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外线柔性版印刷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梅[1](2014)在《民国文献分级保护策略研究 ——以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民国文献保护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多探讨民国文献的原生性和再生性保护方法,没有充分认识到民国文献分级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民国文献的数量庞大,保护经费却十分有限,保护人才也相当缺乏,这使得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不可能对民国文献实现全面保护。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围绕民国文献保护的现状,在相关理论的支持下,构建了基于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的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模型,以期达到区分民国文献等级、按照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的目的。首先,对民国文献的保护状况进行了综合考察,论证了建立文献分级保护体系的必要性,论述了民国文献的含义、价值和收藏主体,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国内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收藏民国文献的基本情况和保护现状。其次,通过对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的调查,掌握了馆藏民国文献的来源、数量、特点,以及馆藏民国文献的保护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国文献分级保护的理论依据,同时借鉴文物、古籍、档案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构建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的原则、标准,并重点研究了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的模型。本文提出的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模型,包括馆藏民国文献摸底调查、民国文献等级划分标准、民国文献保护级别、民国文献保护措施四个模块。最后,从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的保护现状分析入手,以构建的民国文献分级保护模型为依据,探讨实现对不同价值等级的民国文献的有差别保护,并提出了民国文献分级保护的具体实现方式。
王晓梅[2](2012)在《家用电动车后备箱逆向工程建模及模具设计》文中指出家用电动车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体,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研究电动车外观造型设计,赋予电动车“从内到外”的高品质。不断提高其外观质量和宜人性,增强产品的附加值与整体造型效果,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已经成为电动车行业刻不容缓的问题。为满足客户需求,紧跟市场潮流。通过运用逆向工程协助新、特产品的研究开发。例如家用电动车后备箱样件经由逆向工程还原成产品。逆向工程作为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开发的重要方法,能够提高设计精度,缩短模型、模具设计制造周期,获得较高的质量;可以对国内外先进的产品,进行结构、性能分析、设计模型重构、再设计、再优化。本文针对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CAD模型构造、快速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进行了讨论研究,并基于逆向工程技术完成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件模型重建与分析、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工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地介绍了逆向工程的概念、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2、介绍各种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分析其优缺点,探讨数据获取的方法与技巧;3、给出了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方法,说明了点云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提出了基于扫描数据的精简流程与处理方法;4、探讨CAD模型重建中点处理过程、曲线处理过程、曲面处理过程。即基于不同测量数据的模型重构问题;5、根据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料产品的特点,采用逆向工程方法完成了塑件模型重建工作,即采用三坐标测量仪完成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数据采集工作;利用Imageware软件的处理数据优势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利用UG6.0软件完成家用电动车后备箱模型的创建和快速成形工作,并依据其CAD模型完成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完成了装配与试模,并得到目标产品。研究表明,采用逆向工程的技术完成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数据采集分析、模型重建与分析、模具设计与制造,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产品,提高设计开发效率。
刘永庆[3](2011)在《瓦楞纸板的丝网印刷》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瓦楞纸箱的印刷方式可分直接印刷和预印刷,每一种印刷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和适印范围,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纸箱生产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印刷工艺。丝网印刷与其他印刷方式相比速度较慢,效率较低,套色比较困难,色调表现力差。但适用于小批量或单机生产瓦楞纸箱的情况。
周丽斌[4](2011)在《应用CAD-RP技术设计并优化个体化支架修复下颌骨缺损》文中认为下颌骨缺损是颌面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缺损的原因常见于外伤、感染、肿瘤切除手术等,也可见于某些先天性畸形。理想的颌骨缺损重建不光要求恢复正常的面部外形,更需要恢复咬合功能。这便要求恢复骨性的牙槽嵴,以利植入种植体修复牙列。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是骨移植,包括单纯游离骨移植和血管化骨瓣移植。不过这两种骨移植方法均完全依靠手术过程中术者对骨块进行手工塑形,耗费手术时间,且难以获得理想的形态修复。过去的十年中,一种工程制造的新技术——快速成形技术被引进到医学领域。快速成形技术善于精确制造复杂实体,能够制造出结构与形状精确匹配的颌面骨替代物,尤其对于临床上常规方法难以完成的复杂的面部缺损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在颌面畸形与缺损的整复中,可针对不同个体,快速而准确地设计并制作出个体化的修复体。利用快速成形技术可以在术前完成修复体的设计制作,因而术中无需对修复体塑形,且精确的制作能使修复体快速准确就位,在获得良好的面部外形重建的同时,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1]。如果能够将快速成形制造的修复体和骨移植结合相结合,则有望实现外形和功能兼得的仿生学修复。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应用并改进了快速成形植骨支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制作个体化的骨移植托槽,用于松质骨移植恢复下颌骨的骨连续性,期望植骨成活后,作为牙种植体的骨性支持,最终修复咀嚼功能,从而实现功能修复。