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换热流程的最佳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黄思宇[1](2015)在《含CO2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油田伴生气和凝析气田气含有丰富的乙烷,具有很大的回收价值,但国内的乙烷回收装置较少、处理量小、工艺流程单一,主要对油田伴生气进行乙烷回收。在乙烷回收过程中,由于制冷深度较高,原料气中的CO2会形成固体,造成设备冻堵,影响装置的安全运行。因此,应用国内外乙烷回收高效工艺、CO2冻堵控制技术、系统热集成技术对含CO2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国内油气资源的利用水平,对实现凝析气田高效经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相态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对烃类体系中CO2固体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对CO2固体形成条件预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HYSYS软件进行乙烷回收工艺模拟的脱甲烷塔气相和液相最小冻堵温度裕量。通过对脱甲烷塔上部各塔板的冻堵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乙烷回收的C02冻堵控制措施。本文对LSP. RSVE和HPA三种控制C02冻堵乙烷回收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HYSYS模拟流程,并针对三种典型气质分析了三种乙烷回收工艺的适应性。为提高乙烷回收工艺系统热集成度,以塔里木拟建乙烷回收装置原料气为例,采用夹点理论对RSV工艺多股流冷箱换热网络优化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采用热端阂值问题对多股流冷箱换热网络进行优化匹配的方法。采用基于严格模拟计算的灵敏度分析法对脱甲烷塔模拟优化进行研究,找出了脱甲烷塔多股进料和侧线重沸的最佳进料和抽出位置。为控制CO2冻堵,提高乙烷回收率,应用国外天然气乙烷回收新成果、CO2冻堵控制技术、系统热集成技术在RSVE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凝液回流防冻高效工艺流程(Liquid Hydrocarbon Reflux process, LHR),并对提出的LHR高效工艺流程进行了适应性研究。该流程将部分脱乙烷塔底凝液与回流外输气混合,经脱甲烷塔顶气过冷后进入脱甲烷塔顶部,同时回收了脱甲烷塔底天然气凝液的冷量,使脱甲烷塔具有更大的冻堵裕量,能处理CO2含量更高的原料气,系统热集成更优。
任琪[2](2020)在《苯胺生产工艺过程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自20世纪以来,最常用生产苯胺的方法是硝基苯催化加氢法,为了适应国家新型政策要求,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利用,不断地对苯胺生产工艺进行详细研究与开发,确保硝基苯气相催化法生产苯胺工艺绿色化生产。以10万吨/年苯胺产量,使用硝基苯、氢气作为原料,其中氢气可以自产。首先在流化床反应器内原料硝基苯催化加氢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苯胺,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脱水、精制等过程生成产品苯胺。通过利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建立苯胺生产工艺流程,并通过对苯胺生产工艺流程中所含的物质性质以及流程特征,选取了适合苯胺生产工艺流程的单元模块以及物性方法,选用的物性方法为NRTL。然后对苯胺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设计以及模拟计算。为了使苯胺生产工艺流程达到最佳状态,以及得到符合标准的苯胺产品,对苯胺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工艺参数及条件进行不断的调试。对苯胺生产过程系统中的换热网络进行设计与优化。在流化床内进行硝基苯催化加氢反应,选用合适的氢气和硝基苯摩尔比为10:1,最终使得原料硝基苯的转化率达到99%。对苯胺生产工艺中各个单元进行优化分析,经过优化后,脱水塔、废水塔以及精馏塔确定最佳理论塔板数,最佳回流比等。优化后硝基苯的转化率达到99.8%,优化后脱水塔在塔底回收率99.86%,得到粗苯胺的质量分数为99.7%,然后再通过精馏塔对粗苯胺进行苯胺精制过程进行优化,优化后的苯胺精制精馏塔的塔板数为12块,进料塔板在第5块,回流比为2,并获得质量分数为99.9%的苯胺产品。经过精馏塔分离后得到质量流率为12370.5kg/h的苯胺产品。采用过程动态模拟软件Aspen Plus Dynamics建立了相应的苯胺精制过程控制结构。通过动态模拟,得到了该控制方案在±10%流量和组成扰动下的动态运行数据,分析了产品纯度、产品流量、热负荷和塔板温度等动态特性。本文提出的温度控制方案,可有效处理±10%的流量和组成扰动。利用Aspen Energy Analyzer软件对整个苯胺生产工艺过程进行换热网络优化设计,经优化后苯胺生产工艺过程中所消耗的公用工程量降低6.39%。利用通过利用Aspen Economic对优化苯胺生产过程设备以及公用工程进行经济估算,苯胺生产过程总操作费用为3071万元/a,总投资7759万元,总安装费用为3154万元,公用工程成本169.1万元,用电费用为31.03元/h,设备费用1513万元,总期望回报率为30%,可实现并得到较好的收益。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3](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李国庆[4](2013)在《炼油过程分馏和换热系统能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三环节”理论,化工过程是由换热、分馏/反应和公用工程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本文分别从换热、分馏/反应、换热与分馏的相互作用和公用工程四个方面对过程系统能量综合问题进行了研究。换热方面:在换热网络同步优化设计模型中,加入了分流器和混合器的投资项,考虑了温度变化对物流热性质的影响,并在优化计算前设置了基于工程和热力学约束的人工干预环节,不但提高了模型精度,还大大降低了MINLP问题的超结构规模,真实实现了同步优化合成。分馏方面:1、进行了石油馏分简单塔多变量操作优化研究,由于采取了严格的逐板焓计算,恒分子流假设被舍弃,又由于考虑了全塔压降对塔板温度的影响,使其对减压系统的处理更精确。2、提出了流程模拟辅助分馏系统操作优化的一般方法。该方法用模拟取得的状态变量Y和独立变量X的差分△Y/△X替代其微分dY/dX,从而规避了复杂的过程约束方程组关于Y和X的Jacobi矩阵计算,使广义集约梯度计算和顺梯度方向的最佳步长寻优成为可能,其中,表征过程机理的传递矩阵稀疏化研究更大大减少了模拟计算的工作量。3、改进Chevron三参数窄集总模型,建立了基于严格化学反应计量数的馏分油加氢裂化反应机理建模。其要点是否认了Pacheco等人关于反应集总化学计量系数等于其分布函数的假设,并基于碳平衡原理,导出了利用分布函数严格计算化学计量数的方法,从而改善了化学氢耗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使机理模型中的化学反应平衡和物料、能量平衡更为精确。换热网络与分馏塔相互作用方面:总结了复杂塔回流热分布特征,提出了全塔、局部、单回流三层面回流参数调优方法,并基于温度和流量干扰线性化处理,建立了换热网络操作方程,由此发展了基于回流参数调整的目标物流换热终温优化方法。同时,提出了结合人工干预和流程模拟的换热网络与分馏系统协同优化一般方法,该方法允许对分馏塔和换热网络进行结构调整,通过内置的换热网络模拟模型和改进的Dhulesia内插模型,对调优过程中的网络行为和侧线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公用工程方面:提出了“广义公用工程”的概念,将装置工艺加热炉从用能的角度从装置区域划分到公用工程区域,从而极大的丰富了公用工程系统热集成的内容;同时,结合总夹点技术总复合曲线,提出了广义公用工程系统最佳能量集成的方法和相应的用能评价标准。标准包括保证全厂最小工艺热需求的情况下,公用工程系统不产功时,其最小燃料消耗是多少?保证现有产功不变时,其最小燃料消耗是多少?维持现有燃料消耗不变时,其最大产功是多少?以及新设计一个公用工程系统所需的最少燃料消耗和可能的最大产功分别是多少,等等。通过该评价,可了解现有公用工程系统与理想公用工程系统的差距,为其改进明确了方向。另外,针对广义公用工程系统燃料消耗高度集中的特点,提出了加热炉和燃气轮机系统热集成的一般方法,该方法已编制成软件,适用于新系统建设和老系统改造。
