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早稻采用塑抛栽培效果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陈天晔[1](2020)在《江淮下游播期对周年稻麦生产力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文中提出试验于2017-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兴化市钓鱼镇进行。在稻麦两熟条件下,水稻以迟熟中粳南粳9108和中熟中粳连粳11为材料,设置5月22日(R1)、5月29日(R2)、6月5日(R3)、6月12日(R4)、6月19日(R5)5个播期,密度设置前三个播期为每穴3苗(D3)、4苗(D4)和5苗(D5),后两个播期为每穴4苗(D4)、5苗(D5)和6苗(D6);小麦季以冬小麦宁麦13为材料,设置11月5日(W1)、11月15日(W2)、11月25日(W3)、12月5日(W4)4个播期,各播期设置密度300×104苗/hm-2(D1)和450×104苗/hm-2(D2),探究了播期及密度对机插水稻、小麦产量及构成、光热资源利用、光合物质生产、稻米品质及稻麦周年生产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稻麦配置模式光热资源利用与分配特点,以期为江淮东部地区周年稻麦高产高效和光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随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水稻生育期相应延迟。中熟中粳连粳11在5个播期中均能安全成熟,迟熟中粳南粳9108播期R4、R5由于小麦让茬的限制不能完全成熟。随播期的推迟,各类型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明显缩短,主要表现为播种-拔节期的缩短。光热资源方面,随播期推迟,各类型水稻积温、辐射量及光热利用率均呈显着下降趋势,迟熟中粳品种截获的光热资源较中熟中粳品种高。随播期推迟,播种-拔节期日均温显着升高,拔节期后日均温显着下降。(2)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显着影响。在相同密度下,随播期推迟,迟熟中粳品种产量呈下降趋势,中熟中粳品种产量先上升后下降,播期R2产量最高;各播期D4密度处理获得最高产量;中熟中粳品种播期R1、R2和R3中以D4密度产量最高,播期R4和R5以D5密度产量最高。产量构成因素随播期的推迟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下降。随密度增加,穗数增加,水稻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下降,千粒重无显着差异。(3)随播期推迟,水稻茎蘖数略有下降,成穗率呈显着下降趋势;随密度的增加,水稻茎蘖数增加,但成穗率下降。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随每穴苗数增加呈上升趋势;抽穗-成熟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表现出和产量变化相似的规律。(4)不同类型品种水稻品质指标对播期的响应不同。迟熟中粳南粳9108的加工品质均随着播期推迟变劣而外观品质变优,中熟中粳连粳11加工品质变优而外观品质变劣。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除中熟中粳连粳11食味值外)两品种均随播期推迟变劣。两品种RVA谱特征值均随播期推迟变劣。密度方面,随着每穴苗数的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略微增加,营养品质变优,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及蒸煮食味品质,稻米RVA谱特征值均呈变劣趋势。(5)从周年生产看,周年稻麦产量随两季作物播期的推迟呈显着降低,其中迟熟中粳南粳9108播期R1与小麦W1播期组合在所有处理中产量最高,水稻产量占周年产量比例最高为62.99%,最低为55.86%。两季间积温分配率水稻季最高为68.38%,小麦季最高为34.14%。季节间辐射量分配率水稻季平均为51.7%,小麦季平均为48.3%。周年积温生产效率和光能生产效率随着稻麦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播期越迟减少越显着。
李瑞峰[2](2019)在《旱直播与移栽条件下粳稻的产量及品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因城乡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群体的变化,栽培技术的突破提高,促使直播稻研究的快速发展。本研究以中熟半直立穗型水稻品系沈稻702为试材,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栽培方式,包括旱直播和移栽2个水平;裂区为产量水平,包括基础产量(BY)、农户产量(FY)、高产高效产量(HH)和超高产产量(SH)4个水平,研究分析北方粳稻在不同栽培方式及肥力水平下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实粒数、结实率、有效穗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及千粒重的变化规律,群体结构透光率、叶面积指数及SPAD的变化规律,光合作用及氮素利用率及转运率的变化规律,稻米品质指标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营养品质,食味品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移栽和旱直播栽培方式下,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和产量均随着氮肥施入量的递增而增加,结实率正好相反,千粒重上升后又下降;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在SH处理下反而低。在相同肥力水平下,相对于移栽,旱直播条件下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和产量均低,结实率、千粒重,一二次枝梗数正好相反。在移栽条件下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偏因素生产力随着肥力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后减;在旱直播条件下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偏因素生产力随着肥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移栽和旱直播条件下氮素积累量、氮素回收利用率则是一直增加,氮素转运率是先增后减。在移栽和旱直播条件下水稻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随着肥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群体透光率正好相反。在移栽和旱直播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着肥力产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加。(4)在移栽和旱直播条件下水稻加工品质指标随着肥力水平增加变化不显着,但外观品质指标变化显着,垩白粒率、垩白度的值都增大的,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降低,移栽稻米食味值降低,直播稻米是先增后减,米饭外观、黏度、平衡度是先增后减,峰值粘性、崩解值降;在相同肥力水平下,旱直播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及透明度均高于移栽稻米,蛋白质及直链淀粉含量也相对较高。
史鸿志[3](2018)在《水稻PLA生物降解秧盘特性及机插配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机插一般采用塑料秧盘,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加工而成,使用废弃后不能自然降解,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回收利用困难,长期大量使用对稻田环境存在较大的污染隐患。再者,为了保证秧块成毯和降低漏秧率,机插育秧播种量一般在70 g/盘以上,导致所育秧苗素质较差,机插每穴本数过多,不利于杂交稻产量潜力发挥。生物降解秧盘以聚乳酸(PLA)生物降解塑料为原料,结合上钵下毯设计,可带盘机插,为杂交稻稀播机插与机插秧绿色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研究通过探讨PLA生物降解秧盘降解特性及对稻田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种量和不同播期育秧的秧苗素质、机插特性与产量,为生物降解秧盘的进一步改进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生物降解秧盘在实验室受控堆肥条件下生物降解率随时间变化符合Richards方程模型(r2=0.99**),降解后42 d达到最大降解率,为1.25%/d,6个月生物降解率达到了75.55%,符合ASTM D5338和GB/T 20197关于生物降解塑料降解能力的要求。生物降解秧盘在土埋条件下的失重率先呈线性快速上升,约80天后增速放缓,1年后完全崩解成小碎片,失重42.86%。2.生物降解秧盘中重金属、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不含有机氯农药。生物降解秧盘降解产物中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无影响,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影响较小,不同水平处理水稻成活率均为100%,未观察到植株损伤或畸形。3.生物降解秧盘育秧显着提高出苗率(P<0.05),且播种量越低,出苗率越高,中浙优8号30 g/盘处理的出苗率较普通平盘育秧高20.57%。生物降解秧盘采用上毯下钵设计,所育秧苗根系独立成钵状,白根多且粗壮,其平均根直径较普通平盘宽8.63%,且盘根力均大于100 N,满足机插对秧块成毯的要求。4.生物降解秧盘可带盘按钵精准机插,中浙优8号30 g/盘处理的漏秧率仅7.78%,较普通平盘机插低6.67%。生物降解秧盘机插产量较普通平盘机插略高。综合育秧、机插效果及产量表现,生物降解秧盘育秧播种量以70 g/盘为宜。5.以五优308和甬优2640为材料,研究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期(7月1日、7月6日和7月11日)育秧对浙江杭州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降解秧盘育秧播种期以7月1日为宜,可实现水稻安全齐穗,且秧苗素质高,没有超秧龄。在产量上,7月1日处理群体颖花量较多,同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因而产量最高。
龙秋生,吴建华,彭建勇,胡建珍[4](2017)在《峡江县2016年粳稻引种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结》文中研究表明从2013年开始,峡江县引种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组合进行小面积栽培试验示范,有增产增收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不利天气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而造成减产教训,但粳稻的优质、抗倒、高产表现及增产潜力吸引着广大农户。2016年,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下,将峡江县"粳稻引种栽培技术示范"列入了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经费项目,为此,引进籼粳杂交组合甬优1538进行二晚成片栽培示范,并取得了增产增收的好效果。兹将引种栽培示范情况小结于后。
