰ: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病理及肝功能改变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Ⅱ: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Ⅲ: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Ⅳ: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Ⅴ: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Ⅵ: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及PPARrmRNA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Ⅰ
文献综述Ⅱ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申报课题情况
致谢

(5)血稠清胶囊对痰瘀阻滞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一、祖国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二、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诊断标准
    三、试验病例纳入标准
    四、排除病例标准
    五、剔除与脱落病例标准
    六、全面中止试验标准
    七、研究方法
    八、疗效判定标准
    九、统计分析
结果
    一、血脂疗效分析
    二、安全性分析
讨论
    一、关于痰瘀阻滞型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
    二、痰瘀阻滞型高脂血症的治法
    三、方解及现代研究
    四、疗效分析
    五、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发表论文

(6)松杉灵芝多糖调节高脂血症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高脂血症国内外研究概况
        2.1.1 中医药在高脂血症研究的进展
        2.1.2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降血脂类中药的研究进展
        2.2.1 降血脂中药的探索途径
        2.2.2 降血脂中药的药理研究
        2.2.3 国内降血脂中药的研究进展
        2.2.4 国外降血脂中药的研究情况
    2.3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3.1 调脂作用
        2.3.2 保护内皮细胞作用
        2.3.3 抑制血栓作用
        2.3.4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2.3.5 抗炎作用
        2.3.6 抗氧化作用
        2.3.7 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2.3.8 小结
    2.4 降血脂西药国外研发现状
        2.4.1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2.4.2 苯氧芳酸类药物
        2.4.3 烟酸类药物
        2.4.4 影响胆固醇和胆酸吸收的药物
        2.4.5 其他
    2.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 实验动物和试剂
    3.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动物和造模方法
        3.3.2 实验分组和给药方法
        3.3.3 血清学观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3.3.4 组织形态学检查
        3.3.5 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壁MMP-2表达
        3.3.6 ApoA和ApoB蛋白量的测定
        3.3.7 RT-PCR法测HMG-CoA及FAS mRNA表达
    3.4 统计方法
第四章 结果
    4.1 实验动物体重变化
        4.1.1 小鼠体重变化
        4.1.2 大鼠体重变化
    4.2 松杉灵芝多糖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4.2.1 松杉灵芝多糖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4.2.2 松杉灵芝多糖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4.3 大鼠主动脉病理改变
        4.3.1 肉眼观察
        4.3.2 HE染色法光镜观察
        4.3.3 免疫组化动脉壁MMP-2表达
    4.4 ApoA和ApoB蛋白量的变化
        4.4.1 ApoA蛋白量的变化
        4.4.2 ApoB蛋白量的变化
    4.5 HMG-CoA及FAS mRNA表达
        4.5.1 甲醛变性电泳结果
        4.5.2 琼脂凝胶电泳结果
    4.6 主要脏器的病理改变
第五章 讨论
    5.1 实验动物一般状况
    5.2 血脂水平变化的意义
    5.3 松杉灵芝多糖降脂机制的探讨
    5.4 松杉灵芝多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探讨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清脂六通丸治疗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多中心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英汉对照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综述一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1 病名研究
        2 病因病机研究
        3 治法研究
        4 从脏腑、病理因素论治
        5 辨证分型论治
        6 辨病专方专药治疗
        7 中成药治疗
        8 单味中药治疗
        9 针灸治疗
        10 中西医结合研究
        11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高脂血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概念的更新
        2 流行病学调查
        3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
        4 调脂目标
        5 治疗进展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清脂六通丸治疗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多中心临床研究
        前言
        诊疗标准
        研究方法
        临床资料分析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血脂康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第三部分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原创声明
个人简介

(9)电针对高脂血症大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及动脉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电针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实验二 电针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TXA_2、PGI_2及ET水平的影响
    实验三 电针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Leptin、Insulin水平的影响
    实验四 电针对高脂血症大鼠肝细胞LDLRmRNA表达及含量的影响
    实验五 电针对高脂血症大鼠肝组织和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讨论和结论
    一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二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三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理论依据
    四 血脂异常与肝细胞LDLR基因表达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五 电针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机制
    六 问题与展望
    七 本课题创新点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针灸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致谢

(10)保肝消石胶囊对胆色素结石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胆石病流行病学
    2 胆色素结石形成的机制
    3 胆色素结石病的治疗现状
    4 立题依据、选题目的及意义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及研究场地
        1.1 受试药物
        1.2 实验动物
        1.3 阳性药物及工具药物
        1.4 实验用菌株
        1.5 实验试剂
        1.6 实验仪器
        1.7 研究场地
        1.8 统计方法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2.1 对低蛋白饲料致豚鼠胆色素结石的防治作用
        2.2 体外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2.3 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
        2.4 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影响的初步研究
        2.5 抗炎作用
        2.5.1 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2.5.2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2.5.3 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2.5.4 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2.6 镇痛作用
        2.6.1 对热板致小鼠舔后足反应的影响
        2.6.2 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讨论和结论
    1 胆石病流行病学
    2 胆色素结石形成的机制
        2.1 β-葡萄糖醛酸酶学说
        2.2 肝脏功能在胆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2.3 胆红素钙的沉淀-溶解平衡学说
    3 低蛋白饲料致豚鼠胆色素结石及其形成机制
    4 保肝消石胶囊防治豚鼠胆色素结石的作用及其机制
    5 保肝消石胶囊的其它作用
    6 小结与展望
附图片:对低蛋白饲料致豚鼠胆色素结石的防治作用——肝脏组织学照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胆色素结石动物模型建立及其防治的实验研究进展
    1 低蛋白饲料致动物胆色素结石模型
        1.1 徐长生低蛋白饲料配方
        1.2 李宁低蛋白饲料配方
        1.3 李荣低蛋白饲料配方
        1.4 其它低蛋白饲料配方
        1.5 小结
    2 动物胆道不全梗阻并感染致胆囊胆色素结石模型
        2.1 仅部分结扎动物胆总管
        2.2 结扎家兔总胆管并注入大肠杆菌致感染
    3 林可霉素皮下注射诱发豚鼠胆囊胆色素结石模型
    4 无菌豚鼠形成胆色素结石的动物模型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声明

四、熊胆消石胶囊对CG、TC、TG、HDL-C含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致石饲料致动物胆固醇结石模型造模要素及中医药防治的数据挖掘[J]. 张纯,徐晓娟,王张,邓蒂斯,李宛静,雒芙蓉,梁小青,张淼. 世界中医药, 2018(05)
  • [2]降脂消斑片对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及对高脂血症鹌鹑的实验研究[D]. 江曙光.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0(12)
  • [3]松杉灵芝多糖调节高脂血症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 田成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8(03)
  • [4]电针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程井军. 湖北中医学院, 2007(02)
  • [5]血稠清胶囊对痰瘀阻滞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临床研究[D]. 李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7(04)
  • [6]松杉灵芝多糖调节高脂血症及其机制的研究[D]. 刘爱东.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7(04)
  • [7]清脂六通丸治疗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多中心临床研究[D]. 孟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8]血脂康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的影响[D]. 李显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10)
  • [9]电针对高脂血症大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及动脉硬化的研究[D]. 齐凤军. 湖北中医学院, 2006(10)
  • [10]保肝消石胶囊对胆色素结石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张.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熊胆消食胶囊对CG、TC、TG、HDL-C含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