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角光散射研究热致性高分子液晶的形态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陶磊[1](2020)在《刺激响应型发光液晶高分子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集中于刺激响应型发光液晶高分子的构筑及其在偏振发光材料方面的应用。通过氢键构筑了几类具有不同主链和聚集诱导发射(AIE)发色团侧链的刺激响应型发光液晶高分子,考察了不同主链以及侧链AIE发色团对所构筑高分子相结构、荧光行为以及刺激响应行为的影响,进而将刺激响应的概念引入到偏振发光材料的构筑中,利用发光液晶构筑了波段可调的线偏振发光材料。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以刚性主链聚乙烯基对苯二甲酸(PPA)为给体材料,四苯乙烯衍生物(PTC4)为受体材料,利用氢键作用构筑了一类刺激响应型发光液晶高分子PPA(PTC4)x。该类高分子液晶相结构的形成和相结构与侧链PTC4的含量紧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TC4含量的降低,PPA(PTC4)x经历了从层状结构(x≥0.8)到柱状向列相(0.6≥x≥0.05)的转变,而当PTC4含量进一步降低时,侧链不能产生足够强的体积效应,无液晶结构形成。此外,PPA(PTC4)x均表现出AIE行为,随着PTC4含量的降低,伴随着主链裸露的羧酸基团增多和侧链中TPE的受限程度降低,PPA(PTC4)x表现出规律的发射红移和固态荧光量子效率降低。由于PTC4中吡啶基团的质子化效应,PPA(PTC4)x在苯酚蒸汽的刺激下其荧光发射明显红移。2.设计以聚乙烯醇(PVA)为给体材料,PTC4为受体材料,通过氢键作用构筑了一系列发光液晶高分子PVA(PTC4)x。主链的刚柔性对该类高分子液晶相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当PTC4含量足够高时(x≥0.6),PVA(PTC4)x才能形成液晶结构。此外,PVA(PTC4)x在固态下均显示出黄绿色荧光,且在不同强度的质子酸作用下表现出多色荧光切换和不同的响应行为。当质子酸p Ka值大于5.25时,PVA(PTC4)1.0表现出较小的荧光发射红移且能自发的恢复到原有荧光发射;而当质子酸p Ka值小于5.25时,PVA(PTC4)1.0随质子酸强度增加表现更大的荧光发射红移现象且在三乙胺蒸汽作用下才能恢复到原有的荧光发射。利用PVA(PTC4)1.0在不同强度质子酸刺激下的具有高对比度的多色荧光切换,分别构筑了简易的传感装置、智能发射系统以及光学可擦写装置。3.设计以氰基二苯乙烯衍生物(BPCN)为受体材料,PPA刚性主链为给体材料,通过氢键作用并调控侧链含量构筑了一类具有刺激响应性的发光液晶高分子PPA(BPCN)x。规整的棒状氰基二苯乙烯侧链更加有利于该类高分子液晶相的形成。结果表明,随着BPCN含量的降低,PPA(BPCN)x经历了从近晶相(x=1.0,0.7)到柱状向列相(x=0.4,0.1)的转变。PPA(BPCN)x均表现出固态发射行为,且随着BPCN含量的降低,在主链质子化效应增强、侧链分子间堆积密度降低以及多重氢键数量减少的条件下,PPA(BPCN)x呈现出规律的发射红移和固态荧光量子效率降低。该类发光液晶高分子同样表现出酸致变色的刺激响应行为。此外,将PPA(BPCN)x与5CB共混后,可在基底平行摩擦取向的液晶盒内实现其单轴取向,进而构筑具有线性偏振发射行为的光学器件。4.设计合成了一类D-A构型的具有刺激响应性的发光分子(Z)-4’-(1-氰基-2-(4-吡啶基苯基)乙烯基)苯基-4-丁氧基甲基丙烯酸(M6BP),M6BP表现出固态发射行为和较高的固态荧光量子效率。引入适当的交联剂后,M6BP可在基底经平行摩擦取向处理的液晶盒内实现单轴取向,进而通过原位光聚合固定其取向行为构筑具有刺激响应和线偏振发射行为的自支撑薄膜。自支撑薄膜表现出良好的线偏振发光性能,其二向色比值和极化率分别为2.63和0.45。由于M6BP上吡啶基团在酸/碱蒸气作用下的质子化和去质子化作用,该自支撑薄膜在酸/碱蒸气下可实现可逆的线性偏振荧光的切换(526(?)550 nm),从而构筑了一类具有波段可调的线性偏振发射行为的自支撑光学薄膜。
马丹阳[2](2020)在《基于静电纺丝的液晶弹性体薄膜以及液晶弹性体气凝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因其绿色高效的优点在解决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方面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传统方法制备的分离膜大都为无响应性能的膜,存在着功能单一、孔径单一、孔洞分布不均和被分离物质相对分子量大小范围狭窄等问题,因此,制备智能响应型的多孔分离膜依旧是目前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液晶弹性体,作为一类适度交联的液晶高分子材料,同时具有液晶的各向异性和弹性体的橡胶弹性,是制备智能响应型材料的首选。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液晶弹性体体系,分别为侧链型液晶弹性体PMMS-MBB-11UB和主链型液晶弹性体MLCP,利用静电纺丝法,发现只有MLCP体系能成功制备出液晶弹性体多孔膜,并对该液晶弹性体多孔膜进行了DSC、POM、SEM和水接触角等性能表征。此外,本文还对该液晶弹性体多孔膜的智能响应性能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法制备的单根纤维丝具有很好的取向性,但是本文制备的多孔膜却不能实现可逆的响应性能,即在加热条件下多孔膜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收缩来降低孔洞的大小,而降至室温时却不能够恢复原先孔洞的尺寸。因此,本文又进行了另一类液晶弹性体多孔材料的研究工作。气凝胶作为目前最有前途的多孔材料,具有低密度、低导热系数、大的孔隙率、高的比表面积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在催化剂、传感器、吸附剂、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无机气凝胶存在固有的脆性和差的机械强度等缺点,严重制约了气凝胶的发展,而聚合物气凝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环境稳定性等突出优点,成为气凝胶领域研究的热点。液晶弹性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响应性聚合物,目前尚未有将其制备为气凝胶的报道。本文基于硫烯点击化学,设计并合成了两类液晶弹性体体系,分别为RM257主链型液晶弹性体和PMMS-MBB-11UB侧链型液晶弹性体,并对其进行了气凝胶制备过程的探索和相关液晶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硫-烯点击化学聚合形成有机凝胶、溶剂置换和超临界干燥过程,两种液晶弹性体体系都能成功制备得到气凝胶,其中基于RM257主链型液晶弹性体体系制备的气凝胶失去了原有的液晶性能,而PMMS-MBB-11UB液晶弹性体气凝胶仍具备典型的向列相液晶特征。此外,PMMS-MBB-11UB液晶弹性体气凝胶还具有很高的杨氏模量和优异的回弹性能,这为制备具有智能响应性的液晶弹性体气凝胶材料提供了可能,即该材料可以在外界刺激下进行双向的形状记忆形变。
袁勇杰[3](2019)在《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的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性能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荧光发光液晶(luminescent liquid crystals,LLCs)既具有液晶的有序性又具有荧光发光物质的优异发光性能。由于荧光发光液晶的独特性质使得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液晶显示器、偏振光发光材料等领域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尽管发光液晶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是荧光发光液晶的设计与合成仍存在很大的挑战。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报道的荧光发光液晶都存在浓度猝灭效应,因而液晶性和发光性能难以集于一身。本论文首次以α-氰基二苯乙烯为液晶基元和荧光发光基团,设计合成了 一系列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enhancement characteristics,AIEE)的侧链型液晶高分子,并详细研究了聚合物的化学结构(柔性间隔基长度、烷氧基尾链长度及末端基的种类)对该类发光液晶聚合物的液晶性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探究了该类发光液晶聚合物在发光聚合物有机凝胶材料、多功能发光定形相变材料和发光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烷氧基尾链长度的AIEE发光液晶单体(Z)-6-(4-(1-氰基-2-(4-(烷氧基)苯基)乙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己酯(M6PVPCm,m=1,2,4,6,8,10,12,14,16,18)及相应的聚合物PM6PVPCm,并详细研究了烷氧基尾链的长度对聚合物液晶性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单体均表现出AIEE特性,且所有单体都是单向性液晶。不同烷氧基尾链长度的聚合物均可形成稳定的双层近晶相液晶,且随着烷氧基尾链长度的增加,聚合物的清亮点温度呈上升的趋势。所有的聚合物也都具有AIEE特性,且聚合物的固态荧光量子产率随着聚合物烷氧基尾链长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聚合物烷氧基尾链长度的增加,聚合物的固态荧光量子产率从1.43%提高到了 12.77%。(2)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柔性间隔基长度的AIEE发光液晶单体(Z)-ω-(4-(1-氰基-2-(4-(十八烷氧基)苯基)乙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MmPVPC18,m=0,2,4,6,8,10,12)及相应的聚合物 PMmPVPC18,并详细研究了柔性间隔基长度对聚合物液晶性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柔性间隔基长度的单体都是单向性液晶且均具有AIEE特性。不同柔性间隔基长度的聚合物均能形成稳定的双层近晶相液晶,且随着聚合物柔性间隔基长度的增加,聚合物的清亮点温度逐渐下降。不同柔性间隔基长度的聚合物也都具有AIEE特性,且聚合物的固态荧光量子产率随着聚合物柔性间隔基长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聚合物间隔基长度的增加,聚合物的固态荧光量子产率从3.34%提高到16.89%。(3)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有D-π-A结构的具有不同柔性间隔基长度的AIEE单体(Z)-(4-(1-氰基-2-(4-氰苯基)乙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MmPVPCN,m=2,4,6,8)及相应的聚合物PMmPVPCN,并详细研究了聚合物的液晶性和发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柔性间隔基长度较短的聚合物PM2PVPCN和PM4PVPCN为无定形态,而柔性间隔基长度较长的聚合物PM6PVPCN和PM8PVPCN可形成向列相液晶。不同柔性间隔基长度的聚合物均表现出AIEE性质,且具有较高的固体荧光量子产率。聚合物PMmPVPCN的荧光量子产率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随着柔性间隔基长度的增加,聚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由22.4%提高到42.7%。同时聚合物PMmPVPCN也表现出快速和可逆的荧光光响应性行为。在365 nm紫外光的照射下,聚合物薄膜的荧光发光强度和发光颜色发生变化,而在254 nm紫外光照射或高温加热条件下,其荧光发光行为可恢复到初始状态,在光信息存储材料和防伪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4)合成了含有羟基的α-氰基二苯乙烯衍生物(Z)-3-(4-(癸氧基)苯基)-2-(4-轻基苯基)丙烯腈(HPDPA),并通过溶液共混和溶液浇铸成膜技术将其与聚(4-乙烯基吡啶)(P4VP)复合制备了 一种超分子发光侧链型液晶聚合物P4VP(HPDPA)x。当x≥0.6时,P4VP(HPDPA)x能够形成双层近晶相液晶,当x<0.6时,P4VP(HPDPA)x为无定形态。P4VP(HPDPA)x也具有光响应性,在365 nm紫外灯的照射下,P4VP(HPDPA)x薄膜的荧光发光强度下降,同时最大荧光发光波长发生蓝移。P4VP(HPDPA)x薄膜也具有pH值响应性,在碱性环境中,P4VP(HPDPA)x薄膜的荧光发光强度增加,同时最大荧光发光波长发生红移,且碱性越强,最大荧光发光波长红移程度越大。