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务及其传输技术

电信业务及其传输技术

一、电信业务及其传输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处[1](2020)在《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年度发展报告(2019)》文中研究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广电有线网络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巨大挑战和和重大机遇。进入2019年,超高清、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无线接入等技术在广电有线网络行业的应用更加深入,5G网络已开始商用部署,用户移动化、分众化、差异化、互动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多样化、个性化、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迫切。而我国广电有线网络公司和全球领先的网络运营商相比,业务和技术与最新科技成果的嫁接仍然迟缓薄弱,广电有线网络面临着用户持续减少等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与国外同行以及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差距不断拉大,整个行业正面临着科技迅猛发展和传媒格局深刻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王安月[2](2018)在《面向QoE的DASH业务无线传输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视频业务通信量呈爆炸式增长,给视频业务无线传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目前最热门的视频技术之一,DASH技术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码率自适应的特点大幅提升了视频播放的流畅度,缓解了网络中视频业务传输的压力,给用户观看体验带来了较大的提升。然而,无线资源极其有限,无线环境极其不稳定,因此在无线环境中传输DASH视频业务仍然具有不小的难度。此外,DASH视频业务的评价指标——QoE,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其量化和测量均十分复杂。因此,提高无线DASH视频业务的QoE指标给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关于DASH视频业务的无线传输技术,主要分为短期的无线资源调度和长期的无线资源分配管理两大方面,因此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DASH视频业务无线传输技术进行研究,旨在提高DASH视频业务的QoE性能。关于短期的无线资源调度,目前缺乏在LTE多小区场景下针对DASH视频业务的实时资源块调度方案。因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在LTE多小区场景下最大化网络效用函数——最大化加权速率和的优化问题。其中,权重的设计考虑了用户申请的视频版本大小、播放器缓存区缓冲级别大小以及平均吞吐量等方面。进一步地,本文提出了一种在LTE多小区内为DASH视频业务进行资源块和发射功率联合分配的方案,将原问题分成两个步骤进行求解,即功率固定的情况下调度资源块和资源块同定的情况下分配发射功率。仿真表明,本算法与目前业内提出的经典算法相比,视频中断次数和中断时长均降低了45%以上,QoE性能得到大幅改善。关于长期的无线资源分配管理,目前大部分研究考虑了新型的无线网络架构,例如,具有缓存功能的无线异构网。在这种架构下,小区接入对网络负载均衡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同时,DASH视频版本的选择严重影响着用户QoE性能,而现阶段并没有针对小区接入和视频版本选择的联合优化方案。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小区接入和视频版本的联合优化问题,目标是最大化系统内用户总体QoE效用。其中,效用函数主要考虑视频版本所需下载速率、视频文件缓存命中率以及用户在被拒绝服务时的不满意度等方面因素。进一步地,本文将原问题解耦为背包子问题和匹配子问题,通过分布式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本算法使得用户趋向于接入能给其分配视频版本质量较高且缓存命中率较高的基站,与其他算法相比,网络所服务的用户数有了大幅提升,系统内用户总体QoE性能也得到改善。

郑春风[3](2017)在《媒介技术、空间与权力控制游戏 ——中国大陆电视事业规制的结构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行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事业规制体制,是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面临的根本性体制环境。通过对中国电视规制体制进行必要的结构分析,以探查隐藏在其背后的国家政治权力的作用逻辑、技术策略、多样性后果,以及中国电视事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与历史命运。本论文充分立足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通过相关历史资料、党和国家决策、措施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文献分析研究,对中国特殊社会情境中的电视技术、电视事业空间与国家电视事业规制体制之间复杂的、历史的与具体的关系进行批判式的考察,重点对中国大陆电视事业规制体制内部的主体权力结构形态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本论文认为,中国电视事业规制体制内部存在一种结构弹性,而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中,这种结构弹性对于规制体制背后的权力系统与电视事业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即它在使这套规制体制背后的国家权力维持对电视事业政治意识形态高效控制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结构性的权力规制空隙,从而为中国电视事业提供了诸多正式/非正式的结构性机会,为中国电视事业创造了一个比较活跃的"边缘"动力空间。

