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南段植被研究

太行山南段植被研究

一、太行山南段植被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佳佳,张雷廷,车建芳,焦海华,茹文明,白志辉[1](2021)在《太行山南段连翘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不仅是一种常用大宗木本药用植物类型,而且也是重要的绿化植物类型。以太行山南段陵川境内广泛生长的连翘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方法,解析连翘群落结构及影响因子,探讨海拔、坡向主要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对群落格局的影响,以期有助于连翘的规模化种植。结果表明:(1)该区连翘群落可分为5类群丛:Ⅰ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群丛;Ⅱ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白刺花(Sophora davidii)-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铁杆蒿(Tripolium vulgare)群丛;Ⅲ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群丛;Ⅳ油松(Pinus tabuliformis)-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群丛;Ⅴ连翘(Forsythia suspensa)+黄刺玫(Rosa xanthina)-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群丛。(2)海拔高度(H)、全钾(TK)和坡向(TRP)是影响该区连翘分布状况的3个主要环境因子。3个因子在4个层级水平上构成群落分型的主导因子。第一级主导因子是海拔高度(H=1330 m);第二级是土壤总钾量(TK=19.07 mg/kg)和海拔(H>1330 m);第三级是坡向(TRP=0.2775)、海拔(H>1330 m)和总钾量(TK<19.07 mg/kg);第四级是总钾(TK=18.47 mg/kg)、海拔(H>1330 m)、和坡向(TRP>0.2775)。海拔高度和土壤肥力是影响太行山南段生境内连翘群落结构和规模化种植的要重环境因子。

张哲[2](2021)在《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地貌形成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区域地貌的变形结果可以反映区域构造活动与演化历史。太行山南段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区域,处于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区域,新生带以来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等俯冲的双重影响,构造活动强烈,对地貌具有控制作用,区域形成大规模的断陷活动,形成多期次层状地貌,发育一系列NNE向断裂,并构成一条显着的地震活动带,历史上发生过1830年磁县71/2级地震。该地区长时间没有大震发生,缺少关注度,尤其是对第四纪以来太行山南段的隆升幅度、期次还有些争议,晋获断裂中南段的活动性研究还不充分。为了研究太行山南段构造地貌的差异,本文通过室内遥感解译以及GIS平台,利用多种地貌指数对该区域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探讨;通过宏观的地形参数(坡度及坡谱、粗糙度、切割度、起伏度)、河流地貌参数(HI指数)以及条带状剖面分析了太行山南段的宏观构造地貌;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无人机遥感数据、野外的阶地调查以及前人研究资料对太行山南段沁河、丹河、漳河、露水河、淇河、淅水河、子房河和平甸河的河流阶地的发育级数、拔河高度和年龄进行了限定,建立了太行山南段阶地形成时代框架,探讨了太行山南段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基于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飞行、DEM数据分析、野外的实地调查、钻孔信息以及前人的研究,对晋获断裂中南段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获得了以下认识:(1)太行山南段的坡度、粗糙度、切割度、起伏度在太行山南段东侧呈现高值,高值区域与太行山东麓断裂走向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断裂对地貌的的控制作用;太行山南段流域HI值指示太行山南段地貌处于幼年-壮年发展阶段,整体构造处于活跃阶段。(2)太行山南段在1.7Ma至少发生了3期6个阶段的构造隆升事件,即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6个阶段分别为1.7Ma、0.8Ma、0.1Ma、0.07Ma、0.05Ma和0.03Ma。1.7Ma以来隆升速率逐步加快,2.6Ma以来太行山南段平均抬升了166~285m,最大不超过300m,因此,第四纪并不是太行山南段主要隆升阶段。(3)晋获断裂中段走向NNE,为一条正断层,上新世以来断距约500m,活动速率为0.09mm/a,根据钻孔信息和断层剖面信息,断裂早更新世活动较强,中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减弱;晋获断裂南段走向NNE,为一条正断层,早更新世活动剧烈,中晚更新世活动较弱。

王炜[3](2021)在《太行山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提出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水土保持,调节大气气候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功能。大量研究表明,植被变化与自然和社会因素存在必然的联系。探讨植被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对区域植被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1982年-2015年的GIMMS NDVI数据,以太行山为研究区,结合气温,降水等潜在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揭示了不同时间尺度下植被与主要驱动力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1)对研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区域性差异,表现为北段低,南段高,中段高低值交叉分布的特征。34年间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极显着增加区域所占比例为54.4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和中西部,植被类型多为栽培植被,呈减少趋势的区域所占比例仅为2.63%,零星分布在城镇、工矿等区域。植被覆盖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升高,而与高程则呈相反的关系,低坡度地区植被的增长速率较高,高海拔地区植被的改善状况较好。(2)利用地理探测器和相关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上探究了研究区34年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气温的解释力最强,其次为坡向、日照时数、土壤类型和降水量,其解释力均超过10%,其它影响因素的解释力都低于10%。但任意两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都大于单个影响因子。采用相关分析时,植被覆盖状况与相对湿度、坡向、日照时数、高程和人口呈负相关,与其它因子呈正相关。(3)基于时间序列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分区统计法,探讨了研究区植被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植被与气温和降水主要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研究区北部,植被与相对湿度主要呈负相关,而在研究区南部则相关性不显着。但整体上,植被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均以不显着为主,且气象因素对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草原主要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其它植被类型与气温和日照时数的相关性较高。