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初步应用中发现快速成形植骨支架最主要的问题:应力屏蔽效应。并最终通过优化植骨托槽的设计方案,使之减少刚性,而使咬合应力能够传导到植骨块,从而有利于植骨的改建和代谢。本研究共分为五个实验。实验一:利用快速成形支架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动物实验研究本实验利用快速成形支架结合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期望实现功能和形态兼顾的理想修复效果。并探讨应用核医学方法监测钛支架内部移植骨的转归情况。以10只杂种犬作为实验动物。通过螺旋CT采集犬头颅CT图像,建立CAD模型,在模型上制造一侧下颌骨4cm长的节段性缺损,并利用镜像对称重构缺损区域,设计完全匹配的个体化的植入支架,通过快速成形技术获得树脂模型,再铸造得到钛支架。然后手术制造下颌骨缺损,植入钛支架,并在支架内充填碎髂松质骨。术后2、4、8、12及24周进行核素骨显像检查,连续观察移植骨的核素分布情况,判断植骨是否成活。结果发现术后植骨区域较对侧正常下颌骨有明显的核素浓聚。核素计数比值半定量分析发现术后2周时,植骨区和对照侧核素计数比值最大,此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实验说明快速成形支架结合自体骨移植植入下颌骨缺损区后,植骨块能够成活。利用核素骨显像监测金属支架内移植骨成活的方法是可行的。实验二:利用快速成形技术精确重建下颌骨间断性缺损的临床研究本实验中,利用个体制造的钛支架结合自体髂松质骨移植,修复6例因为外伤或者肿瘤截除的下颌骨。个体制造的钛支架是应用RE/CAD/RP技术制造而得。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数字三维模型,在模型中,通过镜像对称方法,将正常侧下颌骨的镜像图像覆盖缺损区,以恢复良好的面部对称性。基于镜像图像设计骨移植支架,并通过快速成形制造出支架模型,模型包埋后利用和铸钛方法得到个体化的钛支架。利用该个体化的支架,结合自体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在其中一例中,试行种植义齿,以恢复咬合。结果在6例患者中,利用快速成形技术制作的钛支架和各自的下颌骨残端精确匹配。使下颌骨重建手术很容易,而且节省时间,术后获得了满意的面部对称性。经过平均4年的随访,在5例未进行种植修复的患者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而在随访病例复查X线片时发现,植骨槽内呈现低密度影,提示骨移植到植骨槽内,并没有完成骨改建形成良好的骨修复。而且在一例进行咬合重建的病例中,咬合重建只持续了一年,终因骨吸收和感染而告失败。实验说明,通过快速成形技术制作的个体化支架应用于下颌骨修复,能够获得满意的面部外形。快速成形技术为临床下颌骨重建提供非常实用的技术支持。然而,铸造的钛支架的刚性可能对支架内填充的移植骨块产生严重的应力遮挡,这可能导致植骨的废用性萎缩。因此,需要对支架做进一步的改进以利下颌骨的功能性重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致力于通过改变植骨支架的设计,而促进植骨的成活和改建。在改进支架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减小支架的体积。对于外形而言,仅修复完好的颊面形态,即可满足医生和患者对面部外形的要求。现有的快速成形支架体积巨大,形成血供阻挡,不利于植骨的成活和改建,因而,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基础上,设法减少植骨支架的体积和面积,理论上可以增进骨改建。因此我们考虑,仅通过RP技术设计植骨槽的颊面,通过贴附式植骨,将植骨块固定在修复体的舌侧。如此,植骨块只有颊侧存在金属支架对血运的阻挡,而舌侧仍然可以与周围软组织很好的接触,增强了血液供应并有利于肌肉的附着。2、通过结构优化设计,降低铸造钛支架的刚性,以期减少支架对内部游离植骨的应力屏蔽和血运阻挡等不利影响。通过改进植骨支架的曲面结构,使对于其中的植骨的应力屏蔽效应达到最小化。实验三:个体化快速成形钛重建板应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通过减小支架的面积,只保留托槽支架的颊侧面,结合块状自体髂松质骨块,修复下颌骨缺损。通过犬动物实验发现,固定在在颊面板支架舌侧的有软组织附着则有良好的骨块形成,植骨块的颊侧紧邻重建板,被重建板阻挡了血运,因而成骨不佳,发生骨吸收、纤维化,甚至于形成死骨。结果说明,应用颊面板形式的个体化重建板尚不能完全解决血运阻挡的问题,因为颊面板无法承载颗粒状植骨,只能以大块骨固定在颊面板上,而块状的植骨不利于血供的渗透,加上支架的阻挡,所以容易坏死。实验四:下颌骨植骨支架的优化设计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正常下颌骨的受力和应变分布。运用ANSYS软件对下颌修复体进行CAD建模和力学分析研究,在常规托槽型钛下颌植骨支架的基础上对下颌修复体体部进行柔性结构优化设计。引入骨应力重建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对骨移植托槽支架进行优化设计。以使支架能够在保证安全,不至于折断的条件下,更多的植骨能够处于有利于成骨的应变范围。通过综合比较一系列的柔性化设计,我们选择了一种体部开槽的弹簧状支架。实验五:柔性化快速成形下颌骨植骨支架应用于下颌骨缺损重建的动物实验研究进一步通过以杂种犬的动物实验,验证了实验四得出的柔性植骨支架对促进移植骨成骨的作用。以9只杂种犬作为实验动物,应用优化设计后的支架作为假体,修复犬下颌骨体部40mm长的节段性缺损。修复术后通过核医学方法检测支架内部填充游离自体移植骨的成活状态,取材后通过大体标本观察和三点弯曲试验,评价支架内植骨改建后的形态和强度。并和托槽型支架结果进行比较。术后核医学检测结果发现,柔性支架内部的自体移植骨具有更高的活性。取材后见实验组各个标本成骨良好,移植骨改建后不同程度地将支架包裹。有1例在术后1月左右发生支架折断,但取材后发现成骨良好,完全将支架包裹。实验说明经结构优化设计后的快速成形支架能够有效的降低钛支架对内部植骨的应力屏蔽及其它不利影响,相对常规孔槽状支架更有利于内部植骨的成活。
王刚[5](2010)在《波带板干涉法测量光学双曲面研究》文中提出非球面的检测技术一直是制约其得到广泛应用的难题。本文针对非球面高精度检测,在总结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波带板干涉法的共光路干涉系统。阐述了干涉仪的测量原理,实验中针对曲率半径R=103.26mm,口径D=40mm的被测双曲面,设计并制作了波带板,使用CCD采集干涉条纹并编制基于坐标变换的条纹中心法的干涉条纹处理程序,并将测量数据与泰勒-霍普森轮廓仪进行了比对,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先进性。针对CCD采集的闭合干涉条纹,研究了图像预处理技术、基于坐标变换的条纹中心法及泽尼克波面拟合技术。图像预处理技术包括图像灰度化、图像二值化、图像减影、几何校正、中值滤波、形态学滤波等。通过预处理得到一幅用于条纹中心计算及坐标变换的二值图像,提高了计算精度。采用亮度插值的原理,将闭合条纹由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下转换为极坐标系下,然后利用细化算法提取条纹中心点的位置,并对这些点采样、赋值,最后经逆变换映射回原直角坐标系,通过泽尼克波面拟合,得到干涉条纹每一点的相位值,实现了对闭合干涉条纹位相调制。根据上述原理编写程序,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并对实际采集的干涉条纹处理,得到PV值为0.4036λ,RMS值为0.06243λ以及算法误差:PV值约为λ/50,RMS值约为λ/230。由于检测光和参考光在同一光路中,干涉条纹可以免受振动和空气的影响,因此,这种共光路波带板干涉法能够实现现场检测。在实际的加工检测中,对于同一类型的被测元件,光路和波带板都是固定的,只需要将被测原件置于测量位置,通过干涉的方法,CCD接收并用计算机处理。检测工作简单并能达到要求的检验精度。由于波带板的设计制作成本低,光路实现简单,而且干涉图能很好的反映被测面的面型,所以此方法很适用于实际的加工检测中。对于批量生产的非球面元件具有很高的实用意义。
