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历史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包莹[1](2016)在《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研究》文中指出蒙古英雄史诗融合了神话、传说、祝词和民歌等多种民族元素,是民间数代说唱艺人集体创作出的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体裁,也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成果。它以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记述了蒙古民族的发展历史与生活习俗,也是该民族性格特点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表达方式;史诗中歌颂了英雄主义情怀,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祈盼,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娱乐方式丰富多样,思想观念发生新的变化,对民俗文化造成严重冲击,蒙古英雄史诗也面临许多困境:一方面蒙古英雄史诗的文化圈在逐渐缩小,其生成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不利的变化;另一方面在民众生产生活中蒙古英雄史诗的受众群体出现分化,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其认识不够,缺乏学习兴趣,传承问题堪忧。在活态传承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蒙古英雄史诗这一历史成果,也是一个需要亟待研究与解决的教育问题。因为从古至今,蒙古英雄史诗一直是蒙古民族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研究的缘由、意义与现状,本研究以教育学、文化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观点为指导,采用史论结合、以史为鉴的史学思维方式,分析了蒙古英雄史诗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主要内容与表演形式;运用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认识蒙古民族的族群特征以及所依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状况;通过问卷调查法从现有史诗艺术形式中了解年轻一代受众群体对蒙古英雄史诗文化的认识,概括了蒙古英雄史诗文化传承的实态,发现了传承困境所在;继而将蒙古英雄史诗文化置于教育传承的视野下,重点分析了教育传承蒙古英雄史诗文化的有效性和适切性,以及适合史诗文化特征的教育传承方式,同时提出了解决史诗传承面临困境的应对之策。概括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相关结论如下:首先,在分析蒙古英雄史诗的史实方面,以史料为基础,从教育学、民俗学的视角,对蒙古英雄史诗发展史和民间艺人生活史进行梳理与描述。一是从蒙古英雄史诗产生与发展所依存的文化生态体系中,分析其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宗教环境等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探讨史诗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程。二是通过对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发现,随着民族的统一,政权的稳定,文化交流频繁,孕育蒙古英雄史诗发展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蒙古英雄史诗的变异现象,产生了两种新的史诗体,即蟒古思故事和本子故事。变异史诗在维持原有史诗的基本结构和特征的同时,融入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后不断向前发展,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融合。三是对蒙古英雄史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演传承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中,蒙古英雄史诗主要内容有思想主题、角色形象、结构布局、文本形态和音乐特征等,表演形式有表演主体、表演语境、表演行为等,这些为史诗的口头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有形和无形载体。四是在史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民间艺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既是史诗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又是史诗的保护者与继承者。为此,考察民间艺人生活史也成为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从艺人生活变迁过程中分析对文化创作与传承的影响,为本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其次,在探讨蒙古英雄史诗不同的教育传承方式时,本研究围绕蒙古英雄史诗的传承问题而展开,分析不同教育传承方式的适切性、可行性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一是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传统的师徒式教育传承方式和现代的社会载体式教育传承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传统教育传承模式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一方式在当代面临着传承断代、原生态传承场域消失、传承空间有限等问题;社会载体式教育传承方式以其灵活多样的传承载体提升了传承效果,但依然存在着保障设施建设不足、资源匮乏、机构间相互独立且缺少合作等问题;由于蒙古英雄史诗的特殊性以及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在肯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当前面临的困境所在。二是各种传承方式之间相互独立,缺少互动与沟通,过于强调和运用单一方式,不能使文化传承达到最佳效果;而有效办法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后,在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路径探索与创新上,提出借助文化大数据系统中的数字化载体,将其运用到蒙古英雄史诗的教育传承中,搭建史诗传承的数据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教育平台,使文化资源与教育资源有效对接,不同传承方式之间资源共享、相互补充,以此达到消解传承危机,营造现代化和数字化的良好民族文化教育环境,实现蒙古英雄史诗的有效传承,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蒙古民族的繁荣与发展。
包天花[2](2013)在《当代中国蒙古族文学叙事的性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社会和文化语境的不断变迁及“多元化”,当代蒙古族文学有关性别的表达与思考显示出相当丰富而复杂的面向:部分性别书写已然涉及到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的博弈,知识分子对民族历史的重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扬弃等关乎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不同时段、不同性别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也有一定的差异。简言之,当代蒙古族文学创作中的性别表述传达了一些富于当代性及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本文意在运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深入探究当代蒙古族文学性别书写所包蕴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以社会性别视角、女性经验和女性立场为基本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人性的完善”为标尺,分析和探讨当代蒙古族文学创作的人文精神价值。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为四章,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研究对象展开具体考察。各章排序的内在依据是相关创作在当代蒙古族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第一章以当代蒙古族革命叙事为具体对象,剖析其再现、建构或拆解各种性别形象、性别秩序时所透露出的时代信息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与审美诉求。