金山,武帅楷[4](2021)在《太行山南段油松林火烧迹地优势草本生态位及种间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生态位及种间关系是研究群落结构的主要方法,为研究太行山南段油松林火烧迹地不同恢复期草本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本文以恢复13年(S1)、7年(S2)、6年(S3)和1年(S4)的4个火烧迹地草本植物优势种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关联特征,计测其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同时通过总体相关性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研究其种间关系,并划分生态种组。【结果】大披针薹草、小红菊和白莲蒿在各个恢复期的优势度、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均较大。总体相关性检验表明,S1为显着正关联,S2和S4为显着负关联,S3为不显着正关联。χ2检验表明,S1、S2、S3和S4的正负关联比分别为2.33、0.69、0.84和0.63。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表明,S1的正关联种对数大于负关联种对数,而S2、S3和S4的正关联种对数小于负关联种对数。生态种组划分表明S1、S2、S3的优势种基本可以划分为以大披针薹草+小红菊、白莲蒿以及其他优势种为代表的3个生态种组,S4的10个优势种所划分的3个生态种组则主要以大披针薹草、小红菊和白莲蒿为代表。【结论】生态位与种间关系研究表明,太行山南段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在恢复13年时稳定性最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火烧迹地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共存、分布等相关机制,同时可为火烧迹地规划管理与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配置提供理论支撑。

祁冰[5](2020)在《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标题中“长城地带中段”所指代的范围大体相当于今内蒙古中南部、陕北、晋西地区。众所周知,夏商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并巩固、东亚地区青铜文明滥觞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文化环境,长城地带中段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既是文化发展的策源地之一,也是人群、技术交流融合的大熔炉。本文从该区域夏商时期的考古遗存入手,在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动因、对外影响,进而尝试从社会、经济角度观察长城地带中段青铜时代早期的文明进程。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笔者在对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进行说明的前提下,详细梳理了相关考古学研究史,总结了以往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进而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介绍了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全面考查了区域内夏商时期各类考古遗存的文化内涵、分期与年代、发展与源流。将区域内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演进历程分为三阶段,年代分别约相当于夏纪年时期、商代前期、商代后期,再根据各阶段所呈现出的具体特点,将一、二阶段合并为“发展期”、将第三阶段归属于“鼎盛期”。第四章,整合前文所取得的认识,探讨区域内文化格局演进及相关问题。认为其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本地原先的文化传统受到外来因素冲击的结果,同时气候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过程。笔者还强调了长城地带中段地区在整个欧亚草原地带青铜文明进程中所起到的推进作用。第五章,结合文献记载及以往研究,总结了区域内考古学文化于西周早期走向衰落的原因,兼论商代后期各类遗存的族群归属问题。指出商周王朝对西北地区以“鬼方”为代表的诸族群的攻伐战争,特别是周人的大规模军事征服和移民政策,是导致当地考古学文化进程“中衰”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六章,尝试利用相关材料及研究成果,从经济、社会的角度观察区域内夏商时期的文明进程。通过综合分析当地社会阶层、生业形态、信仰习俗的发展过程,推测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的社会形态整体上应该处在由“酋邦社会”向“早期国家”过渡的阶段。第七章为结语,罗列了本文的主要收获和结论,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将来值得重视的相关课题。

温利华[6](2020)在《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问题,以3S技术、景观移窗法、模糊排序法、隶属度函数和地理探测器为分析手段,融合地形数据、气象数据、LUCC数据、景观格局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在“压力—状态—响应”(PSR)和“暴露—敏感—适应”(VSD)评估体系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模型参数“本地化”处理,提出了适宜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的PSSR评估框架。从时空分异尺度对研究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量化和可视化表达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初步尝试了应用地理探测器,诊断生态系统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结合质性分析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重子系统自组织演化耦合规律,探索资源型城市演进过程和机制,旨在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保护与恢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复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如下:(1)邯郸并非是一座全域的资源型城市,采矿区分布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以至于东部平原县的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低于西部太行山区;伴随近年来华北地区干旱化的发展趋势,邯郸市年平均气温升高、年平均降水量下降、相对湿度降低,PM2.5浓度上升,气象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反映了研究区生境质量下降,固有的自然属性导致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潜藏危机。利用景观格局软件获取研究区的生态敏感度和生态恢复力指标,邯郸市生态敏感度程度和生态恢复力等级都呈现下降趋势。高敏感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的采矿区,低敏感区、非敏感区分布在东部平原区;生态恢复力呈下降趋势,且较弱恢复力(IV级)和弱恢复力(V级)扩散式蔓延显着。(2)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PSSR评估体系四个维度的评价因子排序,结合隶属度函数综合评价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将邯郸市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划分微度脆弱性、轻度脆弱性、中度脆弱性、重度脆弱性、极度脆弱性五个等级。结果表明2000—2015年邯郸市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表现在微度、轻度脆弱区面积持续增加,年变化率分别为32.06km2/a和13.99km2/a,极度脆弱区面积呈现持续减小的趋势,年变化率为68.48km2/a。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变化速度大小排序为极度脆弱区>微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3)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显示:从东部平原区向西部山区脆弱程度呈现加重趋势,有一定的垂直地带性特征。2000—2015年西部山区和邯郸市区脆弱性等级呈现显着减弱趋势,生态修复效果显着;东南部平原区脆弱性呈现轻微加重趋势,东北部平原区呈现轻度减弱趋势。生态脆弱性等级的转化关系分析有严重脆弱性等级向轻、微、中度转化的情况,也不乏微度、轻度向重度、极度转化的现象,脆弱性等级之间转入、转出关系十分复杂,数据总体显示生态意义的正向功能大于负向功能。2000—2015年生态脆弱性等级的重心在空间分布的典型特征是各等级重心的纬度数值越来越大,经度的数值越来越小,表现为从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的迁移路径,若是沿着这条主线采取相应等级的生态保护措施,将有助于在整体上改善研究区的生态环境。(4)基于地理探测器,将生态脆弱性指标与16个社会经济指标建立关联,探析2000—2015年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类发展需求、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解释关系。15年来解释力q值对生态脆弱性影响的解释力正在向均衡化方向发展,解释力最强的六个因子差值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解释力较强的因子不止局限在工业类因子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科技经费支出等因子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解释力在提升,因子成分趋向于多元化。