(5)以发光液晶单体M6PVPCm和发光侧链型液晶聚合物PM6PVPCm为凝胶因子,通过“加热-冷却”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的发光有机凝胶材料,并详细研究了烷氧基尾链长度对单体和聚合物形成的凝胶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体和聚合物能够在多种溶剂中形成稳定的发光凝胶。单体和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凝胶能力与其烷氧基尾链的长度有关,单体在有机溶剂中的最低凝胶浓度随着烷氧基尾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最低凝胶浓度随着烷氧基尾链长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发光有机凝胶的热稳定性也与单体和聚合物的烷氧基尾链长度有关。单体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有机凝胶的TGS随着单体烷氧基尾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有机凝胶的TGS随着烷氧基尾链长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单体和聚合物形成的发光有机凝胶的荧光发光行为还具有温敏性和光响应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凝胶发生解缔,荧光发光强度下降,而在365 nm紫外光照下氰基二苯乙烯发生顺反异构构型转变,导致发光聚合物有机凝胶的荧光发光强度随着紫外光照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6)以发光侧链型液晶聚合物PMmPVPC18为凝胶因子,石蜡为相变材料,通过“加热-冷却”法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发光定形相变材料,并详细研究了聚合物柔性间隔基的长度对多功能发光定形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的聚合物均能在石蜡中自组装形成稳定的定形相变材料。随着柔性间隔基长度的增加,聚合物在石蜡中形成凝胶的最低胶凝浓度先降低后升高。发光定形相变材料的凝胶-溶胶相转变温度和储能模量(G’)随间隔基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聚合物柔性间隔基长度的增加,定形相变材料的凝胶-溶胶相转变温度从152℃下降到64℃,而定形相变材料的固体荧光量子产率从4.97%提高到16.54%。同已报道的发光相变材料相比,我们制备的发光定形相变材料具有最高的储能密度和固体荧光量子产率。所制备的发光定形相变材料可用做热能存储材料、发光材料、紫外线屏蔽材料和农用薄膜。(7)将发光单体M6PVPCN与丙烯酸氰基联苯酯MOACB共聚得到了侧链型共聚物PM6PVPCN(x)-co-PM0ACB(y),并对其液晶性、发光性能及在小分子液晶5CB中的凝胶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的共聚物均具有AIEE性能,聚集态的荧光发光强度较溶液中大大增强。共聚物的液晶性和凝胶性能与共聚物的共聚组分有关,当发光组分摩尔含量低于15%时,共聚物均能形成双层近晶相液晶,且共聚物能在5CB中形成稳定的发光液晶物理凝胶。当发光组分摩尔含量超过15%时,共聚物不能形成液晶,同时也不能使5CB凝胶。发光液晶物理凝胶的性能也与共聚物的组成有关。随着共聚物中发光组分含量的增加,发光液晶物理凝胶的热稳定性和储能模量下降。电光性能参数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和对比度随着共聚物中发光组分含量的增加而下降,而关态透光率和关态响应时间随着共聚物中发光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该液晶物理凝胶的透光率和荧光发光强度也可以通过电场来控制,因而可以用作电控荧光器件。
赵建航[4](2019)在《侧链型液晶聚合物/5CB液晶物理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固体晶体的有序性,液晶的流动性使得液晶具有良好的刺激响应性,能够在外场的作用下迅速做出响应。但是这种流动性也使得液晶丧失了机械稳定性。因而,在制备液晶器件的时候常采用液晶盒来封装液晶或将其分散在聚合物中以获得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液晶器件。近年来研究发现,将液晶凝胶化制备成液晶凝胶是赋予液晶良好机械稳定性的另一种有效的途径。液晶凝胶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同时又保留了液晶本身的对于外场的刺激响应性。与液晶盒封装液晶制备液晶器件的方法相比,液晶凝胶摒弃了液晶盒的使用,器件的结构变得更加简单、制备工艺也得到了简化,同时也降低了液晶器件的制备成本,因而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液晶物理凝胶是一种新颖的凝胶材料,由于其同时具有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性以及热可逆性,所以备受科研工作者的亲睐。液晶物理凝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工作物质,一般为室温向列相液晶小分子(如5CB),另一部分是凝胶因子,主要起支撑作用,抑制液晶的流动和变形,使得液晶物理凝胶材料能够在宏观上保持形状固定。目前报道的一些凝胶因子能够使5CB形成液晶物理凝胶,但形成的液晶物理凝胶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仍然不佳,同时凝胶因子的结构对液晶物理凝胶性能的影响常常被被忽视,制备具有高热稳定性、高模量和快速响应性的液晶物理凝胶材料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本论文研究中,我们以侧链型液晶聚合物为凝胶因子,通过加热-冷却法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快速光电响应性能的液晶物理凝胶,并详细研究了侧链型液晶聚合物凝胶因子的结构对凝胶材料的稳定性、力学性能以及电光特性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自由基聚合成功合成出了两类含柔性间隔基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PMmACB和PmACB(m=2,4,6)。将聚合物与小分子液晶5CB共混,通过加热-冷却法制备出液晶物理凝胶,并详细研究了柔性间隔基的长度对聚合物凝胶性能和液晶物理凝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PM2ACB能够使5CB液晶小分子凝胶,其它聚合物均溶解在5CB中不能形成凝胶。PM2ACB在5CB中的最低凝胶浓度为4 wt%。随着PM2ACB含量的增加,液晶物理凝胶的驱动电压和对比度增加,开态响应时间基本保持不变,关态响应时间逐渐降低。由PM2ACB制备的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储能模量能够达到103 Pa。2.通过自由基聚合成功合成出了无柔性间隔基侧链型液晶聚合物P0ACB和PM0ACB,P0ACB和PM0ACB除主链结构不同之外,其它结构均一致。将两种聚合物分别与5CB混合,通过加热-冷却法将制备出液晶物理凝胶,并详细研究了主链结构对液晶聚合物的凝胶能力以及所形成凝胶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0ACB与PM0ACB都能使5CB形成液晶物理凝胶,P0ACB最低凝胶浓度比PM0ACB低,同时形成的液晶物理凝胶的热稳定更好,力学性能更加优异。随着P0ACB与PM0ACB含量的增加,液晶物理凝胶的驱动电压升高,开态响应时间基本保持不变,关态响应时间逐渐降低。当聚合物有机凝胶因子含量相同时,液晶物理凝胶P0ACB/5CB比PM0ACB/5CB具有更低的驱动电压、更高的对比度和更短的关态响应时间。3.通过RAFT聚合成功合成出了一系列分子量不同且分子量分布较窄的无柔性间隔基侧链型液晶聚合物P0ACB。将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与5CB复合制备出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并研究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对其凝胶性能和液晶物理凝胶性能的影响。测试表明,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聚合物的凝胶能力随之增强,通过其制备的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热稳定性能也增强,但当聚合物的分子量超过3.61 × 104 g/mol时,聚合物的凝胶性能和所形成凝胶的热稳定性不再随聚合物分子的增加而增强。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液晶物理凝胶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和对比度均有所增加,但关态响应时间有所降低。液晶物理凝胶的储能模量也与P0ACB的分子量有关,随着P0ACB的增加,液晶物理凝胶的储能模量逐渐增加,G’的最大值可达104Pa。4.通过自由基共聚的方法制备出不同共聚比的共聚物P0ACB(x)-co-P6ACB(y),共聚物中P0ACB为刚性组分,P6ACB为柔性组分。将不同共聚比的聚合物与5CB复合,制备出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并详细研究了共聚比对共聚物凝胶性能和液晶物理凝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中柔性组分含量的增加,共聚物在5CB中的最低凝胶浓度先降低后升高,制备的液晶物理凝胶的热稳定性逐渐变差,当柔性组分的含量超过30%时,共聚物不能使5CB凝胶。随着共聚物中柔性组分含量的增加,液晶物理凝胶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和对比度先升高后降低,共聚物P0ACB(0.8)-co-P6ACB(0.2)制备的液晶物理凝胶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和对比度最高。液晶物理凝胶的储能模量也与共聚物的共聚比有关,随着柔性组分含量的增加,液晶物理凝胶的储能模量逐渐降低。5.通过无规共聚制备了一系列侧链型液晶共聚物P0ACB(x)-co-PmACB(y)有机凝胶因子,其中共聚物的柔性组分的间隔基长度m=2,4,6,8,10。将不同共聚比的共聚物与5CB复合,制备出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并详细研究了柔性组分柔性间隔基的长度对共聚物凝胶性能和液晶物理凝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中柔性组分间隔基长度的增加,共聚物形成的液晶物理凝胶的TGS先降低后增加然后又降低。共聚物的MGC值与共聚物的中两组分的含量有关。随着共聚物中柔性组分间隔基长度的增加,液晶物理凝胶的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先降低后增加,液晶物理凝胶的对比度和关态响应时间先降低后增加然后又降低。液晶物理凝胶的储能模量随着共聚物柔性组分间隔基长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强然后又降低。6.通过自由基聚合成功合成出一系列尾链长度不同的基于联苯液晶基元的无柔性间隔基侧链型液晶聚合物PMBimC。将不同尾链长度的聚合物与5CB混合,通过加热-冷却法制备出液晶物理凝胶,并详细研究PMBimC烷氧基尾链的长度对其凝胶能力以及所形成液晶物理物理凝胶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烷氧基尾链长度的增加,聚合物的凝胶能力随之下降,通过其制备的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热稳定性能也降低。随着烷氧基尾链长度的增加,液晶物理凝胶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和对比度均有所降低,关态响应时间增加。液晶物理凝胶的力学性能也与聚合物烷氧基尾链的长度有关,随着尾链长度的增加,液晶物理凝胶的储能模量随之降低。
