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地名构成的成语

英语地名构成的成语

一、漫谈英语中以地名构成的成语(论文文献综述)

唐磊[1](2017)在《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地名属于词汇中的专有名词,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孕育的地名数量极为庞大。我国对地名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但由于传统地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地名学科体系建立的时间较晚等因素,我国的地名研究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另外,随着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地名被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的文化属性日益被重视和关注。我国于2014年开启了为期4年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使得汉语地名词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社会背景和现实价值。本文旨在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结合汉语地名自身的语言文化特性,挖掘与阐述地名理论和个案。本文以地名和地名学的基本理论为框架支撑,采用历时、共时相结合的方法,试对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属性进行探讨。地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对地名的阐释皆与汉语文化息息相关,二者互为融合,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内容为:首先是地名词研究的基本理论阐述。在历时、共时层面上,对汉语地名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汉语地名呈现出的区域性特征进行论述。其次对汉语地名所具有的构建功能、汉语地名在心理认知视角下的解读作了综合性的分析。最后,在掌握文献资料和现今地名分布数据的基础上,对“坂、峦、沱、潭、渊、坞”等地名词作了细致的个案性研究与探讨。全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简要地介绍了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语地名研究的学科理论勾勒。首先对地名、地名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其次从语言、历史、移民、地理、社会心理、国家主权等方面对汉语地名研究具有的意义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证。第三章以历时层面为出发点,研究了汉语地名的起源、发展演变。在起源上,汉语地名经历了地理意识、有声语言地名、图画地名、文字地名四个阶段。在发展演变上,从汉语地名发展演变的过程、影响汉语地名发展演变的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别论述。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上,主要就殷墟卜辞中的地名、继殷墟卜辞之后的古代地名和现今地名呈现出的过程性特征进行了描述。在地名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上,主要探讨了地名的名实关系以及地名发展演变的方式和速度。第四章以共时层面为出发点,研究了汉语地名具有的区域性特征。本章将汉语地名分为历史、地理、语言三个类型区,并以历史地名与现今地名、老地名与新地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人文地理实体地名、民族语言地名、汉语方言地名、外语地名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与论证。第五章为汉语地名的综合性研究。本章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汉语地名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即汉语地名词在汉语词汇中表现出来的构词功能、地名心理认知视角下的文化解读。地名不仅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具有构建汉语其他类型词汇的功能,如汉语地名词可构成植物类词语,汉语地名词可构成姓氏,可为品牌、农产品品牌标志命名等。地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还折射人类认知、心理特征,对地名作认知、心理的文化解读有助于深化对汉语词汇的认识。第六章是汉语地名词的个案研究,主要是在历时、共时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今的地名数据等对汉语地名中的六个常见通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其中:“坂”以地名“长坂”为着手点,对其以及与之相关的少数民族地名通名、域外语言地名进行了触类旁通的拓展。通名“峦”“沱”“潭”“渊”以“荆州谓之峦”“楚人谓深水为潭”“楚人名渊曰潭”等古楚方言材料为支撑,通过基本音义探源及义项演变分析,发现它们作地名词使用时,不管是历史地域分布还是现时地域分布,皆位于古楚国的地域范围内,应为典型的古楚方言地名词。另外,通过对“坞”的地域分布及地名词使用的特征考证,初步判定其应与古越语中的发语词“乌”存在联系。

李智[2](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裴红幸[3](2020)在《汉越俚语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俚语(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化的词语,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长期以来,汉、越俚语对比并未得到语言学者的应有关注,关于汉、越俚语研究的书籍、资料目前仍然比较稀缺。正因为如此,本人以“汉、越俚语比较研究”为题开展分析和研究。汉、越俚语的共同点有:首先,从语音来看,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都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等几种主要形式;其次,从分类来看,汉、越俚语的分类都有音节构成分类和内容分类;最后,在表达方面,越南俚语借鉴了大量汉语因素,融合到自身的文化血脉与基因当中,使之发展出全新的自我特色。汉、越俚语的不同点有:首先,在语法结构方面,汉语俚语里很多不好的事物都可以变成骂人的载体,如:书呆子、垃圾、贼等。但是越南语俚语的结构是“??+X”(东西+X)(其中X指被骂者的缺点);其次,在分类方面,汉、越俚语的分类大致一样,但是小类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再次,在构成方面,汉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方言和社会流行语,而越南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原有词语的词义改变;最后,在语义表达方面,汉语俚语的语义表达主要有字义与实义、本义与喻义、并义与偏义的特点,而越南语俚语的语义表达的主要特点是多义性和转义性。汉、越俚语之间之所以有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俚语产生于现实的生活,是人类思维的表现。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人类活动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俚语是各自国家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真实反映,有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特色。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汉越俚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相关学者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线索和思路,以便揭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使用俚语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减少文化冲突,使他们能够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并自如地运用汉语俚语。

