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倾斜长壁综采面应用范围的拓展(论文文献综述)
池小楼[1](2021)在《大倾角软煤层分层综采再生顶板力学特性与围岩稳定控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大倾角煤层下分层回采诱导再生顶板破断与支架倒滑失稳问题,结合淮南矿区潘北煤矿1212(3)大倾角厚软煤层分层开采工作面地质与工程条件,综合运用理论计算、基于分布式光纤与声发射监测技术的相似模拟试验、基于煤系地层结构建模技术的数值模拟试验、矸石侧限压缩固结二次成岩试验、基于三维成像技术的钻孔探测现场试验等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上分层回采覆岩运移及应力演化、再生顶板力学特性、再生顶板破断及多物理场参数响应、支架与再生顶板稳定控制机理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1)大倾角煤层上分层回采覆岩运移及应力演化特征。建立了上分层覆岩破断力学模型,分析了砂质泥岩层挠度与最大拉、剪应力分布规律,获得了上分层回采覆岩垮落结构形成力学驱动机制。建立了上分层回采物理与数值模型,分析了上分层回采覆岩破断及位移-应力演化特征,确定了采空区矸石2种充填形态特征。(2)大倾角煤层回采再生顶板力学特性研究。测定了组成再生顶板泥岩与砂质泥岩矿物种类及含量,获得了破碎岩块胶结再生能力。对破碎岩块进行了侧限压缩试验,分析了含水率、压缩率、粒径、体积级配对破碎岩块压实轴向应力与固结二次成岩试件抗压、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给出了4个因素下胶结体力学性能的定量表征。再生顶板现场钻孔探测发现了钻孔围岩裂隙分布及倾向胶结程度上低下高的分区固结特征。(3)大倾角煤层回采再生顶板破断及多物理场参数响应特征。基于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下分层再生顶板破断倾向分区演化、再生岩体变形光纤应变与声发射能量响应规律及再生顶板应力壳演化特征,阐明了下分层支架低中位悬臂梁断裂推垮与高位铰接岩梁断裂冲垮作用机理,揭示了下分层中上部是支架与再生顶板重点防控区域。(4)大倾角煤层回采支架与再生顶板稳定控制机理研究。厘定了下分层回采支架-围岩关系,建立了支架倒滑与煤壁片帮力学模型,研究了支架倒滑与煤层倾角、顶底板和支架顶梁间摩擦系数及侧护板侧护力间关系,分析了煤壁片帮与煤层倾角、再生顶板载荷、煤体粘聚力及内摩擦角间关系。提出了再生顶板铺网注浆、设置支架防倒滑千斤顶的“三机”联合防倒滑、煤壁铺网注浆+施工玻璃钢锚杆的“护帮、护顶、护架”三位一体分区协同控制措施,监测了支架阻力与歪斜角、再生顶板与煤壁注浆位置、煤壁片帮位置与深度,对“三位一体”分区协同控制支架与再生顶板稳定性效果进行工程评价。图:[98];表:[22];参:[185];
刘旺海[2](2020)在《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大倾角煤层煤矸互层顶板赋存不稳定、强度低、易失稳是大倾角煤层开采较为常见的一种围岩灾害现象,严重影响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研究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机理对丰富复杂条件下煤层开采理论、指导现场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物理相似实验、数值仿真计算、现场工程实践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大倾角煤矸互层顶板破坏影响因素对煤矸互层顶板的作用机理及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大倾角煤层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受夹矸层厚度及软弱强度、倾角、工作面倾斜长度以及支架的反复支撑等主要因素影响。夹矸层越薄及强度越低,煤矸互层顶板破坏越明显;煤层倾角和工作面斜长的增加使煤矸互层顶板受力不均衡性更加明显;支架对煤矸互层顶板的反复支撑促进了顶板变形、破裂和发展,进而导致煤矸互层顶板的二次叠加破坏。煤矸互层顶板大倾角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较非煤矸互层顶板时大,周期来压步距接近,煤矸互层顶板易在支架上方发生断裂漏冒,开采时夹矸层厚度及软弱强度对煤矸互层顶板支承压力的影响比较显着。大倾角煤矸互层顶板破坏时,软煤线裂隙发育优先于硬夹矸裂隙发育,软煤先破坏,但由于煤矸互层顶板本身的层位关系及时间、重力相互作用效应,煤矸互层顶板断裂顺序为:下位夹矸层→中位煤线→中位夹矸层→上位煤线,相继依次发生“离层—断裂—推垮”的复合型破坏;随下行割煤的继续推进,硬夹矸以短、长悬臂梁方式交替断裂破坏,而互层软煤线松软易破碎,无明显的长悬臂梁出现。大倾角煤矸互层顶板的应力释放主要以拉应力为主,随煤层倾角和工作面斜长的增大,煤矸互层顶板拉应力区向倾斜工作面中上部区域迁移,而下部区域煤矸互层顶板应力由拉应力逐步转换为压应力,其倾角和工作面斜长越大,拉、压应力越明显;煤矸互层顶板塑性破坏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剪切破坏随煤层倾角、工作面长度的增大,向上位岩层逐步延伸,工作面中上部区域煤矸互层顶板运移量最大,下部区域运移量较小。大倾角工作面煤矸互层顶板岩层的最大拉应力超过了其岩层的许容应力时将发生失稳破断,其中煤矸互层顶板岩层失稳破断本身的影响因素最大,即弹性模量和夹矸层厚度,其次外在的影响因素中工作面长度和倾角次之。煤矸互层顶板大倾角25213工作面,支架平均工作阻力为“下部区域>中部区域>上部区域”分区特征更趋明显,支架与煤矸互层顶板接顶状态多变且受载不稳定。针对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煤矸互层顶板稳定性控制难题,提出了稳定性控制措施,来保证煤矸互层顶板工作面的稳定,并在25213工作面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实践效果,社会和技术经济效益良好。
段建杰[3](2020)在《大倾角煤层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倾角煤层长壁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存在支架受载不均匀且易发生倾倒下滑、煤壁片帮与飞矸频发等岩层控制难题,长壁伪俯斜综合机械化开采方法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途径,研究大倾角长壁伪俯斜“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不仅对该类工作面的支架选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丰富了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理论。本文以绿水洞煤矿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对大倾角长壁伪俯斜工作面围岩应力、位移演化特征,支架-围岩相互作用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大倾角长壁伪俯斜工作面来压具有分区性和时序性。