万永辉[5](2017)在《专用肥和壮秧剂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提出以杂交水稻“丰优293”为材料,试验研究了“稼好”牌秧保姆、穗穗欢、千斤顶三种水稻专用肥及秧保姆+穗穗欢水稻专用肥组合、秧保姆+穗穗欢+千斤顶水稻专用肥组合,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专用肥的配方改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杂交水稻“广两优558”为材料,试验考察了“稼好”牌新配方壮秧剂和一种对照壮秧剂的育秧效果,为新配方壮秧剂的配方改良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杂交水稻“广两优558”为材料,试验比较分析了“稼好”牌壮秧剂撒施在苗床中和混合在秧盘基质中两种施用方式的育秧效果,为壮秧剂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秧保姆促进了分蘖的发生,增加了高峰苗数,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和颖花量,增加了千粒重,产量增加0.38t hm-2;秧保姆增加了分蘖期、拔节期和齐穗期叶绿素含量,增加了拔节期叶面积指数和各生育阶段光合势,增加了拔节期和成熟期干物质重,增加了播种至拔节期作物生长率;在显着提高直播稻群体光合物质生产能力的条件下,秧保姆使上部三片叶的长度减小,使倒二叶和倒三叶叶面积和干物质重明显减小;此外,秧保姆还增加了基部伸长节间茎粗和截面系数,使倒伏指数降低。在施用秧保姆的基础上,施加穗穗欢使单位面积穗数增加,产量增加0.56t hm-2;施加穗穗欢增加了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增加了成熟期干物质重;此外,施加穗穗欢减小了基部第一伸长节间长度和第二伸长节间长度,从而使株高和重心高度显着降低,第二伸长节间茎壁厚明显增加,使基部茎秆抗折力明显增加,倒伏指数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千斤顶对直播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对直播稻抽穗后生长发育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秧保姆和穗穗欢组合促进了直播稻的生长发育,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达到11.97%。2.“稼好”牌新配方壮秧剂处理与对照壮秧剂处理相比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颖花量显着增加,产量增加0.82t hm-2,新配方壮秧剂使秧苗根数和白根数显着增加,根干物质重显着增加,发根能力显着增强,秧苗抛栽大田后表现出一定生长优势。施用壮秧剂的处理较不施壮秧剂的处理产量明显增加,秧苗素质得到提高,田间生长情况得到改善。3.壮秧剂两种施用方式之间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秧苗素质相近,田间生长情况也比较一致。在本试验条件下将壮秧剂撒施在苗床中与将壮秧剂混合在秧盘基质中相比并不会降低秧苗素质、抛栽后田间生长指标和产量。初步验证将壮秧剂撒施在苗床中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还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曾研华[6](2015)在《低温诱导籼粳杂交稻灌浆结实障碍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利用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一直被认为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向。籼粳杂交稻穗型大,籼粳成分不一,部分组合生产表现低温敏感,花后容易产生结实障碍。因此,提高籽粒结实对籼粳杂交稻高产和稳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关籼粳杂交稻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高产超高产栽培及其籼粳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等方面,但花后低温对籼粳杂交稻结实障碍影响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为探讨低温对籼粳杂交稻籽粒灌浆结实特性及其影响机理,于2013-2014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以浙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雨优系列品种为供试材料,同时以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籼稻钱优2号、中浙优1号、粳稻浙粳88为对照,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开展低温诱导籼粳杂交稻籽粒灌浆结实障碍研究,主要研究了甬优系列品种低温耐性鉴定,花期耐低温结实机理,花后低温诱导籽粒生长发育特性与灌浆结实障碍的蛋白表达机制,以及播期对籽粒结实特性的影响,拟为籼粳杂交稻高产稳产栽培和抗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开花期进行低温胁迫(17℃)4d和7d处理,分析甬优系列品种(9个)和对照籼粳稻钱优2号、浙粳88籽粒结实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显着降低甬优系列品种结实率和穗重,低温胁迫效应处理7d大于4d。聚类分析表明,甬优538、甬优10号、甬优6号、甬优15号和浙粳88为耐冷性品种,甬优17号、甬优9号、甬优8号和甬优12号为冷敏感性品种。甬优系列耐冷性与冷敏感性品种私粳成分比例并无明显的差异。(2)为探讨籼粳杂交稻开花期耐低温结实差异的机理,观测分析了低温处理5d下花药开裂、柱头花粉萌发和颖花开放习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甬优538和浙粳88(耐冷性品种)相比,低温处理明显降低甬优17号和甬优9号(冷敏感品种)的颖花受精率,较常温对照分别下降12.5%和9.5%,以穗上部颖花影响尤为显着。低温对花药宽度和体积的影响大于花药开裂。低温处理下,耐冷性品种具有较高的柱头花粉数和萌发率以及花粉粒活性和直径,但颖花开放量不及冷敏感品种。相关分析表明,颖花育性与柱头花粉数和萌发率呈显着正相关,但与颖花开放量无显着相关。因此,柱头花粉散落特性是颖花育性提高的重要前提。(3)于花后不同时段(0-15d,前期;15-30d,中期;30d-成熟,后期),研究低温处理(前期,20℃;中期,17℃;后期,14℃)对籼粳杂交稻甬优品种籽粒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不同时段低温对甬优品种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以前期>中期>后期,中、后期与对照差异不大。花后前期低温明显影响甬优17号籽粒灌浆启动,降低灌浆进程,延长灌浆持续时间,导致籽粒结实不良,粒重下降,且对弱势粒的影响大于强势粒,甬优17号结实率与单穗重较对照分别下降41.41%、35.61%,而甬优538和粳稻浙粳88与对照差异不明显。相比甬优538,花后前期低温降低甬优17号籽粒IAA、ZR含量,但提高GA3、ABA含量;影响籽粒蔗糖的积累和转运,降低淀粉合成;同时降低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因此,花后前期低温籽粒激素含量的显着变化,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运受阻以及光合作用的下降等影响甬优17号籽粒的灌浆结实。(4)通过研究花后不同时段低温对籼粳杂交稻甬优品种籽粒形态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前期低温明显降低甬优17号籽粒的宽度、面积、等效直径和比粒重,强、弱势粒比粒重较对照分别降低66.08%、59.65%,高于对照籼稻品种(52.43%、18.37%)。花后前期低温也明显降低甬优17号的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但提高蛋白质含量,同时也降低甬优17号和甬优538的垩白;此外,花后低温显着影响稻米淀粉的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崩解值和回复值,降低甬优17号的崩解值,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5)为明确籼粳杂交稻低温灌浆结实障碍的特性,研究了籽粒低温发育的蛋白表达机制。结果表明,与甬优538相比,花后前期低温显着降低甬优17号籽粒蛋白的含量,降幅达40.42%。根据双向电泳结果,在甬优17号和甬优538中分别发现117和6个蛋白上调表达,41和36个蛋白下调表达。基于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搜索获得3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涉及籽粒充实与胚发育(12个蛋白质)、能量代谢(5个蛋白质)、病程反应(3个蛋白质)、蛋白质代谢(2个蛋白质)、抗逆反应(2个蛋白质)和氧化作用(2个蛋白质)等生物学过程。较之甬优538,这些功能蛋白在甬优17号中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表达,在蛋白质水平上表现出消极的伤害作用。本研究还发现2个与抗逆反应有关的新蛋白:Sgt1蛋白和假设蛋白RAB24。(6)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播期(6月14日,早播;6月21日,适播;6月28日,迟播;7月5日,迟播)对籼粳杂交稻结实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外源亚精胺(Spd)对水稻低温冷害的缓解效应。结果发现随播期推迟,甬优品种生育期缩短,但花后灌浆持续时间延长,尤为对照籼稻品种。与适播相比,迟播或早播,均影响水稻产量,甬优品种产量变化因生育期和抗逆性而异,但低于对照籼稻,甬优538迟播产量降幅(0.91-8.85%)低于甬优8号(2.25-14.81%)和甬优15号(17.38-25.42%)。播期推迟,结实率下降明显,与花后第1、第2和第4周内的日均温呈显着正相关;推迟播期,甬优品种垩白呈下降趋势,但对照籼稻稻米品质变差;此外,推迟播期,增加甬优品种籽粒的长度、面积和周长,而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籽粒的比粒重。喷施外源Spd降低低温胁迫下幼苗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减轻伤害程度;同时减缓迟播处理(7月5日)水稻叶片的衰老程度,提高粒重,尤为弱势粒。
