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省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实施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江野军,江四新[1](2014)在《关于江西农业水价改革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在阐述江西农业水价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江西农业水价仍然偏低、农民承受能力有限、农业水价机制不活、农业水费实收率低和相关配套改革滞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综合考虑农业水价的社会承受能力、认真把握农业水价改革的基本走向、着力实施农业水价改革的配套措施、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水价监控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
张运华[2](2005)在《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管理制度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白塔渠灌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水资源虽然丰富,位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人均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十三个贫水国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和工业的扩张,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制约因素。 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及年内分配的差异,水资源在地区分配极不均匀,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贫乏,但是在南方部分地区,尽管雨量丰富,却由于降雨的年内分配不均而存在着季节性的缺水,由此造成既有春末夏初涝渍多水之患,又有伏秋干旱之忧,可以说因此而造成的水资源矛盾不亚于北方。传统上往往借助于工程和技术的手段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是水资源的短缺已使得新建投资工程存在技术的不经济。鉴于农业灌溉用水是我国用水大户,而且利用率十分低下,因此通过管理的手段达到节水目的已经成为目前农业灌溉用水改革的共识并且在我国大中型灌区开始试点改革推广。 由于在我国大部分灌区仍旧沿袭着传统的灌溉管理方式,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使得这种管理方式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其弊端也日益明显突出,并成为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与效益的严重制约因素,因而研究在传统灌溉管理模式下,灌溉用水水权、水价及灌溉组织制度对效率的影响对于缺水日益严重的我国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和实践意义,但是在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水管单位管理人员的经验认识上,而且缺乏系统的研究。 鉴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典型的季节性缺水灌区——江西省鹰潭市的白塔渠灌区为例,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研究,分析了在现有管理模式下水价、水权及灌溉组织制度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如何运用更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工具来提高灌区灌溉系统的运行效率、水资源的利用率及农业生产率,为灌区的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根据研究的目的,论文提出了三点假设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框架。 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我们与鹰潭市水利局、白塔渠灌区管理局及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专家及官员进行多次探讨,最终分别在白塔渠灌区的上、中、下游选取了五个乡(镇)及分场进行了调查,同时在灌区的水田示范区和旱地示范区也进行了农户调查,与水利局、灌区管理局的官员也进行了相应的访谈。 数据的定性分析表明,灌区降雨主要集中于1月至7月上旬,且明显高于蒸发量,
武华光[3](2006)在《山东省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从当前山东省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水资源成为山东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而水资源日益短缺以及浪费现象的并存更使得我们越来越需要反思当前水资源利用管理方式,农业作为用水大户,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不善逐渐被认同为是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论文试图在借鉴国内外关于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的研究理论与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博弈论等诸多理论做为指导,在区分不同类型灌区(引黄灌区、水库灌区、井灌区)的基础上,通过对山东省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中的用水管理、供水管理、取水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出有利于山东省节水的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和规制政策,可以直接用来指导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的现实实践,为提高和改进灌溉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灌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服务。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1) 当前山东省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使我们意识到变革灌区管理制度是改善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之一。灌溉水资源产权理论制度分析表明灌溉水资源属于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并且灌溉水资源的利用具有较强的外部性。而灌溉水资源使用者的博弈理论分析也表明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设计,灌溉工程设施存在严重“搭便车”现象。另外灌溉水资源的产权理论分析则表明合理的灌溉水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可以内化外部性,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加产权主体对未来收益的合理预期,提高信息的完备性,具有激励作用。这一系列分析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灌区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 就当前山东省灌区灌溉水资源的用水制度而言,引黄灌区以及水库灌区依然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或集体单一集权管理的灌溉组织模式。灌区灌溉工程设施产权不清,同时不尽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造成水价偏低。现行灌溉用水制度无法对农户产生节水激励,落后的灌溉技术以及用水计量方式使得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而在以小型灌溉工程设施为主的井灌区情况则有所不同,由于多数井灌区都进行了灌溉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革新了灌区用水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使得井灌区农户行为及其绩效要优于引黄灌区与水库灌区,表现在亩均用水量控制、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凸现了灌区用水制度变革对农户节水行为的重要影响作用。 (3) 对于山东省灌区灌溉水资源的供水管理来说,引黄灌区以及水库灌区的供水
夏美龙,柳学初[4](2003)在《灌区水价改革探讨》文中指出阐述灌区水价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路和对策,通过水价改革,形成灌区管理单位自我维持的能力,达到良性运行的目的,保障可持续发展.