张东海[5](2020)在《分层和渗流条件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下埋管换热器实现和周围地下岩土介质的热量交换,地下埋管换热器设计合理与否,决定着地源热泵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是地源热泵系统能否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所在。建立准确的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并用以预测其传热特征和传热规律,是合理设计地下埋管换热器的前提。地下岩土构造复杂多变,一般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特性,甚至局部出现地下含水分层构造,地埋管和周围岩土间的传热本质上属于变物性复杂介质条件下的非稳态传热问题。开展复杂条件下岩土介质中地埋管的传热规律研究,对于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理论解析、数值模拟、原位实验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复杂条件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研究。通过建立能够准确反映现场实际地质条件的地埋管传热理论和数值模型,研究了分层和渗流条件下地埋管的传热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将地埋管传热模型和热泵机组模型以及建筑负荷模型耦合,丰富了复杂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动态模拟计算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内热源理论、分离变量法和格林函数法,以单个瞬时圆环状热源作为基本单元,提出并建立了竖直埋管换热器分层传热一体化理论模型,详细推导并获得了该理论模型的解析式。模型可统一描述钻孔和桩基竖直埋管换热器的分层传热问题,且考虑了岩土介质的横观各项同性特征,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对地埋管单管和管群作用下的传热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长时间运行时分层参数对壁面平均温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分层和均质假设下岩土温度响应的差异,表明了采用分层模型预测地埋管传热的必要性和科学性。(2)综合考虑地面对流传热边界、地下渗流条件和岩土体的横观各项同性特征,基于移动热源理论和格林函数法,建立了地面对流传热边界条件下存在地下水渗流时地埋管换热器的渗流传热理论模型,并获得了该理论模型的解析解。模型突破了传统理论将地面边界设定为第一类边界条件的限制,更切合工程实际,且更具普适性和准确度。基于该理论模型,研究了地下渗流、地面对流作用和热源径向尺寸对地埋管周围岩土温度的影响规律,可为渗流条件下地源热泵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3)基于修正的管道流模型,建立了分层和渗流复杂地质条件下竖直埋管换热器三维瞬态热-渗耦合数值模型。模型通过管内一维和管外三维结合来描述地埋管换热器和周围岩土介质间的渗流和传热耦合问题,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可改变由于换热管大长径比而引起的网格质量不高的弊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利用数值模型,研究了岩土分层和渗流条件下单管和管群作用时钻孔内部的传热特性和影响因素,获得了钻孔壁面及管内流体温度和热流的竖向分布规律。(4)搭建了工程尺度的地埋管原位热响应实验系统,基于p阶线性模型研究了分层岩土中管内流体温度分布特征和综合热性参数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相对于线性和对数分布,采用p阶线性模型拟合流体温度分布具有更好的精度。此外,利用原位热响应实验数据对三维瞬态数值模型在工程尺度上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为开展复杂条件下地源热泵工程系统的性能模拟计算打下了基础。(5)综合考虑地温季节性波动及岩土体分层和渗流条件,建立了包含建筑负荷模型、地埋管换热器热-渗模型和热泵机组模型的地源热泵系统动态性能模拟计算耦合模型,丰富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性能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夏季冷负荷占主导的冬夏不平衡负荷作用下、分层和渗流岩土介质中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能效的变化规律,获得了负荷特征、地层季节性温度波动、分层渗流、埋管间距因素对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能效的影响规律。该工作可为复杂条件下地源热泵工程的优化设计和地下储能系统的开发利用提供较为准确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丁玲[6](2016)在《TLM气田天然气深度凝液回收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凝析气田气中含有丰富的乙烷资源,具有很大的回收价值,但国内尚未对凝析气进行乙烷回收,仅对部分油田伴生气进行了乙烷回收,存在乙烷回收装置少、处理量小、工艺流程单一、乙烷回收率低、工艺能耗高等问题。因此,本文在对国内外乙烷回收高效工艺、系统热集成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适用于高压凝析气田进行乙烷回收的高效工艺,对提高国内油气资源的利用水平,实现凝析气田高效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乙烷回收系统热集成度、保证乙烷回收装置经济高效地运行,基于换热网络理论,对HPA、RSV等乙烷回收工艺的多股流冷箱换热网络进行匹配,研究表明:对凝液回收系统的换热网络进行设计时,应根据流程特点对系统冷量进行合理分配,而非一味地追求能量回收量最高。采用基于严格模拟计算的灵敏度分析法,对脱甲烷塔最佳进料位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脱甲烷塔分离因子越大,乙烷回收率越高,且乙烷回收装置综合能耗相对较低,故脱甲烷塔分离因子最大时的进料位置为最佳进料位置。本文对国外典型乙烷回收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HYSYS模型,重点对RSV、HPA、IPSI-1和HPACR四种乙烷回收工艺在四种典型气质下的适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凝析气乙烷回收宜采用RSV和HPA工艺。RSV工艺乙烷回收率较高,气质适应性较强,适用于原料气压力大于4MPa的工况,但系统压缩功耗较高。HPA工艺适用于原料气压力大于7MPa的工况,但乙烷回收率受限制,且存在系统热集成不优等问题。为提高乙烷回收率、降低工艺能耗,运用高压吸收、干气回流和换热网络理论,开发了乙烷回收高效处理工艺一高压吸收气相回流工艺(High Pressure Absorber Recycle Vapor Process,简称HPARV)。HPARV工艺通过设置高压吸收塔,降低了外输压缩机的功耗,部分外输干气回流分为两股,分别进入吸收塔和脱甲烷塔的顶部,有效提高了乙烷回收率。对HPARV乙烷回收工艺进行适应性研究表明:HPARV工艺的气质适应性强,适用于原料气压力大于4MPa的工况,在保证高乙烷回收率(93%)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能耗。以TLM气田深度凝液回收工程为实例,对HPARV工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相同的乙烷回收率下(93%),与TLM气田拟采用的RSV工艺相比,HPARV工艺的装置综合能耗降低了14.4%,有效提高了乙烷回收装置经济效益。