戴文颖[4](2013)在《《新华字典》复音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现代汉语释义、举例的字典。当时没有一本规范的现代汉语辞书,《新华字典》除了担当字典的重要作用,还兼顾词典的功能。魏建功先生制定的“以音统字、以字统义、以义统词”的编纂总体例,体现在《新华字典》复音词的处理方面有不少独到之处。本论文以《新华字典》第10版为基础,综合考察了从1953年首版到最新2011年第11版之间的13个版本的复音词编纂情况。论文采取共时与历时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词典学、词汇学、认知学等理论,对《新华字典》显性和隐性复音词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填补了《新华字典》复音词编纂方法研究的空白,为小型汉语字典的研究和编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推动现代汉语字典的研究。论文分析了显性复音词的收录、立目出条(词形)、释义、例证、注音、互见等方面的编纂情况;详细考察了多种隐性复音词的表现形式,包括标注“(叠)”的重叠式复音词、标注“(-子)(-儿)(-头)”词尾的附加式复音词、标注“○连”的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和同物异名复音词等形式,分析各种隐性复音词的编纂特点。此外,论文对比了以《新华字典》为代表的字典收录复音词的情况与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代表的词典处理多字条目的情况,分析二者的异同。基于详尽的文本数据分析,论文总结了《新华字典》不同于词典的复音词编纂的特点:(1)显性复音词的收录特点体现了“以义统词”的编纂原则;(2)显性复音词的立目特点体现了编纂体例的系统性;(3)复音词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4)利用字典的注释符号体现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构词法;(5)释文中隐性复音词的表现形式兼具多种实用功能。这些特点对现代汉语字典中复音词编纂具有启示借鉴意义和实践探索价值。本论文具有视角新、观点新、语料丰富、实践性强的特点。(1)通过对《新华字典》中多种表现形式的复音词的多角度分析,归纳出字典收词的编纂特点,具有一定的探索创新意义。(2)提出全新观点,指出《新华字典》的复音词除了标准的、用方括号“[]”立目的显性表现形式外,还有标注“(叠)”的重叠式复音词、标注“(-子)(-儿)(-头)”的附加式复音词、标注“○连”的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释义中的带被释字的复音词和释义中的同物异名复音词等六种特殊的隐性表现形式。(3)立足《新华字典》复音词的分析,对多个版本的文本内容进行计算机数字化处理,主要将13个版本的显性复音词,以及1953年、2004年、2011年等版本的隐性复音词材料整理为语料。在选取丰富扎实材料的基础上,归纳出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字典复音词编纂特点。

金本燿平[5](2019)在《汉字个性化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还没有对汉字学习热情的人进行汉字趣味性的各种各样的实践研究。首先在文献中,调查了有关过去的汉字教学,并且,参考过去的教育事例,其次制作新的教材,把各个学生作为对象,进行了教育实践。在信息时代,有学习热情,能找到有助于好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当学习者拥有明显的学习目的的话,能促进学习者尽快找到学习方法。汉字以中国为中心在东亚地区广泛使用了几千年,直至现在。从使用人口来看,汉字无论在时间上的历史还是空间上的范围都是世界屈指可数的文字体系,汉字己成为生活在东亚广阔的汉字文化圈中的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作为东亚语言的要素之一,汉字,自大约3300年前出现以来,受到了我们的关注。随着汉字在社会生活的普遍应用,研究者经常关注汉字的教学方法。中国周朝时代(前1046-前256年)就开始进行汉字教学,六书、史籀篇、秦三仓、千字文、童蒙识字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速成识字法、漫谈识字教学、中文电脑打字、游戏教学、视力弱及眼睛看不见的人的学习汉字法、汉字棋等的许多汉字教学法。本论文的第一章是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和前人的研究,第三章是汉字教学的变迁,第四章是汉字教学实践分为认知教学实践;把握汉字基础的教学、个性教学实践;根据学生个性使用的教学、趣味教学实践;写作和游戏等加深对汉字理解的教学、翻译教学实践;比较翻译绘本和原作绘本的教学、盲人汉字教学实践:盲人汉字教学,第五章是汉字教学实践总结和建议。

罗茜文[6](2013)在《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信息量的增多,语病方面的错误越来越多,各个时期语病呈现出的特点各有不同。语病方面的研究也随着语病范围的变化而变化,并呈现出立体化、多角度的趋势。本论文以近百年来的语病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在继承前人语病研究的基础上,对百年来汉语语病研究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总结,明确以后语病研究的工作重点。其次语病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语病研究的方向也会产生变化。通过对语病研究的总结,了解语病研究的概况,明确各个时期语病研究的重心,并力图找到语病研究变化的方向。通过对百年来语病研究的分期研究,明确各个时期语病研究的重点,为人们了解语病、纠正语病和深入进行语病研究提供一些帮助。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绪论、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语病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的语病研究概况又分别从实词、虚词、结构、表达、标点符号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本文在对这三个时期进行细致的共时研究和精细的历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突显近百年来语病研究的变化,明确以后语病研究的工作重心。