陈岳峰[5](2003)在《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的思考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西是农业和水利大省,促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尤为重要。由于存在现行水价政策不到位,水费计收难,制度不完善,财务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水价改革滞后,导致大量的水利设施不能良性运行,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改革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思路与对策:一是统一政策,分级管理,推进水价改革;二是实行分类定价、货币计价的计收方式;三是农业供水要逐步由按田亩收费向计量收费过渡;四是严格测算方法,科学确定价格。
华楠[6](2014)在《水利参与式管理的利益主体博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MATEL的实证》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了农户参与式水利管理的立法和实践工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建立参与式市场化管理体系实现了参与式灌溉管理的科学有效进行,他们的参与式灌溉管理主要是将灌溉系统的部分或全部管理权转移到农户身上,通过政府的立法、相关部门的延续责任制、农户的有效参与和参与式水利管理实施的有效设计来共同完成的。一个灌溉系统关系着国计民生等一系列的重大农业问题,我国政府通过立法,探索了“经营承包”、“股份合作”、“用水者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PIM)。但由于受我国特殊的农业结构和传统灌溉思想等特殊国情的影响,在灌溉系统中农户参与式水利管理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使小型水利市场化管理出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本文在全面系统的论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目前农户参与式水利管理政府缺位、市场失灵、农户参与程度低等现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DEMATEL灰数理论、动态演化博弈理论等构建了相关数学模型以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及保障措施,为政府、农户等相关利益主体在有效参与水利管理的博弈机制提供决策建议和方法支持。首先,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式水利管理的主要制约因素。以浙江省为例实证分析浙江省现阶段大多数农户不愿参与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来,尚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并且制约因素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基于此,本文运用灰数DEMATEL方法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水利灌溉管理的制约因素,通过灰数DEMATEL方法得出影响农户参与水利灌溉管理的根本原因因素——缺乏政府的有效激励和关键因素——缺乏有效的参与式市场化管理体系,这一结论为深入研究政府和农户的参与行为指明了方向。其次,本文建立了农户参与式水利管理中政府及农户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模型。由于政府对农户的激励措施会随着市场机制的发展的变化而发生演变,在农户参与性激励机制设计过程中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等相关问题,所以本文在第五章运用了动态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政府激励导向的地方政府和农户(协会)之间的动态演化的博弈与合作模型,分析了不同演化稳定情景下,深入剖析了不同阶段地方政府和农户博弈的行为特征,明确了政府在建立农户参与式水利管理的地方法规、配套标准、正负激励措施和完善监督机制的必要性。最后,本文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分别针对政府和农户合作博弈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并建立了农户有效参与式水利管理的保障体系,详细勾画了不同保障类型的保障内容及其运作过程,提出了农户参与式水利管理的有效实施政策和制度环境。
唐忠,李众敏[7](2005)在《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缺失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分析我国 5个时期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田水利建设相关利益主体在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上的不同态度 ,进而提出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主体应是政府和农民 ,而对于农民来说 ,可以根据水源特点分别采取股份制和参与者管理两种方式。
赖炼[8](2020)在《贵州省水资源产权交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从水行政管理的角度研究水资源问题。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在生产力不发达的人类文明早期,水资源和人类需求的矛盾并不明显,人们认为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导致了水资源面临“公地悲剧”危机。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可利用水资源和人类无限的对水的需求缺口逐渐加大。我国也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水资源数量有限,时空分布不均。各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出现了水权交易的探索,对各水权主体来说,通过引入市场进行水资源配置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水权制度改革便在多个国家实施。水权制度呈现多样化形式,有河岸权制度、优先占用权制度、公共水权制度、惯行水权制度、混合水权制度等。从国外的实践来看,美国水权制度代表了基于私权的水权制度,而以色列水权制度是基于公权的水权制度。我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权水市场建设,对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培育水权交易市场做出了总体部署。2000年1O月22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的报告《水权和水市场——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手段》发表,推动了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的水权转换及水权交易模式的研究和实践。2005年1月,水利部《关于水权转让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并实施,标志着我国水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启动。2016年4月19日,水利部颁发了《水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开展了水权交易的实践探索,出现了浙江省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甘肃省张掖市洪水河灌区水权交易等一批水权交易实例,为我国的水权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1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鼓励水权流转、大力培育水权交易市场”的明确要求。2018年7月,贵州省水利厅组织八个试点县开展水权确权和水权交易试点工作。本论文主要是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水权交易案例的对比,来研究水权的市场化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水资源的特性。这涉及到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二、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水资源如何才能具备商品属性;三、具备成为商品的条件之后,还需要什么样的外部条件,才能实现水资源在各权利主体之间自由流通。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考察了水资源具有的公共资源特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资源的排他性逐渐增强,成为准公共物品。同时,水资源还具有可分割性和可交易性,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一步分离,产权关系的明晰及受国家法律保护让水权具备了成为商品的初步条件。但因各种因素限制,水市场不可能离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只能是一个准市场。通过对美国、以色列、日本、澳大利亚四个模式,浙江省东阳-义乌、甘肃省张掖市洪水河灌区两个案例以及贵州省内息烽县、威宁县、关岭县三个水权交易试点工作的优缺点的比较,分析了在不同制度不同经济体量下水权交易制度的差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贵州省水资源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水权初始化配置”等八条对策建议和“初始水权的界定是水权交易的前提”等四条结论,并对水权的初始界定、水权的市场管理、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戴金华[9](1999)在《水价改革 势在必行》文中认为简述当前江西省水利工程水费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水价过低对水利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水价改革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内容以及可供操作的具体保障措施.
