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救火英雄行乞街头(论文文献综述)
马思雨[1](2021)在《《北京小曲百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印美娟[2](2020)在《传统与新变:清末民初(1910-1918)改良新剧剧本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话剧传人中国,与中国传统戏剧碰撞、冲突、交融,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改良新剧。改良新剧是中国戏剧与西方话剧共同孕育的产物,是传统戏剧和时代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古典戏剧向现代话剧过渡的戏剧形式,它具有西方戏剧的艺术特征,亦未脱传统戏剧之窠臼,同时也掺杂着时代环境所投射的非艺术因素。本文以清末民初(1910-1918)期刊杂志登载的新剧剧本及新剧艺人忆述的演剧脚本为研究对象,以新剧的舞台实践及戏剧评论作为材料补充,以结构体制、文体特性、舞台艺术为切入点,分析新剧对中国古代戏剧的继承及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嬗变:第一章论述改良新剧的结构体制,主要包括新剧的结构方式与外在体式。新剧基本上效法中国传统戏剧的编剧方法,采用点线式结构组织故事情节。同时,它还借鉴改良新戏的幕外戏的表演手段,或连贯剧情,或插科打诨。在体制方面,改良新剧效仿西方戏剧的分幕分场的方式,却袭用了的中国传统戏剧的场次名称、分出标目及开场,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戏剧的“形骸”。第二章论述改良新剧的文体特点,主要包括台词的艺术、唱曲的魅力及舞台提示词的蜕变。新剧以对话与舞台提示词为主体,同时保留了中国传统戏剧的叙述者干预以及小说式的叙述方式;受传统戏剧的浸润,新剧剧本保留着大量的唱曲,或是迎合中国观者爱唱之心理,或是抒情达意,或是开启民智、灌输文明。尽管新剧的舞台提示词保留着中国传统戏剧“++介”的范式,不过,提示词总体上呈现出细致、熨帖的特点。第三章论述改良新剧的舞台美术,主要包括新剧的舞台布景、演员妆饰、灯光技术及音响效果。剧作家比较重视剧作的舞台艺术,精心设置布景为角色提供活动场景、映衬角色性情、渲染戏剧氛围;注重演员妆饰,使其外在形象与性情气质保持一致;合理利用灯光技术,创设戏剧情境,强化角色的心理情绪;充分发挥音响效果,展现时代面貌,传达人物的情绪。改良新剧是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革新顺应了中国观众要求戏剧反映社会现实、针砭社会弊病、启民醒世的心理诉求,发挥了戏剧的教育功能;它对传统戏剧、改良新戏的继承,适应了观者的审美习惯,保证了戏剧的娱乐功能。
李佩瑜[3](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DUONG NHU NGOC HIEU(杨如玉孝)[4](2019)在《汉越委婉语对比及对越教学》文中认为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委婉语是一种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文化。在日常社会交际中,人们有时需要表达一些微妙之事或难言之隐,但这些话题不便直接表达,于是促成了大量委婉语的产生。委婉语可以清楚地反映社会群体成员对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或事物体现的文化观与道德观。委婉语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学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展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包含在一举一动中的文化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讲究文明礼貌,也会越来越多地运用委婉语,委婉语正逐步发展成为日常交际用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随着中越两国的合作日益深入,加强汉语与越南语之间的相互学习,可以进一步促进中越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汉越委婉语中可待挖掘的研究素材十分丰富,本文主要利用比较分析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深入比较汉越委婉语的异同,阐发汉越委婉语产生的文化影响因素,进而讨论在越南对汉语委婉语的教学实践,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于汉越委婉语的构成手段对比分析,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四个角度深入剖析汉越委婉语构成手段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关于语音方面,汉语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谐音的形式实现婉指;而越南语既可通过非完全式语音形式实现婉指,也可通过省略音节(Tinh luoc am)和重叠音节(Diep am)实现婉指。关于词汇方面,汉越委婉语中大多都会选用相对褒义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或直接选用外来词来代替所要婉称的事物。与此同时,汉语会使用反义词和对义词来避讳所要表达之意,如用“走水”代替“失火”之义;而越南语则会用汉越词来代替所要避讳的词,如“Quytich”(归寂)、“Hi sinh”(牺牲)等词表示死亡。汉语与越南语都会通过使用否定副词“不”或借助“家”“师”等类语素构成委婉语等。最后,针对委婉语修辞构成方法进行比对。汉越委婉语均使用隐喻、模糊化、借代等修辞手段。此外,汉语还使用拆字法和歇后语,而越南语还使用倒读法(Noilai)。第二章是对委婉语的语义类型进行细致划分。汉语中关于委婉语的语义类型的划分可以细致至十三大类三十六小类,纷繁复杂,转之汉语,越南语语义类型比较少。本章根据汉越可以对应的委婉语的常用频率与数量进行归类,可以从主要语义类型与次要语义类型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语义类型包括“死亡与殡葬”、“疾病与伤残”、“性爱与生育”三大类。由于这三类语义类型中包含了大量辞例,进而本文将利用相关语言学理论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说明,例如词语搭配、语义借代等。而次要语义类型部分主要包括“分泌与排泄”、“怀孕和生理变化”、“有关职业的委婉语”三种相对辞例较少的委婉语。本章主要通过分析语义结构归纳语义类型,辨析异同。第三章围绕汉越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委婉语的构造都要遵循距离、相关、动听三原则。距离原则指委婉语在构造上通过变换能指即语言符号,使能指与所指不直接对等,在心理上增加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距离;相关原则要求委婉语与原语言符号有一定的联系,能提供人们理解其所指的线索;动听原则要求委婉语具有好的伴随意义,能给人以好的联想。在委婉语构成的语用原则的影响下,汉越委婉语都拥有避讳、礼貌、掩饰、求雅这四种语用功能。避讳是为了表示禁忌而产生,礼貌是为了体现文明而衍化,掩饰是为了维护尊严而选用,求雅是为了规避低俗而使用,汉语与越南语之间在这四种语用功能中都有不一样的表现。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汉语委婉语还是越南委婉语,四种语用功能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由两种与两种以上语用功能互动而产生实际交际效果。第四章论及汉越委婉的文化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比较。本章从儒家思想、宗教思想、其它思想观念、风俗制度以及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等角度深入剖析。