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佐治亚洲三食火炬松林分间和林分内的遗传变异(论文文献综述)
杨俊杰[1](2017)在《火炬松半同胞家系遗传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树木生长发育周期长,经济成熟周期更长,开展性状早期遗传测定,缩短育种世代的时间跨度,提高单位时间的遗传增益,是树木多世代育种策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受到普遍重视。火炬松(Pinus taeda L.)为松科(Pinacea)松属(Pinus)植物,原产于美国东南沿海地区,我国于20世纪30年代引进火炬松,现已成为我国长江流域以南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重要的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树种。本研究以湖南省白水林场火炬松第1代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开展半同胞家系苗木生长、生理指标变异及幼林生长、抗性指标分析,以期为半同胞家系早期选择及林业生产提供火炬松良种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火炬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子代的生长性状、生理指标及抗病性,在半同胞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开展家系选择,能从中选育出速生、抗病的火炬松优良家系用于林业生产。(2)火炬松1年生苗木高度在半同胞家系间差异显着,但地径差异不显着;苗木针叶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家系间差异显着,并与苗高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但苗木针叶中叶绿体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家系间差异不显着。(3)1~3年生火炬松树高、地径生长在家系间差异显着或极显着,树高家系遗传力随年龄增加而减小,家系遗传力变异幅度为0.7243~0.8646;地径家系遗传力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家系遗传力变动幅度为0.3749~0.5944。这表明,火炬松幼林树高、地径生长性状受到中度以上遗传控制,具有较强的家系选择潜力。3块火炬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半同胞家系抗病性基本一致,家系遗传力在0.3以下,表明火炬松幼林生长环境条件对其抗病能力有着很大影响。(4)基于火炬松幼林生长表现,参试的26个火炬松家系可分为速生、次速生、一般和生长差4种类型。3年生的速生类型的半同胞家系树高、地径平均值是生长差类型的160.42%和115.58%。(5)基于3年火炬松子代测定幼林的生长表现,筛选出5个火炬松速生半同胞家系分别为6、11、17、39、47。入选的5个半同胞家系的3年生树高、地径平均值比第2代改良材料的混系对照分别提高16.72%和7.05%;与所有参试材料的树高、地径平均值相比,分别提高21.33%和7.66%。
茹广欣[2](2004)在《泡桐遗传变异与改良研究》文中指出泡桐属(Paulownia Sieb.et Zucc)包括9种、4变种,分布于东亚地区,我国均产之,其自然分布与栽培区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是人工林、农林间作系统和四旁绿化的重要树种。 本研究以毛泡桐、白花泡桐等9个种为材料,包括毛泡桐24个种源、白花泡桐33个种源、泡桐种间杂交F1代及复交后代、以及31个泡桐无性系,对泡桐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毛泡桐、白花泡桐种源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10株小区,单行栽植;泡桐杂种对比试验及无性系对比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6株小区,单行栽植。