倪璐璐[7](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苏超[8](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万华[9](2014)在《基于汉语熟语英译的趋返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汉语熟语英译中各种对应与不对应的手段为研究对象,讨论熟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选择熟语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动因有四条:1)熟语可分为成语、谚语、格言与警句、歇后语、俗语与惯用语五类,(王德春1990:94)是语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语,亦可以是句,在各种语体和语境中被普遍和频繁使用,可出现于各类不同的文本,覆盖面大;2)熟语的内部语义关系非常复杂,既有逻辑组合,又有非逻辑组合,是理据性和任意性的高度结合体;3)不同语言之间有可以相通的熟语,同时也有更多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显着的案例,在语码的转换中会涉及多种翻译要素,如何权衡不同要素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4)熟语的词典处理方式和实际行文中的处理方式往往不同,不同的处理方式背后的动因是什么。这四个特点恰恰能满足我们对汉英互译中的对应与不对应译法主题的兴趣。研究语料主要来源于汉英谚语词典、汉英成语词典,以及中国古代、近代和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中英文版。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任何翻译活动都必须满足翻译的必要条件:即忠实性原则和通顺性或可理解性原则。前者是就译者与原语关系而言的,而后者是就译者与译入语及其读者关系而言的。这一组看似简单的关系却蕴含了许多在实践中难以把控的变量。许渊冲(1991:2–9)提出翻译艺术的6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译者、译作、读者(即译作的读者)。杨自俭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增加了原作的读者和翻译过程(2002:7)两项。虽然他们都是对翻译泛泛而论的,但对熟语翻译的解释也同样适用。它起码说明熟语的翻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网络。由于与翻译相关的影响因素众多,不同的因素影响译文质量的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如何评价不同因素在熟语翻译手段中的权重是趋近理论模型的核心论题。本研究既承认语言之间的共性,也承认语言之间的差异。共性为熟语翻译的成功实现奠定了基础,而差异则给熟语翻译带来了挑战。由于英汉同属于SVO型语言,它们在句法上主要依赖语序实现表义功能,这为翻译带来了许多便利,也是实现直译趋近的基础。然而由于英汉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从起源、使用环境到发展过程都存在着差异,多数熟语不是其组成成分相加之和,且一种语言中的熟语在另一种语言中并不一定有完全对应的熟语。在熟语翻译过程中,译者既需要遵守语言单位的原子组合的原则,更需要遵守语言的整体调节的原则。这些差异进而又导致不同语言在熟语语义覆盖范围、概念合成方式和实际运用等方面的差异。此外翻译目的、读者对象、翻译项目赞助人、译者的意识形态以及原文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译者对翻译手段的选择。这是意译趋近和选译趋近的影响因子。实现熟语翻译的全方位对等只能是译者追求的理想目标。语言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对立是翻译中各种对应与不对应的根本原因。切实的理论模式是实现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内容上的趋近。趋近是一个协调翻译中对应与不对应关系的方案,也是一个带有弹性设计的有限张力系统。译文求信于原文会产生向心力,而译者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又会产生离心力。趋近翻译是发生在对应与顺应博弈之间的结果。由此可见,合格的翻译是一个充满各种选择富有弹性的连续统,从直译趋近到意译趋近,再到选译趋近是译文从与原文对应相似走向离心张力的渐变过程。然而翻译毕竟是翻译,它万变不离其宗,尽管万变不能归宗。这正是本研究的根本立场。本研究从现代语言学有关意义理论的视角出发,充分考虑翻译单位和语言单位的内在关系,采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用于指导熟语翻译实践的理论框架(详见第二和第三章),然后分别从直译、意译和选译三个方面验证理论归纳的可操作性(详见第四、第五和第六章)。在分析熟语翻译的不同手段和处理方法时我们还考虑了语言和言语的因素。语言的静态性和言语的动态性会使原文对译者的约束力发生变化。静态的语言义只为熟语的理解和转换提供了基本信息。具体的言语环境为译文生成却能提供许多的选择余地。进入具体语境后,熟语翻译体现在句法选择手段上则是重视深层的命题义,而非表层的字面义或句子义。在指称义和系统义或者命题义和句子义彼此吻合的前提下可考虑两者兼顾,从而实现形式和功能的同时趋近,否则以指称义和命题义为准,只实现功能趋近。在句子以上层面需要重视语用意义,包括言外之意。词汇层面的指称义从属于句子层面的命题义,而命题义从属于语用意义。翻译单位越小就越容易实现形式对等与功能对等的对接。本文提出的语义筛选机制就是尝试着模拟在各个层面上的语义选择过程,从而实现译文与原文的语义趋近。因文本类型不同引起的熟语翻译手段变异亦在本研究考虑之内。由于原文质量不统一和读者期待各异,文本类型趋近中会涉及各类变通方式,使译本符合目的语同类文本的特点,从而提高文本在目标受众眼中的可接受度。具体而言,科学语体和政论语体类文本对直译趋近的要求高于宣传类文本。从熟语翻译中归纳出的趋近原则和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也可为不同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参考。本文的创新点:1.趋近从对应论和顺应论的对立中求得平衡,提出了一元化的解释模式,扩大了合格翻译的解释范围;2.在前人对汉语熟语分类的基础上,寻找到了熟语类型与翻译手段的对应关系:组合型熟语——直译;综合性熟语——直译/意译;溶合性熟语——意译/选译;3.采用了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等语言学多个分支学科对翻译现象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实现了翻译理论模式的多元互补。

杨元刚[10](2005)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三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三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三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三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三,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三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二、漫谈英语中以地名构成的成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英语中以地名构成的成语(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现状
        一、传统地名学阶段
        二、现代地名学阶段
        三、国外的地名研究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语料说明
第一章 地名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地名
    第二节 地名学
    第三节 地名研究的意义
        一、地名与语言