其中,对于儒家思想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主要从儒家“礼乐”、“仁义”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宗教思想,主要分道教神仙思想以及佛教思想进行分析。此外,本章还探讨了阴阳观念与丧葬风俗对汉越委婉语中体现的,并对从“道家”和“佛家”两大宗教信仰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也会通过诗歌、社会制度和习俗等各方面来对综合分析,展示汉越两者之间的民族文化特点。最后,从中越两国反映其社会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中,提取两者所共同存在的典型的文学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说明各自形象塑造缘由,揭示社会文化对委婉语的影响。第五章将在对汉越委婉语深入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尝试。首先,本文对在越南各大高校汉语专业中开设委婉语课程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在越南,汉语学习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很多学生通过学习汉语以获取前往中国留学的机会,但由于汉语与越南语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对于越南的汉语学习者而言学习难度较高。而委婉语教学需在学生习得一定的汉语的语法、语义、语用基础上展开,并对委婉语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汉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有进一步的了解。其次,本文将对汉语委婉语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提出应对预案策略。委婉语长期受到思想观念、风俗制度、文学典故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对委婉语的学习不仅需要对中国文化有较为深入的涉猎,还需对于汉越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作更加深入的探索。同时,委婉语的教学需要与一定的语境教学相结合。最后,形成具体的汉语委婉语的课程设计,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总结进行较为具体的说明,并以“职业委婉语”为例进行教学实例内容的展示。长期以来,委婉语研究都是语言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总会选取不同的角度对委婉语进行分析,但是鲜有涉及全面地、系统地对比汉越两种语言之间的委婉语的研究。本文不仅花大力气尽可能搜集更多的材料,例如网络语言材料,力求完整性,还从语言学的各个角度对汉越委婉语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并对汉越委婉语对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概念、定义进行仔细斟酌,提出一些新看法,进行更为科学的界定。此外,本文对越南汉语委婉语的教学设计也是一次新的实践尝试。
邱晓丹[5](2018)在《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1950-70年代的文学为了服务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的规训和自己的主动谋合下,产生了将文学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为符合该时期一定道德、精神、才能、阶级等标准的“英雄”的书写倾向。本文将具有这种书写倾向的文学文本称之为“英雄书写”。英雄书写作为一种既描写了英雄人物、又描写了非英雄人物的立体的文学表达,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非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中隐藏下诸多与之相去甚远的异质成分。这使得英雄书写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是分析当时社会整体思想形态的理想文本。关于1950-70年代的社会思想状况,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该时期社会运行中振聋发聩的一统性地位,学界长期忽略了潜藏在其笼罩之下的其他思想学说的影响。建国后,中国社会进一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它依然受着儒家传统多方面的影响。1950-70年代英雄书写所竭力塑造的、作为该时期国家话语重要内容的“人民英雄”形象,以集体主义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其重要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道德规训。道德规训是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的重要联结点。“人民英雄”概念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矛盾的内涵特质,这其中隐藏着对儒家思想的变异性继承。英雄书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对儒家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社会、宗法制度和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所衔接和继承。这表明1950-70年代社会在其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之下,仍隐藏着一幅儒家传统社会图景。儒家传统在1950-70年代社会的命运,虽然主要表现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压制,但也有因其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而得以加强的一面。儒家学说是一种具有整体观框架的学说,它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兼容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的一种天然独立的整体性社会形态。1950-70年代社会人为的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时期社会整体性形态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的融合使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形态再次打破,再次成为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型社会。这与具有整体观性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不兼容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道德规训特质的英雄书写式微,文学书写朝着彰显个体欲望、去道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承担的道德规训功能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到文学本身。而社会在全面经济转向的冲击下,呈现出人文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局。1990年代的儒学“复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中大陆新儒家的一支表达了如同传统社会时期的用儒家思想干预社会运行的“政治儒学”的构想。中国当代社会这一思想脉络的流变,在文学的英雄书写中得到了完美的映照和见证。此后的文学,还将继续承担这一作用和功能。
