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5 柴油机电气设备 (2)

4115 柴油机电气设备 (2)

一、4115柴油机电器设备(二)(论文文献综述)

孙锴[1](2020)在《重要电力用户自备式应急电源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情况通报的通知》国能安全[2014]304号中描述:50%以上的重要用户供电电源配置不满足要求,其中50%以上的重要用户未配置自备应急电源。由此可见对于国家强制要求的重要电力用户,其自备式应急电源配置率均不达到要求,民用普通电力用户则更不能满足配置率的要求。但随着社会经济、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依靠却越来越高。零停电是人们对电力行业的要求,也是电力行业自身的目标。对于城市区域配电网方面存在着接线不合理,用户受检修连累停电的情况较多的情况,如何从用户端进行低成本与简易性的改造,设计出符合规范要求,性价比高、操作简便、易于维修的自备式应急电源系统显得尤为的必要。本论文以工程实例为依托,为满足不同用户对用电质量的需求提出了以柴油发电机与电力UPS交直流供电系统相结合的不间断供电方案。运用了需要系数法和功率面积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对总负荷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对柴油发电机容量、变压器容量、框式断路器容量进行确定。并根据设计需要和容量大小进行设备选型并确定了进线断路器的保护定值。本论文设计了两进线一柴油发电机备用的三母分段式供电方式和三级配电级数的放射式配电方式。为达到柴油发电机自动投入的目的,自动投入装置选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两进线一备用供电系统进行自动切换,满足两进线其任意一条进线或两进线均停电时,运行方式能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的原则,保证了系统的供电稳定性。该控制系统同时具备带电显示功能,运行、报警、复归、闭锁指示功能和过负荷减载功能等。该自备式应急电源配电系统设计规范,控制装置操作简便、宜维护、可靠性高,对未配备自备式应急电源的中小型电力用户的配电系统改造工程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范斌[2](2018)在《基于智能算法的海洋平台舱室噪声预报》文中研究指明平台舱室噪声的预报,在改进平台声学优化设计,降低平台噪声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并且随着对远洋石油作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视,无论是IMO、ISO等国际组织还是各国船级社,皆对大型海洋钻井平台的噪声控制做出了更为严苛规范。但是平台系统是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其内部结构复杂,难以准确实现对该类平台舱室噪声的快速预报。因此,本文试图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构建完成影响舱室噪声结构参数输入变量和目标舱倍频程声压级输出的算法模型,实现对平台各舱室分频段声压级的快速预报及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半潜式海洋平台实船设备振动和噪声测试的工况选择、测点布置、测量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归纳阐述,并对实测数据进行针对性处理,得出了平台实测声振载荷,为后续的数值仿真和智能算法预报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2)用统计能量方法对平台结构进行三维数值建模和仿真计算,实现实测载荷激励下的舱室噪声预报,并对其仿真与测试声压级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平台舱室噪声分布特征。其次,对舱室噪声关键激励、传递特点、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完成算法中结构因素、载荷因素、舾装因素三类主要输入参数的数据库构建。(3)对五种K均值聚类RBF算法、梯度下降算法RBF算法、正交最小二乘法RBF网络、粒子群算法以及差分进化法算法的原理、思想、特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完成基于MATLAB的算法编写工作。并对该算法进行受控参数优化选择,完成平台舱室分频段声压级预报检验测试。结果表明差分进化法模型对平台舱室噪声预报效果最佳,具有均衡的预报精度和全局寻优能力,收敛更加稳定;而其他算法模型对舱室噪声预报误差相对较大。(4)基于上述算法对平台舱室噪声的实测数据库、仿真与实测联合数据库、以及另一艘平台实测噪声数据库进行预报。结果表明:对于单一的实测噪声数据库,受实测采集噪声数据样本数量的约束,其分频段声压级预报误差较差;而对于仿真与实测联合数据库训练下的算法模型而言,数据规模的扩充使得其预报精度得到大幅提升,算法精度较高,其预报稳定性较、泛化能力均较强;对另一艘不同型号平台进行舱室噪声预报时,此时算法对该数据库预报具有较差预报性能,显示出舱室噪声预报算法不具备对相异型号平台进行精确预报的能力。

