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重回核心舞台

澳门重回核心舞台

一、澳门回归进入核心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赵凤莲,林滨[1](2021)在《当代澳门居民国家认同的实质、生成与建构理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澳门回归20多年来,澳门居民国家认同的实质是实现了主权和人心的双回归。澳门居民国家认同问题产生于历史发展的矛盾运动中,是近代殖民侵略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体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当代澳门居民国家认同依然要回到历史的发展中寻求再建构理路,即经济上融入国家内部与世界发展,政治上寻求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文化上助推青年文化的当代发展。通过三者的合力增强澳门居民国家认同。

龙君伟,邵文丽,杨爱平[2](2021)在《港澳青年研究的演变及进路探寻——基于CNKI学术期刊库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采用Cite 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库1997-2021年收录的1474篇"港澳青年"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图谱分析发现:其一,从1997年开始,港澳青年研究逐步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2013年后发文量呈现井喷趋势,研究机构以穗港澳三地的研究所及高校为主,核心作者之间形成了局部合作网络,但复杂的合作网络尚未形成。其二,研究主题聚焦于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研究、澳门青年爱国爱澳经验及启示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同发展研究。尽管上述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回应并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但因港澳场域的复杂性,从青年未来发展计,笔者提出了以下新进路:异地研究者、研究机构加强跨学科协作;深入港澳青年成长场域进行实地研究;进行系列追踪以洞察港澳青年成长动态;构建"一国两制"下港澳青年成长的理论等。

刘爽[3](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周卿[4](202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角色扮演法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角色扮演法即学习者在假设环境中按某一角色身份进行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历史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即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设计一项任务,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扮演某(个)种角色,并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升历史学科能力。搜索文献发现,已有有关角色扮演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在广度、系统性、实践性等方面明显欠缺,因此研究该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实践运用价值。初中历史教学中角色扮演法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学生从参与扮演或者观看扮演中学习历史概念与知识,体验历史情感,发挥主体作用,增强综合能力;有助于教师丰富历史教学方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升中学历史教师教学技能;有助于促进师生的沟通与合作。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这一教学方法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按教学的功效分,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法可以分为提趣型、强效型、拓展型、综合型四种。运用提趣型角色扮演法,关键在于选择适合的教学情境,以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依据教学目标精心选题,设置情境;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版),全面提出初中历史课程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来实施教学;要依据教学内容,选择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的内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关注热点问题的同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明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后,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这是提趣型角色扮演法的主要目的。运用强效型角色扮演法,关键要突出教学重点及难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使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习历史知识,着力解决重难点问题,并通过各小组的自评与互评,互相取长补短,增强教学效果。运用拓展型角色扮演法,关键要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在扮演前做充分准备,调控好时间,使学生在分析整理资料后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通过扮演活动拓展教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上述提趣型、强效型、拓展型角色扮演法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可以兼而有之,因此有了综合型角色扮演法。综合型角色扮演法的基本程序是:首先学生自主扮演,明确重点内容,对重点部分实施表演;其次教师设问,让学生在扮演角色中思考问题,以此强化教学效果;最后进行课堂检测,以此检测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需要做到: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要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要提升课堂管理的技能,要在课后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最终促进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李海铭[5](2020)在《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表现为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企业家精神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提高人民福祉和促进全社会繁荣的重要驱动力。当前,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逐渐由微观个体层面转向宏观区域层面,并且相关研究也逐渐从关注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的“量”转向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的“质”的关注。因此,研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测度中国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营商环境这一关键要素,分析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把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集聚效应与企业家精神的空间特征相结合,探讨中国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七个章节,具体为:第一章,绪论。