工作面中部先来压,上部次之,下部最后来压;来压的持续时间表现为下部最长,上部次之,中部最短,且中上部区域的矿压显现大于下部区域。工作面顶板垮落具有时序性,矸石对于工作面下部的充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分区域不均匀充填;②上部区域矸石下滑;③中、上部垮落矸石将第二阶段的未充填区域充填;④采空区距支架较远的区域,矸石充填的上边界沿走向呈直线状。(2)工作面不同区域破断顶板对支架的作用形式及程度不同,倾斜中部垮落矸石对支架的作用为“砸、压、推”,倾斜下部主要为作用在支架后方一侧的推力,上部最弱。工作面中部顶板对支架作用差异明显:直接顶作用时间短、强度小、频率高;基本顶则时间长、强度大、频率低。(3)支架的支撑作用抑制了顶板运移,对工作面倾斜中下部区域作用最为明显,底板的变形、破坏、滑移造成支架底座运动出现区域差异性,支架易前倾失稳;支架对煤壁控制效果表现为倾斜下部区域>中部区域>上部区域,煤壁对支架稳定性影响较明显,其中护帮板受煤壁变形影响运动速度最大。(4)在工作面倾斜中部区域,支架立柱应力最大,下部区域的支架底座应力最大,上部区域支架其他部位应力增加明显,呈现出上部区域>中部区域>下部区域;工作面立柱与支架其他部位的位移具有分区特征,立柱位移量呈现中部区域>上部区域>下部区域,支架其他部分呈现支架上部区域>中部区域>下部区域,工作面中上部区域围岩相对活跃,极易导致支架发生失稳。(5)支架倾向呈阶梯状布置易导致架间非对称的相互作用,主要位于顶梁侧向中上部与底部侧推装置上,且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下部区域底部侧推装置上形成应力集中与最大位移;中部区域架间应力集中和最大位移区域易发生转移,极易导致支架的侧向倾倒和摆尾;中上部区域,架间应力集中和最大位移区域在底部侧推装置及顶梁侧向中上部,支架极易发生侧向倾倒、摆尾、上下错动等失稳现象。(6)根据研究结论,对工作面布置、支架结构及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现场工程实践表明,“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大幅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郭之标[4](2020)在《临涣矿区中煤组采动覆岩变形破坏特征及两带发育高度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矿井突水、顶板冒落等问题严重威胁着煤炭的开采。随开采深度的递增,这类问题更加严峻。上下贯通的岩层破断裂隙是水、瓦斯流入采煤工作面的通道。煤层开采引起覆岩破坏和运动是矿井突水、顶板冒落、煤与瓦斯突出等矿井灾害发生的根源。因此,研究覆岩“两带”高度的发育规律,可以为工作面开采工艺设计、保水采煤、邻近层卸压瓦斯运移、下保护层开采、抽采钻孔设计、瓦斯治理等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围绕临涣矿区中煤组综采工作面采动覆岩变形破坏特征及两带发育高度展开研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手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对童亭864工作面覆岩顶板力学参数进行调研分析,判断得到童亭864工作面覆岩顶板类型均为中硬顶板。由覆岩“两带”发育高度数据可知,综合各种研究方法确定的覆岩“两带”发育高度的结果相差不大,均在同一范围,开采覆岩破坏特征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综合考虑,得到童亭864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冒落带发育高度6.86-13.1m,裂隙带发育高度 41.31-55.4m。2:理论分析得到,影响“三带”发育的影响因素有:覆岩的岩性和组合结构、采高及分层开采、工作面走向长度、开采方法和顶板管理、断层影响等,因此,童亭864工作面不同位置处的两带发育高度将存在差异;根据覆岩受力特点,覆岩自上向下分为弹性区、塑性变形区、拉张裂隙区、张拉破坏区和局部张拉区,将弹性区域和塑性区划分为弯曲下沉带,将拉张裂隙区划分为裂隙带,将产生张拉破坏区和局部的张拉区域划分为冒落带。3:理论分析得到煤岩体破坏特征、裂隙发育及判定,为回采中宏观上覆岩破断、发育和应力变化提供理论依据;随回采的推进,分形维数的大小直接由裂隙发育状态决定,由此可见分形维数是一个定量体现裂隙发育状态的特征值。4: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得到,童亭864工作面回采后,7煤层处于裂隙带中部,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之后,7煤层可正常进行回采,8煤层回采对7煤层的影响程度较小;同时,7煤层受采动影响,卸压瓦斯通过采动裂隙通道进入回采工作面内,需加强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管理工作。图[53]表[12]参考文献[76]
王子骞[5](2020)在《基于VR技术的东保卫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交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煤矿井下综采和安全培训工作,一般是通过文字、二维图纸的作业培训和安全培训完成。在这样的培训模式下,井下作业工人对于矿井下的实际工况、设备的运转、井下应急安全的处理,无法建立直观的感受,也就难于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采用基于VR技术的煤矿综采和安全培训,可以充分发挥VR技术的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三大特点,使得被培训人员更加直观、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地熟悉井下情况和提升应急安全处理的能力。培训人员在煤矿井下综采和安全培训的过程中,全部是通过视觉获得最为直观的学习效果,整个培训过程又因为VR技术的虚拟性,没有任何安全隐患,也大大降低了实地培训的设备损耗和现场维护费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针对东保卫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个案,开展了如下的研究工作:首先,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心流理论三个方面,构建了VR技术在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中运用的理论基础。其次,对现有的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进行了典型问题分析,从技术、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了基于VR技术的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平台设计工作的可行性,对基于VR技术的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平台进行了体系结构设计和功能模块的框架设计。再次,对双鸭山东保卫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现状进行了分析。在需求分析中,从总体需求、软件需求、硬件需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五个方面展开了分析,进而完成了东保卫个案的界面设计。最后,对东保卫个案设计的开发工具进行了选择,包括3ds Max、Unitiy 3D、HTC Vive头显。从工作面支架、运输斜巷、回风斜巷三个方面给出了本文VR虚拟场景的建模结果。对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皮带运输机、其它设备进行了VR建模。针对东保卫老员工和新进员工展开了综采过程和安全培训的VR测试,其结果都证明了本文构建的VR系统带来了设备操作、场景体验、安全培训等方面的明显提升。