王润珏[4](2010)在《产业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媒的产业化发展与传媒体制改革同步发生。传媒业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部类和后发领域,承担着分摊改革成本与风险的特殊任务;产业融合是当前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首先发生在传媒、电信领域,而这恰恰是政府管制的重心。本文尝试将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中国传媒产业研究,着重讨论产业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本文以对传媒产业发展规律的分析为逻辑起点,检视中国传媒产业的现实状态和国外传媒产业融合进程,解读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融合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中主体间关系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重点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并对未来传媒产业定位、管制框架进行审视和思考,促进中国传媒产业持续而又合乎理性的发展。传媒业同时发生着三个层面的融合:媒介融合、传媒产业融合、信息产业大融汇。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扩散是媒介融合和产业融合的原动力之一,它催生新的媒介形态,改变传统媒介形态,从而使媒介系统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不同媒介生存形态走向混一。新的技术条件和媒介系统结构使传媒产业内部发生着从产业运作基础到成本收益关系,再到市场结构的一系列转变,并推动着传媒产业内的融合与重构。与此同时,传媒与电信等产业之间开始出现业务、生产等层面的交叉融合,并朝着信息产业大融汇的方向发展、变动。这些变化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产业融合已成为信息经济时代不可逆转的产业发展趋向之一,传媒产业融合不可避免。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了“放松管制”的政策取向,管制思路的变化体现出明显的“激励市场竞争,推动产业发展”政策目标。西方国家传媒产业融合是以传媒业的高度市场化为前提,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为手段进行的,并由此催生了一大批跨领域经营的超大型传媒集团。西方国家的传媒产业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是跨产业领域的资源重新配置,是基础技术到产业形态的全面变革。中国传媒产业融合则发生于中国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传媒业也正处于“事业”向“产业”的转型过程之中。这就使得中国传媒业在产业化发展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被纳入了这一整体性的结构变迁之中。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既存制度显现出强大的路径惯性,形成对产业融合的制度性障碍;另一方面,我国传媒业仍然是分散的、弱小的,在新的产业竞争关系中,资本、技术等方面的劣势十分明显。“融合”成为我国传媒产业生存危机的催化剂。政府、传媒业和电信业是我国传媒产业融合进程中权力和利益的构成主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融合的趋势打破了传媒与政府、政府部门、传媒与电信及其他产业之间的相对均衡状态,引发了不同类型的主体之间新一轮的以利益为归依的权力博弈。传媒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是政府主导下的不对等博弈,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是既定体制下行政分权的博弈,传媒与电信及其他产业在集体博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联盟。不同主体的策略选择是不同博弈关系下权力与实力的较量和成本与收益反复权衡的结果,最终形成的博弈解集决定着中国传媒产业融合的路径和进程。中国社会所处的特殊阶段和中国传媒业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决定了产业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路径选择必须以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前提,同时实现传媒业自身规模的扩张和竞争实力的提升。因此,中国传媒产业融合将以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安排为基础,以产业联合为中间步骤,逐步实现从产业分工到产业链的重组,并在新的产业发展环境中进行竞争优势的重塑。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产业结构中,中国传媒产业既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幼稚产业,又是两大战略产业——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媒产业发展的意义也就绝不仅止于单一产业发展,而是同时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安全于文化安全。这就要求我国传媒业快速适应信息时代的市场和产业运作规律,不断提升信息生产的效率和能力,保障产业目标与功能的实现;同时也要求我国传媒管制框架进行必要的调适与创新,以回应产业融合引发的制度需求,适度地引导和推动传媒产业发展。

胡安正,夏顺萍[5](1997)在《对电力电子电视及其传输技术革命的思考》文中认为对电力电子电视及其传输技术革命的思考□胡安正夏顺萍(湖北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41053)纵观电子电力电视及其传输技术发展变,不难得出以下观点:一是其发展变革的黄金时期是在本世纪70年代以后;二是其发展变革史是在内力和外力尤其是社会需要的作用下不断发...

叶涛[6](2006)在《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构架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PSTN/ISDN网络和IP网络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而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技术可以无缝实现这一融合,也是业界研究的热点。利用软交换技术,可以最大限度保护现有的电信网络的投资,促进现有电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平滑演进。传统电路交换网络承载基本语音业务,Internet网络提供丰富的数据业务,在不影响现有网络所有业务的前提下,利用软交换技术,实现传统PSTN/ISDN网络与Internet网络的互通,不同网络之间业务的融合。 下一代网络,是基于IP分组技术,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呼叫控制与业务实现相分离,能提供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的网络。随着网络的逐步演进,IP分组网络将是核心网络,传统的PSTN/ISDN网络将成为边缘网络。软交换设备是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设备,为下一代网络提供具有实时要求的业务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 本文以软交换为中心,对下一代网络整体构架展开研究。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下一代网络产生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内容;然后给出了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的基本概念,总体描述了下一代网络的体系框架,分析NGN的基本特征、特点以及发展优势;之后,分别阐述了下一代网络体系的四级功能层:即接入层、传输层、控制层和业务层。其中,从业务需求出发,结合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下一代网络承载网规划、设计时应该重点考虑的要素;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部分,呼叫控制又是软交换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文章详细地论述了软交换系统的基本组成,紧接着提出了呼叫控制的一般逻辑模型,并以MGCP(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终端呼叫为例,说明了基本呼叫过程中的信令交互方式,内部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机制。计费系统也是软交换的一个重要功能模块,文章从软交换对计费系统的基本要求、计费系统的特点,以及计费系统工作的基本流程多个方面系统地讨论的计费模块。 Parlay是下一代网络中最受重视的开放式业务技术,它屏蔽了底层复杂的基础网络和各种通信协议,为第三方业务提供商提供了业务接入和控制核心网络资源的标准API接口。文中提出了基于Parlay技术的呼叫模型,详细地论述了它的总体构架,从而提出了一套逻辑上可行的开放业务提供解决方案。