本章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内容结构及创新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本章通过系统梳理文献,厘清了国内外关于企业家精神、经济增长质量及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脉络及重要观点,并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中国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分析。本章基于已有文献研究确定了企业家精神的测度指标,并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测度了2005年-2016年期间中国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发展水平。第四章,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章以营商环境为切入点,提出关于企业家精神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研究假设,选取市场化指数来衡量营商环境,由于相关数据从2008年更新至2014年,因此以2008-2014年中国30个区域(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以及营商环境在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第五章,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效应分析。本章进一步基于空间视角考察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选取中国30个区域(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研究对象,为保持企业家精神、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选取2005年-2016年期间相关数据,对中国企业家精神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章,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差异性分析。本章将我国30个区域(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选取2005年-2016年间相关数据,比较并探讨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空间差异性。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对得到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管理启示和研究局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从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两个维度来衡量企业家精神,并分别选取专利申请授权数和私营企业雇佣比率作为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指标。从总体角度看,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从地区角度看,中国企业家精神发展较不均衡,呈现较为显着的地区差异特征,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东部地区企业家精神逐年发展态势良好,中西部地区企业家精神的体量较小,增幅不高,属于缓慢增长型,而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增幅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2)本研究从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成果和经济增长环境四个维度(子系统)建立了包含25个基础指标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发现:2005-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总体上呈现稳定上升态势,经济增长效益指数、经济增长成果指数和经济增长环境指数呈现出相似的上升态势,且对经济增长质量起到正向影响,其中经济增长环境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贡献度最大,而经济增长结构指数呈现下降态势,且与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相反。这表明我国在民生福祉、福利成果、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改善与提升成为驱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和经济开放结构的失衡成为抑制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从地区角度来看,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四大子系统指数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地区相关指数明显优于东北地区及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四大子系统指数出现波动及下降态势,尤其是经济增长环境和经济增长结构两方面的乏力导致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滞缓;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四大子系统指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动较为平缓。(3)本研究引入营商环境视角,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分别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营商环境在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调节效应,且营商环境正向调节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即随着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化,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4)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率差距较大。就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排名来看,上升位次较多的区域有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和重庆市,相比之下,海南省、河北省、山西省和新疆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排名下降较多,且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差异不断扩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来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由西部内陆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升高的趋势,且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相近,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性。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演化类型可划分为“提升演化”、“同级演化”和“滞后演化”三大类,三者之比为6:13:11。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呈现较大的差异,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地理集中性。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2005-2016年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Moran’s I均大于0,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经济增长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可分为横向演化、同位演化、纵向演化和多重演化,四者的数量比为6:15:2:7,经济增长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发生同位演化的数量较多,发生纵向演化的数量最少,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性较为稳定。