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外线吸收剂“三嗪五”在涂料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胡福,李利芬,吴志刚,余丽萍,曹岩,徐海龙[1](2022)在《纳米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木塑复合材料(WPC)是利用植物纤维和塑料加工制备而成的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新型绿色材料,具有力学性能好、吸水性低及可循环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具、户外设施、建筑装饰和园林景观等领域。文中从纳米材料对WPC的物理力学、阻燃和耐老化等方面性能的影响出发,总结了近年来利用刚性粒子、碳纳米管、纳米蒙脱土等纳米无机化合物,以及氮化硼和纳米纤维素等纳米有机化合物增强WPC的方法,并对纳米增强WPC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马长坡[2](2021)在《纳米粒子改性丙烯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在超疏水涂层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聚丙烯酸酯是一类由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候性能和耐酸碱性能,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被广泛用作皮革涂饰、建筑涂料和木材的成膜材料。但由于纯聚丙烯酸酯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应用,可以通过化学改性和结构设计来加以改善。作为分散相的纳米粒子以独立的相态形式通过改性、分散到连续相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基体中形成一种既保留无机材料的热稳定性与硬度,也兼具聚合物韧性与介电性能的复合材料,该过程不是无机相与有机相的简单混合,而是在纳米尺度内两相的有机复合。水接触角(CA)>150°、水滑动角(SA)<10°的超疏水涂层,能抑制水滴的粘附,使水滴从表面快速滚动,因此在自清洁、不润湿、防雾、防结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现代社会空气污染、水污染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超疏水性涂料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先合成了一种含有双键和硅氢键的有机硅,用这种有机硅改性纳米粒子,再分别使用合成的硅油和改性后的纳米粒子分别改性丙烯酸酯制备两种复合材料,分别叫做有机硅/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和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再将改性纳米粒子和有机硅/聚丙烯酸酯混合制备超疏水涂层。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调聚反应合成了一种含双键和氢键的有机硅。为了使氧化锌分散到聚合物基体中,对氧化锌进行了有机硅改性。最后,用改性氧化锌和有机硅制备了氧化锌/聚丙烯酸酯和有机硅/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氧化锌和有机硅对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TG)、粒径分析、紫外(UV)和水接触角(WCA)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可以看出,随着氧化锌和有机硅的加入,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温度明显提高。SEM分析表明,膜表面的Zn O纳米粒子分布均匀。然后用改性氧化锌和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制备氧化锌/丙烯酸酯超疏水复合涂层。该涂料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能和油水分离性能。(2)用调聚法合成了一种侧链上有氢键和双键的有机硅,并利用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确定了有机硅的结构。然后用有机硅对Al2O3进行改性,通过FTIR、XRD、TGA和WCA验证改性前后Al2O3的化学组成和热稳定性。分别用有机硅、改性Al2O3、有机硅和改性Al2O3对聚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得到的乳液称为有机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Al2O3/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Al2O3-有机硅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为了验证有机硅和Al2O3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疏水性,对复合乳液和复合乳液膜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红外光谱证实,有机硅和改性氧化铝被成功地引入到聚丙烯酸酯乳液中。通过粒度分析和TEM可以观察到直径约为68纳米的球形颗粒。SEM显示了改性单体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布状态。TG和WCA分析表明,有机硅和改性Al2O3的引入均能提高聚丙烯酸酯膜的热稳定性和疏水性,有机硅-Al2O3复合膜的接触角可达92°。最后,将改性氧化铝与有机硅/聚丙烯酸酯混合并喷涂在基体上,制备超疏水性涂层,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SEM和WCA对涂层进行表征。该涂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自洁性,将混合乳液喷在滤布上制备的超疏水滤布具有良好的油水分离效果。
郭明阳[3](2019)在《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水性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水性防腐涂料由于VOC含量少,环境友好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水性涂料耐水性和附着力相对欠佳,耐久性和耐腐蚀性能不及油性涂料好,而限制了水性防腐涂料在高性能防腐领域中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为聚合物,加入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PACA/GO)作为增效型填料,开发出一种新型增效型的防腐涂料,对涂料的耐久性、耐盐雾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其防腐机理。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种类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磷酸酯单体、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乳液和涂层性能的影响,优化出适宜的乳液合成工艺:反应温度在80°C,OP-10/SLS为3:1;乳化剂为3.48wt.%;磷酸酯单体为4wt.%;环氧树脂为30wt.%;引发剂为1.51wt.%;硅烷偶联剂为4.13wt.%,制得的水性环氧乳液附着力、硬度、耐水性、耐酸碱性等性能良好,乳液的各项性能均达到了相关国家标准。将5-氨基水杨酸作为掺杂酸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PACA/GO)。