余莉[7](2018)在《MIMO通信系统中传输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急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无线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然而,人们又要求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够提供高速率和高可靠性的通信质量,这无疑给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是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无线通信研究领域中的关键传输技术之一。本文把能够提高系统传输速率、改善系统可靠性的空时分组编码技术,能够充分利用信道容量、节省频率资源的盲调制识别技术,能够提高系统容量、产生新的区别于传统M-QAM星座图的黄金角度调制技术,能够在空间域利用天线位置索引承载信息的空间调制技术应用在MIMO通信系统中,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空时分组编码和盲调制识别技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盲调制识别的工业控制STBC-MIMO通信系统。为了对收信端检测到的信号正确地解调,需要对接收信号进行调制方式的盲识别,并采用平均似然比检测算法进行检测和译码。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BPSK、QPSK、8PSK和16QAM几种不同的调制方式组合时,所设计的系统比传统的基于盲调制识别的无线工业控制SISO系统分别有高约2.6dB和dB.4 3的性能增益。2.利用黄金角度调制技术能产生区别于传统M-QAM星座图的特点,本文设计了基于GAM的空时分组编码无线通信系统,并以Alamouti码为例,进行了误码率的仿真实验。得出实验结果为:基于GAM的空时分组编码通信系统比基于传统M-QAM的通信系统有高于2.0dB的性能增益,并且比基于GAM但未经空时分组编码的MIMO通信系统有高约1.0dB的增益。3.在MIMO系统中,为了最大化空间调制带来的分集增益,提高MIMO系统的误码性能。本文研究了信源每次发射比特数相同,但接收天线数目不同的空间调制映射方案,还提出了添加辅助天线发射调制符号的空间调制映射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1)当发信端发射天线数目相同时,收信端接收天线数目越多系统性能越好;(2)当系统传输速率相同时,用于激活天线的比特数越多(即被用于星座映射产生调制符号的比特数越少)时,系统性能就越好;(3)当系统的传输速率相同时,不添加辅助天线时,系统性能会随着发信端发射天线数目的增多而得到显着的改善;(4)当系统传输速率相同时,添加辅助天线时,若每个时隙发信端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总的天线数目一定,系统性能会在发射天线数目和辅助天线数目的影响之间作出权衡,但是辅助天线数目的多少显然比发射天线数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更大。

杨玉波[8](2016)在《万兆芯片突破发展瓶颈 融合创新助推行业升级——专访北京吉视汇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海峰》文中指出北京吉视汇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一个多元股份高科技企业,秉承着"实现三网融合网络设备、家庭智能网关、智能终端的规模化生产,推动广电网络的互联互通,向智能家庭、智慧城市发展"的宗旨,以"求实创新、追求卓越"为理念不断创新和发展。这家2014年成立的年轻企业,以雄厚资金为后盾,以庞大运营市场为导向,以拥有多项技术专利的核心技术为基础,由运营经验

张丽雯[9](2015)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创新研究 ——以南平移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务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等在智能终端的应用,即出现了移动金融平台,它实现了实时、便捷、高效的服务模式,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在金融业务的需求。有了移动金融平台,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这一技术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比如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的运用,使得广大客户可享受快捷的移动金融服务。移动金融领域除了银行之外,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各方纷纷摩拳擦掌,移动金融市场竞争态势已初见端倪。在各方纵横捭阖之中,作为移动金融领域的传统主导者银行来讲,如何把握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管理的方面和趋势,在整个业链中发挥优势地位,推动移动金融行业的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移动金融业信息化服务的创新,有助于构建适合我国当前移动金融业的商业模式,把握移动金融产业发展的方向,不断更新发展的观念,使得金融机构永远走在行业的最前端。同样,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行业以及通讯运营商等加快布局,对如何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加速转型并且探求创新型的应用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国内外移动金融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阐述了移动金融行业的发展背景,并且结合国内外移动金融的发展情况,对移动金融业务做了部分的分析,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移动金融业发展的情况,并且结合中国移动南平分公司涉及的金融业案例,对南平移动金融服务创新进行分析,根据具体当前的环境条件,提出服务创新渠道,最后针对移动金融信息化服务创新项目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结合南平移动在移动金融信息化领域的业务,分析并提出移动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服务创新模式,构建良好的移动金融环境,并且从移动运营商的角度提出移动金融信息化服务运作中所要采取的手段和措施,针对当前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探讨如何进行移动金融服务创新。