赵丹荣[6](2018)在《清末民初都市戏曲人文生态研究》文中认为“戏曲生态”指戏曲及其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所构成的整体状态。以人对戏曲生态影响程度的深浅来作为分类标准,戏曲生态又可分为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以人文生态为主。本文以“人文生态”为提挈,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清末民初时期都市戏曲的生存环境进行研究,力求还原当时特定的戏曲人文环境,呈现出戏曲在这种人文环境下的生存状态,指出其生存状态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乃至相互疏离的关系。清末民国时期,在戏曲活动与其外部生态环境之间的对话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文人、报人对戏曲活动的参与和对戏曲批评生态的介入,这一介入过程主要体现在文人与伶人交游、互动的活动中,而贯穿文伶交游活动始终的主线便是“捧角”。因着男风的盛行和以魏长生为代表的男旦艺术的崛起,清朝中晚期兴起了狎优之风,此风经由清末民初而发展到民国后,已骎骎然席卷全社会,升级成“捧角”这一全民狂欢的形式,其间演变递进的过程及其动因耐人寻味。随着近代报刊业的兴起与繁荣,数量众多的文人转变为报人,戏曲报刊也成为了文人评伶捧角的主要载体,既是捧角的主阵地,也是捧角团体之间互相竞争的主战场。本文以清末民初为时间节点,着重探讨其前后两个时期文人对于戏曲活动的参与和对戏曲批评生态、交往生态的介入。文人或以戏曲报刊为媒介发表剧评及捧角文章,或运用刊物本身发动捧角团体之间的争斗,其背后所反映出的诸如狎优、捧角、名旦关注、女伶关注等焦点问题,对当时戏曲人文生态的形成与嬗变产生了深远影响。文人的参与推动了民国后京剧的精致化和雅化,亦是促使京剧走向全面繁盛的重要因素。在戏曲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中,以官僚财阀、帮会组织、青楼娼妓、票友票房、满清遗老、女性观众等为主的都市群体对于戏曲的批评、观演、互动等人文生态的参与情况也值得注意。其中,尤以票友票房、满清遗老和女性观众这三种群体最为特殊,他们共同构成了民国后戏曲人文生态的独特景观。本文着重研究他们参与戏曲实践的情况及其与伶人之间包括捧角在内的或明或暗的关系。清末民国时期,尤其是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剧坛气象不凡,名角名段大量涌现,艺术技巧不断提升,流派纷呈、争奇斗艳,传统戏曲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但随着西洋戏剧的传入和本土新编戏、文明戏等新戏的产生,戏剧界呈现出新旧共存的局面。新剧派不眠不休的攻讦以及旧剧派困兽犹斗的反击,使得新旧剧的论争愈演愈烈,论争的焦点在于旧剧社会教化功能体现的程度及新旧剧“写实”与“写意”的特点孰优孰劣。因此,在20世纪的头30年,戏曲界最值得注意的事件便是戏剧改良运动,当时戏曲内部人文生态的冲突演进也集中体现为戏剧的改良。戏剧改良既是贯穿当时戏曲发展的主题,同样也是戏曲生态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多数戏曲报刊在这一改良大潮中保持了清醒和理性,对旧剧衰落的原因以及戏剧改良的原则、措施和目标不懈探索,形成了纷繁庞杂的理论体系。改良措施涉及演员、观众、评剧家、舞台剧场的建筑经营、编剧、曲师、教习师傅等方方面面,涵盖了戏曲活动的所有参与主体。而它们又分别对应着戏曲的观演生态、剧本生态、音乐生态及传承生态。本文对以上几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对当时有关戏剧改良的报刊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以期能够清晰整理并揭示出作为戏曲人文生态内在驱动力的戏剧改良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特点和演进脉络,为现时的戏曲振兴提供参考。
楼培琪[7](2018)在《《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首演至今,已经跨越了整整一个甲子,它以生活化的舞台呈现和综合性的艺术聚焦,为我们寻找都市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提供了研究的灵感和思路。《七十二家房客》作为一个经典的都市文化剧,早已深入人心,其剧目名称成了市民日常生活的习惯语。《七十二家房客》虽然表现的是市民生活及其互相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但它同时又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近代上海城市以“三界四国”为特征的市政管理格局,以工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娱乐业为特征的城市经济格局,以及移民人数占城市人口 80%以上为特征的城市社会格局。正因为借助艺术手段把这些内容浓缩在一个独特的日常生活空间中,从而能够在舞台上呈现出近代上海城市特有的文化形态。本文以新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运用文献梳理、调查访谈和文本解读等研究方法,通过《七十二家房客》的戏剧叙事和舞台表演,将近代上海一条普通石库门弄堂底层民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件,作为近代上海的城市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社会和城市民俗等方面的观察对象。《七十二家房客》是小社区反映大社会、小事件反映大历史、小人物反映大群体的极度浓缩,戏剧符号化的舞台呈现为我们在一部经典戏曲表演剧目的文本体系内寻找城市历史和都市文化发展的脉络与痕迹提供研究的灵感和思路。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正文部分共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的方法。正文第一章分别就《七十二家房客》由独脚戏向滑稽戏的文本衍变过程,舞台剧向电视剧的文本衍变过程,以及电影中近代广州和近代香港的叙事文本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主要围绕近代上海艺术商业化的竞争与移民社会大众审美的关系,以及滑稽艺术对上海都市文艺的传承展开论述和研究,探讨的内容包括海上滑稽的形成与滑稽“三大家”、《七十二家房客》与大公滑稽剧团诸位名家、海上滑稽与海派艺术等三个方面。第三章通过对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演绎的一系列小市民、小商贩、小弄堂、小社会、小事件、小冲突等舞台解读,探讨近代上海受商业意识引导的移民社会,如何展现都市文化中的崇商重利思想和遵契守约精神,并通过滑稽艺术作品灌输给以市民大众为代表的都市文化消费主体,普遍性地诱发了近代上海都市文化中趋利思想和契约精神等商业社会的价值观。第四章在对《七十二家房客》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展开对近代上海移民生存空间和性格特征的讨论,以及对近代上海移民语言的分析,进一步阐述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移民社会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彼此的影响因素。第五章通过对滑稽艺术舞台表演的观察和研究,探讨受到西方文化习俗、江南文化习俗和商业娱乐习俗影响的近代上海的都市民俗文化。结论部分认为《七十二家房客》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移民群体在狭小逼仄的弄堂社会中“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舞台表演的社会化符号与社会空间的表演化符号之间传递着近代上海的都市文化密码。城市文化学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一座城市就是一个人类社会的舞台。当这一广阔的舞台需要搬到剧场中来加以演绎时,能够选取某个特定的城市空间来把一个历史时期市民生活状况充分而又艺术地展现出来。承载着几代上海人都市情感和都市回忆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以异质同构的方式,从社会空间、舞台空间和艺术空间之间全面图解了近代上海的都市文化特征:五湖四海的移民主体孕育海纳百川的都市气魄、西风东渐的租界管理促显现代时尚的都市观念、迅速发展的商业经济诱发崇商重利的都市价值、中西杂糅的大众文艺催生兼容并蓄的都市审美。这也就决定着滑稽经典作品《七十二家房客》对于解读和剖析近代上海都市文化方面所具有的代表性意义。