宋云攀[7](2015)在《高原坝区水稻大面积高产栽培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一方面要求粮食的生产必须满足人类的需求,另一方面粮食的种植空间又受到进一步的压缩。水稻作为全世界第二大的粮食作物,同时是中国第一大传统粮食作物,提高其产量的任务尤其重要,而提高产量主要在于提高单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广泛应用的水稻栽培技术能有效提高单产。本文以云南高原坝区分散式水稻种植户为对象,对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做出了系统的设计和实践,并将大面积分散在不同农民手中的田块进行集中管理和示范,从中总结了一些推广经验,主要如下:(1)地点和播期的确定。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群众种植基础。播种期主要考虑水稻抽穗期的气候条件,选择抽穗开花期避开高温、降雨天气。选择具备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并且具有较强的光合辐射和较长的日照时间,热量充沛,温度适宜,同时降水量较少,大气湿度较小的地点。(2)目标产量设计。引种试验是客观评价一个品种在该地是否具备高产潜力的必要试验。通过对比发现T618、Y两优2010、两优92、Y两优900、云两优8188等8个品种产量表现较好,通过综合性状比较之后选择了大穗型落粒性适中,叶片直立、挺拔、长度适中、株高90cm,分蘖能力较强、抗病性较强以及品质较好的Y两优900品种作为推广品种。并设计如下产量结构:亩穗数:18~20万,穗颍花:275,总颖花4950~5500万结实率:80%以上,总实粒数3960~4400万,千粒重:25g,目标产量:990~1100公斤/亩。(3)育秧方法。从秧苗素质和大面积育秧工序的可操作性,建议肥床旱育方式,带土移栽。秧盘育秧由于能够带土移栽,同时保证每穴苗数,进而保证基本苗,相比旱育秧有更大的优势。(4)密度设计。根据基本苗的设计,密度设计的总原则是适当放宽株行距,增加每穴苗数,既确保穗数,又能改善中后期光照条件,促进壮杆大穗形成,同时节省了栽秧有工。根据2.4万/亩的基本苗的设计,选择密度为株行距为5寸和10寸,每亩1.2万穴,每穴2苗。(5)氮肥的设计。按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基本原理,根据每公斤籽粒吸收量1.75kg、目标产量1050kg、基础肥力470kg/亩和氮肥利用率42.5%,设计氮肥总量22kg。基于前期对高原坝区试验示范总结,按照5:5后移易能够达到高产。(6)水分的管理,移栽4.5叶龄期-5.5叶龄期要"勤排勤灌",5.5叶龄期开始-9.5叶龄期要"勤灌不排",9.5叶龄期-12.5叶龄期"少灌多晒",此后一直至收割前保持"干湿交替"。(7)田间诊断。在穗肥的施用之前必须要进行田间诊断,按照群体和叶色划分田块,不同类型的田块要设定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和时间。大部分田块为一类田,为群体适宜并能正常落黄的田块;二类田群体适宜但叶色较深;三类田群体不足,叶色偏淡且有缺肥的症状;四类田群体不足且叶色较深。除了一类田的穗肥施用安全按照设计来进行以外,在补齐设计的肥料总量的前提下,其他类型的田块通过倒5叶期开始施肥、推迟倒4叶施肥时间等方法之后,一类田的产量最高,其他类型的田块也都达到高产,但与设计还有一定差距。不同类型田块也没有形成株型上的差异,所有田块株型均是顶2、3叶最长,顶4叶次之,剑叶和倒5叶最短的结构。这样的空间结构能够保证塑造高光效群体,有利于高产。
黄程宽[8](2014)在《机插条件下双季稻不同品种和基本苗的产量形成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大区试验方法,2012年试验早、晚稻均选用等行插秧机和宽窄行插秧机对8个常用品种移栽进行田间试验;2013年试验早、晚稻均选用宽窄行插秧机对2个不同类型品种移栽,每品种均设置由2个株距(11.5cm(L1)、13.6cm(L2))和4个取秧面积(1.05cm2(S1)、1.44cm2(S2)、1.83cm2(S3)、2.23cm2(S4))构成的8个基本苗来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对水稻群体发育、群体质量、产量形成特点、品种特性等进行深入研究,为双季稻区机插品种、插秧机型、适宜基本苗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机插条件下双季稻不同品种产量形成特性研究早稻产量较高品种有新丰优22和陵两优268,在不同机型处理下产量均超过7500kg/hm2;晚稻产量较高的品种有天优华占、天优998、丰源优299和泰丰优淦3号,在两种不同机型处理下产量均能达到9000kg/hm2。高产品种穗粒结构协调,有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具体表现为生育期适中,秧苗素质较好,栽插质量较高,抗植伤能力强,栽插后能早生快发,形成较多的有效穗,枝梗及颖花分化数较多,干物质生产量大,氮素吸收能力较强,中后期能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齐穗后根系活力强,叶片SPAD下降速率慢。宽窄行处理比等行处理优势明显,宽窄行距设计有利于群体中、后期通风透光。优化中期生长发育和减缓后期衰老速度,明显改善群体“源、流、库”,产量有明显提高。(2)双季稻不同机插基本苗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早晚稻产量均表现为L1>L2,随取秧面积的增大先增后减;早稻株两优819中产量最高处理为L1S3,产量最低处理为L2S1;中嘉早17产量最高处理为L1S4,产量最低为L2S1。晚稻镇稻11号产量最高处理为L1S2,产量最低处理为L2S1;五丰优T025产量最高为L1S1,产量最低为L2S4。分析表明,早、晚稻产量差异主要是影响了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各处理间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较小。随着取秧面积的增大,早晚稻各品种漏蔸率逐渐减小,成穗率降低;随株距的减小、取秧面积的增大,各时期叶面积指数增大,干物质量增加,透光率降低,叶片SPAD值下降。
刘兵[9](2013)在《双季稻不同耕作与种植方式对产量和农田碳排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双季稻不同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早稻直播免耕-晚稻抛秧免耕(R1);早稻直播免耕-晚稻抛秧翻耕(R2);早稻直播翻耕-晚稻抛秧翻耕(R5);早稻抛秧免耕-晚稻抛秧免耕(R3);早稻抛秧免耕-晚稻抛秧翻耕(R4);早稻移栽翻耕-晚稻移栽翻耕(R6)。晚稻收获后种植油菜。研究主要通过监测作物生长期发育状态,分析不同处理作物产量及其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对农田碳排放和土壤固碳规律进行研究,对比不同处理间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得出双季稻最优种植模式,为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在早稻生育期内,抛秧(R3、R4)处理和移栽(R6)处理作物产量平均比直播提高了18.6%(p<0.05),其产量构成因子表现为早稻抛秧、移栽处理每穗粒数、有效穗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早稻直播处理平均提高了15.3%(p<0.05)、5.5%(p<0.05)和12.3%(p<0.05);早稻和晚稻植株干物质累积量R3处理分别比R1、R2、R4、R5、R6处理高5.1%~16.0%(p<0.05),其中其中R3处理显着高于R1、R2、R4、R5处理(p<0.05)试验结果表明,抛秧和移栽处理通过提高每穗粒数、有效穗和干物质积累量,而使作物产量显着高于直播处理,耕作方式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不显着。不同种植模式中,水稻生育期内碳(以CO2,CH4形式的排放的C)排放累积量对比,免耕(R1、R3)处理显着低于翻耕(R5、R6)处理和半免(R2)处理。不同处理土壤固碳量比较,R3、R1处理土壤固碳效果最好,在2012年晚稻收获时R3处理比试验前土壤总碳量高488kg·hm-2,且土壤总碳含量分别显着高于R4、R5和R6处理3.8%~4.1%。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CO2排放的影响显着,栽培方式对CH4的排放有显着影响,而最终影响农田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耕作方式的不同。相比翻耕处理,免耕处理能够更好的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减少碳排放,增强土壤碳库。各处理单位水稻产量碳排放量在0.82~1.12kg.kg-1之间,不同种植模式对比,R1、R3显着小于R2、R4、R5、R6,其中R3处理与R2、R4、R5、R6处理相比分别低24.4%-48.8%(p<0.05),R1和R3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结果表明,从单位产量的生态成本上看,R1(全免-早直晚抛)、R3(全免-早抛晚抛)处理为最优模式。经济效益对比:以R6处理为对照,R1、R2、R3、R4、R4处理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18.1%(p<0.05)、15.2%(p<0.05)、32.9%(p<0.05)、27.4%(p<0.05)、-4.1%,则R3、R4处理经济效益最好,彼此之间差异不显着。综上所述,相比其他处理,全免-早抛晚抛(R3)处理,在生态效益、经济产量和单产生态负荷(单产碳排放)的评估上均为最优,同时有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少,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现状,便于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郭保卫[10](2013)在《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试验于2010-2011年在扬州大学海安试验基地及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以粳型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南粳44为研究材料,用434单孔塑盘和新型3连孔、2连孔塑盘旱育秧,分别设置摆栽、点抛、常规撒抛等抛栽方式,并以盘育毯状苗机插作为对照。秧龄均为25d,单孔秧盘每孔3苗,2连孔秧盘每连孔4苗,3连孔秧盘每连孔6苗,机插秧秧龄20d,每穴4苗。就不同抛栽方式水稻产量形成及光合物质生产特征、分蘖特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氮素吸收利用、株型特征、抗倒伏能力和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明确水稻有序摆抛栽的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优势,探索抛秧稻超高产新模式,为促进抛秧轻简化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抛栽方式的产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有序摆抛栽显着高于撒抛和机插。不同连孔处理间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产量超过11t hm-2,单孔撒抛和机插稻产量只有10-10.5t hm-2。就不同抛栽方式而言,有序摆栽和点抛群体起点质量高,发棵快,各生育时期群体叶面积、粒叶比、光合势、物质生产、积累、后期剑叶光合速率和物质转运均优于撒抛,后期通风透光性好,仍能保持较强的物质生产和抗倒伏能力,最终产量高。就不同结构秧盘处理而言,2连孔、3连孔摆栽次数较单孔减少1/3-1/2,提高了摆栽速度。2连孔稻株中、后期表现出较强的优势,能保持较强抗倒伏和群体物质生产能力,最终产量大于3连孔和单孔,3连孔和单孔稻株间差异不显着。有序摆抛栽稻群体起点质量高,活棵快,前期有着适宜的光合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后期保持较强的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和转运能力,是实现超级稻稳定超高产的基础,2连孔稻株整个生育时期均表现出较强的物质生产和生长优势,3连孔稻株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是一种水稻省工超高产栽培新模式。2.(1)分蘖发生叶位和成穗:①有序摆栽和点抛稻的一次分蘖发生在主茎1-6叶位,二次分蘖发生在1/1、1/2、1/3,优势分蘖发生和成穗是主茎3-5叶位的一次分蘖,一次分蘖占总茎蘖比例为65-70%;撒抛稻分蘖的发生叶位比摆栽和点抛高两个叶位,一次分蘖叶位也是1-6,二次分蘖发生在1/1、1/2、1/3、2/1、2/3,优势分蘖发生和成穗为主茎3-6叶位,一次分蘖比例60%多点,二次分蘖比例比摆栽、点抛稍高些。机插稻的一次分蘖叶位3-7,优势分蘖叶位4-7;南粳44一次分蘖比例介于点抛处理之间,武运粳24的一次分蘖比例高于抛栽培处理,二次分蘖比例与一次分蘖趋势相反。不同抛栽方式间一次分蘖比例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二次分蘖呈现相反趋势。