用XRD、FTIR、UV、SEM分析了GO、PACA和PACA/GO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目标产物。通过分析GO、PACA和不同质量比的PACA/GO的分散性、电化学活性,确定了GO与PACA的适宜比例。SEM分析可见,PACA均匀地分散在GO片上,GO呈现出不规则的薄片结构,PACA是具有轻微聚集的纳米球形颗粒结构,在水中分散良好,未出现聚集现象,随着复合材料中GO含量的增加,PAGO复合材料的水分散性逐步提升。电化学分析表明掺杂了0.5wt.%GO的PACA/GO聚合物材料增加了PACA的电化学信号强度。PACA与GO的质量比为5:1时,复合材料在乳液中分散性最好。通过配方设计优选了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成膜物的成分含量,以PACA/GO复合材料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制备了增效型水性防腐涂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添加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机械性能分析(DMA)、开路电位(OCP)、极化曲线(Tafel)、交流阻抗方法(EIS)、电化学拟合、盐雾腐蚀实验等,研究了涂层的动态机械性能、物理阻隔性及防腐性能。PACA/GO复合材料,提升了涂料的耐久性和防腐性能。采用盐雾腐蚀实验对比盐雾试验前后试样颜色、表面平整程度和划痕处腐蚀宽度,来研究涂料的耐蚀性。结果表明,添加PACA/GO复合材料5wt.%时的涂层,在盐雾实验240h时间内仍然表面光滑平整,没有粗糙颗粒和气泡产生,涂层表现出良好的抗渗透作用和耐蚀性。GO具有片状纳米结构,能够阻挡电解质浸入基底,使电解质进入金属表面的路径变得曲折,从而能起到良好的物理隔绝作用。PACA可以在金属基体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同时产生电场能够阻碍电子向外界传递,起到良好的防腐效果。PACA/GO复合材料在水性涂料中的分散性较好,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得到增强,充分发挥GO和PACA的协同作用来提高涂料的防腐性能。推测增效机理为:PACA配备具有交换电子并俘获电子的能力,能够在腐蚀过程中强制性地防止阳极溶解。阳极反应生成的Fe2+和Fe3+由于PACA的存在而转化成Fe2O3和Fe3O4形成钝化膜从而实现对金属的保护作用;GO纳米片在环氧基质中适当分散能够显着增加电解质扩散路径的长度,同时对氧气和水的扩散提供有效屏障层而阻止扩散。PACA/GO加入到水性环氧乳液中显着增强了环氧涂层的阻隔性能和离子电阻。由于GO和PACA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的强界面增加了电子离域并促进了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电荷转移,PACA/GO表现出比PACA的更高的电化学活性,改善PACA在水中的分散性,实现水性防腐涂料的增效性。该研究在水性防腐涂料性能增强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可借鉴的指导意义。
郑晓晨[4](2016)在《耐老化阻燃PVC/ABS合金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ABS树脂和PVC树脂作为五大通用塑料的两种,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ABS树脂有着较好的韧性,但阻燃效果较差;而PVC树脂的加入能够很好的提高ABS树脂的阻燃性能,但是,会使共混体系力学性能下降。两者的结合可以达到性能互补的效果。本文设计了一种耐老化阻燃ABS/PVC合金,并对合金的配方、制备工艺、阻燃性能及耐老化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ABS/PVC合金的制备工艺研究中,确定了混料——双螺杆挤出—开炼—压制成型为最佳工艺流程。2.在ABS/PVC合金的配方研究中,对合金进行了力学性能和氧指数等性能的测定。研究发现,合金的拉伸性能和弯曲强度伴随ABS含量的减少而上升;合金的抗冲击性能,伴随ABS含量的减少呈现出先降再升再降的趋势;氧指数随PVC含量的增加,从19.3上升至44.1,增幅明显。ABS/PVC配比为60/40时,分散相分散十分均匀,海岛结构特别明显,抗冲击性能达到峰值8.78KJ/m2。3.在ABS/PVC合金阻燃性能研究中,固定三氧化二锑(Sb2O3)的用量,随着辅助阻燃剂十溴联苯醚(DBDPO)含量的逐渐增加,氧指数从24.2增加到33.1,达到了难燃的水平,复配阻燃剂的加入,虽然对共混体系的阻燃效果有很大益处,但对使其力学性能强度大大降低。综合考虑,合金性能达到最好时的Sb2O3/DBDPO配比应为2:3,此时的卤锑协同作用达到最佳。4.在ABS/PVC合金耐老化性能研究中,抗氧剂245和紫外线吸收剂UV-327能够有效提高ABS/PVC合金的耐老化性能,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加入抗氧剂245后,将合金置于90℃热老化箱中,1000h后黄色指数变化△YI为9.7;加入紫外线吸收剂UV-327后,将合金至于日光下,1000h后黄色指数变化△YI为10.5。
张静星[5](2014)在《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制备及老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分别采用表面活性剂硬脂酸和硅烷偶联剂N-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SiO2表面进行湿法改性,讨论了不同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改性后粒子活化指数的影响;以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乙二醇(PEG)为主要原料采取自乳化法制备出水性聚氨酯(WPU),研究了R值(NCO/OH)、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预聚反应温度、预聚反应时间、扩链温度、扩链时间、乳化温度等对WPU乳液性能的影响,选择最佳方案制备WPU;在最佳方案下加入改性纳米SiO2颗粒,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WPU/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改性纳米SiO2加入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复合材料的紫外氙灯照射老化来研究改性纳米SiO2的加入对复合材料耐紫外线性能及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SEM,TEM,TG等测试方法对改性纳米SiO2进行了表征,分析表明:当改性剂用量为7%,改性温度为60℃,改性时间为2h时,得到的SiO2改性效果较明显。比较二者改性的分散效果,经N-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SiO2分散效果更好。在WPU的制备研究过程中发现,最佳制备工艺为R值为1.5,预聚反应时间为2h,预聚温度为55℃,DMPA含量为7%,扩链反应温度为70℃,扩链反应时间为3h,中和乳化温度为室温。纳米SiO2的加入有利于提高WPU/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紫外吸收强度和热稳定性,并且加入量的不同其紫外吸收强度的增强程度和热稳定性提高的程度也不同。经紫外氙灯照射老化后的复合材料均有一定程度的老化,老化后材料紫外吸收强度增强,热稳定性变化幅度大致相同。但是随改性纳米SiO2加入量的增多,老化程度降低,紫外吸收强度增强程度也降低。