鲁岭梅[8](2017)在《新兴指人名词“X哥”的语义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新兴指人名词“X哥”词族大量出现,且引起了学界关注。本文以新华网搜索的新闻标题中576个“X哥”词条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方法、降级述谓结构和隐含谓词还原法、图形-背景扫描理论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对“X哥”的语义类型、语义关系和语义认知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述新兴指人名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哥”语义的历时变化和“X哥”的性质。“哥”的历时语义表明“哥”由亲属称谓泛化至类亲属称谓又在流行语中泛化至泛亲属称谓。鉴于“哥”的实义性本文将“X哥”视为偏正式复合词。第三部分,“X哥”的语义类型。利用空间和时间特性对“X”的语义类型进行描写和分类。从空间上看,“XNP”与“哥”构成重合、包含、共现和容纳关系。“X”越来越凸显“哥”浅层的,显现的特征,“X”特征凸显由内核转向外围,呈现浅层化趋势。从时间上看,“XVP/XAP”凸显“哥”的长期性或短暂性特征,“X”越来越凸显“哥”短暂的、偶发的特征,也呈现出浅层化趋势。“X”凸显特征的浅层化使得“X哥”语义含混且语义关系复杂,该部分尝试从浅层化解释“X哥”语义含混(语义理解多能性)问题。第四部分,“X哥”的内部语义关系。利用降级述谓结构和隐含谓词还原法对“X哥”的内部语义关系进行详细描写和分析。这些描写和分析表明“X哥”的内部语义关系复杂,“XNP+哥”内部语义关系有“同位关系”、“领属关系”、“对象-主体关系”、“结果-主体关系”等13个大类(15个小类)。“X哥”的语义关系特点主要包括语义关系的复杂性和语义关系与表达形式的非对应性。该部分试图从谓词隐含解释“X哥”的语义含混问题。第五部分,“X哥”的语义认知。利用场景、扫描和图形-背景理论从编码角度对“X哥”的扫描层次进行描写。利用“X哥”的图形-背景扫描从认知角度解释“X”特征凸显的浅层化。当“X”与“哥”为重合空间关系时,“哥”的特征一次扫描就能完成认知,这就是第一次扫描。当“X”与“哥”是其它的空间关系时,或者“X”为“哥”的行为、评价特征时,还得对“哥”的特征进行第二次扫描才能完成认知。扫描的层次与“X”特征凸显浅层化密切相关,越是浅层的特征,扫描时认知主体付出的努力越小,属于浅层扫描。越是深层的特征,认知主体扫描时付出的努力越大,属于深层扫描。第一次扫描中,事件是背景,“X”和“哥”是图形;第二次扫描中,“哥”是背景,“X”是图形。利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对“X哥”的事件域的认知模型进行描写。利用“X哥”的事件域认知模型补充其图形-背景扫描认知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X”选择的多样性和语义细化。最后部分是结语。总结第二章至第五章的结论,并且类推至其它新兴指人名词“X+姐/妹/弟/爷/婶”等,认为“X哥”与“X+姐/妹/弟/爷/婶”构成一个集群。“X哥”的定性、语义类型、语义关系、扫描的方式和事件域认知模型均可以类推到其他亲属称谓词“姐”、“妹”、“弟”、“叔”、“爷”和“嫂”。这些亲属称谓词也都经历了亲属称谓→类亲属称谓→泛亲属称谓三个阶段的泛化。“X”也主要凸显主体“姐”、“妹”、“弟”、“嫂”、“爷”的[+事物][+行为]和[+状态]特征。“X哥”存在对应的“X姐/弟/妹/嫂/爷”。本文的研究有利于“X哥”类新兴指人名词的语义的理解,为新闻事件主体的命名和主体命名的编码与解码提供指导。
邵丽坤[9](2017)在《九十年代以来的城市剧场二人转》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九十年代以来的剧场二人转作为考察与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考察和文献梳理相结合的方法对论文进行分析、论证。以往研究成果,对传统二人转的研究较多,对城市剧场二人转专门进行研究的着述较少。本论文尝试从以下几个章节展开论述:前言部分以时间为序,对二人转的研究进行梳理,九十年代以来也是二人转研究的多元与深入期,并开始出现对剧场二人转的讨论。第一章对二人转在城市中的发展进行概述,二人转在书场里拣板凳头、唱客栈、唱票房子(火车站)、唱撂地、唱小剧场、唱茶社及串巷子演唱、在城市公园演唱、唱站前曲艺厅、小剧场等等,最后在城市剧场站稳脚跟,每一时期每一地点,表演的内容也不同。第二章对二人转的演出空间及演出内容发生的变化进行梳理、分析,并对二人转的“真伪之辩”进行剖析。第三章论述剧场二人转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二人转由民间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化、剧场的经营管理者、演员的文化自觉及创新意识、政府的作用等等,共同制衡着二人转的发展。第四章主要分析剧场二人转的特征,二人转的涉性表演、二人转对娱乐至上的追求、二人转带有粗野的乡土气息。第五章论证剧场二人转对传统二人转的回归,注意与观众的交流、“百货迎百客”的原则、丑旦的角色构成与跳进跳出的方式、兼容并包的形式、戏拟化的表演。第六章论证媒介与剧场二人转的关系。结语部分,本文以九十年代以来的城市剧场二人转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城市的发展状况有个大致梳理,对其与传统二人转的变与不变、剧场二人转对传统二人转的回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对剧场二人转的特征进行了剖析。剧场的繁荣也是多方力量作用的结果,其中剧场的经营管理者、政府及演员的文化自觉意识、创新意识等共同影响着剧场二人转。尤其是媒介,对剧场的二人转影响相当巨大。剧场二人转也在多方力量的制衡中,向前发展。
徐笑一[10](2017)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圣愚形象研究》文中提出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僧传文学和佛教小说中就出现了许许多多高僧大德的形象,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圣愚这一另类的人物形象。圣愚是印度佛教信仰与中国儒家、道家思想乃至民间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众生平等”的人文观。可以说,圣愚形象折射出了中国人既超凡脱俗,又心系苍生的人生追求,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诠释了佛教慈悲度人思想所具有的普世意义。本论文以圣愚形象为切入点,以主题学、形象学理论为基础,将两汉以后僧传文学、笔记小说、通俗小说中的圣愚形象进行系统的归类研究,将圣愚形象划分为六个母题,并对每一个母题所涵盖的圣愚形象进行列举、分析、归纳,从而概括出中国古代小说中圣愚形象所具有的外表鄙陋、颠狂不羁、内心纯洁、颇有神通等特点,阐释其叛逆的外表和疯颠行为所蕴涵的信仰执着、悲天悯人、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彰显了圣愚形象的审美意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追根溯源,探究佛经文学、古印度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对圣愚形象塑造的影响,并阐释圣愚形象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元素及其美学意义。