②同种栽插方式下不同连孔处理间分蘖发生叶位和成穗叶位相同,一次分蘖各叶位上分蘖发生率、成穗率和成穗数基本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二次分蘖则表现为2连孔、单孔>3连孔。不同连孔处理间一次分蘖比例、二次分蘖比例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2)分蘖对产量贡献及穗部性状:①有序摆抛栽水稻一次分蘖与主茎对产量的贡献率90%左右,撒抛稻主茎和一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率85%左右,机插稻主茎对产量的贡献率两品种间有不同,南粳44介于撒抛和摆抛、点栽之间,武运粳24高于抛栽处理。不同抛栽方式间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穗重和着粒密度、单株和群体产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②不同连孔处理间一次分蘖对产量贡献无明显变化规律,二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2连孔、单孔>3连孔,不同连孔处理间穗粒数、单穗重表现为3连孔>2连孔>单孔,着生密度和单株产量、群体产量则为2连孔>单孔、3连孔。所有处理的一次分蘖发生率、成穗率和的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穗重和着粒密度等均高于二次分蘖,主茎对产量贡献率高于20%,可见水稻有序摆抛栽主茎和低位优势分蘖优势明显。3.水稻有序摆栽和点抛后秧苗根系长度、根数、单株根重高于撒抛和机插,栽后7d3连孔稻苗优势明显,栽后15d2连孔秧苗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各生育时期群体根干重、根系冠比、根系活力表现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不同连孔稻株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根系吸收总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和吸收面积比与穗后根系伤流量亦呈现相同趋势。各生育时期的根系干重、根冠比、根系活力及抽穗期单茎根系伤流量、根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比与产量极显着相关。齐穗15d,70%上根系分布在0-5cm,90%以上根系分布在0-10cm,各层根干重、根体积、根重密度抛栽方式间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为2连孔>3连孔>单孔,5-10cm、10-15cm、15-20cm的根系比例亦呈现此趋势。0-20cm内,各层根系干重、根系体积、根重密度与产量极显着相关,上层根系对产量贡献较大,0-10cm贡献率达90%以上。总之,水稻有序摆抛栽根系发生快,各时期活力强,后期分布合理,其良好的根系特性是其超高产形成的地下部特征和生理基础。4.(1)水稻有序摆抛栽各生育时期全株含氮率低于撒抛,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吸氮量相对较低,拔节后吸氮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撒抛,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3连孔和2连孔植株各生育时期含氮率和阶段吸氮比例较高,且前期能保持适宜的吸氮量,拔节后吸氮能力显着增强,各生育时期吸氮量、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2)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产量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氮素利用率各指标、偏生产力、氮素收获在不同连孔处理间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百公斤籽粒需氮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呈现相反趋势。(3)不同抛栽方式间抽穗及成熟期根系、茎鞘、叶、穗和总干重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不同抛栽方式处理穗后根系及穗部含氮率和吸氮量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茎鞘和叶片呈现相反的趋势;不同连孔处理穗后叶片和穗中含氮率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抽穗期茎鞘与成熟期根系的含氮率差异不显着。各器官中的吸氮量亦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有序摆栽和点抛稻的茎鞘与叶向穗转移的氮素量大、转运率高,且根系具有较强的吸收养分能力。茎鞘和叶的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水稻有序摆抛栽前期有合理含氮量和积累量,各生育阶段氮素吸收能力较强,抽穗后具有较高的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率,是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的营养机理。5.(1)不同抛栽方式水稻间的抗倒伏能力差异显着,有序摆栽稻的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小,抗倒伏能力最强,点抛稻抗倒伏能力其次,撒抛稻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大,抗倒伏能力最差。就不同连孔稻株而言,各抛栽方式下均表现为2孔>3连孔、单孔,2连孔稻株抗倒伏能力优势明显,3连孔和单孔互有高低。(2)抗折力与茎秆抗倒伏能力、群体抗倒伏能力极显着正相关,是影响抗倒伏能力的重要因素。抗折力与株高、重心高度、茎秆粗度、茎壁厚度、茎秆干重、叶鞘干重、单位节间干重、节间基部至穗顶的长度和鲜重及弯曲力矩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3)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稻株,抗倒伏能力强,主要因为基部节间短、粗、壁厚,后期茎秆充实度好。抛栽稻高产、超高产栽培中,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稻株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是一种抗倒伏能力较强的高产轻简栽培方式。6.有序摆抛水稻上三叶较长,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相对较小,上三叶叶长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叶长与每穗粒数、单穗重及产量极显着相关,与单位面积穗数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叶基角、叶开角和披垂度则呈现相反的相关趋势,且部分差异极显着或显着。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值较高,且下降速度慢,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衰减速度表现为单孔<3连孔<2连孔。不同抛栽方式的叶位着生高度和相对着生高度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上三叶叶片着生高度与相对着生高度、剑叶到倒2叶的叶枕距、与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穗重极显着或显着相关,而与有效穗数极显着负相关。穗长、穗着生密度、抽穗后茎鞘重与每穗粒数、单穗重及产量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与有效穗数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株高与产量和穗粒数显着正相关,而与秆长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相关性均不显着。7.(1)加工品质。不同抛栽方式水稻间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密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不同连孔处理间2连孔>3连孔>单孔,稀植有序摆抛栽利于加工品质的改善。(2)外观品质。不同抛栽方式间垩白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呈现摆栽>点抛>撒抛、机插的趋势;不同连孔处理间则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3连孔、2连孔穴内分蘖多且竞争强,一定程度减少了穴内空间,所以其外观品质较单孔稍差。(3)蒸煮食味品质。不同抛栽方式水稻的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而蛋白质含量呈现相反趋势。不同连孔处理间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小,峰值黏度、崩解值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最终黏度和回复则为3连孔、2连孔<单孔。有序摆抛栽可在较多性状上改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特别2连孔、3连孔有序栽插在稻米品质上有明显改善(除外观品质)。
二、杂交早稻采用塑抛栽培效果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早稻采用塑抛栽培效果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江淮下游播期对周年稻麦生产力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研究背景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播期和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 播期对水稻温光利用的影响 |
1.3 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1.4 播期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5 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6 稻麦两熟制对周年作物生产的影响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和温光资源特征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2.2 播期对水稻季积温与辐射量的影响 |
2.3 播期对水稻季日均温与日均辐射量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2.3 不同生育时期温光资源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3.1 播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茎蘖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
2.2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3 播期和每穴苗数阶段物质积累及其比例的影响 |
2.4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叶面积指数与抽穗期叶面积组成与光合势的影响 |
2.5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0 小麦产量及构成 |
2.1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育进程的影响 |
