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FG系列电源滤波器(论文文献综述)
孙建鹏[1](2021)在《基于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使得现代地铁列车所使用的通信系统以及列车中央主控系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改善,地铁列车上所使用的新型现场总线技术也随着增多。保障列车上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列车可以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而使列车主控系统与各个辅助系统之间的实时通信数据快速准确的实现信息交互是列车运行的基础,也是当今在列车通信领域中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无人驾驶列车控制系统以及高精度时钟同步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然后重点介绍了IEEE1588协议的基本原理、最佳主时钟算法和主从时钟同步原理。最后对本文所设计的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本文设计并完成了基于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整个系统分为高精度时钟同步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时钟同步模块的硬件设计采用STM32作为主控器结合物理层网络芯片DP83640辅助的方式;软件方面包括最佳主时钟算法设计、RTOS操作系统及LWIP协议栈搭建。数据处理模块的硬件设计采用FPGA作为主控芯片,软硬件结合完成与列车定位传感器以及车载ATP(列车超速防护子系统)的通信,实现无人驾驶地铁列车自动控制。在系统测试阶段,首先测试系统时钟同步精度,然后对系统进行现场跑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高精度时钟同步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的时钟同步精度达到亚微秒级,满足无人驾驶地铁列车的同步精度要求,并通过上位机完成了列车位置、速度以及前方有无障碍显示。
黄俊泽[2](2021)在《基于高分辨率面阵相机与高光谱成像仪的机载成像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高光谱成像仪可依据地物空间形态特征、光谱特征地物反射和发射特性同步进行目标精细分类和识别,广泛应用于城市安全、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精准农业、野外搜救等领域。在目标探测领域,尽管高光谱成像仪可以通过高光谱分辨率对一个或多个像素的点目标进行光谱探测,但如果没有目标的先验光谱信息或高空间分辨率的几何信息就很难实现对目标的快速准确识别。此外,在传感器确定的情况下,高光谱成像仪的高空间分辨率与高光谱分辨率是彼此制约,无法同时提高。因而本论文设计并研制一套基于高分辨率面阵相机和高光谱成像仪的机载成像系统,针对目标探测与识别应用,可同时实现光谱维和空间维的高分辨率检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本论文提出了高光谱异常检测与高空间图像识别相结合的总体技术路线,设计了轻小型高空间与高光谱成像集成系统,完成了高集成度原理样机的研制,为基于无人机平台获取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数据提供了重要手段。(2)本论文提出了USB3.0(universal serial bus 3.0)高速可调同步传输系统关键技术,USB3.0外设控制器使用同步FIFO(first in first out)、自动DMA(direct memory access)和数据块定量定时传输设计,避免了UVC(USB video class)协议的丢帧问题,解决了USB3.0采用批量传输模式时带宽不能稳定的难题。相比较异步FIFO和手动DMA传输方式,实现了最高数据传输带宽159MBps,提高了USB3.0的稳定传输速率。(3)本论文提出了基于单板计算机的多USB3.0接口高速数据采集方案,解决了高分辨率高光谱相机帧频高、数据量大的难题,实现了两个高光谱探测器和一个面阵全色探测器共360MBps稳定数据采集,其中可见相机200Hz帧频(数据速率100MBps),短波相机100Hz帧频(数据速率10MBps),全色相机4Hz帧频(数据速率250MBps)。(4)开展了机载飞行实验,系统工作正常,同时获得了地物目标的高光谱影像数据与高空间分辨率相机数据,验证了高光谱成像仪与高分辨率面阵相机相结合实现地物目标异常检测和图像识别方案的有效性。
苏志[3](2020)在《微波超视距通信自适应跳频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通信装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成为趋势,而微波超视距通信设备由于其信道传播特性关系,对大口径、大功率要求恰恰成为了微波超视距通信装备小型化发展的瓶颈。为了适应高带宽、小型化的工程应用,利用跳频技术用于微波超视距工程应用的方法研究日趋活跃。本文首先提出了项目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随后对微波超视距通信信道的传播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微波超视距通信信道的损耗特性、衰落特性、带宽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对微波超视距通信的分集接收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微波超视距通信的信道特点进行了总结。