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联合重整制氢CuZnAlZr催化剂的简单制备方法

甲醇联合重整制氢CuZnAlZr催化剂的简单制备方法

一、甲醇组合重整制氢CuZnAlZr催化剂简单制备法(论文文献综述)

徐佳伟[1](2021)在《基于类普鲁士蓝制备磷化物复合材料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

李芳芹,孙辰豪,任建兴,吴江,陈林峰,李可君[2](2021)在《以污染物作为电子给体的新型光催化制氢体系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以污染物作为电子给体进行的光催化制氢体系代表着一种新型的现代水处理技术,在污染物被降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的氢能,有效地缓解了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两大难题。为此,本文结合光催化制氢协同污染物降解反应的机理,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方向上的主要研究成果,列举了几种常用的催化剂,分析了不同的操作参数,如污染物种类、催化剂类型和组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催化剂投加量、pH、污染物浓度、溶液中存在的不同阴阳离子及其他共存物、反应温度以及光照强度对光催化降解率和产氢活性的影响。最后,指出了以污染物作为电子给体的光催化水处理技术在光催化材料的选择上依然面临种类偏少、产氢效率偏低的挑战,并且在反应影响因素的探究上仍存在不充分、不全面的问题。同时,评述了将多项工艺结合起来的多单元水处理系统是未来水处理领域的一个主流模式。

张南[3](2021)在《基于α-Co(OH)2异质结构催化剂的构建及其析氧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增加了对非清洁燃料的使用量,同时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氢气(H2)作为一种能量密度高的新型清洁能源受到广泛的关注。电解水是一种可将间歇性的风能、太阳能以及电能转换成高能量密度的氢一种方法。析氧反应(OER)作为水分解的一个半反应,与另外一个半反应(析氢反应,HER)相比,其具有动力学上较慢、热力学难发生四个电子反应的特点,这带来了一个相对较大的超电势和高的能耗。过去十年以来,旨在降低OER的超电势的潜力催化剂一直在蓬勃发展,例如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和各种碳衍生物。在众多的面向OER的候选材料中,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具有带正电的水滑石状金属阳离子主体层和电荷补偿的层间阴离子,以及高度可调节的成分、适当的层间距、固定的活性位点以及低成本等特点,这使其在电催化领域是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其OER效率由于固有的不良电子传导性且不可避免的纳米级团聚而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LDH与不同材料形成的含有异质界面的纳米结构可以改善金属活性位点的电化学环境,提高催化剂的固有活性以及赋予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改善电解水析氧性能。因此,本文通过合理设计异质结构的催化剂优化其电子结构,制备出了高效稳定的氢氧化钴基复合纳米材料催化剂,并进行电催化析氧性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α-Co(OH)2/Ag异质结构增强OER电催化性能这部分工作利用一种新颖而简单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以非常快的方式(5分钟)在Mo O42-插层的α-Co(OH)2载体上沉积银纳米颗粒,构建出异质结构α-Co(OH)2/Ag。以构建的异质结构界面调节了Ag和α-Co(OH)2之间的电子结构和钴的价态,赋予界面处强电子相互作用以及增强界面处的协同效应。同时,自发的界面工程还促进了电解水过程中对水分子的吸附,并增强了催化活性位点的固有活性。通过调整Ag负载量,获得了最佳的异质结构电催化剂(α-Co(OH)2/Ag-0.01),在仅270 m V的超电势下即可驱动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活性优于α-Co(OH)2甚至是商业基准Ru O2催化剂。这项工作通过廉价的金属银纳米粒子参与的界面工程为先进的OER电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α-Co(OH)2/ZIF-67异质结构增强OER电催化性能本部分内容中,开发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构建二维层状氢氧化钴纳米片和限域生长的ZIF-67(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ZIF)小纳米粒子(100 nm)之间的异质结构。通过α-Co(OH)2/ZIF-67的界面耦合作用,改变了异质结构界面处钴的电化学环境。此外,构建异质结构的过程中,调节不同价态Co3+/Co2+的比例,使其表现出优异的OER电催化活性和动力学行为。在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为320 m V,较小的Tafel斜率为109.3 m V dec-1。α-Co(OH)2/ZIF-67电催化剂在连续测试24 h后,OER活性基本没有明显的下降,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耐久性。本工作为合理设计关于MOF的异质结构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在广泛的应用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