2.3 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
2.4 不同播期对稻麦周年光热资源分配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
3.2 播期对稻麦周年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和温光资源的影响 |
1.2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1.3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4 播期和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5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 |
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旱直播与移栽条件下粳稻的产量及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 |
1.2 直播稻发展现状 |
1.2.1 国内直播稻发展现状 |
1.2.2 国外直播稻现状 |
1.2.3 直播稻栽培技术 |
1.3 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 |
1.3.1 加工品质 |
1.3.2 外观品质 |
1.3.3 蒸煮食味品质 |
1.3.4 营养品质 |
1.4 肥力水平对水稻氮素利用影响的研究现状 |
1.5 肥力水平对水稻对群体结构及光能利用影响的研究现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测定项目指标及方法 |
2.3.1 水稻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2.3.2 水稻干物质的测定 |
2.3.3 植株各器官全氮的测定 |
2.3.4 叶片SPAD及透光率的值测定 |
2.3.5 光合值的测定 |
2.3.6 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测定 |
2.3.7 品质的测定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4.1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 |
2.4.2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在直播和移栽方式下粳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3.2 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粳稻氮的积累及利用分析 |
3.3 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粳稻SPAD值、叶面积指数、透光率的分析 |
3.4 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粳稻光合特征分析 |
3.5 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粳稻粳稻RVA谱特征值分析 |
3.6 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粳加工及外观品质特征分析 |
3.7 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粳稻蒸煮及营养品质特征分析 |
3.8 在旱直播和移栽条件下粳稻品质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不同肥力水平下北方粳稻的产量及构成因素变化特征 |
4.2 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不同肥力水平下北方粳稻的氮素利用 |
4.3 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不同肥力水平下北方粳稻的SPAD、叶面积指数及透光率 |
4.4 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不同肥力水平下北方粳稻的光合值特 |
4.5 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不同肥力水平下北方粳稻品质特征 |
4.5.1 稻米品质RVA谱变化 |
4.5.2 稻米外观及加工品质特征 |
4.5.3 稻米的蒸煮及营养品质特征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水稻PLA生物降解秧盘特性及机插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2 我国水稻机插育秧现状 |
1.2.1 机插秧壮秧标准及育秧模式 |
1.2.2 机插育秧存在的问题 |
1.3 秧盘类型及生物降解秧盘的研发 |
1.3.1 秧盘类型 |
1.3.2 PLA生物降解秧盘 |
1.4 立题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生物降解秧盘降解特性及对稻田土壤与水稻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实验室受控堆肥条件下的降解试验 |
2.1.3 土埋条件下的降解试验 |
2.1.4 生物降解秧盘污染物含量测定 |
2.1.5 降解过程对土壤及水稻生长影响 |
2.1.6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实验室受控堆肥条件下生物降解秧盘的降解特性 |
2.2.2 土埋条件下生物降解秧盘的降解特性 |
2.2.3 生物降解秧盘中污染物含量 |
2.2.4 生物降解秧盘降解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2.5 生物降解秧盘降解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生物降解秧盘的降解要求 |
2.3.2 不同条件下生物降解秧盘降解特性对比 |
2.3.3 生物降解秧盘降解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
第三章 生物降解秧盘及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物降解秧盘育秧对出苗率的影响 |
3.2.2 生物降解秧盘育秧对秧苗形态的影响 |
3.2.3 生物降解秧盘育秧对秧苗根系特征的影响 |
3.2.4 生物降解秧盘机插对秧苗盘根力的影响 |
3.2.5 生物降解秧苗机插对秧苗漏秧率的影响 |
3.2.6 生物降解秧盘机插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水稻生物降解秧盘机插适应性 |
3.3.2 水稻生物降解秧盘育秧秧苗的生长特点 |
3.3.3 水稻生物降解秧盘机插产量及适宜播种量 |
第四章 播期对生物降解秧盘机插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1.3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期的秧苗素质 |
4.2.2 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期秧苗的糖氮代谢 |
4.2.3 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期秧苗根系特征 |
4.2.4 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期的茎蘖动态 |
4.2.5 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期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峡江县2016年粳稻引种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2 示范结果 |
2.1 量产高 |
2.2效益好 |
2.3 生育期适宜 |
2.4 农艺性状佳 |
2.5 抗性较强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品种特性特征与栽培措施 |
3.2 搞好粳稻引种示范的工作体会与建议 |
3.2.1 项目支撑 |
3.2.2 技术指导 |
3.2.3 现场观摩 |
3.2.4 降低成本 |
3.2.5拓宽渠道 |
(5)专用肥和壮秧剂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直播稻专用肥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2 水稻壮秧剂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水稻壮秧剂施用方式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直播稻发展状况 |
1.2.2 抛栽稻发展状况 |
1.2.3 直播稻生长规律 |
1.2.4 直播稻需肥规律 |
1.2.5 抛栽稻生长规律 |
1.2.6 抛栽稻需肥规律 |
1.2.7 水稻专用肥研究现状 |
1.2.8 水稻壮秧剂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专用肥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试验地点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田间管理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1 分蘖动态调查 |
2.5.2 叶片SPAD值测定 |
2.5.3 叶面积和干物质测定 |
2.5.4 根系伤流量测定 |
2.5.5 上三叶形态和比叶重测定 |
2.5.6 茎秆和抗倒相关性状测定 |
2.5.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调查 |
2.6 数据分析 |
2.7 结果与分析 |
2.7.1 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7.2 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
2.7.3 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成穗率的影响 |
2.7.4 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 |
2.7.5 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干物质重的影响 |
2.7.6 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作物生长率的影响 |
2.7.7 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7.8 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光合势的影响 |
2.7.9 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净同化率的影响 |
2.7.10 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根系伤流速度的影响 |
2.7.11 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上三叶形态的影响 |
2.7.12 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基部节间长度和株高的影响 |
2.7.13 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基部节间茎粗和茎壁厚的影响 |
2.7.14 不同施肥处理对倒伏指数和倒伏相关力学指标的影响 |
2.7.15 倒伏相关指标和倒伏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8 小结与讨论 |
2.8.1 水稻专用肥对直播稻产量的影响 |