本文引入了自适应跳频的概念,并介绍了自适应跳频的基本概念,以自适应跳频技术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了跳频分集与传统微波超视距通信分集效果对比等;以工作频点传输损耗最小为选择通信频率的准则,根据传输速率、通信距离、传播可靠度和设备能力分析计算所需频点数目,设计跳频通信协议。为实现频率切换时的稳定可靠通信,分析建链和正常工作过程中跳频通信协议工作流程及其容错设计,并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自适应跳频技术可以实现相应分集重数的通信效果。最后进行硬件设计与实现,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组成、数据处理流程、接口、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设计。本文最后对微波超视距自适应跳频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为测试该设备在超视距条件下的体制可行性,进行了距离为102km的野外通信试验,验证微波超视距跳频通信系统的性能、功能;并重点针对自适应跳频技术体制与频率分集方式的性能对比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样机的研制及性能测试,证明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与跳频通信体制的正确性,为研制复杂地形环境中应用的小型化、便携化、低成本、低功耗且易于部署的大容量微波超视距通信设备可提供坚实的技术储备。
开军[4](2020)在《EMC检测领域中电磁干扰的机理与抑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技术的进步,使我国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增多,很多情况下面临着解决电磁干扰的问题。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者系统在其环境下的运行情况,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对于其他设备没有较大影响的概述。因此,电磁兼容检测以及改进是一项十分关键且重要的技术。
张连根[5](2020)在《长期耐压下GIS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局部放电特性和闪络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因其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压输电领域,随着电网电压等级和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加,GIS设备的内部故障也随之增多,运行可靠性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出现的多起正常运行工况下GIS设备不明原因的突发闪络,一直是困扰电网运维检修部门的工程难题,现场安装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对突发闪络前的放电过程无法有效检测,已有的局部放电测量及分析技术也不能解释其机理,主要原因在于关于GIS沿面异物缺陷放电过程的经验数据都是在实验室短时间阶梯升压法得到的,这与工程现场长期恒压环境下有明显不同,使得实验室研究成果与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脱节。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实验室搭建了 GIS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长期耐压实验平台,深入研究了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长期局部放电特性及由此导致闪络的机理。论文首先采用工程现场应用广泛的特高频法进行了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长期耐压条件下局部放电现象的研究,通过连续168 h的长期恒压实验,基于全实时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检测系统,完整记录了全过程局部放电数据。实验结果揭示了表面金属异物在长期发展阶段中间歇性放电的现象,即放电时间不连续,呈间断分布,间断跨度自数秒钟至数小时不等。提出了有效放电捕捉概率Pe和有效图谱捕捉概率PG两项评估参数,通过Pe、PG曲线,给出了现有的GIS设备局部放电特高频在线监测装置对放电事件捕捉成功率较小(仅有3.4%),以及带电检测得到有效图谱概率较低(仅有6.5%)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实时采集系统推广和延长检测时长等提高放电检出率的方法。研究了缺陷尺寸和电压幅度对长期放电统计特性的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缺陷尺寸和电压幅度对放电起始阶段的放电特征(持续时间、放电次数)影响较大,而对放电发展阶段的放电特征(有效放电区间占比、Pc与PG值)影响幅度较小,说明绝缘子表面金属微粒在长期放电中呈现的稀疏性现象受颗粒尺寸和电压幅度影响较小。为了进一步研究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长期放电时间上的发展过程,论文综合应用了特高频法和光电倍增管对长期放电现象进行了同步观测,发现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局部放电存在两种放电激发形态:脉冲型放电形态和微放电群形态,其中脉冲型放电形态特高频和光信号均可测,而微放电群形态只有光信号可测。在长期放电发展过程中,脉冲型放电的频次则呈现出有剧烈到平缓再到间歇性的变化规律,微放电群形态一直存在,没有间歇性,整体幅值和每个周波内持续时间均变动不大。在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长期放电发展过程中,微放电群形态会对绝缘子表面造成持续性侵蚀作用。