(5)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在受到本区域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的同时,还受到相邻区域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且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程度高于企业家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程度。(6)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在不同水平上显着影响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0158和3.636,东部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无空间溢出效应,但企业家创业精神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177和2.853,东北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123和3.057,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493和1.25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研究从指标体系构建、机理阐释和研究视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本研究从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成果和经济增长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深化了对经济增长“质”的考察。以营商环境作为切入点,检验了营商环境能够正向调节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从而揭示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为分析企业家精神影响区域经济质量的机理提供了理论框架。此外,本研究突破了企业家精神的地理局限,通过引入空间相关性,探讨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从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溢出响应。进一步,分析比较中国四大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空间溢出效应的区别,为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提供依据,并为党中央提出的“优化营商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实践参考。

魏德红[6](2020)在《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转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际经济秩序从新自由主义向内嵌自由主义转型加速,质疑与批评投资仲裁的声音逐步高涨,投资仲裁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为解决危机,2017年11月起,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三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ISDS机制改革,两项建议成为焦点,一是抛弃投资仲裁,构建多边投资法院,让ISDS机制转为司法型;二是沿用投资仲裁,并为其构建上诉机制,让ISDS机制转为准司法型。人类沿用多年的ISDS机制面临转型。投资仲裁遭遇危机是ISDS机制转型的起点。设计于20世纪60年代的投资仲裁是以商事仲裁为模板的ISDS机制,随着新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的崛起,投资仲裁成为ISDS机制的主流。进入21世纪以来,投资仲裁遭遇危机并逐步深化,表现为:投资仲裁挑战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权力,仲裁员的独立性标准存在系统性缺陷,裁决不一致加深了投资规则的不可预测。透过表象深入剖析,得出如下判断:学者以司法标准审视投资仲裁,这是危机的起源;面对制定投资实体规则的僵局,《华盛顿公约》选择“先程序后实体”的思路,造成了投资仲裁遭遇的问题持续增多,这是危机的形成;学者、政治人物凭借国内政治理论来评价与指责投资仲裁,这是危机的深化。ISDS机制开启转型之路,是投资仲裁内外因素变化引起的。在投资仲裁的内部:启动基础由国家契约转变为国际投资协定,审查对象从征收或国有化措施扩展到公共政策,功能定位从解决争端延伸到明确规则。在投资仲裁的外部:外国投资者所面临政治风险的类型从征收与国有化风险转为政策风险,人权、环境、法治三因素影响力持续增强。进一步分析,ISDS机制转型是其承载价值变迁的体现,主权价值从过度承诺回归国家主权,秩序价值由突破国内秩序转向构建法律秩序,安全价值从忽视经济安全转向保障经济安全。ISDS机制转型的两个选项,不仅来源于国际专题讨论中的建议案,更来源于欧盟、美国的国家实践。从2015年起,欧盟在新签订的国际经贸协议中,拒绝投资仲裁,以双边投资法庭作为ISDS机制,意在让ISDS机制转为司法型。2002年以后,美国在新签订的BIT、FTA中多约定将就设立投资仲裁上诉机制启动双边谈判,意在让ISDS机制转为准司法型。作为司法型的选项,构建多边投资法院是人类长期存在的设想。阿拉伯投资法院为此积累了经验,集中在两点,一是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支持,二是《阿拉伯投资协定》的签订与执行。作为准司法型的选项,为投资仲裁构建上诉机制,这是以WTO上诉机构为参照系构建新机制。WTO上诉机构有着人员固定、规则一致、程序明确三个方面的优势。无论是司法型,还是准司法型,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缺少多边投资协定和国际投资组织。两选项也存在着共同特征:均延续着投资仲裁的投资者本位与对外交保护的限制,均肯定了卡尔沃主义的局部复活。ISDS机制转型的进展,集中在欧盟与经贸伙伴共同设立的双边投资法庭上。对于欧盟内部的投资仲裁,2018年3月,欧盟法院在对Achmea案的预先裁决中,肯定了欧盟法具有优先地位,否定了投资仲裁的适用。瑞典等国对此有不同意见。在欧盟外部,在与非欧盟成员国签订的经贸协议中,欧盟不再接受投资仲裁作为ISDS机制,以双边投资法庭替代之。双边投资法庭是以欧盟法院为模板设计的,可避免投资仲裁所蕴含的矛盾。2019年4月,欧盟法院明确:双边投资法庭符合欧盟法,解决了比利时等国对双边投资法庭的疑问。虽然ISDS机制有所改变,但双边投资法庭仍坚持投资者本位和岔路口条款,运行仍要依靠ICSID秘书处与投资仲裁规则,对投资仲裁有制度传承。ISDS机制转型的趋势,取决于动力与障碍的博弈。ISDS机制转型的总趋势将是增量进化而非激烈变革。依据法律进化论,投资仲裁是具有过渡性的机制设计,这类似于达尔文进化论中对鸭嘴兽的描述。国际法的碎片化、人本化等理论为转型提供了动力,但国际投资法的现实无法满足构建新机制的条件:缺乏多边投资协定、没有专门的国际投资组织。此外,国际司法机关管辖权有限。国际经济秩序从新自由主义向内嵌自由主义转型,FDI流动方向与流动方式的改变,这些是推动ISDS机制转型的现实动力。但国际社会缺乏构建新机制的政治共识,东道国珍视国家主权,担心“司法造法”、“寒蝉效应”、国家责任,而构建新机制比沿用投资仲裁更需要政治支持。基于对动力与障碍的对比分析,将投资仲裁全面抛弃的可能性不大,但ISDS机制将会呈现双边为主、更加多样的特征。由于缺乏政治共识,构建多边投资法院将仍然是理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100多个国家订立了BIT,分三个阶段逐步接受投资仲裁作为ISDS机制。截至2020年9月,我国(含港澳)居民、企业发起的投资仲裁案件共有10件,其中有4件涉及英美跨国企业凭借香港、澳门地位进行的国籍筹划。我国政府作为被告的投资仲裁案件为5件。在UNCTAD统计到全球投资仲裁案件数量突破1000件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与我国投资者遭遇的案件数量很少,但2015年以来,案件数量迅速增长的趋势应引起警惕。在投资仲裁遭遇危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我国投资者深受其害,要求ISDS机制转型的愿望强烈。主要原因有:第一,裁决的不一致困扰着我国投资者;第二,投资仲裁影响着我国政府行使国家规制权;第三,无论是绿地投资,还是跨国并购,投资仲裁均无法保障中国投资者权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是ISDS机制转型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专题讨论并提交支持设立上诉机制的建议案,在《中国—澳大利亚FTA》中约定将启动设立上诉机制的谈判;有内地商事仲裁管理机构可以受理投资仲裁案件,我国正在为完善投资仲裁的相关法律而努力。在ISDS机制转型中,中国有着独特的需求,一是需要融合双重法律文化: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二是需要平衡双重国家身份:资本输入国与资本输出国;三是需要协调两种豁免主张:绝对豁免主义与相对豁免主义。为了在ISDS机制转型中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应坚持如下立场,一是遵循增量进化的总趋势,避免激烈变革;二是不支持构建多边投资法院,避免中欧投资协定将双边投资法庭作为ISDS机制;三是以行业化的ISDS机制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双重身份问题。我国尤其要补上本国投资者权益无法保障的短板,有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适当运用外交保护,第二,我国跨国企业应提前做好国籍筹划,第三,在BIT、FTA以及国家契约中为我国的投资仲裁机构设置选项。