本文认为,以建构新型民族关系为主旨的蒙汉民族关系书写,真实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内两个民族之间多层次、多维度的关系,其中一些“性别化”的表达也折射出蒙古族知识分子在民族关系变迁过程中的复杂感受和深层文化心理。蒙古族革命叙事对几类典型女性形象的塑造,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与同时期主流文学“同质化”的特点。其对女性“雄强美”的强调有回应时代风尚的意义,同时也是蒙古族女性审美传统的体现;关于“坏女人”.的描述则映现出主流政治话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规训与挤压。蒙古族革命叙事对英雄史诗“战争+婚姻”结构、女性外貌描绘等固定程式的承续与改造,使相关文本形成了“传统”与“革命”既相融合又不无分裂、冲突的复杂局面。第二章主要是在性别视野中对当代蒙古族文学的民族历史题材创作进行探讨。以重铸民族精神,探源民族文化为主旨的民族历史叙事,在对民族历史的回溯中,强调、张扬了蒙古族传统性别文化。在这一叙事空间,不仅以勇武、强悍为核心标示的传统男性气质被描述为民族崛起、发展的积极因素,获得了历史合法性,智慧、坚韧、奉献等传统女性品格也和族群复兴、民族统一大业有了直接联系,备受褒扬。不过,一些文本在建构男性气质时,对战争、暴力、权术的肯定态度,深刻地暴露出其人性建构方面的不足。那些创造历史的女性人物亦未僭越传统性别权力秩序。在“民族大义”式的表述中,她们作为具体的人的生命缺憾被理所当然地遮蔽和忽略,深埋于历史的褶皱之处。从性别角度考察当代蒙古族文学有关诃额伦、术赤、朱博儒等历史人物的书写,可以洞见潜隐于其间的民族历史观以及某些民族集体无意识。第三章论述蒙古族生态文学的性别表述与民族认同问题。蒙古族生态文学的女性想象高度理想化、诗意化。相关文本充分运用女性这一性别的象征意义,在生态叙事空间中完成某些特定意义的生产,也呈现出民族认同建构的一个结构性特征:复归传统并挖掘其在现代价值框架内的意义;而生态守护者形象作为传统游牧文化的人格体现,不仅提供了一种丰富的“地方性知识”,也展示了蒙古族男性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人文地理之间的重要关联。于此同时,这一类人物身上也凝聚着作家关于本民族安身立命的重要形而上依据即传统游牧文化的复杂认识和思考。第四章重点阐释蒙古族启蒙写作中性别因素的体现和影响。80年代蒙古族思想、文化界对新启蒙主义人性话语的引介,对蒙古族文学有关性别问题的思考产生了深刻影响。启蒙作家关于喇嘛爱情故事的讲述,呈现了僧侣——蒙古族历史上曾长期存在的一个男性社会群体的性别境遇,当中有对佛教压抑合理人性的批判,亦有从人性终极需求出发对宗教精神价值的不自觉认可或理性体察。在“把人当做人”这一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蒙古族文学发现了蒙古族妇女“非人”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指出其深层文化根源,部分地达到以妇女的历史和现状批判、清算传统的目的。启蒙语境中有关女性主体性的书写,展现出的则是蒙古族妇女努力冲破身心牢笼谋求自由与解放的社会文化图景。当代蒙古族文学叙事关于性别的思考和表现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民族特性。相关创作对某些性别问题的关注和提出,与蒙古族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境遇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反映出蒙古族人特有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或民族无意识结构。当代中国蒙古族文学的性别书写不仅生动地再现了与性别相关的民族文化习俗,还触及了当代蒙古族文学、文化的深层次意义和内涵,再次表明人类性别的“社会构成”特点,显示出民族学及文化人类学的深刻意义。
李叶[3](2017)在《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研究 ——以《江格尔》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文化传统。国内有关少数民族审美理论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无论是宏观的少数民族美学的论域界定、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民族的审美价值基础,还是微观的南方、北方等各少数民族有关本民族审美意识或审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都是学界引人注目的学术生发点。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的不断推进,蒙古族植根于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识及审美文化。审美意象是审美主体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历史沉淀,是民族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形态,它的萌芽、滋生、发展、演进过程是审美意识及文化传统发展变化的映照。因此对于审美意象的考察能突出地体现一个民族审美意识及文化的风格特色,可以说审美意象的研究是审美理论研究中的核心内容。《蒙古族文学的审美意象研究——以<江格尔>为中心》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之上,从自然、社会、文化的角度,运用当前科学化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以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为中心,对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进行研究。文学是以作品为核心的,本文主要以蒙古语文学作品的汉译本以及蒙古族作家创作的汉文作品为研究范本,对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的形成条件与因素、主要表现形态及风格特征作系统地梳理和阐释,并结合对蒙古族其它艺术形式、风俗习惯的考察,以期为蒙古族审美意识及审美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助益。本论文分为5章。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对少数民族审美理论的宏观研究进行梳理,同时对我国各少数民族出于本民族立场的审美意识、审美文化研究进行综述,最后重点对蒙古族审美理论研究现状作梳理,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审美理论研究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已全面展开,有关蒙古族审美理论的研究也已经渗入到文学、艺术、风俗、生活、宗教、道德等各个方面,但是由于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的层次还不够深入,这些研究还只是零散和浅层的,随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展开,有关蒙古族独特的审美意象、审美意识、审美文化的细化和深层次研究将是学界的重要课题,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2章探讨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形成的条件与因素。这部分主要依据当前科学化美学研究中有关审美发生机制的相关原理,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征战迁徙游牧因素、原始宗教信仰因素三个方面,对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的形成加以分析和论述。蒙古民族自古生息于蒙古高原,气候高寒少雨,除牧草外无其它植物,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蒙古族以游牧为生产生活的主要方式,从而进一步决定了其独特审美意象的形成。蒙古族的历史堪称一部迁徙征战的历史,在不断迁徙和征战的过程中,蒙古族与世界各民族交流、碰撞、融合,同时在审美意象、审美意识及文化方面,蒙古族也与世界各民族产生了双向影响。蒙古族吸纳了汉、维、藏、满等多民族的文化,经过继承、发展、吸收的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象。艺术与宗教是同源的,原始宗教中充满了大量了审美因子,蒙古族原始宗教萨满教的思想存在于神话传说、萨满教神歌、英雄史诗、祝赞词及抒情民歌等文艺形式当中,通过对这些文艺形式及萨满教祭祀仪式和活动的考察,分析原始宗教信仰对于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第3章对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的主要表现形态进行分析。蒙古族民间文学非常丰富且发达,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分主要以蒙古族民间文学中口传活形态英雄史诗《江格尔》中有代表性的审美意象作为切入点,结合蒙古族其它文学形式、传统习俗中的主要审美意象,如草原意象、英雄意象、马意象、色彩意象、光意象等,运用科学化美学研究中有关形式知觉模式及审美认知模块形成机制的原理,综合人类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第4章对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的风格特征进行界定、归纳和阐释。通过考察和梳理,将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归结为四种主要的风格特征,即:尚力、朴野、壮美、苍凉,并指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形式和社会生活当中,它们不是截然分开、毫无关联的,而是有着相互兼容、杂糅的特点。在蒙古族丰富的审美意象、审美活动实践和美学思想中,它们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突出的风格特征。第5章结语部分指出蒙古族审美文化的现代走向及现实困境,提出后现代转型期对蒙古族以及其它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保护的迫切性。通过以上的论述,本文以史诗《江格尔》为中心,对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的形成条件与因素、主要表现形态、风格特征进行整体上的把握,以期为蒙古族审美理论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科学化路径,并为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深入研究开辟新视角。