为了研究绝缘子表面金属颗粒长期恒压放电空间上的发光过程,论文综合运用了特高频法和高增益的工业ICCD相机(PI MAX-3)进行了放电发光区域的同步拍摄,发现放电的发光区域是由脉冲型放电和微放电群两种能量共同贡献。在电压较低时,放光区域为围绕针尖的圆型区域,且在长期放电发展过程中,放光区域面积在震荡中有微弱增加的趋势。在电压等级较高时,发光区域有起始针尖区域的圆形区域随时间渐变为细长型的放电通道,当放电发光区域变为细长型放电通道时,放电发光现象非常不稳定,光斑有时布满整个通道,有时仅停留在通道根部,有时甚至出现弱不可测的情况。为了研究了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长期放电导致闪络的机理,首先进行了长期放电过程中绝缘子表面电荷的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表面电荷分布随时间延长呈先增长后逐渐消散的趋势,排除了表面电荷在放电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而后进行了针尖表面扫描电镜测试(SEM)和放电分解产物组分分析(EDS),发现产物以Al、C、O三种元素占主导,说明在长期放电过程中,绝缘子表面受到侵蚀分解的非金属氧化物包裹金属针尖,场致发射受阻且电极曲率变大,受之影响脉冲型放电逐渐变弱并进入间歇性阶段。分析了脉冲型放电和微放电群放电的不同形成机制,说明了微放电群是放电能量小、对场强需求较弱的电子崩和短流注过程,在针尖强场区受到抑制,低能量的微放电群仍然会一直持续存在并缓步向前发展,形成细条状放电通道,放电通道的长期持续最终会导致绝缘子表面的沿面闪络。
李泽新[6](2020)在《基于μC/OS的多功能中频电治疗仪研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电疗仪因其良好的疗效、适应症广等优点,在医用治疗和家庭保健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市场上许多电疗仪存在着输出波形单一、输出电流不稳定和安全性较低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功能中频电治疗仪。通过对现有电疗仪和电疗医学理论分析,结合单片机技术、模电数电知识、操作系统原理和电子电路设计等,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和技术参数。为增加输出波形的多样性,在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硬件基础上,设计了输出调制中频电流的方案:微处理器输出的中频载波经过6种低频调制后得到治疗波形,治疗波形通过4种调制方式组合,再经过功率放大,通过电极片输出到人体。依照方案完成了整体硬件电路设计,包括:最小系统电路、存储电路、显示电路、语音提示电路、D/A调制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温度控制电路、温度采集电路和电源电路等。治疗波形采用压控恒流源进行功率放大,提升了输出电流的稳定性。通过电极片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对电极片连接和输出电流状态监控,提高了安全性。治疗仪通过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加热膜温度,实现了热电综合治疗,增加了治疗功能的多样性。在硬件系统的基础上,制定了软件系统方案。主控制器软件移植了μC/OS-Ⅲ实时操作系统,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任务划分和代码开发,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温度控制上使用分段式PID,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温度采集上使用滤波算法处理,提高了采集数据的平滑性和可信性。屏幕系统软件使用DGUS+DWIN OS开发,显示内容简洁美观,操作易用简单。多功能中频电治疗仪通过硬件调试、功能调试、综合测试和电磁兼容测试,各项功能均可实现,输出处方波形和电热膜温度符合制定的技术参数,达到了本文预期的设计要求。
刘时易[7](2020)在《三电平变频器电磁干扰抑制研究》文中提出以IGBT作为功率开关器件的三电平变频器,因为其工作时开关损耗较小、效率高、输出谐波含量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变频调速系统。但随着设备功率越做越大,开关频率越来越高,由其引发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问题愈加突出,这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安全稳定运行还会影响其周围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并加以抑制。本文依托大功率变频调速系统,以三电平变频器为研究对象,对其电磁干扰抑制技术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IGBT及其栅极驱动电路寄生参数加以分析,基于Simplorer建立了IGBT动态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针对驱动电路对器件开关特性的作用机理,详细分析了IGBT的开关过程,并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栅极电阻和栅-射极外接电容对IGBT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为驱动电路参数的电磁兼容性优化设计提供支持。对由于驱动电压过冲引起的栅极驱动电路EMI进行分析并提出抑制方案,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抑制方法的有效性。其次,论文从物理模型角度对系统传导干扰源进行分析并给出干扰传播路径,介绍了变频器传导干扰的限值标准及测试结果。针对结果中干扰超标现象,从传播路径着手在产品设计阶段提出一种基于增大功率器件对地共模阻抗与阻断(改变)干扰流通路径兼备的系统传导共模EMI抑制方法。