陈思磊[4](2021)在《镍基尖晶石甲烷联合重整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温室气体CO2的循环利用和清洁燃料CH4转化制高附加值化学品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甲烷联合重整反应(CSCRM)可以同时高效利用CH4和CO2生产合成气,为甲醇合成或费托合成等后续工业化过程提供基础原料,是重要的新型绿色化工过程。目前,甲烷联合重整反应非贵金属Ni催化剂工业化应用的主要受限于高温反应条件下催化剂易烧结、易积碳等问题。本文针对Ni催化剂易积碳问题,通过在热力学上非积碳区操作条件进行甲烷联合重整反应,以避免Ni催化剂的易积碳问题。对于Ni催化剂易烧结问题,以镁铝尖晶石作为载体,通过Ni氧化物与尖晶石结构形成的强载体与金属相互作用,锚定活性组分Ni防止其烧结长大。首先,发展了一种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镁铝尖晶石(MgAl2O4)负载的Ni催化剂,该催化剂较传统浸渍法制得的催化剂性能显着提升。结合H2-TPR、XRD和HAADF-STEM等表征结果,研究了 Ni/MgAl2O4催化剂中镍负载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在热力学非积碳操作条件的性能评价表明,催化剂活性与镍负载量存在火山型曲线关系,在10 wt%镍负载量的催化剂活性最佳。通过进一步结构表征发现,当镍负载量为10 wt%时催化剂(10Ni/MgAl2O4)中Ni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相互作用力最强,使得Ni纳米颗粒粒径较小,且能够在反应过程中抗烧结,从而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这表明只提高镍负载量并不能有效提高反应活性,微观形貌尺寸的控制和高温下的与载体作用力才是关键因素。此外,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 Ni/Mg/Al三元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作为催化剂前驱体,制备了 Ni纳米颗粒分布均匀的镍基尖晶石催化剂。通过改变镍负载量和调整前驱体中Mg/Ni 比例,制得不同系列的催化剂。催化性能考评表明镍负载量为10wt%且Mg/Ni 比例为0.5的催化剂(0.5-LDH-10Ni-MgAl2O4)为最优催化剂,该催化剂表现出95%的CH4转化率和65%的CO2转化率,且产物H2/CO比值为2.1左右,适合后续工业化生产。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Ni-MgAl2O4催化剂上甲烷联合重整反应对于CH4是一级反应,而对于H2O和CO2均为零级反应;0.5-LDH-10Ni-MgAl2O4和0.5-LDH-15Ni-MgAl2O4上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3 kJ/mol和96 kJ/mol。催化剂热稳性对比研究表明,基于LDH前驱体的Ni催化剂制备法比溶胶-凝胶法和传统浸渍法更具优势,其所制得的催化剂高温抗烧结能力更强。

孙策[5](2021)在《基于陶瓷质子导体的中温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能源发展规划中将氢能列为重要清洁能源,因此发展“绿氢”制取和燃料电池等相关氢能技术就尤为重要。质子导体型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H-RSOC)是一种可以将含氢物质的化学能与电能进行转换的可逆装置,在燃料电池模式下它利用氢气发电,在电解池模式下则通过电解水制取氢。H-RSOC工作在高温下,具有清洁、高效、可逆的特点,非常适合在氢能源系统中使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基于质子导体和氧离子导体的RSOC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目前,H-RSOC的发展趋势是通过降低制备温度提高各组成材料间的化学相容性和降低制造成本;降低H-RSOC运行温度缓解元素扩散和电池内部的热应力,延长使用寿命,简化密封过程,实现快速启停;提高鲁棒性使H-RSOC满足各种复杂多变的工况,推动其快速走向实用化。本论文通过对Ba(Ce,Zr,Y)O3-δ基质子导体和La1.2Sr0.8Ni O4+δ氧电极材料的掺杂取代来改善烧结活性和电导率,达到降低H-RSOC的制备和运行温度的目的;通过设计和制备热膨胀系数与电解质匹配的空气电极支撑型单电池结构来提高H-RSOC的鲁棒性;研究了空气电极微结构变化对H-RSOC的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降低H-RSOC的制备和运行温度:使用Pechini法将Cu2+掺入到Ba(Ce,Zr,Y)O3-δ中得到烧结活性更高的Ba Ce0.7-xZr0.1Y0.2CuxO3-δ质子导体材料,并且提高了低温下的电导率。经过Cu2+掺杂后,Ba Ce0.66Zr0.1Y0.2Cu0.04O3-δ烧结温度降低至1300℃。所得陶瓷质子导体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增大至4.7μm,减少了晶界阻抗,电导率提高至1.5×10-2 S·cm-2,活化能降低至0.43 e V,更适合中低温H-RSOC的开发。由于Cu2+在Ba Ce0.7Zr0.1Y0.2O3-δ中的固溶度不高,高浓度Cu2+掺杂会产生杂质相,抑制晶粒生长,导致电导率减小和活化能增大。(2)进一步提高H-RSOC在低温下的性能:用Cu2+对La1.2Sr0.8Ni O4+δ(LSN)中的Ni2+在很宽的浓度范围内进行取代,增大晶格间距降低间隙氧的传输阻力。当Cu2+取代浓度达到75%时,La1.2Sr0.8Ni1-xCuxO4+δ依然保持稳定的晶体结构而没有产生杂相。Cu2+取代使La1.2Sr0.8Ni1-xCuxO4+δ的晶胞沿c轴方向伸展,增大了热膨胀系数。Cu2+取代降低了LSN电极的电导率和低温区间的极化阻抗。La1.2Sr0.8Ni0.50Cu0.50O4+δ对称电池在700℃的极化阻抗为0.24Ω·cm2,活化能为1.17 e V,单电池在中低温区间内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3)在实现质子导体电解质低温制备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和制备热稳定性更好的空气电极支撑结构替代Ni基氢电极支撑结构来提高H-RSOC的鲁棒性:通过优化LSN和Ba Ce0.68Zr0.1Y0.1Yb0.1Cu0.02O3-δ比例使空气电极支撑体与电解质的热膨胀系数相匹配,并进一步地将H-RSOC的制备温度降低至1200℃。空气电极支撑型H-RSOC单电池在1.3 V下的电解电流密度达到-297 m A·cm-2,在700℃的燃料电池工作模式下实现了120 m W·cm-2的峰值功率密度(MPD)。在400 h的电解池和燃料电池模式切换过程中,性能保持稳定,并在经过20次热循环和5次氧化还原循环后仍保持稳定,证明空气电极支撑型H-RSOC可以在多重滥用条件下具有很高的稳定性。(4)研究了空气电极微观形貌变化对H-RSOC电池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在管式单电池的BCZI(Ba Ce0.5Zr0.2In0.3O3)电解质骨架上渗浸LSC(La0.6Sr0.4Co O3)氧电极催化剂胶体溶液,热处理后得到BCZI@LSC复合空气电极,LSC纳米颗粒以连续成膜的形态附着在质子导体电解质骨架上,提供了更多的三相反应界面(TPB)和连续的导电相,与采用常规机械混合法制备的BCZI+LSC复合空气电极相比,单电池在650℃时1.3 V下的电解电流密度为-248 m A·cm-2,增大了51%,电池模式下MPD为104 m W·cm-2,提升了近一倍。H-RSOC单电池的电化学阻抗与空气电极微观形貌相关,BCZI+LSC空气电极中堆积在一起的LSC与BCZI由于热膨胀性能的差异导致颗粒脱落,导致电子导电相和三相反应界面减少;BCZI@LSC空气电极中,均匀地覆盖在BCZI质子导体骨架上的LSC催化剂薄膜在长期高温状态工作中逐渐团聚长大,LSC颗粒间的距离增大导致电子导电通路被削弱,欧姆阻抗逐渐增大。