张诺增尕玛[4](2019)在《田野·文本·口述 ——海西地区《格萨尔》文化与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民间的口头文学的史诗《格萨尔》,承载着族群的记忆。在传承民族传统和历史、构建族群记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族荣誉感和文化认同在《格萨尔》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它反映了古代藏族社会的面貌,体现了民族精神,并被集体民众所认可且世代传唱。本论文以海西地区为研究区域,主要应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法。以丰富的民间口传资料、风物遗迹、民间信仰为考察对象,梳理并探究了这一区域《格萨尔》文化的传承脉络和传播特点。并将《格萨尔》总体上视为海西地区族群对自身集体记忆的历史表述,并基于这一认识探讨族群如何通过《格萨尔》史诗的历史叙事生成,维持和延续文化认同。本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来进行论述,在绪论部分主要叙述了选题的缘由及其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与选题的研究方法等。第一部分主要梳理海西地区族群的历史演变,对其人文地理环境、宗教风俗文化、以及对产生《格萨尔》的社会历史背景等进行了概括论述。第二部分论述《格萨尔》史诗在海西地区的传承状态,主要以说唱艺人的口头传承、手抄本的流传、大众传播时代下的《格萨尔》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此作为海西地区族群文化认同、产生和延续的基础。第三部分从《格萨尔》“文本”出发,以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和口述史相互印证的方式来呈现出族群记忆的再续性。第四部分是在蒙藏杂居的历史语境下,史诗《格萨尔》在海西地区的传播和发展特点。主要从传承形式、地域性特点、本土化的变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博特乐图,郭晶晶[5](2015)在《蒙古族音乐研究百年(五)》文中提出蒙古族说唱音乐研究蒙古族说唱音乐包括英雄史诗、胡仁·乌力格尔、好来宝等体裁,各种体裁类型的祝赞词、祭词等也属于说唱音乐范畴。作为一种民间文化艺术现象,蒙古族说唱艺术一直是包括民间文学、民俗学、音乐学在内的蒙古学研究领域所关注的对象。建国以来,在蒙古族说唱音乐的搜集整理、说唱艺人的普查以及理论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果,出版了不少曲调集、艺人传略以及理论研究著述。有两个方面
苏冠元[6](2019)在《辉煌、裂变与重生 ——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中一种较为特殊存在的电影类型,它以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民族习惯等为表现对象,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影像空间,重塑了主流观众对少数民族的想象,进而成为构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以致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题材电影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已走过近70年的创作历程。不同时期创作表现的重点有所差异,但都为我国蒙古族形象的建构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蒙古族题材电影中,导演借助电影的手段,以视觉表现的手段展现蒙古族独特的文化和草原风貌,揭示出独特民族符号下的民族文化的张扬与反思,塑造独特的蒙古族精神,映射出蒙古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员在交流中碰撞、变迁、发展和融合的历程。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蒙古族题材电影这一具有多重审美属性和文化属性,具有跨文化传播内涵和传播效果的文本的研究,结合电影学、社会学、民族学、传播学等理论,在梳理蒙古族题材电影发展流变的基础上,探究民族题材电影文本如何塑造民族形象,如何建构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如何折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何寻找突围之路等问题。研究主体部分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蒙古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的梳理。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拍摄的蒙古族题材电影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949-1966年的“十七年”时期的民族政策的影像表达、1977-1990年“新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艺术的探索及商业化的尝试、1990-2000年“转折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对民族历史的深刻思考和2000年以后“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民族内部的自我审视。(2)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艺术形象研究。借用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普洛普的“故事形态学”和克里斯托弗·沃格勒的“人物形象分析理论”,从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男性的形象、女性的形象和马的形象这三类艺术形象的塑造入手,分析蒙古族题材电影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中的独特魅力。(3)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基本题材和美学特征研究。对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创作类型进行划分,常规电影就是常规的剧情片,接近主流电影,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俱佳;浪漫主义的传说、神话、历史片,具有史诗性的影片,历史和传说相结合;先锋性的哲理片。通过对蒙古族题材电影基本样式分类,找到蒙古族题材电影潜隐的类型化特征。(4)蒙古族题材电影的身份认同及建构方式研究。对蒙古族题材电影的身份认同及其建构方式展开研究,从“阶级认同”及建构方式、“阶级认同”及建构方式、“文化反思”及建构方式和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构四方面来论述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题在蒙古族题材电影中始终存在,由“十七年”时期的“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新时期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发展到新世纪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5)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困境与突围之路研究。通过研究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对其在新世纪遇到的发展困境作深入的解读。在此基础上,为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寻找突围之路,为国内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策略。