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综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主题学这一理论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简史,分析了主题学理论与本课题研究的密切关系,并对本课题研究的圣愚形象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特点,并将圣愚形象放在佛教发展的大背景下,具体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圣愚形象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愚大多为印度和西域僧人,他们以神通法术自神其教,争取在中土立足;隋唐时期的圣愚是古典型圣愚形象,他们精于禅修,擅长神通,张扬个性,济世度人;宋元时期的圣愚是游走于民间的草根化圣愚,他们将禅宗的叛逆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明清时期的圣愚是流落社会底层的世俗化圣愚,甚至与乞丐为伍,成为佛教衰微时期圣愚形象的绝唱。第三章具体运用了主题学的研究理论,对两汉到明清时期的历代僧传文学、笔记小说、通俗小说中的圣愚形象进行了细致筛选和梳理,将圣愚形象按照六个母题进行分类研究:济世度人型圣愚;圣徒转世型圣愚;戒杀护生型圣愚;不守戒律型圣愚;预测吉凶型圣愚;分身现形型圣愚。第四章主要探究圣愚形象在世俗小说中的泛化。圣愚形象不仅活跃于佛教文学中,明清以后,随着佛教势力的逐渐衰微,圣愚形象也逐渐由佛教文学走向民间文学,圣愚形象所体现的不役于物,颠狂不羁,任性自由,济世救人的精神在世俗小说中的圣愚形象上也得到了延续。第五章主要阐述圣愚形象所体现的六个母题与佛教以及古印度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揭示佛教文学和古印度文学对圣愚形象的深刻影响。本章对圣愚形象的塑造进行追根溯源的考察,揭示佛经文学中的“六神通”、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众生平等、顿悟成佛等佛教思想对圣愚形象塑造的影响。第六章对圣愚形象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因素及美学意义进行了探讨。圣愚虽然是受佛教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文学形象,但其毕竟诞生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上,必然与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章主要从佛教世俗化、禅宗思想、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对圣愚形象的影响三个方面对圣愚形象进行了文化阐释;从圣愚形象所体现的不役于物的处世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普度众生的慈悲观三个方面论述了圣愚形象所具有的美学意义。结语部分对圣愚形象的特点以及圣愚在文学史、文化史中的意义进行了总结。圣愚将颠狂与谦卑、愚痴和智慧、疯狂与清醒、神圣与粗俗、伟大与渺小融为一体,以超凡脱俗、震撼人心的形象践行着佛教超度苍生、济世度人、呵护生命的宗旨。圣愚“愚痴”、“颠狂”的外表蕴含的正是自然界得以生生不息的大智慧。
二、救火英雄行乞街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救火英雄行乞街头(论文提纲范文)
(2)传统与新变:清末民初(1910-1918)改良新剧剧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结构体制 |
第一节 新剧的结构方式 |
第二节 新剧的体制构建 |
小结 |
第二章 文体特点 |
第一节 台词的艺术 |
第二节 唱曲的魅力 |
第三节 舞台提示词的蜕变 |
小结 |
第三章 舞台美术 |
第一节 布景 |
第二节 妆饰 |
第三节 灯光 |
第四节 音响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汉越委婉语对比及对越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委婉语的定义与辨析 |
二、委婉语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意义及方法 |
第一章 汉越委婉语构成手段比较 |
第一节 汉越委婉语的语音构成手段比较 |
一、汉语委婉语的主要语音构成手段 |
二、越南语委婉语的主要语音构成手段 |
第二节 汉越委婉语的词汇构成手段比较 |
一、汉越委婉语的相同词汇构成手段 |
二、汉越委婉语的不同词汇构成手段 |
第三节 汉越委婉语语法构成手段比较 |
一、借助否定副词“不”构造委婉语 |
二、借助“家”“师”等类语素构造委婉语 |
第四节 汉越委婉语的修辞构成手段比较 |
一、汉越委婉语的相同修辞构成手段 |
二、汉越委婉语的不同修辞构成手段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汉越委婉语的语义类型比较 |
第一节 汉越委婉语的主要语义类型比较 |
一、汉越“死亡与殡葬”委婉语语义比较 |
二、汉越“疾病与伤残”类委婉语语义比较 |
三、汉越“性爱”及与“性”有关的身体器官、部位委婉语语义比较 |
第二节 汉越委婉语的次要语义类型比较 |
一、汉越分泌与排泄委婉语语义比较 |
二、汉越怀孕和生理变化委婉语语义比较 |
三、汉越职业委婉语语义比较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汉越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比较 |
第一节 汉越委婉语的避讳功能对比 |
一、汉语委婉语的避讳功能 |
二、越南委婉语的避讳功能 |
第二节 汉越委婉语的礼貌功能对比 |
一、汉语委婉语的礼貌功能 |
二、越南委婉语的礼貌功能 |
第三节 汉越委婉语的掩饰功能对比 |
一、汉语委婉语的掩饰功能 |
二、越南委婉语的掩饰功能 |
第四节 汉越委婉语的求雅功能对比 |
一、汉语委婉语的求雅功能 |
二、越南委婉语的求雅功能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汉越委婉语的文化影响因素比较 |
第一节 汉越委婉语的儒家思想影响比较 |
一、“礼乐”观念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二、“仁义”观念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第二节 宗教思想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一、道教神仙思想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二、佛教思想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第三节 其它思想观念和风俗制度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一、“阴阳”观念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二、丧葬风俗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第四节 典型文学形象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一、负心汉形象:陈世美与“So Khanh”(楚卿) |
二、吝啬鬼形象:严监生与“Nghi (?)”(仪桂)、“(?)”(霸建) |
三、好色者形象:登徒子与“Bui Kiem”(棐约)、“Yeu rau xanh”(蓝须妖)四、背叛者形象:中山狼与“Ly Thong”(李通)、Va-ren、“Ho Ton Hien"(胡孙献) |
四、背叛者形象:中山狼与“(?)”(李通)、Va-ren、"(?)"(胡孙献)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对越汉语教学中的汉语委婉语教学 |
第一节 汉语委婉语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以及教学对象 |
第二节 越南语母语者在汉语委婉语学习中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
第三节 汉语委婉语课程设计与教学示例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5)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文学的“英雄”主题 |
0.1.2 建国后的“英雄”书写 |