席申娥[10](2013)在《基于物联网需求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与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扩展和延伸形成了新一代的网络技术即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为IOT)。物联网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发展机遇,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革命。目前,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受日益凸显的道路拥堵和安全问题困扰,交通行业普遍存在道路利用率不高、网络运行效率低下、运输现代化水平有限的情况。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交通信息不对称、交通信息服务功能不健全、交通信息管理不到位。与此同时,物联网技术将有助于解决这些交通问题,进而对整个社会包括交通行业带来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深入研究物联网下的交通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服务的特征,对“基于物联网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进行系统研究,是交通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将有利于提升交通运输体系效能,推动交通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论文深入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对交通的影响,确定了区域交通信息网络的研究定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的层次结构和体系架构。论文从需求理论出发,对基于物联网的区域交通信息进行了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将交通规划四阶段法的思想移植到交通信息网络规划分析模型中,形成交通信息网络规划分析的四阶段法,即交通信息量生成预测、交通信息量分布预测、交通信息传输方式预测和交通信息量分配预测。同时,结合交通信息流的特点,对各个阶段的预测方式和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提出了区域交通信息网络的三种布局模式,研究了“枢纽式、网孔式和环式”三种模式的网络结构特征、适用条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网络性能、结构可靠性、服务质量和运行维护性”四个方面对各种布局模式进行了比较。论文结合优化理论采用了基于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组合模型的多属性决策模型对网络布局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物联网需求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优化模型。论文最后结合鄂西交通信息网络建设,对论文中提出的信息量预测、网络模式布局、网络优化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论文分析了区域交通信息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交通物联网发展现状出发,对区域交通信息网络的实施规划和管理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论文系统研究了在物联网环境下如何组建一个相对完善、经济合理、技术可靠、高效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文中提出的区域交通信息量四阶段法预测、网络布局模式及网络布局优化研究均为创新性成果。

二、电信业务及其传输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信业务及其传输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年度发展报告(2019)(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环境与竞争态势
    1.1 2019年广电有线网络发展概况
        1.1.1 视频点播业务整体呈上升趋势
        1.1.2 宽带业务用户的比重提高
        1.1.3 网络高清化、智能化发展态势良好,智能终端普及提速
        1.1.4 双向网络用户数快速增长
    1.2 相关行业发展概况
        1.2.1 互联网相关服务业
        1.2.2 通信行业
        1.2.3 电视媒体行业
    1.3 广电有线网络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3.1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业务发展压力重重
        1.3.2 技术业态快速迭代,网络平台能力不足
        1.3.3 机制改革不够深入,人才建设存在短板
        1.3.4 智慧产业资源不足,产业生态尚不成熟
    1.4 发展机遇
        1.4.1 政策利好频出,发展方向明确
        1.4.2 文化科技融合,业态加速创新
        1.4.3 产业智慧升级,发展空间延伸
2 行业重点工程与技术工作进展
    2.1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赋予广电有线网络发展新任务
    2.2 智慧广电传播体系工程全面建设
    2.3 全国一网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推进
    2.4 持续推进广电有线网络改造升级
    2.5 广电有线网络安全传输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3 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1 推动无线技术应用实现有线无线协同发展
        3.1.1 5G和5G广播
        3.1.2 Wi Fi6
    3.2 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实现智慧化发展
        3.2.1 分发传输智能化
        3.2.2 终端交互智能化
        3.2.3 应用服务智能化
    3.3 推动大数据应用实现数据化运营
        3.3.1 大数据在生产运营中的应用
        3.3.2 大数据技术在广电有线网络用户服务中的应用
        3.3.3 大数据技术在广电有线网络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3.4 推动广电物联网应用拓展发展空间
    3.5 推动IPv6技术应用夯实发展基础
4 后续举措与发展建议
    4.1 实施移动化、平台化战略,为有线网络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
    4.2 加快建设广电特色的5G网络,突出舆论宣传与公共安全属性
    4.3 深入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规模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格局
    4.4 推动客服智慧化发展,全面建立“现代客服体系”