李钰[3](2016)在《《前沿C5地表勘探钻机操作使用说明书》汉译日翻译项目报告》文中认为中国知网CNKI上关于说明书翻译的先行研究很多,比如,《论家用电器说明书的翻译》等,但是关于钻机说明书的汉译日翻译研究的学术论文还未见出现。本翻译项目报告以笔者的翻译实践——《前沿C5地表勘探钻机操作使用说明书》汉译日文本为中心,研究钻机说明书句子和钻机专业术语的翻译方法。说明书翻译属于非文学翻译中的科学文章翻译,因此本报告以非文学翻译理论作为研究理论。李长栓认为科学文章的翻译有三个特点。第一,真实,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第二,是实践的工具;第三,语言标准化,具有单义性,比较严格地遵守语法。这本钻机说明书的实际读者是操作者,根据这个理论,翻译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文体使用敬体,对读者表示尊敬,通过句末接续助动词「ごす」 「ます」构成敬体;第二,使用被动态和命令句型。使用被动态把原文尽可能翻译成易于理解的句子,使用命令句型让操作者意识到操作安全的重要性。第三,钻机专业术语在科技词典里,有多个中日对译词语,要准确地翻译钻机专业词汇,必须了解实际操作者使用的说法,理解专业知识。

于泽奇[4](2013)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船舶是最重要的海上交通工具,每年承担着世界贸易运输总量的90%以上,所以船舶航行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在实际航行中,由于轮机的一些机电设备,包括柴油机、发电机和空压机等长期运行在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下,可导致设备内部的磨损和脱落,形成设备内部的缺陷和故障,给船舶的航行安全带来了隐患。如何快速、安全的检测出设备故障成为重中之重。而新兴的红外热像检测技术正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红外热像仪,可以快速地探测出物体表面的温度场分布,因此能轻松安全地找出设备潜在的故障问题。本文分析了红外热成像技术测温的原理,并在已知的原理基础上,讨论建立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故障检测时缺陷和温度的理论模型,再结合实际船舶上的轮机设备的热像图,对船舶设备进行故障分析,做到防范于未然,对船舶航行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由下列几个部分构成:(1)第1章主要讲解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史和技术特点及本文研究的意义;(2)第2章主要是对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进行说明,分析了红外热像仪的技术参数并探讨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物理学原理;(3)第3章主要针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加以概括,介绍了红外无损检测的原理,并对红外热成像的应用领域加以举例;(4)第4章分析了设备内部缺陷诊断的一般方法和原理;(5)第5章是对船舶设备进行红外检测并分析结果;(6)第6章对全文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金恺[5](2013)在《基于协整方法的沪深300成分股配对交易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根据配对交易的基本思想,结合协整理论,研究了在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运用基于统计套利的配对交易方法。根据配对交易行业中性要求,本文首先对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进行按行业分类。权重行业的分类还考虑到规模效应影响,按照市场价值指标对其细分。在得到48个细分行业股票组合后,本文采用相关系数法剔除股价变动相关性不高的股票对,得到拟配对股票组合。ADF检验发现拟配对股票都是一阶单整序列,符合运用EG两步法的条件。通过EG两步法,本文确定100对拟配对股票对价格序列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在模拟配对交易阶段,本文以协整回归模型参数为基础确定回归系数的.1.5倍标准差为交易信号。在样本期内,100对配对股票有99对发生配对交易。在交易成本为1‰时,平均获得29.95%超额收益率。当扩展样本期再次模拟交易时,交易次数和超额收益率都有增加。本文发现,运用相关系数法,并保持配对交易组合行业中性能构建有效的配对交易股票对。模拟交易结果显示,相关系数过高的股票对不利于配对交易。因为当配对股票相关系数较高时,交易次数较多,导致交易成本较高。相关系数在0.85左右的股票组合超额收益率较高,这得益于较大的获利区间和较低的交易成本。本文的创新之处是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按行业分类股票,保证了配对股票行业中性,在此基础上筛选的100对配对股票更全面的覆盖了国内股市,有利于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实现超额收益。

