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税区——中国沿海经济国际化的启动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元浦,栗建昌[1](1993)在《保税区——中国沿海经济国际化的启动点》文中研究说明 八十年代初,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选在哪儿?历史屏幕上显示:在沿海的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这里突破,带来了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内地全方位推展的格局。 那么,九十年代初,面对全方位开放的格局,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又该如何迈向更高层次,实现经济的国际化?于是,保税区这个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启动点便应运而生。
熊国平[2](2005)在《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认为90年代以来我国有着新的经济社会背景,城市形态演变呈现新的特征,有着新的动力和机制,及时总结,对城市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实践性强,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功能组织、城市交通组织、城市绿地系统等方方面面,在目前我国城市扩展迅速、规划实践空前发展的情况下,开展此项研究对规划管理和编制实践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指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是本研究观察问题的基本途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循环反复,逐步提高是本研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人为本是本研究判断问题的基本标准。首先从城市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外部轮廓的迅速扩展两个方面归纳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指出两者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次从90年代以来新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建立了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快速城市化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城市形态的动态演变。分析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别为经济增长、功能调整、新的消费需求等,外在动力分别为快速交通、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指出城市形态演变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复杂性。揭示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别为市场机制、产业进化机制、投资机制和调控机制,认为无形的机制的综合作用引起了城市形态有形的变化。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因素多层面的交织耦合过程。同时,各机制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综合性。基本总结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的演变,指出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认为这既是中国转型期的特色,也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还从形态的协调性,形态的成长性,形态的生态性,形态的经济性等方面初步提出合理形态的评价标准,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杨博维,杨继瑞[3](2012)在《城市全域开放的思考与对策——以成都市为例》文中认为围绕"全域开放"战略,成都应该塑造"优化开放的基础设施"、"优化开放的多元化格局"、"优化开放的招商方式"、"优化开放的地域空间"、"优化开放的产业领域"的"五优"形象;实现"高水平的内陆加工贸易新模式"、"高水平的物流通道"、"高水平的综合保税区"、"高水平的金融服务"、"高水平的生活服务体系"的"五高"改革创新;构建"低税费成本"、"低物流成本"、"低要素成本"、"低融资成本"、"低物业成本"的"五低"开放环境。
胡建新,王二林[4](2000)在《京津都市圈的发展构想》文中提出香港都市圈的快速发展相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腾飞 ;上海都市圈加快了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步伐。为进一步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协调“东西南北”关系 ,启动京津都市圈 ,使之成为环渤海地区乃至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
王关义[5](2003)在《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对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政府先后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大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和向发达国家学习的“窗口”。由于经济特区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已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的发展。21世纪初期的中国经济特区,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歌猛进”式的发展之后,进入了一个二难境地。一方面,经济特区建立初期所实行的特殊优惠政策随着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特区与非特区之间差距的拉大而逐渐被淡化或取消;另一方面,经济特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仍然要承担起“试验场”和“排头兵”的作用。面对这种现实,五大经济特区今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如何确定,能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关系特区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 随着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现实向理会界提出了如下问题: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在以往经济特区仅有的特殊优惠政策在国内其他地区业已普惠的情况下,中国五大经济特区能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如何?如何实现经济特区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确定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和研究,不仅是中央和特区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理论界应当重点研究并给予科学回答的问题。 本论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特区建设理论,结合五大经济特区的总体特征,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力求全面准确地描述出五大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五大经济特区20多年建设的成效进行了比较充分和令人信服的分析,并对五大经济特区未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设计。 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动态作了简要而客观的回顾、综述和评价,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进而明确了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共分为两方面二方面,文章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要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理论界所形成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分析了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另一方面,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时代背景,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依据,对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经济特区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可以说,这一部分所阐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特区建设理论是本文的两大基石和支点。 第三部分:实证分析。