田间调查包括生长性状、树冠性状、物候期、冻害及病害程度,室内分析包括植物细胞膜透性、木材材性等内容,采用田间多年试验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毛泡桐不同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白花泡桐引种试验、泡桐杂种后代生长表现、接干规律、丛枝病变异规律及木材材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 毛泡桐(P.tomentosa)不同种源生长性状差异明显。在北方正常情况下不存在冻害现象。物候期表现出种源纬度愈高,发芽愈早,种源纬度愈低,发芽愈迟的趋势。树高、胸径生长随地理经度的增加而增大。与纬度的关系较弱。早期各年间生长性状相关明显,速生品种选择在5a生以后比较可靠。 通过聚类分析,把毛泡桐地理种源划分为3部分,第1部分,在整个分布区东部和南部,以安徽、湖北种源为主;第2部分,在分布区的中部,以伏牛山区种源为主,但同时大连、太原、延安等在分布区北界的种源也聚入此类;第3部分,在分布区的西北部,以甘肃、陕西北部种源为主,聚类归属基本与地理位置相符。 2 河南引种白花泡桐(P.fortuneii),不同种源生长及适应性差异巨大。云南、广西、广东等种源越冬后大部分被冻死,保存率低。自然分布区北部种源保存率较高。室内电导法测定种源受冻率与田间受冻率相关明显,可以用电导率值来指示不同种源抗冻性的强弱。种源所在地气象因子与各种源的表现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低温的影响上。种源所在地低温越低,保存率越高,受冻程度越小。原产地温度年较差越小,引种后保存率越低,受冻程度越大。降水量与引种地的冻害及保存率关系不大。不同种源生长与其原产地的地理纬度关系不大,呈现一种随摘要机变异现象。但与经度相关明显,随经度的增加,树高、胸径呈现下降趋势。 北纬26“以下的种源在河南引种,保存率为56.69%。26“以9“之间的种源,保存率为65.71%,29“以上的种源保存率为74.59%。说明分布区中部以南的种源在河南引种,气候条件对它的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分布区南部白花泡桐向北引种时,河南、陕西、山西及其以北地区属于极不适宜引种区,湖北、江苏、安徽等地虽然有白花泡桐天然分布,但同样受到气候条件影响,(也不适宜引种分布区南部的种源。分布区中部种源向北引种时,河南南部地区固始、南阳、平顶山、西峡、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市县比较适宜:在北部及西部地区则不适宜。白花泡桐分布区北部种源引种,河南南部属于适宜区、河南北部及陕西属于较适宜区。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与不同种源实际表现基本相符。3泡桐属种间杂交比较容易,但不同种间杂交得到杂种机率不一样。毛泡桐杂交可配性高,山明泡桐杂交成功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台湾泡桐正反交可配性差异明显,用作父本参与杂交时,较易得到杂种,用作母本进行杂交时成功率较低。杂种F1代与亲本相比,63.41%杂交组合出现杂种优势现象。毛泡桐X台泡桐和白花泡桐X川泡桐正反交后代同时表现出杂种优势,而兰考泡桐X白花泡桐、兰考泡桐x毛泡桐、兰考泡桐x川泡桐、毛泡桐X白花泡桐、毛泡桐x川泡桐以及毛泡桐x南方泡桐等则表现为一方有优势,而另一方则没有优势。但以泡桐杂种作为一方或两方亲本进行杂交,其少数杂交组合后代生长超过亲本,多数组合生长低于其亲本。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在苗高上差异明显,地径仅一般配合力和反交效应明显,特殊配合力差异不显着。 泡桐花的形态特征在单交组合后代上表现比较一致,复交后代多数性状出现分化。本研究发现,泡桐杂交组合,尊裂浅与浅杂交,杂种后代尊裂均为浅裂,深与浅杂交,杂种后代均为浅裂,浅与深杂交,杂种后代72.80k为浅裂,27.2%为深裂,而深与深杂交,16.7%为浅裂,83.3%为深裂。花尊开裂深度浅对深具有较明显的显性。在对花总梗的研究中,同样也发现总梗长对短也具有较明显的显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在对花的综合行状分析中花序和果实在分析中起主要作用。4通过聚类分析,将泡桐划分为难接干、连续接干和非连续接干3种类型。连续接干类型在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小,但生长迅速、主干高、树型优美,是泡桐干形改良和选择的优良类型。5参试无性系是在不同条件下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但在相同立地及管理条件下,各无性系间生长表现差异明显。速生性最好是8508一2和14一13无性系,入选群体摘妄单株胸径和树高平均值为35.43cm和16.74m,分别比原始群体高出15.26%和13.49%。根据多性状综?