安晓娇[7](2020)在《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镇化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外延扩张与提升存量开发强度的城市建设方式同时并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土地等各种资源的短缺问题将长期存在,紧凑发展、精明增长不失为一种城镇化可持续的良方。高密度城区由于人口密度大,建筑、市政设施等高度密集,可用于绿化建设的空间资源非常有限,绿色空间营造与改善城市整体环境品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市民缺乏休闲场所等问题密切相关。如何在高密度城区用地稀缺条件下,满足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已成为当前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人口众多而土地稀缺,高密度城区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外高密度城区和绿色空间营造的相关理论基础、实践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绿色空间是解决高密度城区环境品质不佳等问题的重要载体;基于高密度城区的主要特征,从点、线、面等方面提炼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对绿色空间的功能、绿色空间与用地的关系及用地需求进行分析;梳理出高密度城区普遍采用的绿色空间营造策略。具体包括:1、区域连接策略,即通过绿道分级、分类和绿道游径,构建多级绿道体系;2、服务覆盖策略,即通过加密绿色空间用地,缩短市民与绿色空间的距离;3、功能复合策略,即在功能上兼具生态、景观、交往、科普、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又满足高密度城区居民心理和生理需求;4、微绿拓展策略,即利用边角空间,增加可利用绿色空间用地;5、立体生长策略,即充分利用建筑物或构筑物表面、公共空间设施、道路用地的附属空间等进行绿色空间营造。本文以典型高密度城区—澳门特区为实例,首先基于澳门的基本情况,对澳门高密度空间形成的原因和澳门绿色空间的演变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发现澳门特区绿色空间要素构成特点,并对其主要要素绿色廊道、绿地斑块、道路绿化、立体绿化等营造模式进行系统发掘;最后结合现状建设问题及发展愿景,明确澳门绿色空间营造原则,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绿色空间营造策略,具体包括:构建多层次绿色空间体系、保护生态斑块、建立与保护生态廊道和注重人性化立体化设计等4大策略。通过澳门实证研究,尝试系统构建和验证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以期为内地城市的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梅敏[8](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视角下的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澳门特区政府自回归以来分多个层次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进行规划,经过多年的经济多元探索,澳门的经济多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9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之一,其经济多元发展亦将由此获得新的契机与新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对澳门的定位为其经济多元发展指明了方向。大湾区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综合国家对澳门三个功能定位内涵,发现澳门经济适度多元不能仅仅依靠澳门自身内部产业调整,区域合作视角下的经济多元是必要的,可通过湾区内城市间协同发展促进澳门经济多元发展。本文基于区域协同视角下的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展开研究,将澳门经济多元从产业视角将其转化为产业相关多元和无关多元,以期发现区域协同发展对产业相关多元和无关多元的影响,为澳门未来经济适度多元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首先通过指标评价体系、灰色关联模型以及TOPSIS距离协同模型,使用matlab软件测算出澳门在湾区内的发展度和协同度以及协同发展度,评价澳门自回归以来与湾区内其它城市的协同水平变化趋势。然后对澳门经济多元通过熵指数分析法分析澳门自回归以来经济多元的变化情况。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探究区域协同发展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影响。结果显示:澳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度日益增强;澳门在湾区内的发展度和协同度均排名靠前说明澳门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澳门融入湾区发展的协同与澳门经济适度非相关多元和相关多元均存在的正向相关关系,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有助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发展。区域协同对澳门经济相关多元的关联程度更高,说明澳门经济相关多元受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更大。澳门与其他城市协同对澳门经济非相关多元的影响也较大,但澳门经济非相关多元受湾区影响不如相关多元,可能与澳门产业非相关多元大多是从自身出发,与湾区内其他城市的协同情况较弱有关。

叶艺华[9](2020)在《粤港澳地区城市创新联系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依托国家知识产权总局(SIPO)数据,构建了粤港澳地区城市之间的创新联系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网络特征,并基于引力模型构建创新引力网络,探索两个网络的相关性,最后探究影响粤港澳地区城市创新联系的因素。研究发现:(1)粤港澳地区城市创新联系主体逐渐集中于企业间,其中多数城市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产学合作则集中于广州高校;(2)近年来粤港澳地区城市创新联系逐渐增强,但整体网络稳定性较差,有逐渐向小世界网络演化的趋势;(3)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广州、深圳、中山、珠海、佛山五大创新合作核心城市所组成的核心圈层网络发育程度较高,边缘城市倾向于与核心城市开展创新合作,两级分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不同城市创新合作影响力存在差异,广州-深圳-佛山以及广州-深圳-东莞派系始终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4)城市创新联系网络与创新引力网络特征上存在较大相似性,但创新引力网络分异更明显,两者呈现显着正向相关即城市间创新引力越大,创新联系越多;(5)地理邻近性与认知邻近性对粤港澳地区的城市创新联系产生的影响不显着,但社会邻近性中的关系嵌入性、结构嵌入性影响显着,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原先的网络地位能为城市创新联系提供支撑,提高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促进创新合作。