王志强[6](2014)在《聚碳酸酯表面透明耐磨涂层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聚碳酸酯透明件表面防护的需求,研制透明件表面耐磨防护涂层。芳香族聚碳酸酯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因此,该材料在航空、航天、车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该材料自身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耐磨性、耐水解性能、耐紫外线性能、耐碱性以及耐各种溶剂性差,这些不足之处制约着聚碳酸酯材料的广泛应用。鉴于上述原因,各国学者针对聚碳酸酯透明件表面的防护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主要手段之一是在透明件表面涂装耐磨涂层。在要求耐磨涂层具有耐磨性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吸收功能;而且涂层还要具有阻止聚碳酸酯材料水解的功能。在聚碳酸酯透明件保护涂层发展的初期,涂层主要是解决了耐磨性能,并兼顾了透明性。但随着聚碳酸酯透明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防护涂层的要求也逐渐发展到了还须具有紫外线吸收功能,以及阻止聚碳酸酯水解的功能。随着透明件耐磨防护涂层的不断研究和发展,聚碳酸酯透明件耐磨涂层已逐步形成了以含硅为主的聚硅氧烷类耐磨涂层、丙烯酸紫外光固化耐磨涂层、聚氨酯耐磨涂层以及无机涂层等;其中聚氨酯涂层是通过涂层多具有的弹性来保证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其余几种涂层是通过提高涂层的硬度来保证涂层的耐磨性。本文研制的是一种以含硅为主的聚硅氧烷类耐磨涂层。该涂层采用烷氧基硅烷单体改性硅溶胶,并在体系中引入具有增硬功能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从而保证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另外在烷氧基硅烷改性过程中引入一定量的含氟硅氧烷单体,同时严格控制涂料的聚合程度,确保使固化后的涂层具有一定的疏水性,提高了涂层的防水渗透功能,从而提高了聚碳酸酯透明件的耐水解性能。合成烷氧基封端的含聚碳酸酯链段的聚合物作为附着力促进剂,使耐磨涂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在涂料体系中引入纳米氧化钛粒子增强涂层的紫外线吸收功能,保证涂层具有较好的紫外线吸收功能。在涂料制备过程中采用适宜的溶剂体系,使涂料具有良好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本文制备的涂料经过合理规范的施工,固化后即可得到性能优异的聚碳酸酯透明件耐磨防护涂层。该透明件耐磨防护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附着力、透明性、紫外线吸收功能、防水渗透性等,实现了对聚碳酸酯透明件的耐磨防护。
黄小涛,董晓宁,白杨,赵海福[7](2013)在《纳米技术在涂料研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的介绍,讨论了纳米技术对涂料性能的改善和改善原理,以及纳米改性涂料的种类及其特点,并就纳米技术在涂料研制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刁玉婷[8](2013)在《腺嘌呤衍生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质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DNA/RNA碱基作为自然选择的产物,能够有效地抵抗紫外射线的伤害。研究表明,相比于嘧啶类碱基,嘌呤类碱基具有更好的紫外光稳定能力。本课题以天然碱基腺嘌呤为母体,通过酰胺键和脲键引入芳环合成出10个腺嘌呤衍生物。通过一系列平行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获得较高产率所合成的十个腺嘌呤衍生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熔点,与母体腺嘌呤相比,它们紫外最大吸收波长(λmax)红移至283-295nm范围内,在吸收有害紫外射线UVA、UVB方面更具优势。通过分析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数据,探讨了分子共轭体系、取代基类型对紫外吸收能力的影响,分子非平面结构、分子内氢键对荧光发射强度的影响。光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分子共轭体系的增大有助于紫外吸收能力的提高,而供电子基团的导入也能对紫外吸收能力的增强起到有益的贡献。分子柔性增加、分子内氢键的振动、开合使得化合物表现为低荧光发射。本课题所合成的十个腺嘌呤衍生物不仅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分子量,同时还具有较大的摩尔吸收系数(εmax)和低的荧光的发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盖芸瑚[9](2012)在《HSDA-HTC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文中指出天然棉纤维,因具有手感柔软、可再生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吸湿性能优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领域,但在服用过程中极易附着微生物,甚至造成疾病的传播,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制备一种水溶性超支化聚合季铵盐HSDA-HTC,并将其应用于棉纤维的功能化改性,以提高棉纤维的抗菌性能。以丙烯酸甲酯、四乙烯五胺、十二酸/十四酸/十八酸和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EPTAC)为原料,制备了HSDA-HTC,采用FTIR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并讨论了HSDA-HTC的溶解性、酸碱度、热性能及抗菌性能。HSDA-HTC溶液的最小抑菌浓度约为50mg/l;随着HSDA-HTC上接枝链段长度的增加,HSDA-HTC溶液的抑菌性能有增强的趋势,但当HSDA-HTC上接枝链段长度增加至十四烷基及以上时,溶液的抑菌性能趋于稳定。HSDA-HTC抗菌整理棉织物的较优工艺为:HSDA-HTC浓度2g/l,浸轧液温度80℃,轧余率100%,焙烘温度110℃。整理棉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和耐久性。整理后棉织物的结构、力学性能和白度基本不变,活性染料无盐染色能力提高,吸湿性、吸水性和紫外线防护能力略有提高。
么秋香[10](2009)在《抗老化外墙乳胶涂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备了具有良好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外墙乳胶涂料。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三元体系为基础进行乳液合成,研究了聚合工艺、聚合反应条件、复合乳化剂配比及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比间歇乳液聚合工艺、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聚合反应稳定,制备的纯聚丙烯酸酯乳液单体转化率更高,达到97.09%,乳液耐水性、耐沾污性更好,粒径小。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预乳化条件为:乳化剂3%、单体滴加时间50min、预乳化温度45℃、搅拌速度500r/min。为了提高纯聚丙烯酸酯乳液的耐水性、耐沾污性及抗老化性,引入功能性单体丙烯酰胺、有机硅活性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纯聚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经过丙烯酰胺的交联改性使涂膜耐水性、抗紫外老化性显着增强;在纯聚丙烯酸酯中引入硅氧键进一步提高了涂层的耐久性、硬度、耐水性和耐沾污性等。采用金红石型纳米TiO2、抗氧剂1010和两类典型有机紫外线吸收剂UV-531和UV-326进行复合,得到的纳米复合紫外线吸收剂R-TiO2/UV-531和R-TiO2/UV-326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紫外线吸收性能优于有机或无机紫外线吸收剂单独使用的效果。R-TiO2/UV-531紫外光吸收率达到99.75%,充分发挥了有机和无机紫外线吸收剂的各自特点,具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将其添加到改性后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中,显着提高了涂膜的硬度、附着力、粉化率和抗紫外老化性。最后,确定了外墙乳胶涂料的最佳合成条件,制得的涂料耐沾污性、耐水性、附着力等性能均优于国标要求,尤其是耐人工加速老化性能优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紫外线吸收剂“三嗪五”在涂料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外线吸收剂“三嗪五”在涂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无机化合物 |