王汉斌[6](2020)在《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急倾斜煤层的地下开采易诱发采空区上覆岩层与地表发生剧烈变形破坏。前人对急倾斜单煤层开采岩层与地表移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针对急倾斜多层煤开采诱发岩移模式及机理研究仍不充分。因此,亟需研究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覆岩及地表的变形等力学行为发展演变规律。据此,本文结合力学分析法、相似材料物理模型试验法以及离散元数值模拟法,深入研究了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岩层移动模式及机理,取得如下成果:(1)通过相似材料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岩层移动规律。多层急倾斜煤层开采初期,岩体破坏以顶板的小范围垮落破坏为主;采空区顶板悬漏一定范围后,煤层顶板方向的岩体发生挤入采空区的滑移破坏。在上下岩体垂向压力和已经垮落稳定的破碎岩体的横向力作用下,采空区之间岩柱发生类似多米诺效应的二次复合垮塌。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垮落在时间尺度上有一定的滞后性,此外,采空区覆岩中会出现狭窄空洞,空洞以非线性的运动轨迹在倾斜岩层中向上传播,空洞的尺寸一般在逐渐减小,形态由离层逐渐转变为裂缝。(2)提出了一种基于岩块位移变异系数的受扰动岩体分带准则。该准则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首先将急倾斜煤采空区受扰动岩体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块,然后根据各个区块内岩块位移的变异系数变化特征确定三带界线及范围,最后建立了急倾斜多煤层采区上覆受扰动岩体的分带准则,实现了急倾斜煤采空区受扰动岩体的带区划分。(3)通过考虑冒落带岩体蠕变的离散元分析,揭示了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残余变形规律。多层急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地表残余沉降特征曲线一般呈“W”形态,地表塌陷坑边缘处的地表残余变形较大,而塌陷坑中心区域的地表残余变形较小;急倾斜多煤层采空区的活化呈周期性变化,致使地表残余沉降的下沉速度特征曲线通常呈“波浪”形态。
杨振乾[7](2020)在《平煤十二矿突出煤层采充协调开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深部瓦斯突出矿井会通过开采保护层降低煤层瓦斯压力。在近全岩保护层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矸石,且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开采期间存在一定时间差值。为在完成矿井产能条件下实现深部矿井矸石井下分选和充填,保障采区内工作面接替,本文以平煤十二矿保护层开采为研究背景,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调研、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井下煤矸运输路径及井下分选系统相关参数、保护层工作面参数,优化了保护层、被保护层和配采工作面的接替方案,设计了采充抽协调开采软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确定了平煤十二矿保护层开采位置;建立了采充抽一体化矿井生产物流运输模型,确定了充填工作面所在位置及充填方式;选择了井下分选中心、运矸巷和矸石仓的数量及位置;(2)基于平煤十二矿保护层开采卸压条件,推导出了被保护层卸压前后瓦斯孔隙率、渗透率的动态变化表达式以及瓦斯渗流场控制表达公式,得到保护层开采对瓦斯渗流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保护层工作面参数对被保护层相对膨胀率影响,确定了保护层采厚、工作面长度;并对采抽协调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保护层最佳抽采范围;(3)提出了多种符合矿井生产需求的工作面接替方案,通过模型分析法建立了经济、技术、时间、空间、环境等多因素接替方案评价体系,并确定了各个因素及其下属指标在平煤十二矿接替方案当中的影响权重,对工作面接替方案进行了选择;(4)数值模拟分析了被保护层充填高度对上覆煤岩裂隙发育的影响,确定了充填率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采充抽协调关系范围,研发了针对平煤十二矿的采充抽协调开采软件,并在工程上得到验证。该该论文有图43幅,表16个,参考文献98篇。
袁永,屠世浩,陈忠顺,张村,王沉,王文苗[8](2020)在《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全文替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薄煤层储量占我国煤炭总储量的20%,受狭小采掘空间等特殊条件制约,薄煤层开采效益差、智能化水平低,产量仅占煤炭总产量的10%。基于薄煤层多样性赋存条件和提高工作面单产、卸压效果与采出率的不同开采需求,将薄煤层开采的技术需求分为3 类: 薄煤层长壁智能化综采、薄煤层保护层智能化开采和薄煤层高采出率开采技术。系统分析了我国薄煤层矿井开采设计、长壁综采装备、智能化开采技术、半煤岩巷道掘进和极薄煤层开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3 类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 ①在长壁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方面,提出了放大采区( 面) 尺寸、降低采掘高度的立体化设计方法,开发了薄煤层开采方法、设备配套等辅助决策专家系统,研制了大功率、矮机身半煤岩快速掘进机及其支护机具和矮型化超长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研发了“基于煤层条件精准探测预设割煤轨迹+三机协同控制+视频监控”的智能化开采技术; ②在高瓦斯薄煤层保护层智能化开采方面,揭示了卸压开采的应力-损伤-渗流耦合作用机制,提出了长壁面极限卸压采厚与钻采面卸压增透合理参数确定方法,研发了基于瓦斯浓度调控的智能割煤技术; ③在提高薄煤层采出率方面,研发极薄煤层的长壁综采自动化技术和五钻头自动换钻螺旋钻采煤机,开发了不同种类的薄煤层沿空留巷技术。提高薄煤层采掘装备的适应性和控制精度,构建智能开采与灾害防控一体化理论与技术将是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的研究方向。