2.8.2 水稻专用肥对直播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2.8.3 水稻专用肥对直播稻形态与生理特征的影响 |
2.8.4 水稻专用肥对直播稻抗倒特性的影响 |
2.8.5 抗倒相关性状相关性分析的讨论 |
第三章 壮秧剂对抛栽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试验地点和材料 |
3.3 试验设计 |
3.3.1 育秧试验设计 |
3.3.2 田间试验设计 |
3.4 田间管理 |
3.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5.1 秧苗形态特征考察 |
3.5.2 发根力测定 |
3.5.3 秧苗叶片SPAD值测定 |
3.5.4 分蘖动态的调查 |
3.5.5 田间叶片SPAD值测定 |
3.5.6 田间叶面积和干物质测定 |
3.5.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调查 |
3.6 数据分析 |
3.7 结果与分析 |
3.7.1 不同壮秧剂对抛栽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2 不同壮秧剂对秧苗地上部分形态的影响 |
3.7.3 不同壮秧剂对秧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
3.7.4 不同壮秧剂对秧苗干物质重的影响 |
3.7.5 不同壮秧剂对秧苗发根力的影响 |
3.7.6 不同壮秧剂对秧苗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7.7 不同壮秧剂对抛栽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
3.7.8 不同壮秧剂对抛栽稻成穗率的影响 |
3.7.9 不同壮秧剂对抛栽稻田间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7.10 不同壮秧剂对抛栽稻干物质重的影响 |
3.7.11 不同壮秧剂对抛栽稻作物生长率的影响 |
3.7.12 不同壮秧剂对抛栽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7.13 不同壮秧剂对抛栽稻光合势的影响 |
3.7.14 不同壮秧剂对抛栽稻净同化率的影响 |
3.8 小结与讨论 |
3.8.1 不同壮秧剂对抛栽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8.2 不同壮秧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8.3 不同壮秧剂对抛栽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四章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抛栽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试验地点和材料 |
4.3 试验设计 |
4.3.1 育秧试验设计 |
4.3.2 田间试验设计 |
4.4 田间管理 |
4.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6 数据分析 |
4.7 结果与分析 |
4.7.1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抛栽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7.2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秧苗地上部分形态的影响 |
4.7.3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秧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
4.7.4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秧苗干物质重的影响 |
4.7.5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秧苗发根力的影响 |
4.7.6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秧苗叶片SPAD值的影响 |
4.7.7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抛栽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
4.7.8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抛栽稻成穗率的影响 |
4.7.9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抛栽稻田间叶片SPAD值的影响 |
4.7.10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抛栽稻干物质重的影响 |
4.7.11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抛栽稻作物生长率的影响 |
4.7.12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抛栽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7.13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抛栽稻光合势的影响 |
4.7.14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抛栽稻净同化率的影响 |
4.8 小结与讨论 |
4.8.1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抛栽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8.2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4.8.3 壮秧剂施用方式对抛栽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8.4 壮秧剂两种施用方式的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低温诱导籼粳杂交稻灌浆结实障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低温冷害研究进展 |
2.1 低温胁迫的生态生理特性 |
2.2 低温胁迫的分子机理 |
2.3 低温调控机制 |
2.4 低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3 籼粳杂交稻特性 |
3.1 生长量大 |
3.2 穗型大 |
3.3 生育期超亲晚熟 |
3.4 籼粳成分不一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5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低温耐性鉴定与评价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与种植方法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试水稻品种籼粳成分 |
3.2 低温对供试水稻品种结实特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籼粳杂交稻甬优系列品种耐冷性的差异 |
4.2 籼粳成分与水稻低温不育的关系 |
4.3 甬优系列品种低温耐性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花期耐低温结实机理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与种植方法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稻穗抽出特性 |
3.2 花药开裂特性 |
3.3 柱头花粉粒与颖花受精 |
3.4 开花习性 |
3.5 叶片光合特性 |
3.6 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花期低温对籼粳杂交稻穗抽出的影响 |
4.2 花期低温对籼粳杂交稻花药开裂和花粉萌发的影响 |
4.3 花期低温对籼粳杂交稻颖花育性和开花习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灌浆结实期低温对籼粳杂交稻籽粒发育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与种植方法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籽粒结实特性 |
3.2 籽粒灌浆特性 |
3.3 籽粒灌浆碳水化合物积累 |
3.4 籽粒灌浆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3.5 叶片荧光特性 |
4 小结与讨论 |
4.1 不同低温耐性籼粳杂交稻籽粒灌浆结实差异 |
4.2 不同低温耐性籼粳杂交稻籽粒物质代谢差异及其生理基础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灌浆结实期低温对籼粳杂交稻籽粒形态与品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与种植方法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籽粒粒形分析 |
3.2 籽粒品质分析 |
3.3 籽粒淀粉粘滞特性 |
4 小结与讨论 |
4.1 不同低温耐性籼粳杂交稻籽粒结实的形态学差异 |
4.2 不同低温耐性籼粳杂交稻籽粒结实的稻米品质特性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籼粳杂交稻低温结实障碍的蛋白表达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籽粒蛋白含量和蛋白SDS-PAGE图谱分析 |
3.2 籽粒2-DE总蛋白点表达量的差异分析 |
3.3 差异表达蛋白点质谱鉴定和功能分类 |
4 小结与讨论 |
4.1 籼粳杂交稻低温灌浆结实障碍蛋白含量的差异 |
4.2 籼粳杂交稻低温灌浆结实障碍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性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籼粳杂交稻籽粒结实的播期效应及调控措施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育期差异 |
3.2 产量及产量构成特性 |
3.3 颖花分化与退化 |
3.4 籽粒形态 |
3.5 籽粒品质 |
3.6 MDA含量和SOD活性 |
3.7 幼苗表型特性 |
3.8 叶片叶绿素含量 |
3.9 籽粒重量 |
4 小结与讨论 |
4.1 播期对籼粳杂交稻籽粒结实特性及产量形成规律的影响 |
4.2 播期对籼粳杂交稻籽粒形态与品质的影响 |
4.3 播期与人工控温下籼粳杂交稻籽粒灌浆结实的特性 |
4.4 外源亚精胺对籼粳杂交稻低温冷害的缓解效应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1.1 籼粳杂交稻甬优品种低温耐性差异 |
1.2 籼粳杂交稻花期耐低温结实特性的差异 |
1.3 籼粳杂交稻籽粒灌浆结实响应低温的特性 |
1.4 籼粳杂交稻低温结实障碍的蛋白质表达差异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高原坝区水稻大面积高产栽培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高产水稻群体质量研究 |
1.1 水稻的产量构成研究 |
1.2 水稻源库理论研究进展 |
1.3 水稻抽穗期适宜LAI影响因子 |
1.4 水稻粒叶比 |
2 水稻高产精确定量设计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2.1 适宜生育期的安排 |
2.2 基本苗的定量 |
2.3 氮肥的定量研究 |