1.1 刚性粒子 |
1.1.1 纳米二氧化硅 |
1.1.2 纳米二氧化钛 |
1.1.3 纳米氧化锌 |
1.1.4 石墨烯 |
1.2 碳纳米管 |
1.3 纳米蒙脱土 |
2 纳米有机化合物 |
2.1 氮化硼 |
2.2 纳米纤维素 |
3 研究展望 |
(2)纳米粒子改性丙烯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在超疏水涂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聚丙烯酸酯材料改性 |
1.2.1 环氧树脂改性 |
1.2.2 聚氨酯改性 |
1.2.3 有机氟改性 |
1.2.4 有机硅改性 |
1.2.5 纳米粒子 |
1.3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式 |
1.3.1 喷涂法 |
1.3.2 刻蚀法 |
1.3.3 模板法 |
1.3.4 电化学沉积法 |
1.3.5 静电纺丝法 |
1.3.6 溶胶凝胶法 |
1.3.7 分子自组装法 |
1.4 超疏水涂层的用途 |
1.4.1 自清洁 |
1.4.2 防腐蚀 |
1.4.3 油水分离 |
1.4.4 防结冰 |
1.5 本课题意义和创新点 |
1.5.1 选题依据和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ZnO/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
2.3.1 端乙烯基含氢硅油的合成 |
2.3.2 有机硅改性ZnO纳米粒子的制备 |
2.3.3 氧化锌/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乳液的合成 |
2.3.4 有机硅/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乳液的合成 |
2.3.5 改性ZnO/聚丙烯酸酯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 |
2.4 Al_2O_3/有机硅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
2.4.1 侧链乙烯基含氢硅油的合成 |
2.4.2 改性Al_2O_3的制备 |
2.4.3 Al_2O_3-有机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 |
2.4.4 AS/聚丙烯酸酯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 |
2.5 测试与表征 |
第3章 ZnO/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
3.1 ZnO/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
3.1.1 反应时间对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 |
3.1.2 反应温度对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 |
3.1.3 引发剂用量对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 |
3.1.4 乳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3.1.5 AA用量对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 |
3.1.6 有机硅用量对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 |
3.1.7 ZnO用量对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 |
3.2 ZnO/聚丙烯酸酯乳液的表征 |
3.2.1 红外分析 |
3.2.2 XRD分析 |
3.2.3 SEM分析 |
3.2.4 TEM分析 |
3.2.5 TG和DTG分析 |
3.2.6 粒径分析 |
3.2.7 UV分析 |
3.2.8 接触角和吸水率 |
3.3 改性ZnO/聚丙烯酸酯超疏水性复合涂料的表征和应用 |
3.3.1 涂层的微观结构 |
3.3.2 超疏水涂层的稳定性 |
3.3.3 超疏水涂层的应用 |
第4章 Al_2O_3/有机硅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
4.1 Al_2O_3/有机硅聚丙烯酸酯的合成 |
4.1.1 有机硅用量对聚丙烯酸酯乳液合成的影响 |
4.1.2 Al_2O_3用量对聚丙烯酸酯乳液合成的影响 |
4.1.3 有机硅存在下Al_2O_3用量对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 |
4.2 Al_2O_3/有机硅聚丙烯酸酯的表征 |
4.2.1 有机硅的结构分析 |
4.2.2 改性Al_2O_3的结构分析 |
4.2.3 红外光谱分析 |
4.2.4 粒度分布 |
4.2.5 TEM分析 |
4.2.6 扫描电镜分析 |
4.2.7 TG分析 |
4.2.8 WCA分析 |
4.3 超疏水性涂料的表征与应用 |
4.3.1 超疏水涂层的表征 |
4.3.2 超疏水涂料的应用 |
4.3.3 超疏水滤布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水性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环保型防腐涂料研究现状 |
1.2.1 无溶剂型防腐涂料 |
1.2.2 高固含型防腐涂料 |
1.2.3 无机或有机粉末状环保型防腐涂料 |
1.2.4 水性防腐涂料 |
1.3 改性增效型防腐涂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石墨烯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
1.3.2 聚苯胺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
1.3.3 聚苯胺/石墨烯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
1.3.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水性环氧乳液的磷酸酯改性及防腐涂层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过程 |
2.3.1 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的合成 |
2.3.2 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成膜工艺过程 |
2.4 水性乳液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1 水性乳液的外观 |
2.4.2 乳液表观粘度的测定 |
2.4.3 凝胶率的测定 |
2.4.4 固含量的测定 |