陈岳峰[10](2002)在《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阐述了江西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存在的问题、思路和对策.
二、江西省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实施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实施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江西农业水价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水价的历史沿革 |
二、农业水价存在的问题 |
三、农业水价改革的建议 |
四、结束语 |
(2)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管理制度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白塔渠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假设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水权制度的进展与现状 |
2.1 水权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安排 |
2.1.1 制度与效率 |
2.1.2 产权与水权 |
2.2 现有水权及水权理论研究述评 |
2.2.1 水权内涵辨晰 |
2.2.2 国外水权理论及实践 |
2.2.3 简要述评 |
2.3 我国目前水权现状与进展 |
2.3.1 水权的获得与灭失 |
2.3.2 我国水资源的使用管理 |
2.4 国内的水权交易现状 |
2.4.1 我国水权交易现状 |
2.4.2 对水权交易的认识与思考 |
3.灌溉水价理论与实践 |
3.1 灌溉用水定价目标 |
3.2 规范的灌溉用水定价理论 |
3.2.1 最优定价 |
3.2.2 次优定价 |
3.3 灌溉用水的定价实践 |
3.4 国外农业水价的实践 |
3.5 中国灌溉水价的发展与现状 |
3.5.1 我国水利工程水价的历史沿革 |
3.5.2 我国灌溉工程水价征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5.3 水价不能按成本收取的原因 |
4.灌区灌溉组织制度沿革与调查 |
4.1 计划经济时期的灌溉管理体制 |
4.2 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灌区的改革 |
4.2.1 SIDD运行管理案例:来自湖北省漳河灌区与江苏省皂河灌区的调查 |
4.3 小结 |
5.白塔渠灌区概述及调查数据的分析 |
5.1 调查的组织与设计 |
5.1.1 调查设计 |
5.1.2 灌区的选择及调查 |
5.1.3 行政村的抽样及调查 |
5.2 样本点社会、经济、水资源状况 |
5.2.1 鹰潭市社会、经济概况 |
5.2.2 鹰潭市水资源状况 |
5.2.3 白塔渠灌区的基本情况 |
5.2.4 灌区社会经济与水利状况 |
5.2.5 灌区水资源状况 |
5.3 技术效率实证模型的计量估计结果 |
5.3.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技术无效率模型 |
5.3.2 数据和变量 |
5.4 小结 |
6.白塔渠灌区管理制度分析(一):水价制度 |
6.1 灌溉水价的理论选择 |
6.1.1 边际成本定价 |
6.1.2 全成本定价 |
6.1.3 平均成本定价 |
6.2 灌溉水价的实际选择 |
6.3 白塔渠灌区水价制度及存在问题 |
6.3.1 灌区灌溉用水水价现状 |
6.3.2 灌区水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6.3.3 对白塔渠灌区成本定价可行性的考察 |
6.3.4 白塔渠灌区灌溉水价制度改革 |
6.4 结论与建议 |
7.白塔渠灌区管理制度分析(二):水权及灌溉组织管理制度 |
7.1 白塔渠灌区灌溉用水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2 白塔渠灌区水资源总量平衡分析 |
7.3 白塔渠灌区灌溉组织管理制度创新 |
7.3.1 白塔渠灌区灌溉组织管理模式的选择 |
7.3.2 白塔渠灌区小型水利设施管理制度创新 |
7.4 白塔渠灌区用水使用权制度的创新 |
7.4.1 明确界定水权 |
7.4.2 建立可交易的水权制度 |
7.5 小结 |
8.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政策建议 |
8.3 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节水农业(江西鹰潭)农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3)山东省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视角、技术路线以及研究方法 |
1.5 内容结构 |
1.6 本文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关于制度、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
2.2 产权与产权制度创新 |
2.3 灌溉水资源的产权制度理论分析 |
2.4 灌溉工程设施产权制度的理论研究概述 |
3 山东省灌溉水资源用水管理问题分析 |
3.1 引黄灌区灌溉用水制度、用水行为及其绩效 |
3.2 水库灌区灌溉用水制度、用水行为及其绩效 |
3.3 井灌区灌溉用水制度、用水行为及其绩效 |
4 山东省灌溉水资源供水管理问题分析 |
4.1 引黄灌区灌溉供水制度、供水行为及其绩效 |
4.2 水库灌区灌溉供水制度、供水行为及其绩效 |
4.3 井灌区灌溉供水制度、供水行为及其绩效 |
5 山东省灌区管理制度改革尝试—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 |
5.1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内涵 |