仇雪莹[6](2021)在《负载型钌基催化剂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氢能是一种清洁、可循环再生的二次能源,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使得氢能成为新时代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氨硼烷(NH3BH3,AB)作为储氢材料氢含量高达19.6wt%,且在室温下非常稳定。氨硼烷水解制氢可以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是一种安全、低耗、高效的方式,但高活性金属催化剂的研发是其高效产氢的关键之一。金属催化剂在制备和催化反应过程中团聚和脱落是其催化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在本论文中,我们选取合适的催化剂载体,采用化学还原方法制备系列高分散钌基金属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对氨硼烷水解制氢的催化性能,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氨硼烷水解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原位还原法合成了Ru/γ-Al2O3-C催化剂。采用水热法合成γ-Al OOH前驱体,通过改变尿素浓度调节反应溶液p H值,研究了尿素浓度对Ru/γ-Al2O3-C的形貌和催化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降低Ru含量,Ru/γ-Al2O3-C2依旧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在298 K时,其TOF值为175 mol H2·mol Ru-1·min-1,活化能为33.0 k J·mol-1。(2)通过原位还原法合成了Ru/MgAl-LDHs催化剂。通过简单水热法合成的MgAl-LDHs表面富含大量羟基,锚定金属粒子能力强,不同Mg/Al的比例对催化剂性能有显着影响。Ru/Mg1Al1-LDHs在催化氨硼烷水解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TOF值为137.1 mol H2·mol Ru-1·min-1,活化能为30.8 k J·mol-1。经过十次循环测试后催化活性依旧能保持在第一次的58.8%。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理论计算,模拟了水分子与氨硼烷水解的反应过程:Ru/MgAl-LDHs催化剂具有合适的电子结构,有利于氨硼烷和水分子的吸附,进而促进氨硼烷水解过程中水分子的活化,加速水分子裂解速率形成O-H键。(3)分别通过液相还原法和气相还原法合成了系列Ru/Co Ni-LDH、Ru/Co Ni-LDO催化剂。研究不同载体、不同Ru含量、不同还原方法和辅助材料——柠檬酸(CA)对氨硼烷催化水解制氢的影响。其中,2 wt%Ru-CA/Co Ni-LDO-G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在298 K时,TOF值为501.4 mol H2·mol Ru-1·min-1,活化能为25.9k J·mol-1。通过理论计算模拟了氨硼烷和水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活化的反应路径,Ru/LDO-L和Ru/LDO-G都可以加速水分子裂解,但Ru/LDO-G对氨硼烷的吸附能力最强,这为实验结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明瑞[7](2021)在《ZnO基光阳极的构建及其光电水氧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用ZnO纳米棒阵列作为光阳极的基体材料,通过使用其他半导体材料与之构建异质结从而改善ZnO纳米棒阵列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能。并且通过一系列表征测试手段,深入探究异质结的形成对ZnO纳米棒阵列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能的改善机理。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有以下两个部分:(1)表面负载NiFe2O4的ZnO纳米棒阵列复合光阳极的构建及其光电水氧化性能的研究通过简单地合成方法构建了NiFe2O4改性的ZnO纳米棒阵列复合光阳极材料。制备的复合光阳极具有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能,相对于未改性的原始ZnO纳米棒阵列光阳极来说,在100 m W/cm2的模拟太阳光和1.23V外加偏置电压的条件下,复合光阳极产生的光电流密度能够达到1.39m A/cm2,是原始ZnO纳米棒阵列光电流密度(0.68 m A/cm2)的两倍。(2)体相与表界面协同改性的CoFe2O4/ZnO复合光阳极的构建及其在光电催化裂解水中的应用通过原位合成方法直接在ZnO表面合成了CoFe2O4,制备了CoFe2O4/ZnO NRs复合光阳极材料,改性后的复合光阳极材料在模拟太阳光和1.23V外加偏置电压的条件下,光电流密度能够被提升至1.53 m A/cm2,约为原始ZnO的2.3倍,起始电位对于原始ZnO来说向前移动约70 mV左右,并且光响应范围得到一定提升。

