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射珊瑚的由来及相关问题探讨

八射珊瑚的由来及相关问题探讨

一、八射珊瑚的起源及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耀西[1](1983)在《八射珊瑚的起源及有关问题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海洋中,八射珊瑚相当繁盛,研究也较详,但其化石并不多见:在古生代,是否有八射珊瑚化石尚有争议;公认的八射珊瑚化石首见于中生代,但只国外有零星报道,国内尚属空白。因此八射珊瑚化石并不为人们所熟悉。 70年代初,笔者于西秦岭中泥盆统上部的Stringocephalus层顶板中,采得一块构造罕见的化石标本,根据其构造特征(见下文),命名为海绵管珊瑚属Spongopora。稍后,西安地矿所晚古生代地层组又于该属模式种产地之西约10公里的较低层位上(相当于艾菲尔阶)采到该属另一个种的标本。当时笔者初步研究后,认为其与八射珊瑚亚纲的笙珊瑚属Tubipora Linnaeus颇为相似。但后者首见于新第三纪,两者的地质时代相

李耀西[2](1983)在《八射珊瑚的起源及有关问题的探讨》文中认为现代海洋中,八射珊瑚相当繁盛,研究也较详,但其化石并不多见:在古生代,是否有八射珊瑚化石尚有争议,公认的八射珊瑚化石首见于中生代,但只国外有零星报道,国内尚属空白。因此八射珊瑚化石并不为人们所熟悉。 70年代初,笔者于西秦岭中泥盆统上部的 Stringoce phalus 层顶板中,采得一块构造罕见的化石标本,根据其构造特征(见下文),命名为海绵管珊瑚属 Spongopora。稍

欧强[3](2012)在《早期动物树部分关键支系及节点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自达尔文1859年在《物种起源》中提出天才的“生命之树(Tree of Life)"猜想以来,愈来愈多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地球上所有生命“本是同根生”,组成一棵庞大的生命谱系大树。21世纪伊始,欧美国家纷纷启动了“构建生命之树”的宏伟研究计划,致力于建立一棵完整的地球生命系统发育树,将所有现存和绝灭类群联系在一起,以阐明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各类群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命之树由“原核生命树”、“真菌树”、“植物树”和“动物树”组成。其中,动物树之构建最受世人瞩目。西方国家对于动物树的构建依赖于现生动物的分子演化信息,而完整的动物树还需要化石的检验和补充。我国滇东地区特异埋藏的澄江动物化石宝库记载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主幕的珍贵信息。澄江动物群不但延续了伊迪卡拉纪爆发的基础动物(多孔动物及双胚层的栉水母及刺胞动物)和梅树村期辐射的原口动物(三胚层较低等类群,包括环节动物、叶足动物、节肢动物、曳鳃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等),还启动了后口动物(三胚层较高等类群)的辐射演化。澄江动物群中不仅诞生了现代后口动物五大类群(棘皮类、半索类、头索类、尾索类和脊椎类)的所有早期代表,还出现一个已绝灭的后口动物原始类群——古虫动物门,标志着早期动物树已基本成型。因此,澄江动物群科学意义重大,对于早期动物谱系树的重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了望窗口。现代生物学认为,动物树主要包含三个亚界、四大类群:基础动物亚界、原口动物亚界(蜕皮类群和触手担轮类群)和后口动物亚界。基于作者对澄江动物群(二街、三街子、耳材村、马房、尖山、帽天山6个剖面)化石信息的新发现,本文不仅填补了早期动物树中部分支系的空白,而且对四大类群中一些关键节点的构建提出了新见解:1.基础动物类群:中华先光海葵的形态学新发现表明它具有纤毛滤食系统,并证实了它与刺胞动物的亲缘关系;比较生物学及分支系统学研究均表明中华先光海葵为一种干群刺胞动物;因此,这一水螅型滤食性动物可作为刺胞动物谱系的一个关键节点(最近共祖)。澄江动物群中所有栉水母(包括四个新属种)都具有矿化骨骼系统及辐射对称体制;它们可归纳入一个新纲(始栉水母纲),构成栉水母动物门的一个早期干群分枝。2.蜕皮类群:澄江叶足动物(凶猛爪网虫及具足埃舍虫等)的形态新发现指示了它们最原始的头部构型及与泛节肢动物的同源性状,揭露了早期叶足动物→现代有爪类→节肢动物头部演化模式;因此,早期叶足动物可论证为干群泛节肢动物。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的个体发育研究表明该三叶虫与北美的小油栉虫类和非洲的法罗特史虫类可能存在由异时发育导致的谱系演化关系,进一步证实莱德利基虫目为三叶虫纲的基干类群。3.触手担轮类群:变形廼莲虫是澄江动物群中新发现的一个珍稀物种;该生物具环绕口部的触手冠和位于体侧的前置肛门,很可能代表一种干群触手冠动物。4.后口动物类群:古虫动物的解剖学新证据进一步论证了原始咽鳃裂的存在及其适于排出咽内海水及辅助滤食/呼吸的功能,支持古虫动物为后口动物亚界的基干类群;该类群为后口动物原始体制(尤其是咽鳃裂)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珍贵信息。