(5)利用风险探测器模型解释了邯郸市的生态脆弱性的演化机制,探测结果发现15年来邯郸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已有成效,但经济发展仍旧依赖于第二产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加快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环保企业是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改善的关键。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对生态脆弱性呈正向关系,说明邯郸市在转型过程中尚未找到第三产业发展的生态位,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第三产业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科技经费和人才指标对生态脆弱性的正向关系,表明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及科技经费保障机制缺失导致城市转型面临困境。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逆向关系指向农业生产指标,说明农业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布局,全方位推动了资源型城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6)邯郸市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15年来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中西部地区初级协调发展、东部濒临、轻度失调发展的格局,反映出区域的发展资源过于向西部矿区聚集,缺乏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和政策倾斜。通过对邯郸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刻画和情景描绘,发现城市的演进经历了双重子系统低级协调发展阶段、经济优先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阶段三个阶段,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政策干预与农户行为积极响应的共同驱动下社会和生态环境脆弱性正在朝着改善和优化的方向演变。文章最后针对邯郸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优化第三产业、深耕三农产业链、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五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本研究着重对生态脆弱性、生态效应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进行了评估,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响应的演化机制,系统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人、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约束关系,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规划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实践经验。

田笑常[7](2020)在《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文中认为保存至今的传统村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反映出了历史上人们在村落中的各种政治、文化、经济活动。然而中国近几十年发展迅猛,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格局需要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因此产生了剧变。新乡市南太行山区位于河南省北部,与河北省、山西省接壤,由于其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山区地势较陡,发展较为落后,使得该地区大量的文物古迹以及传统村落能够较为完整的保存至今。由于新乡南太行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该地区传统村落也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空间格局,然而近年旅游开发对该地区的村落空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梳理了新乡市南太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然后从宏中微三个视角对该地区传统村落的选址分布、空间结构、空间单元的特征进行了整理总结,并对其形成机制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与社会、战争匪患、宗教风俗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对新乡市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近些年的村落空间演变特征进行了整理,并分析演变的内因及外因。最后对新乡南太行地区村落空间格局的形成逻辑以及当代演变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提出了发展与保护的策略。

范俊功[8](2020)在《河北太行山东坡南段夏季鸟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揭示河北太行山东坡南段鸟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2019年夏季运用样线法对河北太行山东坡南段的夏季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鸟类群落组成河北太行山东坡南段共记录到夏季鸟类16目39科79属113种39 492只,其中优势种为麻雀(Passer montanus);鸟类分布型以古北型最多,居留类型主要为留鸟和夏候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即黑鹳(Ciconia nigra),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包括鸳鸯(Aix galericulata)、凤头蜂鹰(Pernis ptilorhynchus)、雀鹰(Accipiter nisus)、苍鹰(Accipiter gentilis)、白尾鹞(Circus cyaneus)等,记录到CITES附录Ⅱ的鸟类有12种,IUCN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物种1种,即田鹀(Emberiza rustica),近危物种1种,即鹌鹑(Coturnix japonica)。(2)不同区域鸟类群落空间分布石家庄区域分布有鸟类65种,邢台区域鸟类84种,邯郸区域鸟类85种,麻雀在三个区域中均为优势种;不同调查区的域鸟类群落Shannon-Weiener指数和物种遇见率均有显着差异(P<0.05),Pielou均匀度指数、个体遇见率和科属多样性则无显着差异(P>0.05),其中,邢台区域鸟类群落Shannon-We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物种遇见率均最高,邯郸区域鸟类个体遇见率最高,石家庄区域鸟类群落科属多样性最高;不同调查区域间鸟类群落均有较高相似性。(3)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特征不同生境中,人工经济林鸟类物种数最多(56种),荒草丛最少(22种);除灌丛优势种为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外,其他生境优势种均为麻雀;天然林单一生境分布鸟种最多(5种),村庄生境分布种在村庄以外的生境也有分布。不同生境鸟类群落Shannon-Wien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物种遇见率、个体遇见率和科属多样性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其中,天然林鸟类群落Shannon-Wienner指数最高,水库鸟类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村庄鸟类个体遇见率最高,河流鸟类的物种遇见率最高,荒草丛鸟类的科属多样性指数最高。各生境间鸟类群落S?rensen相似性最高的是天然林—人工经济林生境,人工经济林、人工绿化林和天然林生境间亦具有较高的相似性。(4)不同区域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特征石家庄区域不同生境中,人工经济林鸟类物种数最多(35种);优势种除灌丛为棕头鸦雀、人工绿化林为灰喜鹊(Cyanopica cyanus)外,其他生境优势种均为麻雀。河流生境中单一生境分布鸟种最多(7种)。邢台区域不同生境中,天然林物种数最多(36种);除灌丛、荒草丛、和人工经济林生境优势种为棕头鸦雀(Sinosuthora webbiana)、河流生境优势种为白鹡鸰(Motacilla alba)外,其他生境优势种均为麻雀。河流生境中单一生境分布鸟种最多(11种)。邯郸区域不同生境中,人工经济林物种数最多(43种);除河流生境优势种为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yncha)、水库生境为家燕(Hirundo rustica)外,其他生境优势种均为麻雀。水库生境中单一生境分布种最多(7种)。石家庄、邢台和邯郸区域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石家庄区域和邯郸区域各生境的鸟类物种遇见率、个体遇见率和科属多样性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而邢台区域各生境的鸟类物种遇见率、个体遇见率和科属多样性无显着差异(P>0.05);各调查区域的天然林和人工经济林鸟类群落Shannon-Wienner指数均最高,河流均拥有最高的鸟类物种遇见率,村庄均拥有最高的鸟类个体遇见率。(5)不同生境对鸟类群落的影响河北太行山东坡南段夏季鸟类个体遇见率与村庄和农田呈显着和极显着正相关,与天然林呈显着负相关;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村庄和农田呈显着和极显着负相关,与天然林呈显着正向关。人工环境是影响河北太行山鸟类群落组成的主要因子。不同生境对鸟类群落影响的主成分分析发现,人工环境是影响河北太行山鸟类群落组成的主要因子,这表明人工环境仍是主导鸟类群落的主要生境类型,因此,从鸟类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生物而言,河北太行山东坡南段的植被自然演替和生态环境保护仍然任重而道远。