孟凡珍[7](2018)在《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当代赤峰作家以民俗情结和民俗文化认同作为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因,创新性地借鉴了民间文学的叙事手法,巧妙地书写民俗事像,展现了当代赤峰草原社会生活图景,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彰显了赤峰文学的民族精神特质。本文立足民俗文化视野,运用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理论方法,精要评点当代赤峰文学创作文本中的民俗文化现象,并对赤峰作家的文学创作与评论进行整合与提炼,分析当代赤峰作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民俗思想、民俗情结、民俗策略和民俗认同,分析民俗文化与文学文本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精神、艺术构思等方面的内部联系,把握民俗文化与当代赤峰文学创作之间的深层关系,揭示民俗文化书写的文本内外价值,总结当代赤峰文学创作的艺术审美与民族史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章指出当代赤峰文学与赤峰民间文学的文本关系。作家文学在创作与传承上具有强烈的口头性、集体性和变异性特征。当代赤峰作家立足语言民俗的文学性,创造性地借鉴史诗、民歌、传说故事等三种民间文学类型,从民间题材、故事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展现当代赤峰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文本关系,比如民歌“镶嵌”进小说文本形成“复调叙事”的“民歌式小说”,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阐释赤峰作家小说创作,评析赤峰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变异”传承等的创新。第二章评析当代赤峰文学中蒙古族物质与精神习俗文化的传承与变化。赤峰地理与历史文化资源独特,使得赤峰的蒙古族在衣、食等两大基本民生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民俗文化也别具一格。用索绪尔的非言语符号理论解读赤峰民族服饰文化,从色彩、标识、实物、纹饰图案符号特征揭示其象征意义,并指出蒙古族服饰也融入了满族和汉族服饰因子。赤峰民族饮食文化也在生态学角度上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但这些并不影响赤峰蒙古族民俗的民族特质。第三章论述当代赤峰文学对蒙古族民间信仰与图腾崇拜习俗的承袭。萨满教与喇嘛教是赤峰作家作品中呈现最多的两种民间信仰。腾格里等崇拜集中反映了赤峰蒙古族民间精神信仰和朴素的哲学观念;当代赤峰作家创作中的民间信仰与图腾崇拜是营造草原文化氛围、突显草原风俗特色的重要手段,具有内在艺术审美价值和深层的社会文化价值。第四章重点分析了当代赤峰文学中丰富的民俗事像及审美文化价值。本章重点分析当代赤峰作家作品中的民俗事像与叙事手段的深层互文关系,分析民俗事像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所起的决定作用,分析民俗活动在人物塑造和场景安排等方面的文本功能。本章节选取了六位代表作家从不同角度阐释的赤峰民俗事像。敖德斯尔的骑兵文化民俗是战争年代草原英雄的战歌;巴·布林贝赫的诗开拓了赤峰巴林地区以民间故事入诗的散文诗先河;鲍尔吉·原野的“草言草语”表达出了对草原日常民俗现象的伦理关照;申平以草原动物原型开创了小小说创作的新形式,展现了民间文化在小小说创作中的功能与价值;孙书林的漠南史诗小说运用原创性的想象将满蒙清的复杂政治与民族关系书写得荡气回肠,是现代“穿越”小说的一个践行者;赤峰民间“疯子”诗人沙格德尔以幽默的喜剧讽刺诗痛斥蒙古喇嘛与贵族的阳奉阴违,体现了对蒙古马背民族的精神观照。第五章及余论分析了当代赤峰作家创作的民间选择与民族文化坚守。他们一方面进行“乡愁”式的历史记忆与书写,双重挖掘作品中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在历史传奇中高扬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现了他们的地域认知与民族认同。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历史”与“现实”的冲突中实现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深层剖析。
策力木格[8](2016)在《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口传 ——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布仁巴雅尔胡尔奇是蒙古族著名的说唱艺人,而《隋唐演义》是他演唱的经典之作。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故事来源于汉文小说《说唐》。比较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演述文本与汉文小说《说唐》,可以看出汉文小说在蒙古地区传播时发生的变化、书面文本转换成口头文本时的变化以及原因。两种文本从故事情节内容的增减、人物形象的蒙古化和叙事方式的口头化等三个方面展开转换,得出了胡尔奇演唱不是机械地重复或复述小说故事,而是结合本民族说唱传统、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等进行的再创作活动的结论。书写转换成口头的过程中,胡尔奇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胡尔奇在快速创作和即兴表演的压力下,通过积累大量的程式化的表达来完成表演。
王丽伟[9](2019)在《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文发挥笔者专业知识结构特长与地域文献资源的优势,运用历史学与音乐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方法与视角,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尝试,较系统、全面、深入地探究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利于东北区域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本论文内容如下: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社会环境。主要阐述近代东北社会环境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包括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民族构成与分布,分析东北区域社会环境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影响成因,以对近代东北区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态及特征进行理论阐释,对主体内容加以客观把握。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考察。运用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东北古代与东北近代民族民间音乐。有关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即古代东北的肃慎、挹娄、勿吉音乐;渤海国的靺鞨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及“渤海乐”在后世的流传;金代女真音乐、金代民间音乐。自清代以来,随着东北民族的发展,与各民族间的文化相互渗透、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风俗互染,形成了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满族的萨满音乐文化、朝鲜族的音乐文化等等,将东北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呈现出来。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包括东北民族民间歌曲;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东北说唱音乐(曲艺音乐);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东北民族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东北民族民间器乐。阐释与分析各类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在艺术形式、音乐本源艺术特色、多元文化特徵,以及艺术中的意蕴之美、审美情趣与追求;通过列举个案,再现其旋律音乐中的“吟、柔”之美;通过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丰富的内涵情感及客观性分析与描述,展现东北区域本土的音乐文化,在东北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不可割舍的情感与审美表达,以及思想与文化相互间的联系。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特征。