先后通过MATLAB和CST软件对采用该抑制方法前/后的系统干扰特性变化和散热器表面场强变化进行仿真,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系统传导共模EMI发射。然后,论文认为EMI滤波器是在产品整改阶段从干扰传播路径着手的最有效的抑制办法,阐述了EMI滤波器的相关理论并详细分析了影响其插入损耗值的因素。针对系统传导EMI部分超标的现象,设计并逐步优化了单级滤波器、两级滤波器和带有匹配网络的两级滤波器,通过Multisim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设计EMI滤波器的有效性,使得系统的传导电磁干扰值满足国标要求。最后,论文对三电平变频器辐射干扰的干扰源进行分析并给出干扰传播方式,介绍了变频器电磁辐射干扰的限值标准及测试结果。针对系统辐射EMI超标的现象,基于电缆屏蔽技术对其进行抑制。通过CST电磁场仿真对有无屏蔽层时电缆周围电磁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场路协同仿真从屏蔽层的接地方式、具体结构、端接方式和地环路等几个方面对影响其干扰抑制效果的因素进行研究,将所得结论应用于系统整改,使得系统的电磁辐射干扰值满足国标要求。该论文有图105幅,表10个,参考文献74篇。
何季霖[8](2020)在《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电磁兼容寄生参数研究》文中提出以IGBT为核心器件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具有更高的耐压特性,良好的运行特性,在大功率场合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IGBT在导通关断的瞬间产生过高的电压变化率和电流变化率,由此带来的EMI问题对自身及周围设备构成了严重威胁。论文首先分析了传导EMI的产生机理以及耦合路径,分别介绍了系统中的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的分别流通路径,指出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的电磁干扰很大程度决定于系统的高频寄生参数。寄生参数实验测量对设备和测试环境要求较高,寄生参数的精度不能保证则会导致传导干扰分析的精度难以保证,因此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Q3D提取的方法提取系统的寄生参数。其次基于有限元软件提取寄生参数的方法,分别对电阻、电容、电感、电缆、直流层叠母排和异步电机等元件、设备进行建模分析,建立了高频电路模型,同时采用型号为Agilent E4980A阻抗分析仪对以上元件设备进行实验测量,将测量结果与ANSYS Q3D提取的结果对比,得出结论,寄生参数软件提取方法更具有稳定、精确的优势,尤其是对已安装成型的设备,采用实验测量不方便,软件提取法可弥补这一不足。在准确提取系统的主要寄生参数的基础上,基于“场”和“路”相结合的思想,“路”的控制策略和“场”的电磁过程相结合,采用了Simplorer与Maxwell场路的联合仿真对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的传导干扰进行仿真分析。同时介绍了大功率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中的传导EMI的测试方法,分析了基于高压探头测量传导干扰与基于LISN测量干扰的区别以及各自的适用场合;本文在实测中采用基于高压探头的测量方法,在场路联合仿真时采用基于LISN网络的方法,最后,将场路联合仿真结果与基于高压探头的实测结果对比,不仅验证了场路联合仿真的正确性,得出场路结合的方法对传导干扰的仿真预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的结论。该论文有图85幅,表9个,参考文献90篇。
苏腾学[9](2020)在《单片机程控改造校园公共广播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园公共广播系统是学校信息发布传播的一种工具,在国内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由最初的磁带卡座机器加定压有线功放,演变成现在的网络多媒体智能控制数字广播。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数字智能广播将融合闭路电视、宽带网络、计算机多媒体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集铃声、背景音乐、消防报警演练、视频监控、外语听力训练和相关教学资源应用于一体。当前,虽然该系统在上课铃声、集会做操和校园信息广播中有着优秀的表现,但工作期间故障率高,发射端和接收端经常出现故障,给学校广播和教学带来不少麻烦。本文针对该系统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利用单片机对其改造,以提高该系统的可靠性。
高海珍[10](2020)在《二次设备端口滤波器的性能分析及近场耦合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网电压的不断升高和容量的持续增加,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串补站和变电站内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问题越发错综复杂。随着电力现场骚扰源的复杂化和强度的提高,二次电子设备面对的电磁兼容问题随之越发严重。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干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备三大要素,而对于设备端口高频骚扰信号的传入和传出,采用端口滤波器是一种有效的双向抑制手段。