        二、地名与历史
        三、地名与移民
        四、地名与地理
        五、地名与社会心理
        六、地名与国家主权
第二章 地名的历时发展演变
    第一节 地名的起源
    第二节 地名的发展演变
        一、地名发展演变的过程
        二、地名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地名的共时区域特征
    第一节 历史类型区
        一、历史地名与现今地名
        二、老地名与新地名
    第二节 地理类型区
        一、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
    第三节 语言类型区
        一、民族语言地名
        二、汉语方言地名
        三、外语地名
第四章 地名词的综合性分析
    第一节 地名可构建汉语词汇
        一、植物类
        二、姓氏类
        三、品牌类
    第二节 心理认知视角的地名解读
        一、地名与认知
        二、地名与语言塔布
第五章 地名词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坂
        一、“坂”与“阪”
        二、“坂”与“长坂坡”
        三、“坂”与汉语方言
        四、“坂”与少数民族语言
        五、“坂”与域外语言“大阪”
        六、小结
    第二节 峦
        一、“峦”的基本音义及探源
        二、古楚地域的界定
        三、“峦”的义项分析
        四、“峦”的分布考察
        五、小结
    第三节 沱
        一、“沱”的基本音义辨查
        二、“沱”的历时分布及词义演变
        三、“沱”的共时分布
        四、滹沱考
        五、小结
    第四节 潭
        一、“潭”地名的历时分布
        二、“潭”的义项分析
        三、“潭”与少数民族语言
        四、小结
    第五节 渊
        一、“渊”的地名分布
        二、“渊”的地名义项
        三、小结
    第六节 坞
        一、“坞”的基本音义辨查
        二、“坞”的义项分析
        三、“坞”的地名分布
        四、地名词“坞”应与古越语相关
        五、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2.5 小结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3.1 外部要素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2 内部因素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3.3 小结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4.1 言与意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4.2 形与神
        4.2.1 茅盾的“形神观”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4.3 异与同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4.4 小结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5.3 小结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6.1 翻译策略述
        6.1.1 翻译策略描述
        6.1.2 翻译策略特征
        6.1.3 翻译策略分类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6.3 小结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7.5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鸣谢

(3)汉越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内容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中国俚语研究现状
        二、越南俚语研究现状
        三、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四、汉、越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四节 俚语的界定、研究范围及目标
        一、俚语的界定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目标
    第五节 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俚语的概况、形成机理及其与其他词语的联系
    第一节 俚语的性质和特点
        一、俚语的性质
        二、俚语的特点
        三、俚语的特殊性
        四、与汉语俚语对应的越南语俚语
    第二节 俚语在词语中的功能
        一、文化认同功能
        二、交际改善功能
        三、情感宣泄功能
        四、禁忌回避功能
        五、时尚展现功能
        六、其他功能
    第三节 俚语的分类及传播方式
        一、俚语的分类
        二、俚语传播与扩散的方式
    第四节 汉越俚语的产生与形成机理
        一、俚语的缘起
        二、俚语的形成机制
        三、汉越俚语形成机理的对比
    第五节 俚语与俗语、行话、黑话、詈词及流行语的联系
        一、俚语与俗语的异同
        二、俚语与行话、黑话、詈词与流行语的不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构成方式比较
        一、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分析
        二、汉越俚语的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汉越俚语的语音结构对比
        一、单音节词
        二、同音词比重差异
        三、声调差异
        四、叠词
        五、语素重组带来的音节差异
    第三节 汉越俚语构造形式的异同
        一、汉语俚语构造形式
        二、越南语俚语构造形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俚语的修辞方式对比
    第一节 俚语中的修辞方式
        一、汉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二、越南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三、汉越俚语修辞方式的对比
    第二节 俚语修辞的来源分析
        一、来源一——颜色
        二、来源二——动物
        三、来源三——植物
    第三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口语表达中的效果
        一、适配环境
        二、结合对象
        三、注重内容
    第四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的举例说明
        一、汉语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二、越南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越俚语文化内涵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的思维方式