0.1.3 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 |
0.1.4 英雄书写的80年代转向 |
0.2 研究意义 |
0.2.1 社会思想史意义 |
0.2.2 文学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4 文献与研究综述 |
0.4.1 50-70年代的英雄研究 |
0.4.2 新时期的英雄研究 |
0.4.3 现当代文学中的儒家传统研究 |
0.5 论文大纲 |
1. 文学英雄书写的形成 |
1.1 当代文学的权力受封 |
1.1.1 “一体化”研究范式之外 |
1.1.2 文学的主动性 |
1.2 社会建设事业与文学部门 |
1.2.1 建国初社会的理想氛围 |
1.2.2 胡风的诚挚理想 |
1.2.3 文学内部的竞争与格局确立 |
1.3 革命思维与文学真理标准 |
1.3.1 社会建设的革命思维 |
1.3.2 革命的文学标准 |
1.4 文学的英雄书写时代 |
1.4.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
1.4.2 “谁当主角”? |
1.4.3 英雄的“工农兵”出身 |
1.4.4 说不尽的“知识分子”与《青春之歌》 |
1.4.5 文学的选择与浩然的崛起 |
2. 道德:英雄特质与儒家伦理 |
2.1 成长型英雄与神化型英雄 |
2.1.1 集体的“人民”与个体的“英雄” |
2.1.2 成长型英雄书写 |
2.1.3 神化型英雄书写 |
2.2 英雄与儒家的道德联结 |
2.2.1 儒学的道德教化历程 |
2.2.2 英雄书写的道德规训:正己与正人 |
2.2.3 儒家方法的运用:“致广大,尽精微” |
2.3 文本英雄的儒家道德特质 |
2.3.1 “公私”观念向宋学传统的回归 |
2.3.2 “人人英雄”与“满街皆圣人”? |
2.3.3 从积极入世到“人定胜天” |
2.3.4 圣人“三不朽”与英雄“立功” |
3. 英雄书写中的儒家传统社会图景 |
3.1 小农社会特质的遗存 |
3.1.1 向土地回归的“人民” |
3.1.2 《武训传》与扫盲运动 |
3.1.3 《不能走那条路》与农地欲望 |
3.2 宗法:“女英雄”书写中的男权机制 |
3.2.1 女性事业心:最合乎理想的嫁妆 |
3.2.2 《李双双小传》与孙庄 |
3.2.3 《春暖时节》:启蒙人丈夫对妻子的改造 |
3.3 宗法:“改造”不了的家庭与血缘 |
3.3.1 “落后”人物集锦 |
3.3.2 《山乡巨变》与家庭价值认同 |
3.3.3 《艳阳天》与“阶级”概念的儒化 |
3.4 “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 |
3.4.1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礼运篇》 |
3.4.2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答顾东桥书》 |
3.4.3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大同书》 |
3.4.4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共产主义 |
3.4.5 两种乌托邦理想的融合 |
4. 历史转型与英雄书写的没落 |
4.1 整体中国与儒学基础 |
4.1.1 “完整的历史世界” |
4.1.2 儒家的自然整体观 |
4.1.3 近代历史的转型 |
4.2 50-70年代的回归与终结 |
4.2.1 《叶里藏金》与一元价值 |
4.2.2 《千重浪》与自力更生 |
4.2.3 《铁军的步伐》与路线斗争 |
4.3 整体观与英雄书写 |
4.3.1 天地万物非一体下之“仁” |
4.3.2 50-70年代的整体观与集体主义 |
4.3.3 加入全球化 |
5. 美丽新世界 |
5.1 英雄书写的余韵 |
5.1.1 “伤痕”文学与英雄的“思想解放” |
5.1.2 新时期的社会共同理想 |
5.1.3 社会经济转向与理想书写转型 |
5.2 现实主义文学的拐点:从路遥到王朔 |
5.2.1 路遥理想中的集体性取向 |
5.2.2 王朔反叛的个体性倾向 |
5.2.3 文学显学地位与80年代文学 |
5.3 成为“文学”的文学 |
5.3.1 “人文精神大讨论” |
5.3.2 《我爱美元》与去道德化的90年代文学 |
5.3.3 纯文学的失落 |
结语:道德困局与儒学“复兴”?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清末民初都市戏曲人文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一、近代戏曲史料及论着 |
二、戏曲报刊资料辑录 |
三、戏曲生态研究 |
四、现当代学者对于近代戏曲史和戏曲学人的研究论着 |
五、近代戏曲报人及报刊研究 |
六、相公、私寓、狎优与梨园花谱研究 |
七、伶人、旦角与女伶研究 |
八、“捧角文化”研究 |
九、票友、票房及满清贵族的戏曲活动研究 |
十、新旧剧的论争及改良研究 |
十一、科班及近代戏园剧场的建筑形制研究 |
第一章 清中晚期文人参与下的戏曲人文生态 |
第一节 男风盛行及男旦艺术的崛起 |
第二节 狎优——捧角的雏形 |
一、豪客狎优的方式及心态 |
二、文人仕宦狎优的方式及心态 |
三、私寓的揽客之道 |
四、私寓衰落,狎优向捧角转化 |
第三节 梨园花谱(花榜)——民国伶人专刊的雏形 |
一、从品花到评伶 |
二、花谱的价值和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伶人群体的变迁及文人(报人)对戏曲批评生态的介入 |
第一节 生角的没落与旦角(男旦)的再次崛起 |
一、“名角制”的形成与旦角(男旦)的再次崛起 |
二、旦角崛起的原因及其影响 |
第二节 女伶的兴盛 |
一、女伶的崛起之路 |
二、女伶崛起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
第三节 剧评中的捧角生态 |
一、近代报刊产生前后剧评之不同 |
二、戏剧报刊的繁荣与剧评的成熟 |
第四节 文人的捧角活动 |
一、“捧角”的由来和主体 |
二、文人名士的捧角形式 |
第五节 “纸上的捧角” |
一、评剧家与捧角家 |
二、捧角家与伶人 |
三、评剧家(捧角家)改良之策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戏曲批评生态的深刻变革 |
第一节 戏剧报刊的兴盛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专刊、专集与特刊——文人捧角的集中显现 |
一、梅兰芳之特刊 |
二、戏剧报刊中的名伶专号 |
三、报刊对女伶的关注 |
第三节 戏剧报刊背后的捧角团体之争 |
一、冯贾党争 |
二、梅程党争 |
三、文人捧角的目的及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都市人群与戏曲人文生态的形成 |
第一节 军政人士、银行家及商人的捧角活动 |
一、军阀政客 |
二、银行家 |
三、商人 |
第二节 帮会组织及其大佬 |
一、帮会大佬组织堂会戏 |
二、帮会组织与戏园、伶人的关系 |
三、帮会组织控制下的票房 |
第三节 娼妓与伶人的交游 |
一、娼妓观剧、演剧之风的盛行 |
二、娼妓与伶人的交往活动 |
第四节 票房与票友 |
一、清末民初之票房 |
二、票友票戏之方式及特点 |
三、票友下海及其影响 |
第五节 满清遗老 |
一、旗人名伶名票 |
二、旗人剧作家、剧评家 |
三、满清遗老捧角家 |
第六节 女性观众 |
一、女性观众群体的出现、壮大及其原因 |
二、女性观众增多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戏剧改良:民国戏曲内部生态的集中显现 |
第一节 戏剧改良运动 |
一、戏曲社会教化功能的高扬及20世纪初戏剧改良运动的兴起 |
二、新剧与旧剧的论争及旧剧改良运动 |
三、戏剧改良的原则及方法 |
第二节 剧本生态 |
一、新旧剧剧本的困境 |
二、剧本改良之策 |
第三节 音乐生态 |
第四节 传承生态 |
一、科班与戏曲学校 |
二、教习师傅 |
第六章 民国戏园、剧场的观演生态 |
第一节 演员 |
一、数量萎缩 |
二、技艺衰退 |
三、文化水平薄弱 |
四、地位卑贱,饱受歧视 |
五、身价虚高 |
第二节 观众 |
一、京派观众与海派观众 |
二、以观众为中心的创作观和演剧观 |
三、以观众为中心的消极影响及改良措施 |
第三节 近代戏园剧场建筑形制的改良 |
一、戏园(茶园酒馆) |
二、新舞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的现状 |