本部分侧重于对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的实证研究,是全文的重点和创新点之一。分别对五大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五大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科学的描述;对五大特区建立20年来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客观而科学的评估;文章重点分析了五大经济特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客观地分析了特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选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飞类12个指标对五大特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进行了量化分析,所得出的参数及结论,比较科学地揭示了五大特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和能力;文章运用作者首次提出的“投入产出配比价值系数”指标,在对五大经济特区各个发展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投入与产出对比的角度,分别对五大特区投资效果进行了测算和排序,这对中央及特区政府投资决策的形成无疑会产生启发和指导作用。 第四部分:战略研究。本部分侧重于经济特区宏观战略研究,是全文的又一重点。文章分析和总结了经济特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特区发展的理想模式应是同国际惯例接轨的“关外境内”模式,目前工作的重点应是实现特区内部分功能区与国际接轨的渐进式转换思路;文章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五大经济特区2005年、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和分析,为特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立足于五大特区的差异性,结合经济特区发展的现状、特色和优劣势,文章分别提出了各大特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产业优先顺序。最后,文章对五大经济特区未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从12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探讨。
胡建新[6](1999)在《天津滨海新区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系统分析全方位开发开放天津滨海新区战略意义的基础上,着力就滨海新区跨世纪发展的开发模式及开发思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全面勾画了加快新区发展的政策思路。
黄绍臻[7](2005)在《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21世纪初海峡两岸经济关系走向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文以海峡两岸经济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的分析为主轴,分为八章四个部分。认为,建设海峡经济区,是顺应国际经济潮流和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趋势的现实选择,具有海峡两岸经济功能性一体化的基础,又具有战略意义;海峡经济区的性质是同一主权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不同关税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属于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海峡经济区要从改变现阶段的不对称贸易开始,逐步从“贸易正常化”推进到中层次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最后发展到高层次的“共同市场”模式;海峡经济区将带来巨大的区域合作效应,要在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海洋开发等方面建立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要通过建立产业合作、投资保护、劳务合作、争端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长期合作机制,来推动和保障海峡经济区的建设;推动方式上要采取民间层次上的推动和政府层次上的推动相结合,以民间层次上的推动为主。
陈烨[8](2008)在《京津冀沿海港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布局采用新方式,使得地方纷纷谋求“以港兴城”战略,这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港口城市,而且还有市域范围临海的城市。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构建一个具有推动力的和谐港城关系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功能地域概念为基础来界定港口城市,以空间形态作为重要的切入点,来探讨具有推动力的和谐的港城关系所应具有空间结构特征。由于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战略价值、所面临的区域沿海空间结构变化的机遇以及港口城市本身所具有的代表性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该地区作为重要的分析对象。在文章内容组织上首先在个案城市层面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式实证分析城市形态变化的特征和推动演变的动力机制,总结形成形态演变和动力机制的阶段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炼得出港口在城市形态演变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港和城在职能和形态层面的关系;然后以比较的方式,总结归纳整个京津冀地域的形态演变特征和推动演变的动力机制。并以不同的港口分类为基础,分析推导出港口与临港组团、与临海地区间的关系特征。最后提炼演绎得出沿海港口城市港城空间模式。并以此模式为参照对京津冀地区沿海港口城市城镇发展的空间框架做出趋势判断,并提出在实践过程应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
刘晓伟[9](2008)在《我国临港保税区转型升级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临港保税区是我国为了改善投资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外资、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仿照国际自由贸易区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我国临港保税区自设立以来,在促进招商引资、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及带动出口加工工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起到了先行先试的效果,但是伴随着我国临港保税区的发展,也暴露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伴随着我国进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我国临港保税区的政策优势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临港保税区的功能发展不均衡,监管、管理不规范,法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临港保税区的下一步发展,可以说临港保税区的发展正逐渐进入瓶颈期,因此,很有必要对我国临港保税区下一步的转型升级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我国的临港保税区转型升级的研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文的分析思路如下:由于我国临港保税区是参照国际自由贸易区设立的,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自由贸易区及国内临港保税区的理论研究及现实发展状况;然后利用利用案例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临港保税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接着,又利用对比分析法,将临港保税区与国内出口加工区等特殊海关监管区域及国际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对比;在分析和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临港保税区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我国临港保税区转型升级的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临港保税区的发展,希望能为我国临港保税区的下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李海舰[10](1994)在《中国保税区的发展》文中指出中国保税区的发展李海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保税区是中国对外经济开放不断深化的产物。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加速度地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的方向发展。就开放广度而言,形成了由沿海、沿江、沿边到内陆中心城市全方位推进的格局...