胡朝颖[6](2010)在《细胞阻抗和电位检测复合传感器及其在药物分析中应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细胞电分析,包括细胞活性及细胞生长状态的确定,在细胞研究、药物作用、细胞工程、医学卫生以及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从细胞阻抗传感和胞外电位测量背景现状出发,引出了多参数集成芯片在细胞生理分析和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意义,结合细胞阻抗测试技术和胞外电位测试技术设计了基于平面微结构的多参数分析的高内涵复合传感器及系统,主要工作如下:理论设计部分,重点深入研究了叉指电极细胞贴附阻抗模型,分析了细胞阻抗的特征频谱响应。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等效电路的最优化设计准则,并利用细胞-电极单元模型描述了细胞在电极上的空间分布对阻抗的影响。然后用有限元仿真电极电场以及细胞-电极模型验证了前面的模型的分析,更深入理解了电极尺寸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基于细胞-电极点接触模型分析了用于胞外电位测量的微电极系统的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电极几何尺寸和噪声源对测得胞外信号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在微电极设计中的优化准则。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给出了叉指电极与微电极复合芯片ExCELL的布局和整体设计。芯片系统部分,基于以上的设计方案,按照溅射金属层,光刻电极图案,沉积绝缘层,光刻绝缘层图案的微加工工艺顺序制作了芯片并且完成了生物相容性封装。与之匹配的传感器测试底座包括金属屏蔽盒和电学和力学性能良好的压针式接口,保证信号传输质量。集成在底座上的温控系统以及自动流动控制系统能保证细胞正常生长并提供自动化实验分析。32通道高增益低噪声生物信号放大器提供了输入噪声为5.5μVRMs,增益1000的信号调理,然后通过高速采集卡数字化记录;多通道阻抗测试系统能提供带宽为100Hz-10KHz的频谱扫描和时间分辨率为10ms的单频率长时测试。实验分析部分,基于复合芯片系统,评价了PC12细胞生长过程中的细胞阻抗频率特性以及阻抗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利用波形提取和聚类的方法分析了从心肌细胞系HL-1测得的胞外电位信号。最后结合阻抗和胞外电位记录这两种参数综合评价了阿霉素对心肌细胞系HL-1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的心衰模型,验证了芯片和测试系统能为电兴奋性细胞的分析提供高内涵分析方法。
魏巍[7](2009)在《中国人为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现状及未来趋势》文中认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大气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的关键前体物,准确描述其排放特征是研究我国区域复合大气污染的前提,对我国未来大气污染综合控制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建立我国高分辨率VOC排放清单,对我国人为源VOC排放的部门、时空、物种分布及大气环境性质进行全面分析。研究首先针对130余种排放源,建立了4级污染源分类系统;基于VOC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特征,建立了VOC物种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可以映射到第4级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排放因子、化学组分数据库;开发了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定量分析模型。由此构建了我国高分辨率VOC排放清单的编制技术方法。生物质家庭炉灶燃烧和溶剂产品使用是重要的、与发达国家存在典型差异的VOC排放源,其VOC排放因子和化学组成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本研究针对这两类污染源进行了测试与调研,补充完善了我国VOC排放因子数据库。一方面,建立了固定燃烧源VOC采样分析系统,通过现场测试获得了典型生物质炉灶燃烧过程的VOC排放因子和化学组成。同时,针对10类重要溶剂产品,基于系统调研计算其在不同行业、不同技术条件下的VOC排放水平和特征。基于上述工作,建立了中国当前及2020年的人为源VOC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VOC排放量为19,406 kt。其中,固定燃烧源、道路移动源、溶剂产品使用源和工业过程源是主要的排放部门,分别贡献了总排放的28.3%、24.2%、17.6%和15.8%。VOC排放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江苏、山东、广东是排放最高的省份,排放量均超过了1,500 kt。化学组分方面,主要由烷烃(20%)、不饱和烃(21%)、苯系物(30%)构成,表现出了较高的大气氧化活性和毒性,其平均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POCP)为53.7,毒性VOC的排放比重约占30%。预测结果表明,至2020年,在现有控制政策下,我国人为源VOC排放量将增至26,523 kt;若参考发达国家的法规标准,针对工业过程源和溶解产品使用源采取更为严格控制措施,有可能将VOC排放量维持在19,943 kt。
王慧琴[8](2009)在《随机激光的光学特性及其调制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围绕随机介质激光的光学特性及应用,分别对随机介质的光子局域化、能量分布、频谱特性、模式竞争等问题及光子晶体对其辐射特性的调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柔性随机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方案,为制备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可用于集成光路的、低成本的低阈值微型激光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和理论依据。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详细地介绍了转移矩阵法(TMM)和有限时域差分(FDTD)法的理论和算法,在分析现有的实验现象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整体散射效应理论。基于整体散射效应理论,模拟了一维随机介质的局域模的分布,分析了激光辐射与泵浦面积的关系。利用激光物理理论对ZnO粉末的激光输出特性进行了模拟,结果与实验定性吻合,较好地解释无序激光的实验现象。对二维随机介质一系列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光在二维随机介质中呈局域化分布,局域化与介质的结构和激发光的波长均有关,局域化程度与介质颗粒填充密度有关,填充密度越大局域化程度越强,所需的激发阈值越低。随机介质的谱呈自发辐射特性,整体谱的能量较弱,表明单纯的随机介质激光阈值比较高。在随机介质中由于介质颗粒的随机分布会形成一些结构不同的准封闭区域,不同的准封闭区域对应的谱不同,发射谱还与激发波长有关,当激发波长与准封闭区域的结构参数偏差较大时,频谱会此消彼涨,能量衰减较快;而当激发波长与该结构参数接近时,频谱结构相对稳定,能量衰减较慢。随机激光是随机介质与激发光相互作用的整体散射结果。为了对随机介质的辐射输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利用,提出用光子晶体来抑制随机介质的自发辐射,使其向所需要的频率辐射的构思。并对此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光子晶体不仅可使系统局域光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提高系统的有效增益,降低激光阈值,而且光子晶体还能抑制团簇中的自发辐射,起到调制激光模式的作用。而且还分析了光子晶体的外形、晶格颗粒尺寸、结构类型、介电常数等各种结构参数对调制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柔性的随机半导体激光器的设计方案,并对这种柔性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学特性进行理论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柔性半导体激光器有较好的光学性能。