(2)面向QoE的DASH业务无线传输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工作
    1.4 本文行文结构
第二章 基于HTTP的动态自适应流及其传输技术
    2.1 HTTP视频流
    2.2 基于HTTP的动态自适应流
        2.2.1 DASH技术概述
        2.2.2 媒体呈现描述
        2.2.3 视频片段格式
        2.2.4 码率自适应
        2.2.5 DASH视频播放模型
    2.3 DASH视频评价指标——QoE
        2.3.1 QoE简介
        2.3.2 DASH视频业务的QoE指标
        2.3.3 DASH视频业务的QoE模型
    2.4 DASH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2.4.1 现阶段DASH无线传输技术概述
        2.4.2 服务器和网络辅助的DASH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DASH业务的多小区传输优化方案
    3.1 问题的提出
    3.2 系统模型
        3.2.1 系统模型框架
        3.2.2 跨层调度器
        3.2.3 无线资源限制条件
    3.3 优化问题
    3.4 基于DASH视频业务的多小区传输方案
        3.4.1 资源块调度
        3.4.2 发射功率分配
        3.4.3 算法综述
    3.5 仿真参数配置
    3.6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DASH业务的小区接入和版本选择联合优化方案
    4.1 问题的提出
    4.2 系统模型
        4.2.1 网络模型
        4.2.2 DASH视频模型
    4.3 优化问题
    4.4 小区接入和视频版本选择的联合优化方案
        4.4.1 视频版本选择
        4.4.2 小区接入的配对问题
        4.4.3 算法综述
    4.5 仿真配置
    4.6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媒介技术、空间与权力控制游戏 ——中国大陆电视事业规制的结构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三)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概念与框架的界定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框架
第四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一) 论文创新
    (二) 论文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特殊情境建构下的电视事业规制体制
第一节 特殊的国家-社会-市场空间结构
第二节 中国特殊政治结构对规制体制框架的构建
第三节 政府主导市场化改革的非预期性后果 第二章 中国电视技术形态的潜能及其边界
第一节 党和政府主导下的宣传技术体系
    (一) 党和政府主导下的技术引进与技术自主化
    (二) 传输技术的发展与接受设备的普及
    (三) 新电视技术浪潮的到来
第二节 电视事业规模与容量的增长
    (一) 传输与覆盖的扩展
    (二) 频道资源的增加与内容资源的丰富
第三节 电视事业主体性空间的边界
    (一) 自主运作空间的扩大与经济独立性的增长
    (二) 一种合法化政权的有效技术手段 第三章 对电视事业空间的策略性规制
第一节 监管机制内部的二元张力
    (一) 单位化制度:一种对政治风险的有效管控
    (二) 市场化策略:市场经济下的双赢抉择
    (三) 一个微妙的"二元悖逆"命题
第二节 互联网的渗透与区隔管理
    (一) 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电视事业及其边界的冲击
    (二) 互联网渗透引发的多元结构重组及其后果
    (三) 对电视事业空间结构可控可管的区隔管理
第三节 属地分治与分散风险
    (一) 电视事业中属地分治策略的确立
    (二) 属地化分治的客观多元化市场效果
    (三) 属地化分治作为分摊政治风险与获取政治增益资产的统一 第四章 中国电视事业规制体制的结构性机会
第一节 一种全新的媒介环境与一个有限的博弈空间
    (一) 中国情境下电视体制的市场化与去管制化
    (二) 有限博弈空间的出现
第二节 电视体制开放性与规制变量的产生
    (一) 业务主体从"国家"扩展到"国家-社会"
    (二) 规制体制内部结构变量的多元化
第三节 监管理性的局限性及其动力空间
    (一) 新媒体环境下监管体制效用的有限性
    (二) 游离在监管体制边缘的发展活力 结语 一种脆弱的平衡之术 参考文献 后记

(4)产业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理论资源
    四、研究目标与基本研究命题
    五、研究方法与总体分析框架
第一章 媒介融合、传媒产业融合与信息产业大融汇
    第一节 媒介融合: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媒介生存形态混一
        一、媒介演进的基本法则
        二、新的技术催生新的媒介形态
        三、新的技术引发传统媒介形态的变革
        四、媒介生存形态的混一
    第二节 传媒产业融合:传媒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转型
        一、传媒产业运作基础的转变
        二、传媒产业成本与收益关系的转变
        三、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调整
        四、传媒产业的融合与重构
    第三节 信息产业大融汇:多产业边界变动的发展趋向
        一、市场边界的不断模糊
        二、产业关联的动态变化
        三、产业归属的再认识
第二章 产业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现时性考量
    第一节 传媒产业融合面临制度阻梗
        一、行政配置与资源的非优化组合
        二、双轨制与非产权改革下市场主体的缺失
        三、制度惯性与既得利益主体的改革惰性
    第二节 新旧博弈关系凸显传媒产业弱势
        一、传媒与政府:不同时期不同利益取向下产业政策的调整
        二、媒介竞争:有限市场空间内的非理性内耗
        三、资本、技术:传媒产业参与竞争的"短板"
    第三节 融合:传媒产业生存危机的催化剂
        一、分散弱小:超常规发展的后遗症
        二、价值流失:动摇传媒产业的生存根基
        三、反复试错:数字化之路困难重重
第三章 西方国家传媒产业融合进路批判
    第一节 以高度市场化为前提的融合起点
        一、1996电信法:"放松管制"刺激下的美国传媒产业
        二、传媒市场化改革:欧洲传媒产业的重大变革
        三、邮政改革:助推日本传媒产业发展
    第二节 以企业行为为主体的融合方式
        一、时代华纳与COMCAST: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二、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资源重新配置
    第三节 以信息产业大融汇为指向的融合趋势
        一、传媒产业:一个趋于消失的概念
        二、从基础技术到产业形态的全面变革
    第四节 西方传媒产业融合模式的批判
        一、超大型传媒集团的规模困境
        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危机