梁景宇[10](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的澳门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探索》文中认为街道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它既是承担市民多种公共活动的空间载体,同时在城市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中起到联系作用。街道空间品质会直接影响市民对城市空间的感受,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城市街道空间的品质优化对于市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增强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以宏观视角,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影响街道空间品质的内外作用机制。本文以街道空间与功能演化作为切入点,归纳街道空间品质的含义,并回顾既有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方法,聚焦于如何借助多源数据及新技术实现空间品质评价研究,以此为索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在针对街道活力和建成环境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空间活力和环境评价两条线索、从客观分析到主客观结合两个方面,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实证对象,对其的街道空间品质作出了多维度的评价。在街道活力的客观分析方面,以空间句法对街道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并引入街道长度作为权重、步行适宜距离作为半径构建街道网络可达性模型,从步行角度分析街道网络的特征;在街道活力的主客观结合分析方面,以街道网络模型作为基础,引入互联网点评数据作为权重,构建了一个城市街道空间的活力模拟模型;在建成环境的客观分析方面,采集澳门特别行政区内的街景图像,通过语义分割技术对图像出现的要素进行识别统计,分析研究范围内各街道路段的环境要素组成以及各种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在建成环境的主客观结合分析方面,通过ELO评分法对小范围的街景图片进行评价,然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对街景图片的得分与其要素组成间的关系进行学习,对范围内所有街景图像进行自动评分,从而实现对研究范围内所有街道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最后从场所空间与流空间相互影响的视角下讨论街道空间品质的地方营造机制。研究发现,街道空间品质既是人的活动与物质环境的复合,也是客观对象与主观感知的复合。街道空间品质高低会影响使用者对街道空间的感知,并通过媒介尤其是互联网媒介传播,影响街道空间的活力,并通过公众参与的模式影响街道的设计过程,助力街道建成环境质量提升。区别于以往将街道空间研究聚焦于中微观分析的局限,本文将研究视角拓展至从宏观的城市尺度,试图丰富街道空间尤其是街道空间品质研究的范围与层次。

二、澳门回归进入核心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门回归进入核心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澳门居民国家认同的实质、生成与建构理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澳门居民国家认同的实质:主权和人心双回归
    (一)国家认同的两个层面
    (二)澳门居民国家认同的内涵及实质
二、澳门居民国家认同的生成进程: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
    (一)从历史进程来看: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的矛盾运动
    (二)从横向来看:社会有机体经济、政治、文化作用的结果
三、新时期澳门居民国家认同建构理路探析
    (一)经济融入:澳门居民国家认同建构的基石
        1.融入:探索澳门经济发展新路向
        2.拓展:开拓澳门经济发展新空间
    (二)协同治理:澳门居民国家认同建构的制度保障
        1.治理主体:多元参与
        2.治理机制:制度设计与战略选择
        (1)制度设计层面: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
        (2)战略定位层面:“国家所需、澳门所长”与“澳门所需、国家所长”
    (三)青年文化塑造:澳门居民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依托
        1.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培养澳门青年经济自主性
        2.注重政治情感与参与,共促澳门青年政治理性化
        3.培养历史连续感,重塑澳门青年文化整体性

(2)港澳青年研究的演变及进路探寻——基于CNKI学术期刊库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工具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工具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期刊、研究机构、研究作者分析
        1. 发文期刊
        2. 研究机构
        3. 研究作者
    (二)研究热点及主题演变
        1. 研究热点
        2. 研究主题的演变
三、进路探寻
    (一)异地研究者、研究机构加强跨学科协作,丰富港澳青年研究视野和研究文献
    (二)深入港澳青年成长场域进行实地研究,增强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
    (三)进行系统的全方位追踪研究,增强研究的预见性和时效性
    (四)构建“一国两制”下港澳青年积极成长的理论,搭建共同对话的平台

(3)“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一、“七丘”的建立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小结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小结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小结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小结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4)初中历史教学中角色扮演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1.关于角色扮演法及其教学的研究
        2.关于角色扮演方法、策略的研究
        3.角色扮演法作用、特点的研究
    (三)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
        2.现实价值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案例分析法
一、角色扮演法
    (一)角色扮演法的概念
    (二)角色扮演法的特点
        1.活动过程的互动性
        2.师生交往的民主性
        3.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角色扮演法的运用价值
        1.教师素养与教学层面的运用价值
        2.学生学习层面的运用价值
    (四)角色扮演法的操作程序
        1.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总结阶段
二、角色扮演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提趣型角色扮演法的运用
        1.提趣型角色扮演法的概念及运用目的
        2.运用提趣型角色扮演法的内容选择及教学设计
        3.提趣型角色扮演法的教学实践
        4.案例及其必要的说明
    (二)强效型角色扮演法的运用
        1.强效型角色扮演法的概念及运用目的
        2.运用强效型角色扮演法的内容选择及教学设计
        3.运用强效型角色扮演法的教学评价
        4.案例及其必要说明
    (三)拓展型角色扮演法的运用
        1.拓展型角色扮演法的概念及目的
        2.运用拓展型角色扮演法的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设计
        3.运用拓展型角色扮演法的教学实践
        4.案例及其必要说明
    (四)综合型角色扮演法的运用
        1.综合型角色扮演法的概念及运用目的
        2.运用综合型角色扮演法的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设计
        3.运用综合型角色扮演法的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
        4.案例及必要说明
三、角色扮演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选取内容要切当
        1.选取抽象知识点
        2.选取教学重难点
        3.选取易混淆知识点
        4.选取情感体验类知识
    (二)注意与其他方法的结合
        1.与讲授法结合
        2.与讨论法结合
        3.与演示法结合
    (三)注意课堂管理与教学评价
        1.加强课堂管理、构建高效课堂
        2.注重教学评价、提升教学实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企业家精神研究综述