孙乐[6](2012)在《基于PowerPC的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研制》文中提出航空发动机是飞行器的核心部件,发动机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飞行器的性能。目前,随着嵌入式控制技术的发展,以高性能微控制器为核心的电子控制系统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发动机控制。嵌入式系统的先进设计方法使得复杂的控制算法可以简便的运用到发动机控制策略中;电子系统精简的结构,使得发动机系统更加可靠。本文针对某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控制系统进行改造,研究和设计一套能够控制该发动机正常运行的电子控制系统。首先,总结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控制要求,结合目前车用发动机电控方面的成熟技术,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提出总体设计方案,重点从电喷和点火控制两方面保证发动机的基本运行稳定性。其次,根据设计方案,明确输入输出,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及其处理电路,并且选用以PowerPC为内核的发动机专用微控制器MPC566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为发动机设计了稳定、功能强大的硬件系统。再次,基于可靠的硬件系统以及发动机控制的需求,开发了一套软件,包括下位机控制软件和上位机标定软件,控制方法中融入了针对目标发动机而自行研发的夹气喷射技术和点火提前角控制技术,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最后,对电子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标定和验证工作,标定了夹气喷射系统的实际喷油量以及油雾粒径;验证了点火控制的精度;并且通过发动机台架实验验证了电子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为下一步的性能标定工作打下了基础。

张吉雪[7](2011)在《基于单次喷射仪的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柴油机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柴油机的结构日益完善的条件下,人们对于柴油机的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能源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柴油机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在国内柴油机制造业有一定的影响力。电控单体泵采用了可以高速工作的电流泄流阀,使其成为一种主要以时间控制为特性的部件,这使它获得了较理想的控制性能。采用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较理想的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也能够实现对排放效果的改进。几个气缸共享一个喷油器称为单次喷射。单次喷射系统也称中央燃油喷射,它有三部分组成:供油部分、供气部分和控制部分。一般情况下,电动燃油泵安装在燃油箱内,系统以低压将油经过燃油滤清器送到中央喷射器喷出。本文论述了有关单次喷射仪的高速电磁阀控制策略以及用于单次喷射压力及电磁阀控制电流检测的USB数据采集卡。单体泵是用于产生喷油器喷射压力的装置。电控单体泵制造技术的关键是实现泵内的高速电磁阀。这种电磁阀是电控单体泵的核心组件,它必须能在高压下实现快速(开关速度小于1毫秒)、高频率(每秒开关次数高达25次以上)的执行动作,并同时保证可靠的密封效果。高速电磁阀由调制电流控制,改变电流从而控制高速电磁阀达到陡峭的电流信号边沿才能使得喷油量有很高的重复性。此外,这样的控制必须在电磁阀的功率损失最小的前提下进行。为了使泵的喷油特性满足不同的操作条件,启动整个电路和控制电流要非常精确。本文对电磁阀翕合的时间点进行分析,通过施加不同的驱动电压以及改变驱动时间,并用图表说明了在同样的电磁阀高压驱动下,当电磁阀电流曲线到达拐点处时及时关闭高压,大大降低了电磁阀电流的陡然上升;而在低端MOS管关断时刻的电磁阀电流值越小,电磁阀电流在消失阶段所消耗的时间也越短。通过研究电磁阀的翕合,本研究获得理想的控制性能。对于单体泵产生的压力应用中应做到实时监视。为此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单次喷射仪的高速USB数据采集卡。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是在对采样时间、传输时间、采集数据精度有严格要求的测控系统中应用的设备。目前广泛应用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绝大部分是基于USB接口的数据采集系统,这种采集系统一般具有采样间隔可控、传输速度快、采集数据精度高等优点。本文研究的是基于通用USB2.0接口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数据采集并实时显示压力波形。采用Cypress公司的CY7C68013A芯片设计了通用的基于USB2.0接口的、与MAX232结合的数据采集系统。系统硬件主要由信号调制电路、C8051F060单片机、USB2.0芯片CY7C68013A、串口芯片MAX232、外部存储芯片M68AW127B、外部EEPROM24LC256组成;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单片机程序、固件程序、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几部分。主要功能为数据采集卡接到采样驱动信号后开始高速采集压力波形并实时显示、并采集单体泵工作温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数据采集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高的采样精度、良好的实时性。

徐晖[8](2009)在《TSE在设计及使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访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电气总工王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换开关电器(TSE)主要应用于建筑、消防、工业、通信、金融、交通及军事等领域的低压配电系统中,作为两路电源间的转换,以确保重要负载安全、可靠运行。按照国家标准《转换开关电器(TSE)选择和使用导则》征求意见稿的定义:转换开关电器(TSE)是由一个