孟庆欣[9](2020)在《太行山植物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探索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对物种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我国太行山为研究区域,基于309个野外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分析了太行山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区系特征,并结合物种多样性、谱系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分析了不同维度的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太行山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基于野外植物群落调查统计出该区域共有种子植物88科、337属、668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7属、11种,被子植物85科、330属、657种。太行山植物区系成分起源古老,具有显着的温带性质和一定的热带渊源,其中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24科,占27.3%)和北温带(19科,占21.6%)成分为主,属的分布区类型以北温带(124科,占36.8%)成分占绝对优势。二、太行山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整体较高,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草本植物>灌木植物>乔木植物,均匀度指数表现为乔木植物>灌木植物>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表现为,在海拔梯度上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显着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垂直格局。对于不同生活型的植物,随着海拔的升高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呈显着上升趋势,而灌木植物的各项指数均无显着变化;在纬度梯度上随着纬度的增大,物种丰富度指数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显着变化,不同生活型植物中仅草本植物的各项指数呈显着上升趋势,总的来看纬度格局不明显。三、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环境因子中海拔、年平均温度和季节性温度等因子对物种丰富度具有显着影响。对不同生活型植物来看,海拔、年平均温度和坡向等因子对草本植物丰富度具有显着影响;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和坡向等因子对灌木植物丰富度具有显着影响;海拔、年平均温度和季节性温度等因子对乔木植物丰富度具有显着影响。进一步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环境因子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总解释率为50.5%,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单独解释率分别为31.3%和8.1%,说明气候因素是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素。对不同生活型植物来看,环境因子对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和乔木植物的总解释率分别为61.6%、32.9%和40.6%,其中气候因子对各个生活型植物丰富度的单独解释率最高,分别为35.3%、14.1%和17.6%,说明气候因素是影响群落中各生活型植物丰富度的主要因素。四、太行山植物群落的谱系多样性分布格局表现为,在海拔梯度上随着海拔的升高,群落谱系多样性指数与平均谱系距离均呈显着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垂直格局;在纬度梯度上则无显着变化趋势。群落净关联指数表明低海拔地区的群落物种在生境过滤作用下表现出谱系聚集特点,高海拔地区的群落物种在竞争作用下表现出谱系发散特点。相关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环境因子中海拔、年平均温度和等温性等因子对谱系多样性具有显着影响,环境因子对群落谱系多样性的总解释率为34.1%,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的解释率分别为18.8%和8.2%,说明气候因素是影响群落谱系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五、太行山植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分布格局表现为,在海拔梯度上随着海拔的升高,功能丰富度指数呈显着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垂直格局;在纬度梯度上随着纬度的增大,功能丰富度指数和功能均匀度指数均无显着变化趋势,功能离散度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总体纬度格局不明显。相关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环境因子中年平均温度、最湿月降水量和海拔等因子对功能多样性具有显着影响,环境因子对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总解释率为53.5%,其中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的解释率分别为35.2%和9.6%,气候因素是影响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六、总的来看,太行山植物群落在不同维度多样性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格局,纬度格局不明显。比较太行山植物群落的三个不同维度多样性结果,发现物种多样性、谱系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格局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物种丰富度指数与谱系多样性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群落物种在历史演化中,其生态性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具有保守性,具备谱系特征。物种丰富度指数与功能丰富度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群落中物种的增加会使物种功能性状的特征值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物种功能性状所占据的功能空间范围,促进了物种对群落中有效资源的利用度。本论文旨在阐明太行山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群落结构,揭示不同维度生物多样性的地理格局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从而为太行山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孙丽娜[10](2020)在《山西省森林生物量碳密度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变暖已经成为目前全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森林作为大气二氧化碳的陆地碳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域森林碳储量的估算、森林碳密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热点之一,能够加深我们对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认识,有助于一系列森林管理措施的实施,进而有效的减缓气候变化。山地森林是世界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4.3%。