谢寿安[3](2003)在《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对针叶树小蠹种群的调控效果研究》文中认为小蠹科昆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类极其重要的毁灭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秦岭林区严重发生的华山松大小蠹为华山松的毁灭性害虫。过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效果不佳。目前秦岭林区已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探讨和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对小蠹虫的控制效应成为势在必行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分类学、生物学、信息素、天敌、致害机理和防治对策等6个方面对小蠹虫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从森林害虫生态调控的基本内涵、遵循的基本原则、方法论、实施措施、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等6个方面对森林害虫生态系统调控研究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秦岭针叶树小蠹分布区植物群落类型、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针叶树小蠹区系组成和分布、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的危害情况及寄生蜂天敌的分布规律和寄生率等进行了研究,探讨森林生态系统对小蠹虫的调控效果,取得如下主要结果: 1、秦岭小蠹发生区植物群落隶属8个植被型,27个群系 对秦岭北坡华山旅游景区、长安沣峪林区、牛背梁北坡林区、嘉陵江源头景区及秦岭南坡旬河流域鹰嘴石林区和宁陕火地塘林区6个地区针叶树小蠹分布区的森林植被进行了首次系统调查研究和归类,结果表明:秦岭林区小蠹发生区植物群落隶属8个植被型,27个群系。 2、明确了秦岭不同林区主要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 秦岭林区主要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测度表明:在山麓灌丛群落至针阔混交林群落之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呈递增趋势;在针阔混交林群落与高山针叶林群落、高山灌木草甸群落之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从总体来看,森林植被的多样性程度高于灌丛和草甸,阔叶林则高于针叶林。群落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相同森林群落类型,秦岭南坡的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北坡。 3、查明了秦岭针叶树小蠹区系组成和特点 秦岭针叶树小蠹共44种,隶属3亚科16属。其中6种为陕西秦岭林区新记录种。区系成分包括古北种、东洋种、古北-东洋种、古北-东洋-新北种、特有种和新北种6种类型。种类组成由多至少依次为古北-东洋种23种;东洋种10种;古北种5种;古北-东洋-新北种3种;特有种2种;新北种1种。 4、明确了不同森林生态系统针叶树小蠹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秦岭林区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小蠹物种多样性测度表明:小蠹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油松一华山松一锐齿栋林带>油松一华山松一栓皮栋林带>油松一华山松一辽东栋林带>高山针叶林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山麓农田侧柏带;优势度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4个林区的油松一华山松一锐齿栋林生态系统中小蠢物种多样性依次为:宁陕火地塘林区>嘉陵江源头林区>长安洋峪林区>华山旅游风景区。秦岭林区针叶树小盘群落物种多样性从610月呈现先增后减的时令变化规律。 5、河谷地带华山松群落对小蠢为害的控制效果最好· 华山松人工纯林和山坡下部华山松林两种生境中的华山松大小蠢发生最为严重,其次为苔草华山松林、鹿蹄草华山松林和竹子华山松林,河谷地带华山松林中的华山松大小蠢发生与危害相对较轻。林区华山松林的造林设计应该参照河谷地带华山松林的林分组成和多度等级。 6、明确了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小盆虫寄生蜂种类和林间分布规律 华山松大小蠢寄生蜂共计7种。河谷地带华山松林中的寄生蜂种类最多,总寄生率也最高;其它依次为竹子华山松林、鹿蹄草华山松林、苔草华山松林、山坡下部华山松林和华山松纯林。寄生蜂种群在华山松侵害木上的垂直分布与华山松大小蠢种群相吻合。
文佩之[4](1977)在《佐治亚洲三食火炬松林分间和林分内的遗传变异》文中指出分别在佐治亚州的弗拉伍兹、高沿海平原和皮德蒙特的林分内,采集风媒授粉的种子,在高沿海平原造林,15龄时,不同种源的林分在成活率、树高、胸径、单株和小区材积,以及林木对纺锤锈病的抗性,都有很大的差异。同种源不同母树采种造林的林分,在成活率、树高、小区材积和树干弯曲上,也有显着的差异。除小区材积外,其他所有性状,不同种源林分间的差异比同种源不同母树间的差异更大,同种源或不同种源林分的小区材积大致相等,不考虑种源,不同母树的加性遗传变异较同种源母树的大1.5—1.7倍。总之,首先应考虑在不同种源,然后在同种源不同母树间进行选择。
二、佐治亚洲三食火炬松林分间和林分内的遗传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佐治亚洲三食火炬松林分间和林分内的遗传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火炬松半同胞家系遗传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遗传变异 |
1.2 遗传测定 |
1.3 良种繁育 |
1.3.1 种子园 |
1.3.2 无性繁殖 |
1.4 杂交育种 |
1.5 分子辅助选择育种及基因组研究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6.1 目的意义 |
1.6.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方法 |
2.3.1 苗木培育 |
2.3.2 苗木生长指标测定 |
2.3.3 苗木生理指标测定 |
2.3.4 子代试验林设计、营造及调查 |
