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检验结果错误的种类与频率(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梅,陶李春[1](2021)在《认知过程视角下的译者水平与翻译策略使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汉英翻译过程中不同水平译者在策略模式、策略种类、策略频率、策略元素等方面的使用情况,对翻译初学者、高水平学习者和职业译者开展实证实验研究。综合考察译者的有声思维数据、Translog数据和访谈记录等,发现译者对翻译问题的反应方式可归纳为三种:直觉模式、分析模式和工具模式。相较于初学者与职业译者,高级学习者使用的翻译策略种类最多、频率最高。结合分析翻译策略元素的使用情况可知:高级学习者关注的翻译问题较多,但缺乏对翻译问题快速有效的决断;翻译初学者使用的策略种类较少,多依赖于词典方案;职业译者更多关注翻译的宏观层面,且能高效解决翻译问题。
张赫楠[2](2021)在《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末我国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购物蓬勃发展,目前已进入普及化阶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中产阶级家庭规模不断扩大,国人对海外优质商品的需求强劲增长,消费升级带动跨境网购快速兴起。面对跨境网购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大,传统跨境网购模式的弊端日渐凸显,跨境电子商务应运而生,跨境网购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进口跨境网购平台纷纷涌现,以跨境网购平台为核心的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逐步成型。在疫情期间,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成为保障外贸稳增长的重要力量。诚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跨境网购起步相对较晚,行业的过快扩张同时导致了成熟速度与发展速度难以并行、高增长与高质量无法同步的现实困境,众多跨境网购平台被频繁曝光,消费投诉居高不下,消费者信任水平普遍偏低,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由此,如何有效建立和维系消费者信任以积极推动行业的生态演进,既是跨境网购平台企业当下亟需解决的难题,亦是我国对外贸易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为解决我国跨境网购高速发展与消费者信任整体偏低的现实矛盾以积极推动我国外贸的稳步增长,本文聚焦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跨境网购平台,并以其中的领导者——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为信任客体,基于理性行为理论、信任转移理论、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等相关理论,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思辨归纳、理论移植、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等方法系统探究跨境网购情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了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成果。首先,回顾了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信任转移理论等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领域以及精细加工可能性、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等信息领域的相关理论,夯实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梳理了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的前人研究成果,归纳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再次,综述了跨境网购的相关文献成果,总结跨境网购消费者信任的研究现状。基于对现有研究的思辨评述,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2)构建了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模型。在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基础上,本文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视角,结合跨境网购情境特征及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特征,从跨境网购子平台内部属性感知、跨境网购子平台外部属性感知和消费者个人因素三个方面提取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整合信任转移理论,归纳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路径,提出了包含中心路径、边缘路径、信任转移路径和调节路径的25条影响路径作用关系假设,据此构建了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3)检验了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关系。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开展实证检验。在问卷开发阶段,本文明确了测量变量的概念,遵循问卷设计的原则选取测量量表、开发初始问卷,按照规范的问卷设计流程通过访谈法、小规模测试和问卷预试对问卷的内外部质量进行评价,经过反复修订形成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正式问卷。在正式问卷调查阶段,本文科学确定目标样本容量,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最终收集整理得到549份有效样本,其人口统计特征基本符合跨境网购用户画像。在实证分析阶段,本文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分析,测量模型通过了信效度检验,样本数据质量较高;在此基础上运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合SPSS软件开展假设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模型的整体配适度较高,25条研究假设中的20条通过了假设检验。(4)提出了跨境网购情境下增强消费者信任的管理建议。通过对实证分析结果的分类讨论,本文归纳了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为相关平台企业提出了有益的管理建议:为有效建立和维系消费者信任,企业应注重提升其跨境网购平台的内部质量,着力构建消费者信任的核心路径;切实优化其跨境网购平台的外部属性,努力寻求消费者信任的支持线索;充分利用其境内网购主平台的累积信任,积极推动消费者信任的优势转移;积极应对跨境网购信任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消费者信任的构建策略;密切关注跨境网购消费的个体差异,有效规避消费者信任的不利威胁。