较深入探究了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共性与特殊性,世界历史性,以及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地方性,体现东北历史悠久,各民族间相互吸收融合文化的精华,形成地方特色的东北民歌、东北秧歌、东北二人转等民族民间音乐。共性或普遍性,即是指东北民族音乐艺术之“族性”与“个性”之诸多交叉圆圈之“叠合域”、审美意象之“共识区”、理想与进步的“大方向”。特殊性,是指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多态性、多样性艺术,以及艺术的个性、艺术差异性。世界性,体现“跨界民族”俄罗斯、朝鲜等境外民间歌舞音乐文化的影响,形成中国俄罗斯族、朝鲜族音乐等艺术特色;日本以日本音乐为“介质”,将日本所接收的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东北民族音乐之美独具特色,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之中。五、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族音乐与民间文化,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重点考察萨满神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萨满乐器的依姆钦、西沙、嚓拉器、托力、单鼓、同肯等;蒙古族音乐与游牧文化,经历了森林文化、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并存三个时期的音乐文化。其分布形成为五个色彩区域。蒙古族民族音乐包括蒙族民歌、乐器与乐曲、民间歌舞、歌舞音乐等;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宫廷音乐文化、民间音乐文化、宗教音乐文化。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以民歌为主,大体分为“柬达仁”、“吕日格仁”、“萨满调”三类。通过历史“事实叙述和问题分析”,体现出东北各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融合、各民族民间音乐域内、域外之间交流关系,以及东北民族独特音乐风格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六、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东北民族民间音乐遗存——即诸多少数民族各类民间歌舞音乐、民歌说唱、民间民谣、戏曲剧种、民族史诗、民间曲艺及民间乐器等等,笔者将多次深入民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和走访调研。本研究论文选择东北区域音乐文化中,比较典型个案中的两类:东北地方性民间戏曲剧种——吉林农安黄龙戏、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等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探究,希望在详实、客观的理论依据和史料文献基础上,能够再逐步将具有东北地域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之瑰宝,不断深入发掘、研究和整理,以此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地方性剧种、曲种等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之体系建设并加以保护和弘扬中国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
佟占文[10](2014)在《科尔沁短调民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短调民歌。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多维度观察视角出发,对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进行描述、分析以及阐释,并探讨了科尔沁短调民歌的传承保护等相关问题。本文由绪论、正文(六个章节)和附录所构成。第一章,探讨了短调民歌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共生关系。伴随着科尔沁部落的形成、发展及演变,科尔沁民歌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即“原科尔沁风格时期”、“古科尔沁风格时期”、“嫩科尔沁风格时期”、“哲理木科尔沁风格时期”。在此,民歌的传统风格也在社会嬗变中不断调整和重新适应。部落文化认同和部落文化的特质决定了科尔沁民歌的风格特征,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形成的叙事性音乐风格对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叙事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交代了当代科尔沁短调民歌的主要分布区域。第二章,探讨了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分类与民众观念、民俗生活之间的关系。其中,从主位和客位的视角对科尔沁民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类阐释。笔者认为,科尔沁民歌的传统分类法是不成文的“地方性知识”,它隐含在科尔沁蒙古人有关民歌的传统观念和行为之中,通过民间概念表达着不同民歌类型的界定,它不仅以内在的逻辑体现着主位分类的合理性,而且反映出科尔沁民众对民歌本质特征的看法。与此同时,它也为客位分类奠定了认知短调民歌特性的基础。第三章,笔者尝试运用——口头程式理论(The Theory of oral Composition)方法,重点探讨了“道沁”(歌手)的表演、表演中的创作、表演的程式、文本及其它们的互动关系。认为,口传音乐的所有事象存在于表演之中,它的存在不是表演之外的任何形式。文本通过表演生成,而表演是一种交流形式,是在特定语境下进行的人际间的互动行为。“文本—表演—语境”是一个彼此关联的整体结构,它们各自的意义只有在这一整体结构中彰显。科尔沁短调民歌作为蒙古族口传音乐的重要体裁,它通过“道沁”(歌手)的表演生成文本,而新的文本既是一种表演的结果又是一次新的创作。第四章,探讨科尔沁短调民歌的歌词特征与音乐形态特征。对音乐形态的分析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其一,通过大量的实例,概括出科尔沁民歌调式分布的基本情况;其二,通过实例主要对科尔沁民歌的音调逻辑、旋律形态以及结构类型进行了归类。如上所述,科尔沁短调民歌音乐形态是较为复杂的音乐现象,其形态构成缘由极为复杂。例如,调式的分布中商调式的排列高于宫调式的现象、旋律线中的下属方向的推进以及调式色彩音出现徵升或徵降等现象是音乐形态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第五章,主要探讨了科尔沁短调民歌与其他传统音乐体裁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存在方式不是孤立现象,它与所处、所属的社会文化体系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具体体现在短调民歌与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民间器乐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外部延伸之上。从音乐史的角度探究其所产生的根由,可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首先,蒙古族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多部落文化特征,但这种多部落特征不是孤立的部落文化特征来显现,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特征。因此对科尔沁短调民歌在形成、流传以及传承过程中,与其他部落的音乐产生关系是可以理解的。其次,在蒙古族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短调民歌作为科尔沁部落音乐文化系统中的“基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形成与其它音乐体裁之间产生多层面的关系。第六章,主要探讨了道沁(歌手)及其短调民歌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存在方式及变迁。具体来说,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科尔沁短调民歌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进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重点探讨了科尔沁短调民歌的传承主体、传承渠道、传承性保护以及对科尔沁短调民歌传承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对策。
二、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历史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历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着挑战 |
(二) 蒙古英雄史诗活态传承遇到了危机 |