2.3.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半同胞家系苗木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
3.2 半同胞家系苗木生理指标变异分析 |
3.2.1 苗木针叶中叶绿素含量差异分析 |
3.2.2 苗木针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差异分析 |
3.2.3 苗木针叶中大量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
3.3 半同胞家系测定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
3.3.1 一年生半同胞家系测定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
3.3.2 二年生半同胞家系测定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
3.3.3 三年生半同胞家系测定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
3.3.4 火炬松半同胞家系稳定性分析 |
3.4 半同胞家系测定幼林抗性状变异分析 |
3.5 半同胞家系测定幼林生长表现综合评价 |
4 结论与讨论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泡桐遗传变异与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林木遗传资源 |
2 泡桐遗传改良研究现状 |
2.1 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保护 |
2.2 良种选育与推广 |
2.3 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 |
2.4 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毛泡桐(P.tomentosa)的地理变异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种源间的生长差异 |
3.2 种源形态特征差异 |
3.3 不同种源的物候期 |
3.3.1 物候期的差异 |
3.3.2 不同种源物候期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
3.3.3 生长性状与物候期的关系 |
3.4 生长性状的变异倾向 |
3.5 毛泡桐的早期选择 |
3.5.1 毛泡桐生长的早晚期相关 |
3.5.2 不同树龄的遗传变化 |
3.5.3 选择性状及选择效果 |
3.6 种源划分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白花泡桐(P.fortuneii)引种试验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田间调查 |
2.3.2 电导率测定 |
2.3.3 灰色关联度计算 |
3 结果分析 |
3.1 形态与生态学特性 |
3.2 物候期分析 |
3.2.1 不同种源物候期差异 |
3.2.2 物候期的变异规律 |
3.3 不同种源的引种差异性 |
3.3.1 适应性差异 |
3.3.2 抗寒性差异 |
3.3.2.1 田间抗寒性差异 |
3.3.2.2 受冻后的细胞膜透性差异 |
3.3.2.3 田间冻害和室内测定的相关性 |
3.4 冻害与自然分布区气候因子关系 |
3.5 白花泡桐生长变异 |
3.5.1 年生长过程 |
3.5.2 不同种源幼林生长差异 |
3.6 不同性状在种源间的变异 |
3.6.1 生长的变异规律 |
3.6.2 抗寒性的地理变异 |
3.6.3 物候期与抗寒性 |
3.7 地理种源的引种区划 |
3.8 种源选择 |
3.8.1 单因子选择 |
3.8.2 综合性状选择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泡桐属的种间杂交 |
1 前言 |
1.1 杂交育种研究的意义 |
1.2 杂种的生长优势利用 |
1.3 杂种的抗逆性 |
1.4 生物技术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数据采集 |
2.4 计算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泡桐种间杂交的可配性 |
3.2 杂种后代生长变异 |
3.3 苗期杂种优势分析 |
3.3.1 单交后代的杂种优势 |
3.3.2 复交后代的杂种优势 |
3.4 苗期配合力分析 |
3.5 正反交效应 |
3.6 杂种幼林生长差异 |
3.7 杂种后代的花部性状变异 |
3.7.1 花部性状的差异性 |
3.7.2 花部性状的遗传变异 |
3.8 泡桐杂种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9 泡桐优良杂种的选择 |
3.9.1 不同组合的选择 |
3.9.2 优良个体选择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泡桐干形改良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性状调查 |
2.3.2 计算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接干的变异性 |
3.2 不同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3 干形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3.4 不同接干类型的划分 |
3.5 不同接干类型间的差异 |
3.6 不同接干类型的选择 |
3.7 优良个体的选择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泡桐优良无性系选择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调查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无性系的生长差异 |
3.2 不同无性系的树冠性状变异 |
3.3 无性系生长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3.4 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
3.4.1 速生性选择 |
3.4.2 优良干形无性系的选择 |
4 小结 |
第七章 泡桐抗丛枝病性状的遗传变异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种源的感病性 |
3.2 不同种源丛枝病的地理变异 |
3.2.1 白花泡桐自然分布区的发病情况 |
3.2.2 枝病在不同种源间的变异 |
3.3 丛枝病与物候期的关系 |
3.4 丛枝病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3.5 不同无性系的感病性差异 |
3.6 丛枝病感病的遗传分析 |
3.7 抗病无性系在不同地点的表现 |
4 小结 |