孙吉[8](2021)在《氧化钼/过渡金属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产氢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前社会迅猛发展,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各行业对能源的需求愈来愈大。同时,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原料(石油、煤炭等)则面临日益枯竭的现状。所以全球范围内急需寻求可持续、绿色的燃料替代使用过程产生大量污染的传统能源材料。氢气可再生且燃烧热值高,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清洁能源。目前,在制备氢气的方法中,电解水制氢得到广泛关注。但是,获得高效、持久且廉价的制氢电催化剂仍然具有挑战性。过渡金属,尤其是铂族金属,因其优异的产氢性能被广泛研究报道,但其生产成本昂贵、稳定性欠佳。可通过降低负载量、修饰等方式提高其经济效益。因此,研发高效制备方式对此类产氢电催化剂有重要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课题研究了氧化钼/过渡金属(Pd、Rh、Pt)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和相应电催化产氢性能。从减小金属颗粒粒径、降低负载量、增加活性位点等方面出发,探究简便的制备方式。基于表征与性能测试,此研究通过理论计算进行电极的催化机理探究,最终得到一批高性能产氢电极。这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浸渍、电化学还原的简便两步法在商用碳布(CC)上原位制备得到氧化钼复合的钯金属纳米颗粒电极(MoOx-Pd/CC),并制备对比电极(Pd/CC与MoOx/CC)。研究表明,引入MoOx带来氧空位的同时,复合电极上Pd纳米颗粒粒径有所减小,能够暴露更多有利于产氢的活性位点。性能测试结果显示MoOx-Pd/CC复合电极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仅为25 mV,Tafel斜率为45.8 mV·dec-1,在0.5 M H2SO4电解质中具有优异的性能稳定性(一周)。该电极性能优于商业铂网,远远胜于Pd/CC与MoOx/CC电极。理论计算表明,MoOx的引入通过电子相互作用显着改变Pd纳米颗粒表面的电子结构分布,并降低产氢反应势垒,从而提高电极产氢的固有催化活性。(2)通过浸渍、电化学还原两步法在CC上原位制备得到氧化钼复合的铑金属纳米颗粒电极(MoOx-Rh/CC),并制备对比电极(Rh/CC与MoOx/CC)。研究发现,复合MoOx的Rh金属纳米颗粒较未复合MoOx的金属颗粒团聚现象明显减少。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MoOx-Rh/CC电极的过电位为54 mV,比Rh/CC的过电位低78 mV。MoOx的引入增强了电极的产氢活性。(3)通过浸渍、电化学还原两步法在CC上原位制备获得氧化钼复合的铂金属纳米颗粒电极(MoOx-Pt/CC),并制备对比电极(Pt/CC与MoOx/CC)。研究表明,MoOx-Pt/CC电极上的Pt金属纳米颗粒较Pt/CC电极上的金属颗粒分布更为分散,颗粒粒径明显减小。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MoOx-Pt/CC电极的过电位仅为12 mV,Tafel斜率为36.8 mV·dec-1。一系列高性能电极的成功制备证明此制备方法的普适性。

阮小波[9](2021)在《多酶级联转化L-酪氨酸生产酪醇的研究》文中指出酪醇(tyrosol)是一种具有药理活性的苯乙醇衍生物,是羟基酪醇和红景天苷等功能性化合物的前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行业。传统的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存在提取收率低、反应条件苛刻以及纯化工艺复杂等缺点。生物酶转化法具有反应温和、转化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是一种有潜力的酪醇生产方式。本研究通过模拟酿酒酵母Ehrlich pathway设计了一个级联途径,全细胞催化L-酪氨酸合成酪醇。确定多酶反应中的限速酶后,通过模块化组装以及对限速酶丙酮酸脱羧酶(PDC)重复表达,协调路径酶的表达水平,使L-氨基酸脱氨酶(LAAD)、丙酮酸脱羧酶(PDC)、乙醇脱氢酶(ADH)和葡萄糖脱氢酶(GDH)具有良好的协同性。再将优化的重组菌结合树脂,通过原位产物分离进一步提高酪醇产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和构建级联生产酪醇的路径。首先,基于Ehrlich pathway的转氨、脱羧和还原三步反应,引出脱氨-脱羧-还原,并为还原反应构建了辅因子再生系统;其次,筛选获得Proteus mirabilis来源的L-氨基酸脱氨酶(Pm LAAD)、Candida tropicails来源的丙酮酸脱羧酶(Ct PDC)、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来源的乙醇脱氢酶(Sc ADH6)和Bacillus megaterium来源的葡萄糖脱氢酶(Bm GDH)作为级联反应的路径酶;然后,体外级联催化反应检测到产物酪醇的生成,验证了该级联路径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测定四酶的动力学参数,鉴定PDC为该级联反应的限速酶。(2)多酶级联路径的组装和优化。构建Pm LAAD、Ct PDC、Sc ADH6和Bm GDH的共表达菌株,全细胞转化验证体内级联反应的可行性。将四酶以双质粒共表达的方式构建了一系列共表达菌株,使用4种具有不同拷贝数的质粒调节四个酶的相对活性,平衡各酶的反应速率。比较12株菌株(E.coli 01-12)的酪醇合成能力,最佳酪醇合成菌株E.coli 07在提高底物浓度时出现中间产物对羟基苯丙酮酸(4-HPP)的积累,检测全细胞中LAAD与PDC的酶活比为1:0.8,体外实验表明,调节两酶的酶活比达到1:1.5,级联体系中各酶催化实现平衡;基于体外优化结果,利用基因重复表达策略提高PDC表达水平,获得E.coli 07-2菌株,酶活比例提高到1:1.5。以菌株E.coli 07-2进行发酵工艺优化和转化条件优化,30 g·L-1L-酪氨酸为底物时转化率为95.5%。此外,发现影响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限制因素为产物抑制,产物浓度达到22 g·L-1能够完全抑制细胞的转化。(3)产物原位分离法提高酪醇产量。通过比较对产物酪醇和底物L-酪氨酸的吸附能力筛得树脂XAD4,该树脂对吸附酪醇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次,优化了树脂的添加量,其中10%(干重,w/v)的XAD4能够吸附17.5 g·L-1的酪醇;高浓度乙醇条件下能够有效解吸树脂上的酪醇,此外,解吸时长对酪醇的收率也存在影响,使用3倍体积量的无水乙醇两批次解吸8 h,收率为97.8%;接着,摇瓶转化考察了不同底物浓度对树脂吸附转化的影响。最终,使用E.coli 07-2结合树脂XAD4规模化制备酪醇,总产量32 h达到35.7 g·L-1,转化率为93.6%。