        2.1.1 企业家精神内涵
        2.1.2 企业家精神的测度
    2.2 经济增长质量综述
        2.2.1 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2.2.2 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
    2.3 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研究综述
    2.4 文献述评
    2.5 理论基础
        2.5.1 企业家理论
        2.5.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5.3 经济增长理论
        2.5.4 空间经济学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分析
    3.1 企业家精神的测度与评价
        3.1.1 企业家精神测度指标选取
        3.1.2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评价
    3.2 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评价
        3.2.1 经济增长质量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2.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企业家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4.1.2 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4.1.3 企业家精神、营商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2.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4.2.3 计量模型设定
    4.3 实证分析
        4.3.1 模型检验与分析
        4.3.2 稳健性检验
        4.3.3 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效应分析
    5.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演化分析
        5.1.1 研究样本选择
        5.1.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5.1.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5.1.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2 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设计
        5.2.1 问题提出
        5.2.2 研究假设
        5.2.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5.2.4 模型构建
    5.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5.3.1 实证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6.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1.1 指标选取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研究区域划定说明
    6.3 统计分析
        6.3.1 基于东部地区的统计分析
        6.3.2 基于东北地区的统计分析
        6.3.3 基于中部地区的统计分析
        6.3.4 基于西部地区的统计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管理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案例表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概念界定与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ISDS机制转型的起点:投资仲裁遭遇危机
    一、投资仲裁是以商事仲裁为模板的ISDS机制
        (一)投资仲裁延续着商事仲裁的基本框架
        (二)投资仲裁有着多机构与多规则的特征
        (三)投资仲裁以商事仲裁程序解决公法争端
    二、投资仲裁遭遇危机的主要表象
        (一)投资仲裁挑战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权力
        (二)仲裁员的独立性标准存在系统性缺陷
        (三)裁决不一致加深了投资规则的不可预测
    三、对投资仲裁遭遇危机表象的剖析
        (一)危机的起源:以司法标准审视投资仲裁
        (二)危机的形成:“先程序后实体”思路带来问题增多
        (三)危机的深化:依据国内政治理论评判投资仲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ISDS机制转型的原因:投资仲裁内外要素发生变化
    一、ISDS机制转型是投资仲裁内部发展的要求
        (一)投资仲裁的启动基础由国家契约转变为国际投资协定
        (二)投资仲裁的审查对象从征收或国有化扩展到公共政策
        (三)投资仲裁的功能定位从解决争端延伸到明确规则
    二、ISDS机制转型是投资仲裁外部变化使然
        (一)外国投资者所面对政治风险的类型发生转换
        (二)人权与环境因素对外国投资的影响力增强
        (三)为国际机制增加法治因素的呼声持续增强
    三、转型是ISDS机制承载价值变迁的体现
        (一)主权价值的变迁:从过度的主权承诺转向回归国家主权
        (二)秩序价值的变迁:从突破国内秩序转向构建法律秩序
        (三)安全价值的变迁:对国家经济安全从忽视转向重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SDS机制转型的选项:多边投资法院VS上诉机制
    一、转型的选项取决于司法性与契约性的互动关系
        (一)增强司法性并降低契约性的选项:构建多边投资法院
        (二)增强司法性且尊重契约性的选项:构建上诉机制
    二、构建多边投资法院:阿拉伯投资法院的经验与启示
        (一)阿拉伯投资法院是ISDS机制区域化的探索
        (二)阿拉伯投资法院是投资争端解决方式的多元选项之一
        (三)阿拉伯投资法院作为ISDS机制的优势与不足
    三、构建上诉机制:WTO上诉机构的经验与启示
        (一)WTO上诉机构是准司法属性的争端解决机构
        (二)借鉴WTO上诉机构来构建上诉机制的主要方面
        (三)借鉴WTO上诉机构来构建上诉机制所面临的挑战
    四、转型两选项对投资仲裁的传承与发展
        (一)传承:二者均延续着投资仲裁对外交保护的限制
        (二)传承:二者均延续着投资仲裁的投资者本位
        (三)发展:二者均肯定了卡尔沃主义的局部复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SDS机制转型的进展:以双边投资法庭为过渡
    一、双边投资法庭是欧盟应对ISDS机制转型的抉择
        (一)欧盟对内放弃投资仲裁是维护欧盟法的优先地位
        (二)欧盟对外拒绝投资仲裁并积极推广双边投资法庭
        (三)双边投资法庭是以欧盟法院为模板设计的
    二、双边投资法庭相对于投资仲裁有着显着优势
        (一)基础条约将国家规制权从理论推向实践
        (二)双边投资法庭是符合欧盟法的ISDS机制
        (三)双边投资法庭可避免投资仲裁所蕴含的矛盾
    三、双边投资法庭的多项制度传承自投资仲裁
        (一)法庭运行依靠ICSID秘书处与投资仲裁规则
        (二)法庭承袭了投资仲裁打击轻浮诉讼的两个程序
        (三)法庭仍坚持投资者本位与岔路口条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SDS机制转型的趋势:动力与障碍
    一、国际法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了理论动力
        (一)投资仲裁是具有过渡性的机制设计
        (二)国际法碎片化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能量
        (三)国际法人本化为ISDS机制转型指引方向
        (四)全球行政法理论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新视野
    二、国际经济秩序转型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了现实动力
        (一)宏观:国际经济秩序由新自由主义向内嵌自由主义转型
        (二)微观:FDI流动方向与形式的变迁要求变革ISDS机制
    三、ISDS机制转型的表层障碍:构建新机制条件不足