2.4.5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
2.4.6 水性乳液的稀释稳定性检测 |
2.4.7 水性乳液的粒径检测 |
2.4.8 水性乳液的机械稳定性 |
2.4.9 水性乳液的钙离子稳定性检测 |
2.4.10 水性乳液涂覆于Q235 钢后涂层厚度检测 |
2.4.11 涂层硬度检测 |
2.4.12 涂层吸水率检测 |
2.4.13 涂层耐水性检测 |
2.4.14 涂层附着力检测 |
2.4.15 涂层耐盐水性检测 |
2.4.16 涂层耐酸、碱性检测 |
2.4.17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4.18 热失重(TG)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乳化剂种类的选择对乳液聚合和涂层性能的影响 |
2.5.2 不同乳化剂配比对乳液聚合和涂层性能的影响 |
2.5.3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聚合和涂层性能的影响 |
2.5.4 聚合温度对乳液聚合的影响 |
2.5.5 功能单体磷酸酯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5.6 硅烷偶联剂AC-75 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5.7 环氧树脂的用量对乳液聚合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
2.5.8 引发剂的用量对乳液聚合的影响 |
2.5.9 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的光学照片 |
2.5.10 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性能分析 |
2.5.11 水性乳液的粒径分析 |
2.5.12 水性乳液的红外光谱分析 |
2.5.13 乳液涂层的热重(TG)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GO及 PACA/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1 GO的制备步骤 |
3.3.2 PACA/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3 PACA的制备 |
3.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4.1 复合材料分散性测试 |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4.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4.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分析(UV-vis) |
3.4.6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CV)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不同质量比的PACA/GO在水中分散性 |
3.5.2 GO、PACA和 PACA/GO的 SEM |
3.5.3 GO、PACA和 PACA/GO复合材料的XRD |
3.5.4 GO、PANI以及PACA/GO的 FTIR分析 |
3.5.5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5.6 不同质量比的PACA/GO的循环伏安曲线 |
3.5.7 不同质量比PACA/GO与水性环氧乳液的相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水性防腐涂料的制备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3 水性防腐涂料的制备 |
4.3.1 防腐涂料的制备 |
4.3.2 钢板的前处理 |
4.3.3 涂层的制备 |
4.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4.1 涂层基本性能测试 |
4.4.2 涂层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3 涂层耐盐雾腐蚀实验 |
4.4.4 涂层微观形貌分析 |
4.4.5 涂层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4.5 防腐涂料的涂层制备和性能研究过程示意图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不同复合材料制备的涂层的扫描电镜分析 |
4.6.2 不同复合材料制备的涂层的动态热机械分析 |
4.6.3 涂层的开路电位(OCP)分析 |
4.6.4 涂层的极化曲线(Tafel)分析 |
4.6.5 涂层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 |
4.6.6 涂层不同浸泡时间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图 |
4.6.7 涂层电化学拟合分析及其等效电路模型 |
4.6.8 涂层的盐雾腐蚀实验分析 |
4.6.9 涂层表面扫描电镜图 |
4.6.10 防腐涂层物理性能分析 |
4.6.11 PACA/GO水性环氧防腐涂层的腐蚀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耐老化阻燃PVC/ABS合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丙烯腊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的概述 |
1.1.1 ABS的简介 |
1.1.2 ABS树脂的种类和用途 |
1.1.3 ABS树脂的应用 |
1.1.4 ABS树脂的生产近况 |
1.2 聚氯乙烯(PVC)的概述 |
1.2.1 PVC的简介 |
1.2.2 PVC树脂的主要添加剂 |
1.3 ABS合金概述 |
1.4 ABS/PVC合金概述 |
1.4.1 ABS/PVC合金的增韧机理研究 |
1.4.2 聚合物合金相容性研究 |
1.4.3 ABS/PVC合金的阻燃机理研究 |
1.4.4 ABS/PVC合金的耐候性研究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 |
2.3 实验设备 |
2.4 样品制备工艺 |
2.4.1 ABS/PVC合金配方设计 |
2.4.2 ABS/PVC合金样条制备工艺 |
2.4.3 纯PVC样条制备工艺 |
2.5 实验测试方法 |
2.5.1 拉伸性能分析 |
2.5.2 弯曲性能分析 |
2.5.3 冲击性能分析 |
2.5.4 硬度分析 |
2.5.5 氧指数分析 |
2.5.6 热老化实验 |
2.5.7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5.8 塑料黄色指数分析 |
第三章 不同配比的ABS/PVC合金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配方 |
3.3 ABS/PVC比例不同时共混体系拉伸强度变化趋势 |
3.4 ABS/PVC比例不同时共混体系弯曲强度变化趋势 |
3.5 ABS/PVC比例不同时共混体系冲击强度变化趋势 |
3.6 ABS/PVC比例不同时共混体系硬度变化趋势 |
3.7 ABS/PVC比例不同时共混体系氧指数变化趋势 |
3.8 ABS/PVC比例不同时共混体系扫描电镜图像 |
3.9 小结 |
第四章 ABS/PVC合金阻燃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配方 |
4.3 ABS/PVC中外加不同比例复配阻燃剂时氧指数变化趋势 |
4.4 ABS/PVC中外加不同比例复配阻燃剂时拉伸强度变化趋势 |
4.5 ABS/PVC中外加不同比例复配阻燃剂时弯曲强度变化趋势 |
4.6 ABS/PVC中外加不同比例复配阻燃剂时冲击强度变化趋势 |
4.7 小结 |
第五章 ABS/PVC合金耐老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配方 |
5.3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时拉伸强度变化趋势 |