通过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本文揭示了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得出了具有理论贡献和应用价值的研究结论。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形成过程符合信息加工原理,消费者对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内外部属性的感知(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能够积极促进消费者信任水平的提升;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形成过程遵循信任转移机制,境内网购主平台消费者信任能够对其跨境网购子平台消费者信任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显着正向影响;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形成过程存在路径选择差异,跨境网购经验丰富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中心路径(感知信息质量和感知服务质量)建立信任,跨境网购经验不足的消费者则更倾向于依据边缘路径(感知平台声誉和感知结构保证)建立信任;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体心理因素影响,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负向调节部分影响因素(感知信息质量、感知服务质量和感知主观规范)对消费者信任的作用强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者对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的信任建立。与前人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新概念,引入了新的研究视域,填补了该领域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研究空白,提升了跨境网购情境下消费者信任问题的研究深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证依据。(2)融合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和信任转移理论重构了跨境网购情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的双路径视角结合研究情境提出了“跨境网购子平台内部属性感知”和“跨境网购子平台外部属性感知”的新命名,明确了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实现了既有理论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3)探索了跨境网购情境下消费者信任的转移机制。本文在归纳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一般影响路径基础上,结合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的独特属性,基于信任转移理论提出了“境内网购主平台消费者信任”这一特殊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了信任转移的直接影响路径和间接影响路径,首次在跨境网购情境下通过实证检验了消费者信任的转移机制,提出了消费者信任建立的新依据。(4)本文以跨境网购经验调节变量反映了跨境网购情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动态特征,以发展性视角阐释了消费者信任的形成机理,提高了研究模型的适用性,贡献了跨境网购情境下消费者信任研究的新思路,为平台企业制定灵活多元的营销策略提供有益参考。(5)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在跨境网购情境下支持了既有理论的重要观点,同时践行了基础理论的新应用,以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中的消费者信任为切入点,扩展了既有理论的研究范畴,对于基础理论的动态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杨晨[3](2021)在《统计方法在计量风格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张爱玲小说分析为例》文中指出
刘雪[4](2021)在《职前生物学教师搜题软件使用方式对SMK水平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王艺臻[5](2021)在《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汉语字谜是以单个汉字为谜底的谜语。字谜的谜面根据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征,对谜底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了生动多样的描述。针对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有多种解读,本文采用非字面语言视角来探讨字谜的语义理解机制,将字谜看作一种非字面语言形式,并将谜面的常规语义定义为字谜的字面义,解谜所需的特殊语义定义为字谜的非字面义。字谜既具有非字面语言形式的普遍特征,又在以下两点上显着区别于其他非字面语言类型。第一,字谜的非字面义分别置于谜面与谜底之中,谜面所蕴含的非字面义呈中介作用,点明了解谜的具体规则,将谜面与谜底进行桥接;谜底则是非字面义的最终载体,依据“中介”所提供的规则而形成。谜面中的非字面义“中介”是破解字谜最为关键的线索。第二,字谜的非字面义在本质上属于元语言意义,解谜者需要从元语言范畴上将整字、笔画、部件看作二维平面事物进行切分与重构,才能够顺利获取谜底。以上两点充分体现了字谜作为非字面语言的认知特殊性与复杂性。当前语言学界对字谜的探索几乎均是理论型研究,很难科学直观地表明字谜的在线加工机制;心理学界虽然有一些涉及字谜的实证研究,但几乎均是把字谜当作工具来考察顿悟现象,并未将其视为一种语言现象加以解读。因此,关于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疑问。本研究主要关注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字形字谜需要猜谜者增损离合谜面汉字的形态结构以得到谜底(如“又进村中——树”),意会字谜则是把谜面关键字词同义替换为谜底汉字的构字部件(如“所托非人——魏”)。通过比较两者在构造与理解上的异同,我们可以全面且深入地探究字谜的认知加工机制。本博士论文共有两个研究目标:其一是厘清汉语字谜加工的动态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其二是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对研究目标一的探究基于实验一至实验四。