王福君[9](2009)在《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呈现出以跨国公司为转移主体、以高端产业为转移领域、以兼并和收购为转移形式、以价值链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为手段、以中国为主要接受国家五个新趋势。在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下,目前国际装备制造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分工全球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等新特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迎接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和加快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6年)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明确提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目标、基本原则、具体部署以及依托的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三大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在重大成套装备和重要装备产品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末,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一直承担着为我国大部分基础建设、大型项目等提供装备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装备的衰退,使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成为了辽宁工业的第一支柱,但横向上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减弱。因此,从比较优势演化角度,以辽宁省为例来分析装备制造业升级,不仅可以为辽宁省构建装备制造业基地提供路径选择,有利于推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增强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在辽宁经济中形成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和增长极效应,同时为其它区域装备制造业升级提供借鉴。在实际的装备制造业研究中,国内学者多站在全国的角度为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提供理论参考,而较少从比较优势演化角度站在区域层次来研究装备制造业升级,这无疑使区域装备制造业升级选择路径及其对策受到极大的削弱。本文在理论体系层面和经验探讨层面的基础上,通过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历史沿革、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和当前国内装备制造业市场潜力巨大的形势,提出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应该选择技术创新推动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外向带动发展模式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三种模式下的具体对策以及制度对策。这不仅是现阶段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理性选择,也是把辽宁建设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一条现实途径。本论文的基本框架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分析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阐明了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并概括地说明了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主要的贡献及创新点。正文分为五章。第一、二、三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一章是对比较优势演化理论、产业内升级理论、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以及装备制造业基础理论进行综合述评;第二章主要阐述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环境条件、动力机制和测度分析;第三章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分析,主要从经验启示、国际、国内(区域)和行业四个角度,探讨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路径、模式、经验等,为后面的辽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分析奠定基础。这三章的基础理论阐述将为本论文后两章的实证分析奠定良好的理论铺垫,起到理论支撑作用。第四、五章是实证分析,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时空特点出发,阐述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空间特点和综合特点,并运用“七因素分析法”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进行定性分析。其次,引入主成分分析法(PCA法)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进行评价。最后,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减弱的表现及成因。第五章是在前面理论分析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演化中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应采取技术创新推动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外向带动发展模式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三种模式下的对策选择和制度对策。结论:在总结正文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针对研究的实际情况,找到研究的不足,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展望,以便将来研究使之更加趋于合理、完善和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10](200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文中提出2008年第39号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在广泛收集、整理各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意见的基础上,针对《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2006年修订]》(以下简称《目录》)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二、4115柴油机电器设备(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115柴油机电器设备(二)(论文提纲范文)