赵申仁[5](2019)在《LCPU/工程塑料(分子复合材料)3D打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两种类型的液晶聚氨酯(LCPU)。两种LCPU由于结构上的特点使其与对应的工程塑料聚碳酸酯(PC)和尼龙6(PA6)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利用LCPU加工过程易于取向的流变学特点,将LCPU与工程塑料通过熔融热共混,制备分子复合材料。PC型LCPU体系:探讨了双酚A基和二苯基甲烷基共同构成刚性致晶基元体系时,PC型二元醇(PCDL)与1,4-丁二醇(BDO)的并用比对PU液晶性及热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CDL与BDO的并用比为0.54:1时,产物液晶性呈现最好,为向列型热致性液晶,熔点为134.4℃,清亮点为220.3℃,其液晶态温度区间达85.9℃,在250℃之前不发生降解,可以作为PC型LCPU与PC进行分子复合。PA型LCPU体系:由酯交换反应所得的含有亚苯基致晶基元的二元醇在缩聚反应中,TDI与MDI的并用比为2:1时,产物PU液晶性呈现良好,为向列型热致性液晶,其熔点为160.9℃,清亮点为210.2℃,其液晶态温度区间温宽为49.3℃,在250℃之前不发生降解,可以作为PA型LCPU与PA进行分子复合。分子复合体系中,LCPU液晶微纤直径200nm?300nm,微纤长径比长,分布均匀,拉伸强度LCPU/PC由PC的60.4MPa提升至67.47MPa,提升了11.6%;LCPU/PA由PA的48.87Mpa提升至73.64MPa,提升了50.69%。流变学方面,LCPU的加入显着改善了PC和PA的加工性能,固定剪切速率,复合材料的剪切黏度、剪切应力和入口压力降均随LCPU质量百分比的增加而降低,复合材料的非牛顿指数也随之升高。剪切黏度的降低使复合材料可以通过FDM成型技术进行3D打印,成型过程将变得相对容易,耗材的低黏特性将更加有利于保证3D打印制品表面外观的细腻度,另外,复合材料中LCPU微纤的增强是连续的,使材料力学性能大幅提升,这一突破将有望克服当前高分子材料在3D打印过程中,点式增材过程对材料力学强度造成的不良影响。
韩杨杨[6](2018)在《柔性链对纤维素液晶性能的影响及高强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纤维素液晶是纤维素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将纤维素液晶进行纺丝有望获得高强度的纤维素纤维,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课题设计合成亚甲基(n)分别为4,5,6的液晶基元4-(ω-(甲基咪唑)烷氧基)-4’-(氰基)-联苯,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制备了纤维素液晶,考察了柔性链上亚甲基长度对纤维素液晶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液晶性和织构转变,进一步采用干湿法纺丝制备了高强度的纤维素纤维,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分别利用1,4-二溴丁烷、1,5-二溴戊烷以及1,6-二溴己烷和氰基联苯酚合成了液晶中间体,再加入N-甲基咪唑合成了 4-(ω-(甲基咪唑)烷氧基)-4’-(氰基)-联苯。采用核磁和红外表征了液晶中间体及液晶基元的结构;并通过液相色谱表征了液晶中间体和液晶基元的纯度,结果表明液晶中间体的纯度依次为98.07%、99.7%和94.7%(n=4-6);液晶基元的纯度依次 99.31%、100%和98.13%(n=4-6);通过红外光谱仪研究了液晶基元和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结果表明液晶基元和离子液体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两者之间是靠物理作用力相结合;采用流变仪和光散射仪研究了液晶基元亚甲基长度对纤维素溶液液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5时溶液中刚棒状粒子的体积分数是最大的,这并不利于液晶相的形成,同时亚甲基为奇数时,耦合作用较差、形成液晶的理论临界浓度低以及溶液更易缠结也不利于液晶相的形成;COX-MERZ法则的偏离说明纤维素与液晶基元之间是氢键相互作用;通过偏光显微镜、小角X衍射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纤维素与液晶基元形成液晶的织构及条件,结果表明当n=4、液晶基元的浓度为3%时,小角峰分别为3.3 A和9.7 A,织构转变温度范围是70℃~85℃,此时液晶是扇形织构;利用磁场研究了液晶的织构转变,结果表明当液晶基元的浓度为3%、温度范围为70℃~80℃、磁场强度为70(A/m)~80(A/m)时,液晶溶液会发生织构转变,液晶织构由扇形转变成具有黑十字消光的球形;采用变温红外仪探究纤维素和液晶基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当n=4和6时,纤维素液晶是由纤维素和液晶基元形成氢键产生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单纤维强力仪来表征纯纤维素纤维以及由液晶溶液制备的纤维的表而形貌和强度,结果表明液晶纤维表面比较光滑而且机械强度比纯纤维素纤维分别提高了 35.6%和40%。
魏炜[7](2017)在《双液晶嵌段聚合物及其共混体系的设计合成、结构相态以及自组装行为的研究》文中提出液晶共聚物是优异的自组装结构和功能材料。由于微相分离与液晶相的耦合,使液晶共聚物具有多尺度的自组装行为。我们设计并利用阴离子聚合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分布窄(PDI<1.10),具有不同结构的液晶均聚物、共聚物及其共混模型体系。我们利用同步辐射X-光衍射、电子显微镜、晶格重构等手段研究了该类软物质体系在本体、溶液以及薄膜中的自组装行为,发现了一系列新颖的微相分离超结构;探讨了多尺度效应、限域效应等对液晶相态、相行为和自组装高级结构的影响;研究了液晶薄膜材料的自组装形貌的调控方法。我们首先设计合成了一类以聚醚柔性链以主链,耦合了同种近晶相的双液晶嵌段聚合物。研究发现,在S-S嵌段聚合物中,尽管两嵌段处于相同的液晶相、对称性和取向,两个近晶相间周期尺寸3埃米的微小差别可以导致一个嵌段形成的液晶相完全抑制另一个嵌段液晶相的形成。只有当较强液晶相消融后,受挫液晶相才可以形成。本工作研究了同种液晶相在嵌段聚合物中的多尺度组装,发现了尺寸匹配在多种液晶协同组装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放大效应。设计合成了耦合不同对称性、有序度及机械模量的近晶相-向列相(S-N)双液晶嵌段聚合物。发现嵌段共聚物在微相分离层状或柱状结构中形成了一系列新型热力学稳定的超结构。向列相液晶在相界面上各向异性的构象和结构,有效传递了跨相畴的结构相关性并引导自组装形成有序超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液晶相的各向异性和柔性的结合来构筑嵌段聚合物中超结构的新机制。在S-N嵌段聚合物中,两种液晶相间的强互斥性可以降低聚合物的相分离尺寸,为亚10 nm结构材料提供了新的机遇。发现该液晶体系在低聚合度时(DP~22)可形成立方晶系中的双连续相或体心立方相。微相分离结构与液晶结构的对称性不匹配,导致结构受挫。本工作研究了层状液晶在微相分离形成的纳米球中的受挫排列,以及多尺度结构和相变,探讨了纳米尺寸下多维曲面结构和各向异性液晶相的组装行为。利用选择性的向列相液晶小分子5CB与S-N嵌段共聚物共混获得宏观均相体系,在微观尺度自组装形成对温度和浓度双重响应的亚10纳米级结构。通过研究其自组装过程,构筑了共混体系的结构相图,阐明了液晶高分子与5CB共混体系自组装的物理过程。将S-N与5CB共混体系制成薄膜,探究了液晶相和嵌段间表面能差异对自组装纳米结构的定向诱导作用。发现了液晶溶剂分子对调控聚合物液晶的取向和相分离形貌的重要作用,利用小分子液晶的定向锚定实现了对高分子薄膜微结构配向的定向诱导。
姜滢[8](2017)在《含二聚体类单体的新型侧链手性液晶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晶弹性体是一类经交联后的液晶聚合物形成的橡胶状材料。它将液晶独特的动态取向特性与橡胶的优良的拉伸性结合起来,赋予其优良的光学,热力学和机械特性。而具有手性的液晶弹性体由于其特殊的聚合物网络结构,可以带来特殊的物理性能,如铁电性、压电性、圆二色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等。对弹性体施加外部力场会呈现传统小分子物质和各向同性聚合物网络中不存在的特殊的电动机械和光学机械性能。尤其是可以作为压电液晶的理想物质,手性液晶弹性体可以有效地克服小分子材料因流动而干扰压电性出现的弱点,所以是目前液晶高分子研究领域的前沿之一。对液晶弹性体的分子设计、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及其在高科技领域应用的开发是目前液晶弹性体研究的两大方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液晶弹性体的化学结构与合成手段进行了新的探索,制备出了九种具有优良液晶性能的手性和非手性二聚体类新型单体,三种不同链长度的液晶弹性体及由其聚合得到的五个系列的手性液晶弹性体。为设计和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液晶弹性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研究手性液晶弹性体的应用提供了更多选择。设计合成了九种新型手性和非手性二聚体类型的液晶单体。单体按照聚合端介晶基团的类型可以划分为烯丙氧基苯甲酸苯酚酯类(M1-1~M1-3),烯丙氧基苯甲酸联苯酚酯类(M2-1~M2-3)和十一烯联苯酚酯类(M3-1~M3-3)三大类。其中的手性单体首次引入了(S)-2-辛醇作为手性中心,取得了很好的手性液晶相性能;而非手性单体的端基全部为氰基,极大地扩展了单体的液晶区间。设计合成了三种对称双烯类液晶交联剂(CL1-CL3)。这三种结构对称的液晶交联剂分别在苯环和酯基数量上依次递增,罕见地观察到了逐渐增大的手性旋转趋势及呈现到的手性液晶相。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与解释。通过对其中液晶性良好,温度区间相近的手性非手性单体和交联剂的共聚合,分别得到五个系列的聚硅氧烷类侧链手性液晶弹性体(E1~E5)。这五个系列的弹性体都是由液晶温度区间相近的一种手性单体,一种非手性单体和一种液晶交联剂共聚而成,目的在于获得更好的液晶性能。本文采用FT-IR、1HNMR、DSC、TGA、旋光仪、POM,X-射线和三维红外(3D FT-IR)等分析技术对所合成的液晶单体、交联剂、液晶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化学计算软件Material Studio 6.0对单体和交联剂的理论分子长度进行了计算,采用聚合物溶胀测试法对弹性体的有效交联密度进行了测试,交联密度体现了弹性体的交联质量。实验与测试结果表明:1.所有九种二聚体型液晶单体均为互变液晶化合物。非手性液晶单体在升降温中基本呈现近晶A相、近晶C相和向列相的各种织构;而手性液晶则呈现出近晶相、手性近晶相和胆甾相的各种手性织构。三类液晶单体由于结构的差异而呈现液晶区间的差异。其降温过程中的液晶相变化基本与升温过程的保持对称。2.三种液晶交联剂均为互变液晶化合物,随着苯环和酯基的增加,出现了一定的旋光性,并观察到了手性近晶C相和胆甾相。这是由于苯环和酯基的增加使其在分子构造上易于发生扭曲旋转,而过长的分子长度使其更倾向于形成手性近晶C相。3.所有五个系列的手性液晶弹性体均呈现了丰富的手性液晶相织构,如手性近晶C相和胆甾相,且均具有较宽的液晶相区间和较高的热稳定性。研究了液晶单体和交联剂的分子组成与液晶弹性体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进一步讨论了液晶弹性体组成的分布情况和交联剂的含量对液晶弹性体的性能的影响。
刘雨[9](2016)在《侧链型聚醚类液晶高分子及其共聚物:阴离子合成与结构和性质的调控》文中认为侧链液晶高分子因为结合了液晶的各向异性和聚合物的弹性、塑性等性能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类型的液晶聚合物中,聚醚类液晶除了其本身化学结构稳定,有很好的弹性和黏结性能等优点外,聚醚类主链还是一种典型的“type-A”型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可以从其末端距的介电信号中反映出来,有利于研究其链的动态学。但是,合成结构可控的单分散的聚醚类液晶聚合物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基于此,在本课题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链长度可控,端基结构清楚、分子结构明确的窄分布的侧链型聚醚类液晶均聚物,并对其液晶相行为和分子链的动态学过程做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链结构的液晶共聚物,探究了共聚物的液晶相行为和相分离结构等性质并对不同链结构体系的多级组装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初步实现了在共聚过程中通过反应动力学对聚合物链结构和性质的调控。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利用“活性”阴离子开环聚合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端基结构清楚、分子结构明确、分散度很窄的侧链型聚醚类液晶均聚物。结合热分析、偏光显微镜和同步辐射光源等方法对均聚物的液晶相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液晶均聚物存在三个热力学可逆的相态,随着温度升高,分别呈现出交替排列的层状六方液晶相、近晶A相(SmA)以及无定形态。聚醚类的聚合物是典型的“type-A”型聚合物,利用宽频介电谱可以研究液晶均聚物在不同相态下的链的动态学和统计构象。在液晶相时,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比无定形状态下要慢,链运动的表观活化能相比于无定形状态时明显提高,在无定形状态下分子链的运动符合Zimm模型,而在液晶相时表现出Rouse模型的特点。