前三个实验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其中实验一无启动条件,目的是考察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并明确字谜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实验二提供了字面语境与非字面语境,探讨不同语境如何制约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三提供了两种启发程度不同的原型字谜,研究原型启发效应如何推进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四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试图发现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神经活动。结果发现,字谜加工中必须首先提取谜面高凸显的字面义,随后才能推理得出解谜所需的低凸显的非字面义。具体来看有三个阶段:(1)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面常规义解读阶段。在这一阶段,字谜类型、语境类型等因素不会对加工产生影响,所诱发的神经活动也比较相似,原因在于字谜的谜面通常属于生活中常见的四字短语,认知个体此时仅需展开简单的直义语言加工。(2)字面义与非字面义的竞争阶段。在这一阶段,非字面语境及原型启发条件能够显着推进非字面义的通达,但字面语境可能会阻碍非字面义的通达。(3)非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底非常规义获取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对谜面中非字面义“中介”的确认,以及作为非字面义“载体”的谜底的形成。结果还发现,字谜难度越高,或语境强度越低,从字面义到非字面义“中介”的言语推理过程就越困难,反映语义可预测性程度(N400成分)与语义整合难度(LPC成分)的脑电成分的波幅就越大;而一旦确定了非字面义“中介”,从“中介”到“载体”的空间推理则比较简单,认知个体往往能够顺利地从“中介”过渡到“载体”,各种影响因素几乎不会再对解谜的结果产生影响。通过对两种字谜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比较,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意会字谜的加工难度高于字形字谜,具体体现在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前者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后者,前者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后者。研究目标二的实现以研究目标一为基础。我们基于相关理论,综合了过往文献与本研究中的所有实验结果,在博士论文最后提出了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阐释了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与互动作用,不仅对汉语字谜这种语言现象本身进行了更为透彻的解析,而且为非字面语言认知研究与人类语言的理解机制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视角。
胡秀秀[6](2021)在《中学生“原电池”认知结构的探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瑞卿[7](2021)在《无人机飞行姿态的故障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无人机飞行姿态的稳定影响着无人机的任务可靠性以及工作效率,在执行飞行任务的过程中,当无人机的飞行出现姿态错误时,传感器测量的数据会偏离正常值,因此对传感器信号的故障检测是无人机飞行姿态故障判断的重要指标。本文将无人机飞行姿态作为课题研究对象,采用小波分析、主元分析以及BP神经网络方法实现故障检测,以下几个方面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针对采集数据受噪声影响较大、误报率较高的不足,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法对测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以及故障检测。通过设置正常、突变和慢变三种状态,使用小波阈值降噪法减小噪声对信号的影响,结合信噪比判断降噪效果,再将去噪后信号的高频分量通过模极大值原理识别异常点,完成对无人机飞行姿态的故障检测。(2)针对用单一变量故障检测可能造成检测误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小波去噪与主元分析法的故障检测方法,在减少变量个数的同时留下数据的主要信息。利用小波去噪提高检测精度,采用基于主元分析法的故障检测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检测,利用统计量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是否运行正常、检测出现故障的时刻,并且借助变量对统计量的贡献来识别故障变量。(3)针对传统故障检测方法检测非线性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融合小波去噪与BP神经网络的故障检测方法。由于无人机的飞行姿态与无人机飞行时传感器测量数据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结合小波去噪提高检测精度,以实验数据为样本对3层BP网络进行训练,通过输出值与实际值的对比进行结果分析,根据算法的计算结果实现对无人机飞行姿态的故障检测。(4)由于使用小波去噪与BP神经网络结合的故障检测方法存在耗时较长、易陷于局部最优等不足,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故障检测算法。本文主要优化神经网络的权阈值,并对相同样本进行学习训练,测试结果表明,准确率达到了 95.6%。对比两种故障检测方法可知,训练迭代次数分别在820和473达到收敛标准。故障检测方法经过遗传算法的优化,提高了故障检测准确率,减少耗时。
郭效源[8](2021)在《吉林省农安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闵颖[9](2021)在《高二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创造性思维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赵颖[10](2021)在《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建设与发展,智能用电理念也逐渐深入到千家万户。智能用电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指导用户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而且管理、供电部门也可以通过它预测和控制区域内负载,以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为此,本文以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高级量测体系架构的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根据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完成对用户用电数据的采集及分析,搭建深度学习网络对负荷进行分类识别;使用非支配排序差分进化算法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优化分析,并为用户提供可选择的优化方案;采用分层管理的理念,对电能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用统一建模语言分析并构建了系统架构。