刘迪[7](2019)在《微能源网运行优化与规划一体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能源互联网的缩影,微能源网集成了多种类型供能设备及储能装置,可实现多能互补与多网耦合,为缓解能源危机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由于微能源网支持大量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如何对系统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运行优化是更高效、合理地利用资源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微能源网为研究对象,针对微能源网的结构与设备运行特性,搭建了微能源网系统模型,对微能源网进行了运行优化与规划一体化的方法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了探究微能源网各设备的运行特性和各种能源之间的耦合关系,更加方便分析系统供能方案,本文基于能量母线的概念,构建了含多能流传输网络的微能源网系统模型,并搭建了微能源网中可再生能源设备、多类制冷、制热设备以及不同类型储能的系统仿真模型。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各种能量传输网络所带来的损耗,建立了三种不同类型(电、热、冷)传输网络的模型并进行了分析讨论。微能源网系统的建模为后续的运行优化和规划研究打下了模型基础。(2)以微能源网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考虑多能流传输网络运行特性约束的微能源网日前运行优化模型,并采用混合整型非线性规划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日前运行优化计算,可得到未来24小时内在微能源网运行成本最小时各供能设备的运行方式和出力大小,对系统进行有效的调度管理。微能源网日前运行优化是实时运行优化与规划的基础。(3)考虑到可再生能源设备出力的波动性与用户用能负荷的可调整性,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建立了微能源网实时滚动运行优化模型。以跟踪日前运行优化所得到的出力计划为目标,在实时运行阶段对网内各供能设备的运行方式和出力进行有效的调度优化管理,能够在兼顾日前运行优化计划的前提下满足实时的供需平衡,实现微能源网的实时经济优化运行。(4)将微能源网运行优化与规划相结合,结合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提出了基于改进型Kriging模型的微能源网运行优化与规划一体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以年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微能源网运行优化与规划一体化模型,提出了动态Kriging模型求解方法;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在该求解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最小代理模型点准则、信赖域准则和均方误差准则,提出了基于混合采样修正机制的改进型Kriging模型一体化求解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一体化方法的有效性。
卢鹏宇[8](2020)在《整车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益严苛的能源危机与排放法规对现代汽车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新一代智能汽车热管理已不仅限于单纯解决发动机散热问题,而是涉及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排放、舒适性等多项性能的重要整车开发技术。整车集成热管理包含发动机冷却、机油冷却、空调制冷、暖通供热、增压中冷、低周热疲劳与热伤害等内容,对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等新能源车型还包括电机冷却、电机控制器冷却与动力电池温控等。集成热管理系统不仅应满足各子热力系统极限工况的设计性能,还需同时兼顾动态温度控制稳定性与整车能耗,最终实现“系统热设计”、“动态热管控”、“能耗热优化”三大热管理核心技术问题的协同解决与统筹管理,综合优化车辆整体性能。本文以整车热管理优化设计为目的,创新性提出IVTM(Integrated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技术解决方案,依托多维度数值计算耦合与多目标协同优化控制,将系统设计、方案评价、性能分析、动态控制、协同优化进行集成。通过基于整车全工况的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策略,实现兼顾系统设计性能、热管控性能和经济性等多项评价指标的综合改善。根据IVTM方案的主体技术路线,本文开展如下具体研究工作。以ICEV(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Vehicle)发动机冷却和空调为主体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及其部件传热、流动、能量转化的理论计算和试验数据,建立集成热管理系统1D数学模型,描述系统热力学状态和流动状态。应用3D CFD仿真计算,研究怠速、爬坡、高速行驶三种典型车辆工况的动力舱气动耦合传热问题。从流动强度、新风进气比重、舱内整体平均温度、气动耦合传热途径四个角度解析整车集成系统耦合传热机理。并提出适用于普遍工况的耦合因子表征方法,与1D系统模型共同构建基于整车分析的1D/3D耦合计算方法。以整车道路试验为依据对1D/3D耦合计算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准确性与仿真置信度。针对“系统热设计”问题,本文以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和乘员舱温度为评价指标对集成系统进行整车热适应工况校核计算,发现低速爬坡为冷却系统热失效工况,怠速为空调系统热失效工况。开展基于集成系统耦合作用影响、换热器进气状态、冷却液流量特性、制冷剂流量特性的热管理系统热流变分析,明确系统热失效主要原因。此外还提出5种动力舱结构改进设计,通过不同结构的集成系统热流变特性对比,量化评价系统热管理设计优化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导流密封方案可降低风扇匹配转速20.36%、降低压缩机匹配排量8.59%,能够同时改善冷却系统与空调系统设计性能,有利于整车热管理多系统、多工况、多指标协同优化。针对“动态热管控”问题,本文提出基于Rule-based、PID、MPC等控制算法的集成系统控制方案,以温度控制稳定性为指标对比分析各控制方案热管控性能。冷却系统风扇单一变量控制分析表明,电控风扇配合机械驱动水泵热管理方式存在低温工况发动机过度冷却问题,系统冷却液流量过大与散热器进气温度过低是导致过度冷却的根本性原因,应采用电控水泵与发动机转速解耦的方案设计加以解决。水泵风扇多变量协同方案控制分析表明,双PID控制系统存在温度跟随波动问题。以水泵转速为变量的控制方案设计具有增益符号不确定性是导致系统控制失稳的根本原因,应采用以系统热平衡状态信息为前馈的复合控制方式加以解决,如MAP+PID控制或MPC控制,从而达到提高多变量协同控制系统稳定性的目的。空调系统控制分析表明,压缩机排量离散控制方案存在乘员舱温度周期性波动问题。