华同兴[9](2020)在《采煤机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少油、缺气”,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未来几十年里,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处于主体能源地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框架不会发生改变。近年来随着综采工作面机械化不断提高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开采已经成为当今矿业领域研究的热点。作为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装备,采煤机自动化管理技术是实现工作面自动化开采的重要基础。论文以采煤机自动化管理的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在分析了目前采煤机自动化技术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了三维地质建模、地质统计学、智能算法、计算机模拟仿真、捷联式惯性导航、多源数据融合、遗传优化算法等多项理论与技术,系统研究了采煤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关键技术,为记忆割煤技术存在的局限性提供新的解决思路。论文主要的研究结果有:(1)提出了基于机器深度学习算法Faster R-CNN的煤岩识别方法,利用大量图片数据集对Faster R-CNN网络进行了训练,训练后的网络可以快速地检测到图片中的煤与岩石,与传统的煤岩图像识别方法相比,该方法识别速率更快,智能化更高。(2)以综采工作面地质钻孔以及虚拟钻孔信息作为原始数据,采用Delaunay三角网逐点插入剖分法→TIN-GTP“放样”生成煤层三维地质模型,并应用信息融合算法对构建的煤层模型精度进行修正,利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煤层模型的精度。(3)通过建立采区统一坐标系以及调整惯性导航系统的参考坐标系实现了采煤机在煤层中的绝对定位定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煤层地质模型的预设割煤线路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煤层起伏变化较大的工作面,并在山西某矿进行了试验,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4)利用遗传算法在满足采煤工艺约束条件下,对采煤机的割煤线路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割煤线路更加平滑,同时工作面的回采率达到了最优。(5)对采煤机自动化管理平台架构进行了总体的规划,并对平台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界面进行了设计。
伍永平,贠东风,解盘石,王红伟,郎丁,胡博胜[10](2020)在《大倾角煤层长壁综采:进展、实践、科学问题》文中研究指明大倾角煤层属难采煤层,在我国西部地区赋存广泛,此类煤炭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柱作用。受煤层赋存条件制约,大倾角煤层的岩层运动机理复杂,作业空间受限,综合机械化开采难度大。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者及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便开始针对大倾角煤层的开采方法、岩层控制理论、关键技术装备展开研究。发展至今,已在理论、技术、装备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从大倾角煤层长壁综采的进展、实践、科学问题3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积累的实践经验以及未来需要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提炼出以下主要观点:①我国首次定义了大倾角煤层的概念(煤层倾角35°~55°)并给出了工程解释,但随着近年来装备水平与开采方法的不断提升革新,大倾角煤层倾角涵盖范围的工程解释应有所外延。自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在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岩层控制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工作面动力灾害防护方法、工作面主要装备研发等领域的研究与试验取得了较大进展。②在工程实践方面,除大倾角中厚煤层综采技术已趋于成熟外,大倾角厚煤层大采高综采、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和薄煤层伪俯斜综采技术均有所突破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诸多"瓶颈问题"亟需从科学层面予以解答。③仍需进一步加强复杂采动煤岩体力学性状与量化表征、复杂采动煤岩体力学行为及其对工作面灾变的控制作用、长壁采场"支架-围岩"系统多维交互动力学与多目标非稳态控制方法、非规则回采空间随机分离体形成-运动-损害过程及防护机制等科学问题研究,并以此为前提发明全新的开采方法、研发关键技术与装备,最终实现大倾角煤层安全高效与绿色开采。
二、倾斜长壁综采面应用范围的拓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倾斜长壁综采面应用范围的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大倾角软煤层分层综采再生顶板力学特性与围岩稳定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大倾角煤层开采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再生顶板压实胶结特征研究现状 |
1.2.3 大倾角煤层开采支架-围岩作用关系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大倾角煤层上分层回采覆岩运移及应力演化特征 |
2.1 工程背景 |
2.2 上分层回采覆岩破断力学分析 |
2.3 上分层回采覆岩运移特征 |
2.3.1 参数选取及试验方案与设备 |
2.3.2 覆岩垮落结构及运移特征 |
2.4 上分层回采覆岩应力演化特征 |