沈建良[9](2008)在《微电子制造用固结磨料抛光垫的制备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成电路(IC)所用材料主要有硅、锗和砷化镓等,但目前单晶硅的使用占据全球IC生产的90%以上。硅材料是典型的脆性难加工材料,随着IC技术向着大尺寸、细刻线宽度方向发展,对硅片表面加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这一背景,开展了固结磨料抛光垫的制备以及抛光工艺等方面的探索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分析了可用于固结磨料抛光垫的磨粒,应用红外光谱(FT-IR)和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改性前后的二氧化铈、三氧化二铝和金刚石磨粒表面特性;采用“超声波+分散剂”的方法对磨粒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进行沉降实验,确定合适的分散工艺。2.利用紫外光固化技术制备固结磨料抛光垫基体。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和探索基体硬度、溶胀性以及自修正功能与光固化组分之间的关系,为固结磨料抛光垫性能优化提供基础。研究表明:抛光垫基体硬度随PEGDA、EO15-TMPT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抛光垫基体的溶胀度随EO15-TMPTA、PEG600含量的增加而变大。基体中EO15-TMAPTA量的增加能使得基体在溶胀后更加容易被去除。各因素对基体溶胀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EGDA、EO15-TMPTA、PEG600和Irgacure184;对基体干态硬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EGDA、EO15-TMPTA、PEG600和Irgacure184;对基体湿态硬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EGDA、Irgacure 184和EO15-TMPTA。3.提出了固结磨料抛光垫的几种表面结构,及相应的模具制作,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制作抛光垫表面的立体凸起结构;确定丝网印刷三大参数:网版、网距和刮板的种类。4.实验室中制备了一个完整的固结磨料抛光垫样品,配置相应的抛光液,在高速研磨抛光机上进行了抛光试验探索。采用三维形貌仪ADE比较了经游离磨料和固结磨料抛光的硅片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639um×859um的扫描范围内,经固结磨料抛光后的硅片粗糙度Sa为0.856nm,而游离磨料抛光后的硅片为1.70nm。
柏昊[10](2007)在《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的研究范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能否开展有效的技术学习活动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的关键。通过技术学习,发展中国家能够迅速地提高技术能力,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然而,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领域,对于虚拟网络型产业研究较少。但是,虚拟网络型产业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发达国家具有领先优势并试图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领域。因此,研究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问题,不仅对丰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理论,而且对指导发展中国家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学习理论,大多在引进、吸收和提高的理论框架下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活动。这一技术学习理论分析框架忽略了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要素,难以解释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活动。本文在研究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网络外部性和竞争规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应用此理论框架,对数字电视产业和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性工作如下:1.通过分析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和网络外部性特征,指出由于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融合,以及网络外部性的正反馈效应,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竞争规则发生了重大改变,技术标准成为虚拟网络型产业市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2.提出了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分析的理论框架:国际贸易环境分析框架、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演化分析框架和企业层面技术学习过程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环境分析框架展示了两种不同的贸易规则:货物贸易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规则和知识产权贸易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规则;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演化分析框架分析了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演化轨迹;企业层面技术学习过程的分析框架对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活动进行了分类,总结了企业技术学习过程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企业技术学习过程的简化模型。3.基于对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多层次性的分解,本文证明了基于产品和价格的市场竞争不是虚拟网络型产业从产品层次技术学习过渡到技术标准层级技术学习的充分条件。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层次的升级需要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持,在现有国家创新体系下,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竞争主要是基于产品和价格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加剧只能强化数字电视产业在产品层次上的技术学习,产品层次技术学习的同质化又加剧了产品和价格的竞争。4.通过研究我国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指出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形成技术能力提高和市场开拓的良性循环,找到有效途径的关键在于发现利基市场。我国的二元市场需求特性,有利于发现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的利基市场。我国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就是从国外竞争对手忽略的农村通信市场入手,形成了技术能力提高和市场拓展的良性循环,并逐渐渗透到主流市场。5.通过研究数字电视产业和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标准制定过程,指出政府和国内市场是影响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层次技术学习的两个主要因素。政府和国内市场发挥作用的方式与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竞争情况密切相关。当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的竞争为国内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政府主要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市场竞争选择最终技术标准;当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的竞争为国内技术标准与国外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政府可以通过推迟市场开发,促进国内技术标准产业化,为国内技术标准的技术学习争取时间和市场。