        一、辩证思维
        二、意象思维
    第二节 汉越俚语展现的人民思想意识对比
        一、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
        二、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价值观
    第三节 俚语中的生活哲理
        一、社会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二、经济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三、政治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四、文化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第四节 汉越俚语中的民族风俗
        一、风俗介绍
        二、例子说明
    第五节 汉越俚语中的农业民俗
        一、俚语中表达相似的农业意象
        二、俚语中含有不同的农业意象
    第六节 汉越俚语中的数字文化
        一、文化内涵相同的表达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表达
        三、文化内涵相近或相近的表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统计的汉越俚语对应的表达形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4)《新华字典》复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新华字典》的基本情况
        1.1.1 《新华字典》的编纂历史
        1.1.2 《新华字典》中文通行版的出版情况
        1.1.3 《新华字典》各版次的修订特点
    1.2 《新华字典》复音词的研究缘起
        1.2.1 辞书学的角度
        1.2.2 词汇学的角度
        1.2.3 社会时代的需求
        1.2.4 字典收录复音词的传统
        1.2.5 《新华字典》编纂的一大特色
    1.3 《新华字典》复音词研究的现状和文献综述
        1.3.1 《新华字典》的研究现状
        1.3.2 《新华字典》研究的文献综述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特点
    1.5 研究内容
        1.5.1 复音词的界定
        1.5.2 主要研究对象
        1.5.3 章节介绍
第二章 《新华字典》立目复音词的收录情况
    2.1 稳定性的角度
    2.2 常用性的角度
    2.3 词义与单字头关系的角度
    2.4 小结
    附表:《新华字典》13 个版本的稳定复音词总表(共计 1661 个复音词)
第三章 《新华字典》显性复音词的出条方式
    3.1 复音词的立目
        3.1.1 复音词词目的表现形式
        3.1.2 复音词词目的位置
    3.2 复音词的注音
    3.3 异形词的形式
    3.4 同义词、近义词的联合出条形式
    3.5 复音词的参见
        3.5.1 《新华字典》53 版的参见方式
        3.5.2 《新华字典》57 版的参见方式
        3.5.3 《新华字典》65 版的参见方式
        3.5.4 《新华字典》79 版的参见方式
        3.5.5 《新华字典》79 版之后各版本的参见系统
    3.6 小结
第四章 《新华字典》显性复音词的释文内容
    4.1 释义
        4.1.1 注释符号
        4.1.2 复音词的基本释义方式
        4.1.3 不同词性的释义情况
        4.1.4 义项概括和排序
    4.2 例证
        4.2.1 例证中的注释符号
        4.2.2 例证数量和类型
    4.3 注释语和插图
        4.3.1 注释语
        4.3.2 插图
    4.4 小结
第五章 《新华字典》中的叠词
    5.1 《新华字典》中标注“(叠)”的形式
    5.2 叠词的类型
        5.2.1 必叠类
        5.2.2 可叠类
    5.3 《新华字典》第 10 版中的叠词
        5.3.1 叠词的基本情况
        5.3.2 不同角度的叠词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新华字典》中带“子”、“儿”、“头”词尾的附加式复音词
    6.1 附加语素“子”、“儿”、“头”的特点
        6.1.1 后缀与词尾
        6.1.2 “子”、“儿”、“头”词尾的形成
        6.1.3 “子”、“儿”、“头”词尾的基本特点
    6.2 《新华字典》中带“子”、“儿”、“头”词尾的复音词情况
        6.2.1 标注“(‐子)”、“(‐儿)”、“(‐头)”的隐性复音词
        6.2.2 带“子”、“儿”、“头”词尾的立目复音词
        6.2.3 释义中带被释字的附加式复音词
        6.2.4 《新华字典》中附加式复音词的特点
    6.3 小结
第七章 《新华字典》中标注“○连”的同义并列复音词
    7.1 标注“○连”的同义并列复音词的特点
        7.1.1 “○连”注同义并列复音词作为《新华字典》隐性复音词一种表现形式
        7.1.2 同义字词系连法
    7.2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在汉语词汇中的地位
        7.2.1 汉语词汇中的同义复词
        7.2.2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与“同义为训”
    7.3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的类型与释义
        7.3.1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的构成语素
        7.3.2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的所属字头
    7.4 系连式同义并列复音词在《新华字典》中的作用
    7.5 小结
第八章 《新华字典》中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
    8.1 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的基本情况
        8.1.1 例证复音词的构成语素数
        8.1.2 例证复音词的常用性
        8.1.3 例证复音词的重复性
        8.1.4 例证复音词的性质
    8.2 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的释义方式
        8.2.1 地名词语的释义
        8.2.2 成语的释义
        8.2.3 一般词语的释义
    8.3 括注式释义的例证复音词中的释义提示词
    8.4 小结
第九章 《新华字典》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
    9.1 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是隐性复音词的一种表现形式
    9.2 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基本情况
        9.2.1 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构成音节数
        9.2.2 字头在多音节复音词中的位置
        9.2.3 所在字头的义项数
    9.3 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释义模式