2.4.1 数值模型构建及参数选取 |
2.4.2 覆岩应力分布与演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大倾角煤层回采再生顶板力学特性研究 |
3.1 泥岩与砂质泥岩矿物含量 |
3.2 冒落矸石侧限压缩试验 |
3.2.1 破碎岩块制备及试验方案与系统 |
3.2.2 破碎岩块压实特性 |
3.2.3 固结二次成岩试件力学行为 |
3.2.4 实验结果回归分析 |
3.3 冒落矸石固结二次成岩过程 |
3.4 再生顶板钻孔探测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倾角煤层回采再生顶板破断及多物理场参数响应特征 |
4.1 再生顶板破断特征 |
4.2 再生顶板破断光纤应变响应 |
4.3 再生顶板破断声发射能量响应 |
4.4 分层综采“两带”分布特征 |
4.5 再生顶板应力演化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倾角煤层回采支架与再生顶板稳定控制机理 |
5.1 支架-围岩关系 |
5.2 支架倒滑力学分析 |
5.3 煤壁片帮力学分析 |
5.4 支架-再生顶板稳定控制措施 |
5.4.1 再生顶板防漏冒措施 |
5.4.2 支架防倒滑措施 |
5.4.3 煤壁防片帮措施 |
5.5 支架-围岩稳定控制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研究 |
1.2.2 国内外大倾角煤层开采矿压理论研究 |
1.2.3 国内外大倾角煤层开采复合顶板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工程地质概况及煤岩力学参数测定 |
2.1 矿井概况 |
2.1.1 水文地质条件 |
2.1.2 矿井地质及煤层赋存 |
2.2 25213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 |
2.2.1 工作面概况及煤层情况 |
2.2.2 采煤方法及工艺 |
2.3 25213工作面煤矸互层顶板力学参数测定 |
2.3.1 实验仪器设备 |
2.3.2 岩石试样选取及加工 |
2.3.3 实验过程及其测试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机理物理相似模拟实验 |
3.1 实验测试系统 |
3.1.1 全站仪监测设备 |
3.1.2 数码摄像机 |
3.1.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
3.2 夹矸厚度对工作面煤矸互层顶板走向矿压显现规律影响 |
3.2.1 煤矸互层顶板破断与垮落特征 |
3.2.2 沿走向覆岩运移特征 |
3.2.3 不同夹矸厚度下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3.2.4 不同夹矸厚度下支架阻力特征 |
3.3 大倾角工作面沿倾向煤矸互层顶板变形破断机理 |
3.3.1 沿倾向煤矸互层顶板破断及覆岩变形破坏特征 |
3.3.2 支架反复初撑力对煤矸互层顶板的破坏 |
3.3.3 沿倾向煤矸互层顶板运移规律 |
3.3.4 沿倾向煤矸互层顶板下支承压力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机理数值分析 |
4.1 不同倾角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运移规律 |
4.1.1 不同倾角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应力分布特征 |
4.1.2 不同倾角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位移分布特征 |
4.1.3 不同倾角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塑性区分布特征 |
4.2 不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运移规律研究 |
4.2.1 不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应力分布特征 |
4.2.2 不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位移分布特征 |
4.2.3 不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塑性区分布特征 |
4.3 不同夹矸厚度及软弱强度对煤矸互层顶板应力的影响 |
4.3.1 实验方案及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
4.3.2 单一夹矸厚度条件下覆岩运移特征 |
4.3.3 不同夹矸厚度下煤矸互层顶板垮落特征 |
4.3.4 夹矸厚度及软弱强度对支承压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简化的大倾角工作面煤矸互层顶板失稳破断机理分析 |
5.1 单一均值岩梁力学受力分析 |
5.2 煤矸互层顶板复合岩梁受力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稳定性控制工程实践 |
6.1 煤矸互层顶板工作面测点布置及监测方法 |
6.2 煤矸互层顶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其分析 |
6.2.1 沿工作面走向矿压显现规律 |
6.2.2 沿工作面倾向矿压显现规律 |
6.3 煤矸互层顶板工作面稳定性控制措施 |
6.3.1 加强支架工作阻力的分区域控制顶板 |
6.3.2 及时带压擦顶移架及浅截深护控制顶板 |
6.3.3 加强超前地质探查及滑底防控控制顶板 |
6.4 煤矸互层顶板工作面稳定性控制效果检验 |
6.4.1 工作面支架阻力显着性提高 |
6.4.2 煤矸互层顶板架前漏冒次数明显改善 |
6.4.3 工作面支架倾倒次数显着性减少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大倾角煤层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大倾角煤层伪俯斜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大倾角煤层伪俯斜开采技术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大倾角煤层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与围岩作用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
2.1 矿井生产技术条件 |
2.2 数值模拟计算 |
2.2.1 数值计算及外置建模软件简介 |
2.2.2 研究内容 |
2.2.3 参数确定 |
2.2.4 数值模型 |
2.3 大倾角伪俯斜采场围岩应力与运移演化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
2.3.1 围岩应力特征 |
2.3.2 采场围岩位移演化规律 |
2.3.3 采场围岩塑性区演化规律 |
2.4 大倾角伪俯斜采场支架力学响应数值模拟分析 |
2.4.1 支架应力分布与演化特征 |