5.3.1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时拉伸强度变化趋势 |
5.3.2 ABS/PVC中外加紫外线吸收剂时拉伸强度变化趋势 |
5.4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时弯曲强度变化趋势 |
5.4.1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时弯曲强度变化趋势 |
5.4.2 ABS/PVC中外加紫外线吸收剂时弯曲强度变化趋势 |
5.5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时冲击强度变化趋势 |
5.5.1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时冲击强度变化趋势 |
5.5.2 ABS/PVC中外加紫外线吸收剂时冲击强度变化趋势 |
5.6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时颜色稳定性的变化 |
5.6.1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时颜色稳定性的变化 |
5.6.2 ABS/PVC中外加紫外线吸收剂时颜色稳定性的变化 |
5.7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时黄色指数变化趋势 |
5.7.1 ABS/PVC中外加抗氧剂时黄色指数变化趋势 |
5.7.2 ABS/PVC中外加紫外线吸收剂时黄色指数变化趋势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5)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制备及老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性聚氨酯研究现状 |
1.2.1 聚氨酯的结构 |
1.2.2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1.2.3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1.2.4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
1.3 纳米二氧化硅概述 |
1.3.1 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特性 |
1.3.2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的目的 |
1.3.3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的方法 |
1.3.4 化学法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工艺 |
1.4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性聚氨酯 |
1.4.1 纳米复合材料主要的性能 |
1.4.2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表征测试方法 |
2.3.1 活化率测定 |
2.3.2 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NCO 的含量测试 |
2.3.3 乳液外观测试 |
2.3.4 乳液储存稳定性测试 |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2.3.6 热性能测试 |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2.3.8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2.3.9 紫外吸收强度测试 |
2.3.10 老化性能实验 |
第3章 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改性原理 |
3.2.1 硬脂酸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
3.2.2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
3.3 实验步骤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改性剂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3.4.2 改性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3.4.3 改性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3.4.4 红外表征 |
3.4.4.1 硬脂酸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的 FT-IR 表征 |
3.4.4.2 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的 FT-IR 表征 |
3.4.5 热失重表征 |
3.4.5.1 硬脂酸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的 TG 表征 |
3.4.5.2 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的 TG 表征 |
3.4.6 SEM表征 |
3.4.6.1 硬脂酸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 SEM 表征 |
3.4.6.2 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 SEM 表征 |
3.4.7 TEM表征 |
3.4.7.1 硬脂酸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 TEM 表征 |
3.4.7.2 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 TEM 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性聚氨酯/纳米 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 |
4.1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
4.1.1 反应原理 |
4.1.2 原材料的脱水预处理 |
4.1.3 实验步骤 |
4.1.4 实验结果与结论 |
4.1.4.1 R 值对体系的影响 |
4.1.4.2 DMPA 含量对体系的影响 |
4.1.4.3 反应温度对体系的影响 |
4.1.4.4 反应时间对体系的影响 |
4.1.4.5 FT-IR 表征 |
4.2 水性聚氨酯/纳米 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 |
4.2.1 实验步骤 |
4.2.2 复合材料的 FT‐IR 表征 |
4.2.3 复合材料的 TG 分析 |
4.2.4 复合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4.2.5 复合材料的紫外老化性能分析 |
4.2.5.1 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外观变化 |
4.2.5.2 老化后复合材料的 FT-IR 表征 |
4.2.5.3 老化后复合材料的 UV-vis 表征 |
4.2.5.4 老化后复合材料的 TG 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聚碳酸酯表面透明耐磨涂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聚碳酸酯材料概述 |
1.2.1 聚碳酸酯水解机理 |
1.2.2 聚碳酸酯紫外线降解类型 |
1.2.3 聚碳酸酯紫外线降解机理 |
1.3 聚碳酸酯表面透明耐磨涂层 |
1.3.1 聚硅氧烷类耐磨涂层 |
1.3.2 含丙烯酸的紫外光固化耐磨涂层 |