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为用户提供合理的用电优化建议、实时监测建筑物的三级供配电系统是否处于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运行状态等。具体的工作为:首先,提出将深度学习网络应用至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的实现中,搭建了以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及注意力机制为核心的网络框架,并在公开的真实数据集REDD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解决了目前传统算法对于多状态电器的辨识准确率较低的问题。系统使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完成对用户用电数据的采集及分析,与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相比,该方法更易于实现且成本更低。其次,提出使用非支配排序差分进化算法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优化,为用户提供合理的用户行为优化建议进行了实现设计,并在公开数据集REDD上对典型用电器、典型用户某天的用电数据及用户群某天的用电数据这三个对象分别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本文使用的非支配排序差分进化算法能够在尽量小地影响用户的用电舒适度的情况下,降低用户的用电费用。然后,对系统的楼层和变电所层所具有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对系统可能出现的异常及不良用电数据的辨识、电压偏差的监测以及三相不平衡的监测方法做了设计,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最后,使用统一建模语言对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进行了构建,其能够对建筑物从用户末端用电设备至变电所总的用电数据进行管理,实现建筑物电能管理的智能化。
二、发生检验结果错误的种类与频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生检验结果错误的种类与频率(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过程视角下的译者水平与翻译策略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被试与实验材料 |
(二) 研究工具与实验过程 |
(三)数据转录与标注 |
二、研究发现与理论探讨 |
(一)总体策略结构模式 |
(二)策略种类与策略频率 |
(三) 策略元素 |
三、结语 |
(2)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概述 |
2.1.1 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相关理论基础 |
2.1.2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
2.1.3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
2.2 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研究综述 |
2.2.1 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的概念研究 |
2.2.2 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的形成机制研究 |
2.2.3 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跨境网购相关研究综述 |
2.3.1 跨境网购的概念及分类研究 |
2.3.2 跨境网购平台的概念及分类研究 |
2.3.3 跨境网购消费者信任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现状评述 |
2.4.1 研究成果评述 |
2.4.2 研究不足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
3.1 影响因素提取 |
3.1.1 跨境网购子平台内部属性感知 |
3.1.2 跨境网购子平台外部属性感知 |
3.1.3 消费者个人因素 |
3.2 影响路径归纳与作用关系假设 |
3.2.1 中心路径作用关系假设 |
3.2.2 边缘路径作用关系假设 |
3.2.3 信任转移路径作用关系假设 |
3.2.4 调节路径作用关系假设 |
3.3 理论模型构建 |
3.3.1 理论模型框架 |
3.3.2 研究假设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初始问卷开发 |
4.1.1 问卷设计依据 |
4.1.2 初始量表选取 |
4.1.3 问卷结构安排 |
4.1.4 问卷质量评价 |
4.2 初始问卷预试 |
4.2.1 预试问卷收集 |
4.2.2 量表项目分析 |
4.2.3 量表信度分析 |
4.2.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 正式问卷调查 |
4.3.1 调查样本选取 |
4.3.2 调查数据收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数据分析方法 |
5.1.1 结构方程模型 |
5.1.2 多元线性回归 |
5.2 基本统计分析 |
5.2.1 同源偏差检验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 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
5.3.1 结构模型分析 |
5.3.2 中介效应分析 |
5.3.3 调节效应分析 |
5.3.4 假设检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果讨论与管理建议 |
6.1 结果讨论 |
6.1.1 中心路径作用关系讨论 |
6.1.2 边缘路径作用关系讨论 |
6.1.3 信任转移路径作用关系讨论 |
6.1.4 调节路径作用关系讨论 |
6.2 管理建议 |
6.2.1 着力提升跨境网购平台的内部质量 |
6.2.2 切实优化跨境网购平台的外部属性 |
6.2.3 充分利用境内网购平台的累积信任 |
6.2.4 积极应对跨境网购信任的动态变化 |
6.2.5 密切关注跨境网购消费的个体差异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研究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贡献 |
7.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7.2.1 研究局限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字谜的界定与分类 |
1.3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汉语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 |
2.1.1 语法修辞视角 |
2.1.2 概念整合视角 |
2.1.3 关联理论视角 |
2.1.4 认知拓扑视角 |
2.1.5 非字面语言视角 |
2.2 汉语字谜理解的实证研究 |
2.2.1 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 |