对聚合物链的统计构象的研究表明,当聚合物从无定形状态变为SmA相时,聚合物的均方末端距明显变小。分子链在熔体状态时采取自避行走模式,而在液晶相时采取无规行走模式,这一结果和链动态学给出的结果一致。在反应体系中引入1,2-环氧丁烷(BO),制备了一系列液晶段长度相同而PBO的含量逐渐增加的结构可控、分散度很窄的液晶嵌段共聚物。结合DSC和变温X-ray手段分析了这些嵌段共聚物的相分离结构和不同温度下的液晶行为,我们发现大部分样品都形成了六方柱状相,并对PBO的分子量和柱状结构的尺寸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聚合物液晶相行为的分析表明,PBO的引入打破了均聚物在常温下交错排列的层状六方相,调节PBO的含量多少可以使聚合物的液晶相态在常温时由六方相(HexB)变为近晶A相(SmA)。将所有样品的变温X-射线小角散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PBO含量的嵌段共聚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分离结构,绘制了温度对PBO体积分数的二维相图。将液晶单体和1,2-环氧丁烷同时加入到阴离子开环体系中,合成了一系列化学结构可控的分散度很窄的液晶梯度共聚物。用DSC和X-ray研究了他们的液晶相行为和相分离结构。和嵌段共聚物相比,由于PBO在分子链中的梯度分布,梯度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液晶相转变温度的区间非常宽。大部分的液晶梯度共聚物都能够发生相分离现象,随着PBO含量的增加,液晶的层状结构散射峰变得不对称,在梯度共聚物中液晶层的厚度不均一,存在一个尺寸分布。对组分含量相同但分子链结构不同的液晶嵌段共聚物和梯度共聚物的性质进行比较,由于梯度分子链中的液晶是一个逐步消融的过程,使得梯度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的结构随温度的变化是完全不同的过程。利用原位核磁监测手段,对液晶单体和1,2-环氧丁烷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原位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液晶单体的反应活性比环氧丁烷单体高。为了制备液晶三元共聚物,选择和具有功能性的偶氮单体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用核磁原位监测的方法研究了液晶单体和偶氮单体在二元共聚体系中的反应活性,得到三种单体的反应活性大小为液晶单体≈偶氮单体>1,2-环氧丁烷。以此为依据,用原位核磁监测手段对这三种单体组成的三元共聚体系进行研究,核磁分析的结果证明,我们通过不同单体的反应活性差异,调控了三种单体在液晶三元共聚物分子链中的分布。
郭志毫[10](2016)在《含薯蓣皂素基元的两亲性聚碳酸酯类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降解性,在医用领域和生命科学中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己吸引人们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液晶材料具有自组织取向性,可通过自组装形成对温度、压力、磁力等外部条件产生响应的有序结构。通过在脂肪族聚碳酸酯中引入具有多重响应的液晶片段,可将二者的优良性能集于一体,在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薯蓣皂素及其衍生物具有多重生物活性,同时也是一种天然的液晶基元,目前,尚未见有关在脂肪族聚酯中引入薯蓣皂素生物液晶基元的研究报道。本文的设计思想是把具有生物活性与液晶性的薯蓣皂素衍生物基元引入到脂肪族聚碳酸酯共聚物中构建两亲嵌段功能大分子,一方面可通过分子自组装的研究,为探索生命体中多尺度有序功能结构提供模型,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其刺激响应性构建新型医用生物降解材料。论文的第2章,以薯蓣皂素、对甲苯磺酰氯、1,4-丁二醇、1,6-己二醇及1,8-辛二醇等为原料合成了 3种柔性间隔基长度不同的液晶中间体,分别为4-薯蓣皂素氧基丁醇(C1)、6-薯蓣皂素氧基己醇(C2)与8-薯蓣皂素氧基辛醇(C3)。所得的3种液晶中间体通过FT-IR和1H NMR表征了其结构。利用POM与XRD对其液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G、C2与C3均为互变液晶化合物,其中C1呈现出胆甾相的焦锥织构,而C2与(C3则呈现出近晶A相的扇形织构,通过模拟计算并结合XRD结果,推断出C2与C3液晶分子为单层排布,并构建了其分子排布模型。利用DSC研究了液晶中间体的热性能,探讨了柔性间隔基长度对中间体相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柔性间隔基长度的增加,液晶中间体的熔点Tm以及清亮点Ti都呈现出降低趋势。论文的第3章,首先合成了 5-甲基-5-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环状碳酸酯单体(MBC),然后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43)为引发剂,在辛酸亚锡催化下,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制备出聚合度不同的嵌段共聚物 mPEG43-b-PMBC40、mPEG43-b-PMBC49 与 mPEG43-b-PMBC57,最后在氢气氛围下以Pd/C和Pd(OH)2/C为共催化剂对共聚物进行脱苄氧基反应,分别得到侧链含羧基的共聚物 mPEG43-b-PMCC40、mPEG43 b PMCC49 与 mPEG43-b-PMCC57。通过FT-IR、1H NMR与GPC分别表征了所得共聚物的结构与分子量。利用DSC表征了共聚物热性能,结果显示所得6个共聚物均为非晶聚合物,且随着聚合度的增加,对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升高。论文的第4章,选取代表性的液晶中间体C2与嵌段共聚物mPEG43-b-PMCC40通过大分子反应得到侧链含薯蓣皂素液晶基元的两亲性脂肪族嵌段聚碳酸酯mPEG43-b-P(MCC-C2)40。利用FT-IR、1HNMR与GPC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构与分子量进行表征。通过POM及DSC对其液晶性能和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mPEG43-b-P(MCC-C2)40在升降温过程中均出现了彩色织构,为互变液晶聚合物。然后,对mPEG43-b-P(MCC-C2)40进行亲水性及自组装行为研究,接触角测量仪表征了其亲水性,发现其为亲水性化合物。通过UV-Vis监测了 mPEG43-b-P(MCC-C2)40在THF/H2O共溶剂中的自组装过程,利用DLS和SEM分别对其通过自组装形成的聚集体的粒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PEG43-b-P(MCC-C2)40在THF/H2O共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的聚集体以囊泡的形式存在,且其平均粒径为r=121.8 nm(PDI:0.119)。
二、小角光散射研究热致性高分子液晶的形态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角光散射研究热致性高分子液晶的形态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刺激响应型发光液晶高分子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刺激响应型材料 |
1.1.1 刺激响应型材料的概述 |
1.1.2 单一刺激、多重响应型材料 |
1.1.3 多重刺激、单一响应型材料 |
1.1.4 多重刺激、多重响应型材料 |
1.2 液晶高分子 |
1.2.1 液晶高分子的概述 |
1.2.2 氢键构筑的液晶高分子 |
1.2.3 刺激响应液晶高分子 |
1.3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 |
1.3.1 聚集诱导发光的起源和发展 |
1.3.2 聚集诱导发光的机理 |
1.3.3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刺激响应行为 |
1.4 发光液晶 |
1.4.1 发光液晶简介 |
1.4.2 发光液晶分类 |
1.4.3 发光液晶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提出、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PAA主链构筑的刺激响应型发光液晶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部分 |
2.2.2 仪器与测试条件 |
2.2.3 高分子给体聚乙烯基对苯二甲酸的合成 |
2.2.4 发光小分子受体4,4'-二丁氧基四苯乙烯-1-吡啶的合成 |
2.2.5 氢键复合物PPA(PTC_4)_x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氢键给体PPA的合成与表征 |
2.3.2 氢键复合物PPA(PTC_4)_x的合成与表征 |
2.3.3 氢键复合物PPA(PTC_4)_x的相行为和相结构研究 |
2.3.4 氢键复合物PPA(PTC_4)_x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2.3.5 氢键复合物PPA(PTC_4)_x的刺激响应行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聚乙烯醇(PVA)构筑的刺激响应型发光液晶高分子及其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部分 |
3.2.2 仪器和测试 |
3.2.3 氢键复合物PVA(PTC_4)_x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氢键复合物PVA(PTC_4)_x的合成与表征 |
3.3.2 氢键复合物PVA(PTC_4)_x的相行为和相结构研究 |
3.3.3 氢键复合物PVA(PTC_4)_x的光物理研究 |
3.3.4 氢键复合物PVA(PTC_4)_x的刺激响应行为研究 |
3.3.5 氢键复合物PVA(PTC_4)_x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基于棒状发光液晶分子构筑的刺激响应型发光液晶高分子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部分 |
4.2.2 仪器和测试 |
4.2.3 氢键复合物PPA(BPCN)_x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氢键复合物PPA(BPCN)_x的合成与表征 |
4.3.2 氢键受体BPCN的相行为研究 |
4.3.3 氢键复合物PPA(BPCN)_x的相行为和相结构研究 |
4.3.4 氢键复合物PPA(BPCN)_x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4.3.5 氢键复合物PPA(BPCN)_x的刺激响应行为研究 |
4.3.6 氢键复合物PPA(BPCN)_x的线偏振发光特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发光液晶构筑的波段可调的线性偏振发光材料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部分 |
5.2.2 仪器与测试条件 |
5.2.3 发光单体的合成 |
5.2.4 单轴取向的自支撑薄膜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6BP的相结构研究及发光液晶体系的构筑 |
5.3.2 自支撑薄膜的制备及其单轴取向性能的研究 |
5.3.3 M6BP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5.3.4 自支撑薄膜的线性偏振发光行为研究 |
5.3.5 自支撑薄膜的刺激响应线性偏振发光行为研究 |
5.3.6 自支撑薄膜的稳定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A 基于“甲壳”效应苝酰亚胺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 |
A.1 前言 |
A.2 实验部分 |
A.2.1 试剂部分 |
A.2.2 仪器和测试 |
A.2.3 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 |
A.2.4 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 |
A.3 结果与讨论 |
A.3.1 PPDCS的合成与表征 |
A.3.2 PPDCS的相行为和相结构研究 |
A.3.3 PPDCS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A.3.4 PPDCS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A.3.5 PPDCS器件的光伏性能研究 |
A.3.6 活性层的形貌研究 |