山西省位于中国黄土高原东部,山地和丘陵占其总面积的80.3%,境内森林(尤其是天然林)绝大多数分布在山区,为我们研究山地森林生物量碳储量、碳密度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提供较为理想的自然地理条件。本研究以山西省2010年和2015年森林清查资料为基础,通过生物量扩展系数法估算生物量碳密度和碳储量,综合Anselin Local Moran’s I、Local Getis-Ord G*和半变异函数分析等地统计学方法研究碳密度的空间格局,并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因子。主要结果如下:山西省森林总生物量碳储量为88.00Tg。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为19.95 Mg·hm-2,远低于全国森林平均生物量碳密度(44.91 Mg·hm-2)。生物量碳密度大于30 Mg·hm-2的样地主要分布在太岳山西南部的绵山—霍山,吕梁山北段的芦芽山、吕梁山中部的关帝山和吕梁山中南部的紫荆山和五鹿山。乔木林生物量碳储量以栎类林(18.15Tg)最大,其次为油松林(15.51Tg)。碳密度以云杉林(92.35 Mg·hm-2)最高,其次是落叶松林(38.56 Mg·hm-2)、栎类林(36.37 Mg·hm-2)、桦木林(31.35 Mg·hm-2)和油松林(25.77 Mg·hm-2)。乔木林生物量碳储量以中龄林(26.22Tg)最大,其次为近熟林(20.29Tg)和幼龄林(15.56Tg)。幼龄林(22.28%)与近熟林(29.05%)生物量碳储量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乔木林生物量碳密度以近熟林(41.56Mg·hm-2)最高,中龄林(32.94 Mg·hm-2)和成熟林(36.67 Mg·hm-2)的生物量碳密度显着高于幼龄林(17.16Mg·hm-2)和过熟林(15.72 Mg·hm-2)。幼龄林和中龄林占到山西省乔木林的69.01%,预示着未来几十年山西省森林碳储量将持续增长。山西省天然乔木林天然林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为31.53 Mg·hm-2。天然落叶阔叶林和天然针叶林的生物量碳密度无显着差异,但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变异系数大于落叶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相比,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最高(HS99s,平均碳密度47.86Mg·hm-2)的区域分布在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和降雨量较小的地区。多组结构方程模型中的7个因子(纬度、海拔、气温、降水、林分年龄、郁闭度和森林类型)能解释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变化的62.0%和落叶阔叶林生物量碳密度变化的51.6%。纬度和海拔对天然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均是间接影响,并且这两个因子对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均明显大于落叶阔叶林。林分年龄和郁闭度对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在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而森林类型对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大于落叶阔叶林,这主要可能归因于针叶林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生物量碳密度的差异大于落叶阔叶林。气温和降水对山西省温带山地天然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远小于其他因子。山西省人工乔木林面积占到乔木林总面积的34.86%,碳储量占到乔木林总碳储量的33.45%。人工林平均年龄为25yr,年蓄积增长量为0.41 m3·hm-2·yr-1。人工林的主要类型包括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刺槐林、杨树林和侧柏林,占到人工林总面积的74.18%。人工林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为23.13 Mg·hm-2,各主要类型的生物量碳密度以华北落叶松林最大,油松林次之,均大于刺槐林和杨树林,侧柏林最小。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占人工林总面积的73.55%,两者碳储量占到人工林总碳储量的70.72%。影响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因子按照其影响大小依次为林分密度,降水,海拔和林分年龄。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因子在各主要类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相较于全部人工林,多元线性模型对除杨树林以外的各类型生物量碳密度的解释度均有所提高。热点分析结果表明,80%的人工林样地的生物量碳密度在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的特点。本文基于508个针叶林样地数据,对天然针叶林和人工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对比研究。空间分析的结果显示天然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呈现出北部地区较高、南部地区较低的分布趋势,而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的空间格局与天然林表现出很大的不同。结构方程模型多组分析结果显示海拔(或者可作为海拔替代因子的气温)和林分年龄不管是对天然林还是人工林来说均是其生物量碳密度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与其他因子相比,纬度和海拔对生物量碳密度的影响在天然林和人工林之间的差异均较大。纬度通过海拔和林分年龄而对生物量碳密度产生的间接影响在天然林和人工林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然林和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空间格局的差异。

二、太行山南段植被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行山南段植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太行山南段连翘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方设置与样品采集
    2.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重要值计算
        2.3.2 坡向
        2.3.3 冗余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连翘群落类型划分
    3.2 土壤性质
    3.3 地形因子与群落数量特征值的梯度分析
    3.4 土壤因子与群落数量特征值的梯度分析
4 讨论
    4.1 群落分型的四级主导因子
    4.2 连翘群落生境的碎片化
5 结论

(2)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1.2.1 河流阶地在构造隆升中的研究现状
        1.2.2 太行山隆升的研究现状
        1.2.3 晋获断裂中南段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太行山第四纪隆升研究
        1.3.2 断裂活动特征
    1.4 主要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2.1.2 气候水文概况
        2.1.3 区域地貌特征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2.2.2 区域地层特征
        2.2.3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
第三章 宏观地貌与构造
    3.1 地形地貌参数
    3.2 河流面积-高程积分
    3.3 区域条带状剖面
    3.4 小结
第四章 太行山南河流阶地序列及发育特征
    4.1 太行山南段河流阶地发育特征
        4.1.1 漳河阶地发育特征
        4.1.2 丹河阶地
        4.1.3 沁河阶地
        4.1.4 露水河阶地
        4.1.5 淇河和淅水河阶地
        4.1.6 其他河流阶地
    4.2 河流阶地年龄
    4.3 河流阶地形成原因
    4.4 阶地与南太行山隆升探讨
        4.4.1 太行山南河流下切速率
        4.4.2 南太行山隆升幅度分析
        4.4.3 隆升原因的探讨
    4.5 小结
第五章 晋获断裂中、南段活动特征
    5.1 遥感数据的来源、处理及解译
    5.2 长治断裂活动特征
        5.2.1 遥感解译特征
        5.2.2 地貌地质特征
        5.2.3 活动性特征
    5.3 晋城断裂
        5.3.1 遥感影像特征
        5.3.2 地貌地质特征
        5.3.3 活动性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太行山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被覆盖状况演变
        1.2.2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力