2.4.2 支架位移分布与演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大倾角煤层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与围岩作用特征相似模拟分析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参数及模型铺设 |
3.2.1 实验参数 |
3.2.2 模型铺设 |
3.3 伪俯斜采场围岩运移 |
3.3.1 直接顶变形破坏规律 |
3.3.2 基本顶变形破坏规律 |
3.3.3 覆岩结构特征 |
3.4 伪俯斜采场支架动态载荷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倾角煤层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规律 |
4.1 垮落矸石-支架-煤壁围岩相互作用关系 |
4.1.1 矸石与支架相互作用特征 |
4.1.2 支架与煤壁相互作用特征 |
4.1.3 矸石-支架-煤壁系统稳定性分析 |
4.2 支架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
4.3 支架-顶板相互作用关系 |
4.3.1 支架-顶板相互作用特征 |
4.3.2 支架-底板相互作用特征 |
4.3.3 R-S-F系统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倾角伪俯斜工作面支架结构优化与工程实践 |
5.1 支架结构设计优化 |
5.2 矿压监测 |
5.2.1 矿压测点布置及监测 |
5.2.2 矿压显现特征 |
5.3 效果分析 |
5.3.1 经济效益 |
5.3.2 社会效益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临涣矿区中煤组采动覆岩变形破坏特征及两带发育高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 |
1.2.2 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发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童亭矿工程概况 |
2.1 童亭矿工程概况 |
2.1.1 童亭矿86采区概况 |
2.1.2 煤岩赋存特征 |
2.1.3 地质构造 |
2.1.4 水文地质条件 |
2.1.5 工作面布置 |
2.2 回采顶板岩性及岩石力学参数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3 覆岩“两带”发育高度理论分析 |
3.1 “三带”理论 |
3.1.1 “三带”基本概念 |
3.1.2 采空区覆岩“三带”的形成机理 |
3.1.3 裂隙发育形态判定 |
3.1.4 “三带”的影响因素 |
3.1.5 “三带”按受力划分高度的判定标准 |
3.2 “两带”高度的研究 |
3.2.1 “两带”高度预计公式 |
3.2.2 童亭864工作面“两带”高度计算 |
3.3 基于关键层理论的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方法 |
3.3.1 关键层判别方法 |
3.3.2 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 |
3.4 8煤层开采对7煤层影响破坏程度研究 |
3.4.1 判别方法分析 |
3.4.2 影响程度分析 |
3.5 小结 |
4 覆岩“两带”发育高度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
4.1 相似模拟实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4.2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4.3 裂隙演化规律的分形研究 |
4.3.1 图像处理过程 |
4.3.2 回采过程裂隙分布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综采工作面覆岩“两带”发育高度数值模拟分析 |
5.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1.1 计算模型与参数 |
5.1.2 边界条件及本构模型的选择 |
5.1.3 计算模型方案及模拟步骤 |
5.1.4 岩石力学参数的选取 |
5.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2.1 覆岩应力场分析 |
5.2.2 覆岩位移场分析 |
5.2.3 覆岩“两带”发育特征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综采工作面覆岩“两带”发育高度现场实测研究 |
6.1 工作面现场观测方案设计 |
6.2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基于VR技术的东保卫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交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研究的结构框图 |
第2章 VR技术应用于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的理论基础 |
2.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
2.1.1 虚拟现实及特征 |
2.1.2 虚拟现实系统分类 |
2.1.3 虚拟现实应用的发展趋势 |
2.2 基于VR技术的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概念的提出 |
2.2.1 煤矿综采和安全培训概述 |
2.2.2 虚拟现实综采和安全培训理论分析 |
2.3 VR技术运用于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的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持VR技术在煤矿综采和安全培训中运用 |
2.3.2 学习迁移理论支持VR技术在煤矿综采和安全培训中运用 |
2.3.3 心流理论支持VR技术在煤矿综采和安全培训中运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VR技术的煤矿综采与安全培训平台构架设计 |
3.1 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的问题分析 |
3.1.1 培训过程手段单一 |
3.1.2 培训过程缺乏沉浸感 |
3.1.3 培训过程缺乏交互性 |
3.2 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平台的需求分析 |
3.2.1 以用户为主体开展培训工作 |
3.2.2 培训过程与实际井下过程的对应性 |
3.2.3 培训过程中用户的体验感和交互性 |
3.3 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平台架构的设计原则 |
3.3.1 界面友好原则 |
3.3.2 平台与用户的交互性原则 |
3.3.3 动态可拓展原则 |
3.4 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平台VR架构的可行性分析 |