缩减准则约束范围虽然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但难以协调由于压缩机排量频繁切换所导致的NVH、可靠性与经济性等矛盾。而压缩机排量连续控制方案可根据温度反馈精准调控系统制冷剂流量,不仅良好保持压缩机平稳运行,平滑温度波动,还能避免系统过余制冷,有利于整车动态工况的制冷循环综合性能改善。针对“能耗热优化”问题,本文以执行器能耗功率为指标,以NEDC驾驶循环为分析工况,从控制器优化设计和动力舱耦合传热优化两个角度对集成系统经济性进行优化分析。在发动机冷却MPC协同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系统能耗最低控制约束,构建兼顾温度稳定性与系统经济性的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协调水泵、风扇功率配比,MPC优化方案可保持系统控制输出位于能耗经济区内,比MPC协同控制方案节能39.82%,比MAP+PID协同控制方案节能20.71%。基于动力舱热结构特性的能耗优化结果表明,配合动力舱结构优化改进,弱化集成系统有害传热交互,可在MPC优化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11.58%。空调系统能耗优化分析表明,由于精准调控制冷剂流量避免过余制冷,PID连续控制方案比高带宽节点控制方案节能36.37%,比低带宽节点控制方案节能32.56%。若配合动力舱结构优化改进,可降平均低冷凝器进气温度1.38℃,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12.85%。本文在上述设计、控制、优化研究基础上,应用MPC控制算法提出基于整车全工况的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策略。在ICEV集成热管理中补充了怠停启动和热态停机等车辆非常规行驶工况的控制策略,实现同时兼顾控制稳定性、动态响应速度与整车综合能耗的全行驶工况协同热管理。并将IVTM技术方案拓展应用于解决HEV(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集成热管理控制策略问题,还针对性提出局部能耗优化方案和全局能耗优化方案。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控制策略的温度稳定性和经济性差异主要体现于发动机功率低占比区间内,全局优化方案通过合理协调电机冷却系统空气侧和流体侧换热能力以及能耗配比,具有更佳的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更适用于复杂的混合动力集成热管理。最后,本文针对热管理模块在整车开发系统工程中的流程定位和设计原则,阐述集成热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并论述IVTM解决方案在整车开发中的重要工程意义。
华楠[9](2018)在《分液冷凝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及环境之间的矛盾,高效的利用能源是必然之路。空冷式冷凝器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冶金电力和石油化工等各个领域,其合理设计和高效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新的强化传热手段及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要和迫切。分液冷凝技术是强化凝结传热的原理性创新方法,从冷凝两相流传热机制考虑实施分段冷凝中间分液等新思路,辅以排液阻汽装置的联箱结构,实现冷凝器传热能力提高3~4倍以上,因此开展分液冷凝技术在空冷式冷凝器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工程指导应用价值。根据分液冷凝器的结构特性——“分段冷凝-管程间气液分离-全程质量流率相当”提出了分液冷凝器的设计原理:采用多管程设计,管程间设置气液分离提高工质干度,在冷凝过程中获得高换热效果,平行流结构减小管内质量流速降低冷凝压降,最后通过优化各管程内换热管管数达到全程等速。本论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分液冷凝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和热力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了适用于管程结构优化和热力性能预测的分液冷凝器设计模型,并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探讨了不同传热计算方法对模型预测结果和计算成本的影响,提出了在基本计算单元内确定相变界面的方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冷剂流量分配计算方法。最后,实验研究了不同分液芯结构和不同制冷剂对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的影响。首先针对分液冷凝器冷凝换热过程中流量和干度不连续的特点,基于分段计算思想,以管程为计算域,开发了基于分液冷凝器管内冷凝传热的集中参数模型,可对具体管程进行热力计算,辅以管内冷凝流动传热的评价准则PF因子,可对管程方案进行比对与优选。通过模型实验验证,算例的传热精度为8.8%,压降精度为26.1%。然后以传热单元为计算域,开发了基于ε-NTU算法的分液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同步考虑了同管程间不同换热管因压降、进口流量和干度不同导致的流量分配不均的计算方法、且充分考虑到分液冷凝器平行流结构可能出现的流速范围分布更宽,提出了基于甄别两相流型的传热和压降关联式选用方法,并且协同了管外侧空气换热性能。算例结果表明,与实验数据相比,该模型评价冷凝换热的精度达到7.5%,压降达到20.6%,同分液冷凝器集中参数模型的预测精度相比较,传热和压降预测分别提高了 1.3%和5.5%。随后采用分布参数模型计算比对了有无分液的冷凝器热力性能,在相同计算工况和结构尺寸条件下,的分液冷凝器总平均换热系数提高了 34.6%,总压降降低了74.4%。论文还基于AMTD算法和LMTD算法,提出了改进型分布器参数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AMTD算法换热量计算值偏大,ε-NTU算法居中,LMTD算法最小,AMTD算法和ε-NTU算法计算成本相近,且远小于LMTD算法。还提出了能够解决由于基本计算单元内存在相变界面而引起的关联式误用所导致的计算精度下降问题的“计算单元内的自适应分裂相变界面确定法”。对比了确定管间流量分配不均匀性的常规制冷剂流量分配迭代计算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冷剂流量分配计算法两种方法,发现遗传算法通用性更强,计算过程更简易。由于前述模型均需输入每管程进口干度,而进口干度与气液分离联箱的结构和冷凝器的工况有关,因此,本论文还实验探索了分液芯结构对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影响的规律,发现漏液率和分液小孔的孔径与数量对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影响较大,结果显示:第二芯漏液面积最小的分液冷凝器平均换热系数比漏液面积最大的大7.7%~12.7%;第二芯漏液面积居中的分液冷凝器压降最小和且综合性能最好,其PF值比综合性能最差的漏液面积最大的分液冷凝器小6.9%~24.0%。本文实验考察了不同制冷剂下分液冷凝器的热力性能,工质由R410A替换R22后,由于分液效果的恶化或失效导致了冷凝器压降增大了32%~47%,平均换热系数降低了 11%~17%,说明分液冷凝器必须根据制冷剂的热力特性重新设计其气液分离结构和管程优化方案。