二、紫外线柔性版印刷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外线柔性版印刷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文献分级保护策略研究 ——以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保护状况及存在问题 |
2.1 馆藏民国文献来源 |
2.2 馆藏民国文献数量及特点 |
2.2.1 馆藏文献总量大、类型多 |
2.2.2 馆藏文献种类丰富 |
2.2.3 馆藏文献不乏珍品 |
2.3 馆藏民国文献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构建 |
3.1 构建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的必要性 |
3.1.1 解决有限的保护资源与民国文献数量众多间矛盾的有效手段 |
3.1.2 保护珍稀民国文献的基础工作 |
3.1.3 制定实施保护规则与有效利用制度的依据 |
3.1.4 提高保护工作效益的重要举措 |
3.2 民国文献分级保护理论概述 |
3.2.1 分级保护理论的依据 |
3.2.2 分级保护理论的应用 |
3.2.3 民国文献分级保护的设想 |
3.3 构建分级保护体系的原则 |
3.4 构建分级保护体系的标准 |
3.4.1 直接入藏标准 |
3.4.2 稀有度标准 |
3.4.3 内容标准 |
3.4.4 外部形态特征标准 |
3.5 构建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的模型 |
3.5.1 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模型的构建 |
3.5.2 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模型的内涵 |
第四章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分级保护实现方式 |
4.1 资金筹划 |
4.2 库房设计 |
4.2.1 建筑设计 |
4.2.2 温湿度控制 |
4.2.3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 |
4.2.4 光照条件控制 |
4.2.5 防虫防尘要求 |
4.2.6 消防与安防要求 |
4.3 设备投入 |
4.3.1 空气调控设备 |
4.3.2 文献装具 |
4.3.3 照明设备 |
4.3.4 消防防盗设备 |
4.3.5 智能化控制设备 |
4.4 技术支撑 |
4.4.1 民国文献的治理 |
4.4.2 民国文献的修复 |
4.4.3 民国文献的数字化 |
4.5 人员配备 |
4.5.1 人才培养 |
4.5.2 人才制度 |
4.6 制度规划 |
4.7 文献整理 |
4.7.1 复旦图书馆民国文献整理开发情况 |
4.7.2 复旦图书馆民国文献整理的建议 |
第五章 结语 |
5.1 创新之处 |
5.2 不足之处 |
5.3 今后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我国民国文献保存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复旦大学图书馆部分馆藏珍稀民国文献参考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家用电动车后备箱逆向工程建模及模具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逆向工程概述 |
1.2.1 逆向工程的概念 |
1.2.2 逆向工程的背景与发展现状 |
1.3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逆向工程理论概述 |
2.1 逆向工程的应用 |
2.2 逆向工程的工作流程 |
2.3 逆向工程系统的组成 |
2.4 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 |
2.4.1 数据获取技术的研究 |
2.4.2 采集的数据分析及处理 |
2.4.3 逆向工程中的三维CAD模型重构的研究 |
2.4.4 逆向工程CAD模型精度评价与误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开发实例 |
3.1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外形特点分析及建模思路 |
3.1.1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外形特点分析 |
3.1.2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建模思路 |
3.2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件的数据采集 |
3.2.1 测量策略 |
3.2.2 数据采集 |
3.3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点云处理 |
3.3.1 去除坏点 |
3.3.2 数据的精简 |
3.4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模型重构 |
3.4.1 输入点云数据 |
3.4.2 建立图层 |
3.4.3 确定拔模方向 |
3.4.4 三个水平面的制作 |
3.4.5 顶面制作 |
3.4.6 侧面制作 |
3.4.7. 圆角A1、A2和A3的创建 |
3.4.8. 四个平面制作 |
3.4.9. 小侧面制作 |
3.4.10. Surface A、B、C制作 |
3.4.11 曲面修剪 |
3.4.12. 圆角制作 |
3.4.13 底侧面及其圆角制作 |
3.4.14. 镜像、补面 |
3.4.15 成品实体 |
3.4.16 模型精度分析 |
3.5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快速成型 |
3.5.1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简介 |
3.5.2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的快速成型 |
3.6 本章小结 |
4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料模具设计 |
4.1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件材料及工艺性分析 |
4.1.1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件材料简介 |
4.1.2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件结构工艺性 |
4.2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模具设计 |
4.2.1 塑件设计分析 |
4.2.2 塑件模流分析 |
4.2.3 制品成型工艺设计 |
4.2.4 注塑设备选择 |
4.2.5 浇注系统设计 |
4.3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件模具成型零件设计及加工 |
4.3.1 分型面选择 |
4.3.2 型腔的设计 |
4.3.3 型芯设计 |
4.3.4 加工工艺方案制订 |
4.4 顶出机构设计 |
4.4.1 推板顶出机构 |
4.4.2 定距离分型拉紧机构 |
4.5 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 |
4.6 家用电动车后备箱塑件的装配与试模 |
4.6.1 模具装配 |
4.6.2 试模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应用CAD-RP技术设计并优化个体化支架修复下颌骨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的研究现状 |
2 快速成形技术 |
实验一 利用快速成形支架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利用快速成形技术精确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临床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个体化钛重建板结合自体骨移植修复犬下颌骨节段性缺损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下颌个体化植骨支架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实验五 利用柔性下颌植骨支架修复下颌骨体部节段性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波带板干涉法测量光学双曲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非球面的面形描述 |