3.4.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3.4.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3.4.3 社会可行性分析 |
3.5 基于VR技术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平台的总体设计 |
3.5.1 平台的体系结构设计 |
3.5.2 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VR技术的东保卫综采及安全培训个案内容设计 |
4.1 东保卫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交互系统个案概述 |
4.1.1 双鸭山矿业集团及下属东保卫煤矿概述 |
4.1.2 东保卫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现状 |
4.2 东保卫个案开发步骤 |
4.2.1 需求分析 |
4.2.2 内容设计 |
4.2.3 系统开发 |
4.3 东保卫个案需求分析 |
4.3.1 总体需求 |
4.3.2 功能需求 |
4.3.3 软件需求 |
4.3.4 硬件需求 |
4.3.5 非功能需求 |
4.4 东保卫个案用户界面设计 |
4.4.1 用户登录界面设计结果 |
4.4.2 系统总体界面设计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VR技术的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的个案开发和应用 |
5.1 东保卫个案设计开发工具的选择 |
5.1.1 3dsMax建模软件 |
5.1.2 Unity3D开发引擎 |
5.1.3 HTC Vi Ve VR头显 |
5.2 东保卫个案VR虚拟场景建模 |
5.2.1 工作面支架 |
5.2.2 运输斜巷 |
5.2.3 回风斜巷 |
5.3 东保卫个案VR虚拟设备建模 |
5.3.1 采煤机 |
5.3.2 刮板输送机 |
5.3.3 转载机 |
5.3.4 破碎机 |
5.3.5 皮带运输机 |
5.3.6 其它设备 |
5.4 东保卫个案VR虚拟模型的材质和贴图 |
5.4.1 材质兼容性 |
5.4.2 贴图通道和类型 |
5.5 Unity3D中模型的导入与交互实现 |
5.5.1 Unity3D中模型的导入和场景的构建 |
5.5.2 东保卫综采及培训沉浸式3D交互效果展示 |
5.6 东保卫个案交互VR的测试与评价 |
5.6.1 综采过程VR测试 |
5.6.2 安全培训VR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B 急倾斜工作面煤矿系统培训手册 |
图版 |
图目录 |
表目录 |
(6)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急倾斜煤层开采覆岩变形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现状 |
1.2.2 急倾斜煤层开采受扰动岩体分带研究现状 |
1.2.3 急倾斜煤层开采诱发地表残余变形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工程概况 |
2.1 新集煤矿八里塘矿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八里塘矿区地层特征 |
2.1.3 矿区构造特征及采区划分 |
2.2 八里塘矿区东三采区煤层赋存特征及开采方式 |
2.2.1 煤层赋存特征 |
2.2.2 煤层开采方式 |
2.3 八里塘矿区西一采区煤层赋存特征及开采方式 |
2.3.1 煤层赋存特征 |
2.3.2 煤层开采方式 |
2.4 八里塘矿区西一采区地表移动观测结果 |
3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及岩层移动破坏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3.1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理论基础 |
3.2 模型试验方案 |
3.2.1 模型试验设计 |
3.2.2 模型试验前期准备工作 |
3.3 急倾斜多煤层覆岩及地表变形破坏规律分析 |
3.3.1 实验现象描述 |
3.3.2 覆岩变形破坏分析 |
3.3.3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及岩层移动破坏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离散元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1 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简介 |
4.1.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的建立 |
4.1.3 模型力学参数的选取 |
4.1.4 东三采区煤层数值模拟开采设计 |
4.2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变形破坏特征 |
4.2.1 开采过程中变形破坏特征及力学分析 |
4.2.2 开采完成后覆岩及地表最终的破坏形态 |
4.3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急倾斜煤开采扰动岩体分带研究 |
4.3.1 方法概述 |
4.3.2 急倾斜采区受扰动岩体分带的依据及各带特征 |
4.3.3 基于CV-DEM法的分带准则及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残余变形研究 |
5.1 急倾斜煤层开采残余变形机理 |
5.2 蠕变模型选取及蠕变参数的反演研究 |
5.2.1 3DEC蠕变模型类型的简介 |
5.2.2 反演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3 西一采区煤层数值模拟开采设计 |
5.2.4 蠕变计算及反演结果 |
5.3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残余变形规律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平煤十二矿突出煤层采充协调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平煤十二矿采充协调关系研究 |
2.1 保护层选择开采技术 |
2.2 矿井采充协调关系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平煤十二矿采抽协调关系研究 |
3.1 下伏煤岩孔渗率及瓦斯渗流动态变化模型 |
3.2 数值分析模型与方案 |
3.3 保护层开采厚度选择 |
3.4 保护层工作面长度选择 |
3.5 采抽协调关系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4 平煤十二矿采充抽矿井接替方案优化 |
4.1 接替方案初选 |
4.2 接替方案评价体系建立 |
4.3 指标权重确定 |