卓思文[10](2014)在《蓄热型热电冷联供系统全工况设计及蓄热单元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楼宇热电冷联供系统由于能源梯级利用,具有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的特点,是一种相对清洁、安全可靠、灵活的供能方式,在城市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联供系统能量供应与建筑波动负荷间的不匹配,一方面导致系统原动机长期在部分负荷工况下低效运行,另一方面导致余热利用率低,二者使得系统总体性能变差。将蓄热与联供系统有机结合,构成蓄热型联供系统可以改善系统变工况特性,提高系统能效。但是,蓄热型联供系统全年全工况设计,包括系统适用场合判断、蓄热周期确定、不同蓄热位置系统流程选取,以及蓄热型联供系统中的蓄热单元优化设计都是重要但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针对蓄热型联供系统适用场合分析,本文由建筑负荷特性着手,得到蓄热型联供系统相对分产系统的节能率与负荷特性参数关系的解析式,从而得出系统节能域。研究表明,上、下游蓄热对原动机均有“减容增效”的效果,下游蓄热还能减小吸收机容量选型;不同蓄热位置系统流程的能耗受负荷波动性及换热成本投入的影响。对于给定的系统流程,蓄热周期长短对原动机与蓄热单元容量具有相反的作用,在全年全工况设计时,应统筹不同部件的初投资,确立合理的蓄热周期。针对原动机排烟后的蓄热型换热网络,在原动机“以热定电”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将蓄热型联供系统一次能耗最小问题转化为最大化蓄热型换热网络综合能量换化效率问题。从蓄热损失的角度,提出了蓄热完善度的概念,用来评价蓄热单元设计优劣。对于优化模型,验证了传统优化方法与基于火积耗散优化方法的等价性,并分析各自优缺点。对于典型的液体显热蓄热型换热网络,得到了系统的最佳设计参数,为蓄热工质选取提供指导。对于单级相变蓄热,得到了无运行工况约束时最佳相变温度解析解。针对联供系统实际运行工况,加入相对释热时间约束,建立条件极值模型,得到了更符合工程需求的优化结果。提出了用多级相变材料改善系统蓄热完善度的方法,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系统优化结果,并分析蓄热完善度改善的本质原因。
二、换热流程的最佳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换热流程的最佳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含CO2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含CO_2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技术现状 |
1.2.1 国外技术现状 |
1.2.2 国内技术现状 |
1.2.3 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
1.3 乙烷产品质量及乙烷收率计算方法 |
1.3.1 乙烷产品质量 |
1.3.2 乙烷收率计算方法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乙烷回收装置的CO_2相态分析 |
2.1 CO_2在烃类体系中的相态平衡规律 |
2.2 烃类体系中CO_2固体形成条件及预测 |
2.2.1 CO_2固体形成机理 |
2.2.2 CO_2固体形成条件预测 |
2.3 乙烷回收的CO_2冻堵控制措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控制CO_2冻堵乙烷回收工艺研究 |
3.1 控制CO_2冻堵工艺分析 |
3.1.1 液体过冷工艺 |
3.1.2 部分干气富集循环工艺 |
3.1.3 高压吸收工艺 |
3.2 控制CO_2冻堵工艺适应性研究 |
3.2.1 对油田伴生气的适应性研究 |
3.2.2 对低压凝析气的适应性研究 |
3.2.3 对高压凝析气的适应性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乙烷回收工艺系统热集成技术研究 |
4.1 多股流冷箱换热网络优化设计 |
4.1.1 换热网络夹点理论 |
4.1.2 多股流冷箱换热网络分析 |
4.1.3 多股流冷箱换热网络设计 |
4.2 脱甲烷塔模拟优化研究 |
4.2.1 脱甲烷塔热集成分析 |
4.2.2 脱甲烷塔多股进料优化 |
4.2.3 脱甲烷塔侧线重沸优化 |
4.3 提高系统热集成措施研究 |
4.3.1 冷量和余热的梯级利用 |
4.3.2 热泵技术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CO_2天然气乙烷回收高效工艺研究 |
5.1 高效工艺设计 |
5.1.1 乙烷回收装置工艺分析 |
5.1.2 乙烷回收装置对CO_2适应性分析 |
5.1.3 高效工艺提出 |
5.2 高效工艺适应性研究 |
5.2.1 对CO_2含量的适应性 |
5.2.2 对气质的适应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
(2)苯胺生产工艺过程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苯胺概述 |
1.1.1 苯胺简介 |
1.1.2 苯胺的应用 |
1.2 苯胺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
1.2.1 苯胺生产现状 |
1.2.2 苯胺消费现状 |
1.2.3 苯胺发展前景 |
1.3 苯胺生产技术概况 |
1.3.1 硝基苯铁粉还原法 |
1.3.2 苯酚氨化法 |
1.3.3 硝基苯催化加氢技术 |
1.3.4 苯胺生产技术对比 |
1.4 流化床气相加氢工艺 |
1.4.1 苯胺生产改造前工艺 |
1.4.2 反应器设计 |
1.5 化工过程模拟 |
1.5.1 过程模拟 |
1.5.2 化工过程模拟系统 |
1.5.3 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硝基苯气相催化加氢工艺过程模拟 |
2.1 反应原理 |
2.1.1 原料预处理 |
2.2 工艺简介 |
2.2.1 工艺原理 |
2.2.2 工艺特点 |
2.3 单元模块的选取 |
2.3.1 流化床反应器 |
2.3.2 简单分离器 |
2.3.3 换热器 |
2.3.4 压缩机 |
2.3.5 精馏塔 |
2.4 物性方法的选择 |
2.5 建立全流程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苯胺生产工艺优化 |
3.1 脱水塔 |
3.1.1 塔板数的影响 |
3.1.2 进料位置的影响 |
3.2 废水精馏塔 |
3.2.1 理论塔板数 |
3.2.2 进料位置 |
3.3 精制精馏塔 |
3.3.1 理论塔板数 |
3.3.2 进料位置 |
3.4 产品单元优化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动态模拟 |
4.1 添加泵和阀门 |
4.2 计算设备结构尺寸 |
4.2.1 访问动态数据输入页面 |
4.2.2 导出模拟文件 |
4.2.3 设定塔的水力学参数 |
4.3 动态模拟 |
4.3.1 选择温度灵敏板 |
4.3.2 搭建控制结构并整定控制器参数 |
4.3.3 测试控制效果 |
4.4 本章结论 |
5 过程节能及能耗计算 |
5.1 过程系统节能 |
5.2 工艺过程中流股信息 |
5.3 换热网络集成 |
5.4 优化换热网络的构建 |
5.5 本章总结 |
6 苯胺生产工艺经济核算 |
6.1 经济分析 |
6.2 苯胺生产工艺经济分析 |
6.3 本章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题目 |
(3)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4)炼油过程分馏和换热系统能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过程系统流程结构 |
1.1.2 过程系统用能构成 |
1.1.3 过程系统用能特征 |
1.2 过程系统能量优化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
1.4 本章结论 |
第二章 改进的换热网络同步优化设计方法 |
2.1 前言 |
2.2 改进的换热网络同步优化设计法 |
2.2.1 分段超结构 |
2.2.2 工艺物流热容流率 |
2.2.3 换热网络模型 |
2.2.4 优化方法 |
2.3 案例研究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分馏系统操作优化 |
3.1 简单石油馏分精馏塔多变量操作优化 |
3.1.1 精馏过程建模 |
3.1.2 优化研究目标函数 |
3.1.3 优化计算 |
3.1.4 案例应用 |
3.1.5 本节结论 |
3.2 基于流程微调的分馏塔操作优化 |
3.2.1 现有汽提塔流程 |
3.2.2 新汽提塔流程 |