A.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B 试剂、药品、纯度及出产地 |
附录C 仪器及其测试条件和方法 |
附录D |
(2)基于静电纺丝的液晶弹性体薄膜以及液晶弹性体气凝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液晶 |
1.2.1 液晶的分类 |
1.2.1.1 热致液晶 |
1.2.1.2 溶致液晶 |
1.2.1.3 感应液晶 |
1.3 液晶弹性体 |
1.3.1 液晶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
1.3.2 液晶弹性体的分类 |
1.3.2.1 主链型液晶弹性体 |
1.3.2.2 侧链型液晶弹性体 |
1.3.3 液晶弹性体的制备 |
1.3.4 液晶弹性体的应用 |
1.4 静电纺丝技术 |
1.4.1 静电纺丝技术简介 |
1.4.2 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 |
1.4.3 静电纺丝技术的应用 |
1.5 气凝胶 |
1.5.1 气凝胶概述 |
1.5.2 气凝胶的分类 |
1.5.3 气凝胶的制备 |
1.5.4 气凝胶的应用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1.6.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静电纺丝液晶弹性体多孔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溶剂 |
2.2.2 实验所用仪器及测试条件 |
2.2.3 静电纺丝设备 |
2.2.4 液晶单体MBB的合成及表征 |
2.2.4.1 液晶单体MBB的合成路线 |
2.2.4.2 中间体1 的合成 |
2.2.4.3 中间体2 的合成 |
2.2.4.4 MBB的合成与表征 |
2.2.5 交联剂11UB的合成及表征 |
2.2.6 聚硅氧烷液晶聚合物PMMS-MBB的合成及表征 |
2.2.7 主链液晶单体MLCP的合成及表征 |
2.2.7.1 主链液晶单体MLCP的合成路线 |
2.2.7.2 中间体BHHBP的合成与表征 |
2.2.7.3 中间体6HCA的合成与表征 |
2.2.7.4 主链液晶单体MLCP的合成与表征 |
2.2.8 静电纺丝液晶弹性体多孔膜的制备 |
2.2.8.1 PMMS-MBB/CA复合多孔膜的制备 |
2.2.8.2 MLCP单层多孔膜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3.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2.3.3 偏光显微镜图片(POM) |
2.3.4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3.5 接触角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M257 体系液晶弹性体气凝胶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溶剂 |
3.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
3.2.3 RM257 体系液晶弹性体气凝胶的制备 |
3.2.3.1 有机凝胶的制备 |
3.2.3.2 溶剂置换 |
3.2.3.3 超临界干燥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孔隙率表征 |
3.3.2 扫描电镜分析 |
3.3.3 热分析测试 |
3.3.4 DSC测试 |
3.3.5 POM测试 |
3.3.6 1D-WAXS小角测试 |
3.3.7 形状记忆性能测试 |
3.3.8 力学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MMS-MBB体系液晶弹性体气凝胶的制备和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溶剂 |
4.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4.2.3 PMMS-MBB体系液晶弹性体气凝胶的制备 |
4.2.3.1 有机凝胶的制备 |
4.2.3.2 溶剂置换 |
4.2.3.3 超临界干燥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和核磁表征 |
4.3.2 氮气吸附-脱附测试 |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4.3.4 力学性能测试 |
4.3.5 液晶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3)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的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性能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液晶概述 |
1.1.1 液晶简介 |
1.1.2 液晶的分类 |
1.1.3 液晶的应用 |
1.1.3.1 液晶显示材料 |
1.1.3.2 有机凝胶材料 |
1.1.3.3 光响应液晶器件 |
1.2 发光液晶研究进展 |
1.2.1 发光液晶简介 |
1.2.2 小分子发光液晶研究进展 |
1.2.2.1 掺杂型小分子发光液晶 |
1.2.2.2 ACQ型小分子发光液晶 |
1.2.2.3 AIE型小分子发光液晶 |
1.2.3 聚合物发光液晶 |
1.2.3.1 ACQ型聚合物发光液晶 |
1.2.3.2 AIE型聚合物发光液晶 |
1.2.4 发光液晶的应用 |
1.2.4.1 圆偏振光发光材料 |
1.2.4.2 线偏振光发光材料 |
1.2.4.3 可擦写材料 |
1.2.4.4 发光液晶显示材料 |
1.3 发光凝胶材料研究进展 |
1.3.1 发光有机凝胶材料研究简介 |
1.3.2 发光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研究简介 |
1.4 发光相变材料研究简介 |
1.5 课题提出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不同烷氧基尾链长度的AIEE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所需原料及溶剂 |
2.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2.2.3 不同烷氧基尾链长度的AIEE侧链型液晶高分子合成 |
2.2.3.1 对十二烷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
2.2.3.2 (Z)-3-(4-(十二烷氧基)苯基)-2-(4-羟基苯基)丙烯腈的合成 |
2.2.3.3 (Z)-2-(4-((6-溴己基)氧基)苯基)-3-(4-(十二烷基氧基)苯基)丙烯腈的合成 |
2.2.3.4 (Z)-6-(4-(1-氰基-2-(4-(十二烷氧基)苯基)乙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已酯的合成 |
2.2.3.5 聚合物PM6PVPC12的合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单体M6PVPCm和聚合物PM6PVPCm的结构表征 |
2.3.2 聚合物PM6PVPCm的热稳定性表征 |
2.3.3 单体M6PVPCm和聚合物PM6PVPCm的相结构和相转变行为研究 |
2.3.3.1 单体M6PVPCm的相结构和相转变行为研究 |
2.3.3.2 聚合物PM6PVPCm的相结构和相转变行为研究 |
2.3.4 单体M6PVPCm和聚合物PM6PVPCm的光物理性能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不同柔性间隔基长度的AIEE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所需原料及溶剂 |
3.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3.2.3 不同柔性间隔基长度的AIEE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 |
3.2.3.1 对十八烷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
3.2.3.2 (Z)-2-(4-羟基苯基)-3-(4-(十八烷基)苯氧基)丙烯腈的合成 |
3.2.3.3 (Z)-2-(4-((6-溴己基)氧基)苯基)-3-(4-(十八烷氧基)苯基)丙烯腈的合成 |
3.2.3.4 (Z)-6-(4-(1-氰基-2-(4-(十八烷氧基)苯基)乙烯基)苯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 |
3.2.3.5 聚合物PM6PVPC18的合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单体MmPVPC18和聚合物PMmPVPC18的结构表征 |
3.3.2 聚合物PM6PVPCm的热稳定性表征 |
3.3.3 单体MmPVPC18和聚合物PMmPVPC18的相结构和相转变行为表征 |
3.3.3.1 单体MmPVPC18的相结构和相转变行为表征 |
3.3.3.2 聚合物PMmPVPC18的相结构和相转变行为表征 |
3.3.4 单体M6PVPCm和聚合物PM6PVPCm的光物理性能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含D-π-A结构的AIEE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所需原料及溶剂 |
4.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4.2.3 含有D-π-A结构的不同柔性间隔基长度的AIEE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 |
4.2.3.1 4-(6-溴己氧基)苯乙腈的合成 |
4.2.3.2 (Z)4-(2-(4-(6-溴己基)氧基)苯基)-2-氰基乙烯基)苄腈的合成 |
4.2.3.3 (Z)-6-(4-(1-氰基-2-(4-氰基苯基)乙烯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己酯的合成 |
4.2.3.4 聚合物PM6PVPCN的合成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单体M6PVPCN和聚合物PM6PVPCN的结构表征 |
4.3.2 聚合物PM6PVPCN的热稳定性表征 |
4.3.3 聚合物PM6PVPCN的相结构和相转变行为表征 |
4.3.4 单体MmPVPCN和聚合物PMmPVPCN的光物理性能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基于氢键作用的超分子AIEE发光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所需原料及溶剂 |
5.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5.2.3 HPDPA、P4VP及AIEE发光侧链型液晶聚合物P4VP(HPDPA)x的制备 |
5.2.3.1 对癸烷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
5.2.3.2 (Z)-3-H-(癸氧基)苯基)-2-(4-羟基苯基)丙烯腈(HPDPA)的制备 |
5.2.3.3 聚(4-乙烯基吡啶)(P4VP)的制备 |
5.2.3.4 AIEE发光侧链型液晶聚合物P4VP(HPDPA)x的制备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HPDPA、P4VP及超分子聚合物P4VP(HPDPA)x的结构表征 |
5.3.2 HPDPA、P4VP及超分子聚合物P4VP(HPDPA)x的热稳定性表征 |
5.3.3 HPDPA、P4VP及超分子聚合物P4VP(HPDPA)x的相结构表征 |
5.3.4 HPDPA和超分子聚合物P4VP(HPDPA)x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5.3.5 超分子聚合物P4VP(HPDPA)x的紫外光响应性研究 |
5.3.6 超分子聚合物P4VP(HPDPA)x的pH值响应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基于侧链型液晶高分子发光聚合物有机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实验试剂 |
6.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6.2.3 单体和聚合物有机凝胶因子的合成 |
6.2.4 发光有机凝胶材料的制备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单体和聚合物的凝胶能力表征 |
6.3.2 发光凝胶的热稳定性表征 |
6.3.3 发光凝胶的形貌表征 |
6.3.4 发光有机凝胶的荧光发光性质表征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发光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应用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主要实验试剂 |