        9.3.1 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一般释义模式
        9.3.2 带被释字的复音词的特殊释义模式
        9.3.3 《新华字典》释义中带被释字的复音词与《现代汉语词典》多字条目的释义比较
    9.4 小结
第十章 《新华字典》释义中的同物异名复音词
    10.1 同物异名词与同义词
        10.1.1 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同物异名现象
        10.1.2 《新华字典》中的同物异名词是隐性复音词的一种形式
    10.2 同物异名词在《新华字典》中的体现
        10.2.1 释义专用语“又叫”
        10.2.2 释义专用语“俗叫”或“俗称”
        10.2.3 释义专用语“通称”
        10.2.4 释义专用语“即”
        10.2.5 释义专用语“旧称”(或“旧叫”)
        10.2.6 释义专用语“别名”
        10.2.7 释义专用语“省称”和“简称”
        10.2.8 释义专用语“也叫”
    10.3 《新华字典》中同物异名词的性质
        10.3.1 音译词与意译词
        10.3.2 古语与今语,旧称与新词
        10.3.3 通称与专业术语
        10.3.4 方言词
        10.3.5 俗称
        10.3.6 省称(简称)与全称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5)汉字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综述
    2.2 前人的研究
第三章 汉字教学的变迁
    3.1 古代汉字教学
    3.2 1950年~2000年的汉字教学
    3.3 2000年以后的汉字教学
第四章 汉字教学方法与实践
    4.1 认知教学实践;把握汉字基础的方法
        4.1.1 查辞典教学
        4.1.2 元素汉字教学
        4.1.3 折字法教学
        4.1.4 单音声符教学
    4.2 个性教学实践:根据学生个性使用的方法
        4.2.1 漫谈识字教学
        4.2.2 采用汉字教学
        4.2.3 引起兴趣教学
        4.2.4 数字特点的教学
        4.2.5 电脑打字教学
        4.2.6 汉字画画教学
        4.2.7 识字教学
        4.2.8 颜色教学
        4.2.9 小学一年汉字(概要)
        4.2.10 小学一年汉字(各个简体字)
        4.2.11 简体字教学
    4.3 趣味教学实践;写作和游戏等加深对汉字理解的方法
        4.3.1 写字及念字教学
        4.3.2 选择喜欢汉字教学
        4.3.3 汉字演变及图画教学
        4.3.4 多看及多听汉字教学
        4.3.5 百度汉字教学
        4.3.6 莱布尼茨汉字教学
        4.3.7 汉字扑克教学
        4.3.8 简单例子及拉丁字母教学
        4.3.9 听读识字教学
    4.4 翻译教学实践;比较翻译绘本和原作绘本的问答教学方法
    4.5 盲人汉字教学实践;盲人汉字教学
第五章 汉字教学实践总结
    5.1 汉字教学实践总结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日本学习者可以参考的文献
致谢

(6)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相关说明
        1.6.1 语病的定义
        1.6.2 病句研究的范围
2.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2.1 20 世纪初——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2.1.1 用字方面
        2.1.2 实词方面
        2.1.3 虚词方面
        2.1.4 结构方面
        2.1.5 表达方面
        2.1.6 标点符号方面
        2.1.7 综合
    2.2 本章小结
3. 20 世纪 50 年代到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3.1 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3.1.1 用字方面
        3.1.2 实词方面
        3.1.3 虚词方面
        3.1.4 结构方面
        3.1.5 表达方面
        3.1.6 标点符号方面
        3.1.7 综合
    3.2 本章小结
4.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语病研究
    4.1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语病研究
        4.1.1 用字方面
        4.1.2 实词方面
        4.1.3 虚词方面
        4.1.4 结构方面
        4.1.5 表达方面
        4.1.6 标点符号方面
        4.1.7 综合
    4.2 本章小结
5.总结
    5.1 20 世纪初——50 年之前与 20 世纪 50——80 年之前语病研究的对比简析
        5.1.1 用字方面的对比简析
        5.1.2 实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1.3 虚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1.4 结构方面的对比简析
        5.1.5 表达方面的对比简析
        5.1.6 标点方面的对比简析
        5.1.7 综合方面的对比简析
    5.2 20 世纪50——80 年之前与 20 世纪 80 年——21 世纪初语病研究的对比简析
        5.2.1 用字方面的对比简析
        5.2.2 实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2.3 虚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2.4 结构方面的对比简析
        5.2.5 表达方面的对比简析
        5.2.6 标点方面的对比简析
        5.2.7 综合方面的对比简析
    5.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7)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一、换译称名梳理
        二、换译称名溯源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第二节 换译内涵
        一、换译的特点
        二、换译的本质
        三、换译的定义
    第三节 换译外延
        一、换译的类型
        二、换译的目的
        三、换译的原则
        四、换译的领域
        五、换译的地位
        六、换译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第一节 有形换译
        一、单位换译
        二、标点换译
        三、形象换译
    第二节 无形换译
        一、词类换译
        二、语气换译
        三、语态换译
        四、视角换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一、概念替代机制
        二、意象替代机制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设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数字鸿沟