3.2.3 新流程操作优化 |
3.2.4 本节结论 |
3.3 基于流程模拟的分馏系统操作优化 |
3.3.1 问题描述 |
3.3.2 优化策略 |
3.3.3 优化方法 |
3.3.4 案例应用 |
3.3.5 本节结论 |
3.4 基于严格化学反应计量数的馏分油加氢裂化反应机理建模 |
3.4.1 加氢裂化反应流程 |
3.4.2 反应过程建模 |
3.4.3 参数拟合 |
3.4.4 实例应用 |
3.4.5 本节结论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基于回流参数调整的换热和分馏系统协同优化 |
4.1 引言 |
4.2 复杂塔回流热分布的特点和优化原则 |
4.2.1 特点 |
4.2.2 优化原则 |
4.3 分馏和换热系统协同优化试探法研究 |
4.3.1 单纯操作优化 |
4.3.2 换热网络操作方程 |
4.3.3 结合投资改造的协同优化 |
4.4 结合试探法和数学规划法的分馏换热系统协调优化 |
4.4.1 换热网络模拟建模 |
4.4.2 分馏系统模拟 |
4.4.3 换热网络与分馏系统协同优化 |
4.4.4 案例应用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广义公用工程系统能量集成 |
5.1 广义公用工程系统用能评价 |
5.1.1 工艺过程最小热需求及最低能级分布 |
5.1.2 广义公用工程系统不产功时的最少燃料消耗 |
5.1.3 广义公用工程系统保持实际产功时的最少燃料消耗 |
5.1.4 广义公用工程系统保持实际燃料消耗时的最大做功能力 |
5.1.5 实现最小燃料消耗和最大产功的广义公用工程系统设计 |
5.1.6 总结 |
5.1.7 案例应用 |
5.2 加热炉与燃气轮机系统热集成研究 |
5.2.1 燃气轮机-加热炉联合系统的基本流程 |
5.2.2 燃气轮机-加热炉联合系统集成建模 |
5.2.3 联合系统集成优化 |
5.2.4 案例研究 |
5.3 本章结论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发明专利 |
三、主持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件 |
(5)分层和渗流条件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分层岩土介质中地埋管传热理论模型和传热规律研究 |
2.1 研究思路和物理模型 |
2.2 格林函数的获得 |
2.3 分层传热理论模型的解析解 |
2.4 分层传热理论模型的验证 |
2.5 分层传热温度响应规律 |
2.6 管群作用下分层传热温度响应规律 |
2.7 岩土分层参数对温度响应的影响 |
2.8 分层模型适用时间尺度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3 渗流岩土介质中地埋管传热理论模型和传热规律研究 |
3.1 物理模型及假设 |
3.2 格林函数的获得 |
3.3 渗流传热理论模型的解析解 |
3.4 渗流传热理论模型解析解的验证 |
3.5 渗流作用下温度响应规律 |
3.6 地面对流效应的影响分析 |
3.7 热源尺寸效应的影响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分层和渗流条件下地埋管换热器热-渗耦合数值分析 |
4.1 数值模型 |
4.2 数值模型的验证 |
4.3 含渗流分层岩土介质中地埋管传热规律 |
4.4 管群作用下含渗流分层岩土中地埋管传热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分层岩土介质中地埋管管内流体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5.1 测试原理 |
5.2 实验系统 |
5.3 岩土分层特征和初始岩温 |
5.4 恒热流工况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恒温工况实验结果与分析 |
5.6 热响应实验数据和数值模型结果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6 分层和渗流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长期动态性能模拟研究 |
6.1 计算模型与方法 |
6.2 浅层地温季节性变化规律 |
6.3 长期动态性能模拟计算结果 |
6.4 浅层地温季节性变化对长期动态性能的影响 |
6.5 渗流作用对长期动态性能的影响 |
6.6 埋管间距对长期动态性能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两层岩土介质中瞬时圆环状内热源的特征值、特征函数及相关量的推导 |
附录2 分层岩土介质中地埋管传热解析解的MATLAB计算程序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TLM气田天然气深度凝液回收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凝液回收工艺技术现状 |
1.2.1 国外凝液回收技术现状 |
1.2.2 国内凝液回收技术现状 |
1.2.3 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凝析气凝液回收工艺技术分析 |
2.1 国内凝析气典型处理工艺分析 |
2.1.1 以控制烃水露点为目标的浅冷回收工艺 |
2.1.2 以回收凝液为目标的深冷回收工艺 |
2.2 国外凝析气典型处理工艺分析 |
2.2.1 LSP乙烷回收工艺 |
2.2.2 HPA烷回收工艺 |
2.2.3 HPACR乙烷回收工艺 |
2.2.4 RSV烷回收工艺 |
2.2.5 IPSI烷回收工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凝液回收工艺系统热集成技术研究 |
3.1 多股流冷箱换热网络匹配 |
3.1.1 换热网络夹点理论 |
3.1.2 多股流冷箱换热网络设计 |
3.2 复杂精馏塔进料位置研究 |
3.2.1 精馏塔进料位置研究方法 |
3.2.2 脱甲烷塔进料位置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凝析气乙烷回收工艺高效流程开发 |
4.1 典型乙烷回收流程模拟分析 |
4.1.1 RSV工艺模拟分析 |
4.1.2 IPSI-1工艺模拟分析 |
4.1.3 HPA工艺模拟分析 |
4.1.4 HPACR工艺模拟分析 |
4.2 乙烷回收高效流程开发 |
4.2.1 乙烷回收高效流程开发 |
4.2.2 乙烷回收高效流程适应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效流程应用实例研究 |
5.1 TLM气田深度凝液回收工艺研究 |
5.2 经济比较与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微能源网运行优化与规划一体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微能源网发展概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能源网建模 |
1.2.2 微能源网运行优化 |
1.2.3 微能源网规划 |
1.2.4 微能源网优化计算方法 |
1.3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能量母线的微能源网结构与建模 |
2.1 基于能量母线的微能源网结构 |
2.2 电能母线涵盖的设备模型 |
2.2.1 内燃机模型 |
2.2.2 分布式光伏发电 |
2.2.3 分布式风力发电 |
2.2.4 蓄电池 |
2.3 冷/热能母线涵盖的设备模型 |
2.3.1 吸收式制冷机 |
2.3.2 余热回收装置 |
2.3.3 蓄热装置 |
2.3.4 电制冷机 |
2.3.5 冰蓄冷空调 |
2.4 多能流传输网络建模 |
2.4.1 电传输网络模型 |
2.4.2 热/冷传输网络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多能互补微能源网日前运行优化 |
3.1 多能互补微能源网日前运行优化模型框架 |
3.2 优化目标函数 |
3.3 优化约束条件 |
3.4 模型求解流程 |
3.5 算例分析 |
3.5.1 算例场景 |
3.5.2 设备参数 |
3.5.3 优化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微能源网实时滚动运行优化 |