7.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7.2.3 侧链型液晶聚合物凝胶因子PMmPVPC18的合成 |
7.2.4 发光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3.1 侧链型聚合物的本体性能表征 |
7.3.2 侧链型液晶聚合物PMmPVPC18凝胶性能表征 |
7.3.3 发光定形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表征 |
7.3.4 发光定形相变材料的储能性能表征 |
7.3.5 发光定形相变材料的结构表征 |
7.3.6 发光定形相变材料的流变性能表征 |
7.3.7 发光定形相变材料的荧光发光性能表征 |
7.3.8 发光定形相变材料的紫外光屏蔽性能表征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8章 发光液晶物理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8.1 前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实验所需原料及溶剂 |
8.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8.2.3 单体及共聚物的合成 |
8.2.3.1 单体的合成 |
8.2.3.2 共聚物PM6PVPCN(x)-co-PM0ACB(y)的制备 |
8.2.4 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
8.2.4.1 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8.2.4.2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表征 |
8.2.4.3 聚合物的相结构和相转变行为研究 |
8.2.4.4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8.2.5 发光液晶物理凝胶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
8.2.5.1 发光液晶物理凝胶的制备 |
8.2.5.2 聚合物的凝胶性能表征 |
8.2.5.3 液晶物理凝胶的热稳定性表征 |
8.2.5.4 发光液晶物理凝胶微观形貌研究 |
8.2.5.5 发光液晶物理凝胶力学性能表征 |
8.2.5.6 发光液晶物理凝胶的电光性能研究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A 实验药品、试剂 |
附录B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4)侧链型液晶聚合物/5CB液晶物理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 |
1.1.1 液晶概述 |
1.1.1.1 液晶的发现 |
1.1.1.2 液晶的分子结构特点及液晶的分类 |
1.1.1.3 液晶应用 |
1.2 液晶物理凝胶 |
1.2.1 液晶凝胶概述 |
1.2.2 液晶物理凝胶的制备方法、原理及相分离结构 |
1.2.3 制备液晶物理凝胶用常用凝胶因子的分类 |
1.2.4 液晶物理凝胶性能参数及表征手段 |
1.2.5 液晶物理凝胶的应用 |
1.3 课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不同柔性间隔基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液晶物理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所需原料及溶剂 |
2.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2.2.3 不同柔性间隔基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合成 |
2.2.3.1 4-溴乙/丁/己氧基-4'-氰基联苯的合成 |
2.2.3.2 不同柔性间隔基的单体的合成 |
2.2.3.3 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合成 |
2.2.4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MmACB和MmACB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2.3.2 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3.3 不同柔性间隔基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本体性质研究 |
2.3.4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性能分析 |
2.3.4.1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凝胶性能研究 |
2.3.4.2 液晶物理凝胶的形貌表征 |
2.3.4.3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电光性能的研究 |
2.3.4.5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流变性能 |
2.3.4.6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凝胶驱动力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无柔性间隔基侧链型液晶聚合物液晶物理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所需原料和溶剂 |
3.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3.2.3 无柔性间隔基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合成 |
3.2.3.1 无柔性间隔基侧链型液晶单体的合成 |
3.2.3.2 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合成 |
3.2.4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M0ACB和M0ACB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3.3.2 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3.3 不同主链结构的无柔性间隔基侧链型液晶聚合物本体性质研究 |
3.3.4 液晶物理凝胶性能研究 |
3.3.4.1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凝胶性能研究 |
3.3.4.2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凝胶的形貌与结构 |
3.3.4.3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电光性能的研究 |
3.3.4.5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流变性能 |
3.3.4.6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凝胶驱动力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分子量对液晶物理凝胶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所需原料和溶剂 |
4.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4.2.3 不同分子量无柔性间隔基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合成 |
4.2.3.1 单体的合成 |
4.2.3.2 链转移剂的制备 |
4.2.3.3 不同分子量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合成 |
4.2.4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3.2 不同分子量无柔性间隔基侧链型液晶聚合物本体性质研究 |
4.3.3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性能研究 |
4.3.3.1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凝胶性能研究 |
4.3.3.2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凝胶的形貌与结构 |
4.3.3.3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电光性能的研究 |
4.3.3.4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流变性能的研究 |
4.3.3.5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凝胶驱动力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共聚调控侧链型液晶聚合物液晶物理凝胶的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所需原料及溶剂 |
5.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5.2.3 共聚物的合成 |
5.2.3.1 单体的合成 |
5.2.3.2 共聚物的合成 |
5.2.4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单体和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5.3.2 共聚物的本体性质研究 |
5.3.3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性能研究 |
5.3.3.1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凝胶性能研究 |
5.3.3.2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形貌与结构 |
5.3.3.3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电光性能研究 |
5.3.3.4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流变性能研究 |
5.3.3.5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凝胶驱动力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柔性组分间隔基的长度对侧链型液晶共聚物液晶物理凝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所需原料及溶剂 |
6.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6.2.3 共聚物的合成 |
6.2.3.1 单体的合成 |
6.2.3.2 共聚物的合成 |
6.2.4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6.3.2 共聚物的本体性质研究 |
6.3.3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性能研究 |
6.3.3.1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凝胶性能研究 |
6.3.3.2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电光性能研究 |
6.3.3.3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流变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基于烷氧基联苯基元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液晶物理凝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所需原料及溶剂 |
7.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7.2.3 基于烷氧基联苯液晶基元的无柔性间隔基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合成 |
7.2.4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制备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不同尾链长度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PMBimC的合成与表征 |