二、保税区——中国沿海经济国际化的启动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税区——中国沿海经济国际化的启动点(论文提纲范文)
(2)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作者简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范畴 |
一、城市形态的概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主旨、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主旨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一、经济学的理论 |
二、政治和社会学的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90 年代以来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 |
第一节 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 |
一、结构趋势明显,专业中心逐步形成 |
二、商业块状集聚,新的商务区逐步形成 |
三、居住由同质到分异,由分散到集聚 |
四、工业优先增长,向开发区集聚 |
五、城市空间快速垂直增长,天际线的日益丰富 |
第二节 外部轮廓的快速扩展 |
一、用地持续快速扩展,城市形态多变 |
二、向交通设施靠近,沿交通轴线扩展 |
三、区域群体空间发展,城市空间区域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90 年代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背景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 |
第一节 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 |
一、城市体系的水平结构向垂直结构转化 |
二、城市商务区形成 |
三、新的外向型产业空间兴起 |
第二节 信息化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 |
一、促进城市用地的相互兼容 |
二、新的信息产业空间兴起 |
三、虚拟空间成为新的城市空间形式 |
四、促进管理机构的集聚和城市空间的扩散 |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 |
一、促进城市用地构成的变化 |
二、新的知识型的城市空间兴起 |
第四节 进入和经历快速城市化阶段 |
一、大城市及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区(圈)优先增长 |
二、促进新城的建设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变化 |
第一节 经济快速粗放增长 |
一、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市快速扩展 |
二、经济粗放增长引起城市外延低效扩展 |
第二节 功能迅速调整 |
一、引起用地结构变化 |
二、区域功能增强促进商业或商务区形成 |
三、导致新空间出现 |
第三节 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 |
一、小汽车迅速增加 |
二、住宅建设不断增长 |
三、旅游休闲快速发展 |
第四节 快速交通方式兴起 |
一、高速铁路初现端倪 |
二、城市轨道交通逐步发展 |
三、高速公路快速增加 |
四、城市快速路不断发展 |
第五节 行政区划调整明显增多 |
一、优化中心城市的结构 |
二、促进多中心城市、组合城市的形成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市场机制逐步完善 |
一、土地市场日渐成熟 |
二、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 |
第二节 产业进化机制主导 |
一、产业结构调整迅速 |
二、产业不断升级 |
三、产业组织方式向集聚集群发展 |
第三节 投资机制多元 |
一、国际资本外在促进 |
二、民间资本内在推动 |
三、政府资本示范引导 |
第四节 调控机制多样 |
一、规划引导 |
二、政策指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总结 |
第一节 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 |
一、内涵外延复合,以外延增长为主 |
二、渐进跳跃共存,以跳跃扩展为主 |
三、开发区是跳跃扩展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 |
一、多种新空间并起 |
二、开发区为主体的新产业空间主导 |
第三节 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 |
一、人文关怀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理想 |
二、人地和谐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追求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合理形态的讨论 |
第一节 形态的协调性 |
一、与规模的协调 |
二、与功能的协调 |
第二节 形态的成长性 |
一、适应空间生长 |
二、适应结构生长 |
第三节 形态的生态性 |
一、尊重和利用自然 |
二、完善的绿地系统 |
三、多中心的城市结构 |
第四节 形态的经济性 |
一、符合城市发展方向 |
二、节地、节水、节能,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
三、高效使用设施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创新与特色 |
三、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4)京津都市圈的发展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方位启动京津都市圈 |
1. 京津都市圈客观上已经形成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城市经济综合体 |
2. 京津经济圈可发展为潜力最大的经济增长中心 |
3. 加快京津都市圈的开发开放, 是带动“三北”地区对外开放和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
4. 启动京津都市圈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内在要求 |
二、总体构想与发展思路 |
(一) 合理调整城市职能分工 |
(二) 充分发挥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
1. 京津塘调整公路城市产业带 |
2. 北京- |
3. 北京- |
(三) 大力培植经济启动点——天津滨海新区 |
(5)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特区建设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要点和内容 |
2.1.3 理论界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现状与主要观点 |
2.1.4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2.1.5 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与选择 |
2.2 经济特区建设理论 |
2.2.1 建立经济特区的时代背景 |
2.2.2 建立经济特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
2.2.3 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2.4 江泽民总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的思想 |
2.2.5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