姚肖永[4](2011)在《宽川铺动物群中动物胚胎化石及其发育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早古生代寒武纪,几乎诞生了动物所有的门类,但是很多古生物学家坚信生命进化最精彩的部分一定是在寒武纪大爆发之前,因此,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宽川铺动物群中立体保存的动物胚胎和后生动物躯体化石提供给我们的生物学信息为我们解译早期动物发育模式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窗口,也使得验证发育生物学及进化胚胎学的相关假说成为可能。本研究小组对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宽川铺动物群中微体化石进行了三年多的研究工作,积攒了大量的动物胚胎与成体化石标本。本文主要以宽川铺动物群中的胚胎化石为材料,从现代发育生物学和比较胚胎学的角度,探索后生动物起源与演化相关问题,并尝试验证发育生物学的部分经典假说。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从宽川铺动物群中动物卵裂方式与陡山沱期动物卵裂方式的对比来探讨动物卵裂方式的起源与演化;从宽川铺动物群中胚胎的原肠作用方式来探讨动物原肠作用的起源与演化;宽川铺动物群中辐射对称动物新材料及其属性问题;基于现有的动物胚胎和成体化石材料,探讨发育生物学关于动物发育方式起源(直接发育与间接发育)和后生动物起源等问题。1.动物卵裂方式的起源与演化卵裂是以各种动物特有的方式,由受精卵反复分裂为许多细胞而实现的,由于卵黄含量的差异,动物会产生不同的卵裂方式。本文在前人对陡山沱期和梅树村期动物胚胎化石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最近在宽川铺动物群中发现的材料,从发育生物学和胚胎学的角度对早期动物胚胎的卵裂形式进行分析,得出了与发育生物学在动物卵裂方式演化方面较一致的推测:动物最原始的卵裂方式应当是以陡山沱期胚胎为代表的螺旋均等卵裂,这种卵裂方式是均等和无极轴的,动物卵裂方式的极性主要是在后来以梅树村期胚胎化石为代表的早寒武世出现和增强的,尤其是出现了卵黄分布极度不均的盘状卵裂。2.动物原肠作用方式的起源与演化所有多细胞动物的卵裂时期都要被一个发育时期所代替,在这个时期内由杂乱的或紧密排列的细胞团(分裂球)产生了最初的上皮组织—原始的皮层。这种原始的胚胎组织继续发育形成两种上皮层,其外层称为外胚层,而内层称为内胚层。形成内外胚层的过程,合称为原肠形成过程。原肠形成过程结束了动物胚胎发育的卵裂时期并且说明了向器官发生阶段的过渡。根据原肠胚形成的不同方式主要可以把原肠作用分为这样几类:分层、内移、内陷、外包、内转等。本文利用多种处理技术对在陕西宁强下寒武统灯影组宽川铺段产出的多枚原肠胚化石进行了分析处理,得到了胚胎化石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信息,并结合现代发育生物学和胚胎学知识,充分将其与现生动物原肠胚进行了对比。此外,我们还将元古宙晚期胚胎化石与寒武纪早期的胚胎化石进行了对比,认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是动物首先出现原肠胚的时期。在讨论部分我们分析了原肠作用的出现在动物演化过程中的意义:原肠胚的出现意味着动物由单胚层到两胚层的演化,口和肠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动物的新陈代谢水平,造成了在寒武纪底部地层中发现的梅树村期两胚层动物辐射事件。最后,我们基于现有的化石材料讨论了原肠作用方式演化的问题。目前的胚胎化石证据较支持Wolpert (1992)的观点,即不同的原肠作用表现的原因仅在于胚胎本身卵黄分布的含量和均匀程度不同,而对于动物的发育和演化上可能并不具有重要的意义。3.宽川铺动物群中的两胚层动物两胚层动物的发育过程中只出现两个胚层—内胚层和外胚层,并且以其躯体的辐射对称构型区别于更高等的三胚层动物(两侧对称动物)。在寒武纪梅树村期地层中有过不少关于腔肠动物的报道(Steiner et al.,2004; Chen et al.,2007; Han et al.,2010)。我们对在陕南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宽川铺段上部产出的一些新材料的外部形态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利用Micro-CT等技术获得了化石内部结构信息,揭示了宽川铺动物群中两胚层动物为主体的性质。此外,在利用Micro-CT技术对Punctatus的重新研究中发现Punctatus具有短窄的原肠并保留有较大的囊胚腔,这种原始的形态在现生动物中找不到可对比的类型,但却与发育生物学推测的原始类型(Wolpert,1992)较为相似,因此它可能代表了最早的两胚层动物。4.直接发育与间接发育的问题间接发育理论认为,早期动物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一个与动物成年个体形态不同的幼虫阶段,动物是间接发育起源的,而动物的直接发育是在演化过程中后来形成的。起初是出现囊胚状幼虫(多种原始腔肠动物中),以后就出现了比较复杂的幼虫—实质幼虫或实囊幼虫;在个别情况下自由幼虫型又会被非幼虫型所代替(施密特,1956)。在低等多细胞动物当中(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原始发育类型是自由幼虫型,即间接发育类型。然而,在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发现的胚胎化石则指示早期动物是直接发育的,并不像现生大多海洋无脊椎动物那样经历自由幼虫阶段(Dong et al.,2004;董熙平,2009;Conway Morris,1998; Budd,2004)。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解释,认为这可能是差异保存造成的埋藏学假象(Donoghue et al.,2006)。本文主要以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动物胚胎化石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后生动物发育模式的起源与演化问题。我们认为动物应当是直接发育起源的,而自由幼虫可能来源于腔肠动物的实囊幼虫。5.后生动物起源的问题后生动物起源问题同两侧对称动物起源、后口动物起源、脊椎动物起源一起并称为动物演化历史上4个最具意义的重大创新事件。来自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成果显示后生动物的主要门类在10—12亿年前就开始趋异发展;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的分异发生于约12亿年前:后口动物各类别,棘皮动物与脊索动物的分异时间也在约10亿年前。虽然后来的研究结果将这些分异时间提前到6亿年前左右,但是和化石资料及同位素年代地层学资料仍然有上亿年的差距。新元古代伊迪卡拉生物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后生动物化石证据,但是这些化石的生物属性一直以来都是个迷。本文将伊迪卡拉期与梅树村期产出的动物成体和胚胎化石进行对比,从发育生物学角度探讨了早期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问题。我们认为伊迪卡拉生物群可能代表了单胚层动物的一次辐射事件,而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宽川铺动物群则可能代表了一次两胚层动物辐射事件。