第八章 泡桐属木材性状的遗传变异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取样方法 |
2.4 室内测定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个体内木材密度的遗传变异 |
3.1.1 木材密度随干高的变化 |
3.1.2 木材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 |
3.1.3 枝材材性与主干材性的相关性 |
3.2 基本密度的种间变异 |
3.3 白花泡桐、毛泡桐木材密度的种内变异 |
3.3.1 不同种源的密度差异 |
3.3.2 不同种源密度的地理变异 |
3.4 无性系间木材性状的遗传变异 |
3.4.1 木材基本密度在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 |
3.4.2 无性系间木材纤维变异 |
3.4.3 木材干缩性在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 |
3.4.4 木材吸水性在无性系间的变异 |
3.4.5 木材颜色在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 |
3.5 泡桐生长与木材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总结论 |
图版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3)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对针叶树小蠹种群的调控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小蠹虫研究回顾与进展 |
1.1.1 分类、区系及地理分布研究 |
1.1.2 分类特征研究 |
1.1.3 生物学研究 |
1.1.4 信息素研究 |
1.1.5 天敌及其效果研究 |
1.1.6 小蠹虫对寄主树木的致害机理研究 |
1.1.7 小蠹虫防治对策研究 |
1.2 小蠹虫今后应加强研究的方面 |
1.2.1 持续无小蠹虫灾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研究 |
1.2.2 初期性针叶树小蠹信息素研究 |
1.2.3 面向21世纪的小蠹虫生物防治研究 |
1.2.4 小蠹虫灾的监测和预警体系研究 |
1.2.5 抗虫机制及抗虫树种选育研究 |
1.2.6 小蠹虫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
1.3 森林害虫生态系统控制理论的诞生及基本原理 |
1.3.1 20世纪中国森林虫害发生与防治的历程、经验和成效 |
1.3.2 森林害虫生态调控理论诞生的必然性 |
1.3.3 森林害虫生态系统调控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1.3.3.1 森林及森林害虫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内涵 |
1.3.3.2 害虫种群生态调控遵循的基本原则 |
1.3.3.3 害虫生态调控的方法论 |
1.3.3.4 害虫生态调控的实施措施 |
1.3.4 害虫生态调控在实践中的应用 |
1.3.5 害虫生态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 |
2 本论文研究意义、目的和思路 |
3 研究方法与材料 |
3.1 秦岭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结构 |
3.1.1 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 |
3.1.1.1 调查和研究地点 |
3.1.1.2 调查方法 |
3.1.2 主要群落类型物种组成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
3.1.2.1 调查和研究方法 |
3.1.2.2 群落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
3.2 秦岭不同森林生态系统中针叶树小蠹群落结构 |
3.2.1 秦岭林区不同调查点之间针叶树小蠹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危害性 |
3.2.1.1 调查和研究地点 |
3.2.1.2 林区调查和研究方法 |
3.2.1.2.1 林区概况调查 |
3.2.1.2.2 林区标准地法调查 |
3.2.1.2.3 林区华山松受害分级方法 |
3.2.1.3 针叶树小蠹区系研究 |
3.2.1.3.1 针叶树小蠹针插标本和浸渍标本的采集、制作 |
3.2.1.3.2 针叶树小蠹前胃板玻片标本制作 |
3.2.1.3.3 针叶树小蠹生殖器玻片标本制作 |
3.2.1.3.4 针叶树小蠹标本的分类鉴定 |
3.2.1.4 不同林区针叶树小蠹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危害性 |
3.2.1.4.1 调查和研究地点 |
3.2.1.4.2 不同林区针叶树小蠹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 |
3.2.1.5 不同森林群落针叶树小蠹多样性及危害性 |
3.2.1.5.1 调查取样方法 |
3.2.1.5.2 不同森林群落针叶树小蠹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 |
3.2.1.6 针叶树小蠹物种多样性及危害的时令变化 |
3.2.1.6.1 调查取样方法 |
3.2.1.6.2 不同时期针叶树小蠹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 |
3.3 华山松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与小蠹危害关系 |
3.3.1 华山松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生境特点 |
3.3.1.1 调查对象 |
3.3.1.2 调查项目 |
3.3.2 不同华山松森林生态系统中华山松大小蠹危害情况 |
3.3.2.1 调查取样方法 |
3.3.2.2 调查项目 |
3.3.3 河谷地带华山松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分组成 |
3.3.3.1 调查取样方法 |
3.3.3.2 数据处理方法 |
3.4 华山松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与小蠹虫寄生蜂关系 |
3.4.1 华山松大小蠹寄生蜂种类研究 |
3.4.1.1 寄生蜂标本的采集 |
3.4.1.2 寄生蜂标本的制作 |
3.4.1.3 寄生蜂标本的鉴定 |
3.4.2 华山松大小蠹寄生蜂种群林间分布规律比较 |
3.4.2.1 寄生蜂种群分布与不同类型华山松林分的关系 |