        二、文化信息资源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四、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知识沟理论
        二、文化权利
        三、文化传播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公共物品理论
        六、贫困文化理论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一、建立试点
        二、启动应用
        三、全国推广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一、建设流程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四、资源构成分析
        五、服务方式分析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基于汉语熟语英译的趋返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表列单
第一章 引论
    1.1 翻译的学科分类与定位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翻译的本质
    2.2 翻译对应论
    2.3 翻译顺应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汉语熟语属性及其英译模式 趋近(Approximation)
    3.1 熟语的界定、分类及其构成方式
    3.2 熟语的语义选择机制与翻译
    3.3 模式建立
    3.4 翻译张力的限制
    3.5 小结
第四章 直译趋近
    4.1 源于西语,回译趋近
    4.2 中西偶合,形象趋近
    4.3 寓义于俗,内容趋近
    4.4 体系差异,微调趋近
    4.5 小结
第五章 意译趋近
    5.1 以实代虚
    5.2 以显代隐
    5.3 以梁代柱
    5.4 以简代繁
    5.5 小结
第六章 选译趋近
    6.1 句内操控补偿
    6.2 句间操控补偿
    6.3 篇章操控补偿
    6.4 文化操控补偿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Summary

(10)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绪论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1.1.语言认知观的本质
        1.1.1.经典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的思考
        1.1.2.当代语言学家对语言人文属性的思考
        1.1.3.语言认知观
        1.1.4.语言的多维属性
        1.1.5.语言研究的整体原则、动态原则和平衡原则
    1.2.对文化的本质认识
        1.2.1.文化的词源含义
        1.2.2.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
        1.2.3.本文对文化的定义
        1.2.4.文化的特征
        1.2.5.文化要素的分层
    1.3.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1.3.1.思维能力、心维模式、思维媒介和思维方法
        1.3.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1.3.3.语言与思维、文化的互动关系
        1.3.4.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1.4.木文的研究对象:词语文化语义
        1.4.1.词语的界定
        1.4.2.词语文化语义的界定
        1.4.3.词语文化意义的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关联性
    1.5.本文研究范围、方法和目标
        1.5.1.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研究目标
        1.5.3.文化语义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文献综述: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
    2.1.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2.1.1.西方意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2.1.2.本文对词语文化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2.2.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中的语义研究
        2.2.1.同质的自足的结构系统vs异质的有序的符号系统
        2.2.2.生物机能说vs社会行为说
        2.2.3.形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
    2.3.国内文献综述: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
        2.3.1.继承和创新结合: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2.3.2.概念意义与引申意义兼顾:中国国俗语义学研究
        2.3.3.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第三章: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3.1.文化对比: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差异
        3.1.1.内陆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
        3.1.2.伦理道德文化与科技理性文化
        3.1.3.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
        3.1.4.中西文化的对比原则与交融互摄
    3.2.语音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3.2.1.语音与语境
        3.2.2.语音与审美
        3.2.3.语音与语法
        3.2.4.语音与民族文化心理
        3.2.5.结论
    3.3.语言字符的语用认知研究
        3.3.1.语言字符的审美愉悦功能
        3.3.2.语言字符的信息压缩功能
        3.3.3.语言字符的文化承载功能
        3.3.4.语言字符的语用交际功能
        3.3.5.结论
    3.4.英汉语法的形合意合特征的语用认知研究
        3.4.1.形合与意合的定义
        3.4.2.国外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和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
        3.4.3.国内学者对汉语语法意合特征的研究
        3.4.4.英汉语法的意合特征与形合特征对比
        3.4.5.英汉语法的形态特征与民族文化
        3.4.6.结论
第四章: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