张锋,李萍[5](2011)在《珊瑚的家族史》文中研究指明说起珊瑚,人们很可能会想到海洋中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珊瑚,也可能会想到着名的澳大利亚大堡礁,还可能想到"海上年轮"的美名。的确,珊瑚是一种神奇而又了不起的动物。

舒德干,Simon CONWAY MORRIS[6](2006)在《澄江化石库中的双胚层动物新知》文中认为作为观察寒武纪大爆发主幕奥秘的最佳科学窗口,澄江化石库展示了三胚层动物(即两侧对称动物)首次全面大辐射的历史产物,让学术界终于看到了已知最古老的同时包括原口类和后口类两大支系的动物谱系庞大“树冠”的主体轮廓,从而给许多较高级动物类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然而,该化石宝库中却很少见到作为“树干”的双胚层动物(即辐射动物)的化石记录,这给“真动物”的源头探秘蒙上了阴影。尽管广布于前寒武纪末期全球浅海域的“文德生物群”一直被认为是动物界早期一次“失败的演化试验”的牺牲品,但其中一支成功延续到早寒武世的春光虫(Stromatoveris)具有叠覆状梳齿构造,很可能代表着栉水母类的一类原始祖先。文中描述新的羽毛状动物王氏澄江海笔(Chengjiangopennawangii)不同于春光虫,前者具有彼此分离的羽枝,且羽枝上保存了排列规整的珊瑚个体虫室,因而与现代八射珊瑚中海笔类的形态学特征十分一致;新的谱系分析显示,它应该代表刺胞动物门中的一个原始类群。

