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软土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

汕头市软土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

一、汕头市软土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胡庆国,刘斌,何忠明[1](2021)在《基于熵权-密切值法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优选》文中研究说明综合考虑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影响三方面识别并筛选出8个二级指标构建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值,运用密切值法进行多目标决策,评价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劣;以汕头市鮀东路CK0+270—470段为例,对静压预应力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3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处治效果、造价及工期的熵权值较高,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取的影响较大;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密切值最小,综合评价最优;该评价模型可客观反映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劣,且计算简单,能为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取提供决策依据。

王传林,赵炯枫,容曼诗,许宇恒,陈鹏宇,刘泽平[2](2020)在《传统潮汕民居破坏现状及加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潮汕民居的建筑特色是以三合土分层打夯形成夯土墙并作为承重构件。因夯土墙强度低、力学性能差,使得潮汕民居建筑抵御地震和台风的能力较差。目前大部分传统民居建筑处于破损甚至即将坍塌的状态,对其受损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总结损坏类型和原因,并针对破坏特点提出相应的加固修复建议。

王艳峰[3](2008)在《软土地区基坑工程变形性能分析》文中指出基坑工程是集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综合性强。在开挖卸载的作用下,基坑必然发生一定的变形,基坑的变形主要包括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基坑隆起三部分。基坑变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的性质、支护结构的形式、开挖方式、地下水情况、周边环境等。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基坑变形,使基坑工程既安全又经济,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紧密结合工程实践,以澄海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基坑工程和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大楼基坑工程为例,在基坑开挖期间对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进行施工现场监测,对支护结构变形以及周边环境变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分析施工过程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取得一些有实践性的成果。结合汕头地区典型基坑工程变形情况,提出适合汕头地区切实可行的基坑支护方法,为汕头地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V8对单排桩、双排桩、带支撑单排桩支护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和分析,得出不同支护结构的变形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双排桩支护结构刚度、连梁刚度、前后排桩排距等因素对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从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中,证明双排桩支护结构桩性能优越,所以合理的选择桩径、连梁高度及前后排距可使结构稳定、变形和降低造价的关系达到较好的平衡,得出了对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接着,运用PLAXIS 3D FOUNDATION建立合理的三维计算模型,证明基坑开挖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和边角效应,通过模拟分析不同开挖方案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证明分步开挖、分步浇筑底板能真实模拟实际开挖基坑的变形情况,由此说明很有必要对基坑工程进行空间三维有限元分析,这对于基坑工程的数值分析和优化设计,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最后,结合论文的结论以及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刘用海[4](2008)在《宁波软土工程特性及其本构模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软土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民用建筑等各类工程建设不断涌现,与地基沉降、稳定相关的大量岩土工程问题往往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技术难题,对区域性软土开展研究,了解掌握其工程特性对工程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价值。作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宁波区域的发展潜力巨大。对宁波软土的现有研究尚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此,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现场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和数值分析,对宁波软土的工程特性和本构模型方面开展研究,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宁波软土工程特性调查分析。基于收集到的宁波城区地质资料和百余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归纳整理该区的工程地质概况,总结宁波软土工程特性;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宁波软土各土性参数的空间变异规律,建立各物理力学指标经验关系;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对比,从地质成因、颗粒级配、矿物成分以及微观结构等四个方面分析宁波软土与其它地区软土差异的原因。二、土工试验参数确定方法改进研究。基于Casagrande方法,采用三次多项式和最小二乘法回归拟合压缩曲线,通过数学方法确定先期固结压力,并编写程序实现求解过程;依据时间平方根法求解固结系数原理,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并从图形学角度分析其计算精度,在已有的商用土工试验数据处理软件平台上开发一个可视化界面程序。三、宁波软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通过室内24组固结压缩试验和70组三轴剪切试验,系统研究宁波软土的应力历史、结构性、蠕变特性以及应力应变影响因素,同时通过相关试验成果的对比分析提出宁波软土工程特性的特点。四、宁波软土本构模型选取比较研究。由室内试验提供Mohr-Coulomb、Drucker-Prager以及修正剑桥三种模型的计算参数,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确定修正剑桥模型更适合宁波软土,并分析该模型中计算参数的敏感度。五、宁波软土本构模型研究。引入结构损伤变量,在沈珠江提出的岩土损伤力学理论和修正剑桥模型基础上建立扩展的弹塑性损伤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结合蠕变试验,引入滞后塑性变形概念,将非弹性应变分为瞬时塑性应变和滞后塑性应变,建立扩展的宁波软土弹粘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其瞬时塑性应变分量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求取,滞后塑性应变分量包括体积蠕变和剪切蠕变两部分,分别采用Taylor次固结体积蠕变模型和Mersi剪切蠕变模型;介绍宁波软土弹塑性损伤模型、弹粘塑性模型在ABAQUS有限元程序平台上的UMAT子程序开发流程。六、宁波软土弹塑性损伤模型应用研究。采用所开发的弹塑性损伤模型UMAT子程序,对室内固结压缩试验和某堆载预压试验工程进行数值分析,对模型开展应用研究。