2.2.2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2.2.3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2.2.4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与神经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手段 |
3.1 理论基础 |
3.1.1 基于“加工阶段”的非字面语言理论与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理论 |
3.1.2 基于“凸显度”的非字面语言理论 |
3.2 研究手段 |
3.2.1 眼动追踪技术 |
3.2.2 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
3.3 实验材料评定及汉语字谜库创建 |
3.3.1 字谜初选 |
3.3.2 字谜谜面的规约度评定(预实验a) |
3.3.3 字谜的主客观难度与合理性评定(预实验b) |
3.3.4 字谜启动语义的评定(预实验c) |
3.3.5 原型字谜与干扰字谜的主客观启发程度评定(预实验d) |
3.3.6 字谜匹配选项的评定(预实验e)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一: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义通达进程的眼动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被试 |
4.2.3 实验材料 |
4.2.4 实验仪器 |
4.2.5 实验流程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行为数据 |
4.3.2 眼动数据 |
4.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义通达 |
4.4.1 字谜加工中语义通达的三个阶段 |
4.4.2 字谜类型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二: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眼动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被试 |
5.2.3 实验材料 |
5.2.4 实验仪器 |
5.2.5 实验流程 |
5.2.6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行为数据 |
5.3.2 眼动数据 |
5.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5.4.1 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阻碍作用 |
5.4.2 非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促进作用 |
5.4.3 字谜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理论阐释与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6 实验三: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原型启发效应的眼动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设计 |
6.2.2 实验被试 |
6.2.3 实验材料 |
6.2.4 实验仪器 |
6.2.5 实验流程 |
6.2.6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行为数据 |
6.3.2 眼动数据 |
6.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6.4.1 原型启发效应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催化作用 |
6.4.2 不同原型类型的具体启发效果 |
6.4.3 字谜难度对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
6.4.4 对“低凸显假说”理论的反思 |
6.5 本章小结 |
7 实验四: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神经活动的ERP研究 |
7.1 实验目的 |
7.2 实验方法 |
7.2.1 实验设计 |
7.2.2 实验被试 |
7.2.3 实验材料 |
7.2.4 实验流程 |
7.2.5 脑电记录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行为数据 |
7.3.2 脑电数据 |
7.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 |
7.4.1 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神经活动及本质特征 |
7.4.2 字谜类型与启动类型对字谜神经加工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汉语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特征 |
8.1 汉语字谜的一般认知特征 |
8.1.1 非字面义的二重性特征 |
8.1.2 非字面义的元语言特征 |
8.1.3 语义通达的分步加工特征 |
8.1.4 语境制约下的低凸显性特征 |
8.1.5 原型启发下的快速解码特征 |
8.2 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比较 |
8.2.1 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 |
8.2.2 意会字谜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字形字谜 |
8.2.3 意会字谜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字形字谜 |
8.3 字谜与其他非字面语言形式的认知神经加工异同 |
8.3.1 与其他低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2 与中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3 与高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4 在“汉语非字面语言规约层级递进模型”的位置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9.1.1 厘清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
9.1.2 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9.3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字谜自身指标的量化 |
附录2:两种语义启动项的量化 |
附录3:三种配对字谜的启发量 |
附录4:三类选项(除正确选项外)的相关量化 |
附录5:练习材料及填充刺激 |
附录6:实验一至实验四的指导语 |
附录7:眼动与ERP实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无人机飞行姿态的故障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故障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章节安排 |