(三)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对教育提出诉求 |
(四) 文化大数据带来教育传承方式的变革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于蒙古英雄史诗的研究 |
(二) 关于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研究 |
(三) 关于文化大数据的研究 |
四、概念界定 |
(一) 蒙古英雄史诗 |
(二) 教育传承 |
(三) 文化大数据 |
五、研究设计 |
(一) 理论基础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蒙古英雄史诗的历史演变 |
一、蒙古英雄史诗产生的文化生态背景 |
(一) 蒙古英雄史诗产生的自然地域环境 |
(二) 蒙古英雄史诗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三) 蒙古英雄史诗产生的宗教信仰环境 |
二、传统蒙古英雄史诗形成的历史脉络 |
(一) 初创阶段:氏族瓦解时期的单篇型蒙古英雄史诗 |
(二) 发展阶段:阶级分化时期的串联复合型蒙古英雄史诗 |
(三) 繁荣阶段:封建割据时期的并列复合型蒙古英雄史诗 |
三、变异蒙古英雄史诗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 蒙古英雄史诗发生变异的原因 |
(二) 蒙古英雄史诗变异的具体表现 |
(三) 变异史诗的历史演变阶段 |
第二章 蒙古英雄史诗对民族发展的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 |
一、共生关系:民族文化发展与民族文化教育 |
(一) 共生是各民族间和谐稳定的发展样态 |
(二) 共生是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文化形态 |
(三) 民族教育强化民族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共生共荣 |
二、文化价值:蒙古英雄史诗满足民族教育发展的文化需求 |
(一) 蒙古民族历史研究价值 |
(二) 蒙古民族艺术审美价值 |
(三) 蒙古民族心理认同价值 |
(四) 蒙古民族文化教育价值 |
三、教育意义:蒙古英雄史诗满足民族文化发展的教育需求 |
(一) 满足蒙古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的精神需求 |
(二) 满足蒙古民族认同意识的培养需求 |
(三) 促进蒙古民族地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
(四) 促进蒙古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 |
第三章 蒙古英雄史诗的主要内容与表演形式 |
一、蒙古英雄史诗的主要内容和形态特征 |
(一) 内容主题 |
(二) 角色形象 |
(三) 结构布局 |
(四) 文本形态 |
(五) 音乐特征 |
二、主要作品中的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
(一) 传统史诗演唱曲目《红色勇士谷诺干》 |
(二) 本子故事说唱曲目《青史演义》 |
三、蒙古英雄史诗的表演形式 |
(一) 蒙古英雄史诗的表演主体 |
(二) 蒙古英雄史诗的表演语境 |
(三) 蒙古英雄史诗的表演行为 |
第四章 蒙古英雄史诗文化生态模式的嬗变及其教育传承形式 |
一、蒙古英雄史诗文化生态的单一传统模式 |
(一) 艺术流派 |
(二) 艺人生活 |
二、蒙古英雄史诗文化生态模式的现代多元转变 |
(一) 史诗内容由民族英雄故事向蒙汉融合故事转变 |
(二) 艺人角色由职业化向大众化转变 |
(三) 传播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
三、蒙古英雄史诗的教育传承形式 |
(一) 师徒式传承 |
(二) 社会载体式传承 |
第五章 蒙古英雄史诗受众群体的调查及其教育传承面临的困境 |
一、蒙古英雄史诗受众群体现状调查的研究方案 |
(一) 研究范围与样本选取 |
(二) 调查设计与统计方法 |
(三) 研究过程与实施进展 |
二、蒙古英雄史诗受众群体现状调查的结果与讨论 |
(一) 艺人和中老年听众对蒙古史诗文化的认知与态度 |
(二) 文化部门工作者们对蒙古史诗文化的认知与态度 |
(三) 年轻人群体对蒙古史诗文化的认知与态度 |
(四) 对蒙古英雄史诗受众群体现状调查结果的讨论 |
三、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困境的主要表现 |
(一) 传统师徒式传承的困境 |
(二) 现代社会载体传承的困境 |
四、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 蒙古英雄史诗所具有的特殊性 |
(二) 社会多元文化的不利影响 |
第六章 基于文化大数据背景下蒙古英雄史诗的现代教育传承方式 |
一、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的总体规划 |
(一) 开放式平台系统 |
(二) 自循环服务体系 |
(三) 可持续教育传承愿景 |
二、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的支撑要素 |
(一) 数字图书馆专题数据库 |
(二) 特色专题网站 |
(三) 数字博物馆 |
(四) 移动学习端 |
(五) 微课程设计 |
(六) 教育游戏 |
三、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 建立文化遗产数据库,拓展校本课程的教学资源 |
(二) 利用媒介传播方式,发展学校与社区开放互动式教学 |
(三) 构建文化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文化资源与教育传承对接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当代中国蒙古族文学叙事的性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目标、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蒙古族革命叙事中的政治话语与性别书写 |
第一节 新型民族关系建构与性别想象 |
一、“兄弟”模式、阶级分析: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形态及依据 |
二、“蒙汉恋情”:民族“社会距离”及想象性解决 |
三、汉族医生与蒙古族患者:民族特殊经验及其跨文化阐释 |
第二节 革命进程中的蒙古族女性 |
一、“白月里流黑泪”的劳苦妇女 |
二、“新生活的土壤里开出的花朵” |
三、“坏女人”形象及“性的叙述”的困难 |
第三节 英雄史诗叙事模式的承续与改造 |
一、从“战争+婚姻”母题到“革命+恋爱”模式 |
二、马背民族的革命英雄与民族审美传统 |
第二章 性别视野中的民族历史叙事 |
第一节 成吉思汗叙事的性别文化内涵 |
一、“苍狼白鹿”:蒙古族传统性别理想的复现 |
二、“诃额伦训子”:意味深长的民族历史片段 |
三、术赤血统疑云:成吉思汗崇拜及父系血统观 |
第二节 蒙元女杰想象的“解构” |
一、王室女儿:“女人交易”以“父之名” |
二、女政治家:“作为男人支持者的女人” |
三、满都海斯琴:“赛因哈屯”的功绩 |
第三节 嘎达梅林叙事的性别审视 |
一、嘎达梅林形象与蒙古族性别审美传统 |
二、牡丹形象的重构:母职复归及女英雄的“末路” |
三、“红颜祸水”与民族历史记忆 |
第三章 蒙古族生态书写的性别表述与民族认同 |
第一节 生态书写的女性想象与民族认同 |
一、女性与自然的互指:民族认同合法性的获得 |
二、神化女性想象:传统萨满文化的现代阐释 |
三、老额吉:蒙古族生态文化的诗性彰显 |
四、母子场景的重构:民族传统文化之优质的凸显 |
第二节 传统游牧文化的魅力与现代境遇 |
一、“乞颜精神”:游牧文化人格的刚健之美 |
二、自由浪漫:一种诗意的男性生命形态 |
三、生命意识:“铁汉柔情”的奥秘 |
四、最后的守望:文化焦虑与多重批判 |
第四章 蒙古族文学叙事中的启蒙与性别 |
第一节 喇嘛的爱情故事 |
一、佛教禁欲文化及其对人性的压抑 |
二、“性的政治”与历史批判 |
三、宗教终极关怀与人性局限 |
第二节 启蒙语境中的女性苦难与救赎 |
一、承载国家民族苦难的女性受难者 |
二、蒙古族妇女性别遭际的人道主义观照 |
第三节 性别视域与蒙古族女性主体性叙事 |
一、“女强人”的悲喜人生 |
二、蒙古族“娜拉”何去何从 |
三、有限的女性本体探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研究 ——以《江格尔》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
1.1.1 少数民族审美理论宏观研究综述 |
1.1.2 我国各少数民族出于本民族立场的审美理论研究综述 |
1.1.3 蒙古族审美理论研究综述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的形成条件与因素 |
2.1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
2.2 征战迁徙游牧因素 |
2.3 原始宗教信仰因素 |
第3章 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的主要表现形态 |
3.1 马意象 |
3.2 草原意象 |
3.3 英雄意象 |
3.4 色彩意象 |
3.4.1 白色 |
3.4.2 蓝色 |
3.4.3 花色 |
3.4.4 黑色 |
3.5 光意象 |
第4章 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的风格特征 |
4.1 尚力 |
4.2 朴野 |
4.3 壮美 |