3.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七十二家房客》文本的叙事与流变 |
1.1 从独脚戏到滑稽戏的《七十二家房客》 |
1.1.1 独脚戏《七十二家房客》 |
1.1.2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 |
1.2 时代叙事与《七十二家房客》 |
1.2.1 舞台剧《七十二家房客》 |
1.2.2 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 |
1.3 地域叙事与《七十二家房客》 |
1.3.1 近代广州与《七十二家房客》 |
1.3.2 近代香港与《七十二家房客》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海派都市艺术 |
2.1 海上滑稽的形成与滑稽“三大家” |
2.1.1 海上滑稽的形成 |
2.1.1.1 文明戏对滑稽戏产生的影响 |
2.1.1.2 小热昏对独脚戏产生的影响 |
2.1.1.3 苏滩与隔壁戏对滑稽的影响 |
2.1.1.4 各地戏曲样式对滑稽的影响 |
2.1.2 海上滑稽“三大家” |
2.1.2.1 老牌滑稽王无能 |
2.1.2.2 社会滑稽江笑笑 |
2.1.2.3 潮流滑稽刘春山 |
2.2 《七十二家房客》与大公滑稽剧团诸位名家 |
2.2.1 杨华生与海上“杨派滑稽” |
2.2.1.1 “杨派滑稽”表演风格与人物性格的完美融合 |
2.2.1.2 “杨派滑稽”舞台表演与舞台环境的完美融合 |
2.2.1.3 “杨派滑稽”说表艺术与演唱艺术的完美融合 |
2.2.2 张樵侬与海上“呆派滑稽” |
2.2.2.1 “呆派滑稽”憨中带噱、呆中藏睿的表演艺术 |
2.2.2.2 “呆派滑稽”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的说表艺术 |
2.2.2.3 “呆派滑稽”熨帖契合、滴水不漏的衬托艺术 |
2.2.3 笑嘻嘻与海上“阙派滑稽” |
2.2.3.1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生活观察的人物塑造 |
2.2.3.2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舞台积累的角色创造 |
2.2.3.3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艺术体验的表演创新 |
2.2.4 海派“女滑稽”绿杨的表演艺术 |
2.2.4.1 “女滑稽”能泼辣能妩媚的个性表演 |
2.2.4.2 “女滑稽”善说表善演唱的艺术创造 |
2.2.4.3 “女滑稽”抓人物抓性格的角色塑造 |
2.3 海上滑稽与海派艺术 |
2.3.1 滑稽艺术的表演特色 |
2.3.1.1 滑稽表演中“说”的艺术 |
2.3.1.2 滑稽表演中“学”的趣味 |
2.3.1.3 滑稽表演中“演”的魅力 |
2.3.1.4 滑稽表演中“唱”的韵味 |
2.3.2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传承发展 |
2.3.2.1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开放性特征 |
2.3.2.2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商业性特征 |
2.3.2.3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杂糅性特征 |
2.3.2.4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通俗性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商业社会 |
3.1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崇商重利的社会特征 |
3.1.1 游乐场馆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3.1.2 商业电台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3.1.3 四大公司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3.2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的社会经济 |
3.2.1 日益贬值的城市货币 |
3.2.2 不断飞涨的城市物价 |
3.2.3 房租暴涨与二房东形象 |
3.3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的社会权力 |
3.3.1 “三六九”与近代上海的城市治理 |
3.3.2 “救火会”与近代上海的城市消防 |
3.3.3 “白相人”与近代上海的黑社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城市移民 |
4.1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生存空间 |
4.1.1 狭小逼仄的居住空间 |
4.1.2 肮脏龌龊的生活空间 |
4.1.3 人性冷暖的情感空间 |
4.2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性格特征 |
4.2.1 上海滩头脑灵活、随机应变的“老懂经” |
4.2.2 上海滩追逐时尚、有点腔调的“老克勒” |
4.2.3 上海滩善良正直、古道热肠的“老邻舍” |
4.2.4 上海滩明辨是非、机智幽默的“老娘舅” |
4.2.5 上海滩精于算计、善于钻营的“老刮菜” |
4.3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语言分析 |
4.3.1 上海方言中的南腔北调 |
4.3.2 上海方言中的民间俗语 |
4.3.3 上海方言中的行业切口 |
4.3.4 上海方言中的洋泾浜语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都市风俗 |
5.1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中西合璧的民俗特征 |
5.1.1 亦中亦西的都市文化理念 |
5.1.2 西风东渐的都市管理体系 |
5.1.3 中西交杂的都市日常生活 |
5.2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江南情韵的民俗特征 |
5.2.1 滑稽表演中的弄堂百业 |
5.2.2 滑稽舞台上的弄堂百景 |
5.2.3 滑稽叙事里的弄堂百象 |
5.3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移民主体的民俗特征 |
5.3.1 名媛绅士时尚摩登的舞台呈现 |
5.3.2 饮食男女五味杂陈的滑稽表演 |
5.3.3 黄包车夫车轮飞滚的场景再现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研究专着 |
2. 研究论文 |
3. 学位论文 |
附录 |
1. 姚周“双字辈”弟子、着名滑稽表演艺术家童双春访谈录 |
2. 着名戏曲理论家、评论家、戏曲编剧徐维新访谈录 |
3. 姚周及其“双字辈”弟子与《七十二家房客》 |
4. 海派“小滑稽”王汝刚与《七十二家房客》 |
5.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剧情分析表 |
6.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人物分析表 |
7. 根据大公滑稽剧团演出资料整理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剧本 |
致谢 |
(8)新兴指人名词“X哥”的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概况 |
第2章“哥”语义的历时变化和“X哥”的性质 |
2.1“哥”语义的历时变化 |
2.1.1 替代“兄”的亲属称谓“哥1” |
2.1.2 亲属称谓“哥1”到类亲属称谓“哥2” |
2.1.3“哥1”或“哥2”到泛亲属称谓“哥3” |
2.2“X哥”的性质及其构成 |
2.2.1“X哥”的偏正式复合词性质 |
2.2.2“X哥”的构成 |
第3章“X哥”的语义类型 |
3.1“X”的语义类型 |
3.1.1“X”为[+事物]的语义类型 |
3.1.2“X”为[+行为]的语义类型 |
3.1.3“X”为[+评价]的语义类型 |
3.2“X哥”语义类型的特点 |
3.2.1“哥”所指对象的陌生化 |