干扰频谱成分一般不同于有用信号的频率,滤波器对这些与有用信号不同的成分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本文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首先以某串补站平台上的防雷击器件——氧化锌避雷器(Metal Oxide Varistors,简称MOV)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非线性函数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了串补平台上50柱MOV在20k A雷击电流下的残压峰值。接下来研究了另外一种小型MOV在浪涌的骚扰下,通过实验测试的方法,得到了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仿真模型,最终将测试波形与仿真波形进行了电压波形对比分析,确保得到的仿真电路准确有效。并且在试验过程中,完成了对某厂家浪涌发生器的电路建模工作,较好的复现了设备输出波形。同时本文还研究了某隔离开关试验现场电容分压式互感器(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简称CVT)低压侧电压/电流采集装置端口骚扰信号的侵入问题。在考虑共模扼流圈频变特性情况下对信号端口共模扼流滤波器进行了宽频电路建模等效。首先对小型扼流线圈端子间的宽频阻抗特性进行测试,提取了RLC并联谐振等效电路的元器件参数;根据小型扼流线圈的磁芯磁导率的频率特性和阻抗测试结果,采用不同的幂函数对电感的频变特性和电阻的频变特性进行描述;建立了小型扼流线圈共模、差模阻抗的全电路仿真等效模型并且将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建立50?负载下的单台2k V电快速瞬变(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简称EFT)发生器的仿真电路模型,并用建立出来的小型扼流线圈的全电路等效模型去仿真评估了其对EFT骚扰的抑制作用。最后为了优化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滤波器的滤波性能,通过三维电磁场建模计算的方法得到了单线圈电感及共模扼流线圈的电容和频变电感,采用共模扼流线圈三维模型搭建了电源滤波器的差模、共模的三维模型,并同时考虑电源滤波器工作下的电磁环境、寄生参数等非理想特性所带来的影响,并对近场耦合问题进行了优化。
二、DFG系列电源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FG系列电源滤波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时钟同步协议的基本原理 |
2.1 IEEE1588 主从时钟同步基本原理 |
2.1.1 IEEE1588 PTP时钟同步协议介绍 |
2.1.2 IEEE1588 主从时钟同步原理 |
2.2 最佳主时钟算法 |
2.2.1 数据集比较算法 |
2.2.2 状态决定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3.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
3.2 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模块硬件设计 |
3.2.1 MCU选型及介绍 |
3.2.2 数据处理模块硬件设计 |
3.3 高精度时钟同步模块硬件单元设计 |
3.3.1 MCU及 PHY选型介绍 |
3.3.2 高精度时钟同步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
3.4 电源芯片选型及设计 |
3.4.1 电源芯片选型介绍 |
3.4.2 电源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系统整体框架 |
4.2 数据处理模块软件设计 |
4.2.1 数据处理系统与传感器通信 |
4.2.2 数据处理系统与ATP通信 |
4.3 RAFT主从选举算法软件设计 |
4.3.1 RAFT主从选举算法设计 |
4.3.2 基于FPGA的真随机数发生器设计 |
4.4 IEEE1588 时钟同步软件实现设计 |
4.4.1 DP83640 软件设计 |
4.4.2 最佳主时钟算法实现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测试及分析 |
5.1 系统时钟同步精度测试 |
5.1.1 时钟同步精度测试结果 |
5.1.2 同步精度分析 |
5.2 数据处理系统现场跑车测试 |
5.2.1 系统测试上位机 |
5.2.2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学位成果 |
致谢 |
(2)基于高分辨率面阵相机与高光谱成像仪的机载成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高光谱成像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关键技术概述 |
1.4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机载成像系统研究 |
2.1 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机载成像系统概述 |
2.1.1 需求分析 |
2.1.2 总体设计 |
2.1.3 关键参数分析 |
2.2 机载成像系统原理样机设计与实现 |
2.2.1 高光谱光机系统 |
2.2.2 高光谱成像电子学系统 |
2.2.3 高分辨率面阵相机系统 |
2.2.4 电源供配电系统 |
2.2.5 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系统 |
2.3 机载成像系统集成测试与结果分析 |
2.3.1 高光谱成像仪系统集成装调 |
2.3.2 高光谱成像仪系统静态传函与噪声测试 |
2.3.3 高分辨率面阵相机集成与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USB3.0 高速可调同步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3.1 USB3.0 高速可调同步传输系统概述 |