舒德干,韩健[7](2020)在《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和人类基础器官诞生全文替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澄江动物群以富含多门类精美软躯体构造化石享誉学界,是寒武纪大爆发主幕的见证者;它亲眼目睹了地球动物树上几乎所有主要门类祖先的首次大聚会。对该动物群30多年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始自1984年的第一个10年(1984—1994年),早期动物树上的基础动物亚界和原口动物亚界的大量门类被发现,然而对后口动物亚界全然无知。第二个10年研究(1995—2005年),基础动物亚界和原口动物亚界中的更多门类被发现;而最重要的进展,是西北大学团队主导的早期后口动物大发现使后口动物亚界的基本框架被构建,由此地球三分动物树首次成型。第三个10年及其以后时期(2005年之后),3个动物亚界中进一步添加了一些新的门类认知;综合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埃迪卡拉生物群、寒武纪第一世和第二世的珍稀动物群研究成果,学界开始思考三分动物树分步成型与多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事件的内在关联,提出了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新假说。澄江动物群研究具有多方面的科学价值,包括动物群结构研究,生态环境研究等,然其核心学术价值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1)作为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见证者,澄江动物群首次创建了地球上三分动物树的完整谱系框架。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揭示了地球上动物门类由低等到高等、分阶段爆发创造的本质内涵,即历时约0.4亿年的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阶段性快速成型的内在耦合性。第一幕发生于埃迪卡拉纪晚期,它诞生了众多基础动物亚界门类(包括大量绝灭门类),也可能出现了少量原口动物的先驱分子;第二幕发生于寒武纪的第一世,除了延续基础动物门类的繁盛外,更创生了原口动物亚界里的主要门类(包括蜕皮类和触手担轮类);第三幕发生于寒武纪第二世(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不仅延续了基础动物和原口动物门类的兴盛,更重要的是诞生了后口动物亚界里的所有门类。至此,整个三分动物树的框架成型,寒武纪大爆发创新事件宣告基本结束。文章还对几个重要动物类群的生物学属性进行了评述。第一鱼昆明鱼目是已知唯一的最古老脊椎动物,而云南虫、海口虫既不是脊椎动物(即高等脊索动物),也不属于低等脊索动物,而是一类特殊的低等后口动物;长江海鞘是可信的始祖尾索动物,它支持了经典的尾索动物起源假说;古虫动物门首创鳃裂构造,对后口动物亚界的起源探索提供了关键信息。(2)澄江动物群具有深刻的人文哲学意义,所发现的古虫动物门创造的"第一鳃裂",昆明鱼目创造的"第一头脑""第一脊椎""第一心脏",为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关于人类的主要基础器官起源悬案的破解提供了关键证据。澄江动物群承上启下,其各种形态解剖学信息对解读埃迪卡拉生物群以及寒武纪相关化石库中绝大多数生物类型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唐烽,尹崇玉,Stefan Bengtson,刘鹏举,王自强,陈寿铭,高林志[8](2009)在《最早的栉水母动物化石——华南伊迪卡拉纪的“八臂仙母虫”》文中提出华南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保存的磷酸盐化球状化石中有一部分被认为是最早的后生动物胚胎化石,但由于缺乏成年或幼年过渡期的化石证据,对这些最早微化石的动物属性还一直存在争议。最近在贵州江口县翁会地区伊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的页岩中发现一个与"庙河生物群"相似的宏体碳质压膜化石群,其中包含一个盘状的宏体化石新类型——八臂仙母虫(Eoandromeda octobrachiata,Tang et al.2008),具有八条螺旋状辐射的旋臂,封闭在一个包膜内。这种八辐射结构在八射珊瑚和栉水母动物中都可见到,但同时具有的螺旋特性与现生的所有类群都无法对比。在贵州陡山沱组的"瓮安生物群"中发现的球状胚胎化石同样具有螺旋性状,尽管还没有直接的个体发育证据,但我们认为新属种可能代表这些螺旋状胚胎化石的成年实体化石。最新报道的南澳大利亚Rawnsley石英岩层中也发现相似的印痕化石,被归为同一类别,表明华南的"庙河生物群"与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生物群"时代相当。翁会化石库中少量出露的三辐射化石与俄罗斯"白海生物群"的典型分子—Albumares和Anfesta可以对比。新发现的倾斜保存的八臂仙母虫化石和碳质条带呈子午线状排列的核桃状化石,可能是该类化石归属栉水母类的有力证据,这一发现推测可将栉水母类的最早化石记录从"澄江生物群"的早寒武世推前大约3千万年。