4.1 微能源网实时运行优化模型框架 |
4.2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实时滚动运行优化 |
4.2.1 预测环节 |
4.2.2 滚动优化环节 |
4.2.3 反馈校正环节 |
4.2.4 求解流程 |
4.3 算例分析 |
4.3.1 可再生能源出力与用户冷热电负荷的实时数据 |
4.3.2 运行优化结果分析 |
4.3.3 实时与日前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改进型Kriging模型的微能源网运行优化与规划一体化方法研究 |
5.1 微能源网运行优化与规划一体化模型框架 |
5.1.1 规划结合运行优化的必要性 |
5.1.2 一体化模型框架 |
5.2 微能源网一体化模型 |
5.2.1 微能源网框架 |
5.2.2 一体化模型目标函数 |
5.2.3 优化约束条件 |
5.3 动态Kriging模型求解方法 |
5.3.1 Kriging模型 |
5.3.2 LHS构建初始样本库 |
5.3.3 修正Kriging模型 |
5.3.4 模型求解流程 |
5.3.5 算例分析 |
5.4 基于混合采样修正机制的改进型Kriging模型求解方法 |
5.4.1 混合采样修正机制 |
5.4.2 模型求解流程 |
5.4.3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整车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重点问题 |
1.2 国内外汽车热管理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内燃机汽车热管理技术研究 |
1.2.2 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技术研究 |
1.3 本文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整车集成热管理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2.1 内燃机汽车集成热管理基本架构 |
2.2 发动机冷却系统数学模型 |
2.2.1 机内产热模型 |
2.2.2 散热器传热模型 |
2.2.3 机外循环模型 |
2.2.4 发动机冷却系统框架 |
2.3 空调系统及乘员舱数学模型 |
2.3.1 压缩机模型 |
2.3.2 膨胀阀模型 |
2.3.3 相变换热器模型 |
2.3.4 乘员舱模型 |
2.3.5 空调与乘员舱系统框架 |
第3章 集成系统气动耦合传热分析及表征 |
3.1 动力舱气动耦合传热CFD模型 |
3.1.1 动力舱几何处理 |
3.1.2 动力舱模型网格划分 |
3.1.3 动力舱模型数学控制方程 |
3.1.4 流动与传热边界条件 |
3.2 基于典型工况的耦合传热分析 |
3.2.1 工况边界条件确定 |
3.2.2 动力舱耦合传热分析 |
3.3 基于耦合因子的整车普遍工况耦合传热表征 |
3.3.1 进气耦合状态方程 |
3.3.2 耦合因子曲线表征 |
3.3.3 耦合因子表征方法工程意义 |
3.4 1D/3D集成热管理耦合仿真模型框架 |
第4章 集成系统热流变分析及耦合传热优化 |
4.1 基于整车道路试验的仿真方法验证 |
4.1.1 整车热适应工况 |
4.1.2 热管理系统评价指标 |
4.1.3 整车热管理仿真计算方法验证 |
4.2 集成系统校核评价与热流变特性分析 |
4.2.1 冷却系统校核与影响分析 |
4.2.2 空调系统校核与影响因素分析 |
4.3 集成系统热结构特性分析与耦合传热优化 |
4.3.1 动力舱结构优化方案 |
4.3.2 爬坡工况气动耦合传热特性对比 |
4.3.3 爬坡工况冷却系统热结构特性分析 |
4.3.4 怠速工况气动耦合传热特性对比 |
4.3.5 怠速工况空调系统热结构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成系统热管控分析优化及整车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
5.1 集成系统控制方案设计及评价指标 |
5.1.1 控制器基本原理 |
5.1.2 冷却系统控制方案 |
5.1.3 空调系统控制方案 |
5.1.4 系统控制性能指标及评价工况 |
5.2 冷却系统热管控分析及能耗优化 |
5.2.1 单一变量控制方案热管控分析 |
5.2.2 多变量协同控制方案热管控分析 |
5.2.3 冷却系统能耗优分析 |
5.3 空调系统热管控分析及能耗优化 |
5.3.1 压缩机控制方案热管控分析 |
5.3.2 空调系统能耗优化分析 |
5.4 整车热管理协同控制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混合动力的整车集成热管理技术拓展 |
6.1 混合动力汽车集成热管理基本架构 |
6.1.1 混合动力集成热管理组成 |
6.1.2 混合动力集成热管理特点 |
6.2 电动力系统集成热管理模型 |
6.2.1 电机产热及冷却模型 |
6.2.2 电池热管理模型 |
6.2.3 混合动力耦合传热表征 |
6.3 混合动力热管控分析与能耗优化 |
6.3.1 混合动力集成热管理控制方案 |
6.3.2 混合动力热管理控制方案对比分析 |
6.4 面向整车开发的IVTM技术方案工程意义 |
6.4.1 基于整车开发的热管理流程定位与设计原则 |
6.4.2 基于整车开发的IVTM工程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主要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分液冷凝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冷凝器管内强化传热技术 |
1.3 分液冷凝机理及研究概况 |
1.3.1 分液冷凝强化换热技术 |
1.3.2 分液冷凝器结构 |
1.3.3 分液冷凝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4 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5 分液冷凝制冷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空冷式冷凝器热力性能预测模型 |
1.4.1 基本计算单元划分方法 |
1.4.2 传热计算方法 |
1.4.3 传热计算中关联式的使用 |
1.4.4 相变传热界面的确定 |
1.4.5 管流程表示和设计方法 |
1.4.6 制冷剂侧流量的不均匀分布 |
1.4.7 空气侧流量的不均匀分布 |
1.4.8 翅片的热传导 |
1.4.9 变冷凝器几何结构模型 |
1.5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分液冷凝器集中参数模型 |
2.1 引言 |
2.2 模型介绍及计算流程 |
2.2.1 模型假设条件 |
2.2.2 计算步骤及流程框图 |
2.3 传热和压降计算关联式 |
2.4 程序界面及操作事项 |
2.5 管程优化算例分析 |
2.5.1 确定待评估管程分配方案集 |
2.5.2 分液冷凝器管程优化结果讨论与分析 |
2.6 几何结构变化对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的影响 |
2.6.1 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随管程数变化的讨论与分析 |
2.6.2 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随第一管程管数变化的讨论与分析 |
2.6.3 变管径对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液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 |
3.1 引言 |
3.2 模型介绍 |
3.2.1 建模离散方法 |
3.2.2 模型假设 |
3.3 基本计算元的传热计算 |
3.4 基于甄别流型的传热和压降关联式选取 |
3.4.1 制冷剂侧冷凝换热的关联式 |
3.4.2 制冷剂侧单相换热的关联式 |
3.4.3 百叶窗开缝翅片空气侧换热的关联式 |
3.4.5 △T-相关和非△T-相关区域计算元计算步骤和流程框图 |
3.5 基于压力平衡的制冷剂流量分配迭代计算 |
3.5.1 管程内制冷剂流量和压降的分配规律 |
3.5.2 压降关联式的选取 |
3.5.3 制冷剂流量迭代计算步骤和流程框图 |