1.4.1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2 基于小波分析的无人机故障检测算法 |
2.1 小波分析原理 |
2.1.1 连续小波变换 |
2.1.2 离散小波变换 |
2.2 最佳小波基的选择 |
2.3 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故障特征提取 |
2.4 最佳分解层数的选择 |
2.5 小波阈值降噪 |
2.5.1 阈值降噪原理 |
2.5.2 阈值量化 |
2.6 利用小波分析进行故障检测的方法 |
2.6.1 小波故障检测原理 |
2.6.2 基于小波去噪的特征提取方法 |
2.6.3 基于小波分析的无人机故障检测 |
2.6.4 实验数据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融合小波去噪和PCA的无人机故障检测算法 |
3.1 主元分析方法 |
3.1.1 PCA的基本原理 |
3.1.2 主元分析算法 |
3.2 基于主元分析的故障检测方法 |
3.2.1 主元选取方法 |
3.2.2 故障检测统计量 |
3.2.3 各变量贡献的计算 |
3.2.4 综合统计量的故障检测 |
3.3 融合小波去噪与PCA的故障检测方法 |
3.3.1 融合小波去噪与PCA的故障检测步骤 |
3.3.2 实验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融合小波去噪和BP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故障检测算法 |
4.1 BP神经网络 |
4.1.1 BP神经网络原理 |
4.1.2 BP神经网络的特点以及局限性 |
4.2 故障检测的BP网络结构确定 |
4.2.1 BP网络层数的确定 |
4.2.2 输入输出层及隐含层节点个数的确定 |
4.2.3 激活函数的确定 |
4.3 无人机故障检测方案设计 |
4.4 融合小波去噪与BP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故障识别与分析 |
4.4.1 BP神经网络的识别与分析 |
4.4.2 实验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故障检测算法 |
5.1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
5.2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5.2.1 染色体编码 |
5.2.2 群体规模的设定 |
5.2.3 适应度函数值的计算 |
5.2.4 遗传操作的设计 |
5.3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 |
5.4 实验数据分析 |
5.5 故障检测方法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10)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研究现状 |
1.3.2 用户用电行为研究现状 |
1.3.3 建筑物电能管理研究现状 |
1.3.4 建筑物能源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基础理论 |
2.1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理论研究 |
2.1.1 基本原理 |
2.1.2 负荷分类 |
2.1.3 负荷特征分析 |
2.2 基于高级量测体系架构的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
3.1 数据集的选择 |
3.2 数据预处理 |
3.3 开关事件的检测 |
3.4 窗口可变的序列到短序列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
3.4.1 实现流程 |
3.4.2 网络的输入及输出 |
3.4.3 深度学习网络模型 |
3.4.4 门控循环单元GRU |
3.4.5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软件及工具包简介 |
3.5.2 算例分析及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用户用电行为优化 |
4.1 基于NILM的用户用电行为分析 |
4.1.1 NILM和用户用电行为优化的联系 |
4.1.2 用户用电行为具体分析 |
4.2 基于NSDE算法的用户用电行为优化 |
4.2.1 用户用电设备分类 |
4.2.2 优化目标函数的确定 |
4.2.3 NSDE算法优化用户的用电方式 |
4.3 用户优化用电行为评估 |
4.3.1 典型用电设备用电行为优化 |
4.3.2 典型用户某天的用电行为优化 |
4.3.3 用户群某天的用电行为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管理层电能管理 |
5.1 管理层功能分析 |
5.1.1 楼层层功能分析 |
5.1.2 变电所层功能分析 |
5.2 用电数据管理 |
5.2.1 异常数据 |
5.2.2 不良数据 |
5.3 电能质量管理 |
5.3.1 电压监测 |
5.3.2 三相不平衡监测 |
5.4 电能管理措施 |
5.4.1 异常及不良用电数据的管理措施 |
5.4.2 电压偏差的管理措施 |
5.4.3 三相不平衡的管理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设计 |
6.1 系统体系架构图 |
6.2 系统UML设计 |
6.2.1 用例图 |
6.2.2 活动图 |
6.2.3 类图 |
6.2.4 顺序图 |
6.2.5 包图 |
6.3 数据库信息表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发生检验结果错误的种类与频率(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过程视角下的译者水平与翻译策略使用研究[J]. 刘艳梅,陶李春.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 张赫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3]统计方法在计量风格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张爱玲小说分析为例[D]. 杨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职前生物学教师搜题软件使用方式对SMK水平的影响研究[D]. 刘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 王艺臻. 浙江大学, 2021(08)
- [6]中学生“原电池”认知结构的探查研究[D]. 胡秀秀.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7]无人机飞行姿态的故障检测方法研究[D]. 胡瑞卿.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吉林省农安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 郭效源. 吉林大学, 2021
- [9]高二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和数学创造性思维相关性研究[D]. 闵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10]基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建筑物电能管理系统研究[D]. 赵颖.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