(1)重要电力用户自备式应急电源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见自备式应急电源的性能及工程应用
        1.2.2 工程计算中常用的负荷计算方法
        1.2.3 电力UPS与柴油发电机装机容量的典型计算方法
        1.2.4 现行常规工业控制系统的介绍
    1.3 工程介绍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自备式应急电源供电系统设计
    2.1 自备式应急电源方案的选定
    2.2 站用交流配电网系统设计
    2.3 电力UPS供电系统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负荷计算与短路电流计算
    3.1 负荷计算与负荷分级
        3.1.1 变电站电气设备、装置用电负荷计算
        3.1.2 变电站民用、工业建筑物照明、工作、生活负荷计算
    3.2 设备选型
        3.2.1 柴油发电机的设备选型
        3.2.2 站用变压器的设备选型
        3.2.3 站用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的设备选型与保护整定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PLC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硬件设计
    4.1 基于PLC备自投装置的I/0 节点分配
    4.2 基于PLC备自投装置的输入设计
        4.2.1 PLC模拟量输入设计
        4.2.2 PLC开关量输入设计
    4.3 基于PLC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输出设计
        4.3.1 PLC开关量输出设计
        4.3.2 PLC备自投装置的控制面板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PLC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软件设计
    5.1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程序设计
        5.1.1 程序中的闭锁与电压电流定值判断
        5.1.2 备自投运行方式切换的逻辑设计
        5.1.3 备自投过负荷减载功能的逻辑设计和定值计算
        5.1.4 备自投报警功能的逻辑设计
    5.2 基于梯形图的PLC控制程序设计
        5.2.1 PLC程序模块配置
        5.2.2 PLC程序结构与子程序设计
    5.3 基于PLC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程序的仿真验证
        5.3.1 仿真软件的介绍与创建
        5.3.2 正常方式转方式一程序仿真测试
        5.3.3 方式一减载程序仿真测试
    5.4 基于PLC的备用电源投入装置经济性简述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智能算法的海洋平台舱室噪声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领域简介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船舶振动噪声测试领域相关进展
        1.2.2 船舶振动噪声预报领域有关进展
        1.2.3 人工智能在噪声预报领域相关研究
    1.3 论文主要工作简介
第2章 半潜式海洋平台实船测试方案研究
    2.1 目标平台介绍
    2.2 测试主要情况
        2.2.1 实船测试的工况选择
        2.2.2 现场测试的操作流程
        2.2.3 具体测试方案的归纳
    2.3 实测数据分析
        2.3.1 舱室噪声的数据处理
        2.3.2 平台振动的数据处理
    2.4 小结
第3章 海洋平台模型及算法数据库的建立
    3.1 海洋平台统计能量模型的建立
        3.1.1 平台声学模型的构建
        3.1.2 平台声振激励的输入
        3.1.3 结构损耗因子的处理
    3.2 全平台舱室噪声的预报分析
        3.2.1 单一激励下的舱室噪声成分
        3.2.2 平台仿真与实测结果的对比
    3.3 舱室噪声算法数据库的建立
        3.3.1 输入参数中结构因素分析
        3.3.2 输入参数中载荷因素分析
        3.3.3 输入参数中舾装因素分析
        3.3.4 平台智能数据的构建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振动噪声仿真数据的智能算法分析
    4.1 基于RBF网络的噪声分频段预报
        4.1.1 RBF网络的基本原理及方案
        4.1.2 RBF三类中心取值方法分析
        4.1.3 RBF网络振动噪声分频段预报结果及误差评估
    4.2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振动噪声分频段预报
        4.2.1 粒子群算法的原理
        4.2.2 粒子群算法在平台振动噪声预报中参数优化
        4.2.3 粒子群算法分频段预报结果及精度
    4.3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振动噪声分频段预报
        4.3.1 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4.3.2 差分进化算法预报舱室振动噪声的改进
        4.3.3 差分进化算法分频段预报结果及精度
    4.4 基于RBF网络的舱室噪声预报算法综合比较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噪声实测数据的算法应用
    5.1 基于实测数据的舱室噪声智能算法
        5.1.1 基于实测噪声数据库的舱室分频段声压级的预报
        5.1.2 基于实测噪声数据库的舱室总声压级的预报
    5.2 基于仿真与实测联合数据库的舱室分频段声压级的预报
        5.2.1 基于联合数据库的舱室分频段声压级的预报
        5.2.2 基于联合数据库的舱室总声压级的预报
    5.3 某B型平台舱室实测噪声的预报
        5.3.1 该型平台的基本参数
        5.3.2 平台B舱室噪声预报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前沿C5地表勘探钻机操作使用说明书》汉译日翻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谢辞