3.6 分液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计算流程框图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液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进口管位置、制冷剂流量和干度对第一管程热力性能的影响 |
4.3 有、无分液结构的冷凝器热力性能的比较研究 |
4.4 基于管内外综合性能的分液冷凝器管程优化 |
4.4.1 传统“L”型冷凝器的改造 |
4.4.2 改造后的分液冷凝器管程优化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液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的算法改进 |
5.1 引言 |
5.2 分液冷凝器传热算法分析 |
5.2.1 LMTD和AMTD传热算法介绍 |
5.2.2 LMTD和AMTD和ε-NTU算法热力计算结果分析 |
5.2.3 LMTD和AMTD和ε-NTU算法计算成本分析 |
5.3 相变界面追踪方法 |
5.3.1 存在相变界面的计算元对整个计算域热力性能影响的研究 |
5.3.2 计算元自适应分裂相变界面追踪法计算步骤和流程框图 |
5.4 遗传算法在制冷剂流量分配计算中的应用 |
5.4.1 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冷剂流量分配方法描述和模型建立 |
5.4.2 算法步骤和流程框图 |
5.4.3 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预测模型实验验证 |
6.1 引言 |
6.2 风冷式换热器测试平台 |
6.2.1 实验装置及测量仪器 |
6.2.2 数据处理 |
6.2.3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
6.3 集中参数模型实验验证 |
6.3.1 分液冷凝器试制件、实验条件及数据处理 |
6.3.2 分液冷凝器沿程管壁温波动实验验证 |
6.3.3 平均换热系数和压降预测值的实验验证 |
6.4 分布参数模型实验验证 |
6.4.1 冷凝器测试样件、实验条件及数据处理 |
6.4.2 换热管计算元密度无关性验证 |
6.4.3 模型换热量和压降预测值的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分液冷凝器的实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变第一分液芯结构对分液冷凝器性能的影响实验 |
7.2.1 实验件及分液芯结构介绍 |
7.2.2 温度测点布置及测试工况 |
7.2.3 数据处理 |
7.2.4 分液冷凝器热力性能分析 |
7.2.5 分液冷凝器第二管程换热管入口分度均匀性分析 |
7.3 不同制冷剂对分液冷凝器性能的影响实验 |
7.3.1 实验件介绍 |
7.3.2 制冷剂热物性比较及实验条件 |
7.3.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10)蓄热型热电冷联供系统全工况设计及蓄热单元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蓄热型联供系统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能源结构的调整 |
1.1.2 建筑热电冷联供与能源梯级利用 |
1.1.3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蓄热型联供系统节能性影响因素 |
1.2.2 蓄热型联供系统设计与运行 |
1.2.3 蓄热单元设计 |
1.3 现有研究局限性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蓄热型联供系统流程与设备模型 |
2.1 概述 |
2.2 流程及设备选择 |
2.2.1 原动机 |
2.2.2 热驱动制冷 |
2.2.3 余热回收供热技术 |
2.2.4 蓄热单元 |
2.3 典型系统变工况热力学模型 |
2.3.1 微燃机 |
2.3.2 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或热泵[52] |
2.3.3 相变蓄热器 |
2.4 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蓄热型联供系统适用场合 |
3.1 概述 |
3.2 常规联供系统运行中的问题 |
3.3 蓄热型联供系统适用场合 |
3.3.1 建筑负荷周期内分布特性及蓄热作用 |
3.3.2 建筑负荷周期内热电供需匹配性 |
3.3.3 蓄热型联供系统作用机理与适用场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蓄热位置及蓄热周期对系统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不同蓄热位置下系统模型 |
4.2.1 系统运行及计算方法 |
4.2.2 计算条件 |
4.3 蓄热位置对系统的影响 |
4.3.1 理想相变蓄热模型下夏季工况 |
4.3.2 理想相变蓄热模型下冬季工况 |
4.3.3 夏季工况下蓄热单元有限换热面积对系统的影响 |
4.3.4 冬季工况下蓄热单元有限换热面积对系统的影响 |
4.4 蓄热周期对系统的影响 |
4.4.1 设计蓄热周期 |
4.4.2 非设计蓄热周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蓄热型换热网络优化设计 |
5.1 概述 |
5.2 蓄热型换热网络设计目标 |
5.2.1 设计任务描述及特征 |
5.2.2 常用性能评价指标比较 |
5.2.3 蓄热完善度概念及意义 |
5.3 液体显热蓄热型换热网络设计及优化 |
5.3.1 常用液体显热蓄热方式及模型提炼 |
5.3.2 典型液体显热蓄热型换热网络 |
5.3.3 优化模型 |
5.3.4 在显热蓄热型换热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
5.4 相变蓄热型换热网络设计及优化 |
5.4.1 相变蓄热换热网络优化 |
5.4.2 多级相变材料蓄热性能改善原理及设计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换热流程的最佳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含CO2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研究[D]. 黄思宇.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8)
- [2]苯胺生产工艺过程研究与开发[D]. 任琪.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4]炼油过程分馏和换热系统能量优化研究[D]. 李国庆.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5]分层和渗流条件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D]. 张东海.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TLM气田天然气深度凝液回收工艺技术研究[D]. 丁玲.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7]微能源网运行优化与规划一体化方法研究[D]. 刘迪.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整车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与优化研究[D]. 卢鹏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9]分液冷凝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 华楠.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0)
- [10]蓄热型热电冷联供系统全工况设计及蓄热单元优化[D]. 卓思文. 清华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