        1.2.3 太行山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及土地利用状况
    2.2 数据来源
        2.2.1 GIMMS NDVI数据集
        2.2.2 气象数据
        2.2.3 其它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最大值合成法
        2.3.2 均值法
        2.3.3 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
        2.3.4 相关性分析
        2.3.5 地理探测器
第3章 太行山区NDVI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 不同时间尺度的研究区NDVI时空分布
        3.1.1 研究区NDVI月际空间分布
        3.1.2 研究区NDVI季际空间分布
        3.1.3 研究区NDVI年际空间分布
    3.2 不同时间尺度的研究区NDVI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2.1 研究区NDVI月际变化
        3.2.2 研究区NDVI季节变化
        3.2.3 研究区NDVI年际变化
    3.3 不同地形因素的研究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3.1 不同坡度的研究区NDVI变化特征分析
        3.3.2 不同高程的研究区NDVI变化特征分析
    3.4 不同植被类型的研究区NDVI变化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行山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力探测
    4.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研究区NDVI影响因素分析
        4.1.1 研究区植被覆盖驱动力分析
        4.1.2 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
    4.2 研究区NDVI与影响因子的空间相关性
    4.3 研究区植被覆盖状况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行山区气象因素与植被覆盖状况的响应关系
    5.1 研究区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
        5.1.1 气象因素的年际变化特征
        5.1.2 气象因素的季节变化特征
        5.1.3 气象因素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5.2 研究区植被覆盖状况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5.2.1 研究区NDVI与气象因素的年际关系
        5.2.2 研究区不同季节NDVI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5.2.3 研究区不同月份NDVI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5)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1.1 时间范围
        1.1.2 空间范围
    1.2 自然环境
    1.3 文化传统与时代特征
    1.4 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
        1.4.1 第一阶段
        1.4.2 第二阶段
        1.4.3 第三阶段
    1.5 研究现状和不足
    1.6 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2章 夏纪年至商代前期遗存
    2.1 大口二期文化
        2.1.1 文化内涵辨识
        2.1.2 分期与年代
        2.1.3 发展和源流
    2.2 朱开沟文化
        2.2.1 文化内涵辨识
        2.2.2 分期与年代
        2.2.3 发展与源流
    2.3 吕梁山区的东太堡文化遗存
        2.3.1 文化内涵辨识
        2.3.2 分期与年代
        2.3.3 发展与源流
    2.4 吕梁山区南段的夏纪年至商代前期遗存
        2.4.1 文化内涵辨识
        2.4.2 发展与源流
第3章 商代后期遗存
    3.1 李家崖文化
        3.1.1 文化内涵辨识
        3.1.2 分期与年代
        3.1.3 发展与源流
    3.2 吕梁山区其他商代后期遗存
    3.3 西岔文化
        3.3.1 文化内涵辨识
        3.3.2 分期与年代
        3.3.3 发展与源流
    3.4 西坬渠类型
        3.4.1 文化内涵辨识
        3.4.2 年代推断
        3.4.3 发展与源流
    3.5 晋陕铜器群
        3.5.1 文化内涵辨识
        3.5.2 出土情景及材料筛选
        3.5.3 分期与年代
        3.5.4 发展与源流
    3.6 黑豆嘴类型
        3.6.1 文化内涵辨识
        3.6.2 出土情景及材料筛选
        3.6.3 分期与年代
        3.6.4 发展与源流
第4章 文化格局的演进
    4.1 文化谱系及发展脉络
    4.2 演进特征及发展动因
    4.3 对外影响及历史作用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文化传统的衰落与人群流向
    5.1 族群归属
    5.2 历史背景
    5.3 原因推测
    5.4 人群流向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6.1 聚落形态
        6.1.1 聚落布局
        6.1.2 聚落等级
        6.1.3 小结
    6.2 社会分层
        6.2.1 墓葬
        6.2.2 房址
        6.2.3 小结
    6.3 生业形态
        6.3.1 以往观点辨析
        6.3.2 阶段性特征
        6.3.3 小结
    6.4 手工业门类
        6.4.1 阶段性特征
        6.4.2 新兴技术的来源分析
        6.4.3 小结
    6.5 信仰习俗
        6.5.1 瓮棺葬
        6.5.2 卜骨
        6.5.3 其他相关遗迹
        6.5.4 小结
    6.6 本章总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收获
    7.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邻境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概述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资源型城市概念界定
        1.2.2 资源型城市国内外研究综述
        1.2.3 生态脆弱性研究
        1.2.3.1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1.2.3.2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2.3.3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1.2.4 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技术路线
    1.6 特色和创新
2.研究区概况
    2.1 区位特征
    2.2 自然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系
        2.2.4 地层岩性
        2.2.5 土壤
        2.2.6 植被
        2.2.7 淡水资源
        2.2.8 矿产资源
    2.3 社会经济
        2.3.1 产业布局
        2.3.2 文化资源
    2.4 生态环境存在的现实问题
        2.4.1 矿产资源过渡开发
        2.4.2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2.4.3 大气环境污染严重
        2.4.4 生态环境恶化
        2.4.5 水资源承载力低
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FAHP模型综合评价
        3.2.2 移动窗口法
        3.2.2.1 移动窗口法的原理
        3.2.2.2 移动窗口大小选择
        3.2.2.3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4.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4.1 PSSR框架模型
    4.2 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3 评价因子释义
    4.4 基于FHAP模型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1 构建递级层次结构模型
        4.4.2 构建AHP两两判断矩阵
        4.4.3 建立三角模糊数判断矩阵
        4.4.4 构建综合模糊判断矩阵