        (一)多边规则缺乏:国际投资法缺少多边协定
        (二)专门组织缺乏:国际投资法缺乏专门的国际组织
        (三)司法机关乏力:国际司法机关的管辖权有限
    四、ISDS机制转型的深层次障碍:构建新机制缺少政治共识
        (一)珍视主权:东道国对ISDS机制转型存在三个方面担心
        (二)依靠政治:构建新机制比沿用投资仲裁更需要政治支持
    五、对ISDS机制转型的趋势判断
        (一)总趋势:转型是增量进化而非激烈变革
        (二)趋势之一:ISDS机制将不会全面抛弃投资仲裁
        (三)趋势之二:ISDS机制将呈现双边为主与逐步多样化特征
        (四)趋势之三:构建多边投资法院将仍是理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ISDS机制转型:中国的立场与选择
    一、中国参与ISDS机制的实践分析
        (一)中国接受投资仲裁为ISDS机制的条约实践考察
        (二)中国以投资仲裁来解决投资争端的主要实践
        (三)中国以投资仲裁来解决投资争端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推进ISDS机制转型的现实动因分析
        (一)投资仲裁裁决不一致困扰着中国投资者
        (二)投资仲裁影响着中国政府行使国家规制权
        (三)投资仲裁无法保障中国投资者在绿地投资中的权益
        (四)投资仲裁无法保障中国投资者在跨国并购中的权益
    三、中国是ISDS机制转型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一)多边:中国积极参加国际讨论并提交建议案
        (二)双边:《中国—澳大利亚FTA》约定将启动谈判
        (三)国内:中国有机构可受理投资仲裁案件
    四、中国在ISDS机制转型中的独特需求
        (一)需要融合两种法律文化: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
        (二)需要平衡双重国家身份:资本输入国与资本输出国
        (三)需要协调两种豁免主张:绝对豁免主义与相对豁免主义
    五、中国在ISDS机制转型中的应有立场
        (一)应遵循ISDS机制转型是增量进化的趋势
        (二)应以行业化的ISDS机制解决双重身份问题
        (三)应补齐我国投资者权益无法保障的短板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7)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资源紧缺带来城市高密度化发展
        1.1.2 高密度化发展带来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澳门
        1.3.2 高密度城区
        1.3.3 绿色空间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证分析法
        1.4.3 数据分析法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数据来源
        1.5.3 研究基础
        1.5.4 研究框架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居环境学
        2.1.2 紧凑城市
        2.1.3 景观生态学
        2.1.4 城市生态学
    2.2 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案例分析
        2.3.1 香港
        2.3.2 武汉江汉区
        2.3.3 广州天河区
        2.3.4 新加坡
    2.4 评议
第3章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营造策略
    3.1 高密度城区的特征
        3.1.1 人口高密度
        3.1.2 建筑高度高
        3.1.3 土地高价格
    3.2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3.2.1 绿色廊道(线状)
        3.2.2 绿地斑块(面状)
        3.2.3 小微绿地(点状)
        3.2.4 立体绿化
    3.3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构成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3.3.1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功能
        3.3.2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3.3.3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用地与其它用地间的关系
    3.4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营造策略
        3.4.1 区域连接策略
        3.4.2 服务覆盖策略
        3.4.3 功能复合策略
        3.4.4 微绿拓展策略
        3.4.5 立体生长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澳门绿色空间的营造实践
    4.1 澳门概况
        4.1.1 澳门基本情况
        4.1.2 澳门城市空间的演变及高密度空间的形成
        4.1.3 澳门绿色空间的演变
    4.2 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要素与突出问题
        4.2.1 澳门绿色空间的要素
        4.2.2 澳门绿色空间的突出问题
    4.3 澳门绿色空间营造策略探索
        4.3.1 营造原则
        4.3.2 构建多层次绿色空间体系
        4.3.3 保护生态斑块
        4.3.4 建立与保护生态廊道
        4.3.5 注重人性化立体化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和营造策略
        5.1.2 澳门绿色空间营造的实践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视角下的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概念、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概念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区域
        1.2.4 研究数据与方法
        1.2.5 研究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创新
    1.4 研究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区域协同理论
        2.1.2 城市群网络理论
        2.1.3 经济增长理论
        2.1.4 微型经济体经济多元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研究综述
        2.2.2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2.3 文献述评
3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演变
    3.1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现状
        3.1.1 粤港澳大湾区府际联系增强
        3.1.2 港澳联系紧密
    3.2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程度的定量评估
        3.2.1 数据来源及评价指标体系
        3.2.2 研究方法
        3.2.3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变化情况
    3.3 流视角下澳门与大湾区其它城市的协同发展
        3.3.1 分析方法与指标
        3.3.2 主要研究发现
4 区域协同视角下澳门经济适度多元
    4.1 基于粤澳合作的澳门发展历程回顾
        4.1.1 “前店后厂”模式阶段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影响
        4.1.2 基于CEPA合作阶段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影响
        4.1.3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阶段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影响
    4.2 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定量分析
        4.2.1 实证数据及方法
        4.2.2 实证结果分析