曾绵林[5](2004)在《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动力排水固结法的基本思路和作用机理 ,并结合汕头市的地质情况 ,就如何应用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汕头市的软土地基进行了探讨。

张贤奎[6](2001)在《汕头市软土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文中认为通过钻探、原位测试、地基工程处理等资料的统计分析 ,对汕头市软土的分布、工程地质特征、地基工程处理进行初步总结。

张贤奎[7](2001)在《汕头市软土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文中研究说明

陈志远,张志坚[8](1999)在《汕头软土地区灌注桩的应用和若干质量问题》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汕头市软土地区灌注桩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灌注桩的若干质量问题,提出了防治处理措施

二、汕头市软土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汕头市软土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熵权-密切值法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学建模
    1.1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1) 技术可行性。
        (2) 经济合理性。
        (3) 环境影响。
    1.2 建立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指标的归一化矩阵并同向化
    1.3 构建虚拟的最优单元和最劣单元
    1.4 确定指标的熵权
        1.4.1 标准化处理原始矩阵
        1.4.2 计算指标变异程度
        1.4.3 计算指标变异程度
    1.5 计算熵权密切值
2 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括
    2.2 工程地质
    2.3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2.3.1 原始矩阵的归一化和同向化
        2.3.2 构建虚拟的最优指标单元和最劣指标单元
        2.3.3 确定指标的熵权
        2.3.4 计算熵权密切值
        2.3.5 综合评定结果
3 结语

(2)传统潮汕民居破坏现状及加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潮汕民居建筑概况
    1.1 土埆(土坯)墙
    1.2 夯土墙
    1.3 砖砌墙
2 破坏特征
    2.1 墙体竖向裂缝
    2.2 斜裂缝
    2.3 外层材料脱落
    2.4 梁墙间裂缝
    2.5 应力集中破坏
    2.6 钢筋混凝土梁/柱锈胀裂缝
    2.7 墙体外闪
    2.8 其他裂缝
3 修复加固方法
    3.1 剔凿挖补法
    3.2 填缝修补法
    3.3 灌浆修补法
    3.4 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法
    3.5 梁柱包钢
    3.6 砌筑构造柱
    3.7 墙体涂抹保护层
    3.8 替换支撑材料
4 结论