1.1.2 非球面与球面的区别 |
1.1.3 二次非球面的光学性质 |
1.1.4 国外非球面光学零件加工设备及生产现状 |
1.1.5 我国非球面光学零件加工设备及生产现状 |
1.2 非球面的检测方法 |
1.2.1 传统干涉仪法 |
1.2.2 全息干涉法 |
1.2.3 剪切干涉法 |
1.2.4 波带板干涉法 |
1.2.5 检测方法小结及本课题选用的方法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1.4 本章总结 |
2 波带板共光路干涉仪的实现 |
2.1 波带板介绍 |
2.1.1 波带板特性 |
2.1.2 波带板的焦点、焦距 |
2.1.3 波带板各焦点的光强 |
2.1.4 波带板与透镜的区别 |
2.1.5 波带板参数的计算 |
2.1.6 波带板的制作 |
2.2 波带板干涉法测量原理 |
2.3 波带板共光路干涉系统 |
2.3.1 针孔的选择 |
2.3.2 波带板的安装 |
2.4 实验 |
2.4.1 实验主要器件参数 |
2.4.2 空间滤波光路 |
2.4.3 实验平台搭建 |
2.4.4 干涉条纹采集 |
3 光学干涉测量中相位调制方法 |
3.1 常用的三种相位调制法 |
3.1.1 移相干涉测量法 |
3.1.2 二维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测量法 |
3.1.3 条纹中心测量法 |
3.1.4 三种解调物光波相位信息方法的比较 |
3.2 闭合条纹处理的方法 |
3.2.1 规则化相位跟踪法 |
3.2.2 傅立叶坐标变换法 |
3.2.3 莫尔条纹法 |
4 干涉条纹仿真处理 |
4.1 原理 |
4.2 计算机生成模拟待测干涉图 |
4.3 坐标变换 |
4.4 插值 |
4.4.1 最近邻插值 |
4.4.2 线性插值 |
4.4.3 双三次插值 |
4.5 干涉条纹二值化 |
4.5.1 实验法 |
4.5.2 直方图法(双峰法) |
4.5.3 自适应阈值法 |
4.5.4 大津法 |
4.6 干涉条纹细化 |
4.7 细化后干涉条纹标定、采样 |
4.8 泽尼克(Zernike)波面拟合 |
5 实际采集干涉条纹处理 |
5.1 干涉条纹预处理 |
5.1.1 图像灰度化 |
5.1.2 图像减影 |
5.1.3 干涉图像二值化 |
5.1.4 中值滤波 |
5.1.5 形态学滤波 |
5.2 条纹几何中心的计算 |
5.3 基于坐标变换的干涉条纹处理 |
5.3.1 坐标变换 |
5.3.2 插值 |
5.3.3 边缘检测 |
5.3.4 细化及标定采样 |
5.4 泽尼克波面拟合和相位解调 |
6 误差分析 |
6.1 波带板的误差和测量精度 |
6.2 测量数据与泰勒-霍普森轮廓仪比较 |
6.2.1 波带板干涉法与轮廓仪结果比较 |
6.2.2 CCD分辨率对调解结果的影响 |
6.2.3 空间滤波器针孔大小对调解结果的影响 |
6.3 误差比较 |
6.3.1 不同离焦量对解调结果的影响 |
6.3.2 不同偏移量对调解结果的影响 |
6.3.3 CCD分辨率对调解结果的影响 |
7 结论 |
7.1 论文主要成果 |
7.2 待研究工作 |
7.3 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6)细胞阻抗和电位检测复合传感器及其在药物分析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细胞传感器在生物医药研究中的意义 |
1.2 细胞阻抗传感 |
1.2.1 细胞阻抗检测原理 |
1.2.2 细胞阻抗传感器的应用 |
1.3 动作电位电生理记录 |
1.3.1 胞内记录 |
1.3.2 胞外记录 |
1.4 多参数集成芯片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传感器设计及理论分析 |
2.1 电极等效电路分析 |
2.1.1 电化学阻抗元件 |
2.1.2 Randle等效电路 |
2.2 细胞阻抗检测 |
2.2.1 用于阻抗测量的平面微电极结构 |
2.2.2 细胞覆盖的电极阻抗 |
2.2.3 叉指电极优化准则 |
2.3 基于COMSOL的细胞阻抗有限元仿真 |
2.3.1 叉指电极电场仿真 |
2.3.2 细胞电极模型 |
2.4 细胞电位检测 |
2.4.1 细胞-微电极界面模型 |
2.4.2 微电极几何参数 |
2.4.3 噪声分析 |
2.5 ExCELL集成芯片设计 |
第三章 传感器制作 |
3.1 微结构制作工艺 |
3.2 芯片微加工 |
3.2.1 光刻板制备 |
3.2.2 基底材料 |
3.2.3 电极材料 |
3.2.4 钝化层材料 |
3.2.5 工艺流程 |
3.3 传感器封装 |
3.3.1 培养腔体制作 |
3.3.2 腔体与芯片的连接 |
3.3.3 芯片与外部的电连接 |
3.4 传感器测试 |
3.4.1 光学检查 |
3.4.2 叉指电极测试 |
3.4.3 微电极测试 |
第四章 测试系统设计 |
4.1 实验系统 |
4.1.1 Zanium阻抗测试系统 |
4.1.2 Multichannel System胞外电位记录系统 |
4.2 生物微弱信号检测 |
4.2.1 细胞阻抗检测方法 |
4.2.2 胞外电信号检测方法 |
4.3 ExCELLAB测试系统设计 |
4.3.1 传感器测试接口 |
4.3.2 阻抗测试模块 |
4.3.3 胞外电位测试模块 |
4.3.4 流动分析和环境控制 |
4.3.5 ExCELLAB测试系统整体设计 |
4.4 传感器检测电路性能 |
4.4.1 阻抗测试电路 |
4.4.2 胞外电位测试电路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1 芯片表面处理 |
5.2 细胞动态生长曲线 |
5.2.1 PC12细胞培养 |
5.2.2 基于时变细胞阻抗的细胞活性分析 |
5.2.3 细胞阻抗频率特性研究 |
5.3 心肌细胞胞外电位测试 |
5.3.1 HL-1心肌细胞系培养 |
5.3.2 胞外电位统计分析 |
5.4 阿霉素作用下的心肌细胞阻抗与电位同时监测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存在的问题 |
6.3 进一步的改进方案 |
6.3.1 提高阻抗测量的时间分辨率 |
6.3.2 纳米电极用于胞外电位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7)中国人为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现状及未来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排放清单的要求 |
1.2.2 排放清单建立方法学 |
1.2.3 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现状 |
1.2.4 中国人为源VOC 排放清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人为源VOC 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方法 |
2.1 排放源分类系统的构建 |
2.2 活动水平信息获取 |
2.3 排放因子数据库构建 |
2.3.1 固定燃烧源VOC 排放因子的确定 |
2.3.2 道路移动源VOC 排放因子的确定 |
2.3.3 非道路移动源VOC 排放因子的确定 |
2.3.4 工业过程源VOC 排放因子的确定 |
2.3.5 化石燃料分配源的VOC 排放因子 |
2.3.6 其他源VOC 排放因子的确定 |
2.4 化学组分数据库构建 |
2.4.1 VOC 化合物分类系统 |
2.4.2 排放源VOC 化学组分的确定 |
2.5 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2.5.1 输入信息不确定性的评估 |
2.5.2 不确定性传递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质家庭炉灶燃烧过程VOC 排放因子测试 |
3.1 测试方法 |
3.1.1 固定燃烧源VOC 采样系统的建立 |
3.1.2 测试分析仪器及方法 |
3.2 测试内容 |
3.2.1 测试对象的选择 |
3.2.2 测试过程控制 |
3.3 测试结果 |
3.3.1 CO、CO_2、CH_4 和THC 的排放浓度 |
3.3.2 VOC 化学组分分析结果 |
3.4 排放因子计算 |
3.4.1 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
3.4.2 测试排放因子结果 |
3.4.3 各省生物质家庭炉灶燃烧排放因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溶剂产品使用过程VOC 排放 |
4.1 中国溶剂产品使用过程VOC 排放计算的方法学建立 |
4.2 涂料使用过程VOC 排放 |
4.2.1 活动水平信息获取 |
4.2.2 排放因子计算 |
4.2.3 化学组分谱 |
4.2.4 VOC 排放量 |
4.3 胶粘剂使用过程VOC 排放 |
4.4 印刷业油墨使用过程中VOC 的排放 |
4.5 农药使用过程中VOC 排放 |
4.6 织物涂层胶使用过程VOC 排放 |