第3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成效评估 |
3.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 |
3.1.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的自然概况 |
3.1.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
3.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建设的阶段性划分 |
3.2.1 第一阶段:“三来一补”与转手贸易 |
3.2.2 第二阶段:大力发展“三资企业” |
3.2.3 第三阶段:高层次发展阶段 |
3.3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20年建设所取得的成效评估与分析 |
3.3.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
3.3.2 经济特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
3.3.3 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特色不断增强 |
3.3.4 经济特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
3.3.5 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大大增强 |
3.3.6 五大经济特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环境建设 |
3.3.7 经济特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得到了显着的改善 |
3.3.8 五大经济特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环保工作 |
第4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与评估 |
4.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
4.1.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方法选择 |
4.1.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测算 |
4.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
第5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投入产出配比价值系数分析 |
5.1 1980-2000: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
5.2 1980-2000: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基本建设投资指标分析 |
5.3 1980-2000: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更新改造投资指标分析 |
5.4 1980-2000: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投入产出配比价值系数分析 |
第6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
6.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分析 |
6.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劣势分析 |
第7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与模式创新 |
7.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
7.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创新 |
7.2.1 全世界经济特区模式简介 |
7.2.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模式选择及存在的问题 |
7.2.3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模式创新与重新定位 |
7.2.4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模式创新的要点 |
第8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 |
8.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预测 |
8.1.1 确定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时应考虑的因素 |
8.1.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
8.1.3 2010年: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预测 |
8.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 |
8.2.1 五大经济特区带有共性的战略重点 |
8.2.2 五大经济特区各自具体的战略重点 |
第9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设计 |
9.1 加强领导和宣传形成可持续发展良好的人文精神环境 |
9.2 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起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 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 |
9.3 增强区域综合经济实力 营造人才高地 为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9.4 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 加强可持续发展监测体系建设 |
9.5 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 严厉打击走私行为 |
9.6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市)战略”注重提高特区的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素质 |
9.7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实现由贸易大区向贸易强区的转变 |
9.8 注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整体投资环境的改善 |
9.9 要重视人口规划与发展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两手抓 |
9.10 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 |
9.11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 增加文化含量 |
9.12 推动“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 从积聚为主转向积聚与辐射平衡 |
参考文献 |
附件(五大经济特区地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21世纪初海峡两岸经济关系走向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理论追寻:建设海峡经济区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区域分工和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二节 区域贸易分工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