    4.1.多级语言符号系统下的概念意义研究
        4.1.1.概念意义和语符意义
        4.1.2.词语的多级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4.1.3.词语的内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4.1.4.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4.2.历史沿革意义个案研究:《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4.2.1.《望夫石》两种译文述评
        4.2.2.语境、关联与翻译
        4.2.3.典故探源与主题定位
        4.2.4.透彻的理解与准确的翻译
    4.3.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意义研究
        4.3.1.语境分类
        4.3.2.语境与文化语义的闸释
        4.3.3.语境和词语文化语义的翻译
    4.4.隐喻视野中的联想意义研究
        4.4.1.比喻和隐喻的关系
        4.4.2.比喻意义
        4.4.3.情感意义
        4.4.4.修辞意义
    4.5.宗教精神视野下的习语意义研究
        4.5.1.习语的定义
        4.5.2.英汉习语与宗教的自然观对比
        4.5.3.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神观对比
        4.5.4.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第五章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
    5.1.词汇联想对应:词汇字面意义不同,文化语义相同
        5.1.1.黄色与BLUE文化语义对比
        5.1.2.紫色与SCARLET(猩红色)文化语义对比
        5.1.3.黄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5.2.词汇联想重合: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一致
        5.2.1.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5.2.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5.2.3.黑色与BLACK的文化语义对比
    5.3.词汇联想碰撞: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不同
        5.3.1.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5.3.2.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5.3.3.白色与WHITE文化语义对比
        5.3.4.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
    5.4.词汇联想空缺:字面意义对应,文化语义空缺
        5.4.1.绿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5.4.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5.4.3 棕色与BROWN文化语义对比
        5.4.4.青色与BLUE、BLACK文化语义对比
    5.5.色彩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启示
        5.5.1.文化语义的共性和个性
        5.5.2.英汉语义的相互渗透
        5.5.3.认知原型与文化语义引申
    5.6.词语文化意义的翻译方法
        5.6.1.词汇联想重合与零位补偿
        5.6.2.词汇联想对应与换位补偿
        5.6.3.词汇联想空缺与空位补偿
        5.6.4.词汇联想碰撞与越位补偿
第六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
    6.1.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6.1.1.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内涵
        6.1.2.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悟性思维
        6.1.3.西方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与理性思维
    6.2.英汉两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同
        6.2.1.审美活动与民族心理
        6.2.2.比类取象的形象思维与形式分析的理性思维
        6.2.3.拟人化的审美主体道德投射与拟物化的审美主体理性观照
    6.3.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不同
    6.4.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6.5.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不同
第七章 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
    7.1.文化语义研究与翻译
        7.1.1.文化语义翻译的本质
        7.1.2.文化语义的翻译原则:信、达、适
        7.1.3.词语文化意义的信息分层与翻译
    7.2.文化语义研究与词汇学
        7.2.1.一词多义与词义闸释
        7.2.2.形念区别与词义褒贬
        7.2.3.文化语义的闸释与文化背景
    7.3.文化语义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
第八章 结语
附件 1:论文32个图表清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漫谈英语中以地名构成的成语(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 唐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3]汉越俚语比较研究[D]. 裴红幸.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4]《新华字典》复音词研究[D]. 戴文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01)
  • [5]汉字个性化教学研究[D]. 金本燿平. 厦门大学, 2019(01)
  • [6]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D]. 罗茜文.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10)
  • [7]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8]“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9]基于汉语熟语英译的趋返模式研究[D]. 万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4)
  • [10]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英语地名构成的成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