4.4 苍凉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田野·文本·口述 ——海西地区《格萨尔》文化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其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其现状 |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海西族群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海西地区的人文自然环境 |
第二节 海西地区的宗教风俗文化 |
第二章 口头与文本:海西地区《格萨尔》史诗的传承形式 |
第一节 《格萨(斯)尔》说唱艺人的口头传承 |
第二节 海西地区流传的《格萨尔》手抄本 |
第三节 大众传播时代下的《格萨尔》文化资源 |
第三章 “历史记忆”:海西地区史诗《格萨尔》的风物遗迹 |
第一节 天峻县新源镇“关角智合崆”地名辨析 |
第二节 天峻县快尔玛乡“雅孜红城”遗迹 |
第三节 都兰县沟里乡“辛巴”魂命山 |
小结 |
第四章 史诗《格萨尔》在海西地区的传播特征 |
第一节 地域性:《霍岭大战》语境下的《格萨尔》风物遗迹 |
第二节 本土化:蒙藏杂居地区《格萨尔》的传播与变异 |
第三节 滞后性:缺乏利用大众媒体带动格萨尔文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片资料)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与各类奖项 |
致谢 |
(5)蒙古族音乐研究百年(五)(论文提纲范文)
蒙古族说唱音乐研究 |
一、蒙古族说唱音乐的搜集与整理 |
(一) 英雄史诗资料的搜集整理 |
(二) 胡仁·乌力格尔音乐的搜集整理 |
(三) 好来宝音乐的搜集整理 |
二、蒙古族说唱音乐的理论研究 |
(一) 蒙古族英雄史诗音乐研究 |
1. 关于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历史源流及区域风格 |
2. 蒙古族英雄史诗的界定问题 |
3. 英雄史诗的故事、文本研究 |
4. 英雄史诗专题研究 |
5. 蒙古族英雄史诗的音乐学研究 |
(6)辉煌、裂变与重生 ——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的缘起 |
二、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文献的数据分析 |
四、国内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文献解析 |
五、国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状况 |
第一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历史发展流变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对于民族政策的影像表达 |
第二节 新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艺术的探索及商业化的尝试 |
第三节 转折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对民族历史的深刻思考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民族内部的自我审视 |
第二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艺术形象解读 |
第一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第三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马的形象 |
第三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的题材 |
第一节 蒙古族题材常规情节剧 |
第二节 蒙古族传说与史诗题材电影 |
第三节 蒙古族题材哲理性电影 |
第四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身份认同及建构方式 |
第一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阶级认同”及建构方式 |
第二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认同”及建构方式 |
第三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反思”及建构方式 |
第四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
第五章 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困境与突围之路 |
第一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面临的发展困境 |
第三节 蒙古族题材电影创作的突围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赤峰作家的形成、发展及研究现状 |
二、赤峰作家的研究价值 |
三、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赤峰文学与赤峰民间文学的文本关系 |
第一节 英雄史诗的文本传承 |
一、英雄原型的传承 |
二、英雄原型的变异 |
三、英雄原型的化身 |
四、英雄史诗流传广泛的原因 |
第二节 巴林民歌的文本价值 |
一、唱响民俗仪式 |
二、“民歌式小说“文本价值 |
三、巴林民歌的“变异”传承——好来宝说唱民谣 |
第三节 民间传说故事的互文关系解读 |
一、营造浪漫气氛 |
二、揭示传奇主题 |
三、增强阅读兴趣 |
第二章 赤峰文学中习俗文化的价值阐释与美学追求 |
第一节 物质民俗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变异 |
一、服饰民俗的象征符号价值 |
二、饮食习俗的坚守与汉化 |
第二节 赤峰作家作品中的宗土习俗呈现 |
一、正宗礼仪 |
二、民间土习俗 |
第三章 赤峰文学中的民俗信仰与宗教表达 |
第一节 图腾崇拜与民族特质 |
一、图腾及图腾崇拜 |
二、赤峰图腾崇拜及民族特质 |
第二节 原始信仰与宗教心理 |
一、萨满教信仰及文化基因 |
二、喇嘛教“隐身”说法及成因 |
第四章 个案分析:赤峰代表作家的民俗事像书写及美学价值 |
第一节 敖德斯尔“骑兵小说”的英雄呈现 |
一、传奇的骑兵故事 |
二、英雄的骑兵群像 |
第二节 巴·布林贝赫诗歌民俗的浪漫书写与民族气质 |
一、展现草原民俗风情 |
二、唱响民间故事诗 |
三、探索民族诗艺 |
第三节 鲍尔吉·原野的生态民俗伦理 |
一、草原日常生活的眷恋与描摹 |
二、草原生态的伦理观照 |
三、草原文化的痴迷与坚守 |
第四节 申平动物小小说的民间审美与隐喻 |
一、民间创作原型的传奇再现 |
二、民间文化的内在构建 |
三、民间文化形式的影响 |
第五节 孙书林漠南民族传奇的浪漫“巧合”与混融 |
一、草原和亲的情与悲 |
三、传奇叙事的浪漫“巧合” |
三、书写漠南通俗史诗的霸气与雄浑 |
第六节 沙格德尔对僧俗世界的强烈讽刺 |
一、讽刺诗对准“僧”世界 |
二、讽刺诗源自“俗”的民间 |
第五章 “冲突、抗衡与和谐”: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赤峰作家 |
第一节 相冲与相谐:崇高的“神(长生天)”与俗世的“人” |
一、赤峰作家笔下的萨满教-----神与人的关系 |
二、赤峰作家蒙古族哲学思想的现实态度 |
三、赤峰作家的民族文化哲思 |
第二节 赤峰作家的文化乡愁 |
一、怀旧与归属 |
二、文化认同与焦虑 |
第三节 在历史传奇中高扬契丹辽文化 |
一、中国文化中的传奇 |
二、赤峰的历史传奇及历史传奇小说 |
三、虚实相映,解读历史 |
余论 赤峰文学当代语境及未来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口传 ——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资料来源及概念解释 |
二、研究概况 |
三、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传播 |
第一节 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传播背景、形式及其版本保存情况 |
第二节 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汉文小说《说唐》到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 |
第一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文本来源与文本选定 |
第二节 对汉文小说《说唐》故事情节内容的增减 |
第三节 对汉文小说《说唐》人物形象的蒙古化 |
第四节 对汉文小说《说唐》叙事方式的口头化 |
小结 |
第三章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程式特征探析 |
第一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程式化的语言 |
第二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程式化的结构 |
第三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中的主题或典型场景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布仁巴雅尔胡尔奇说唱过的曲目统计表 |
附录二:说唱过胡仁乌力格尔《隋唐演义》的胡尔奇统计表 |
附录三:《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中的隋唐系列小说统计表 |
附录四:田野调查访谈录及相关图片 |