第四节 区位理论 |
第二章 建立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
第一节 亚太地缘经济格局和海峡经济区的构想 |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海峡经济区的构想 |
第三节 中国沿海经济带崛起和海峡经济区的构想 |
第三章 海峡经济区战略构想的现实可行性 |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二节 融入海峡经济区:台湾经济非边缘化的战略选择 |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 |
第四章 海峡经济区的构成和性质 |
第一节 经济区形成的一般过程和特征 |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构想的提出 |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的构成和网络 |
第四节 海峡经济区的性质 |
第五章 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 |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模式 |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的发展阶段性 |
第三节 建设海峡经济区的主要障碍和着力点 |
第六章 海峡两岸竞争优势 |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的综合实力 |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产业竞争力比较 |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合作效应分析 |
第七章 海峡经济区的产业分工体系 |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产业的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 |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的农业合作 |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的制造业合作 |
第四节 海峡经济区的服务业合作 |
第五节 海峡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 |
第六节 海峡经济区的海洋开发合作 |
第八章 构建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 |
第一节 建立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 |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建设的重点领域 |
若干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京津冀沿海港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范畴、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范畴 |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
1.2.1 国内外关于城市形态相关研究与实践 |
1.2.2 国内外关于港城关系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 研究主旨、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主旨及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框架 |
2 京津冀地区沿海港口城市城市形态演变实证研究 |
2.1 天津城市形态演变研究 |
2.1.1 空间分析方法框架 |
2.1.2 分阶段实证分析 |
2.1.3 小结 |
2.2 唐山城市形态演变研究 |
2.2.1 空间分析方法框架 |
2.2.2 分阶段实证分析 |
2.2.3 小结 |
2.3 秦皇岛城市形态演变研究 |
2.3.1 空间分析方法框架 |
2.3.2 分阶段实证分析 |
2.3.3 小结 |
2.4 沧州城市形态演变研究 |
2.4.1 空间分析方法框架 |
2.4.2 分阶段实证分析 |
2.4.3 小结 |
3 京津冀地区沿海港口城市地域空间形态演化比较研究 |
3.1 京津冀地区沿海港口城市地域空间形态演化比较研究 |
3.1.1 单体形态演变过程比较 |
3.1.2 群体组合型城市演变过程比较 |
3.1.3 小结 |
3.2 京津冀地区沿海港口城市地域性空间演化机制比较研究 |
3.2.1 机制分析框架的构建 |
3.2.2 机制框架下的案例城市动力机制主导要素识别 |
3.2.3 小结 |
3.3 京津冀地区沿海港口城市港城互动关系比较 |
3.3.1 京津冀沿海港口分类 |
3.3.2 港口与临海组团关系比较分析 |
3.3.3 港口与临海地区关系比较分析 |
3.3.4 小结 |
4 结论 |
4.1 沿海港口城市港城空间模式 |
4.1.1 沿海港口城市港城发展路径选择 |
4.1.2 沿海港口城市港城发展空间模式选择 |
4.1.3 模式的修正 |
4.2 京津冀地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城镇发展趋势及核心问题分析 |
4.2.1 天津 |
4.2.2 唐山 |
4.2.3 沧州 |
4.2.4 秦皇岛 |
后记 |
附表 |
附表一:案例城市城市单体形态及群体形态特征汇总 |
附表二:案例城市组团初始、现状、发展过程特征比较 |
附表三:京津冀临海组团特征比较汇总 |
附录四:图表目录 |
附录五:表格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京津冀地区沿海港口城市城市形态演变实证研究 |
1 京津冀地区个案城市和港口发展轨迹 |
1.1 天津市 |
1.1.1 三会海口——漕粮运输 |
1.1.2 直沽——封建内贸港口 |
1.1.3 紫竹林——殖民性开放港口 |
1.1.4 塘沽新港——从河港向海港的转折 |
1.2 秦皇岛市 |
1.2.1 内贸和军需补给港 |
1.2.2 外贸港口 |
1.2.3 能源运输港 |
1.2.4 向综合化港口过渡 |
1.3 唐山市 |
1.3.1 近代工业城市 |
1.3.2 现代重工业城市——集中发展时期 |
1.3.3 现代重工业城市——组团发展时期 |
1.3.4 沿海地区的开发——新三角关系的构筑 |
1.3.5 曹妃甸开发——沿海发展带的构筑 |
1.4 沧州市 |
1.4.1 封建古城 |
1.4.2 工业基础的初步建立 |
1.4.3 向沿海开放城市过渡 |
2 京津冀地区个案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2.1 天津市 |
2.1.1 建成区用地总量变化特征 |
2.1.2 各组团形态特征比较 |
2.1.3 验证性分析 |
2.1.4 组团间联系分析 |
2.1.5 小结 |
2.2 秦皇岛市 |
2.2.1 建成区用地总量变化特征 |
2.2.2 各组团形态特征比较 |
2.2.3 验证性分析 |
2.2.4 组团间联系分析 |
2.2.5 小结 |
2.3 唐山市 |
2.3.1 建成区用地总量变化特征 |
2.3.2 各组团形态特征演变 |
2.3.3 验证性分析 |
2.3.4 组团间关系分析(唐山市几何中心空间演变研究) |
2.3.5 小结 |
2.4 沧州市 |
2.4.1 建成区用地总量变化特征 |
2.4.2 各组团形态特征演变 |
2.4.3 小结 |
3 京津冀地区个案城市空间形态分阶段演变动力机制研究. |
3.1 天津市 |
3.1.1 第一阶段形态演变动力辨析(-1840 年) |
3.1.2 第二阶段形态演变动力辨析(1840-1949 年) |
3.1.3 第三阶段形态演变动力辨析(1949-1966 年) |
3.1.4 第四阶段形态演变动力辨析:(1966-1988 年) |
3.1.5 第五阶段形态演变动力辨析(1988 年-) |
3.1.6 各阶段城市形态拓展主导要素 |
3.2 秦皇岛市 |
3.2.1 第一阶段形态演变动力辨析(-1949 年) |
3.2.2 第二阶段形态演变动力辨析(1950-1984 年) |
3.2.3 第三阶段形态演变动力辨析(1984 年-) |