7.3.2 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本体性质研究 |
7.3.4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性能研究 |
7.3.4.1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凝胶的性能研究 |
7.3.4.2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凝胶的形貌与结构 |
7.3.4.3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电光性能研究 |
7.3.4.5 液晶物理凝胶材料的流变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A 实验药品、试剂 |
附录B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5)LCPU/工程塑料(分子复合材料)3D打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液晶高分子 |
1.1.1 液晶的起源 |
1.1.2 液晶高分子的研究历程 |
1.1.3 液晶高分子简介 |
1.1.4 液晶高分子的分类 |
1.1.4.1 按分子结构 |
1.1.4.2 按液晶内部有序程度 |
1.1.4.3 按液晶的形成条件 |
1.1.5 热致性液晶的性能 |
1.1.5.1 自增强性 |
1.1.5.2 尺寸稳定性 |
1.1.5.3 流变学特性 |
1.1.5.4 耐热性和阻燃性 |
1.1.5.5 其他性能 |
1.1.6 液晶聚氨酯的应用 |
1.2 工程塑料 |
1.2.1 工程塑料简介 |
1.2.2 聚酰胺 |
1.2.2.1 聚酰胺简介 |
1.2.2.2 聚酰胺性能 |
1.2.2.3 聚酰胺应用 |
1.2.3 聚碳酸酯 |
1.2.3.1 聚碳酸酯简介 |
1.2.3.2 聚碳酸酯的性能 |
1.2.3.3 聚碳酸酯的应用 |
1.2.4 PC与 PA在 FDM打印方式下的研究 |
1.3 复合材料 |
1.3.1 复合材料简介 |
1.3.2 分子复合材料 |
1.3.3 分子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 |
1.4 3D打印 |
1.4.1 3D打印简介 |
1.4.2 3D打印材料 |
1.4.2.1 金属材料 |
1.4.2.2 光敏树脂 |
1.4.2.3 热塑性材料 |
1.4.2.4 无机陶瓷材料 |
1.4.2.5 其他3D打印材料 |
1.4.3 3D打印的几种主流成型方式 |
1.4.3.1 光敏树脂的选择性固化(SLA) |
1.4.3.2 丝状线材的选择性熔覆(FDM) |
1.4.3.3 粉末材料的选择性烧结(SLS) |
1.4.3.4 箔材叠层的实体制作(LOM) |
1.4.4 3D打印的前景及展望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PC型 LCPU的结构构筑与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理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试剂 |
2.3.2 实验仪器 |
2.3.3 检测设备 |
2.3.4 PC型PU的合成过程 |
2.4 不同PU产物的表征 |
2.4.1 不同PU产物的FT-IR分析 |
2.4.2 不同PU产物的DSC分析 |
2.4.3 不同PU产物的POM分析 |
2.4.4 产物PU的XRD分析 |
2.4.5 产物PU的TG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PA型LCPU的结构构筑与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理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试剂 |
3.3.2 实验仪器 |
3.3.3 检测设备 |
3.3.4 PA型PU的合成过程 |
3.4 不同PU产物的表征 |
3.4.1 不同PU产物的FT-IR分析 |
3.4.2 不同PU产物的DSC分析 |
3.4.3 不同PU产物的POM分析 |
3.4.4 产物PU的XRD分析 |
3.4.5 产物PU的TG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材料LCPU/PC及LCPU/PA6的制备及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检测设备 |
4.2.4 LCPU的表面处理 |
4.2.5 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LCPU质量分数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 |
4.3.2 不同LCPU质量分数下复合材料的流变学学性能表征 |
4.3.3 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
4.3.4 复合材料的DSC表征 |
4.3.5 复合材料的TG表征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柔性链对纤维素液晶性能的影响及高强纤维素纤维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纤维素纤维 |
1.1.1 纤维素溶液的制备 |
1.1.1.1 碱尿体系 |
1.1.1.2 NMMO体系 |
1.1.1.3 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体系(DMAc/LiCl体系) |
1.1.1.4 金属络合物体系 |
1.1.1.5 离子液体体系 |
1.1.2 纤维素溶液的纺丝方法 |
1.1.2.1 溶液纺丝 |
1.1.2.2 静电纺丝法 |
1.2 纤维素液晶纺丝法 |
1.3 纤维素液晶 |
1.3.1 纤维素液晶的形成条件 |
1.3.2 纤维素液晶的制备 |
1.3.2.1 主链型纤维素液晶 |
1.3.2.2 侧链型纤维素液晶 |
1.3.3 纤维素液晶的表征方法 |
1.3.3.1 显微镜法 |
1.3.3.2 差示扫描量热法 |
1.3.3.3 X射线衍射法 |
1.3.3.4 相容性判别法 |
1.3.4 纤维素液晶的应用 |
1.3.4.1 纤维素液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 |
1.3.4.2 纤维素液晶在光学/光电材料领域的应用 |
1.3.4.3 纤维素液晶在生命科学与医药领域的应用 |
1.3.4.4 纤维素液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4 液晶的种类 |
1.4.1 树枝状液晶 |
1.4.1.1 向列相树枝状液晶大分子 |
1.4.1.2 近晶相树枝状液晶大分子 |
1.4.1.3 胆甾相树枝状液晶大分子 |
1.4.2 复合型液晶 |
1.4.3 嵌段型液晶 |
1.4.4 单畴液晶 |
1.4.5 多畴液晶 |
1.4.6 两亲型液晶 |
1.5 其他种类液晶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液晶基元及纤维素液晶溶液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液晶基元的合成 |
2.3.2 液晶基元/离子液体溶液的制备 |
2.3.3 液晶基元/离子液体/纤维素溶液的制备 |
2.3.4 测试与表征 |
2.3.4.1 核磁表征 |
2.3.4.2 红外表征 |
2.3.4.3 液相色谱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核磁表征 |
2.4.2 红外表征 |
2.4.3 液相色谱表征 |
2.4.4 液晶基元/离子液体的红外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纤维素/液晶基元/离子液体的流变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纤维素/液晶基元/离子液体溶液的制备 |
3.3.2 测试与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纤维素溶液的静态流变分析 |
3.4.1.1 纤维素溶液的静态流变分析(n=4) |
3.4.1.2 纤维素溶液的静态流变分析(n=5) |
3.4.1.3 纤维素溶液的静态流变分析(n=6) |
3.4.2 变温流变分析 |
3.4.3 稳态剪切分析 |
3.4.4 零切粘度分析 |
3.4.5 COX-MERZ法则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纤维素溶液的液晶性能及其织构转变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和仪器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液晶基元/离子液体溶液的制备 |
4.3.2 纤维素/液晶基元/离子液体溶液的制备 |
4.3.3 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的制备 |
4.3.4 测试与表征 |
4.3.4.1 小角X衍射仪 |
4.3.4.2 偏光显微镜 |
4.3.4.3 差示扫描量热仪 |
4.3.4.4 变温红外仪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体系的偏光照片 |
4.4.2 液晶基元浓度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
4.4.3 温度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
4.4.4 不同浓度的纤维素溶液的DSC分析 |
4.4.5 不同浓度的纤维素溶液的XRD分析 |
4.4.6 变温红外分析 |
4.4.7 液晶织构最佳转变条件的确定 |
4.4.8 液晶基元浓度对织构转变的影响 |
4.4.9 温度对织构转变的影响 |
4.4.10 磁场强度对织构转变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部分 |
5.3.1 纤维索/液晶基元/离子液体溶液的制备 |
5.3.2 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的制备 |
5.3.3 干湿法制备纤维素纤维 |
5.4 测试与表征 |
5.4.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5.4.2 力学强度测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含有扇形织构的纤维素液晶纺丝 |
5.5.2 含有球形织构的纤维素液晶纺丝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7)双液晶嵌段聚合物及其共混体系的设计合成、结构相态以及自组装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物质的相态与液晶态 |
1.1.1 向列相液晶 (Nematic) |
1.1.2 近晶相液晶 (Smectic) |
1.1.3 液晶高分子 |
1.1.4 液晶的有序参数和形变 |
1.1.5 液晶中的缺陷:位错、向错与旋错 |
1.2 嵌段聚合物在本体中的自组装行为 |
1.2.1 嵌段聚合物的构型 |
1.2.2 嵌段聚合物的微相分离 |
1.2.3 液晶嵌段聚合物 |
1.3 嵌段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 |
1.3.1 无定形嵌段聚合物的溶液自组装行为 |
1.3.1.1 稀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 |
1.3.1.2 浓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 |
1.3.2 液晶嵌段聚合物在溶液中的组装 |
1.3.3 聚合物分散液晶体系 |
1.3.4 液晶共聚物/液晶小分子复合体系 |
1.4 液晶嵌段聚合物在界面的自组装行为 |
1.4.1 嵌段聚合物薄膜自组装行为 |
1.4.2 嵌段聚合物薄膜形貌的控制 |
1.4.3 液晶嵌段聚合物薄膜形貌的控制 |
1.4.4 嵌段聚合物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
1.5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近晶相-近晶相(S-S)双液晶嵌段聚合物 |
2.1 引言 |
2.2 S-S体系的设计思路 |
2.3 液晶单体和均聚物的合成与化学表征 |
2.4 近晶相液晶均聚物相态结构 |
2.5 S-S体系的合成与表征 |
2.6 S-S体系的相结构与相转变 |
2.7 S-S体系中多尺度自组装的竞争机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晶相-向列相(S-N)双液晶嵌段聚合物及超结构 |
3.1 引言 |
3.2 S-N体系的设计思路 |
3.3 向列相液晶聚合物及其单体的合成与化学表征 |
3.4 向列相液晶均聚物相态结构 |
3.5 S-N体系的合成与表征 |
3.6 S-N体系的相态结构与计算机模拟 |
3.7 S-N体系中新型超结构的形成机制 |
3.7.1 S-Coil中的自组装行为 |
3.7.2 可传递的液晶相互作用与相互竞争的多级自组装过程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N双液晶嵌段聚合物中的高曲率立方结构 |