1.3.3 聚氨酯类耐磨涂层 |
1.3.4 无机涂层 |
1.4 聚碳酸酯表面透明耐磨涂层的紫外吸收功能 |
1.4.1 紫外线吸收剂的种类 |
1.4.2 紫外线吸收剂的种类 |
1.4.3 无机紫外线吸收剂 |
1.5 聚碳酸酯表面透明耐磨涂层涂装工艺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和仪器 |
2.1.1 原料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硅氧烷改性硅溶胶基料的制备 |
2.2.2 含聚碳酸酯链段聚合物的制备 |
2.2.3 涂料的制备 |
2.2.4 涂料的施工工艺 |
2.3 涂层性能与表征 |
2.3.1 涂层的附着力 |
2.3.2 涂层的透光率和雾度 |
2.3.3 涂层耐磨性能 |
2.3.4 涂层耐紫外线辐照性能 |
2.3.5 涂层耐水煮性能 |
2.3.6 涂层耐湿热性能 |
2.3.7 涂层耐化学溶剂 |
2.3.8 涂层耐盐雾性能 |
2.3.9 涂层高低温冲击性能 |
2.3.10 红外吸收光谱 |
2.3.11 含聚碳酸酯链段聚合物中异氰酸酯基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聚碳酸酯表面处理工艺选择 |
3.2 硅氧烷改性硅溶胶基料的制备 |
3.2.1 硅氧烷单体的选择 |
3.2.2 硅溶胶的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2.3 反应体系pH值对基料的影响 |
3.2.4 不同催化剂对基料的影响 |
3.2.5 硅氧烷单体水解工艺对制备基料的影响 |
3.2.6 除水工艺对基料的影响 |
3.2.7 硅氧烷改性硅溶胶基料表征 |
3.3 含聚碳酸酯链段聚合物的制备 |
3.3.1 含聚碳酸酯链段聚合物制备配方和工艺流程 |
3.3.2 含聚碳酸酯链段聚合物制备过程中溶剂的选择以及去除 |
3.3.3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聚碳酸酯二醇的比例对分子量的影响 |
3.3.4 反应条件的选择 |
3.3.5 含聚碳酸酯链段聚合物的表征 |
3.4 紫外线吸收剂 |
3.4.1 纳米氧化钛的制备 |
3.4.2 不同紫外线吸收剂制备涂层性能对比 |
3.5 涂料的制备 |
3.5.1 聚碳酸酯透明件透明耐磨涂料的配方 |
3.5.2 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因素 |
3.5.3 涂层耐水煮性能的影响因素 |
3.5.4 涂层耐紫外线辐照性能影响因素 |
3.5.5 其他影响涂层性能的因素 |
3.5.6 涂层的表征 |
第四章 测试结果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纳米技术在涂料研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纳米技术的内涵、发展及其战略意义 |
1.1 纳米技术的概念 |
1.2 纳米技术的发展 |
1.3 纳米技术的战略意义 |
2 纳米技术对涂料性能的改善及改善原理 |
2.1 纳米技术对涂料性能的改善 |
2.2 纳米技术改善涂料性能的原理 |
3 纳米技术在涂料研制中的应用 |
3.1 纳米Si O2在涂料研制中的应用 |
3.2 纳米Zn O在涂料研制中的应用 |
3.3 纳米Ti O2在涂料研制中的应用 |
3.4 纳米Ca CO3在涂料研制中的应用 |
4 纳米改性涂料的分类 |
4.1 纳米抗紫外老化型涂料 |
4.2 纳米导电型涂料 |
4.3 纳米抗菌型涂料 |
5. 纳米技术在涂料研制中的应用前景 |
(8)腺嘌呤衍生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质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光稳定剂的概述 |
1.2 分子的激发和失活 |
1.3 光稳定剂研究进展 |
1.3.1 酰胺类光稳定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1.3.2 紫外吸收剂联用的应用研究 |
1.3.3 紫外吸收剂与自由基捕捉剂联用的应用研究 |
1.3.4 含双功能基团光稳定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1.3.5 高分子量光稳定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
1.3.6 受阻胺光稳定剂分子量大小对聚乙烯的稳定效果 |
1.3.7 低碱性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合成研究 |
1.3.8 光稳定剂的缺陷及未来发展趋势 |
1.4 天然生物碱基的光学性质及光稳定性研究 |
1.4.1 天然DNA/RNA碱基 |
1.4.2 DNA/RNA碱基光稳定性 |
第2章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
2.1 腺嘌呤衍生物设计及性质表征 |
2.2 腺嘌呤衍生物合成路线 |
第3章 腺嘌呤类紫外吸收剂的合成实验 |
3.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3 N-6-(苯乙酰基)-腺嘌呤(A_1)的合成 |
3.4 N-6-(苯甲酰基)-腺嘌呤(A_2)的合成 |
3.5 N-6-(4'-甲基苯甲酰基)-腺嘌呤(A_3)的合成 |
3.6 N-6-(4'-甲氧基苯甲酰基)-腺嘌呤(A_4)的合成 |
3.7 N-6-(4'-氯苯甲酰基)-腺嘌呤(A_5)的合成 |
3.8 N-6-(4'-溴苯甲酰基)-腺嘌呤(A_6)的合成 |
3.9 N-6-(4'-氟苯甲酰基)-腺嘌呤(A_7)的合成 |
3.10 N-6-(3'-氟苯甲酰基)-腺嘌呤(A_8)的合成 |
3.11 N-6-(α-萘甲酰基)-腺嘌呤(A_9)的合成 |
3.12 1-苯基-3-(6'-嘌呤基)脲(A_(10))的合成 |
第4章 腺嘌呤类紫外吸收剂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合成结果与讨论 |
4.1.1 酰氯的合成讨论 |
4.1.2 酰胺的合成讨论 |
4.1.3 异氰酸酯的合成讨论 |
4.1.4 芳基嘌呤脲的合成 |
4.1.5 所合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
4.2 腺嘌吟衍生物A_1-A_(10)的紫外吸收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4.2.1 共轭体系扩展对A_1-A_(10)紫外吸收能力的影响 |
4.2.2 取代基类型对A_1-A_(10)紫外吸收能力的影响 |
4.3 腺嘌呤衍生物A_1-A_(10)的荧光发射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HSDA-HTC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棉纤维简介 |
1.1.1 棉纤维的结构 |
1.1.2 棉纤维的化学组成 |
1.2 超支化聚合物及在纺织加工中的应用 |
1.2.1 超支化聚合物简介 |
1.2.2 超支化聚合物结构与特性 |
1.2.3 超支化聚合物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1.2.3.1 在纺织品染色中的应用 |
1.2.3.2 在印染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1.2.3.3 在织物抗菌整理中的应用 |
1.3 棉纤维的改性研究进展 |
1.3.1 阻燃整理 |
1.3.2 防紫外线辐射整理 |
1.3.3 防皱整理 |
1.3.4 抗菌防臭整理 |
1.4 纺织品抗菌性能研究概述 |
1.4.1 抗菌整理的目的 |
1.4.2 抗菌剂的分类及其作用原理 |
1.4.2.1 有机抗菌剂 |
1.4.2.2 天然抗菌剂 |
1.4.2.3 无机抗菌剂 |
1.4.3 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剂在纺织上的应用 |
1.4.4 纺织品抗菌整理方法 |
1.4.4.1 浸渍/浸轧法 |
1.4.4.2 表面涂层法 |
1.4.4.3 树脂整理法 |
1.4.4.4 微胶囊法 |
1.5 本课题的提出 |
第2章 HSDA-HTC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SDA-HTC 的合成路线 |