5.2 国外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5.3 我国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改革的发展及其现状 |
5.4 自主管理灌排区模式概述 |
5.5 对自主管理灌排区的相关理论解释 |
5.6 灌区管理制度变迁(建立自主管理灌排区)的原因以及意义 |
5.7 山东省灌区管理制度变迁方向设想—建立自主管理灌排区 |
5.8 山东省不同类型灌区自主管理灌排区的组建方式 |
5.9 山东省自主管理灌排区的试点情况以及案例分析 |
6 山东省灌溉水资源取水管理问题分析 |
6.1 取水与取水管理 |
6.2 我国取水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
6.3 取水许可制度的发展—可交易取水许可(取水权交易)制度 |
6.4 国外取水权交易案例的经验与启示 |
6.5 我国可交易取水许可制度(取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 |
6.6 利用取水权交易市场优化配置山东省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资源的设想 |
6.7 利用取水权交易市场优化配置灌溉水资源的相关案例演示 |
7 全文总结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相关政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其他科研情况 |
(6)水利参与式管理的利益主体博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MATEL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目标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水利参与式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水利参与式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1 参与式管理的定义和假设 |
2.1.2 参与式管理的关键因素 |
2.1.3 DEMATEL 研究方法综述 |
2.1.4 委托——代理理论 |
2.2 水利参与式管理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1 有关参与式灌溉管理的研究 |
2.2.2 有关农户参与水利管理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3 经济博弈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3 参与式水利管理的实践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国外参与式水利管理的实践现状 |
3.2 国外参与式水利管理的主要做法 |
3.3 我国及浙江省参与式水利管理的实践现状 |
3.3.1 我国参与式水利管理的实践现状 |
3.3.2 浙江省参与式水利管理的实践现状 |
3.3.3 浙江省参与式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 研究述评 |
4 基于 DEMATEL 的参与式水利管理制约性因素分析——以浙江为例 |
4.1 浙江省参与式水利管理问题描述 |
4.2 灰数 DEMATEL 方法 |
4.3 基于 DEMATEL 的参与式水利管理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
4.3.1 参与式水利管理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4.3.2 基于灰数理论的农户参与水利管理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
4.3.3 灰数敏感性分析 |
4.3.4 基于 DEMATEL 的参与水利管理的制约性因素计算结果 |
4.4 结论和建议 |
5 政府激励下利益相关主体的演化博弈分析 |
5.1 问题描述 |
5.2 演化博弈模型假设 |
5.3 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5.3.1 农户参与式管理的静态博弈分析 |
5.3.2 政府激励下政府和农户的博弈分析 |
5.4 演化博弈模型结果分析 |
5.4.1 农户参与水利管理的决策演化稳定性分析 |
5.4.2 政府决策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4.3 政府和农户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5 研究结论 |
6 农户参与式水利管理有效实施的建议与保障体系 |
6.1 研究建议 |
6.2 参与式水利管理有效实施的保障体系 |
6.2.1 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
6.2.2 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 |
6.2.3 建立有效的监督模式 |
6.2.4 把握农户参与诉求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8)贵州省水资源产权交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2 水资源产权交易的理论分析 |
2.1 水资源的特点 |
2.1.1 公共物品理论 |
2.1.2 水资源的特点 |
2.2 产权的界定与基本特点 |
2.2.1 产权的界定 |
2.2.2 水资源产权的基本特点 |
2.3 水资源产权的定义、基本内容与功能 |
2.3.1 水资源产权的定义 |
2.3.2 水资源产权的基本内容 |
2.3.3 水资源产权的功能 |
3 水资源产权交易的意义 |
3.1 法律意义 |
3.1.1 对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的质疑 |
3.1.2 目前存在的法律问题 |