5 经济适度多元与区域协同度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方法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 结论、建议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论文发表
致谢

(9)粤港澳地区城市创新联系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独创及新颖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 数据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说明及城市网络构建
    3.2 实证研究方法
4 粤港澳地区城市创新联系网络特征
    4.1 粤港澳地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现状
    4.2 城市创新联系统计性特征
    4.3 城市创新联系社会网络分析特征
5 粤港澳地区创新引力网络及相关性分析
    5.1 基于引力模型的创新引力网络构建
    5.2 网络特征对比
    5.3 QAP相关性分析
6 粤港澳地区城市创新联系影响因素
    6.1 创新联系影响机制
    6.2 自变量、控制变量的测度
    6.3 实证模型构建
    6.4 负二项回归结果
7 主要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发现
    7.2 政策建议
    7.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10)基于多源数据的澳门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街道空间的含义与功能
        1.1.2 街道空间品质优化的重要性
        1.1.3 信息技术时代下街道空间品质的认识与研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范围与对象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街道的空间形成与功能演化
        2.1.1 街道空间形成
        2.1.2 街道功能的演化
    2.2 街道空间品质的内涵
    2.3 街道空间品质评价的方法
        2.3.1 物质要素和空间指标
        2.3.2 基于主观认知构建评价体系
        2.3.3 基于新数据新技术的客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街道空间的网络结构
    3.1 相关理论与方法
        3.1.1 城市街道网络
        3.1.2 基于密度分析的街道网络几何特征研究方法
        3.1.3 空间句法的街道网络的拓扑特征研究方法
        3.1.4 街道网络的可达性研究方法
    3.2 街道网络空间句法模型
        3.2.1 街道网络可达性模型原理
        3.2.2 街道网络模型构建过程
    3.3 街道网络结构分析
        3.3.1 街道空间形态基本分析
    3.4 街道空间网络几何特征
        3.4.1 空间句法结果分析
        3.4.2 街道可达性模型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街道空间的活力模拟
    4.1 既有理论及方法
        4.1.1 街道活力的内涵
        4.1.2 大数据对街道活力研究的应用
        4.1.3 街道空间活力的定量研究方法
        4.1.4 权重网络的研究方法
    4.2 街道空间活力模型构建
        4.2.1 街道空间活力模型原理
        4.2.2 街道空间活力模型构建过程
    4.3 城市街道空间活力分析
        4.3.1 设施与评论数的空间分布
        4.3.2 街道活力模型分析
        4.3.3 街道空间活力带动效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街道空间环境的图像分析
    5.1 使用街景图像的优势
        5.1.1 覆盖范围广
        5.1.2 客观真实
        5.1.3 要素丰富
        5.1.4 采集方便
    5.2 基于街景的图像分析方法
        5.2.1 图像数据特征
        5.2.2 街道环境要素
        5.2.3 街道环境要素提取方法
    5.3 建成环境街景图像识别过程
        5.3.1 数据采集
        5.3.2 图像识别模型
    5.4 建成环境特征
        5.4.1 特征分类
        5.4.2 单项要素特征分析
        5.4.3 组合要素指标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街道空间环境的景观评价
    6.1 街道环境评价方法
        6.1.1 街道环境传统评价方法
        6.1.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街道环境评价方法
    6.2 建成环境景观质量评价模型
        6.2.1 基于ELO评价系统的街景图像样本评分原理与过程
        6.2.2 基于ANN神经网络环境评价
        6.2.3 街道空间环境评价结果
    6.3 环境景观评价的影响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街道空间品质的营造机制
    7.1 街道空间品质对市民认知影响
        7.1.1 场所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7.1.2 街道空间构成的城市意象
    7.2 空间认知的媒介传播
        7.2.1 网络传媒的代表性
        7.2.2 网络传媒的空间反馈
    7.3 地方营造的公众参与
        7.3.1 互联网公众意见对空间设计的影响
        7.3.2 公众参与下空间设计的符号化趋势
        7.3.3 从公众意见挖掘街道空间的改造潜力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方法与模型
        8.1.1 街道活力的客观分析方法
        8.1.2 街道活力的主客观结合分析方法
        8.1.3 建成环境的客观分析方法
        8.1.4 建成环境的主客观结合分析方法
    8.2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8.2.1 街道活力的客观分析结论
        8.2.2 街道活力的主客观结合分析结论
        8.2.3 建成环境的客观分析结论
        8.2.4 建成环境的主客观结合分析结论
        8.2.5 空间品质的营造机制
    8.3 研究创新点
        8.3.1 多线索多维度的空间品质认知
        8.3.2 新数据新技术的街道空间应用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8.4.1 研究不足
        8.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澳门回归进入核心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澳门居民国家认同的实质、生成与建构理路[J]. 赵凤莲,林滨. 前沿, 2021(04)
  • [2]港澳青年研究的演变及进路探寻——基于CNKI学术期刊库的文献计量分析[J]. 龙君伟,邵文丽,杨爱平. 青年发展论坛, 2021(04)
  • [3]“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4]初中历史教学中角色扮演法应用研究[D]. 周卿.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D]. 李海铭. 辽宁大学, 2020(07)
  • [6]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转型研究[D]. 魏德红. 吉林大学, 2020(03)
  • [7]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D]. 安晓娇.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8]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视角下的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研究[D]. 梅敏. 暨南大学, 2020(06)
  • [9]粤港澳地区城市创新联系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叶艺华. 暨南大学, 2020(04)
  • [10]基于多源数据的澳门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探索[D]. 梁景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澳门重回核心舞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