2.3.2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3 核磁共振(1HNMR)分析 |
2.3.4 HSDA-HTC 溶液酸碱度 |
2.3.5 HSDA-HTC 溶液溶解性 |
2.3.6 热性能(TG)分析 |
2.3.7 抗菌性能测试 |
2.3.7.1 牛津杯扩散法 |
2.3.7.2 光学密度法 |
2.3.7.3 最小抑菌浓度 |
2.4 小结 |
第3章 棉织物的 HSDA-HTC 抗菌整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HSDA-HTC 棉织物整理工艺 |
3.3.1.1 HSDA-HTC 浸渍法整理棉织物 |
3.3.1.2 HSDA-HTC 浸轧烘整理棉织物 |
3.3.1.3 浸渍法和浸轧烘工艺比较 |
3.3.2 HSDA-HTC 整理棉织物抗菌性能 |
3.3.2.1 HSDA-HTC 整理棉织物的抑菌率测试 |
3.3.2.2 HSDA-HTC 整理棉织物的耐洗性测试 |
3.4 小结 |
第4章 HSDA-HTC 抗菌棉织物的结构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SDA-HTC抗菌整理棉纤维表面的SEM照片 |
4.3.2 HSDA-HTC 抗菌整理棉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3.3 HSDA-HTC 抗菌整理棉纤维的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4.3.4 HSDA-HTC 抗菌整理棉纤维的热分析(TG) |
4.3.5 HSDA-HTC 抗菌整理棉织物的染色性能 |
4.3.6 HSDA-HTC 抗菌整理棉织物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7 HSDA-HTC 抗菌整理棉织物的回潮率 |
4.3.8 HSDA-HTC 抗菌整理棉织物的吸水性 |
4.3.9 HSDA-HTC 抗菌整理棉织物的白度 |
4.3.10 HSDA-HTC 抗菌整理棉织物的抗紫外性能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抗老化外墙乳胶涂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外墙涂料应用背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外墙涂料的老化机理 |
1.3 外墙涂料抗老化改性方法 |
1.3.1 紫外线吸收剂及其抗紫外老化作用 |
1.3.2 金红石型纳米TiO_2 抗紫外老化作用 |
1.3.3 聚丙烯酸酯乳液抗老化性能 |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技术路线 |
2 实验部分 |
2.1 聚丙烯酸酯乳液合成 |
2.1.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2.1.2 乳液聚合工艺 |
2.1.3 乳液性能测试分析 |
2.1.4 复合紫外线吸收剂制备 |
2.1.5 复合紫外线吸收剂性能表征 |
2.2 抗老化外墙乳胶涂料的制备 |
2.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
2.2.2 外墙乳胶涂料制备工艺 |
2.2.3 外墙乳胶涂料性能检测与表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纯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工艺研究 |
3.1.1 聚合工艺对乳液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 |
3.1.2 聚合工艺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3.1.3 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1.4 聚合工艺对乳液结构的影响 |
3.2 预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聚合反应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4 乳化剂的选择及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5 聚合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5.1 软硬单体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5.2 甲基丙烯酸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5.3 丙烯酰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5.4 有机硅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6 复合紫外线吸收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6.1 复合紫外线吸收剂的制备条件分析 |
3.6.2 复合紫外线吸收剂的紫外吸收性能分析 |
3.6.3 紫外线吸收剂的光稳定性分析 |
3.6.4 紫外线吸收剂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3.6.5 复合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6.6 紫外线吸收剂对涂膜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 |
3.7 抗老化外墙涂料制备的主要影响因素 |
3.7.1 颜填料体积浓度对乳胶涂料性能的影响 |
3.7.2 成膜助剂对乳胶涂料性能的影响 |
3.7.3 正交试验分析及配方优化 |
3.7.4 抗老化外墙乳胶涂料性能检测结果分析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紫外线吸收剂“三嗪五”在涂料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现状[J]. 胡福,李利芬,吴志刚,余丽萍,曹岩,徐海龙. 世界林业研究, 2022
- [2]纳米粒子改性丙烯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在超疏水涂层中的应用[D]. 马长坡. 南昌大学, 2021
- [3]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水性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郭明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4]耐老化阻燃PVC/ABS合金的研究[D]. 郑晓晨.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5]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制备及老化性能研究[D]. 张静星. 燕山大学, 2014(05)
- [6]聚碳酸酯表面透明耐磨涂层的研究[D]. 王志强. 兰州大学, 2014(10)
- [7]纳米技术在涂料研制中的应用[J]. 黄小涛,董晓宁,白杨,赵海福. 中国包装工业, 2013(24)
- [8]腺嘌呤衍生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质表征[D]. 刁玉婷.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9]HSDA-HTC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D]. 盖芸瑚. 苏州大学, 2012(03)
- [10]抗老化外墙乳胶涂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么秋香. 西安科技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