权波[10](2021)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流场结构的优化与设计》文中指出(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是一种以液态水为反应物电解制氢的装置,尤其在目前能源匮乏的危机中,用电解槽制氢方式越来越受人们所关注。其内部双极板的流场设计对电解槽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格外重要,因此通过改变内部流场结构可以提高电解槽的性能和产量,最终达到一个优化目的。现如今流场的优化与设计多数借助于仿真模拟来研究。当计算大尺寸,多通道,复杂形状流场时,经常会遇到计算时间长,模型不易收敛等情况。因此,本文设计出一种简化形式的反应流模型,通过建立几种不同尺寸通道的平行流场,分别研究入口,出口水平通道和垂直通道宽度对流场的压力,速度,气体摩尔分数以及电解槽性能影响。研究发现加宽垂直通道对电解槽性能影响更大,减小垂直通道或同时加宽入口和出口水平通道宽度有助于电解槽性能提升,反应也更加均匀,增强气体流动性。同时在低电流密度(0~0.5A/cm2)下,加宽通道宽度对电解槽性能影响较小,而在高电流密度(1~1.5A/cm2)下,加宽通道宽度对电解槽性能影响较大。然后,在平行流场的基础上进行局部优化,用蛇形通道结构替换平行流场流速较低的区域,得到一种新型的流场结构。通过与优化前流场结构相对比,发现优化后的流场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解槽性能,缓解平行流场局部流速不均匀等问题,并且在通道深度方向上气体更加均匀分布,更适用于电解槽实际应用中。传统的气体通道流场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热交换性能,与扩散层表面充分接触,可以有效降低界面电阻损失,但由于较差的气体流动性和工作性能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讨论无通道流场结构对电解槽的影响,其中泡沫金属具有良好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非常适合应用于电解槽的流场结构中。通过建立泡沫金属结构的电解槽气相模型,改变流场的截面形状,厚度和孔隙率大小,研究无通道流场结构参数对电解槽的影响。最后,建立二维气液两相反应流模型,研究多孔材质的接触角和孔隙率对电解槽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钛毡厚度越小,接触角和孔隙率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物运输,电解性能的提高,并且经不同截面形状之间对比,圆形截面的流场结构更适用于电解槽中。

二、甲醇组合重整制氢CuZnAlZr催化剂简单制备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醇组合重整制氢CuZnAlZr催化剂简单制备法(论文提纲范文)

(2)以污染物作为电子给体的新型光催化制氢体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光催化制氢协同污染物降解的机理
2 用于光催化制氢协同污染物降解反应的常用催化剂
    2.1 Ti O2基光催化剂
    2.2 g-C3N4基光催化剂
    2.3 Zn In2S4基光催化剂
3 影响光催化制氢协同污染物降解反应的因素
    3.1 污染物种类
    3.2 催化剂类型和组分
    3.3 催化剂的微观结构
    3.4 催化剂投加量
    3.5 pH
    3.6 污染物浓度
    3.7 溶液中的不同阴阳离子及其他共存物
    3.8 反应温度
    3.9 光照强度
4 结语