3.2.2“X”特征凸显的浅层化 |
第4章“X哥”的语义关系 |
4.1“X哥”中“X”与“哥”的语义关系的类型 |
4.1.1“X_(NP)”与“哥”的语义关系 |
4.1.2“X_(VP)”与“哥”的语义关系 |
4.1.3“X_(AP)”与“哥”的语义关系 |
4.1.4“X其它”与“哥”的语义关系 |
4.2“X哥”语义关系的特点 |
4.2.1“X哥”的语义关系的复杂性 |
4.2.2 语义关系与表达形式的非对应性 |
第5章“X哥”的语义认知 |
5.1“X哥”的图形-背景扫描 |
5.1.1 第一次图形-背景扫描 |
5.1.2 第二次图形-背景扫描 |
5.2“X哥”的事件域认知模型 |
5.2.1“X_(NP)哥”的事件域认知模型 |
5.2.2“X_(VP/AP)哥”的事件域认知模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语料) |
(9)九十年代以来的城市剧场二人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二人转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一章 二人转在城市中的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二人转早期在城市中演唱的情况——20、30、40 年代 |
第二节 50—70 年代的二人转在城市的演出情况 |
一、城市剧场的兴建 |
二、民间二人转艺人在城市剧场演出的情况 |
三、文革时期二人转的演出状况 |
第三节 80年代以来二人转在城市中的发展 |
一、80 年代初二人转在城市的演出情况 |
二、1986 年—1991 年 |
三、1992—1995 年 |
第四节 1995年至今—民间二人转剧场演出的繁盛期 |
第二章 现代城市剧场二人转的变化 |
第一节 二人转演出空间的改变 |
第二节 演出内容的变化 |
一、说口占据较大的比重 |
二、丑角为主的表演突出 |
三、小帽小曲取代成本大套的演唱 |
四、片段化的组合方式 |
五、综艺化的节目取代了舞蹈 |
第三节 二人转的“真伪”之辩 |
第三章 剧场二人转的繁荣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 |
第一节 民间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化 |
第二节 经营者的运作 |
一、有自己的创作团队 |
二、独特的管理方法 |
第三节 政府的角色 |
第四节 演员的作用 |
一、演员身份的改变 |
二、二人转艺人的文化自觉 |
第四章 剧场二人转的特征 |
第一节 二人转的涉性表演 |
一、这是母体艺术与生俱来的特性 |
二、关于二人转的“黄绿之争” |
第二节 娱乐至上的追求 |
一、性话题的快乐 |
二、认知的快乐 |
三、逃避的快乐 |
四、愚蠢带来的快乐 |
五、社会批判的快乐 |
六、越轨的快乐 |
第三节 粗野的乡土气息 |
一、粗鄙化 |
二、带有乡土气息的俗文化 |
第五章 剧场二人转对传统二人转的回归 |
第一节 注重与观众的交流 |
一、要“不隔心” |
二、俯就化的演出方式 |
三、营造亲昵的氛围 |
四、形成观演互动的场 |
第二节“百货迎百客”的原则 |
第三节 丑旦的角色构成与跳进跳出的方式 |
第四节 兼容并包的形式 |
第五节 戏拟化的表演方式 |
第六章 媒介与城市剧场二人转 |
第一节 利用媒介传播二人转 |
一、利用广播、唱片、光碟及网络传播二人转 |
二、与电视的结合 |
第二节 二人转演员与媒体互相调试 |
一、演员从排斥到配合 |
二、剧场对待电视等媒体也经历一个曲折往复的过程 |
第三节 赵氏喜剧对二人转的推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圣愚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 |
五、圣愚形象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主题学理论及圣愚形象概述 |
第一节 主题学理论概述 |
一、主题与母题 |
二、主题学发展简史及国内主题学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圣愚形象概述 |
第二章 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及圣愚形象的特点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及圣愚形象特点 |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佛教及圣愚形象特点 |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佛教及圣愚形象特点 |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佛教及圣愚形象特点 |
第三章 圣愚形象的母题分类研究 |
第一节 济世度人型圣愚形象 |
一、圣愚以慈悲之心济世度人 |
二、圣愚以神通法术济世度人 |
三、圣愚以神奇医术治病救人 |
四、圣愚以咒术祈雨救灾 |
五、圣愚以神通法力降妖惩恶 |
第二节 圣徒转世型圣愚形象 |
一、圣愚为罗汉、菩萨转世 |
二、圣愚为高僧转世 |
第三节 戒杀护生型圣愚形象 |
一、圣愚吐食复活 |
二、圣愚施展咒术使动植物复活 |
第四节 不守戒律型圣愚形象 |
第五节 预测吉凶型圣愚形象 |
一、圣愚以谶言预测吉凶 |
二、圣愚以动作暗示吉凶 |
第六节 分身现形型圣愚形象 |
第四章 世俗小说中的圣愚形象 |
第一节 乞丐小说中的圣愚形象 |
第二节 轶事小说中的圣愚形象 |
第五章 圣愚形象的宗教与民俗渊源 |
第一节 济世度人型圣愚的佛教渊源 |
一、佛教六神通对圣愚形象塑造的影响 |
二、佛教咒术对圣愚形象塑造的影响 |
三、佛经中神异故事对圣愚形象塑造的影响 |
第二节 圣徒转世型圣愚的佛教渊源 |
一、佛教中的轮回因缘说 |
二、佛经中的转世故事 |
第三节 戒杀护生型圣愚的佛教与民俗渊源 |
一、佛经中爱护动植物的故事 |
二、佛经中口吐活人的故事 |
三、中国古籍中爱护动植物的故事 |
第四节 不守戒律型圣愚的佛教与民俗渊源 |
一、酒虫介入说 |
二、饮酒无罪说 |
第五节 预测吉凶型圣愚的佛教与巫术渊源 |
一、佛教神异叙事渊源 |
二、古代巫术渊源 |
第六节 分身现形型圣愚的佛教渊源 |
第六章 圣愚形象的文化阐释及美学意义 |
第一节 圣愚形象的文化阐释 |
一、佛教世俗化的影响 |
二、禅宗思想的影响 |
三、中国古典文学人物形象的影响 |
第二节 圣愚形象的美学意义 |
一、不役于物的处世观 |
二、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
三、普度众生的慈悲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救火英雄行乞街头(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小曲百种》研究[D]. 马思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传统与新变:清末民初(1910-1918)改良新剧剧本研究[D]. 印美娟. 山东大学, 2020(09)
-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汉越委婉语对比及对越教学[D]. DUONG NHU NGOC HIEU(杨如玉孝). 扬州大学, 2019(02)
- [5]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D]. 邱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清末民初都市戏曲人文生态研究[D]. 赵丹荣.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7]《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D]. 楼培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8]新兴指人名词“X哥”的语义研究[D]. 鲁岭梅. 湖南理工学院, 2017(02)
- [9]九十年代以来的城市剧场二人转[D]. 邵丽坤. 吉林大学, 2017(09)
- [10]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圣愚形象研究[D]. 徐笑一.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