3 云南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应用现状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5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原坝区大面积高产参数设计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地点选择 |
1.2 品种选择 |
1.3 播种期选择 |
1.4 育秧方式选择 |
1.5 基本苗、以及栽插规格的确定 |
1.6 肥料设计 |
1.7 精确灌溉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个旧市高原坝区特点 |
2.2 品种综合性状表现 |
2.3 播种期确定 |
2.4 基本苗以及规格确定 |
2.5 肥料确定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原坝区大面积高产方田间管理和田间诊断 |
1 管理方法 |
1.1 水分管理 |
1.2 施肥管理 |
2 田间诊断 |
2.1 田间诊断的依据 |
2.2 田块分类的划分 |
2.3 不同类型田块的穗肥管理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和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 |
1 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1.1 技术性问题 |
1.2 非技术性问题 |
2 推广中总结的经验 |
2.1 育秧 |
2.2 整田 |
2.3 移栽 |
2.4 田间指导 |
2.5 田块分类、调平以及穗肥施肥方案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高原坝区大面积高产方参数设定 |
1.2 田间诊断 |
1.3 田间管理 |
2 结论 |
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4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相关论文 |
(8)机插条件下双季稻不同品种和基本苗的产量形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研究 |
1 国内外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 |
1.1 国外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 |
1.2 国内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 |
2 机插秧的生育特性及产量形成规律 |
2.1 生育期 |
2.2 分蘖成穗特性 |
2.3 机插稻的产量构成 |
3 水稻机插栽培技术研究 |
3.1 品种的选用 |
3.2 培育壮秧 |
3.2.1 育秧基质 |
3.2.2 育秧方式 |
3.2.3 适宜播种量 |
3.2.4 秧田管理 |
3.2.5 适宜的秧龄 |
3.3 机插稻田间管理技术 |
3.3.1 适宜的栽插密度 |
3.3.2 水肥管理 |
3.3.3 病虫草害的防控 |
第二章 论文研究—机插条件下双季稻不同品种和基本苗的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
一 机插条件下双季稻不同品种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种植规格 |
1.3 育秧与田间试验管理 |
1.3.1 育秧方式 |
1.3.2 大田管理 |
1.4 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生长发育动态调查 |
1.4.2 生理指标分析方法 |
1.4.3 测产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条件下早稻不同品种产量形成特性 |
2.1.1 早稻不同品种秧苗素质 |
2.1.2 机插条件下不同早稻品种生育期 |
2.1.3 机插条件下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1.4 机插条件下不同早稻品种栽插质量 |
2.1.5 机插条件下不同早稻品种栽后秧苗 POD 活性 |
2.1.6 机插条件下不同早稻品种群体发育动态 |
2.1.7 机插条件下不同早稻品种抽穗后根系伤流量 |
2.1.8 机插条件下不同早稻品种氮素积累与分配 |
2.2 机插条件下晚稻不同品种产量形成特性 |
2.2.1 晚稻不同品种秧苗素质 |
2.2.2 机插条件下不同晚稻品种生育期 |
2.2.3 机插条件下不同晚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4 机插条件下不同晚稻品种栽插质量 |
2.2.5 机插条件下不同晚稻品种栽后秧苗 POD 活性 |
2.2.6 机插条件下不同晚稻品种群体发育动态 |
2.2.7 机插条件下不同晚稻品种抽穗后根系伤流量 |
2.2.8 机插条件下不同晚稻品种氮素积累与分配 |
3 小结 |
3.1 机插条件下双季稻品种生育期与产量的关系 |
3.2 机插条件下双季稻品种产量形成特征 |
3.3 不同类型插秧机对水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二 双季稻不同机插基本苗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育秧与田间试验管理 |
1.3.1 育秧方式 |
1.3.2 大田管理 |
1.4 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栽插质量调查 |
1.4.2 茎蘖动态 |
1.4.3 干物质、叶面积和氮素积累 |
1.4.4 叶绿素含量 |
1.4.5 透光率 |
1.4.6 测产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早稻不同机插基本苗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2.1.1 早稻不同机插基本苗对机插漏蔸率的影响 |
2.1.2 早稻不同机插基本苗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1.3 早稻不同机插基本苗对水稻群体发育的影响 |
2.2 晚稻不同机插基本苗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2.2.1 晚稻不同机插基本苗对机插漏蔸率的影响 |
2.2.2 晚稻不同机插基本苗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3 晚稻不同机插基本苗对水稻群体发育的影响 |
3 小结 |
3.1 不同基本苗对机插漏蔸率的影响 |
3.2 不同基本苗对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3.3 不同机插基本苗对机插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双季稻区机插品种的选定 |
1.2 双季稻区适宜机插基本苗 |
1.3 插秧机机型的选择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双季稻不同耕作与种植方式对产量和农田碳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免耕研究进展 |
1.2.1 免耕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2 免耕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固碳的影响 |
1.2.3 免耕对农田碳排放的影响 |
1.2.4 免耕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 水稻抛秧发展历史及现状 |
1.3.1 抛秧发展历史及现状 |
1.3.2 水稻免耕抛秧特点 |
1.4 双季稻种植制度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思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土壤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2.3.1 试验设计 |
2.3.2 田间管理 |
2.4 田间取样及分析方法 |
2.4.1 水稻生育期指标测定与方法 |
2.4.2 水稻考种测产 |
2.4.3 土壤采集及测定 |
2.4.4 CO_2采集及测定 |
2.4.5 CH_4采集及测定 |
2.4.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植模式对干物质积累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3.1.1 不同种植模式干物质积累量 |
3.1.2 双季稻不同种植模式生理栽培指标对比 |
3.1.3 双季稻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 |
3.2 双季稻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气温变化 |
3.2.1 土壤DOC含量和土壤TOC含量季节变化规律 |
3.2.2 土壤pH季节变化规律 |
3.2.3 土壤容重变化 |
3.2.4 土壤总碳含量和土壤固碳 |
3.2.5 试验区内气温季节变化 |
3.3 双季稻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碳排放的影响 |
3.3.1 CO_2排放的季节性变化 |
3.3.2 CH_4排放的季节性变化 |
3.3.3 双季稻不同种植模式碳累积排放量对比 |
3.3.4 CO_2、CH_4排放影响因子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5 双季稻不同种植模式植株固碳 |
3.4 双季稻不同种植模式经济产量生态负荷(单位产量碳排放)比较 |
3.5 双季稻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研究 |
3.5.1 粮食生产成本和效益计算方法 |
3.5.2 双季稻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3.5.3 小结 |
4 讨论 |
4.1 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 土壤理化性状、气温变化与农田CO_2、CH_4排放的关系 |
4.3 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碳排放的影响 |
4.4 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土壤固碳的影响 |
4.5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产量生态负荷(作物单产碳排放量)比较 |
4.6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4.7 不同种植模式综合对比分析 |
5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4 研究进展 |
4.1 水稻抛秧超高产的研究进展 |
4.1.1 水稻超高产概念 |
4.1.2 水稻塑盘旱育壮秧奠定超高产基础 |
4.1.3 水稻塑盘旱育抛栽方式 |
4.1.4 水稻塑盘旱育抛栽超高产形成特性 |
4.1.5 水稻抛秧超高产研究展望 |
4.2 有序程度对抛秧稻高产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
4.2.1 不同有序程度抛栽稻抛栽方式 |
4.2.2 不同有序程度抛栽稻高产、超高产形成特点 |
4.2.3 水稻有序抛秧的展望 |
4.3 水稻稀植超高产模式及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4.3.1 水稻稀植高产、超高产栽培的发展 |
4.3.2 水稻稀植超高产主要模式 |
4.3.3 水稻稀植超高产的生理基础 |
4.3.4 水稻稀植超高产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有序摆抛栽对超级稻超高产与光合生产力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1.4.2 剑叶光合速率 |
1.4.3 透光率测定 |