(3)基于α-Co(OH)2异质结构催化剂的构建及其析氧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电催化析氧简介
    1.2 氢氧化物的概述
        1.2.1 氢氧化物的简介
        1.2.2 提高氢氧化物析氧反应(OER)活性的策略
    1.3 氢氧化物异质结构在析氧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1.3.1 氢氧化物与氧化物异质结构
        1.3.2 氢氧化物与硫化物异质结构
        1.3.3 氢氧化物与贵金属异质结构
        1.3.4 氢氧化物与MOF异质结构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设备
        2.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材料表征方法
        2.2.1 X射线衍射(XRD)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4 红外光谱仪(FTIR)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2.3 电催化性能测试
        2.3.1 线性扫描伏安(LSV)测试
        2.3.2 双电层电容(C_(dl))测试
        2.3.3 电化学阻抗(EIS)
        2.3.4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3 α-Co(OH)_2/Ag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的制备
        3.2.1 α-Co(OH)_2纳米片的合成
        3.2.2 α-Co(OH)_2/Ag异质结构的合成
        3.2.3 Ag纳米粒子的合成
        3.2.4 物理混合α-Co(OH)_2+Ag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3.3.2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SEM,TEM)分析
        3.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3.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分析
        3.3.5 电催化析氧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α-Co(OH)_2/ZIF-67 异质结构的界面工程用于增强析氧电催化
    4.1 引言
    4.2 材料的制备
        4.2.1 α-Co(OH)_2纳米片的制备
        4.2.2 α-Co(OH)_2/ZIF-67 异质结构的合成
        4.2.3 合成ZIF-67 纳米粒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4.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分析
        4.3.3 扫描电镜(SEM)分析
        4.3.4 透射电镜(TEM)分析
        4.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4.3.6 电催化析氧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与展望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镍基尖晶石甲烷联合重整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热力学分析
    2.2 催化剂种类
    2.3 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2.4 载体的选择
    2.5 反应中镍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2.6 整体研究思路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原料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用气与实验仪器
    3.2 催化剂的制备
        3.2.1 催化剂的还原
    3.3 催化剂的考评
        3.3.1 催化剂考评装置
    3.4 反应动力学测试
        3.4.1 反应级数的测定
        3.4.2 反应活化能的测定
    3.5 催化剂表征
        3.5.1 N_2物理吸附(N_2-BET)
        3.5.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3.5.3 高角环形暗场-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HRTEM)
        3.5.4 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3.5.5 CO化学吸附(CO-chem)
        3.5.6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3.5.7 CH_4程序升温脱附(CH_4-TPD)
第四章 溶胶-凝胶法镍基尖晶石催化剂研究
    4.1 引言
    4.2 溶胶-凝胶法制备优化
        4.2.1 催化剂制备
        4.2.2 不同制备法比较
        4.2.3 分散剂研究
    4.3 不同负载量下催化剂结构表征分析
        4.3.1 反应前催化剂XRD表征
        4.3.2 反应前催化剂的H_2-TPR表征
        4.3.3 反应前催化剂的HAADF-STEM表征
    4.4 不同负载量下催化剂性能考评
        4.4.1 催化剂性能评价
        4.4.2 催化剂的CO_2-TPD表征
        4.4.3 催化剂的CO-化学吸附表征
        4.4.4 催化剂的CH_4-TPD表征
        4.4.5 反应后催化剂XRD表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LDH前驱体的镍基尖晶石催化剂研究
    5.1 引言
    5.2 反应前催化剂的制备
        5.2.1 Ni-MgAl_2O_4催化剂的LDH法制备
        5.2.2 不同焙烧温度下晶相分析
    5.3 反应前催化剂的表征
        5.3.1 反应前催化剂的XRD表征
        5.3.2 反应前催化剂的H_2-TPR表征
    5.4 不同配比下催化剂性能考评
        5.4.1 催化剂性能评价
        5.4.2 催化剂的CO-化学吸附表征
        5.4.3 催化剂的CO_2-TPD表征
        5.4.4 反应后催化剂XRD表征
    5.5 不同催化剂热稳性对比
    5.6 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5.6.1 反应级数的测定
        5.6.2 反应活化能的测定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基于陶瓷质子导体的中温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燃料电池和制氢技术的发展
        1.2.1 燃料电池的原理
        1.2.2 燃料电池的分类
        1.2.3 制氢技术的分类
        1.2.4 电解水制氢的原理和发展
        1.2.5 利用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可逆性实现制氢/发电循环
        1.2.6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质子导电型vs.氧离子导电型
    1.3 质子导体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研究现状
        1.3.1 质子导体固体电解质材料
        1.3.2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氢电极
        1.3.3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空气电极
        1.3.4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支撑结构
        1.3.5 可逆固体氧化物单电池的几何形状
    1.4 质子导体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发展趋势
        1.4.1 降低运行温度
        1.4.2 降低材料合成与单电池制备的温度
        1.4.3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1.5 本课题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性能表征与测试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材料的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测试
        2.2.1 X射线衍射
        2.2.2 扫描电子显微技术
        2.2.3 热膨胀测试
        2.2.4 激光粒度分析
        2.2.5 阿基米德法测密度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计时电流法
        2.3.2 计时电压法
        2.3.3 电化学阻抗谱
        2.3.4 直流四探针法
第3章 Cu掺杂取代对电解质和氧电极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3.1 引言
    3.2 Cu掺杂BaCe_(0.7)Zr_(0.1)Y_(0.2)O_(3-δ)对质子导体电解质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3.2.1 实验方法
        3.2.2 BaCe_(0.7-x)Zr_(0.1)Y_(0.2)Cu_xO_(3-δ)的结构表征
        3.2.3 BaCe_(0.7-x)Zr_(0.1)Y_(0.2)Cu_xO_(3-δ)的烧结活性
        3.2.4 BaCe_(0.7-x)Zr_(0.1)Y_(0.2)Cu_xO_(3-δ)的电导率
        3.2.5 BaCe_(0.66)Zr_(0.1)Y_(0.2)Cu_(0.04)O_(3-δ)单电池的性能
    3.3 Cu取代La_(1.2)Sr_(0.8)Ni O_(4+δ)对氧电极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3.3.1 实验方法
        3.3.2 La_(1.2)Sr_(0.8)Ni_(1-x)Cu_xO_(4+δ)的结构表征
        3.3.3 La_(1.2)Sr_(0.8)Ni_(1-x)Cu_xO_(4+δ)的热行为分析
        3.3.4 La_(1.2)Sr_(0.8)Ni_(1-x)Cu_xO_(4+δ)的电导率
        3.3.5 La_(1.2)Sr_(0.8)Ni_(1-x)Cu_xO_(4+δ)电极的对称电池性能
        3.3.6 La_(1.2)Sr_(0.8)Ni_(0.50)Cu_(0.50)O_(4+δ)电极单电池的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气电极支撑型可逆电池的低温制备和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粉体制备
        4.2.2 空气电极支撑型单电池制备
        4.2.3 空气电极支撑型单电池性能和稳定性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表征
        4.3.2 烧结温度对空气电极支撑体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3.3 空气电极支撑型单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4.3.4 空气电极支撑型单电池的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气电极微结构对可逆电池性能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粉体制备
        5.2.2 单电池制备
        5.2.3 电化学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表征
        5.3.2 单电池电化学性能
        5.3.3 单电池稳定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Cu掺杂提高Ba Ce_(0.7)Zr_(0.1)Y_(0.2)O_(3-δ)质子导体电解质的烧结活性和电导率
        6.1.2 Cu取代降低La_(1.2)Sr_(0.8)Ni O_(4+δ)氧电极的低温极化阻抗和活化能
        6.1.3 高鲁棒性的空气电极支撑型可逆电池的低温制备和性能研究