第四章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进程中主体间关系重构
    第一节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中不同主体的不同取向
        一、政府: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取向
        二、传媒业:建立独立市场主体的迫切需求
        三、电信业:强势产业的扩张战略
    第二节 传媒与政府:政府主导下的不对等博弈
        一、传媒与政府博弈关系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政府与传媒的新一轮博弈
    第三节 政府部门之间:既定体制下的行政分权
        一、传媒产业政府管理体系的形成与变化
        二、标准之争:政府部门间博弈的典型事件
        三、产业融合背景下政府部门间博弈关系解读
    第四节 传媒与电信及其他产业:集体博弈中的联盟
        一、信息技术:外生变量引发产业间的关系变动
        二、传媒与不同产业的博弈关系
第五章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的动力
        一、融合:信息经济时代产业演进趋向
        二、传媒产业可竞争市场的出现
        三、资本: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力
    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一、以相关主体利益平衡为原则的制度设计
        二、以市场主体实力较量为基础的行政配置
        三、以市场运作机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竞合
    第三节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的发生与展开
        一、媒介形态、传媒市场: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重新聚合
        二、产业联合:传媒产业融合进程的中间步骤
        三、从产业分工到产业链的重组
    第四节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的发展指向
        一、传媒产业竞争优势的重塑
        二、模块化:开放系统中的重新均衡
第六章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的再思考
    第一节 全球化:不容忽视的宏观经济背景
        一、传媒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二、全球化对中国传媒产业融合影响的SCP模型分析
    第二节 传媒产业:产业定位与目标函数的重新设定
        一、幼稚产业:我国传媒产业的现时状态
        二、战略产业: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与文化安全
        三、信息生产:传媒产业的基本任务与核心能力
        四、"三分开":传媒产业目标与功能实现的保障
    第三节 管制框架:必要的调适与创新
        一、政府改革:从越位、缺位到归位
        二、制度改革:回应产业融合引发的制度需求
        三、产业政策:产业发展的适度引导与推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6)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构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下一代网络产生背景
    1.2 NGN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下一代网络体系框架
    2.1 NGN基本概念
    2.2 NGN体系框架
    2.3 NGN特征、优势
        2.3.1 NGN基本特征
        2.3.2 NGN特点
        2.3.3 NGN优势
第三章 NGN接入层
    3.1 接入网的建设思路
    3.2 NGN接入模式
第四章 NGN承载传输
    4.1 NGN业务承载特点及要求
    4.2 承载网策略
        4.2.1 物理隔离
        4.2.2 逻辑隔离
        4.2.3 两种策略的比较
    4.3 承载网网络结构选择
    4.4 承载网的安全
    4.5 NGN传输 QoS保证
        4.5.1 NGN承载网的QoS
        4.5.2 QoS策略的实施
        4.5.3 对 NGN承载网设备的要求
        4.5.4 对 NGN业务划分优先级
第五章 NGN控制层
    5.1 软交换与普通电路交换比较
    5.2 软交换系统结构
    5.3 软交换基本功能
    5.4 软交换技术
        5.4.1 软交换标准协议
        5.4.1.1 呼叫控制协议
        5.4.1.2 传输控制协议
        5.4.1.3 媒体控制协议
        5.4.1.4 业务应用协议
        5.4.1.5 维护管理协议
    5.5 软交换呼叫处理研究
        5.5.1 软交换接口
        5.5.1.1 软交换系统与网关设备的接口
        5.5.1.2 软交换系统与终端设备的接口
        5.5.1.3 软交换系统与数据库的接口
        5.5.1.4 软交换系统与业务控制实体的接口
        5.5.2 软交换呼叫模型
        5.5.2.1 与呼叫控制相关模块
        5.5.2.2 模块间的通信机制
        5.5.2.3 普通呼叫MGCP协议流程
        5.5.2.4 普通呼叫模块间的交互
    5.6 软交换计费系统
        5.6.1 计费概念
        5.6.2 计费形式
        5.6.3 计费方式
        5.6.4 计费种类
        5.6.5 计费系统在软交换中的位置
        5.6.6 软交换对计费的基本要求
        5.6.6.1 计费协议
        5.6.6.2 计费方式
        5.6.6.3 计费对象
        5.6.6.4 计费精度
        5.6.6.5 计费内容
        5.5.7 软交换计费特点
        5.5.8 软交换计费系统设计
        5.5.8.1 计费系统逻辑结构
        5.5.8.2 计费数据获取
        5.5.8.3 基本计费流程
        5.5.8.4 计费数据存储
        5.5.8.5 话单数据传送
第六章 NGN业务模式
    6.1 网络演变中业务的定位
    6.2 NGN业务需求及业务特性
    6.3 NGN业务要求
    6.4 软交换体系对业务环境的支持
        6.4.1 软交换提供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
        6.4.2 软交换与智能网互通提供增值业务
    6.5 基于 PARLAY API 技术的下一代业务提供模式
        6.5.1 Parlay API简介
        6.5.2 Parlay API在网络中的位置
        6.5.2 Parlay API提供增值业务的种类
        6.5.3 开放式业务体系结构
    6.6 NGN业务的一个应用场景