4.1 引言 |
4.2 S-N体系中的双连续相 |
4.3 S-N体系中的体心立方相 |
4.4 多尺度结构的对称性匹配与受挫 |
4.5 S-N体系本体自组装结构相图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液晶嵌段聚合物(S-N)与液晶小分子(5CB)共混体系及其界面组装 |
5.1 引言 |
5.2 共混体系的制备 |
5.2.1 液晶高分子材料 |
5.2.2 共混样品的制备 |
5.3 近晶相、向列相液晶均聚物/5CB共混体系 |
5.3.1 N~P/5CB共混样品 |
5.3.2 S~P/5CB共混样品 |
5.4 S-N/5CB共混体系 |
5.4.1 S-N/5CB样品的热分析 |
5.4.2 S-N样品的自组装行为 |
5.4.3 S-N/5CB的自组装结构与溶致、热致相转变 |
5.5 S-N/5CB共混体系的相图 |
5.6 S-N/5CB的界面组装 |
5.6.1 聚合物薄膜的制备 |
5.6.2 S-N/5CB薄膜中的微结构与取向 |
5.6.3 5CB对液晶嵌断聚合物薄膜结构的诱导作用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附录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附录2 :表征仪器与测试条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含二聚体类单体的新型侧链手性液晶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简介 |
1.1.1 液晶的起源和发展 |
1.1.2 液晶的应用研究 |
1.1.3 液晶的分类 |
1.2 液晶高分子简介 |
1.2.1 液晶高分子 |
1.2.2 液晶高分子的发展简史 |
1.2.3 液晶高分子的分类 |
1.2.4 液晶高分子的分子结构与性能 |
1.2.4.1 液晶高分子的典型结构 |
1.2.4.2 影响液晶高分子形态与性能的因素 |
1.2.5 高分子液晶态的表征与研究 |
1.2.6 高分子液晶的特性 |
1.2.7 液晶高分子的理论 |
1.3 手性与手性液晶 |
1.3.1 手性液晶聚合物的结构特征 |
1.3.2 手性侧链液晶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3 手性液晶的光学特性 |
1.4 液晶网络高分子 |
1.4.1 液晶弹性体 |
1.4.1.1 液晶弹性体的分类及合成方法 |
1.4.1.2 液晶弹性体的物理性能 |
1.4.1.3 手性液晶弹性体及其性能 |
1.4.2 液晶网络高分子理论 |
1.4.2.1 N-I相变温度 |
1.4.2.2 应力与应变 |
1.5 本论文的研究构思及特色 |
第2章 二聚体类液晶单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试剂及理化性质 |
2.2.2 测试仪器 |
2.2.3 合成部分 |
2.2.3.1 液晶中间体的合成 |
2.2.3.2 烯丙氧基苯甲酸苯酚酯二聚体型液晶单体的合成 |
2.2.3.3 烯丙氧基苯甲酸联苯酚酯二聚体型液晶单体的合成 |
2.2.3.4 十一烯联苯酚酯二聚体型液晶单体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分析 |
2.3.1.1 液晶中间体的结构分析 |
2.3.1.2 烯丙氧基苯甲酸苯酚酯二聚体型液晶单体结构分析 |
2.3.1.3 烯丙氧基苯甲酸联苯酚酯二聚体型液晶单体的结构分析 |
2.3.1.4 十一烯联苯酚酯二聚体型液晶单体的结构分析 |
2.3.2 液晶单体的液晶性能研究 |
2.3.2.1 烯丙氧基苯甲酸苯酚酯二聚体型液晶单体的液晶性能研究 |
2.3.2.2 烯丙氧基苯甲酸联苯酚酯二聚体型液晶单体的液晶性能研究 |
2.3.2.3 十一烯联苯酚酯二聚体型液晶单体的液晶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对称双烯类液晶交联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试剂及来源 |
3.2.2 测试仪器 |
3.2.3 液晶交联剂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液晶交联剂的结构分析 |
3.3.2 液晶交联剂的液晶性能研究 |
3.3.3 液晶交联剂分子结构与比旋光度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二聚体类单体的侧链手性液晶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试剂及来源 |
4.2.2 测试仪器 |
4.2.3 含二聚体类单体的侧链手性液晶弹性体的合成与研究 |
4.2.3.1 侧链手性液晶弹性体E1系列的合成与研究 |
4.2.3.2 侧链手性液晶弹性体E2系列的合成与研究 |
4.2.3.3 侧链手性液晶弹性体E3系列的合成与研究 |
4.2.3.4 侧链手性液晶弹性体E4系列的合成与研究 |
4.2.3.5 侧链手性液晶弹性体E5系列的合成与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侧链型聚醚类液晶高分子及其共聚物:阴离子合成与结构和性质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液晶 |
1.1.1 液晶的分类 |
1.1.2 液晶的应用 |
1.1.3 液晶与生命体 |
1.2 液晶聚合物 |
1.3 侧链型液晶聚合物 |
1.3.1 侧链型液晶均聚物及其分类 |
1.3.2 侧链型液晶均聚物的合成 |
1.3.3 侧链型液晶共聚物 |
1.3.4 侧链型液晶聚合物性质的影响因素 |
1.4 液晶弹性体 |
1.5 序列可控聚合物 |
1.6 研究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侧链型聚醚类液晶均聚物的合成、相态和链动态学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2 仪器表征 |
2.2.3 合成路线 |
2.3 合成结果表征 |
2.4 液晶聚合物的相结构分析 |
2.5 液晶聚合物链的动态学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侧链型聚醚类液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多级结构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2.2 仪器表征 |
3.2.3 合成路线 |
3.3 合成结果表征 |
3.4 液晶嵌段聚合物的多级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侧链型聚醚类液晶梯度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4.2.2 仪器表征 |
4.2.3 合成路线 |
4.3 合成结果表征与反应动力学 |
4.4 液晶梯度共聚物的相态与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晶三元共聚物的设计与合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5.2.2 仪器表征 |
5.2.3 合成路线 |
5.3 阴离子聚合反应动力学 |
5.4 共聚物的液晶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含薯蓣皂素基元的两亲性聚碳酸酯类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概述 |
1.1.1 物质的液晶态与液晶高分子 |
1.1.2 液晶的分类 |
1.1.3 液晶的表征 |
1.2 脂肪族聚碳酸酯 |
1.2.1 脂肪族聚碳酸酯简介 |
1.2.2 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分类 |
1.2.3 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功能化改进 |
1.2.4 脂肪族聚碳酸酯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
1.3 共聚物自组装 |
1.3.1 共聚物自组装简介 |
1.3.2 分子自组装的控制方式 |
1.4 论文的特色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薯蓣皂素液晶中间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2.1 原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表征方法 |
2.3 合成路线 |
2.4 合成步骤 |
2.4.1 对甲苯磺酸薯蓣皂素酯(Dios~*-oTs)的合成 |
2.4.2 4-薯蓣皂素氧基丁醇(C_1)的合成 |
2.4.3 6-薯蓣皂素氧基己醇(C_2)的合成 |
2.4.4 8-薯蓣皂素氧基辛醇(C_3)的合成 |
2.5 红外分析 |
2.6 核磁分析 |
2.7 POM分析 |
2.8 XRD分析 |
2.9 DSC分析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羧基嵌段聚碳酸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原料与试剂 |
3.2 仪器与表征方法 |
3.3 合成路线 |
3.3.1 5-甲基-5-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MBC)的合成 |
3.3.2 嵌段共聚物mPEG_(43)-b-PMBC_n的合成 |
3.3.3 含羧基嵌段共聚物mPEG_(43)-b-PMCC_n的合成 |
3.4 合成步骤 |
3.4.1 5-甲基-5-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MBC)的合成 |
3.4.2 嵌段共聚物mPEG_(43)-b-PMBC_n的合成 |
3.4.3 含羧基的嵌段共聚物mPEG_(43)-b-PMCC_n的合成 |
3.5 红外分析 |
3.6 核磁分析 |
3.7 GPC分析 |
3.8 DSC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液晶基元两亲嵌段聚碳酸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1 原料与试剂 |
4.2 仪器与表征方法 |
4.3 合成路线 |
4.4 实验步骤 |
4.4.1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
4.4.2 水接触角测量实验 |
4.4.3 自组装行为研究 |
4.5 红外分析 |
4.6 核磁分析 |
4.7 GPC分析 |
4.8 POM分析 |
4.9 DSC分析 |
4.10 亲疏水性分析 |
4.11 溶液自组装研究 |
4.12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四、小角光散射研究热致性高分子液晶的形态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刺激响应型发光液晶高分子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 陶磊. 湘潭大学, 2020
- [2]基于静电纺丝的液晶弹性体薄膜以及液晶弹性体气凝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马丹阳. 东南大学, 2020(01)
- [3]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的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性能研究及应用[D]. 袁勇杰. 湘潭大学, 2019
- [4]侧链型液晶聚合物/5CB液晶物理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赵建航. 湘潭大学, 2019(12)
- [5]LCPU/工程塑料(分子复合材料)3D打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D]. 赵申仁.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6]柔性链对纤维素液晶性能的影响及高强纤维素纤维的制备[D]. 韩杨杨.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1)
- [7]双液晶嵌段聚合物及其共混体系的设计合成、结构相态以及自组装行为的研究[D]. 魏炜.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8]含二聚体类单体的新型侧链手性液晶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姜滢. 东北大学, 2017(06)
- [9]侧链型聚醚类液晶高分子及其共聚物:阴离子合成与结构和性质的调控[D]. 刘雨.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含薯蓣皂素基元的两亲性聚碳酸酯类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郭志毫. 东北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