3.2.4 各阶段城市形态拓展主导要素 |
3.3 唐山市 |
3.3.1 第一阶段形态演变动力辨析(-1949 年) |
3.3.2 第二阶段形态演变动力辨析(1949-1976 年) |
3.3.3 第三阶段形态演变动力辨析(1976-1985 年) |
3.3.4 第四阶段形态演变动力辨析:(1985-1994 年) |
3.3.5 第五阶段形态演变动力辨析(1994-年) |
3.3.6 各阶段城市形态拓展主导要素 |
3.4 沧州市 |
3.4.1 沧州市区 |
3.4.2 黄骅城区 |
3.4.3 各阶段城市形态拓展主导要素 |
4 京津冀地区个案城市港口发展与城市形态演变互动关系. |
4.1 天津市 |
4.1.1 港口与城市形态关系阶段性划分 |
4.1.2 港口与城市互动机制分析 |
4.1.3 小结 |
4.2 秦皇岛市 |
4.2.1 港口与城市形态关系阶段性划分 |
4.2.2 港口与城市互动机制分析 |
4.2.3 小结 |
4.3 唐山市 |
4.3.1 港口、临港组团、主城区组团形态关系分析 |
4.3.2 港口与城市互动机制分析 |
4.3.3 小结 |
4.4 沧州市 |
4.4.1 港口、临港组团、主城区组团形态关系分析 |
4.4.2 港口与城市互动机制分析 |
4.4.3 小结 |
附录 |
附录一:天津城市形态量化研究过程——线缓冲区分析 |
附录二:秦皇岛城市形态量化研究过程——线缓冲区分析 |
附录三:唐山城市形态量化研究过程——线缓冲区分析 |
附录四:沧州城市形态量化研究过程——线缓冲区分析 |
附录五:天津城市形态分阶段演变机制分析 |
附录六:秦皇岛城市形态分阶段演变机制分析 |
附录七:唐山城市形态分阶段演变机制分析 |
(9)我国临港保税区转型升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际、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国际上的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行文结构 |
第二章 国际自由贸易区及我国临港保税区的发展现状 |
2.1 国际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
2.2 我国临港保税区的发展现状及进展情况 |
2.2.1 我国临港保税区的主要特征 |
2.2.2 我国临港保税区的功能设定 |
2.2.3 我国临港保税区的发展阶段 |
2.2.4 我国临港保税区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
2.2.5 我国具有保税功能的特殊区域发展的最新进展 |
第三章 我国临港保税区发展的综合评价 |
3.1 评价目的及评价方法的选取 |
3.1.1 评价目的 |
3.1.2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2 综合评价过程 |
3.2.1 临港保税区的功能评价 |
3.2.2 临港保税区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 |
第四章 我国临港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及自由贸易区的比较 |
4.1 临港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及自由贸易区的总体比较 |
4.2 临港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的具体比较 |
4.2.1 相同性 |
4.2.2 差异性 |
4.3 临港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区的具体比较 |
4.3.1 相同性 |
4.3.2 差异性 |
4.4 积极借鉴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先进经验 |
4.4.1 美国对外贸易区 |
4.4.2 巴西玛瑙斯自由贸易区 |
4.4.3 美国对外贸易区和巴西玛瑙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借鉴 |
第五章 我国临港保税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5.1 我国临港保税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临港保税区的三大功能发展不均衡 |
5.1.2 临港保税区的监管及法制不健全 |
5.2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临港保税区面临的挑战 |
5.2.1 新型具有保税功能区域的竞争 |
5.2.2 关税减让基本到位 |
5.2.3 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 |
5.3 我国临港保税区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分析 |
5.3.1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要求 |
5.3.2 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
第六章 我国临港保税区的转型升级发展建议 |
6.1 充分发挥临港保税区功能,提升临港保税区的内涵 |
6.1.1 充分发挥临港保税区的物流分拨功能 |
6.1.2 提升临港保税区国际贸易功能内涵 |
6.1.3 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区域性营运中心的建立 |
6.2 加强临港保税区管理体制建设及立法建设 |
6.2.1 完善临港保税区的管理体制建设 |
6.2.2 加快立法建设及完善相关政策 |
6.3 临港保税区的发展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 |
6.3.1 临港保税区对整个腹地经济推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
6.3.2 三大经济圈中临港保税区的统筹发展 |
6.4 积极、稳妥地推进有条件的临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 |
6.4.1 临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中的模式选择 |
6.4.2 临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试点选择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四、保税区——中国沿海经济国际化的启动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保税区——中国沿海经济国际化的启动点[J]. 李元浦,栗建昌. 了望周刊, 1993(01)
- [2]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熊国平. 南京大学, 2005(04)
- [3]城市全域开放的思考与对策——以成都市为例[J]. 杨博维,杨继瑞. 财经科学, 2012(11)
- [4]京津都市圈的发展构想[J]. 胡建新,王二林. 中国软科学, 2000(07)
- [5]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王关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1)
- [6]天津滨海新区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J]. 胡建新. 天津商学院学报, 1999(05)
- [7]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21世纪初海峡两岸经济关系走向与对策[D]. 黄绍臻.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1)
- [8]京津冀沿海港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陈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8(04)
- [9]我国临港保税区转型升级发展研究[D]. 刘晓伟. 江苏大学, 2008(09)
- [10]中国保税区的发展[J]. 李海舰. 中州学刊, 1994(04)