第七章 下一代网络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7)MIMO通信系统中传输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空时编码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调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2 MIMO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传输技术
    2.1 概述
    2.2 MIMO无线通信系统
        2.2.1 MIMO信道模型
        2.2.2 MIMO技术
        2.2.3 检测算法
    2.3 调制技术
        2.3.1 盲调制识别技术
        2.3.2 黄金角度调制技术
        2.3.3 空间调制技术
    2.4 空时分组编码
        2.4.1 Alamouti空时分组编码方案
        2.4.2 正交空时分组码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盲调制识别的工业控制STBC-MIMO通信系统性能研究
    3.1 概述
    3.2 系统设计
    3.3 工作机制
    3.4 盲调制识别分类算法
    3.5 空时分组码的编译码
    3.6 仿真实验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GAM的STBC通信系统性能研究
    4.1 概述
    4.2 GAM的基本原理
        4.2.1 Disc-GAM
        4.2.2 Geometricbell-GAM
    4.3 系统设计
    4.4 工作机制
    4.5 仿真实验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空间调制的MIMO通信系统性能研究
    5.1 概述
    5.2 系统设计
    5.3 工作机制
    5.4 仿真实验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9)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创新研究 ——以南平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1.1 移动金融的兴起
        1.1.2 移动金融广阔的市场
        1.1.3 移动金融服务带给用户高质量的服务
        1.1.4 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1 移动互联网金融相关研究
        1.3.1.2 移动互联网金融产业研究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2.1 对银行行业服务创新研究
        1.3.2.2 移动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研究
        1.3.2.3 移动互联网金融产业链
        1.3.3 国内外论文综述
    1.4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点
2 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的基本方向
    2.1 移动金融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移动金融的定义界定
        2.1.2 移动金融业的可信息化服务的概念
    2.2 移动金融内容介绍
        2.2.1 移动金融服务的内容
        2.2.1.1 移动支付
        2.2.1.2 移动理财
        2.2.1.3 移动银行
        2.2.1.4 移动金融服务的功能
        2.2.2 移动金融服务的运营模式
        2.2.2.1 以移动运营商为代表运营模式
        2.2.2.2 视银行机构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2.2.2.3 以第三方支付企业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2.2.3 移动金融服务存在的技术风险
    2.3 移动金融业未来走向
        2.3.1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2.3.2 手机银行作为移动金融的主要工具
        2.3.3 技术的变革是强劲的推动力
3 国外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状况及经验借鉴
    3.1 国外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状况及经验分析
        3.1.1 日本移动金融信息化服务状况
        3.1.2 欧洲移动金融信息化服务状况
    3.2 国外服务经验的启示
4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的案例分析
    4.1 “南平移动”基本情况概述
    4.2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现状
        4.2.1 “南平移动”基础通信及专线业务
        4.2.2 “南平移动”网点无线宽带服务业务
        4.2.3 “南平移动”无线POS业务
        4.2.4 “南平移动”银信通联合推广业务
    4.3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创新的诱因
        4.3.1 国家政策导向的信息技术发展
        4.3.2 服务格局的变化
    4.4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传统服务模式面临的问题
        4.4.1 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产品同质化严重
        4.4.2 运营商的客户理念问题
        4.4.3 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需要新的收入增长点
5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创新的要素及路径分析
    5.1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创新的要素分析
        5.1.1 智能管道数据采集要素
        5.1.2 市场竞争要素
        5.1.3 组织架构要素
    5.2 “南平移动”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创新的路径分析
        5.2.1 移动金融的智能管道服务创新路径分析
        5.2.2 移动金融的大数据分析创新路径分析
        5.2.3 移动金融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5.2.4 移动金融的组织结构创新路径分析
6 对移动金融业内加强信息化服务创新水平的建议
    6.1 积极创建一个良好移动金融环境
    6.2 加大对运营商平台创新的投入以打造信息化服务
        6.2.1 优化通信,提升信用
        6.2.2 打造便民金融
        6.2.3 构建移动商圈
    6.3 保证移动金融信息安全性
        6.3.1 注重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管理
        6.3.2 妥善处理信息化过程的安全审查
    6.4 加强对信息技能的建设
        6.4.1 创新信息技能,不断提高产品销售实力
        6.4.2 利用高端技术,保障资金安全
    6.5 注重营销创新