        6.1.4 空气电极微结构对可逆电池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6)负载型钌基催化剂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氢能的特点和应用
        §1.1.2 制氢技术
    §1.2 氨硼烷水解制氢技术
        §1.2.1 氨硼烷简介
        §1.2.2 氨硼烷水解制氢的方式
        §1.2.3 氨硼烷水解制氢的机理
    §1.3 催化剂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的研究
        §1.3.1 碳基金属催化剂
        §1.3.2 MOFs基金属催化剂
        §1.3.3 LDHs基金属催化剂
        §1.3.4 氧化物基金属催化剂
    §1.4 本论文选题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表征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氨硼烷水解制氢设备及催化剂结构表征
        §2.2.1 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4 物理吸附分析仪(BET)
        §2.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
        §2.2.6 X射线衍射仪(XRD)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第三章 Ru/γ-Al_2O_3-C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的制备
        §3.2.1 γ-Al_2O_3-C的制备
        §3.2.2 Ru/γ-Al_2O_3-C的制备
    §3.3 Ru/γ-Al_2O_3-C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3.3.1 催化剂的表征
        §3.3.2 催化剂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的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u/MgAl-LDHs催化氨硼烷水解脱氢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合成
        §4.2.2 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负载钌催化剂的合成
        §4.2.3 理论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的表征
        §4.3.2 催化剂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的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u-CA/CoNi-LDO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的制备
        §5.2.1 CoNi-LDH和CoNi-LDO的制备
        §5.2.2 Ru/CoNi-LDH和Ru/CoNi-LDO的制备
        §5.2.3 理论计算
    §5.3 Ru-CA/CoNi-LDO的结构和形貌及催化性能
        §5.3.1 催化剂的表征
        §5.3.2 催化剂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的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ZnO基光阳极的构建及其光电水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光电化学电解水
        1.2.1 水电解的基本原理
        1.2.2 OER和HER催化剂的支撑材料
        1.2.3 光电极/电解质界面
        1.2.4 光电化学法制氢的研究现状
    1.3 ZnO半导体材料
        1.3.1 ZnO的一般材料特性和相关用途
        1.3.2 不同形貌ZnO材料的PEC性能
        1.3.3 氧化锌的缺陷促进了光(电)化学反应
    1.4 选题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NiFe_2O_4/ZnO NRs光阳极光电水氧化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化学试剂
        2.2.2 ZnO纳米棒(NRs)阵列光阳极的制备
        2.2.3 NiFe_2O_4/ZnO NRs复合光阳极的制备
        2.2.4 样品物性表征
        2.2.5 样品的光电化学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iFe_2O_4/ZnO NRs复合光阳极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分析
        2.3.2 NiFe_2O_4/ZnO NRs复合光阳极的XRD分析
        2.3.3 NiFe_2O_4/ZnO NRs复合光阳极的XPS分析
        2.3.4 NiFe_2O_4/ZnO NRs复合光阳极的光学性能表征
        2.3.5 NiFe_2O_4/ZnO NRs复合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2.4 小结
第三章 CoFe_2O_4/ZnO NRs光阳极光电水氧化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化学试剂
        3.2.2 反尖晶石结构的CoFe_2O_4纳米粉末样品的制备
        3.2.3 CoFe_2O_4/ZnO NRs复合光阳极的制备
        3.2.4 样品物性表征
        3.2.5 样品的光电化学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oFe_2O_4/ZnO NRs复合光阳极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分析
        3.3.2 CoFe_2O_4/ZnO NRs复合光阳极的XRD分析
        3.3.3 CoFe_2O_4/ZnO NRs复合光阳极的XPS分析
        3.3.4 CoFe_2O_4/ZnO NRs复合光阳极的光学性能表征
        3.3.5 CoFe_2O_4/ZnO NRs复合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3.3.6 CoFe_2O_4/ZnO NRs复合光阳极光化学性能的机理探究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氧化钼/过渡金属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产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解水制氢方法
    1.3 电解水产氢机理
    1.4 电解水产氢评估参数
    1.5 产氢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1.5.1 金属和合金电催化剂
        1.5.2 金属氧化物电催化剂
        1.5.3 其他金属衍生物电催化剂
        1.5.4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电催化剂
        1.5.5 碳基电催化剂
    1.6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2章 氧化钼/钯金属纳米颗粒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材料
        2.2.2 材料表征
        2.2.3 电化学测试
        2.2.4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2.2.5 电极材料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氧化钼/钯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表征
        2.3.2 氧化钼/钯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性能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氧化钼/铑金属纳米颗粒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材料
        3.2.2 材料表征
        3.2.3 电化学测试
        3.2.4 电极材料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氧化钼/铑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表征
        3.3.2 氧化钼/铑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性能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氧化钼/铂金属纳米颗粒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材料
        4.2.2 材料表征
        4.2.3 电化学测试
        4.2.4 电极材料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氧化钼/铂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表征
        4.3.2 氧化钼/铂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性能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多酶级联转化L-酪氨酸生产酪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芳香醇的研究进展
        1.1.1 芳香醇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1.1.2 芳香醇的制备方法
    1.2 酪醇合成的研究进展
        1.2.1 化学法合成酪醇的研究进展
        1.2.2 生物法合成酪醇的研究进展
    1.3 多酶级联是合成酪醇的有效方法
        1.3.1 多酶级联反应及其类型简介
        1.3.2 多酶级联反应在芳香醇合成中的应用
        1.3.3 多酶级联反应中的辅酶再生
        1.3.4 多酶级联合成酪醇的潜力与挑战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和质粒
        2.1.2 培养基与溶液
        2.1.3 酶和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重组菌的构建
        2.2.1 DNA基本操作
        2.2.2 单酶重组菌株的构建
        2.2.3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2.2.4 多酶共表达菌株的构建
    2.3 重组共表达菌株的生产与转化能力评价
        2.3.1 菌株的培养及全细胞催化剂的制备
        2.3.2 发酵产酶条件的优化
        2.3.3 全细胞转化酪氨酸生产酪醇的转化条件优化
    2.4 分析测定方法
        2.4.1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4.2 酶活检测
        2.4.3 L-酪氨酸、酪醇、对羟基苯丙酮酸及对羟基苯乙醛的测定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级联反应生产酪醇的路径设计和构建
        3.1.1 级联路径的设计
        3.1.2 路径酶的选择及单表达载体的构建
        3.1.3 目的蛋白的纯化
        3.1.4 体外级联路径的验证
        3.1.5 限速步骤的确定
        3.1.6 小结
    3.2 多酶级联生产酪醇路径的组装和优化
        3.2.1 共表达菌株的构建及验证
        3.2.2 限速步骤的解除
        3.2.3 全细胞转化L-酪氨酸生产酪醇的体系优化
        3.2.4 产物对大肠杆菌细胞的抑制
        3.2.5 小结
    3.3 产物原位分离法提高酪醇生物转化产量
        3.3.1 树脂筛选
        3.3.2 树脂XAD4 添加量优化
        3.3.3 酪醇的洗脱
        3.3.4 大孔树脂吸附生物转化合成酪醇
        3.3.5 发酵罐中生物转化法合成酪醇
        3.3.6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检测图谱