4.7 其他溶剂产品使用过程VOC 排放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人为源VOC 排放现状特征及不确定性分析 |
5.1 2005 年中国人为源VOC 排放清单 |
5.1.1 VOC 排放部门分布特征 |
5.1.2 VOC 排放分省分布特征 |
5.1.3 VOC 排放高分辨率时空分布 |
5.2 2005 年中国人为源VOC 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
5.3 2005 年中国人为源排放VOC 的大气化学性质 |
5.3.1 大气氧化活性 |
5.3.2 毒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人为源VOC 中长期排放情景预测 |
6.1 情景预测方法的建立 |
6.2 情景设置 |
6.2.1 活动水平情景设置 |
6.2.2 控制政策情景设置 |
6.3 未来排放预测结果 |
6.3.1 分部门排放预测结果 |
6.3.2 分省排放预测结果 |
6.3.3 化学性质预测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VOC 的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 |
附录B 空气质量模拟模型中的VOC 物种分类 |
附录C 排放源VOC 化学组分谱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随机激光的光学特性及其调制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随机激光的研究进展 |
1.2 随机激光的特点 |
1.3 随机激光器的应用前景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 |
第2章 随机激光的研究理论 |
2.1 随机增益介质光散射理论 |
2.2 环形腔理论 |
2.3 环形波导理论 |
2.4 准态模理论 |
2.5 整体散射效应模型 |
第3章 随机激光的研究方法 |
3.1 传输矩阵法 |
3.1.1 多层介质的电磁理论 |
3.1.2 电磁场的边值条件 |
3.1.3 多层介质传输矩阵计算法 |
3.2 有限时域差分法 |
3.2.1 FDTD的基本原理 |
3.2.2 数值色散、数值稳定性条件 |
3.2.3 PML吸收边界条件 |
3.2.4 激励源的设置 |
3.2.3 随机介质光学增益模拟 |
3.3 平面波展开法 |
3.4 多重散射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维随机介质光学特性研究 |
4.1 典型一维光子晶体的光学特性 |
4.1.1 多层高反射镜 |
4.1.2 分束镜 |
4.1.3 窄带滤波器 |
4.2 随机非增益介质的光学特性 |
4.3 随机介质激光的输出特性 |
4.3.1 一维随机介质的局域模 |
4.3.2 随机介质中局域模的激发 |
4.3.3 随机介质激光输出特性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维随机介质光学特性研究 |
5.1 光在二维随机介质中的传播和局域化过程 |
5.1.1 二维随机介质的结构模型 |
5.1.2 二维随机介质中光场动态分布模拟 |
5.1.3 结论 |
5.2 填充密度对随机介质光学特性的影响 |
5.2.1 不同填充密度的二维随机介质的结构模型 |
5.2.2 不同填充密度的二维随机介质的光场分布 |
5.2.3 结论 |
5.3 二维随机介质中的频谱特性和模式竞争 |
5.2.1 二维随机介质的结构模型 |
5.2.2 随机介质中光场分布和演化 |
5.2.3 随机介质中的频谱特性和模式竞争 |
5.2.4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光子晶体对非晶团簇辐射特性的影响 |
6.1 光子晶体的特性和制备方法 |
6.1.1 光子晶体的概念 |
6.1.2 光子晶体的特性 |
6.1.3 光子晶体的制备 |
6.2 空气中非晶团簇的辐射特性 |
6.2.1 非晶团簇的结构模型 |
6.2.2 空气中非晶团簇的光场分布 |
6.2.3 空气中团簇的频谱特性 |
6.2.4 结论 |
6.3 两光子晶体薄层对非晶团簇的辐射特性的调制 |
6.3.1 两光子晶体薄层中非晶团簇的光场分布 |
6.3.2 两光子晶体薄层中非晶团簇的频谱 |
6.3.3 结论 |
6.4 光子晶体晶格尺寸对调制作用的影响 |
6.4.1 晶格颗粒为400nm的光子晶体的调制作用 |
6.4.2 晶格颗粒为450nm的光子晶体的调制作用 |
6.4.3 结论 |
6.5 光子晶体的外形对调制作用的影响 |
6.5.1 团簇的结构和频谱 |
6.5.2 完整方形光子晶体中团簇的光场分布和频谱 |
6.5.3 环形光子晶体薄膜中团簇的光场分布和频谱 |
6.5.4 结论 |
6.6 光子晶体的介电常数对调制作用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光子晶体对随机粉末辐射特性的影响 |
7.1 随机粉末的辐射特性 |
7.1.1 随机增益介质粉末的结构模型 |
7.1.2 随机增益介质粉末的光场分布 |
7.1.3 随机增益介质粉末的频谱特性 |
7.1.4 结论 |
7.2 光子晶体对随机粉末辐射特性的调制 |
7.2.1 光子晶体中随机增益介质粉末的光场分布 |
7.2.2 光子晶体中随机增益介质粉末的频谱 |
7.2.3 结论 |
7.3 光子晶体晶格尺寸对调制作用的影响 |
7.4 光子晶体的结构类型对调制作用的影响 |
7.5 光子晶体与随机粉末之间的能量分配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一种柔性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学特性研究 |
8.1 半导体激光 |
8.1.1 半导体激光材料 |
8.1.2 ZnO纳米结构的研究进展 |
8.2 全塑激光元件 |
8.3 柔性半导体微型激光器 |
8.3.1 柔性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方案 |
8.3.2 柔性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模型 |
8.3.3 柔性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场分布 |
8.3.4 柔性半导体激光器的频谱特性 |
8.3.5 结论 |
全文总结与未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微电子制造用固结磨料抛光垫的制备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化学机械抛光概述 |
1.2.1 CMP 技术原理 |
1.2.2 CMP 技术特点 |
1.3 抛光垫概述 |
1.4 固结磨料抛光垫概述 |
1.5 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固结磨料抛光垫的磨粒 |
2.1 磨粒种类及应用 |
2.1.1 二氧化硅磨料 |
2.1.2 氧化铈(CeO_2)磨料 |
2.1.3 氧化铝(Al_2O_3)磨料 |
2.1.4 金刚石磨料 |
2.2 磨粒的红外光谱分析 |
2.2.1 不同种类磨粒的红外光谱分析 |
2.2.1.1 二氧化铈的红外谱分析 |
2.2.1.2 三氧化二铝的红外谱分析 |
2.2.2 改性工艺对磨粒红外光谱的影响 |
2.2.2.1 部分氧化对磨粒红外光谱的影响 |
2.2.2.2 爆轰黑灰与灰粉的红外光谱对比 |
2.2.2.3 不同种类纳米金刚石灰粉的FT-IR 对比分析 |
2.2.2.4 表面改性对其红外光谱的影响 |
2.3 表面活性剂和沉降实验 |
2.3.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2.3.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3.3 超细粉体的分散与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结磨料抛光垫的基体 |
3.1 游离磨料和固结磨料抛光垫的基体 |
3.1.1 游离磨料抛光垫基体特性 |
3.1.2 固结磨料抛光垫基体特性 |
3.1.2.1 固结磨料抛光垫基体的溶胀性 |
3.1.2.2 固结磨料抛光垫基体的硬度 |
3.2 UV 技术制备固结磨料抛光垫基体 |
3.2.1 引言 |
3.2.2 光固化机理 |
3.2.3 基体中的光固化组分 |
3.3 基体硬度的探索研究 |
3.4 基体溶胀性的探索研究 |
3.5 基体的自修正机理 |
3.5.1 引言 |
3.5.2 铅笔硬度与基体磨损 |
3.5.3 湿态铅笔硬度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结磨料抛光垫的制备 |
4.1 固结磨料抛光垫的形貌 |
4.2 固结磨料抛光垫模具的加工 |
4.3 印制抛光垫中的网版 |
4.3.1 网版简介 |
4.3.2 网版图案设计 |
4.4 印制抛光垫中的刮板 |
4.4.1 刮板简介 |
4.4.2 刮板的选择 |
4.5 印制抛光垫中的网距 |
4.6 印制抛光垫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晶硅片的抛光探索研究 |