(3)软土地区基坑工程变形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基坑工程特点
    1.2 研究意义
    1.3 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
        1.3.1 支护结构的变形和位移
        1.3.2 支护结构后侧的地表沉降和土体位移
        1.3.3 基坑底部土体的回弹和隆起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动向
    1.5 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2 研究内容及工作
第2章 软土地区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及变形分析
    2.1 澄海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基坑工程
        2.1.1 澄海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基坑工程简介
        2.1.2 基坑监测工作
        2.1.3 监测结果分析
        2.1.4 施工过程对基坑工程变形的影响分析
    2.2 汕大第一附属医院三期工程综合楼基坑工程
        2.2.1 汕大第一附属医院三期工程综合楼基坑工程简介
        2.2.2 基坑支护结构侧向变形(测斜)监测
        2.2.3 监测结果与结果分析
    2.3 汕头软土地区典型基坑工程变形分析
        2.3.1 软土概念及工程特性
        2.3.2 汕头软土地区工程地质情况
        2.3.3 汕头地区基坑工程基本情况
        2.3.4 汕头地区典型基坑工程变形分析
        2.3.5 结论
第3章 基坑工程变形二维有限元分析
    3.1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选择
        3.1.1 PLAXIS 软件简介
        3.1.2 莫尔—库伦(Mohr-Coulomb)模型简介
        3.1.3 土体参数确定
    3.2 澄海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基坑工程有限元数值模拟
        3.2.1 单排桩悬臂结构
        3.2.2 带支撑排桩支护结构
        3.2.3 双排桩支护结构
        3.2.4 不同支护结构性能对比分析
        3.2.5 有限元分析与现场监测结果的比较
    3.3 汕大第一附属医院三期工程基坑工程有限元数值模拟
        3.3.1 内撑式支护结构数值分析
        3.3.2 基坑变形分析
        3.3.3 支护结构位移与土压力的关系
        3.3.4 由支撑引起的“拱效应”分析
第4章 基坑工程空间性状变形分析
    4.1 基坑工程空间性状变形分析
        4.1.1 周边约束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4.1.2 土方开挖尺寸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4.1.3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空间效应
        4.1.4 基坑变形的时间效应
        4.1.5 按时空效应确定开挖原则
        4.1.6 PLAXIS 3D FOUNDATION 简介
    4.2 澄海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基坑三维分析
        4.2.1 建立三维计算模型
        4.2.2 不考虑基坑分步开挖的空间分析
        4.2.3 考虑基坑分步开挖的空间分析
        4.2.4 模拟分析不同开挖方案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4.3 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期工程基坑三维分析
    4.4 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宁波软土工程特性及其本构模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主要符号与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软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1.2.1 土流变特性研究现状
        1.2.2 土结构性研究现状
        1.2.3 土渗透固结特性研究现状
    1.3 土的本构关系与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应用现状
        1.3.1 本构关系研究
        1.3.2 岩土数值分析方法
    1.4 宁波软土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第2章 宁波软土工程特性统计分析
    2.1 引言
    2.2 宁波市工程地质概况
        2.2.1 自然地理与地质构造
        2.2.2 工程地质分区
    2.3 软土工程特性概率统计分析
        2.3.1 岩土参数概率统计方法
        2.3.2 工程调查概况
        2.3.3 宁波软土工程特性
        2.3.4 土性参数空间变异规律
        2.3.5 物理力学指标间相互经验关系
    2.4 国内外软土工程特性比较
        2.4.1 物理力学指标
        2.4.2 地质成因
        2.4.3 顺粒级配
        2.4.4 矿物成分
        2.4.5 微观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宁波软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简介
        3.2.1 土样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3.2.2 固结试验
        3.2.3 三轴试验
    3.3 宁波软土应力历史的确定
        3.3.1 Casagrande法和时间平方根法的改进
        3.3.2 结构屈服应力和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
        3.3.3 应力历史的确定
    3.4 结构特性
        3.4.1 结构性成因
        3.4.2 结构性对软土工程特性影响试验分析
    3.5 蠕变特性
        3.5.1 次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关系
        3.5.2 次固结系数与时间关系
        3.5.3 次固结系数与压缩指数关系
    3.6 应力应变关系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3.6.1 含水量
        3.6.2 干密度
        3.6.3 应力路径
        3.6.4 排水条件
        3.6.5 剪切速率
        3.6.6 围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宁波软土常用土本构模型选取比较分析
    4.1 引言
    4.2 工程常用的土体本构模型分析
        4.2.1 Mohr-Coulomb模型
        4.2.2 Drucker-Prager模型
        4.2.3 修正剑桥模型
    4.3 宁波软土常用土体本构模型比较
        4.3.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4.3.2 模型选取对比分析
    4.4 修正剑桥模型各参数敏感度分析
        4.4.1 泊松比的影响
        4.4.2 初始孔隙比的影响
        4.4.3 压缩曲线斜率的影响
        4.4.4 回弹曲线斜率的影响
        4.4.5 临界状态线斜率的影响
        4.4.6 表征屈服面帽子曲度常量的影响
        4.4.7 屈服应力比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宁波软土本构模型研究及其程序开发
    5.1 引言
    5.2 弹塑性损伤模型
        5.2.1 软土损伤基本理论
        5.2.2 损伤变量的确定
        5.2.3 本构关系的建立
        5.2.4 模型参数的确定
    5.3 弹粘塑性模型
        5.3.1 体积蠕变模型
        5.3.2 剪切蠕变模型
        5.3.3 本构关系的建立
        5.3.4 模型参数的确定
    5.4 模型在ABAQUS的UMAT开发实现
        5.4.1 UMAT简介
        5.4.2 UMAT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宁波软土弹塑性损伤模型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室内土工试验应用分析
        6.2.1 建模简介
        6.2.2 计算结果分析
    6.3 堆载预压工程应用分析
        6.3.1 工程概况与建模方法
        6.3.2 计算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先期固结压力数学分析确定过程程序
附录B 弹塑性损伤模型UMAT开发子程序
附录C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历届博士学位论文目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汕头市软土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软土的分布
2 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2.1 榕江河口区
    2.2 韩江三角洲区
    2.3 濠江广澳区
    2.4 练江河口区
3 软土的共同特点
4 软土地基处理试验对比
5 软土地基处理的体会
    5.1 成果分析及说明
    5.2 关于材料
    5.3 关于施工

四、汕头市软土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熵权-密切值法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优选[J]. 胡庆国,刘斌,何忠明. 公路与汽运, 2021(02)
  • [2]传统潮汕民居破坏现状及加固分析[J]. 王传林,赵炯枫,容曼诗,许宇恒,陈鹏宇,刘泽平. 建筑科学, 2020(05)
  • [3]软土地区基坑工程变形性能分析[D]. 王艳峰. 汕头大学, 2008(03)
  • [4]宁波软土工程特性及其本构模型应用研究[D]. 刘用海. 浙江大学, 2008(08)
  • [5]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 曾绵林. 林业建设, 2004(04)
  • [6]汕头市软土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J]. 张贤奎. 西部探矿工程, 2001(S1)
  • [7]汕头市软土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J]. 张贤奎. 岩土工程界, 2001(09)
  • [8]汕头软土地区灌注桩的应用和若干质量问题[J]. 陈志远,张志坚. 西部探矿工程, 1999(04)

标签:;  ;  ;  ;  ;  

汕头市软土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