4.4 接替方案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5 平煤十二矿矿井采充抽关系确定及系统开发 |
5.1 采充抽协调关系确定 |
5.2 采充抽协调开采参数确定 |
5.3 采充抽协调系统开发 |
5.4 现场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薄煤层开采技术需求分类 |
2 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2.1 矿井开采设计 |
2.2 薄煤层长壁综采装备 |
2.2.1 滚筒采煤机 |
2.2.2 刨煤机 |
2.2.3 液压支架 |
2.2.4 刮板输送机 |
2.3 薄煤层智能化开采 |
2.4 半煤岩巷道掘进 |
2.5 薄煤层短壁机械化开采 |
2.6 极薄煤层螺旋钻采煤机开采 |
3 薄煤层长壁综采智能化进展 |
3.1 薄煤层开采系统设计与优化配套 |
3.1.1 开采系统立体化设计 |
3.1.2 开采方法优选与设备配套 |
3.2 半煤岩巷道少岩化快速掘进 |
3.2.1 大功率矮型掘进机 |
3.2.2 锚杆钻机 |
3.3 薄煤层超长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 |
3.3.1 薄煤层超长工作面成套装备 |
3.3.2 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 |
4 薄煤层保护层智能化开采进展 |
4.1 卸压开采应力-损伤-渗流耦合机制 |
4.2 长壁开采极限卸压采厚 |
4.3 钻采卸压增透合理参数 |
4.4 高瓦斯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割煤速度调控 |
5 薄煤层提高采出率开采进展 |
5.1 极薄煤层智能化开采 |
5.2 薄煤层工作面沿空留巷 |
6 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展望 |
7 结论 |
(9)采煤机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采煤机定位技术现状 |
1.3 采煤机自动化管理技术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采煤机自动化管理的关键技术 |
2.1 记忆割煤技术 |
2.1.1 记忆割煤技术的原理 |
2.1.2 记忆割煤系统组成 |
2.1.3 记忆割煤系统图 |
2.2 基于Faster R-CNN的煤岩识别方法 |
2.2.1 Faster R-CNN算法概述 |
2.2.2 基于Faster R-CNN的煤岩识别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煤层模型的构建 |
3.1 三维地质建模基本模型 |
3.2 三维煤层模型的生成 |
3.2.1 煤层模型数据处理 |
3.2.2 煤层表面三角网模型的生成 |
3.2.3 煤层模型的生成 |
3.3 基于信息融合的煤层模型修正方法 |
3.3.1 信息融合的原理 |
3.3.2 基于信息融合的煤层模型修正方法 |
3.4 数字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煤层模型的预设割煤线路技术 |
4.1 采区统一坐标系的建立 |
4.2 基于惯性导航的采煤机定位定姿 |
4.2.1 捷联惯导系统参考坐标系的建立 |
4.2.2 采煤机位置参数解算 |
4.2.3 捷联惯导系统参考坐标系调整 |
4.2.4 坐标系调整后采煤机位置解算 |
4.2.5 采煤机的姿态参数解算 |
4.3 预设割煤线路技术 |
4.3.1 预设割煤线路生成的算法 |
4.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割煤线路的优化 |
4.4 预设割煤线路的工业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煤机自动化管理平台设计 |
5.1 平台设计目标 |
5.2 平台总体结构 |
5.3 平台功能设计 |
5.4 平台界面设计 |
5.5 平台设计原则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大倾角煤层长壁综采:进展、实践、科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倾角煤层长壁综采理论技术进展 |
1.1 大倾角煤层长壁综采理论研究进展 |
1.2 大倾角煤层长壁综采技术研究进展 |
2 大倾角煤层长壁综采装备研发进展 |
3 大倾角煤层长壁综采(放)工程实践 |
4 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科学问题 |
(1)复杂采动煤岩体力学性状与量化表征。 |
(2)复杂采动煤岩体力学行为及其对工作面灾变的控制作用。 |
(3)大倾角长壁采场“支架-围岩”系统多维交互动力学与多目标非稳态控制方法。 |
(4)非规则回采空间随机分离体形成-运动-损害过程及防护机制。 |
(5)大倾角、急倾斜煤层颠覆性开采方法、技术与装备。 |
5 结 语 |
四、倾斜长壁综采面应用范围的拓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倾角软煤层分层综采再生顶板力学特性与围岩稳定控制[D]. 池小楼.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2]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机理研究[D]. 刘旺海.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大倾角煤层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D]. 段建杰.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临涣矿区中煤组采动覆岩变形破坏特征及两带发育高度研究[D]. 郭之标.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5]基于VR技术的东保卫煤矿综采及安全培训交互设计[D]. 王子骞. 贵州大学, 2020(04)
- [6]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 王汉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平煤十二矿突出煤层采充协调开采技术研究[D]. 杨振乾.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8]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全文替换[J]. 袁永,屠世浩,陈忠顺,张村,王沉,王文苗. 煤炭科学技术, 2020(05)
- [9]采煤机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技术研究[D]. 华同兴.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10]大倾角煤层长壁综采:进展、实践、科学问题[J]. 伍永平,贠东风,解盘石,王红伟,郎丁,胡博胜. 煤炭学报,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