(10)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流场结构的优化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催化剂结构与材料
        1.2.2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双极板研究
        1.2.3 操作条件对PEM电解槽性能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反应流模型
    2.1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工作原理
    2.2 全尺寸反应流模型
        2.2.1 计算模型
        2.2.2 几何结构与网格划分
        2.2.3 模型假设与参数
        2.2.4 全尺寸模型的缺陷
    2.3 降维反应流模型
        2.3.1 计算模型
        2.3.2 物理场耦合
        2.3.3 几何结构与网格划分
        2.3.4 模型假设与参数
    2.4 计算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PEM电解槽流场结构优化
    3.1 水平通道设计
        3.1.1 几何结构
        3.1.2 模型假设
        3.1.3 计算方案
        3.1.4 结果与分析
    3.2 垂直通道设计
        3.2.1 几何结构
        3.2.2 模型假设
        3.2.3 计算方案
        3.2.4 结果与分析
    3.3 PEM电解槽流场结构优化
        3.3.1 设计思路
        3.3.2 流场尺寸和工作参数
        3.3.3 模型假设
        3.3.4 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泡沫金属流场结构的PEM电解槽模拟
    4.1 气相模型建立
        4.1.1 几何模型
        4.1.2 计算模型
        4.1.3 计算方案
    4.2 两相流模型建立
        4.2.1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4.2.2 两相流计算模型
        4.2.3 计算方案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气相模型结果分析
        4.3.2 两相流模型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甲醇组合重整制氢CuZnAlZr催化剂简单制备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类普鲁士蓝制备磷化物复合材料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 徐佳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以污染物作为电子给体的新型光催化制氢体系的研究进展[J]. 李芳芹,孙辰豪,任建兴,吴江,陈林峰,李可君. 化工进展, 2021(09)
  • [3]基于α-Co(OH)2异质结构催化剂的构建及其析氧性能研究[D]. 张南.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镍基尖晶石甲烷联合重整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陈思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基于陶瓷质子导体的中温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孙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21
  • [6]负载型钌基催化剂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D]. 仇雪莹.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7]ZnO基光阳极的构建及其光电水氧化性能研究[D]. 张明瑞.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8]氧化钼/过渡金属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产氢性能研究[D]. 孙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9]多酶级联转化L-酪氨酸生产酪醇的研究[D]. 阮小波. 江南大学, 2021(01)
  • [10]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流场结构的优化与设计[D]. 权波.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标签:;  ;  ;  ;  

甲醇联合重整制氢CuZnAlZr催化剂的简单制备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