附录五:《说唐全传》《说唐》与布仁巴雅尔《隋唐演义》故事情节和人物比较表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资料的收集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的社会环境 |
一、东北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东北民族生存的经济环境 |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文化环境 |
四、东北民族的构成与分布 |
第二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回顾 |
一、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 |
二、东北近代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 |
第三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 |
一、东北民族民间歌曲 |
二、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 |
三、说唱音乐(曲艺音乐) |
四、东北民族民间器乐 |
五、东北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 |
六、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 |
第四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民族性的艺术特征 |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 |
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共性与特殊性 |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国际性 |
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 |
第五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一、汉族、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
二、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 |
三、蒙古族音乐与草原游牧文化 |
四、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
五、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 |
第六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传承 |
二、东北地方性剧种黄龙戏 |
三、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10)科尔沁短调民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与目的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科尔沁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短调民歌 |
第一节 科尔沁蒙古部落的地理历史、人口概况 |
一、地理位置与人口分布 |
二、经济生活方式 |
三、语言、文字与宗教信仰 |
四、科尔沁部落的发展与变迁 |
第二节 科尔沁部落与相关部族的联系 |
一、科尔沁部落与林木中百姓 |
二、科尔沁部落与兀良哈三卫 |
三、科尔沁部落与中央察哈尔部落 |
四、科尔沁部落与清廷关系 |
第三节 科尔沁部落文化形成的历史沿革——以短调民歌为例 |
一、古代科尔沁民歌 |
二、近现代科尔沁民歌 |
第四节 科尔沁部落及科尔沁音乐文化的特质 |
一、科尔沁部落是新生的部落 |
二、科尔沁蒙古部落是在战争中形成和发展壮大的部落 |
三、科尔沁蒙古部落是经历多次大规模迁徙的部落 |
四、科尔沁蒙古部落文化具有多元性、混融性特点 |
第五节 文化认同与科尔沁短调民歌当代生存空间 |
一、关于文化认同问题 |
二、科尔沁短调民歌当代主要生存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分类及民众观念 |
第一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的主位分类 |
一、“道”(daguu,歌)的四种分类 |
二、“图林·道”与“育林·道”的分类 |
三、抒情与叙事的两个维度 |
第二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客位分类 |
一、关于蒙古族民歌的体裁分类 |
二、科尔沁短调民歌的体裁分类 |
三、科尔沁短调民歌的题材内容分类 |
四、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形式的分类 |
第三节 短调民歌与民众意识 |
一、“歌中的故事”与“歌外的故事” |
二、“抒情中的叙事”与“叙事中的抒情”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科尔沁短调民歌的表演——创作、文本 |
第一节 表演及其语境 |
一、作为口传的短调民歌 |
二、道沁(歌手)及其演唱风格 |
三、表演的语境及其过程 |
第二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创作过程 |
一、表演中的创作 |
二、口头表演的程式手法 |
第三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的文本 |
一、文本概念 |
二、文本的类型及其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尔沁短调民歌的歌词与音乐形态特征 |
第一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歌词特征 |
一、歌词的韵律及结构 |
二、歌词的韵式 |
第二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 |
一、调式调性 |
二、音调逻辑 |
三、旋律线 |
四、短调民歌的“章法”——结构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尔沁短调民歌与蒙古族其他传统音乐的关系 |
第一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对其他传统音乐形式的影响 |
一、短调民歌曲调与萨满教歌舞 |
二、短调民歌曲调与“胡仁·乌力格尔”曲牌 |
三、短调民歌曲调与民间器乐曲 |
第二节 各类传统音乐形式对短调民歌的影响 |
一、短调民歌中的萨满教歌舞曲调 |
二、短调民歌(叙事民歌)中的英雄史诗曲调 |
三、短调民歌中的“胡仁·乌力格尔”曲调 |
四、短调民歌中的好来宝曲调 |
五、短调民歌中的安代歌舞曲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变迁与科尔沁短调民歌的生存现状 |
第一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生存现状 |
一、社会文化变迁与短调民歌生存环境的改变 |
二、科尔沁民众多元音乐生活的形成 |
第二节 短调民歌的传承主体及传承渠道 |
一、传承主体及其关系 |
二、传承渠道及其拓展 |
三、关于科尔沁短调民歌传承性保护的思考 |
四、短调民歌传承保护之对策与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后记 |
四、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历史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英雄史诗教育传承研究[D]. 包莹.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2]当代中国蒙古族文学叙事的性别研究[D]. 包天花. 南开大学, 2013(06)
- [3]蒙古族文学审美意象研究 ——以《江格尔》为中心[D]. 李叶. 吉林大学, 2017(03)
- [4]田野·文本·口述 ——海西地区《格萨尔》文化与传播研究[D]. 张诺增尕玛.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5]蒙古族音乐研究百年(五)[J]. 博特乐图,郭晶晶.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5(03)
- [6]辉煌、裂变与重生 ——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D]. 苏冠元.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D]. 孟凡珍.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8]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口传 ——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D]. 策力木格. 暨南大学, 2016(02)
- [9]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D]. 王丽伟. 吉林大学, 2019(06)
- [10]科尔沁短调民歌研究[D]. 佟占文. 中国音乐学院,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