    6.6 增强国家对移动金融的扶持强度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物联网需求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物联网需求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
    2.1 物联网的概念及其特征
        2.1.1 物联网的概念
        2.1.2 物联网的特征
    2.2 物联网技术对交通信息的影响
    2.3 基于物联网需求的交通信息网络
        2.3.1 交通信息网络的定位
        2.3.2 交通信息网络的层次结构
        2.3.3 交通信息网络的体系结构
    2.4 基于物联网的交通信息需求及其特征
        2.4.1 交通信息需求分析
        2.4.2 交通信息的需求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物联网需求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需求预测模型
    3.1 四阶段法预测概述
    3.2 交通信息需求预测的基本思路
        3.2.1 需求预测目的与原则
        3.2.2 交通信息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法思路
    3.3 基于四阶段法的交通信息需求预测模型
        3.3.1 交通信息量生成预测
        3.3.2 交通信息量分布预测
        3.3.3 交通信息量分担预测
        3.3.4 交通信息量分配预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模式
    4.1 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
        4.1.1 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目标
        4.1.2 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原则
        4.1.3 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规划
    4.2 网孔式网络布局模式及特点
        4.2.1 网孔式网络布局模式
        4.2.2 网孔式网络布局模式的结构及特点
        4.2.3 网孔式网络布局模式的适用条件
    4.3 环式网络布局模式及特点
        4.3.1 环式网络布局模式
        4.3.2 环式网络布局模式的结构及特点
        4.3.3 环式网络布局模式的适用条件
    4.4 枢纽式网络布局模式及特点
        4.4.1 枢纽式网络布局模式
        4.4.2 枢纽式网络布局模式的结构及特点
        4.4.3 枢纽式网络布局模式的适用条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物联网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优化
    5.1 网络布局优化思路与原则
        5.1.1 网络布局优化思路
        5.1.2 网络布局优化目标
        5.1.3 网络布局优化原则
        5.1.4 网络布局优化评价步骤
    5.2 网络布局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5.2.2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5.3 基于TOPSIS和灰色关联度组合的多属性决策网络布局优化模型
        5.3.1 交通信息网络布局的多属性指标值
        5.3.2 交通信息网络布局的多属性权重值
        5.3.3 基于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多属性决策模型
    5.4 实证研究
        5.4.1 鄂西交通信息网络概况
        5.4.2 交通信息量生成预测
        5.4.3 交通信息量分布预测
        5.4.4 交通信息量分配预测
        5.4.5 交通信息网络布局优化评价
        5.4.6 模型综合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交通信息网络管理策略
    6.1 制定协调统一的规划
        6.1.1 规划的组织体系
        6.1.2 规划的编制框架
        6.1.3 规划的编制流程
    6.2 实施多元化的建设运营策略
        6.2.1 建设运营的原则
        6.2.2 按主体分类的策略
        6.2.3 按共享手段分类的策略
    6.3 构建全面的保障体系
        6.3.1 组织保障
        6.3.2 资金保障
        6.3.3 信息安全保障
        6.3.4 人力资源保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附录1: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表Ⅰ
附录2: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表Ⅱ

四、电信业务及其传输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年度发展报告(2019)[A]. 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NWC)暨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CCNS)论文集(2020年特辑), 2020
  • [2]面向QoE的DASH业务无线传输策略研究[D]. 王安月. 北京邮电大学, 2018(10)
  • [3]媒介技术、空间与权力控制游戏 ——中国大陆电视事业规制的结构弹性研究[D]. 郑春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1)
  • [4]产业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 王润珏. 武汉大学, 2010(05)
  • [5]对电力电子电视及其传输技术革命的思考[J]. 胡安正,夏顺萍. 中国有线电视, 1997(04)
  • [6]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构架的研究[D]. 叶涛.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7]MIMO通信系统中传输技术的研究[D]. 余莉. 五邑大学, 2018(12)
  • [8]万兆芯片突破发展瓶颈 融合创新助推行业升级——专访北京吉视汇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海峰[J]. 杨玉波. 有线电视技术, 2016(07)
  • [9]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服务创新研究 ——以南平移动为例[D]. 张丽雯.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10]基于物联网需求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与管理研究[D]. 席申娥. 武汉理工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电信业务及其传输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