1.4.4 单穴物理学指标测定 |
1.4.5 产量的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群体起点结构及质量 |
2.1.1 栽后秧苗分布 |
2.1.2 栽后稻苗素质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光合特性及物质生产 |
2.2.1 各生育时期物质生产与积累 |
2.2.2 抽穗期群体叶面积组成及粒叶比 |
2.2.3 各生育阶段群体生长率和光合势 |
2.2.4 抽穗后茎鞘干重及物质转移 |
2.2.5 抽穗后剑叶光合速率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抗倒伏性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群体透光率 |
2.5 水稻有序摆抛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产量的方差分析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
3.2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特性与稀植超高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分蘖发生与成穗的追踪 |
1.4.2 茎蘖动态 |
1.4.3 实收计产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发生叶位及发生率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分蘖成穗叶位及成穗率差异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茎蘖发生动态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分蘖成穗的茎蘖组成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各成穗分蘖对产量的贡献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各成穗分蘖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主茎分蘖发生与成穗 |
3.2 不同抛栽方式水稻的分蘖规律与优势分蘖利用 |
3.3 不同抛栽方式水稻各叶位分蘖与产量的关系 |
3.4 关于抛栽稻合理利用分蘖成穗,进一步促进水稻超高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根系干重、根冠比 |
1.4.2 根系体积、根系活力、根系吸收面积 |
1.4.3 根系伤流 |
1.4.4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产量及构成因素 |
2.2 栽后秧苗的根系特点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干重及根冠比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活力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吸收表面积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后根系伤流变化 |
2.7 水稻有序摆抛栽后期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 |
2.7.1 各层根系干重及比例 |
2.7.2 各层根系体积与根干重密度 |
2.8 根系特征与产量的相关性 |
2.8.1 各生育期根系特征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2.8.2 根系特征与产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形态生理系特征 |
3.1.1 根系生长特性 |
3.1.2 根系分布特性 |
3.2 稀植栽培与根系活力的关系 |
3.3 根系特征与水稻超高产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转运特点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植株全氮的测定 |
1.4.2 计产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含氮率与吸氮量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阶段吸收量与阶段吸收速率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抽穗期氮素积累、分配与转运 |
2.4.1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分配 |
2.4.2 水稻有序摆抛栽成熟期的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分配 |
2.4.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转运量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吸收、积累特性 |
3.2 水稻有序摆抛的氮素分配、转运与生产特性 |
3.3 氮素吸收、积累及转运特点与水稻高产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有序摆抛栽对超级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节间农艺指标 |
1.4.2 茎干抗折力 |
1.4.3 重心高度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茎秆的抗倒伏能力 |
2.2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的植株性状 |
2.3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的茎秆充实度性状 |
2.4 抗倒伏特性与茎秆主要物理性状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关于有序摆抛栽对水稻抗倒伏性的影响 |
3.2 关于水稻抗倒伏性状特征间的关系 |
3.3 关于水稻植株抗倒伏性与稀植栽插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株型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叶面积 |
1.4.2 上部叶片倾斜角度及叶枕高度 |
1.4.3 SPAD值 |
1.4.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产量及构成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叶片配置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上部叶片的空间分布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叶面积变化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剑叶SPAD变化 |
2.6 株型指标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株型特征的探讨 |
3.2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株型与产量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有序摆抛栽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产量的测定 |
1.4.2 稻米品质 |
1.4.3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有序摆抛栽水稻的产量 |
2.2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品质 |
2.2.1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加工品质 |
2.2.2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外观品质 |
2.2.3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 |
2.2.4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RVA谱特征值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3.2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3.4 壮苗合理栽插提高稻米品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及光合物质生产特征优势 |
1.2 水稻有序摆抛栽分蘖发生利用优势 |
1.3 水稻有序摆抛栽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优势 |
1.4 水稻有序摆抛栽氮素吸收利用优势 |
1.5 水稻有序摆抛栽群体抗倒伏能力 |
1.6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株型特征 |
1.7 水稻有序摆抛栽品质性状特征 |
2 讨论 |
2.1 有关水稻有序摆抛稳定超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 |
2.1.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生理生态特征及超高产机制 |
2.1.2 水稻稀植栽插与超高产轻简栽培 |
2.2 进一步提高有序摆抛水稻超高产潜力的技术关键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杂交早稻采用塑抛栽培效果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淮下游播期对周年稻麦生产力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D]. 陈天晔. 扬州大学, 2020
- [2]旱直播与移栽条件下粳稻的产量及品质的研究[D]. 李瑞峰.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3]水稻PLA生物降解秧盘特性及机插配套技术研究[D]. 史鸿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1)
- [4]峡江县2016年粳稻引种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总结[J]. 龙秋生,吴建华,彭建勇,胡建珍. 江西农业, 2017(11)
- [5]专用肥和壮秧剂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万永辉.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3)
- [6]低温诱导籼粳杂交稻灌浆结实障碍特性研究[D]. 曾研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
- [7]高原坝区水稻大面积高产栽培设计与实现[D]. 宋云攀.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8]机插条件下双季稻不同品种和基本苗的产量形成特性研究[D]. 黄程宽.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2)
- [9]双季稻不同耕作与种植方式对产量和农田碳排放的影响[D]. 刘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10]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D]. 郭保卫. 扬州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