5.1 抛光设备 |
5.2 固结磨料抛光垫表面的修整 |
5.3 硅片工件的上盘与下盘 |
5.4 抛光后硅片的表面处理 |
5.5 抛光液和抛光垫 |
5.6 固结磨料抛光垫抛光的探索试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技术学习理论文献综述 |
1.2.2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相关研究 |
1.2.3 技术学习理论文献评述及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特征 |
2.1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特征 |
2.1.1 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 |
2.1.2 技术标准的定义与分类 |
2.1.3 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的归类 |
2.1.4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关系 |
2.1.5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管理与全球许可战略 |
2.2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网络外部性特征 |
2.2.1 虚拟网络型产业网络外部性概念的界定 |
2.2.2 虚拟网络型产业网络外部性的源泉 |
2.2.3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网络外部性与市场结构 |
2.3 虚拟网络型产业竞争规则的差异性特征 |
2.3.1 基于技术标准的虚拟网络型产业竞争规则 |
2.3.2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标准竞争 |
2.3.3 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标准竞争中的“政府失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分析 |
3.1 国际贸易环境与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 |
3.1.1 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变 |
3.1.2 国际贸易环境对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影响 |
3.2 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演化分析 |
3.2.1 传统的全球产业技术演化轨迹 |
3.2.2 传统的产业技术演化轨迹的腐蚀性因素 |
3.2.3 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演化轨迹 |
3.3 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分析 |
3.3.1 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活动分类 |
3.3.2 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的影响因素 |
3.3.3 虚拟网络型企业的技术学习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电视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
4.1 数字电视产业相关概念 |
4.1.1 数字电视技术与数字电视产业 |
4.1.2 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 |
4.2 数字电视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
4.2.1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学习阶段的划分 |
4.2.2 数字电视技术之前的技术学习过程 |
4.2.3 数字电视机的技术学习过程 |
4.2.4 数字电视技术标准的技术学习过程 |
4.3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学习过程分析 |
4.3.1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2 数字电视企业技术学习战略的模型分析 |
4.3.3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学习的路径分析 |
4.3.4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标准制定过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
5.1 数字通信产业相关概念 |
5.1.1 数字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产业 |
5.1.2 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
5.2 数字通信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
5.2.1 数字通信产业技术学习阶段的划分 |
5.2.2 基于引进的产品层次技术学习 |
5.2.3 基于自主研发的产品层次技术学习 |
5.2.4 基于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层次技术学习 |
5.3 数字通信产业技术学习过程分析 |
5.3.1 数字通信产业技术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程控交换机企业技术学习决策和市场战略分析 |
5.3.3 TD-SCDMA技术标准制定和产业化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政策建议 |
6.1 促进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宏观政策 |
6.1.1 技术学习宏观政策及其体系 |
6.1.2 知识产权政策 |
6.1.3 技术标准政策 |
6.1.4 科技政策 |
6.1.5 竞争政策 |
6.2 促进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微观政策 |
6.2.1 提高虚拟网络型企业的抱负水平 |
6.2.2 优化虚拟网络型企业专利情报战略 |
6.2.3 实施虚拟网络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
6.2.4 改善虚拟网络型企业的激励制度 |
6.2.5 加强促进虚拟网络型企业技术学习的企业文化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1.1 本文的研究成果 |
7.1.2 本文的研究不足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和发表的论文 |
四、紫外线柔性版印刷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文献分级保护策略研究 ——以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例[D]. 张春梅. 复旦大学, 2014(01)
- [2]家用电动车后备箱逆向工程建模及模具设计[D]. 王晓梅. 西安工业大学, 2012(07)
- [3]瓦楞纸板的丝网印刷[J]. 刘永庆. 网印工业, 2011(10)
- [4]应用CAD-RP技术设计并优化个体化支架修复下颌骨缺损[D]. 周丽斌. 第四军医大学, 2011(09)
- [5]波带板干涉法测量光学双曲面研究[D]. 王刚. 西安工业大学, 2010(04)
- [6]细胞阻抗和电位检测复合传感器及其在药物分析中应用的研究[D]. 胡朝颖. 浙江大学, 2010(12)
- [7]中国人为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现状及未来趋势[D]. 魏巍. 清华大学, 2009(05)
- [8]随机激光的光学特性及其调制的理论研究[D]. 王慧琴. 南昌大学, 2009(04)
- [9]微电子制造用固结磨料抛光垫的制备探索研究[D]. 沈建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06)
- [10]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研究[D]. 柏昊.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