3.4.2.2 寄生蜂种群在华山松虫害木上的垂直分布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小蠹发生区主要植被类型特征与分布 |
4.1.1 山地常绿针叶林 |
4.1.1.1 侧柏林 |
4.1.1.2 油松林 |
4.1.1.3 华山松林 |
4.1.1.4 马尾松林 |
4.1.2 高山常绿针叶林 |
4.1.2.1 云杉林 |
4.1.2.2 冷杉林 |
4.1.2.3 铁杉林 |
4.1.3 高山落叶针叶林 |
4.1.3.1 太白红杉林 |
4.1.3.2 华北落叶松林 |
4.1.4 针阔叶混交林 |
4.1.4.1 华山松、油松、辽东栎、桦木混交林 |
4.1.4.2 油松、华山松、锐齿栎混交林 |
4.1.4.3 油松、栎类混交林 |
4.1.4.4 油松、山杨混交林 |
4.1.4.5 侧柏、栎类混交林 |
4.1.5 落叶阔叶林 |
4.1.5.1 白桦林 |
4.1.5.2 光皮桦林 |
4.1.5.3 牛皮桦林 |
4.1.5.4 红桦林 |
4.1.5.5 山杨林 |
4.1.5.6 青杨林 |
4.1.5.7 漆树林 |
4.1.5.8 辽东栎林 |
4.1.5.9 锐齿栎林 |
4.1.5.10 栓皮栎林 |
4.1.6 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 |
4.1.7 低山常绿阔叶林 |
4.1.8 山地天然竹林 |
4.2 秦岭小蠹分布区山体植被垂直分布 |
4.2.1 秦岭北坡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 |
4.2.1.1 华山旅游风景区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 |
4.2.1.2 沣峪林区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 |
4.2.1.3 牛背梁北坡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 |
4.2.1.4 嘉陵江源头风景区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 |
4.2.2 秦岭南坡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 |
4.2.2.1 镇安旬河流域鹰嘴石林区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 |
4.2.2.2 宁陕火地塘林区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 |
4.3 秦岭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物种组成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
4.3.1 秦岭不同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4.3.1.1 秦岭北坡沣峪林区不同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
4.3.1.2 秦岭北坡华山景区不同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4.3.1.3 秦岭北坡嘉陵江源头景区不同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4.3.1.4 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不同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4.3.2 秦岭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
4.3.2.1 秦岭主要森林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 |
4.3.2.2 秦岭主要森林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 |
4.3.2.3 秦岭主要森林群落的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分析 |
4.3.2.4 秦岭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分析 |
4.4 秦岭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中针叶树小蠹物种组成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
4.4.1 秦岭主要森林群落的针叶树小蠹种类区系研究 |
4.4.1.1 秦岭针叶树小蠹种类、地理分布及区系从属关系研究 |
4.4.1.2 秦岭针叶树小蠹区系组成及主要特点 |
4.4.1.3 秦岭针叶树小蠹单株立木上的特有种群空间分布研究 |
4.4.1.4 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单株立木上针叶树小蠹种群数量组成研究 |
4.4.1.5 秦岭南北坡不同森林群落、针叶树小蠹及其寄主树种的垂直分布 |
4.4.2 秦岭不同森林群落类型间针叶树小蠹物种相似性比较 |
4.4.3 秦岭针叶树小蠹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4.4.3.1 秦岭不同森林群落类型间针叶树小蠹物种多样性研究 |
4.4.3.2 秦岭林区不同调查地点同一生境针叶树小蠹物种多样性研究 |
4.4.3.3 秦岭林区针叶树小蠹物种多样性时令变化研究 |
4.5 秦岭华山松群落类型林分组成结构与针叶树小蠹危害调查 |
4.5.1 秦岭华山松不同生境基本情况研究 |
4.5.2 秦岭华山松不同生境针叶树小蠹危害情况研究 |
4.5.3 河谷地带华山松林的主要植物种类组成 |
4.6 华山松大小蠹寄生蜂种群林间分布规律比较 |
4.6.1 寄生蜂种群分布与不同类型华山松林分的关系 |
4.6.2 寄生蜂种群在华山松虫害木上的垂直分布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四、佐治亚洲三食火炬松林分间和林分内的遗传变异(论文参考文献)
- [1]火炬松半同胞家系遗传测定[D]. 杨俊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
- [2]泡桐遗传变异与改良研究[D]. 茹广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4(02)
- [3]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对针叶树小蠹种群的调控效果研究[D]. 谢寿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4]佐治亚洲三食火炬松林分间和林分内的遗传变异[J]. 文佩之. 林业科技, 197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