3.1.1 需求分析 |
3.1.2 总体设计 |
3.1.3 同步传输机制特点 |
3.2 USB3.0 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
3.2.1 TLK2711 高速芯片传输机制设计 |
3.2.2 USB3.0 外设控制器同步传输机制设计 |
3.2.3 单板计算机上位机软件的采集存储同步控制机制设计 |
3.2.4 多通道数据采集的存储带宽分析与设计 |
3.3 USB3.0 传输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1 系统测试方法 |
3.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载成像系统性能测试与成像实验 |
4.1 高光谱成像仪性能测试与地面成像实验 |
4.1.1 信噪比估算与实测结果分析 |
4.1.2 地面成像验证实验与结果分析 |
4.1.3 摇摆台模拟飞行成像测试与结果分析 |
4.2 机载成像系统外场航飞成像实验 |
4.2.1 外场航飞成像实验概述 |
4.2.2 航飞成像实验设计与数据预处理方法 |
4.2.3 航飞成像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论文的创新性体现 |
5.3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微波超视距通信自适应跳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视距通信的需求 |
1.1.1 卫星通信的使用已臻极限但仍无力独自支撑超视距通信 |
1.1.2 卫星通信“稀、贵、脆、迟”的受限应用 |
1.2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3 微波超视距通信装备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国外微波超视距通信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微波超视距通信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微波超视距信道传播特性和自适应跳频技术 |
2.1 微波超视距信道传播特性 |
2.1.1 微波超视距通信机理 |
2.1.2 微波超视距通信特点 |
2.1.3 微波超视距分集接收技术 |
2.2 自适应跳频性能分析 |
2.2.1 自适应跳频与选择式分集合并的等效分析 |
2.2.2 空间/频率分集最大比合并与自适应跳频的性能对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跳频波形设计及仿真 |
3.1 自适应跳频技术内涵 |
3.2 波形设计 |
3.2.1 信号形式选取 |
3.2.2 调制频点选取原则及探测频率间隔 |
3.2.3 调制信号与探测信号的功率分配比例 |
3.2.4 抗多径方式 |
3.2.5 信道纠错编码方式 |
3.2.6 分集重数与分集效果 |
3.3 信道探测/通信一体化传输方式的设计与实现 |
3.4 传输控制协议 |
3.5 主要技术指标 |
3.6 系统仿真 |
3.6.1 仿真框图 |
3.6.2 仿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超视距跳频通信系统设计 |
4.1 系统组成 |
4.2 数据处理流程 |
4.3 接口方案 |
4.3.1 对外互联接口 |
4.3.2 内部连接接口 |
4.4 室内单元 |
4.4.1 组成 |
4.4.2 原理 |
4.4.3 接口 |
4.4.4 电源设计 |
4.5 室外单元 |
4.5.1 组成 |
4.5.2 原理 |
4.5.3 接口 |
4.5.4 电源设计 |
4.5.5 散热设计 |
4.6 结构设计 |
4.7 “六性”设计及电磁兼容性设计 |
4.7.1 可靠性设计 |
4.7.2 维修性设计 |
4.7.3 保障性设计 |
4.7.4 测试性设计 |
4.7.5 安全性设计 |
4.7.6 环境适应性设计 |
4.7.7 电磁兼容性设计 |
4.7.8 电线电缆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波超视距跳频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 |
5.1 概述 |
5.2 试验系统组成 |
5.3 每端站参试设备和仪器 |
5.3.1 参试设备及数量 |
5.3.2 参试仪器及数量 |
5.4 试验基本情况及测试数据 |
5.4.1 试验站址情况 |
5.4.2 试验基本情况 |
5.4.3 测试数据 |
5.5 测试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6.3 微波超视距通信发展趋势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EMC检测领域中电磁干扰的机理与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对电磁干扰机理的研究和分析 |
2 对电磁兼容故障的诊断方法研究 |
3 对典型产品的案例分析和研究 |
4 结语 |
(5)长期耐压下GIS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局部放电特性和闪络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表面金属颗粒缺陷检测灵敏度研究现状 |
1.2.2 表面金属颗粒缺陷放电特征研究现状 |
1.2.3 表面金属颗粒缺陷闪络特性研究现状 |
1.3 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平台及数据分析方法 |
2.1 长期恒压实验研究平台 |
2.1.1 实验总体测试回路 |
2.1.2 实验腔体 |
2.2 绝缘子表面电位测量研究平台 |
2.2.1 实验总体测试回路 |
2.2.2 实验腔体 |
2.2.3 表面电位测量装置 |
2.3 金属颗粒模型 |
2.4 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