        4.4.5 初始权重的计算
        4.4.6 归一化处理初始权重
    4.5 模糊综合评价
    4.6 本章小结
5.邯郸市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
    5.1 邯郸市自然压力空间分布研究
        5.1.1 邯郸市地形空间分布研究
        5.1.2 邯郸市气象时空分布研究
    5.2 邯郸市自然状态指数时空分异研究
        5.2.1 植被覆盖时空分异研究
        5.2.2 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研究
    5.3 邯郸市生态敏感度时空分异研究
    5.4 邯郸市生态恢复力时空分异研究
    5.5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5.5.1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时间变化分析
        5.5.1.1 时间系列分析
        5.5.1.2 等级变化速率
        5.5.2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变化
        5.5.2.1 转移矩阵
        5.5.2.2 重心变化
        5.5.2.3 生态脆弱性分县统计
    5.6 本章小结
6.生态脆弱性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6.1 地理探测器原理
    6.2 数据预处理
    6.3 探测结果
        6.3.1 分异及因子探测
        6.3.2 交互作用探测
        6.3.3 风险探测
        6.3.4 生态探测
    6.4 本章小结
7.资源型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及对策分析
    7.1 城市自组织演化与耦合模型
        7.1.1 耦合关系
        7.1.2 指标体系说明
        7.1.3 演化规律模型
    7.2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演变
        7.2.1 系统发展指数
        7.2.2 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特征
        7.2.3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格局
    7.3 基于质性分析的情景界定
        7.3.1 阶段1:两系统低级协调的情景
        7.3.2 阶段2:经济优先的情景
        7.3.3 阶段3: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的情景
    7.4 邯郸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7.4.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7.4.2 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
        7.4.3 优化第三产业
        7.4.4 深耕三农产业链
        7.4.5 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
    7.5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1.3 政策与经济改变下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
    1.2 相关概念
        1.2.1 传统村落
        1.2.2 山地村落
        1.2.3 空间格局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
        1.5.1 研究区域
        1.5.2 样本选择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2. 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形成的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形地貌
        2.1.2 土壤土地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资源
        2.1.5 动植物资源
        2.1.6 自然灾害
    2.2 人文社会环境
        2.2.1 历史沿革
        2.2.2 文化脉络
        2.2.3 经济发展
        2.2.4 社会背景
    2.3 小结
3. 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特征
    3.1 宏观视角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规律
        3.1.1 与河流水系相关的平面分布特征
        3.1.2 与高程相关的垂直分布特征
        3.1.3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方位分布特征
        3.1.4 小结
    3.2 中观视角下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3.2.1 山水格局
        3.2.2 组团形态
        3.2.3 街巷骨架
        3.2.4 空间节点
    3.3 微观视角下传统村落的空间单元特征
        3.3.1 院落空间
        3.3.2 建筑单体
        3.3.3 材料建构
4. 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4.1 特殊的自然环境对村落空间的影响
        4.1.1 地形地貌影响
        4.1.2 气候水文影响
    4.2 有限的资源条件对村落空间的影响
    4.3 经济与社会对村落空间的影响
    4.4 安全防卫要求对村落空间的影响
    4.5 风俗与宗教对村落空间的影响
    4.6 小结
5. 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当代演变
    5.1 村落分布的重组
        5.1.1 空心化与村落消散
        5.1.2 逆空心化与村落聚集
    5.2 村落空间的功能性调整
        5.2.1 空间尺度增大
        5.2.2 空间的开放性增强
        5.2.3 空间功能多样化
        5.2.4 空间风貌对立加强
    5.3 院落空间的适应性更新
        5.3.1 损毁后留白
        5.3.2 重建与置换
        5.3.3 旅游适应性更新
6 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演变原因
    6.1 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的解构
    6.2 国家与地方政策对传统村落空间的保护
    6.3 旅游经济转型引发传统村落空间的重构
    6.4 小结——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的综合
7 总结
    7.1 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形成逻辑
    7.2 新乡市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
    7.3 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7.3.1 区域整体保护
        7.3.2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7.3.3 因地制宜、特色保护
        7.3.4 宜居宜游并重
    7.4 展望
参考文献
样本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河北太行山东坡南段夏季鸟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鸟类群落研究概况
        1.1.1 国外鸟类群落研究概况
        1.1.2 国内鸟类群落研究概况
    1.2 太行山鸟类研究概况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与生境划分
        3.1.1 研究区域划分
        3.1.2 生境划分
    3.2 样线设置
    3.3 调查方法
    3.4 数据处理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鸟类群落组成
        4.1.1 物种组成
        4.1.2 保护物种
        4.1.3 个体数量
        4.1.4 分布型和居留型
    4.2 不同区域鸟类群落空间分布
        4.2.1 不同区域鸟类群落组成
        4.2.2 不同区域鸟类群落多样性
        4.2.3 不同区域鸟类群落相似性
    4.3 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空间分布
        4.3.1 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组成
        4.3.2 不同生境鸟类群落多样性
        4.3.3 不同生境间鸟类群落相似性
    4.4 不同区域不同生境鸟类空间分布
        4.4.1 不同区域不同生境鸟类组成