(4)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
    1.3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特点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2章 红外热成像技术测温的基本原理
    2.1 红外热像仪的基本原理
    2.2 红外热像仪的基本参数
        2.2.1 工作波段
        2.2.2 光学镜头
        2.2.3 探测器
        2.2.4 温度测量范围
        2.2.5 热灵敏度NETD
        2.2.6 温度精度
        2.2.7 图像帧频
        2.2.8 红外窗口
    2.3 红外成像技术的原理
        2.3.1 黑体红外辐射规律
        2.3.2 实际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
    2.4 红外热成像技术测温的误差分析
        2.4.1 影响表面发射率的因素
        2.4.2 大气透射率误差的影响
        2.4.3 背景辐射的影响
        2.4.4 环境温度误差的影响
        2.4.5 辐射温度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故障诊断
    3.1 缺陷的识别与定量化检测
        3.1.1 缺陷的位置、类型检测
        3.1.2 缺陷的深度检测
        3.1.3 缺陷面积大小检测
    3.2 红外无损检测
        3.2.1 红外无损检测的原理
        3.2.2 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
        3.2.3 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法
    3.3 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3.4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实例
        3.4.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防火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3.4.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安全防护系统中的应用
        3.4.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4.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质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3.4.5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研究开发中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设备内部缺陷诊断
    4.1 探测原理
    4.2 设备内部缺陷的热传递规律
    4.3 对物体内部红外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5.1 红外热像仪的选定
    5.2 轮机机电设备的红外检测
        5.2.1 船舶柴油机的红外检测
        5.2.2 电机的红外检测
        5.2.3 分油机的红外检测
        5.2.4 空压机的红外检测
        5.2.5 电力系统的红外检测
        5.2.6 配电屏的红外检测
        5.2.7 高压油泵的红外检测
        5.2.8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红外检测
    5.3 模拟故障的诊断
        5.3.1 船舶电气系统的故障模式
        5.3.2 风机分电箱的模拟故障诊断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协整方法的沪深300成分股配对交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研究思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配对交易
    2.2 配对交易国外研究现状
    2.3 配对交易国内研究现状
    2.4 沪深300指数
    2.5 上市公司规模效应
    2.6 已有文献评价
3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分类与配对
    3.1 股票分类方法
    3.2 样本数据说明
    3.3 配对样本的相关性检验
    3.4 配对样本的单位根检验
    3.5 配对样本参数估计
4 配对交易过程及结果研究
    4.1 交易成本与交易时点
        4.1.1 交易成本选取
        4.1.2 交易时点选择
    4.2 模拟配对交易数据
    4.3 模拟配对交易研究
        4.3.1 “天马股份-威孚高科”配对交易研究
        4.3.2 配对股票模拟配对交易结果
        4.3.3 配对股票延长模拟配对交易结果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基于PowerPC的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航空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电控系统总体设计
    2.1 发动机参数与控制器需求
        2.1.1 发动机参数
        2.1.2 发动机结构
        2.1.3 电子控制器需求
    2.2 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
        2.2.1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
        2.2.2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功能
    2.3 发动机电喷系统
        2.3.1 燃油供给的基本要求
        2.3.2 电喷技术的实现
        2.3.3 夹气喷射技术
    2.4 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
        2.4.1 点火控制的基本要求
        2.4.2 电子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2.5 微控制器 MPC566
        2.5.1 微控制器的要求和选择
        2.5.2 MPC566 的结构
        2.5.3 MPC566 的开发平台
    2.6 电子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电子控制器输入输出规划
        3.1.1 电子控制器输入量
        3.1.2 电子控制器输出量
    3.2 传感器与信号调理
        3.2.1 模拟信号输入
        3.2.2 开关信号输入
    3.3 电喷与驱动电路
        3.3.1 执行器结构
        3.3.2 驱动电路
    3.4 点火线圈与驱动电路
        3.4.1 执行器结构
        3.4.2 驱动电路
    3.5 MCU 最小硬件系统
    3.6 ECU 硬件总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器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思路与架构
        4.1.1 软件设计思路
        4.1.2 软件框架结构
    4.2 电喷控制软件设计
        4.2.1 电喷时序控制
        4.2.2 电喷燃油量计算
    4.3 点火控制软件设计
        4.3.1 基于 MCU 定时器控制法
        4.3.2 光电码盘缺齿控制法
        4.3.3 电子点火控制的改进方法
    4.4 通信与软件实现
        4.4.1 通信协议
        4.4.2 下位机通信软件
        4.4.3 上位机通信软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与调试
    5.1 喷油器标定实验
        5.1.1 喷油量标定实验
        5.1.2 雾化标定实验
    5.2 点火控制实验
    5.3 台架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基于单次喷射仪的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控燃油单体泵系统概述
    1.3 国内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工作
第2章 功能需求及测试原理分析
    2.1 功能需求论述
    2.2 测量原理分析
第3章 单体泵电磁阀控制策略研究
    3.1 单体泵工作原理
    3.2 高速电磁阀驱动原理及电路设计
        3.2.1 高速电磁阀的工作原理概述
        3.2.2 高速电磁阀的电路设计要求
    3.3 单体泵高速电磁阀控制电路的总体设计
        3.3.1 主要器件的选择
        3.3.2 系统模块化设计
    3.4 电控单体泵高速电磁阀完全翕合时间点分析
        3.4.1 高压驱动电磁阀翕合时间点分析
        3.4.2 低压驱动电磁阀开启关断时间点分析
    3.5 技术关键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USB数据采集卡的软硬件实现
    4.1 USB数据采集卡
    4.2 USB数据采集卡的整体设计及研究内容
    4.3 USB主机概述
        4.3.1 USB主机通信
        4.3.2 USB驱动(USBD)
        4.3.3 USB设备基本操作
    4.4 USB系统硬件电路实现
    4.5 硬件抗电磁干扰设计
    4.6 USB系统软件设计
        4.6.1 固件程序设计
        4.6.2 驱动程序设计
        4.6.3 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
        4.6.4 应用程序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USB数据采集系统在单次喷射仪中的应用
    5.1 单次喷射仪中高速数据采集卡的研发意义
    5.2 USB系统的使用注意事项
    5.3 USB采集系统的现场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
        三、研究的应用价值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主要内容
        三、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比较优势演化理论述评
        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演化进展
        三、比较优势演化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
        四、比较优势演化理论研究评析
    第二节 产业内升级理论
        一、产业内升级的涵义
        二、产业内升级的目标
        三、产业内升级的经典理论
    第三节 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
        一、分析工具介绍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
    第四节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分类和研究现状