2.4.1 常规脉冲电流信号 |
2.4.2 特高频信号 |
2.4.3 光电倍增管 |
2.4.4 ICCD相机 |
2.5 局部放电数据分析方法 |
2.5.1 V_(ave)-t/N-t趋势图 |
2.5.2 PRPD相位谱图 |
2.5.3 H_(At)-t统计图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绝缘子表面金属颗粒长期恒压下局部放电现象的研究 |
3.1 实验模型 |
3.2 实验加压方法 |
3.3 放电现象的发展 |
3.3.1 放电长期整体趋势 |
3.3.2 放电疏密分布特征 |
3.3.3 有效放电及有效图谱的捕捉 |
3.3.4 缺陷尺寸对长期恒压放电特性的影响 |
3.4 现场局部放电检测策略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绝缘子表面金属颗粒长期恒压放电时间上的发展过程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2 UHF与PMT灵敏度比较 |
4.3 UHF信号时间上的发展过程 |
4.3.1 PRPD特征演变 |
4.3.2 正负半周极性特征演变 |
4.4 PMT信号时间上的发展过程 |
4.5 UHF与PMT发展过程的综合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绝缘子表面金属颗粒长期恒压放电空间上的发光过程研究 |
5.1 实验方案 |
5.2 长期恒压下放电发光区域的变化过程 |
5.2.1 数据处理方法 |
5.2.2 UHF和发光区域的同步分析 |
5.3 电压幅值对放电发光区域发展的影响 |
5.3.1 33 kV放电发光区域变化过程 |
5.3.2 36.3 kV放电发光区域变化过程 |
5.3.3 绝缘子表面状态的改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绝缘子表面金属颗粒长期恒压放电诱发闪络的机理研究 |
6.1 金属颗粒影响下的绝缘子表面电位测量 |
6.1.1 实验方案 |
6.1.2 各时间段表面电荷积聚情况 |
6.1.3 电荷主要积聚区域定量统计 |
6.1.4 绝缘子表面电位测量总结 |
6.2 金属尖端表面电镜扫描和放电分解产物组分分析 |
6.2.1 金属尖端表面电镜扫描 |
6.2.2 放电分解产物组分分析 |
6.3 脉冲型放电和微放电群的机制 |
6.3.1 辉光放电形态的研究 |
6.3.2 不同采样率下微放电群形态 |
6.3.3 微放电群的机制 |
6.4 长期恒压下金属颗粒诱发闪络的机制 |
6.4.1 二次电子崩发展模型 |
6.4.2 微放电群诱导的沿面闪络过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μC/OS的多功能中频电治疗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医用电疗法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目标与主要工作 |
1.3.1 课题目标 |
1.3.2 论文主要工作 |
2 系统总体方案 |
2.1 系统总体结构 |
2.2 系统硬件方案 |
2.3 系统软件方案 |
3 硬件系统设计 |
3.1 主控系统设计 |
3.1.1 微控制器选型 |
3.1.2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1.3 存储电路设计 |
3.2 交互系统设计 |
3.2.1 屏幕选型 |
3.2.2 串口屏电路设计 |
3.2.3 语音提示电路设计 |
3.3 电刺激电路设计 |
3.3.1 输出波形概述 |
3.3.2 调制电路设计 |
3.3.3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
3.4 热疗电路设计 |
3.4.1 加热器选型 |
3.4.2 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
3.4.3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3.5 电源系统设计 |
3.5.1 电源系统结构 |
3.5.2 医用开关电源选型 |
3.5.3 电源系统电路 |
4 系统控制算法 |
4.1 温度控制算法 |
4.2 温度传感器采集滤波 |
5 软件系统设计 |
5.1 主控软件系统 |
5.1.1 实时操作系统简介 |
5.1.2 μC/OS操作系统简介 |
5.1.3 μC/OS-Ⅲ操作系统移植 |
5.2 任务程序设计 |
5.2.1 交互任务 |
5.2.2 电刺激任务 |
5.2.3 温控任务 |
5.2.4 其他任务 |
5.2.5 任务间通信 |
5.3 屏幕系统开发 |
5.3.1 屏幕界面开发 |
5.3.2 屏幕软件开发 |
6 系统调试 |
6.1 系统硬件调试 |
6.2 系统功能调试 |
6.2.1 屏幕功能调试 |
6.2.2 电刺激功能调试 |
6.2.3 温控功能调试 |
6.2.4 综合测试 |
6.2.5 电磁兼容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硬件电路原理图-PartA |
附录B 硬件电路原理图-PartB |
附录C 硬件电路原理图-PartC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三电平变频器电磁干扰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栅极驱动电路的三电平变频器EMI分析与抑制 |
2.1 引言 |
2.2 IGBT栅极驱动电路结构 |
2.3 IGBT模块及其驱动电路寄生参数分析 |
2.4 基于Simplorer的 IGBT动态特性影响参数分析 |
2.5 IGBT栅极驱动电路EMI分析与抑制 |
2.6 本章小结 |
3 三电平变频器传导共模EMI的分析与抑制 |
3.1 引言 |
3.2 传导共模干扰分析 |
3.3 变频器传导干扰的标准及测试 |
3.4 三电平变频器传导共模EMI抑制方法分析 |
3.5 仿真分析与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EMI滤波器的三电平变频器传导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插入损耗 |