        4.4.2 同一区域不同生境鸟类群落多样性
        4.4.3 同一区域不同生境间鸟类群落相似性
    4.5 不同生境对鸟类群落的影响
        4.5.1 不同生境对鸟类群落的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4.5.2 不同生境与鸟类群落的相关性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太行山植物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1.2.2 植物群落谱系多样性研究进展
        1.2.3 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进展
        1.2.4 太行山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植被类型
    2.2 数据及来源
        2.2.1 物种数据
        2.2.2 环境数据
第三章 太行山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区系成分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结果
        3.2.1 太行山植物群落物种统计
        3.2.2 太行山的植物区系组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太行山植物群落不同生活型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
    4.1 研究方法
        4.1.1 物种重要值计算
        4.1.2 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
        4.1.3 统计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太行山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4.2.2 太行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
        4.2.3 太行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纬度分布格局
        4.2.4 环境因子对太行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太行山植物群落不同维度多样性的分布格局
    5.1 研究方法
        5.1.1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
        5.1.2 群落谱系多样性指数
        5.1.3 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
        5.1.4 统计分析
    5.2 研究结果
        5.2.1 太行山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
        5.2.2 太行山植物群落的谱系多样性分布格局
        5.2.3 太行山植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分布格局
        5.2.4 太行山植物群落不同维度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5.2.5 环境因子对太行山植物群落不同维度多样性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山西省森林生物量碳密度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森林碳储量的估算方法研究
        1.2.2 森林碳储量的空间格局研究
        1.2.3 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1.2.4 人工林碳储量研究
        1.2.5 面临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和气候
        2.1.3 土壤条件
        2.1.4 植被分布
    2.2 数据收集
        2.2.1 森林调查数据
        2.2.2 气候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碳密度和碳储量估算
        2.3.2 样地气候数据插值
        2.3.3 碳密度空间分析
        2.3.4 碳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3.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山西省森林碳密度与碳储量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
        3.3.2 不同森林类型的碳储量与碳密度
        3.3.3 乔木林不同龄组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3.4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天然针、阔叶林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3.1 针、阔叶林的碳密度
        4.3.2 针、阔叶林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不同因子对针、阔叶林碳密度的影响
    4.4 讨论
    4.5 结论
第五章 主要人工林的碳密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人工林的年蓄积增长量
        5.3.2 人工林的碳密度和碳储量
        5.3.3 人工林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5.3.4 人工林碳密度的影响因子
    5.4 结论
第六章 天然与人工针叶林碳密度空间格局和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3 结果分析
        6.3.1 天然与人工针叶林碳密度和碳储量的差异
        6.3.2 天然与人工针叶林碳密度空间格局的比较研究
        6.3.3 天然与人工针叶林碳密度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
    6.4 讨论
        6.4.1 天然与人工针叶林的碳密度和碳储量
        6.4.2 天然与人工针叶林碳密度的空间格局
        6.4.3 海拔与气温对针叶林碳密度的影响比较
        6.4.4 其他因子对针叶林碳密度的影响
    6.5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和意义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多群组分析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承担和参与课题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太行山南段植被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太行山南段连翘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 郭佳佳,张雷廷,车建芳,焦海华,茹文明,白志辉. 生态学报, 2021(21)
  • [2]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D]. 张哲.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3]太行山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D]. 王炜.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太行山南段油松林火烧迹地优势草本生态位及种间关系[J]. 金山,武帅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1(04)
  • [5]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D]. 祁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6]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D]. 温利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7]新乡南太行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D]. 田笑常.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河北太行山东坡南段夏季鸟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D]. 范俊功. 河北大学, 2020(08)
  • [9]太行山植物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D]. 孟庆欣. 山西大学, 2020(01)
  • [10]山西省森林生物量碳密度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D]. 孙丽娜. 山西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太行山南段植被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