        一、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分类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研究述评
        三、国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第二章 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环境条件分析
        一、国际环境分析
        二、国内环境分析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
        一、消费需求的引导机制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机制
        三、产业生命周期的内生机制
        四、比较利益的驱动机制
        五、资源要素的原动机制
        六、制度条件的外部动力机制
        七、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的带动机制
    第三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测度分析
        一、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
        三、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的因子分析评价方法
第三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美、日、韩三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美国装备制造业重振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二、日本装备制造业赶超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三、韩国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
        一、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的比较
        二、装备制造业生产要素的比较
        三、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度条件比较
        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
    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区域比较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1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研究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研究
        三、东北地区2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比较优势分析
        四、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地区之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势比较
    第四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行业比较
        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二、装备制造业与加工制造业的比较
第四章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分析
    第一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时空特点分析
        一、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空间特点分析
        三、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特点分析
    第二节 基于“七因素分析法”的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定性分析
        一、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分析
        二、国内市场需求比较优势分析
        三、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四、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比较优势分析
        五、机会比较优势分析
        六、政府比较优势分析
        七、区位比较优势分析
    第三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步骤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主成分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第四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的评价
        一、装备制造业内部技术结构高度化评价
        二、装备制造业内部资产结构高度化评价
        三、装备制造业内部劳动力结构高度化评价
        四、装备制造业产出结构高度化评价
        五、结论
    第五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弱化的表现
        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减弱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比较优势演化中的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与对策
    第一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一、技术创新推动模式
        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三、外向带动发展模式
        四、三种模式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与保障
        一、制度变迁是打破装备制造业“锁定效应”的重要外部动力
        二、制度变迁是实施装备制造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保障
    第三节 技术创新推动模式的对策
        一、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加强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提高人才素质
        三、建立以大企业为依托,中小企业广泛参加的自主创新体系
        四、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五、实施信息化示范工程,以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升级
        六、建立可持续的生态产业链,切实推进装备制造业绿色制造
        七、夯实基础工作,完善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
    第四节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对策
        一、加强集群内的技术创新扩散,提升产业层次
        二、重视集群内部的产业关联,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三、培育核心企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
        四、积极培育品牌竞争力,提高集群竞争优势
        五、发展壮大中场产业集群,提高综合成套水平
        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综合服务支持体系
        七、培育与发展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方式要多样化
    第五节 外向带动发展模式的对策
        一、利用对外贸易带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对策
        二、FDI 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对策
    第六节 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制度对策
        一、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体制改革
        二、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微观)制度
        三、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宏观政策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全文结论
    第二节 存在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博士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4115柴油机电器设备(二)(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要电力用户自备式应急电源系统设计[D]. 孙锴.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基于智能算法的海洋平台舱室噪声预报[D]. 范斌.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12)
  • [3]《前沿C5地表勘探钻机操作使用说明书》汉译日翻译项目报告[D]. 李钰. 广西大学, 2016(02)
  • [4]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 于泽奇.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5)
  • [5]基于协整方法的沪深300成分股配对交易研究[D]. 金恺. 浙江大学, 2013(08)
  • [6]基于PowerPC的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研制[D]. 孙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04)
  • [7]基于单次喷射仪的控制策略研究[D]. 张吉雪. 山东大学, 2011(05)
  • [8]TSE在设计及使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访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电气总工王勇[J]. 徐晖. 电气应用, 2009(17)
  • [9]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 ——基于辽宁省的实证研究[D]. 王福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J].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 2009(01)

标签:;  ;  

4115 柴油机电气设备 (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