3.1.3 合理性 |
3.1.4 合法性 |
3.2 水资源产权交易的社会意义 |
3.2.1 促进脱贫攻坚 |
3.2.2 保障小康生活 |
3.2.3 护航经济建设 |
3.2.4 增强生态文明 |
3.2.5 监督政府治理 |
3.2.6 提高节水意识 |
4 国内外水资源产权交易的模式及借鉴 |
4.1 国外水资源产权交易的模式 |
4.1.1 美国水资源产权交易模式 |
4.1.2 以色列水资源产权交易模式 |
4.1.3 日本水资源产权交易模式 |
4.1.4 澳大利亚水资源产权交易模式 |
4.2 国内水资源产权交易模式 |
4.2.1 浙江省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模式 |
4.2.2 甘肃省张掖洪水河灌区水权交易模式 |
4.3 国内外水资源产权交易对贵州省的借鉴意义 |
4.3.1 水权制度建设应实现政府与市场并重 |
4.3.2 因地制宜,建立符合本省实际的水权交易制度 |
4.3.3 逐步推进水权交易制度建设 |
5 贵州省水资源产权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贵州省水资源的现状 |
5.1.1 总量 |
5.1.2 分布 |
5.2 贵州省水资源产权交易的现状 |
5.2.1 水权市场的交易主体 |
5.2.2 水权市场的交易客体 |
5.2.3 水权市场的交易方式 |
5.3 贵州省水权交易的主要做法 |
5.4 贵州省水资源产权交易存在的问题 |
5.4.1 水权界定模糊 |
5.4.2 水权市场化较弱 |
5.4.3 用水者缺乏主体地位 |
5.4.4 用水者权利受到较大限制 |
5.4.5 缺乏听证制度 |
5.4.6 产生问题的原因 |
5.5 贵州省国资水资源产权交易案例分析 |
5.5.1 息烽-开阳水权交易试点改革 |
5.5.2 威宁县玉龙镇-牛棚镇水权交易试点改革 |
5.5.3 关岭县鸡窝田灌区-贵州港安水泥有限公司水权交易试点改革 |
5.5.4 国资水资源产权交易案例对比 |
6 完善贵州省水资源产权交易的对策 |
6.1 完善水权初始化配置 |
6.2 完善水价定价机制 |
6.3 政企分离 |
6.4 建立水权交易平台、完善水权交易管理制度 |
6.5 以节水促进水权交易 |
6.6 明确行使水权的主体 |
6.7 完善听证制度 |
6.8 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制度保障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水权包括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
7.1.2 初始水权的界定是水权交易的前提 |
7.1.3 水权交易要市场主导、政府监督相结合 |
7.1.4 水权交易收益分配应该考虑对第三方利益的补偿 |
7.2 讨论 |
7.2.1 明确水权初始化的主导权 |
7.2.2 平衡水资源体制改革过程中各方的利益 |
7.2.3 水权交易形式的多样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存在的问题 |
2.1 现行水价政策不到位 |
2.2 水费征收难 |
2.3 水管单位负担重, 自我维持能力差 |
2.4 财务运作不够规范 |
2.5 工程项目分类不明确, 水价补偿机制不健全 |
3 思 路 |
3.1 统一政策, 分级管理, 推进水价改革 |
3.2 实行分类定价, 货币计价的计征方式 |
3.3 农业供水要逐步由按田亩收费向计量收费过渡 |
3.4 改革水价, 分步到位 |
3.5 严格测算方法、科学确定价格 |
4 对 策 |
4.1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 |
4.2 配合税费改革, 理顺乡镇以下环节的供水体制 |
4.3 规范成本核算 |
4.4 协调财政、税收的关系 |
4.5 加快按方计费的步伐 |
4.6 规范水费的使用管理 |
4.7 加大水价改革的宣传力度 |
四、江西省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实施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江西农业水价改革的思考[J]. 江野军,江四新. 价格月刊, 2014(11)
- [2]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管理制度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白塔渠灌区为例[D]. 张运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5(06)
- [3]山东省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D]. 武华光.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4]灌区水价改革探讨[J]. 夏美龙,柳学初. 江西水利科技, 2003(04)
- [5]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 陈岳峰. 中国水利, 2003(08)
- [6]水利参与式管理的利益主体博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MATEL的实证[D]. 华楠.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4(12)
- [7]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缺失的经济学分析[J]. 唐忠,李众敏. 农业经济问题, 2005(02)
- [8]贵州省水资源产权交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索研究[D]. 赖炼. 西南大学, 2020(01)
- [9]水价改革 势在必行[J]. 戴金华. 江西水利科技, 1999(02)
- [10]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陈岳峰. 江西水利科技,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