唐烽,尹崇玉,Stefan Bengtson,刘鹏举,王自强,陈寿铭,高林志[9](2009)在《最早的栉水母动物化石——华南伊迪卡拉纪的“八臂仙母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南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保存的磷酸盐化球状化石中有一部分被认为是最早的后生动物胚胎化石,但由于缺乏成年或幼年过渡期的化石证据,对这些最早微化石的动物属性还一直存在争议。最近在贵州江口县翁会地区伊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的页岩中发现一个与"庙河生物群"相似的宏体碳质压膜化石群,其中包含一个盘状的宏体化石新类犁——八臂仙母虫(Eoandromeda octobrachiata,Tang et al.2008),具有八条螺旋状辐射的旋臂,封闭在一个包膜内。这种八辐射结构在八射珊瑚和栉水母动物中都可见到,但同时具有的螺旋特性与现生的所有类群都无法对比。在贵州陡山沱组的"瓮安生物群"中发现的球状胚胎化石同样具有螺旋性状,尽管还没有直接的个体发育证据,但我们认为新属种可能代表这些螺旋状胚胎化石的成年实体化石。最新报道的南澳大利亚Rawnsley石英岩层中也发现相似的印痕化石,被归为同一类别,表明华南的"庙河生物群"与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生物群"时代相当。翁会化石库中少量出露的三辐射化石与俄罗斯"白海生物群"的典型分子-Albumares和Anfesta可以对比。新发现的倾斜保存的八臂仙母虫化石和碳质条带呈子午线状排列的核桃状化石,可能是该类化石归属栉水母类的有力证据,这一发现推测可将栉水母类的最早化石记录从"澄江生物群"的早寒武世推前大约3千万年。

廖卫华[10](2002)在《有关刺丝胞动物分类和古生代珊瑚起源及其亲缘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文中提出国际最新研究表明 ,刺丝胞动物门包括水螅、钵水母和珊瑚 3个纲。古生代的床板珊瑚和皱纹珊瑚以及中、新生代的石珊瑚是珊瑚纲中最主要的 3个目 ,分别出现于早奥陶世、中奥陶世和中三叠世。它们在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古地理环境的解释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寒武纪发现的所谓“珊瑚”化石 ,大部分不是珊瑚 ,而应归属于藻类、海绵和苔藓虫 ,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可能是珊瑚或刺丝胞 ,但它们并不属于真正的皱纹珊瑚或床板珊瑚。皱纹珊瑚不是起源于寒武纪的这些所谓的“珊瑚化石” ,而可能是起源于一种具有骨骼的单体海葵。奥陶纪和二叠纪都曾先后出现类似于石珊瑚的化石 ,但它们并不是中三叠世石珊瑚直接的祖先。石珊瑚也不是起源于皱纹珊瑚而可能是起源于一种或多种带骨骼的海葵。古生代的珊瑚化石是研究生物灭绝、复苏事件最理想的生物门类之一。奥陶纪末的O/S和晚泥盆世的F/F这两次灭绝事件使许多珊瑚分类单元惨遭浩劫 ,而二叠纪末的P/T灭绝事件则使全部古生代的皱纹珊瑚和床板珊瑚消亡