4.3 传统EMI滤波器分析 |
4.4 三电平变频器无源EMI滤波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三电平变频器输出电缆辐射EMI的分析与抑制 |
5.1 引言 |
5.2 电缆辐射干扰机理分析 |
5.3 变频器电磁辐射干扰的标准及测试 |
5.4 基于电缆屏蔽技术的辐射干扰抑制方法分析 |
5.5 基于电缆屏蔽技术的辐射干扰抑制方法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电磁兼容寄生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电磁兼容概述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及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传导干扰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干扰源分析 |
2.3 电磁传导干扰耦合路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Q3D元件的高频模型分析 |
3.1 引言 |
3.2 无源器件高频模型 |
3.3 电缆的高频模型及寄生参数提取 |
3.4 异步电动机的高频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变频调速系统主要寄生参数提取研究 |
4.1 引言 |
4.2 母排的寄生参数分析与提取 |
4.3 散热器寄生参数分析与提取 |
4.4 地回路耦合寄生参数的分析与提取 |
4.5 基于巨变灵敏度的有效参数辨识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场路耦合传导干扰仿真研究 |
5.1 引言 |
5.2 三电平变频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 |
5.3 基于LISN的传导干扰场路联合仿真 |
5.4 基于电压探头的传导干扰测试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单片机程控改造校园公共广播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析故障原因 |
2 应对措施 |
3 单片机技术改造 |
3.1 天线自动升降系统 |
3.2 单片机程控系统 |
3.3 加装交流电源滤波器 |
4 安装调试 |
第一步:加装电源滤波器 |
第二步:安装天线自动升降系统 |
第三步:音柱接收天线固定 |
第四步:单片机程控板安装 |
第五步:通电统调 |
5 总结 |
(10)二次设备端口滤波器的性能分析及近场耦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源端口浪涌防护器件的特性测试及建模 |
2.1 超/特高压串联补偿装置的主要设备以及MOV的防雷击分析 |
2.1.1 串补平台上大功率MOV的非线性特性函数拟合 |
2.1.2 大功率MOV的浪涌残压分析 |
2.2 浪涌发生器波形测试及电路模型 |
2.2.1 浪涌发生器测试与仿真 |
2.2.2 浪涌发生器电路模型及分析 |
2.3 小型功率MOV对浪涌的防护特性研究 |
2.3.1 小型MOV对浪涌防护的测试结果 |
2.3.2 小型MOV的浪涌防护电路仿真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采集端口小型扼流线圈的全电路建模仿真 |
3.1 信号采集端口描述 |
3.2 小型扼流线圈的全电路等效仿真建模 |
3.3 EFT骚扰对信号采集端口的仿真实验 |
3.3.1 EFT发生器的仿真电路 |
3.3.2 扼流线圈对EFT骚扰抑制性能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源滤波器的三维电磁场仿真 |
4.1 测量与仿真磁芯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
4.2 提取单线圈电容 |
4.3 提取与测量单线圈电感 |
4.4 共模线圈的三维仿真以及电源滤波器的近场耦合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DFG系列电源滤波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研究[D]. 孙建鹏. 中北大学, 2021(09)
- [2]基于高分辨率面阵相机与高光谱成像仪的机载成像系统研究[D]. 黄俊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微波超视距通信自适应跳频技术研究[D]. 苏志.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4]EMC检测领域中电磁干扰的机理与抑制[J]. 开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18)
- [5]长期耐压下GIS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局部放电特性和闪络机理研究[D]. 张连根.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6]基于μC/OS的多功能中频电治疗仪研制[D]. 李泽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三电平变频器电磁干扰抑制研究[D]. 刘时易.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电磁兼容寄生参数研究[D]. 何季霖.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9]单片机程控改造校园公共广播系统[J]. 苏腾学. 电子制作, 2020(09)
- [10]二次设备端口滤波器的性能分析及近场耦合优化[D]. 高海珍. 华北电力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