二、八射珊瑚的起源及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射珊瑚的起源及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3)早期动物树部分关键支系及节点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三幕式”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1.2 早期动物树的成型
    1.3 现代动物谱系树
    1.4 澄江动物群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刺胞动物门
    2.1 中华先光海葵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2.2 形态学新发现
    2.3 功能形态学研究
    2.4 比较生物学研究
    2.5 谱系演化研究
    2.6 结论及意义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栉水母动物门
    3.1 剑形奇妙栉水母(Thaumactena ensis gen.et sp.nov.)
    3.2 辐翼宝石栉水母(Gemmactena actinala gen et sp.nov.)
    3.3 半球头盔栉水母(Helmetctena hemispherica gen.et sp.nov.)
    3.4 澄江动物群其它栉水母动物
    3.5 栉水母在华南的起源和辐射演化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叶足动物门
    4.1 研究现状及意义
    4.2 凶猛爪网虫(Onychodictyon ferox)
    4.3 秀丽触角棘足虫(Antennacanthopodia gracilis gen.et sp.nov.)
    4.4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节肢动物门
    5.1 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的个体发育
    5.2 始莱德利基虫遗迹化石
    5.3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触手冠动物超门
    6.1 系统古生物学
    6.2 生态与功能分析
    6.3 谱系演化地位
    6.4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古虫动物门
    7.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7.2 古虫动物功能形态学研究
    7.3 古虫动物统计学分析
    7.4 古虫动物门的系统发生
    本章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宽川铺动物群中动物胚胎化石及其发育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寒武纪动物胚胎化石研究简史和现状
    1.2 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3 博士期间参加的工作
第二章 宽川铺动物群的产地与埋藏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宽川铺段主要岩石类型
    2.3 保存与埋藏
    2.4 沉积环境
第三章 化石采集和研究方法
第四章 宽川铺动物群中的动物卵裂
    4.1 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的动物卵裂
    4.2 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的动物卵裂
    4.3 动物卵裂方式的演化
    4.4 宽川铺动物群中的动物囊胚
第五章 宽川铺动物群中的动物原肠胚
    5.1 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动物原肠胚的报道
    5.2 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动物原肠胚
        5.2.1 外包式原肠胚
        5.2.2 内陷式原肠胚
        5.2.3 单极内移式原肠胚
    5.3 原肠胚的出现及其意义
    5.4 原肠作用方式的演化
    5.5 宽川铺动物群中的实囊幼虫
    5.6 宽川铺动物群中器官发生阶段的胚胎化石
第六章 宽川铺动物群中的两胚层动物
    6.1 伊迪卡拉生物群中两胚层动物的研究现状
    6.2 宽川铺动物群中两胚层动物的研究现状
    6.3 宽川铺动物群中两胚层动物的新发现与新进展
        6.3.1 古老海葵Eolympia pediculata
        6.3.2 可能的两胚层动物Punctatus
        6.3.3 其它腔肠动物新类型
    6.4 关于动物起源和演化相关问题的探讨
        6.4.1 躯体对称形式
        6.4.2 直接发育与间接发育
        6.4.3 后生动物的起源
        6.4.4 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后生动物的起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八射珊瑚的起源及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八射珊瑚的起源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 李耀西.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83(03)
  • [2]八射珊瑚的起源及有关问题的探讨[A]. 李耀西.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1), 1983
  • [3]早期动物树部分关键支系及节点的构建[D]. 欧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2)
  • [4]宽川铺动物群中动物胚胎化石及其发育生物学研究[D]. 姚肖永. 西北大学, 2011(06)
  • [5]珊瑚的家族史[J]. 张锋,李萍. 大自然, 2011(02)
  • [6]澄江化石库中的双胚层动物新知[J]. 舒德干,Simon CONWAY MORRIS. 地学前缘, 2006(06)
  • [7]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和人类基础器官诞生全文替换[J]. 舒德干,韩健. 地学前缘, 2020(06)
  • [8]最早的栉水母动物化石——华南伊迪卡拉纪的“八臂仙母虫”[J]. 唐烽,尹崇玉,Stefan Bengtson,刘鹏举,王自强,陈寿铭,高林志. 地球学报, 2009(04)
  • [9]最早的栉水母动物化石——华南伊迪卡拉纪的“八臂仙母虫”[A]. 唐烽,尹崇玉,Stefan Bengtson,刘鹏举,王自强,陈寿铭,高林志. 《地球学报》邢裕盛先生80华诞和从事地质工作57周年专辑, 2009(总第114期)
  • [10]有关刺丝胞动物分类和古生代珊瑚起源及其亲缘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J]. 廖卫华. 古生物学报, 2002(03)

标签:;  ;  ;  ;  ;  

八射珊瑚的由来及相关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